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在全市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编辑:梦回唐朝 识别码:22-1017367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31 18:44:5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在全市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即将圆满完成“十五”发展任务、着手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举办城镇建设规划培训班,召开城镇建设工作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整个活动时间不长,但内容丰富、效果明显。两天来,通过看,看苏南的城镇建设、园区建设,大家开阔了视野,看清了方向;通过听,听专家学者的讲座,大家开阔了思路,增长了知识;通过讲,市委陈书记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很好的工作报告,建设局、国土局、小纪镇的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大家开阔了胸襟,振奋了精神,明确了目标,增强了信心。会议结束前,倪市长还要作部署,提要求。下面,我简要谈一些个人想法,与大家作个交流。

一、小城镇,大课题

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这就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对城镇化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同时,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城镇建设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关节点,在接受城市辐射、带动农村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现代化进程表明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离不开小城镇建设。城镇化步伐不加快,工业化就失去了载体,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就失去了支撑。因此,我们必须把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作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二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城镇化进程能够直接带动最终消费需求,直接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推动了城镇规模扩张和功能完善,同时城镇规模扩大了,功能完善了,环境变美了,吸引力增强了,就能带动和吸引更多的投资。结合的实际来看,小纪镇建成了全国卫生镇,丁伙镇正在创全国文明镇,这就是我们一个地区发展的对外名片。邵伯镇依托老镇区、湖区发展旅游服务业、餐饮业,武坚镇“三区”(工业集中区、镇区、农业园区)联动发展城镇,等等,各镇在坚持城镇建设与经济建设共同推进方面,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发展活力明显增强。这些事实证明,加快城镇化进程已经成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再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只有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我市“两个率先”、“两个提前”的奋斗目标才能加快实现。

三是促进农民富裕的重点环节。“三农”问题影响全局,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从长远来看,治本之策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实践已经表明,富裕农民最关键的是减少农民。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使大多数农民从农业走向非农产业,从农村走向城镇,从农民向市民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非农产业的发展,把经济“蛋糕”这个分子做大;农业人口的有效转移,把农民这个分母尽量做小,结果不言而喻,农民的收入水平、富裕程度、生活质量就大大提高了。因此,农民也就能享受到更多的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二、小城镇,大文章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写好小城镇建设这篇时代的大文章,在审题要清的前提下,关键是抓好规划这个龙头,纲举目张。编制好、执行好城镇规划是法律赋予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职责,规划编制水平的高低和规划执行情况的好坏将直接决定城镇的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规划好,事半功倍,惠及子孙;规划不好,事倍功半,殃及子孙。因此,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从规划抓起,坚持按规划实施。具体要把握好三点:

一是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城镇规划要着眼长远、超前考虑,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规划的起点一定要高,实施可以分步骤进行。国外很多城市的规划上百年都没有变过,拆迁这个概念很少用到了。各镇要根据新一轮区划调整的新情况,抓紧修编城镇规划,决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搞所谓的“先上马,后规划”、“干一段,看一段”;也不能因为现有人力、财力的限制,就降低规划标准,不能再干“今天建、明天拆”的事,要给后人留下财富,留下空间,不要留下包袱和遗憾。要增强创新观念和精品意识,无论是总体规划,还是详细计划,都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在规划工作上,要突破城乡空间分割的限制,从更大的空间范围来考虑城乡发展框架,统筹区域城镇规划,统筹镇村规划,形成较为完整的规划体系。

二是注重规划的科学性。规划的科学性怎么理解,从基层的实际考虑,规划的科学性有三个基本要素:定位要准,功能要清,特色要显。从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小城镇建设虽各有长处,但我以为,小纪镇略胜一筹。如石雕搏浪,既有文化底蕴,又有民族特色,又有里下河水乡风情。各镇在规划中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要好高骛远,不要盲目攀比,不要跟风效仿,一定要打造个性,彰显特色。沿运河的就搞运河风情,沿江的就搞大江风光,里下河地区就搞里下河特色。城不在新,名在特色;镇不在大,优在功能;楼不在高,美在环境。

三是注重规划的严肃性。目前在规划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规划不够完善,一个是执行不够严肃,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坚持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规划一经批准实施,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随意变更。各镇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把好项目审批的规划许可关、项目的跟踪检查关和对规划部门的监督约束关,使规划真正落到实处。为了使规划得到广泛的、自觉的执行,我们还要十分注重规划的宣传,要注意和防止将规划金屋藏娇,束之高阁。要将规划进行广泛地宣传,充分听取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既重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又提高规划的公认度、知晓率。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对违反城镇规划的行为,必须严肃查处,依法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三、小城镇,大手笔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谱写时代的新篇章,在审题深、思路清的前提下,要有大手笔。审视课题、编制规划都属于理念问题,而大手笔就是实践问题,是个物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四点:

一是紧扣发展。一个地区的发展,城镇建设是外在形象,经济发展是内在支撑。因此,要突破传统的、狭隘的工作思路,不能就城镇谈城镇,必须从发展城镇的根本目的出发,从发挥城镇的功能出发,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为形式支撑,表里如

一、形神兼备。在实际工作中,要把镇区建设、工业集中区、农业园区建设统筹考虑,既集聚“人气”,又集聚“财气”,有了“人气”、“财气”,就会逐渐形成“名气”。

二是深化改革。城镇化进程的快与慢,关键取决于改革力度的大与小。回顾近几年来,我市城镇建设步伐之所以加快,就是得益于改革。要继续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引导土地流转,鼓励规模适度经营;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创新集镇管理体制;要加大经营城市的力度,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走以地生财、以镇建镇、滚动发展、良性互动的路子。还要坚持各项建设工程的招投标,公平竞争,好中选优,提升建设水平,降低工程成本。

三是扩大开放。加快城镇化步伐的一条重要措施就是扩大开放。我市近几年坚持打开城门,大的开发商进来了,大的市政建设集团进来了,不仅引进了资金,同时还引进了理念,引进了队伍,引进了管理。除了工程项目打开城门对外开放以外,社会事业建设各个领域也要向外资、向民资、向国资全面开放,走市场化、多元化、规范化运作之路。花小钱办大事,少花钱多办事,决窍在哪里,决窍就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四是城乡联动。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当中,要注重城镇与农村上下互动,协调发展,坚持突出重点,分层推进。就各个镇来讲,还要坚持服从全局,顾全大局;就市里来讲,要在完善城镇规划体系,突出“一主两翼”的同时,分层次推进,做到城乡联动,相得益彰。

第二篇:在全市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即将圆满完成“十五”发展任务、着手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举办城镇建设规划培训班,召开城镇建设工作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整个活动时间不长,但内容丰富、效果明显。两天来,通过看,看苏南的城镇建设、园区建设,大家开阔了视野,看清了方向;通过听,听专家学者的讲座,大家开阔了思路,增长了知识;通过讲,市委陈书记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很好的工作报告,建设局、国土局、小纪镇的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大家开阔了胸襟,振奋了精神,明确了目标,增强了信心。会议结束前,倪市长还要作部署,提要求。下面,我简要谈一些个人想法,与大家作个交流。

一、小城镇,大课题

加速城镇化进程,首先我们各级领导审题要清,否则,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过去我们学习苏南搞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不城不乡,半城半乡,亦城亦乡”,这在当时的发展阶段是全省领先的。现在苏南人又创造了诸如“三集中”等新的发展经验,我们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现在我们再讲小城镇建设,不是就小城镇建设而谈小城镇建设,而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再认识、再提高;而是要在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谐社会的大目标下再审视、再定位;而是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再深化、再升华。21世纪特别是头20 年发展黄金期,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时代的要求,发展的必然,群众的企盼。具体讲,要在三个方面深化认识,增进共识。

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这就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对城镇化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同时,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城镇建设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关节点,在接受城市辐射、带动农村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现代化进程表明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离不开小城镇建设。城镇化步伐不加快,工业化就失去了载体,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就失去了支撑。因此,我们必须把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作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二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城镇化进程能够直接带动最终消费需求,直接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推动了城镇规模扩张和功能完善,同时城镇规模扩大了,功能完善了,环境变美了,吸引力增强了,就能带动和吸引更多的投资。结合的实际来看,小纪镇建成了全国卫生镇,丁伙镇正在创全国文明镇,这就是我们一个地区发展的对外名片。邵伯镇依托老镇区、湖区发展旅游服务业、餐饮业,武坚镇“三区”(工业集中区、镇区、农业园区)联动发展城镇,等等,各镇在坚持城镇建设与经济建设共同推进方面,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发展活力明显增强。这些事实证明,加快城镇化进程已经成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再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只有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我市“两个率先”、“两个提前”的奋斗目标才能加快实现。

三是促进农民富裕的重点环节。“三农”问题影响全局,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从长远来看,治本之策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实践已经表明,富裕农民最关键的是减少农民。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使大多数农民从农业走向非农产业,从农村走向城镇,从农民向市民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非农产业的发展,把经济“蛋糕”这个分子做大;农业人口的有效转移,把农民这个分母尽量做小,结果不言而喻,农民的收入水平、富裕程度、生活质量就大大提高了。因此,农民也就能享受到更多的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二、小城镇,大文章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写好小城镇建设这篇时代的大文章,在审题要清的前提下,关键是抓好规划这个龙头,纲举目张。编制好、执行好城镇规划是法律赋予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职责,规划编制水平的高低和规划执行情况的好坏将直接决定城镇的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规划好,事半功倍,惠及子孙;规划不好,事倍功半,殃及子孙。因此,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从规划抓起,坚持按规划实施。

具体要把握好三点:

一是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城镇规划要着眼长远、超前考虑,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规划的起点一定要高,实施可以分步骤进行。国外很多城市的规划上百年都没有变过,拆迁这个概念很少用到了。各镇要根据新一轮区划调整的新情况,抓紧修编城镇规划,决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搞所谓的“先上马,后规划”、“干一段,看一段”;也不能因为现有人力、财力的限制,就降低规划标准,不能再干“今天建、明天拆”的事,要给后人留下财富,留下空间,不要留下包袱和遗憾。要增强创新观念和精品意识,无论是总体规划,还是详细计划,都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在规划工作上,要突破城乡空间分割的限制,从更大的空间范围来考虑城乡发展框架,统筹区域城镇规划,统筹镇村规划,形成较为完整的规划体系。

二是注重规划的科学性。规划的科学性怎么理解,从基层的实际考虑,规划的科学性有三个基本要素:定位要准,功能要清,特色要显。从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小城镇建设虽各有长处,但我以为,小纪镇略胜一筹。如石雕搏浪,既有文化底蕴,又有民族特色,又有里下河水乡风情。各镇在规划中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要好高骛远,不要盲目攀比,不要跟风效仿,一定要打造个性,彰显特色。沿运河的就搞运河风情,沿江的就搞大江风光,里下河地区就搞里下河特色。城不在新,名在特色;镇不在大,优在功能;楼不在高,美在环境。

三是注重规划的严肃性。目前在规划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规划不够完善,一个是执行不够严肃,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坚持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规划一经批准实施,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随意变更。各镇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把好项目审批的规划许可关、项目的跟踪检查关和对规划部门的监督约束关,使规划真正落到实处。为了使规划得到广泛的、自觉的执行,我们还要十分注重规划的宣传,要注意和防止将规划金屋藏娇,束之高阁。要将规划进行广泛地宣传,充分听取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既重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又提高规划的公认度、知晓率。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对违反城镇规划的行为,必须严肃查处,依法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三、小城镇,大手笔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谱写时代的新篇章,在审题深、思路清的前提下,要有大手笔。审视课题、编制规划都属于理念问题,而大手笔就是实践问题,是个物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四点:一是紧扣发展。一个地区的发展,城镇建设是外在形象,经济发展是内在支撑。因此,要突破传统的、狭隘的工作思路,不能就城镇谈城镇,必须从发展城镇的根本目的出发,从发挥城镇的功能出发,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为形式支撑,表里如

一、形神兼备。在实际工作中,要把镇区建设、工业集中区、农业园区建设统筹考虑,既集聚“人气”,又集聚“财气”,有了“人气”、“财气”,就会逐渐形成“名气”。

二是深化改革。城镇化进程的快与慢,关键取决于改革力度的大与小。回顾近几年来,我市城镇建设步伐之所以加快,就是得益于改革。要继续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引导土地流转,鼓励规模适度经营;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创新集镇管理体制;要加大经营城市的力度,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走以地生财、以镇建镇、滚动发展、良性互动的路子。还要坚持各项建设工程的招投标,公平竞争,好中选优,提升建设水平,降低工程成本。

三是扩大开放。加快城镇化步伐的一条重要措施就是扩大开放。我市近几年坚持打开城门,大的开发商进来了,大的市政建设集团进来了,不仅引进了资金,同时还引进了理念,引进了队伍,引进了管理。除了工程项目打开城门对外开放以外,社会事业建设各个领域也要向外资、向民资、向国资全面开放,走市场化、多元化、规范化运作之路。花小钱办大事,少花钱多办事,决窍在哪里,决窍就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四是城乡联动。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当中,要注重城镇与农村上下互动,协调发展,坚持突出重点,分层推进。就各个镇来讲,还要坚持服从全局,顾全大局;就市里来讲,要在完善城镇规划体系,突出“一主两翼”的同时,分层次推进,做到城乡联动,相得益彰。

第三篇:在全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_年10月10日)

刘 伟

同志们:

这次全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分析形势,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小城镇建设工作的任务和措施。昨天下午,大家看了桓台县马桥镇、唐山镇和淄博高新区的三个村庄,刚才济南、淄博、邹平、莒南等市县和华山镇、桃村镇、石横镇作了发言,我们深受启发,深受鼓舞。焕彩同志总结了近年来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谈了下一步的工作打算,我都赞成。兆信同志还要就全省小城镇建设工作进行部署,提出要求,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的基础,是农村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处在城乡过渡带、工农连接点上,是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工业文明迈进的第一环节,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发展小城镇,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加快农村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进步,我省小城镇有了较快发展。党的十六大强调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为小城镇建设指明了方向;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统筹推进,大力加强小城镇建设。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省平均每个小城镇建成区面积和镇区人口分别比五年前增长了51%、15%;面貌不断改善,目前小城镇道路硬化率75%,建筑楼房率62%,自来水普及率88%,污水集中处理率28%,绿化覆盖率24%;实力不断增强,全省95个镇入围全国千强镇,总量居全国第四,增量居全国第一,涌现出一批像桓台马桥、即墨华山、广饶大王、栖霞桃村、兖州新兖、肥城石横、邹平魏桥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这些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方面,小城镇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促进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小城镇建设,加快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了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小城镇成为农业龙头企业的主要聚集地,二三产业的主要隆起带,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二三产业繁荣。202_年,全省6122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3设在小城镇;235个中心镇实现生产总值3313亿元,占全省的15%;1372个建制镇实现财政总收入224.2亿元,占全省的5.5%;全省县以下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0.2亿元,占全省的25.3%。二是促进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全省小城镇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28%,为全省46.1%的城镇化水平贡献了12.5个百分点。小城镇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低门槛、低成本的创业和就业环境,我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71.6%是在县域内实现的。三是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绝大多数小城镇都健全完善了中小学、卫生院、文化活动中心、敬老院、小游园等公共设施,为农民就地就近就医、娱乐、子女上学等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四是促进了村容镇貌的改变。农村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卫生状况、整洁程度有了很大改进。五是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更新,推动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转变,加快了城乡文化交融和信息交流,在树立文明新风、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充分肯定工作的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还有不小差距,主要是:城镇还未发挥应有的综合作用,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综合实力比较弱;城镇特色不够鲜明,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不够好,管理水平还不高。

小城镇的发展有其特有的规律。纵观国内外小城镇发展历程,小城镇主要依托交通区位、自然资源、特色产业、历史文化等因素形成和发展壮大。交通区位方面,如英国的古尔镇,因诺廷利—古尔运河开通而兴起,后来又与铁路相连,很快发展成为新兴城市;广东东莞虎门镇地处珠江口东岸,兼水陆交通之便,又邻近香港,改革开放以来飞速发展,现已成为60万人口的现代化海滨新城;再比如我们省的即墨蓝村镇、历城遥墙镇,也因交通便利、傍城靠市而发展。自然资源方面,美国科罗拉多州北部小镇恰里利,因当地发现金矿而兴,一度成为著名的矿业城镇;类似的情况,还有我省招远玲珑镇、滕州西岗镇;瑞士小镇达沃斯,湖光山色,风景秀丽,一直是旅游度假胜地,并因世界经济论坛闻名全球;济南南部的仲宫、柳埠也属于这类。特色产业方面,法国波尔多诸多小镇因盛产葡萄酒使人们慕名前往,意大利北部众多小镇以皮件和高档服饰加工业活力非凡,德国汉诺威镇是国际展览业之都,我国的浙江乐清柳市镇、温州桥头镇、诸暨大唐镇和广东中山古镇则分别被誉为东方电器之都、中国钮扣之都、中国袜业之乡和中国灯饰之都。历史文化方面,如英国的牛津、剑桥,我国的周庄、同里、乌镇等江南名镇。许多学者对城镇化作了深入研究,认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城镇化的过程。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高,是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他们认为,城镇作为物质空间载体,能够提供人类活动所需要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占主导地位的产业从农业转为工业,再转为服务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研究认为,世界各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城镇化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越高,城镇化水平越高。小城镇在国家的城镇体系和经济结构中占重要地位。美国有3.5万个小城镇,人口占全国城镇人口的50%左右,实现GDP占全国的40%左右;德国有1.4万个小城镇,人口占全国城镇人口的2/3左右,实现GDP占全国的60%左右。目前,我国有3.8万个小城镇,占城镇总量的94.3%;农村向城镇转移的人口中,60%左右是由小城镇吸纳的;小城镇产生的工业产值,约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4。在资源、环境、人口等众多制约条件下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也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贡献。

省第九次党代会在科学分析我省经济社会形势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要致力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因此,我省小城镇建设也处在一个新起点上,小城镇建设需要实现新跨越,迈出大步伐。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特别是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省九次党代会强调要搞好小城镇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开辟了广阔空间;我省人均国民收入已接近3000美元,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和城镇化的加速期,受农村二三产业集聚和大中城市经济辐射、产业扩散的双重作用,小城镇正处于产业链条拉长、产业集群发育、城镇规模扩大、城镇地位提升的关键时期;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省小城镇建设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小城镇发展总的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和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的着力点,努力推进小城镇发展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加快发展向又好又快发展转变,使之整体布局更加合理、经济更加繁荣、功能更加完善、特色更加鲜明、环境更加优美、乡风更加文明、社会更加和谐,加速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为推动全省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坚持规划先行,以科学的规划引导、规范小城镇建设

古今中外城镇发展的历史证明,规划编制水平的高低和规划执行情况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城镇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我省小城镇规划工作总体上是好的,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至今没有规划,布局混乱、无序建设,随意性太大;有的今天建、明天拆,造成极大浪费;有的虽然有规划,但不合理、不科学,不注意节约用地、保护生态、保护文化,留下很多遗憾;有的有规划但不执行,造成许多不应有的损失和不良影响。实践表明,规划得好,事半功倍,惠及子孙;规划不好,事倍功半,殃及后人。做好规划要讲两个方面,把握住三个要点:两个方面就是,一方面要在全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定位,编制好县域村镇布局规划,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时作出科学调整;一方面每个小城镇要有自己的规划,对城镇规模和性质、功能分区、交通体系、地下管网、绿地系统、空间发展方向等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重点地段、近期建设片区要有详细规划,并逐步覆盖城镇规划建成区。要按照省里的要求,认真做好有关工作,努力实现到202_年全省城乡规划全覆盖的目标。工作中需要把握住三个要点:一是规划的前瞻性。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的经验,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迁、城镇体系演化对小城镇未来的影响,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点,把握得更好一点,防止今天的规划成为明天发展的障碍。比如,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一些地方合村并镇的趋势开始显现,我们编制和修订规划时要注意把握好这一趋势。二是规划的科学性。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想,定位要准确,特色要鲜明,分区要清楚,布局要紧凑。三是规划的严肃性。国外很多城市的规划上百年都没有变过,应当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规划一经批准实施,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随意变更,决不能一届政府一张图、一任领导一个令。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要严格执行国家土地政策,采取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节约集约用地。

二、坚持产业强镇,以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带动小城镇建设

实践证明,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核心,强镇必先兴业。没有产业的发展,小城镇就不会有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就必然失去造血功能,失去发展动力和后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把生产发展放在小城镇建设的首要位置,立足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品优势,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密切结合起来,与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密切结合起来,与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密切结合起来,努力吸引周边农村的农副产品和劳动力集聚,主动承接大中城市项目、资金和技术的扩散,使小城镇成为农民与市场最基础的联系点、农村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城乡经济融合的最佳结合点。一是培育主导产业。要科学分析自身资源的比较优势,分析市场需求和市场前景,找准切入点,抓住优势产品和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使之成为主导产业。如可以立足农副产品丰富的优势,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可以立足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采掘和加工业,走资源开发的路子;可以立足靠近大中城市的优势,围绕大中型企业搞产品配套,走配套加工的路子;可以立足水陆交通便利的优势,发展专业市场、运输物流业和农村服务业,走商贸流通的路子;可以立足生态环境和风景名胜资源优势,发展观光农业和旅游业,走旅游观光的路子。二是发展产业集群。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波特曾指出,产业集群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支配着当今的世界经济地图。日本20世纪70年代末发起的“一村一品”运动,就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形成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亚非等发展中国家振兴地方经济、消除贫困和城乡差距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凡是有产业集群的,小城镇就发展得快、发展得好。南方先进地区许多小城镇的崛起,就得益于产业集群的发展,我省也有许多这样的典型。我们要充分学习借鉴这些经验做法,围绕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形成“小产品、大市场,小产品、大产业”的发展格局,带动小城镇快速发展。三是推动产业集聚。要着眼于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高规模效益,搞好小城镇各类产业集中区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吸引企业、资金、人才和技术到小城镇集聚,为小城镇产业发展打造良好平台。需要强调的是,发展小城镇产业特别要注意节能降耗减排、节约集约用地、减少和控制污染,严防污染企业向小城镇转移、向农村扩散,决不能以乱占耕地、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上项目、求发展。

三、坚持功能兴镇,以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的公共服务促进小城镇建设

从目前的情况看,小城镇建设也面临着双重的影响。一是来自城市的影响,我省城市分布比较均衡,多数地方村庄与城市、县城之间的距离不算很远,城市文明对富裕起来的农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二是来自村庄的影响,农民离土不离乡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不愿意离开村庄到小城镇生活。面对上下双重影响,小城镇要有所发展,必须着力解决好完善功能、提高承载能力的问题,营造一个设施齐全、服务配套、生态优美、适宜人居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城镇的发展问题。要加快建设和改造提升小城镇道路、供排水、电力、通讯、燃气、热力、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要巩固发展流通、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技术、信息、金融、法律等现代服务业,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保等社会服务网络建设;要搞好小城镇住宅小区建设和改造,不断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同时,要下决心整治脏乱差,搞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营造整洁优美的小城镇生活环境。小城镇是“三分建七分管”,建设固然重要,管理更重要。在管理上要向高水平看齐,要学习借鉴管理城市的办法管理小城镇,用先进的理念、先进的办法、先进的模式管理小城镇,使小城镇变成小城市,决不能成为“大农村”。

四、坚持文化立镇,以繁荣的文化教育、文明的时代风尚引领小城镇建设

城镇文化是城镇的特征、氛围、精神和底蕴,体现着城镇的“软实力”,是衡量城镇建设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小城镇的发展过程,是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也是传统文化不断创新发展与先进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文化建设至关重要。我们要把小城镇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用先进文化占领小城镇思想文化阵地,用先进文化引导农民向市民的转变,用先进文化充实、丰富和引领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不断提升小城镇文化内涵,把小城镇建设成为传播现代文明、带动农村文化发展、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节点。要围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小城镇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要围绕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以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三下乡”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破除封建迷信,倡导文明乡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围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引导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向小城镇集中,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重要阵地。要围绕健全小城镇文化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切实加强小城镇教育培训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阅览室、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发展小城镇文化教育事业打造载体、提供场所、拓展空间。要围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和保护传统民俗、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建设小城镇特色文化。要形成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交融共生的小城镇文化,不断满足小城镇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

五、坚持特色活镇,以独特的景观风貌、鲜明的地域风情提升小城镇建设

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品位,特色就是生命力。小城镇地处乡村地区,生态环境远远优于大中城市,加上城镇规模小、建筑密度小,建筑层数低、建筑体量小,更易于与山水绿化等自然环境要素结合,环境空间、城镇容貌更能营造地方特色、民俗风情和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优美环境。欧美许多国家,一个小城镇具有一种特色,一个小城镇就是一道风景。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结合各地的地形地貌、风俗习惯、气候状况、经济条件、文化传统等,也建造了独具特色、千姿百态的小城镇,让人难以忘怀,流连忘返。相比之下,我们有些小城镇,几乎千镇一面,千篇一律,单调乏味。因此,我们要以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努力在营造城镇特色上下功夫,为后人多留遗产、少留遗憾。一是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营造自然景观特色。要尽可能地顺应、利用和尊重富有特色的自然因素,保护好山岭、河流、森林等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美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环境。二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营造历史文化特色。要珍惜和保护现存的古建筑、古街道,保存街巷空间的历史记忆,保持乡土建筑的地方特色,并深入发掘、整理、弘扬当地民居建筑风格,继承传统,延续文脉,建设古韵犹存的小城镇。三是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营造建筑风貌特色。小城镇建设中要搞好总体构思,保持建筑风格的统一性、整体性和协调性,营造环境景观的亲切感与和谐美。对核心街区、重要建筑群、重点建筑物,要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突出个性,使之成为小城镇的标志性建筑。我们相信,风格各异、百花齐放、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小城镇,将成为齐鲁大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六、坚持为民建镇,以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搞好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是“农民之城”,农民是小城镇建设的主体,是小城镇真正的主人。小城镇建设,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要求。一要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各项事务,都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落实好知情权、建议权、决策权和监督权,遵循“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民主决策”的原则,广泛征求、认真采纳群众意见,取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二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小城镇建设要坚持依靠群众,调动农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他们对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转化为投身小城镇建设的自觉行动,使他们成为小城镇建设的关心者、支持者和参与者。三要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小城镇建设工作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急迫、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办好老百姓身边的事情,让他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力求“办一件、成一件,件件办在百姓心坎上”。需要指出的是,小城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决不能违反政策规定,决不能增加农民负担,决不能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刮风跟风、“一刀切”、“大呼隆”。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加强对发展小城镇领导的问题。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工作,把它作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环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注意研究解决小城镇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比如,省、市、县三级如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投入,吸引社会资金,支持小城镇尽快发展壮大;如何严格执行宏观调控政策,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统筹解决好小城镇建设用地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义务教育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上述问题,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办法和措施,破除制约小城镇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要切实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推进小城镇建设乡镇领导班子肩负着重大责任。要根据中央和省委要求,结合这次乡村领导班子换届,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大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能力,特别是要注意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视野比较开阔、作风比较扎实、群众观念比较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同志充实进领导班子。要把加强小城镇建设作为换届后对镇村干部进行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镇村干部对加强小城镇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努力使他们掌握小城镇建设的一些基本知识,成为抓小城镇建设的明白人。要努力形成小城镇建设的合力。省、市、县三级政府要建立促进小城镇发展的部门联动机制,建设、规划部门要发挥好牵头作用,发改、财政、国土、交通、环保以及涉农部门要相互配合,整合力量,统一规划,突出重点,集中投入,争取每年办成几件事关小城镇发展的好事、实事。要注重发挥中心镇的示范带动作用。突出抓好省里确定的247个中心镇的发展,支持中心镇做大做强,继续开展“百镇千村”建设示范活动,更好地发挥其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

同志们,推进我省小城镇又好又快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振奋精神,坚定信心,以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努力把我省小城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第四篇: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县小城镇建设取得的成绩,全面安排部署下步工作。对于小城镇建设,我想在伯勇副县长对工作安排的基础上,提以下十三个方面的问题提醒大家注意,供大家参考,各乡镇要认真斟酌,如果符合乡镇的实际,就融合到工作中去抓好落实。

一、充分

认识抓好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一是城镇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农村到城市,随着生产力发展,财富积累,社会分工细化,产业从一产到二产到三产的演进,这就需城市作为载体,所以抓城镇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按规律办事。

二是城镇建设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小城镇就是从居民点逐步逐步发展而来的,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配套公共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越来越旺。而建城镇是集中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途径。人民群众要求搞城建,要进城来就业,要进城来创业,要进城来提高生活水平。作为政府,在这样的要求之下,不抓城镇建设不行,必须抓。

三是城镇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城镇的特点是要素聚集、产业聚集、消费聚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优秀人才集中,而这些东西恰恰就是助推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主要动力,因此抓好城镇建设,就能更加有力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城镇建设是xxxx脱贫攻坚的有效手段。省委、政府在威宁召开新阶段脱贫工作推进会,推广“威宁模式”,就是推进“三化”来促进脱贫,这是一个成功的经验。xxxx要脱贫,县委、政府制定的“产业致富、园区突破、城区倍增”三大战略是支撑我们脱贫的重要支柱。加快推进城镇建设,能确保经济发展和脱贫的稳定性,能保证不返贫、确保后发赶超、实现“减贫摘帽”。所以各乡镇要集中精力,抓好城镇建设。

二、实事求是,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抓好城镇建设

xxxx现有45万人,今年的经济总量预计达到34亿元,在这样一个人口不多而经济总量又小的前提之下,要把城镇建设全面铺开,到处都“闪光”,这是不切合实际的。我们要把xxxx县城建成黔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在202_年以前,县城人口要达到15-20万人,建城区面积要达到15个平方公里以上,这就要求我们突出重点,全县的重点在哪里,全县的重点在县城。这是xxxx城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不得削弱这个重点。

从全省来看,xxxx的城建发展是最具有优势的:整体的发展基础条件很好,洪渡大道、九天大道、丹砂大道和东升大道“3+1”主骨架网络彻底打通,建设完成后将成为县城城市交通的主骨干;从杨村转盘到大坪街上这一段,严格意义上讲还是一张白纸,可以很好的规划,用地条件也是可以的,原始植被又好,丹砂湖(洪渡河)穿城而过,地形地貌很适合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要把城市的中心公园建好,我一直给县住建局和县林业局提严格的要求,洪渡河两岸从米家山大桥一直到九天母石凡是长有原生态树林的地方,全部无条件保留,高品质规划、建成原生态的森林湿地中心公园,任何人不得破坏,再过十年、二十年将是无法估量的财富;xxxx有煤电铝这个重大产业支撑和拉动,聚集效应非常明显;我们有即将建设储水5500万方的冉渡滩水库,城市用水保障条件好;我们在城区已经合理布局了几个支撑城市发展的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包括三个骨干医院(县医院、昇辉医院、中医院)、多家学校(一中新校区、职中、第四小学、县庆中学等),再加上我们重要的城市公共场馆:体育馆、体育场、博物馆。这样的城市你们可以在脑海中过一遍,是不是非常丰满,是不是非常漂亮,沿着这样一个目标,把xxxx县城打造成黔东北宜居中心城市。高速公路一旦通车,并入高速网络后,xxxx将是最宜居、最舒展、最便捷、最美丽的城市。各级各部门要沿着这样一个目标来把重点抓好,只要按照现在的推进力度,不要闪,中途不要停,围绕这个中心来做大做强,未来3-5年内就能实现。

各乡镇要根据各自的人口、区位、用地条件、交通条件和资源条件,来合理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模式。各个乡镇都必须要动,至于怎么动,是不是每个乡镇都要拉几条街,搞几个房开企业?不完全尽然。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开展城镇建设。小城镇的发展,一种模式是拓展。在现有容不下的基础上,拉十字街道,长胖。比如浞水镇、涪洋镇,他既是大的交通要道、物流通道,又有经济总量和人口数量,现在城镇容不下,是可以拓展的。另一种是完善,在现有能容下的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还有一种是提升,提升城市品质和水平,比如路灯、绿化,雨污分离、垃圾污水处理、文化设施建设等城市设施的升级改造。我们不是讲城镇建设都要去拉几条街,这是不全面的,有的乡镇没有条件去搞,就不能盲目开展建设,想有所作为,完善、拓展、提升也是有所作为。在现有城镇设施的基础上开展设施升级改造,还如将垃圾处理好就是贡献,就是做环境,做品质。我们讲城镇化,不是把人的户口迁进来了就是城镇化,要围绕人的生产、生活质量、创业、就业环境等来做城镇建设工作,还有包括城镇的产业填充。一味的只开展城镇建设而不管基础配套,照样是脏乱差。因此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请专家进行专

业规划,作出有特色的小城镇。

三、管好土地

城市建设的根是土地,没有土地的控制,落实不了规划,落实不了项目。土地市场的乱是城市建设的万恶之源,城市土地控制不了,分配不公、扰乱市场、国有资产流失、税费流失、重复投资、浪费、安全等问题会无穷无尽。各乡镇要回去认真对照,看是否存在这些问题。城镇建设你即使没有心思和能力搞新的工程,但底线必须守住,就是必须控制好土地,就像刚才申春雨说的,政府不准建就一律不准建。要做到在规划的红线内,禁止建、坚决拆,没有哪个地方不是控制住土地搞城镇建设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讲农村改革,没有说把土地的所有权改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土地制度以及联产责任制的基本制度是没有变的,城镇建设一定要控制好土地。管好土地一级市场,管好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每个乡镇都要对土地市场进行清理,都要有自己的整顿消化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要等,县政府不可能组织拆迁队去每个乡镇搞拆迁,包括都濡镇的违法建筑都是他们自己组织拆迁。还有,你把那里搞得一塌糊涂还想着提拨和调整岗位是不可能的,你想搞乱了就走人是不可能的。有法律依据和工作要求在这里,请大家务必把自己那个地方管住管好。

四、坚持规划引领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规划水平决定城镇发展水平。城市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品质、城市安全、城市配套、群众生活便捷,都靠规划来实现。没有规划,这一切都不存在。任何人想建在哪里就建在哪里,城市还像什么?有的同志到过国外学习,别人的城市几百年不变,这个就是规划的原因。要坚持以科学规划统揽全局。不能凭领导的风格、特点来做规划,这个是错误的,风格特点,作风硬朗可以带到工作中去,但是规划还得按照规定办事,规划制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随意变动。xxxx有许多建筑就是因为没有规划造成的后果,比如县庆小学,一条路拉到学校门口,连运动场都保不住,教室东西朝向摆放,让学生一直承受太阳西晒而影响学习。没有规划、乱规划带来的恶果在县城、乡镇都有存在,规划对城镇建设来说太重要了。很多乡镇现在出现问题也与规划有关,因此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在这里,提一点严格的要求,规划有7条线,目前特别需要大家死守住道路红线,水源保护蓝线,绿地保护绿线和重要基础设施保护线。

另外,项目建设的基本程序要严格执行,我讲的基本程序,是不能省略的,比如造价、设计、地勘,这个与解放思想不相关。省略程序会带来安全问题,带来投资的重大损失。

五、加强建筑管理

这点主要是针对乡镇来讲,一到冬天,到处都在修建房屋,乡镇一谈到搞“黔北民居”、“仡佬民居”风格就要钱,其实认真加强管理引导就能让老百姓建的房有“黔北民居”效果,贴瓷砖一样的花钱,并且不安全和落后,改用涂料线条装饰并不多花钱。要管理引导,你不按规划建、不按要求建,就不准建是可以的。现在沿途有很多房子建得不像话,但是乡镇只要管是能够管得住的,管什么,在这里提几点要求:

一是管好建设的地点。整块的耕地、危险的地段、重要的交通、水利、电力设施或产业布局的地方不允许建房屋。

二是管好建设的体量。建筑达到三层以上规模的必须要有设计图、地勘等符合国家相关手续后才可以施工。要根据有关规定管理村民建房,要对老百姓负责。

三是管好立面控制。现在的房屋立面,千屋一面。所有沿主要交通通道的建筑,要做好示范立面,风格控制,就是按市住建局推荐的“黔北民居”风格来做,还有就是“仡佬民居”风格来做,建筑样式和立面要彰显地方特色。

四是管好建筑施工安全。各乡镇要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的监管,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六、加强城市管理

目前全县的城镇管理十分差,大部分乡镇的道路、供排水、公厕、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不配套,特别是垃圾、污水处理,上次去某个乡,在要进乡的丫口,四个村寨进出的路口一片白色垃圾。一些乡镇赶场天,到处污水横流,无法入眼,个别乡镇还很典型。因此,把垃圾和污水处理好也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大快人心的事情。还有县城的管理也很差,建筑施工车辆带泥上路,一路尘土飞扬,以前我开现场办公会后一段时间得到整顿,现在又开始复燃。我在台湾看过一个小镇,渔具摆放相当整齐,家家户户屋内屋外干干净净。就是保持干净整洁嘛,这是我们很容易就能做到的啊。城镇就是一张名片,城市管理,市场、交通、建筑秩序和环境卫生是关键,各乡镇一定要加强整治,做到市场有限、交通有序、建筑工地有序,彻底解决小城镇脏、乱、差问题。

七、强化工程的收尾

工程项目要尽快收尾,尽快使项目发生效益,项目久不竣工,一是投资增大,二是干扰群众生产、生活秩序,三是政府形象受损,四是投资效果差,五是安全风险高。像东升大道完成标线后,老百姓都觉得有城市气息,但工程老是不收头,不完整,老是尘土飞扬,老百姓是不会配合你的管理的。这里特别要求,春节前有几个工程要完工,行政中心门口至特教学校段道路、丹砂路、河滨路全路完成施工,行政中心周边在建楼房,外装全部完成,让群众过一个干净、清爽的新年,让市政设施尽快发挥效益,让在外回家过年的老乡看看xxxx现在的城镇变化。

八、严格建筑材料市场的管理

建筑材料的质量是构筑物质量的前提,目前全县建筑材料市场混乱,价高质低,无标准、无检测的问题是存在的。是人不是人,摆个地摊就打砖,这种情况要坚决杜绝,县直各部门要加强建筑材料市场的管理,重点是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一是统一重大建筑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质量、环保、节能、安全的标准要求。二是加强对建筑材料的检测,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三是放开建筑材料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水平。要培养几家上规模的建筑材料企业,既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建筑业需要,又能壮大规模工业,何乐而不为呢。

九、盯紧建筑市场的安全监管

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按规程操作,严格按设计施工,严格管理施工人员,加强安全生产的制度建设,加大对安全生产设备的投入,切实做到施工组织有序、现场管理有序(人、物、设备)、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今年我们有两企业出了问题,我想“血”和“钱”的教训应该引起大家警醒。住建局以及各乡镇要切实履职到位,加强监管,因为发展快,最主要体现在项目施工工地多、点多面广,请大家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严之又严。

十、抓好城市配套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是城市的血脉。水、电、路、气、讯等等样样离不了,好比家庭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东西既是群众必需品,又是城市能力的展现。

一是规划上必须作好统筹,超前预留,防止重复建设。二是功能质量必须满足城市发展需要。三是及时跟进建设,特别是公共服务部门要解放思想,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加大向社会、市场开放的力度。一句话,加大公共配套的施工建设力度,使城市建成一片,配套一片,入住一片,效益发挥一片。

十一、做好综合配套服务

城镇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县直有关部门要本着积极扶持、全面服务的原则,加强对城镇建设的指导和服务,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完善项目程序,做好全面服务,用实际行动支持城镇建设,形成全社会都支持城镇建设的氛围。

十二、创新小城镇建设机制体制

小城镇建设,不要只想上级支援,首先,他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其次,城镇建设巨大的资金,财政无法承担。三是政策允许市场参与而市场又有积极性性。要自己开动脑筋,千方百计想办法,激活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借用国家政策,结合增量整合政策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来搞城镇建设,这个方面就要大力解放思想,要算大帐,算社会效益帐,算可持续的帐。不要短视,不要怕吃亏,不要怕担责,开拓创新,把城镇做大做强。

十三、学习城镇建设有关知识

城镇建设对xxxx来讲是一个新工作,大家要加强城建方面知识的学习,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政策学、向专家学,最大限度的避免城市建设出问题。

以上十三个问题希望大家回去后认真对照、仔细斟酌,希望今天的城建会议对推进我们下一步的城建工作有重大的作用,同时也希望大家取得更大的成效。

第五篇:在小城镇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特点和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制定下发了中发1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我们今后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纲领性文件。中央11号文件提出的10个方面的问题和要求,涵盖了小城镇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理解和把握文件的精神实质,特别要按照文件要求,切实解决好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用文件指导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尤其在认识上要清醒看到,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新时期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新世纪解决“三农”问题、做好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把建设小城镇、发展小城镇作为一个大战略来实施,绝不是心血来潮、头脑发热,而是适应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选择。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结束了长期的短缺经济,出现了买方市场。农产品的充裕供给,农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特别是一些专业大户、工商大户,具有资本扩张和改善生产生活的强烈要求,这是我们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深厚基础和内在原动力。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化、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日益扩大,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体制保障和组织基础。产业化经营、城乡融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小城镇建设具备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可以说,加快小城镇建设是顺应民心,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战略举措,条件具备,时机成熟。所有这些,无疑向我们展示了加快小城镇发展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机遇,因势利导,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更好地引导到小城镇建设上来,采取超常措施,加大力度,推进发展,使小城镇建设更好地走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互兼顾、协调发展的路子。为此,要突出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制定小城镇建设规划,促进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小城镇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牵涉部门多,覆盖领域广,因此必须有一个好的规划,这是搞好小城镇建设基础和前提。中央11号文件指出:各级政府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要求,抓紧编制小城镇发展规划,并将其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就要求我们,编制小城镇发展规划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与本县(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衔接,与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依据当地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因地制宜,确定小城镇建设功能定位,不搞一律模式。规划目标要积极稳妥,切忌盲目性。从我省来看,全省小城镇建设要分开层次,中心城市周边卫星城、重点建制镇和一般乡镇,都要有体现不同功能和作用的具体规划。要首先搞好试点镇的建设规划,大县应规划5—6个,中小县3—4个,作为试点,率先建设,带动全局。试点镇建设和百强镇建设要协调统一起来,规划要充分体现超前性、指导性和操作性,注意发挥区位和经济优势,具体要规划到人口规模、产业定位、城镇功能、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这项工作要由体改办、建设厅组织力量,一个县一个县帮助去搞。凡是纳入省里规划的重点镇,都要有专家帮助规划设计,规划一经制定完成,必须固定下来。做到换班子不换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扎扎实实地把小城镇建设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五、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好鼓励小城镇建设的相关政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环境不宽松是制约小城镇发展的关键原因。这就要求必须从体制、政策、宏观环境等方面为小城镇建设创造条件,保证其快速发展。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省“十强镇”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政策》,今年省政府又下发了《全省小城镇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最近,根据中央11号文件,又研究制定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即将以政府文件正式下发。各市、县也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下发了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性文件。

在全市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