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北大校友计算机科学家张景中院士
编辑:独酌月影 识别码:23-1008783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25 04:27: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北大校友计算机科学家张景中院士

北大校友计算机科学家张景中院士

日期: 202_-03-02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本网编辑部

张景中 河南省汝南县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学家。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学科和数学学科博士生指导教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现任广州大学计算机教育软件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91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张院士主要从事机器证明、教育数学、距离几何及动力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其主要贡献是:

(一)提出了面积解题方法,并用之于机器证明的研究,使几何定理可读证明的自动生成这个多年来进展甚小的难题得到突破。

(二)创立计算机生成几何定理可读证明的原理和算法,这项成果被权威学者认为是使计算机能像处理算术一样处理几何工作的“里程碑”。

(三)创立定理机器证明的数值并行方法的原理和算法。

(四)对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吴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发展,创立了含参结式法,升列组的WR分解算法,彻底解决了可约升列相对分解问题。

(五)创立了教育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自1980年以来,张院士发表学术论著共 150多篇(册),还撰写了大量的科普文章和通俗读物,1990年被中国科普协会审定为建国以来贡献突出的科普作家之一,1994年被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评为十大金作家之一。作品《教育数学丛书》1995年获“第九届中国图书奖”和“第一届全国数学教育图书一等奖”。作品《数学家的眼光》1996年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202_年获广州市首届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作品《院士数学讲座》202_年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科普图书类一等奖。作品《院士数学讲座专辑(3册)》一书202_年5月荣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科普图书类一等奖,202_年12月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第六届国家图书奖。《院士数学讲座:帮你学数学》一书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发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第九届“入选作品奖”。

近年来,张景中院士所承担的国家973项目及省、市、学校的科研项目十多项,总经费为四百多万元。成果《安全、节能、低噪声的木工电磁振动刨床和木材的电磁振动刨削工艺》1982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成果《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理论与算法新进展》1995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所主持开发的软件《Z+Z智能教育平台》202_年获香港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其中的“平面几何”、“解析几何” 202_年通过国家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由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202_年被编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初中数学教材并向全国发行。所主持开发的“智能教育平台--小学生版”202_年获第六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在教学方面,1996年,张景中院士作为学科带头人,创建了广州大学(原广州师院)“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并任该点硕士生导师和学科带头人。1997年“学科教学论(数学)”被广州市教育局评为广州市重点学科。1998创办了软件所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试点班,近年来,培养了本科生、硕士生及博士生几十人。202_年在广州大学的支持下,创立了广州景中教育软件有限公司并任公司董事长。

多年来,张景中院士带领软件所全体教职员工,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为教学、科研及成果产业化的成功创出了一条新路。

编辑:尧华

张景中院士做客“信息技术与信息化”名家讲坛

发布时间:202_-6-27 9:38:00 浏览量:1510 【字体:大 中 小】

应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梅宏教授的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教授于6月11日下午访问北大,并莅临北京大学“信息技术与信息化”名家讲坛,为全校师生做了题为“自动推理与教育信息技术”的精彩报告。90余名北大师生参加了讲座。

张景中教授是我国知名的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学家,长期从事机器证明、教育数学、距离几何及动力系统等领域的研究。他创立了计算机生成几何定理可读证明的原理和算法,这项成果被权威学者认为是使计算机能像处理算术一样处理几何工作的“里程碑”。张院士还创立了教育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撰写了大量的科普文章和通俗读物,曾获得“第九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和“全国教育图书奖”一等奖。

在长达2个小时的报告中,张院士从通俗易懂的事例入手,用简洁、明练的话语将其创立的几何定理可读证明的原理和算法娓娓道来,并用生动的案例讲解了采用计算机如何进行几何工作的处理,同时对该项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展示了当前取得的成效。报告期间,前来听讲的老师与学生被张院士朴实而又生动的讲解深深吸引,大家都为张院士的理论及实践工作叹服。张院士演讲深入浅出、阐释清晰明确,赢得了现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在提问环节,对于学生们的提问,张院士给出了准确、睿智的分析,同时结合自身的一些经历及体会,为在场的师生答疑解惑。作为一名北大毕业的学生,张院士以自己的读书时的亲身经历为例,恳切希望北大学子把国家需要作为个人事业最重要的部分,积极投身于国家重大事业建设中来。他勉励广大学子安下心来,避免浮躁情绪,从小事做起,勤奋努力,克服困难,脚踏实地做每一件事情,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报告结束后,张院士参观了信息学院软件研究所及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相关人员进行了学术交流。

图 1 张景中院士在学术报告过程中

图2.梅宏院长向张景中院士颁发“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特邀主讲证书

广州大学 张景中:与数为“伴” 探寻数学之美

时间:202_-01-31 10:16来源:未知 作者:罗贵 点击:

6次

张景中 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79年后在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任职,1986年到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工作,1995年调入广州大学(原广州师范学院)工作,曾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教授、中国

张景中 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79年后在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任职,1986年到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工作,1995年调入广州大学(原广州师范学院)工作,曾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教授、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广州大学计算机教育软件研究所所长等,现任广州大学教授,计算机教育软件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等。长期致力于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的研究,在机器证明、教育数学、距离几何及动力系统等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创立计算机生成几何定理可读证明的原理和算法,该项成果被权威学者认为是使计算机能像处理算术一样处理几何工作的“里程碑”。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图书奖等多个奖项。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一生与数学“相伴”,是张景中院士的一个写照。从当初来到未名湖畔,在北大数学专业求学,与数学结下不解之缘;到文革时期坚持研究,把破解难题作为自己的目标与动力;再到走上大学讲坛,开启教育数学领域,诲人不倦,他都是潜心于数学的一个个数字,一个个符号,一个个公式,一个个图形中,去探寻、发现数学之美。

聚于“未名湖”,迷上数学研究

张景中出生在河南省汝南县的一个教师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954年夏天,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同年9月,他从河南的一个县城汝南,来到了未名湖畔,开始了他长达半个多世纪在数学领域孜孜不倦的追求。

当时的北大数学力学系拥有程民德、江泽涵、周培源等名师,很重视基础课程。同时,各门课程也安排得很合理,学生有充分时间阅读、思考和讨论。张景中回忆了这么一段经历:那时《数学学报》发表了一个有误的例子,试图补救。他想出了补救的方法,并与同学杨路一起给出了论证。北大数学力学系讲授微积分的程民德教授对学生的研究很是赞赏,特意安排了一次学生科学报告会,让他们讲解这个例子。这个例子后来发表在武汉《数学通讯》杂志上,也成为他和杨路多年在数学领域合作研究的一个开始。

好景不长,一场政治运动迎面降临。1957年,张景中被划为右派,随后被开除学籍,到农场劳动。同窗好友杨路也遭受了同样的待遇。张景中白天的劳动紧张而又沉重,晚上还要开会。但无论多忙,随身总是带几本书,那时,他最常翻看的就是《数论基础》。在此期间,他与杨路常常通信,交流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异地联袂攻关,攻克了“逐段单调连续函数迭代根存在性”这一数学难题,成果在《数学学报》发表后,引起国内数学界的关注和后续研究。他们探索的几何算法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被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文集引用近400篇次,其中被《科学引文索引》收录了100多篇次。

走上大学讲坛,迎来事业的“春天”

文革十年,对于张景中来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期。1966年8月,他随集体被调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并成为了那里组成的一个工程支队中的一员,任务是修一条从库尔勒到若羌的公路,全长四百公里。那时,每天的工作是挖土、抬土、浇灌水泥、制砖、建桥铺路,劳动之外,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开会和读“红宝书”;因为是“五类分子”,星期天还要加班劳动,打扫厕所、砍柴,他再也没时间看数学了。直到1974年4月,张景中到了位于库尔勒地区焉耆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1团子女中学担任老师,为初二年级学生讲平面几何,这才又再度接触数学。

1978年,张景中迎来了数学研究的春天。中国科技大学的领导寻访到他的下落,邀请他和杨路参加学术交流。这两位历尽磨难的挚友,20年来第一次在大学校园里相会。12月,张景中进入中国科技大学任教,为数学系、少年班讲授微积分。在中科大工作的6年中,为了克服微积分学入门的难点,张景中提出了非ε语言的极限定义方法,以及连续归纳法。

20世纪80年代,张景中和杨路同时被调到中科院成都数理科学研究室,同时被聘为中科院研究员,分别任研究室正、副主任。他的学术研究逐渐转入机器证明的新领域。20世纪90年代,他在美国维奇塔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出版以消点法为主题的英文专著《几何中的机器证明》,收集近500条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可读证明的几何定理。这项工作得到自动推理领域一些著名科学家的好评,被称为“是计算机发展处理几何问题能力之路上的里程碑”,被美国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专业学术讨论会肯定为“近年来自动推理的几个重要进展之一”。不久,基于杨路的想法,张景中等人又把消点法用于非欧几何,在计算机上生成一批非欧几何新定理的可读证明。他们进一步发展了基于前推搜索的逻辑方法,使这一方法达到实用阶段。成果《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理论与算法新进展》在1995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致力创新,创立教育数学理论体系

1996年起,张景中的主要兴趣转向数学教育和智能教育软件的研究。当时,他来到广州师范学院(现广州大学),作为学科带头人创建了教育软件研究所;1998年,他又在该校创办了软件所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试点班,近年来已先后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及博士生几十人。

张景中院士不仅提出并倡导教育数学理论,探索教育数学的规律,而且积极开展教育数学的实验、研究工作,创立了教育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早在1974年,张景中在新疆巴州21团子弟中学讲授平面几何时,就萌生了改革数学教育的想法。在中国科技大学6年的从教生涯中,他的这种想法愈来愈强烈:觉得应当改造现有数学教育方法中与教育规律不相适应的部分。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他找到了实现理想的平台???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出发,开发新一代的数学教育软件。1998年,他参与策划研发出来的教育软件《几何专家》、《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推出。这些软件使数学教师们耳目一新,引起师生们的广泛兴趣。202_年,张景中主持研发的数学软件《Z+Z智能教育平台???超级画板》诞生,“取名‘Z+Z’,主要是知识加智能之意;而‘超级’两字借用超级市场,意思是说数学教学和学习所用的一切工具这里应有尽有,好像超级市场一样。” 张景中院士介绍,应用《超级画板》软件,能快速、精确地画出动态几何图形和各种与参数动态关联的曲线。“软件还有变换、测量、推理、公式编辑、图表绘制、符号演算、课件制作演示及编程环境等多种用处。”《超级画板》推出后,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立项,启动了“Z+Z智能教育平台应用于国家数学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这项研究吸引了19个省的130多所中学参与。而他所主持开发的软件《Z+Z智能教育平台》,也于202_年获香港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

难忘的回忆“童年祖母对我影响最大”

张景中说,童年时期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是祖母。他曾在一篇回忆的文章中这样写道:“记得她叫李凤彩,是河南汝南李寨一个大地主的女儿,读过私塾,信佛。那是兵慌马乱的抗日战争年代,她常在炮火声中牵着我和哥哥跑进高梁地的深处,从怀里掏出一本破旧的《古文观止》,教我们读„„”

“北大是人生黄金时代”

由于张景中的勤奋好学和在数学方面极高的天赋,他被同学们誉为北大数学系的“十大才子”之一。当时北大数学系学生都很积极地参加课外学术活动。张景中参加了丁石孙先生所指导的代数课外小组,先是研究矩阵的无穷乘积,后来他又对函数的迭代问题产生了很大兴趣。那时,他不仅成绩好,文学水平也不错,还参加了北大诗社,发表过诗作。

“在1956年夏,系里试行免修制度:自学某门课并在开课前考得优良成绩的可以免修。我免了两门课,时间更充裕了。老师们告诉我,不要把时间都用来做题目,要多读书多看文献打下雄厚的基础。”回首北大岁月,他满怀感慨地说,那可真是个“黄金时代”。

劳动之中忙里偷闲做习题

大跃进年代,劳教农场里劳动之紧张沉重不难想象。在农场里,我种过小麦、水稻,在土化肥厂里烧过石灰、做过盐酸。干的最多的是挖泥和抬土。白天劳动,晚上开会。我随身会带几本书,其中《数论基础》是最常翻看的,里面有许多好习题,忙里偷闲记在心里,上下工的路上或开会时就够想一阵子了。有时即使在路上不想题,也会边走边下盲棋,对锻炼记忆力很有好处,也有助于形成不用纸笔想问题的习惯。

科普创作,让枯燥数学变得有趣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参与到科普创作中,不但为社会奉献了一批科普精品,也产生了示范作用,张景中院士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他曾兼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并撰写了大量的科普文章和通俗读物,代表作品有《新概念几何》、《帮你学数学》、《数学家的眼光》和《数学与哲学》等。他深有感触地说:“科普创作是一种责任,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安慰。社会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研究的条件和环境,我们当然有责任向大家说明研究对象的情形和研究工作的意义。”

张景中认为,数学不仅是科学和技术,也是文化;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需要大众的理解和参与,因而数学教育和数学科普的重要性不亚于数学研究。“能进入教学媒体或科普作品创作的行业中工作,是值得追求和羡慕的事情。”出于这种想法,自从出版第一本科普著作《数学传奇》起,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数学科普的创作。张景中说,数学科普创作难在用通俗有趣的语言来说清枯燥的数学定律、公式,他这样形容自己科普写作的状态:“在写科普作品的时候,往往是自己想了很久,想出一个有趣的话题,然后才把它作为一本书或者一个思路的开头。”

科普创作虽然辛苦,但想到能和许多读者特别是年轻人交流思想,许多青少年可能因喜爱自己的作品而对数学产生兴趣,张景中也感到很欣慰,认为这也是一种幸福,一种精神享受。他为青少年创作的《数学家的眼光》和《数学与哲学》等,受到广泛好评。由此,他也于1990年被中国科普协会审定为建国以来贡献突出的科普作家之一,1994年又被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评为十大金作家之一。他所著的《教育数学丛书》(包括《教育数学探索》、《平面几何新路》、《平面几何新路解题研究》等)于1995年获“第九届中国图书奖”和“第一届全国数学教育图书一等奖”;作品《院士数学讲座》202_年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科普图书类一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第六届国家图书奖;而科普著作《数学家的眼光》也荣获202_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除了热衷于科普创作外,张景中也乐于为学生讲科普。他多次参加“院士进校园,大手拉小手”、“百名专家进校园”等活动,到广东各地的中小学校做科普报告。他说,数学的理论是深奥的,是枯燥无味的,但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学生必须掌握并运用的“工具”。而他就是以科普报告的形式,从“数学家的眼光”把数学变得容易些,开启青少年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故事

三人合作破解世界难题

有这样一个古老的未解之题:只用一个固定半径的圆规能作出哪些几何图形?美国著名几何学家佩多(D.Pedoe),在国际期刊上公开征解:已知两点 A、B,能否只用一只生锈的圆规(即固定半径的圆规)找出点C,使ABC成正三角形?几年无人给出解答。国外有本关于限制规尺作图的书中曾断言:这是不可能的,但却没有给出相关证明。

20世纪80年代,张景中、杨路和一位名叫侯晓荣的年轻人对此展开了研究,攻克了这个旷世难题。他们的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期刊《几何学报》上。审稿评论称:“该结果如此惊人,如此重要,其方法又引人入胜。我无条件推荐它发表。”几何学家佩多对此印象极深,他在《美国数学月刊》上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说:“杨、张是中国几何学界的阿尔法和欧米加”。

运动场上的乒乓球好手

“我从小就喜欢打乒乓球。”张景中说,他读书期间就喜欢运动,最大的兴趣是下象棋、打乒乓球,进入古稀之年也在坚持。202_年,已年近72岁的张景中院士以计算机科学与教育软件学院运动员的身份,参加了学校工会组织的广州大学教职工乒乓球团体赛。在为期两天的比赛中,他打了四场男单比赛,并赢了其中三场,他的成绩为计算机软件学院代表队取得全校第二名的好成绩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二篇:感受张景中院士的信息化教学理念

感受张景中院士的信息化教学理念

计算机的发展影响了整个世界,更深刻地改变了数学世界。数学需要数学实验,计算机使当今数学实验变得更加现实,使数学模型思想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计算机的支持下,数学家可把头脑中的“数学实验”变成现实,对精深的数学概念、过程进行模拟;再难的计算、复杂的方程,只要给出算法就能得到解决;复杂多变的几何关系,利用多媒体动态的作图功能就可以得到表示。可以说,多媒体使得数学思想容易表达,数学方法容易实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更加紧密。我国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张景中先生主持开发的“Z+Z智能教育平台系列软件”就很好地实现了这一功能。

在“202_年课堂教学信息化论坛”上,有幸与张院士有了一次面对面的接触,亲眼目睹了大师的风采,深受启迪。

张院士在报告的开始就鼓励我们一线教师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充分发挥特长,将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亮点,提高自身的素质。

他阐述了自己的基本观点:首先,信息技术不过是工具。信息技术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是为教师的教学服务的,而不要让教师忙于为信息技术服务,不要变以前的人灌教学为机灌,失去了信息技术的意义所在。其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想搞好信息化教学,必须先学好必要的软件,一件得心的教学软件,就好像战士拥有一件应手的兵器,只有学好用好它,才能做好想做的事。三是对教学软件的要求是“多、快、好、省”。“多”指功能多,资源多,一件多用;“快”是学得快,做事快,即插即用;“好”就是人性化,动态化,拿来就用;“省”是省钞票,省时间,不用白不用。的确,在教学中有时做一个课件,需要用两天甚至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而用起来也不一定得心应手,用完这节课后便不能再用于其他内容,做得多了感觉力不从心,得不偿失。听了张院士的报告后才意识到,其根本原因是自己对软件的选择不当。张院士告诫我们应在学习应用软件时,选择功能多的、一个软件可以包含多个常用软件的功能、做出的课件可“一件多用”等要求,这样才可事半功倍,提高工作效率。

接着,张院士提出了数学课程和信息技术整合的四个阶段:举重若轻,做能够省力省时的事;心想事成,做过去想到做不到的事;推陈出新,做过去没有想到的事;众志成城,引导学生用电脑帮助学数学。他就老师们关心的诸如“怎样搞好信息化数学教学”、“怎样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好数学”等问题进行了指导,进而谈到数学与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网络教学。张院士也是一位科学作家,他以较高的数学造诣和通俗的语言,表现出数学的内在趣味。

最后,张院士给我们提出了信息化教学中的几点希望:把超级画板教给学生,发展直观想象能力,培养逻辑思维习惯,提高科学艺术素养,锻炼钻研探索精神,掌握独立学习方法。数学这门学科本来就是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宗旨的,让学生学、用超级画板更能在教学中不断锻炼学生的钻研探索精神。

在许多人眼里,数学比较枯燥难懂,且没有实际用处,然而张院士通过简洁通俗的例子化抽象枯燥为生动有趣,让人不觉得乏味,使一线的数学教师倍受鼓舞。他不但能将数学知识穿插于有趣的故事之中,而且将许多深刻的人生道理寓于谈话之中。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能遇到张景中院士这样好的专家指点,是自己一生的幸运。能听到这样的专家的报告,更是收获不小,从中体会的不仅是专家浓缩一生的研究和感悟,更重要的是能和专家面对面交流,体会那种言谈举止中透露的感染力。

第三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的部分清华(含协和)校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的部分清华(含协和)校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的部分清华(含协和)校友 中国工程院 163人

①同一人属多个学部只算一人,如工程管理学部有7位清华校友,但6位亦自其它学部,故只计入1人; ②不含约近百位兼职双聘教授院士,③对于52年院系调整中并入清华并在后来消失的学校,如燕京大学,其校友暂不记入。

------------------------------1.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26人)钱学森:1934-193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航空系。陈士橹:194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高伯龙: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杨士莪: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管

德: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陈一坚: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

温俊峰: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53年调入北航。刘兴洲: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53年调入北航。林华宝: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系,52年留苏。王永志: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55年留苏。

戚发韧: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53年调入北航。郭孔辉: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53年调入吉林工大。柳百成: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阮雪榆:1954-1956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机械系。何友声:1958年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力学系。范本尧: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生班。顾国彪: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谢友柏:1961年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生班毕业。王玉明: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吴有生:1967年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力学系。周济: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仪系。

高金吉:1993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力学系。马伟明:1996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

张启先:1951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航空系,52年调入北航。

丁衡高:1996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杜庆华:1952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力学系。------------------------------2.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27人)王大珩: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陈力为: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高鼎三: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吴佑寿: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叶铭汉: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陆建勋: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金怡濂: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张履谦: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潘君骅: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李三立:何德全:朱高峰:钟群鹏:刘永坦:张乃通:李幼平:李伯虎:孙

玉:张钟华:吴

澄:牛憨笨:戴

浩:孙家广:方滨兴:金国藩:蒋新松: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

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52年调入北大。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52年留苏。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53年调入北航。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

1956-1958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1959年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力学系。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控系。1984年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52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机械系。1995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张尧学: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3.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5人)黄培云: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严东生:1935-1937年就读于清华化学系。朱永睿: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

吴慰祖: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52年调入北大。汪燮卿: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工系,53年调入北京石油学院。

时铭显: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石油系,53年调入北京石油学院。

陈国良:1952年进入清华大学冶金系学习,53年调入北京钢铁学院。

李龙土: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李冠兴: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物系。欧阳平凯: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

侯祥麟:1950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化工系,52年调中科院。

李恒德:1955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陈丙珍:1962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

涌:1973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化工系。沈德忠:1995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化学系。4.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30人)张光斗:1934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美生。1949年起在清华任教。

韩德馨: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朱光亚:裴荣富:阮可强:倪维斗:钱绍钧:李庆忠:常印佛:赵文津:韩大匡:周邦新:学院。

毛用泽:马福邦:徐旭常:安继刚:陈清泉:徐大懋: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

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51年留苏。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动力系,52年留苏。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52年调入北大。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采矿系。

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冶金系,53年调入北京钢铁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

1956年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59年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6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系。韩英铎: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郑健超: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黄其励: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系。蒋洪德: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系。陈森玉: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物系。陈念念: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物系。于文虎: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系。傅依备:1960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王思敬:202_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水利系。李焯芬:202_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水利系。范维澄:202_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工物系。李立浧: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5.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30人)李鄂鼎: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郑哲敏: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龙驭球: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方秦汉: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

陈厚群: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系,52年留苏。周干峙: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梁应辰: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

卢耀如: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52年调入北京地质学院。

关肇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李道增: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陈肇元: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

葛修润: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水利系,53年留苏。王三一:傅熹年:罗绍基:曾庆元:张锦秋:廖振鹏:周丰峻:江欢成:王瑞珠:马国馨:张超然:马洪琪:江 亿:王

浩:雷志栋:吴良镛:张

维: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1956年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196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197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198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196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1946年开始任教清华大学建筑系。1952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力学系。潘家铮:1995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水利系。6.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7人)陈秉聪:40年代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学习。

石元春: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农学院,52年调入北京农学院。

刘鸿亮:195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钱

易:1959年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土木系。

郝吉明: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任阵海: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气象系,52年调入北大。顾夏声:1952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土木系。7.医药卫生工程学部(27人)沈渔邨:1944-1946年就读于西南联大生物系。

卢世璧:1948-195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56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

陈冀胜: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

吴阶平:1942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博士),1995年当选。宋鸿钊:1943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博士),1994年当选。刘玉清:195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毕业,1994年当选。史轶蘩:1954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博士),1996年当选。孙

燕:1956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博士),1999年当选。王琳芳:1959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化系研究生毕业,1997年当选。

朱晓东:1965年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外科研究生毕业,1996年当选。

程书钧:1965年协和医科大学病理系研究生毕业,1999年当选。

陈君石:1968年协和医科大学营养学系研究生毕业,202_年当选。

高润霖:1981年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硕士毕业,1999年当选。

刘德培:1986年协和医科大学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博士,1996年当选。

邱贵兴:1968年协和医科大学本科毕业。202_年当选。巴德年:前校长,1994年当选。刘耕陶:药物所教授,1994年当选。王忠诚:神经外科教授,1994年当选。肖培根:药物学教授,1994年当选。

高守一:1966-1983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工作,1994年当选。

候云德: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教授,1994年当选。

涛: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教授,1995年当选。

史轶繁:协和医院教授,1996年当选。

甄永苏:生物技术研究所肿瘤研究室主任,1997年当选。陆士新:肿瘤学教授,1997年当选。于德泉:药物化学教授,1999年当选。刘彤华:病理学教授,1999年当选。8.工程管理学部(1人)王众托: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另有6人来自其他学部,不计入总数

巴德年:前校长,1994年当选。

刘德培:1986年协和医科大学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博士,1996年当选。

朱高峰: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52年留苏。陈清泉:1959年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罗绍基: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

潘家铮:1995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水利系。(数据由 JASONY 网友提供,特此感谢)

第四篇: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校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

202_-11-03 09:11:54

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理论研究与勘探的拓荒者 ——记1980级本科毕业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校友

202_年2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2_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一位年轻而挺拔的年轻科学家接受了胡锦涛总书记的颁发的202_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他就是我校的杰出校友马永生。

马永生,1961年出生于内蒙古,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杰出的地质勘探家。1984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原武汉地质学院)地质系;1987年于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中国地质科学院沉积学专业学习,并获博士学位。曾任中石化南方分公司常务副经理兼总地质师,现任中石化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副主任,“川气东送”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马永生校友面对一系列世界级难题,继承地大“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精神,秉承“科学严谨、求是创新”的态度,大胆探索,带领他的科研团队秉承“科学严谨、求是创新”的态度,大胆探索,奋力拚搏,取得了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理论与勘探技术多项创新性成果。他提出了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的发育机理与预测模式,阐述了复杂构造区油气复合控藏的新认识;他提出了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新思路,成功指导了普光等地区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的勘探实践,发现了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田--普光气田,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051亿立方米。以普光气田为资源基础的国家重大工程-“川气东送”工程,设计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该项工程全面投产后将大大改善长江沿线六省两市的能源结构,社会和经济效益巨大。年轻的马永生院士为我国油气勘探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马永生还曾获省部级一等奖4项,202_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和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5部。

求学 与地质专业结缘

马永生出生在内蒙古大草原的一个贫困家庭,命运多舛,十三岁便失去了母亲,十五岁时又失去了父亲,虽为少年、却身为长兄的他要承担起照顾三个弟弟妹妹的责任,他肩上的担子和求学过程中的艰难可想而知。但苦难少年,磨炼坚强意志。马永生在逆境中坚守信念和追求,从小就养成了不向命运低头、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性格。“后来不论是求学还是工作,都从少年时代的这一段痛苦经历中受益,那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人生感悟啊!”马永生深有感触地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初,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武汉地质学院地质系。在学校“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的熏陶下,获得了厚实的地质学基础,受到了精细的系统化训练,更得到了老一辈地质学家严谨治学的教育。该校地质系涌现出过许多优秀人才,老一辈地学大师,有言传,有身教,他们潜移默化地将良好的风气和传统传给学生,代代相传,形成了地质系产生优秀人才的土壤。繁忙充实的大学阶段,对于马永生来说,是一个积累知识、培养能力、砺练身心的重要阶段,真正开始了“地质人生”的起点。马永生学习勤奋,成绩优良,后来他又连续完成了在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马永生说“我是凭借政府提供的助学金,一口气从本科读到了博士,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们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支持。”正因为1980年至1990年连续10年的地质学专业理论学习和野外实践训练,为马永生日后的油气勘探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实践 从西部油气勘探起步

1990年夏天,充满着年轻人的热情和为祖国献石油的理想,马永生博士走进了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的大门,成为一名石油人。马永生有幸直接进入到胡见义院士领衔的项目组,“我不但完成了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学和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为当时新发现的靖边气田的规模预测提供了基础依据,更重要的是得到了石油勘探界前辈的直接指导,受益非浅”。项目结束后,以戴金星院士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建议他:“作为目前国内石油界少有的几个博士之一,你的理论知识非常扎实,如能到油田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对个人成长和事业的发展大有益处。”,马永生尊从了老一辈的教诲,取得了妻子的支持,告别只有3岁的女儿,1992年5月30日,他愉快地前往新疆参加塔里木石油会战。远离家人三年半的艰苦锻炼,使马永生在各方面逐渐成熟起来,他虚心向一线的技术人员学习,弥补自己实践经验的不足。由于工作出色,很快他就担任了塔里木石油会战指挥部地质研究中心综合研究室主任,在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同时,他和一起会战的同事们主动思考和研讨一些深层次的技术问题,为塔里木盆地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的解决开拓了思路。

1995年底,组织上安排他回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担任南方海相碳酸盐岩研究室主任,在周堃、徐志川等老一辈专家的指导下,开始了中国南方海相油气的研究与探索,从此与中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结下不解之缘。突破 发现中国最大海相天然气田

1998年,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重组。马永生被调到成立不久的中国石化油田勘探开发管理部工作。由于马永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善于把科学研究同勘探实践相结合,并且已在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领域有一定的造旨。因此在1999年5月,组织上任命马永生担任中石化新成立的南方海相油气勘探项目经理部的负责人,并授权他从各相关油田选调20多位技术骨干和管理专家组成经理部,全面负责中石化南方探区十余个省区海相油气地质研究与勘探工作。为了贴近现场,马永生再次离开妻女,带领新组建的勘探团队远赴云南,开始了长达九个年头的南方油气勘探生涯。

说起中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探,国家先后组织过“六五”、“七五”、“八五”科技攻关,原石油部、地矿部等很多部门都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和勘探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认识和研究成果,同时在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发现了一大批中小型油气田,但是一直没有发现大型或特大型油气田,探明的油气储量连四川本省的需求都无法满足,限于当时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得出的许多结论尚有不全面或不正确之处。国外一些主要石油公司在对南方各探区进行系统的油气评价后,认为中国南方无规模性油气形成的可能,放弃了在南方投资的意愿。面对这种情况,年轻的马永生和他的团队深知肩上的压力,他虚心向前辈们请教,冷静、客观的面队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从基础入手开展研究和探索工作,尊重前人但不迷信前人,他们在对南方探区石油地质条件和技术适应性重新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选区评价排队,提出了中石化南方探区勘探上三个层次的战略部署新方案,将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的勘探放在首位。

202_年,马永生及其团队进一步加强对四川盆地区域地质条件及已发现气田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在认真思考,前人发现的一系列气田有一些共同点:一是探明储量规模都不大,二是目的层埋藏相对较浅,三是以构造气藏为主。在这样一个富气盆地中,应该发育有世界级的大型和特大型的气田。但要发现世界级气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勘探思路的大解放,其次需要理论和技术的创新与集成,另外必须还要扎扎实实的基础研究成果作支撑。”这是当时他在一次研讨会上的发言。也就是在那次会上,他提出了向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海相领域进军和探索构造-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思路。

马永生将突破的首选目标锁定在川东北普光地区和通南坝地区。现实的情况是前人在普光地区1116平方千米范围内,已钻各类探井21口,所有构造高部位都已打井,但未发现气田。到202_年,普光地区勘探工作已停滞了长达10年之久。通过对构造演化、烃源岩发育及油气充注历史等分析研究,马永生认为位于现今构造低部位的普光构造岩性圈闭,存在天然气富集成藏的可能。

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马永生迎难而上,独辟蹊径,他带领着经理部的技术人员,以忘我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夜以继日地工作着。马永生说:“搞勘探需要有献身精神,需要付出比一般的工作更大的精力”。

202_年8月,马永生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在细致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普光气田的发现井--普光1井部署方案,但该井在论证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质疑和阻力,他连续三次向中石化专家组作汇报,得益于他们扎实的理论和技术成果,最终得到了专家和总部的认可。同年11月普光1井开钻,经过长达一年半时间的精心组织和管理,艰难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知疲倦、高速运转的日子,他们终于在202_年5月打到了深达5700米的设计目的层,并发现了巨厚的优质储层。当测试点火成功的那一刻,马永生和战友们抱头痛哭,多年的心血和努力终于换来了勘探的成功。随后,马永生提出了普光气田整体部署方案,共部署并组织实施探井29口,勘探成功率高达93%,引起国内外震动。

在四川这个富气盆地内发现大型或特大型气田,是几代地质家的梦想。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普光气田是我国已发现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田,也是我国第三大气田。如果说普光气田是星星之火一点都不为过,在之后的几年中,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马永生带领他的团队又相继取得通南坝、元坝等大型气田一系列重大突破,这些勘探成果带动了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发展,对国内外其他相关领域油气勘探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勘探,终于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奋斗的历程、成功的真谛又充分展示出学者的风采和人格的魅力。贡献 川气东送工程顺利竣工投产

因普光气田的发现而立项建设的国家重大工程-“川气东送”工程,是“十一五”期间国家新建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它把川东北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江三角洲地区,途经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上海等六省两市。整个工程主要包括普光气田产能建设、普光天然气净化厂建设、川气东送管道建设三大部分,总投资627亿元人民币。马永生为“川气东送”工程的副指挥,在项目的前期论证和气田勘探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该工程以普光气田为主供气源,普光外围构造及通南巴、元坝等气田为上产和接替资源,预计到202_年底建成年产净化天然气120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同步建设普光到上海的川气东送管道及向达州、重庆、江西、南京、常州、苏州等地的供气专线、支线及相应储气设施。工程横跨东部、中部、西部八个省市,管道全长约2200公里,是我国天然气基干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迈出了新的步伐。

202_年4月9日,国务院正式核准“川气东送”工程,并将其列入国家“十一五”重大工程。川气东送工程,成为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工程齐名的重大建设工程。202_年8月31日,川气东送工程建设大幕正式拉开。为了早日打通我国这条能源大动脉,来自中国石化16家企业的两万多名参建职工,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川东北崇山峻岭间,汇集到长输管道经过的鄂西山林、长江两岸。两年多来,建设者攻坚克难,加强组织协调,确保质量安全,巩固资源基础,合理安排使用,努力把工程蓝图变成了现实。202_年11月28日川气东送工程正式投产,极大地缓解了南方冬季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

川气东送工程意义非凡,马永生认为它的重要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川气东送工程作为连接西部、中部和东部的能源桥梁和纽带,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衔接,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二是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这一工程,天然气在沿线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提高2个百分点,每年可替代燃煤约202_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上千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4万吨,并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三是有利于构建全国天然气骨干网络,加强与东部地区管网连接,有望实现多气源联网供气的格局,进一步保障全国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创新 探索中国海相油气勘探之路

在充分吸收前人认识成果的基础上,马永生通过在中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长期实践,特别是普光特大型气田的发现,初步形成了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新的理论和认识:

一是突破了传统的“在构造高部位找油气”的勘探思路,通过大量的基础研究和模拟实验结果,提出在构造低部位也存在天然气富集成藏的可能,并根据这一认识,建立了“构造岩性复合控藏”模式,为普光地区构造低部位天然气勘探目标的选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是突破了国外专家“在3500米以下存在孔隙消亡带”的认识,根据构造演化、沉积-成岩历史恢复和酸蚀模拟试验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发育的“三元控储”模式,预测普光地区5000-6000米深处生物礁滩地层中仍可能存在较高孔隙度和渗透率,并指出普光地区是深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在纵向上大大拓展了勘探空间。

普光气田的发现及相关的勘探理论和技术成果,得到了国家和科技界的高度认可。“海相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机理、勘探技术与普光大气田的发现”被评为202_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马永生为第一贡献者。普光气田的发现被两院院士评为202_年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202_年马永生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和“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在接受何梁何利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获奖通知书时,需要我签字保证三年内不离开中国,我说我一辈子都不会离开祖国,我没有任何理由不爱国,没有国家和组织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马永生说。

美国GEO EXPro杂志用题为《改进了我们对深层海相油气藏的认识》的封面文章,介绍了马永生及其团队在海相深层天然气勘探理论和技术方面取得的新认识和进展。普光气田的发现被国际权威杂志称为“Outstanding Work”,并将相关理论技术及实践作为特约稿件刊载。责任 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而努力

新中国石油工业诞生已逾60年,发展历程极其艰难,是在“中国贫油论”的阴影笼罩之下和中国石油工业“一穷二白”的基础之上,以李四光、孙健初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地质科学家不畏艰难困苦,开始了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次创业之路。新中国成立后,创造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奇迹,在过去的60年中,中国累计生产石油50多亿吨,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但由于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从1993年开始,我国再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家,油气已成为国家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瓶颈。202_年8月17日,刘光鼎院士给温家宝同志写了一份关于中国油气资源第二次创业的建议,提出中国油气勘探的出路在于前新生代海相盆地的第二次创业。

如何保障我国油气资源的有效供给,面临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我国是一个油气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的国家,在资源禀赋不尽理想的条件下,油气地质理论的创新和先进勘探技术方法的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中国海相油气资源的勘探历史并不算长,但勘探领域广阔,勘探潜力巨大,只要通过一代又一代石油人的艰苦努力,矢志创新,不懈奋斗,中国油气勘探的第二次创业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马永生院士常常告诫自己:地质学家永远不能放弃野外地质现象的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工作,因为大自然是获得地球科学新认识的源泉,是获得科学结论的基础。“我当选院士后更强烈地感受到了一种信任与责任,一种压力和动力。面对国家和人民以及科技界的更高期望,我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石油地质学家的优良传统,坚持在油气勘探一线踏踏实实地工作,严格要求自己,恪守科学伦理和道德准则,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我还年轻,正处于科学研究和勘探工作的黄金季节。我要继续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带领团队取得更大的油气发现成果,为保障我国油气资源安全做出更多的贡献。”马永生如是说。

他是脚踏实地的学者、油气勘探科研生产一线的探索者和实践者--经过近二十年的艰难探索,他在海相碳酸盐岩理论研究和油气勘探实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与他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海相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机理、普光等大型气田的发现和川气东送工程,加快了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步伐,促进了我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事业的发展,同时丰富和完善了油气勘探理论。

在202_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答辩会上,面对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80多位院士,马永生真诚地说:“我的所有成果,是在前辈及同行专家们工作的基础上取得的,是与我的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组织关怀、支持的结果,与在座的许多院士细心的指导与帮助分不开。” 马永生一直秉承“低调做人,踏实做事”的原则,反复强调“前辈的提携和指导”和“团队的协作和努力”。对于此次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表现得谦虚而淡然,他一如既往地在继续着他深爱的科学研究和油气勘探管理工作,以期为国家找到更多的油气资源。

有人说,最有意义的人生莫过于不断创新的人生。不管获得多少荣誉,不管身份怎么变化,马永生只有一个没有变,就是把名利看得很淡,把事业看得很重。他表示会一如既往地将勘探工作融入生活,踏实苦干,奋力拚搏,开拓创新,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油气勘探的重任。(胡宁 程伟整理)

第五篇:北大刘忠范院士

刘忠范:永不放弃纳米攀登之旅

刘忠范(1962年-),吉林九台人,汉族。物理化学家。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我的人生挺简单,就是在做一件事情,小时候是读书学习,现在是读书研究。”东京大学博士毕业的刘忠范于1993年回国到北大任教,一直致力于纳米技术的研究。于他而言,科研是兴趣,是坚持,也是责任。

刘忠范现任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纳米科技岗位”长江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纳米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低维碳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基金委“表界面纳米工程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等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2_年当选为中科院化学部院士。

求学:寒门学子执着追求的学术梦

1962年冬,刘忠范出生在吉林九台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务农,母亲是家庭妇女,只有在邻村小学教书的哥哥有文化。受哥哥的熏陶,刘忠范从小就喜欢读书。虽然在学校他的经济条件是最差的,但学习成绩却一直是第一名。

单纯的特质,灵动的特性,使刘忠范从小对美妙的大自然充满强烈的探求欲,凡是书上看到的东西他都想亲自试验一下。给鸡鸭听音乐是否会多产蛋?用凉开水浇地是否比用生水更好?怀着强烈的好奇心,他将这些“突发奇想”付诸行动,并仔细地观察实验结果。他对知识浓厚的兴趣,也进一步促进了他的学习。1979年,刘忠范作为乡中学唯一一名上榜生考上了吉林工学院。

1983年本科毕业后,刘忠范赴日留学,先后在日本横滨国立大学、东京大学取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东京大学和分子科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留学期间,刘忠范由一个默默无闻的留学生成为了在学校小有名气的“优秀学生”。通过不断地努力,刘忠范在日学习期间取得了很大成功,并在《Nature》上发表了学术论文。

在留学的第8个年头,刘忠范遇到了他的“伯乐”,他就是北大化学系教授蔡生民。蔡教授不止一次对刘忠范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够回国工作。面对蔡教授的热情和诚意,刘忠范接受了他的邀请。1993年6月5日刘忠范到北大任教。

科学的确没有国界,但科学家一定要有祖国。虽然他有机会长期留在国外,但他属于这片生他养他的黄土地,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祖国,选择了北大。从1993年至今,他对回国的选择依然不悔。他认为,在国外只是做研究,而在国内是在做事业,会有更大的天地,更大的舞台。

创业:为了攀登纳米事业的高峰

1993年回国后,刘忠范亲手建立起光电智能材料研究室。研究室初创阶段,条件十分艰苦,完全从零开始。几间空房子,就是他的全部家当。每一个插头放在哪里,都需要刘忠范自己设计并找人安装,桌椅板凳也需要他自己一件件购买。

搞前沿研究需要先进设备。他的两位日本导师为了支持这位得意门生回国创业,赠送了六十余箱仪器设备,这在当时几乎是史无前例的。为了开展纳米研究,他还省吃俭用,花50多万元买了一台用于看原子和分子的STM仪器(扫描隧道显微镜),这差不多是国内最早进口的洋设备。仪器需要配置防震台,但是因为资金紧张,刘忠范只能带着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工地上找沙子和锯末代替。至今刘忠范回忆当年的艰辛仍然记忆犹新。

1994年,刘忠范申请了科技部攀登计划项目,经费500万。在90年代初期,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刘忠范成为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也是当时科技部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他从此开始了纳米攀登之旅。1997年9月27日,刘忠范和吴全德院士一道推动成立了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这是国内最早成立的跨院系、跨学科的纳米研究机构,这也比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纳米科技推进计划早了近三年时间。回国二十年来,刘忠范一直致力于发展纳米碳材料和纳米化学新学科,他努力将基础研究与国家需求相结合,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级攻关项目,包括攀登计划、973计划、纳米重大研究计划等。他的研究团队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控制生长及其能带工程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成为国际上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团队之一。在他的带领下,课题组攻克了很多难题。发展了低维碳材料的化学气相沉积(CVD)生长方法学,建立了精确调控碳纳米管、石墨烯等低维碳材料结构的系列生长方法,发明了碳基催化剂、二元合金催化剂等新型生长催化剂,提出了新的碳纳米管“气-固”生长模型。首次将有机小分子的自组装概念拓展到准一维碳纳米管领域,建立了多种化学自组装方法,实现了碳纳米管在各种固体表面的有序组装,并开拓了碳纳米管电化学和基于扫描探针显微技术的针尖化学研究方法。202_年4月,国际知名纳米期刊《Small》发表专刊,系统报道了刘忠范团队的纳米碳材料研究成果,作为该团队二十周岁的生日献礼。

202_年,刘忠范带领的“表界面纳米工程学”研究团队获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创新研究群体,202_年,继一期、二期之后,该群体三期获批。202_年,刘忠范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2_年,刘忠范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院士。202_年,刘忠范获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和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202_年,刘忠范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成为首批入选的六个杰出人才之一。对于中国纳米事业的发展,刘忠范认为:“要向两头进军,一头是解决纳米中的大科学问题、真正的原创性科学问题;另一头是纳米技术的产业化问题,解决关键的技术和工程问题。我们还有许多努力和挥洒的空间,从科学到技术到产业是一条崎岖的攀登之旅,纳米技术的真正魅力在于它所蕴藏的巨大生产力。国家需要投入和耐心,最后才能开花结果。”

在刘忠范的眼中,科学的发展和进步需要的不仅仅是硬件设施上的重视和投入,更加需要文化层面的建设,需要科学精神。“我们的科学研究表面上轰轰烈烈,但实则暗藏危机,只有执着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才能培养出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国科学家”。

育人:“人才决定潜力,文化决定高度”

对于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的刘忠范来说,三尺讲台更是他的第二个“阵地”。他认为,“科研跟教书育人并不矛盾,作为一名教师,也有义务承担起培育新人的重任”。言传身教,身教胜于言传,他一直在以身作则,点燃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斗志。刘忠范的信条是,“人才决定潜力,机制决定效率,文化决定高度”。他最自豪的不是他发表的370多篇学术论文,而是培养了一批热爱科学、热爱纳米的弟子。他的弟子绝大多数都在国内外大学和科研院所从事科研工作,其中已经有二十七位教授或研究员,包括一位长江学者、两位杰青、两位优青、两位青年千人和一位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还有六位企业高管。

刘忠范带着兴趣做科研,“兴趣”也是他教育理念的第一页。“一个新学生来我这里做科研,我都先问他的特长和爱好是什么,我让他自己找感兴趣的问题。当他不知道对什么感兴趣时,我会问他哪些不感兴趣,以尽量避免做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刘忠范认为,兴趣很重要,但找到自己所擅长的兴趣同样重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成功的机会就比较大。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有限的精力集中于真正的科学问题上不懈努力,才会有所突破。

兴趣之外,“坚持”是刘忠范强调的另外一个方面。“做科研不是百米赛跑,而是马拉松,看谁有耐力。” 科研是件苦差事,耐得住寂寞,不受到光怪陆离的世界的干扰,保持一颗安静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才可能成功。“上帝是公平的,如果加上时间的标尺”,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

刘忠范教育理念的重要一页,是“责任”二字。已过天命之年的刘忠范深深地感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儿时刻骨铭心的贫穷经历使他对农村教育和失学儿童问题极为敏感,并力所能及地做些事情。他设立的奖学金拯救了不少濒临失学的儿童。他的多方奔走、努力和奉献给他曾经就读的村小学带来了漂亮的新校舍、崭新的桌椅和计算机房、以及宽敞明亮的图书室。他收到学生家长寄来的感谢信,讲述自己的孩子第一次看到和使用电脑时的激动心情,他感动得落了泪。最近,他还在母校长春工业大学设立“励志奖学金”,鼓励母校的年轻学子奋发向上。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承担起社会的责任,他也将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传递给他的学生。刘忠范教育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追求;而有了责任意识,就能够把个人的追求与集体乃至国家融为一体。”

回到祖国怀抱二十年,刘忠范用实力为自己的事业开拓了一片广阔的天空,也为祖国的纳米科技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力量。天道酬勤,当刘忠范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已是一片累累硕果。在科研道路上越走越顺的刘忠范说:“能为祖国做点贡献,这就是我回国的最大心愿!”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作为一名“九三”人,他感受到更多的责任,也有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为国家、社会的发展献计献策。

人生是永不停息的马拉松,前人在指引着我们,后人在追赶着我们,我们始终处在激烈的竞争中,要超越一个又一个极限,达到一个又一个目标,就要永不懈怠地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到达科学研究的巅峰,这正是刘忠范锐进不息奋斗精神的真实写照。(张俏执笔整理)

北大校友计算机科学家张景中院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