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营造一流环境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合集]
编辑:九曲桥畔 识别码:22-1103621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14 13:44:56 来源:网络

第一篇:营造一流环境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

营造一流环境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

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在新千年把襄樊由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建成商家必争之地”。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如果依托襄樊毗邻鄂、渝、川、陕等西部省份、与这些地区存在“山相连、水相依、路相通、俗相近”的优势,抢抓国家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把襄樊放在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大局在去运筹谋划,大力营造一流环境,把襄樊构筑成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在服务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商家必争”,无疑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营造开放、开明的政策环境,为构筑战略跳板提供强大的吸附力

多年来,我市制定了一系列开放强市政策,有力促进了襄樊发展,但从过去实践来看,我们的政策环境与发展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尤其是在参与和服务西部大开发的宏观背景下,政策的前瞻性还不强、导向性不够鲜明,甚至政策之间相互矛盾,缺乏相应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因此,营造更加开放、开明的政策环境,在构筑战略跳板中形成强大的政策磁场,最大限度地吸纳有效的生产要素为我所用,已经“刻不容缓”:一是制定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的政

策措施刻不容缓。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不仅要有总体规划,更重要的是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为把襄樊构筑成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创造软环境。要根据西部大开发对各种生产要素配置的要求,制定政策。在制定政策时,要坚持逆向思维法,克服过去出台政策找依据、制定文件找范例的定向思维模式,按照什么有利于发展,就出台什么政策,什么政策能最大限度地放大经济社会发展的能量,就出台什么政策的原则,提高政策的开放度,增加政策的含金量。当前,就是要针对西部生产要素市场不健全、东部先进的生产要素要向西部流动的实际,围绕劳务、技术、信息、教育、旅游、房地产等要素市场,吸引物流、资本、高新技术在襄樊形成“洼地”。二是配套完善现有开放强市政策刻不容缓。也就是说,要完善政策“降门槛”。对陈旧过时、与西部大开发相悖的各类政策,该废除的废除,该修订的修订,该完善的完善。重点是配套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引进人才政策、农业产业化政策、旅游开发政策、城市建设政策等。三是提高政策的知名度刻不容缓。过去我市出台了许多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政策,但很大程度上被束之“高阁”,客商知之不多,社会知晓甚少,没有很好发挥应有作用。因此,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炒响政策,对我市来讲,显得十分紧迫。要在襄樊市区设立一批大型的电子屏幕,作为永久性的政策宣传阵地;要在大中城市、交通要道、口子镇、边贸城等重点区域,建立固定的政策宣传窗口;要在大型新闻媒体、信息网络,尤其是海外媒体设立专栏、专页,宣传我们的各项政策,使之跨出省界、走出国门。四是抓好政策落实刻不容缓。好政策没有好落实,就是一纸空文。以降低收费政策为例,近些年我市每年都要取消一批收费项目,降低一批收费标准,但是取消后又反弹,降低后又扩张。这说明政府出台政策与部门规定之间有一定的反差,存在“政府招商,部门开枪”的现象,说到底是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因此,必须从根本抓起,一竿子插到底,要利用领导督导、专项检查、社会监督等多种措施,确保各层各级、各行各业的政策能够不打折扣,使政策在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磁场效能。

营造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基础环境,为构筑战略跳板提供巨大的支撑力

襄樊作为毗邻鄂豫川陕的一个中心城市,在基础环境建设上具有较强的区域基础,从交通区位看,襄樊是进陕入川的重要通道;从城市区位看,襄樊又是武汉、西安、重庆三大经济区的最佳融合点;从旅游区位看,襄樊又是神农架、大三峡、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西安、四川等全国风景名胜地的重要连接点。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市的基础环境还很脆弱,与充当西部大开发战略跳板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这个差距差就差在交通上,虽然我们水路、公路、铁路、航空四通八达,但断头路、低级路较多,没有形成高质量、高等级路网;差就差在城市功能上,襄樊中心城市特征不明显、各县市城市面积小、辐射力和带动力不强;差就差在我们旅游基础设施薄弱上,对外没有很好的与全国大旅游接轨,对内与各县市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网络。脆弱的基础环境将直接制约襄樊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因为仅就湖北而言,十堰、宜昌同样具有很多优势,并且先声夺人,势头强劲,他们不仅是我们争当西部大开发战略跳板的共同伙伴,更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在基础环境建设上大做文章,着力构建三大网络:首先,要构建快速、敏捷的交通通讯网

络。以畅通大动脉为基础,抓好武汉——十堰——西安、十堰——银川、襄樊——宜昌——重庆高速公路的建设,争取申报审批襄樊——重庆直达高速公路,接通所辖县市与这些高速路的接口,形成以高速路为主动脉、众多县市公路为毛细血管的公路网络,确保人便于行、货畅其流。以建立信息直通车为目标,利用国家建设武汉——西安——兰州等条数字微波空中信道在襄樊

交汇的机遇,全面开通襄樊辖区内程控电话、无线导呼、移动通信、因特网等现代信息工具,建立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把襄樊建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提供载体。其次,要构建纵横交错的旅游网络。旅游是一个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综合标志,代表着一个地区综合水平。要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强化古隆中、鹿门寺、小三峡、白水寺、野花谷、水镜庄等景点的硬件设施建设。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的“三高”要求,重点加强连接全市主要景区及景区公路建设,努力做到“景随路转,路为景开”,确保旅游畅通;大力强化旅游景区亮化工程和声讯信号覆盖工程,实现景区、街区夜晚白昼化和有线电视、无线寻呼及移动通信对景区的无缝隙覆盖,逐步把这些地区建设成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旅游区,为把襄樊建成中西部旅游的门户和集散地提供便利。其三,要构建功能齐全的城镇网络。充分放大襄樊现有的中心城市的功能,扩大城区面积,加强城市供水、供气、供暖、供电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培植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型特色产业群,开发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占率高的产品,增强城市的带动力和影响力。同时,以所辖县市为依托,侧重县城城区、边缘集镇和口子镇,大力强化小城镇建设,按照建设边贸大镇、明星集镇、区域重镇的总体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形成以襄樊中心城市为辐射源、各县市城市为卫星、乡镇集镇为明珠的城镇网络

第二篇:营造一流环境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

营造一流环境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战

略跳板

营造一流环境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202_-12-12 16:38:17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营造一流环境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营造一流环境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2)营造一流环境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

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在新千年把襄樊由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建成商家必争之地”。第1文秘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如果依托襄樊毗邻鄂、渝、川、陕等西部省份、与这些地区存在“山相连、水相依、路相通、俗相近”的优势,抢抓国家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

遇,把襄樊放在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大局在去运筹谋划,大力营造一流环境,把襄樊构筑成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在服务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商家必争”,无疑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营造开放、开明的政策环境,为构筑战略跳板提供强大的吸附力

多年来,我市制定了一系列开放强市政策,有力促进了襄樊发展,但从过去实践来看,我们的政策环境与发展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尤其是在参与和服务西部大开发的宏观背景下,政策的前瞻性还不强、导向性不够鲜明,甚至政策之间相互矛盾,缺乏相应的吸

引力和感召力。因此,营造更加开放、开明的政策环境,在构筑战略跳板中形成强大的政策磁场,最大限度地吸纳有效的生产要素为我所用,已经“刻不容缓”:一是制定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的政

策措施刻不容缓。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不仅要有总体规划,更重要的是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为把襄樊构筑成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创造软环境。要根据西部大开发对各种生产要素配置的要求,制定政策。在制定政策时,要坚持逆向思维法,克服过去出台政策找依据、制定文件找范例的定向思维模式,按照什么有利于发展,就出台什么政策,什么政策能最大限度地放大经济社会发展的能量,就出台什么政策的原则,提高政策的开放度,增加政策的含金量。当前,就是要针对西部生产要素市场不健全、东部先进的生产要素要向西部流动的实际,围绕劳务、技术、信息、教

育、旅游、房地产等要素市场,吸引物流、资本、高新技术在襄樊形成“洼地”。二是配套完善现有开放强市政策刻不容缓。也就是说,要完善政策“降门槛”。对陈旧过时、与西部大开发相悖的各类政策,该废除的废除,该修订的修订,该完善的完善。重点是配套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引进人才政策、农业产业化政策、旅游开发政策、城市建设政策等。三是提高政策的知名度刻不容缓。过去我市出台了许多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政策,但很大程度上被束之“高阁”,客商知之不多,社会知晓甚少,没有很好发挥应有作用。因此,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炒响政策,对我市来讲,显得十分紧迫。要在襄樊市区设立一批大型的电子屏幕,作为永久性的政策宣传阵地;要在大中城市、交通要道、口子镇、边贸城等重点区域,建立固定的政策宣传窗口;要在大型新闻媒体、信息网络,尤其是海外媒体设立专栏、专页,宣传我们的各项政策,使之跨出省界、走出

国门。四是抓好政策落实刻不容缓。好政策没有好落实,就是一纸空文。以降低收费政策为例,近些年我市每年都要取消一批收费项目,降低一批收费标准,但是取消后又反弹,降低后又扩张。这说明政府出台政策与部门规定之间有一定的反差,存在“政府招商,部门开枪”的现象,说到底是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因此,必须从根本抓起,一竿子插到底,要利用领导督导、专项检查、社会监督等多种措施,确保各层各级、各行各业的政策能够不打折扣,使政策在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磁场效能。

营造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基础环境,为构筑战略跳板提供巨大的支撑力

襄樊作为毗邻鄂豫川陕的一个中心城市,在基础环境建设上具有较强的区域基础,从交通区位看,襄樊是进陕入川的重要通道;从城市区位看,襄樊又是武汉、西安、重庆三大经济区的最佳融合点;从旅游区位看,襄樊又是神农架、大三峡、第1文秘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西安、四川等全国风景名胜地的重要连接点。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市的基础环境还很脆弱,与充当西部大开发战略跳板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这个差距差就差在交通上,虽然我们水路、公路、铁路、航空四通八达,但断头路、低级路较多,没有形成高质量、高等级路网;差就差在城市功能上,襄樊中心城市特征不明显、各县市城市面积小、辐射力和带动力不强;差就差在我们旅游基础设施薄弱上,对外没有很好的与全国大旅游接轨,对内

与各县市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网络。脆弱的基础环境将直接制约襄樊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因为仅就湖北而言,十堰、宜昌同样具有很多优势,并且先声夺人,势头强劲,他们不仅是我们争当西部大开发战略跳板的共同伙伴,更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在基础环境建设上大做文章,着力构建三大网络:首先,要构建快速、敏捷的交通通讯

营造一流环境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

第三篇: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一、背景资料:

1.中国西部是指西南五省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市(山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组成,被称为“10+2+2”。面积为 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人口3.64亿,占全国的28.6%;国内生产总值18245亿元,占全国17.1%。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疆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0。

2.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很大。改革开放以来,面貌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历史、社会、自然条件等原因,经济相对落后。1988年邓小平针对中国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一是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的发展,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一个是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候,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1999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三年来,经共同努力,西部大开发有了一个良好开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投资和经济快速增长,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交通干线建设等大工程全面启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教和人才开发力度加大,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

3.实践证明,西部大开发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各族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有利于扩大开放,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边疆稳定。

4、202_年10月11日国务院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朱镕基总理在会上强调指出,西部大开发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西部大开发扎扎实实推向前进。

5.江泽民主席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在十年内有突破性进展。要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科技教育,培养用好人才。国家加大支持力度。改善投资环境。西部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

为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在提出西部大开发任务的同时,十六大对东部和中部也分别提出了新的要求。还对一些特殊地区,如东北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等加大支持力度。加强东、中、西部地区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二、考点

1、西部大开发,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2、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

3、西部大开发坚持怎样的发展战略

4、西部地区如何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5、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青年学生应如何做。

初二:

1、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说明推进西部大开发,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2、“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和“基本国情”知识,说明西部地区如何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3、“公民与法律”“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说明青年学生应如何做。

⑴观念和意识⑵理想和精神⑶专业技能和挑战

初三:

⑴社会主义本质,说明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

⑵三个代表的知识,说明西部大开发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

⑶经济建设为中心,说明加快发展是解决西部地区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

⑷三个有利于,说明西部大开发与此标准一致。

⑸共同富裕,说明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

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说明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

⑺初级阶段和共同理想知识,说明必须实施西部大开发

⑻国际竞争,说明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

⑼可持续发展,说明西部大开发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⑽发扬艰苦创业精神,说明西部大开发要发扬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精神。

⑾“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西部大开发坚持怎样的发展战略

三、习题精选

一、辨析题 西部开发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首位,因而,西部开发的中心工作是保护生态环境。

二、材料题

1、材料

1、江泽民主席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材料

2、三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不仅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措施,向西部地区倾斜,而且明显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约202_亿元,生态环境投资500多亿元,社会事业投资100多亿元,共2600多亿元。长期建设国债资金三分之一以上用于西部开发,达1600亿元。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约3000亿元。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加6000多亿元。这些资金有力地推动了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

材料3、202_年4月1日,江泽民同志主持召开的六省区西部大开发工作座谈会时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完成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完成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使全体人民都过上富裕的生活,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1)我国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发扬什么精神?为什么?

(2)谈谈如何使西部在开发在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3)为西部大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2、材料

1、江泽民主席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

材料2、202_年,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力度,西部大开发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1)举例说明202_年西部大开发取得的实质性进展。

(2)中国应怎样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

3、材料

一、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一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比如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

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根据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材料二:我国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能源和矿产等资源,但由于长期受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西部地区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200元左右,仅是东部的1/3;全国尚未实现温饱的3000万贫困人口中,90%都集中在这里。

材料三:我国西部位于全国多条大江大河的上游,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为的毁林垦荒、过度放牧等原因,其荒漠化加剧,自然环境正在不断恶化。

材料四:西部地区占全国2/3的面积和近1/4的人口,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和现代化。因此,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西部地区的发展。江泽民总书记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是党和国家作出的一项关系我国现代化全局的重大决策。

(1)、为什么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意义或原因)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应怎样做?

(3)、我们青年应该怎么办?

4、材料一,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咯,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这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二: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人、两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回答:

(1)西部地区的开发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分)

(2)西部地区的开发为什么要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作为继往开来的一代,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挑战,你有些什么打算?(3分)

5、“万木同春,小家带动大家富;一心向上,口袋丰还需脑袋丰。”阅读对联结合初三政治课知识回答下列问题(6分)

(1)上联形象地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本质中什么内容?(3分)

(2)下联形象表明了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什么方针?(3分)

6、乙两乡邻,自然条件相似。甲乡的主要领导集中力量发展本乡经济。他们聘请农业科学技术专家指导农民栽培板粟、核桃、茶叶以及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银杏。同时,甲乡坚持开展理论、科技、文化、法律“四进家”活动。全乡出现了100多个“科技示范户”,社会风气好转,农民人均收入由1995年1500元提高到1999年的3200元,面貌日新月异。5年过去了,乙乡却依然故我,山河依旧,人均年收入仍在1500元左右俳徊。

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初三教材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乡先富起来是否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为什么?(4分)

(2)取得长足发展(先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就其中一点作简要分析。(6分)

(3)、乙乡如何赶上甲乡,请你提出相应建议(5分)(至少回答3条)

7、在中国西部论坛上,有人列出了这样一个西部大开发的财富公式:外国投资者的信心+西部市场+中国政府的优惠政策=我们共同的财富。也就是说:只要政府支持、投资者有信心,在西部如此广阔的市场上,一定会实现双赢。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财富公式。

8、材料

1、由于自然灾害和各种人为的原因,我国西部地区贵州省的独山县,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自然环境不断恶化。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1975年独山县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寻找生存的希望。

材料

2、十年后,春风吹进了独山县,他们在自己的承包地上,辛勤劳动,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材料3、202_年,西部地区更热了起来,二十多年前的独山县已面目皆非,它山青水秀,空气清净,环境优美,风光秀丽,物产丰富,商贸繁荣,已经被省政府列为经济开发区和科技

星火燎原区。各级政府组织了多所科技夜校,农民们读起了科技书,他们说:我们独山县真是有了长足的进步,这还得靠我们县的好政策和好领导啊!

(1)材料中的“春风”和“更热“是指什么?(2分)

(2)独山县取得长足进步的原因有哪些?(8分)

(3)独山县的长足进步给了你什么启示?(2分)

9、1952年,洛杉矶有近400名老人因光化学烟雾的污染造成心肺衰竭而衰竭而死亡,该事件引起了全美国的高度民主重视。1963年上1952年,洛杉矶有近400名老人因光化学烟雾的污染造成心肺任的美国总统约翰逊提出建立“伟大社会”的施政纲领,其中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伟大社会”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约翰逊执政其间,国会通过的立法中就有3个控制水质和空气污染的立法。“伟大社会”被称为自罗斯福“新政”以来最雄心勃勃的社会改革计划。

(1)罗斯福总统采用什么方法推行“新政”?约翰逊政府为治理环境污染采取的措施与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方法有何不同?

(2)现阶段,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存空间,借鉴美国政府的成功做法,你人为我国政府应采取什么对策?

(3)上述材料描述的事实从给我们什么启示?

10、“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人们对近年来我国人才以及其他经济资源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这种经济现象的形象说法。

“一股暖风向西吹”,是当前中西部地区人民对党和国家确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感受。用初中思想政治课知识正确分析上述现象。

四、参考答案

辨析题

(1)这个观点是不完全正确的。

(2)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如果不注意保护环境,就会给西部地区以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灾难性后果,因而,在西部开发中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首位。

(3)、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4)在西部开发过程中,应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相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发展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

材料题

1、(1)发扬艰苦奋斗和艰苦创业精神。因为任何事业的成功和理想的实现,都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离开了艰苦奋斗,再美好的理想也是不可能变成现实的。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业实践,需要有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在全民树立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保证。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是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

(2)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人才战略。坚持法治和德治并举。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来回答。

(3)略

2、(1)7月4日西气东输全线开工。8月20日西电东送工程正式开工建设。9月9日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望昆段线路主体工程全部竣工。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人才战略。坚持法治和德治并举。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来回答。

3、(1)为什么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意义或原因)(1)它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2)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包括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前我国具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条件,实施这一战略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西部资然,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②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老少边穷地区,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有利于逐步缩小东西差距,实现共同富裕。(3)它有利于民族团结和边疆地区的稳定。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应怎样做?(1)要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西部经济发展的基础还较差,开发的任务很艰巨,这就更离不开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2)要坚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西部地区的环境状况较差,也极易被破坏,所以,必须更加注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利用资然,使经济建设与人口、社会、资然、环境相互协调发展。

(3)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快人才培养。(4)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大改革力度。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可以充分吸收、利用境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5)做好基础设施,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3)我们青年应该怎么办?我们广大青年要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勇于承担“振兴中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祖国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职业选择的根本出发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投身于西部大开发的大潮中,艰苦创业,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自己的贡献。

4、(1).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是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才能民主建设和文化建设打下物质基础,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增强经济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国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作为继往开来的一代,我们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还要有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专业技能,才能面对现代化建设、面对世界、面对未来的挑战,抓住机遇,胜任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5、(1)上联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就是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和帮助其他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下联体现了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8、“春风”指改革开放。“更热”指西部大开发。

进步的原因有

(1)加强党的领导,干部起带头作用。

(2)坚持以经济计划建设为中心。重视发展经济。

(3)重视科学技术,依靠科技开发。

(4)重视人才的培养,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深化改革,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胆利用外资。

(6)能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民致富。

(7)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8)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

(1)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必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10、“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指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提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一股暖风向西吹” 东部地区要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支援西部开发,同时自己也得到发展;西部地区要从自身条件出发,发挥自身优势,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使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是党和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结果,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原则。

第四篇:西部大开发战略学习心得

西部大开发战略学习心得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在国家的政策扶持、资金支持、规划指导下,宁夏进入了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基础设施改善最明显、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十年来的成功实践经验,给我们以深刻的体会。

宁夏是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革命老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既有煤炭、农业、旅游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又明显受到水资源短缺和生态脆弱的制约;既有宁东和河套灌区等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又面临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脱贫致富的繁重任务;既有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利条件,又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市场发育程度较低、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因此,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需要;也是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需要。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开放的思想观念,更加执著的奋斗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开发优势资源,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着力改善民生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深化改革和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着力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走出一条符合宁夏实际、有特色的兴区富民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首先,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1-

本保证。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中央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有力支持下,我们办成了一些多年来想办而办不成的大事,解决了一些多年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得益于中央对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和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对于一个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的欠发达地区来说,宁夏的发展,既要依靠宁夏各族干部群众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长期努力,更要依靠中央的大力支持。必须坚持走自力更生和争取国家支持相结合的路子,把自身的艰苦奋斗与中央和先进地区的大力支持结合起来,想方设法争取中央对我区的全方位支持,才能加快发展步伐,逐步缩小与中东部的发展差距,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生动局面。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推动广大西部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各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动力。

其次,坚持基础先行,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先决条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发展的基础条件,为增强发展后劲提供支撑,是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先决条件。必须始终坚持基础优先战略,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节约水资源,改善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加快通信网络以及电力主网架和输电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和现代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全面发展打下可靠基础。

第三,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任务。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只有始终坚持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在促进西部地区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对于宁夏而言,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置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去谋划和思考,主动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各项工作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相衔接,积极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是由宁夏的特殊区情所决定的。宁夏跨东部季风区域和西北干旱区域,处于我国三大自然区域的交汇和过渡地带,自然环境及其脆弱,因此,只有根据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规划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四,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由之路。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根据区域实际发展需要,有选择性的引进产业,是宁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加快构建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是调整全区经济结构的核心内容。必须始终坚持从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进行谋划,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因地制宜地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具有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千方百计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只有围绕发展特色经济,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逐步建立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才能凭借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加快结构调整升级。

第五,着力改善民生,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目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宁夏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省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偏低。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提高全区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也是加强民族团结、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必须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提高各族群众收入和公共服务水平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加快推进重点民生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环保,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关系群众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六,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然要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不失时机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从根本上消除各种妨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破解欠发达地区发展难题,解决宁夏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坚持制度创新,深化经济社会领域各项改革步伐,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攻方向,继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培育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深化财税、金融、投资、行政管理、社会管理等体制改革,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只有这样,才能为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新的时期,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奋力发展。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努力把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推向新的阶段。

第五篇: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构筑和谐发展环境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构筑和谐发展环境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是推进小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为培养人才奠定基础的迫切需要。小学是传承文明、传播先进文化的始初,要如何努力构建小学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去思考。

关键字:校园 文化氛围 和谐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德育、信仰等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小学就是育人的一个关键阶段,育人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学校文化环境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的文化环境建设主要围绕学生未来发展为目标而进行。学生的发展,应该主要从学生的行为规范、特长发展、心理健康、人格发展等,这几个方面入手,与之相对应的还要加强德育的管理和教育,使学生的行为规范、讲文明、懂礼貌,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基于这样的价值取向,学校文化环境的营造,必须以宣传、教育、活动、制度等主要途径,营造文化环境的教育目标。

一、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意义

1、从文化的育人方面来看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提高师生思想修养和道德素质,从而奠定校园文化所需要的普遍的文化基础。文化具有塑造人格的重要作用,用文化的力量来教育师生、感染师生,使每个师生都能尊师守法,弘扬民族正义,诚实互信,积极创新,最终实现校园和谐。

2、从文化的导向方面来看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形成学校的主流价值观,从而为和谐校园营造提供全体师生认同的价值体系。使师生都能以服务校园和谐、维护校园和谐、实现校园和谐为己任,使校园健康发展。

3、从文化的凝聚方面来看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凝聚师生情感,形成人人向往的校园及营造的向心力。文化可以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当营造的这种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成为全校师生普遍认同和追求的目标时,我们的校园里将充满这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直接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1、规范学生行为习惯,营造以集体为导向的文化氛围

行为规范教育是德育的基础性和常规性工作,很多教育部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甚至时常会引发师生冲突。营造以集体为导向的学校文化环境,让集体成为巨大的宣染力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是营造以集体为导向的学

校文化环境的理论依据。平行教育理论指出:“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尽力设法不和个别人发生关系,而只和集体发生关系,使每个学生都不得不参加共同的活动和遵守共同的规则。”教育的整个过程,应遵循:通过集体、在集体中、为了集体的原则,充分发挥集体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实现由他管到自治的蜕变,学生既是集体的服务者,又是受益者。

2、营造以活动为导向的文化氛围

活动是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为学生搭建各种活动平台,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营造文化校园氛围。恩格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劳动。”这里所指的“劳动”其实它就是一种集体的全员参与“游戏”,也就是活动。当然,活动也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营造以活动为导向的文化环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舞台上,互相学习,潜移默化,使其良性循环。

3、营造以和谐为导向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经有关调查研究表明,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反应的负面影响事件的构成主要包括:人际关系(包括与同学、教师及家长的关系处理)、学习压力(高分、排名、各科作业量)、受惩罚(如体罚或变相体罚等)、丧失(语言攻击、侮辱等)。学生的校园生活占去他们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在这段的生活中是否能够得到正常的引导,将关系着学生将来一生的发展。我们将这

一阶段定义为学生“生活规划蓝图”。这一时期的首要目标是营造以和谐为导向的文化环境,实现学生心里平衡。为此,要帮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中平衡自己的人际关系,实现劳逸结合,减少学生的挫败感和丧失感,及时发现,及时引导。让事实来感动学生,让环境来激励学生,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自主寻找适合自己的前进动力,使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4、营造以信仰为导向的文化氛围,提升学生人格境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走向多元。多元价值观引发了社会文化的多元,社会文化的多元在丰富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冲击着我们民族的主流价值观。这一文化现象在青少年身上的负面影响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追求名利、信仰缺失。面对这种局面,学校教育将走向何方?德育工作将如何开展?学校应营造以信仰为导向的励志类文化氛围,发挥学生主体性,弘扬民族主流价值观,树立目标和理想,努力提升学生人格境界。

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现今社会必须正视的问题,作为一名教育者,必须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现教育的伟大复兴。

营造一流环境构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跳板[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