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师陶增智慧学陶长精神(本站推荐)
编辑:心旷神怡 识别码:22-1000332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19 02:33:5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师陶增智慧学陶长精神(本站推荐)

师陶增智慧学陶长精神

--成都市行知小学学陶师陶汇报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很荣幸能向大家汇报学校学陶师陶的一些尝试。我校位于文化名城成都的西北部,学校旁边就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的子云亭。学校202_年前是一所村小,202_年直属金牛区教育局,202_年更名为行知小学。学校以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教育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生活教育和真爱教育,努力“把教育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把生活提升到教育所描述的水平”,成为家长支持、社会认可、学生喜爱的学校,在区域内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一、学陶常态化、自主化、规范化。

成都市行知小学成立了学校自己的“陶行知研究会”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牵头机构,不拘一格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学校搭建一个平台,构建六大中心,推动八个活动,全面深入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

一个平台,指“草根学堂”教师发展平台。行知小学创造性地为教师搭建的“草根学堂”教师发展平台,被盛赞为“教师成长的成都模式”。草根学堂每月安排2—3次课程,内容涉及教育、教学、科研、文史、生活等各个领域。草根学堂采用双向选择模式,由本校的老师自愿报名主讲,就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与大家分享。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参加培训交流。“草根学堂”活动采取修学分的方式,每期修够学分为合格,期末评选“草根专家”和 “优秀草根学员”,鼓励教师参与学习。

学校陶研会牵头,在教师中全面开展“学陶、研陶、师陶八个一”活动(每周学习“行知歌声”,每月读一篇陶行知的文章,读一首陶行知的诗歌,开展一次“学陶、师陶、研陶”的报告,写一篇“学陶、研陶、师陶”的随想,组织一次学陶、思陶、研陶交流活动,召开一次学陶报告会,每年承办一次四川省“陶研会”会长级会议)。通过“八个一”活动,使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改革创新精神深入行知教师内心。

学陶活动成为行知教师的自觉的行为。教师们从研读原著开始,全面系统地学习和领会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陶研会每期为教师列出阅读推荐书目,将《陶行知教育文集》中代表性篇目推荐给大家,要求教师每月阅读必读和选读篇目后写出读后感,并上传到博客交流。

二、师陶重深入性、时代性、创造性。

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做真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知行统一,创造教育,教学相长等思想与课程改革的理念不谋而合,学校将学陶师陶活动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深入挖掘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课程改革的结合点,用陶行知教育思想解决教育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首先,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充分体现“陶味”,力求达到行知先生“阵有阵容,校有校容”的要求。学校以“人文行知、书香行知、绿色行知”为建设目标,在大环境建设上浓墨重彩彰显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注重人文关怀。过道目之所及,是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或警句格言;教师办公室的名称,赋予激发和鼓励并切合学科特点、意趣盎然的名称,如健行馆、晓行轩、厚知堂等;教室门口的班级名牌,既用班级格言展示孩子们内心对成长的期盼,又洋溢着每一个孩子可爱的笑颜,让所有的孩子和家长都意识到:我是学校的主角,我正在被关注;学校图书馆“陶子书院”、陶子书吧、读书天地,让孩子们在舒适愉悦轻松绿色的环境中走进文学的殿堂……

生活教育,是为满足生活向上向前的需要服务的。向上,要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向前,要增强学生顺应时代的能力。因此我们把学校的教育定位为开放的、全面的、向上的、生本的教育,既立足当前时代的需要,又关注学生持续发展。学校把这种理念提炼为“求真知、怡真情、养真力、做真人”的培养目标,并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良管理方式来达成这个教育目标。

劳力上劳心,是创造的不二法门。学生终生发展的归宿是要具备发掘幸福、追求幸福的能力。学校从课程建设方面,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师资现状,开发出一系列学生喜欢、特色鲜明、手脑并用的“新六艺”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这些课程里面发现感受文化之美、生活之美、劳动之美、创造之美。新六艺课程包括传承陶行知思想和传统文化精髓的咏陶课,提升审美水平和书写能力的书法课,提升学生心理智能和心灵智慧的心灵智慧课,强身健体明礼仪的跆拳道课,提升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儿童阅读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拓展学生思维深广度的陶艺课。这个课程体系给孩子们搭建起多元成才的平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从这些课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为锻炼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让学生拥有1、2种生活技能,学校开设了“插花”、“剪纸”、“中西点制作”、“茶艺”等选修课程作为“行知六艺”的补充,彰显出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人生的期待。

行知先生曾经指出:“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基于这样的认识,行知先生在办学过程中非常注意倡导“学生自治”和“小先生制”,强调通过学生在校内学习自治培养新社会需要的新公民。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特点,我们认为:学生自治的前提是教师自治,唯有教师自治了,学生的自治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和落实。

我们在践行行知“学生自治”思想的过程中,首先在校内建立其教师自治体

系,让教师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体。我们建立了“年级委员会自治”和“中心自治”双管齐下的自治体系。其中年级自治委员会负责日常事务,部分行使行政职能;学校教师发展机构“陶研会”下设六大中心,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创造能力。六大中心包括宣传中心、科创中心、儿童艺体发展中心、儿童阅读指导中心、现代信息技术中心、健心俱乐部,全校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专业方向自主选择参与中心组织。由于中心工作囊括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绝大多数教师都参与了中心组织。中心构建最大的特点是去行政化,还具有全员性、共通性、全面性、扁平化等现代学校制度的特征。

学校建立了学生自治体系,让学生参与学校常规管理。孩子们在自治自理亲力亲为中提升了能力,增强了主人翁责任感,学习的自觉性也得以明显地提升。

我们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行知先生“学生自治”的思想和做法。在有效推进“学生自治”的过程中,在“小先生”的影响下,家长也被全面地卷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家长们联合起来成立了家长自治委员会,主动地帮助学校协调处理各种事务,成为学校教育的坚定盟友。

为了给孩子们“康健的教育”,给老师们“康健的生活”。学校 “以心为本”,充分尊重教师的心理需求,给教师一个大气包容轻松和谐的绿色教育生态。学校自202_年起进行“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研究及对策探索”,通过系列心理活动让教师们树立起幸福从教之心,终身从教之志。学校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心俱乐部,培养具有心理辅导干预能力的班主任队伍。目前健心俱乐部有6名专兼职教师,全校班主任一半以上参加过中国心理学会举办的高端心理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方面。学校多次和德阳、绵阳等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学校进行交流,多次承担区内心理健康教育的研

培活动,得到领导专家和同行们的高度赞誉。

陶行知先生要求我们把学校办成“愿意送亲子弟入学”的学校,这也是我们办学目标的总体定位。我们把学生当亲子弟,把教师当亲兄妹,使行知小学由一所不起眼的村小快速地发展起来,成为一所新型的现代的,家长乐于配合,教师感觉舒心,学生学得有劲的学校。

行知小学的发展再次证实了行知思想对于当前教育的重要意义。是行知先生的引领成就了行知小学,是行知先生的思想丰厚了行知小学,是行知思想的与时俱进促成了行知小学。

谢谢大家!

第二篇:学陶师陶

“学陶师陶”论文

[日期:202_-11-17]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陶行知论习惯

202_-12-05 作者(来源):陈卫东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师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大师杜威,成为杜威的即门弟子。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如何养成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其教育思想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 陶行知先生在总结前人经验和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儿童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他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一文中写道:“从福禄倍尔发明幼儿园以来,世人渐渐的觉得幼儿教育之重要,蒙台梭利毕生研究幼儿教育以来,世人渐渐觉得幼稚园之效力;从小学校注意比较家庭送来的与幼稚园升来的学生性质,世人乃渐渐觉得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不可不乘早给他建立得稳。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顾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末,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

习惯要在生活中培养。陶行知先生在改造中国教育的实践中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主张各种知识和技能学习最好在生活中进行,习惯培养更应该如此。他在《生活教育》一文中写道:“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

他又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指出,“什么是生活?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我们此地的教育,是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以前有人说,礼(即行为习惯)是养成的,那是与生活即教育相通的。”

在实践中养成习惯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非常重视在做中学。因此,他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在实践中养成习惯。他在《教育的新生》一文中写道:“我们所提出的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养成每天反省的习惯 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的时候,要求全校的学生养成每天反省的习惯。用他的话说,就是要做到每天四问,即: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和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在这当中,应该做到五个字。第一个字是“一”,专一的“一”。第二个字是“集”,“收集”的集。第三个字是“钻”字。第四个字是“剖”字,解剖的剖。第五个是“韧”字。

培养儿童创造的习惯 在养成儿童的各种好习惯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陶行知先生认为是培养儿童创造的习惯。他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

对此,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和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观念呢?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者应该“把自己摆在儿童的队伍里,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认识小孩子有力量;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小孩子的头脑,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

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空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但中国一般习惯是不许多说话,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时间���我个人反对过分的考试制度的存在,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

怎样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呢?陶行知先生认为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事情。一就是需要有充分的营养。小孩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二就是需要建立最基础的良好习惯,以解放儿童高层次的潜能,这样才能从事于高级的思虑追求,以至于发明创造。三就是需要因材施教。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儿童,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的肥料、水分、阳光,并除去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儿童的创造潜能就会逐渐枯萎。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作小孩子的先生”,

第三篇:202_学陶师陶工作计划

学陶师陶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师德建设为主线,树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万世师表”形象。在区陶研会的领导下,认真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全校掀起“学习大师教育思想,实践大师教育思想”的高潮,切实提高我校学陶师陶的实效性。

以陶行知的“赏识教育”理论为突破口开展教科研工作,坚持以“走近生命,发现潜能;唤起自信,善待差异;耐心等待,促进迁移”为工作、教研指针,将爱心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引导受教育者感受到自己被爱,在此基础上引导受教育者去爱别人,最后让受教育者学会自爱。为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深化而努力。

二、主要工作:

1、以师德建设为主线,大力普及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包含着重要的师德建设理论,陶行知先生本人又是践行师德理论的“万世师表”,组织教师学习陶行知的著作、言论与故事,正确理解和把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学习其理论,并根据实际情况努力施行,促进内化。

2、以学习大师为宗旨,开展学校办学思路咨询活动。

在全校开展“学习大师精神”的活动,与上级领导共商学校发展大计,就学校发展中目标定位、措施方法、教育科研、办学特色等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

3、以课程改革为背景,开展师陶学陶研讨活动。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改革有着内在的联系,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师陶学陶,既是陶研工作的需要,也是新课改工作的需要。积极开展与参加各种师陶学陶活动,将师陶学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积极组织教师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写心得、写体会。

4、以课题研究入手,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发展。

我校师陶学陶的主课题是“赏识教育”,学校定期召开课题的研究活动,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5、以读书活动为载体,深化中学生的师陶学陶。

学校将组织、收集陶行知的有关文章、故事,在全校学生中开展“走进陶行知”读书活动。各班要围绕读书活动,根据中学生特点,通过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知识竞赛等主题班团队活动推进学生的师陶学陶。

6、加强阵地建设。

在本校网站和校刊上开通和建立“宫集中心校中行知论坛”,不断丰富资料,壮大规模,促进网站与校刊之间的互动,使网站与校刊成为我校教师的良师益友、师陶学陶的参谋和学术交流的园地。

7、加强联谊交流。

为使我校陶研工作尽快走上正轨,学校积极争取有识之士对我校师陶学陶工作的指导;加强与市、县陶研会的联系,组织骨干教师参观考察知名的陶研先进学校,参观访问陶研馆。

三、具体安排:

1至2月份:

①制定202_师陶学陶工作计划。

②进一步完善师陶学陶组织,明确分工。

③大力做好师陶学陶宣传工作。

3至5月份:

①邀请专家进行讲座。

6至8月份:

①“走进陶行知”读书活动。

9至10月份:

①师陶学陶与新课程研讨。

11月份:

①师陶学陶师生座谈会。

12月份:

①师陶学陶工作小结。

②组织部分教师外出参加学习、培训。

学陶工作总结:学陶师陶,共享成长

我校自开展学陶以来,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在陶研会及市、区教局的亲切关怀指导下,结合我校实际,积极践行陶行知思想,取得了不少成绩。

一、过程管理显身手

为加强陶研工作的过程管理,学校成立了教科室人员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切实可行的学陶师陶工作计划,并把学陶师陶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工作之中,作为对部门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每年开学初,由教科室通报本学年的学陶师陶工作计划、方案,相关部门围绕学陶师陶方案拟定学陶师陶活动的日程安排,并在学校陶研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下开展相关工作,每年开展2次研究活动。教导处以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作指导,将课程的设置、教学改革等工作与学陶师陶工作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成长。每学年学期结束时,由学校陶研工作领导小组对各部门的陶研工作进行考核、总结,并提出下一年的改进意见,使我校的陶研工作不断进步。

二、环境育人出成效

陶行知理论认为“社会即学校”,强调了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性。为了创设良好的环境育人氛围,我们结合校园改造工作,整体规划,精心布置,在校园内布置了陶行知名言,供师生学习;深入开展学陶师陶的活动;每年的“学陶活动”期间,校阅览室里,准备了十几种关于陶行知的刊物供师生们研读。于创设了良好的学陶环境,我校的陶研工作氛围特别好。

三、课题研究结硕果

多年来,我校秉承“科研兴校”传统,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校教师中有多人次获“师陶杯”教学论文、教学设计一、二、三等奖。工作之余,全体教师能充分交流学陶师陶的心得体会,并按年级组成学陶小组,开展活动。活动中涌现出一批学陶师陶积极分子,形成我校的一道亮丽风景。

四、特色活动创品牌

一年来,我们本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陶行知思想,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工厂、走近身边先进人物,去读社会这部“无字书”,使孩子在活动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际、学会做人,充分发挥社团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功能,自觉地将社团活动与地域独特资源、学校文化、课程改革、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紧密联系,有计划、有组织地引领孩子生动活泼、健康全面地成长。

今后,我们将在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的指导下,不断改进学陶师陶工作,将我校的陶研工作做得更好。

第四篇:202_学陶师陶工作计划

202_学陶师陶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师德建设为主线,树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万世师表”形象。在县陶研会的领导下,认真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全校掀起“学习大师教育思想,实践大师教育思想”的高潮,切实提高我校学陶师陶的实效性。

以陶行知的“赏识教育”理论为突破口开展教科研工作,坚持以“走近生命,发现潜能;唤起自信,善待差异;耐心等待,促进迁移”为工作、教研指针,将爱心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引导受教育者感受到自己被爱,在此基础上引导受教育者去爱别人,最后让受教育者学会自爱。为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深化而努力。

二、主要工作:

1、以师德建设为主线,大力普及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包含着重要的师德建设理论,陶行知先生本人又是践行师德理论的“万世师表”,组织教师学习陶行知的著作、言论与故事,正确理解和把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学习其理论,并根据实际情况努力施行,促进内化。

2、以学习大师为宗旨,开展学校办学思路咨询活动。

在全校开展“学习大师精神”的活动,与上级领导共商学校发展大计,就学

校发展中目标定位、措施方法、教育科研、办学特色等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

3、以课程改革为背景,开展师陶学陶研讨活动。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改革有着内在的联系,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师陶学陶,既是陶研工作的需要,也是新课改工作的需要。积极开展与参加各种师陶学陶活动,将师陶学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积极组织教师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写心得、写体会。

4、以课题研究入手,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发展。

我校师陶学陶的主课题是“赏识教育”,学校定期召开课题的研究活动,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5、以读书活动为载体,深化中学生的师陶学陶。

学校将组织、收集陶行知的有关文章、故事,在全校学生中开展“走进陶行知”读书活动。各班要围绕读书活动,根据中学生特点,通过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知识竞赛等主题班团队活动推进学生的师陶学陶。

6、加强阵地建设。

在本校网站和校刊上开通和建立“宫集中心校中行知论坛”,不断丰富资料,壮大规模,促进网站与校刊之间的互动,使网站与校刊成为我校教师的良师益友、师陶学陶的参谋和学术交流的园地。

7、加强联谊交流。

为使我校陶研工作尽快走上正轨,学校积极争取有识之士对我校师陶学陶工作的指导;加强与市、县陶研会的联系,组织骨干教师参观考察知名的陶研先进学校,参观访问陶研馆。

三、具体安排:

1至2月份:

①制定202_师陶学陶工作计划。

②进一步完善师陶学陶组织,明确分工。

③大力做好师陶学陶宣传工作。

3至5月份:

①邀请专家进行讲座。

②“赏识教育”与课堂教学研讨。

6至8月份:

①“走进陶行知”读书活动。

②外出参观学陶先进学校、陶研馆。

③“赏识教育”与学生课外生活研讨。

9至10月份:

①“我心中的行知”主题团队活动比赛。

②师陶学陶与新课程研讨。

③召开学术沙龙,谈体会、谈感想、谈实践、谈困惑。

④邀请有关专家做讲座。

11月份:

①宫集中心校“行知杯”学生征文比赛。(主题:我能行,我真行)

②师陶学陶师生座谈会。

12月份:

①师陶学陶工作小结。

②组织部分教师外出参加学习、培训。

第五篇:学陶师陶心得体会

学陶师陶心得体会

杨冬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首先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即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现代的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先要学会做人,大家对下面一段三字经的内容肯定熟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里说的是: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而人们这种善良的本性又是彼此接近的,只是由于后来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不同,才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差异。

我经常在校园门口看到两种不同的情形,第一种学生由他的家人将他送到校门口,他会和家人挥手说再见,而且碰到老师还会微笑着主动问好;第二种学生由家人送到校门口,他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学校,而且碰到老师也无动于衷。

两种学生大家喜欢哪一种?更愿做哪一种?答案是肯定的:第一种。因为第一种学生他讲文明懂礼仪,值得学习。而第二种学生连起码的问候都不会,我们还会喜欢他吗?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更是被称为礼仪之邦,“孔融让梨”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许多名人志士都是以礼待人的楷模,象毛泽东尊敬家乡的老人,江泽民在繁忙的公务中三访自己的老师等等。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这个人有教养,谈吐文雅”;“这个人太差劲,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这个人俗不可耐,满嘴脏话”;“这个人太邋遢,衣服皱皱巴巴,连脸也没洗干净”„„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被人尊重,受人欢迎。有的学生认为只要学习好、有本事就可以了,现代社会讲自由,懂不懂文明礼仪没什么大不了的。现代社会的确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度大了,然而对人的文明礼仪要求更高,因为文明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所以你本事最大,能力最强,你不懂得文明礼仪,你是不会受人欢迎的。

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让我们现在自问一下,在校内外碰到老师你主动打招呼了吗?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你能先说声“对不起”吗?别人帮你做了事,你对别人道一声“谢谢”了吗?吃饭时,你能把最舒适的座位让给长者吗?等等。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学校做起,一起来做讲文明懂礼仪的金小人。下面是我们每一个学生在金小应该积极去做到的礼仪标准。金小学生礼仪标准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⑴、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⑵、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⑶、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穿着指穿衣裤,着鞋袜。其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或宿舍,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4、同学问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同学问候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

5、集会礼仪: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升国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定期举行升国旗的仪式。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

6、校内公共场所礼仪: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我们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人对已对社会又有何用?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金小的校园处处盛开。

师陶增智慧学陶长精神(本站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