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1902采煤工作面防灭火设计
21902采煤工作面注氮防灭火设计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开采容易和自燃煤层时,必须对采空区、突出和冒落孔洞等孔隙采取预防性灌浆或全部充填、喷洒阻化剂、注阻化泥浆、注凝胶、注惰性气体、均压等措施,编制相应的防灭火设计,防止自然发火。”2010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对我矿19#煤层煤炭自燃倾向鉴定,属于Ⅰ类容易自燃煤层,煤层自然发火期为12个月。
板石煤矿21902采面,按2012年采掘接续计划回采时间为2012年4月—9月,可采期为6个月,同时地质资料提供自燃发火期为6—12个月;通过近四年的实际观测我矿各采面的自燃发火期均在12个月以上,但为保证21902采面的安全生产,特编制21902采面注氮防灭火设计,21902采面采空区一旦有发火迹象时,采取注氮防灭火措施,内容如下:
一、注氮防灭火方案
1、注氮防灭火措施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分析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无毒的气体。由于氮气分子结构稳定,其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氮气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它是一种良好的惰性气体,随着空气中氮气含量的增加,氧气含量必然降低。当氧气含量低到5~10%时,可抑制煤炭的氧化自燃;氧气含量降至3%以下时,可以完全抑制煤炭等可燃物的阴燃与复燃。用氮气防灭火和阻止瓦斯爆炸的过程称为惰化,惰化后的火区因氧气不足而不能燃烧和爆炸。氮气的防灭火作用,即时使采空区等有关区域惰化。具体地说,氮气的防灭火作用和特点是:
(1)氮气可以充满任何形状的空间并将氧气排挤出去,从而使火区中因氧含量不足而将火源熄灭,或者使采空区中因氧含量不足而使遗煤不能氧化自燃。
(2)在有瓦斯和火存在的气体爆炸危险区内,注入氮气能使可燃性气体失去爆炸性。
(3)向采空区或火区中大量注入氮气后,可以增加采空区相对压力,致使新鲜空气难以漏入。
(4)氮气防灭火必须与均压和其它堵漏风措施配合应用。否则,如果注入氮气的采空区或火区漏风严重,氮气必然随漏风流失,难以起到防灭火作用。
基于上述氮气的性质及煤的氧化机理,向采空区及遗煤带注入氮气,使其渗入到采空区冒落区、裂隙带及遗煤带,降低这些区域的氧含量,形成氮气惰化带,从而达到抑制采空区自燃和安全开采的目的。
2、氮气来源选取的技术经济分析
目前,工业制取氮气均以空气作为原料气,这种原料气的供给是无限量的。煤矿井下移动式制氮机主要有变压吸附法和薄膜分离法。本设计采用DT型煤矿用移动式碳分子筛制氮装臵(变压吸附法)。
3、供氮能力、输氮管路的计算与选取(1)供氮能力计算
注氮量是最重要的注氮参数,直接决定着注氮效果。注氮量太小因达不到惰化采空区气体的目的而起不到防火的作用,注氮量太大造成经济上的浪费。注氮量主要取决于被注地点的几何体积、氧化空间大小、裂隙情况、漏风量大小以及气体组分等。由于煤矿条件千差万别,目前注氮量只能按待注地点的几何体积、工作面的产量、吨煤注氮量、瓦斯量、氧化带内的氧含量进行计算。
根据《煤矿用氮气防灭火技术规范》(MT/T701-1997)第7.1条的规定:制氮设备或装臵的供氮能力应按矿井注氮工作面防火需要选取,供氮能力(1个工作面注氮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QN——供氮能力,m3/h;
K——备用系数,取1.2;
Q0——采空区氧化带内漏风量,m3/min;采空区氧化带的范围受工作面的通风状况、采空区的冒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因此采空区氧化带的漏风量的变化范围也较大,此范围内的漏风量一般按工作面风量的1/60~1/100选取;采取堵漏风措施后,采空区氧化带内的漏风量取为6m3/min;
C1——采空区氧化带内平均氧浓度,%;目前国内应用较普遍的是将采空区氧浓度在10~18%之间的区域视为氧化带,因为氧化带的范围不同而平均氧浓度值也不同,因此选10%;
C2——采空区惰化防火指标,其值为煤自燃临界氧浓度,%;煤的自燃临界氧浓度值随煤种、煤质、赋存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而变化,其具体数值应根据实验室试验而取得,此值的范围一般为7%~10%。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中的规定:采用氮气防火注入的氮气浓度不得低于97%,注入后采空区内氧气浓度不得大于7%,所以此值取7%;
CN——注入氮气的氮气浓度,%;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中的规定:采用氮气防火注入的氮气浓度不得低于97%,注入后采空区内氧气浓度不得大于7%。同时根据《煤矿用氮气防灭火技术规范》(MT/T701-1977)第7.2条的关于氮纯度的规定“向采空区注入氮气的纯度要视其能将采空区的氧浓度降低到煤自燃临界氧浓度而定。而向火区注入氮气浓度应不低于97%。”因此取97%;
防火注氮量在324m3/h;灭火注氮量,原则上最初的注氮强度要大,然后逐渐降低注氮强度。若采用开放式注氮方式,则灭火注氮量需求更大。因此选择制氮能力为600m3/h DT-600/6型煤矿用移动式碳分子筛制氮装臵一套。
(2)输氮管路的选取
根据《煤矿用氮气防灭火技术规范》(MT/T701-1997)第7.4.1条和7.4.2条的规定:从井下供氮时,除应采用钢管外,在满足输氮压力的情况下,可选用耐压橡胶软管,但进入采空区或火区的管路必须采用钢管。输氮管路的直径应满足最大输氮流量和压力的要求。供氮压力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主要大巷管路选直径100mm无缝钢管1537米,21902采煤工作面下顺选直径100mm无缝钢管1358米。
式中:
P2——管路末端的绝对压力,MPa(此值不应低于0.2MPa);
Qmax——最大输氮流量,600m3/h; D0——基准管径,150mm; Di——实际输氮管径,mm Li——相同直径管路的长度,km 0——基准管径的阻力损失系数,0.026;
λi——实际输氮管径的阻力损失系数,对于不同的钢管直径,则有如表1的关系:
在实践中,输氮管路选择l00mm管径的钢管,注氮硐室至21902工作面最远注氮距离达2895m,制氮装臵所能提供的压力P1按0.3Mpa计算,根据下式计算在此压力下的注氮管的最长输氮距离为:
计算得最长输氮距离:管径为100mm时,L=14.837km。选择管径100mm输氮管路完全能够满足工作面注氮防灭火的要求。
(3)输氮管路的铺设要求
① 管路的铺设应尽量减少拐弯,要求平、直、稳,接头不漏气。每节钢管的支点不少于两点,不允许在管路上堆放他物。低洼处可设臵放水阀。
② 输氮管路的分岔处应设臵三通截止阀及压力表。③ 输氮管路应进行防锈处理。④ 定期对输氮管路进行试压检漏。(4)注氮地点的安全通风量
根据《煤矿用氮气防灭火技术规范》(MT/T701-1997)第11.2条的规定,注氮地点及与其相连巷道的安全通风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Q0——工作场所的安全风量,m3/min;
QN——最大氮气泄漏量,m3/min,取16.67 m3/min; CN——泄露氮气中的氮气浓度,%,取97%; C1——工作面或巷道中原始氧气浓度,取20.8%; C2——工作场所的安全氧浓度指标,取18.5%;
在输氮管路沿途或工作面,假设所输送600m3/h的氮气全部泄漏,能否造成泄漏区域缺氧。按工作场所安全氧浓度指标18.5%的要求,经计算,此时巷道的安全风量应为797m³/min(大于129.01m3/min),通风人员应随时监测21902上下顺的风量,保证风量处于安全风量以上。
二、注氮防灭火工艺和方法
1、制氮设备
根据注氮能力和注氮压力的计算,选用DT-600/6型煤矿用移动式碳分子筛制氮装臵,有关性能指标参数如下:
(1)结构类型: 分体轮轨移动式(2)氮气产量: 600m3/h(3)氮气纯度: ≥97%(4)氮气压力: 0~0.6MPa(5)电 压: 660V/1140V
2、注氮系统与制氮设备的安装要求
移动制氮机安设地点位于11904上顺注氮硐室,制氮装臵列车从里往外依次为:空压机、空气缓冲罐车、吸附塔车、储氮罐车。
制氮机安设硐室应满足以下要求:
(1)制氮装臵中的电气设备,必须取得《防爆检验合格证》。
(2)制氮硐室设在进风巷道中,供风量取安全通风量150 m3/min和按AQ1056-2008计算得机电硐室配风量330 m3/min两者大值,取330m3/min。
(3)制氮装臵必须有独立的供电电源和馈电开关,硐室应设专用电话。
(4)安装制氮装臵的硐室平、直而且支护良好;巷道顶及两帮均用水泥砂浆喷涂加固,水泥砂浆厚度不小于2~3cm,底板用水泥砂浆抹平并留有专用水沟。
(5)制氮装臵硐室内必须挂有完善的管理牌板。(6)制氮装臵硐室内必须按规定配齐消防材料。
3、注氮防灭火方式及注氮管路的铺设(1)氮气释放口的位臵
图1
注氮管路布臵示意图
防灭火注氮地点选择在工作面进风侧,注氮释放管口应处于采空区氧化带内。本设计把氮气释放口的位臵定为21902下尾巷内,下顺注氮管每隔20m处设一处阀门,工作面每推到阀门前,将注氮管阀门打开,随着工作面的推移,把打开阀门的注氮管路填埋到采空区内,以此类推。
(2)注氮方法
采用预先铺设管路注氮方式,连续注氮方法。(3)注氮管路铺设要求 管路安装路线: 注氮硐室→19层材料下山→19层专用回风巷→21902下顺(管路长度2895m)附图2 安装管路要求:
21902下顺铺设管路为4寸无缝钢管,每隔20米处设臵一个阀门。其他地点铺设管路为4寸无缝钢管。
三、安全技术措施
(一)注氮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1、注氮司机不得擅自离岗,不得任意开停制氮机。
2、注氮人员要经常注意制氮机运行状态,要经常检查制氮机各部位接头、管路的密封情况,加强维护。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当发生故障又无法处理时,应先停机,并通知注氮管路监测人员关闭各注氮支管阀门,故障排除后,应通知注氮管路监测人员,打开原规定的注氮支管阀门,待得到阀门开启确切消息后,才允许启动制氮装臵。
3、注氮工要经常检查注氮主管与支管的运行状态,随时记录各注氮支管孔板流量计的注氮量与注氮压力,发现有泄漏及时检修处理。当注氮主管或支管发生崩管时,要及时通知制氮机站,关闭制氮机,停止输氮。
4、制氮机长期停用时,应分别将吸附塔、氮气储罐、空气储罐的压力排泄,因分子筛怕油、水、粉尘的污染,应定期排泄水分和油分。
5、注氮机组司机必须密切注意注氮机的压力表及氮气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压力和浓度发生突然变大、变小,要及时停机,并关闭机组阀门,停止往外输出氮气。
(二)注氮安全注意事项
1、为确保安全,注氮前派专人巡检注氮管路,确认管路完好后汇报调度室,由调度室通知注氮负责人和采面专职瓦检员后方可进行注氮。
2、注氮前必须认真检查管路、注氮位臵和各阀门开关状况是否符合要求。
3、注氮初期使管路内“憋气”,通风区指定专人迅速巡视注氮管路系统,检查有无漏气,发现漏气立即处理;确认注氮系统无问题后,先排空管路中氧气,当氧气低于3%时方可向采空区内注氮。
4、定期对氮气出口的安全阀进行可靠性检测。
5、为了防止氮气涌出造成人员窒息,在采面安排专职瓦斯检查员携带多功能气体测量仪随时进行检测CH4、CO、O2等气体浓度。检查地点包括架间、上隅角、21902采面回风流,当检查发现CO浓度超过0.0024%或氧气浓度小于18.5%时,必须立即撤离受威胁地点并汇报调度室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6、巡检管路人员要保证注氮管路三通阀门关闭,不被人打开,以免发生氮气泄露造成人员伤害。
7、为保证采空区氮气不泄露或少泄露,在下隅角和上隅角分别吊挂一组挡风帘。8、21902采面下顺内工作人员一旦有呼吸急促等缺氧征兆时,要立即外撤到新鲜风流中。
9、利用地面束管监测系统监控分析21902采面上隅角、采空区等处的气体成分,监测采空区内氧气浓度是否控制在7%,以便验证注氮效果。
10、注氮结束后继续检测工作面及回风流的各种气体浓度。
11、所有参与注氮及相关的人员必须由各有关部队组织学习并严格按措施执行。
12、避灾路线
当采空区发生自然发火或注氮管路发生泄漏无法现场处理时,立即汇报矿调度,由安全员、瓦检员带领人员迅速沿以下路线撤出:工作地点→21902运输顺槽→二采区皮带运输巷→-560入风巷→19层材料下山→-325车场→副井井筒→地面。
第二篇:11101采煤工作面防灭火设计
贵州丰鑫源矿业有限公司
柏果镇新田煤矿
11101采煤工作面 防灭火设计
编制单位:生产技术科 二〇一四年九月二十三日
11101采煤工作面防灭火设计
为切实搞好矿井防灭火工作,有效防止矿井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和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特依据有关设计规范、规定编制11101采煤工作面防灭火设计,望有关单位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一、编制11101采煤工作面防灭火设计的目的:
1、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制定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政策、指令、法律、法规,确保11101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
2、对11101采煤工作面的防灭火工作发挥指导作用,保障11101采煤工作面防灭火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3、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防灭火原则,有效防止11101采煤工作面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火灾事故,为11101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和在11101采煤工作面内所有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4、当11101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为抢险救灾和保证11101采煤工作面内所有作业人员安全撤离危险区域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二、编制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
2、矿井防灭火设计; 3、11101采煤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等。
三、11101采煤工作面的基本情况: 1、11101采煤面地理位置位于矿井北翼,标高为+1510m—+1571m。2、11101采煤工作面地质储量4.8万吨,可采储量为4.5万 吨。3、11101采煤工作面的开采设计为走向长壁布置。4、11101采煤工作面开采煤层为10#煤层。该煤层不易自燃煤层,不具有爆炸性。5、11101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为炮采,采煤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支护顶板,走向长壁后退式推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四、外因火灾的防治 1、11101采煤工作面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充分认识搞好外因火灾的重要意义。切实搞好外因火灾的防治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和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2、11101采煤工作面应完善防灭火(防尘)系统,运输溜子道每隔50米设一个三通闸阀。水压、水质应满足11101采煤工作面防灭火需要。3、11101采煤工作面所有作业人员严禁穿着容易产生静电火花的化纤衣服进入采掘工作面。4、11101采煤工作面在掘进补充巷道时,必须使用抗静电、阻燃风筒。5、11101采煤工作面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其它需要进行爆破作业地点,爆破必须使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的炸药、雷管。6、11101采煤工作面打眼、装药、爆破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认真落实“一炮三检”等安全爆破制度、措施,防止爆破引燃瓦斯导致矿井火灾事故的发生。7、11101采煤工作面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使用好水炮泥和高压喷雾装置,爆破前后必须认真落实综合防尘的各项措施防止爆破引燃煤尘造成火灾事故。8、11101采煤工作面严禁明电放炮、明电照明、明刀闸、鸡爪子、羊尾巴,进入井下的电器必须经过检验,签发入井合格证后方可下井,严禁失爆设备下井。各单位所辖范围内的电器设备必须杜绝失爆现象,否则,一经查出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严肃处理。9、11101采煤工作面机电维修作业人员在维修电气设备时,对使用过的棉纱应集中存放在铁质容器内定期运至地面或放在工具包内带至地面,然后妥善处理;在机电设备存放处、溜头、皮带机头、机尾处、采面上下两巷超前支护30m内设置两台18L干粉灭火器、沙箱。10、11101采煤工作面所有设备使用的润滑油或其它油脂类可燃物,应设专人负责,防止泄漏。如因操作不慎造成泄漏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清除,放入合适的容器内运至地面做妥善处理。
五、内因火灾的防治 1、11101采煤工作面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充分认识煤炭自燃及火灾事故的危害性,充分认识切实搞好防灭火工作的重要意义,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将11101采煤工作面防灭火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2、必须严格按11101采煤工作面回采计划,确定合理的推进度,为防止采空区自燃发火奠定坚实的基础。
3、在11101采煤工作面放顶煤时,必须想方设法将老塘内的煤炭放干出净。同时,将采面回采过程中支护顶板所使用的可燃物料回收干净。采煤工作面向面前移运输溜子前必须将采面老塘侧的浮煤清理干净。从而避免因采空区内遗留大量的煤炭和可燃物料而引起自燃发火。
4、在11101采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应及时将采面上下巷的浮煤及掘进过程用于支护顶帮的可燃物清理干净,防止浮煤和可燃物遗留在采空区内而导致自燃发火。
5、在11101采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应尽量保持采煤工作面和上下出口畅通,保证足够的有效通风断面,特别是进风侧出口的有效通风断面必须有所保证,防止因通风受阻而使大量的风流进入采空区,为采空区煤炭自燃提供较为有利地供氧条件。
6、通防科必须安装完善11101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监控系统,利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11101采煤工作面的回风风流进行实时监测监控。
调度室值班人员应随时掌握11101采煤工作面的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
调度室值班人员打印矿井安全监控日报时应重点查看11101采煤工作面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传输的数据结果,发现异常或问题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及时向值班矿长及总工程师做详细汇报。
7、通防科应利用安全监控系统和多功能气体检测器坚持对11101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的一氧化碳气体进行检测,发现异常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向通防科领导报告。
通防科领导接报告后必须及时分析原因,并及时将11101采煤工作面上隅角一氧化碳气体(放炮时除外)情况向总工程师做详细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采空区内自燃发火对11101采煤面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危害。
8、采煤队应加强对11101采煤工作面安装的所有安全监控设备、电缆、探头的管理,防止因放炮或人为的原因造成安全监控系统出现故障,对11101采煤工作面防火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11101采煤工作面一氧化碳探头的悬挂位置为采煤工作面上隅角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帮不小于200mm;为防止被放炮崩坏探头,距采面上隅角30m范围内放炮时可暂时将探头移出,其它时间必须保障悬挂在采面上隅角处。
9、采煤队应加强对11101采煤工作面及采面两巷内安装防尘管路的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障管路、设施完好,确保防尘管路内的供水水压、水量满足采煤工作面防灭火的需要,并坚持洒水降尘、降温。10、11101采煤工作面刮板机司机应使用好机头挡煤板,防止在运煤的过程中溢出过多的浮煤将电动机掩埋。11101采煤工作面运输溜子司机应及时清除运输溜子电动机表面的浮煤。防止因电机表面浮煤过多而影响电机散热,最终导致电机过热引燃浮煤。
11、当班安全员,负责监督11101采煤工作面的老塘煤回收,严禁在老塘内遗留大量的煤炭。老塘煤回收不净严禁验收。负责监督采面、采面两巷浮煤及可燃物的回收、清理,防止遗留大量的浮煤和可燃物。浮煤清理不彻底、可燃物回收不干净严禁移采煤工作面运输溜子或进行开帮作业。
13、为防止老塘遗煤自燃,在采煤工作面推采的过程中,采用阻化泵向采空区喷洒阻化剂水雾以延缓遗煤的氧化速度。
阻化泵安装在采煤工作面的进风侧,喷嘴置于采煤工作面的进风隅角,利用采煤工作面向老塘扩散风流将阻化剂水雾带至采区内覆盖采空区的遗煤。
阻化泵必须设专人负责管理确保运行安全,阻化剂水溶液的比例应满足防止煤炭自燃的要求。14、11101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为了防止采空区煤炭自燃,必须在1周内完成永久密闭。
15、施工单位砌筑永久密闭时,生产技术科必须事先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永久密闭前后应加强顶帮支护,以增强密闭的抗压能力。永久密闭厚度不得小于0.5m,数量不得少于两道,密闭之间应充填不燃性材料并采取注浆或注凝胶充填密闭内的空间及密闭附近的巷道煤璧裂隙,增强密闭的封闭能力,防止向采空区漏风供氧导致煤炭自燃。16、11101 采空区永久密闭后,通防科应及时纳入管理范围。通防科通风设施管理人员必须定期对11101采空区密闭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做好记录。
三、11101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应采取的措施 1、11101采煤工作面所有作业人员在作业期间如发现明火或煤炭自燃而产生的烟雾时,必须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灭火。同时,及时报告跟班队长、安全员。跟班队长和安全检查员接报告后应及时确认火灾的性质及影响范围后向调度室做详细的报告。如情况复杂并存在危及采煤工作面作业人员或其他地点的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时,应首先将受火灾威胁区域内所有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域,以防止灾害事故进一步扩大。2、11101采煤工作面及受火灾影响区域内的所有作业人员在接到撤离危险区域的命令时,应迅速、正确地佩戴好随身携带的自救器,以便及时快速安全地撤离危险区域。3、11101采煤工作面及受火灾影响区域内的所有作业人员在接到撤离危险区域的命令撤离危险区域时,应沉着冷静,避免惊慌失措,应在有经验的老工人或跟班队长、安全检查人员的带领下沿作业规程和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预定的避灾路线安全地撤离危险区域。4、11101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应迅速启动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矿井重大灾害指挥部应以迅速控制事故,防止灾害事故进一步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为前提,及时下达抢险救灾的命令。矿井重大灾害指挥部各成员应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努力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5、11101采煤工作面因发生火灾事故而导致停止生产后,矿应采取积极的灭火措施,及时将火区扑灭,尽快消除火灾隐患。以便尽可能地降低因火灾事故而对矿井安全生产造成的影响。6、11101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后,如因情况复杂无法迅速将火势予以控制时,矿井重大灾害指挥部应迅速做出封闭火区的决定并尽快将火区予以封闭,以免导致更大的灾害事故发生。7、11101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需要进行封闭时,应事先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如回风侧的风流中有害气体可能对砌筑密闭的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危害时,应及时召请承担我矿应急救援任务的救护队实施密闭作业。8、11101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予以封闭后,矿应采取综合灭火方法使火区尽快熄灭。同时,通防科应加强对火区密闭的管理,及时掌握火区的变化动态。
9、经过采取积极的灭火措施确认火区真正熄灭后,方可启封火区密闭恢复正常生产。启封火区密闭,必须事先编制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报相关部门批准后,由承担我矿应急救援任务的救护队实施。10、11101采煤工作面防灭火措施由施工单位负责贯彻学习实施,以确保本措施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得到真正落实,防止因煤炭自燃或火灾事故而对矿井安全生产和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危害,确保实现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
11、如果11101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或影响其他作业地点的人生安全时,应迅速利用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设置的防火门将火区实行有效隔离。
第三篇:采煤工作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1706-1综放工作面综合防灭火技术措施
根据内蒙古安科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有限公司检验结果,7号煤层煤挥发分高,属一类容易自燃煤层。而1706面回采的是7号煤层煤,特编制如下防灭火技术措施。
一、采空区注氮:
1、采空区合理防火注氮流量(1)计算采空区冒落容积参数: 工作面平均煤厚h=8.5m。工作面设计割煤高度h1=2.8m 工作面设计放煤高度h2=5.7m 工作面设计放煤宽度L1=120m 根据矿井初步设计,切眼至停采线前15m范围内放煤回采率C=90%。工作面每日按7个循环组织生产,每个循环为一采一放,循环进尺0.6m,设计割煤高度2.8m,放煤高度5.7m,日进尺b=4.2m,采空区冒落不均衡系数k1取2 即:采空区日冒落容积:Q1 = L1×h×b×C×k=120×8.5×4.2×90%×2=7711.2 m3(2)采空区注氮量选择
Q= Q1×k=7711.2×1.5=11566.8m3 式中:Q1—— 采空区日冒落容积。
k—— 补充氮气损失系数取1.5。Qr = Q /24= 10534.05/24=481.95m3/h 式中:Qr —— 注氮流量 m3/h。Q —— 采空区实际冒落空间。
因此选择1700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注氮量为481.95m3/h.2、采空区注氮方式
采空区注氮防火采用上隅角老塘拖管注氮防火,拖管为Ф108mm钢管,4米
一根,快速接头连接,拖管长度24米,末端管路靠老塘侧3米钢管加工成花管,工作面回采10米后开始注氮,工作面回采20米后开始每天用回柱绞车拖管,拖管距离为当天工作面回采长度;拖管前段通过胶管(10米长)与顺槽注氮管路连接。拖管装置加工两套,当第一套注氮效率下降后或故障时,按设第二路拖管,第二路拖管进入老塘10米后,拖出第一路拖管进行维修;两路拖管可轮流使用。
3、防火注氮路线
移动注氮机(制氮硐室)反皮带上山1706下顺槽采空区 4、17006-1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监控设施
在上隅角密集支柱处安设氧气传感器,氧气低于18%时停止注氮,达到19%开始进行注氮
二、采空区堵漏
采空区的主要漏风通道为采空区的上、下隅角,做好上、下隅角堵漏对采空区防火至关重要,根据各采面防火经验,加强上、下隅角的堵漏能够切实降低采空区氧含量,上、下隅角堵漏方法为: 1、1706-1工作面上隅角强制放顶
采煤队必须加强下隅角强制放顶工作,上隅角悬顶距离不得超过4米。
2、工作面下隅角垒丝袋碎煤墙
工作面上隅角每循环3米各砌丝袋碎煤墙一道,如丝袋墙出现破损立即重新垒好,丝袋不得重复使用。丝袋碎煤墙的垒设方法:
(1)在工作面上端头支架及工作面上帮之间垒设丝袋墙,紧贴尾梁设置。(2)在垒设丝袋墙前,丝袋碎煤墙处底板要将浮货出净,找平。
(3)丝袋墙厚度不得小于0.5m,依次将装货的丝袋拍平码放好,垒设要平直。(4)丝袋内的煤粉及矸粉要尽量为碎货,块的直径不得大于20mm,装货量不得超过丝袋装货量1/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适量减小)。
(5)随丝袋墙的垒设,对上、下帮的金属网进行人工摘除,保证丝袋墙的施工质量。
(6)在丝袋墙垒设接顶后,要用空丝袋将顶板及上、下帮的缝隙塞严、塞实。
2(7)丝袋墙严禁重复使用。
三、束管监测系统管理
1、为及时准确地掌握老塘气体成份变化情况,在开采前,在切眼上、下隅角各埋设一个束管采样头,将束管头由上、下顺槽引出,与主干管路汇接,进行采样化验分析,进入窒息带10米后报废。随工作面推进在工作面老塘每间隔50米埋设一组束管采样头,随时掌握气体变化情况,根据气体变化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对老塘进行处理。
2、通防队每天派专人对束管监测系统全面检查一遍,发现问题立即汇报处理,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每天监测数据结果要及时上报相关领导审阅。
四、汽雾阻化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汽雾阻化将阻化剂溶液,以漏风为动力,漂流到采空区,覆盖遗煤表面防止氧化而达到目的。
1.材料
阻化剂为浓度20%的MgCl2溶液。2.设备
(1)溶液配制桶一个,为普通油桶加工。(2)加压泵型号:WG-24型阻化多用泵。(3)汽雾发生器:喷雾组一个,3-4个喷头
五、预防性灌浆
(一)采空区注浆防灭火
1、注浆输送线路
1706面-1下顺槽:地面制浆站→注浆立管→轨道上山→1704上顺车场 → 1706下顺槽→ 1706工作面采空区
2、注浆管路要求:
上顺槽注浆管路全长铺设至切眼。顺槽注浆管路吊挂要求:
(1)顺槽主管路必须用Ф108管路。(2)连接处保证严密不漏水(浆)。(3)所有管路必须进行防腐处理。(4)管路沿底板铺设。
(5)管路要紧靠帮,距帮不大于0.3m。(超挖处除外)
(6)在距工作面50m-100m范围内管路上安设一个Ф108mm截止阀门。
3、主要技术参数
(1)注浆方式:采用1700-1面上顺拖管注浆方式。
(2)泥浆固体材料选择:选用含沙量不超过30%的砂质粘土。(3)土水比在1:3~1:6之间。
4、注浆工艺
(1)工作面顺槽拖管注浆
在1706-1工作面上顺槽进行拖管注浆,每18m作为一个注浆段,注浆时停止工作面注氮,原则上按注浆总量大于每产万吨煤消耗浆量100m3的要求执行,但要保证每次注浆后浆不流入工作面。
(2)停采线注浆
工作面推进至停采线,留设一路2寸钢管,布置方式同开切眼注浆,撤完面后在两顺槽施工密闭墙,密闭墙预留注浆管孔,注浆量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确定。
5、注浆要求
(1)根据采煤量确定注浆量,泥浆要搅拌均匀,浆液要保证质量要求。(2)每次注浆前注浆工要首先检查管路及工作面地点支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井下注浆工要浆前将阀门打开,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浆量。(4)工作面堵管、爆管、阀门漏浆时,要首先通知井上停止下浆,关阀门进行处理。
(5)每次注完浆后要保证10—15min用清水冲洗管路。
六、其他防火措施
1、在工作面下顺槽距回风出口20-30m处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对工作面一氧化碳进行连续监测,监测数据出现波动较大时及时将有关数据报表送矿有关领导及通防队。
2、每天对上、下隅角、回风流气体人工取样色谱分析一次,分析内容有CH4、CO2、CO、O2、C2H6、C2H4,C2H2、N2等气体,并把分析结果报分管矿领导及通 防队。
2、工作面生产时,应尽量加快工作面的推进速度,达到设计速度,推进速度每月不低于60m,确保在采区开采期限内回采完工作面;工作面推进速度每月低于60m时,加强工作面监测、注氮、注浆等防灭火措施。
3、工作面过断层等地质构造带时,加大工作面注氮量,并将丢煤情况及时上图备查。
采煤工作面采到停采线时,使顶板冒落严实后,上、下端头进行板闭封堵,回采过程中不得任意留设设计外煤柱和顶煤。
5、工作面工作人员要注意挂汗及煤焦油味等现场的自燃发火征兆,发现异常及时报通防队。
6、对工作面通风系统每旬测定一次风量,不经总工程师批准严禁随意改变通风设施。
7、井下使用的液压油、汽油、煤油、变压器油必须装入盖严的铁筒内,由专人运送至使用地点,剩余的汽油、煤油、变压器油、液压油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废纸等必须放在盖严的专用铁箱内。用过的棉纱、布头、废纸等,也必须放在盖严的铁筒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仍乱放。严禁将剩油、废油撒在井巷、硐室内。及时处理井下各类机电设备油脂渗漏,严禁机电设备大量漏油运转。
8、井下电气设备必须安装使用各类安全保护装置;所有电器设备杜绝失爆现象。
9、选用阻燃性电缆,并要按规定高度悬挂。井下使用的皮带、胶管等橡胶制品,必须有合格证,下井前必须进行阻燃性试验,不合格的禁止使用。
10、、要经常检查电气设备运转情况,按规定加注润滑油,避免摩擦过热引起火灾。
11、机电硐室、变电站、液压泵站、井下临时油脂库或硐室必须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机电硐室及火药库必须存有不少于0.2m3的灭火砂。灭火器材要定期检查,及时更换,保证合格。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12、火灾发生处理:
(1)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的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及时报告矿调度室。
(2)火区现场的区队长、班组长应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区域内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并组织人员利用现场一切工具和器材进行灭火。
(3)矿调度室在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后,立即按照应急程序通知有关人员,矿值班长在矿长和总工程师未到之前,应立即会同矿山救护队、通风队长和机电管理部经理,并根据具体情况,组织营救灾区人员和灭火工作。
(4)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尘及其它有害气体和风流风向和风量情况,还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
(5)在现场无法扑灭的情况下,由班组长、安全监察员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佩戴好自救器,有组织地按规定避灾路线撤离危险区,到新鲜风流中,直至地面。
(6)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在电源切断前只准用不导电灭火器材灭火。
(7)对于油料着火不能使用喷水灭火,应使用砂子、干粉等灭火材料。(8)用水灭火时,要从火源的外围逐渐向火源中心喷射、灭火人员要站在上风侧。(9)火灾发生在采区内,首先注意防止风流逆转,一般不采取减风措施,并根据瓦斯积聚的可能性,自然风压和火风压的大小及其作用方向等具体情况做出正确判断,拟定合理的风流调节方法。
(10)火灾直接灭火法不能奏效时,必须迅速将火区封闭,然后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封闭火区时,要尽量缩小封闭范围,减小火区氧气的积存量,封闭时尽可能撤除器材、设备,以免腐蚀损坏。
(11)其他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七、1706-1工作面避火灾路线:
立即带好自救器→1706下顺槽→1704上顺车场→轨道上山→井底车场→副井→地面
第四篇:采煤工作面标语
文明生产内容
1.工作面液压支架初撑力不低于额定值的80% 2.工作面支架中心距误差不超过100mm,架间间隙不超过100mm 3.液压支架接顶严实,梁平整,无明显错茬 4.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最大仰俯角不大于7° 5.支架垂直顶底板,歪斜角不大于5°
6.工作面“三直一平”,液压支架排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超过50mm 7.悬顶面积小于10m时应采取措施,悬顶面积大于10m时应进行强制放顶 8.工作面安全出口畅通,人行道宽度不小于0.8m 9.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电气保护齐全可靠 10.巷道及硐室底板平整,无浮碴及杂物、无淤泥、无积水 安全标语
1、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事故是最大的浪费
2、安全是幸福的源泉、安全是效益的保障
3、安全是生命之本、违章是事故之源
4、亡羊补牢虽不晚、何不防范于未然
5、别用鲜血换教训、应借教训免血泪
6、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
7、事故隐患不除、等于放虎归山
8、人人讲安全、安全为人人
9、作业不违章、安全有保障
10、安全人人抓、幸福千万家
1、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2、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严厉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3、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4、技术全面人人敬,不做“南郭”留笑柄
5、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
6、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是安全生产的大敌
7、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8、压事故、保安全、促发展
9、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牢记安全作业
10、安全是幸福之本,没有安全必然就失去一切;三违是不幸之源,一 次三违可能就会遗恨终生。
1、安全是什么?是生命、是幸福、是生产、是财富、是一切
2、按措施作业,依规程办事,做文明生产的模范;
4、反违章指挥,不冒险蛮干,创本质安全型企业。
5、全体职工:为了承担起家庭和社会责任,请您遵章作业。
6、机工、电工光荣活,安全技术必须学
7、煤矿有安全隐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思想上存在认识隐患。
8、现场个人作业的规范,是自我安全保护的基础。
9、遵章作业、依法行事,不仅体现出一个人的责任感,更反映出一 个人的道德品质。
10、安全是我们每个矿工最宝贵的财富
1、质量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生产的前提,2、制止您的一次违章,就是救您一次生命。
3、工作不讲安全,事故在你面前。
4、质量搞不好,安全就难保。
5、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6、矿山是我家,安全系着你、我、他。
7、出事故就是犯罪。
8、居安思危,方能防患于未然。
9、不按章作业,就是不关爱家庭。
10、规程是宝人人学,安全为天事事抓。
11、生产幸福来自安全,人生快乐首当平安
12、只有抓好安全才是企业的最大效益
13、有了安全就有了矿工生命和家庭幸福。
14、严格实施安全法,才有一个幸福的家
15、宁为安全操碎心,不让事故害工人。
16、安全生产是每个职工最大的利益
17、机工、电工光荣活,安全技术必须学,18、技术全面人人敬,不做“南郭”留笑柄。
19、诸葛一生多谨慎,安全事大莫糊涂 20、你对安全松一松,事故对你不留情
21、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石。
22、宁可千日慎重,不可一时大意。
23、安全是生命之本,生产是衣食之源。
24、隐患是害人的深渊。
25、学习培训保安全,持证上岗搞生产,26、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不怕事难干,只怕心不专。
27、家事、国事、天下事,安全是大事,28、你是安全生产者,更是掌握家庭幸福的舵手。
29、我们是安全的天使,需插上预防的翅膀。30、为使悲剧不再重演,请把安全牢记心间。
31、让事故远离身边,让幸福永远陪伴。
32、心系安全你我他,安全工作靠大家,33、说好不如干的好,工作当中看成效,34、事故阴影看不见,思想麻痹就出现,35、牢记安全为天,保障自身安全,
第五篇:防灭火设计
一、矿井概况
巷道的开拓、开采布局
1.采区主要巷道,优先布置在岩石中,采用锚喷支护,冒落处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充填并喷浆处理,或用无腐蚀、无毒性的防火材料进行处理。
2.对布置在煤层中的主要巷道,采取如下处置方法:
(1)为2个及2个以上工作面服务的巷道,采取锚喷支护。
(2)在煤层中掘进的巷道,出现冒顶时,用不燃性材料进行密实充填,并进行喷浆处理。
3.采用沿空送巷掘进临近采空区的工作面顺槽,留有宽度不小于3m的煤柱。4.及时封闭废弃不用的巷道。
5.配电硐室及配电点,采用锚喷支护,用不燃性材料支护。6.溜煤眼停止使用或报废后,在溜煤眼口周围约1m范围内,把浮煤和杂物清理干净,将眼孔封闭后,停止使用的用加阻化剂的黄泥予以封闭,报废的用水泥砂浆予以封闭。
二、采区通风
1.工作面通风管理,根据防治自然发火工作的需要,工作面风量的配备,在满足工作面通风、稀释瓦斯、除尘、降温等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控制工作面风量。
2.综放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在工作面进风巷关门柱子处设置能够封闭整个端头断面的挡风帘,挡风帘的设置必须保证与顶帮接严,并有专人负责。工作面每推进20m在进、回风隅角各施工一道黄泥墙,以减少采空区的漏风。
3.风门、风窗等通风设施均应按防灭火的要求正确选择位置,避免增加采空区、煤柱裂隙、火区的漏风压差。采区回风巷中,不设置调节风窗,以免加大回风巷道阻力,增加采空区漏风。
4.主要联络巷风门安设反向风门,可局部实现反风,以防火灾事故扩大。
5.大巷保护煤柱不小于50m。其它煤柱的留设要达到《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规定要求。6.实现风门闭锁,采区内所有风门均安装闭锁装置,使一组风门不能同时敞开,确保风流稳定。
三、工作面回采
1.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回采。
2.在工作面布置时,避免孤岛采煤面。
3.顶板管理采用全部跨落法,工作面回采时,要对采空区采取喷洒(压注)阻化
剂等综合防灭火技术措施。
4.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45天内必须进行永久性封闭。封闭后的采空区,发现异常情况后,及时采取灌浆、注胶等措施。
5.回采过程中,不得任意留设设计外煤柱和顶煤。
6.提高回采率、加快回采速度。工作面煤炭回采率大于85%,月度回采进尺大于工作面采空区散热带与自燃带宽度之和。
7.采煤工作面在回采期间,在回风隅角安设束管,通过人工取样和束管循环监测,监测采空区内自然发火指标气体的变化情况。工作面封闭时,必须在密闭墙设置观测孔、措施孔、放水孔,或设置束管观测采空区的自然发火情况。
8.沿采空区掘进的巷道,采取防止向采空区漏风的喷浆等措施。不得沿采空区两侧同时掘进巷道。
9.对采煤工作面开切眼、停采线采用压注阻化剂防火。
四、设置防火门
1.工作面防火门的位置
采煤工作面投产和通风系统形成后,必须在工作面进风顺槽与回风顺槽各设一道防火门,防火门的建筑位置在工作面停采线外。
2.防火门的规格
防火门必须用砖、沙、水泥等不燃性材料建筑,门框规格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五、防灭火系统
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或回风流中温度达到30℃、CO浓度达到24PPM并持续升高有自然发火征兆时,按本设计对采空区进行灌浆。
㈠灌浆系统 1.灌浆系统(1)浆液制备:
以黄土为浆材,土水比控制在1:6,灌浆站设在地面,搅拌机机械制浆。(2)输送管路的敷设
地面建立了黄泥搅拌站及177m3的灌浆池,∮108灌浆管路自主井经回风道→胶带机石门→胶带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一联巷→轨道暗斜井→-450m水平南翼轨道大巷,到达各回采工作面入口。
2.工作面灌浆(1)灌浆方式:
采用随采随灌灌浆法。(2)灌浆量:应按实际需要进行确定,正常按每生产万吨煤不少于100m3黄土进行灌浆。3.停采线灌浆
工作面推进至停采线,采煤工作面回撤结束,施工密闭墙后,通过上部预留措施孔进行灌浆。
六、预测预报
总回风巷、一翼回风巷、采区回风巷、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建立自然发火观测站,对一氧化碳、温度进行检测。煤巷、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回风巷建立自然发火观测站,对一氧化碳、温度进行检测。
1.利用KSS-200型自燃火灾束管监测系统进行预测预报
(1)束管的敷设
束管由-350m水平轨道石门、-450m水平南翼轨道大巷的束管分路箱引出,经联络巷到达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通过束管监测系统,对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气体实施监测。
束管系统:地面→副井(16芯)→-350m水平轨道石门(16芯)→轨道暗斜井→-450m水平南翼轨道大巷(8芯)→联络巷到回风顺槽(单管)→采样器
(2)监测方法
利用束管监测装置对工作面回风隅角的O2、N2、CO、CO2、CH4、C2H6、C2H4、C2H2等气体浓度进行监测。
每周对工作面回风隅角和回风流中O2、N2、CO、CO2、CH4、C2H6、C2H4、C2H2等气体浓度进行1次人工采样分析。
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施工密闭后每周对密闭进行巡查一次,对密闭内外气体(CH4、CO2、CO、O2)、温度、水温、压差进行检测一次。2.人工检查
瓦检员每班至少两次检查采煤面进风流、工作面、回风隅角、回风流的CO浓度、CH4浓度、CO2浓度和温度等,如有异常情况
3.安全监测
在工作面回风巷安设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胶带机头回风侧安设一氧化碳、烟雾传感器,通过KJ66NA安全监测系统,24小时对回风巷一氧化碳浓度、温度和胶带机头回风侧一氧化碳、烟雾进行监测。
4.对监测系统的数据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发现温度上升明显、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或增加较快等异常变化时,即自然发火指标达到或超过临界值时,立即作出预报,向矿调度机台、通防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报告,由通防副总工程师、矿总工程师负责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七、防火管路系统
防火管路和防尘用水共用一套系统,由地面使用∮108无缝钢管经副井→-350m水平轨道石门→轨道暗斜井→-450m水平北翼(南翼)轨道大巷,到达工作面轨道顺槽、运输顺槽,供给两顺槽和工作面用水。
安装胶带机的巷道每隔50m设一个三通阀门,每50m安设一根防灭火胶管,轨道巷和其它巷道每隔100m设一个三通阀门。
八、预防外因火灾的措施
井下的易燃物主要有各类油脂、橡胶制品、棉纱、纸制品、木材等,易发生外因火灾的地点主要有胶带机、各类油脂存放地点、机电硐室等。引起外因火灾的热源主要有电气焊、爆破作业、机械摩擦、电气火花、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等方面。
防止外因火灾主要抓好井下电气焊、机电设备和易燃物品的管理。
1.完善井下消防管路系统,保证用水地点水压及水量符合要求,并按规定设置齐全的三通及阀门。井下防尘管路到达所有产生沉积粉尘的地点(垂直巷道及间距小于100m的联络巷,且联络巷两端口留有防尘三通及软管者除外),进风大巷、采区进风巷每隔100m设置一个三通阀门,其它巷道每隔50m设置一个三通阀门。
2.集中皮带不得安装在采区进风巷中,以防发生火灾时有害气体进入采区。3.皮带机道每50米安装一个三通和防灭火胶管,且水路畅通。
4.爆炸材料库、机电设备硐室、检修硐室、材料库、井底车场、使用带式输送机或液力
偶合器的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巷道中胶带机头、油脂库、配电点配齐2个干粉灭火器、0.2m3灭火沙、2张消防锨、2个消防桶、8个消防沙袋等灭火器材。并做到定期检查,及时更换,确保完好。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5.带式输送机的温度保护、烟雾保护、自动洒水装置等安全设施必须齐全,损坏的及时更换。按规定进行皮带保护试验,确保保护完善可靠。
6.供电系统的检漏继电器应每天进行一次试验,并认真填写记录,保证检漏断电器灵敏可靠,严禁甩掉不用。
7.所有电气设备防爆性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过流、欠压、漏电等各种保护齐全可靠。加强机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电气设备性能完好,杜绝失爆。
8.井下使用取得产品许可证的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电雷管。
9.严格井口检身制度,杜绝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下井;严禁穿化纤衣服。主井井口、副井井口20米范围内杜绝烟火、使用灯泡取暖或用火炉取暖,并严禁堆积任何可燃物。
10.每年进行一次矿井反风演习,提高矿井抗灾和救灾能力。11.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装入盖严的铁桶内,有专人押运送至使用地点,剩余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放在盖严的专用铁桶内。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也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有专人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扔乱放。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或硐室内。
12.井下所有机电设备硐室及配电点、主要巷道内皮带机头前后各20m范围内,不得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在井下不得采用可燃性材料搭设临时操作间、休息间。
13.井下使用的橡胶制品,下井前必须进行阻燃性实验,不合格的禁止使用。使用阻燃风筒。
14.井下设有消防材料库,装备消防列车。消防材料库储存的材料、工具的品种和数量应符合规定要求,并定期检查和更换;材料、工具不得挪作他用。
15.所有电气设备防爆必须达到《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过流、欠压、漏电等各种保护齐全可靠,严禁私自拆除。加强机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电气设备性能完好,运转时不产生火花,杜绝电器设备失爆。
16.井下电气焊工作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并制定严格的安全措施。
九、火灾处理
(一)发生外因火灾时的处理
1.当工作面发生火灾时,必须立即向调度机台汇报,汇报内容包括火灾性质、地点、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等,同时组织人员救灾。
2.发生的火灾能够控制时,现场人员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充分利用防尘水管、灭火器或其它可能利用的灭火工具等直接灭火。
3.发生的火灾较严重,现场人员不能直接灭火时,不得慌乱,在班组长或有经验的老工人的带领下,戴好自救器,沿新鲜风流方向,尽快采取合理的方法选择合理的线路撤离,并尽可能早向调度机台汇报。火源回风侧人员不能及时撤出时,必须立即进入避难硐室等待救援。
4.调度室值班人员接到井下火警报告后,立即通知可能受到灾害影响的人员撤离灾区,并向矿值班领导、矿主要领导汇报;矿领导接到灾情汇报后,立即召集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
员到调度室集合,了解灾害情况后,制定处置方案,积极施救被困人员。
5.电气设备着火时,首先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油类着火时,禁止用水灭火。
6.根据已探明的火区地点、范围等情况,制定调整通风系统的方案,不得随意减小火区的供风量或者反风。
7.在进风井口附近、井筒、井底车场及与井底车场直接相通的大巷发生火灾时,采取全矿井反风的措施。
8.采区主要进风巷发生火灾时,可采取直接灭火或短路通风。
9.采煤工作面发火,要根据采区火灾的具体情况采取挂风帘、减风或采用局部反风方法来处理。一般情况下主通风机都要保持正常运转。
10.在营救灾区人员和灭火过程中,灭火时要有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尘、其他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11.无法直接灭火或直接灭火无效时,可采取封闭火区的灭火措施。封闭时要在火源的进、回风侧同时封闭;不具备同时封闭条件时,可以先封闭火源进风侧,后封闭火源回风侧;不得采用“先回后进”的封闭顺序。封闭火区要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缺氧窒息和瓦斯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12.抢救火灾或爆炸事故的遇险人员时,要在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以救护队为主进行。
13.根据火区情况,确定井下风流应变措施:
在进风井口、井筒内及井底车场发生火灾时,可实施反风或风流短路的措施;在井下其它地点发生火灾时,保持事故前的风流方向,控制火区供风量;在进风的下山巷道发生火灾时,要采取措施防止火风压造成主风流逆转;在有瓦斯涌出的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时,要保持正常通风,必要时可适当增加风量或采取局部反风;在掘进巷道发生火灾时,不得随便改变原有的通风状态,需进入巷道侦察或直接灭火时,要有安全可靠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无论正常通风或增减风量、反风、风流短路、隔绝风流及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等,都必须做到:
①不致瓦斯积聚、煤尘飞扬,造成爆炸事故; ②不致危及井下人员的安全;
③不使超限的瓦斯通过火源或不使火源蔓延到瓦斯积聚的地点; ④有助于阻止火灾扩大,抑制火势,创造接近火源的条件的。
(二)自然发火处置措施
任何人发现井下自然发火或自燃预兆都要立即向矿调度机台汇报。调度机台应立即通知通防部门和救护队迅速查明火情,同时向值班领导和矿长、总工程师、通防副总工程师汇报。通防部门和通防副工程师应根据火灾情况迅速采取控制火势的紧急措施,同时向矿长、总工程师汇报。具体措施如下:
1.煤炭自燃的主要征兆:巷道煤、岩、空气和水温度升高,湿度加大,出现雾气,有煤油、汽油、松节油和焦油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降低,出现烟雾、火炭、火焰,作业人员有头痛、闷热、四肢无力等。
2.井下工作人员发现火灾征兆后,应立即向调度机台汇报,调度机台接到井下火警报告后,立即通知可能受到灾害影响的人员撤离,火源回风侧人员不能及时撤出时,必须立即进
入避难硐室等待救援。并向矿值班领导、矿主要领导汇报;矿领导接到灾情汇报后,立即召集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到调度机台集合,了解灾害情况后,制定处置方案,3.发现有征兆时,及时采取措施,阻止火灾的发展,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利用气体分析、红外探测、钻孔探测等手段,判断确定火源位置,制定有针对性的灭火措施。
4.确定火源后,要采取挖除火源,向高温点注浆、压注凝胶,喷洒阻化剂、注氮等手段,控制高温点。
5.对发火地点应采取均压措施,减少向发火地点的供氧。
6.自燃达到冒烟程度时,要有专人检查瓦斯情况,制定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发现一氧化碳超限或有明火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先撤离人员,再分析险情原因。
7.当采取的措施无效时,应采取隔绝灭火法封闭火区
8.煤巷、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在地质破碎带、过断层期间,要加大综合防灭火措施和一氧化碳检测力度。
9.使用束管监测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预测预报。
10.使用束管监测系统每周对回风隅角、回风巷气体人工采样进行监测分析,分析其变化规律。
11.采用KSS—200束管监测系统,在工作面回风隅角内安设束管探头,每天对回风流中的O2、N2、CO、CO2、CH4、C2H6、C2H4、C2H2气体进行监测。
12.使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对井下气体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分析,根据气体成份变化来判断自然发火程度。
13.对监测系统的数据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发现温度上升明显、CO浓度超标或增加较快等异常变化时,即自然发火指标达到或超过临界值时,立即作出预报,向矿调度机台、总工程师报告,由矿总工程师负责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4.瓦斯检查员在对瓦斯、二氧化碳、温度进行检查的同时,使用红外线测温仪、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加强温度、一氧化碳浓度检测。发现有高温点,一氧化碳异常等现象,要及时向调度机台和总工程师汇报,以便采取措施,及时进行处理。
(三)避灾路线
发生火灾时,人员要按避灾路线撤离,迅速进入到新鲜风流中。撤退过程中,自救器不能满足需要时,及时在过渡站更换自救器。人员不能及时撤出时,必须立即进入避难硐室等待救援。
(四)火区管理
对火区采用永久性防火墙封闭,进行编号,按《煤矿安全规程》和通风质量标准的要求加强管理。
对每一火区,按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建立火区管理卡片,绘制火区位置关系图,并由通风部门永久保存。
火区封闭后,采取灌浆、注氮等措施,加速火区熄灭进程,编制灭火方案实施灭火。
十、安全技术措施
1.采煤工作面在生产前,必须健全灌浆、束管监测和消防供水系统。工作面回采期间,实施喷洒(压注)阻化剂、均压通风、施工防火墙及其它方式的堵漏风等综合防灭火技术措施
2.灌浆站要根据井下需要来制备泥浆,泥浆要搅拌均匀,浆液要保证质量。灌浆前灌浆
工要检查管路系统及工作地点支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要浆前必须将各级闸门打开,并根据实际情况要浆。
4.工作面溃浆、堵管、爆管、闸阀漏浆时,要首先通知井上停止下浆,并派人关闭上一级闸门,然后进行处理。处理时严禁管口对人,处理不了时,要及时汇报,据实际情况另行研究措施处理。中途堵管时,将泥浆管最低闸阀打开放浆,并用清水冲净。
5.井上、下灌浆人员要密切配合,加强联系,严禁工作人员脱岗。地面接到工作面停止灌浆的通知后,停止灌浆;工作面必须在灌浆口见清水后,方可停水,关闭阀门。
6.在灌浆区下部进行采掘前,必须查明灌浆区内的浆水积存情况。发现积存浆水,必须在采掘之前放出;在未放出前,严禁在灌浆区下部进行采掘工作。
7.优化采区巷道布置,顺槽之间采用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提高回采率,工作面尽可能减少丢煤。
8.加强通风管理,按规定设置风门、风窗,及时调节巷道风量。9.在工作面进风隅角处设置一道挡风帘,减少向采空区的漏风。机电硐室、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等地点备有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
10.加强井下电器设备和高低压网的管理和维护,避免发生短路和绝缘破坏漏电引起的火灾事故。
11.当采煤工作面投产和通风系统形成后,在工作面停采线外及时构筑好防火门墙。12.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尽快砌筑永久性密闭,最迟不得超过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