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高校视唱练耳教学的现状及改革
浅析高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现状及改革
摘要:视唱练耳学科是音乐院校及综合类高校音乐方向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它主要是以训练学生的识谱能力、音准、节奏、音乐感觉等为主的综合性实践课程。作为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课程,它在该专业的整个教学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音乐表演专业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它对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音乐内心听觉,不断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对完成演唱、演奏及音乐教学的需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各高校视唱练耳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体会,总结出在进行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可以改进的方法,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视唱练耳;教学现状;方法
在音乐表演专业理论教学中,视唱练耳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技能理论课。这门课程主要通过对学生的视谱能力、听辨与听记能力的综合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准、节奏、旋律及调性感觉等,帮助学生积累音乐语汇及对音乐本身形成感性上的认知,从而达到系统的发展学生音乐听觉的目的,由此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积累音乐的感性体验,逐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整体辨识程度,为学生在音乐专业实践环节中打下坚实基础。笔者就工作以来在讲授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方法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对视唱练耳课程的全面认知
视唱练耳是各音乐学院、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各专业入学考试必考的科目之一。它主要通过视唱(看谱即唱)、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及三、七和弦的听辨模唱、节奏模仿、曲调记忆模唱、听写等形式,检查学生的音准感、节奏感、音乐记忆力及识谱能力,以此衡量学生是否具备学习音乐的素质和条件。进入高校学习后,视唱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基本技能训练课程,成为积累音乐语汇和锻炼音乐听觉
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除了发展听觉和提高视谱能力外,还要运用音乐内在的情感、节奏感和调式感等,进而准确而流畅地演唱与记写。加强学生对视唱练耳课的全面认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要将这门课程与其他音乐课程紧密联系起来,学生们没有真正了解视唱练耳课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就会单纯的认为视唱就是唱谱,听记就是记谱,视唱练耳课程与其他各门课程,如专业演唱(奏)课、基本乐理、合唱(奏)、和声、配器和作曲等课程是相辅相成的,同时视唱练耳的学习是一个长期逐渐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
二、视唱与听觉训练积极性的培养
1、让学习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
视唱练耳是一门综合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将基础理论运用到实际的唱听技巧中,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枯燥无味的情绪。如果想要继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如:专业教师运用语言创设问题情境,用疑问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运用生动有趣,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解,引起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让学生参与到视唱练耳训练的互动中来;同时要留出“空间”让学生探索,给学生广阔的自由发展学习能力的余地。
2、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
在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灌输的方式,因此学生常常是在模仿中反复练习,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过于被动,尤其是在视唱的范唱、识谱以及模唱听辨等环节,学生要对各种音乐基础知识进行实践运用,学生在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下参与学习,其效果一定不尽人意,那么教育教学方式的改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发展音乐听觉、增强音乐思维能力的前提。音乐专业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的去理解音乐的各种要素。引导学生主动对所涉及的各种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把每个知识环节的特征加以概括、比较,通过学生的不断思考,进而认识到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并在大脑中逐渐形成综合的概念,当出现不同问题时,大脑就会迅速做出反应,这样学生的判断、辨识和分析运用能力会不断加强。
3、关注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
视唱练耳课与其它音乐理论课及学生的专业学习都是密切联系,这样就要关注学生能否将所学的各类音乐知识进行概括总结。比如每一位音乐学生在刚学习音乐时,常常是视唱乐谱的能力经过不断练习会很快提高,但记谱环节却很长时间提高缓慢,这就是学生没有把所学的音乐知识要点进行综合的概括、分析和实践的突出表现。一首歌(乐)曲让非音乐专业的人通过反复的听,也能把大部分旋律听辨并哼唱出来,但如果要把旋律音符准确的记下来,对未经过专业音乐训练的人来说比较有难度。因为旋律的哼唱与模唱都是感性的,即使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也可以表达出来;而听记乐谱不仅需要感性的认识,还需要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和基本乐理的掌握等综合的运用,是一个理性认识的过程。因此,在训练学生记谱能力时,应选择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旋律曲谱,先让他们哼唱出来然后再尝试着记写乐谱,使学生们能够对音符的高低、时值以及曲谱的风格有直观地认识,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培养他们分析、运用和概括的各种实践能力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三、多声部视唱训练及音乐情感的表现
多声部视唱的训练既有和声性的主调音乐织体,又有对比性和模仿性的复调音乐织体。由于多声部视唱乐曲片段情感表达的最小元素不是每一个音符而是每一个和弦,根据和弦的功能、位置、作用及发展方向来表达通过速度、力度、节奏及其他表情符号来表现视唱乐曲的情感。因此,学生在进行多声部视唱训练时要准确的把握音准、节奏,使自己在多声部的演唱环境中掌控声部的均衡感,更灵活地运用视唱技能,更好地综合表现音乐。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视唱的能力,合唱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音乐专业学生在视唱乐谱时总是特别注意音准、节奏节拍等基本要素而忽视了对音乐情感的表现。视唱练耳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从事音乐实践活动的能力,为音乐的专业实践服务。而音乐情感是音乐实践活动的重要灵魂,将音乐情感的培养与视唱练耳的教学紧密相联,这样的学习将能够取到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实践能力。视唱练耳课是一门以技术训练为主的课程,但它不是简单的技术重复,而是艺术化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进行艺术化的视唱练耳教学的同时,全面分析和认识音乐情感在教学中的发展和特点,让
音乐情感贯穿教学全过程,注重对学生音乐感觉的培养。音乐感觉是人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对这些感受要启发学生有一种表现和表演的想法和欲望,这是音乐情感培养的基础,所以说视唱练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乐感是非常重要的。在视唱教学中要求学生有表情地视唱,由于教材中所选的视唱曲目大多是中外优秀音乐作品,通过有表情的视唱,能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进一步了解,还能积累重要的音乐语汇;同时还要注意音乐中的各种表情记号,音乐中的乐句划分、节拍的律动、旋律的强弱以及表情地运用等都要在视唱过程中表现出来。
四、将多媒体系统教学手段融入视唱练耳教学中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应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教学手段,已成为高校视唱练耳教师必须掌握的现代教学手段之一。它一方面有效地丰富了传统听觉能力训练;另一方面缩短了学生与实际音乐作品之间的距离,改善了传统视唱练耳教学处于单一音响状态和听觉材料有限的状况,对其它音乐基础技能教学的实际辅助效果也是不小的。
在进行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视唱乐谱与听觉训练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整个教学过程以钢琴为主要教具,教师在弹奏时大多是钢琴音色,而且要不断的反复弹奏,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教师可以在备课时运用电脑多媒体系统制作好听唱内容,上课时通过电脑多媒体系统对不同音色(音程、和弦、旋律、节奏、伴奏)视唱练习曲与练耳旋律内容进行编程、自动播放,这样可使教师在集体听唱时走
到学生中去进行近距离观察和指导,而且在视唱练习时还可以减轻教师反复伴奏乐谱的辛劳。因为事先制作合成的教学内容,音高和节奏准确,可以逐小节、逐句依据教师意愿及学生熟练程度进行播放,并且速度、音响大小和音色都能调整。只要能够合理运用系统的编程功能,教师将会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进行视唱乐谱伴奏时,事先在若干视唱练习乐谱中选出上课要练习的曲目,备课时制作好音乐伴奏,其中运用钢琴及其它近百种音色,比如运用不同风格的打击乐器等,加入不同类型的节奏,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音色和伴奏风格,为学生未来参加各类演唱、演奏、合奏、协奏打下良好的听觉基础。制作好的旋律伴奏,引导学生的视唱练耳练习融入到音乐作品中,对不同声部的感知可以从整体音乐结构中更清楚的实践,让学生对每个声部都有准确的听辨,这样的听觉练习可从整体到局部,又可从局部到整体。另外学生还可以从音色、节奏到音乐情绪得到更全方位的音乐感知,这种教学模式除帮助学生了解多元化的音乐发展,还将拓宽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增强社会竞争力。通过使用新的数字化音乐技术手段,使学生与音乐作品的距离更近,原来由于设备的单一,较多注重训练音乐的音高、音强、音值等。现在运用先进的数字化音乐手段,有了高科技设备和软件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能量,使音乐基础课也有能力承担音色感、音乐的情感及多元化节奏感等音乐本质的训练。
在视唱练耳教学的整体训练过程中,节奏是最具有训练难度的。节奏训练要求精确性的节奏掌握和不同风格特点的节奏把握,电脑音
乐系统内具备几乎所有代表性打击乐器的实际效果,这种效果音色逼真,表现力度具有人为演奏感,全套爵士鼓、木鱼、拉丁鼓、梆子等近百种打击乐器都能从合成器的键盘上或音源中找到并运用。每一种打击乐器可以编成各种节奏型,随时播放,根据教学要求的需要随时改变速度、力度,与在传统的节奏训练时教师用跺脚拍掌、用嘴说节奏的方式进行教学相比,这种教学的实际整体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综上所述,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运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方式,使学生能掌握重要的音乐基本技能时,将其渗透其他音乐课程,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深化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多元化、立体化、形象化;注重对音乐情感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吸收运用新技术、新设备等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为以后的音乐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音乐基础。
第二篇:视唱练耳教学
视唱练耳教学-华夏爱婴幼师学校声乐教师供
节奏、节拍①
节奏(广义):事物匀整地交替进行。
音乐中的节奏(狭义):由音值的长短与强弱拍位所构成的组织形态。节奏包括音的长短组合和强弱组合两个方面。节拍:指在乐曲中,强弱拍有规律的交替。节奏、节拍②
节奏与节拍:节拍仅是音的强弱规律性的反复交替;节奏则是在某种节拍基础上的音的时值长短方面富于变化的组织形态;节奏可概括节拍,而节拍则并不能概括节奏的全部涵义。节奏、节拍在音乐中式永远并行的,节拍与节奏的变化使得音乐(表现)发生变化。节奏、节拍③
节奏源于生活、节奏源于劳动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音乐没有了节奏就失去了表达音乐思维的能力 乐曲中某种典型的,反复出现的节奏叫节奏型
节奏型在某些具有特性的乐曲中(进行曲、舞曲),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节奏型也是乐曲发展中获得统一的有效保证 谱例:图1
图1图2重音、拍①
图3 和周围的音相比,在音的强度上比较突出的音,叫重音;通常出现在强拍上的重音叫做节拍重音;有时根据需要在非强拍上以∧、>、sf等特殊记号标记而构成重音。音乐进行中的强弱反复交替,由强拍至次一同等强拍之间的部分,叫小节。重音、拍②
乐谱中划分小节的垂直线叫小节线(单纵线);同样粗细的双纵线标记在乐曲分段或乐章中结处成为段落线;一粗一细标记于乐曲结尾的双纵线叫终止线。
每小节所分为的几个等长部分,叫拍;有重音的拍叫强拍●,无重音的拍叫弱拍○。图2 拍子①
乐曲中,节拍单位用固定的音符来代表叫拍子。
标明拍子的记号叫拍号;拍号以分数表示,分子表示每小节的拍数,分母表示单位拍音符的时值(即以几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几拍)。
五线谱以三线为分数线,拍号读法为从分母到分子数字直读,如四二拍。拍子②
单拍子:每小节有两个或三个单位拍的拍子叫单拍子,其特点是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现代拍子的基础是二拍子和三拍子。二拍子是一强拍与一弱拍交替出现(强弱均匀交替),其性质是刚健的;三拍子是一强拍后续以两弱拍(强弱不等数交替),其性质是优美的。单拍子:图3 拍子③
复拍子:由同类单拍子(二拍子或三拍子)复合而成的拍子,叫复拍子。其特点是每小节不止一个强拍(由几个单拍子合成就有几个强拍,小节以首拍为强拍,其他强拍为次强拍)。其强弱交替效果较单拍子更细微深刻富层次感,有平稳、沉着、含蓄、浓厚的特点,常用于表现宽广、雄伟、庄严的乐曲(尤其是颂歌性质和叙事性质的乐曲,常采用四拍子,抒情性乐曲也喜用六拍子)。复拍子①:图4 复拍子②:图5 谱例:图6
图4图5拍子④
图6 混合拍子:由不同类单拍子(二拍子和三拍子)混合而成的拍子,叫做混合拍子(混合复拍子)。
特点:因组成混合拍子的单拍子的序列不同,其强弱规律也各不一样,混合拍子的节奏显得不规整、复杂,并且富于变化性。混合拍子:图7 拍子⑤
变拍子:在乐曲中,不同拍子的交替出现,叫变拍子。不同的拍子可以是有规律地交替,也可以是不规律地交替。变拍子的拍号可以在曲首并列标明(复拍号),也可在变换拍子处分别标出,或二者兼用(尤其在简谱中)。
交错拍子:多声部音乐中不同拍子的同时结合叫交错拍子。可以是小节中强拍相合的,也可以是部分不吻合或者完全不吻合。变拍子:图8 拍子⑥
一拍子:每小节只有一拍的拍子叫一拍子。无弱拍,多快速,表现强烈情绪。常见于变拍子中,多用于戏曲音乐。自由拍子:强弱拍的出现无一定规律,节奏速度较自由的拍子叫自由拍子(散拍子、散板)。其重音位置和单位拍子时值并无明显固定,可根据演唱(奏)抒情的需要自由处理。一拍子:图8
图7图8自由拍子(散拍子):图10 基本指挥图示①:图11 基本指挥图示②:图12
图9 图10图11板眼
图12 在我国民族音乐中,用板、眼来标记拍子,板为强拍,眼为弱拍。一眼板:一板一眼,二拍子。
三眼板:一板三眼,头眼、中眼(次强拍)、末眼,四拍子。有板无眼:一拍子
无板无眼:自由拍子(散板、导板、摇板、滚板、叫板)
第三篇:视唱练耳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视唱练耳是我校的主要课程之一。视唱练耳、乐理属于所有学习音乐的学生基本能力训练范畴,一向得到各院校的充分重视。
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一)教学原则
教师在教学准备中,经过一系列程序的安排,可以使学生从音乐的作品或由传统音乐作品中,扎实地掌握综合音乐感觉和音乐技能。从而做到针对音乐技术理论教学改革、必须要考虑的通过怎样的结构安排与教学手段,使知识传授获得最大的效果。
(二)教学方式与考核
本课程为2学年,每周一课时,每学期共16周,讲授14周,复习1周,考试1周。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
第一学年
第1周第一讲 绪论 音乐的听觉范畴与音乐的听觉训练范畴
1、音乐传统教育中的听觉训练范畴
2、传统音乐作品中的听觉训练范畴
3、多元化音乐作品中的听觉训练范畴
4、音乐听觉训练的最终目的--实用
第一讲掌握要点:使您的听觉走进音乐
第2——4周第二讲 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二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二讲掌握要点:二度音程与作品
第5——6周第三讲 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三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三讲掌握要点:三度音程与作品。
第7——8周第四讲 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四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弦律
4、调式
第四讲掌握要点:四度音程与作品
第9——10周第五讲 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五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五讲掌握要点:五度音程与作品
第11——12周第六讲 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六、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六讲掌握要点:
六、度音程与作品
第13——14周第六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七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六讲掌握要点:七度音程与作品
第15周期末复习
第16周期末考试
第二学期
第1——4周 第七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多声部练习
2、和声音程
3、和声性旋律
4、调式中的稳定与不稳定音级
第七讲掌握要点:和声音程、调式中的稳定与不稳定音级第5——8周第八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多声部练习
2、和声音程、和弦
3、和声性旋律
4、大调式中的正三和弦
第八讲掌握要点:和声音程、大调式中的正三和弦
第9——12周第九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正三和弦的运用
2、和声性旋律
3、大调式中的终止式
第九讲掌握要点:大调式中的终止式
第13——15周期末复习
第16周期末考试
第三学期
第1——4周第十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四声部练习
2、和声音程、和弦
3、四重奏式的和声性旋律
4、大调式中的VI级副三和弦、阻碍终止
第十讲掌握要点:大调式中的VI级副三和弦、阻碍终止第5——8周第十一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大调式中的II级、VI级副三和弦的运用
2、和声性旋律
3、节奏
第十一讲掌握要点:大调式中的II级、VI级副三和弦的运用第9——12周第十二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3、大调式中的属7及其它副三和弦的运用
4、和声性旋律
5、节奏
第十二讲掌握要点:大调式中的属7及其它副三和弦的运用第13——15周期末复习
第16周期末考试
第四学期
第1——4周第十三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多声部练习
2、和声音程、和弦
3、和声性旋律
4、小调式中的正三和弦
第十三讲掌握要点:小调式中的正三和弦
第5——8周第十四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正三和弦的运用
2、和声性旋律
3、小调式中的终止式
第十四讲掌握要点:小调式中的终止式
第9——12周第十五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多声部练习
2、和声音程、和弦
3、重奏式的和声性旋律
4、小调式中的VI级副三和弦、阻碍终止
第十五讲掌握要点:小调式中的VI级副三和弦、阻碍终止第13——14周第十六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小调式中的属7及其它副三和弦的运用
2、和声性旋律
3、节奏
第十六讲掌握要点:小调式中的属7及其它副三和弦的运用第15周期末复习
第16周 期末考试
第四篇: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1)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
《视唱练耳》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传授有关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音乐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在视唱部分通过单声部、二声部以及民族调式和西洋大小调作品的学习,积累音乐语言,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自己声音,运用内心听觉不断检查和调整自己的音准与节奏,为今后从事演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作用
1.能熟练地识读五线谱及简谱。
2.通过听觉训练,获得运用听觉判断、记忆、分析、听写歌曲及器乐片段中基本音乐要素(如音值、音强、音高、音色、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等)的能力。
3.通过视唱,准确理解和表达各类音乐术语、表情记号、乐句、分句等。
4.具有运用首调唱名法或固定唱名法进行单声部音乐作品的视谱即唱能力,并从理论上认识、理解首调唱名法与固定唱名法的内在联系。
5.了解多声部音乐相关知识,培养多声音乐的感知力。6.理解音乐风格形成的因素,培养多元音乐文化认同感。7.了解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历史与文化知识。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材
1.赵易山.视唱练耳高考辅导教材.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2_年 2.孙晓洁.视唱练耳应用教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2_年 3.亨利·雷蒙恩。视唱教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2_年
(二)主要参考书 1.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研究室.视唱练耳分级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_年 2.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视唱练耳教研组.旋律听写教材.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2_年 3.尹正文,戴竹音,刘绵绵.视唱教程.吉林:吉林音像出版社,202_年 4.张重辉,高诚明。视唱练耳通用教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_年
三、师资队伍
主讲教师:1.吕秀霞 2.项 多 3.叶 菲 教 授 讲 师 助 教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1)
Solfeggio(1)课程编号:18600017j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专业 总学时数:64 总学分:4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先修课程:基础乐理、专业主科、音乐欣赏 大纲主撰人:吕秀霞
内容简介
《视唱练耳》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传授有关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音乐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在视唱部分通过单声部、二声部以及民族调式和西洋大小调作品的学习,积累音乐语言,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自己声音,运用内心听觉不断检查和调整自己的音准与节奏,为今后从事演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大纲
课堂讲授部分
一、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
(一)视唱部分
(1)构唱大小
二、大小
三、纯
四、纯
五、纯八度等一个八度以内的各种音程(2)C自然大调内附点、切分、弱起节奏、十六分音符及休止符的训练(3)以无半音的五声调为基础,a自然、和声、旋律小调视唱曲的练习
(二)练耳部分
1.音程训练(1)单音模唱(2)三音组、四音组模唱与听记(3)听记和声音程
(4)短句模唱与听记,包括五声调式内原型三音组。2.节奏训练
(1)讲解击拍与划拍的方法。
(2)单拍子与常规节奏,复拍子与常规节奏。听记4/
4、2/
4、3/4拍子的节奏。3.旋律听写
以无半音的五声调为基础,传统大小调音阶的自然音程。包括大小调音阶式的旋律运动;以主和弦中的自然音程及属和弦中的自然音程为旋律因素的曲调。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材
1.赵易山.视唱练耳高考辅导教材.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2_年 2.孙晓洁.视唱练耳应用教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2_年 3.亨利·雷蒙恩。视唱教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2_年
(二)主要参考书
1.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研究室.视唱练耳分级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_年 2.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视唱练耳教研组.旋律听写教材.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2_年 3.尹正文,戴竹音,刘绵绵.视唱教程.吉林:吉林音像出版社,202_年 4.张重辉,高诚明。视唱练耳通用教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_年
教学大纲说明
一、教学目的、课程性质及教学任务
(一)教学目的、课程性质
视唱练耳是一门音乐理论的基础学科,是专业艺术院校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良好的听觉准确的节奏的学生从事任何一项音乐学习所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大量的听觉和节奏训练使学生形成一种能力。在视唱部分通过单声部、二声部以及民族调式和西洋大小调的作品积累音乐语言,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自己的声,运用内心听觉不断检查和调整自己的音准与节奏,为今后从事演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1.能熟练地识读五线谱及简谱。
2.通过听觉训练,获得运用听觉判断、记忆、分析、听写歌曲及器乐片段中基本音乐要素(如音值、音强、音高、音色、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等)的能力。
3.通过视唱,准确理解和表达各类音乐术语、表情记号、乐句、分句等。
4.具有运用首调唱名法或固定唱名法进行单声部音乐作品的视谱即唱能力,并从理论上认识、理解首调唱名法与固定唱名法的内在联系。
5.了解多声部音乐相关知识,培养多声音乐的感知力。6.理解音乐风格形成的因素,培养多元音乐文化认同感。7.了解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历史与文化知识。
二、视唱练耳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所需先修课程
《视唱练耳》课程通过传授相关的识谱知识与听音训练,培养音准与节奏感,发展音乐认知,音乐表现和审美能力。为今后从事演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学生应在入学前有一定的演奏、演唱基础,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并达到一定的程度。
与该课程同时开设的相关课程有基础乐理、专业主科、音乐欣赏等课程。其中基础乐理为该课程奠定理论基础,比如音程、调式、和弦等理论,为学生听记提供方便,使学习效果达到事半功倍。音乐欣赏课程,能为学生积累音乐语言,感受节奏与旋律的有机结合,增强音乐记忆力和和感受能力,专业技巧课,能使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成果得到应用与深化,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指导和促进专业主科的学习。
三、教学要求及选编教材的依据
(一)教学要求
1.视唱练耳教学尊重学生的唱名思维习惯。教学中采用固定唱名体系为主、兼学首调唱名法,避免由于唱名体系思维的混乱给学生音乐能力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理论联系实际。根据音乐综合基础课的学科特点,采取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相互渗透,同步教学的方式,将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相结合,提升学科知识与学科技能的相互性与互辅性。
3.坚持在音乐体验基础上的“精讲多练”。对具有元素性特点的音乐基本原理、音乐基本结构及特性予以言简意赅的提示,着重通过听、唱、弹、写、律动等多种方式,结合经典音乐作品进行感知体验,使学生从音乐实践中掌握、理解音乐表现要素的意义、功能,以及音乐表现的一般规律。4.以教师和学生为教学的双主体,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互动性。
5.本课程采用分级教学,以学生的音乐学习接受能力、入学时的程度作为分级的依据。
(二)选编教材的依据
1.根据课程性质和目标,教材的选编应本着思想性、艺术性、系统性、实用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2.注重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的有机渗透。以音乐听觉发展为先导,体现音乐感受先于理论概念的原则。
3.根据内心音乐听觉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教材采用螺旋式上升的呈现方式,使音乐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不断在高一层次上重复,以加深学生对音乐基本理论的理解。
4.重视本课程教学内容与其他相关教学科目的联系和渗透。
5.课材选编注重广泛性与经典性相结合。选择古今中外音乐实例作为教材,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
四、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环节
视唱练耳课程分为两部分,每次课为两学时,视唱一学时,练耳一学时。1.视唱部分
可分为:复习旧课;学习新课;重点、难点单独练;个别提问;了解学生掌握情况。2.练耳部分
可分为: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和弦;节奏;旋律听写和模唱。
(二)教学方法
1.视唱部分
(1)在视唱教学中,每次上课前练习各种音程;(2)学习视唱曲之前,练习所学乐曲的调式音阶;(3)单独练习所学视唱曲的重点、难点;(4)轻声连唱,熟练巩固;
(5)在练习视唱时,以清晰的图示打拍子,逐步培养学生对音乐速度和重音规律的内心把握。
2.练耳部分(1)旋律音程训练时,先构唱大小
二、大小三度音程,然后再听;(2)练好窄音程的同时,加入四度、五度最后练习六、七、八度宽音程;(3)训练和声音程,先模唱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听唱结合;
(4)训练和弦时。先听原位大小三和弦,引导学生分辨大小三度,确定和弦性质、确定和弦结构,只要听出其中一个音,其他部分即运用音乐理论就能计算出来;
(5)节奏听写:①在最初训练时,鼓励学生听第一遍时不用动笔,用心聆听,从而获得整体印象,然后分析节拍,确定大约的长度,注意有特点的节奏型及其在整体节奏中的大概位置。②对节奏型进行基本训练,先掌握基本的节奏型,进行组合。由两小节至四小节,再至八小节逐渐延长。
(6)旋律听写:①单声部旋律听写是综合了音程、和弦、调式、节奏等内容,这部分练习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在音程节奏等方面进行由浅入深的训练;②对学生进行调式方面的训练,大量的视唱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的熟悉调式和调式变音,将一些经典的视唱进行背诵和默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五、改革思路和说明
(一)因材施教,分级教学
《视唱练耳》这门课程内容丰富,技术含量大,要很好的掌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学生大部分学习音乐时间较短,考前缺少系统的学习,因此,我们的教学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掌握及时调整,不能一概而论,要因材施教,分级进行。
(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要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基础乐理指导听音、视唱;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深化巩固课上的学习成果,做到相互促进、融会贯通。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听、唱、写有机的结合起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改变以往死记硬背、枯燥机械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2)
Solfeggio(2)课程编号:18600057j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专业 总学时数:64 总学分:4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先修课程:基础乐理、专业主科、音乐欣赏 大纲主撰人:吕秀霞
内容简介
《视唱练耳》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传授有关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音乐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在视唱部分通过单声部、二声部以及民族调式和西洋大小调作品的学习,积累音乐语言,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自己声音,运用内心听觉不断检查和调整自己的音准与节奏,为今后从事演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大纲
课堂讲授部分
一、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
(一)听觉训练
1.构唱、听记学过的音程 2.讲解五声调式调性
3.五声调式三音组、四音组模唱与听记
(二)节奏训练
1.讲解击拍与划拍的方法。
2.单拍子与非常规节奏,复拍子与非常规节奏。3.听记4/
4、2/
4、3/4、3/
8、6/8。
(三)旋律听写
以无半音的五声调为基础,传统大小调音阶的自然音程。包括大小调音阶式的旋律运动;以主和弦中的自然音程及属和弦中的自然音程为旋律因素的曲调。
(四)视唱
一个升降号内的五声调式和大小调式。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材
1.赵易山.视唱练耳高考辅导教材.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2_年 2.孙晓洁.视唱练耳应用教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2_年 3.亨利·雷蒙恩。视唱教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2_年
(二)主要参考书
1.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研究室.视唱练耳分级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_年 2.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视唱练耳教研组.旋律听写教材.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2_年 3.尹正文,戴竹音,刘绵绵.视唱教程.吉林:吉林音像出版社,202_年 4.张重辉,高诚明。视唱练耳通用教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_年
教学大纲说明
一、教学目的、课程性质及教学任务
(一)教学目的、课程性质
视唱练耳是一门音乐理论的基础学科,是专业艺术院校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良好的听觉准确的节奏的学生从事任何一项音乐学习所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大量的听觉和节奏训练使学生形成一种能力。在视唱部分通过单声部、二声部以及民族调式和西洋大小调的作品积累音乐语言,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自己的声,运用内心听觉不断检查和调整自己的音准与节奏,为今后从事演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1.能熟练地识读五线谱及简谱。
2.通过听觉训练,获得运用听觉判断、记忆、分析、听写歌曲及器乐片段中基本音乐要素(如音值、音强、音高、音色、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等)的能力。3.通过视唱,准确理解和表达各类音乐术语、表情记号、乐句、分句等。
4.具有运用首调唱名法或固定唱名法进行单声部音乐作品的视谱即唱能力,并从理论上认识、理解首调唱名法与固定唱名法的内在联系。
5.了解多声部音乐相关知识,培养多声音乐的感知力。6.理解音乐风格形成的因素,培养多元音乐文化认同感。7.了解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历史与文化知识。
二、视唱练耳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所需先修课程
《视唱练耳》课程通过传授相关的识谱知识与听音训练,培养音准与节奏感,发展音乐认知,音乐表现和审美能力。为今后从事演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学生应在入学前有一定的演奏、演唱基础,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并达到一定的程度。
与该课程同时开设的相关课程有基础乐理、专业主科、音乐欣赏等课程。其中基础乐理为该课程奠定理论基础,比如音程、调式、和弦等理论,为学生听记提供方便,使学习效果达到事半功倍。音乐欣赏课程,能为学生积累音乐语言,感受节奏与旋律的有机结合,增强音乐记忆力和和感受能力,专业技巧课,能使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成果得到应用与深化,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指导和促进专业主科的学习。
三、教学要求及选编教材的依据
(一)教学要求
1.视唱练耳教学尊重学生的唱名思维习惯。教学中采用固定唱名体系为主、兼学首调唱名法,避免由于唱名体系思维的混乱给学生音乐能力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理论联系实际。根据音乐综合基础课的学科特点,采取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相互渗透,同步教学的方式,将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相结合,提升学科知识与学科技能的相互性与互辅性。
3.坚持在音乐体验基础上的“精讲多练”。对具有元素性特点的音乐基本原理、音乐基本结构及特性予以言简意赅的提示,着重通过听、唱、弹、写、律动等多种方式,结合经典音乐作品进行感知体验,使学生从音乐实践中掌握、理解音乐表现要素的意义、功能,以及音乐表现的一般规律。
4.以教师和学生为教学的双主体,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互动性。
5.本课程采用分级教学,以学生的音乐学习接受能力、入学时的程度作为分级的依据。
(二)选编教材的依据
1.根据课程性质和目标,教材的选编应本着思想性、艺术性、系统性、实用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2.注重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的有机渗透。以音乐听觉发展为先导,体现音乐感受先于理论概念的原则。
3.根据内心音乐听觉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教材采用螺旋式上升的呈现方式,使音乐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不断在高一层次上重复,以加深学生对音乐基本理论的理解。
4.重视本课程教学内容与其他相关教学科目的联系和渗透。
5.课材选编注重广泛性与经典性相结合。选择古今中外音乐实例作为教材,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
四、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环节
视唱练耳课程分为两部分,每次课为两学时,视唱一学时,练耳一学时。1.视唱部分
可分为:复习旧课;学习新课;重点、难点单独练;个别提问;了解学生掌握情况。2.练耳部分
可分为: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和弦;节奏;旋律听写和模唱。
(二)教学方法
1.视唱部分
(1)在视唱教学中,每次上课前练习各种音程;(2)学习视唱曲之前,练习所学乐曲的调式音阶;(3)单独练习所学视唱曲的重点、难点;(4)轻声连唱,熟练巩固;
(5)在练习视唱时,以清晰的图示打拍子,逐步培养学生对音乐速度和重音规律的内心把握。
2.练耳部分
(1)旋律音程训练时,先构唱大小
二、大小三度音程,然后再听;(2)练好窄音程的同时,加入四度、五度最后练习六、七、八度宽音程;(3)训练和声音程,先模唱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听唱结合;
(4)训练和弦时。先听原位大小三和弦,引导学生分辨大小三度,确定和弦性质、确定和弦结构,只要听出其中一个音,其他部分即运用音乐理论就能计算出来;
(5)节奏听写:①在最初训练时,鼓励学生听第一遍时不用动笔,用心聆听,从而获得整体印象,然后分析节拍,确定大约的长度,注意有特点的节奏型及其在整体节奏中的大概位置。②对节奏型进行基本训练,先掌握基本的节奏型,进行组合。由两小节至四小节,再至八小节逐渐延长。
(6)旋律听写:①单声部旋律听写是综合了音程、和弦、调式、节奏等内容,这部分练习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在音程节奏等方面进行由浅入深的训练;②对学生进行调式方面的训练,大量的视唱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的熟悉调式和调式变音,将一些经典的视唱进行背诵和默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五、改革思路和说明
(一)因材施教,分级教学
《视唱练耳》这门课程内容丰富,技术含量大,要很好的掌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学生大部分学习音乐时间较短,考前缺少系统的学习,因此,我们的教学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掌握及时调整,不能一概而论,要因材施教,分级进行。
(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要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基础乐理指导听音、视唱;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深化巩固课上的学习成果,做到相互促进、融会贯通。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听、唱、写有机的结合起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改变以往死记硬背、枯燥机械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3)
Solfeggio(3)课程编号:18600036j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专业 总学时数:64 总学分:4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先修课程:基础乐理、专业主科、音乐欣赏 大纲主撰人:吕秀霞
内容简介
《视唱练耳》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传授有关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音乐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在视唱部分通过单声部、二声部以及民族调式和西洋大小调作品的学习,积累音乐语言,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自己声音,运用内心听觉不断检查和调整自己的音准与节奏,为今后从事演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大纲
课堂讲授部分
一、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
(一)听觉训练
1.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相结合 2.和声音程变化音级为主 3.大小三和弦原位及转位
(二)节奏训练
1.切分音的进一步运用 2.连音符的进一步运用 3.较复杂的音型与节奏组合。
〔三〕视唱
两个升降号内的大小调式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材
1.赵易山.视唱练耳高考辅导教材.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2_年 2.孙晓洁.视唱练耳应用教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2_年 3.亨利·雷蒙恩。视唱教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2_年
(二)主要参考书
1.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研究室.视唱练耳分级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_年 2.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视唱练耳教研组.旋律听写教材.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2_年 3.尹正文,戴竹音,刘绵绵.视唱教程.吉林:吉林音像出版社,202_年 4.张重辉,高诚明。视唱练耳通用教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_年
教学大纲说明
一、教学目的、课程性质及教学任务
(一)教学目的、课程性质
视唱练耳是一门音乐理论的基础学科,是专业艺术院校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良好的听觉准确的节奏的学生从事任何一项音乐学习所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大量的听觉和节奏训练使学生形成一种能力。在视唱部分通过单声部、二声部以及民族调式和西洋大小调的作品积累音乐语言,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自己的声,运用内心听觉不断检查和调整自己的音准与节奏,为今后从事演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1.能熟练地识读五线谱及简谱。
2.通过听觉训练,获得运用听觉判断、记忆、分析、听写歌曲及器乐片段中基本音乐要素(如音值、音强、音高、音色、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等)的能力。
3.通过视唱,准确理解和表达各类音乐术语、表情记号、乐句、分句等。
4.具有运用首调唱名法或固定唱名法进行单声部音乐作品的视谱即唱能力,并从理论上认识、理解首调唱名法与固定唱名法的内在联系。
5.了解多声部音乐相关知识,培养多声音乐的感知力。6.理解音乐风格形成的因素,培养多元音乐文化认同感。7.了解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历史与文化知识。
二、视唱练耳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所需先修课程
《视唱练耳》课程通过传授相关的识谱知识与听音训练,培养音准与节奏感,发展音乐认知,音乐表现和审美能力。为今后从事演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学生应在入学前有一定的演奏、演唱基础,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并达到一定的程度。
与该课程同时开设的相关课程有基础乐理、专业主科、音乐欣赏等课程。其中基础乐理为该课程奠定理论基础,比如音程、调式、和弦等理论,为学生听记提供方便,使学习效果达到事半功倍。音乐欣赏课程,能为学生积累音乐语言,感受节奏与旋律的有机结合,增强音乐记忆力和和感受能力,专业技巧课,能使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成果得到应用与深化,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指导和促进专业主科的学习。
三、教学要求及选编教材的依据
(一)教学要求
1.视唱练耳教学尊重学生的唱名思维习惯。教学中采用固定唱名体系为主、兼学首调唱名法,避免由于唱名体系思维的混乱给学生音乐能力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理论联系实际。根据音乐综合基础课的学科特点,采取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相互渗透,同步教学的方式,将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相结合,提升学科知识与学科技能的相互性与互辅性。
3.坚持在音乐体验基础上的“精讲多练”。对具有元素性特点的音乐基本原理、音乐基本结构及特性予以言简意赅的提示,着重通过听、唱、弹、写、律动等多种方式,结合经典音乐作品进行感知体验,使学生从音乐实践中掌握、理解音乐表现要素的意义、功能,以及音乐表现的一般规律。
4.以教师和学生为教学的双主体,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互动性。5.本课程采用分级教学,以学生的音乐学习接受能力、入学时的程度作为分级的依据。
(二)选编教材的依据
1.根据课程性质和目标,教材的选编应本着思想性、艺术性、系统性、实用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2.注重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的有机渗透。以音乐听觉发展为先导,体现音乐感受先于理论概念的原则。
3.根据内心音乐听觉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教材采用螺旋式上升的呈现方式,使音乐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不断在高一层次上重复,以加深学生对音乐基本理论的理解。
4.重视本课程教学内容与其他相关教学科目的联系和渗透。
5.课材选编注重广泛性与经典性相结合。选择古今中外音乐实例作为教材,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
四、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环节
视唱练耳课程分为两部分,每次课为两学时,视唱一学时,练耳一学时。1.视唱部分
可分为:复习旧课;学习新课;重点、难点单独练;个别提问;了解学生掌握情况。2.练耳部分
可分为: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和弦;节奏;旋律听写和模唱。
(二)教学方法
1.视唱部分
(1)在视唱教学中,每次上课前练习各种音程;(2)学习视唱曲之前,练习所学乐曲的调式音阶;(3)单独练习所学视唱曲的重点、难点;(4)轻声连唱,熟练巩固;
(5)在练习视唱时,以清晰的图示打拍子,逐步培养学生对音乐速度和重音规律的内心把握。
2.练耳部分
(1)旋律音程训练时,先构唱大小
二、大小三度音程,然后再听;(2)练好窄音程的同时,加入四度、五度最后练习六、七、八度宽音程;(3)训练和声音程,先模唱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听唱结合;
(4)训练和弦时。先听原位大小三和弦,引导学生分辨大小三度,确定和弦性质、确定和弦结构,只要听出其中一个音,其他部分即运用音乐理论就能计算出来;
(5)节奏听写:①在最初训练时,鼓励学生听第一遍时不用动笔,用心聆听,从而获得整体印象,然后分析节拍,确定大约的长度,注意有特点的节奏型及其在整体节奏中的大概位置。②对节奏型进行基本训练,先掌握基本的节奏型,进行组合。由两小节至四小节,再至八小节逐渐延长。
(6)旋律听写:①单声部旋律听写是综合了音程、和弦、调式、节奏等内容,这部分练习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在音程节奏等方面进行由浅入深的训练;②对学生进行调式方面的训练,大量的视唱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的熟悉调式和调式变音,将一些经典的视唱进行背诵和默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五、改革思路和说明
(一)因材施教,分级教学
《视唱练耳》这门课程内容丰富,技术含量大,要很好的掌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学生大部分学习音乐时间较短,考前缺少系统的学习,因此,我们的教学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掌握及时调整,不能一概而论,要因材施教,分级进行。
(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要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基础乐理指导听音、视唱;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深化巩固课上的学习成果,做到相互促进、融会贯通。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听、唱、写有机的结合起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改变以往死记硬背、枯燥机械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4)
Solfeggio(4)课程编号:18600058j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专业 总学时数:64 总学分:4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先修课程:基础乐理、专业主科、音乐欣赏 大纲主撰人:吕秀霞
内容简介
《视唱练耳》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传授有关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音乐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在视唱部分通过单声部、二声部以及民族调式和西洋大小调作品的学习,积累音乐语言,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自己声音,运用内心听觉不断检查和调整自己的音准与节奏,为今后从事演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大纲
课堂讲授部分
一、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
(一)听觉训练
1.十个音符以内,要求使用全音符记谱。2.和声音程: 包含所有自然音程。
3.大、小、增、减四种三和弦原、转位;大小
七、小小七和旋原位、转位;减小
七、减减七和旋原位。
4.和弦连接、两个升降号以内的大小调;正、副三和弦连接,属七和弦解决。5.旋律听写 一个升降号以内的大小调式及民族调式,两个升降号以内的大调。
(二)视唱
三个升降号内的各种调式、四个升降号内的各种调式以及二声部视唱曲。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材
1.赵易山.视唱练耳高考辅导教材.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2_年 2.孙晓洁.视唱练耳应用教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2_年 3.亨利·雷蒙恩。视唱教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2_年
(二)主要参考书
1.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研究室.视唱练耳分级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_年 2.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视唱练耳教研组.旋律听写教材.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2_年 3.尹正文,戴竹音,刘绵绵.视唱教程.吉林:吉林音像出版社,202_年 4.张重辉,高诚明。视唱练耳通用教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_年
教学大纲说明
一、教学目的、课程性质及教学任务
(一)教学目的、课程性质
视唱练耳是一门音乐理论的基础学科,是专业艺术院校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良好的听觉准确的节奏的学生从事任何一项音乐学习所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大量的听觉和节奏训练使学生形成一种能力。在视唱部分通过单声部、二声部以及民族调式和西洋大小调的作品积累音乐语言,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自己的声,运用内心听觉不断检查和调整自己的音准与节奏,为今后从事演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1.能熟练地识读五线谱及简谱。
2.通过听觉训练,获得运用听觉判断、记忆、分析、听写歌曲及器乐片段中基本音乐要素(如音值、音强、音高、音色、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等)的能力。
3.通过视唱,准确理解和表达各类音乐术语、表情记号、乐句、分句等。
4.具有运用首调唱名法或固定唱名法进行单声部音乐作品的视谱即唱能力,并从理论上认识、理解首调唱名法与固定唱名法的内在联系。5.了解多声部音乐相关知识,培养多声音乐的感知力。6.理解音乐风格形成的因素,培养多元音乐文化认同感。7.了解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历史与文化知识。
二、视唱练耳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所需先修课程
《视唱练耳》课程通过传授相关的识谱知识与听音训练,培养音准与节奏感,发展音乐认知,音乐表现和审美能力。为今后从事演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学生应在入学前有一定的演奏、演唱基础,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并达到一定的程度。
与该课程同时开设的相关课程有基础乐理、专业主科、音乐欣赏等课程。其中基础乐理为该课程奠定理论基础,比如音程、调式、和弦等理论,为学生听记提供方便,使学习效果达到事半功倍。音乐欣赏课程,能为学生积累音乐语言,感受节奏与旋律的有机结合,增强音乐记忆力和和感受能力,专业技巧课,能使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成果得到应用与深化,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指导和促进专业主科的学习。
三、教学要求及选编教材的依据
(一)教学要求
1.视唱练耳教学尊重学生的唱名思维习惯。教学中采用固定唱名体系为主、兼学首调唱名法,避免由于唱名体系思维的混乱给学生音乐能力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理论联系实际。根据音乐综合基础课的学科特点,采取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相互渗透,同步教学的方式,将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相结合,提升学科知识与学科技能的相互性与互辅性。
3.坚持在音乐体验基础上的“精讲多练”。对具有元素性特点的音乐基本原理、音乐基本结构及特性予以言简意赅的提示,着重通过听、唱、弹、写、律动等多种方式,结合经典音乐作品进行感知体验,使学生从音乐实践中掌握、理解音乐表现要素的意义、功能,以及音乐表现的一般规律。
4.以教师和学生为教学的双主体,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互动性。
5.本课程采用分级教学,以学生的音乐学习接受能力、入学时的程度作为分级的依据。
(二)选编教材的依据
1.根据课程性质和目标,教材的选编应本着思想性、艺术性、系统性、实用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2.注重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的有机渗透。以音乐听觉发展为先导,体现音乐感受先于理论概念的原则。
3.根据内心音乐听觉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教材采用螺旋式上升的呈现方式,使音乐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不断在高一层次上重复,以加深学生对音乐基本理论的理解。
4.重视本课程教学内容与其他相关教学科目的联系和渗透。
5.课材选编注重广泛性与经典性相结合。选择古今中外音乐实例作为教材,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
四、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环节
视唱练耳课程分为两部分,每次课为两学时,视唱一学时,练耳一学时。1.视唱部分
可分为:复习旧课;学习新课;重点、难点单独练;个别提问;了解学生掌握情况。2.练耳部分
可分为: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和弦;节奏;旋律听写和模唱。
(二)教学方法
1.视唱部分
(1)在视唱教学中,每次上课前练习各种音程;(2)学习视唱曲之前,练习所学乐曲的调式音阶;(3)单独练习所学视唱曲的重点、难点;(4)轻声连唱,熟练巩固;
(5)在练习视唱时,以清晰的图示打拍子,逐步培养学生对音乐速度和重音规律的内心把握。
2.练耳部分
(1)旋律音程训练时,先构唱大小
二、大小三度音程,然后再听;(2)练好窄音程的同时,加入四度、五度最后练习六、七、八度宽音程;(3)训练和声音程,先模唱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听唱结合;
(4)训练和弦时。先听原位大小三和弦,引导学生分辨大小三度,确定和弦性质、确定和弦结构,只要听出其中一个音,其他部分即运用音乐理论就能计算出来;
(5)节奏听写:①在最初训练时,鼓励学生听第一遍时不用动笔,用心聆听,从而获得整体印象,然后分析节拍,确定大约的长度,注意有特点的节奏型及其在整体节奏中的大概位置。②对节奏型进行基本训练,先掌握基本的节奏型,进行组合。由两小节至四小节,再至八小节逐渐延长。
(6)旋律听写:①单声部旋律听写是综合了音程、和弦、调式、节奏等内容,这部分练习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在音程节奏等方面进行由浅入深的训练;②对学生进行调式方面的训练,大量的视唱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的熟悉调式和调式变音,将一些经典的视唱进行背诵和默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五、改革思路和说明
(一)因材施教,分级教学
《视唱练耳》这门课程内容丰富,技术含量大,要很好的掌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学生大部分学习音乐时间较短,考前缺少系统的学习,因此,我们的教学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掌握及时调整,不能一概而论,要因材施教,分级进行。
(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要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基础乐理指导听音、视唱;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深化巩固课上的学习成果,做到相互促进、融会贯通。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听、唱、写有机的结合起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改变以往死记硬背、枯燥机械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第五篇:浅析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现状及思考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现状及思考
王 刚,白源源
(贵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552400)
视唱练耳学科作为高校音乐教学的基础技能理论课,是师范院校音乐系各专业入学考试必考的科目之一。它主要通过视唱(看谱即唱)、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及三、七和弦的听辨模唱、节奏模仿、曲调记忆模唱、听写等形式,检查学生的音准感、节奏感、音乐记忆力及识谱能力,以此衡量学生是否具备学习音乐的素质和条件。因此,它在该专业的整个教学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现状 1.方言差异导至发音不准
少数民族语言的地区差异,学生音乐基础参差不齐,增加了教师教学难度,并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学生反映教学的课堂气氛不是很好,学习的兴趣不浓,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音乐设备的落后,配套设施不完善
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来说,首先缺少的就是课堂乐器的辅助。多用钢琴为主要教学设备,采取个别课或集体课的授课形式,而视唱练耳课程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简单的、传统的教学是很难有理想的效果的。另外,教学方法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高校的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教材大多数都是东拼西凑的,大多只注重内容而不注重理论分析,使得教学具有盲目性,而且缺少科学的指导。
3.音乐基础教育落后
对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来说,招收的主要对象是普通高中毕业生或者艺术中专毕业生,他们没有受到过专业的音乐基础教育,对基础乐理的知识了解甚少,这些原因决定了学生音乐感的欠缺以及视唱练耳方面的薄弱。4.高校扩招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音乐专业招生从精英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因为音乐教育本身就具有特殊性,在扩招之前教学采取的都是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但是在扩招以后,对于教师来说,他的教学任务就变得比较繁重了,一对一教学就无法实行,这样一来,教学质量就无法保证了。5.师资力量薄弱
视唱练耳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专业能力以及键盘技能。但就目前来讲,只有一些知名的音乐院校才配置有专门的视唱练耳教师,对于大部分师范院校音乐系来说,无论是专业对口、学术能力、师资结构等方面都远远不能达到高标准的专业要求。
二、对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一些思考
教授音乐理论课程的老师,尤其是教视唱练耳课的老师,应该好好坐下来,思考这一课程的改革细则,将其作为高校课程改革的新课题,作适当调整,就它的目的、大纲、计划及方法的定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改革或借鉴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视唱练耳这门课,能沿着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正确方向向前发展。
1、对视唱练耳课程的全面认知。
进入高校学习后,视唱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基本技能训练课程,成为积累音乐语汇和锻炼音乐听觉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除了发展听觉和提高视谱能力外,还要运用音乐内在的情感、节奏感和调式感等,进而准确而流畅地演唱与记写。加强学生对视唱练耳课的全面认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要将这门课程与其他音乐课程紧密联系起来,同时视唱练耳的学习是一个长期逐渐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
2、让学习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
视唱练耳是一门综合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将基础理论运用到实际的唱听技巧中,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枯燥无味的情绪。如果想要继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如:专业教师运用语言创设问题情境,用疑问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运用生动有趣,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解,引起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让学生参与到视唱练耳训练的互动中来;同时要留出“空间”让学生探索,给学生广阔的自由发展学习能力的余地。
3.教学内容服务于专业课和专业理论课。
体现了音乐专业课程之间知识的交叉与相融,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2.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采用双向交流、讨论式、启发式、直观性和赏识教育等综合性教学方法。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和谐、愉快中形成良性互动。
4.对学生考核形式的改革。
实行定期的单元专业汇报,把考试变成汇报,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汇报作为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并在教师指导下,参照大赛的组织形式,由学生自己组织并担任评委。角色的换位带来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5.科学地规范平时成绩管理。
把学生的出席、课堂表现、作业成绩、单元汇报成绩等做具体的分数量化。增强考核的透明度,力求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这些办法是课堂教学管理的改革,也是对学生课堂评价的改革。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6.将多媒体系统教学手段融入视唱练耳教学中。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应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教学手段,已成为高校视唱练耳教师必须掌握的现代教学手段之一。它一方面有效地丰富了传统听觉能力训练;另一方面缩短了学生与实际音乐作品之间的距离,改善了传统视唱练耳教学处于单一音响状态和听觉材料有限的状况,对其它音乐基础技能教学的实际辅助效果也是不小的。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运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方式,使学生能掌握重要的音乐基本技能时,将其渗透其他音乐课程,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深化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多元化、立体化、形象化;因此,教学中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紧紧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充实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突出师范音乐教育特点,加强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将会大大促进教与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由于视唱练耳的教学涉及许多相关学科,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广博的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诸如范唱能力,钢琴演奏与伴奏能力,乐理、和声、曲式等相关学科的分析能力。同时要吸收运用新技术、新设备等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为以后的音乐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音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