第一篇:家长应如何配合学校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
惯
巩义市北山口镇白河小学
王培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人的一生整个学习生活最重要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过程的质量和成效。正因为如此,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教师和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我们知道,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是学校和家庭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一名家长,应如何配合学校培养自己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培养孩子说话的习惯。能够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说话流利、准确,不重复,逐步做到声情并茂。有空时我会问问学校里的一天发生的事,既有助于了解情况又有助于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
2、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首先是读书时坐姿要端正,双手拿书或将书平放在桌上;书本与眼睛距离为30-35厘米(大约一尺),与视线夹角接近直角。读书时还要做到胸部与桌缘距离为6-8厘米(大约一拳的距离)。同时要逐步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3、培养孩子写字的习惯。写字时坐姿要端正,两臂平放桌上,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为30-35厘米(大约一尺),胸部与桌缘的距离为6-8厘米(大约一拳的距离);写字时还要把练习本放在胸部正前方;左手按住练习本一侧,右手握笔。握笔时食指较大拇指稍低,握点离笔尖3-4厘米(大约一寸左右)。
4、培养孩子计算的习惯。逐步养成细心计算的好习惯,做到计算之后要检查。因为我们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不可能一直帮他检查作业。培养孩子总结归纳的习惯。花一点时间整理一天所学内容,梳理一天所学知识。
5、培养孩子查阅、搜集、整理资料的习惯。学校有时提出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究的学习方式也需要学生去查阅、搜集、整理资料。因此,家长尽可能抽时间陪他带着问题去图书室、阅览室、上网调查、了解、收集、整理有关的信息,丰富课程资源,丰富学习的内容,而不是代办。
6、培养孩子阅读自学习惯。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
7、做孩子学习的楷模。人们都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确,家长的学习习惯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首先自己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8、家校沟通,形成合力。学校每期都会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家校沟通的平台,作为家长就应积极参加,详细了解学校、班级动态以及孩子们在学校的各种情况,并将孩子们在家庭中的表现反馈给班主任及学校,让家校双方都能及时准确地把
握孩子们的成长方向。每隔一定时间,应主动抽出时间与学校及班主任沟通,让我们的孩子在家校共同督促的合力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孩子必备的素质,也是他们走上成才之路的基本保证。要想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发挥各方面作用,调动各方面的因素,积极配合学校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篇:家长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人的一生整个学习生活最重要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过程的质量和成效。正因为如此,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教师和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我们知道,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是学校和家庭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学校和家庭生活环境,学生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
如果说学校教育氛围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主导方面的话,那么家庭教育环境则是养成学生学习习惯的基础方面。有人可能认为,学生学习习惯主要靠学校、靠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不大,因为学生一天的主要活动时间在学校。其实,这种看法是很不科学的。应该说,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确很重要,但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小学生的心理依赖、行为方式的定型等方面来说,家庭和家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我在这里不想阐述这种重要性的科学依据,只是结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谈谈家长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应该做的工作有很多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学生的自我意识,通俗地说,就是学生自己怎样看待自己,他(她)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学习习惯的角度看,学生的自我意识主要包括:我是聪明的人还是不聪明的人、我的成绩在班上是优秀的还是比较差的、老师是喜欢我还是不喜欢我、是通过努力我一定可以超过其他同学还是不管怎么努力我都会很差、认为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没有认真还是因为本来就很差?等等。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就是他在学习方面的自我意识。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会很不相同。一般认为,对上面这些问题,如果持前一个方面的认识,那么学生的自我意识就是积极的,反之,就是消极的。
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有积极的自我意识。如果学生对自己是一种否定的认识和评价,他自己认为自己不聪明、是一个很差的学生,那么要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不可能的。只有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是积极的、健康的,他才能具有强大的学习动力,才能保持旺盛的学习积极性。
家长对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和期待。家长对孩子的积极评价有助于形成孩子积极的自我意识;同样,家长对孩子的消极评价则会产生孩子消极的自我意识。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很多实验,结果表明,当家长和老师积极地评价孩子(学生),信任他、期待他、肯定他,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相应地提高了。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它几乎成为小学生教育的“金科玉律”。家长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说他笨、肯定很差,更不可责骂和体罚孩子,这样只能强化出孩子消极的自我意识。正如许多教育家说的那样,家长对孩子只能做一件事,这就是相信他、鼓励他、赞许他,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当然,这并不是说家长不能批评孩子,但是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当孩子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要在相信他一定能够提高学习成绩的基础上和他一起分析原因;如果孩子的成绩事实上处于班级中等以下,家长要善于发现并充分肯定孩子身上其他方面的优点,让他树立自信(即积极的自我意识),进而在这个基础上让孩子意识到,只要我努力,我在学习上也一定能够赶上去。总之,充分发掘孩子身上的优点,肯定他的每一点努力,艺术地批评他的缺点和不足,就一定能够形成孩子积极的自我意识,而有了积极的自我意识,孩子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第二,全程跟踪孩子的学习过程。要形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仅仅只是鼓励他、赞许他和肯定他还是远远不够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全程跟踪孩子的学习过程。
所谓“全程跟踪孩子的学习过程”,不仅是指认真检查他的作业和课外阅读,而且包括与他谈论在学校和家里的全部学习经历。跟踪孩子的学习,首先是要仔细查看他的作业、考试试卷、阅读内容等。检查和查看不是管家式的监督和看管,命令式地强迫孩子学习,而是通过查看发现孩子的学习特点、掌握他的学习兴趣点、了解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窥见他的学习态度和方式方法,为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学习积累素材。通过这样一种检查和查看,我们可以发现孩子哪些学习毛病是普遍性和经常性的,哪些是偶尔的;可以发现孩子哪些知识技能掌握得比较好,哪些还比较欠缺;也可以发现孩子哪些学习习惯值得肯定和发扬,哪些学习习惯应该纠正。
跟踪孩子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与他谈论在学校和家里的学习经历,掌握孩子的内心观念。比如通过和他吃完饭以后的聊天,了解孩子对什么最感兴趣、学习什么感到最愉快、最不喜欢学习什么、是否经常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以及为什么。与孩子聊天最关键的是,要掌握孩子内心的学习体验,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彼此沟通并在沟通的基础上向孩子提出希望。例如,问孩子为什么不经常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孩子可能回答因为认为自己不行、害怕自己答错,也可能回答觉得老师不喜欢他,还可能回答没有勇气等等。不管什么原因,实际上都是孩子的一种认识和观念支配着的。了解这种原因就是了解了支配孩子行为方式的观念和内心世界,家长也就可以进一步帮助孩子形成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孩子一旦树立了对学习问题的正确认识和愉快的内心体验,他也就一定会形成比较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家长做孩子学习的楷模。人们都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确,家长的学习习惯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首先自己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试想,如果家长在一周、一月甚至一年中自己从来没有学习过,迷恋于看电视、娱乐等,要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是很困难的;也可以设想,如果家长有意无意地流露出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那么要想使孩子觉得学习很愉快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孩子从我们家长对待学习的态度上所感受到的一种氛围,乃是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天然训练场。
从我个人来说,我努力形成这样一种家庭学习氛围:晚饭以后半小时是家庭聊天时间,一方面家长谈工作上的积极体验;另一方面和孩子聊学习经历。之后一小时是家庭成员学习时候,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他的课本、一起做作业,并体现出积极的和愉快的学习情绪,家长也可以做自己的业务学习。通过这种氛围的营造,让孩子觉得学习是每个人的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愉快的事情。之后,家庭成员才可以从事看电视等娱乐活动。要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但是,惟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培养起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也不排除在有非常精彩或全体家庭成员都喜爱、或对孩子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或其他事件时,家庭成员一起协商,改变家庭学习计划,先娱乐再学习。毕竟,家庭不能让孩子形成僵化、刻板的印象。
第三篇:家长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是学校和家庭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学校和家庭生活环境,学生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如果说学校教育氛围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主导方面的话,那么家庭教育环境则是养成学生学习习惯的基础方面。有人可能认为,学生学习习惯主要靠学校、靠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不大,因为学生一天的主要活动时间在学校。其实,这种看法是很不科学的。应该说,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确很重要,但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小学生的心理依赖、行为方式的定型等方面来说,家庭和家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我在这里不想阐述这种重要性的科学依据,只是结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谈谈家长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应该做的工作有很多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学生的自我意识,通俗地说,就是学生自己怎样看待自己,他(她)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学习习惯的角度看,学生的自我意识主要包括:我是聪明的人还是不聪明的人、我的成绩在班上是优秀的还是比较差的、老师是喜欢我还是不喜欢我、是通过努力我一定可以超过其他同学还是不管怎么努力我都会很差、认为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没有认真还是因为本来就很差?等等。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就是他在学习方面的自我意识。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会很不相同。一般认为,对上面这些问题,如果持前一个方面的认识,那么学生的自我意识就是积极的,反之,就是消极的。
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有积极的自我意识。如果学生对自己是一种否定的认识和评价,他自己认为自己不聪明、是一个很差的学生,那么要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不可能的。只有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是积极的、健康的,他才能具有强大的学习动力,才能保持旺盛的学习积极性。
家长对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和期待。家长对孩子的积极评价有助于形成孩子积极的自我意识;同样,家长对孩子的消极评价则会产生孩子消极的自我意识。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很多实验,结果表明,当家长和老师积极地评价孩子(学生),信任他、期待他、肯定他,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相应地提高了。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它几乎成为小学生教育的“金科玉律”。家长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说他笨、肯定很差,更不可责骂和体罚孩子,这样只能强化出孩子消极的自我意识。正如许多教育家说的那样,家长对孩子只能做一件事,这就是相信他、鼓励他、赞许他,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当然,这并不是说家长不能批评孩子,但是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当孩子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要在相信他一定能够提高学习成绩的基础上和他一起分析原因;如果孩子的成绩事实上处于班级中等以下,家长要善于发现并充分肯定孩子身上其他方面的优点,让他树立自信(即积极的自我意识),进而在这个基础上让孩子意识到,只要我努力,我在学习上也一定能够赶上去。总之,充分发掘孩子身上的优点,肯定他的每一点努力,艺术地批评他的缺点和不足,就一定能够形成孩子积极的自我意识,而有了积极的自我意识,孩子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第二,全程跟踪孩子的学习过程。要形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仅仅只是鼓励他、赞许他和肯定他还是远远不够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全程跟踪孩子的学习过程。
所谓“全程跟踪孩子的学习过程”,不仅是指认真检查他的作业和课外阅读,而且包括与他谈论在学校和家里的全部学习经历。跟踪孩子的学习,首先是要仔细查看他的作业、考试试卷、阅读内容等。检查和查看不是管家式的监督和看管,命令式地强迫孩子学习,而是通过查看发现孩子的学习特点、掌握他的学习兴趣点、了解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窥见他的学习态度和方式方法,为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学习积累素材。通过这样一种检查和查看,我们可以发现孩子哪些学习毛病是普遍性和经常性的,哪些是偶尔的;可以发现孩子哪些知识技能掌握得比较好,哪些还比较欠缺;也可以发现孩子哪些学习习惯值得肯定和发扬,哪些学习习惯应该纠正。
跟踪孩子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与他谈论在学校和家里的学习经历,掌握孩子的内心观念。比如通过和他吃完饭以后的聊天,了解孩子对什么最感兴趣、学习什么感到最愉快、最不喜欢学习什么、是否经常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以及为什么。与孩子聊天最关键的是,要掌握孩子内心的学习体验,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彼此沟通并在沟通的基础上向孩子提出希望。例如,问孩子为什么不经常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孩子可能回答因为认为自己不行、害怕自己答错,也可能回答觉得老师不喜欢他,还可能回答没有勇气等等。不管什么原因,实际上都是孩子的一种认识和观念支配着的。了解这种原因就是了解了支配孩子行为方式的观念和内心世界,家长也就可以进一步帮助孩子形成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孩子一旦树立了对学习问题的正确认识和愉快的内心体验,他也就一定会形成比较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家长做孩子学习的楷模。人们都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确,家长的学习习惯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首先自己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试想,如果家长在一周、一月甚至一年中自己从来没有学习过,迷恋于看电视、娱乐等,要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是很困难的;也可以设想,如果家长有意无意地流露出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那么要想使孩子觉得学习很愉快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孩子从我们家长对待学习的态度上所感受到的一种氛围,乃是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天然训练场。
我们可以努力形成这样一种家庭学习氛围:晚饭以后半小时是家庭聊天时间,一方面家长谈工作上的积极体验;另一方面和孩子聊学习经历。之后一小时是家庭成员学习时候,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他的课本、一起做作业,并体现出积极的和愉快的学习情绪,家长也可以做自己的业务学习。通过这种氛围的营造,让孩子觉得学习是每个人的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愉快的事情。之后,家庭成员才可以从事看电视等娱乐活动。要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但是,惟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培养起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也不排除在有非常精彩或全体家庭成员都喜爱、或对孩子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或其他事件时,家庭成员一起协商,改变家庭学习计划,先娱乐再学习。毕竟,家庭不能让孩子形成僵化、刻板的印象。
第四篇:家长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帮助孩子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
一、引:从谈话导入。
各位家长,咱们谁开过车?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不会开车时,觉得开车挺难,会开车了觉得开车很简单:“一踩二挂三转向四喇叭,一踩油门走”这是因为你掌握了驾驶的技术,所以难者不会会者不难。魏书生做了这样一个比喻,说人的大脑就像汽车的发动机,而学习方法就像驾驶技术,只有掌握了驾驶技术,才能让汽车自由驰骋,这个比喻很形象,没有技术,再好的奔驰宝马你也开不动,有了驾驶技术即使是小QQ也能日行千里。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再笨的脑子也会转起来,不会学习方法,再聪明的大脑也白搭。
二、测:既然学习方法如此的重要,那么我们孩子的学习方法怎么样呢?咱们再次来一个检测。我把书上的16条内容进行了归纳:
1、前边学后边忘,作业做完不检查,不复习。(复习方法)
2、学习没计划,课前不预习。(预习方法)
3、上课不专心,不爱举手,不记笔记。(听课方法)
4、作业出错、磨蹭、马虎。(知识运用)
通过自测,我们就能找出自己孩子的症结所在,然后就要帮助孩子找合适的方法;书上为我们提供了关鸿宇老师的六先六后学习法,大家可以借鉴。先计划后学习,先预习后听讲,先复习后作业,先调整心态后参加考试,先独立思考后请教别人,先打好基础后灵活思维。这是一个概括性的指导,就是我们遵循的基本原则,那么具体到学习方法的落实和实施还需要我们细化到细节去做。
三、点:我结合书上的大作业对具体做法概括成以下几点:
1、定时间
首先跟孩子商量作息时间,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然后让孩子严格遵守。
在这里给家长们提醒一下,除非特殊情况,作息制度一般不会改变。
这里我想讲两个例子,一个例子是湖南的理科状元叫徐岑可,他小时候特别喜欢看球赛,但是,他妈妈说,只要他的学习计划没完成,再好的球赛他也不看;还有个例子,一位姓李的老师,她假期里到他北京的一个亲戚家里去做客,亲戚没在家,10岁的孩子在家呢,孩子接待了李老师,先是端茶倒水,接着削水果、递零食,跟李老师拉家常,很有礼貌,6:00钟的时候,孩子对李老师说:“阿姨,我学习的时间到了,我去学习了,我妈妈一会儿就回来了,我先失陪一会儿,您先看会儿电视吧。”李老师回来之后就特别感慨:“瞧瞧人家的孩子,多有教养,多有时间观念,到嘛时间就干嘛,不一般哪!”所以,通过作息制度给孩子一个严格的约束,让孩子学会掌握时间控制时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严格执行,好习惯才会开花结果。所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让他去遵守,是培养好方法的开端。作为家长自己呢,也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遵守作息时间,按时起床,按时做早饭。
2、教方法
光有时间约束还不够,我们得把学习方法教给孩子,学习方法无非是四种:预习,听
课,作业,复习。教给孩子预习的方法,通读新内容,独立思考,勾画疑难。这样听课会有针对性;教给孩子听课的方法,听课要像探照灯(追光灯),目光追着老师的身影走,思维追着老师的问题走,积极举手发言,大胆质疑;教给孩子做作业的方法,先复习,再做作业。安排好科目,认真书写,做完后检查。教给孩子复习的方法,复习要及时,艾宾浩斯曲线告诉我们,人的遗忘先快后慢,第一天忘掉一半,第二天忘掉三分之二,所以必须及时复习,(12小时内)当天内温习一遍。每天放学要像过电影一样复习一遍功课。(当天复习,每周复习,每单元复习,看目录复习)
3、定任务,做记录
孩子知道方法了,我们就帮着他去试试看。就要帮他制订每天的学习任务,然后认真做 记录。打开我们的课本29页,2-2表格。我觉得这表格有两种用法
一种是按照时间任务来安排,与2-3配合用
一种是按照具体任务来安排
另外一种可以是综合性的,按照激励评价的方式再制作一块学习法得分表复习
学习方法训练表
各位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各个学科的特点,遵循学科的原则:比如,语文学学科的原则是多读书少做题,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多看课外书,增加阅读量;数学学科关注例题,举一反三。我们也可以创新一些方法,比如让孩子当老师教教你今天学的内容,每天一下班边收拾家务边询问孩子,让孩子说说今天学了那些生字,你给组组词。这就是帮孩子复习当天的功课。我们坚持记录下去,慢慢的帮孩子养成复习、预习、做作业的好方法。
4、错题集
打开书30页,学习方法培养了一段时间,就该对孩子进行错题分析训练,在这里我想讲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我身边的例子,有一次,我没带钥匙,进不了家门,就去一个小饭店去吃饭,老板娘一边招呼客人,一边辅导孩子功课,孩子做一道题,家长检查一道,哎呀,又错了,应该这个加这个除这个,会了吗?孩子说会了。接着做吧。做下一道,又错了,老板娘说,你怎么这么笨呐,应该怎么做呢么做。这边结账,那边辅导孩子,呼来喝去,家长快累死了,我走过去说,你不妨让孩子自己想想看。读题求什么,需要哪些条件,怎么做,不着急慢慢来。一会儿孩子做出来。所以,家长们看见孩子做错了,不要告诉他答案,要耐心的帮他分析问题的原因,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他才会解决。
第二个故事是北京一个女孩的妈妈,从一年级开始就帮孩子整理错题,每个月,妈妈把孩子的错题誊写到一张白纸上,(即使再简单也不放过)当作一次新的考试,答完后,父母再帮着分析,哪些地方学会了,哪些地方还真没有弄明白。经过两年的训练,孩子学会了自己整理错题,从三年级开始,孩子开始自己整理错题,每学期两次,到了六年级的时候,别的孩子忙着补课,他却轻轻松松的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市汇文中学,在谈学习经验时,感谢妈妈在他一二年级的时候教给她如何对待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让他养成了严谨认真的好习惯。
我们在这里还可以用补漏壶这个比喻,壶漏了,只有一个小砂眼,及时修补,便会完
好无损;如果置之不理,就会越来越大,最后无法收拾,无法弥补,变成废壶一把。差学生之,所以变差,就是因为知识的误差的积累,由量变到质变产生的,所以,只要不让这些小差错积累,就不会发生质变。
希望每位家长为孩子建立一个错题本,每隔一段时间对错题进行梳理,给孩子进行一次考试,慢慢的弥补孩子的知识缺陷,夯实孩子的知识基础。
5、复习法
安徽的理科状元孔翔说,我并不比别人聪明,我唯一做的就是我能把复习坚持下去,当天复习,趁热打铁,不让一点知识漏网。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学会日复习、周复习、单元复习、看目录复习,夯实基础,不留遗憾,日日请、周周清、月月清,让孩子学绘画思维导图,把知识穿起来。让孩子养成会复习的好习惯。定时间,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教方法:教给孩子这些学习方法;定任务,定好每天的任务,做好记录,督促孩子掌握好的学习方法。错题集,清楚孩子在学习中学习误差的累积。会复习,指导孩子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
四、实施小贴士
在培养孩子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家长有几点需要注意:
1、良好的氛围。固定的课桌,固定的空间,才有学习氛围。咱们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给他一个特定的空间,一个自己的小屋子,一个书桌,让他一坐到书桌前就能马上进入状态,不会有杂七杂八的事情去影响他,这样才能做到专注,认真。
2、扎实的训练。家长一定要变,不要老是催促督促训斥,要教给孩子方法,扎扎实实 时的训练孩子的习惯。
3、及时的表扬。当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表扬在嘴上。
4、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每一件事,让孩子对自己负责。
5、最后说说家长的心态,不要急于求成“目标要小”“时间要小”
“静下心来”“坚持 下去”让我们满含期待,静待花开,定然流香满家园,馨香满校园。
五、疑难解惑
针对本课,家长朋友们还有什么疑问我们可以共同探讨。您的孩子在学习上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不良学习习惯,您是不是已经从本课的学习中找到了答案,我们愿意一同分享。
六、教师寄语:学会放弃和选择
如果你手里已经握了一个杯子,试图用同一只手握住另外一只杯子,是不可能的。只有先放下一只,才能拿到另外一只。所以,为了有更好的成功与未来,有必要克服不好的习惯,建立好习惯。家长朋友们,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他们的命运就掌握在我们的手中,请用爱心和耐心扶他们上路,我们孩子不可能个个成名,但我们希望他尽了自己所能,释放了生命最大的张力。
第五篇:家长应如何配合学校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家长应如何配合学校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习惯,是养成的。一些好的学习习惯,会成就人的一生。俗话说:“成功的教育是从习惯的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人的一生整个学习生活最重要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过程的质量和成效。正因为如此,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教师和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我们知道,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是学校和家庭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一名家长,应如何配合学校培养自己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有利的环境。必须给孩子提供养成好习惯的适当环境,尽量避免任何破坏这种好的环境的行为。家长要努力营造和谐、安定的家庭环境。软件方面,要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内涵,克服不良的生活习俗,创造宽松、民主、对话、交流、沟通的人文环境,喜爱探讨、钻研的学习情趣,和睦的亲子关系等。硬件方面,居室灯光的设计、字画的张贴、书籍的购买、卫生的打扫、物品的摆放等要体现的和谐、舒适,让家成为亲子双方共同感到舒心和温暖的港湾。
2、耐心的引导。望子成龙的心情人人都有,但操之过急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不能要求孩子马上养成许多好习惯,必须有耐心,慢慢地引导孩子。
3、及时的称赞。发现孩子无意中有良好的行为表现时,家长应立即给予称赞,以示鼓励,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
4、良好的示范。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5、坚决的态度。在孩子面前,家长必须有主见,做每一件事都要态度坚决。家长自己拿不定主意,孩子就会受到影响。
6、默契的合作。成人之间态度的不一致极大地阻碍着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即使成人有不同意见,也要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讨论,大家在商谈中寻求一个共同的解决办法。
7、家校沟通,形成合力。学校每期都会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家校沟通的平台,作为家长就应该积极参加,详细了解学校、班级动态以及孩子们在学校的各种情况,并将孩子们在家庭中的表现反馈给老师及学校,让家校双方都能及时准确的把握孩子们的成长方向。每隔一定时间,应主动抽出时间与老师沟通,让我们的孩子在家校共同督促的合力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孩子必备的素质,也是他们走上成才之路的基本保证。要想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发挥各方面作用,调动各方面的因素,积极配合学校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