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播学理论》笔记(修改版)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第一篇 改变中的媒介景象
第一章 大众传播理论概述
一、大众传播的概念
新技术的变化带来对大众传播定义的质疑。
1.大众传播的特征:
(1)针对较大量的、异质的和匿名的受众;
(2)消息是公开传播的,安排消息传播的时间通常是以同时到达大多数受众为目的,而且特征是稍纵即逝的;
(3)传播者一般是复杂的组织,或在复杂的机构中动作,因而可能需要庞大的开支。2.新的媒介环境的特征:先前象印刷和广播那样性质截然不同的技术正在渐渐消失;我们正在从媒介缺乏的状况转为媒介过剩;正从将传播内容灌输给大众的泛播转变为针对群体或个人的需求设计的窄播;正从单向的传播媒介转变为互动的传播媒介。各种媒介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二、新的媒介环境
1.信息超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2.在线服务
3.因特网(Internet):主要将许多计算机链接在一起的一个网络。这个网络可以用于连续的电子信息传递,包括电子邮件、文件传递以及个人或计算机群之间的双向传播。浏览器软件:马赛克(Mosaic)、网景(Netscape)使网上资料更易于接触。三种普遍使用形式:
(1)电子邮件(E-mail)
(2)新闻组和邮递名录(Newsgroups and Mailing Lists):一种信息共享系统,对一个话题有共同兴趣的人们可以通过它交换信息和看法。新闻组允许消息的消费者对消息作出迅速反馈,优于报纸和杂志。
(3)万维网(WWW):一个计算机系统群,在该群中许多计算机上的信息可以迅速、方便地被多个其他计算机获取。现在的网络用页(page)来形容。
对网址的访问数量通常通过“点击次数”(hits)来衡量,也就是网址被用户敲击的次数。如何发挥商业部门网址的最大用途:最好的网址不应该仅仅把广告者的消息硬塞给用户,而应是互动的,网址应提供给用户许多途径,介入在线活动和资源之中。对因特网的批判:
(1)从印刷文化向电子文化的转变会导致语言的枯竭。电报式的“苍白语言”(2)迫使人们离开真实世界,代替真实社交,例如虚拟社群。
(3)关于品味、伦理、合法性等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网络上的诽谤。
(4)相比于报纸或杂志上印刷发表的信息,网络上的信息的真实性没有经过核实。(5)并非所有阶层的人都可以使用的工具。
4.代理人:电脑机器人、电脑代理人、数字化管家等形式,帮助人类对可利用的信息进行分类。它们会在了解用户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帮助用户搜索信息、对信息进行分类等。
5.新式新闻:一方面将信息和娱乐结合起来,如总统候选人在谈话节目、音乐电视中出现,并接受长时间的内容广泛的采访。这样的目的是希望将政治新闻做得有趣些;另一方面指候选人直接面对面地接触受众而没有新闻记者在中间干预。
-*********26272829-
第二篇: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
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
1、爱德华·霍尔的非语言传播理论
1955年在《科学美国》(Scientific A merican)发表了第一篇跨文化的非语言传播论文,即《举止人类学》(The Anthropology of Manners),通过日常沟通行文来分析文化。扩展此文章思路,形成通俗读物《沉默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他将文化看作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所习得的行为模式、态度和物质的总和”,并认为他从深层持续稳定地控制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也掩藏着人们行为方式的很多层面。
分析方法:通过定义文化的基本单位或“元素”(isolate),然后把这些元素联系到生物基础上,这样就能在不
同文化间进行对比,从而建立统一的文化理论。
核心意义:学习理解眼意识层面的交流过程,即理解我们的潜意识文化(unconscious culture),因为“理解和洞见他人心理过程的工作比我们多少人愿意承认的困难得多而且情况也严重得多。”霍尔所揭示的作为文化隐藏之物的无声的语言——声调、手势、表情、时间与空间等,无不蕴藏这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文化心理,尤其是非语言传播的文化无意识特点。其他著作:《潜藏的层面》(The Hidden Dimension,1966)、《超越文化》(Beyond Culture 1976)、《理解文化差异》(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 Germans, French and Americans, 1990)等。归纳出两种奠基性的跨文化传播学思想与方法:
1、将人类学对单一文化的研究扩展为比较文化研究,关注不同文化的人之间如何互动。最具启发的思想是:文
化是人类之间的联系纽带,也是他们与他者互动的方式。(这成为后来文化差异与互动研究的理论来源,如丁允珠的“面子协商”理论)
2、将文化研究从宏观视野转为微观视野转向了微观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界定了文化的“基本讯息系统”(Primary Message Systems),即互动、联合、生存、两性、领土、时间、学习、消遣、防卫、利用,构成了对文化的立体化理解。其空间行为模式(proxemics)把空间当做文化的特殊表现方式,认为来自不同的感官世界中,一种文化中的人根据其文化感知模式而获得的体验会完全不同于其他文化。同时,在文化身份确认笼罩下的人们往往把他者视为他们自己的不可预测的、不可控制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交流障碍,为此,必须超越文化,把自己从潜意识中的文化网络中解脱出来。
2、霍夫斯特德的“文化差异的维度”
荷兰学者霍夫斯特德(Greet Hofstede)在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了一次迄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文化价值调查研究,调查了66个国家117000位IBM员工的工作价值,形成了1980年出版的《文化的后果》(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其“洋葱”文化观点:
第一层(最外):象征物(Symbols),如服装、语言、建筑物等,人肉眼可见的。
第二层:英雄人物(Heroes)人们所崇拜英雄的性格代表了此文化里大多数人的性格,英雄的性格=民族性格。
第三层:礼仪(Rituals),是每种文化里对待人和自然的独特的表示方式,如中国的座次,日本的鞠躬。
第四层(最里)价值观(Values),人们相信什么是真善美的抽象观念,也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文化差异的4个维度:
第一,权力距离(power distence),即在一个组织中(家庭、学校和社区等),权力的集中程度和领导的独裁程度,以及一个社会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接受这种权力分配的不平等。(研究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就可以判定一个社会对权力差距的接受程度)
第二,不确定性避免(uncertainty avoidance),即文化成员对于不确定的或是未知的情况所感觉到的恐慌程度。相对而言,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人们更注重情感,有一种高度的紧迫感和进取心。而在不确定性低的社会中,人们倾向于反送的生活态度和鼓励冒险的倾向。
第三,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inp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个体主义——松散的社会结构组织,照顾自己和自己的家庭,重视个人自身的价值与需求,依靠个人努力来为自己谋取利益。集体主义——结合紧密的社会组织,以“在群体之内”和“在群体之外”来区分,从出生就与内部集团结合并希望收到照顾以及保持绝对的忠诚。
第四,男性度与女性度(masculine versus femininity),即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的价值标准。男性社会-统治地位有男性气概(如自信武断、进取好胜、执着而坦然)。女性社会则反之。一个社会对男子气概评价越高,男子与女子之间的价值观差异也就越大。
他把文化这一概念变成了可以测量的操作型变量,以及一种比安排好了的“精神软件”,这给文化差异的分析带来了定量研究的可能性,但也凸显了人们调解自身已适应新环境的局限性。
3、特兰迪斯的“文化差异的维度”
1958年拿到心理学博士学位,从此进入心理学领域,从事态度、偏见和社会距离等问题的研究。
文化差异的三个(层层递进)维度:
第一、文化的复杂性(culture complexity),从文化内部复杂程度对文化进行比较。一个文化内部内群体的数量与功能也是文化复杂性的一个重要标志(数量增加,对个体约束力降低,个体对群体忠诚度降低,流动性大,个体选择群体归宿增多;数量少,个体依赖群体,强调内部和谐和合作,与外群体竞争对抗,严格约束力,严厉的惩罚)。所以文化的复杂性可以到处文化的宽松与严厉这一维度。第二、文化的严厉与宽松(tightness and looseness),即在同质性高的文化中,群体要求个体遵守群团体的规范,对于偏离群体规范的行为给予极大的惩罚和心理压力;在异质性高的文化中,群体的规范没有那么清楚和严厉,可以容忍个体有一定程度的偏离。由此,全体文化表现进入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维度。第三、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指个体如何处理个人行为目标和集体行为目标的关系。个体主义——个人目标助于群体目标之上,态度是比规范更具威力的社会行为指标;集体主义——自我与群体相互依赖,规范是比态度更具威力的社会行为指标。(有很多局限)
他认为这三个维度直接影响着个体对自我、群我、角色与责任、共同合作、目标认同等心理边界的确定。
4、古迪昆斯特的“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 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 简称AUM理论
1984年,古迪昆斯特(W.B.Gudukunst)和金洋咏(kim,Young Yun)合作出版《与陌生人交流:跨文化传播的路径》(Communication with Strangers: 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再次升华了西美尔的“陌生人”概念——与陌生人的交流问题是跨文化传播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引出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阶层的人如何互相理解的问题。
一、他们围绕“陌生人”概念构建自己的理论:
“陌生人”被定义为“来自不同群体的部位我们所了解的人”,“你和一个同种族同语言的同事的互动,与你和一个完全不同的因纽特人的互动,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是质的区别,而是陌生程度(degree of strangeness)的区别”。在此,他们对种族界限的淡化,为更加细致地去理解各个层面的“群体”的文化铺平了道路。
二、他们把分散的理论成果纳入有文化影响构成的范式体系中。如文化影响、社会文化影响、心理文化影响、环境影响。
三、消减人的焦虑与不确定性,是与陌生人交流的关键。(目的是将误解降到最低水平)
“不确定性”,指人无法预测或解释他人的态度、行为和感受; “焦虑”,指不安、紧张、担心或忧虑等心理反应。四、三组表面性的因素交互作用造成了焦虑与不确定性:
1、动机因素(需求、吸引、社会义务、自我概念、对新的信息的开放程度);
2、知识因素(知识期待、信息网络分享、对多种观点的知识、对可供选择的解释的知识、关于同一和差异的知识)
3、技能知识(移情的能力、包容多种观点的能力、适应沟通的能力、创造新概念的能力、调试行为的能力、搜集适用信息的能力)
1993年,进一步发现,焦虑和不确定性的(最高和最低)限度,影响传播效果。高于对大限度时:过分焦虑或者无法预测陌生人行为而逃避;低于最低限度时,不在意或者过于自信所做的预测而无视。由此引出“焦虑与不确定性管理”理论。
四、AUM理论:
当焦虑和不确定性介于最小和最大限度之间时,可以通过有意识地控制一种基本因素(如移情力)来提高传播质量 理论悖论:如何寻求焦虑与非焦虑、确定与非确定的动态平衡点
5.菲利普森的文化代码理论
德尔·海默尔(Dell Hymes)在1964年《美国人类学家》(American Anthropologist)上第一次提出“民族志传播学”。而菲利普森(Gerry Philipsen)是第一个把民族志传播学真正引入传播学研究中的人。他的研究围绕语言社区的传播实践及其行为规范和解释规范行为。
归纳了民族志传播学研究的四条假设:
1、同一文化群体的成员创造了共享的意义,他们所使用的代码有一定程度的共性;
2、任何一个文化群体内的传播者必须协调他们之间的行为,换言之,传播行为必须具有一定的秩序或体系;
3、对单个群体来说,意义和行为更为具有特殊性,也就是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4、不同群体的行为和代码各不相同,每个群体在理解特定代码和行为时所采用的方式也不相同。对文化的理解:
文化在他看来,就是由生活各个方面的符号、意义、假设和规则组成的代码,一个社区的成员所使用并借助于它来组织、建构自身的日常生活,来实现社区中的互动与理解。
1992年首次提出语言代码概念,即“传播行为文化层面上不同代码”。他指出,“言语代码是指历史上制定的,社会中建构的与传播行为相关的说话方式、意义、前提和规则体系。”以此把握文化与传播之间的关系。
1997年正式提出言语代码理论(Speech Code Theory),包括了六大命题(six propositions):
1、只要有独特的文化,就会有独特的言语代码;
2、任何特定的言语社区都使用了一种以上的言语代码,在同一个生活世界中存在着各种与传播行为有关的代码;
3、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的言语代码,每个代码揭示出该文化中自我、社会的策略性行为的结构层次。(情景词汇的符号和意义不但指称传播行为的各个方面,而且还可指称互动者或社会关系,是我们明白传播行为如何将社会关系中的人联系起来。)
4、言语的意义与互动者使用的言语代码息息相关;
5、言语代码的规则和假设蕴藏在言谈活动当中,因此观察与描写言语代码的关键在于观察传播行为;
6、巧妙地运用某种情形中的言语代码是预测、解释和控制、理解传播行为及其慎重而符合道德规范的话语形式的充分条件。意义评价:该理论能够提供对人的传播行为的语境化理解,呈现传播与文化的关系,从而提供了与日常生活中的他者进行互动的可能路径。正因此这一点,它与文化研究的权力、意义、文本分析相区别,通过对某一社区语言代码的解码,来理解社区成员的传播实践,导引出更为细致地观察。
6、丁允珠的“面子协商”理论Face-Negotiation Theory
这一理论认为,社会互动是一种有其自身规范的表演,互动双方在观众的注视下,表演社会赋予他们的角色,并在合理和技巧的演出中操纵观众对自己记得看法,维护自己的面子。理论背景:面子是个人的自我在某种关系情境中呈现出来的形象,他是在某一情境下进行互动者互相界定的身份;每一种文化的成员都会为他们想要拥有的面子而与互动对方进行协商。不过,不同文化中对“我”的概念有不同界定方式,会导致不同的“我”被呈现在公众面前。四个基本假设:
1、在一切需要沟通交流的场合,所有文化的人都试着维持和协商面子。
2、当拥有自我身份认同的交流者出现问题时,面子的概念在脆弱的人际关系情况下是特别易受质疑的,比如尴尬和冲突的情况。
3、文化变动性、个体水平的变动,环境和情景的变动都会影响成员以什么面子表情示人(自我导向性保留面子和他人导向性保留面子);
4、面子关切影响各种面子功夫以及在组织内和人际关系的冲突管理的有效使用。
为了分析不同的文化观,她导入了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并作了具体解释:
高语境文化——意义和语境紧密关联,隐含在语境和关系当中,没有绝对固定语词解释;倾向于集体主义;“我们”而不是“我”代表最高认同。
低语境文化——注重语言符号本身既定的意义和意思;倾向于个体主义;“我”自身的认同才是最高认同。
“自我面子关切”和“他者面子关切”的协商方式: 高语境文化——追求积极的面子。
“要面子”(Face-assertion),表示面子有极高价值,人们生活在群体中,有被接纳被保护被包容的要求。
“给面子”(Face-giving),鼓励支持并满足人们对被包容被接纳被承认的需求。
低语境文化——追求消极、被动的面子,因为这类面子主要作用是维护自我的最起码的尊严,不具有对他人的控制和支配作用。
“挽回面子”(Face-restoration),即要求自我的自由、空间、避免与他人侵害个人的独立自治;
“留面子”(Face-saving),即表现出对他人自由、空间和某种孤僻的尊重。
实际上揭露出面子(自我的公众形象)是个体在群体生活中最基本的符号资源。它深刻地联系着个体的心灵-人格结构、关于安全和恐惧的潜意识、联系着人与人之间建立的权力支配关系、礼仪交换关系。意味着,在跨文化沟通中,不仅要了解自身的文化,也要表现出愿意接受他者文化的差异。
7、约翰·贝利的文化适应理论
他当了三年水手,从20世纪60年代潜心研究心理学,开辟跨文化心理学,成为国际跨文化心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
一生致力于跨文化心理学理论体系构建,1992年《跨文化心理学》(Cross-cultural Psychology: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最引入关注的是其文化适应理论(acculturation),其结构框架被称为“Berry的理论框架”。
意义:该理论至极全球化的核心问题,全市文化适应过程和结果、分析文化适应的态度和去向、理清文化适应群体、提出引人深思问题(群体和个人在文化交往和变迁中如何自我定位;如何对应这一过程;人们的跨文化策略;如何改变个人的经历和承受压力已获得最终的适应)。
最初的文化理论:单维度、单向度、非主流文化个体最终完全融入主流文化,被主流文化同化。
双文化的状态(biculturalism),文化适应中的个体在某些方面已经被主流文化同化,但是另一方面却仍然受原来的文化的影响。
他认为文化适应的过程实际上对发生相互接触的这两个不同文化都会产生影响,只不过主流文化影响小而已。因此他的双维度模型将文化适应研究推到一个更加全面、细致深入的阶段。两个维度的考量:保持传统文化和身份的倾向性;和其他民族文化群体交流的倾向性。
从非主流文化族群的角度:
整合——文化适应中的个体既重视保持传统文化,也注重于其他群体进行日常的交往;
同化——个体不愿意保持他们原来的文化认同,却与其他文化群体有频繁的交往; 分离——个体重视自己原有文化,希望避免与其他群体进行交流;
边缘化(最难以接受)——个体既不能保持原来文化,又不被其他群体文化所接受;
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交流最终产生的策略:
当主流文化实行熔炉策略时,非主流群体会采取同化; 当主流文化实行熔炉种族隔离时,非主流群体会采取分离; 当主流文化实行排外策略时,非主流群体会采取边缘化;
当主流文化实行多元文化主义策略时,非主流群体会采取整合策略。
这个模式否认全球化会带来同质化的唯一可能,向人们展示了四种可能的后果:
1、世界文化同质化——非主流社会逐渐趋同于主流社会(同化);
2、相互的改变——全球化导致交流双方的某些方面的趋同,共享一些特质的同时有保留了各自的独特之处(融合);
3、相互排斥——非主流群体抗拒主流群体的影响并与之隔离,或主流群体无法与非主流群体交往;
4、主流支配——非主流文化被毁灭,并且不能融入主流文化,其成员丧失了文化纽带(被边缘化)。结论:我们能否跨文化交流,取决于我们如何改变自己,与不同的文化融合。全球化的应对,是我们如何去平衡自己传统文化和身份认同与世界其他多文化的融合,而不是抗拒、逃避或者企图支配他者。
8、霍华德·贾尔斯的传播适应理论
1971年凭借论文《社会互动中言语模式研究:口音识别及口音改变》获得博士学位后,贾尔斯(Howard Giles)便一直着眼于研究不同传播环境中人们彼此交流、彼此改变间的互动现象,进而探索人们在合作中互相影响的方式,成为“传播适应理论”(Communication Accommodation Theory,CAT)的主要代表人物。
Accommodation是acculturation的一种类型,是对主文化有保留的接受和调整以适应主文化,或者可以说是为了适应主文化而对自己的行为他尽可能小的调整。
20世纪80年代,提出“言语调解理论”(Speech Accommodation Theory),着重强调主观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1984年进一步建构“种族语言模式”(Ethno linguistic model),认为:母语使用者在于非母语使用者互动时会产生角色变化,母语使用者常因占据较优势的语言能力或较高的社会语言地位而在互动时成为主动并具有支配主导地位的角色。
1988年,从传播学角度拓展了“言语适应理论”(关于口音灵动性问题的研究)的适用范围,并重新定义为“传播适应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自己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说话者有动机和目的,比如,运用言语策略姨婆去赞同或显示个性。出于这些动机,说话者使用的策略主要是言语同化与言语异化,这些语言手段分别用来缩小或拉大传播的距离。三种表现形式:
同化(Convergence)现象。个体在不同的相互作用下改变他们的语言模式以适应他者,为了显示对交互环境中对他人的赞成,个体可能会表现出趋同的倾向。异化(Divergence)现象。异化会发生在两个语言、文化等背景相异的群体间,其中一方会在谈话中着重强调与他们说话对象不相配的特质,以表示对其反对。保持(Maintenance)现象。发生在个体不改变特定交流行为或表现时。同化与异化现象的原因:一个心理反应,即人们豆油希望被喜欢、被肯定、被接纳的需求。满足他人的期望是影响我们是否趋同的最强烈因素。反之,与他人保持距离,通过展现不同点而感到骄傲,可以使人们异化。
第三篇:国际传播笔记doc
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美)福特纳(Forever.R.S.)著;刘利群译,一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8 书名原文: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第1章 国际传播简介 国际传播的特点 目的性
国际传播既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即传播既可以有意地跨越国界,也可无意地超越国界进行。
频道
国际传播既可以是公共的,也可以是私有的,公共传播是指大众可以接收到的传播。传输技术
在国际传播系统中,信息的传播渠道可以是无线电菠、电线电缆,或者是影碟、录音带和录像带。
内容形式
国际传播可采用多种形式,包括娱乐、公共事务和由国际广播机构传播的新闻节目;由国际电讯机构如美联社或路透社传送的新闻原始稿;由国际数据处理和数据库公司提供的计算机数据和软件;由美国电报电话公司传送的声讯和电报业务;通过军事频率为诸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样的组织传送的加密信息;以及使馆之间交换的外交信息等。文化影响
一些学者认为,强国可以通过国际传播系统将它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包括新闻价值、社会道德和政治经济理念)强加给比较落后的国家。国家间的争议在于有些国家试图保护其自以为源远流长的文化(或博大精深的)习俗及交流方式,有些国家则认为这些习惯不利于跨文化的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阻碍了信息的自由流通和交流的权利。政治本质
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国际传播都带有政治色彩。传播可以公开带有政治性质,也可以隐含有政治色彩,或者只是受到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的影响。
国际传播与政治历史
1835-1932年:国际会议期
该时期是国际传播技术发展的初期:电报(1837年)、海底电缆(1866年)、电话(1876年)、无线电(1897年)和广播(1907年)纷纷出现。
1933一1969年:政治化和宣传时期
国际传播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以一些国家公开成立国际宣传机关为开端。
1970年至今:多元复杂期
政治化与宣传时期实际上永远不会结束。但是在第三阶段,新的传播科技的应用和许多脱离欧洲殖民地而独立的新兴国家的出现,使得国际传播的环境更趋复杂。此期间,经济成为与政治并驾齐驱的对国际传播内容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国际协定的作用
有的国际传播活动都是以各主权国家所签署的协议为基础而展开的。
第2章 以理论的角度看地球都市
国际传播的理论基础 国际传播和社会控制
国内架构和全球架构的比较:要了解社会控制的实践活动首无要了解两种基本架构:国内架构和国际(或全球)架构。在一些国家中,政治和经济的精英分子或政府也许试图用下列方法控制社会大众:他们为社会确定目标,建并强力推行行为准则,决定人们生活中该做些什么、可以买些什么等等。而在国际方面,一些国家或许试图通过影响他国的外交政策、进出口贸易活动、电信和广播电视系统的技术标准等等来达到控制其他国家的目的。信息出自由流通和社会控制:控制传播一直是有效控制社会的方法
社会控制的策略:把持传播工具控制社会,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策略。如前面所说,运用假信息和宣传会给人们造成混淆,使人们难以认清事实的真相。有些国家也否认敌对国家所做的报道,或者拒绝证实或否认这些报道,让人们自己去思考。除了上述使人们迷惑的策略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拒绝所有可以接触到的信息。
避免社会控制:殷尼斯认为,在任何社会中,传播都是社会控制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保持建立在传播媒介之上的所谓的“知识垄断”。然而,他也指出,距离社会权力中心越远,政府对其实施有效控制的能力就越弱。其结果是处在社会边缘的入创造出替代性的垄断知识,并最终向占统治地位的垄断者挑战。
传播理论的中心热点
播理论的中心热点是所传播的讯息(或内涵)的本质及其在社会和生活中的作用:即通过这些讯息所形成的社会互动的性质。
国际传播理论的象征和意义
国际传播的“效果”
人们并不能凭借以上的观察资料就妄言国际传播的功用甚微。精英们并不一定只通过直接而有效的宣传对非精英群体实行社会控制,他们甚至根本用不着使用这种宣传工具。通过对传播技术的垄断、对国际管理规则的主宰或对节日内容的审查,他们对传播体系的控制可能比公然使用宣传手段更加有效。
效果评估中的人类中心主义 要了解国际传播的效果,必须认识到国际传播巾存在着两个中心方面一首先是人的作用:人使用传播设备,人构成国际传播内容的受众。人生活在文化之中,文化是参与、解释和运用信息(讯息)的“终极屏障”。在国际传播系统中,人是主动的,尽管许多人由于欠缺经济能力而被排除在国际传播系统之外。
国际传播的系统化分析
系统化分析着重探讨国际传播流通中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包括:技术部分(电缆、录音材料、无线电波等),经济部分(贸易问题、关税、税款、投资策略等),政冶和聋理规财部分(国家主权、国际协定的制定、联盟、地理政治平衡),文化部分(国家和民族的描述、文化产品的依赖和支配等),以及赴会控制(宣传、信息流通、传播权等)。这些部分将国际传播的参与者和各国政府、立法和代表机构、公司和受众连接在一起。
单一传播系统与独立传播系统的比较
统研究既要注意到单一系统的每一部分,也要兼顾到独立系统(独立系统有理由被看作是一个子系统)。单一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用于国际传播的科技
为控制系统,各国在创造、维护和使用系统过程中所依赖的哲学思想(如政治或意识形态)各国通过开发和使用系统,以及通过介入系统运作所寻求的目标 系统的内容(以及创造的理由)开发和使用系统所产生的预期的和非预期的后果 单一系统与它的各个子系统和各个部分的关系
系统组成部分所针对的受欢以及系统组成部分的用户一一他们对系统其内容的关注和感知 系统的某些特征也是任何系统分析都必须加以考虑的,这些特征包括: 系统是过程的结果一一既然这样,传播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过程 系统是动态的
变化中的系统的各个部分的关系不一定是线性的
社会控制和人权
政治主权与传播权的比较
国家操作系统对人民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随着系统的发展,在国际关系中主宰信息流通的两个基本原则频繁发生冲突。国家不同,社会控制的重点也不同。许多国家重点强调决定传播的政治主权的重要性,而另一些国家出于自身政治和经济原因要求国际社会承认人民拥有“传播权(right to communicate)寻求信息和自由表达思想的权利。
社会控制下的政治的经济政策
较大范围的研究还有两个部分必须考虑。首先,许多国家所实行的政治与经济政策,表面上并没有控制信息,实际上对跨国界的信息流通却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些政策包括对进口传播产品的限制,对跨国界技术的课税及设置高额关税等。较大范围的研究所涉及的第二部分是秘密传播,特别是秘密广播问题。
理论透视的文化问题 知识产权
简而言之,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许多大公司可以更有效地支配市场,并获取更多的利润。由此出现了两种意见的争论:一方将知识产权的保护协定视为仅仅是大国和富国长期、持续控制小国和穷国的手段,另一方则以信息“自由流通”为由反驳这种说法。
文化帝国主义和霸权
像政治主权一样,文化主权牵涉到抵抗外来影响,发展及保护本国文化的权利和能力。这种政治与文化的关联原则是文化帝国主义争论的基本理论主张。
第3章 国际传播中的科技范畴
在考虑传播的技术因素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项传播技术术语: 频带宽度: 它决定了某段时间之内可传送的信息量一一也就是指传输速度。流动方向:流动的方向既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利用度:指人们使用技术的容易程度。
传播特性:短波通讯是国际无线电通讯中最主要的手段,但是,短波信号的质量常常受到以下几项重要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发射机的位置与电力大小,天线的种类,包括其传送增益,以及电离层的情况。频率
卫星通信组织
国际卫星的未来:宽频光纤电缆的出现给国际卫星的未来罩上了一层阴影.结论 应用于国际传播系统的科技仅仅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系统该部分的开发和利用,加剧了系统的复杂化和争议。各国都认为有必要参与到这个系统之中,这意味着它们必须将国内的基本传播设施与国际系统相整合。由于主要的工业大国基本上控制了技术标准的决策权,同时这些国家也是系统技术的拥有国和制造母国,许多国家,特别是贫穷国家,只能在不利的条件下加人国际系统,因为实际上,这个系统并非为了这些穷国的利益而开发,所设计的技术成分也不能满足它们的真正需要。
于是,整合如同一把双刃剑。有时,它可以引导人们建立其他的获取信息的途径,有时,它又为外部信息和娱乐经由国内系统进入内部提供了途径。整合也使国内的信息不平等迸一步加剧(使得信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或向那些无法参与国内传播系统的人提供了访问外部系统的条件,从威胁了中央集中控制基础设施的“知识垄断”。
整合、信息不平等的加剧、其他的获取信息渠道的出现,这一切不仅导致了国内的冲突,还如同催化剂,引发了技术、管理、文化、政治和经济问题上的国际性分歧。
整合使国内信息不平等进一步加剧。在许多国家,使用基本通讯业务的机会仅限于城市,因为政府并没有进行全国性大规模的系统扩充所必需的开支。
技术上的争论也常常导致其他问题上的冲突,如宣传、人权或文化主权.了解国际传播技术有助于我们认清许多相关问题.它们显示了传播系统中所存在的严重的不平等,并显示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和政治模式对人们试图将该系统用于促进国际合作, 建设和平,解决人类其他严重问题时所设置的障碍。
第4章 现代国际传播的诞生(1835一1913年)结论
尽管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开展了多种合作,以便促进国际传播的发展,但国际传播系统的扩大也引发了各国在政治和商业方面的激烈竞争。各国想方设法垄断国际传播系统的企图十分明显,即使在各国试图解决系统互连、频率协调以及运用新科技解决旧问题时,也处处可见各国的野心。
有些问题的产生在于战争爆发时欧洲各国之间原有的敌意,从而导致国与国之间爆发战争;有些则是19世纪后半叶帝国主义瓜分世界所造成的。各帝国千方百计地控制殖民统治权,它们视国际传播为帮助它们实现的的手段,从而反对其用于商业用途的可能性(特别是不在本国之内的商业用途),因为商业用途可能会造成对新传播手段的垄断。
在这段时间里,真正的冲突抗是不应忽略的,国际传播系统的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实质性进步也是不应忽略的。
第5章 在战后环境中开发新的潜能(19 l4--1932年)结论
早期的控制新闻的斗争,部分地是由于人们认识到了国际传播系统的扩展,特别是无线电应用的重要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各个参战国认识到了传播系统的可控制性。虽然传播步伐加快了,系统扩展到了全球范围,但各个国家的大部分活动仍被限制在具体的范围内,电缆必须相互连接,无线电报必须编码,殖民或帝国系统仍需要进一步发展。各国都认为,应将传播限制在本国影响的范围之内。这种想法甚至影响了通讯社的跨国界的活动,导致世界被划分为各个影响范围,并导致追逐民族利益的新闻表达方式.然而,无线电话打开了国际系统的渠道。尽管存在着技术上的限制,无线电话还是使个人的跨国、跨洋谈话交流成为可能。这就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进步和神话,并必将带来更大的发展。
短波广播电台„„正在世界各地纷纷出现,有些电台处干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其目标是:(1)保持与边远地区的联系;(2)从本民族的立场出发,在全球范围内宣传本国的民族文化。虽然上述目标是合法的,但是第一个目标的原则巳经在欧洲国家之间引起了磨擦,而第二个目标,即如何区分文化和有目的的宣传。实际上也很难界定。
第6章 国际宣传的辉煌期(1933一1945年)结论
30年代,意识形态的激烈冲突强化了国际传播系统,但随之而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又瓦解了国际传播系统。把传播当作一种意识形态的武器,这要求各国既要保护这一系统的物质材料,如电缆、转播站及广播设备,又要让世界人民了解传播所具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价值。
尖锐的意识形态导致传播越来越政治化,这就要求许多国家重新思考它们曾经拒绝的东西。英国开始了外语节目的广播。美国将所有的私人国际电台纳入政府监管之下,并开展了由政府直接领导的国际广播业务。捷克为了制止德国宣传的侵入,禁止收听国外广播。有些国家通过对国外广播的干扰来保护本国的节目内容。
在30年代,国际传播系统逐渐变成了潜在的(然后成为实际的)战争工具。宣传成为每天例行的公事,信息垄断成为军事斗争必不可少的附属品。私有公司的投资被战争吞没,它们的网络被切断,最后只好将残留的设备运用于战事上。
1939年至1945年间,除了遍布整个欧洲和亚洲的陆、海、空大战外,各国都不忘利用国际传播系统开展攻心战。各国都反对建立和维持对信息的垄断,并用“实际行动”打破这种垄断。
传播所带来的一切好处都被战争破坏无遗了,传播失去了它原有的辉煌。战争结束后,战争的最后结局将决定由哪些势力重建国际传播系统。而这些新势力将延续战争中取得的胜利,继续控制传播系统,并因此取得经济和政治上的优势。
第7章 战后新环境:霸权的兴衰(1946—1969年
结论
国际传播系统的发展从初始阶段到20世纪60年代,一直都是由世界上军事、经济和政治强国来决定什么是适合的体系。它们设立了传播网络,制定了使用费用,决定什么时候合作、什么时候竞争。欧洲帝国等强国,特别是英国,依靠发展和利用传播网络来扩大它们的影响。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帝国利用这些网络,成功地将传播通讯运用于政治和经济目的。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勉强放弃了孤立政策,以国际传播系统为武器和苏联展开了意识形态的战争。
全世界大多数人并末从国际传播系统中获益。这些国际系统只是更有利于帝国政府对广阔的领土及其人民进行集中控制,而不利于他们获得自由。到60年代末,独立国家的数量已超过1946年的两倍。70年代是考验独立国家的年代,这与国际传播系统有关。这些新兴独立国家能否依靠国家的数量和道德力量,令人信服地确立自己的重要地位,使国际传播系统考虑它们的利益?或者说,它们仍将延续以前殖民时期的做法?人们将拭目以待.第8章 全球都市的边缘与核心(1970一1985年)关于建立世界信息与通信新秩序的争议
西方国家被指责为企图保护其目前的信息垄断;社会主义国家则被指责为控制信息流通,阻止不同意见,以及继续执行压制政策;而发展中国家则被指责为掩盖因计划不周、管理不善和政治后果与腐败而造成的政治后果与经济后果。西方工业化国家在承认信息的政治力量的同时,(通常是自私地)把信息当作一种商品,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商品。而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则更愿意把信息当作一种社会财富,应平等自由地分享,尽管它带有一种特有“政治矫正性”。
贸易限制对国际传播系统的影响
各种国际决议“保障”了人们行使言论和信息自由的权利,但这种权利又与国际系统中所需的技术密不可分。在世界各地,仍有许多国家使用各种手段限制人们获得这些技术,其目的有的是为了阻断人们获取这些技术的渠道,有的则是为了保护有限的硬通货储备,或为了达到国家经济的既定目标.主权与信息控制
此处所讨论的各种控制信息或绕过控制的方法,都围绕着政治主权的重心即国家合法地行使职权和权力所展开。衿信息可以加强或削弱国家的主权。各个政府或者其反对派都承认,这就是它们试图控制社会上的信息的原因.结论
出现于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的各种新的传播技术增加了国际传播系统的复杂性。传播的内容更加多样,竞争也更为激烈,北半球国家对该系统的控制实质上已从对传统的硬件基地的控制转向对分配和内容的全面控制。
发展中国家对国际系统的看法日臻成熟,这也导致国际传播系统更为复杂。由于它们已有能力衡量出这一系统对自身目标的影响, 因此,它们从自身利益出发,开始要求完全平等。这就引发了对该系统本身和对该系统内在哲学基础两方面的质疑。由于该系统是历史和强权协议的产物,因而建立时并末考虑到当时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80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的不满已开始引起关注,但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回应。很多长期存在的问题仍然困扰着这一国际系统。政治宣传公有制与私有制的较量、价格与税收、信息自由流通与控制、保护既得经济利益与知识垄断等等。同时,新的传播工具和对国际系统资源的新限制也在不断产生。产生于这个时期的复杂情况将继续存在下去,甚至会因为上述变化而加剧。信息富国和信息贫国之间的差距将越来越大。全球大都市虽然法满足所有公民的基本通信需求,但它仍会继续发展下去。
第9章 全球都市中混乱的政治与经济(1986年至今)结论
在20世纪90年代,国际传播系统的潜能取得了大规模的发展。“地球村,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离我们更近。然而,有几种趋势,尤其是信息丰富与信息贫乏国家之间的差异将继续下去的趋势仍然存在。尽管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充足的通讯是经济和社会繁荣的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但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在这个日益复杂和昂贵的体系中公平地分享机会.有些国家几乎是在恳求给它们机会,以便在国际体系中拥有一席之地.尽管人们一再发出这样的呼吁,世界上的工业化国家在此期间仍然拒绝将空中的卫星轨道区或新型通讯服务的频率段留给未来.它们还不断使用更新的科技,增加对工厂、设备和用于国际通讯服务的传输频道的投资.与此同时,为发展一个一体化的而非支离破碎的国际传播系统而做的努力却停滞不前。东西方意识形态的高墙虽然开始崩溃,但南北半球间的经济差距却变得更大。由Intelsat占主导地位的国际卫星网络开始分裂,出现了要求欧洲国家内部私有化和整个国际系统商业化的新压力。甚至美国用于系统中的各种软件(录音产品、电视节日、电影和数据等等)的主导地位也开始受到其他国家的企业的威胁。系统似乎迸入了一个不断重组的阶段。竞争来自四面八方,整个国际传播系统的变化之快,令人无法控制。
系统的分裂重组和变化多端本应带来系统内部更多的平等,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变化依然集中在历史上占支配地位的工业化国家,如欧洲、北美和日本。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如香港、南朝鲜、台湾和新加坡加入到这些国家的行列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成为重要的地区或国际控制中心。
那么,对未来将如何把握呢?如果说历史已给了我们一个教训的话,那就是,一个日益复杂和不断变化着的国际体系的离心力会继续扩大富国与贫国之间的差距。新的科技将继续扩大国际传播的可能性,但却无世界公民提供真正的交流权利。地球这个大都市是不可能变成一个小村庄的。
第10章 国际传播系统的未来
当今国际传播系统是下述历史条件的产物:(1)在一定时期内所能获得的科学和技术知识,(2)各国之间的政治动态,(3)世界各国的经济状况,(4)各国在意识形态方面所承受的约束,(5)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和社会关系。
传播是一项基本人权? 传播意义重大,信息就是力量,控制则至关重要。长期以来,世界民众在获得传播手段(包括传输与接收)或信息本身的平等使用权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难,这种情况还将继续下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传播和信息的生产、传输和接收方式在不断地成倍增长,但对传播技术及其内容进行集中控制的做法也在加强。
国际传播和公共外交
公共外交旨在通过公众传播的手段影响其他国家的人民,进而影响其国家政策。公共外交可以补充甚至避开政府官方代表之间所展开的传统外交。它寻求使别国的民众建立或改变对该国行为的看法,或者影响公众对该国的政治体系、经济体系、意识形态或人民生活方式所持有的见解.公共外交的方式
公共外交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出版书籍,发行电视或电影节目,艺术表演团体或戏剧公司组织巡回演出,举办艺术展览,参加贸易博览会,建立学生交流项目,由一国的研究、政治机构或学术机构派入讲学等等。最明显的一种方式是使用国际无线电或电视广播:各国在这里发生了跨国界的对抗,意识形态在这里互相冲突。宣传活动也在这里进行。第二种方式职是丹尼尔-伯斯汀说的制造假事件来吸引媒体的注意与报道。这些“事件”包括记者招待会,首脑会议、外交部长或经济部长会议,还有一些国际组织的内部会议.对公共外交的担忧
两个主要问题影响了公共外交的努力。首无是宣传和干涉一国内政的问题。国际决议历未都谴责宣传,尤其是那些旨在或可能挑起骚乱的宣传。此外,根据国际法,任何干涉他国内政的传播都是违法的。公共外交就其定义来说,旨在影响其他国家的公共舆论.但是, 显而易见的是,不同的国家对某一特定信息或传播策略是否构成干涉或宣传的判断是不同的。国家之间的对抗几乎不可避免地使人认为对公共外交努力是干涉内政或宣传。公共外交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超级大国之间关系(后来是美国和独联体之间的关系)的变化趋势。
国际传播法律和法规 然而,南北之间或自由社会与封闭社会之间的利益并不是在所有问题上都能偶合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关注贸易问题、文化侵略问题,以及西方通讯社将如何向全世界人民描绘它们等问题。这些关注可能会使它们作出新的举动,如控制信息流通或向记者发许可证,而这正是西方国家所厌恶的。南北在信息使用率上的差距可能会扩大,缩小差距或许取决于发展中国家能否认识到应当通过使用新技术来解决信息流通这一历史失衡问题。它或许还取决于发达国家能以何种速度推动创建新的服务,科甩它的技术优势,或车富的信息资源(技术、软件、信息本身)能否被世界各国公平地分享。
结论
在信息控制方面,上述各种潜在的变化将会带来越来越多的争议。国际传播系统发展的一些趋势要求更多的准入,而另一些趋势则有可能增加对准人的控制。有越来越严重的文化侵略现象,有些趋势有限制文化商品的进口或控制盗版产品的现象。虽然国际传播系统不断演化,但也难以解决自1 8世纪中期以来就困扰该系统的一些问题。当今的传播系统将提供更先进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技术。
不论国际传播系统如何变化,对于全球大多数人来说,麦克卢汉干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地球村”观念,似乎到公元2000年也只是个遥远不可及的梦想。虽然全世界人民之间的交流在不断增加,并将进一步增加。但并不是全世界大多数人口都参与这种交流,即便在将来,短时间内不太可能达到这一点。事实上,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使用国际传播系统百分比例还有可能下降。未来最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地球大都市,在那里,传播系统提供沟通的网络(科技的神经系统),公民通过政府和企业的活动来接触这些传播方式。
发展中国家的前景仍不容乐观。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技术资源如此之少“,从影响西方国家的电信业的科技进步中“获取利益简直不太可能”“就目前的人口与电话主线的发展状况来看,第三世界国家要花4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追上西方国家的电话普及率。”在评价发展中国家利用新科技置身于国际传播系统时,德图左斯认为:
新技术会扩大贫富之间的差距吗?我认为是的。‘除非富国愿意帮助发展中国家使用新技术,不然,信息时代可能会加深穷国与富国之间的差距。
富有的国家应该谨记,如果它们被信息时代的魅力所陶醉和迷惑从而忽略了为社会创诰有形财富的话,„„信息巨人的实力将化为虚有,并走向灭亡。
第四篇:组织传播笔记
组织传播/(美)米勒(MiIIer,K,)著;袁军等译,一北京:华夏出版社,2O()(),1
第一编
根本学派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组织是一个通过协调活动来到达个人和集体目标的一个社会集合体(或一群入)。通过协调活动,某种程度的组织结构得以建立起来,以帮助组织成员处理相互之间以及与更大的组织环境中其他人之间的关系。至于传播,大多数学者认为它是具有交互性(transanctional)
(例如。它包括两个或以上的入在一个环境中的互动)和象征性~symbolic)
(例如,在各种抽象意义上传播交往“象征〞着其他事物>的过程。所以,对“组织传播〞的研究就会涉及到组织环境是怎样影响传播过程的以及传播的象征性质是怎样使传播不同于其他组织活动的。这种研究还涉及组织环境和传播过程之间颇为吸引人的交互作用。
第一章
古典学派
组织的机械隐喻
其中一点强调专业化的重要性|、机械隐喻的第二个共同点是标准化,最后一点是:机械具有高度的可预测性。
亨利.法约尔的古典管理理论1
(管理要素
法约尔提出了五个根本管理要素一一即管理工作的内容。第一个要素是方案,即面向未来,确定到达组织目标的最好方式。法约尔认为。“行动方案可以促进组织资源的利用和到达且标最正确方式的选择,(p.50)。法约尔提出的第二个要素是组织。他从管理人力资源(雇员)和评估员工表现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法约尔接着强调的是管理中的第三个要素,即指挥要素。通过指挥,管理层便可向员工指派任务,以到达组织目标。法约尔管理系统中的第四个要素是协调。通过协调,“组织中的个体活动将朝一个整体目标努力〞。古典管理的最后一个要素是控制,它指通过目标和活动之间的比拟,确保组织依方案运作。)
≮管理原那么
组织结构原那么法约尔管理原那么探讨得最多的是怎样整合组织的各个部门。下面六项原那么是特别针对组织结构的。
等级链:该原那么主张组织应该采取严格的纵向等级结构,传播也应该大致依这个等级结构垂直流动(如按组织结构表上下流动)。
~统一命令:该原那么主张对某一特定工作,一个员工只听从一个上司的指挥。
统一指挥:该原那么主张目标相似的活动应当由一个主管管理。
劳动分工:该原那么主张,如果让员工从事定量的特定工作,他会把工作完成得更好。
秩序:该原那么主张组织中的每个员工、每项任务都应有其特定位置。
控制幅度:该原那么主张如果管理者只控制有限的员工,那么他们能到达最大效率
组织权力的原那么下面三项管理原那么与组织内的权力关系有关。这原那么是:
组织集权:该原那么主张,以集权管理方式来控制块策和员工的活动能够使组织最有效地运作。不过,法约尔认为,公司规模、管理者和员工的个性等不确定因素会影响集权的最正确程度。
权力和责任:该项原那么主张,管理者必须具有他们在组织中的位置和他们自身的个性特征所赋予的权力(例如,才智和经验J。但是在拥有权力的同时也必须承当相应责任。
纪律:该原那么主张,所有组织成员必须服从组织规那么和实施这些规那么的管理者。
组织报酬的原那么第三组原那么关系到法约尔对组织内适当奖励的看法
人员报酬:该原那么占张员五应该得到适当的工资和福利作为对其工作的报酬。
公平:该原那么主张,在报酬等方面,员上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
任用稳定:该原那么主张组织应该保证员工有充分的时间从事某项工作,以取得最正确业绩。法约尔(1949)同时也指出,过度的任用稳定反而会降低生产效率。
组织态度的原那么
最后,法约尔针对组织成员应有的态度提出项原那么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该原那么主张只有在整体利益先于个人利益时,组织才能有效运作。
自发性:该原那么主张,管理者必须重视员工为取得最正确组织利益,所儆的努力,并对这样的努力加以引导。
团队精神:该原那么主张组织各阶层都不应存在纷争。
(马克斯.韦伯的官僚理论~
韦伯官僚理论中最重要的方面可能是他对权威作用的关注。韦伯将官僚组织视为一个由权威、权力和纪律组成的系统。他假设这样的权威是建立在三个可能的根底上的:传统型权威、魅力型权威和合理一合法型权威。
传统型权威建立的根底是长期以来人们相信某一组织等级中的某个人应该具有控制权,享有独特的位置。
魅力型权威建立在个性和吸引追随者以及与追随者进行互动的能力上。这一类权威非常不稳定,因为追随者可能会觉得这位领导的领袖素质不再具有吸引力。
合理-合法型权威建立在对规那么的理性应用上,这些规那么靠信息和专门知识开展起来。对合理一合法型权威而言,权力依靠的不是个人,而是创造规那么和标准系统的专门知识和理性。
韦伯提倡以合理一合法型权威作为官僚组织运作的根底。
(弗雷德里克e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的构成要素
第一个原那么是每件工作都能以一种最正确方式完成。第二个原那么要求挑选适合干某项工作的员工,第三个原那么探讨通过对时间和动作的研究而得出的训练员工方法的重要性。第四,泰勒认为,资方和员工有着与生俱来的差异。此,泰勒主张进行严格的劳动分工,由员工从事管理者方案、指导的体力劳动‘。
古典学派中的传播、古典组织传播
传播内容
工作
传播流向
垂直式(从上到下)
传播模式/渠道
通常是书面的传播类型
正式的第二章
人际关系学派
从古典理论到人际关系理论:霍桑实验
首先,这些研究人员认为,产量上升的直接原因是他们给与员工的关注。这个现象——单单对个人的关注就能导致其行为的改变——后来称为霍桑效应。
入际关系运动中的理论
马斯洛白勺需要层次论
第五层:自我实现
第四层:自尊
第三层:归属
第二层:平安
第一层:生理
赫兹伯格的鼓励——保健理论
有一组工作特点能够使员工感到快乐和满意;另外一组特点那么会使员工感到不满和不快。他用动因或鼓励因素来表示员工满意和快乐的工作因素;用保健因素来表示员工免干感到不满或不快的工作因素。赫兹伯格最初的研究引出了一连串鼓励与保健因素。在鼓励因素一类中,包括责任、成就、认可、挑战性的工作及在组织中的的提升。他认为,如果某项工作具备这些因素,个人会对这项工柞感到快乐和满意。保健因素一类那么包括r物质上作条件、工资、福利、公司政策及管理的技术水平。并且认为,缺乏这些因素将导致员工感到不快和不满。
麦格雷戈的X理论与Y理论
奉行X理论的管理者认为,用一双强有力的手来管理根本上没有动力的员工是必要的。相反,信仰Y理论的管理者那么认为员工在满足成就和自我实现需要上具有很强的动力;管理者出工作就在于激发这些有智慧、有动力的员工的先天才能。
第三章
人力资源学派
入力资源学派的根本理论
布莱克与穆顿的管理方格理论
他们首先假设:当领导同时表现出对人和生产的关心,即将古典管理方法(关心生产与人际关系方法(关心人)结合起来时,他们的管理效率最高。
利克特的Ⅳ系统理论
利克特Ⅳ系统理论的组织原那么
第一系统
第二系统
第三系统
第四系统
专权命令式
温和命令式
协商式
参与式
鼓励
恐惧和处分
大局部为奖励
奖励和介入
介入和参与
传播
非常少,很少,有一些,非常多,从上到下
从上到下
从上到下/从下到上
全方位
决策
上层
上层
来自多方的信息
所有入共同决定
生产效率
普通
尚可
良好
优秀
缺席率
非常高
比拟高
一般
低
乌奇的Z理论-
Z理论的原那么强调在组织中开展和培养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例如,Z理论组织会采取长期聘用制虽然不一定都是终生骋用),在员工培训和开展上能够进行大量的投资,以此希望通过这些程序使员工能够具备公司所需要的特定技能,也就是成为公可所能够利用的人力资源。此外,Z理论组织还通过集体决策重视培养员工的认知。
人力资源学派在以下两方面又不同于这两个学派。第一,它的目的是使组织生产效率和个人需求的满足最大化。第二,为到达这两个目标,人力资源学派强调员工那种为组织运作作出奉献的思想。
古典组织、人际关系组织和人力资源组织中的传播
古典学派
人际关系学派
人力资源学派
传播内容
任务
任务或社会的任务、社会的、创新
传播方法
垂直(从上到下)
垂直和水平
全方位,根本团队
传播渠道
通常为书面
通常为面对面
所有渠道
传播类型
正式
非正式
两者都有,但以非正式为主
第二编
现代学派
第四章
系统学派
系统隐喻和系统概念
系统成分
原那么
层级秩序
系统包括较小的次系统,同时必须依附于较大的超系统
相互依存
系统成分间相互依赖以维持有效运作
可渗透的一系统对环境开放,而系统成分之间也彼此开放
输入——中继——输出过程
原那么
交换过程输人和输出的过程要求系统和环境之间进行交换。中继那么需要系统成分之间彼此进行交换。
反响过程系统控制必须通过反响来维持。修正〔负面〕反响能使系统平稳运作。成长〔正面〕反响那么能转化或改变系统
系统属性
原那么
整体性
由干成分之间相互依存,因此系统不只是所有零件的总和
殊途同归
由于成分之间相互依存,因此达成任何系统成果都有多种方式
负熵
由于系统具有开放性,系统有使自身免千崩溃和寻求繁荣的能力
必要品种
由于系统具有开放性,系统应该具有内在复杂性,以应对外在环境的复杂性
两种系统理论)
控制系统论
一个控制系统包含几个相互联系的成分。第一个是位于控制中心虏买笏召彷。系统目标是系统运作的某个特定方面的目的。这个系统运用许多机制来帮助维持这一系统目标。在控制的过程中,反响会被传输到控制中心与原定目标进行比拟。如果目标和反响出现差距,新的机制就会启动以调整系统的行为。
卡尔。韦克白勺组织理论
在韦克的模型中,组织的主要目的是消除信息环境中的歧义。歧义(equivocality)指一个组织的信息环境所固有的不可预测性。(如何理解这些充满歧义的信息环境呢?韦克建议组织成员利用装配规那么和传播循环来理解信息环境。装配规那么指能够引导处于固定理解模型中的组织成员的程序或诀窍。当信息环境的歧义性较低时,装配规那么对理解就特别有用。然而当环境不确定性高的时候,组织成员就应采用传播周期。通过传播循环,组织成员介绍有助于理解具有歧义的环境信息进人环境,并对其做出适当的反响。经过选择的装配规那么和传播循环有时对减少信息环境中的歧义非常有效,有时那么无效。中选择过程有效时,韦克建议采用保存过程,此过程会把这些规那么和循环记下来;以便组织以后使用。
第五章
文化学派
标准性的文化研究
迪尔和肯尼迪的“强势文化〞
迪尔和肯尼迪L1982)认为,商业成功可以通过开展“强势〞文化来到达。如果一个组织具有强势文化的成分,它将是一个适合个人工作的地方。同时会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绩效。迪尔和肯尼迪指出一个强势文化的四个关键成分-:
1、价值观观是成员对一个组织所抱的信念和看法。
2、英雄是代表了一个组织价值观的个人。
3、礼仪和习俗是组织用来赞美其价值规的仪式。
4、最后,文化网络是确立和强化文化价值的传播系统。
彼得斯和沃特曼的“卓越文化〞
彼得斯和沃特曼的“卓越〞组织的主题
.偏好行动2,与顾客保持密切的关系3.自主性和企业家精神4,人员的生产效率5
.身体力行,价值驱动6,集中精力7.简单的形式,少而精的人员8.兼顾松紧的属性
描述性的文化研究
1-,文化是复杂的;2,文化是显现的;3,文化不是一元的沙因的组织文化模型
沙因(1985)先是这样定义组织文化的:一种根本假设的模型一一由一个特定群体在它学习解决外在适应和内在罄合的问题时而创造、发现或开展出来的一一由于运作良好而被认为有效,因此将其传播给组织新成员以作为正确理解、思考和感受这些问题的方法。
文化层次及其互动
人工产品
技术
看得见,但通常
艺术
无法解释的看得见或听得见的行为模型
价值观
可以在物理环境巾测试的较高的注意度
只能由社会共识检验的根本的假设
与环境的关系
事实、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认为理所当然的人性的本质
看不见的人类活动的本质
潜意识的人际关系的本质
组织文化的研究方法
首先,组织文化在一套复杂的假设、价值、行为和人工产品中反映出来。第二,组织文化会随着组织适应环境中的突发情况而变化。第三,组织文化通常由处干不同程度的和谐或竞争中的亚文化构成。第四,通过组织成员的传播互动,组织文化被创造出来并得以维持。
第六章
批判学派
批判学派
首先,批判学派学者相信,某些社会结构和过程会导致根本的权力失衡;其次,权力失衡将导致某些社会结构层和团体异化和遭受压迫;再次,批判学派学者的作用于探索和揭露这些失衡的现象,并且使被压迫团体注意到这个现实。不管是通过直接的政治行动,还是通过被压迫个人的觉醒,都有可能到达解放的目的。
权力的普遍性
对生产方式和方法的控制
生产方式(modes
of
production
l指的是生产过程肯后的经济条件e例如,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建立在对员工剩余劳动晾夺之上。生产方法指的是实际的工作过程一一产品如何生产和效劳如何提供。(批判理论家们相信,当资方和管理者控制了工作场所的生产过程和技术(生产方式)时,就会产生被异化和被压迫的劳动力。异化可能源自科技带来的重复、无聊的工作;当工人被机器人或其他科技成果取代或限制时,就会产生压迫。
对性别问题的控制
这些批判理论家热衷于研究“父权制度是如何鼓吹对性别关系、知识结构和充满干组织中的男性支配权的特定理解的。〞
对组织话语酌控制
最后,传播领域中的批判学派学者认为权力关系是通过组织话语产生和再生的。
意识形态与霸权
意识形态是指“对影响情景和事件认识现实的想当然的假设。〞第一,意识形态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或信念,它还“构建我们的思想,控制我们对现实的理解〞。二,意识形态涉及到几乎不曾受到质疑或审视的假设。第三,通过塑造我们的世界观,意识形态同样可以影响我们的行为。霸权指的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团体促使另外一个团体把臣服作为典范来接受。霸权是“制造出来的赞同〞LHabermas.1971),在这种情况下,被雇佣者乐意接受和稳固等级制权力结构。霸权控制一般是通过意识形态的塑造而形成的,在此意识形态的指导之下,被控制团体接受并且主动参与控制的过程。
解放
批判模型的最终目标是解放。F批判学派理论家的作用在于揭露导致意识形态霸权的社会结构和过程。当被异化的人们能够批判性地思考自身状况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解放。
传播学中的两种批判学派
协调控制理论
协调控制理论认为权力蕴于认同和纪律体系之中。员工认同管理者制定的准那么和标准,并把这些准那么当作进行现场决策和指导工作团队其他成员的根底。这样,即使是在一个推崇民主和参与理念的工作场所,管理部门的意识形态也能通过组织成员的日常行为得以贯彻。
组织传播中的女权主义理论
许多女权主义学者指出,传统形式或官僚形式的组织天然就是父权制的。他们指出,妇女有自己观察世界和通过互动创造意义的独特方式。例如,巴泽耐尔认为组织传播的传统观点突出了竞争性个入主义、因果思维方式和自主性的重要性。相反,女权主义者强调的那么是合作的价值、综合性思维和相互联系。
第三编
持续过程
第七章
社会化过程
组织社会化的模型
\社会化过程的阶段
预期
发生在进入组织前的社会化,包括融入职业的社会化和融入组织的社会化。
磨合新员工进入组织后出现的了解阶段,新员工必须撇开旧的角色和准那么,以适应新组织的期望。
转变
这一状态在社会化过程的完成阶段到达,这时新员工被接受为一名组织内部人员。
社会化的内涵
路易斯(1980)把社会化过程中需要了解的信息分为两大类:与角色相关的信息和与组织文化有关的信息。与角色相关的信息范畴比拟明确,它包括个人为完成工作而必须掌握的信息、技巧、程序和规定。组织里的新成员还必须了解组织文化。
社会化的策略
上述策略通常可分为“制度化,策略(集体的、正式的、连续的、稳定的,糸列的以及保存的)和“个人化〞策略/个人的、非正式的、随意的、变异的、脱节的以及剥夺的)。他们发现这两种社会化的类型对员】有着明显的影响。具体而言,“制度化的社会化似乎增强了工作和纽织的凝聚力,从而使员工变得更加忠诚,而个人化的社会俐烀促进了角色的转化,使角色得到更好的表现〞。
社会化的传播过程
招聘面试具有三种根本的功能:首先,就组织所的代表而言,招聘有潜力的员丁,并对这些应聘者的素质作出判断。其次,应聘者通过面试加强对组织的/解。再次,作为组织和应聘者的首次接触,面试能起到社会化工具的作用,即有利于被录用的新员r更好地适应组织。
新员工寻求信息的策略
(新员工可以通过非常直接的方式(如提出直截了当的问题,或者是询问第三者)或通过更为隐蔽的方式(如通过观察、推断或掩饰性的谈话)寻求信息。这些寻求信息的方法会因为变化无常的需要被减少的程度和寻求信息所需社会本钱的上下而出现变化。
领导一一成员交换角色的开展过程
第一阶段:接受角色
接受角色阶段指主管为了解部属的技能和动机给部属分配任务这一考察过程。
第二阶段:形成角色
形成角色阶段指主管和部属在迸一步开展角色定义中交换资源的协商过程。
第三阶段:角色常规化
在角色常规化阶段,经过前两个阶段的考察和协商,角色得到了很好的理解。角色开展呈从团体内到团体外的连续状态。〔团体内
特点是高度信任、互相影响、高报酬、大力支持,以及完成任务的自主性大。
团体外
特点是信任度低、正式的权威、低报酬、支持少,以及按照工作规定来完成任务。〕
社会化过程研究的学派
古典:社会化被看作是确保员工得到适当训练以实现最好效果和最大效率的方式。所做的研究可能会评估训练方案,或考察实际招聘,以此作为减少由于员工辞职而导致低效率的方法。
入际关系:社会化被看作是尽最大可能使员工成为高度满意的组织成员的方式。所做的研究可能会评估社会化的实践帮助员工满足高层次需求的程度。
入力资源:社会化被看作是使员工对组织作出最大奉献的方式。所做的研究可能会考察社会化实践赋予员工权力的范围,以及选才过程“迭择〞能为组织目标作出奉献的新员工的范围。
系统:社会化被看作是由组织外到组织内的一种界限转换。所做的研究可能会考察界限渗透在此过程中的效果,或传播网络对新员工的适应性所起的作用。
文化:社会化被看作是新员工了解新组织文化的假设、价值观和标准的过程。所做的研究可能会探讨个人为了解新的文化或不同的组织文化之间社会化实践的差异所采取的策略。
批判:社会化被看作是组织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开展和维持与员工的霸权关系的过程。所做的研究可能会考察社会化策略如何成为无形控制的工具,或员工如何通过个人化的过程解放自我。
第八章
行为控制过程
组织环境中的行为控制
鼓励的作用方式
这一领域有两个特别有影响的理论一一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
期望理论首先指出,一个人的绩效是其能力与其努力程度乘积的结果。期望理论说明努力可以表现出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重视与绩效挂钩的奖励(奖励的价值),以及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够得到奖励(努力一奖励的可能性)。
公平理论:第一,个人对公平或不公平的信仰,根据的是自己对投入和回报的认知。第二,个人可通过各种各样的参照点形成关于公平和不公平的观念。
行为控制的传播过程
组织白勺影响过程
些策略是:1
.断言(如以坚决的态度要求服从);2.商量(如提供某种东西来换取服从);3.联盟(在影响需求中谋取他人的支持)
;4.友善(如向对方表示友善);5,上级权威(如依靠老板的权威来要求服从);6.说理(如陈述符合逻辑、合理的理由来获得服从)
;7.制裁(如以惩罚或取消报酬相威胁)。
目标设定过程
目标的明确性
对目标设定的研究一致显示,在目标设定中,设定明确的目标要比设定笼统的目标更有效。
目标难度
实验和实地研究显示,如果所设定的目标既具有挑战性,又不会太难以至于无法实现,目标设定就能够取得最正确效果。
目标设定中的参与
参与可导致有难度的目标,而这反过来叉会促进绩效。其次,参与提供了重要的奖励,如员工满意度提高、职责也更明确。
反响过程
反响背景:反响的交换方式可以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随着背景的正式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其中一个重要背景是通常比拟正式的绩效评估面谈。
反响层面:可以从五个主要层面来区分反响的内容和形式。第一个层面是价值,即反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第二个层面是及时性,即在行为事件发生后以多快的方式给予反响。第三个层面是明确性,指反响所包含信息的详细程度。第四个层面是频率,指给予反响的次数。最后,敏感性指的是反响是否显示了对接受者感受的关心。
反响效果:研究说明,反响接受者最关注的是反响的价值,而且显然更喜欢正面的反响而不喜欢负面的反响。因此,解决“价值困境〞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一种把关于任务的负面反响同对员工的支持结合起来的方式传递反响。
寻求反响
个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寻求信息。一是组织成员可以通过‘‘观察不同情境的暗示、其他人的绩效以及别人对他们行为的反响,来推断他们做得有多好,从而监视他们的环境。二是个人可以通过直接询问其绩效情况来寻求反响信息。
关于行为控制过程的学派
古典:行为控制被视为影响组织任务完成的主要变量,经过动作研究后建立行为目标,而主管被赋予完全的权威来影响部属的绩效。
人际关系:强调利用内部的鼓励因素来控制员工的行为,其信息反响是通过平衡组织的需求和员工个人的需求的方式来实现的。
人力资源:行为控制被看作是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关键步骤,强调员工通过参与目标设定过程来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系统:行为控制被视为控制过程的一局部,利用正面的和反面的反响来促迸组织目标的实现。
文化:文化行为控制的实践(即影响策略、绩效评估制度、目标设定程序)被看作是组织价值观和假设的反映。
批判:行为控制的实践被视为管理部门赖以建立并保持对员工的一种权力和权威关系的机制,员工在这些控制实践中的参与被看作是这种霸权关系中的一个助长因素。
第九章
决策过程
决策过程模型
理性决策模型
在关于组织行为的古典理论中,决策是一个纯粹理性和逻辑性的过程。组织成员先是注意到需要为之作出决策的问题,在仔细界定问题之后,决策者就寻求所有涉及该问题的相关信息。接着,决策者制定出一套可选择的决策方案,然后根据精心设计的决策效果标准对这些方案加以评估。最正确方案确定后,抉策过程便告结束,接下来就可以将决策付诸实施.理性决策的替代方案
理论家们已经远离了古典学派理论家们所提出的理性决策模型。学者们不再把组织决策视为对各种可能性的符合逻辑的权衡,而视为一个满意、直觉或有利于冲突问题解决的过程。
组织决策的描述性研究
纳特的决策过程原始模型
历史的:阐述问题,仔细论证,实施
采取别人的做法
流行的:阐述问题,仔细论证,评估,实施
积极、公开的探索
评价的:阐述问题,评估,实施
寻求根本原理
探索的:阐述问题,实施
被动、防卫性的探索
新型的:阐述问题,建立概念,仔细论证,评怙,实施
寻求新观念
小团体决策
小团体决策途径的根本类型
一元次序途径:一般按照定位、问题分析、方案和稳固的传统次序进行的团体互动。
复杂循环途径:有多重问题一方案循环构成的团体互动。
以方案为中心:不涉及问题界定或分析的活动的团体互动。
有效的小团体决策
团体传播过程对决策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在成员面临达成一致的压力和对问题与方案不进行批判性思考的情况下,团体就可能会作出低质量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决策。团体可以通过警觉性互动或辩证式询问和吹毛求疵过程这样的结构性互动改变这种趋向,作出更有效的决策。
决策参与
参与式决策的情感模型
参与决策
高层次满意度需求
工作满意度
鼓励
生产效率
参与决策的认知模型
上行信息传播
参与决策
生产效率
满意度
下行信息传播
组织中的参与应用和工作场所中的民主
工作场所中的民主的参与并不仅仅是权宜之计一一它基于关于应该怎样对待个人以及让个人投身于社会的入道主义理想之中。这种组织中的参与一般包括广泛问题、对组织过程的实际(而非外表的~影响和组织中各个层级上的民主。
关于决策过程的学派
古典:决策被看作是一个理性和符合逻辑的过程,重点放在决策者为尽可能高效地达成最优化方案所通过的程序上。
入际关系:决策过程中的参与被视为员工满足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如受到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获得满足的员工会随之变得更有效率。
人力资源:决策过程的参与被看作是从员工那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保证组织决策有效执行的一个途径。
系统:决策被视为一个涉及多个有变化阶段的复杂过程,决策参与者被看作是互相依赖并受更大的组织系统制约的。
文化:决策被看作是反映和构成组织准那么和假设的一套措施,决策中的冲突被认为可能是组织亚文化准那么之间差异的显示。
批判:决策被看作是资方对员工实行控制的一个过程。员工在参与决策时,接受组织的决策前提,从而助长了组织中的霸权关系。
第十章
冲突管理过程
冲突过程的概念化
冲突的界定
(他们将冲突界定为“持有相对立目标与价值观的相互依赖的人们之间的互动,他们将对方视为实现自己目标的潜在干扰〞。这一定义强调了冲突的三个主要特征一一相互间作用、目标的不相容性及个体间的相互依赖性。
组织冲突的阶段
潜在的冲突:目标不相容的团体间的相互依赖与相互作用构成了冲突的必要条件。
可觉察的冲突:一个或更多的团体感觉到所处环境中并存的不相容性与相互依赖性。
可感知的冲突:通过关注冲突问题,设计冲突管理策略,冲突各方开始使个人感受到冲突。
冲突外化:冲突通过传播发生。解决冲突的各种策略手段的运用,会导致互动紧张期与缓和期的交替。
冲突后果:冲突对个人、他们的关系以及组织都会产生长期或短期的影响。
组织冲突的管理
:中突类型
将对自我的关注与对他人的关注进行了概念化,从而使管理方格模式更加适用于研究冲突情景。
磋商与协调
磋商是冲突管理的一种特有形式。冲突各方协商、制定必须共同遵守的原那么并且在这些原那么下相互合作以进一步取得相对优势……磋商,不同于其他冲突形式。它强调以互相交换方案、建议作为根底,以便在竞争一一合作的条件下共同解决问题。
第三-方参与的:.突解决
有时候无论通过非正式的协议还是正式的磋商,冲突的个体(或团体)还是不能消除分歧。这时就需要依靠第三方来寻求解决冲突的途径。在组织环境下,常常是由一位主管或局外的权威来充当中间入或仲裁者以平息纠纷。
影响冲突管理过程的因素
个人因素
人们普遍认为诸如个性和性别这些个体特征对解决冲突的方式影响极大。个体看待冲突的视角也会影响其处理冲突的方式。
相互关系因素
冲突各方的关着对解决冲突有着很大的影响。冲突各方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权力或是个体等级地位的差异。冲突关系的另一方面就是冲突各方对形势衡量的一致程度。
组织和团体因素
发现低度冲突组织内部的亚群体间往往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样看来,整合组织结构、保持部门之间传播渠道的畅通是消除冲突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果了解了由社会结构的相互影响和个体间的象征性互动而产生的“协调秩序〞,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冲突。
冲突管理过程的研究方法
古典:认为冲突是传播的中断。当冲突开始影响组织的正常运作时,它就会得到(常常是第三方的控制和处理。
入际关系:消极地认为冲突是组织成员关系不睦的证明。要求冲突各方防止冲突或者相互妥协以恢复和谐的工作关系。
人力资源:认为冲突是组织成熟、开展的可能途径,鼓励冲突各方相互协作以寻求既能满足各方需求又能促进组织更好运行的解决方法。
系统:认为冲突是可以加强也可以减弱的活动的循环。冲突的可能性随着传播网络结构的组织间和个体间的相互依赖而发生变化。
文化:认为冲突产生干个人和团体间不同的引申意义和价值体系,并因之得到揭示。组织文化在冲突层次上相异。
批评:认为表层的组织冲突能反映由阶级结构、经济或性别差异而导致的权力不平衡,并且表层的冲突可以通过组织对话论证得以揭示和维持。
第四编
新兴过程
第十一章
压力和社会支持过程
根本术语及其区分
工作场所压力的根本模型
压力源:个人难于处理的环境因素:工作量、角色冲突、角色模糊、生活事件、家庭/工作冲突
心力交瘁:持续压力导致的紧张:情绪上的筋疲力尽、个性丧失、个人成就感减少
后果:心力交瘁导致的生理、态度和组织上的后果:冠状动脉心脏病、高血压、工作满意度降低、承当较少的义务、人事变动
导致心力交瘁的传播过程
(首先,他们发现,传播量与个体接收信息的速度以及信息的复杂性有关。其次,法拉斯及其同事发现。与传播量相关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处理信息的能力。;(再次,他们认为,信息过量和缺乏都会导致心力交瘁。
情感操劳与传播\
员工的情感付出会使组织和顾客在经济上受益,对他们本身而言却是危险的。他们认为,情绪操劳的一个主要危险就在于效劳者展示出来的情感并不是他们真实体会到的。就是说员工必须通过“表演〞(act)才能表达出符合组织要求的恰当情绪,个人的消极后果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真实感觉和行为之间的不同。
移情、传播与心力交瘁
感染式移情是指一个旁观者受影响而产生与他人相似的情感。(相反,关注式移情那么是指旁观者的一种幸同等的情感反响。即关注式移情可以加强对传播的回应,而感染式移情却有着消极的作用。此外,他们还发现善于在传播中进行积极回应的效劳者有着较少心力交瘁的体验。
传播与心力交瘁的消除
传播策略:参与决策的制定
参与决策制定能够减少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现象,从而可以缓解心力交瘁的发生。
传播策略:社会支持
其中大多数都涵盖了社会支持的三个主要功能一一情感支持、信息支持以及手段支持。
情感支持(emotional
support)就是让人感到有人关心、保护他们。
信息支持是指向他们供有助丁他们解决问题的事实和建议。
手段支持指的是提供物质和行为上的帮助以用来消减紧张和压力。
社会支持的来源:很多人都可以向他人提供对付心力交瘁帮助。其中最主要的三种是上司、同事以及家人和朋友。
社会支持的机制:社会支持可以直接或者以间接缓冲的形式来减轻工作场所的压力和由此带来的心力交瘁。
对压力和心力交瘁过程的研究方法
古典:除非到了降低生产力的地步,压力和心力交瘁才会被当作问题来解决。传统组织的工作环境很容易导致心力交瘁,但精力耗尽的员工又会尽快被替换掉。
人际关系:由于对员工健康和福利的关心,压力和心力交瘁被视为是很不幸的状况。压力和心力交瘁应当通过提供情感支持与其他增强员工自尊心的途径来加以解决。
人力资源:认为员工是组织可珍贵的奉献者,所以压力和心力交瘁问题应该得到重视。解决的方法是让员工参与决策制定,或进行相应的组织结构改革以提高员工的控制力。
系统:压力和心力交瘁被认为是组织系统特性的产物。考察的因素有:参与传播网络对员工压力的影响以及工作场所心力交瘁管理的控制模型。
文化:压力和心力交瘁被视作组织成员所持价值观和组织期望的一个方面。组织成员的互动产生导致压力和心力交瘁的社会环境。
批判:压力和心力交瘁被视为组织中管理部门和员工关系紧张的象征。批判学派的研究目的在于教会员工懂得拒绝会导致压力和心力交瘁的工作环境。-
第十二章
多元化管理过程
现代组织中的女性和少数民族群体
‘我们考察了三种可能的解释夹理勉由什么女性和有色群体在现代许多组织中会面临不公正的待遇。第一种解释是他们与典型的欧裔美籍男性在行为上的实际差异导致了待遇的差异,这一论点得到的支持很有限。我们得到了充足的论据来证明第二种解释是系统障碍限制了女性和有色群体在组织中的成就。这些障碍包括:缺乏介入非正式传播网络的渠道、难以建立师徒关系以及性别与种族象征上义的影响。最后,也有研究说明,其他组织成员以成见和歧视方式表达的偏见也是组织中不平等待遇的原因。
多元化文化的组织
多元文化组织各层面的描述
1,文化适应‘两个团体相互适应以融合文化差异的模式。
2,结构整合组织成员的文化履历,包括被聘用、轮换工作、工作地位等档案材料。
3,非正式整合少数民族群体的成员被纳入非正式沟通网络和正常工作时间外的活动中.4,文化偏见偏见和歧视。
5,组织认同对组织的归属、忠诚感,以及责任心。
6,团体间冲突一文化团体间的摩擦、紧张及权力争夺。
多元化组织:机遇
1、本钱
2。资源获得3.市场
4.创造力5.解决问题的能力6.系统的灵活性
多元化组织:挑战
第一个挑战,制定文化多元化的经营、管理方案(如赞助性行动方案)并要防止因为这些方案而产生消极后果。其他两方面的挑战都与性别多元化有关,即处理性骚扰和组织内桃色事件的难题。.,文化多元化的管理领域
组织文化:价值观的区别,主导的价值体系;文化内涵
对多样性所持的态度:是问题还是机遇?接受挑战还只是空谈?对主流文化吸收的程度≮拒绝还是支持〕
文化差异:促进了解和接受差异,利用多元化带来的机遇
教育方案:改善公立学校,对价值区别的教育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消除偏见?):聘用、培训与开展,绩效评估,薪金与福利,提升时机
女性更高层次的职业参与:双方都工作的夫妻,性歧视与性骚扰,工作与家庭的冲突
种族/民族/国籍的异质性:内聚力、传播、冲突和士气的影响。团体认知对互动的作用(如刻板印象),偏见≮种族主义与民族优越感)
对组织多元化的看法
古典:认为多元化会限制组织人口的同质性,进而使组织人心松散或者还会影响整个组织精神状态,所以竭力阻碍多元化的开展。强迫女性和有色群体接受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入际关系:对多元化既不鼓励也不限制。即使与多数雇员的利益相冲突,仍强调满足女性和少数群体的需求。
入力资源:由于更高的创造力和更多的新观点有助丁增强组织的竞争优势,因而多元化受到鼓励r多元化管理的重点在于挖掘女性和少数群体的最大潜力以促进组织整体目标的实现。
系统:多元化被视为组织适应急剧环境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系统论学者会探讨女性和少数群体与组织正式、非正式传播网络整合的问题。
文化:多元化组织被视为是不同民族、种族和性别的文化相交汇的重要场所。研究中特别关注集合的文化价值观通过传播互动进行整合的过程。
批判:多元化组织被视为是亚文化群体(如女性和有色群体)应对主流文化的舞台。研究的重点是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之间的互动是如何维持组织中的霸权关系的(性骚扰与种族和文化少数民族群体的边缘化)。
第十三章
外部传播过程
组织环境
组织环境是指在即定的组织存在的前提条件下,由各种机,构、团体以及个人组成的更大范围的环境。
组织环境的成分
授权型:政府;管理机构;审查、颁发许可证的机构
功能型:供给商;雇员;职业中介机构;顾客;财政机构
标准型:贸易协会;行业组织;竞争者
普通型:当地社区;媒介组织.“一般公众〞
外部传播功能
协调组织间的关系
组织间关系的开展要经历几个阶段。在协调阶段,组织成员形成对组织之间合作前景的期望。在第二阶段,即承诺阶段,各方对“今后合作关系中互动的义务与规那么达成一致〞
(p,98);最后,在执行阶发,组织各方履行协议的内容。在这整个过程中,组织关系的开展将从完成任务的效率和组织各方平等与否两个方面来评估。
创立和维护组织形象
“公司竭力对环境施加影响,而不只是适应环境。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存在与言行来塑造环境〞这种对环境的改造常常包括创立和维护组织形象,或者是形成“群众头脑中一个描述性、评价性,令人产生倾向性心理的印象。〞组织形象并不都是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创立、维护起来的,组织环境的成员会根据大量各方面的信息形成对组织的认识。
为顾客提供效劳
在这种商业环境中,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外部传播功能就是为组织的客户提供效劳的交流互动。
组织界限沟通者
处理输入输出
亚当斯首先界定的是一种根底性的界限沟通活动,即从环境中获取输人,经过组织处理后再向外部进行输出。这种界限沟通功能突显了组织作为开放体系的观念,即从环境中取得资源,通过组织流程进行加工处理,最后把成品输出到外部环境。
过滤输入输出
并非所有的组织输入和输出都要求经过上述的协商过程。事实上,许多输入事先都没有经过调研,所以在进入组织之前必须有一个筛选的过程。同样,组织的输出在投入外部环境之前也要经过一个筛选的过程。
查询和搜集信息
界限沟通者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从环境中找出并搜集信息。
代表组织
“代表的意思就是组织向外界提供有关自身的信息以形成或影响他人对组织的认识和行为〞
保护组织
亚当斯(1980)提出的界限沟通者的最后一项职能是保护组织免受外部环境的侵扰。
对外部传播过程的研究方法
古典:将外部传播视为实现组织目标的途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有效地搜集并加工原材料和运作信息,以及通过缓冲来保护组织的核心机制。
人际关系:外部传播被视为是将组织变成一个充实的工作场所并同时满足外界群众需求的一种途径。研究的重点是如何代表组织的积极形象以及保护雇员免受环境的消极影响。
系统:外部传播被看作是组织作为开放系统概念的核心。同环境的交流互动是为了保障组织的生存(负熵),以及提高组织单元迸行有效协调的能力。
文化:将外部传播视为是摄人并开展组织核心价值观,并向更广阔的组织环境传播上述价值观的途径。研究重点是使组织适应外界大的文化环境,以及外部传播的代表功能。
批判:将其视为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压制组织成员(如通过控制公众言论),又可以作为组织的解放者(唤醒公众意识)。
第十四章
传播技术过程
组织传播技术的类型
首先,许多新技术传送信息的速度要快于传统的组织传播媒介。其次,新技术使得地域上分散的个体间的传播成为可能。再次,新技术可以实现传播的异步进行,就是说,个体可以在不同时间相互进行传播。
传播媒介的应用理论
媒介丰裕度模型
任何一项组织传播任务都可以以其不同程度的歧义性为特征。这些理论家使用四种标准来区分媒介的信息传输能力:获得及时反响的能力、多种提示信息的利用、自然语言的使用以及对个体的关注。能够满足上述所有或多个标准的传播渠道被称为是丰裕媒介,而不具备或只具备上述特征的渠道那么被称为是匮乏媒介。管理者应选择与歧义性任务匹配相应媒介。当处理歧义程度高的任务时,管理者就该选择丰裕度较高的媒介〔如面对面的互动〕,而处理歧义程度低的任务时,选择丰裕度低的传播媒介比拟适宜〔如海报或者备忘录〕。
社会信息处理模型
同组织中其他人的交流会以几种方式影响技术的应用。根据媒介手裕度模型,社会信息会影响可以看得到的媒介特征和任务要求。传播互动同样也直接影响人们对于传播媒介的态度和媒介使用行为。
双重能力模型
双重能力模型提出,每一种组织媒介都有传输两种信息的功能。首先是媒介的数据信息传输能力,即被界定为“媒介能有效并且高效率地传递与任务相关的数据和资料的程度〞。除了传输数据的能力,西特肯与他的合作者提出,组织传播媒介还有传递象征意义的能力。根据双重能力模型,传播渠道的选择必须兼顾媒介的数据传输与象征意义传达两个方面的能力。
组织传播技术的效能
对传播内容的影响
任务性内容与社会情感性内容在电子传播技术的应用中都占有非常大的比例。
对传播方式白勺影响
新技术将进一步增强对现有技术的应用而不是取代它们。由此,但凡采用新技术的组织其传播量会出现全面的上升。
对传播结果白勺影响
传播技术的使用会抑制团体中领导者的出现。由于当个人在团体互动中占支配地位时常常会成为其中的领导者,因而伴随某些技术应用而来的传播平等性就很可能会阻碍这种趋向。团体制定决策的质量会受到他们使用的集体决策辅助系统(GDSSs)的影响。
对组织结构白勺影响,因为技术使远距离和非同步的传播成为可能,所以,共同工作的人通常就不必在同一场所办公了。
传播技术过程的研究方法
古典:通过补充或者取代人力,组织传播技术被视为是提高组织效率的工具。几乎不关注技术的其它效能。
人际关系:作为一个工具,组织传播技术将员工从单调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可以从事满足更高层次需求的工作。强调技术对员工态度的影响。
人力资源:与人力结合时,组织传播技术可以被视为提高组织效率的工具。决策辅助系统尤其与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发摆员工的知识潜力相关。
系统:组织传播技术被视为是连接组织各子系统,以及联系组织与环境的渠道。特别关注的是技术对组织传播网络的作用,以及技术的非预期的影响。
文化:组织传播技术被视为是组织文化的象征性显示,以及文化价值观开展和传播的媒介。
批判:组织传播技术被视为是通过剥夺员工工作技能和控制信息而压制员工的手段。而由于技术可以使传播更为开放-传播可以作为民主化的渠道。
第五篇:纪录片笔记整理(修改)(模版)
第三章纪录片拍摄
一、拾音要素
1、声音的表现力:指声音的真实性,即声音必须与画面所展示的环境相一致,传达观众所期望的逼真效果;
2、声音的距离感:与远近有关:景别越大,距离越远。
3、声音的平衡性:指声音的相对音量。在录音过程中尽可能每个场景、人物,每个音响效果的音
量大致保持一致。
4、声音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5、噪音的消除:消除风声等(可以把话筒改成低频)常用方法是给话筒套上防风罩。
6、注意拾取空音:空音指环境声音(现场保持安静时录一段)方法:在每天和每个地方拍摄结束
后,录音师可以让大家站在原处,保持录音机分钟。
二、现场拍摄中的意识:
1、“挑、等、抢”等意识:挑选、等待、抢拍
2、“过程”意识:叙事的完整
3、“长镜头”意识:是通过对于现场场面的调度,用一个时间上较长的镜头去表现一个完整事件,一段生活流程,又被称为“镜头内部的蒙太奇”。使用长镜头时,镜头内部要有信息含量,用以表达状态。
4、环境意识:注意大环境与小环境的区别,用标示性的东西展示地域:
大环境展示生存条件;小环境展示生存状态
5、细节意识:细节的作用:强调;刻画人物,表达情感;制造情趣
6、声音意识:包括同期声和现场音响,特定环境里的特定声音包含大
量情感信息,有鲜明个性色彩和强烈性格。
*声音的作用:(1)声画合一
(2)塑造形象,表达情感
(3)扩展画面空间的广度和深度
(4)同期声、现场声可以作抒情元素
7、剪辑意识:(1)了解轴线及轴线规律,确保机位的正确安排
(2)注意拍摄一些反应镜头、空镜头和正反打镜头
(3)早开机晚关机,注意保持完整性
(4)注意运动拍摄要有起幅与落幅以保持画面衔接的顺畅
(5)对同一场景或人物要多拍些景别,可以丰富画面
(6)熟悉出画、入画、封挡、消失等镜头的拍摄
*剪辑时注意:(1)要强调真实(2)拍摄要客观,技巧要朴实
(3)图片、解说词的作用明显(4)注意影像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巴赞的三条长镜头的优势:
(1)遵循时间的空间统一性,保证了事件的时间进程受到尊重,镜头能够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的全貌和事物之间的实际联系,保持时空的完整性和可信性;
(2)长镜头注重通过事物的常态和完整的动作来揭示动机,保持了生活的透明性、暧昧性和多义性。
(3)连续拍摄的镜头——段落。再现了现实生活的自然流程,因而更具立体感,使观众能以多角度来洞察生活。
三、现场采访
1、谁适合采访:要有亲和力,能消除对方的戒备心
(1)体态语言不容忽视,化解受采访者的内心
(2)有较好的表达能力,能清晰表达问题的重点所在(3)要有良好的分析能力及应变能力,能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问题及思路
(4)要有镜头意识,要懂得“明知故问”
2、问题设计:
(1)前期准备: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有针对性
(2)问题方案:多准备几套方案
(3)问题的次序: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
(4)避免将过多的闭合式问题放在一起
3、环境考虑:选择受访者能够放松的地方。当受访者有安全感时,人容易受环境影响,会产生谈话氛围。另外,选择与受访者相关的环境,利用环境引导。也可以使受访者称为众人中的一员,使其说话大胆有趣。
4、“一次最佳”原则:用迂回方式,聊天消除紧张,渐入佳境
5、要有剪掉采访者声音的准备:保证回答要完整
6、要注意采访者与摄像机的位置
四、常见的拍摄方式
1、交友拍摄——《北方的纳努克》
2、偷拍、隐藏拍摄:揭露不道德行为时可用(务必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受到道德的制约)
3、多机拍摄——《望长城》
如何进行多机拍摄:
(1)要有不同的分工,要确保有一台摄像机保持全景的连续,其它机位抓取不同角度、景别画面,丰富后期制作。
(2)场面调度很重要,不同机位要有明确的分工。
(3)要合理的将拍摄者拍入拍摄内容中
五、剪辑过程
(一)审看素材
1、及时记录灵感
2、做场记
3、扒同期声
(二)纸上剪辑
将所有事件、场景、动作、人物谈话以主题词的形式简要地写在一张张小纸片上,然后通过摆弄这些小纸片来尝
试各种情况。
注意:如果有关段落、层次之间不能顺利衔接,或者信息、意义很难用画面表达,要考虑撰写解说词。
(三)初剪
在编辑机上将纸上剪辑变为现实,形成一个初稿
*看初稿时应思考:
1、戏剧性是否得到平衡的发展?
2、哪部分效果明显?哪部分拖沓?
3、是否需要更替素材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4、解释性信息是多还是少?
5、段落间是否雷同?
(四)精剪与合成:主要考虑影片的细节问题
镜头的衔接,场景的过渡,段落的转接,声画关系的处理,配音配乐,字幕动画
(五)解说词【P307—P310】
1、功能:(1)叙事:交待5W、H
(2)补充和强化:使观众对一些不为人所注意的细节或过程产生更深刻的印象
(3)抒情表意和提炼升华功能
(4)结构功能:将割裂、散乱的画面有机的串起来
2、特征:(1)配合性:避免“看图说话”和“完全脱节”
(2)不完整性::避免和画面重复
3、风格:(1)写实风格——报道型:重视客观、现场声
(2)写意风格:文学型、政论型
(3)无解说型:最大限度地追求写实效果 例如《幼儿园》
4、写作方式:(1)为看而写(2)为听而写要有节奏,留给观众思考和想象的时间
(六)蒙太奇
1、其内涵的三个层面:(1)技巧层面(由小到大的组合)镜头—镜头组—场景—段落
(2)叙事层面
(3)思维层面:如何用蒙太奇技巧和叙事方式来表现出抽象概念大——小:故事—段落—场景—镜头组—镜头
2、功能:(1)选择与取舍、概括与集中
(2)创造独特的画面时间与空间
(3)创造节奏
(4)创造思想:能够激发想象、联想,产生单个镜头不具有的意义
3、叙事的剪辑(再现/写实)与表现的剪辑(表现/写意)
(1)叙事的剪辑多用于写实作品
(2)表现的剪辑多用于写意作品
五种“创造”:创造隐喻、创造节奏、创造悬念、创造情绪效果、创造思维
4、几种剪辑类型:
(1)平行的剪辑(平行蒙太奇)
在一个蒙太奇段落里出现两条以上的线索,这几条线索平行发展,相辅相承。强调几条线索之间的逻辑关
系,当两条具有明显因果关系的线索交替组接在一起时,人们通常称其为平行交叉式剪辑。
(2)对比的剪辑
是把两种截然相反的内容并列在一起,利用它们之间的冲突因素造成强烈对比,从而产生某种寓意效果。
(3)联想的剪辑
将不同内容的镜头组接在一起,通过镜头的排列产生出一种新的含义,从而造成人们一种心理联想,达到
寓意或象征的目的。起到比喻和象征的作用,使内容看起来不生硬,通俗易懂。
PS.叙事视角:指叙述者观察和讲述故事的切入角度。它不但为我们提供了观察问题的可能,而且还包含着叙事判断,明显或者隐蔽的情感倾向。
纪录片常用的叙事视角:
1、第一人称限知视角
2、第三人称限知视角
3、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4、编辑型全知视角
四个层面:全知—限知视角;外—内视角;单一—多元视角;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视角
【P55】
《望长城》是一次空前成功的探索。从艺术观念、方法技巧到艺术形态全面创新:既大胆告别主创者熟悉的传统方法和模式,又不机械模仿照搬某些学派,而是广采博取为己所用,把西方多学派写实技法和艺术策略融入东方虚实相济的艺术传统中,铸成新的客观记录方法和风格,实现了“以拆散模式合成模式”。其创新突出地表现为长画面的拍摄和对声音的高质量采录。
比如:
1、长画面内声画并重、跟踪记事,不用人工光、不用解说词和音乐等,是“直接电影”的要诀;
2、主持人亲临现场,与被访者和受众两面对话,引导采访深入,是“真实电影”的法宝;
3、记录文化现象的完整、对已逝文明的“真实再现”——虽是重演,却以抢拍表现——则是“影
像人类学”的记录方法;
4、与专家和普通人的生动对话,则是访谈记录片的基本手段;
5、把拍摄活动摄入作品、编用有技术缺陷的画面等是突发新闻性纪录片“容许粗糙”的客观纪实策略;
6、在过程、悬念、细节之外,隐而不彰的是对长城文化与长城人的感情和颂扬。其空前的巨作生活化、真实自然效果,尤其是视听并重、前期录音创作成功等,都对我国纪录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倾听不列颠》无解说词;《消防员》故事性纪录片
10.【意】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1995年获Oscar终身成就奖
*执着于纯视觉表达艺术,重视“隐喻”手法的运用,“心理现实电影”
*代表作:《中国》1973年1月,美国ABC电视台首播 主题:人
《波河上的人民》1943年,第一部影片
11.【日】小川绅介(强调“在现场”)山形国际电影节
*代表作:《小川绅介的世界》(书),寻求纪录片世界至高无上的幸福
《物野村千年物语》60年代
《古屋敷村》日本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
12.【波】克里斯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代表作:《初恋》1973年,最令作者满意的一部纪录片《红》《蓝》《白》《十诫》 故事片
13.【美】弗兰克·卡普拉(《一夜风流》故事片)
*被称为“喜剧大师”
*代表作:《我们为何而战》,为世界纪录电影史提供了一部资料汇编型的纪录片
14.【法】阿伦·雷乃(《广岛之恋》故事片)
*法国新浪潮代表人物
*代表作:《夜与雾》1955年,最负责任的战争反思片,采用交叉剪辑加强对比
15.【前苏】谢尔盖·爱森斯坦 《战舰波将金号》
16.【西班牙】路易斯·布努艾尔 《无粮的土地》 《一条安达鲁狗》
17.【荷】尤里斯·伊文思(1898.11.18—1989)
*提出“起点即是终点”
*(1)“电影诗人”先锋:《桥》1927年初秋,第一步实验片《雨》1929年,无字幕,无
对白
(2)“飞翔的荷兰人”:《博里纳奇》;《新地》;《西班牙的土地》1937
(3)中国情结:《四万万人民》1939年,在中国拍摄中国《愚公移山》1956—1957访问
中国
(4)艺术的回归:《风的故事》,自我反射式,客观基础上强调“我”,“我”出镜成为重要元
素,是超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