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计划生育统计规范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编辑:雪域冰心 识别码:22-826852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07 01:12:11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计划生育统计规范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全面实施“五个四好”工作思路

推进人口计生统计实现规范管理

**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2011年7月 日

**县位于******,总面积3543平方公里,全县下辖16个乡(镇)179个村,总人口39.37万人,是一个自然条件艰苦、生存环境恶劣、经济文化和群众观念相对落后的集“老、少、库、山、穷”于一体的全国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近几年来,我县依托县乡计生服务站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优势,以提高人口信息统计质量为目标,全面实施“选配好四级人员、完善好四种设施、管理好四个群体、核对好四种信息、落实好四项规范”工作思路,有效提升了人口信息统计工作质量和水平,计生统计基本实现规范管理。

一、选配好“四级人员”,夯实基层管理服务网络

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为确保有人做事,我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计生队伍的选配工作,在统计专职人员的配备上更是不遗余力,选配好县、乡、村、组“四级人员”,建立起“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人口管理服务和信息收集网络。一是配齐配强县级计生干部,县人口计生局及计生服务站、流动人口管理站共有在职在编干部职工56人,从局领导到干部职工全部掌握统计业务,能独立进行面上统计抽样调查工作。每个县直单位分别落实一名兼职的人口信息员并享受计生津贴,负责县直单位人口信息

1的收集上报。二是配好乡级计生干部,自2007年以来,先后增加计生编制119名,乡级在职在编干部职工共217人,除技术人员以外达到每个村(社区)均有一人负责包村的统计工作,从年轻、学历高、知识面全的乡(镇)计生业务骨干中选配统计员,由自治县人口计生领导小组任命并兼任计生服务所副所长。三是选齐配强村级计生专干,全县179个村(社区)共配备181名村级计生专干并落实村委副主任待遇,在流入人口较多的新州镇4个社区聘请8名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员,保证流入人口信息收集完整。四是在2626个村民小组中分别配备一名屯级人口管理员并落实每人每年一定的报酬。

二、完善好“四种设施”,完善信息管理硬件基础

高质量、规范化的人口计生统计工作必须具备相应的基础条件。我县在投入1600多万元抓好县乡计生服务站所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自筹资金850多万元,配齐配全各种医疗和办公设备,完善各种硬件设施,其中与统计规范化管理相关的投入高达300多万元,重点完善好“四种设施”:一是每个乡(镇)安排一间统计专用办公室,按统计的规格布置统计和信息化管理制度,实现办公场所规范化;二是统一印制各种统计表卡册及其封面,统一使用高质量的档案盒、统一制作档案标签,还购置了统计专用档案柜200多套,保证统计资料规范管理;三是装备了高性能的统计专用计算机42台(含笔记本16台),复印机16台,为进一步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四是16个乡(镇)全部开通了2M以上宽带网络,确保了人口动态监测系统、统计报表系统、WIN系统能够顺畅运行,统计信息数据实现了计算机

管理、网络填报传输和移动式管理。

三、管理好“四个群体”,确保信息完整收集上报

在实际工作中,我县把服务对象划分为农村常驻人口、城区流入人口、农村流出人口和干部职工(含其家属)等“四个群体”,对不同的对象群体采取不同的办法进行分块分类管理。

(一)重点抓好农村常驻人口跟踪服务。实行乡村干部职工孕情跟踪全员责任制,把农村人口所有从结婚到退出育龄期对象的跟踪服务任务全部分片列表安排所有的乡村干部职工,屯级人口管理员协助联系片区乡村干部的服务管理,做到村村有人管、屯屯有人包、对象个个有人联系、人人有计生责任,确保农村人口全程得到有效跟踪,人口信息变动能够及时掌握上报,避孕节育措施得到及时落实,计划外生育得到有效控制。

(二)切实加强城区流入人口服务管理。在**镇4个社区聘请8名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员,在全面调查核实并建立完善流入人口帐卡的基础上,每年组织联合工作组开展两次全面的调查清理活动,管理员每个月完成一轮信息变动调查,及时变更台帐信息,做好信息交换平台的录入和反馈工作,确保流入人口信息完成上报,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到位。其它15个流入人口少的乡(镇)由乡(镇)计生工作人员负责建立台帐和信息收集上报。

(三)创新农村流出人口信息收集方式。流出人口增多、管理不到位、孕情信息难掌握是影响人口计生统计工作质量的新问题。我县主要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是通过计教合作,建立起学生家长信息互通共享机制,由学校配合采集外出务工学生家长情况,全面掌握流出人员的现居住地和联系电话等信息。二是实

施“亲情牵手”工程,跟踪服务责任人经常到外出务工的育龄群众家庭,与留守子女及老人交心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并与外出育龄夫妇联系,转达其家里的生产生活及子女学习、成长等情况,争取外出已婚育龄群众的支持,及时掌握流出人员的孕情动态,促进政策落实。

(四)确保县乡干部职工政策落实到位。2007年,我县下发了《关于建立县乡直单位人口信息上报制度的通知》(*办发„2007‟135号),完善县乡干部职工信息上报制度,县直各单位人口信息员负责做好本单位的人口信息帐卡,每月向县人口计生局递交信息报告单,确保县直单位人口信息变动能及时上报。

四、核对好“四种信息”,建立完善信息通报制度

实践证明,要解决好出生人口计生统计存在的不及时、不准确、错报、漏报问题,必须抓好村(社区)、医院、防疫和公安等四关键环节,核好村组基础信息、医院接生信息、防疫接种信息和公安落户信息等“四种信息”。我县在强化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和村(社区)统计工作直接责任,确保村级基础信息收集完整的基础上,针对卫生、公安等部门在人口计生工作职责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多次召开出生人口统计工作联席会议,建立完善人口信息通报制度,实现医院接生、防疫接种、公安落户与村组基础信息的定期通报和信息共享,形成出生人口统计分工负责、齐抓共管、配合联动、综合治理的合力机制。

五、落实好“四个规范”,着力提高统计工作质量

(一)规范工作程序,完善管理制度。为促进计生业务实现规范化管理,我县制定并出台了包括统计业务在内的一套完整、可行的工作制度和规范,编印了长达150多页的《计生服务规范管理汇编》,收录了县级业务管理、县站技术服务、乡级业务管理、乡所技术服务等66项管理服务规范和制度,使各项管理服务工作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同时,统一制作各种上墙制度、统一规范帐卡表册、统一完善档案管理,促进统计工作程序规范。

(二)规范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能力。为提高各级领导及干部职工的计生政策水平,熟悉基本的计生业务,我县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计生业务全员大培训”活动,一方面加强对计生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每年组织县乡村屯四级计生人员轮训4次以上,确保每个计生干部对岗位工作精通、对其它业务掌握、熟悉统计工作,做到“一专多能”;另一方面分级分类对县、乡、村非计生系统领导和干部进行培训,让非计生系统干部职工对人口计生工作都做到“喊之能到、到之能做、做之能成”,形成人人懂计生政策、人人会做计生工作的良好局面。

(三)规范指导评比,提高管理水平。自治县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在2009年《**县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规范化管理工作验收评比方案》(*人口与计生组发„2009‟14号),每年开展2轮次的业务规范化管理大评比活动,重点内容为统计方面的表、卡、册、单的信息数据,以村为单位对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信息上报不及时、数据漏项、逻辑错误、随意涂改等问题都扣减相应分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指导-评比-再指导-再评比”的循环过程,促进各项业务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

(四)规范考核督查,严格兑现奖惩。我县切实加大对规范化管理的考核督查力度并严格兑现奖惩。一是各有关人员分别与

其主管负责人签订服务管理责任状并明确奖惩,对跟踪服务到位、政策有效落实、信息及时掌握、无政策外生育的,给予相应的奖励,评优评先优先考虑;相反则给予扣减报酬、奖金或年度考核不予称职等处罚。二是把统计规范管理评比结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两次评比总分排在前5名的乡(镇)年底考核给予加分,排后5名的扣分;两次评比总分排在前20名的村(区)的包村计生干部、村级计生专干年度奖励200元,排后20名则扣罚200元,涉及的乡(镇)也相应加减一定分值的年底考核分数,形成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挂钩的奖惩机制。三是加大计生干部的培养任用力度,规定乡(镇)计生办公室主任必须从统计员中产生。党委、政府和组织人事部门对人口计生特别是统计员更是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在今年乡(镇)换届中,我县提拔了优秀的计生干部9人,其中有8人曾经担任计生统计员。

虽然我县在强化人口信息统计规范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我们深知,计划生育规划统计和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发展的、永无止境的工程,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继续总结经验、不断实践,以科学的发展观进行改革创新,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继续抓好统计求实各项措施的落实,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质量,为各级党委、政府在人口计生方面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我县实现人口计生事业实现新跨越而努力。

第二篇: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规范实施方案

乐至县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规范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及全市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规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努力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水平。经镇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从5月份开始,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在全镇深入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规范提高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立足我镇实际,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健全完善“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城区计生管理服务体制和“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信息化带动、维护合法权益”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体制,实现全镇人口计生整体工作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任务目标

这次规范提高活动的主要任务是:重点清理清查流出人口、流入人口和流入城区的户籍人口、常住人口、特殊人群。

通过开展规范提高活动,达到以下目标:

一是建立起运转高效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体制,确保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照章理事。

二是流出到城区的常住已婚育龄妇女信息覆盖率、准确率达到100%,真正实现无缝隙覆盖、无漏洞管理;

三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实现经常化、制度化。对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要做到“六清”,即:住址、经营地点清、信息联系清、婚育现状清、节育措施落实清、查体服务情况清、家庭状况清。

三、方法步骤

规范提高活动分以下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5月8日——5月15日)。各村根据镇规范提高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制定具体可行的活动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全面部署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规范提高集中活动的开展。利用广播、印发宣传单、宣传一条街和计生政策公开宣传栏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央、省、市、县、镇各级关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政策规定,让广大育龄人群和流动人口进一步了解和明白应该接受那些管理和服务,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自觉接受管理和服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5月16日——6月15日)。重点清理清查流出人口、流入人口和流出到县城、开发区及其他镇办的户籍人口、常住人口、特殊人群。清理清查要根据有关表格的内容,对所辖区域逐户、逐门、逐人地进行,做到不漏户、不漏门、不漏人,清理一户,登记一户,登记时要依据身份证、户口薄、结婚证详细询问。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填写附表一,流入已婚育龄妇女填写附表二,镇内户口在县城范围内务工、经商或者租房居住的已婚育龄妇女和空挂户口、口袋户口等特殊育龄人员填写附表三。6月5日前,各村对清理出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核对,依据微机信息,认真填写特殊已婚育龄妇女登记卡,6月 10日前将特殊已婚育龄妇女登记卡送到育龄妇女手中,告知育龄妇女本人妥善保管。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6月16——6月30日)。各村对本次活动要认真进行自查,查找不足,总结经验。镇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将于6月底组织有关人员对各村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验收情况,在全镇通报并纳入年终考核成绩。

四、管理服务规范标准及具体要求

(一)流出育龄妇女管理服务规范标准

1、辖区内所有流出30日以上育龄人员底数清楚,拟赴何地明确,及时出具《流动人口婚育状况介绍信》,协助办理全国统一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2、流出已婚育龄妇女的生育、节育及信息变更情况及时准确,维护合法权益,各项计生奖励政策落实;

3、与流出已婚育龄妇女签订规范合法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合同》,相关计生管理服务政策宣传到位;

4、重点管理服务对象明确。对长期在外下落不明、一胎女孩、经济宽裕、通过各种渠道打听有超生意向的等人员作为重点管理服务对象的重中之重来抓,及时掌握育龄妇女的婚育信息、节育措施等情况。

(二)流入育龄妇女管理服务规范标准

1、辖区内所有流入育龄妇女的底数清楚,流入现居住15天以上育龄妇女信息档案健全,按要求对育龄妇女进行管理服务;

2、对流入育龄妇女的《婚育证明》进行初审,所持证明是否合格、有效,并及时到镇计生办审验;

3、对流入已婚育龄妇女的生育、节育及信息变更情况及时准确掌握;

4、与流入已婚育龄妇女签订规范合法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合同》,相关计生管理服务政策宣传到位。

(三)常住及特殊人群管理服务规范标准

在岗在职、离下岗、停薪留职、空挂户口、口袋户口、辞职辞退育龄人员的管理服务规范标准,要求各种证件与本人及微机信息或档案相一致。

1、在岗在职已婚育龄妇女,由所在工作单位逐一核实后报送镇计生办,统一纳入育龄妇女基础信息管理范围;

2、离下岗、停薪留职育龄人员和原单位有关连的(人事关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活补贴等),由原工作单位逐一核实后报送镇计生办,统一纳入育龄妇女基础信息管理范围;

3、户籍在本村或单位,又在本村或单位居住的全部已婚育龄妇女(包括在外地没有常住趋势的外出人口),由村或单位逐一核实后报送镇计生办,统一纳入育龄妇女基础信息管理范围;

4、户籍在本村或单位,但不在本村或单位居住的已婚育龄妇女,实行户籍地主管、现居住地协管,现居住地和户籍地均要进行清查,完备移交管理手续,实行双向管理,由户籍地逐一核实后报送镇计生办,统一纳入育龄妇女基础信息管理范围;

5、户籍不在本村或单位,但在本村或单位有固定住房的已婚育龄妇女(包括因婚姻关系造成的人户分离等),由现居住地清查核实后报送镇计生办,统一纳入育龄妇女基础信息管理范围。

(四)企业管理规范标准

建立由镇计生办实行“三抓、三签、三结合、六落实”的管理机制。“三抓”就是抓单位管员工,抓房东管房客,抓雇主管雇工;“三签”就是与辖区内的村、单位、企业法定代表人,与房屋出租户和育龄群众签定计划生育责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三结合”即与合同化管理相结合,与推行综合服务相结合,与公安、工商、村建办、劳动等部门通力协作相结合。做到机构人员、办公服务场所、规章制度、宣传教育、生殖健康服务、计生奖励政策六落实。

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规范提高活动顺利开展

(一)加强领导。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规范提高活动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各村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对这次活动的组织领导,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规范提高活动顺利开展。

(二)加大考核力度。此项活动严格按照西发(2007)18号《西董镇二00七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考核方案》执行,活动开展情况纳入考核成绩。一是实行“三个双向”考核制度。按照市、县人口计生委的要求,对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的按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实行“双向上报、双向考核、双向计分”的制度。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住一个月后出现违法生育的,流出地和流入地均上报违法生育个案信息,纳入考核成绩。流入地拒不上报的,经调查证据确凿的,按漏报处理。二是将平时抽查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情况纳入年终考核。通过不定期抽查,促进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机制的形成。三是将流动人口合法生育率纳入考核之中。引导基层加大流动人口管理力度,遏制流动人口违法生育持续上升的势头。

(三)加强督导检查。这次规范提高活动,任务艰巨,持续时间长,各村一定要精心组织,及时掌握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活动结束后,镇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将组织检查验收,并将检查验收结果全镇进行通报,并纳入年终考核。

开展规范提高活动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各村一定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切实抓好落实,确保规范提高活动搞的扎实有效。

第三篇:计划生育统计公式

2、人口密度=某地区人口数÷某地区面积

3、男性人口比例=男性人口数÷总人口数

女性人口比例=女性人口数÷总人口数

4、人口性别比=(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1005、出生性别比=(出生男婴数÷出生女婴数)×1006、平均年龄:

①一岁一组平均年龄=[(各个年龄×各年龄组人数)之和]÷总人数+0.5②几岁一组平均年龄=[(各个年龄组的最低值×各年龄组人数)之和]÷总人数+(年龄组距÷2)

7、老年(人口)系数=65岁(60岁)以上人口数÷总人口数

8、少年(人口)系数=15岁(不包括15岁)以下人口数÷总人口数

9、出生率=(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一孩出生率=(年内一孩出生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10、一般生育率=(年出生人数÷育龄妇女人数)×1000‟

11、年龄别生育率=(某一年龄妇女全年活产婴儿数÷该年龄组平均妇女人数)×1000‟

12、总和生育率=∑各年龄别生育率

13、终身生育率=(同一批妇女一生所活产婴儿数÷同批妇女人数)×1000‟

14、平均初婚年龄=(初婚年龄×同龄初婚人数)之和÷全年初婚人数

15、初婚率=(当年初婚人数÷该年年平均人数)×1000‟

16、早婚率=(早婚人数÷同期初婚人数)×100%

17、晚婚率=(晚婚人数÷同期初婚人数)×100%

18、计划生育率=(符合生育政策的出生人数÷总出生人数)×100%

19、出生孩次比例:

①一孩出生比例=(出生一孩数÷总出生数)×100%

②二孩出生比例=(出生二孩数÷总出生数)×100%

③多孩出生比例=(出生多孩数÷总出生数)×100%

④计划外多孩率=(计划外多孩出生数÷总出生数)×100%

20、二孩平均生育间隔={(间隔一年人数+间隔二年人数×2+间隔三年人数×3+间隔四年人数×4+„)÷二孩出生总人数}+0.521、独生子女领证率=(一孩妇女领取独生子女证人数÷已婚育妇女数)×100%

22、综合避孕率=(已采取避孕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已婚育龄妇女人数)×100%

23、一孩妇女放环率=[一孩妇女放环(皮下埋植)人数÷一孩妇女人数]×100%

24、二孩妇女结扎率=(二孩妇女结扎人数÷二孩妇女人数)×100%

25、多孩妇女结扎率=(多孩妇女结扎人数÷多孩妇女人数)×100%

26、当年生育一孩妇女放环及时率=[当年按时间要求三个月内放环(皮下埋植)一孩妇女人数÷当年应及时放环的一孩妇女人数]×100%

27、当年生育二孩妇女结扎及时率=[当年按时间要求三个月内结扎二孩妇女人数÷当年应及时结扎的二孩妇女人数]×100%

28、人工流产率=(人流引产数÷已婚育龄妇女数)×1000‟

29、避孕措施有效率=(当年落实避孕措施未出现意外妊娠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当年落实避孕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100%

30、出生数+人流引产数≈结扎数+放环数

31、出生人流比=1∶(人流引产例数÷同期活产婴儿数)

32、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率=(已婚育龄妇女人流引产例数÷已婚育妇女人数)×1000‟

33、脱环率=(已环检脱环人数÷已环检人数)×100%

34、某年节育措施落实的欠账数=某年出生人数+某年人流引产数-某年(放环数+结扎数+新增使用药具数)

35、某年节育手术托欠率=某年节育手术欠账数÷某年(出生数+人流引产数)×100%

36、环孕情服务率=(已服务人次数÷应服务人次数)×100%

或={一次人数+(二次人数×2)+(三次人数×3)+(四次人数×4)}÷{一次应服务人数+(二次应服务人数×2)+(三次应服务人数×3)+(四次应服务人数×4)}×100%

37、环孕情服务漏检率=[(应检人数-已检人数)÷应检人数]×100%

环孕情服务漏检率=(0次人数÷应检人数)×100%

38、怀孕过预产期未生育比例=(怀孕过预产期未生育妇女数÷检出现孕妇女数)×100%

36、计划外怀孕处理比例=(计划外怀孕已处理人数÷检出计划外怀孕人数)×100% 40出生孕情检出率=(月报告单出生有怀孕记录人数÷月报告单上报出生人数)×100%

41、出生孕情及时检出率=(月报告单出生有怀孕记录且怀孕月份小于五个月人数÷月报告单上报出生人数)×100%

42出生统计误差率=[(调查出生数-报表出生数)÷调查出生数]×100%

43、用统计误差校正后的报表计划生育率=报表计划生育率÷(1+计划生育率统计误差率)

45、死亡率=(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

46、年龄别死亡率=(某年龄全年死亡人数÷该年龄年平均人数)×1000‟

47、婴儿死亡率=[未满周岁婴儿全年死亡数÷(1/4去年出生人数+3/4今年出生人数)]×1000‟

48、死亡概率=(2×死亡率)÷(2+死亡率

49、人口自然增长率=[(全年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50、年人口增长率=[(年末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51、年末人口数=年初人口数(统计局公布数)+本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人数+本年迁入人数-本年迁出人数

52、计划外生育费应征金额=(计划外二孩生育的户数×该乡人均纯收入数×4.2)+(计划外三孩生育的户数×该乡人均纯收入数×11.2)+(计划外四孩生育的户数×该乡人均纯收入数×14)+„

53、计划外生育费征收率=(实征金额÷应征金额)×100%

54、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普及率=(知道人数÷调查已婚育龄妇女人数)×100%

55、家庭服务袋占调查总户数的比例=(有家庭服务袋户数÷总户数)×100%

56、新婚夫妇参学率=(初婚妇女持有婚育学校培训证人数÷初婚人数)×100%

57、“三结合”应帮扶户数=独生子女贫困户+二女结扎户贫困户+其他计划生育贫困户

58、“三结合”帮扶面=(已帮扶户数÷应帮扶户数)×100%

59、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结扎贫困户帮扶面=[(已落实帮扶的独生子女领证户+二女结扎贫困户数)÷(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结扎贫困户总户数)]×100%

60、计划内出生持证率=(计划内生育者持《生育证》的人数÷计划内出生人数)×100%

61、安排生育对象政策符合率=(安排的生育夫妇对象符合《条例》规定数÷安排生育二孩夫妇对数)×100%

62、本期无孩育龄妇女数+本生一孩数=上年无孩育龄妇女数+10~12月初婚数 本安排生育一孩对象数=上无孩育龄妇女数+10~12月初婚数

本安排生育一孩对象数=本期无孩育龄妇女数+10~12月生一孩数

63、计划生育协会会员人数比例=(协会会员人数÷总人口数)×100%

64、技术人员持上岗证率=(有上岗证的技术人员÷技术人员总数)×100

第四篇:计划生育统计试题(定稿)

计划生育基础知识(统计)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省计划生育统计口径初婚人数包括下列那几种?(A)

A、第一次结婚的人数;B、再婚的人数;C、复婚的人数;

2、已婚育龄妇女人数等于(C)。

A、采取节育措施人数;B、不采取节育措施人数;

C、采取节育措施已婚育龄妇女人数 +未采取节育措施已婚育龄妇女人数;

3、推算预产期的方法简便,从未次月经第一天算起,月份加9或者减3,天数加7。如某孕妇未次月经第一天是2005年7月8日,那么她的预产期是(B)。

A、2006年3月15日;B、2006年4月15日;C、2006年4月1日;D、2006年3月16日;

4、新生儿死亡在统计上报时应(C)。

A、报出生;B、报死亡;C、报出生同时报死亡;

5、人口学校办好“五期教育”是指青春期、新婚期、(B)、育儿期、中老年期。

A、怀孕期;B、孕产期;C、经期;

6、元宫型宫内节育器的有效使用时间为(D)年。

A、5年;B、8年;C、10年;D、20年;

7、在我省计划生育统计口径中人工流产是指怀孕(B)以内人工终止妊娠,引产是指怀孕(B)以上人工终止妊娠。

A、11周B、12周C、13周D、14周8、请选出正确的晚婚年龄和晚育年龄。(D)

A、男23周岁,女25周岁为晚婚,26周岁以后生育为晚育;

B、男26周岁,女24周岁为晚婚,25周岁以后生育为晚育;

C、男25周岁,女22周岁为晚婚,25周岁以后生育为晚育;

D、男25周岁,女23周岁为晚婚,24周岁以后生育为晚育;

9、我国法定结婚年龄是(A)。

A、男22周岁、女20周岁; B、男22周岁、女19周岁; C、男24周岁、女20周岁;

10、农村生育二孩需个人申请吗?(B)

A、不需要申请;B、必须申请;C、不确定;

11、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后,采取下列哪个措施更好。(A)

A、绝育(结扎);B、放环;C、用药;D、放环;

12、哺乳期妇女不宜选择的避孕方法为(B)。

A、宫内节育器;B、短效口服避孕药;C、避孕套;

13、预防新生儿畸形发生的关键时期是(A)。

A、早孕期;B、中孕期;C、晚孕期;

14、育龄妇女是指(A)周岁的育龄妇女。

A、15—49;B、20—49;C、15—45;D、20—45;

15、夫妻生了一个子女,采取下列哪个措施更好。(D)

A、结扎;B、用药;C、皮埋;D、放环;

16、为了避免残余精子致孕,输精管绝育后应坚持避孕至少(C)个月。

A、1个月;B、3个月;C、6个月;

17、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应当在(A)到女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办事处领取《生育证》。

A、妊娠前;B、怀孕后6个月;C、生育前;

18、放环两年以上,没有脱环史的妇女,一年做(C)次环检。

A、4次;B、3次;C、2次;D、1次;

19、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女方为初育的须年满(B)周岁。

A、23周岁;B、25周岁;C、30周岁;

20、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B)子女。

A、第一个;B、第二个;C、第三个;

21、个体医疗机构能不能从事计划生育手术?(A)

A、不能;B、能;C、不确定;

22、计算婴儿出生性别比的公式为(A)。

A、(男婴÷女婴)×100;B、(女婴÷男婴)×100;

23、申请二孩《生育证》时,规定的公示期为(B)天。

A、2天;B、7天;C、10天;D、15天;

24、再婚夫妇原各有一个子女,新组合家庭有一个子女,再生育一个子女,该子女孩次应统

计为(A)。

A、计划外二孩;B、计划外三孩;

25、录入计划生育WIS管理系统的婴儿出生时间,性别、是否能进行修改(A),修改后的后果是(C)。

A、能修改,但需要提供本人的真实证件;B、直接修改,不用提供证件;

C、每修改一条错误信息省给予扣1分处理;D、不扣分,不处理;

26、正常生育一孩后,应当在满(A)天后放环,剖腹产生育一孩后应当在满(C)以后

放环。

A、42天;B、60天;C、6个月;D、9个月;

27、生育二孩双胞胎的孩次应依次填写为(A)。

A、每孩一行,孩次相同;B、每孩一行,孩次不同;

C、共填一行,在备注栏内注明双胞胎;

28、再婚夫妇双方在婚前各有一个孩子,均依法判随原配偶,再生育一个子女按(A)统计。

A、二孩;B、三孩;

29、新结婚育龄妇女应(A)。

A、及时到乡镇办事处免费办理一孩《服务手册》;

B、不用办理《服务手册》,怀孕后直接上报孕情;

30、《育龄妇女基础信息卡》婚变日期一栏指(A)。

A、婚姻发生变更的时间;B、女性初婚时间;

二、多项选择题

1、只生育一个女孩,母女均为农村居民且(A、C),经夫妻双方申请,县级计划生育行

政部门批准,可以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

A、母亲居住在农村连续5年以上。B、母亲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C、以农林牧渔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D、家庭收入2000元以上。

2、《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执行情况的考核中,统计误差主要包括(A、D)。

A、出生漏、瞒报;B、微机信息管理系统中已婚育龄妇女信息误差;

C、统计报表与微机信息不一致;D、出生孩次、性别、出生时间错报;

3、收养人应同时具备下列那些条件。(A、B、C、D)

A、无子女 ;B、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C、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D、年满30周岁;

4、常住人口包括下列哪几种?(A B C D)

A、居住在本地,户口在本地的人;B、居住在本地,户口待定的人;

C、居住在本地,户口在外省,但已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的人;

D、居住在本地,离开本省不足半年的人;

5、作为公民如何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A B C D)

A、晚婚晚育;B、自觉落实避孕节育和补救措施;

D、接受定期的孕情检查或生殖健康服务;D、少生优生优育;

6、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包括哪些内容?(B C D)

A、鉴定胎儿性别;B、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C、咨询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D、人工流产、引产;

7、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夫妻双方申请县级计划生育部门批准,可以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A、B、C)

A、经市以上计划生育技术鉴定确诊第一个子女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为正常劳动力的;

B、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 C、曾患不育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子后又孕的;D、夫

妻一方为少数民族的;

8、下列哪几种情况属于出生漏报?(A B C)

A、本考核出生未统计上报的人口;

B、藏匿考核计划外出生人口,出生地计生报表未统计的视为婴儿藏匿地出生漏报;

C、已转办非农业户口(含地方城镇户口)人员的出生,在现居住地调查登记。如果调查

时现居住地未报出生且不能提供户口所在地上报出生证明(乡级以上计生报表),视为现居住

地出生漏报;

9、统计报表中,有关的统计口径为:

A、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为自然;

B、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为统计;

C、《生育证发》及《服务手册》发放人数按统计统计;

10、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A、B、C、D)

A、重婚的;B、有禁止结婚亲属关系的;

C、婚前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D、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

11、新型婚育观念包括:(A B C D)

A、晚婚晚育、少生优生;B、生男生女一样好;

C、女儿也是传后人;D、男女平等;E、计划生育丈夫有责;

12、有(A、B、C)的,不再批准生育申请。

A、溺婴;B、遗弃婴儿;C、违法送养子女;D、虐待子女;

13、下列那种情况属于提前生育:(A C D)

A、未达到法定婚龄生育的B、未满间隔生育时间生育的C、符合生育条件未经审批生育的D、未办理结婚证生育的14、申请办理二孩生育证时应当提交生育申请书,并提交下列证件和证明?(A、B、C、D)

A、双方的居民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

B、双方所在单位或者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本人生育证明;

C、已收养子女的民政部门出具的收养证明;D、具有省条例规定的特殊情形之一的证明;

15、请指出下列正确的人口统计的婚姻状况。(A B C D)

A、未婚B、初婚、再婚、复婚C、丧偶D、离婚

16、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包括。(A B C D E)

A、放、取宫内节育器;B、人工终止妊娠;C、输卵(精)管结扎术;

D、妊娠与避孕及检查。D、发放国家规定的非卖品避孕药具等;

17、目前常用的避孕方法有哪几种?(A B C D)

A、避孕套B、口服避孕药C、外用避孕药D、避孕环

18.某一个行政区域内人口总数随人口的(A、B、C、D)的变动而变动。

A、出生B、死亡C、迁入D、迁出

19.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A B C D)或者拒报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数据。

A、虚报B、瞒报C、伪造D、篡改

20、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A、B)

A、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B、患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C、男女双方有相同姓氏的;D、男女双方年龄相差20岁以上的;

21、符合政策计划内出生应具备以下条件。(A B)

A、持证生育一孩时育龄妇女至少年满20周岁零7个月,且男方至少年满21周岁零7个月;

B、持证生育二孩时,女方须年满30周岁零7个月,(女方为初育的须年满25周岁零7个月;

C、持证生育二孩,女方须年满30周岁,一孩二孩间隔时间应为5岁以上;

22、某一时期内上报出生总数的统计口径是(A B)。

A、期内上报的出生成活人数;B、生育后有生命现象,但立即死亡的人数;

C、足月分娩后无生命迹象的人数;

23、某一时期内死亡人口统计口径是(A C)。

A、期内正常死亡人数;B、期内死亡户口注销人数;

C、出生后有生命现象随即死亡的婴儿数;

24、《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变更报告单》中,婚姻变更类型一栏指:(A B C)

A、离婚B、丧偶C、初婚(补证)D、复婚E、再婚

25、哪些人员需填写《育龄妇女基础信息卡》?(A B C D E)

A、女性初婚B、再婚(本乡镇再婚)C、迁入(本乡镇迁入)

D、单身收养E、未婚生育F、离婚

26、《育龄妇女基础信息卡》中,生育及家庭子女情况一栏应填写子女情况为(A B C)。

A、该育龄夫妇一生中所生育的所有子女(包括收抱养送养和判随前配偶);

B、再婚夫妇的包括男带、女带的子女;C、新组合家庭现有子女数;

27、持二孩《生育证》,怀孕后经诊需要终止妊娠的,应办理那些手续?(ABC)

A、县计划生育B超检查,填写审批表。B、镇计生办核实盖章;

C、县计生局批准;D、不用审批,直接到任何一家医院做终止妊娠手术;

28、有生命现象的婴儿是指离开母体后,至少有过一瞬间的(A B C D)四种生命现象之一的胎儿。

A、呼吸B、心跳C、随意胎动D、脐带博动

29、小孩死亡在填写《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变更报告单》时,需要(A B C)。

A、在生育情况一栏内填写死亡小孩出生日期;B、在生育情况一栏内填写死亡小孩孩

次、性别;C、在死亡日期一栏填写小孩死亡时间;D、不用在生育情况一栏填写死亡小孩出生情况,直接填写小孩死亡时间,在备注栏内注明小孩死亡;

30、母乳喂养的好处有那些:(A B C D)。

A、是小儿最佳的营养食品和饮料;B、它含有小儿4—6个月内生长发育的全部营养;

C、含有抗病物质,保护小儿不受感染;D、容易消化吸收;

第五篇:2011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总结

2011年工作总结

尊敬的街道领导、同事们:

一年中,在机关领导关怀及同事们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方式、方法上有了转变和更新。这一年中我严格遵循统计制度,按照计划生育统计要求,对婚姻、生育、证件办理、人口状况进行录入,确保数据正确可靠。现将2011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1、完成新WIS系统运行工作。

今年5月份省计生系统全面升级。启动新WIS后,在对新系统不熟悉的情况下,向老统计员进行请教,并自学了新WIS系统操作教程,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系统操作及数据查找,并完成了区计生局下达一万二千余条的数据修改任务。

2、强化统计制度和报表统计新口径。

深入学习今年省、区两级下发的计划生育统计管理规定,对《规定》中每一条结合街道实际情况详细分析,牢记各项统计管理责任于心,对村居计生主任限期掌握《规定》中的主要内容,并对辖区内的所有计生主任进行逐个检查。

每月报表时对村居上报的统计报表进行认真的审核、汇总。不定期的对各村居上报的出生、新婚、节育等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有瞒报、漏报、错报现象及时进行更正。根据《计生目标责任书》严格记录村居报表的准确率及误差率。

3、及时有效的办理各种证件。工作效率的高低,会影响到一个单位的形象,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于各种证件的适用人群及用途,把办理证件的时间做了安排,提高了办证的效率,节约了群众办理的时间。今年办理一胎《服务手册》共215本,二胎《生育证》63件,《独生子女证》236本,报表共1200余份,4、协助做好信息报道工作

今年和计生信息员通力合作,充分整合各类宣传媒体资源,在报道中强化人口计生奖励政策,结合工作实际,突出计划生育宣传的特点,注重社会实效,使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今年我所发表的报道被区级以上媒体采用稿件26篇,其中市级以上采用稿件16篇、省级采用1篇,国家级媒体采用稿件2篇,协助信息员较好的完成了今年的信息报道工作。

一年来,作出了一定的努力,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支持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正。有不足处请领导和同事们批评指正。

以上是我的述职报告,2011年的工作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将深入学习,紧跟街道党委的工作思路,积极配合其他成员,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计划生育统计规范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