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最终定稿]
编辑:雾花翩跹 识别码:22-1050888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26 18:57:59 来源:网络

第一篇: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专业:学号:姓名:陈思敏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各个领域的长足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体制、国情的原因,行政事业单位在其运作中出现一些问题和缺陷。本文从“人、资产、资金”三方面入手深入剖析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出现的弊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问题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是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统称,因为中国特有的政治体制,经常是行政和事业单位不分家。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长足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但由于特有体制、历史和国情的原因,行政事业单位在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同时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缺陷。本文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予以简单阐述。

一、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

由于准入机制的不合理和不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有所差异,这就使一部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表现出责任意识淡薄,工作不积极主动;自身素质能力有所欠缺,工作效率低下;思想不解放,按部就班,缺乏创新意识;服务观念不强,以权谋私,与民争利。这些问题的出现致使人民群众误认为所有行政事业单位都是工作效率不高、服务态度蛮横的政府机构。

2、固定资产监管及配置存在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多对资产配置缺乏标准,或有标准但又不合理、不统一,加上有的标准没有被严格执行,致使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之间资产配置不公平。部分行政事业部门人员编制很少,却占用很大的资产;有的单位却要耗费大量财政资金租用房屋或设备办公;有的单位资产配置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闲置较多,并且利用效率不高,调配不及时。有些

单位将固定资产视为部门所有或单位所有,宁肯闲置也不许其他单位使用。有的单位宁愿多花钱买新设备,对正在使用的设备却不肯花钱进行正常的保养和维修,造成设备闲置和浪费。

对资产的处置不规范的现象也在有些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按规定,固定资产处置必向相关主管部门、同级财政部门、固定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履行相应的审批手续。而实际情况是,绝大部分事业单位在处置资产时,不办理报批手续,随意出售、转让,随意核销的现象也不少见。

3、财政资金监管存在问题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对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首先是对财政资金监管缺乏有效的内控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作为财政资金的使用者,单位领导和相关财政资金监管人员不重视内部监管,没有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没有严格执行经费审批流程,致使在资金使用中,出现了财政资金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严重,超标购买小汽车、公款旅游、消费等现象。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在项目支出资金管理使用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不清,用项目支出弥补基本支出经费的不足,或用于维持日常公用支出,没有做到专款专用;有的单位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没有树立讲求经济效益的理财理念,重拨款而轻管理,重预算审核而轻实际效果,对项目资金实际使用绩效缺乏有效地监督和考核。致使单位的会议费、招待费、车辆燃修费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公众形象。

其次是对财务人员的考核监督制度不完善。财务人员一方面在业务上受财政部门领导,另一方面在行政上受本单位领导,产生不少弊端。会计人员有的随领导意志而变换,导致财会队伍不稳定和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会计人员在行政权力的压力和一些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往往会做出一些增加不必要费用支出等违反财经纪律的事。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不能进行有效的考核和监督,致使有些会计人员没有压力,没有责任心。比如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清理时,有一些确实不能收回的坏账如何确认等问题,由于没明确的制度约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个人主观意愿,造成资产流失。

二、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现存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上述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问题,笔者分别从人、资产、资金三点入手提出了一下对策:

1、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合理激励,做到人尽其才。

首先,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素质和能力上的差异,首先要从人员准入机制入手,杜绝素质低、能力差的人员通过非正常渠道进入,严格按照专业和技能要求招纳工作人员。对于现有工作人员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道德培训和业务知识培训,营造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使工作人员能在工作和学习的相互渗透中逐步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其次,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与科学合理的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安排合理得当,就会使员工间工作配合默契,反之则会相互设防,不能形成合力,反而阻碍了每个人能力的正常发挥。因此,我们在安排工作搭配时,必须对员工的性格、能力、学识、兴趣、专长等进行具体分析,在搭配中既考虑到互补,又考虑到兴趣志趣的相投。

最后,人的能力的发挥,有赖于人的动力,动力是对人管理的制约因素,人如果缺乏动力,那么其情绪就会低落,无积极性可言。应该根据员工的工作情况,确立公平合理的奖金分配方案,建立奖励制度。同进,还可以设立一些单项的工作或成果奖,从物质奖励上来体现贡献与奖金成正比关系,调动大家工作积极性;精神动力可以使人们满足心理上的需要,有了精神支柱,才能增进员工的事业心、责任感,所以精神奖励也是必不可少的。

2、建立节约高效的资产使用机制,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体系,完善合理公正的处置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涉及面最广、最复杂的一个环节就是对资产使用过程的管理。建立节约高效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机制,是固定资产实现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高效运行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固定资产使用机制能够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并且可以有效的减少资产的浪费和闲置,防止因为使用管理不当出现资产流失。

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安全运转的保障,也是建构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体制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应该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的方向,遵循监管分离原则,组建由宏观管理、中间管理和实施操作三个层面组成的固定资产监管机制,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监管效率。

资产的处置是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最后环节,如果这个环节做得好,前面的环节也会得到巩固,如果这个环节没做好,前面的环节也会事倍功半。所以,应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必须要加强对资产处置的管理,完善合理公正的资产处置制度,防止固定资产在处置中的浪费与流失,杜绝资产处置过程中的腐败现象,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为此,要完善固定资产的统一调剂,完善固定资产的交易市场,完善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制度等,建立公正合理的固定资产处置制度,以此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置。

3、树立和增强内控意识,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首先要强化单位负责人的内控意识,单位负责人作为单位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他的意识行为都对全体员工起着关键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单位负责人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这样才能使他们切实履行建立和健全及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职责。其次要加强对单位全体员工的教育培训,使他们对内部控制有着深入而全面的了解,树立和增强在内部控制中的责任意识。特别是加强单位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使他们在内部控制中能认真实施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有效发挥财务监督作用,杜绝不法行为发生。财务人员的自身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做为财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核算技巧、有效的分析技术、全面的理财能力;要掌握信息技术在财务工作中的运用,提高工作效率;要不断汲取新知识,思考新问题。此外,单位财务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对建立各部门间的和谐关系也非常重要。包括单位与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单位与上级主管部门、单位内部财务科室与其他业务科室、单位负责人与财务人员、财务人员之间的关系等。建立和谐关系,需要财务人员多跑腿、多动嘴,一方面及时了解最新的政策法规,听取有关管理部门的建议和意见,以便调整财务管理的思路和手段;另一方面也要主动反映单位发展情况和业务开展情况,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位负责人不仅要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而且要不断将清正廉洁的品质、政务为民的意识传达给其他工作人员;与此同时建立节约高效合理公正的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处置制度和科学有效的财政资金使用、监管体系;树立和增强单位内控意识,做到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整改,将达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邹燕.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探讨——谈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管理纵横,202_(6).[2]徐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机制——以乐山市会计核算中心为例[J].电子科技大学,202_.[3]张秉胜.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财税金融,202_(12).[4]金玉.新经济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与对策[J].管理视野.202_(12).

第二篇: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致表现在: 思想不解放,缺乏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淡薄, 服务观念不强;作风漂浮, 工作效率低下;不正确履责, 或履责不到位;以权谋私, 与民争利;工作不规范, 甚至违规、违法办事;执行制度不严, 监督力度不够;贪图安逸, 追求享受;纪律松懈, 办事拖拉等。针对上述问题, 我认为把人本管理的原理应用到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中去, 可以更有效地解决好这些问题。具体地说, 就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管理工作。

一、遵循能级原则, 做到人尽其才

社会上的人都是不一样的, 同样在一个机关单位工作的员工也是不同的, 每个人的能量是有差异的。就象举重运动员比赛一样, 根据其身体重量进行量级的划分, 我们根据员工其本身的学识水平、工作能力等划分, 同样也有能量大小之分。对能量大的员工, 我们就要让其挑重担。对于能量中等的员工, 我们就给予次重的担子。对能量小的员工, 我们就给予较轻的担子。能量不同的员工给不同份量的担子, 而员工要达到他们自身的目标, 都要经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位员工的能量与工作相符, 达到人尽其才的效应。

二、遵循合理组合原则, 做到1+1>2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与科学合理的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安排合理得当, 就会使员工间工作配合默契, 反之则会相互设防, 不能形成合力, 反而阻碍了每个人能力的正常发挥。因此, 我们在安排工作搭配时, 必须对员工的性格、能力、学识、兴趣、专长等进行具体分析, 在搭配中既考虑到互补, 又考虑到兴趣志趣的相投。将性格内向与外向, 慢性子与急性子、能力较强与能力较弱、善于交谈与不善于交谈的员工配在一起。将志趣相同的, 有一定特长的员工安排在一起, 有利于形成工作特色, 但是能力过强的员工与能力过弱的、相互计较或志趣不同的员工不能安排一起, 否则, 会引起强者骄横、弱者自卑, 双方斤斤计较。

三、遵循动力原则, 鼓励超越自我

人的能力的发挥, 有赖于人的动力, 动力是对人管理的制约因素,人如果缺乏动力, 那么其情绪就会低落, 无积极性可言。动力则可分三种;它们是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1.运用物质动力, 激发人的干劲

物质条件是人生存所不可缺少的, 特别是处在经济体制到改革的当今, 人们更把物质的获得看作自身价值体现的标准之一。因此, 物质奖励必不可少, 特别是对那些成绩显著, 贡献大的员工更应加大奖励力度。应该根据员工的工作情况, 确立公平合理的奖金分配方案, 建立奖励制度, 进行季、月考核, 奖勤罚懒。同进, 还可以设立一些单项的工作或成果奖, 从物质奖励上来体现贡献与奖金成正比关系, 调动大家工作积极性。2.运用精神动力, 提高人的境界

精神动力可以使人们满足心理上的需要, 有了精神支柱, 才能增进员工的事业心、责任感。精神动力支配着人的意志, 使人坚定信念,不懈努力。精神动力最关键的是员工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追求, 为此,要注重抓好员工的政治思想工作, 组织他们学习公仆风范, 聆听先进人物事迹报告, 举行演讲比赛, 谈人生、谈理想。可以经常组织员工们外出参观学习, 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员工收听当前国际形势及国内经济发展报告, 明确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 以爱国热情作为精神支柱。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营造一个良好的无私奉献、互相帮助、理解、信任、尊重、关心的精神氛围。3.运用信息动力, 拓宽人的视野

当今社会已进入一个信息时代, 新的信息, 新的动态, 将给人们带来一种新的启示, 它是一种激发工作欲的动力, 一种创新意识的动力。谁的信息新, 谁就超前, 谁的信息传播快, 渠道多, 谁的行动就快。为此, 要不断加大信息设施的投入, 拓宽员工的视野, 形成一种创新的动力。另外, 在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中, 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管理是双向管理。即: 不仅是上级管理下级, 而且在一定场合,下级也可以监督管理上级。因为管理者在不同场合中的当事人是不同的。在行政管理场合, 上级、干部是管理者;在民主管理场合, 下级干部职工又成了管理者。科学管理是严格管理的前提, 严格管理是落实科学管理的保证。二.激励必须是适度有效的激励。激励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大类。人们既有对物质需要的追求, 也有对精神享受的渴望。由于文化水平、思想素质、家庭经济基础、个人性格爱好各有不同, 需要的层次也各有不同。形成了对人生价值的取向和对事业追求的多层次、多元化。因此, 在实施激励中要掌握四个原则: 一是以干部职工为主体;二是有具体明确的目的;三是积极推行民主管理;四是坚持公平合理的原则。通过适度有效的激励去调动和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事业心。三.领导者自身形象是“人本”管理的向导。这里是注意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是正确引导个人追求;二是把握群众思想脉搏, 关心群众生活。以稳定员工思想为前提,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其中领导的自身形象对群众起着很重要的导向作用。干部的言传身教, 说明哪些追求是高尚的、正确的, 哪些是低级庸俗的、错误的;抓紧干部思想作风的建设。树立良好的干部形象是实现正确引导的关键。我们每个干部时时处处心中要有群众, 把群众的利益, 员工的要求放在重要位置。根据员工的思想状况, 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教育, 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从而使干群距离缩小, 心心相印, 真正成为一家人。要实现双向管理和有效激励, 这不仅是一个领导方法问题, 而且是领导素质问题, 包括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 踏实的工作作风, 科学辨证的分析头脑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形势在发展, 时代在前进, 需要我们从事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领导干部加强学习和实践, 加速自身素质的提高, 使得以人本管理为重点的现代化管理思想在本单位的实践中开花结果, 推动本单位的效能建设, 真正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廉洁高效、勤政为民、服务热情的良好行政事业单位形象。

第三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财政财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年来我*推行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及会计委派制度等的实施,有效地规范了各单位的财务管理行为,促使我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通过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清理和会计信息质量等检查工作,发现我区财务管理总体比较规范,能够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会计核算。但是部分单位也存在一些不合规及违反财务纪律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会计基础薄弱,核算不规范

(一)会计科目设臵不规范,部分单位未按相关会计制度要求设臵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如有的单位未设固定资产明细账,不能如实、全面反映单位现有固定资产的价值、数量及增减变化。

(二)会计科目使用不正确,如:部分单位将大额的招待费支出计入“办公费”、“会议费”、“其他支出”等科目核算,将“招待费”、“车辆维修费”、“福利费”等计入往来款科目进行核算;

(三)存在账表、账账、账实不相符的情况,如有的单位上报的财务报表与单位实际账面数不符;有的单位总账科 目与明细账科目金额不等;有的本单位挂往来账,对方单位没有挂账,并且长时间没有进行核对;有的单位银行账与实际银行存款多年不符,原因查找不清。

二、原始凭证审核不严,存在假发票入账

(一)取得的原始凭证不规范。有的单位报销的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如购买实物的发票不填品名、数量、单价,也没有附相应的明细清单,有些单位取得的原始单据甚至没有销售单位盖章。

(二)报销手续不完备,部分单位购买实物的凭证只有领导签批,没有验收人或经手人签字,这样就无法确定原始单据的真实性。

(三)票据使用不合规。部分单位收费项目没有按规定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存在使用自行外购收据的现象,并且收据存根未妥善保管,存在遗失、不连号现象。有的甚至直接用“白条”入账。

(四)存在大量假发票入账的现象。通过近几年的检查发现,所有被检查单位都存在以假发票入账的问题,并且有些单位数额较大,多达100多万,严格意义来讲,属于以假发票来套取公款。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专门就如何杜绝使用假发票进行了专题培训,但个别单位仍存在假发票入账的现象,对此将按照《会计法》的规定予以处理、处罚。

三、货币资金管理不规范

(一)存在以大额现金结算的问题。按照《现金管理条例》的规定,现金结算起点为1000元,部分单位在支出经济活动中未按规定执行,以大额的现金结算,有的甚至多达几万元。

(二)存在库存现金超“容”的问题。部分单位库存现金数额较大,有的甚至在5万元以上,严重超出了开户银行核定的库存现金限额(库存现金限额为单位3-5天的正常零星支出总额)。

(三)存在银行存款账账不符的问题。按照会计制度要求,银行存款账面余额要定期与银行进行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检查发现个别单位年末银行存款账账不符,至今尚未查明原因。

(四)存在私设“小金库”的现象。个别单位将货币资金长期存放于个人存折或以单位名义开立的银行定活期存单中,公款私存。还有的单位设臵账外账,将应缴收入未上缴财政,直接在帐外列支。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财经纪律,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相关责任人(包括会计人员)都应受到相关处理、处罚。

四、收支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经检查发现,部分单位未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存在“坐支”的现象。如部分单位的房屋出租收入等事业收入未上缴财政,直接用于经费支出。

(二)业务招待费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支出数额较大,经检查发现有的单位招待费支出额占公用支出的比例高达30%以上;其次是转移支出,有的单位将招待费在下属单位列支处理,有的单位以办公品、会议费及劳保等名目列支招待费。

(三)违规发放津补贴、福利费。个别单位没有按照《关于环翠区事业单位调整津贴补贴的通知》和《威海市环翠区规范机关公务员津补贴实施方案》规定执行,仍然以值班费、交通补贴、奖金等名目发放津贴、补贴;部分单位福利费支出数额较大,有的单位年福利费支出高达50多万元。

(四)违规大额支出。个别单位大额赞助费支出没有业务主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审批手续,单项赞助费支出高达17万元。有的财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只要领导签字的单据,不管合不合手续规定都予以报销。

五、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购入或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未登记入账,形成账外资产。

(二)部分单位未经政府采购审批而自行购买固定资产。

(三)有的单位将部分闲臵的固定资产自行处臵报废,没有经过国资等相关单位的批准,导致大量国有资产流失。

(四)固定资产帐实不符问题比较突出。例如,部分单 位存在车辆交叉使用的现象,本单位使用的车辆不在本单位账面反映。还有部分单位的办公桌椅、电风扇等小件大批量通用设备都已经上了固定资产帐,但由于年久失修、更换频繁等原因,现在这些固定资产早已更换不在,却没有及时办理资产报废手续。

六、往来款存在的问题

(一)往来款项目多、数额大、挂账时间长。通过此次往来款清理检查发现,大部分单位存在往来款长期挂账现象,有的账龄长达20多年,并且项目繁多、数额较大,现在有些债务方已破产倒闭,丧失了最佳的催收时机,形成大量的呆坏账,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二)部分单位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对往来款项核算不清。如对于同一核算主体多处挂账,致使账目不清。还有个别单位借用财政资金,财政账上挂单位借款,而单位却做收入未挂往来账。部分会计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往来款没有催缴或催缴不及时,导致往来款数额越来越大。有的单位多年未设臵往来款明细账,还有的单位总账、明细账不符,导致单位的债权债务不清。

(三)部分单位在往来款中核算收入、支出。在往来款的核算过程中,部分单位将应上交财政收入及上级专项资金挂往来款并用于单位日常经费支出,这样既违背了“收支两条线”的相关管理规定,又造成单位收支不实,会计信息的 失真。

(四)个别单位存在随意借款现象。有的单位未经区政府批准自行将本单位资金借给下属单位或企业,还有的单位将本单位资金随意捐赠给其他单位且数额较大,有的因企业倒闭借款无法收回,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会计法》等有关规定,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及经办人员都应追究相关责任。

(五)在年终决算时,部分单位为达到本账目的收、支平衡,将收支相抵后的结余资金转入往来账户。经统计,这部分结余资金挂往来账共计1.19亿元。

七、专项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有的单位以各种名目争取财政或上级资金由于,没有专款专用,而是将资金挂在往来款科目,造成结余数额过大,据此次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清查发现,专项资金结余达1.01亿元。

(二)部分单位对上级拨入的专项资金未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违规挪用专项资金,用于单位日常的公用支出,并导致支出不实。有的单位将上级拨入的专项资金大量用于招待费、会议费和车辆燃修费的支出,金额高达60多万元。

八、几点要求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各单位会计人员应加强对《会计法》、《会计制度》、《现金管理条例》和《会 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学习,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技术水平。

(二)完善财务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建议各单位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如制定经费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职责、办公费管理制度、接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这样,从单位内部建立起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做到有章可循,并且严格按制度办事,以堵塞漏洞,节约资金,防止经费支出中的“跑、冒、滴、漏”,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严格经费支出管理,杜绝挥霍浪费现象。一是建立严格的经费开支审批制度。每一笔开支都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票据,并附有关批件,由经办人员负责签字,财务人员审核,领导审批后才能予以报销。二是加强经费开支的事前监督,统筹安排使用各项经费。

(四)强化意识,健全往来款管理责任制。单位相关负责人对往来款的重视是做好往来款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各单位要坚持“谁经办、谁催收、谁负责”的原则,做到人员、岗位、责任三落实,当事人要对往来资金的发生金额、事由和结算时间等的合法性、真实性做出承诺,并承担相关责任。在会计人员调离换岗时,应向接手会计人员说明往来款项形成的原因及催收措施,确保往来款账目清晰完整。

(五)健全资产管理制度,防止资产流失。一是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从购臵到管理、处臵、报废等一系列相关制度,把资产管理真正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二是各单位责任到人,对固定资产定期盘点、维护。三是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履行政府采购程序,按规定办理政府采购事宜,对未按规定采购的票据,坚决不得报销入账。

(六)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专项资金的使用本着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执行项目资金批准的使用计划和项目批复内容,不能擅自挪用、挤占。

几点要求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会计工作的职能,在这里对财务人员提出两点要求: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各单位会计人员不但要加强对《会计法》、《会计制度》、《现金管理条例》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学习,还要及时掌握新出台的政策法规制度,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技术水平。

(二)加强财务监督,提高管理水平。财务工作不仅仅局限于记账、算账、报账,更重要的是监督和管理。在日常工作中,财务人员必须做到“三个坚持”。坚持洁身自爱,不谋私利;坚持如实反映经济情况,反对弄虚作假;坚持维护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如:对假发票和不合规单据应拒绝付款;对单位实现的收入应按规定缴库,拒绝“坐支”等等。只有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监督职能,才能保证单位的经济管 理活动健康有序的开展。

第四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澄迈大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消防安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消防工作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火灾发生起到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为贯彻总队《海南省公安消防总队“条令条例学习月”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县消防大队开展了“条令条例学习月”活动。通过这次活动,规范了干部、官兵的言行举止,强化了干部、官兵的法纪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大队战斗力的进一步提高。如何应对、解决消防大队管理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关系到消防大队的社会形象和地位,关系到消防大队内部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

一、鉴于当前条令条例学习存在的问题,应着重抓好以下四点

一是要使条令条例教育走上规范化教育。如何改变条令条例教育落实不到位的状况,将条令条例教育纳入训练计划,建立计划、备课、测试、检查、讲评等制度,并在时间和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使条令条例教育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二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条令条例学习。组织大队全体干部、官兵学习条令条例,真正掌握条令条例的基本内容。可结合大队实际,围绕干部职责、行为规范、日常制度、遵纪守法、防火等内容,组织系统专题讲座,深化条令条例的学习。

三是要知条令、懂条令、用条令。提倡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紧密结合,防止和克服知条令、懂条令而不用条令的不正常现象。大队每名官兵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学习、消化和理解,全面掌握条令条例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吸收其精髓,提高对学习条令条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认清贯彻条令条例的重要意义,把学习、熟悉条令条例作为思想教育的必修课,真正做到牢记于心,惯之于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按条令条例办事的良好习惯。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日常工作,狠抓日常养成,确保条令条例贯穿于工作、学习、训练、执勤中,自觉、刻苦地学习本职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二、针对问题,落实措施

一是抓好学习,切实增强大队全体干部依据条令条例进行正规化管理的观念。条令条例学习方法单

一、时间不落实,是导致大队不少干部条令意识不强,对条令条例掌握得不深不透的主要原因。比如,有的干部不熟悉条令条例的基本内容,不会用其规范大队的各项工作;有的干部片面理解条令条例的内容,降低落实条令条例的标准。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条令条例的落实。因此,加强大队正规化管理,首先要抓好条令条例教育,增强干部依据条令条例进行正规化管理的理念。二是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积极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合力推进条令条例深入落实。为积极营造浓厚学用条令条例的氛围,使全体官兵充分认识到开展条令条例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活动期间,大队通过宣传板报、学习园地、条令条例抽考、宣传横幅,队列训练,集中组织学习等形式,让官兵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把条令条例学习同官兵的工作、学习、生活有机结合,促使官兵们自觉保持严整的警容警姿,努力形成“人人学条例、个个懂条例、事事依条例”的良好氛围。

三是抓好履职,确保条令条例在落实过程中不走样,见实效。当前,条令条例不能真正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干部对抓条令条例和内务规定落实的职责不清。有的抓落实随意性很大,想怎么抓就怎么抓;有的抓落实没有统一计划和重点,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么只抓一点不顾其它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依据条令条例中各自的职责,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使各干部按职尽责。大队领导对落实条令条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要及时拿出正确决策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实施强有力的领导。干部要识大体、顾大局,强化全局意识,克服本位主义,自觉摆正自己在抓条令条例落实中的位置,积极围绕正规化管理的总目标。

第五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各自承担着不同的政府职能,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市场经济的规范运作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针对目前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追源溯踪进行分析,并由此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分析;对策

[作者简介]杨龙振,广东省惠州市国土资源局,广东惠州,516001

[中图分类号]G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2_)08-0131-0002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评价三个阶段和内部控制、资产管理、财务监督等三方面的主要内容。管理的目的就是要达到支出成本最小化,取得社会效益最大化。当前,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为核心的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已在全国展开,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还没有适应这种变化,对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其工作职责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财务管理方面比较薄弱,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和诸多薄弱环节。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必须面对一些不断产生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一)在资产管理方面,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存在着诸多不规范和管理薄弱现象

随着事业单位办公条件的日益改善和大量现代办公设备的添置,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日趋增加,有的还相当庞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

首先,部分事业单位账外资产问题较为严重。有的事业单位长期不对账,账实不符,甚至有的单位部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没有纳入账内统一核算,更为严重的是个别单位账外资产比账内资产还要多,由此造成资产不实、家底不清、资产管理混乱,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毁损、变质和流失。其次,固定资产购置不规范,使用效率不高。一些单位物资和工程项目没有通过政府采购和招投标,采购和投资的公开透明度不够;一些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缺乏前瞻性,随意性较大。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因缺乏统一与合理的资源配置,结果导致有些事业单位大量资产被闲置。最后,固定资产界定过于简单。一些事业单位在界定固定资产时,把单价在500元以下的一般设备和单价在800元以上的专用设备,作为固定资产管理,而把单价达不到标准,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同类物资,作为低值易耗品处理或干脆一次摊销,致使一些资产流失。一些由外单位或个人赠送的物品未能及时入账,形成了账外资产。

(二)在管理体制方面,专项资金管理不科学,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方法不够先进

首先,对于专项资金的管理来说,专项资金是指定用途、专款专用、单纯核算的;预算资金是对某些预算支出进行专项核算,有利于保证专项任务的完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目前,专项资金管理在体制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大了财政负担,削弱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其次,预算外资金是从财政预算资金中分离出来的,但在分流收入的同时,并没有相应地分流财政支出,于是出现了原由财政供给的项目照样供养的状况。这不论从财政资金供需平衡理论还是从实践看,都必然导致预算内资金紧、预算外资金松的问题。再次,预算外资金的产生实际上是政府对地方和部门的放权让利行为。对各部门放权,使得本来掌握在财政部门手中的分配权力纷纷下放到各主管部门。在利益机制和攀比效应的诱惑下,一些部门竭力寻找预算外的财源,加剧了部门保护和条条分割,不利于政企分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最后,财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权责不清。一些事业单位财产清查制度不健全,多年不进行实物盘点,财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在使用中财产丢失、损坏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账物不符;财产管理权限不清,表现为部门之间调用资产不办理转移手续,财产报废不办理相关手续。一些事业单位为了工作方便,常将办公用具、工具、生活用具等配备给个人或部门使用,却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使用人在调动或离职后或部门撤销后也不交还,最后成了账有实无的虚资产,造成部分资产流失。

(三)在制度管理方面,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内控制度不健全

首先,原始凭证审核不严、不合规范发票得以报支的现象随处可见。记账不规范、违反会计制度的问题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其次,内部控制执行欠缺。审计中发现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建立了内控制度、但相当一部分单位是有章不循、有规不守,个别单位更是形同虚设。如办公室主任兼任主办会计,既是经办人又是审核人;材料保管员既保管实物,又承担部分会计职能,不相容职务未分开,存在着很大的控制风险。再次,在原始凭证方面,有些单位对原始凭证审核不认真,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如:有的发票不填数量和单价,内容过于笼统,甚至没有售货单位盖章;手续不全,有的凭证只有领导签批,没有验收人或经手人签字,甚至有的以“白条”入账。最后,在记账凭证方面。有的单位填制会计记账凭证摘要写得过于简单,不能反映具体经济业务;会计科目名称不规范,处理业务不及时,有的报销费用的期限超过一年。有些单位到月底结账时,将当期发生不同经济业务的多张原始凭证附在一张记账凭证上,分不清会计科目对应的是哪些原始凭证内容,使记账凭证所附原始凭证数量过多;填制会计凭证内容不完整,如附件张数不填写,或编制人、出纳、稽核等相关人员不签字盖章。

二、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强化预算管理,加大管理约束力度

坚持预算编制、执行、评价并重原则,彻底改变“掐头去尾”的预算管理方式,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大力推广零基、绩效编制方法,实行预算内外综合统筹,全部收支编入预算。要进一步细化收支项目,落实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措施,切实保证预算与实际相符。依法执行部门预算,严格按预算批复有计划组织收入,安排支出,逐步杜绝随意变更预算、追加预算的做法。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大胆采用最低成本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目标―结果比较法、公众评价法等方法进行评价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完善制度,增强制约机制,各部门、单位都应在国家宏观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本部门、单位的实际,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规范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起到相互制约,减少或避免各种违反财经纪律问题的发生,真正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二)加强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素质

注重素质培养,建立高效队伍。要注意发现和培养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各主管部门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之全面掌握政策法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培训方法要得当,讲求实效与应用。要加快财政、财务、会计信息的传递,使之跟上形势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各单位财务主管领导也应学习、掌握一般的相应管理知识。要掌握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特点,研究财务管理工作的特殊规律,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有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思想观念;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有较强的原则性和政策观念以及宽阔的胸怀;有一专多能的工作本领和驾驭全面工作的能力。有了这样一支精干的财务管理人员队伍,才能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的经济管理职能,才能更好地为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服务。

(三)规范内控措施,实现有效监督

加强货币资金管理,确保现金真实反映银行存款,坚决制止白条抵库。所有收入要足额及时人账核算,严禁私设“小金库”或转移资金,坚决杜绝重复报账,确保支出合理真实,凭证有效,票款印鉴要分别管理;规范财务收支审批程序。严格程序,明确职能,强化责任,进一步强化内控机制;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专业人员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大力推行中介机构代理记账制度。加大预算执行力度,严格控制支出标准。如对招待费、差旅费等可采用费用定额标准进行控制,车辆实行派车制和燃油定额管理制度等;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要提高单位负责人依法理财的法制观念,树立诚信理念。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责任意识,建立符合单位实际的控制措施,从而达到高效、低耗的目的。

(四)营造良好的财务环境。支持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环境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整个财政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主管部门应统揽全局,积极支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为财务管理工作营造一个宽松的经济环境。有关领导应做到重视这项工作,经常指导关心财务管理工作;积极支持配合财务管理工作,带头遵章守纪,给其他干部做出表率;对于违章违纪的人和事,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严肃查处。有了这样一个环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各行政事业单位创造一个良好的财务环境。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最终定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