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之一,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柱石,它不仅其本身具有吸纳大量劳动力、推动技术创新等重要功能,同时,它还在有效处理竞争与规模经济的关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正确认识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问题;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地位
所谓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其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负责企业工作的部门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根据 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制订的《中小企业标准》规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2_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二.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一个不分地区和发展阶段而曾遍存在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保证正常合理的价格的形成、维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运行稳定、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无论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处于制度变迁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已经日益显现,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目前,各国都把就业当作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其原因在于,只有充分就业才能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安定有序有利的环境,同时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承担者,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资产净值人均占有份额上来看,据统计,上海大型工业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10.3万元,小型工业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2.1万元;同样的资金投入,小企业可以比大企业多吸收4倍的人员就业。据测算,对于相同的固定资产投资,国有中小企业占用国有资产仅17%,吸纳就业量却达74%,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14倍,而对于相同的产值,中小企业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1.43倍。二是从就业人数的绝对额上来看,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总量的75%以上;在工业领域,中小企业全部就业人员1.1亿人,占全部工业就业人数的83%。三是从容纳就业人数的空间上来看,随着大企业技术构成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企业的优化重组,大企业已经很难再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富余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会越来越多,解决这批人员的就业或再就业问题,主要靠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稳定发展,就可以稳定一支庞大的产业队伍。这将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等起到很好的影响和作用,对缓解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扩大就业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2、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中小企业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这不仅体现在中小企业呈现出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发展趋势,而且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灵活、高效的特点,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耗费的时间和经历的环节也大为缩短。
3、地方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支援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要加快走农村工业化道路,这个繁重、艰巨任务的解决还须大力发展农村中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分析其原因有三:一是中小企业是农村城镇化的先锋队。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是任何一个现代化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从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来看,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都离不开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国有中小企业、城乡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大多分布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城镇,其发展壮大关系着一个地区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所以说中小企业是农村城镇化的先锋队。二是中小企业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据农业部全国农业数据统计显示,202_年支付职工的工资总额为820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得到850元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4%。所以,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还是减轻农民负担和扶贫开发的一支重要力量和治本措施,凡是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地方,农民收入增加就快,负担就相对较轻,贫困人口就相对较小。可见,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民小康生活的有力保证。三是中小企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力军。中小企业的发展,直接为地方财政提供税源。事实上,哪个地区的中小企业效益好,那里的财政收入就比较宽松,群众的负担就比较轻,干群关系就比较协调,社会稳定也有了牢固的基础。
4、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力量。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在国企改革,首先,如前所说,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国有大型企业的下岗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其次,中小企业的改革特别是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改革为国有大企业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国企改革没有太多的经验和先例借鉴,前期可以通过借鉴中小企业改革试点获取的经验,这样国企改革不仅规避了很多风险,而且提高了改革效率。第三,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是市场力量演变与发展的催化剂。广大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给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迫使大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不断加快改革的步伐,扩大研究和开发支出,促进产品结构升级,从而中小企业起到了一种类似“鲶鱼效应”的作用,使得整个中国经济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前进。最后,中小企业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不断拓展出适应发展需求的新产业,特别是拓展了服务业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一些地区如上海、广东,要把以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的产业格局,逐步调整以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的产业格局,使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分别占第二、第三位,这就是“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小企业对于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有调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发展充实。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我国中小企业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1)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处于绝对优势。根据《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从企业的从业人员规模看,202_年末,在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中,50人以下的小企业248.5万个,占82.1%,比1996年增加46.1万个,增长22.8%;1000人及以上的大企业1.9万个,占0.6 %,比1996年减少0.2万个,下降10.5%。202_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总计4200多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4%以上,其中个体工商户3800多万户,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的中小企业430多万户。仅从数量上可以看到,我国中小企业正在迅速发展,同样也反映了一个国际性规律,在国民经济中如“汪洋小船”般的中小企业存在的客观性。
(2)中小企业是经济成长的支持力量。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的工业中小企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长28%。这说明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大。中小企业创造的产值和服务价值已经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中小企业上缴的税收占了我国税收总额的50%左右;65%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中小企业完成的。另外,我们再来看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根据资料显示,单从工业上来看,202_年上海中小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分别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48.61%;而202_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的约45%来自当地的个体私营经济,而个体私营经济的主体就是中小企业。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3)中小企业是今后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中国非国有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GDP比重,1998年为53.57%,202_年增加到69.37%,可见非国有经济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这当中中小企业功不可没。与此同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此来发挥他们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中小企业是出口创汇的主力之一。从引进外资来看,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从出口创汇的角度来看,中小企业通过向大企业提供配件等方式实现间接出口,另一方面,通过外贸部门直接出口产品。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中小企业更能发挥其灵活特点,生产适销产品,为国家赚取外汇。我国的中小企业已成为最富活力的经济群体。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重要力量。
(5)根据《中国信息报》援引国家发改委的资料,截止到202_年6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8%,其中,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为460万户,个体经营户3800多万户。中小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税收和进出口方面的比重分别占到全国的60%、53%和68%左右。同时,中小企业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岗位,80%的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而且,我国66%的发明专利、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中小企业经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
(1)是创业条件难。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较大。截至202_年6月,中国有各类企业834.6万户。而日本1.3亿人口,就有企业660万个。在我国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最低出资额50万元,而德国只要25万元,德国人均收入却相当中国人均收入的50倍。所以,中国老百姓一般办不起企业。又如,我国增值税法规定,年销售额低于180万元为小规模纳税人,有些地方不给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增值税发票,造成中小企业很难经营。、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较大。中小企业从事的行业多容易进入和被效仿,所以在扩大其产业市场的时候,许多新的竞争对手会参加进来,容易形成过度竞争的局面,而中小企业自身弱小,很难禁得起时常波动的冲击。出于这种原因,很多中小企业的经营者为了自身的原因而参加了联合组织,缺乏协调性。因此,表现为经营者常常为避免竞争而寻找出路,在质量、性能、设计上搞差别化,避开价格竞争,力求实现不完全竞争。
(2)、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一是“大而全”、“小而全”,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多数都是全能型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都很低;二是低水平重复建设、重复投人,使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产品质量不高;三是与大企业之间联系相当松散,缺乏密切的协作配套关系,受大企业挤压的现象时有发生
(3)缺乏专门有效的法律保护中小企业。我国长期来缺少美、日等国健全的法律体系,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直缺乏比较有效的法律保护。中小企业在经营与发展、贷款与担保、股票债券的发行与上市等融资方面处于十分不利的被动地位,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往往成为不正当竞争的牺牲品,尽管近年来我国也出台了《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但依然不够健全是生存周期短。
(4)自身质素不高,技术创新不足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以低技术水平和外延扩张为特征,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都比较落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严重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不够,技术创新存在的障碍与问题较多,成为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
(5)财务管理能力偏弱。当前中小企业的财务普遍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薄弱,企业领导专权不受约束、财务控制执行不力、基础管理薄弱、成本分析粗劣、财会人员素质偏低等。二是中小企业在资金不足时融资困难。主要体现在融资成本高,风险大,资信相对较差,造成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在产品销售上,无力支撑市场竞争所必须的庞大营销费用,中小企业在销售上处于劣势。
(6)管理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企业的兴衰与人力资源素质密切相关,而管理和技术的核心人才就更为重要。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小、事业成就差,难以吸引人才,因而人才结构极不合理。
五.支持中小企业尽快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新的经济发展时期,正确选择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推动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总体目标,激发劳动密集产业的充分发展,发挥我国资源优势以应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1)加大扶持弱者的政策推动。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存在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风险承受力低等弱势。国家应加大扶持弱者的政策 推动,规范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秩序,明确政府及社会各 有关部门和组织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职能和地位,为中小 企业的发展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通过政策支持,加强中小企业间的联合互助,通过成立互助会、联合会等形式加 强中小企业间彼此联系的整体性,使中小企业经营合理化 和企业设施联合共用,从而提高整体实力和产业协调能力。
(2)建立中小企业良好的融资环境。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以上来自银行贷款,直 接融资仅占1%左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应从畅通间接融资渠道着手,从企业自身、金融机构、政 府三方面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中小企业应加强自身诚信建设,遵循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建立诚信教育制庞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企业技 术改造和产品更新,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金融机构应积极进行贷款融资产品创新,积极探索相 对灵活的抵押、贷款方式,通过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方
式扩展中小融资渠道;建立新技术创业风险投资机制,积 极吸引社会闲置资金进入投资领域,转变金融机构对大型 企业的资金投向偏好。政府应优化信贷融资环境,建立公正的市场环境,当好银行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3)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中小企业特别是国有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要立足现实,尽量引进消化、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
(4)提高企业整体管理素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中小企业领导人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懂经营、善管理、会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和积极有效的激励制度,公平竞争、奖赏分明。积极建立专家顾问制度,使企业管理实现科学化和规范化。在人才资源上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员工有计划地进行培训、进修和工作考察,以满足企业对专业化、高层化、复合化人才的需要。同时,要注重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以不断改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5)制定中小企业法,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要发展中小企业,当务之急首先是改变传统向大型、公有制企业政策倾斜的做法,把中小企业真正作为企业法人和市场主体对待,制定一部完整意义上的中小企业法律,确定它们的社会地位,保护其合法权益;其次,严厉打击不法分子,努力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保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6)提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中小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必须把现代财务管理理念渗透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的各个层面,建立起一整套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财务监控体系,运用信息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手段,以成本、效率为核心,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同时,财政部门应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不断强化社会会计监督。此外,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推动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使企业每个财务人员都能担当起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一体的职责,坚持原则,忠于职守,秉公办事。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总则第二条。
[②] 参见《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2_〕143号);
[③] 参见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④] 参见《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http://。
[⑤] 欧新黔: 《中小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人民网 202_年06月07日;
[⑥] 同上;
[⑦] 马玉锐:《中小企业在我国转轨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国际商务研究》202_年第4期;
[⑧] 参见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分析》栏目,http://www.teniu.cc/。
[⑨] 陈乃醒:《中小企业发展与预测》,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第二篇: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对策探讨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2_-7-19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杨松柏
摘要: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柱石,正确认识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_积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使其健康发展,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关键词:中小企业;问题;对策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缺少对中小企业服务的机构与体系。与美、日等发达国家不同,我国还没有一个专门独立的系统机构从事中小企业这一群体的管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也日益提高,迫切需要国家成立专司中小企业的管理机构,以便从政策的制定、产业规划发展的拟定、结构的调整、产业信息与市场信息的提供、开展技术指导与咨询上,进行统一的宏观管理。
(2)金融服务条件差,企业融资困难。据有关机构对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的最新调查,80%以上的中小企业资金运转困难,但中小企业受其规模、效益和信贷所限,贷款困难;同时,在金融服务方面,中小企业也面临着开户难、结算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很多中小企业都置身于利率高、风险大的民间金融市场,其中69%的企业融资利率在5%-10%之间,更有5%的企业融资利率大于20%,既加大了运营成本,也扰乱了金融秩序,增加了金融风险。
(3)缺乏专门有效的法律保护中小企业。我国长期来缺少美、日等国健全的法律体系,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直缺乏比较有效的法律保护。中小企业在经营与发展、贷款与担保、股票债券的发行与上市等融资方面处于十分不利的被动地位,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往往成为不正当竞争的牺牲品,尽管近年来我国也出台了《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但依然不够健全。
(4)企业产权体制改革不到位。我国中小企业产权改革尚未到位,企业家族式的管理制度已成为束缚企业发展的桎梏。家族成员共同管理,成员间时常发生利益冲突,束缚企业发展;家族成员普遍受教育水平的限制,缺乏管理企业的能力,决策失误频繁,又不引进专业、高级的管理人员;同时,企业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管理效率低下。
(5)组织、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一是“大而全”、“小而全”,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多数都是全能型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都很低;二是低水平重复建设、重复投人,使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产品质量不高;三是与大企业之间联系相当松散,缺乏密切的协作配套关系,受大企业挤压的现象时有发生。
(6)财务核算、管理水平落后。近几年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结果显示,中小企业的合格率偏低。在中小企业中,财会人员流动性最大,许多中小企业没有设立相应的财务机构,财会人员兼职现象普遍,还有不少企业财会人员无证上岗。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没有一支稳定高素质的财会队伍,企业决策者就无法获得及时准确的经济信息,就无法作出正确的经营策略。
(7)自身质素不高,技术创新不足。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以低技术水平和外延扩张为特征,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都比较落后。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缺少技术创新所需资金、技术、设备、人才、信息以及环境和服务体系,创新能力与水平不够,存在的障碍与问题较多,使得企
业技术创新严重不足,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
(8)管理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企业的兴衰与人力资源素质密切相关,而管理和技术的核心人才就更为重要。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小、事业成就差,难以吸引人才,因而人才结构极不合理。解决我国中小企业问题的对策
(1)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小企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服务。首先,政府应尽早建立统一的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监督、指导和服务,也就是制定、草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律,协助中小企业解决经营上遇到的困难。其次,对中小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取消中小企业在产业准入、上市发债、项目投资等方面的诸多歧视性限制,拓宽中小型企业的活动空间。再次,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向中小企业提供具有权威性的市场行情、产品标准、技术开发等各方面的信息,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信息服务。
(2)积极引导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要在充分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引导部分就业型、出口创汇型、资源综合利用型、社会服务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优势中小企业的发展;积极引导中小企业与大企业或大企业集团建立比较稳定的协作配套关系,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大中小梯形分工协作关系,产品互补的产业群体;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把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城乡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做到既发展了乡镇企业,又带动了小城镇的发展,形成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态势。
(3)制定中小企业法,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要发展中小企业,当务之急首先是改变传统向大型、公有制企业政策倾斜的做法,把中小企业真正作为企业法人和市场主体对待,制定一部完整意义上的中小企业法律,确定它们的社会地位,保护其合法权益;其次,严厉打击不法分子,努力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保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4)完善金融服务体系,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必须尽量完善金融服务体系:①成立中介机构即资信公司,对中小企业的资信信息进行调查,并按照统一的信用评价标准进行评估,然后信息汇总,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和数据库,为银行贷款提供真实、可靠、全面的信息服务。②为了给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千方百计调动民间资本,建立以商业担保、互助担保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体系。③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主要指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等,它们是中小企业贷款最理想的对象。④积极发展和支持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例如开办第二板市场,重点让高科技企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此外,中小企业融资是银企双方的事,中小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管理,树立良好形象,提高信用等级,争取银行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支持。
(5)推进中小企业实现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首先,明晰企业产权。应按现代企业制度来改革其管理,逐步实现企业产权与企业家或家族财产的分离。其次,实现产权多元化。单一产权不仅不利于企业的规模的扩大,更不利于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而积极引人外部投资,实现产权多元化,是民营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再次,实现企业内部产权结构合理化。通过在企业内部合理分配股权,吸纳职业经理人和技术骨干的股份,并适当股权激励,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创造更高的企业收益。
(6)提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中小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必须把现代财务管理理念渗透
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的各个层面,建立起一整套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财务监控体系,运用信息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手段,以成本、效率为核心,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同时,财政部门应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不断强化社会会计监督。此外,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推动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使企业每个财务人员都能担当起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一体的职责,坚持原则,忠于职守,秉公办事。
(7)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中小企业特别是国有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要立足现实,尽量引进消化、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
(8)提高企业整体管理素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中小企业领导人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懂经营、善管理、会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和积极有效的激励制度,公平竞争、奖赏分明。积极建立专家顾问制度,使企业管理实现科学化和规范化。在人才资源上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员工有计划地进行培训、进修和工作考察,以满足企业对专业化、高层化、复合化人才的需要。同时,要注重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以不断改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第三篇: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证明,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我国工业企业中的小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数的90%以上,60%的总产值、75%的城镇就业机会和60%的出口,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中小企业不仅成为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在推进经济市场化,合理配置社会资源,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培育风险型企业家,特别是在缓解就业压力、推动技术创新及构造市场主体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自身和宏观管理方面的原因,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资源投入方面的问题
(1)人员素质差。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例小,专业技术人员少,为数众多的乡以下小企业甚至没有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和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小型企业所有者的素质也相对低下,许多所有者往往凭经验和感觉进行管理,容易导致决策的失误,这也是许多小企业成长不起来或破产的原因。
(2)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小企业的人均固定资产原值远远低于大企业,仅为大企业的l/4,而且设备陈旧落后。从地区来看,占小企业绝大多数的农村工业企业中,相当一部分使用的是城市淘汰的旧设备,中西部一些企业又是使用东部淘汰的设备;从行业来看,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机械、棉纺行业中,机床出厂年限属于70年代甚至以前的占全部机床的比重高达38.1%,棉布织机该比重也高达31.7%。
(3)信息来源渠道不畅,信息收集手段落后。现阶段,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自行搜集信息,信息收集成本较高,由于缺乏高素质的信息分析人员,信息利用效率较低。对信息中介组织的利用程度低。
(4)融资渠道过于单一。中小企业的资信差,抗御风险的能力弱,难以像大企业那样自由进入金融市场,在我国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严格加以限制。间接融资成为中小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形式,而银行出于自身风险的考虑,对中小企业贷款要求提供担保,而我国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担保不足,导致中小企业贷款困难重重。
2、运营能力方面的问题
(1)财务风险高。我国中小企业普遍资产负债率偏高,其中中小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高于大型企业7个百分点,而流动比率偏低,中小工业企业流动比率低于大型企业10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中小企业偿债能力不足,财务风险较高。
(2)管理风险高。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资源有限,一般没有能力实现管理职能的专门化,管理工作不少是由企业所有者自己兼任,或者是把各种管理职能尽可能地加以简化合并后集中于少数几个人手中。由于管理者缺乏专门的专业化训练,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方式表现为简单化和集权化,往往造成企业内劳资关系紧张,人员流动频繁,严重影响中小企业的经营绩效。同时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战略管理能力、组织创新能力,使中小企业的管理风险加大。
(3)产品风险大。中小企业产品质量状况与经济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产品档次低,质量差,抽查合格率低,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优难胜、劣不汰现象较为普遍。
3、中小企业宏观管理方面的问题
(1)宏观管理体制不顺畅
目前,我国有乡镇企业管理局、中小企业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管理协会以及一些地方性生产力促进委员会等机构分别对中小企业中的某一所有制类型或企业活动的某些环节进行管理,导致政出多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使地方和企业无所适从。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状况和发展趋势缺乏全面掌握,更缺乏对中小企业进行宏观管理的规划、引导、监督和扶持。
(2)经济政策不公平
我国目前的经济政策主要是依据所有制类型和行业特性来制定的,而不是根据不同规模的企业所具有的不同行业特性来制定的,在经济政策上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偏好于大企业。如国家给非国有小企业的贷款规模过小,使之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国家银行的呆账准
备金、资本结构优化扶持金、新增贷款和新增上市额度等优惠政策几乎全对大中企业倾斜。另外,中小企业还负担着各种税收构成以外名目繁多的收费。
(3)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
现在,我国对中小企业针对性较强的法律条文,主要是《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和《乡镇企业法》。但这两部法规是按所有制性质和不同的组织形式分类立法的,缺乏统一的立法标准和行为规范,容易导致不同所有制性质和不同组织形式的小企业在法律和权力地位上的不平衡发展和不规范运作。
(4)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方面社会中介机构往往设在政府部门,较少对中小企业直接开放,即使向中小企业开放,中小企业也很难得到有效的服务,而且服务对象往往局限在本系统、本部门的小企业内;另一方面有些中介机构的设立,带有浓厚的官办色彩,中介服务的好坏没有同工作人员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缺乏为企业主动服务的内在动力。另外,新创立的一些商业性较强的中介公司,服务收费昂贵,中小企业难以承受。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单靠中小企业自身是难以解决的,政府必须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这已为世界各国的经验所证实。
第四篇:中小企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模版)
中小企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作者:郑明琪
摘要:在现代化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中小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就是在这样一种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由速度快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主要是:管理不完善、资金规模小、市场压力大等。本文经过了大量的调研和分析,总结了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对策,期望对广大中小企业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中小企业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的企业规模变迁中,最先产生的就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环境下一个特殊的企业群体,其历经三十载的发展,在城镇化经济、个体化经济中都体现了迅速增长的势头。很多农村乡镇企业更是出类拔萃,其主体就是中小企业,再加上原有的国有小型企业和个体合资企业,截至当下已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行业并存的中小企业群体。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就以每年9%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在国家对企业改革和企业扶持等方面的利好政策推动下,中小企业也“称得东风”之势,得以迅速发展。民营中小企业当之无愧的成为了中国最广泛、发展最快速的经济团体,其对经济发展、商业竞争、企业改革、增加就业岗位等方面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同时,中小企业身为中国经济环境下的一份子,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起到了非比寻常的作用。
1中小企业的特点
1.1地域性
在企业原产地方面,自古以来,就有南强北弱的传统说法。由于长江以南的江浙、两广地区拥有天然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国家政策对长三角经济开发区、珠三角经济开发区的提倡和引导,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迅猛。在好的大环境下,居民衣食无忧,生活富裕,一些有抱负的人们就开始弃农从商。由此,就产生的一大批企业。由于这些企业多是民营个体企业,再加上公司规模小、员工少,就被定义为“中小企业”。
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的企业70%都是中小企业,而所有的中小企业中,又有70%的企业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在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中,又占据了20%的比重。由此可以看出,全国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中,江浙、两广、京、津、沪、渝等8个省、直辖市就把90%的中小企业包于囊中,可见,剩下的24个省、自治区只有可怜的10%。这些,就是中小企业地域分布不均匀的有力证明。
1.2专一性
中小企业,总是专注于一个品牌或者行业;中小企业的老板,也往往被媒体称为“一根筋”、“死心眼”。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得贬义词被扣在中下企业主的头上?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全国的中高端服饰名牌一共40多个,其中德力西、正泰、兴乐、乔顿、吉尔达、庄吉、奥康、康奈、康龙、美特斯邦威、森马、拜丽德、高帮、华峰、瑞立的总部都在浙江温州,也即是说80%的中小服饰企业都来自温州。并以休闲款为例,在中国一共四大品牌森马、美特斯邦威、以纯、依米奴,其中前两大品牌都是在温州土生土长的企业,又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
美特斯邦威,又是其中的佼佼者。美特斯邦威集团公司穿件于1995年,主要研发、生产、销售美特斯·邦威的系列服饰。1995年4月22日,在温州市开设了第一家品牌服饰专
卖店,经过16个年头的发展、壮大,202_年十月,公司零售额突破70亿元,创造了服装界奇迹。当前,全国设有旗舰专卖店1500家,专卖店1000家,全国各地的社会城市都有其专卖店,特别在上海、温州、北京、杭州、沈阳、西安、天津、哈尔滨、宁波等9哥城市,美特斯邦威的销售量更是占据了青少年服装行业的半壁江山。
1.3幼小性
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普遍较低,也只有仅有的几家销售量和市场占有量都比较大,整个中小企业的平均额与国际中小企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小企业注册资本金的最低限额也由刚开始的5万元调整为3万元。前段时间,中国工商局又推出10多条促进经济增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帮助企业发展壮大、解决份额少、融资难问题。
由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决定的较低的生产效率、缓慢的成长速度,也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从当前的经济环境来看,中小企业不但要把握好国内的市场,而且还要合理开发国外市场,争取把中国的本土品牌推往国际,由中国制造蜕变为中国创造。
二、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不完善
我国的中小企业,经营者也就是管理者,管理者就是企业的大股东。也就是自己投资,自己管理,自己经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债务方面和资金出入方面就缺乏应有的监管,资金流失也会较为严重。因为,企业管理者也是财务主管的顶头上司,他可以随时提取、随意支配公司里的资金。资产,是公司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硬件因子,没有强大的资产做后盾,公司想发展壮大简直是痴心妄想。所以,这也就是我国中小企业难以壮大的原因之一。
2、资金规模小
我国的中小企业的从业人员普遍在3000人以下,而其营业收入则保持在20000万元以内。而其年净利润则普遍维持在5000万的水平。如果企业想发展,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或者有一个良好的融资途径。从融资方面来讲,主要有两种融资方式:1.向银行贷款。2.使公司挂牌上市。第一种途径比较直接,不过,其融资成本很大。第二种,更是一种限制。因为如果要在创业板上市,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发行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2)发行人最近两年持续盈利,并且最近两年得净利润大于一千万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营业收入大于五千万元。
3、市场压力大
经济学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企业中同样适用。由于公司的经营管理不完善和公司的资金不充裕,导致了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企业想发展,创新是关键。没有精湛的专业技术、没有充足的资金、又没有良好的管理团队,企业怎么发展?企业如何发展?企业何时发展?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当下中小企业所必须面对的,也是中小企业家们所必须解决的。
三、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对策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地位不可小觑,所以,我们必须针对当前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实际的对策,以期使中小企业早日突出重围,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其对策如下:
1、加大企业管理
企业的管理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没有一个好的管理团队,将严重放缓中小企业发展的速度。所以,在企业管理中,一个精明的高级领导人加上一个高效的管理团队,就是一个好的企业发展的开始。
为了使我国的中小企业摆脱当前管理、经营合一的困局,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出台一些法
律法规来限制企业高管的权利,适当监控企业管理层之间的复杂关系,使其纳税、出入账合理化、透明化。这样,对于基层员工才能起到激励作用,使他们更努力的去工作、为自己的公司、自己的事业奋斗。如果每个员工都能有“厂荣我荣,厂耻我耻”的观点,一个公司、一个行业何愁停滞不前?关键就是要严格控制领导层的权利,使他们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公司治理、企业进步中去,而不是把共有资源转化为私人财产。这一点,才是重中之重。
2、提供融资平台
针对当前中小企业的困境,国家有关单位也提出了为中小企业“引路搭桥”的口号。202_年8月3日,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综合处处长王建翔同志在“第二届广东中小企业经济论坛”上介绍,202_年上半年共有67000家中等规模的中小企业倒闭。同时,王建翔表示:目前,国家发改委正积极的同有关部门研究建立“中小企业银行”,这将是一个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保障性银行。
新华社有关报道,从8月6日开始,中央人民银行将适度调高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额度,对全国四大商业银行调增5%,对股份制银行调增10%,其中,这些额外贷款额度只能提供给中小企业。以央行在年初规划大会上制定的今年的计划信贷规模3.8亿元计算,信贷额度调整之后,将使今年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增加近202_亿元。与此同时,国家税务局正在起草一本新的《企业所得税税法》,其主题是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拟将中小企业的纳税起征点由30万提高为50万。
3、给予适当照顾
从202_年到今年的11个年头,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都是适当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使其轻装上阵,为国家经济发展多做贡献。其法律分别为:
(1)202_年4月20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2)202_年1月 1日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3)202_年2月19日颁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
(4)202_年2月19日下发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5)202_年6月 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面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和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额若干问题,我们的任务极其严峻,亟需我们做的事情很多很多。不过,我们不能一蹴而就,不能眼高手低。而应该看清眼下的形势,从长计议,在国家大局发展的情况下,踏踏实实的大力发展国家经济。同时,适当考虑中小企业的发展难题,给予适当照顾。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能走出泥沼,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只有这样,我国的经济才能迅速腾飞,早日跨入世界强国之列。
参考文献
1.田丽 薛小奇 《可持续发展中小企业的分析研究》前沿202_年11期
2.亓红红 《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的发展之路》 中国集体经济 202_年9月
3.杨旭《对中小企业的研究》民营科技202_年11月
第五篇: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摘要: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一、资源投入方面的问题
(1)人员素质差。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例小,专业技术人员少,为数众多的乡以下小企业甚至没有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和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小型企业所有者的素质也相对低下,许多所有者往往凭经验和感觉进行管理,容易导致决策的失误,这也是许多小企业成长不起来或破产的原因。
(2)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小企业的人均固定资产原值远远低于大企业,仅为大企业的l/4,而且设备陈旧落后。从地区来看,占小企业绝大多数的农村工业企业中,相当一部分使用的是城市淘汰的旧设备,中西部一些企业又是使用东部淘汰的设备;从行业来看,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机械、棉纺行业中,机床出厂年限属于70年代甚至以前的占全部机床的比重高达38.1%,棉布织机该比重也高达31.7%。
(3)信息来源渠道不畅,信息收集手段落后。现阶段,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自行搜集信息,信息收集成本较高,由于缺乏高素质的信息分析人员,信息利用效率较低。对信息中介组织的利用程度低。
(4)融资渠道过于单一。中小企业的资信差,抗御风险的能力弱,难以像大企业那样自由进入金融市场,在我国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严格加以限制。间接融资成为中小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形式,而银行出于自身风险的考虑,对中小企业贷款要求提供担保,而我国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担保不足,导致中小企业贷款困难重重。
2、运营能力方面的问题
(1)财务风险高。我国中小企业普遍资产负债率偏高,其中中小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高于大型企业7个百分点,而流动比率偏低,中小工业企业流动比率低于大型企业10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中小企业偿债能力不足,财务风险较高。
(2)管理风险高。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资源有限,一般没有能力实现管理职能的专门化,管理工作不少是由企业所有者自己兼任,或者是把各种管理职能尽可能地加以简化合并后集中于少数几个人手中。由于管理者缺乏专门的专业化训练,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方式表现为简单化和集权化,往往造成企业内劳资关系紧张,人员流动频繁,严重影响中小企业的经营绩效。同时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战略管理能力、组织创新能力,使中小企业的管理风险加大。
(3)产品风险大。中小企业产品质量状况与经济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产品档次低,质量差,抽查合格率低,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优难胜、劣不汰现象较为普遍。
3、中小企业宏观管理方面的问题
(1)宏观管理体制不顺畅
目前,我国有乡镇企业管理局、中小企业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管理协会以及一些地方性生产力促进委员会等机构分别对中小企业中的某一所有制类型或企业活动的某些环节进行管理,导致政出多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使地方和企业无所适从。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状况和发展趋势缺乏全面掌握,更缺乏对中小企业进行宏观管理的规划、引导、监督和扶持。
(2)经济政策不公平
我国目前的经济政策主要是依据所有制类型和行业特性来制定的,而不是根据不同规模的企业所具有的不同行业特性来制定的,在经济政策上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偏好于大企业。如国家给非国有小企业的贷款规模过小,使之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国家银行的呆账准
备金、资本结构优化扶持金、新增贷款和新增上市额度等优惠政策几乎全对大中企业倾斜。另外,中小企业还负担着各种税收构成以外名目繁多的收费。
(3)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
现在,我国对中小企业针对性较强的法律条文,主要是《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和《乡镇企业法》。但这两部法规是按所有制性质和不同的组织形式分类立法的,缺乏统一的立法标准和行为规范,容易导致不同所有制性质和不同组织形式的小企业在法律和权力地位上的不平衡发展和不规范运作。
(4)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方面社会中介机构往往设在政府部门,较少对中小企业直接开放,即使向中小企业开放,中小企业也很难得到有效的服务,而且服务对象往往局限在本系统、本部门的小企业内;另一方面有些中介机构的设立,带有浓厚的官办色彩,中介服务的好坏没有同工作人员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缺乏为企业主动服务的内在动力。另外,新创立的一些商业性较强的中介公司,服务收费昂贵,中小企业难以承受。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单靠中小企业自身是难以解决的,政府必须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这已为世界各国的经验所证实。
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措施落实力度。进一步抓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落实,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21个省级部门和各市州制定的实施意见、配套政策措施。在全省组织开展一次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政策落实督查,建立省非公经济发展协调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推进我省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的立法进程,研究出台全省开展全民创业活动的指导意见。落实好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实现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新突破。
(二)明确发展方向,转变发展方式。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共同确定优势产业发展、产业链延伸和特色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政策措施,修订完善《全省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在发展循环经济、节能降耗和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为大企业协作配套等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和引导力度。推动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向精深加工发展,变资源优势、产品优势为市场优势,做大做强产业,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创新思路、拓宽渠道,着力缓解融资难问题。当前,除银行贷款、企业自筹、招商引资外,风险投资、私募资金、租赁、典当、上市等融资形式和渠道还有很多,有关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帮助企业采取适合自身特点的融资方式,以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设立省级担保基金,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搭建省级再担保平台,全面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改进对中小企业资信和贷款的审批办法,不断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加强银企互动。
(四)加强监测分析,准确把握中小企业运行态势。改进和完善现行统计制度,建立全省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抽样调查统计制度,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动态监测和分析,及时准确掌握中小企业发展情况,为省委、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