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构师考试:阅读试卷失分情况总结
针对注册考试题目计算过程的评阅,在此过程中发现不少非技术性因素(其实不见得没有掌握题目考察的内容)而失分的情况,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铅笔作答。卷子的说明部分已明确要求不可以以铅笔作答,但是还是有不少以铅笔作答的,以铅笔作答是无效的,从而造成失分。
2、写有计算过程的卷子应把选择的答案清楚填写。有不少人采用打勾、划圈的方式,甚至没有对所选答案进行填写,这些都是不行的。即使计算完全正确,也会造成失分,十分地可惜。
3、对于计算过程的书写应力求完整且思路清晰。如果能较好地做到这一点,即使发生一些数值运算错误(当然数值运算错误也应尽量避免),一般也不会失分,当然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虽然有数值运算错误,但选择的答案是正确的。计算过程不完整,也很容易造成失分。
4、计算中应注意各种参数的正确选用,例如计算跨度、净跨、材料强度的调整系数、内力的调整系数等。因此复习时不但要搞清楚应用那一个公式,还要搞清楚公式里的每一个参数的意义。在这次考试中有一个计算墙梁托梁剪力的问题,很多人以托梁的计算跨度代替了托梁净跨,从而失分。还有在木结构的几个题目里,大部分人都忽略了材料的调整系数。
5、很多题目的正确答案,其实并不需要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出,但由于卷子的要求和评阅是针对计算过程的,因此此类的题目还是应该写出计算过程或者说通过计算求得正确答案。
6、即使再简单的计算过程也应完整的写出来,仅仅列一个规范条文为是不可以的。例如有个题目是验算板配筋率的,那么最小配筋率取值的计算、满足最小配筋率的配筋值的计算都应有计算。还有一个题目,考的是框架梁顶的通长钢筋配筋值,简单地把已给出的梁顶梁底配筋值较大者除以4就可以得出,因此很多人就没有列出计算式,仅仅简单列了一个规范条文,这样做是不可以的,其实具体的规范条文反而可以不写(写了当然更好)。
7、计算应力求准确。针对抗震规范6.3.4.2条有一个题目,很多人对此题目应该说完全可以正确作答,但由于没有严格地去求钢筋所在位置柱截面弦长,例如求的是梁外皮处柱截面弦长,从而引起的误差足以失去正确答案。
8、计算值与备选答案完全一致并不一定说明是正确的,往往准确的正确答案与备选答案的任何一个都不完全一致,应该注意到卷子的用词——“最接近”。造成这个现象的一个原因就是有时出题者自己做标准答案时就出错了,造成一些不大的误差,从而出现备选答案没有一个与准确的正确答案完全一致。因此在答题时应充分相信自己,对于有充分把握的题目不要去强求与某一个备选答案完全一致。阅卷时就发现有人本来计算完全正确,可能由于数值与备选答案的任何一个都不相同,因此去做了修改,与某一个备选完全答案相同了,但是却是错误的。
9、题目提供的条件应仔细阅读,明白其在工程上意味着什么,特别是钢结构部分的题目。例如杆件的计算长度(特别是平面外杆件的计算长度),题目不会直接给出,但会提供一些判断的信息,很多人会忽略到,从而造成取值错误。对于一些非完全对称构件(例如T型),应注意其放置方向,有这样一个题目,几乎所有人都搞错了。部分题目会有一些提示,这些提示是得出正确答案的必经途径,如果你在答题过程中没有用到,那么你的答案一定是错误的。
10、计算应注意多条件控制。有很多计算要通过多个公式进行计算,对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后取较大值或较小值。例如木结构有两个题目,由于有两个控制条件,通过计算会得到两个数值,比较以后选取较小者得到正确答案,很多人只考虑了一个条件,就很难得到正确答案,更不用说计算的完整性了。
第二篇:如何避免考试粗心失分
如何避免考试粗心失分
高三学生很多都会抱怨自己太粗心,“这道题很简单,只是我看错了。”甚至有些考生会说,这次的数学模拟中有20多分是因为粗心失的分。其实这些问题并不仅仅是由于粗心,很可能是由于平时的学习不够认真,基本功不扎实。
正确面对“粗心”失误
高考中基础的内容占了大多数,也就是说大部分的题目都应该在能力范围之内,可是很少有人把自己会做的都做对了。往往高考得好的同学就是在考试中能严谨答题,少出失误的同学。考试不会给任何人解释的机会,错了就是错了。再说白了一点,粗心也是自己能力不够的表现。
所以考生在平时复习时就要重视这种问题。应该分析为什么会看错,是什么误导了自己,以后怎么才能避免。不要只关心答案正确与否,而不分析思考的过程和方法。因为答案并不是平时复习的目的,如何正确地导向答案才是平时练习中需要知道的。
严谨的态度还体现在书写是否规范上。有经验的老师和同学部知道,书写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考分的高低。特别是主观题,会做甚至是做对了答案,也不一定在这道题上得满分,原因就在于书写不规范,缺少必要的步骤。
“粗心”失分的三大原因
一是审题不清。
有些同学在考试时发现某道题目与做多的某题类似,顿时兴奋,还没读完题目,或者还没充分掘出题目的隐含条件就急忙答题,而事实上,该题与以前的题目只是相似而己,有着本质的区别,答案自然是南辕北辙。只有读懂读正确了题目,才有可能得到正确的分析过程.怎么读好题目呢?我的经历告诉我,必须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千万不要遗漏,特别是数学符号,还有负号看漏了、单位弄混了、存在和任意混了、正整数条件看掉了等,所以,考试中千万不要在“审题”这个环节上省时间,审题审透了,解题自然快而顺手,仔细读完一道题目或许只多花了几分钟,但如果审错了题,损失的可不仅是时间,还有分数。
审题要注意根据题目中的有关特征去联想,挖掘隐含条件,准确地找出题目的关键词与关键数据,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找有效的解题线索。
二是运算不认真。
很多同学会说自己的难题都对了,简单的题目反倒错了。事实上,这跟答一题的态度有关。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往往会对题目给予足够重视,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去解答,答题过程、步骤也比较详尽。计算过程,千万不要跳跃某一步骤(除非你有万无一失的把握),注意,这些内容一般是在草稿纸上完成的,最后在解答过程中的书写一般不要写计算过程.所以你一定要把这些过程写得明明白白,这为你回过头来检查提供的高效率高质量的保障.在解简单题目的时候,更不能掉以轻心,要稳、要准,尽量不要花时间回头检查做二遍题,步骤也尽量不要省略不要跳,结果错了一步也不容易发现,导致最后答题失误。
这种现象也是平时学习不塌实的表现。平时不重视基础题的复习,好大喜功,专做难题、怪题,自认为这就是能力的提高。其实,高考主要考的还是基础知识,分值最多的也都在基础题上,考生一定要在最后阶段重点抓基础题的复习。
三是临场紧张。
有些考生在考场上总怕时间不够,前面的题目还没做好,就想着下一道题。前面的题太简单了过不做,太难了做不出来也跳过不做。结果,东一榔头西一棒,慌慌张张的,哪道题目都没有好好地做完,出错自然难免。
这固然跟临场发挥有关,也跟平时做题习惯有关。很多同学在做题目的时候都有做一半的坏习惯,做了一个开头,认为自己会做了,就不做完整。长此以往,答题时就容易答不完全。同学们在平时练习的是时候,要追求质,而不是量。不要忙着做很多题,而是要保证每道题目的总确性。
第三篇:学生考试失分原因
文科学生常见失分原因及对策分析报告
地理 马宏丽
通过对多年高三学生出错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梳理得出以下几个方面,并结合学生的学情状况以及教师的教学实际,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和措施。
一、审题不清导致失分严重
在多年的高三教学中我们体会到越近高考,学生的审题问题暴露的越显著,有时甚至整题跑题。随着山东省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高考命题难度虽然在知识目标方面围绕学科主干知识命题,但是依然强调能力立意。作为选拔性考试,试题区分度主要通过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来体现,审题是极好切入点。审题包括阅读材料、分析图表来提取有用的信息、审题干、审设问。对于读图提取信息能力是我们地理学科特别强调的,如果没有很好地从材料、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没有明确题目所设置的潜在环境、没有注意到问题的限定约束,这样答得再多也很难得分.表现问题多多,表现各异,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
(1)未审清题目材料的“主旨”,导致回答问题分不清主次,本末倒置,主要方面抓不住,次要方面却写得很多。如“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呈狭长分布的原因是什么?”关键是要答出狭长的原因,而不是分布的原因。对策:解题时要根据关键词确定得分点的基本方向。如分析区位因素时,应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进行;评价影响时,则既要考虑有利影响,也要考虑不利影响;要求分析自然区位因素,则不能回答社会经济因素等。
(2)不能够充分重视引导性语言和高考行为动词,如“据图一”或“由材料二可知”,不能明确信息提取的方向;理解“分析、简述、概述、说明、比较等等” 行为动词,不能够明确设问的要求,限定了答题思路和方向。另外大多数情况下,试题要求考生选择出其中的正确选项,但也有一些试题要求考生选择出其中的错误选项。
(3)由于审题不清,没有明确“主语”导致答非所问,出现方向性错误。“与美国西部相比较,我国西部开发中更为不利的条件有哪些?主语是我国西部不是美国西部。
(4)对于各种不同形式的图像,不能熟练掌握读图技巧,导致无法有效提取主要信息。如地理统计图、等值线图或者地理示意图,图像信息量大,信息提取不全面,遗漏图例或表格信息等问题。对策:“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强化读图、识图能力,进行专题学习,着重锻炼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增强方位感,学会读图,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使他们每节课都能够在图中得到相关信息。
(5)无法进行无图考图试题的图像复原和图图转化,导致无法挖掘足够的信息。试题中一些以文字描述的结论、原理,可将它们转绘成图形,以便促进理解,如转绘出某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图、地球自转的侧视图等。在解题时,要注意适时地进行图文转换,使题中所给的图(或文)信息朝我们比较熟悉的文(或图)去转换。
(5)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固,导致对题干关键词视而不见,特别是概念剖析,不能有效展开分析。如“分析本次海南岛暴雨发生的原因?(4分)”中“暴雨发生”涉及的地理概念为降雨类型,包括常见的锋面雨、地形雨、对流雨或者台风雨等类型,本题就打开了四个基本的信息提取方向,再据此到图文材料中提 1
取相关文字(时间)信息和图像(气压变化)信息,既保证了答案要点的完整性又提高了信息提取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而且有效避免了误入信息“陷阱”;
(6)不能够充分重视地理数据语言,如“该省(区)的环境承载力为13人/平方千米,目前其人口密度为9人/平方千米。有人据此提出“为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该地区不应限制生育”,请简述你对该观点的看法。(8分)“ “环境承载力”是本题的关键概念,它即承前(人口数量变化)又启后(资源环境问题),此题逻辑关系的建立是以此概念为基础的,因此在这里对这一概念的审题环节不能满足于看到,而是要深刻体会概念量化的关键作用。
(7)不能理解地理的核心分析问题的方法。每年的高考试题中都会有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要想不失分或者少失分,需要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如比较法在综合题中最为普遍,导致答案要点超出范围。“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为共同环境问题,不能作为答案。
(8)不能理解地理核心的分析方法综合法。高考试题突出对非典型区域的考查,要求学生用综合分析法进行迁移。一些学生只是片面地回答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同样是重要的另一方面。对策:建立严谨的做题步骤和完整的思维方式。
(9)思维定势导致失分。“说出M地形区突出的气候特点,并分析其成因。”作为高频考点对于气候特点的分析导致大多数学生忽略关键词“突出”,造成无谓失分。对策:摒弃思维定势,谨记越是熟悉的问题越可能会有新颖的考核角度,做到“题易人易我不大意”。
(10)逻辑不清导致失分。如上例中中分析其成因。错误答案: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用气候类型解释气候特征。学生学习过程不加以分析理解,明晰地理名词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死记硬背的恶果。对策:摒弃只关注死记硬背的传统观念,重视分析掌握地理知识、地理规律,促进综合运用。
(11)缺乏关联分析导致失分。地理选择题多以题组的形式出现,这说明该题组中的各题并非独立的,而是有着某种密切的联系,有时上题正好是解答下一题的重要条件。如果审题时不能注意这一点,不能从全局的角度来审读这一题组,而是将自己局限于某一题中,则常常会导致无法解题。对策:审题时的信息提取要全面,不仅要关注材料和本题题干,还要前后联系,关注其他问题相关信息,完整捕捉信息,再梳理思维链条。
(12)回答不全面,思维较狭隘。这是失分的最常见原因。通常情况下,学生也做了认真审题,也确定了答题方向,但由于简答题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综合能力较强,如果学生缺乏知识的系统性,则往往考虑问题不全面。对策:教师注意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典型问题的总结整理并关注学生大文科知识背景的拓展。
(13)直接不知如何回答,知识迁移能力差。“归纳在俄罗斯租种土地对我国耕地利用的积极影响。”学生答题时会遇到一些从未见过或听过的内容,对题目的背景知识较生疏,不能联系已学相关问题答题。对策:
(14)不能重视分值进行科学分析答题要点指导落实答案。对策:根据分值判断有几个得分点:先看分值,根据分值基本可以确定得分点应该有几个。如果分值是3分,大多是3个得分点;如果分值是6分,则有可能是3个得分点,也可能是6个得分点。所以答题时,为了尽可能得满分,作答点不能少于得分点。
(15)选择题的做题时间很短,仓促之间无法审清情境材料,弄不明白试题情境与立意、设问的关联导致失分。
对策:
1、认真审题,注意揣摩出题者的意图,在考题和课本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中关键词,明确要求。由于地理简答题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往往结合有关图文信息设置问题,因此审题时要结合所给信息,提取有用信息,排除干扰信息,要辨别题目的指向,找出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然后围绕考题提出的问题联系课本知识,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思考从哪几方面回答。对于能力型问题要尽可能的从大的方面和规律性方面去考虑,以保证答案的全面性。
2.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上册),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3、熟悉教材,加强理解记忆,拓宽知识面,努力增加知识储备,增强知识变通和迁移能力。解答地理简答题的任何方法、技巧,都要建立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之上。吃透教材,牢固掌握课本知识,重点知识一定要加强理解记忆,把课本语言消化吸收变为自己的语言,这样做题时不仅有话可说,且能抓住得分点。有些问题的回答要使用地理专业术语,注意“回归课本”,尽量用课本语言表述,这样才能做到少失分。
4、把握答题的角度,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方法体系。将知识整理归纳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熟悉常见非选择题的答题思路,这些可以从典型案例中归纳。如分析传统工业区可以参照鲁尔区的分析思路,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可以参照“西气东输”的影响,分析生态问题的防治可以参照西北荒漠化的防治等。
5、加强信息容量丰富、类型多样、新颖创新的选择题的训练。鉴于前文关于错误原因分析诊断的共性表现。高三后期可选编以下类型的选择题进行强化训练。综合性很强,高度抽象概括,知识跨度大的具有一定难度的创新题;多坐标、多曲线,信息繁杂的试题。各类景观图的判读。一图多用的逻辑关联图、结构图的考查。
6、关注世界热点能够拓宽知识面,在无形中学会知识迁移,把课内外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常思考,把课本知识学以致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可训练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善用改错本。弄清楚做错题是由于审题不准确还是根本不会,是由于书写出错还是对基础知识、原理、规律的掌握不牢固、理解不透彻,培养纠错习惯,避免错题再错。
8、培养正确的做题习惯。要在平时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对试题中的关键词不妨经常勾勾圈圈,提高对试题中关键词的敏感度。平时审题就要尽量做到:不看错题,不遗漏题、要看全题、要审准题;认定和处理好(剖析)图文信息,学会二次审题、阅读试题的多次设问、反复观察图文信息,充分挖掘题目中显性和隐性条件。
应该在地理备考的每一个步骤为审题做好知识储备和方法准备,辅以有效练习,巩固做题技巧,加强反思,才能使学生练就“火眼金睛”,一针见血的解决地理问题。
二、基础不扎实,理解不够深入
(1)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结构与联系把握不准确
高考对区域定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学生对世界区域地理和中国区域地理的认识较模糊,心中没有“世界地图”“中国地图”的概念,所以就很难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如果不能对地理事物进行准确的定位,不能理清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就会在考试中失分。
(2)基本概念理解不到位。概念模糊,描述不正确如描述我国松花江的水文特征不全面。
(3)自然地理的过程和原理在不同尺度的区域中迁移运用类的错误频率高。图像信息复杂,考点综合性强,题型与平常训练不吻合的试题,容易出错。
(4)重要的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重要的地理数据,如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平时练习较少碰到,故而反而容易造成记忆不清而出现误判。
(5)绘图试题失分严重。如有关绘制冷锋剖面示意图的问题。这个小题对于考生来讲应该很简单,但实际得分较低。主要的错误在于:冷气团、暖气团写的不完整(只写冷、暖或者是冷气、暖气);冷暖气团标注错误(怎样判断冷暖峰);冷锋符号标注有误(此类错误最多);
对策:
1、夯实基础、稳扎稳打练好基本功,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把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平时多总结、多回顾,才能使知识升华。
2、自然地理的主要原理和过程要经常与具体区域联系,即落实在具体区域中,训练反馈和选择题评讲时注意拓展类似区域或者差异相反的区域。
三、答案落实失分原因
(1)、未使用地理专业术语或者关键词中有错别字,表达不够准确。如答案中“煤炭”写成“煤碳”,把“温带海洋性气候”写成“温带海洋气候”那就是错误,要失分的;对策:杜绝错别字,特别是关键字不能写错,这些良好的习惯应该在平时的复习中逐步养成。
(2)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语言表达不到位,往往回答不到点上,答案显得模棱两可,随意性较大。对策:平时学习就要追求用准地理术语,做题时要使用题目材料中给出的地理术语或表达方式。
(3)答案语言落实适时引用材料语言。对策:答题时,应尽量利用材料中的信息,从材料中找答题点。当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与课本的语言不完全吻合时,应以所给材料中的信息为依据,尽量吻合标准答案。
(4)答题缺乏条理性和层次性。答题时将得分点混作一团,得分点不容易找;卷面特别的乱,答题要点不明确,段落层次不清,没有标点符号;对策:一定要有清晰的层次,让阅卷老师一眼就看出你是从哪几个方面作答,得分点一目了然。同时还要分清轻重,将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次重要的紧跟其后,无关紧要的放在最后或忽略不写。
(5)缺乏答题技巧,考虑问题不全面
对策:根据分值和问题联系课本判断出该题几个要点,如该题至少应该是三个要点,就最好至少要答出5个要点,不妨坚持“三多”,多写、多分点、多用术语。多写,即在审题之后结合题意,把知道的相关东西都搬上去;多分点,显得答题有条理。
(6)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
由于实行了网上阅卷,部分考生字迹潦草、不清楚,还有一部分考生字体太小很
难辨认,由于找不到得分点就无法给分。对策: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力求书写字体大小一致、用力适中、字迹清楚、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7)未在规定的区域答题。对策:严格按照指定的区域和题目要求进行答题。在阅卷时虽然阅卷系统中有“显示整卷”的功能,但写错位置的试题答案会被判为零分,况且一旦出现答错位置的情况,错误通常成对出现,损失也是双倍的。所以平时就要严格要求自己答题时不能随意,必须在规定的区域内来进行作答。
(8)考试时做题没有合理安排各科试题的做题步骤,跨科做题导致漏题特别是选做题或忘记涂卡失分。对策:搞好文综训练,适应试题情境,练习有效地进行思维转换,合理有效地对时间进行分配。
(9)逻辑推理混乱、信心不足、答案写上后重复划掉
在阅卷过程中很多考生的答案,明明有一大部分是对的,或者基本上全对,但是有的考生全部划掉对的答案而后再写上一个他认为最佳的答案,这在踩点得分的阅卷规则下是非常愚蠢的。其实在作答综合题时不怕考生写的多(写得越多得分点也就越多,但一定要逻辑推理有序),就怕考生写的杂乱无章,没有条理性。
四、心态不稳,急躁失分
近几年的的高考地理试卷,可以说是较平稳较容易的,但是考生没有完全投入到做题中去,心里不平静就不能按部就班的解答题目。顾虑重重,反而不如平时做题水准。甚至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过关,遇到难题不会绕道走,焦虑、沮丧,一下子乱了阵脚,一败涂地,后面的题目几乎全部放弃,这是一种非常不科学的应试心理和策略。所以说同学们平时要给与自己准确的定位,磨炼其意志,培养其韧性,全身心地投入到考试中去,做到平静面对高考,保持一颗平常心。对策:重视考前心态调整,用一颗平常心对待高考。
“终点思考,源头落实”。对于以上的学生失分点,虽然我们三番五次强调,但同类同质的错误依然不能在我们大量的反复练习中有效地减少。主要是教师在时间的压力下,对学生的错题往往只是简单地纠正答案。学生缺乏高效的错题整理消化吸收环节,缺乏实战感受,不能高度重视这些易错原因并将其消融与平时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争取各个击破。因此狠抓错题本的落实,人手一本错题本,争分夺秒地落实问题,查漏补缺,力争让学生做到题不二错。
第四篇:高年级语文试卷测试常见失分浅析
高年级语文试卷测试常见失分浅析
诏安县元中小学 黄友裕
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能直观反映全体语文教师的教学效果。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反馈。通过每次试卷检测,为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参考:树立大语文关,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扎实基础,培养语文素养;同时通过试卷测试的导向功能,使教师了解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动态,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以及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特别是高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试卷测试的参考意义更为重要。试卷测试就是检查语文教学成果的方法之一,因此,能及时分析学生测试失分原因,并及时调整教学对策,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结合高年级语文测试中常见错题类型谈谈我的见解和对策:
一、选择题失分及对策
高年级语文试卷选择题占了试卷的较大比例,分值较多,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能力,客观性较强,有的学生在答题时没有认真审阅题目要求即做出选择,造成了失分。如:题目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部分学生审题不清,选了正确的答案,造成失分。或者题目已经标注只选一项,而部分学生选出多个答案导致错误。有的题目难度较大,有多个选项的答案模棱两可,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审2
阅阅读材料,就匆忙做出判断。还有部分学生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随意修改选择题答案,导致将正确答案修改成错误选项造成失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语文教师,就应当在平时的考试或者练习当中,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认真审题,看清楚题目再作答;认真阅读完材料再作答,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凭印象,想当然的做出选择;修改答案时没有绝对的把握不要轻易修改,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要把阅读材料再读仔细一些,相信自己语文的语感。
二、学生在答卷中出现书写错误及不规范原因及对策
高年级学生错别字、标点漏写或多写、病句等现象出现的频率很高,这和学生平时书写习惯有很大关系,也有的是测试紧张心理所造成的,加上老师平时对学生的书写要求与测试改卷的要求不一致,使很多学生在这方面失分很严重。如古诗词背诵部分,六年级某一期末测试卷要求学生书写关于月的古诗,很多学生明明自己倒背如流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却因为一个错别字或者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而白白丢分。那么如何纠正学生拼音、文字、标点符号、语法等错误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教师平时要对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硬笔书写楷书”“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从自身起写正楷字并严格要求学生规范书写楷书字,不写行书,也可进行写字专项训练,如3
每周固定一个时间(某一两个写字课时间)抄写小学语文课本后《生字表》的生字并在展台严加点评;让学生将自己常见的书写错误归结成“错字本”针对自己书写中的常见错误多加练习,进行强化训练;利用好下午的写字课时间进行规范书写指导,不定时开展书写吧竞赛;强化记忆书本中要求背诵的古诗词等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多抄写记忆,符号在人脑中的储存是一种抽象的记忆,多抄写可以加深印象。
三、主观题上的失分原因及对策
对于一些主观题目(特别是阅读题)的回答,学生在提取文本信息时由于题目理解片面、阅读不细致,因此有价值的信息提取不全,所以造成整合成的答案不够准确,加上在表述时语句毛病,回答时不用套语等等使得因内容整合不完整、表达不准确而失分。如六年级某一期末测试卷中有这样的阅读题阅读《黄河名片》回答问题,在答题中学生没有深度理解名片所给出的信息,或不全方位思考问题所答时要具备完整的几个要素(即文本和问题理解较肤浅)就匆忙选择一个答案造成失分;在主观题语句表达上病句多,内容整合缺乏条理性、完整性以及错别字扣分严重。造成这种结果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只重知识的传授,轻阅读能力、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完整表达有效概括能力的训练有待加强。我的改进建议是:
1.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正确理解 “用教材教”的教育理念,拓宽语文教学资源,开阔学生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视野,让学生的语文4
生活与生活语文有机统一。
2.加强阅读训练。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利用学校阅读资源提高学生阅读水平。阅读教学中努力做到①品词析句的训练②感悟句子内涵的训练③学习表达风格。要切实领悟文章(语段)的表达方法,注重分析与概括能力的训练,提升阅读能力。④注重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激励学生热爱阅读,扩大阅读量,注重指导,积极为学生搭建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倡家校结合,课内外结合,关注学生学习全过程。⑤注重阅读从积累到运用的指导。
总之通过试卷评阅,及时分析调整对应策略,对语文教师上好语文课有极大的帮助。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优良传统,提高学生良好的写字水平。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拙见,语文教学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保持一颗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心。
第五篇:成人高考考试试卷结构
政治考试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政治试卷的内容比例:马克思哲学约占28%;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约占65%;时事约占7%。
政治试卷的题型比例:
选择题40道,80分,约53%;辨析题2道,20分,约13%;简答题3道,30分,约20%;论述题1道,20分,约14%。
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30%,中等难度题约占50%,较难题约占20%。
1.选择题
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考核考生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基本史实和基本原理的记忆、理解、辨别和掌握的程度,和对基本原理的运用能力。
单项选择题由题干和四个选项两部分构成。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其他三项或明显不对,或似是而非,通称干扰项,能起到检测考生对问题是否准确把握的作用。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2.辨析题
辨析题属于主观性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观点的理解能力、辨别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这种题型通常由一个完整的判断句出现,要求考生辨别正确或错误并说明理由。
3.简答题
简答题属于主观性试题,它要求考生按照考题所提要求,作出简明正确的回答,简答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属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回答。例如:“简述社会进步的科学内涵。”
②属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相互关系的问答。例如:“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③属于某个基本概念及其意义的回答。例如:“简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④属于某个基本原理的问答。例如:“简述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4.论述题
论述题属于主观性试题。它重在考查考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联系某方面的实际,思考和解答问题论述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专门论述基本原理的论述题。例如:“试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例如: “试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的原因及其重要意义。”
③以基本事实为根据说明某种理论结论的正确性。例如:“根据我国人口问题的实际,说明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高等数学二考试结构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结构如下: 极限和连续占15%;一元函数微分约占30%;一元函数积分约占32%;概率与统计初步约占8%.(2)题型比例
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约占27%;
填空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约占27%;
解答题:共8个小题,计70分,约占46%.(3)试题难易比例
较容易题约占30%;中等难度题约占50%;较难题约占20%.英语考试考试结构
试卷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的内容比例:语音约占5%;词汇和语法结构占15%;完型填空约占20%。
阅读理解约占30%;补全对话约占10%;短文写作约占20%试卷的题型比例:
语音5个小题共计7.5 分;词汇和语法结构15个小题共计22.5 分;完型填空约15个小题共计30 分;阅读理解15个小题共计45 分;补全对话5个小题共计15 分%;短文写作1 个小题30分。共计56道题。
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占40%,中等难度题约占50%,较难题约占10%。
语文考试试卷结构
语文科复习考试的范围包括语言知识及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阕读和鉴赏、写作四个方面,考试以测试阅读和写作能力为重点。
考试方法和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包括I、Ⅱ两卷:I卷为单项选择题占30分,试卷类型有A,B两种,每位考生只答一种;Ⅱ卷为除单项选择题以外的其他题型,占120分。
试卷考试内容:分语言知识及运用24分;现代文阅读41分;古代诗文阅读和鉴赏25分;写作60分。
题型赋分比例:单项选择题约25%;其他题型(含作文)约75%。
试题难易比例:较容易题约50%;中等难度题约40%;较难题约10%。
数学试卷结构
数学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结构如下:
数学(理工农医类):
代数约占45%;三角约占15%;平面解析几何约占20%;立体几何约占10%;概率与统计初步约占10%.数学(文史财经类):
代数约占55%;三角约占15%;平面解析几何约占20%;概率与统计初步约占10%.(2)题型比例
选择题:共17个小题,每小题5分,计85分,约占55%;
填空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计16分,约占10%;
解答题:共4个小题,计49分,约占35%.(3)试题难易比例
较容易题约占40%;中等难度题约占50%;较难题约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