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传染病疫情报告卫生监督 试题
编辑:独影花开 识别码:21-1009181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25 12:42:28 来源:网络

第一篇:传染病疫情报告卫生监督 试题

传染病疫情报告卫生监督(上)试题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5.0分,共50.0分)第 1 题.流动人员中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报告、处理、疫情登记、统计,由诊治地负责 A.√

B.×

答案:A 第 2 题.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A.√

B.×

答案:A 第 3 题.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管理人员应每周上网对辖区内报告的传染病信息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报告信息及时反馈报告单位或向报告人核实 A.√

B.×

答案:B 第 4 题.采供血机构发现HIV初筛阳性检测结果时,可以不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A.√

B.×

答案:A 第 5 题.医疗机构应执行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工作日志制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报告制度,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 A.√

B.×

答案:A 第 6 题.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年应向下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反馈上年报告的个案数据 A.√

B.×

答案:A 第 7 题.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发现传染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在规定的报告时限内,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A.√

B.×

答案:B 第 8 题.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类 A.√

B.×

答案:B 第 9 题.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人员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二年以下执业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证书 A.√

B.×

答案:B 第 10 题.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结果五类 A.√

B.×

答案:A 第1 1 题.责任疫情报告人应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 A.√

B.×

答案:B 第1 2 题.转诊病例发生诊断变更、死亡时,由转诊医疗机构填写订正卡并向病人现住址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A.√

B.×

答案:A 第1 3 题.采供血机构发现HIV初筛阳性检测结果时,可以不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A.√

B.×

答案:A 第1 4 题.医疗机构应执行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工作日志制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报告制度,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 A.√

B.×

答案:A 第1 5 题.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结果五类 A.√

B.×

答案:A 第1 6 题.责任报告单位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 A.√

B.×

答案:A 第1 7 题.医疗卫生人员经当事人同意,可以将传染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和个人病史向社会公开 A.√

B.×

答案:A 第1 8 题.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直报 A.√

B.×

答案:A

第1 9 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发现的确诊和疑似结核患者应当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有关规定进行疫情报告 A.√

B.×

答案:B 第20 题.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管理人员应每周上网对辖区内报告的传染病信息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报告信息及时反馈报告单位或向报告人核实 A.√

B.×

答案:B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5.0分,共50.0分)第 1 题.没有条件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在规定的时限内将传染病报告卡报告

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A.国家

B.省

C.市

D.县

答案:D 第 2 题.不属于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单位的机构是

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医疗机构

C.采供血机构

D.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

答案:D 第 3 题.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 A.国务院

B.国家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C.地方政府因地制宜

D.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答案:B 第 4 题.发现以下的病原携带者,应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报告 A.霍乱

B.病毒性肝炎

C.梅毒

D.疟疾

答案:A 第 5 题.执行职务的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下列 类疾病时,必须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定的时限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 A.甲类传染病丙人和病原携带者

B.乙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C.疑似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

D.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的病人

答案:D

第 6 题.《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规定以下 病需要分型报告 A.霍乱

B.流流行性感冒

C.梅毒

D.艾滋病

答案:C 第 7 题.个体或私营医疗保健机构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 罚款 A.100元以上500元以下

B.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

C.202_元以上

D.202_元以上20000元以下

答案:A 第 8 题.下列不属于法定丙类传染病的是

A.流行性腮腺炎

B.流行性感冒

C.新生儿破伤风

D.病毒性肝炎

答案:D 第 9 题.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属地 的现场调查人员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医疗机构

C.卫生监督部门

D.卫生主管部门

答案:A 第 10 题.传染病报告卡载明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结果五类,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 A.疑似病例

B.临床诊断病例

C.实验室确诊病例

D.阳性检测结果

E.病原携带者

答案:D 第1 1 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职责的,卫生行政部门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处

A.5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B.5千元以下的罚款

C.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出的处分

D.停止1年职业活动

答案:C 第1 2 题.当前,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有 种 A.36 B.37 C.38

D.39 答案:D 第1 3 题.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丙类传染病病种 A.国务院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人民政府因地制宜

D.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答案:C 第1 4 题.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 年 A.1 B.2 C.3 D.10 答案:C 第1 5 题.某校住校学生郑某感到不适,几天后确诊患病毒性肝炎。校医务室初步诊治,便安排其去市院住院治疗,并未引起注意。过几天后,又有郑某的同学、班主任教师、军训的军官相继发病。医务室负责人及管理学生的干部为此受到学校的严厉批评。对造成该传染病的传播流行,应当报告疫情者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A.行政处分

B.行政罚款

C.行政赔偿

D.民事赔偿

答案:A 第1 6 题.下列不属于法定丙类传染病的是

A.流行性腮腺炎

B.流行性感冒

C.新生儿破伤风

D.病毒性肝炎

答案:D 第1 7 题.以下

是人畜共患法定传染病 A.霍乱

B.疟疾

C.痢疾

D.黑热病

答案:D 第1 8 题.个体或私营医疗保健机构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 罚款 A.100元以上500元以下

B.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

C.202_元以上

D.202_元以上20000元以下

答案:A 第1 9 题.发现人畜共患传染病时,当地 应和农、林部门应当互相通报疫情 A.人民政府

B.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

答案:C 第 10 题.传染病报告卡载明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结果五类,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 A.疑似病例

B.临床诊断病例

C.实验室确诊病例

D.阳性检测结果

E.病原携带者

答案:D

第二篇:传染病疫情报告监督管理制度

泸西县卫生监督所传染病疫情报告监督管理制度

为加强法定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监督管理,确保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的及时、准确、完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健全机构,明确专人负责。

二、对传染病报告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对本县各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个体开业医生的传染病登记、报告和管理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调查处理。

三、对传染病报告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个体开业医生的传染病登记、报告和管理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调查处理。

四、对各疫情报告点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和传染病报告卡填写的准确性、完整性。传染病报告卡的完整率、准确率、报出及时率。

(1)本单位是否制定了疫情管理相关规章制度;

(2)是否有传染病登记簿、疫情电话记录本;

(3)是否举办疫情信息报告管理知识培训;

(4)居民和医疗单位甲、乙类传染病漏报调查工作开展情况;

(5)网络直报管理情况;

(6)是否对医生进行过传染病报告知识的培训。

四、依法执行职务时,应当不少于两人,并出示执法证件,填写卫生执法文书。

五、对传染病信息报告存在问题的责任报告单位,责令其限期改进,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给予处罚。

六、责任报告人和责任报告单位不报、漏报、谎报、迟报、瞒报传染病信息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

七、定期向上级卫生行政单位、政府和有关领导报告并通报本级法定传染病疫情信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周边省份和地区传染病疫情等相关信息。

第三篇:传染病卫生监督

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规范

国卫监督发〔202_〕44号

202_年7月14日

概念: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是指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其综合监督执法机构依据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对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执法的活动。监督职责及要求

组织开展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接种、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医疗废物处置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等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

组织查处辖区内传染病防治违法案件;

实施现场卫生监督时,发现违法行为,应当依法收集证据;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应当依法先行采取证据保全措施。卫生监督内容及方法

第一节 预防接种的卫生监督(疾控机构、接种单位)

1、卫生监督内容:

(一)接种单位和人员的资质情况;

(二)接种单位疫苗公示、接种告知(询问)的情况;

(三)疫苗的使用登记和报告情况;

(四)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报告及登记情况;

(五)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预防接种相关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情况。

2、卫生监督方法:

(一)查阅接种单位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山西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山西省儿童预防接种人员资格证书等;

(二)核查接种单位接收第一类疫苗或者购进第二类疫苗的记录,接种情况登记、报告记录;

(三)查阅接种单位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对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告知、询问记录、接种记录;

(四)检查接种单位在其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的情况;

(五)查阅乡级医疗卫生机构向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村医疗卫生机构分发第一类疫苗的记录;

(六)查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疫苗购进、分发、供应记录,核查记录的保存期限;

(七)查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预防接种相关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记录和资料;

(八)查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向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索取的证明文件,核查文件的保存期限;

(九)查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和报告的记录。

(十)查阅疫苗的冷链储存情况; 第二节 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卫生监督

1、卫生监督内容:

(一)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管理组织、制度情况;

(二)依法履行传染病疫情报告、日常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情况;

(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时对辖区内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审核确认,并开展疫情分析、调查与核实的情况;

(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法履行与相关部门传染病疫情信息通报职责的情况。

2、卫生监督方法:疾控中心

(一)查阅设置疫情报告管理部门或明确疫情报告管理职责分工的文件资料,核查疫情报告管理部门和专职疫情报告人员,查阅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二)查阅传染病疫情报告和审核记录、各类常规疫情分析报告等文字资料,核查设置疫情值班、咨询电话的情况;核查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进行网络直报的情况;

(三)查阅传染病疫情通报制度,与港口、机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国境卫生检疫机关互相通报甲类传染病疫情的记录;与动物防疫机构互相通报动物间和人间发生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疫情以及相关信息的记录;

(四)检查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设备运行情况,疫情报告人员现场演示传染病的报告、审核确认、查重等情况;

(五)查阅与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的其他记录情况。

3、监督检查医疗机构方法:

(一)查阅设置疫情报告管理部门或明确疫情报告管理职责分工的文件资料,核查专职疫情报告人员;查阅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内容应当包括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异常信息的快速反馈、自查等方面。

(二)查阅诊疗原始登记(包括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检验和影像阳性结果)、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等资料,核查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情况;

(三)查阅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内部自查的记录及有关资料;

(四)查阅定期组织临床医生、新上岗人员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专业培训与考核的资料;

(五)检查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专用设备及运转情况,专职疫情报告人员演示传染病网络直报操作;

(六)对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县级以下医疗机构,查阅传染病报告登记记录。

4、监督检查采供血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时,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查阅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二)查阅HIV抗体检测两次初筛阳性结果登记情况,以及献血者或供浆员登记簿,核查HIV初筛阳性结果报告情况及送检确认情况;

(三)对于设置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机构,检查疫情报告人员演示网络直报操作,检查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运转情况;

(四)对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机构,查阅传染病报告登记记录。

第三节 传染病疫情控制的卫生监督

1、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控制的卫生监督内容:

(一)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及落实情况;检查医疗卫生人员、就诊病人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的设置和运行情况;

(三)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诊疗的情况;

(四)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情况;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的消毒处理情况。

第十八条 监督检查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控制时,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查阅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和应急处理预案等管理文件;

(二)检查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设置情况和预检、分诊落实情况;

(三)检查医疗卫生人员、就诊病人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四)检查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诊疗服务情况;

(五)检查对法定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隔离控制措施的场所、设施设备以及使用记录。查阅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对医疗废物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的记录。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疫情控制的卫生监督内容:

(一)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职责的情况;

(二)发现传染病疫情时,依据属地管理原则及时采取传染病控制措施的情况。

3、监督检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疫情控制时,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查阅传染病监测制度、本辖区内的传染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收集、分析和报告传染病监测信息的资料,以及预测传染病的发生、流行趋势的资料;

(二)查阅传染病疫情调查处置技术方案或预案,以及传染病疫情调查处理记录、报告;

(三)查阅传染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记录和资料,以及疫点、疫区卫生处理记录。

第四节 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的卫生监督

1、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的卫生监督内容:

(一)建立消毒管理组织、制度及落实情况;

(二)医疗卫生人员接受消毒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的情况;

(三)医疗用品、器械的消毒、灭菌情况;

(四)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的情况;

(五)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使用和管理情况;

(六)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情况。

2、监督检查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时,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查阅消毒管理组织设置文件、消毒管理制度、工作计划及检查记录;

(二)查阅工作人员消毒技术培训记录;现场提问相关工作人员消毒隔离知识;检查相关工作人员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

(三)查阅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记录或检测报告,查阅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整改记录。必要时现场采样监测消毒与灭菌效果;

(四)查阅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记录;检查消毒产品相关证明文件、使用日期和有效期;

(五)检查医疗机构相关科室(重点是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执行消毒技术规范、标准和规定情况;

(六)检查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进行隔离的场所、设施和措施。

第五节 医疗废物处置的卫生监督

1、医疗废物处置情况的卫生监督内容:

(一)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制度、应急方案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二)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处置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和培训情况;

(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登记的情况;

(四)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情况;

(五)医疗废物、污水的处置情况;

(六)实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医疗卫生机构与具有资质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签订合同的情况;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的情况。

2、监督检查医疗废物处置时,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查阅设置医疗废物管理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岗位职责的文件资料,核查监控部门和管理人员;

(二)查阅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交接、登记等规章制度以及应急方案;

(三)查阅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处置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培训的资料;

(四)检查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处置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设备,查阅健康检查记录;

(五)查阅医疗废物登记簿,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点是否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规定,使用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分类收集医疗废物,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说明和警示标识;

(六)检查医疗废物运送工具、专用包装物或容器、暂时贮存的地点和条件,核查医疗废物运送线路;

(七)检查使用后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的消毒、清洁地点与情况;

(八)查阅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资质、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等资料;检查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的设施、方法及记录资料;

(九)检查对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实施消毒的设备设施及其运转维护情况;查阅消毒处理记录和监测记录。

第四篇:传染病疫情报告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为及时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制定我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学校建立传染病防控管理组织,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副校长负责具体工作,各班班主任老师协助配合。学校其他教职员工、学生发现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责任疫情报告人提供情况。

二、责任疫情报告人职责:

1、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2、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3、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检工作;

4、严格病例登记,学校发现传染病例或疑似病例时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立即登记(项目包括:病人的发病日期。所在班级、姓名、性别、年龄、症状、是否就诊及医院、排查结果、采取措施、登记人等),并及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学校主管部门报告;

5、接受卫生部门对学校疫情登记报告和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指导。

三、学校传染病报告顺序:第一发现人→班主任→校长→当地疾控中心领导→卫生行政部门。

四、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

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传染病流行期间,学校应按照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的规定及时上报。

2、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5、学校发生群体性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食物中毒事件、饮用水污染事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严重影响师生健康的事件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不超过2小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卫生院报告

五、学校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

六、严格消毒灭菌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期间,校方应在疾病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认真落实相应的传染病综合防治措施。

第五篇:传染病疫情报告

传染病疫情报告

(report for infection diseases)中国办理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202_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条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限时报告。”第三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1991年12月6日卫生部发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规定:“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责任疫情报告人在丙类传染病监测区内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报告内容要求全面、准确。“词条内容来源于七维教育支持中心与特殊教育辞典第二版。”

传染病疫情报告卫生监督 试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