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糖厂制糖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工作总结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
结 总
本人此次设计的题目是糖厂制糖污水处理厂设计。设计共历时3个月多月,最终完成了设计说明书的编制及设计图纸的绘制。本次设计的主体工艺为氧化沟工艺,是目前国内用的比较多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这三个月来,具体的设计步骤如下。
指导老师发放设计任务书后,我通过查阅与甘蔗制糖废水处理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综合任务书的相关条件,最终定出此次设计的主体工艺—氧化沟工艺,还完成了文献综述的编写。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查阅分析,我不仅扩大了自己的专业知识面,而且还学会了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
定出主体工艺后,我对氧化沟工艺进行进一步了解,设计出工艺流程,并完成了选题报告。
紧接着,我开始了对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设计说明书是本次设计的重点成果,在编写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幸亏得到指导老师及教研室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使我最终完成了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编写完说明书后,我按照设计出的相关构筑物的尺寸,用CAD绘制出了构筑物的相关图形。通过绘制CAD 设计图纸,使我较熟练的掌握了CAD绘图软件。
通过完成这次毕业设计,我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不仅巩固了所学的专业知识,还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积累了经验。
另外在设计的过程中我还完成了英文翻译。通过英文翻译,使我拓宽了自己的专业英语词汇,英语水平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本次设计涉及到了多方面知识,比如如何选择处理工艺,构筑物的设计计算方法,设备的选型,高程计算,经济概预算等,通过设计,使我对这些专业知识都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通过绘制CAD 设计图纸,使我的CAD水平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较为系统地掌握了污水处理站的设计步骤,提高了我的专业知识。由于本人知识有限,经验也不足,在设计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望老师能提出。我将会吸取经验和教训,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地完善自己。
第二篇:糖厂制糖
糖厂制糖
简介
甘蔗制糖工序包括提汁、清净、蒸发、结晶、分蜜和干燥。后 4道工序的工艺技术与甜菜制糖的基本相同(见制糖)。
提汁
从甘蔗提取蔗汁的方法有压榨法与渗出法。压榨法是对甘蔗通过预处理和压榨设备与渗浸系统相配合提取蔗汁的方法。渗出法是甘蔗经预处理破碎,通过渗出设备和采用一定的流汁系统,蔗料经水和稀糖汁淋渗,使甘蔗糖分不断被浸沥而洗出的方法。
甘蔗压榨法 压榨提汁原理主要是将甘蔗斩切成丝状与片状的蔗料,入压榨机,使充满蔗汁的甘蔗细胞的细胞壁受到压榨机辊和油压的压力而破裂,蔗料被压缩,细胞被压扁的同时排出蔗汁;借助于渗浸系统将从压榨机排出、开始膨胀的蔗渣进行加水或稀汁渗浸,以稀释细胞内的糖分,提取更多的蔗汁。
图1是压榨法一般采用的生产流程。蔗料相继通过几座三辊压榨机被多次压榨。在蔗料进入末座压榨机之前加水渗浸。加入的水称渗浸水,一般用量为甘蔗量的15~25%。从末座榨出的汁称末座榨出汁,它随即被泵入前一座压榨机作为渗浸液,渗浸进入该座压榨机的蔗料,所榨出的稀汁再作前一座压榨机的渗浸液,如此直至第二座压榨机,这就是糖厂普遍使用的复式渗浸法。由第一座及第二座压榨机压出的汁合并成混合汁,送清净处理。从末座压榨机排出的蔗料称为蔗渣。蔗渣中水分为45~50%,糖分1~4%,纤维分45~52%,可溶性固体物1.5~6%。蔗渣送锅炉作燃料,或另作其他工业原料。衡量提汁方法的提糖效率用糖分抽出率,其定义为从甘蔗中已被提取的蔗糖对甘蔗中蔗糖的质量百分数。甘蔗糖厂糖分抽出率在92~97%之间。
甘蔗制糖图册
压榨提汁主要设备包括切蔗机、压榨机及其驱动装置、渗浸系统及相应的输送设备。切蔗机由蔗刀及驱动装置组成。压榨机由 3个辊子及机架构成。三辊压榨机的辊被装嵌成三角形,视其所处位置分别称为顶辊、前辊和后辊。顶辊与前、后辊间有一定的间隙。3个辊的轴端带有传动齿,由原动机如电动机、汽轮机或蒸汽机经减速装置驱动顶辊,从而使3个榨辊以相同的速度转动。
甘蔗糖厂生产能力,以糖厂每日压榨甘蔗吨数来表示。处理甘蔗的能力与压榨机座数、甘蔗破碎度、压榨辊直径与长度、辊子转速、甘蔗纤维分和对糖分抽出的要求等因素有关。通常,糖厂采用4~6座压榨机组成一压榨机列。亦有采用2列、3列,以适应生产的需要。
蔗汁的化学成分,随甘蔗的化学成分、甘蔗收获后存放时间和环境等不同而变化。表1 为蔗汁化学成分。表2所列是中国广东珠江三角洲几家甘蔗糖厂混合汁的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范围。
甘蔗制糖图册
甘蔗制糖图册
80年代后期以来,甘蔗提汁技术一方面倾向于加强甘蔗预处理,使破碎度提高到70~80%;注重采用高位入料槽,或者采用压力入料辊(又称齿状入料辊)两个与传统的三辊压榨机组成五辊压榨机,以强化压榨机的入料,并进行预压缩,从而提高压榨机生产能力;另方面在渗浸工艺上,又在复式渗浸系统的基础上,采用压榨机出来的稀汁的大部分回流本座压榨机,使在不增加渗浸水量的前提下增加渗浸液量,使蔗渣含液量达到饱和,呈饱和渗浸,充分渗浸与稀释蔗料的残留糖分,达到进一步提高糖分抽出的目的。
压榨法耗用钢材与电力较多,但它具有的处理甘蔗能力适应性强、技术管理方便和运行可靠等优点,使之迄今仍是甘蔗提汁的主要方法。
甘蔗渗出法
甘蔗渗出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甘蔗细胞中的细胞质与细胞壁之间有一层细胞质膜,对细胞外面的物质能起选择吸收的渗透作用。因此,可以应用固—液萃取的浸沥操作,通过洗涤、稀释、浸透和扩散作用把甘蔗中蔗糖分子转移于渗出汁中,达到提取糖分的目的。
甘蔗渗出法提汁工艺主要包括甘蔗预处理、糖分渗出和湿蔗渣脱水。渗出工艺又可分成两类:一类是蔗丝渗出,甘蔗经预处理成蔗丝后进入渗出器,经渗出水和稀汁渗浸得渗出汁;一类是蔗渣渗出,是甘蔗预处理后的蔗丝先经一台压榨机,榨取相当于甘蔗含糖的60~80%的原蔗汁后,再进入渗出器作进一步的渗出提汁,压榨出原蔗汁与渗出汁合并成混合汁送清净处理。从渗出器出来的蔗料称湿蔗渣,水分约85%,入脱水设备脱水,将水分降至50%以下,送锅炉作燃料或作其他工业原料。脱水设备所得稀汁称脱水汁,通常经加入磷酸、石灰和加热等化学、物理方法清净处理,清汁导回渗出器以助萃取和多回收糖分。渗出法糖分抽出率与压榨法大体相同。
甘蔗预处理工艺要求的甘蔗破碎度,对蔗渣渗出法为75~80%,对蔗丝渗出法达到85~90%,蔗丝幼细、片状,蔗屑不应过多,以利于更有效地渗出甘蔗糖分。预处理设备常用撕裂机或重锤式撕裂机,切蔗机或其组合设备。脱水设备多用三辊压榨机。渗出器有多种形式,主要有Silver型、BMA型、De Smet型、DdS型和Saturne型等。不同形式的渗出器各具特点,但工艺效果大致相同。各种渗出器都具有使蔗料连续向前移动或旋转推前的运动构件、分级渗淋系统。预处理的蔗料送入渗出器的一端,在另一端加入约甘蔗量25%的渗出水,以渗淋萃取糖分,并从此端排出湿蔗渣。借助多级渗淋系统,使蔗料与萃取液经受多级逆流渗滤,渗出汁自入蔗料端排出。渗淋系统级数,蔗丝渗出用12~18级,渗出时间20~35分钟;蔗渣渗出用8~12级,渗出时间16~26分钟。渗出温度是通过加热渗淋稀汁,使维持渗出器内热裂区渗出汁温度在80~90℃,最终渗出汁温度在50~65℃。影响渗出糖分抽出效率的主要因素,是甘蔗破碎度、渗出温度、时间和渗出水加入量。渗出器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它的规范尺寸和流过蔗料层的蔗汁流速。而影响蔗汁流过蔗料层速度的因素是甘蔗质量、预处理破碎度、蔗料层厚度、脱水汁质量和渗出温度。
渗出提汁法具有省钢材、省动力、省投资、省维修费用等优点。但技术管理要求较高,耗用蒸汽较多。
清净
借助清净剂和加热所起的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并通过固液分离方法,尽可能除去混合汁中影响蔗糖结晶的各种非糖物质,获得色值较低、清晰、较纯净的清净汁。
甘蔗制糖方法是以清净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清净剂来命名。目前,各产糖国家用甘蔗生产白砂糖、粗糖的通用清净方法主要有亚硫酸法、石灰法和碳酸法。
亚硫酸法
采用石灰和二氧化硫为主要清净剂。混合汁经预灰(图2)、一次加热、硫熏中和、二次加热后入沉降器,分离出清净汁和泥汁。泥汁经过滤得滤清汁,它与清净汁混合再经加热、多效蒸发成糖浆,再经糖浆硫熏得清糖浆作结晶原料。
甘蔗制糖图册
图2中,硫熏强度为蔗汁吸收SO2量的指标,一般用碘滴定法,以10毫升硫熏汁消耗的N/32碘液毫升数表示。
亚硫酸法工艺原理主要是利用亚硫酸离子与钙离子反应生成亚硫酸钙粒子,吸附蔗汁中的色素;加热凝聚胶体物质与加速沉降;调节中和pH值而达到某些非糖物的凝聚点而生成沉淀等化学和物理化学的作用以达到清净的目的。预灰与一次加热对蔗汁中微生物的繁殖亦会起到抑制的作用。
亚硫酸具还原性,是一种漂白剂。它把色素暂时还原成无色物质,当与空气长期接触又会渐渐呈色。这就是亚硫酸法制得的白砂糖放置时间较长会变黄的原因之一。
蔗糖在酸性条件下会水解成葡萄糖与果糖等分子混合物,称为转化糖。由于其具还原性,制糖工业又称之为还原糖。还原糖在酸性溶液中稳定,在碱性溶液中当温度较高时则迅速分解,生成有机酸如己糖二酸、葡萄糖酸等及深色的络合物。这些物质不易除去。深色的络合物还影响产品色值。糖浆硫熏控制调节其pH值,是为了防止结晶时还原糖分解,增加色值,并利用亚硫酸的漂白作用降低色值和粘度。
硫熏中和过程的二氧化硫是借燃硫炉燃烧硫磺时生成。气态二氧化硫由类似水喷射式真空抽吸器的多喷嘴立式管道硫熏中和器抽入。在管道内与作喷射的蔗汁充分接触,反应生成亚硫酸。同时,在该器尾管及储汁箱分几点加入石灰与之中和,从而完成硫熏中和工艺过程。
加热设备大多采用多程列管式加热器。泥汁过滤普遍采用转鼓式真空吸滤机,亦有采用通用的板框式压滤机。带搅拌连续沉降器(又称Dorr式沉降器)是沉降分离设备之一。它以隔板分成4或5层,顶层为凝聚层,底层为泥汁增浓层,中间几层为沉降层。清净汁主要从各沉降层放出。泥汁借助于该器中心轴慢慢带动它的泥汁耙,使之流向底层而放出,达到沉降分离的目的。
在亚硫酸法流程中,通常还用磷酸作辅助清净剂。它与石灰作用形成絮凝状的沉淀。它对部分非糖物和色素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制糖工业界普遍认为,混合汁中含有效五氧化二磷300~400ppm,清净可获良好的效果。
近十年来,糖厂广泛使用一种能起絮凝作用的人工合成的聚合电解质,又称絮凝剂。它是一类高分子化合物。常用的有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在200万到2000万左右。它的用量极少,几个ppm便足以促使粒子聚成粗大的絮状团粒,加速沉降及过滤。
在亚硫酸法流程的基础上,应用絮凝剂,利用蔗汁在碱性条件下能大量析出胶体、色素和部分无机盐,采用以气浮分离技术先使凝聚的粒子上浮而除去大部分非糖物,然后将它的碱性清汁用磷酸中和后入沉降器的新工艺。所得清净汁的色值比原亚硫酸法降低30~40%,从而提高白砂糖质量。利用气浮分离技术,对亚硫酸法糖浆进行清净处理,同样可达到改善糖浆质量,提高白砂糖质量的目的。
石灰法
以石灰为主要清净剂。将混合汁预灰至pH6.4,加热至60℃,然后加灰中和至pH7.6~8.0,再加热至100~102℃,入沉降器分离出清净汁与泥汁。泥汁过滤得滤清汁与清净汁混合,经多效蒸发得糖浆以供结晶用。
石灰法流程简单,设备少,只靠加灰中和蔗汁生成较少量的沉淀物与加热的凝聚作用,清净过程除去的非糖物和色素较少,适用于生产粗糖。
碳酸法
以石灰和二氧化碳为主要清净剂的蔗汁清净法。其工艺流程(图3)为:混合汁经一次加热、预灰,然后在加入过量的石灰乳的同时通入二氧化碳进行一次碳酸饱充,使产生大量钙盐沉淀,随即加热、过滤得一碳清汁,再经第二次碳酸饱充,然后加热、过滤,得二碳清汁,又经硫熏、加热、蒸发成糖浆。然后进行硫漂使pH降至5.8~6.4,供结晶之用。
甘蔗制糖图册
碳酸法工艺原理主要是利用一碳饱充过程反应生成的大量碳酸钙粒子对胶体、色素及其他非糖分的良好吸附作用,达到降低色值和提高清汁纯度的目的。但由于蔗汁含还原糖较多,为了避免在高温,强碱条件下分解,一碳加石灰量为蔗汁的1.5~2.0%,一碳适宜的pH为10.5~11,相当于0.03~0.05克CaO/100ml的饱充碱度。随后的二碳饱充控制pH为8.0~8.4。二碳饱充是通过进入CO2,尽可能完全地沉淀溶解在一碳清汁中的石灰和钙盐,并吸附部分杂质和色素,进一步提高清净汁的质量。
二碳清汁通入SO2,是使清汁在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蒸发成糖浆,以避免还原糖的破坏而增加色值,同时糖浆粘度也得到降低。这一工艺作用不能以在二碳饱充时通入过量的CO2来达到,因为这样会增加钙盐含量和影响清净效果。
碳酸法糖厂均备有石灰窑,石灰石在窑中煅烧产生的CO2和CaO供该法生产工艺所需。
碳酸法的清净效果优于亚硫酸法,产品质量较好。但清净耗用物料较多,成本较高,且滤泥处理比较困难。碳酸法工艺流程比亚硫酸法复杂,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甘蔗制糖-国内发展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糖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促进行业结构调整,保障食糖市场有效供给,增加糖料主产区农民收入起到积极的作用。《2013-2017年中国制糖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2]数据显示,五年时间,食糖总产量5881万吨,比“十五”期间增加1429万吨,增长32%;食糖消费“十一五”期间达到6439万吨,比“十五”期间增加1546万吨,增长31.6%。“十一五”期间我国食糖净进口为568万吨,比上五年增加99万吨。从销售收入来看,“十一五”期间,行业市场规模呈波动上升趋势,整体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行业销售额达到663.63亿元,同比增长27.57%。
然而2008/2009、2009/2010、2011/2012中国食糖连续三个减产,恰逢全球食糖减产周期,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糖生产和消费国之一,中国面临的较大的供需压力,致使糖价一飞冲天,从2008年的3000元/吨低点算起,三年内价格翻了2.5倍。,食糖价格暴涨对于上游种植业、中间的加工业、下游食品饮料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愈来愈旺盛的食糖需求遭遇增产瓶颈的食糖生产;为了满足国内需求,国家已经进口了相当数量的外糖弥补缺口。另外行业糖业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糖料生产向西部地区转移趋势明显,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产糖省区由“十五”初期的21个减少到15个。从区域结构看,主产糖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黑龙江、新疆六省区食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达98%。通过区域结构调整,一是一些不宜发展糖料生产的地区逐步退出制糖行业,如宁夏、吉林、陕西、山西、甘肃、湖北等省区;二是一些老产区如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福建、江西、四川等省区的一些资产负债率高、亏损严重的糖厂实施了关闭破产;三是在广西、云南、广东湛江市和新疆自治区等重点产糖省区关闭破产规模小,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污染严重的糖厂,同时鼓励优势企业扩大规模,提高技术水平。
第三篇:关于糖厂如何应对制糖工业化学
关于糖厂如何应对制糖工业化学
助剂要求食品级的再说明
各制糖生产企业:
2008/09制糖生产期陆续开始之际,又有些地区监管部门要求制糖企业用的生产加工助剂如石灰硫磺磷酸絮凝剂等均要用食品级。上榨季平息过的问题为什么又提了出来?这应该是奶粉三聚氰胺事件让监管部门对食品加工行业高度紧张与重视,为防范于未然,为防止出现事故的问责,纷纷采取的措施。
各地监管部门纷纷采取这些措施,也是压力、(对食品添加剂二级目录怎样)理解、自我保护与无奈的混合产物。企业应该理解这些要求出台的背景,也应该理解监管部门的压力与良苦用心,在郑重承诺制糖行业、本企业绝不会也不可能出现奶行业这样的潜规则和安全事故下,和监管部门耐心说服解释,建议主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1、目前我国对食品工业助剂这一类的管理有不完善的地方,食品添加剂一直以来要求食品级,这是对的。前几年,食品添加剂管理范畴扩大化,把食品加工中使用到的加工助剂一律归入食品添加剂管理范畴(列在二级目录里),而这时管理者们可能忘了扩军后要修正前面的条款,并没有明确指出二级目录里的加工中使用的加工助剂是怎样的管理法则,这些助剂生产厂家根本没有接到要求改出食品级的要求(据说不少这些助剂生产厂家申办食品级都不被受理,拿不到生产许可证),而监管部门也是见仁见智,凭自己的理解来要求或不要求食品加工中使用到的助剂是否要食品级。在一些助剂根本找不到食品级的情况下,会造成极被动的局面,糖厂无疑是被动的,监管者其实也很被动的。试想,一些助剂根本找不到,哪停了这间糖厂?当地税收怎么办?工人和连带的农民怎么办?甘蔗甜菜原料种出来了怎么办?社会稳定怎么办?和谐社会怎么办?特别是那些糖业是主产业的一些地区怎么办?解决方案唯有,找不到食品级的那就将就着用不是食品级的吧。这意味着就可以不用食品级了!那其他助剂不是都可以不用!
2、现在的这些要求是与最新版《食糖产品市场准入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精神不符的。我中心综合考虑到制糖工业的各种因素,通过努力已将06版的《审查细则》专门把04版的这个要求改掉了,而且在《细则实用说明》中解释了为什么不要求食品级。企业可以通过新旧细则(进入www.teniu.cc质检总局的网,进入食品生产监管司,市场准入,能找到06版、04版,下载看看。我中心网页也有。)的区别和上述解释与之力争。
3、有不少不法奸商利用了国家的这个要求,从国外进口这类助剂,分装一下,就敢把不是食品级的标成食品级(没有提供任何证明,而且企业反映,送检发现各质量指标比他们平时用的还要差!),把卖价从几百元翻到几千元。制糖行业正步入艰难期,我们主产区的监管部门应该扶他们一把,断无理由还要使制糖行业本来就微薄(甚至没有)的利润流入这类商人的腰包。有利润也应该留给当地老百姓、当地政府、制糖界、国家嘛。
4、硫磺是利用它充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石灰→石灰乳、磷酸加进去后是生成沉淀而被除去,食糖产品的好几个质量指标(蔗糖分、二氧化硫、电导灰、不溶水杂质等)已严格把住了这些助剂进入最终产品的门槛,不会对人体构成危害(超标是不合格产品,进不了市场的!)。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食糖QS审查细则制修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全国甘蔗糖业标准化中心
二ΟΟ八年十月二十三日
附:关于制糖工业化学助剂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说明
关于制糖工业化学助剂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说明
一、糖厂使用的化学助剂
在国内外制糖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杀菌、澄清、消泡及防锈等要求,必需使用石灰、硫磺、磷酸和絮凝剂、消泡剂、杀菌剂等化学助剂。根据美国著名的制糖专家陈其斌博士介绍,国外制糖工业使用的化学助剂多达七百多种。我国目前糖厂使用的化学助剂一般有石灰、硫磺、磷酸、絮凝剂、消泡剂、杀菌剂、澄清剂、煮炼助剂、脱色剂、除(防)垢剂、防锈剂等种类,其中分无机助剂、有机助剂和电解质类。这些化学助剂有的是制糖工艺所必需的,有的起到辅助糖厂正常生产,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能源、改善劳动环境等作用。
二、制糖工业化学助剂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理由
1、国家对食品添加剂实行目录管理,目前糖厂使用的化学助剂大部分不列入国家颁布的食品添加剂目录,所以不少助剂的生产企业暂时无法申请办理食品添加剂卫生许可证,没有食品级。
2、在制糖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学助剂,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可在生产过程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可降解、沉降、过滤、结晶等除去(硫磺是利用它充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不能分解的或分解产物会在分蜜过程中随母液去除,基本上不会进入白砂糖结晶。
三、建议对使用制糖工业化学助剂的管理意见
制糖工业化学助剂虽不属于食品添加剂,但食糖是食品,鉴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助剂产品应符合对应的产品标准。要求加工助剂,如石灰、硫磺、磷酸等生产厂家提供他们是按什么生产的,产品标准中应明确卫生指标(如砷、重金属、残留等)、符合相关标准及国家其它监控性法规的要求。
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全国甘蔗糖业标准化中心
二ΟΟ七年九月二十八日 食糖QS审查细则制修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第四篇:糖厂工作总结
篇一:糖厂2013-2014榨季个人工作总结 2013-2014榨季个人工作总结
我们厂2013-2014年榨季即将结束了,作为一名甘蔗质检员,我在各位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思想、工作经验等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在本榨季结束之际,回顾本榨季本人工作情况,现简述如下:
一、爱岗敬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甘蔗质检人员岗位,是对制糖原料进厂的第一道把关,事关制糖原料质量并直接面对广大蔗农,所作出的每一次检查判断,都关系着我厂的利益和蔗农的利益,是压力较大的岗位;我厂的质检岗平时上班都是一个人,既要坚守岗位窗口,又跑蔗场指挥,是比较辛苦的岗位。面对这样充满矛盾和风险、压力和挑战的岗位,我坚持“干一行爱一行”的心态,积极应对,认真学习专研本职业务,不断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和问题,严格把好原料质量关,按规定严格公正地处理每一车进厂甘蔗,为我厂圆满完成本榨季的任务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团结同事,以团队合作精神战胜困难。马上结束的2013-2014年榨季,从2013年8月收假以来,我们质检岗位的几个人被分配到不同的车间参加检修等工作直到甘蔗进厂。在此期间,我和车间的同事共同劳动、共同学习,互相鼓励,共同克服工作上的各种困难,形成很好的团队合作氛围。甘蔗进厂后,我在甘蔗质检岗位上,依然保持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质检岗的姐妹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共同克服上的种种困难,共同化解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共同为完成本榨季的工作任务积极努力。另外,我积极参加我厂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增强体质,娱养身心。
三、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人心直口快,有时难免在工作上和其他同事有不同见解,偶尔会发生争执,态度上不够心平气和。另外,工作业务的学习也有待加强。
总之,我在工作中学习到不少东西,但是感觉到关键时候还是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虽然在紧张的工作气氛中,我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总结了不少的工作经验,懂得了如何的团队合作才能使工作得到最大效益。转眼到又是榨季结束了,看到领导和同事们笑容,看到大家辛苦努力的劳动成果,回顾自己在劳动中学到的不少知识和积累了不少经验,在此,我要感谢我的领导和同事们,感谢领导热诚的接纳和指导,感谢同事诚恳的对待我,以后我一定会努力工作,继续奋斗,为我们厂的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篇二:糖厂学习心得 糖厂学习心得
1月9日至11期间,我们一行4人来到xx糖厂,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学习。这三天时间里,在车间调度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在糖厂各个车间进行了学习,包括各个生产车间和电力车间、锅炉车间以及废水处理等。三天的时间里,要想清楚的弄懂糖厂全部的生产过程和各项指标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是对所有的东西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尽管如此,在此次的学习中,仍有不少收获。
二是深刻的认识到,在工作中,要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我们这次来到南墟糖厂学习,南墟糖厂的各位领导和工作人员都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与配合。负责调度的值班长带我们去到各个车间,各个车间的操作工也耐心详细的为我们讲解。但学习光靠别人的讲解和带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制炼车间学习期间,岗位上的操作工人给我们讲解了蒸发、煮糖和分蜜等个工段的流程,但一时之间难以接受这么多知识,还是得靠自己慢慢的去领悟,结合自己带去的资料,认知做一些笔记。为了让来参观和学习的人更加清楚的了解一些工艺流程,在车间里很多地方,会将一些流程图贴在墙上,或者是一写生产考核的指标等,这都是我们最好的学习资料。在学习的时候,要善于发现这些资料并利用这些资料,这对我们的学习帮助非常大。而对于生产过程,在操作工进行操作的时候,应该细心观察,遇到有疑惑的地方,主动向操作工人询问。他们都是生产线上经验丰富的工人,很多技术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这就需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善于观察和利用现有资源,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除此之外,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我们这次在南墟糖厂学习,并没有给我们安排专门的老师,要靠我们自己到车间里的各个岗位上去跟班学习。生产线上的事,对于我们来说是陌生的,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就应该给自己寻找老师,善于与当班的操作工、技术员和车间主任等进行交流,虚心向他们请教,像在蒸发工段时,对于《蒸发工段汁汽、冷凝水流程图》,几个同事研究了很久还是不明白,只能向当班的工作人员请教,后来在杨班长的讲解下,我们才弄明白;在锅炉车间里,面对各种仪表仪器,我们是一头雾水,但是在请教了值班的工人之后,也能知道那个仪表监控显示的是哪一个设备的运行或者是哪一个指标。如果此时我们不善于与他人沟通,只是自己瞎琢磨,是弄不明白其中的关联的。不仅是在蒸发工段和锅炉车间里,在各个车间的各工段上,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由此可见,良好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能给工作带了很大的好处。而在这几天时间里,通过像工人们请教,和工人们交流,也让我感觉与南华这个大家庭的关系又进了一步,对我们南华的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三是认识到了自己不足的地方。在生产车间,看到了很多机械设备,有一些是以前见过的,有很多也是以前不曾接触过的。对于很多设备的工作原理,传动方式等都不懂,作为一个学机械的人,应该在看到这些机械设备的时候,就应该大概的知道其中的奥妙,可以说是对职业的敏感度还不够,这方面的知识太匮乏。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加强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才会变得强大。而对于一些设备,自己不明白其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时,没有及时向车间的技术员请教,或者是请教了却没有完全弄明白。比如蒸发罐和煮糖罐,从以前的工作中知道,蒸发罐和煮糖罐的加热管是一个重要的零部件,但是对于这两个设备内部构造到底是怎样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如何,都只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没有深入的去研究。像这样的情况在学习中还有,一遇到稍微难一点问题,就打退堂鼓,给自己找理由。人都是有惰性的,但应该要努力去克服,尽管知道应该要去弄清楚这些设备,但是却被自己的惰性控制,以至于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弄明白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一些其他知识。在工作中,这是一个很致命的缺点,不进则退,长此已久,自己就会远远的落在别人后面。
此次的学习,让我对甘蔗制糖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从未接触过到渐渐熟悉,这其中的喜悦不言而喻。同事之间的相互帮助,更是让我获益匪浅。当然,在收获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戒骄戒躁,虚心学习,一个刚从校门出来的人,要学习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些。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像南墟糖厂的各位员工一样,不管工作多辛苦,都应该坚守自己的岗位,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为集团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篇三:国有企业之糖厂榨季安全总结 强化制度 抓好标准化管理
我厂获南宁市06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
我厂自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以来,通过开展三个标准化的建设,规范生产现场管理及操作人员的行为和管理制度,使各类事故和违章行为得到有效的控制,去年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获得了南宁市06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奖。
我厂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知识学习及安全教育,以树立全厂员工正确的安全管理理念及牢固的安全第一的思想。去年,为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深入开展了“安全月”和“百日安全无事故竞赛”活动,严格考核、检查、公布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及动态的制度,使全厂员工从中得到启示和触动。各车间、工段加强对在岗员工的安全管理,坚持安全值日制度,开好班前班后会规范安全标准化的台帐制度;加强设备的巡回检查,严格执行设备的润滑管理。对季节工、外包工实行严格的安全教育,以及做到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切实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从而使安全生产工作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厂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规范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使 06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因而获得了南宁市06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奖。
二、特种设备使用情况
1、目前我厂有起重设备41台,其中有3台新设备正办理注册手续,5台设备已拆除申请停用。停用的5台设备分别为:原机修车间5吨双梁起重、3吨单梁起重各1台,旧压榨备品5吨单梁1台,旧煮糖5吨电动葫芦1台(04年扩建进拆除后设备不知去向),原供水加氯间1吨电动葫芦1台,其余在用的设备均已按要求办理注册手续,并按时年检。
2、锅炉共4台,分别为生产用锅炉65t/h/、5 t/h、85 t/h各1台,05年已进行年检,正常使用,生活用1吨锅炉1台(原职工食堂使用,已申请停用多年)。
3、厂内机动车共有6台,其中叉车2台,铲车4辆,已注册,但其中有两辆铲车属旧车因为没有完整资料,未能取得相应的使用证。
4、厂内在用的压力管道共47条,已根据上级部门要求进行检验,准备办理注册手续。
5、在用压力容器39台,其中新增的0#煮糖罐1台,各种资料收集完成,并交到到技监局注册,目前下办理中。其他压力容器全部门办理了注册手续,并通过期年检。
6、特种设备管理存在问题
1)根据国家对特种设备的管理要求,安全科加强了对厂内特种设备的管理力度,但受传统技术管理模式的影响,对设备使用和维护不能严格按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如在压力管道、容器体上进行切割测厚等传统方法应改进;
2)目前还有2台起重设备改造变频装置没有报批;
三、安全管理目标完成及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是厂整个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是全厂安全管理目标,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榨季安全生产,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厂安全生产管理的最终目标。06年安全科根据年初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承包内容进行考核,通过全厂员工共同努力06完满完成安全管理目标,并取得南宁市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称号。07年制定了安全管理目标,并依照各部门的安全职责层层分解签订安全生产责任承包书,但07年1月发生的工伤事故彻底打破了近10年来明糖安全管理平稳局面,安全管理形势骤然严峻,07公司下达的安全管理目标已无法完成。事后厂安委举一反三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并再次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责,树立科学的安全管理观念,正确对待生产与安全关系,事故敲响了警钟——安全管理真是任重道远,任何小小隐患都可能造成大事故,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还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安全管理必须时时反省和持续改进。吸取血的事故教训,在即将到来的07/08年榨季,以更严谨的工作态度,高度责任心切实抓好安全管理,使厂的安全管理形势得到全面改观。
四、技改项目安全管理状况
由于厂部对安全工作的重视,技改项目安全管理得到加强,06/07年榨季从项目立项伊始相应的安全工作立即同步起动。安全科、生产科、基环科及生产车间都能认真履行安全职责,施工预案、安全预案能及时落实到位,使整个榨季的技改项目安全顺利开展,没有发生较大事故和工伤事故。特别是06/07年最大的技改项目新增0#煮糖罐工程,由于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从拆除楼面,基础建设到安装厂部领导亲临现场检查指导,确保工程施工安全,为榨季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技改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队除要抓好硬件管理外,更重要的是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特别是进场施工前的安全教育,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参差不齐,强化制度管理犹其重要,建全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加强安全教育是杜绝违章行为,减少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五、配合上级部门完成对生产车间的生产现场涉及尘毒、噪音岗位、辐射岗位及全厂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装置的检测。及时落实整改措施,投入4.2万元整改厂内不合格的防雷装置,购买近200块的安全警示牌完善生产车间内危害岗位的警
第五篇:A-O工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课程设计
A-O工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化肥厂废水中的主要超标污染物指标为氨氮、硫化物、和总氰化物,水质具有氨氮含量高并含有有毒的总氰化物及硫化物的特点;且此类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差(主要是化学需氧量较低和氨氮含量较高)。
A/O法生物去除氨氮原理:
硝化反应:NH4++2O2→NO3-+2H++H2O
反消化反应:6NO3-+5CH3OH(有机物)→5CO2↑+7H2O+6OH-+3N2
化肥工业废水A/O法处理工艺流程:
工厂污水
中格栅
进水泵房
细格栅
沉砂池
初沉池
砂
缺氧池
好氧池
二沉池
排放河道
栅渣
剩余污泥
初沉泥
剩余污泥泵房
污泥浓缩池
贮泥池
脱水机房
垃圾填埋场
一、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及计算
(1)中格栅
1.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Q=15000/(24×3600)=0.174(m3/s)=174(L/s)
则最大设计流量Qmax=0.174×1.53=0.266(m3/s)
栅前流速v1=0.6m/s,过栅流速v2=0.8m/s
栅条宽度s=0.01m,格栅间隙b=20mm
栅前部分长度0.5m,格栅倾角α=60°
单位栅渣量ω1=0.05m3栅渣/103m3污水
(1)确定格栅前水深,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计算得:栅前槽宽,则栅前水深
(2)栅条间隙数(n):
栅条的间隙数=
(3)栅槽有效宽度B=s(n-1)+bn=0.01(33-1)+0.02×33=0.98m
(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α1为进水渠展开角)
(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6)过栅水头损失(h1)
因栅条边为矩形截面,取k=3,则
其中ε=β(s/b)4/3
h0:计算水头损失
k: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倍数,取k=3
ε: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β=2.42
(7)栅后槽总高度(H)
取栅前渠道超高h2=0.3m,则栅前槽总高度H1=h+h2=0.47+0.3=0.77m
栅后槽总高度H=h+h1+h2=0.47+0.08+0.3=0.85
(8)格栅总长度L=L1+L2+0.5+1.0+0.85/tanα
=0.05+0.025+0.5+1.0+0.85/tan60°=1.57m
(9)每日栅渣量ω=Q平均日ω1==0.87m3/d>0.2m3/d
所以宜采用机械格栅清渣
(10)计算草图如下:
(2)污水提升泵房
1.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Q=174L/s,泵房工程结构按远期流量设计
2.泵房设计计算
污水提升前水位-4.30m(既泵站吸水池最底水位),提升后水位3.97m(即细格栅前水面标高)。
所以,提升净扬程Z=3.97-(-4.30)=8.27m
水泵水头损失取2m
从而需水泵扬程H=Z+h=10.27m
再根据设计流量174L/s=483m3/h,采用2台MF系列污水泵,单台提升流量542m3/s。采用ME系列污水泵(8MF-13B)2台,一用一备。该泵提升流量540~560m3/h,扬程11.9m,转速970r/min,功率30kW。
占地面积为π52=78.54m2,即为圆形泵房D=10m,高12m,泵房为半地下式,地下埋深7m,水泵为自灌式。
计算草图如下:
(3)细格栅
1.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Q=174L/s
栅前流速v1=0.6m/s,过栅流速v2=0.8m/s
栅条宽度s=0.01m,格栅间隙b=10mm
栅前部分长度0.5m,格栅倾角α=60°
单位栅渣量ω1=0.10m3栅渣/103m3污水
2.设计计算
(1)确定格栅前水深,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计算得栅前槽宽,则栅前水深
(2)栅条间隙数
设计两组格栅,每组格栅间隙数n=33条
(3)栅槽有效宽度B2=s(n-1)+bn=0.01(33-1)+0.01×33=0.65m
所以总槽宽为0.65×2+0.2=1.5m(考虑中间隔墙厚0.2m)
(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其中α1为进水渠展开角)
(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6)过栅水头损失(h1)
因栅条边为矩形截面,取k=3,则
其中ε=β(s/e)4/3
h0:计算水头损失
k: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倍数,取k=3
ε: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β=2.42
(7)栅后槽总高度(H)
取栅前渠道超高h2=0.3m,则栅前槽总高度H1=h+h2=0.47+0.3=0.77m
栅后槽总高度H=h+h1+h2=0.47+0.205+0.3=0.975m
(8)格栅总长度L=L1+L2+0.5+1.0+0.77/tanα
=0.77+0.385+0.5+1.0+0.77/tan60°=3.1m
(9)每日栅渣量ω=Q平均日ω1==1.74m3/d>0.2m3/d所以宜采用机械格栅清渣
(10)计算草图如下:
(4)沉砂池
采用平流式沉砂池
1.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Q=266L/s(按2010年算,设计1组,分为2格)
设计流速:v=0.3m/s
水力停留时间:t=30s
2.设计计算
(1)沉砂池长度:L=vt=0.3×30=9.0m
(2)水流断面积:A=Q/v=0.266/0.25=1.06m2
(3)池总宽度:设计n=2格,每格宽取b=1.2m>0.6m,池总宽B=2b=2.4m
(4)有效水深:h2=A/B=1.06/2.4=0.44m
(介于0.25~1m之间)
(5)贮泥区所需容积:设计T=2d,即考虑排泥间隔天数为2天,则每个沉砂斗容积:
(每格沉砂池设两个沉砂斗,两格共有四个沉砂斗)
其中X1:城市污水沉砂量3m3/105m3,K: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1.53
(6)沉砂斗各部分尺寸及容积:
设计斗底宽a1=0.5m,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60°,斗高hd=0.5m,则沉砂斗上口宽:
沉砂斗容积:
(略大于V1=0.26m3,符合要求)
(7)沉砂池高度:采用重力排砂,设计池底坡度为0.06,坡向沉砂斗长度为
则沉泥区高度为h3=hd+0.06L2
=0.5+0.06×3.4=0.704m
池总高度H
:设超高h1=0.3m,H=h1+h2+h3=0.3+0.44+0.704=1.44m
(8)进水渐宽部分长度:
(9)出水渐窄部分长度:L3=L1=1.43m
(10)校核最小流量时的流速:
最小流量即平均日流量Q平均日=Q/K=266/1.53=174.4L/s
则vmin=Q平均日/A=0.1744/1.06=0.165>0.15m/s,符合要求
(11)计算草图如下:
(5)初沉池
1初沉池的计算(辐流式)
1.沉淀部分的水面面积:
设表面负荷
q′=1.0m3/m2h,设池子的个数为2,则(其中q′=1.0~2.0
m3/m2h)
F=
2.池子直径:,D取18m.3.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设t=1.5h,则h2=q′t=2.0×1.5=3.0m.(其中h2=2~4m)
4.沉淀部分有效容积:V′=Qmax/ht=150001.53/(3×1.5)≈5100m3
5.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积:V1′
c1—进水悬浮物浓度(t/m3)
c2—出水悬浮物浓度
r—污泥密度,其值约为1
—污泥含水率
6.污泥斗容积:
设r1=2m,r2=1m,α=60,则
h5=(r1-r2)tgα=(2-1)tg60=1.73m
V1=
hs/3(r12+r2r1+r22)
=3.14×1.73/3×(22+2×1+12)
=12.7m3
7.污泥斗以上部分圆锥体部分污泥体积:
设池底径向坡度为0.05,则
h4=(R-r1)×0.05=(16-2)×0.05=0.7m
V2=
h4/3(R2+Rr1+r12)
=3.14×0.7/3×(162+16×2+22)=213.94m3
8.污泥总容积:V=V1+V2=12.7+213.94=226.64>129m3
9.沉淀池总高度:设h1=0.3m,h3=0.5m,则
H=h1+h2+h3+h4+h5
=0.3+3.75+0.5+0.7+1.73=6.98m
10.沉淀池池边高度:H′=
h1+h2+h3
=0.3+3.75+0.5=4.55m
11.径深比:D/h2=32/3.75=8.53(符合6~12范围)
第四节
缺氧池
1.设计参数:
池深h=4.5m,方形池
设计流量:=173.6L/s
生物脱氮系统进水总凯氏氮浓度:=40g/
生物脱氮系统出水总氮浓度:=15g/
在20℃时,取值0.04g,对于温度的影响可用式修正,温度设为10℃。
排出生物脱氮系统的剩余污泥量:,gMLVSS/d。
2.设计计算:
(1)
缺氧区池体容积:
=0.750.5
kgMLVSS∕g
Vn—缺氧区(池)容积(m3);
Q—生物反应池的设计流量(m3∕d);
—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取=3(gMLSS/L);
—生物反应池进水总凯氏氮浓度(mg∕L);
—生物反应池出水总氮浓度(mg∕L);
IXv—排出生物反应池系统的微生物量(kgMLVSS∕g)
—污泥总产率系数(kgSS∕kgBOD5),应通过试验确定。无试验条件时;系统有初沉池时取0.3~0.85;取0.5
—活性污泥中VSS
所占比例,取0.75;
So、Se—生物反应池进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mg/l)。
第五节
好氧池
设计参数:
采用推流式曝气池作为系统的好氧池。
去除率:94.3%
设计计算:
(1)
好氧硝化区容积:
日产泥量为:
kg/d
——好氧区设计污泥泥龄,取12d
采用两组好氧池,每组容积为:9900/2=4950
池深取4.5m,每组面积F=4950/4.5=1100
池宽取6米,池长为11000/6=183.3m;B/H=6/4.5=1.33,与1-2间,L/B=183.3/6=30.5>10,符合。
每组设3条廊道,廊道长=183.3/3=61.1m
池超高0.5m,总高H=4.5+0.5=5m
(2)
曝气量计算:
本设计采用鼓风曝气系统。
(1)
平均时需氧量的计算
其中:
(2)
最大时需氧量的计算
根据原始数据
k=1.28
(3)
每日去除的BOD值
(3)
供气量计算:
采用网状膜型中微孔空气扩散器,敷设于距池底0.2m处,淹没水深4.3m计算温度定为30℃。
水中溶解氧饱和度:C=9.17mg/L;C=7.63mg/L
(1)
空气扩散器出口处的绝对压力(P)计算如下:
P=1.013×10+9.8×10H
=1.013×10+9.8×10×4.3=1.434×10P
(2)
空气离开曝气池面时,氧的百分比按下式计算:
(3)
O=21(1-E)/[79+21(1-E)]×100%
E——空气扩散器的氧转移效率,对网状膜型中微孔空气扩散器,取值12%。
代入E值,得:O=21(1-0.12)/[79+21(1-0.12)]×100%=18.96%
(3)
曝气池混合液中平均氧饱和度(按最不利的温度条件考虑)按下式计算,即:
C=C(P/2.026×10+O/42)
最不利温度条件按30℃考虑,代入各值,得:
C=7.63×(1.434/2.026+18.96/42)=8.84mg/L
(4)
换算为在20℃条件下,脱氧清水的充氧量,按下式计算,即:
R=R/[
(··-C)·]
取值=0.82;=0.95;C
=2.0;=1.0
代入各值,得:
R=×9.17/[0.82×(0.95×1.0×8.84-2.0)×1.024]=142kg/h
相应的最大时需氧量为:
R=×9.17/[0.82×(0.95×1.0×8.84-2.0)×1.024]=218
kg/h
(5)
曝气池平均时供气量按下式计算,即:G=R/(0.3E)×100
代入各值,得:G=142/(0.3×12)×100=3944m/h
(6)
曝气池最大时供气量:G=218/(0.3×12)×100=5056m/h
(7)
本系统的空气总用量:
除采用鼓风曝气外,本系统还采用空气在回流污泥井提升污泥,空气量按回流污泥量的8倍考虑,污泥回流比R取值60%,这样提升污泥所需空气量为:
8×0.6×15000/24=3000m/h
总需气量:5056+3000=8056m/h
(4)剩余污泥量
W=a
(1)降解BOD生成污泥量:
(2)内源呼吸分解泥量:
Wv=fx=0.753300=2475mg/L=2.475kg/m3
W2=bvx=0.055244.72.475=649.3kg/L
(3)不可生物降解和惰性悬浮物量(NVSS)
该部分占总TSS的约50%
(4)剩余污泥量:
W==0.338522.70.5=1406.25kg/d
(7)二沉池
1.沉淀部分水面面积
F,根据生物处理段的特性,选取二沉池表面负荷,(其中q=1.0~1.5)
设两座辐流式沉淀池,n=2,则有
2.池子直径
3.沉淀部分的有效水深,设沉淀时间:
(其中t=1.5~2.5h),则
(3)贮泥斗容积:
为了防止磷在池中发生厌氧释放,故贮泥时间采用Tw=2h,二沉池污泥区所需存泥容积:
则污泥区高度为:
(4)二沉池总高度:
取二沉池缓冲层高度h3=0.4m,超高为h4=0.3m
则池边总高度为:
h=h1+h2+h3+h4=3.75+0.4+0.4+0.3=4.85m
设池底度为i=0.05,则池底坡度降为
则池中心总深度为:H=h+h5=4.85+0.53=5.38m
(5)校核堰负荷:
径深比
堰负荷:
以上各项均符合要求
(6)辐流式二沉池计算草图如下:
(8)剩余污泥泵房
1.设计说明
污水处理系统每日排出污泥干重为2×2303.65kg/d,即为按含水率为99%计的污泥流量2Qw=2×230.365m3/d=460.73m3/d=19.2m3/h
2.设计选型
(1)污泥泵扬程:
辐流式浓缩池最高泥位(相对地面为)-0.4m,剩余污泥泵房最低泥位为
-(5.34-0.3-0.6)-4.53m,则污泥泵静扬程为H0=4.53-0.4=4.13m,污泥输送管道压力损失为4.0m,自由水头为1.0m,则污泥泵所需扬程为H=H0+4+1=9.13m。
(2)污泥泵选型:
选两台,2用1备,单泵流量Q>2Qw/2=5.56m3/h。选用1PN污泥泵Q
7.2-16m3/h,H
14-12m,N
3kW
(3)剩余污泥泵房:占地面积L×B=4m×3m,集泥井占地面积
(9)浓缩池
1.浓缩池的设计:
1.设计参数
进泥浓度:10g/L
污泥含水率P1=99.0%
每座污泥总流量:Qω=2303.65kg/d=230.365m3/d=9.6m3/h
设计浓缩后含水率P2=96.0%
污泥固体负荷:qs=45kgSS/(m2.d)
污泥浓缩时间:T=13h
贮泥时间:t=4h
2.设计计算
(1)浓缩池池体计算:
每座浓缩池所需表面积:m2
浓缩池直径
取D=8.1m
水力负荷
有效水深:h1=uT=0.31813=4.14m
取h1=4.2m
浓缩池有效容积:V1=Ah1=51.24.2=215.04m3
(2)排泥量与存泥容积:
浓缩后排出含水率P2=96.0%的污泥,则
Q
w′=
按3h贮泥时间计泥量,则贮泥区所需容积:V2=4Q
w′=32.40=7.20
泥斗容积=
m3
式中:h4——泥斗的垂直高度,取1.2m
r1——泥斗的上口半径,取1.1m
r2——泥斗的下口半径,取0.6m
设池底坡度为0.08,池底坡降为:
h5=
故池底可贮泥容积:
=
故总贮泥容积为:(满足要求)
(3)浓缩池总高度:
浓缩池的超高h2取0.30m,缓冲层高度h3取0.30m,则浓缩池的总高度H为
=4.2+0.30+0.30+1.2+0.236=6.236m
(4)浓缩池排水量::Q=Qw-Q
w′=7.20-2.40=4.80m3/h
(10)贮泥池
1.设计参数
进泥量:经浓缩排出含水率P2=96%的污泥2Q
w′=257.59=115.18m3/d,设贮泥池1座,贮泥时间T=0.5d=12h
2.设计计算
池容为:V=2Q′wT=115.180.5=57.59m3
贮泥池尺寸(将贮泥池设计为正方形)
LBH=4.04.04.0m
有效容积V=64m3
(11)脱水机房
带式压滤机:脱水后污泥含水率P4=80%,成泥饼状
脱水后泥饼体积:
泥饼运输采用TD—75型皮带运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