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金辉花园给排水设计说明
编辑:蓝色心情 识别码:21-1135421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11 19:38:16 来源:网络

第一篇:金辉花园给排水设计说明

三、给水排水设计说明

(一)本建筑给水水源采用南昌市自来水。全天用水总量约900m3,给水、污水和雨水就近与东面城市主干道路上的城市管道连接。小区供水形成环网,并从东面城市主干道路上以双路供水进入本小区供水环网。

(二)生活给水系统

1.三层及其以下为低区供水,由城市管网保证其水量和水压。三层以上又分成二区,下区由屋顶高位生活水箱供水,上区由变频机组供水。变频机组设在地下室水泵房。

2.地下室设生活水池。有效容积100m3。3.塔楼住房用水计量采用远传水表,集中显示。

(三)消防给水系统

全大楼各层设有室内消火栓,裙房的各层同时设有自动喷洒系统,地下室停车库采用室内消火栓和喷洒系统。变配电室和柴油发电机房则采用低压C02气体消防。

室内消防水量 20升/秒

室外消防水量 15升/秒

自动喷洒水量 30升/秒

火灾延续二小时; 火灾延续二小时; 火灾延续一小时;

消火栓泵、喷洒泵和报警阀组都设在地下室。消防竖向静压超过0.5Mpa时采用减压型室内消火栓。

塔楼顶设有高位消防水箱18m3,地下室设专用消防水池有效容积252m3。

(四)配合冷冻站设冷却水系统,循环使用,由设在裙房顶的冷却塔降温。

(五)污水和雨水排放

小区内污雨水分流。本设计中排出的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经室外设化粪池处理后汇同其它污水一起排入城市污水管道。住宅雨水有组织外排,裙房屋顶雨水有组织内排水,在室外集中后排入城市雨水管。

第二篇:教学楼-给排水设计说明

第四章 给水排水设计说明

4.1概况

4.1.1 教学楼位于校区西南角,学生按6000人计,教师按260人计。4.1.2建筑面积:18880.55 m²,建筑高度:17.90m。地上四层,层高均为4.20m。

4.1.3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七度。4.1.4校区规划有完善的给、排水管网。给水为生活消防合用管网,水压按0.28MPa设计。排水为分流制,设污水、中水排水及雨水管网,校内设集中中水处理站。4.2设计依据

4.2.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4.2.2甲方提供的校区室外给排水管线图及相关资料。4.2.3土建专业提供的总平面图及单体建筑条件图。4.2.4地质气象资料: 1.)依地质勘察报告,本场地为中软场地土类型,建筑场地类别为III类,该场地为非自重湿陷性场地,地下水位埋深较浅,水位埋深5.8~6米;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中等腐蚀性;本区为季节性冻土区,场地土的标准冻深为0.5米。2.)当地海拔370~372米,年平均温度13.6℃,冬季采暖计算温度-7℃。3.)当地暴雨强度计算公式:q=993.7x(1+1.04xlgT)/(t+10.3)0.65(L/s·ha)4.2.5与本专业有关的设计规范和规程。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2_ 2.)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GB50336-202_ 3.)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_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2_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2_

6.)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50025-202_ 4.3设计范围及阶段划分

4.3.1本初步设计范围:单体建筑室内给水、排水及消防初步设计。4.3.2本工程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两个阶段,施工图阶段由建设方另行委托当地设计单位实施。4.4给水

4.4.1生活用水量标准及用水量计算 1.)用水量标准

学生:30 L/人.日

6000人,Kh=2.5,T=8h

教师:50 L/人.次

260人,Kh=2.0,T=8h

2.)设计最高日用水量:Qd=193m3/d(其中自来水77.20 m3/d,中水115.80 m3/d)

平均时用水量: Qh=24.13m3/h(其中自来水9.65m3/h,中水14.48m3/h)

最大时用水量: Qh=48.268m3/h(其中自来水19.30m3/h,中水28.96m3/h)4.4.2自来水水源及给水

水源由校区自来水管网供给,水压0.28Mpa,分别从校区内管网接入单体,管径见中水系统图,入口处设水表计量。给水采用下行上 给式,枝状供水。4.4.3中水水源及中水供水

校区设集中中水处理站,中水给水水源采用中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中水,水压拟定0.30MPa。分别从校区内管网接入单体,管径见中水系统图。中水入口处设中水表计量。

中水供水采用下行上给式,枝状供水。供应建筑内冲厕用水。4.5热水

各层设开水间,采用电开水器,配电功率129kW/380V,容积90升,供应人员饮用开水。4.6节水与节能

详节能专篇中给水排水节能设计说明。4.7消防

详消防专篇中给水排水防火设计说明。4.8排水

校区规划有完善的给、排水管网。排水为分流制,设污水、中水排水及雨水管网,校内设集中中水处理站。4.8.1生活污水

1.)计算最高日排水量约170 m3/d。

卫生间排水采用单立管系统,设伸顶通气立管,重力流排至室外,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校区污水管网。

4.8.2雨水

屋面雨水采用建筑内排及外排相结合方式,设计雨水重现期P=1 年,径流系数φ=0.90。5分钟暴雨强度q5=1.69 L/s·ha;小时降雨厚度为61mm/h。4.9管材及接口

4.9.1给水采用PPR塑料管,热熔连接。

4.9.2消火栓管明装部分采用热浸镀锌钢管,管径≤DN80,丝接;其余为沟槽连接;埋地部分采用承插球墨铸铁给水管,柔性连接,橡胶圈接口。

4.9.3室内排水采用机制排水铸铁管,橡胶圈接口。4.10附图

4.10.1 图纸目录 图例 设备及主要材料表

水初-1 4.10.1 首层给排水及消防平面图

水初-2 4.10.2 二层给排水及消防平面图

水初-3 4.10.3 三层给排水及消防平面图

水初-4 4.10.4 三层给排水及消防平面图

水初-5 4.10.4 给排水及消防原理图

水初-6 4.11施工图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

4.11.1配合管线综合,落实生活给水及中水给水入户管位置。4.11.2应采用节水卫生附件。

4.11.3本建筑所在场地为非自重湿陷性场地,埋地敷设的给排水管道及室外出户管道应设检漏沟,以防止管道漏水,土质下沉,影响建筑物基础。

4.11.3生活用水管网压力需进一步落实。

第三篇:花园设计说明

〖展示现代、体现时尚、追求尊贵、自然相融〗

高新花园景观设计说明

山东威海高新花园的景观设计综合考虑城市周边环境与地域特征,充分结合楼盘品质文化,采用了“以绿为体、以景为点、以水为辅、以动为线、以人为本”的致景理念,把建筑、景观、自然、文化融汇相成,体现景观呼唤的真情与时尚。

设计主题及风格——展示现代 时尚尊贵 自然相融

本景观规划设计充分结合现代楼盘品质以及周边的环境,把高新花园的文化内涵及时尚表现在楼宇的空间之中,运用现代环境营造手法把区域特征文化景观元素有机的结合起来,勾勒出现代时尚的楼盘品质文化及尊贵的环境景致。

我们触摸高新花园的楼盘环境,以叙情的彩笔,捕捉现代时尚的气息,用心打造他的一曲一直、一实一虚的文化环境空间,在景观设计中以自由流畅的线条和生态的表达方式来体现和增强楼宇社区的景观品质与生态和谐,营造出文化艺术的可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使人热爱自然环境与家园。

1.展示现代 古人说:“故而不曰人而曰天,务全其自然之势,期无违于环护之妙耳”,设计从整体空间联系上以楼盘建筑特征及景致生态规律为基础,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并讲究品质的理念,更以当代时尚自然为条件,来实现人在自然生态生活安居,体现自我,讲究文化的城市环境要求。以景观体现追求,以景致表达尊贵。本设计在小区环境景观中配植丰富的植物及盈盈的水景、弯曲的小路、自然的石理,使小区的景致更加详和。以植物特征造景结合各个不同功能活动的分区,形成多种多样的植物景观。强调乔木、灌木、地被、草地的多层次组合,常绿落叶植物的合理搭配,高低层次的变化给人以美的享受。小区内即使是硬地铺装的部分也尽量采用嵌草线条来尽可能的进行软化处理。追求顺应自然与天时,追求人与自然相融的意境,当你信步走来,一草一木、一石一物,无不实现着你的梦想与追求,这种感受使高新花园给你带来的一份真情与尊贵。

2.时尚尊贵

读者楼宇的主题演绎景观的文化品质,以概括的手法进行提炼,利用实用的材料和表现手法在小区体现浓郁的现代时尚的风情文化,同时在社区的设计里也延用了一些本土文化的元素,遵循了地域文脉,小区标志雕塑及景墙景石的设计上进行了极强的品质要求,充分展示楼盘文化品质的内涵及主题思想。

本设计的方向应和其建筑相匹配,以最简练的实用材料、新技术来打造内在的经典,营造浓郁的现代时尚文化的整体形象。我们使用了简练的圆弧线条为主,从中穿插了精练的直线条,表现出有刚柔并济的效果,小区的色彩以大面积的暖色调为主要铺装色彩,寓意热烈向上、和谐健康,点缀多彩的植物,营造四季如春的特有景致。

3.自然相融

通过各项设计的合理搭配,营造“人杰地灵”的生活环境,地理风水对人物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环境中的气流、气候、温度、风向、空间光源等都是自然的联系与融洽。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我们顺从自然、尊重科学、应理天时,合理的把握协调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寻求最佳的设计元素及合理的景致搭配,使小区业主都能共享到健康舒适的环境,达到从快乐幸福健康的生活享受。

二、设计原则

1.文化性 —— 整个设计融入了浓郁的现代时尚文化内涵,景观元素主要体现在水景的塑造及景观小品的设置上,如雕塑、花钵、景观灯柱等,通过精致的细部处理来体现文化内涵。

2.功能性 —— 在强调文化性的同时,我们每一项设计的文化景点都是建立在功能合理使用的基础上的。合理的分区使不同年龄层次的业主都能找到自己的活动场所,如设计有儿童乐园、健身设备、休闲亭等设施。

3.相融性 —— 各个环境片段功能都具有特色的景观内容和休闲运动空间,每一处活动内容又都是整体思路的一部分,他们环环相扣、相连相成,是大环境演绎的一段段精美景致的尊贵故事。

三.分项设计

根据空间布局特点,整个社区分为缤纷商业街和楼宇内部两大部分。通过主入口的阳光广场引入,经过风之舞景观大道进入区内的蝴蝶广场、蝴蝶谷、蝴蝶湖等主要景观。以蝴蝶向阳光飞舞的布局寓意住在小区业主的生活蒸蒸日上,像蝴蝶一样处处见到阳光,闻到花香,翩翩飞舞。

(一)商业街

商业街景观设计融入简约现代时尚特征,以简洁的线条和特色地花使整体构思力求和谐、休闲、简洁、现代的人性化商业空间,营造一个良好的小区配套服务设置的环境空间,以提升社区附加值。

以时尚环境为先导,综合考虑建筑和景观的和谐共生,并且凸显主体景观的标识性,视角上除具有冲击力外,亦达到了其文化品位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人性化的购物休闲空间,依据建筑空间布局关系,在商业街以硬质地面为主,点缀休闲坐凳、植物等,应合了地域的气候条件,在统一中寻求变化,追求现代购物的时尚潮流。

(二)内院景观

由于整个小区的高差变化大,内院的景观就形成了层叠式的景观,中心景观分为蝴蝶广场、蝴蝶谷、蝴蝶湖三大部分。

内院中心是一个蝴蝶广场,是小区的聚集中心,边上有喷水的雕塑和生态的看台,共同形成一个现代简洁的景观广场,具有时尚的现化理念,他大气美观,尊贵详和,体现贵楼盘的品质与时尚。一侧利用原有的湖泊加以修饰改造形成自然生态的景观湖,湖岸设计有亲水平台、户外沙龙、亲水景亭、临水步道等,另一侧是以简洁自然的层次草坪为主,通过自由的线条组合体现业主无拘无束的生活品质。其景观和谐的道白,止步而观,美观大气、高贵自然,显示出详和的风范,意象隽永,虽有人作,宛自天开,实在美不胜收,并形成鲜明的园林特色。

信步而走,院内的自然景观尽收眼底,踏过弯延的小路和满庭的空间环境给人一种温馨、尊贵的休闲园林景致,他趣味的小品、美妙的水景石意迎入你的目光之中,给人以回归自然的品质享受。

周边设置微坡地形,巧加人工裁成并“通显一邦,延差一邦之仰止,丰饶一邑,彰扬一邑之观瞻”,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在满足观赏性的同时,还必须满足功能性的要求。以生态休闲空间为主外,设置几组健身器材、儿童乐园,周边设置微坡地和树荫休闲空间相结合。四.植物配置原则 人性自然理论认为,宅居环境的经营,最根本的,就是要顺应天道,以自然生态系统为本,来构建宅的人工生态系统。本设计以绿色文化休闲为主旋律,力求通过景点序列的有机组合,营造亲切怡人的现代居住环境。通过丰富多变的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将不同树姿,不同叶色,不同花期,不同花色、具香味的园林植物加以展显,形成乔木、灌木、草花、草坪相结合的复层植物空间结构,在有限的中间绿化范围内,创造出有高低错落的小地形,丰富植物的林冠线,形成高低错落、疏密相间的自然风景。造成一定的景观气势,使整体景观具有时尚的热带气息,创造一个绿树丛荫的生态环境。

五.运动设施分布原则

在小区内设计了各类的户外康体活动设施等,同时贯穿了一些以静为主的活动设施,如健康步道、儿童活动设施等。设计尽可能使全园的分布做到了优化组合,独树一面的景致内容,实现了业主锻炼在家门的时尚概念。同时,为了尽量减少运动噪音对业主的打扰,在周边多布局植物,以吸收噪音,遮挡视线。

·从运动功能的分区上安静与热闹的场地进行有效分割 ·设施的分区上同时考虑到使用对象的年龄的不同而分区

·设施分布上还兼顾到交通上的方便和消防安全及步行入景的布局

六.材料配置原则

景观设计多选用自然材质,如天然石材、水泥砖、卵石、洗米石、锈石板等,通过材料的合理搭配来营建丰富的铺装效果,体现小区的文化风情。使环境中的每一个子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通过环境景观的功能的合理利用宏观地把握协调各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提升品质,让他潜移默化地唤起人们美好的感情,使业主更爱高新花园的尊贵家园。

第四篇: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

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

1.1 项目概况

本工程为凤阳县武店镇武二路(新一路-武官路),为新建道路。项目起点接现状新一路,终点接现状武官路,全长约1163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规划红线宽度24m,设计时速40km/h。

本次新建管线包括雨水、污水、道路照明、给水、燃气、电力、弱电。

2.设计依据

2.1施工图设计依据

    .《凤阳县武店镇总体规划》(202_—202_)

    .《凤阳县武店镇西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2_.06)

    .《凤阳县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武店至窑厂公路改善工程》-中北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202_.05

    .《凤阳县武店镇新一路、武灵路延伸段建设工程施工图》-中北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202_.05

    .《凤阳县武店镇武二路(新一路-武官路)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相关道路施工图设计文件

    .1:1000实测地形图等资料

2.2设计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2_)(202_ 年版)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202_)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2_)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2_)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2_)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032-202_)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2_)(202_ 年版)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2_)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 11836-202_)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2_)

    .《给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程》(CECS117--202_)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6MS201)

    .《雨水口》(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S518)

    .《球墨铸铁复合树脂井盖、水箅及踏步》(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5S501-3)

    .其他现行相关设计规范、标准及强制性条文。

2.3详细勘测资料

2.3.1 地形地貌

拟建武二路南起武官路,北至新一路,全长1163.779m;拟建道路配套管网埋置深度约2-3米,均为明挖施工。拟建场地地势开阔、稍有起伏,孔口标高41.21~46.29m,高差5.08m。

拟建场地为耕地区,且离周边居民区较近,基础施工期间对周边环境具有一定的影响,应避免夜间施工。

2.3.2 工程地质条件

(1)项目岩土分层及特征

根据本次外业钻探、原位测试、土工试验资料及附近有关的地质资料,拟建场地地基土构成层序自上而下为:

①杂填土、耕表土(Q4):杂填土为杂色,松散,湿,表层夹植物根系及建筑垃圾,下部为以黏性土为主的人工填土,不均匀,欠固结;耕表土为灰黄、灰褐色,疏松状,很湿,含植物根茎及根孔,成分以黏性土为主。层底埋深0.50~2.70m,层底标高40.21~45.42m,层厚0.50~2.70m。全场分布。

②粉质黏土(Q3al+pl):局部为黏土,褐黄、棕黄、灰黄色,硬塑状,局部呈硬可塑状,稍湿,含铁锰质结核及钙质结核、且局部富集大量钙质结核;下部含少量岩石碎屑,局部夹碎石;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均为中等。局部勘探孔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为7.0m。全场分布不均匀,在ZK9、ZK10孔区域缺失。

③全风化砾砂岩(K):呈土黄、灰白色,组织结构完全破坏,手捏即碎,遇水极易软化分解,岩芯呈砂砾状、碎块状,主要造岩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为主,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大部分勘探孔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为5.9m。全场分布。

④强风化砾砂岩(K):呈土黄、灰白色,组织结构基本破坏,局部钙质胶结,遇水极易软化分解,岩芯呈短柱状、碎块状,主要造岩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为主,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大部分勘探孔未揭露,最大揭露厚度为12.70m。

(2)岩土参数统计与取值

本次勘察对所揭露地层按技术要求和层位进行了取样和原位测试,进行了室内土工试验,对这些数据的可靠性进行了认真分析,剔除了由偶然因素造成的异常值,以地层为单位,对各项物理力学指标进行了数理统计。

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分层统计见土工试验报告。

土工试验报告

根据现场钻探、原位试验结合室内岩土试验结果资料分析,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2_)的相关规定,综合考虑地层分布、均匀性等特点,并结合工程经验,推荐各岩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如表。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2.3.3 水文地质特征

(1)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

拟建场地内地下水类型属于潜水,主要分布于第①杂填土层、耕表土层、第②粉质黏土层、第③层全风砾砂岩及第④层强风化砾砂岩孔隙中;其水量受地表水控制,以地表水的垂直渗透补给为主。地下水的初见水位与稳定水位埋深基本一致,在0.50~3.60m(对应标高为38.21~45.12m)之间(勘察期间水位)。依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常年变幅2.00m。

(2)水文地质参数

根据本次勘察成果结合地区经验,各土层渗透系数经验值建议如下:

渗透系数经验值

层号

地层名称

渗透系数建议值(cm/s)

杂填土、耕表土

3.25×10-4

粉质黏土

2.18×10-6

全风化砾砂岩

3.34×10-3

(3)场地地下水、土的腐蚀性评价

本勘察场地属湿润区,属Ⅱ类环境类型。根据《水质分析报告》,对地下水的腐蚀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见下表)。根据评价结果及地区经验,判定本场地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建议按《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GB/T50046-202_)的有关规定正常环境条件下进行防腐蚀设计。

地下水腐蚀性评价表

场地环境

参与评价项

水质分析检测值(mg.L1

微腐蚀性评价标准(mg.L1

弱腐蚀性评价标准(mg.L1

腐蚀等级

Ⅱ类

SO42

101.86~120.38

<300

300~1500

微腐蚀

Ⅱ类

Mg2+

18.15~23.43

<202_

202_~3000

微腐蚀

Ⅱ类

NH4+

0.13~0.16

<500

500~800

微腐蚀

Ⅱ类

OH

0.00

<43000

43000~57000

微腐蚀

Ⅱ类

总矿化度

684~705

<20000

20000~50000

微腐蚀

弱透水层

PH值

7.62~7.63

>6.5

5.0~6.5

微腐蚀

弱透水层

侵蚀性CO2

0.00

<30

30~60

微腐蚀

干湿交替

CI

73.17~73.41

<100

100~500

微腐蚀

3.设计范围及内容

3.1设计范围

本工程为凤阳县武店镇武二路(新一路-武官路)排水工程,道路红线宽24m,设计范围与道路工程一致。

3.2设计内容

设计范围内雨水污水管道工程。

4.排水工程设计

4.1 排水体制及技术标准

4.1.1 排水体制

雨、污分流制

4.1.2 技术标准

1、雨水管道设计标准及参数

雨量公式:根据《凤阳县武店镇总体规划》(202_-202_)中规定采用凤阳县暴雨强度公式:

3207.3(1+0.6551gp)

q=

(t+19)0.758

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L/s);

P——设计重现期,一般区域3年,本次设计取3年;

t——设计降雨历时(min),t=t1+ t2;

t1——地面集水时间(min),依据规划,取10min;

t2——管渠内流行时间(min);

流量公式:

Q = ψFq(l/s)

式中:Q——流量(l/s);

F——汇水面积(ha);

ψ——径流系数,结合道路所在区域及用地性质,本次综合径流系数取值0.6;

管道粗糙系数:

塑料管:n =0.010;

钢筋砼管:n =0.013(满流)。

2、城市内涝防治标准

根据《合肥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2_年~202_年)确定:城市内涝防治标准为有效应对50年一遇24h设计暴雨,居民住宅和工商业建筑的底层不进水;道路中单向至少一条车道积水深度不超过15cm。

3、污水管道设计标准及主要参数

污水量公式:Q=KzFA

其中:Kz——污水总变化系数

F——服务面积(ha)

A——城市污水量指标(L/(s·ha))

污水总变化系数

由于规划范围周边无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的实测资料,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2_年版)取值,见下表。

平均日流量(L/S)

200

500

1000

总变化系数

2.3

2.0

1.8

1.7

1.6

1.5

1.4

1.3

注:当污水平均日流量为中间数值时,总变化系数可用内插法求得。

采用经验公式Q=2.7/Q0.11。

城市污水量指标

根据凤阳总体规划中确定的污水量指标计算。

镇区污水主要由新老镇区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园区的污水组成;经测算污水排放总量按照用水量乘以0.90的排放系数计算,据此,则镇区污水处理远期总量约为18000吨/日,同时考虑到沿凤武路的王湖、西圩、大街、后庄等村庄离镇较近,将这一部分生活污水量纳入统筹考虑,则镇区污水处理厂规模按2.0万吨设计,分二至三期与镇区建设同步,建议采用生物法处理。

4.2 雨水工程设计

4.2.1 放线原则及高程控制

(1)雨水工程采用的水准点及坐标系统与道路工程一致,坐标系采用北京54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为吴淞高程系统

2放线原则

雨水管线平面位置:

管道中心线应根据与道路中心线距离,并与道路中心线平行确定,管位参见管线综合横断面图。

3凡位于路口、设有预埋管及用桩号标注的井位均为控制井位。

4.2.2 雨水汇水面积

主要承担道路路面和道路两侧部份地块雨水排除,总服务面积约为13.69ha。

4.2.3 雨水管道路由

道路红线24m,雨水管线单侧布置,雨水管道位于道路中心线侧10.5m;

4.2.4 雨水平面布置

本次雨水设计结合被交道路管线布置和水系情况。

全线设置雨水出口五处,具体如下

①新一路至规划新三路段,雨水自南向北汇集,排入新一路现状d1200雨水管道,设计管径d600-d1000;

②规划新三路至规划新四路段,雨水自南向北汇集,排入规划新三路规划d1400雨水管道,设计管径d600-d800;

③规划新四路至武灵路段,雨水自南向北汇集,排入现状北河河道,设计管径d600-d800;

武灵路至规划新五路段,雨水南向北汇集,排入武灵路现状d1200雨水管道,设计管径d600-d1000

规划新五路至武官路段,雨水自南向北汇集,排入规划新五路规划d1200雨水管道,设计管径d600-d800

雨水水力计算表

起止

汇流

面积(ha)

重现期

(年)

径流

系数

设计

流量

(m³/s)

断面

尺寸

(mm)

充满度

粗糙

系数

坡度(‰)

新一路--规划新三路

3.68

0.6

0.59

600-1000

0.013

1-4

规划新三路--规划新四路

2.81

0.6

0.49

600-800

0.013

规划新四路--武灵路

1.58

0.6

0.28

600-800

0.013

2-2.5

武灵路--规划新五路

3.06

0.6

0.51

600-1000

0.013

1-4

规划新五路--武官路

2.56

0.6

0.45

600-800

0.013

4.2.5 雨水预留支管的设置

为方便道路两侧地块排水,在道路两侧预留雨水支管位置根据规划路口并按间距按100~150m 左右预留布置,管径为d600,坡度为i=0.003,支管检查井设置道路红线外边2m。并预留短管或孔便于用户接管,短管或孔应临时封堵。

4.2.6 管材标准及要求

管道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管道覆土≤4.0m时采用Ⅱ级,覆土>4.0m时采用Ⅲ级),管材应符合国标《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2_ 的要求。管径≤1500mm时,管道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管径>1500mm时,雨水管道采用企口式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4.3 污水工程设计

4.3.1 放线原则及高程控制

(1)污水工程采用的水准点及坐标系统与道路工程一致,坐标系采用北京54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为吴淞高程系统

2放线原则

污水管线平面位置:

管道中心线应根据与道路中心线距离,并与道路中心线平行确定,管位参见管线综合横断面图。

3凡位于路口、设有预埋管及用桩号标注的井位均为控制井位。

4.3.2 污水汇水面积

主要承担承担道路两侧污水排除,总服务面积约为17.38ha。

4.3.3 污水管道路由

道路红线24m,污水管线单侧布置,污水管道位于道路中心线西侧10.5m;

4.3.4 污水平面布局

本次污水结合规划被交道路管线布置,全线污水共设置三个出口具体如下

新一路至规划四路段,污水自南向北汇集,排入新一路现状d600污水管道,设计管径d600;

②规划新四路至规划新五路段,污水自两边向中间汇集,排入武灵路现状d600污水管道,设计管径d600;

规划新五路至武官路,污水自南向北汇集,排入规划新五路规划d600污水管道,设计管径d600。

4.3.5 污水预留支管的设置

为方便道路两侧地块排水,在道路两侧预留水支管位置根据规划路口并按间距按100~150m 左右预留布置,管径为d500,坡度为i=0.001,支管检查井设置道路红线外边2m。并预留短管或孔便于用户接管,短管或孔应临时封堵。建议用地开发时,适当填高地面高程,以利于污水的排入。

4.3.6 管材标准及要求

本工程水管道采用承插钢筋混凝土管(管道覆土≤4.0m时采用Ⅱ级,覆土>4.0m时采用Ⅲ级),管材应符合国标《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 11836-202_ 的要求。

4.3.7 污水管道闭水试验

污水闭水试验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2_)及其他相关规范的要求。

5.施工方法

施工组织根据多年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经验,工程建设要统一规划、协调配套,统一组织,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则,避免由于反复刨槽带来的经济损失。

根据水文地质资料表明,该区域水位变幅约2.0m。地下水埋藏较浅,水量较大,对拟建道管线开挖及施工有一定影响,设计建议采用水窝子加排水沟排水方法,将地下水位降至槽底下0.5 米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与管道敷设等其他工序。

5.1 沟槽开槽

采用开槽埋管,原则要求地基为原状土,施工排水中不受扰动,机械开挖不应超挖,要求人工清底,地基如受扰动,可用碎石回填夯实,在管道埋深较大段,开挖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保护措施;在填方段埋管,则要求按道路标准回填至管顶以上50cm,待压实后再予开槽。如道路清表后地面不高于设计管顶50cm,也应按道路标准回填至管顶以上50cm,待压实后再予开槽;遇地下水时,做好排水措施,防止槽底受水浸泡,并在管道回填前注意防雨。施工过程中若遇膨胀土,采用掺灰处理。

5.2 施工排水

根据水文地质资料表明,该区域水位变幅约2.0m。地下水埋藏较浅,水量较大,对拟建道管线开挖及施工有一定影响,设计建议采用水窝子加排水沟排水方法,将地下水位降至槽底下0.5 米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与管道敷设等其他工序。

5.3 管道基础

管道基础及接口:管道采用180°砂石基础。详见国标06MS201-1,页11

雨水口连接管采用180°混凝土基础,详见国标06MS201-1,页22,行车道道下雨水口连接管采用混凝土满包,参照“管道包管加固大样图”。

5.4 基础处理

(1)一般情况:基础为砂垫层(砂石)基础,管道铺设前必须清除沟底内的杂物如:块状物、坚硬物。然后做20cm 砂垫层(砂石)基础。若管道基础需经换填或压实处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00kPa 后方可作为管道基础的持力层。位于软土地层、低洼、地下水位高及回填土地段时,应超挖0.5m,并回填碎石后再进行基础施工,如遇特殊情况通知设计人解决,道路填方段,道路专已处理。

(2)当管道开槽槽底标高座落于淤泥层之上时,且下挖0.5 米以内为原状土,则换填碎石至管道基础底部,压实度应大于90%。换填宽度应与沟槽底宽一致,再按管道基础施作。

(3)当管道开槽槽底标高座落于淤泥层之上时,且下挖0.5 米后,仍为淤泥,则应抛块石挤淤,块石间用碎石、石粉填严,至管道基础底部,换填宽度应与沟槽底宽一致,压实度应大于90%,再按管道基础施作。

5.5 管道接口

各类管道接口施工前应由管材供应商提供相应管材管道工程施工、安装手册,并指导施工单位施工。

承插口钢筋混凝土管采用橡胶圈接口,管道接口选用《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图集号06MS201-1,P23,“D=200~1800 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橡胶圈接口”施作。

排水管(包括预埋支管)与其它地下管线交叉时应使承插口之间接口避开交叉处。

5.6 管道安装

1管道安装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a、管材下管前,必须按产品标准逐节进行外观检验,外观检查是否合格,应全部进行检测。管节内外壁、承插口和橡胶圈应进行外观检查,有损伤或变形应进行处理或调换。不符合产品标准者,严禁下管敷设。

b、管道连接时必须对连接部位清理干净,不得附有泥土和其它杂质。

c、承插连接的管道按规定选配合理的胶圈,套入插口端部,试其松紧度是否合适应做到松紧适中、平整、顺滑、无扭曲。

d、做好工序交接验收,如垫层的平整度、高程、厚度、密实度及排水沟的完好程度、土基有无坍松等。

2下管时要将管道一字排开,尽量做到一次就位,以减少槽下滑动。

3承插口管安装时,施工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管道接口使用的机具,应保证管道均匀对接。

4管段安装时,顶拉速度应缓慢,保持两管中心线对准,间隙均匀,应派专人查看胶圈滚入情况,如发生滚入不均匀应停止顶拉,调整胶圈位置后再继续顶拉,使胶圈达到工作位置。管道安装后应采取措施,防止管道回弹。

5每节管道安装就位后,应立即测定高程中心线,间隙量等质量指标,如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6承插口管道安装,在一般情况下插口插入方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并由下游向上游依次安装。

5.7 管道回填

1管道敷设后应立即进行沟槽回填,在密闭性检验前,除接头部位可外露外,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的回填高度不小于0.5 米;密闭性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其余部分。

2沟槽回填应从管道、检查井等构筑物两侧同时对称进行,并确保管道和构筑物不产生位移。必要时应采取限位措施。

3回填时沟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带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有机物,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块、砖及其它杂硬物体。

4从管底至管顶以上0.5 米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覆土50-120cm不得使用机重超过15吨的重型静碾,采用振动碾施工时,其下覆土须超过1.2m。管顶0.5米以上沟槽采用机械回填时应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均匀进行,并夯实、碾压。

若过路管管顶至水稳层距离小于50cm时,施工时在铺筑一层水稳后,实施反开槽施工,破除水稳部分采用C20混凝土回填,水稳下方沟槽用中粗砂回填。

机动车道雨水口连接管施工,在实施完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后反开槽施工,破除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C20混凝土回填,然后进行水稳层施工。

(5)回填材料及压实度要求

管道基础回填采用中粗砂,管道基础顶至管顶以上50cm 采用6%改性灰土回填。其余回填技术要求按道路要求回填至道路基础。

回填密实度:管顶上方0.5m以下不低于85%,胸腔部分不得低于93%,压实度为轻型击实度标准,与道路重叠部分为道路密实度。严格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2_ 中表4.6-3-1的规定要求。

5.8 附属构筑物

(1)检查井

雨污水检查井的形式、尺寸、流槽、井筒材料、盖板等均根据图集06MS201-3选用。雨、污水检查井内均应设置安全防坠网,并安装铭牌,做法详见图集皖2016S215《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P138《井筒防坠图》。安全网类型、材质、质量及强度均需满足《安全网》(GB5725-202_)的相关要求。雨、污水检查井上用“雨水”、“污水”标记,具体加注的字样应与业主或当地主管部门协商确定。

雨、污水检查井盖采用球墨铸铁重型(重量为120KG)的“五防”井盖,雨污水检查井盖均采用宽边防沉降检查井盖,材质为球墨铸铁,承载等级为D400。井盖需满足防盗、防位移、防坠落、防响、防滑的五防功能,检查井设施需严格按照《合肥市城镇宽边防沉降检查井盖技术规定》执行。

检查井在路面或人行道上井顶标高以实际路面为准,并做到与路面平接,允许偏差为±3mm,设置在绿化带上其井顶标高应高出地面0.05 米。所有检查井井盖均采用“五防”(防噪、防滑、防盗、防坠落、防位移)井盖;井盖与盖座间应采用减震消音措施,减小井盖震动,消除噪音。位于机动车道下采用宽边井盖的检查井井圈加固参照图集14S501-1,P21,非机动车道井圈加固参照图集14S501-1,P18。

检查井可根据现状雨污排放点进行调整位置。

(2)雨水口

雨水口采用环保雨水口,一般采用双箅雨水口,道路较低点及重要交叉口处须采用多箅雨水口。砖砌雨水口材料严禁采用粘土实心砖,雨水口均设置30cm沉泥槽,且设置提篮格栅。起点覆土不小于0.7 米,雨水口连接支管埋深普遍较浅,为保证管道安全,采用C20 砼满包加固处理雨水箅子采用铸铁材质,并设铸铁井圈,承重等级不小于D400。

雨水口的位置遇到特殊情况,可视道路施工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双箅雨水口采用d300连接管,多箅雨水口采用d500连接管,雨水口连接管均以1%坡度坡向干管雨水检查井。连接管采用反开槽,即在路基施工完成后开槽下管,车行道下采用包管保护。

雨水口平面布置应结合道路实际情况必要时适当调整,道路交叉口雨水口位置根据交叉口竖向设计确定,平箅式雨水口进水处路面标高应比周围路面标高低3cm~5cm。

位于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的雨水口均采取加固处理,详见图集皖2015S209《混凝土砌块式排水检查井》。

5.9 项目设计质量控制与工程安全风险评估

5.9.1 工程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本工程为新建工程,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本项目排水工程中主要涉及到管槽开挖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在管槽开挖、现状道路及电力、通讯等相关设施拆除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周边环境中高压电线、供电排管、燃气管道、热力管道和其它可燃、有毒或腐蚀性的液、气体管,务必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所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均需编制详细的施工专项方案与应急预案,按规定进行专家论证并报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5.9.2 设计质量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1)设计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划条件和勘察成果文件,明确设计主要标准和技术指导,做好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施优化及细化设计,科学确定设计施工方案。

(2)做好勘察设计现场服务,注重设计交底,在建设工程施工前,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说明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意图,解释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指导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施工,认真落实设计方案中的质量安全防护措施。

(3)积极配合工程施工,解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提出的质量问题,做好设计变更和处理预算修改工作。施工中需严格按施工及验收规程中规定的工艺流程及要求执行,做好原材料的检测实验,各关键工序的检测报告及记录等工作。

5.9.3 施工质量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施工单位应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改善施工作业条件,全面实行安全责任制,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施工,订立安全协议,认真执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制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纠正。加强对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确保其符合安全规范。工程施工时,项目经理和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施工现场管理和监督施工单位对承揽工程的质量安全负责,必须按照设计图纸、技术标准、施工规范、施工方案明确的顺序进行施工,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要求,认真落实设计方案中提出的专项质量安全防护措施,对工程的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关键工序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制定专项施工方案,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5.10 施工注意事项

(1)由于本工程地下障碍等不确定因素很多,请施工单位施工前现场刨验所有与拟建给排水管线有交叉的管线,确认障碍管线的位置及高程,在确认障碍管线的位置及高程与拟建管线无冲突时方可进行给排水管线的施工,避免在管线施工过程中因躲避障碍管需改变已实施的管道高程,由此造成的已实施管线的重复施工由施工单位担负。

(2)现场放线后,应召集各有关专业单位到现场认定地下障碍,确定其准确位置并现场监护,施工中遇到其它专业管线时应采取加固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再行施工,以确保各专业管线的安全。

(3)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对主要道路干线及路口处制定安全措施,并在沟槽两侧设置护栏或围挡,夜间悬挂警示灯,管道沿线主要路口及适当位置架设汽车临时便道和行人便道。

(4)井盖修筑高程应与规划道路路面标高或人行便道路面标高接顺。

(5)雨期施工应采取以下措施:

a、合理缩短开槽长度,及时砌筑检查井,并采取防止泡槽的措施,一旦发生泡槽,应将受泡的软化土层清除,换填砂石料或中粗砂。

b、做好槽边雨水径流疏导路线的设计、槽内排水及防止漂管事故的应急措施。

(6)施工开槽后,若遇到人工填土、淤泥、湿陷性软弱松散流砂等不利土质情况时,应采取加固处理措施后再进行施工。

(7)施工单位施工前应现场刨验拟接入拟建雨、污水管线、拟排入现状雨、污水管线的高程,如果拟建雨、污水管线低于下游现状雨、污水管线管底高程或高于上游雨、污水管线管底高程,请通知设计人调整全线雨、污水管高程,保证雨、污水管线上游高程高于下游高程。

(8)请排水管理部门现场配合确认现状雨、污水管的位置,避免错接。

(9)在进行管线连接时应请排水管理部门配合做好调水后方可施工。

(10)在进行井下作业前要检测井底是否有有毒有害气体存在,在确保施工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方可下井施工,施工人员下井时必须采取佩戴防毒面具等安全措。严格按照《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 6-202_)、《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 68-202_)操作。

(11)雨水口设置:为满足道路路面排水,本工程沿道路设置雨水口,且在道路纵段最低点设置有雨水口,如有出入请与设计联系。

(12)请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2_)进行施工,满足规范、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并根据此进行工程验收。

(13)其他未尽事宜均按国家现行规范执行。

第五篇:29.某小区给排水初步设计说明

计 说 明

一、设计依据

1.施工设计前的规划方案 2.甲方提供的有关市政资料、文件 3.国家现行政策、规范、标准等,如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 l5-88,1997年版)《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2_)《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2_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202_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J67-84)《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2_)《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2_,202_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501400-202_)《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 14-8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 13-86)现行其他有关的国家及地方规范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东临接壤。该地块处于城市发展的中心地带,基地周边市政配套设施齐全,基地内地势平坦,略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高程变化。

本小区为小高层及多层住宅小区,小高层为一梯二户,八至十二层,多层 住宅为5-6层。

三、设计标准:

1,用水量标准:

住宅:

l/p.d

KS1=2.4 t=24h b=3.0p/h 绿化:

取l/m2.d

每日2次

停车库地面冲洗:

取l/m2.d

KS2=1.0 t=8h 未预见水量:

取最高日用水量的10% 2,供水压力:

地区自来水:

P=0.25MPa 高区供水:

P=0.50MPa 3,最高日用水量为:530.0 m3/d 最高日排水量为: 430.0 m3/d

四、系统简介:

1,生活给水系统:

市政给水为两路供水:本南侧市政供水管网两处分别引入一路DN200给水管在小区布置成环状管网;在地下车库设置有一个供水泵房。

生活给水系统分两区

低区:

地下一层

六层

高区:

七层

十一.五层

低区由市政供水,P=0.25Mpa;高区由9#楼地下水箱水泵间供水设备供水,P=0.60MPa。采用下行上给式。

2,污水排除系统:

污水排除采用单立管排除系统;一层污水单独排除。

地下部分设污水集水池和污水提升泵将污水排除。

经校核,提供的市政污水检查井位置、管经、井底标高能满足小区室外竖向标高确定的室外污水排放要求。

3,雨水排放系统:

雨水采用外排水系统。

经校核,提供的市政雨水检查井位置、管经、井底标高能满足小区室外竖向标高确定的室外雨水排放要求。

4,消防系统:

小区内各建筑根据规范设置以下系统:室外消火栓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灭火 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便携式灭火筒等设备。

本工程从市政管网引入二路DN200给水管,并在小区内构成环网,供室外消防用水,室外消火栓沿道路不超过120米(保护半径不超过150米)布置,室外消火栓采用SX150地下式室外消火栓,每只室外消火栓(DN150)的流量为15 l/s,其周围15-40m范围内设置消防水泵接合器。

设在工程南区地下车库消防水池储备2小时消火栓系统所需的消防用水量132m3,在工程北区地下车库消防水池储备1小时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所需的消防用

水量108m3;在工程北区屋顶设置一个消火栓、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共用的消防水箱,容积为12m3,在屋顶水箱间内设置有消火栓、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各自独立的增压稳压装置。

4.1 消防用水量: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 10L/S

室外消防用水量: 15L/S。自动喷淋用水量:30L/S。合计:55L/S。4.2系统设置: 4.2.1消火栓灭火系统:

本工程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系统,消防水池+消防泵+屋顶水箱联合方式供水,设在地下车库泵房内消防水泵从消防水池取水供给消火栓灭火系统。消防水泵由消防箱内启动按钮、消防控制中心或现场启闭。在小区内适当位置设置水泵接合器,每只消防水泵接合器(DN150)的流量为15 l/s,其周围15-40m范围内设置室外消火栓。

本工程需设消火栓系统的建筑各层按两股水头到达任何部位要求布置室 内消火栓箱,充实水柱为10米,消火栓保护半径为25米。室内消火栓箱采用双管双阀双出口消火栓箱,立管流量为101/s;箱内配DN65室内消火栓、Φ19水枪、Φ70*25m胶质龙带、消防水泵启动按钮、消防水喉各一套。

4.2.2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只设置在地下车库中。

本工程按中危险级II级设计,喷水强度为8L/min.㎡,作用面积为160㎡,设计水量为27L/S,取30L/S,玻璃球喷头K=80,作用温度T=68ºC。

本工程为湿式临时高压系统;采用消防水池+水泵+屋顶水箱联合方式供水。平时由屋顶水箱维持管网压力,火灾初期由屋顶水箱供水灭火,然后喷淋水泵从消防水池取水增压灭火。喷淋水泵由湿式报警阀联动、消防控制中心或现场启闭。

在地下车库消防水泵房中设置有湿式报警阀,每只湿式报警阀后喷头控制在800个以内;在本工程室外设置一组(2套)消防水泵接合器,每只消防水泵接合器(DNl50)的流量为15 l/s。

4.2.3建筑灭火器配置:

在住宅建筑内各层适当部位设4kg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2具。在地下车库组合消火栓柜低柜中设置2kg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4具。

五.阀门、管材及连接:

1、生活给水系统:

阀门:

DN≤50

铜截止阀(P≥1.0MPa)

螺纹连接或法兰连接

DN>50

闸阀(P≥1.0MPa)

螺纹连接或法兰连接

管道:钢塑复合管(冷水型)

螺纹连接

2、消火栓灭火系统:

阀门:

蝶阀(P≥1.6MPa)法兰连接

管道:

热浸镀锌钢管

螺纹或沟槽式(卡箍)连接

3、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阀门:

电信号蝶阀(P≥1.6MPa)

螺纹连接或法兰连接

管道:

热浸镀锌钢管

螺纹连接或沟槽式(卡箍)连接

4、污、废水系统管道:

室内

重力排水管

机制离心排水铸铁管

卡箍连接

压力排水管

焊接钢管

焊接 室外

HDPE双壁波纹管

承插粘接

5、雨水系统管道:

室外

HDPE双壁波纹管

承插粘接

六.技术措施:

1,室内卫生间给水管道暗装,排水管道走板下。

2,室内穿梁、剪力墙套管比穿管管径大2号:在有防水要求的情况下做防水套管,除有振动部位用柔性防水套管外均用刚性防水套管。

3,室内卫生洁具及五金配件应采用节水型产品。

4,室内地漏采用密闭型, 无水封洁具存水弯及有水封洁具、器件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

5,室内管道安装、保温、冲洗及水压试验均按《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2_年版)要求进行。

6,室外管道安装、保温及水压试验均《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97)要求进行。

给 排 水 人 防 设 计 说 明

一、设计依据

1《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J67-84)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3《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

(GB50225-95)4《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5国家及内蒙古地区颁布的有关法规与法令

二、设计原则

平时为地下车库,战时为6级人防。

1, 人防地下室进.排风竖井附近均设置冲洗龙头。

2, 凡穿人防地下室顶板.墙的管道均设防水套管, 并作密闭处理, 扩散室内安装防爆波地漏。

3, 凡进出人防地下室的给水.排水管道, 均在顶板.墙内侧安装防爆波阀门(或P>1.0MPa的阀门);穿人防口部墙体部分埋地管采用焊接无缝钢管。4, 穿人防地下室顶板.墙的非人防用给水.排水管管径不超过DN75。5, 人防地下室进.排风竖井内设污水集水坑, 其污水用潜污泵排除。

金辉花园给排水设计说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