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王竑琦报告有感
编辑:梦回江南 识别码:23-1077921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5 02:34:51 来源:网络

第一篇:王竑琦报告有感

王竑琦报告有感

邢建伟

202_年9月11日,我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王竑锜老师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听后感受颇深,深受启发。王竑锜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对传统经典文化进行了系统演讲,从传统文化铸就灵魂的角度,通过对佛教、圣经、古兰经、道教以及儒家的“八德”等中外道德学说理念进行归纳分析,得出了大爱无疆的道德精髓和“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回报社会”的人生追求。王竑锜老师的精彩演讲深深地感染着我,使我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对人生也有了新的认识。

一、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父母,这是做人之本。父母给了我生命和一个温馨的家庭,他们不辞辛劳的照顾着孩子,让我们专心工作,无后顾之忧。同时要感恩组织和领导,这是立身之基。无论在什么岗位和职务,都离不开组织和领导的教育培养。因此,要把忠诚领导、组织和事业贯穿于一切工作全过程,不断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组织和领导的培养。再者感恩同事,这是为人之道。每个人的成长进步除了父母的养育、组织的培养,还离不开周围同志们的关心帮助。正是他们感染着我,让我在和谐团结和奋进的工作氛围获得收获,逐步成长,享受工作的快乐。

二、要提高道德素养。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优良作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精华,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培养高尚情操,巩固做人之本。

三、要有奉献精神。树立多干工作、奉献社会光荣的意识,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激情,快乐工作,在奉献中体现价值、实现自我。

四、要不计得失。只有把利益看淡,你的路才会无比广阔。在工作中,要时刻以大局为重,服从集体利益,从王老师的血缘关系图中可以看出,大家都是亲人,亲人之间就要团结、不计个人得失,这样才能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五、要努力践行,学习传统文化,要自觉践行传统文化。

今后,我将把学习、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和人生情趣,同时,把学习传统文化同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来感恩、回报社会、回报领导和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第二篇:听王竑琦讲座有感Microsoft Word 97 - 202_ Document

听王竑锜老师讲座感想

我有幸聆听了素有儒商义商美誉的全国著名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王竑锜老师的的讲座,听后感受颇深,深受启发。

王竑锜老师是吉林省著名的民营企业家、慈善家、教育家。他说“我是一位农民的儿子,深深地热爱我的祖国和勤劳善良的人民,把创业的艰辛永远地留给自己,把成功的喜悦永远地奉献给黎民百姓,自己永远在艰辛中饱偿人生的快乐,全心全意地为觉悟人生的事业奉献终生,这是一生的追求。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要将盈余的相当一部分利润存入扶贫教育基金,资助教育、改善教育、完善教育体制,培育出一代代圣贤的子孙,在有生之年要健全各种道德、法律机制,将市场无偿地奉献给造福人民、觉悟人民的伟大事业,以此回报祖宗的传承之恩,父母的生育之恩,老师的培育之恩,友人的鞭策之恩、圣贤的开化之恩,祖国的养育之恩和天地万物的承载之恩,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王竑锜老师以铜钱为例,人在方孔里便是一个“囚”字,所以人不能钻在钱眼里,能放下钱的人才会有智慧。铜钱内圆外方,中间空心,三重含义:圆:代表包容、理解的胸怀;方:代表仁、义、礼、智、信的端正的人品、人格;空心:代表无我的境界,为大众而作,为社会做贡献。做个什么样的人?进一步进行了阐释。人身在世,是社会关系之和,有父母、兄弟、夫妻、朋友、领导、自然等等,在人周围编制了一张网,每道线代表一个关系,每个关系内涵孝悌、仁、义、礼、智、信。每处理好一道关系,便解除一道线,人就在关系中获得了“解放”,成为独立的、大写的、上可通天、下可入地、顶天立地的人,等等。在这些传统文化种子的散播中,充满了他的人生故事,凸显了他的人格魅力,透视出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告诉我们“德行”的重要性。

王老师对深奥的国学精髓有着独到的领悟,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为何行善、为何尽孝、为何感恩,用自己的“道德之光”,点燃了我们的“心灵之灯”。王竑锜老师的精彩演讲深深地感染着我,使我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对人生也有了新的认识。人为善 福虽未至 祸已远离 人为恶 祸虽未至 福已远离 一个人的命运到底能逃的过吗?我认为:命由我自己造,福由我自己求,我造恶就自然折福,我修善就自然得福。六祖大师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同。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从内心自求,力行仁义道德,自然就能赢得他人的尊敬,而得到身外的功名富贵。若为人不知反躬内省,从心而求,只顾好高骛远,祈求身外的名利,那就算用尽心机也是求不到的。若能一心行善定能改变命运。

(一)要常怀感恩之心。

一是感恩父母,这是做人之本。父母给了我生命和一个温馨的家庭,把浓浓的爱延伸到整个家,他们不辞辛劳的照顾着孩子,让我们专心工作,无后顾之忧。二是要感恩组织和领导,这是立身之基。无论在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离不开组织和领导的教育培养。因此,要把忠诚领导、忠诚组织、忠诚事业贯穿于一切工作全过程,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工作责任心,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组织和领导的培养。三是感恩同事,这是为人之道。每个人的成长进步除了父母的养育、组织的培养,还离不开周围同志们的关心帮助。正是他们感染着我,让我在和谐、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获得收获,逐步成长,享受工作的快乐。

(二)要提高道德素养。

牢固树立“立德固本”意识,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弘扬优良作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精华,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培养高尚情操,巩固做人之本。

(三)要有奉献精神。

树立多干工作、奉献社会光荣的意识,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激情,快乐工作,树立“任务

就是机遇”“压担子就是关心培养”的理念,在奉献中体现价值、实现自我。

(四)要不计得失。

王竑锜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把100元钱放在眼前,你就什么都看不到了,当他把钱放下了,又能看到前面的路了。因此只有把利益看淡,你的路才会无比广阔。在工作中,要时刻以大局为重,服从集体利益,从王老师的血缘关系图中可以看出,大家都是亲人,亲人之间就要团结干事、不计个人得失,这样才能推动办公室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三篇:听王竑锜老师讲座有感

听王竑锜老师讲座有感

(202_年3月9日)

202_年3月2日,根据办公室集中学习安排,我有幸聆听了素有儒商义商美誉的全国著名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王竑锜老师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听后感受颇深,深受启发。

王竑锜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对传统经典文化进行了系统演讲,从传统文化铸就灵魂的角度,通过对佛教的觉悟、圣经的感恩博爱、古兰经的至善至德、道教的无我无为,以及儒家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中外道德学说理念进行归纳分析,得出了大爱无疆的道德精髓和“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回报社会”的人生追求。正像他所说的,将创业的艰辛留给自己,将成功的喜悦奉献给黎民百姓,永远地在艰辛中饱尝人生的快乐。

王竑锜老师以铜钱为例,人在方孔里便是一个“囚”字,所以人不能钻在钱眼里,能放下钱的人才会有智慧。铜钱内圆外方,中间空心,三重含义:圆:代表包容、理解的胸怀;方:代表仁、义、礼、智、信的端正的人品、人格;空心:代表无我的境界,为大众而作,为社会做贡献。做个什么样的人?进一步进行了阐释。人身在世,是社会关系之和,有父母、兄弟、夫妻、朋友、领导、自然等等,在人周围编制了一张网,每道线代表一个关系,每个关系内涵孝悌、仁、义、礼、智、信。每处理好一道关系,便解除一道线,人就在关系中获得了“解放”,成为独立的、大写的、上可通天、下可入地、顶天立地的人,等等。在这些传统文

— 1 — 化种子的散播中,充满了他的人生故事,凸显了他的人格魅力,透视出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告诉我们“德行”的重要性。

王老师对深奥的国学精髓有着独到的领悟,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为何行善、为何尽孝、为何感恩,用自己的“道德之光”,点燃了我们的“心灵之灯”。王竑锜老师的精彩演讲深深地感染着我,使我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对人生也有了新的认识。

(一)要常怀感恩之心。一是感恩父母,这是做人之本。父母给了我生命和一个温馨的家庭,把浓浓的爱延伸到整个家,他们不辞辛劳的照顾着孩子,让我们专心工作,无后顾之忧。二是要感恩组织和领导,这是立身之基。无论在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离不开组织和领导的教育培养。因此,要把忠诚领导、忠诚组织、忠诚事业贯穿于一切工作全过程,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工作责任心,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组织和领导的培养。三是感恩同事,这是为人之道。每个人的成长进步除了父母的养育、组织的培养,还离不开周围同志们的关心帮助。正是他们感染着我,让我在和谐、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获得收获,逐步成长,享受工作的快乐。

(二)要提高道德素养。牢固树立“立德固本”意识,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弘扬优良作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精华,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培养高尚情操,巩固做人之本。

(三)要有奉献精神。树立多干工作、奉献社会光荣的意识,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激情,快乐工作,树立“任务就是机遇”、“压担子就是关心培养”的理念,大力弘扬“5+2”、“白加黑”工作精神,在奉献中体现价值、实现自我。

(四)要不计得失。王竑锜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把100元钱放在眼前,你就什么都看不到了,当他把钱放下了,又能看到前面的路了。因此只有把利益看淡,你的路才会无比广阔。在工作中,要时刻以大局为重,服从集体利益,从王老师的血缘关系图中可以看出,大家都是亲人,亲人之间就要团结干事、不计个人得失,这样才能推动办公室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五)要努力践行。学习传统文化,要自觉践行传统文化。今后,我将把学习、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和人生情趣,同时,把学习传统文化同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来感恩、回报社会、回报领导和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第四篇:听慈善家王竑锜讲座有感

听慈善家王竑锜讲座有感

听了慈善家王竑锜的讲座,感觉到很有启发。

首先是惭愧,真的听到那些孩子们一部接一部的背国学经典,脸上火辣辣的,尤其是在上

午和下午许老师和马老师还在督促我们读原典的时候,真的,为自己的懒惰悔恨,为之前受的教育愤恨,为这个社会遗憾。的确,在上了许老师的中国思想史的时候,我突然为现代人感到莫名的悲哀,我们的古代政治,是有许多可借鉴之处的,却不幸被我们以“专制黑暗”一笔抹杀,我们的古代思想资源,并不比西方的大思想家的思想逊色,却不幸被我们以“糟粕”全部抛弃,于是,我们再没有人去认真地领略我们前人的圣贤文章,于是,我们这一代变得迷茫,变得无所适从。

其次,我会去思考,我当然觉得现在的孩子应该好好的学国学,甚至现在他的这所幼儿园就是我心目中我将来要办的那所学校的蓝图。但是问题是,幼小的孩子们是应该有孩子的天性的,教育者应该是发挥孩子的天性,而不是去扼杀,孩子们在学习国学的时候,怎样解决学习国学与发扬天性的矛盾。因此,今天当我在看到后来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感觉,就是这位企业家把这群孩子当成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工具,当成了他炫耀的资本(尽管这样想是不道德的),他的理想是要把他的那些孩子们都教成国学大师,但问题是,孩子们想当国学大师吗,以他这种理想,是不是将来孩子们只有当国学大师这一个出路呢,那是不是扼杀了孩子们向其他方向发展的可能呢。另外就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这么多的国学大师吗,而且对于孩子们的教育不仅仅只有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当今社会下,怎么保证孩子们受到的所有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也就是说,我们这个社会是产生国学大师的社会吗,我觉得这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我相信他说的孩子们读比不读好,背比不背好,因此这也是我赞同他的地方,但是,我真的不希望他把那些孩子们当成他实现他理想的工具,否则,他的教育和当今的应试教育是没有区别的,只不过是变换了考试的内容而已。孔子说“己欲达而达人”,还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是我更欣赏聂老师的一句话“人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我真的很赞同他的一些关于国学方面的理解,尽管他的理解与许老师的思想史的知识来看是错误的,但是,我想可能是这样的,许老师的课是从一种理性的角度来看待国学经典,而他是从他生活实践中认识到的国学经典,相比来说比较感性。比如他说,一个正常的社会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应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秩序与社会道德的建设问题。在比如说,他说一个人的成功的标志不应该是名与利,而应该是他为这个社会作了多少。还比如他说,看一个人做善事的高尚与否,不应该看这个人为某件事捐了什么,而应该看在他捐过之后,他还剩下多少。

其实,他讲的就是儒家的性善论和伦理纲常、道家的法自然(以一种自然的生活态度对他生命)、佛家的四大皆空,这些东西都是再自然不过的,就是中国文化中儒释道的相融合的特点,是每一个中国人都逃脱不掉的。但是,难得在,他不是一个坐而论道者,他是一个躬身实行的人,这一点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也是令我敬佩的地方。或许,就学识而言,我们可以把他的理论批的一无是处,但是,面对他的善行,我们就不得不甘拜下风,哑口无言。突然想到,或许因为他是大企业家因而能够做到这些,那我们平民百姓呢,想起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实善无所谓大小的,只要能尽自己的力量去做,就是善,他可以捐出去几千万,是善,我们把一个跌倒的孩子扶起来也是善。他的几千万让学生上得起学,而我们的努力可以让孩子免于伤痛,我想对于孩子而言,是等效的。其实有时候,善的结果往往是有施善的人来评价的,其实我们更应该以受善的人来感受。

又坐而论道了,看来这就是书生习气

今天晚上去逸夫听了慈善家王竑锜的讲座,感觉到很有启发。

首先是惭愧,真的听到那些孩子们一部接一部的背国学经典,脸上火辣辣的,尤其是在上

午和下午许老师和马老师还在督促我们读原典的时候,真的,为自己的懒惰悔恨,为之前受的教育愤恨,为这个社会遗憾。的确,在上了许老师的中国思想史的时候,我突然为现代人感到莫名的悲哀,我们的古代政治,是有许多可借鉴之处的,却不幸被我们以“专制黑暗”一笔抹杀,我们的古代思想资源,并不比西方的大思想家的思想逊色,却不幸被我们以“糟粕”全部抛弃,于是,我们再没有人去认真地领略我们前人的圣贤文章,于是,我们这一代变得迷茫,变得无所适从。

其次,我会去思考,我当然觉得现在的孩子应该好好的学国学,甚至现在他的这所幼儿园就是我心目中我将来要办的那所学校的蓝图。但是问题是,幼小的孩子们是应该有孩子的天性的,教育者应该是发挥孩子的天性,而不是去扼杀,孩子们在学习国学的时候,怎样解决学习国学与发扬天性的矛盾。因此,今天当我在看到后来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感觉,就是这位企业家把这群孩子当成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工具,当成了他炫耀的资本(尽管这样想是不道德的),他的理想是要把他的那些孩子们都教成国学大师,但问题是,孩子们想当国学大师吗,以他这种理想,是不是将来孩子们只有当国学大师这一个出路呢,那是不是扼杀了孩子们向其他方向发展的可能呢。另外就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这么多的国学大师吗,而且对于孩子们的教育不仅仅只有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当今社会下,怎么保证孩子们受到的所有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也就是说,我们这个社会是产生国学大师的社会吗,我觉得这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我相信他说的孩子们读比不读好,背比不背好,因此这也是我赞同他的地方,但是,我真的不希望他把那些孩子们当成他实现他理想的工具,否则,他的教育和当今的应试教育是没有区别的,只不过是变换了考试的内容而已。孔子说“己欲达而达人”,还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是我更欣赏聂老师的一句话“人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我真的很赞同他的一些关于国学方面的理解,尽管他的理解与许老师的思想史的知识来看是错误的,但是,我想可能是这样的,许老师的课是从一种理性的角度来看待国学经典,而他是从他生活实践中认识到的国学经典,相比来说比较感性。比如他说,一个正常的社会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应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秩序与社会道德的建设问题。在比如说,他说一个人的成功的标志不应该是名与利,而应该是他为这个社会作了多少。还比如他说,看一个人做善事的高尚与否,不应该看这个人为某件事捐了什么,而应该看在他捐过之后,他还剩下多少。

其实,他讲的就是儒家的性善论和伦理纲常、道家的法自然(以一种自然的生活态度对他生命)、佛家的四大皆空,这些东西都是再自然不过的,就是中国文化中儒释道的相融合的特点,是每一个中国人都逃脱不掉的。但是,难得在,他不是一个坐而论道者,他是一个躬身实行的人,这一点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也是令我敬佩的地方。或许,就学识而言,我们可以把他的理论批的一无是处,但是,面对他的善行,我们就不得不甘拜下风,哑口无言。突然想到,或许因为他是大企业家因而能够做到这些,那我们平民百姓呢,想起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实善无所谓大小的,只要能尽自己的力量去做,就是善,他可以捐出去几千万,是善,我们把一个跌倒的孩子扶起来也是善。他的几千万让学生上得起学,而我们的努力可以让孩子免于伤痛,我想对于孩子而言,是等效的。其实有时候,善的结果往往是有施善的人来评价的,其实我们更应该以受善的人来感受。

又坐而论道了,看来这就是书生习气

第五篇:听王竑锜老师讲座有感

听传统教育讲座有感

卉原中学地理组——牛吉祥

202_年11月28--30日,我校组织传统教育道德大讲堂活动,听了企业家王双利老师,中国汉字专家张凯和史春东老师,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王晶晶老师;不再卖腐烂猪肉的罗光升老师还有《90后的坏女孩变成淑女开启了孝心》的牛文荣老师,素有儒商义商美誉的全国著名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王竑锜老师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特别对王竑锜老师讲座听后感受颇深,深受启发。

王竑锜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对传统经典文化进行了系统演讲,从传统文化铸就灵魂的角度,通过对佛教的觉悟、圣经的感恩博爱、古兰经的至善至德、道教的无我无为,以及儒家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中外道德学说理念进行归纳分析,得出了大爱无疆的道德精髓和“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回报社会”的人生追求。正像他所说的,将创业的艰辛留给自己,将成功的喜悦奉献给黎民百姓,永远地在艰辛中饱尝人生的快乐。

王竑锜老师以铜钱为例,人在方孔里便是一个“囚”字,所以人不能钻在钱眼里,能放下钱的人才会有智慧。铜钱内圆外方,中间空心,三重含义:圆:代表包容、理解的胸怀;方:代表仁、义、礼、智、信的端正的人品、人格;空心:代表无我的境界,为大众而作,为社会做贡献。做个什么样的人?进一步进行了阐释。人身在世,是社会关系之和,有父母、兄弟、夫妻、朋友、领导、自然等等,在人周围编制了一张网,每道线代表一个关系,— 1 — 每个关系内涵孝悌、仁、义、礼、智、信。每处理好一道关系,便解除一道线,人就在关系中获得了“解放”,成为独立的、大写的、上可通天、下可入地、顶天立地的人,等等。在这些传统文化种子的散播中,充满了他的人生故事,凸显了他的人格魅力,透视出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告诉我们“德行”的重要性。

王老师对深奥的国学精髓有着独到的领悟,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为何行善、为何尽孝、为何感恩,用自己的“道德之光”,点燃了我们的“心灵之灯”。王竑锜老师的精彩演讲深深地感染着我,使我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对人生也有了新的认识。

(一)要常怀感恩之心。一是感恩父母,这是做人之本。父母给了我生命和一个温馨的家庭,把浓浓的爱延伸到整个家,他们不辞辛劳的照顾着孩子,让我们专心工作,无后顾之忧。二是要感恩组织和领导,这是立身之基。无论在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离不开组织和领导的教育培养。因此,要把忠诚领导、忠诚组织、忠诚事业贯穿于一切工作全过程,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工作责任心,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组织和领导的培养。三是感恩同事,这是为人之道。每个人的成长进步除了父母的养育、组织的培养,还离不开周围同志们的关心帮助。正是他们感染着我,让我在和谐、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获得收获,逐步成长,享受工作的快乐。

(二)要提高道德素养。牢固树立“立德固本”意识,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弘扬优良作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精华,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培养高尚情操,巩固做人之本。

(三)要有奉献精神。树立多干工作、奉献社会光荣的意识,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激情,快乐工作,树立“任务就是机遇”、“压担子就是关心培养”的理念,在奉献中体现价值、实现自我。

(四)要不计得失。王竑锜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把100元钱放在眼前,你就什么都看不到了,当他把钱放下了,又能看到前面的路了。因此只有把利益看淡,你的路才会无比广阔。在工作中,要时刻以大局为重,服从集体利益,从王老师的血缘关系图中可以看出,大家都是亲人,亲人之间就要团结干事、不计个人得失,这样才能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五)要努力践行。学习传统文化,要自觉践行传统文化。今后,我将把学习、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和人生情趣,同时,把学习传统文化同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来感恩、回报社会、回报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202_年11月2日星期日

王竑琦报告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