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文化积淀与诗词的厚积薄发——邓碧泉诗词赏析之二
编辑:独影花开 识别码:21-1139995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15 12:42:36 来源:网络

第一篇:文化积淀与诗词的厚积薄发——邓碧泉诗词赏析之二

诗化人生

文化积淀与诗词的厚积薄发

——邓碧泉诗词赏析之二

岂料愚顽喜赋诗,虫鱼花鸟入心扉。三年草作诗三百,半是荒唐半是痴。

这是碧泉先生口占的一首自嘲七绝。自202_年12月至今,三年多的时间里,碧泉先生共创作了三百多首诗词。这样的速度,许多专业诗人也难以达到。令人惊叹的不仅是他诗词创作的速度和对诗词创作的痴迷,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三百多首诗词,从叙事纪实到旅游散记,从生活随笔到历史感悟,题材丰富多样;从白描记录到浓墨抒情,从观物生情到寓理于事,手法不一而足„„精品力作俯拾皆是。1

诗化人生

如此高的作品质量,如此多的作品数量,如此短的时间,能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庄子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能有这样骄人的创作成果,绝非偶然,究其原因,实是“厚积薄发”。

五十年的人生阅历,五十年的学习思考,五十年的情感历程,在诗人心中沉淀酝酿,如同封存了半个世纪的美酒,一旦为诗词这文学载体所启封,就会汩汩而出,承载于三百多首诗词中,自是杯杯香醇,令人陶醉。难怪碧泉先生曾说:“我很幸运,终于找到了诗词这个抒发情感、阐释思想的载体。”

永 遇 乐 西京怀古

漠北山南,天连陇右,秦岭拱护。泾渭分明,相依灞浐,八水行商旅。

诗化人生

骚人墨客,佳人才子,书画琴棋歌舞。十三朝、帝王将相,香车宝马旗鼓。

一歌长恨,秦砖汉瓦,多少辉煌归土。雁塔题名,灞桥折柳,旧事随风雨。无情岁月,有心黎庶,自古荣枯有序。看今日、唐风再起,九州绿怒。

这首《永遇乐》是碧泉先生202_年国庆长假在西安旅游时所作。词中无论是人文地理,抑或历史典故,皆是信手 3

诗化人生

拈来,驱象行诗,挥洒自如。从“漠北山南,天连陇右,秦岭拱护。泾渭分明,相依灞浐”的地理描写,到“八水行商旅。骚人墨客,佳人才子,书画琴棋歌舞。十三朝、帝王将相,香车宝马旗鼓”的人文风物;从“一歌长恨,秦砖汉瓦,多少辉煌归土。雁塔题名,灞桥折柳,旧事随风雨”的历史感慨,到“自古荣枯有序”的规律总结。直至“唐风再起,九州绿怒”的呐喊。不仅描写入微又不失意境宏阔,情感充盈又不失辩证理性,更将其个人的历史观、文化观阐释得淋漓通透。非长期的学习思考、积累升华,绝无可能写得如此轻松流畅。

古人说:“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而诗人是以五十年的文化积淀蓄势而发,一旦喷薄而出,诗词创作自是游刃有余。这样说丝毫不夸张。仔细品味他的诗词,就不难发现,其中内涵的是他厚重的文化涵养和深刻的文化感悟。

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

202_年6月,碧泉先生送子诗鉴转道香港赴美留学。临别之际,看着即将远赴海外求学的儿子,心中自是怜爱难舍,无数叮咛嘱咐难以言尽,唯有化千言万语作小词一首为4

诗化人生

嘱。

天 仙 子 送诗鉴赴美留学

把手送儿留学路,临别无需勤嘱咐。路途曲曲水弯弯,望记住,踩稳步,处世为人多用恕。

穷理读书当要务,传统中华须领悟。归根落叶我山河,百姓苦,多付出,天下为公怀大度。

此词字面浅显易懂,却将一位父亲的人生体悟囊括其中。不仅有克己求实的做人之理,也有宽恕待人的处世之道; 5

诗化人生

不仅有穷理读书的求学之法,更有大度为公的抱负之望。一言以概之,即“传统中华须领悟”。由此可见,以修齐治平的哲学思想和宽厚行忍的精神修炼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正是碧泉先生多年积淀的文化思想的主脉。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非三言两语可以概括。让我们透过碧泉先生的诗词,看看他是如何阐释多年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领悟。

唐 多 令 谒婺源文公山

千里觅贤踪,斜阳雨后红。见青山、满眼葱茏。落了梨花香味在,沿驿道,谒文公。

八卦太和中,天人合一融。

诗化人生

数云杉、刚直从容。不尽幽思楼上望,廉泉涌,古儒风。

文公即朱熹,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儒”。他出生于江西婺源,文公山因其谥号“文公”而得名。202_年,碧泉先生赴江西文化考察时谒文公山,得此小令。此词起笔直入主题,点明来意——“千里觅贤踪”,后巧取“梨花”之象,意指朱熹虽已早离人世,如“落了梨花”,但其文化思想却对后世影响深远,“香味”尤在。诗人沿着古驿道,追寻先人的思想足迹,来此“朝圣”。下阕介绍了朱熹最有代表性的一些文化思想——“八卦太和中,天人合一融”,实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之精髓——和合文化。又取“云杉”之象,神往于朱熹“刚直从容”的精神境界。收尾处巧用文公山廉泉之景,追思文公的古儒之风。全词章法经营得当,语言自然流畅。寓情于景,融思于观,的确是上乘的登临怀古作品。而词中的和合思想,正是诗人在先贤古儒身上学习领悟的传统文化精髓。

202_年8月8日,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 7

诗化人生 的日子,北京成功地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在开幕式上,更向世界集中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那一刻,使世界震撼,令国人自豪。对传统文化饱含感情的碧泉先生,也非常激动,挥笔写下一组《奥运中国》的诗词。此处,且撷取其中的《柳梢青·开幕式上看太极》,看看他的感受。

柳 梢 青 开幕式上看太极

动静传神,刚柔相济,演绎千年。野鹤行云,高山流水,缥缈无言。

功圆气满歌弦。有道是、回归自然。静夜悠思,中华太极,诗化人生

方地圆天。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太极拳表演作为奥运开幕式上的一个节目,它不但是娱乐视觉的演出项目,更是彰显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平台。作为中国的国粹之一,太极拳历史悠久,几乎吸收了全部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有着醇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在这个意义上,它不单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拳法,更是一本记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运动的“活词典”。碧泉先生以一个传统文化“内行人”的视角,到底与之产生着怎样的共鸣呢?“动静传神,刚柔相济”,这是太极拳的形,传统文化主张“阴阳交泰”,这是朴素而精深的辩证哲学;“野鹤行云,高山流水”,这是太极拳的神,易理重“象”,取自然之象而入文化之本,这是传统文化所千古追寻的境界,也是天人合一的理论精髓。下阕是诗人的所感所思。“有道是、回归自然”,回归自然不但是以农耕文明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区别于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显著特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同流派的共通之处,“儒释道”哲思的文化传统特点虽不同,但在回归自然、效法自然上,却是一致的。诗人以太极拳回归自然之法道出中华文化追求自然之道,实在精妙。词末,诗人又以静思“天圆地方” 9

诗化人生

收尾,表写太极拳表演中的“天圆地方”阵式,里写作者对“天圆地方”理论思想的思考,一语双关,又紧扣主题,确是神来之笔。

中华传统文化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想,更记录着过人的传统智慧。从春秋的《孙子兵法》到明代的《三国演义》,从政治的勾心斗角到战争的智力角逐,从分分合合的天下大势到你争我夺的谋略竞争,足令后世津津乐道。

沁 园 春 荆州怀古

汉水滔滔,大江滚滚,飒飒深秋。望巴山蜀水,三秦照会,风烟吴越,万顷田畴。岁月沧桑,城头旗换,诗化人生

回首残垣明月楼。思潮涌,忆千年往事,智慧荆州。

天时地利兼优。引历代兵家结怨仇。想昔时三国,隆中对策,曹公失算,公瑾明谋。有借无还,云长大意,江左孙吴演袭偷。英雄去,看青山依旧,心入江流。

荆州,自古以来,既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也因其地利,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以谋略著称的《三国演义》,一百二 11

诗化人生

十回的小说中有七十二回提到荆州。可见,荆州之地,传承的不仅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还承载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智慧。诗人这首《沁园春·荆州怀古》,正是取“智慧荆州”之意,独辟蹊径,用中华传统智慧的角度来审视荆州的丰厚历史文化。开篇从写景入手,“汉水滔滔,大江滚滚”,气势昂仰,有慷慨高歌之致,令人不由想起“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悠悠长歌。接着描写荆州的地理情况,进而引出千年往事,概括出“智慧荆州”的立意主题。下片则将诗人领悟的传统智慧娓娓道来,从诸葛亮《隆中对》的“先取荆州”,到曹操南取荆州;从曹操失算败于赤壁而痛失荆州,到刘备借荆州;从周瑜的明讨荆州,到诸葛亮的棋高一着、“有借无还”;从东吴偷袭荆州的谋略,到“关羽大意失荆州”。这些历史事件,均以荆州之争展开上演,足见荆州凝集的人文智慧之丰。诗人对其如数家珍,绝非一日之功,可见他对传统智慧的精深造诣。

中华传统文化对碧泉先生的影响之深,不仅表现在诗词的思想立意上,在诗词的情境营造上也屡见不鲜。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无论诗词歌赋,还是丹青音乐,陶渊明所创设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12

诗化人生

乐”的“桃源”意象倍受推崇。盖因其符合传统文人旷达无拘、恬淡自然的隐逸情怀。对于这种精神家园的向往,碧泉先生在诗词中也多有反映。

朝 中 措 婺源晓起村

千年樟树绕村边,风水小桃源。童稚背书深院,村姑剥笋堂前。

农家餐馆,驰名特产,味道天然。微醉闲游古建,静思耕读家传。

这首词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富于浪漫气息,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晓起村是位于江西婺源的一座村落,在这里,看到的是小桥流水人家、捣衣剥笋制茶,一片宁静祥和的田 13

诗化人生

园风光。不由让人联想起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这与诗人梦寐以求的精神家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使他于其间流连忘返。碧泉先生在诗词中,巧妙地运用了传统丹青的写意技法,他并未全面详细地去点染晓起村的秀美风光,而是仅撷取了与他心目中桃源意象最为契合的几个典型景物作了寓情于景的淡墨勾画。“童稚背书深院,村姑剥笋堂前。”深院中小童的背书声为其所闻,门堂前村姑的剥笋景为其所见,这所见所闻在诗人笔下如此简约地勾勒出来,却让人悠然神往。于词尾,诗人更是将他所感受到的桃源意象进行了升华——“静思耕读家传”,令人感慨的不仅是此地风物的恬静清逸,还有耕读家传的人文传承。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为一个中国人,尊重、热爱、研究本国的传统文化,是历史交给我们的使命。胡锦涛同志曾经说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碧泉先生自是当仁不让,前文中提到的《永遇乐·西京怀古》一词中,诗人以“看今日、唐风再起,九州绿怒”作为诗眼的振臂一呼,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切感情和对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强烈渴望。在西方文明大行其道的今天,能执著于古体诗词的14

诗化人生

创作,这本身已表明了碧泉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信心。而能以古体寓新意,努力探寻一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的文学道路,也是碧泉先生对“复兴”二字最好的阐释。

用典与文化积淀

用典是诗词写作中的一种常用手法。所谓用典,《文心雕龙》解释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是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每个典故都是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一个精妙的用典,能以一词一字之力而尽千言万语之功,收到化繁为简、锦上添花的效果。最脍炙人口的用典当属王勃的辞赋名篇《滕王阁序》,全文用典四五十处,不但言简意赅、含蓄有味,又将典故与作者眼前之景、个人之情巧妙地融为一体,使文章表达浑然天成,疏快流宕。

对于用典,碧泉先生也有他的看法:“用典的关键在于精准,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简单地说,就是‘非用此典不能更好地表达此处的意思’。只有这样,才能以古之典寄今之意而不着痕迹,让人读起来自然天成,切不可出于卖弄而刻意为之。”

诗化人生

这道理说起来简单,但在实际的创作中,要想达到精准的效果,绝非朝夕之功。如何在诗词写作中将典故用好、用活,不仅需要长期对历史知识的点滴积累,而且需要准确地把握典故的潜在内涵和感情色彩。因此,诗词中的用典,是最考验一位诗词创作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文学功底的。

碧泉先生长期浸淫于中华传统文化,又有着渊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对他而言,准确用典并非难事。他的诗词中也不乏精准用典的妙笔。

例如:

七 律 赴学有感

负笈羊城学求精,英伦拾贝又一经。康乐园中勤立雪,牛津校里遽崇荆。有心策论能济世,无意诗书可怡情。报国何须将相位,诗化人生

神州处处竞峥嵘。

这首七律是碧泉先生于202_年11月初试牛刀创作的一首“处女作”。于此我们可以看到他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诗中有两处用典:其一是“立雪”,此典出自《宋史·杨时传》,北宋理学家杨时、游酢曾冒雪求见当时的名士程颐,程瞑目而坐,杨、游二人便在门外侍立。待程颐醒来,门外已雪深一尺。这也是成语“程门立雪”的来历;其二是“崇荆”,也称“拜荆”,典出《吕氏春秋》,秦始皇巡视碣石山,看到一个地方长着荆条,立刻下马跪拜。李斯问其原因,秦始皇说:“此岛所望荆条,正是朕在邯郸时老师所用的荆条,见荆条如见恩师,焉能不拜。”这两个典故皆形容尊师重道,虚心学习。诗中颈联所写“康乐园中勤立雪,牛津校里遽崇荆。”(康乐园代指中山大学)。202_年,诗人参加中山大学与牛津大学合办的“广东省高级公务员公共行政管理知识专题研究班”,学习时间一半在中大度过,一半在牛津。诗人将自己比作虚心求教的杨时和嬴政来表明心迹,能有机会在这两所国际知名的大学求学,那份谦恭与求知若渴的心态,形容得恰如其分,甚是贴切。

又如:

诗化人生

太 常 引

参加预备役高炮旅军训

老兵新阵练操忙,重着绿军装。醉眼看斜阳,人道是、清秋梦长。

当年行伍,气吞万里,壮志在疆场。何必遣冯唐,心知足、天高艳阳。

这首词写的是诗人参加湛江市预备役高炮旅军训时的情景。作为一名1973年入伍的老兵,退伍卸装已有三十年了,如今“重着绿军装”,参加预备役高炮旅的军事训练,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和心情呢?其中有感慨,有怀念,也有欣慰。而今已到知天命之年,还能重温军旅生活,不免感概岁月如酒、世事如梦。回想青年时,身在行伍,胸怀“大18

诗化人生

丈夫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的凌云壮志,满腔“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干云豪情,令人追忆怀念。至于退伍和后来的际遇,诗人却毫不遗憾——“何必遣冯唐,心知足、天高艳阳”。这里使用了冯唐的一个典故,据《史记·冯唐列传》记载,冯唐为西汉人,曾向汉文帝申诉云中郡郡守魏尚的冤案,文帝遂遣冯唐为使,持节云中,命魏尚重新担任云中郡郡守一职。自此,“冯唐”就成了朝廷起用人的使节的象征。诗人说“何必遣冯唐”,表明对其在部队中壮志未酬并不遗憾,退伍回到地方工作,经过个人努力,也算事业有成,所谓知足长乐,心态旷达,的确值得欣慰。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有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碧泉先生是反其意而用之。值得一提的是,此处的“冯唐”典故与王勃《滕王阁序》中所用“冯唐易老”的典故稍有差异,汉武帝时,欲再次重用冯唐,而其时冯唐已年高九十,已不能再做使节。因此,这样的济人危难、荐人起用的好“使节”不多了,才俊被举荐的机遇也少了。王勃此典表达的是一种文人生不逢时的悲凉感慨,无论意思还是感情色彩均与本词不同。这样的用典,确为诗词增色不少,因为我们看到的不是怀才不遇的悲叹,而是诗人旷达的洒脱。能将历史典故信手 19

诗化人生

拈来,活化活用,可见诗人丰富的历史知识和运用自如的诗词写作技法。

用典有明用与暗用之分。明用,多有“正如古人所说”的意味。而暗用则是将历史典故化入自己的语言。在诗词创作中,明用典者甚少,盖因格律限制,难度甚大。能明用典而又不滞涩者,非但诗词格律要熟悉擅长,历史知识也要运用自如。如毛泽东同志《水调歌头·游泳》一词中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但严格按诗词格律填写,意思表达也准确流畅,确实堪称诗词明用典故的典范之作。

碧泉先生的诗词作品中明用典者虽不多,但从中亦能管窥他的诗词功力和文化功底。

天 仙 子 毛笔怀古

有道善工先利器,书法通灵凭笔力。收回刀竹忆蒙恬,散卓制,毫齐备,诗化人生

难忘宣城诸葛氏。

凿捺锥尖心管直,转侧方圆波浪起。浅深粗细采神飞,浆易水,剡溪纸,墨饱笔酣肌俏丽。

该词首句“有道善工先利器”就是明用典,典出《论语·魏灵公》:“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处借以说明“事”与“器”的关系,要想写好书法,首先要对毛笔有足够的了解,要知道它的来历和用笔要领。用在词首,开宗明义,并启出下句“书法通灵凭笔力”,引孔子之言解用笔之要,统领全词。用典不生僻,语言浅明而涵义深刻,令人读之心领神会。

当然,用典也须谨慎。由于用典确能彰显作者的文化功底,少数诗词创作者出于卖弄学识,极尽故作神秘之能事,大摆矫揉造作之姿态,凡诗必用典,用典必生僻,甚至用典失准,张冠李戴,大有“掉书袋”之嫌。对此,碧泉先生是 21

诗化人生

深恶痛绝的。他一向主张,诗词既然给人看,就应当让人看懂,这样,才能使读者明白作者的心境感受。用典就应该自然明了,至于生僻的典故,仅“非用此典不能更好地表达此处的意思”,方可用之,用了也应注明出处由来,方便读者阅读。

例如:

菩 萨 蛮 哀思

汶川处处埋新土,黄泉多少冤魂哭。何处问巫阳? 落花啼鸟伤。

天灾留瓦砾,聊作千年纪。举国祭亡灵,祷声付笛鸣。

该词为碧泉先生于汶川大地震后寄托哀思所作,词虽小22

诗化人生

令,篇幅不长,却出乎真情,字字感人。全词贯穿着浓浓的哀思,上阕写悼,对汶川地震的遇难群众之悲感同身受;下阕写祷,寄托对灾区深深的祝福与祈祷。上阕第三句有一典——“巫阳”,此典所用者不多,恐读者读之生涩难懂,故作注:“巫阳:战国时期著名的卜筮师,能知魂魄所在,善招魂。屈原《招魂》中记录了巫阳招魂的故事。” “何处问巫阳?”即哪里能找到像巫阳那样善于招魂的人来招回那些遇难者的亡魂。诗人用此典,非怪力乱神,而是骤遇如此灾难而哀思无所寄托,只好寄托在虚无的灵魂之说、巫阳之能上,唯如此,才能将诗人那种悲痛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积累·思考·观念

孔子在《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不能从自身学习积累的知识中通过思考而提炼自己的思想观念,这样的积累是不可取的。因为知识的点滴积累只是量上的积累,只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方能实现质的飞跃。博采众长而化为己用,形成自己的独特观念,这才是学习积累的最终目的。

对于知识的学习、积累和思考、实践,碧泉先生在《领 23

诗化人生

导干部学思行》一书中有这样论述:“学,就是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精读、泛读相结合;思,就是要勤思考,多做点笔记,多写些心得体会,写的过程就是在‘思’,是在分析、综合、提高;行,就是把所学所思德知识深化为自己的工作思路,指导实践,再从实践中总结提高。”这是他在工作生活中的体会,这样的“学、思、行”之法也一直是他所坚持的方法。碧泉先生的学识尤其是传统文化的知识积累可谓渊博,加之他的勤思与敦行,自然能从如海的知识积累中提炼出他自己的思想观念。

人生观

人生的价值何在?这是每一个人都会思考的问题。现实中,有人“舍生取义”,也有人“舍义求利”;有人“为名所累”,也有人“为情所困”;有人“独善其身”,也有人“兼济天下”,皆因各人的价值取向不同。碧泉先生穷五十年的人生阅历和价值思索,他的人生取向又是怎样的呢?

南 歌 子

读《吴越春秋》之西施

石洗清泉碧,诗化人生

浣纱少女姝。春香凝脂手红酥,粉面桃花俏丽色沉鱼。

美女知多少? 芳名长久殊。若无勾践欲吞吴,料定西施不过美村姑。

在碧泉先生三十余首的《读史有感》组词中,题材以王侯将相、名臣先贤居多。而像这首以古之美人为题材的却不多见。既然是读史有感,对于西施的事迹,诗人当然不是看重她“沉鱼落雁”的美丽,而是感叹于她在历史中的“有名”。“若无勾践欲吞吴,料定西施不过美村姑”。历史是客观而严肃的,绝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美貌而为其立传记载的。倘若没有越王勾践复国吞吴的历史事件,而恰恰西施从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想必历史里不可能有关于她的记载,无论她有多么美丽,也不过是位美丽的村姑,依然寂寂无名。由此可见,诗人透过西施这位历史人物,是想表达他自己对人生价值的看法。人生,是碌碌无为还是有所作为,碧泉先生当然 25

诗化人生

选择后者。正如他常说的一样:“人生在世,就要有所作为,要对得住历史”。

历史观

但凡阅读历史的人,心中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历史发展的规律究竟是什么?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前进的动力,是汉武唐宗般的文治武功还是张良孔明辈的过人智慧?也许,每个遍读史书的人的感悟都是不同的。

青 玉 案 读《张文襄公全集》

《半山亭记》时年小,探花榜、名声噪。一代神童惊老少。为官理政,著文论道,朝野称“牛角”。

铸钱开矿谋枪炮,天下闻名“汉阳造”。

诗化人生

苦扫落红春已老。大江东去,危楼必倒,香帅如何保?

张文襄公,即张之洞,谥“文襄”,人称“香帅”。本词“起”写张之洞的“为学”,他十三岁中秀才,著《半山亭记》,称之为天才、神童并不为过,二十六岁中探花(廷试第三),其学识、智慧自是过人;“承”写张之洞的“为官”,他早年为清流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放言高论,纠弹时政,满腔抱负;下阕先写他的历史功绩,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大力推动民族工业,难怪毛泽东同志对他也评价甚高:“提起中华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通观张之洞的一生,无论为学、为官、为政,均堪称封建时代官员的典范。但诗人于“合”处却发出了“大江东去,危楼必倒,香帅如何保?” 的感叹,历史的前进并不会因为一两个历史人物的鞠躬尽瘁和过人智慧而改变,清朝末期的软弱无能、丧权辱国已注定了中国这个最后的封建王朝必将退出历史舞台,虽有张之洞、曾国藩等人的苦苦支撑,奈何“春已老”,“危楼必倒” 27

诗化人生

之势已无可挽回。碧泉先生在他多首诗词中均或明或暗地表达了“历史无情有序”的历史观点,在此词中,他巧妙地运用张之洞过人之处与清朝必亡之势的反差,再次表达了这一思想,这就是他对历史规律的看法,用现在话说,就是“唯物史观”。

文化观

什么是文化?如何发展文化? 作为一位传统文化复兴的倡导者和长期从事文化建设的领导干部,碧泉先生将其一生对文化研究的心得体会付诸实践,又从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从而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文化理论和行之有效的文化工作思路。

基于对文化的准确认识,对于如何发展先进文化,碧泉先生提出了“文化内生先进”的观点。在理论层面,它阐释了文化自身具有的先进因子是决定先进文化性质和发展方向的内因,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来源于内生,文化内生是文化发展的最基本的、普遍的规律。在实践层面,它强调发挥内因作用,通过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激发文化的自身活力,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目的。湛江市的“三文”活动就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202_年2月,红旗28

诗化人生

出版社出版了邓碧泉同志所著的《文化内生论》,该书系统详细地论述了“文化内生先进”这一观点。因其在文化建设中取得成绩,他受邀到中宣部干部培训中心作报告,介绍其“文化内生论”和“三文”活动经验。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张德江同志对他的理论创见和工作效果给予了很高的肯定:“邓碧泉同志注意结合实际研究问题,值得肯定”。

少 年 游 雨中看芝蔼

相随细雨看村容。垂叶滴花丛。网球场外,荷塘岸上,遥看霭云濛。

高屋收藏名书画,评点说真功。百姓农家,寻常巷陌,29

诗化人生

文化有无中。

自202_年以来,碧泉先生致力于在湛江市大力推行以创建特色文化村、建设农村文化室和举办农村文化节活动为内容的“三文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首小令,就是他于202_年考察特色文化村创建情况时欣喜而作的。词中自然融入了他对文化的理解——“百姓农家,寻常巷陌,文化有无中”。文化在哪里?不在先贤大儒的文章中,也不在汗牛充栋的书本里,它就在我们身边。对于文化的涵义,碧泉先生在所著的《文化内生论》中有这样的描述:“文化是有意识的内容,无意识的传播,潜意识的作用。” 文化就是人的活法,它并不是一种深奥的理论,它似有似无,只要用心去感受,百姓的生活中无所不在。全词的诗眼“文化有无中”,不但将文化这一特质阐释得准确精到,更充满了诗人的辩证智慧,确是妙笔佳句。

社会观

对社会体制和社会现象的思考,是中国传统文人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从孔子“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大同社会的向往,到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会的追寻;从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义利30

诗化人生

实践,到韩非子“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的治世策略,等等,无不充满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公平正义的思考。

踏 莎 行

读《明史·太祖本纪》

流浪行童,横笛牛背,天生将帅奇才诡。南征北讨定江山,臭头和尚非凡辈。

治国艰难,反贪可畏,剥皮实草公堂内。贪官锄尽想当然,除非人世无权贵。

这是一首历史感悟的诗词。词中,诗人并非是对朱元璋历史功绩的一味怀古追思,而是抱着“以史为鉴”的初衷,对朱元璋的事迹进行的客观评价。上阕概写了明太祖朱元璋 31

诗化人生

创立明朝的历史事迹,下阕诗人抓住“反贪”这一有着现实意义的事件进行了批判思考。朱元璋在惩治贪官的问题上是非常坚决的,凡贪必杀,剥皮实草,可谓“霹雳手段”,但历史证明,如此的治贪方法收效却不大。“贪官锄尽想当然”,他晚年也只能发出“为何贪官如此之多,早晨杀了,晚上又生一拨”的哀叹。如果说朱元璋的思想是典型的法家思想,那么,碧泉先生的思考更接近于儒家思想——“除非人世无权贵”,这与孔子“患不均”的论述相吻合,要想真正消除腐败,就必须消除社会不平等的因素,只有消灭了特权阶级,社会才能实现公平正义。事实上,这正是共产党人对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作为一位党的领导干部,诗人结合历史思考采用诗化的手法对此理念给予了阐释,大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

诗词成功的关键,不是“技”,而是“识”。诗词技巧的娴熟应用,虽可为诗词起到润色美化的效果,但无论诗词的物境撷取抑或意境提炼,均需广博的素材积累和深刻的思想萃取作为支撑。如同广厦之美轮美奂,非在雕梁画栋之功,而在框架结构之思和取材用料之精,无块土之垒难有九台之32

诗化人生

高,无成林之木不可选栋梁之材。

碧泉先生的诗词成就在于厚积薄发,得益于他五十年来苦读勤思所积淀的深厚功力。此等功力,我辈虽难望其项背,但也可以为借鉴。要想创作出好的诗词,要想诗词立意宏阔、意境深远,要想做到趋象行诗、信手拈来,就必须明白“涓汇河江”的道理,注重平时的点滴积累,养成勤学、善思的好习惯。其实,非但写诗填词如此,作学问、做工作,其理亦相通。

第二篇:诗词赏析

相关成语

胜友如云

【解释】: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人杰地灵

【解释】: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高朋满座

【解释】: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形容宾客很多

腾蛟起凤

【解释】:蛟:蛟龙;凤:凤凰。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物华天宝

【解释】: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指各种珍美的宝物。钟鸣鼎食

【解释】: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常与“之家”连用

逸兴遄飞

【解释】: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

天高地迥

【解释】:迥:远。形容极其高远。

萍水相逢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无深交

【解释】: 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命途多舛

【解释】: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老当益壮

【解释】: 当:应该;部分国:更加;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一介书生

【解释】: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解释】: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用典修辞

(一)用典详释

1、言简意赅,含蓄有味——明用

所谓明用,就是用典故的字面意思,并将其所具有的特殊含义加以扩大,变为泛指。《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虚;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天柱高而北辰远”等句中的用典即属明用典故。

“龙光”之典见于《晋书·张华传》,张华因斗、牛二星间有紫气照射而在地下掘得龙泉、太阿两剑,两剑的夺目光芒即龙光。“徐孺”之典见于《后汉书·徐穉传》,东汉名士陈蕃任豫章太守时不接来客,惟因家贫在家种地而不肯做官的徐穉来访,才设一睡榻留宿。“紫电”之典见《古今注·舆服篇》,吴大皇帝有宝剑六把,其二名紫电。“青霜”之典见《西京杂记》,汉高祖斩白蛇用的剑,12年磨一次,剑刃锋利如霜雪般白亮。“天柱”之典见《神异经》,昆仑山上有铜柱,其高入天,称为天柱。“北辰”之典见《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里指北极星,喻指国君。

以上明用的典故,实现了表达上“意婉而尽,藻丽而富,气畅而凝”(刘勰《文心雕龙》语)的效果,可谓言简意丰,辞约蕴寓。

2、隐括旨义,旨冥句中——暗用

暗用指引典不直录原文,而化成自己的语言,使典故贴近语境,又不违原意,起到恰当而曲折地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效果。《滕王阁序》中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孟尝高洁,空余抱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等句的用典即属暗用典故。“冯唐”“李广”两典见《史记》,“梁鸿”“孟尝”两典见《后汉书》。这几个典故比较熟悉,本文不再详解。“贪泉”之典见《晋书·吴隐之传》,广州北20里的石门有水叫贪泉,据称人饮此水必起贪得无厌之心,吴隐之至此,取泉水饮,并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涸辙”之典见《庄子·外物》,此为语典,车辙无水,故曰涸辙,此处喻穷困的境遇。“阮籍”之典见《晋书·阮籍传》,身处魏晋间的阮籍,因不满于司马氏,便以饮酒来掩饰自己,以免被害,他常自己驾车外出,也不顺着路走,当前面有什么障碍不能前进时,就痛哭着回来。

以上这些典故,或事或语,均由王勃化用为自己的语言,而用典中所蕴涵的却是作者不为当世所用的自怨自叹的复杂情感。但又由于王勃借用了“贪泉”“涸辙”之典,把自己强行振作、不甘颓废的信念表露无遗。

3、说古喻今,比况自身——化用

化用即点化后使用。这是一种作者将叙事详备,文字较长的事典合理化简点睛,以简驭繁地表达情感的用典方法。《滕王阁序》中“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句即属典故的化用。

“杨意不逢”之典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汉朝杨得意禀告汉武帝,说《大人赋》为司马相如所作,武帝召见相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而杨得意却仍做个掌管猎犬的小官。“钟期既遇”之典见《列子·汤问》,上古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只有钟子期知其音。

以上两个化用典故,涵蕴深刻。只有26岁的王勃受邀作序,但面对自己“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不禁兴尽悲来,又不便直说,乃妙笔生花,化用典故,虽说的是古,而喻的却是今,可谓比况自如,毫无斧凿之痕。

4、多典浓缩,加强效果——连用

连用是指作者为了加强表达效果而在一句之中驱遣几个典故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用典方式。《滕王阁序》中典故连用的句子较多,下面仅举一例:“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句中连用四个典故,表明作者幸蒙阎公垂青,得以即席命笔,施展才华的感激之情。

“谢家宝树”之典见《世说新语·言语》,谢安问子侄们,人们为什么总希望子弟好?侄子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玉树即宝树,比喻不辱门庭的好子弟。“孟氏芳邻”之典见《烈女传·母仪篇》,据说孟母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鲤对”之典见《论语·季氏》,孔子曾立于庭中,其子孔鲤“趋而过庭”,孔子教诲他应学习《诗》《礼》。“龙门”之典见《后汉书·李膺传》:“膺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以上四个典故在句中连用,极恰当地表达出了年轻的王勃受宠若惊而又自怨自叹的复杂心理,而且这几个用典或正或反,给人以一气贯之的畅快淋漓之感。

(二)本文的借代和谦辞

1、辨识六处借代用法

(1)棨戟遥临:棨戟代阎公。

(2)襜帷暂驻:襜帷代车驾,实代宇文氏。

(3)仙人之旧馆:代滕王阁。

(4)帝阍:代朝廷。

(5)奉宣室:代入朝做官。

(6)抚凌云而自惜:凌云代司马相如的赋。因汉武帝曾夸其赋“飘飘有凌云之气”。

2、了解六个礼貌谦辞

(1)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家君,称自己的父亲。童子,王勃自称。全句意思是,家父作交趾县的县令,自己因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指洪州);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

(2)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三尺、一介,都是王勃的自称。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三尺:指衣带下垂的长度。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绅,指衣带结余下垂的部分。微命,即“一命”,周朝官阶制度是从一命到九命,一命是最低级的官职。

三尺微命,指地位卑微。一介:一个。

(3)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趋庭,快步走过庭院,这是表示对长辈的恭敬。叨,惭愧的承受,表示自谦。鲤对,指在父辈面前接受教诲。全句意思是,过些时候自己将到父亲那里聆听教诲。写作特色

一、整体感知

本文原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全文运思谋篇,都紧扣这个题目。全文共分四段,第1段历叙洪都雄伟的地势、珍异的物产、杰出的人才以及尊贵的宾客,紧扣题中“洪府”二字来写;第2段展示的是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近观远眺,都是浓墨重彩,写出了滕王阁壮美而又秀丽的景色,紧扣题目“秋日”、“登滕王阁”六字来写;第3段由对宴会的描写转而引出人生的感慨,紧扣题目中“饯”字来写;最后一段自叙遭际,表示当此临别之际,既遇知音,自当赋诗作文,以此留念,这是紧扣题中“别”、“序”二字来写。由此看来,全文层次井然,脉络清晰;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可谓丝丝入扣,层层扣题。结构:第一节点题——第二节近境——第三节远近结合——第四节远境感悟——第五节抒怀励志——第六节自我介绍兼回收题意——第七节收篇致谢。

二、局部思路揭示

本文因饯别而作,但对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不落窠臼,独辟蹊径。而局部思路的布局谋篇,取舍立意,亦颇见为文之功底。以第五段为例说明作者的情感起伏脉络:

先用一连串短句抒发感叹:“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后易老,李广难封。”而后长短结合,抒发自己的愤郁悲凉:“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最后又用先短后长的一组对偶表明心志:“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铿锵的语调表达了自己不甘沉沦的决心。

三、精彩语句揣摩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赏析: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的壮观,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山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赏析: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这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赏析:这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

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而王勃此时正怀才不遇,但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

《滕王阁序》写景“四美”

《滕王阁序》的写景颇有特色,作者精心构画,苦苦经营,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水,体现了一定的美学特征。

1.色彩变化之美

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如“紫电清霜”中的“紫电”,“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轴”中的“青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

2.远近变化之美

作者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云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淼的远景。这种写法,是《滕王阁序》写景的最突出特点,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读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

3.上下浑成之美

“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

4.虚实相衬之美

“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

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

写作技巧

第一:精

精有二种解释,一种是用词简练,通观王勃全文,说实话确实是用语简练。这一点在文中处处可以见到。如描写地理位置“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了了数字,就将洪都(南昌)的地理位置说的一清二楚。由大及小,大气而不遥远。而且在这几字中将洪都的险要位置中心地位说的一清二楚,此等用笔老到之举,岂是一个精字了得。描写节气“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又是一目了然。描写人“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也是数字。像此种字简意深之例,通文比比皆是,看我等动辄洋洋数万言,才知其贵重也。此为我等后学当学之一也。

第二:妙

《滕王阁赋》系属名篇,名句佳言当不谓小。世人常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自是不待言下。此为写景之最也。其它如写地势“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写励志如“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写虚境如“渔舟唱晚,响穷鼓蠡之滨;雁陈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那一句不是惊世骇俗之佳句,此等妙笔,全文俯首拾来皆是,处处设疑,处处点睛,有此等点睛妙笔,怎不让其赋妙不可言呢?所以呀,我们现在写作,也要注意用词之精,一篇文字如有一二句点睛妙笔,全文皆活也。写散文者应记之。第三:博

中国有句古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此句说的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写作的知识面一定要广。熟读唐诗三百首,只要我们用心的熟读了,那么对其中的意境、技法、格律、也会有自然而然的熟悉,在此种情况下,无疑对于我们自身的写作是有好处的。

博览群书,也就是说肚子里有墨水,俯首拾来皆成句,是我们写作者必须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厚积薄发,看多了,识多了,写起文来自然也是轻车熟路,事半功倍也。看看我们现在的什么少年作家,还有那些看了几句摘撷的名句或是翻了几本哲学就动辄大言不惭的主儿,也敢在那里叫嚣自己学富五车,实让人殆笑大方耳。

我们看王勃的《滕王阁赋》,就可见王勃所学之博。如地理“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对于南昌的历史了如指掌)。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远景、在南昌的四周地理)”。“响穷鼓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中景,南昌周边)”。如节气“时维九月,序属三秋(节令)。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节气)”。典故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孟尝高洁……阮籍猖狂”等等。可见王勃引用之泛,而且入情入理,浑然不着痕迹,这样的引用如胸中无万千书卷,又如何能信手拈来呢?所以,写作者博览群书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必须要做的。否则,临时抱佛脚,拉一些似是而非的典故来引用只能是东施效颦,徒画蛇添足罢了。而且知识面不广,创作面就会受到限制,这是写文时的大忌,愿文学爱好者明之。第四:活

一位成功的文字作者,比喻他的功底最佳用词就是收放自如。该收时候收,该放时候放,也就是在一篇文里,始终抓住中心,在引申面上,又抓住诠释之重,这样层次感分明,中心明确,让读者一目了然而又能将作者的中心思想毫无保留的灌输给读者,这样的作家,才是成功的作者,因为读者的思想已跟着他的思想互动。

《滕王阁赋》融抒怀于景,相得益彰。王勃在写景的表像下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就必须具备对文字熟练的驾驭能力,也就是说要能做到收放自如。

第三篇:诗词赏析

一、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答案:

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

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二、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乌云。③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

(答案:

1、用“千”字好。“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

2、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这两句诗气势雄壮,胸襟开阔,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

三、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

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 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答案

1、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为痛苦。

2、因为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抒写,更显真切、耐人咀嚼。)

四、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

2、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回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

(答案:

1、这个“弄”字,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给客人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仿佛是要让客人自己意识到——如此美景,留下来是值得的!

2、轻阴,入云深处亦沾衣

五、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

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怎 样不同的情态?

(答案:

1、“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2、呼应“迟日”,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六、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注释】①渔者:捕鱼的人。②但:只。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联系《岳阳楼记》的名句,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对比,岸上人来人往,只想着鲈鱼的美味,船上渔民风里来浪里去:通过两幅画面的对比,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表达了对“江上往来人”的规劝。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这是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个写照。

七、送友游吴越 杜荀鹤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注释】①吴越,指今苏杭一带。这首诗表现了吴越之地哪些特色? “夜市桥边火”,请赏析“火”这个字的妙味。

(1、答案:江南水乡,风光秀美,物产丰饶,市镇繁荣,民风淳朴。

2、“火”字,既可使人想象夜市繁荣、热闹的景象,而“火”与桥下的水相映照,波光粼粼,更增添诗情画意。)

八、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注释】①⑴江陵:今湖北江陵县。②掩映:时隐时现。

1、“千枝”“万枝”与后面哪个词呼应?“枝”字的重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江桥掩映暮帆迟”,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作具体的描绘(30字左右)(答案:

1、“掩映”,通过“枝”字的重复,不仅写出了枫叶之繁茂,而且表现了思妇望君的急切心情。

2、极目远眺,但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而不见那人乘船归来。)

九、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注解】 雪:指梨花。新 课 标 第 一 网

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绘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淡白、清明,是为了衬托梨花的洁白以及繁盛。

2、“人生看得几清明”,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

十、(一)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首诗里“远行人”、“一人”分别指谁?

诗的后两句都是诗人的想象,这从哪两个词语上看得出来?

3、“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都是指诗人自己。

2、想得、遥知。

3、诗人抱着膝盖,对着孤灯,形影相吊一直坐到深夜,表达了孤独凄苦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古诗赏析

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春 游 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春游湖的夹岸桃花蘸水开的“蘸”用的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2“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十 五 夜 望 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有人认为“桂花”一词,有点题之妙,你同意吗?作简要说明。

2、将末句的“落”字改作“在”字,你认为哪一个更有表现力?为什么?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东 栏 梨 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找出能体现季节特点的词语。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诗中写景从 写到,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2、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渡 汉 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本诗系作者从被贬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所作。

1、赏析首句中“断”字的表达效果。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夜雪的?

2、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

菊 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诗中第二句中“ 遍绕”“日渐”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2、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寄托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雨 后 池 上 刘 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江郎山和韵①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的特点。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答案:

1、答: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多);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

2、答: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美丽的春天,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1、答:桂花既可指庭院中的桂树,又可指传说中的月亮上的桂树,这就暗写了诗人在望月,从而表现了更丰富的美的联想,因而“桂花”有点题之妙。

2、答:“落”字更有表现力,它能给人以动的形象,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而“在”字就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

1、答:柳条、藤蔓、黄莺。

2、答:以“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的“频啼”,化无情为有情,运用拟人的手法,借物的的挽留、眷恋衬托出人与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1、答:淡白、深青

2、答:惆怅。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惆怅”一词包含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

1、答:院内 院外

2、答:拟人,把山水写成富有生命情感的亲切形象:水绕农田,仿佛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青山排闼,仿佛是争相前来为主人庭院增添色彩。

1、答: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诗人的思家之切。

2、答:诗人因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的复杂心情。

1、答:触觉、视觉、听觉

2、答:孤寂凄冷

1、答:表现作者痴迷、流连忘返的情景。

2、答: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此花开尽更无花),寄托作者对高洁隐逸人格的追求和孤傲个性的自我欣赏。

1、答:水面如同刚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来表现水面的平静。

2、答:

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迷人的静态。

三、四句“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塘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了静态又写了动态,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1、答:高直、陡险

2、答:要做一个刚正不阿的人,人生要建功立业。

第四篇:诗词赏析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七律是一首缠绵的爱情诗,熔铸着诗人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和深沉执著的追求之情。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豀生,怀州河南(今河南省沁阳县)人,晚唐著名诗人。早年受知于牛僧儒党人天平节度使令狐楚,并经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推荐,于文宗开成二年(837)登进士第。次年,入李德裕党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为书记,并娶王女为妻,从此堕入牛、李党争之中,一生困顿失意。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县尉等职,晚年辟为盐铁推官,客死汞阳。

“无题”诗是李商隐的创造,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困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来表现,故这类诗意义较为隐晦,有的可能别有寄托,也可能有恋爱本事以为寄托。历来注家对此诗有不同见解,但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没有必要去猜测为什么创作这首诗,而是侧重于分析它语言结构中传达出来的诗的意境美,即无尽的相思之苦。鉴于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只从爱情角度粗浅解读此诗。

《无题》诗首句写相见无期的凄怆,语句从曹植“别易会难”翻出而意思更折进一层,体情深曲。本诗“妙”即妙在此处: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美好年华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悲凉气氛。次句以暮春衰残景象映衬别情,似还蕴含着人生境遇、心灵创疼,哀怨重重。让读者真正领会相见难、别亦难的绵绵相思之苦。第二联从自身落笔,从“春蚕”、“蜡烛”为喻,表白至死不渝的缠绵深情。以“丝”谐“思”。思者情思也,表明诗人对爱情执著、九死而无悔的执著精神。第三联突然转换笔锋,悬想别后对方的相思之苦,“晓镜”犹言早晨起来对镜梳妆,“愁改”则表明她此刻的感情状况,体贴入微,更可见一片痴情。尾联借神话传说来表达无望中的希望,即劝慰对方,也聊以自慰。全诗结束的“看”,谓“试试看”之意,一股柔和、婉顺的相思之情尽在其中。

“别难”是这首诗的诗眼,更道出了诗人不尽的相思之苦。“见”、“别”、“难”,三字不仅传递出诗人缠绵的相思,也写出了诗人与恋人相见、作别那难舍难分的动人场面,读之不禁使人潸然泪下。

三、四句作为爱情盟誓,历来为人们称引激赏。这两句诗运用比兴手法,将春蚕吐丝与蜡炬滴泪这两种常见的自然现象、生活现象,象征相思的缠绵不止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生动贴切,含蓄隽永。

五、六两句,悬想虚拟分手后对方的相似状况,此乃古诗中常用的“从对面写起”的手法,不仅写出了对方对诗人的灼灼思念,更曲折地写“活”了诗人对对方的一往情深。

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真挚爱情执著不渝的向往,流露出在爱情出现曲折时诗人内心难以言述的悲哀,更形象地表现出在封建礼教束缚下士大夫对爱情既有所追求,又不免犹豫的精神状态。虽能执著追求,但却只是无望的抗争,故这首诗就更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无题》全诗中流露出一股浓浓的相思,却迟迟不见归期的相思之苦,也表达对爱情的执著追求精神。一.词意

东风:春风。无力:没有力量。残:凋谢。丝:双关,既指“丝”,又隐指相思之“思”。蜡炬:蜡烛。蜡烛燃烧时淌下的蜡油称烛泪。但:只。改:指容颜变得憔悴。蓬山:即蓬莱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指对方住处。青鸟:神话中的鸟,像乌鸦,是女神西王母的信使。这里指传递信息的人。为:替。探看:探探看,打听一下。二.句意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三.文学常识

选自《李义山诗集》。无题,作者别有寄托,不愿或不便标明作品的题目,就以“无题”为名。无题诗意旨隐晦,一般难以准确解释。四.赏析

1.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

“相见时难”的“难”指困难,“别亦难”的“难”指难受,两个“难”意思不同。见面本来已很困难,所以分别时也更令人难受。2.“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妙处?

“无力”和“残”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气氛。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的感觉。

3.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这句话的本义是: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4.“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思”,属双关语,暗指对情人的思念。5.理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妙处。

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6.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有何深意? 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五.理解性默写

李商隐在《无题》中抒写浓郁的离别之恨的名句是(写暮春时也自己所爱的女子别离的伤感情景的句子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抒写缠绵的相思之苦的名句是(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被后人赋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名句是:)(描写了坚贞不渝的爱情,至死不变的思念的句子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的诗句是: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中通过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精析:这是一首以男女相思离别为题材的爱情诗。描写了别离的伤感和别后悠长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爱情执著而缠绵的强烈感情。①②句写男主人公向女主人公诉说难舍难分的感情和爱情的坚贞。③④句写男主人公对别后的设想和希望。①句抒情用景物作烘托,以花喻美好年华将逝。②句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喻真纯、执著的爱情,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③句转为叙述别后的设想,先说对方,后说自己。写相思之苦。④句是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 寄语。寄意青鸟,再写相思。全诗的诗眼是“别亦难”一语,诗人以低回往复的手法层层深入地开拓“别难”的境界,如同一支动人的歌。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 用以歌颂奉献精神。

2.对《无题》(李商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几百花残”,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悲凉气氛。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借春蚕的执著精神,寄托了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而今人多用这两句来表达人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古今之间并无内在的联系,故此种引用属于断章取义。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人以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两幅生动画面,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何等真切,读后可使人为他们落下同情之泪。

D最后一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寄语。也是男主人公的自慰之词。全联的大意是:双方住地相距不远,今后虽难相见,但总可以互通音问。3.解释加点的词。

(1)蜡炬成灰泪始干()(2)晓镜但愁云鬓改()(3)青鸟殷勤为探看()4.按提示默写诗句。

(l)重点写思念之深的两句:。(2)重点写思念之苦的两句:。

5.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相思(思念、愁思、离情、别思、伤别等)

6.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语言、写法:从比喻、对偶、(谐音)双关等修辞的角度或语言风格的悲剧色彩等角度谈都可;如扣住“到”或“成”、“方”或“始”中某一字的强调作用谈也可。

7、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创设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东风,百花.两意象既交待了离别的时间(暮春).也为诗歌渲染了一层凄凉无奈的意境。抒发了男女主人公在离别即将来临时心情的痛苦难堪。

8.颔联通过哪些意象的创设,表达了什么情感?现在人们赋予它怎样的新意? 春蚕丝尽,蜡炬成灰。表达了对对方刻骨铭心的思念,新意:比喻恋人别后相思之苦。新意:比喻人们为某种理想而执著追求,无私奉献。

9、如果把此诗当爱情诗来读,那么,蓬山在诗中喻指什么?

[答]蓬山,本来是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这里用来借指恋人住处玉阳山西山灵都观。

10、有人认为春蚕两句是写诗人自己,晓镜两句是诗人设想的女方,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答]同意。颔联巧妙的运用比喻和双关,明写春蚕实写人,写出主人公对恋人思之切、爱之深、情之坚定;颈联则由己及恋人,拟想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情状,设想对方的种种情状,以示相爱之深。

11、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

[答]乐聚根别,人之常情。一对忠贞不二的情侣,久久分隔天涯,一朝得以相见,这是多么动人的场面啊!真可谓:相见时难。然而好景不长,马上又要天各一方。这分别之际不是比相见更令人愁肠寸断吗?所以说别亦难。两个难字表面似同,义实有别,而其艺术效果却着重加强了别难的沉重力量。

12、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有多种理解。你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人?说说你的理由。

[答](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

13、选出赏读有误的一项:(D)

A、首联融情入景,两个难概括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C、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

D、末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

14、谈谈你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名句古今传诵原因的理解。这里的丝与思念的思谐音,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因而古今传诵。

15.阅读李商隐的《无题》,回答问题。

(1)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思,属双关语,暗指 对情人的思念。(2)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喻对所爱得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运用对偶、比喻、双关修辞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16.阅读《无题》,回答1-6题。

(1)本诗从描写的内容看,应是一首伤感离别的爱情诗。(2)选择有误的一个是(C)

A、首联写暮春时与自己所爱的女子别离的伤感情景,第一个难指困难,第二个难指难受,东风无力百花残渲染了当时别离的气氛,情景交融,东风指春风,字使有凄楚的感觉。B、颔联写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所爱的人致死不渝的深情。C、颈联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尾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形。D、全诗把别后相思写的缠绵悱恻,诗人对爱情执着追求令人动容。(3)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春蚕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泪,这里的丝与思谐音,蚕丝和蜡泪象征爱情;而死啊泪的,则暗示着爱情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以象征手法描写致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现在多指教师为学生呕心沥血,乐于奉献,因而古今传诵。(4)第一句重复用难字,并被大家认为用得巧妙,谈谈你的看法。

答:相见时难别亦难说明两个有情人难得相见一回。第一个难是困难,第二个难是难受,两个难字,凸显两人情深意重。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诗中的警句,此句运用了双关语,丝方尽隐喻思方尽,泪始干隐喻相思之泪,后被大家比喻为无私奉献的象征,和你的亲人联系起来,你认为谁最有资格享用?

答:母亲。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无怨无悔,尽心尽力,只有奉献不求索取 17.选出对李商隐《无题》赏读有误的一项:(B)

A、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几百花残,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悲凉气氛。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借春蚕的执著精神,寄托了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而今人多用这两句来表达人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古今之间并无内在的联系,故此种引用属于断章取义。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人以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两幅生动画面,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何等真切,读后可使人为他们落下同情之泪。D、最后一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寄语。也是男主人公的自慰之词。全联的大意是:双方住地相距不远,今后虽难相见,但总可以互通音问。18.阅读《无题》,回答1-3题。(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这是一首伤感离别的爱情诗,表现诗人与相爱的人分别时难舍难分,分别后心中充满不尽的相思之情。

(2)默写颔联并作简要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丝字与思谐音;现常用来赞美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3)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因相思而痛苦的诗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9.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

相见时难的难指困难,别亦难的难指难受,两个难意思不同。见面本来已很困难,所以分别时也更令人难受。

20、.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这句话的本义是: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

21、.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思,属双关语,暗指对情人的思念。4.理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妙处。

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22、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有何深意? 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

23、说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句中两个难字的表达效果。

答:第一个难是指相会困难,第二个难则含有痛苦的意思。两个难字的使用使相思之苦和离别之痛显得分外深沉绵远。

24、从格律上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爱情诗。

25、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暮春时节,男主人公触景伤情,怅恨离别的情景。

26、请简析本诗的抒情特点。答:本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用春蚕和蜡炬一对最具表现力的比喻来抒写强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爱情。

27、“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分别是什么意思?作者突出的是哪一种难?

(1)困难(2)难受,把两种“难”作对比,以“相见时难”反衬“别亦难”,表达分别时的难舍难分。

28、“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1)点明离别的季节;(2)渲染离别的气氛;(3)烘托人物凄楚的心情。

29、“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用了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1)两人见面很难(2)期待双方互通音讯

3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诗中的警句。此句运用了双关语,“丝方尽”隐喻,“泪始干”隐喻。后被大家常喻为无私奉献的象征,和你的亲人联系起来,你认为谁最有资格享用?为什么?能举一例吗?

思方尽 相思之泪才干 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无怨无悔,尽心尽力,只有奉献,不求索取。

31、李商隐的《无题》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2.诗中通过神话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 33.如果把此诗当爱情诗来读,那么,“蓬山”在诗中喻指什么?

34.有人认为“春蚕”两句是写诗人自己,“晓镜”两句是诗人设想的女方,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同意。颔联巧妙的运用比喻和双关,明写春蚕实写人,写出主人公对恋人思之切、爱之深、情之坚定;颈联则由己及恋人,拟想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情状,设想对方的种种情状,以示相爱之深。

35.选出赏读有误的一项:()

A、首联融情入景,两个“难”概括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C、“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D、末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36.谈谈你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名句古今传诵原因的理解。

37、选择有误的一个是()

A、首联写暮春时与自己所爱的女子别离的伤感情景,第一个“难”指困难,第二个“难”指难受,“东风无力百花残”渲染了当时别离的气氛,情景交融,东风指春风,字使有凄楚的感觉。

B、颔联写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所爱的人致死不渝的深情。C、颈联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尾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形。D、全诗把别后相思写的缠绵悱恻,诗人对爱情执着追求令人动容。

38、选出对李商隐《无题》赏读有误的一项:()

A、“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几百花残”,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悲凉气氛。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借春蚕的执著精神,寄托了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而今人多用这两句来表达人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古今之间并无内在的联系,故此种引用属于断章取义。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人以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两幅生动画面,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何等真切,读后可使人为他们落下同情之泪。

D、最后一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寄语。也是男主人公的自慰之词。全联的大意是:双方住地相距不远,今后虽难相见,但总可以互通音问。

39、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40、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因相思而痛苦的诗句:

第五篇:诗词赏析

1.泊船瓜洲

【原文】(体裁)七言绝句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泊船:船停靠岸。

2.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3.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

4.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5.数重:几座。

6.绿: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有“吹绿了”的意思。

7.何时:什么时候。

8.还:回归,回到故土

9.一水:指长江

10.间:间隔

11.隔:只隔着

【译诗】从京口到瓜州仅一江之隔,到钟山也只隔着数座山。春风又吹绿了江南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赏析】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

【评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这首七绝即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照着瓜洲渡口,也照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体现作者希望重返那没有利益纷争的家乡,很有余韵。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情景交融,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修辞上的锤炼。

其中“绿”字可以体会到诗人用词的修饰,把吹改为绿,为的是生动。

2.秋思

作者:张籍 朝代:唐 体裁:七言乐府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

①意万重:形容表达的思念很多。

②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③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④复恐: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说不尽。

【译文】

洛阳城里吹起了萧瑟秋风,要写家信禁不住心绪万重。

又恐匆忙倾述诉不尽情思,捎书人临行又打开我信封。

【赏析】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平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当然,并非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讲诗里。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这首诗,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此评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三昧”。这首极本色、极平淡,像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其实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

3山水情深 风雪意浓--------纳兰性德《长相思》赏析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地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本词写于康熙二十一(1682)年,时作者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

“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身向榆关(这里借指山海关)那畔行”是使命在身行色匆匆。“夜深千丈灯”则是康熙帝一行人马夜晚宿营,众多帐篷的灯光在漆黑夜幕的反衬下在所独有的壮观场景。“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这情感的三级跳,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自然是眼界开阔、见解非凡,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定会比别人更强烈。可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身份反而形成了他拘谨内向的性格,有话不能正说,只好借助于儿女情长的手法曲折隐晦地反映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

“夜深千丈灯”既是上阙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阙之间的自然转换。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风一更,雪一更”。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

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愈是路途遥远、风雪交加,就愈需要亲人关爱之情的鼓舞。因为她是搏击人生风浪的力量源泉,有了她,为了她,就不怕千难万险,就一定会迎来团聚的那一天。从“夜深千丈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此创造美、抒发美的敏锐高超艺术智慧的自然流露。.

文化积淀与诗词的厚积薄发——邓碧泉诗词赏析之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