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大学生抑郁心理案例分析
编辑:独影花开 识别码:21-513953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09 09:41:5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大学生抑郁心理案例分析

大学生抑郁心理案例分析

抑郁心理对家庭和个人都具有极大的危害。当前高校里有不少大学生正饱受抑郁症的痛苦,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大学生已渐渐走出“天子骄子”和“栋梁之才”的神话,回归现实生活。同样,大学不再是梦想之旅,而是承载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此刻,成长的压力与动力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个人成长与危机同生。危机在悄悄地走近每一个成长中的大学生,在危机中达到自我成长,是每个大学生面临的任务。

大学生活是紧张的,社会期望高,心理压力大,学习负担重,竞争激烈,特别是感情问题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常常使大学生的情绪处于紧张状态。一般认为,适度的、情绪性的负性情绪反常是正常的,如果能处理得当,是不会对人的生活造成影响的;如果负性情绪的得不到合理的宣泄与调节,则会影响人的生活、学习、工作,造成心理健康受损,甚至导致身体疾病。

大学生尤其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情绪不稳定的比例相当大,而且,从女大学生成长的文化背景与传统来看,特别是在找工作等方面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女大学生始终扮演着“弱者”的角色形象。“女人是弱者”的观念既影响着社会对女性的评价标准,更影响着女大学生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随着现代观念的不断渗透,女大学生在选择生活方式、处理现实问题以及自我控制等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状态,也引起了社会上较多的关注和争论。笔者认为,女大学生的情商问题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状态,只有科学地了解、分析这些问题,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下面这个案例是一个真实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小洁(化名),她本是一个美丽而热情的女孩,但就是这样一个热情充满活力的女孩最后竟然走上了轻生的道路,这几乎断送了她美丽的生命。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小洁从小就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父母都是高中老师,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从小就把我送到乡下的奶奶家抚养,虽然在乡下条件比不上城里,但只要她要什么奶奶总能满足她,父母也定期来奶奶家看她,而且每次来总能拿上很多好吃、好玩的东西和好看的衣服,还给她不少的零花钱。因此当时在乡下的很多小孩眼里,小洁是最幸福的,小伙伴们都很羡慕她,并且走到哪里总有小朋友们追谁着,从小就有了一种“众星捧月”的感觉。直到上中学时奶奶病逝,她才回到城里和父母生活。也许父母是因为从小没能很好的照顾,感到有点愧疚于她,所以回到家后的小洁,更是受到父母的格外呵护,享受着“小公主”般的感觉,这样的生活一直伴随着她走进了大学。

刚进大学时,对于小洁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离开了父母的呵护,有点茫然了。但她还是挺积极的面对生活,各方面表现得都还不错,身体健康,积极热情。但是大一时,小洁参加了学校和系上的各类学生干部、干事的竞选,结果都失败了。长这么大,第一次体会到如此“沉重”的打击,一向好胜的她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泥潭。情绪往往会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而大起大落,反复无常。但她努力学习,成绩还不错,每次都能拿到学校的“优秀奖学金”。也许是这种争强好胜的性格,在寝室里好与人争执,又很少忍让。长此以往,寝室的同学都不敢“惹”她了,人际关系也开始出现了危机,她总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她,对每个室友都充满了敌意。每次看到别人高兴地在一起玩或学习时,内心充满了孤独感;晚上常常做恶梦,睡眠出现问题,精神状态不佳;没有胃口,常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发脾气,也很难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最终变成了同学中的“另类”。她很痛苦,也努力尝试过改变自己,但坚持不下来。大二期间,精神萎靡,对生活缺乏热情,自我否定几乎表现在我生活的所有内容中,甚至产生了自闭的状态。

更为关键的是,爱情也对小洁心理产生了极大影响。小洁在高一的时候就谈恋爱了,男朋友叫小军,他们是同班同学,常在一起玩,但由于没有怎么耽误学习,这事父母都不知道,老师更没有往深的地方想。这样的美好时光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他们各自去读了自己向往的大学。开始时他们还经常联系,但慢慢的小洁就怀疑他们不是真正的爱情,仅是对他的好感而已。特别是他们不经常见面了,距离也越拉越大了,小洁好几次都提出和他分手,但都遭到了拒绝。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大二上学期,一天中午小洁在睡觉,突然手机响了,打开一看是小军的信息,上面写着“小洁,我们分手吧!”几个醒目的大字顿时充斥了她的心脏,脑子嗡嗡作响,她回过电话去,得到的仍然是同样的结果。躺在床上,她越想越觉得委屈,他怎么能这样对我呢?即使分手也应该我和他说分手,怎么他向我提分手呢,他有什么资格说这话?不行,我不能接受„„她感到空前的绝望和无助,感到了活得没有面子,不知道生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她想到了死,但是想用一种最不痛苦的方式来结束生命,于是想到了服安眠药,当她去药店买药时,就只卖给我二粒,于是就多跑了几家不怎么正式的药店,终于买到了二十多片安眠药,回到寝室后,一口气把它们吃下去,躺在了床上睡了过去„„直到我寝室的同学回来和我说话,发现我不理她们,才发现事情不对,她们就立即把她送到了市里的医院,最终经过洗胃和大家的抢救,才脱离了危险。学校把她吃药的事也告诉了父母,父母这才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他们把她带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身体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就是心理医生说她是患上了“抑郁症”,并给她开了许多药。

正如小结说自己得了“抑郁症”一样,她的病情确实具有抑郁症的很多特征。抑郁是一种特殊的心境,是一种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由情绪低落、冷漠,出现失望等构成的复合负性情绪。它是低沉、昏暗的情绪基调,可从轻度心情烦闷、消沉、郁郁寡欢、状态不佳、心烦意乱、苦恼、忧伤到出现悲观、绝望。抑郁可以是许多心理疾病的症状之一,也可以是一种相对轻微的心境状态。大学生的抑郁绝大多数是是属于后者,抑郁只是偶尔出现,具有弥散性和情景性,但很快便会消失。但也有少数人长期处于抑郁状态,最终导致抑郁症。一般说来,性格内向、敏感猜疑、不爱交际、依赖性强、遭遇意外挫折、有不良童年经历、长期努力得不到报偿的大学生更容易陷入抑郁状态。

小洁的心理成长路程,可以说是艰难的。首先她的问题最初是由于以偏概全和绝对化思维造成的。一次干部竞选失败,导致她产生失败感,后面的发展就因此而进入了自我认定的失败感之中。其次,小洁的情绪认为和控制能力差,她既不知道自己情绪不良的原因,更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任情绪泛滥,以致造成了人际关系不良,加重了她的心理负担。再者,小洁的挫折耐力较差,她不善于进行客观的挫折归因,夸大挫折程度,缺乏应付挫折的意志力。在这些原因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情商发展不良是引起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情商低的人不可能获得健康的心理发展,而且影响她发展的各个方面。

那么,她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化解这种心理压力:

(1)宣泄法。通过这种方法将内心不良的情绪体验表达出来,往往可以减轻情绪反应的强度,缩短情绪体验的时间,从而使得情绪可以较好地得以恢复。她如果想哭了,就大声的哭吧,当哭过以后,原来悲伤的情绪体验会很快减轻,内心会感觉好受了许多,这就是通过哭泣而将悲伤情绪宣泄出来所起到的作用。此外,她还可将内心不良的情绪体验倾诉于别人,或者写在日记中。

(2)转移法。改变小洁的消极观点,把不愉快的活动转向愉快的活动。建议她改变对生活的消极观点并进行调整,帮助她分析不合理的思维,多想些开心、快乐的事情。告诉她生活是美好的,和同学们经常出去逛街、看电影等是多么有趣的事情。

(3)任务分级法。治疗抑郁症,最基本的客观手段是让患者重新活跃起来。“任务分级法把目标或活动分解成小目标或更小的行为定式,减少对患者的压力,其目的是使任务更简单化,以便患者能完成这些任务,从而获得成功的强化。”随着治疗的进展,任务要逐渐加大,并且要难一些。我建议她通过制定日常活动表来实施,以小时为单位,写下每天的活动计划。在每一天开始之际,把自己每天要做的各种活动列在展望栏里,比如刷牙、洗衣服、读书、看电影、吃东西、听音乐等。然后在每个活动项目上打上符号,标明其估计的难度。当每一天结束时,填写回顾栏,把当天已经做了的事填入相应的表格中。也许做了的事情可能与计划的事不太符合,或许有的活动并未完成,但无论如何,也要把完成的事记下来。日常活动表看似简单,但它有效地帮助了小洁向冷淡和懒惰开战。它可以使她在精神上得到解脱,不再老是盯着各种活动的价值,不再踌躇不决。即使只完成了计划的一部分,也可以带给她某种满足,消除部分沮丧情绪。

(4)充实日常生活。在图书馆、实验室从事研究的人,很少因为抑郁而精神崩溃,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去享受这种“奢侈”。让自己忙着,没有时间抑郁,这是把抑郁赶出心灵的一种好方法。大量的研究表明,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调节人的心境,产生平衡效益。“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心境结构使愉悦性提高,使愤怒性和抑郁性降低,使心理活动放松,平衡性提高,降低心理疲惫程度。”因此,我也建议她要有选择地参加有趣的体育活动,从活动中获得乐趣并从中得到愉快的感觉,这也是治疗抑郁的前提。此外,还采用有氧运动方式,如慢跑、游泳等加强体育锻炼。但锻炼的持续时间不应过短,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不应该少于20分钟,但也不能超过一个小时,这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第二篇:关于大学生抑郁心理[范文]

大学生抑郁心理主要缘于:家庭境况;学习压力;认知偏差;能力困扰;目标缺失;失恋;悲观心境。对抑郁大学生心理疏导的基本原则:廓清原委,把准“脉象”;真情实意,精心关爱;循序渐进,持之不懈。对抑郁大学生心理疏导的主要策略:顺应——打开心扉;劝慰——平稳情绪;开导——扩展思维;指导——转变认知;勉励——唤起自信。对抑郁大学生心理疏导的艺术:精选方式;寻觅兴致;注重赞赏;多方配合大学生抑郁心理

陈笑丽 付彩云

【摘要】:抑郁心理是大学生群体中一种比较普遍的不良情绪表现。其诱发原因主要是大学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矛盾、家庭贫困及失恋等。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治疗和心理调适等手段进行矫治和积极的自我情绪调理。这是防止有抑郁倾向的人发展成心理异常的关键。

【关键词】:大学生抑郁心理、矫治、调适

西方国家把抑郁症称为“世纪之病”,也有学者称它为“心灵感冒”。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全球每年约有1.21亿的人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抑郁,若将轻型抑郁包括在内,抑郁症在全世界的发病率约为11%,而目前全球约有3.4亿的精神抑郁患者,相当于精神分裂症的7倍多,而且这个数字不断上升。又据2002精神卫生局高层会议的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人自杀身亡。其中,中国有25万人身亡,中国自杀未遂者更高达100万人。《沈阳晚报》记者康科峰从沈阳精神卫生中心获悉,名牌大学患抑郁症的大学生达到学校总人数的35%,抑郁症越来越“偏爱”高学历、高智商人群。笔者在2005年对我区新生1600余人进行的大学生UPI人格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心理问题的人数较之2003年高出5.9个百分点,呈继续上升趋势。对25题(想轻生)做肯定选择者也由0.6%上升到1.05%。其中16题(常常失眠)占心理问题学生的16.52%.这两项均是鉴别抑郁状态的有效项目。

一、大生抑郁心理表现及特点

大学生的抑郁心理是大学生群体中一种比较普遍的不良情绪表现,是负性情感的增强。悲观、自卑、心灰意懒,悲伤、抑郁的情绪经常占优势,什么事都不能令其高兴。较轻的抑郁情绪,仅表现为对以前感兴趣的事物缺少兴趣,不愿和人来往,但外观上对人的态度变化不明显。严重抑郁情绪则表现苦闷、悲伤、面带愁容、行动减少等抑郁症的症状。它是大学生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

大学生抑郁心理的主要表现:在情绪上忧愁、伤感,心情压抑和苦闷;在认识上自我评价过低(我是班里最差的、最笨的、最无能的);兴趣减退,逃避校园的各种活动;在学习上缺少信心及主动性,成绩下降;在身体上出现疲惫感、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及记忆力差,失眠、多梦等。偶尔有轻生念头出现,觉得活着太累。大学生抑郁心理特点:从流行病学调查统计表明,大学生容易存在心理不良反应和适应性障碍,相当数量的在校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些学生甚至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因为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导致休学、退学人数占患病总人数的30%左右。其中抑郁症占12%。有关研究表明,女大学生发病率高于男性。2005年笔者在我区某高校1200余人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中发现,女生抑郁的单因子分比男生高2.89%。

二、大学生抑郁心理诱发原因

(一)、大学环境的不适应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的是新的环境,它包括学校的软硬件,学校的内部及周边的环境。新的日常活动环境是指宽松与自律并存的学习环境;统一与独立并存的生活环境;多彩与严谨并存的组织环境;新的人际交往环境表现在与老师、父母、社会及网络交往中出现的新特点。这些环境给人生经验不足、思想游移不定、是非观念薄弱、情感比较脆弱的大学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而面对这些压力,一时较难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不能及时调节自己的失衡,从而导致心理紧张、烦闷、抑郁,甚至出现消极悲观的情绪体验,对人不感激(有敌意),对物不爱惜,对生活不满意,久而久之势必产生心理障碍。笔者咨询过一位来自哈尔滨的男生,因吃不惯学校食堂的饭而在学校附近的小饭店包伙,离开了家长的束缚,还经常喝点酒。一次酒后,因打开水加塞与一男生大打出手,受到了留校查看的处分。

(二)、人际关系矛盾

大学校园属人群密集型场所,面对来自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不尽相同又具有鲜活个性的学子们,人际关系矛盾尤为突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不满意,深感人际关系复杂而孤独压抑。在图书馆、自习室食堂、水房,因抢座、占座、买饭、打水时的加塞而造成人际摩擦屡见不鲜。也有一些学生因缺乏交往的经验、技巧和方法,为找不到真正的知己而烦恼,出现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焦虑。生活在单亲家庭中长期缺少父爱和母爱的学生,以及儿童时受虐有过家庭暴力经历的人,均在人际关系中显露出性格内向、孤僻与同学格格不入。另外,个别沉迷于网络交往的网瘾者,也表现出了厌学自闭、情绪低落、精力不足、神情呆滞等抑郁心理症状。我曾接待了一位来自东北单亲家庭有抑郁情绪的女学生。开学第一天就因一点小事与同宿舍的一位同学发生口角,母亲当时送她还没有走,她就跟母亲哭闹,要求换班或者退学,无奈母亲托人花钱换了班。接下来学习没有兴趣,经常以头疼为借口逃课,也很少与同学交往,即便是老乡也回避。咨询中得知她父母离异前,父亲经常打她,后来与母亲一起生活,母亲经常教育她,这个社会好人少,只能相信自己。笔者在前述的SCL—90分类统计表也了解到,“最近一段时间最困扰的问题”,选择“人际关系”的为161人,占测试总数的12.90%。

(三)、家庭贫困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内蒙古自治区属于西部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生的比例相对较高。就高校的贫困生而言,尽管谁也不愿贴上“贫困生”的标签,但他们无法逃避的现实却是:在生活条件方面,从吃穿乃至言行举止,都与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有很大的反差,除了学习上的竞争外,还要承受因高额的学费和生活开支而带来的经济方面的压力,导致有些学生因缺乏经济保障而忧郁不安。有位贫困的女大学生向笔者哭述了这样一件事,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从朋友那里得到一个和自己有同样家境贫寒的本院男学生的QQ号,本想与之探讨贷款和打工等情况,当她发出了“我们不是李嘉诚的儿女,贫穷不是我的过错”时,对方马上挂了线,从此拒绝与之聊天。她因此情绪郁闷而求助于笔者。

(四)、失恋

有位学者说:“爱有多消魂,就有多伤人”。大学生正值青年期,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和爱情,恋爱现象逐年增多,但恋爱的成功率却比较低。据某大学调查,90对低年级谈恋爱的学生,到毕业时正式确定关系的仅有17对,占18.8%。由此可见,有许多大学生经受过恋爱挫折,有过失恋的心理体验。由于不能正确对待失恋,有的学生出现了失恋后情绪低沉,精神萎靡不振,丧失自信,产生自卑及强烈的失败感和挫折感。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笔者在工作中接待的心理问题学生当中,情感问题占很大一部分。

三、大学生抑郁心理的矫治和调适

(一)、大学生抑郁心理的矫治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全方位的、自始至终的、各年级侧重点不同的教育。首先,优化校园环境。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这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除了教师外,环境也是教育者。特别是宽松、融洽的人际环境,不仅影响人的情绪、智力、思想、行为,而且可以使人心情舒畅,激发人的毅力和斗志,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第二,思想道德修养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心理教育的主渠道。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健康人格的塑造。各级领导、各科教师、教辅人员、管理人员对学生抑郁心理的教育也是义不容辞的。如在在教师和辅导员中选拔了心理教育信息员,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相互沟通。第三,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重要作用。对个案咨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针对不同年级多发的心理问题以讲座、集体咨询等形式进行辅导(对新生入学的环境适应教育,大四学生就业前心理准备指导)。对心理健康档案中每一个问题学生都要给予高度关注,并做好回访工作。同时在学生中招募自愿者,培训朋辈咨询员。他们对身边的问题学生做情绪疏导效果更佳。另外,可专门对失恋和人际矛盾的学生,分别采取6-8人团体咨询。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矫治大学生抑郁心理的重要手段。首先,抑郁心理最常用的就是支持性的心理治疗,通过倾听、共情、解释、反复保证和指导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自身抑郁心理的性质,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配合治疗,这当中支持和鼓励占重要地位。第二,认知疗法对于人际关系不良、抑扬、焦虑等症状的缓解帮助较好。通过纠正不正确的思想、认识抑制和改变那种过分的、狭隘的情绪反应,使学生对人对事对己从新建立一个新的认识结构,提高其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恢复,心理状态达到平衡。第三,还可以采用娱乐疗法、色彩疗法、音乐疗法等来陶冶性情,消除抑郁情绪。在治疗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注意运用语言和行为策略,采用系统的、活跃的能使学生充分合作的调整干预方式,帮助他们改变对外界信息所做的不良反应,增强适应能力。

(二)、大学生抑郁心理的调适

大学生抑郁心理的调适主要是指抑郁情绪的自我调理。第一,尝试着多与人们接触和交往。及时向亲友、同学、心理医生、心理热线倾诉淤积在心头的苦闷和烦恼,则可以排淤化结,使受挫的心灵得以平抚,感情的伤口得以愈合。第二,面对现实,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千万不要给自己制订一些很难达到的目标。可以将一件大的繁杂的工作分成若干小部分,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要对很多事情大包大揽。第三,主动转换自己生活环境和内容,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兴趣。尽量多参加一些校园的活动和社团组织,尝试着做一些轻微的体育锻炼及文体艺术等活动。抑郁苦闷时,在校园里或郊外散散步,看看电视、电影,或听听音乐、写写日记等,避开引起不良情绪的事件或人,通过转移注意力达到稳定情绪,调整心境的目的。第四,自己创造好心境,学会快乐的生活。积极的自我暗示,热爱生活,宽容、幽默,关心他人,善于倾诉,巧妙遗忘等,都可以使自己创造良好的心境,实现快乐的人生。总之,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可能承担生活压力的程度也不同,进行积极的自我身心调适,是防止有抑郁倾向的人发展成心理异常的关键。参考文献:

樊富民《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巨天中主编《跨越心灵的7大障碍》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4年1月

李幼辉 王志铭主编《精神病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第三篇:大学生心理案例分析

心理材料分析

案例: 刚高中毕业的时候,小余挺高兴的,无忧无虑,可是自从收到大学通知书的那天起,就考试莫名其妙地心烦、焦虑、紧张。自己想了半天才发现是因为自己怕远离父母,害怕遇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因为他的父母对他视为“掌上明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高中阶段父母为他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最后导致生活难以自理,与同学们的正常交往能力也受到影响。他为此苦恼不已。分析:这是常见的情绪障碍,主要是因为焦虑大学生活,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担心。一般表现为为厌食、失眠、情绪低落、疲劳、脾气暴躁等。主要是因为从小娇生惯养,后来要马上离开父母了就不知道自己的生活该怎么办,被别人欺负了怎么办,怎样与同学进行沟通,怎样去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上学焦虑症也是困扰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的重要心理问题。对此,我认为这个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去解决。

1.从自由中走出来。高中的紧张生活刚结束,迎来的是无补课,无作业的轻松生活,因此许多学生的斗志也渐渐地没了,但要适度紧张起来,确定新的目标,新理想,不断地激励自己。家长也应该帮孩子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制定和学校相类似的生活作息时间表,每天的日常生活大致按照时间表进行,逐渐适应。

2.掌握简单的生活技能。可以趁假期主动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生存技能。如新衣服、做饭、安全用电,防骗防盗等,提高自身生存技能。

3.主动了解大学生活。通过网络等方式与大学生交谈,实现高中向大学的顺利过渡。了解大学生活的相关知识,做好准备工作。

4.提前入手。到大学校园进行参观等,感受校园氛围,减少陌生感,拉近距离感。

5.主动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多与高中同学一起参加活动,处理好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友谊,学会与人沟通。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心理案例分析

关注大学生就业心理-大学生就业心理案例分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51.4%的调查对象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原因归咎于 “就业压力过大”。

案例分析

王单一,是一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校4年,自觉学有所成,然而却在就业上处处碰壁。我看中的单位,人家却看不中我;单位看中我的,我却看不中人家。毕业已经快一个月了,我还未与、一家单位签约。时下,我处在焦虑、忧郁、自卑、不满、无法决断的状态,内心十分矛盾、痛苦。我该怎麽办?

1、小王为什麽如此苦恼?

――应聘受挫 ――梦想破灭――心理失衡

2、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我看中的单位,人家却看不中我”――缺乏应聘、面试的技巧

“单位看中我的,我却看不中人家”――职业的自我定位过高

“缺乏良好的就业心理准备,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通用能力的培养

表达沟通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创新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1)依托专业学习:大学的学习和工作中主动培养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

参加科研学术活动和各类型竞赛。

(2)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3)自我总结与提高

意志品质的培养

(一)自信:是基于自我评价的积极态度,其本身就是一种积极性。

(二)自立:靠自己奋斗,不依赖他人。它是一种勤奋、进取、独立、自主、负责任、敢担当的精神状态。

(三)诚信: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四)责任心:指人们对某一具体事物的积极关注和心理投入。

(五)勤奋:勤奋是一种人生态度。

三、就业信息收集与整理

1、就业信息及其作用

就业信息是指通过各种媒介传递的有关就业方面的消息和情况。包括就业形式、就业政策、用人单位情况、招聘会信息等。

就业信息是职业选择的基本前提

就业信息是择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就业信息是顺利就业的根本保障。

2、就业信息的获取途径

1)应届生专场招聘会,即校园招聘会,一般由学校就业中心或省市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在每年11-12月或3-4月份举办。

2)大型综合招聘会。

优点直接交流

缺点耗费时间和金钱

注意多选择专业对口的招聘会;

一定要选择正规中介机构举办的招聘会。

3)报纸、杂志的招聘广告

优点真实可信度高;可以看出招聘单位的经济实力

缺点竞争激烈;对应聘者有较高的要求

注意专业类报纸、杂志和日报、晚报中的招聘信息量较大;

要遵守用人单位的招聘程序。

4)社会关系资源

5)实习或社会实践

3、就业信息的整理及使用

分出主次

核实准确性和有效性

用人单位情况

正确选择及时反馈

第五篇:大学生恋爱心理案例分析

大学生恋爱心理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吴某(男)和李某(女)是同所大学又是同班的学生,刚开始,在班上寥寥无几的几个女生中,吴某也就是看李某比较顺眼,因此关注她也就相对多点。后来知道李某喜欢班上另一个男生,吴某对此虽然不是很开心也并没有很大的感觉。只是从心里大打消了那唯一的念头。可是后来事情不知道怎么发展了,李某和那男的并没有成功,而吴某心理也并没任何想法。渐渐地到了下学期,两人接触渐渐多了点,又加上两边朋友的一些说说,两人互相喜欢的事实就这么被爆料了出来!于是本来双方可能都没想过恋爱这个问题,现在就这样被拉到了一起谈起了恋爱。本来一切都是这么顺利的发展着,他们每天一起吃饭,一起散步,一起看书,也还拥有着他们的梦想………

本来一切在外人眼里以及他们自己眼里看来是多么美好,可是事情才开始一个月,两人相处也很好,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每天都是那么简单而平凡的过着,这是一段平凡的爱情。并不轰轰烈烈,并不冲动,也没有任何曲折。可是事情真的发生了,或许得不到的总是美好的。因为另一个女人的出现,他是吴某在认识李某之前出现的,因为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吴某从没想过和她会有可能。可是现实就是这样,就这样发生了。她为他痛,他没想到吴某这么快就有了女朋友,吴某也痛,这是怎样的缘分,怎样的纠结?一切来的是那么偶然,那么不经意,那些天吴某一直处于矛盾纠结之中。他不知道他的心里到底是爱着谁,两个女人都有感情,谁也放不下。他把事实告诉了李某,他第一次感觉到李某是这么爱她,他哭了,哭的那么伤情……可是那个女人呢,她在远方,他的难受她看不到,她不知所措了,最后中间经历两次选择,他果断的选择了那个身在远方的女人。而对李某,这样的打击使她受不了,她一直苦苦哀求他能回到她身边,可是吴某这次真的想跟着自己的心走,不想听任何人的意见,他感觉自己懂了什么是爱而什么是喜欢,可李某却是说他让她懂得了什么是爱,她一直不肯放手,接受不了这个事实颓废了好久,那段时间弄得两人都一直没心思学习,浪费了好多时间,就这样持续了好久,终于她又对吴某说,说要等他回心转意,可是不久觉得无望又受身边朋友的影响取消了这份等待。而这过程中又发生了一些事,因为李某的冲动,不成熟做出了一些过激的事,开始恨吴某,说了好多好狠的话。说自己看错了人,曾经的爱已不在……环境依旧,人心已变!

二:案例分析

实际上,大学生恋爱如今在大学校园较为普遍。他们在思想上已趋于独立,对待爱情更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大学生能理智地对待爱情,就能较好的处理爱情与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关系。

而上面案例中的爱情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吴某和李某的交往是仓促的,甚至于有点盲目。两人在大学里的相处并不多,可以说交往时双方都并不是互相了解的,只是各自看到各自好的方面而相互喜欢。而在这种基础上产生的爱情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1:这可能是恋爱过程快餐化的一种表现。这在大学里也是很常见的,因为大多数人都会说大学的恋爱是很浪漫很温馨的,上大学不谈恋爱实在是一种遗憾。记得我高中的老师就是这么说的,这也可能是高中的老师希望学生把精力放 在学习上,而恋爱放到大学再说。由此大多数人到了大学,便会想要又这样一种尝试。

2: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已经成熟。使得在校大学生有了接近异性的冲动,其实对异性产生好感很正常,所以在不经意间两人也便开始了一段恋情,这很容易开始可能也就很容易结束。这种恋情不是说就不真实,当然了,也有在大学里谈了以后就建立家庭的很幸福美满。而不成功的仍然占大多数,不是背叛,他们曾经也会有过梦想有过山盟海誓,当时的他们或许是真心的,但是时间和现实是打破一切的罪魁祸首。

3:大学生活轻松了,自由了,也促使大学生更加的向往爱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男子不钟情”,尤其是青年,由于生理、心理的逐步成熟,都会萌动春心,涉入爱河。浪漫热情之恋是青年男女内心的美好憧憬,它似一杯甘醇芳馨的美酒,令人如痴如醉。吴某和李某也就是这么走到一起的。

(二)爱情的非理性观念。认为是失恋是人生重大的失败,爱情是靠努力可以争取到,即付出总有回报。爱情的神圣与庄严,神秘与美好吸引着无数青年男女为之折腰。有的学者说:“有青年人的地方就会有爱。”但是,大学校园里并非都存在着完满的恋爱,并非都闪动着幸福的恋人,并非每个爱情的渴望者都能品尝到甘甜的爱情之羹。然而,有恋爱就有失恋,这是个辩证的自然法则。所谓失恋是指恋爱受挫失败。失恋引起的主要情绪反应是痛苦和烦恼。

1:大多数失恋者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好这种恋爱受挫现象,愉快地走向新生活。然而,也有一些失恋者不能及时排解这种强烈的情绪,导致心理推移,性格反常。案例中的李某也是因为受不了失恋的打击竟然离校出走,这在当代大学生中是很常见的,由于失恋而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而也有些不愿放手而对对方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也是常有的,这更是一种自私的占有的想法,而根本没真正理解爱情的真谛。失恋者羞愧难当,陷入自卑和迷惘,心灰意冷,走向怯懦封闭,甚至绝望、轻生,成为爱情的殉葬品

2: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并没完全成熟,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恋爱态度以及他们对恋爱与学习关系的处理等都是不成熟的”。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是在一种不成熟的状态下,凭着自己青春期的冲动,把任何事物都看得很美好。他们缺少挫折锻炼,心理承受力太弱。有的则一旦失恋后,就痛苦不堪,无法恢复自己的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好像没了恋人就无法生活似的。

3:真正的爱情是有独立性的,大学生恋爱,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恋爱失败了,也只能说可能彼此不是最适合的,而且,还可以通过失败的恋爱吸取经验,从中学会怎样和异性交往。

(三)分手后双方感情以及关系的变化。

1:当恋爱失败或受挫后,将注意力放到“所爱者”的错误和缺点上,对他人的细微错误的反应十分灵敏,而对自己的问题与弱点却不闻不问。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指责对方或者教育对方。那么,二者之间的爱情关系就成为相互投射。事实上,当恋爱受挫后,当事人需要认真反思自我,而非投射。这在大学中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问题,案例中的李某其实也是这样的一种角色。恋爱时认为对方好,而分手后却开始恨对方,那时才说发现对方的缺点什么的。

2:有时还有更偏激的的行为和动作,失恋者或因失恋而绝望暴怒,推动理智产生报复心理,造成毁坏性的结局;或从此嫉俗厌世,怀疑一切,看着什么都不顺眼,爱发牢骚;或从此玩世不恭,得过且过,求刺激,发泄心中不满。典型的心理反应是:我不幸福,你也别想幸福!这是一种扭曲的心理。3:失恋者对抛弃自己的人一往情深,对爱情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回忆和幻想,自欺欺人,否认失恋的存在,从而陷入单相思的泥潭。也有人会出现一个特殊的感情矛盾——既爱又恨,不能自拔。这类人首先从心理上拒绝、否认,继而更加思念对方,认为失去是人生最好的,陷入单相思之中难以自拔。

总结而言,这些问题的出现还是归结于大学生的心理不成熟。再加上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等因素,从而导致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变得很常见。而经常同寝室的人也会互相攀比,比如谁有女朋友了,而谁谁还没有,又是也会因为这种心理而急于想要找一个人来谈恋爱,这完全是孤独寂寞时想要找一个人来陪而已,而不是真正的恋爱!由于大学生还没有接触社会,所以总把一切想的很美好,包括爱情。而一旦爱情出现问题便会一时接受不了,可能会做出一些偏激的事,导致以后又后悔。这一切也是因为大学生生活阅历少,对爱情生活也了解比较少的缘故。

三:解决方法

(一)爱是自我成长。对于人生而言,个体心理的成熟也能够正确客观地理解爱情。正确地理解爱情,才可能与幸福同行。

1:学会爱自己。一个自爱的人是自知的,一个心理成熟的人是自然而坦然地表达自我的。自爱是要成为你自己,特别是女性,更要积极关注恋爱中的自我。爱自己要学会珍惜自己的感情,尊重自己的感情。爱自己也包含对自己负责。恋爱不是为了让我们放弃自我,而是学会更加负责地生活。这当然也包括失恋后的自爱。

2:学会爱他人。人们只有认识对方,了解对方才能尊重对方。我们只有用他人的目光看待他人,而把对自己的兴趣退居二位,才能了解对方。爱不是一种消极的冲动,而是积极追求被爱人的发展和幸福。

(二)理解爱情。

1:爱情是给予不是得到,真正的爱一个人是希望对方幸福而不是一定要拥有对方。有些同学可能说这是只有电视剧里才会出现的情节,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可本人并不这么认为,就本人自己的爱情观来看,如果真正的爱上了一个人,虽然很想要拥有对方,但是如果你的爱对于他或她来说是一种负担是一种痛苦的话,放手是对彼此最好的选择,这也才是真正的爱情。而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我的身上的话,我会选择放手即使有千万分不舍。

2:爱是责任。人只有认识对方,才能尊重对方。不成熟的爱情是“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情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所有的爱情都包含着一份神圣的责任,这种责任不是义务。

3:爱是尊重。真诚的爱是建立在双方平等与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尊重。爱一个人也是爱一份生活,仅仅因为某种需要产生的爱未必能承担爱的责任。因为大学生活的孤单与寂寞,需要异性的呵护,需要被关爱,也需要消磨业余时间,这些都不会是真正的爱情。

(三)学校和家长加强对大学生的爱情观教育。

1:学校在不断改革促进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应关注到大学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的逐渐成熟而产生的一系列恋爱问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大学也是大学生各种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加强他们的爱情观教育也可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2:现在很多父母对大学生的爱情教育较少,很多要么是不准大学生在学校谈恋爱,怕耽误学习;要么就是随便自己的孩子怎么搞,只要同时能不误了学习就行。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实际上,大学生恋爱如今在大学校园较为普遍。他们在思想上已趋于独立,到了恋爱的年龄了。而如果这时家长不管不问,只是一味的支持孩子的话,可能会导致很多问题,因为大学生对于爱情的理解并不是很深,所以很有可能会形成一种错误的消极的爱情观。所以家长应该适当当代和大学生谈谈这些问题,以便他们会树立正确的一种价值观。

大学生抑郁心理案例分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