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新疆下基层日记(一):从清华到南疆
编辑:独酌月影 识别码:23-949205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16 01:13:25 来源:网络

第一篇:新疆下基层日记(一):从清华到南疆

新疆下基层日记

(一):从清华到南疆

关键字 >> 新疆南疆南疆农村维吾尔族乌鲁木齐阿克苏民族宗教昆明火车站暴恐案昆明暴恐袭击边疆战略基层治理

【本文作者Danight刚到南疆工作。月初与朋友echo谈及昆明暴恐案和新疆问题,颇受触动,于是借着在南疆阿克苏锻炼一年的机会,通过自媒体让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南疆农村风貌。文章发布在他的微信公众号“下乡笔记”上。观察者网将连载系列文章,以飨读者。本文图片亦来自微信公众号“下乡笔记”。】

初印象 202_年3月5日 1 由于乌鲁木齐机场雾大,我们的飞机延误了半小时才起飞。下午三点一刻到达阿克苏机场,没有通过廊桥,而是直接从悬梯上下到地面。机场并不繁忙,第一感觉是宽旷,空中万里无云,阳光虽不强烈,但也肆洒着。取完行李出来,外面的出租车等候位上停着几辆车,几个维吾尔司机站在车旁,看见我们一大批人向停车场的中巴车走去,有一位司机用汉语说了句“几个轿子车把人都拉完了!”

南疆农村

从机场十几分钟就到了阿克苏市。和乌鲁木齐相比,这里虽然没有很高的楼,街道要宽阔很多。我想如果在这里盖一座高高的写字楼不知会不会有市场。我们在阿克苏地区宾馆停留了五分钟,在楼下与地区领导握手问候后,就直接开往将要度过一年的98%以上都是维吾尔族的农村了。与我的老家甘肃庆阳的乡村石子路相比,这里双向两车道的乡村公路算是很平坦了。路上的汽车不多,但随处可见赶路的老乡,多是骡车、驴车和电动车、摩托车。与几年前的甘肃农村一样,男人骑着车,女人坐在后座,车后系着行李。骡车、驴车都是单匹拉双轮,车把式驾着车,车厢里或拉东西,或坐着女人。路边时不时会出现联排的崭新的民房,一般是三间一体,红瓦白墙,很是漂亮。听了解情况的同事说,这些大都是援疆项目支持的,村民自己负责一小部分费用。多看几家后,发现有些人家房子是新的,但院子里没有其他建筑,或者其他房屋都坍塌未修;没有这种新房子的,居所则非常简陋。

汽车开到了一处热闹的乡镇上,这是我们的邻镇,除了略小一点之外,和甘肃东部的乡镇没有太大区别,比较像江苏中部的乡镇规模(202_年暑假我曾在江苏淮安金湖县乡镇挂职,对苏中乡镇情况做过了解并记录成文;研究生论文对陇东地区农村做了些调研),几排门面房,商店、餐馆、摩托修理等,人们忙碌着各自的事情。我想他们也一定会为了一斤青菜一个小零件讨价还价吧。

在一望无际的灰白的原野中,蜿蜒着一条绿色的水流,那是托什干河。河不壮阔,但水很充沛,南疆温暖,没有结冰,绿油油的窄劲的水流和冬日里的萧瑟的土地形成鲜明对比。河边有小滩,熟悉情况的同事说夏天可以在这钓鱼、游泳,想着都觉得惬意。我们所在的村离河不远。我们一行28人,分成四组,每组在一个村。我们的村部就在公路边上,进门右手边是一个排球场,有几个青年人在打排球,再往前是篮球场,都是水泥地面;篮球场的边上摆着一个乒乓球台和一个台球桌,看来我带着乒乓球拍是对的。球场再往里是一排平房,就是我们将要居住一年的宿舍所在了。房门前有一个国旗杆,杆基上写着“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红旗飘扬着。我们七个人住两个双人间一个三人间,房间里已经准备好了床、被褥、简易衣柜、洗漱用品和电视等基本生活设施。与我们的房子在同一排的还有村警务室、可容纳百十人的会议室、村图书室、厨房和餐厅,总共十间左右。院门左手边是也是一排平房,也有十间左右,听说是老房子,属于危房了,空着。院子很大,除了房子球场,还有大片的空地,我们房门前就有一溜,过些日子可以自己种菜。我们房子的顶头是锅炉房,用来供暖;自来水在老房子门前;空地上几个汉族工人在忙碌,听说是在建砖结构旱厕,目前用的是在房子后面用木头临时搭建的旱厕。

我们刚到时院子里人很多,一些村民站在路边看热闹,看到我们都乐呵呵笑。村干部帮忙卸下行李,分好房间简单收拾了一下,我们与村领导班子和村民代表进行了简单的见面会。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名叫艾合买提,五十岁左右,看起来很精干,能简单听一点汉语,不会说。他向我们介绍了村“两委”(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七名班子成员、五个村民小组组长、到场的村民代表、村警、协警、民兵和包村干部的基本情况,并表达了对我们的欢迎。双方只能通过我们组两位懂双语的民族干部的翻译进行交流,但从翻译过来的言语,能听出村支书很客气,话说得很到位,我心里不禁暗赞。负责这个村的刘副乡长介绍了村里的基本情况。户数、人数规模上跟陇东的农村差不多,但耕地数要远远超出了,且作物差别也不大,这边主要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是核桃、番茄。这个村去年的人均收入达到七千多,与乡里平均情况持平,而这个乡在全县算是收入较高的。

第一天的晚饭是烩菜和米饭,比较清淡但味道不错,是请村里的日阳古丽大姐做的,以后可能要雇请她为我们做饭,费用从我们自己的伙食补助里付。会前有个小插曲。农村土多,会议室的椅子都要擦一下才能坐,我主动从一个正在擦椅子的村干部手里接过抹布擦了起来,没擦几下有人过来抢抹布,同时用维吾尔口音的汉语说着“你到我们这来,怎么能让你干呢”,我还是坚持擦完,同时注意到刚才说话的是一个年轻的维吾尔族小伙子,长得很帅气。开会时我刚好坐在他旁边,就主动攀谈了起来。

小伙子名叫小艾,二十三岁,去年刚从新疆交通学校毕业,是这的大学生村官,平时住在乡里,白天在村里上班,初中开始上双语班,大学是民考汉,汉语说得非常好。我要了他的手机号码,他加了我的微信——我在这交到了第一个朋友。后来知道,他家就在县城里,谈了对象也在县里单位上班,准备明年结婚。在村里主要负责图书室、文件档案整理管理等工作。

刘副乡长是在这里见到的唯一的汉族干部,三十岁,是很年轻的乡领导了。籍贯甘肃武威,以前在阿克苏市里当老师,四年前考公务员到这个乡里工作,一开始做文字秘书,最近刚提拔为副乡长。我们这次的生活设施都是他安排的,很细心周到,开完会后还检查房间,看有没有什么缺漏。今年新疆自治区党委要求全疆所有二十万机关干部分三批下住全疆一万个村和重点社区,每批一年,协助当地开展工作,同时培养锻炼基层和机关干部。

我积极报名第一批,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新鲜的、意义深远的锻炼体验。其实得知自己真的被第一批下派时,心里还是有很多迷茫、忐忑:对未知生活迷茫,对各种传说的隐患的忐忑。从确定下乡到出发的十天,经历了一个逐渐的“心理建设”过程,参加培训听讲解、与战友们相互讨论,在师长同学朋友组织的一次次践行活动上听祝福嘱咐,与领导谈心谈话得到许多鼓励勉励,了解相关政策支持,心里逐渐少了些茫然,多了些把握,对未来一年的生活有了一些期许。

今天对我来说意义重大。第一次踏上南疆的土地,这是我到过的中国最靠西端的地方。我以前并没有太多想象这里会是什么样子,但实际上还是让我感到有些惊奇——这里太平常了,路边的村社、路上的行人、村里的农民,除了语言不通,和我的老家几乎没什么区别,而与内地逐渐现代化的农村相比,这里的村民可能更热情好客、更淳朴。在院子里走过村民旁边的那一刻,我心中突然一阵悸动,有一种强烈的想要融入他们、了解他们、理解他们的愿望。在那一刻我此行的“心理建设”终于完成,我不再忐忑,不再茫然,只想平静地、积极地完成这一年的工作任务,度过这一年非同寻常的人生。

球场上的友谊 202_年3月6日

刚到这里,这两天主要任务是安营扎寨、内部建设。上午开会推选临时党支部,明确分工。我主要负责宣传信息学习等文字工作。

下午我们几个和来村部玩的年轻人打了场半场篮球赛。通过手心手背确定了对家,刚好一个队2个我们的组员和1个村民。大家技术一般,但打得激烈,配合也很好。我们队的维吾尔小伙,总是微笑着看着一名队友然后将球传给另一个人,这种配合好几次让对方扑空,帮助我们得分。发现语言不通并不能阻碍交流,在互相配合得分时,我们眼神里传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那一刻一定能够彼此领会内心的喜悦。球打完了,大家情绪都很好,相互握手,微笑致意。

篮球赛

对方队里的维吾尔小伙子会说汉语,后来聊天得知他名叫阿地力江,是乡里劳保所的干部,在这里包村,家在县城,202_年从新疆财经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考回了老家。我夸他篮球打的不错,他说他篮球一般,喜欢足球。我们互留了电话。这是我在这里交到的第二个维吾尔朋友。

院子里的排球场很受欢迎,从早到晚一直有不少人在打,观众也不少,都是年轻人。也有女孩上场,看着好像还是指挥嘞。

妇女们的盛会 202_年3月7日

明天乡里要庆祝妇女节,我们村就在今天下午先搞一个村级的活动。一切都按昨晚和村支书商定的计划进行。

早饭过后便开始准备会场。和村干部一起清扫了会议室,手写的维汉标语用胶带固定在红条幅上,悬挂起来。主席台设置了十个左右座位,座位后是左右各摆五个的十面红旗,和所有乡村的会议室差不多。会议室两侧墙壁上悬挂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大幅头像,头像下有维汉双语的人名。有意思的是其他几位的汉语名字都是某某同志,只有斯大林下面只有“斯大林”而没有“同志”二字。桌椅是塑料的,与大学食堂里的一样,可以坐一百多人。

庆祝大会北京时间下午四点(这里与内地有两个多小时时差,这个时间相当于本地时间下午两点)开始,但不到两点陆陆续续就有人来了。妇女们几乎都带着头巾、穿着齐膝的一步裙(这算是维吾尔妇女的传统标准打扮了),有的带着小孩,有的戴着金耳环等首饰,时髦一点的年轻女孩穿着牛仔裙,还有化妆的,也有六七十岁的婆婆。见到我们都会点头或微笑。院子里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妇女们三两个一起说话,小孩们跑来跑去,追逐嬉闹;球场上的人也空前多,篮球、排球人声鼎沸,乒乓球台前也排起了小个子的长队。这情景让我想起九十年代初我小的时候我们村开大会,那简直是我们小孩子的盛会,我们跑来跑去,还可以从家长那要几毛钱从卖货郎那换点糖果吃。三点半多的时候,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最后一排都没有留一个位置。

活动现场

庆祝活动四点准时开始。几名村干部和工作组的三位领导在主席台坐,我们坐侧面。村支书主持,首先介绍了我们工作组成员,接着我们的维吾尔族副组长用维语致辞。后来我了解到,他表达了对妇女们节日的祝福,介绍了我们的来意,鼓励妇女们在承担好教育孩子、赡养公婆、促进和睦等家庭责任同时,多参与村各项活动,促进社会发展稳定。之后由村支书宣布了受表彰奖励的妇女名单。我们出资202_元购买奖品,以村“两委”名义奖励了25位妇女致富能手和好媳妇等优秀妇女代表,这也体现了我们此行“好事让基层组织做,好人让基层干部当”的工作理念。受奖励的妇女分三组上台领奖,每次掌声都很热烈。奖品是村干部自己采购的,每组根据名义不同,奖品也不同,都是蒸锅、茶具等家庭生活用品。村妇联主任大概介绍了获奖者的事迹,由于时间紧张,我还没有仔细了解这些故事,这几天要找个时间探寻一下。后面是来参会的一位女副乡长讲话,语速很快,干脆利落,大概也是些祝福、教育类的内容。这时候本县女副县长阿孜古丽匆匆赶来,刚好到了最后一个环节,由她讲话。我后来从懂双语的同事那里得知,副县长表示,这次活动是她近年参加过的几十次村级庆祝三•八妇女节活动里组织最有力、群众积极性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还作了一些如何提高妇女地位、反对极端宗教、融入现代社会、发扬优良传统等方面的宣讲。

副县长讲完会议就结束了。接着是从乡里请来的文艺队进行歌舞表演,跳舞的伴奏、唱歌都是由三名乐手担任的,男女舞蹈演员各有三位,还有两位专门的歌唱演员。节目内容是维吾尔传统的歌舞,华丽的服饰、优美的舞姿,虽然比不上乌鲁木齐大型宴会厅里的专业演出,但与广场上的群众舞相比,这种经过简单编排的表演要更胜一筹。表演开始后,房间里人更多了,好多男人也来观看,后排的干脆站在凳子或桌子上,前排也挤满了人,有的直接坐在地上,我将座位让给了一位抱着小孩的大姐。表演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后观众和演员一起跳了起来,这种维吾尔集体舞称作“麦西来普”。我写的关于此次活动的信息简报的最后一句就是,“庆祝活动在工作组成员和群众共同跳起的欢快的麦西来普歌舞中推向高潮。”

歌舞表演

颁奖

我们还邀请了乡卫生院、乡计划生育服务站来到村大队院子里开展免费检查,并宣传卫生、计生等知识。县电视台也来人,采访拍摄了很多镜头。大概是因为我们在这里的缘故,正好今天也避开了明天的高峰期,这次活动的规模和标准对于一个村来说,的确算少见了。

看起来妇女们都在享受整个活动,老的、少的,有孩子的、没孩子的,能自己行走的、行动不便的,能来的应该都来了。这的确是一次妇女们的盛会。我从她们的眼神和微笑里看到善意、拘谨,或者一些茫然、无措,但没有看到憎恶。我很惊奇于村干部们的动员能力,现在还无从了解她们是真心地乐于参与这些活动,还是被动员说服甚至迫于一些压力,不知她们听到副县长那些可能每次大会上总会有某个领导对她们说的宣教言辞会作何感想,不知她们对我们这些“乌鲁木齐”来的人有什么期望。我们来此的任务是坚硬的(都是一些帮助建设提高等社会经济方面的),但我很想触碰她们柔软的内心。那种深切地想了解他们的悸动再次勃发了起来。

从清华园到南疆 202_年3月8日

终于赶上了,好险!今天村里很热闹,县里大清真寺的伊玛目来讲座,这是我们住村后组织的第一次关于宗教的活动,可谓盛况,过几天推送的笔记中也会首次涉及南疆宗教问题。下午我们组织了村里排球比赛和篮球友谊赛。晚上去县城洗澡(村里不能洗,只能隔几天去县城,这几天准备自己盖一个浴室),我们自己开着昨天到位的国产商务车,路不熟所以各种耽误。刚回村部。

昨天举办了庆祝三八妇女节的活动,今天主要的工作是一些内部建设,与村民们没什么接触。我抽空详读了昨天微信公共账号“飞翔的石头”推送的我的朋友echo小姐的《从耶路撒冷到新疆》。文章中选译了MIT的“城市愿景——过去和未来”公开课内容。这个课程以耶路撒冷为案例,多学科交叉,让学生构想如何建设202_年的多元文明和差异化共存的和平耶路撒冷。课程应该是一个体系,选译的部分主要关于群体身份认同和民族冲突。echo小姐最后的引申很有启发,她写道,“我相信民族之间的矛盾,宗教之间的矛盾,其实和人与人的关系一样,只有彼此了解才能逃脱仇恨和冲突的怪圈。”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对于所谓“新疆问题”的认知过程。

202_年硕士毕业选择到新疆工作的时候,我们那些共同选择的同学经常在一起讨论新疆,但从没有谈起过民族宗教的话题。那时候正是新疆新时期的开局,关于新疆跨越式发展机遇的宏观报道随处可见,我们也深受鼓舞。我接受的数次媒体采访,都大谈宏观的新疆机会,宏观的理想信念。到新疆工作的前一年多,是在乌鲁木齐的开发区,这是新疆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虽然做组织工作,但每天见闻都是经济发展,基本没有接触民族和宗教话题。之后接触南疆信息多了,偶尔会和同事讨论起来,也只是泛泛而谈,觉得这个问题离我很远。在乌鲁木齐生活的两年多,除了城南很少去外,其他地方不管白天黑夜都常去,有时也会晚上两三点一个人回家,从没有异样的感觉。对于发生的很多事件,都仿佛只是一个概念。我真正开始关切这些新疆特色的问题是在去年后半年读了一些相关书籍资料后,而这次昆明的事增强了我想的愿望:到底是什么回事,怎么办?

echo在文章中说,“国人总是情绪激烈而认知欠缺”。我想,如果能在激烈的情绪下垫一点理性或感性的认知,总不至于纯粹是情感的宣泄。而我从清华园到新疆,两年多后,在要真正抵达南疆之地时,才产生了迫切了解此地此人的想法,对于常年生活在疆外的人来说,去了解或者产生想了解的意识怎会容易呢?所以更觉得此行的意义,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如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增进外界和新疆尤其是南疆相互了解,也许可以为减少昆明那样的事件造成的恶劣影响做一点微薄的贡献吧。虽然我身在机关,但这种了解传播是纯民间的,我相信,民间的理解与认知,对于政府解决问题意义重大。

书本上的新疆、南疆是一个词语一个概念,而到了此地后这些都是身边的活生生的存在。每当夜晚听到村儿里的狗叫时,我总有些恍惚,仿佛回到了三千多公里之外的老家,这一切是那么相似。

我在来此第一天结识的朋友小艾,昨天送了我一盒德芙巧克力。可能是她女朋友怕吃了会胖或者不愿意过“三•八”节日而没有收这个节日礼物,所以转送给我。我感到很高兴,他当着我所有同事的面送,大家很羡慕我,我在微信里开玩笑说自己交到了“好基友”。今天我送了一罐自带的咖啡给他作为还礼,他很高兴。他告诉我明天要参加集体学习,不能来村里了。

“要想我哦!”他走的时候说。

第二篇:202_新疆南疆会议心得体会

202_新疆南疆会议心得体会

11月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南疆工作会议在喀什市举行,此次会议是自治区成立60年来首次举行全面研究部署南疆工作的会议,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对于今后南疆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具有长远意义。

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省区为一个地区的发展而专门召开工作会议并不多见,但在最近几年新疆就经历了数次,国家层面的有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层面有这次南疆工作会议。

为一个地区召开专门的工作会议一般需要怎样的先决条件?这种会议又会带来怎样的作用和效果?

自治区社科联研究员戢广南认为,自治区党委南疆工作会议与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比较类似,都是针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而单独举行会议,反映出该地区在发展上对全局所具有的重要性和急迫性,需要集中力量高位推动,以达到加速发展,带动整体的目的。

就南疆会议而言,南疆四地州在新疆全局发展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张春贤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南疆是新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新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

“南疆具有新疆当前发展的所有特点,偏远、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口岸众多、战略地位重要,因此,只有把南疆建设好,稳定好,新疆才能实现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发展目标。”戢广南说。

治疆难体现在治理南疆难,从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到19省市援疆,南疆都是新疆发展的重中之重。如在对口援疆省市的分配上,支援南疆四地州的有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浙江、广东等,都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市。而自治区开展的“访惠聚”工作组下基层,干部也多部署在南疆。此外,为拉动就业而布局的纺织 服装产业、特色林果业也大多布局在南疆地区。

南疆工作会议提出用5年时间,南疆贫困县要全部摘帽,在反分裂斗争、防控维稳、民族团结、宗教事务管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5年时间对一个地区发展来说并不长,甚至非常短,要想实现南疆发展目标,从时间上讲已经非常紧迫,急需通过这种特殊对待 的会议来明晰目标,凝聚共识和高位推动。

202_年,全国要建成小康社会,新疆不能例外,南疆地区更不能例外,此次南疆会议,就是在以往南疆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更高的全盘谋划。从会议效果看,达到了4个效果:一是明确目标、路线,二是听取各方意见,三是凝聚共识,四是发出动员。

“南疆四地州各自情况虽稍有差别,但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特点、所面临的问题具有相似性,将其作为整体推进,更容易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戢广 南说,当前新疆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南疆作为新疆发展的重点地区,未来5年将会掀起一股新的发展热潮,南疆会议的召开,使南疆的发展进入攻坚深化时 期,通过集国家、新疆全区之力,使南疆发展获得重大突破。

篇二:

到202_年,在现行标准下,南疆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11月3日召开的自治区党委南疆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加大南疆扶贫开发力度,确保全面实现脱贫目标。

“什么叫全部脱贫?就是一个都不能落!”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党委副书记、州长帕尔哈提·吐尔地说,克州必须要落实好会议精神,围绕总目标开展一切工作,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千方百计增加各族群众收入。

据了解,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202_年扶贫攻坚的目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南疆工作会议提出,扶贫开发是南疆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新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新疆将用好国家扶贫的特殊支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 发展力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性。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 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

“南疆工作会议针对脱贫工作,提出要针对不同群体实施各自不同的扶贫方式,比如对有劳动能力的通过支持发展特 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帮助其提高收入,对那些丧失劳动力的实施兜底保障,这种多种方式、因地制宜的扶贫方式需要在今后进一步认真总结,找出一条符合当地脱贫实 际的扶贫方法,确保脱贫群体不出现反复。”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副校长何卫刚说。

南疆地区扶贫由来已久,从国家到地方,从企业到社会,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可谓不大,但扶贫效果始终不佳,没能根本扭转贫困的总体局面,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和扶贫方法以及观念有一定关系。

“以前我们的很多扶贫都是点对点的帮扶,比如对口单位给贫困户免费送几只羊,通过繁育增加收入,这种方式能在短时间内使贫困人口脱贫,但随着帮扶对象的 离开,或者市场行情的变化,脱贫人口会再次复贫。”何卫刚认为,点对点,缺乏整体性规划的扶贫往往难以抵御市场风险,难以长远。

因此,何卫刚认为,今后南疆地区脱贫需在扶贫方式方法和观念上进步,把扶贫政策和项目,同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教育放在一起,不仅要发挥各级政府部门的帮扶能力,还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到贫困地区去,立足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把外部世界的文明和信息,持续不断地传递给他们,在增强他们自信心的同时,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脱贫致富的活动中来。而只有把政府、社会和市场力量,同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主动性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扶贫开发工作才能够取得 跨越式发展,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也才能够最终实现。

第三篇:新疆下基层日记(七):美丽的“意外”

新疆下基层日记

(七):美丽的“意外”

关键字 >> 新疆南疆下基层日记沙棘林湿地公园乌什县沙棘林湿地公园团支部阿克苏扶贫项目公费医疗边疆战略基层治理

游沙棘林湿地公园

【作者4月22日按:主页君周末在村里尝试了不少新东西,第一次用同事朋友带来的amaretto、水蜜桃饮料(本应用柳橙汁)和本地苏打水调鸡尾酒,第一次在电话指导下腌制泡菜;还为此作打油诗一首:洋气调鸡尾,居家腌泡菜;皆为一腹足,感恩心常在。新鲜,恐怕是能给人最大程度来乐趣的东西了。村里的生活虽然相对艰苦,但常常有新鲜,所以常常多乐趣。】

202_年4月19日

我们的游沙棘林湿地公园一定程度上是个“意外”。来村里四十多天,周围环境逐渐熟悉,望着满眼春绿,大家便计划着趁周末去踏青,终于在今天成行了。

昨晚我没有休息好,一上车便迷糊。一觉醒来,车停在了一处空旷地上,小欧在用维语说着什么。下车看到一个不小的广场,两边各有一排房子,正对面是高峭的木质大框门。广场是沙黄色,房子是沙黄色,大门也是沙黄色。门的横框上红字楷体写着“乌什县沙棘林湿地公园”。

小欧是同事的朋友,曾与几个朋友一起来村里看我们。她在本地长大,维语说得很好,大学毕业做过导游,现在是一名小学老师。有她在更热闹,我们也有了向导。因之前的工作,她与这边的负责人很熟,很快就安排好了。

大门里的木栈道紧连着一个小桥,桥两侧各有小鱼塘;水是透明的浅绿色,能看见池底石头上的斑痕和冷水鱼身上的每道鳞纹。过了小桥是一个倒人字路口,木栈道通往丛林深处。“人”字下方的空地上对落着两个木秋千,再往下是一道蓝色静水,不知是湖是河,因为水道的那边是一片灰中发绿的灌木丛。

那灌木丛便是沙棘。丛林有一米多高,呈灰白色,上半段有褐绿色嫩枝冒出,枝上棘刺较多,叶细窄状。沙棘是落叶性灌木,耐旱抗风沙,可在盐碱地生存,广泛用于水土保持。根、茎、叶、花、果均含丰富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用于食品、医药、轻工等许多领域。沙棘的果实成熟时呈亮红色,维生素C含量很高,有维C之王的美称。根据景区资料介绍,这里的沙棘部分野生,也有人工种植;水多由泉水上涌汇聚而来,与托什干河相通。

我们先乘船走水道。从秋千旁登上一艘不大的游船,舱内有木质座椅。船缓缓向前荡漾,在沙棘林围成的水道里弯转。沙棘本是适合沙地的植物,却在这水地里茂盛生长,水岸更有许多沙石。水与沙在这里达到奇妙的平衡,造就一种别样境趣。然而这与大海大湖岸边的沙滩却不可相提并论,也许这片水的几公里之外,便是茫茫戈壁了。水是蓝绿色的,但它的蓝远不如海之蓝那般厚实凝重,它的绿也与江南水乡里的碧波荡漾有所不同,这样的水我只在尚未曾到过的新疆喀纳斯的照片里见过——那是一种粘稠的蓝绿混合,仿佛蓝绿色的牛奶一般,承载着一个旖旎的梦幻。

船行不远便在一处廊桥靠岸,我们改行陆路。廊桥是一处水闸,闸下形成小瀑布,水流拨动一个大水车,也有趣味。沿着路往深处去,错落着大大小小几个人工湖,都有沙棘包围,湖上不时有白色大鸟舒展着羽翼。我们在湖边捡了不少形色别致的石头,充分发挥想象力,赋予它们各种形象和含义。

整个公园有一千五百多亩大,沙棘林的观景道也有好几公里。我们没有继续往前,而是从林中小道折回。林中偶有野鸡窜出,几处小溪旁围着木栅栏,置身此景,如临画境。穿出丛林快到门口的草地上立着一座木质瞭望塔,登塔俯瞰,园景尽收眼底。沙棘林灰绿苍茫,白色林间小道曲折其间,从塔下穿过伸向远处。塔下刻着四言“瞭望塔赋”,介绍登塔可见的园内风光,有几句比较有意思:

涓涓溪流,汇聚成河。清澈见底,沼泽草旬。沙棘丛生,百里延绵。鸟为天堂,栖息繁衍。

我们出园向负责人告谢后,就驱车午餐了。小欧联系了农家乐,到了之后发现附近好几家今年都还没有开始营业。于是只好去县城的一家饭馆,那里的烤鱼很地道。饭间大家饮少许啤酒,我没有喝,下午便由我开车。小欧因为没有联系好农家乐而很感抱歉,一定要去找一家开业的。于是其他人去爬县城公园里的燕泉山时,我带她去周边访寻。

小欧祖籍重庆,兼备了重庆女孩的干练和新疆姑娘的豪爽。在农村的许多个岔路口,她用流利的维语招呼老乡,向他们问路,有时还开几个玩笑。我忍不住好奇,“你的维语是怎么学的?”“没怎么学啊,从小听着听着就会了。”我们终于还是找到了一家开业的农家乐,不过也没去,等到以后再说。

回去后我才知道我们是如何“意外”地去到沙棘林湿地公园的。我们原计划是到这个方向的河边,但同事都来提知道这个公园,并开着皮卡在前面带路,后面大车上的人都以为是迷路了才来到这里的——都来提没有提前和我们说,实际上我们也并不在乎去哪。

在南疆的辽阔原野上,与这样一片沙棘湿地不期而遇,的确可算一个美好的“意外”吧。团员青年们(4):大会与趣味运动会 202_年4月15日 1 团员大会的主要内容是吸纳新团员和选举团支部委员会,团支部书记小艾主持。这次准备吸纳的3名新团员,都是初中毕业、自己希望入团的,当然提前由村党支部把关了他们的情况。如严格按照章程,他们应该先写入团申请书,然后通过一段时间培养考察才可入团;但村里不太具备这样的条件,也为了扩大队伍,所以先搞仪式再补程序。入团仪式程序较严谨,宣誓时老团员与新团员一起重温誓词。小艾提前翻译了誓词,并且担任领誓,大家对举起右手的动作似乎有些害羞。选举环节由村支书主持,举手表决。先介绍候选人基本情况,再依次表决,都顺利通过。

选举结束后发放填写了职业技能培训意向调查表,大家都比较积极,没有发到的还主动寻要。表是实名制,这样除了解面上的情况,还可掌握个人的具体需求。有的除了自己填,还为没来现场的丈夫代填了一张。我觉得这次调研质量较高,后面会进行专门统计分析。还发放了番茄、玉米种植等农业技术辅导书。

为新团员佩戴团徽

新当选的支委、新团员、老团员都有代表发言,内容并无新奇。新团员代表是位刚毕业不久的女孩,她在我们办公室手写了一篇小稿子;我让小艾提醒她要讲的要点,小艾一看,人家写的大部分就是我要提醒的。村支书、县团委的副书记、我们工作组都做了简短发言,祝贺开会、介绍情况、提出要求等。

这次大会被乡团委定为基层团组织换届现场观摩会,乡其他村的大学生村官都来列席会议,主要是观摩会议组织程序。对于一个村团支部来说,今天这样的程序可算比较正式严格了。会后为每名团员发了团徽,大家佩戴起来拍了张合影,这应该是村团支部第一张合影。会后搞了个趣味运动会。之前大会上就宣布将团支部按照村民小组分为5个团小组,来自每个小组的支委担任组长。运动会便以团小组为单位展开比赛。

比赛项目有跳大绳、男女混合投篮、双人三足跑和端乒乓球接力跑。这些都是常见的团体游戏,大家玩得很投入、很高兴。5小组大绳一次跳了17个,远远超出其他组的个位数。投篮比赛每组5人、每人5个,女生投进一个算2个;男生们似乎都比较弱,3组第一轮就派女生率先投进两个得了4分。5组第二轮派上一位彪悍御姐,捧着篮球竟先亲了一口!可惜一个也没进。双人三足跑大概是第一次玩,很兴奋却不得要领,还差点摔跤。端乒乓球跑则因为难以界定作弊,引起了一些关于规则的嬉闹。

趣味运动会

整个活动气氛热烈,高潮不断。参与的女生不少,都很积极。因为农村结婚早,女团员们实际很多都已经结婚了。听同事说,她们平日大都困于家务,家里老人和丈夫也管得紧,出来参加这样活动的机会不多,所以活动中尽量优先让她们上场。

开心领奖 奖励了各项活动的一二三名,奖品是洗发水、毛巾、香皂等实用生活品。其实根据以前举办类似活动的经验,不排除有些人是为了奖品而来,不过这也无可厚非。

阿克苏市之行

【作者4月24日按:今天是住村整50天,笔记诞生43天,共发布30篇笔记,正文共计50000字。嗯,这可以算是一个刻度点,但写多少篇、多少字都不是目的,甚至坚持多久也不是。还是回到最初的宗旨,主页君希望通过这些简单质朴的文字,记下的这些平常琐碎的小事,能让您对新疆、南疆、南疆农村增进或者改变一点了解和认知,消除一些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误解,增进民族、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不同思想的共融。这也许是一个过于宏伟的目标,可是,事情总不能停留在宏观的概念下而不顾细节,总不能停留在舆论的**里而罔顾事实,总不能停留在遥远的传说里而不顾亲历。庆幸的是,的确有不少读者留言,表示笔记不同程度改变了TA们对南疆的认识。】

202_年4月21日 1 这是我住村以来第一次去阿克苏市。我们一行六人,除了工作组三人,还有村支书和两位村民,由我开车。目前工作组临时配了一辆国产商务和一辆东风皮卡,没有专职司机,只好我们自己开。

早早吃过饭就出发了。从村里到阿克苏市有一百一十公里,其中一百公里都是村镇公路。由村向东行几公里就到乡上,乡再往东还有两个本县乡镇。这段路有三十四公里,路两侧满是密稠的碗口粗的白杨树,清晨柔劲的阳光斜洒树梢,透过枝叶落在林荫道上,行在其中让人觉得仿佛移步于斑驳的光影之间。林荫道结束处,路便进入了没有人烟的荒原。辽阔广博的原野上,一条黑色公路蜿蜒其中,时而弯曲时而起伏,两旁不时有山丘凸出。如果说林荫道让人感受了美丽乡村的舒心惬意,那么这原野上的长路则让人感到豁达宽广。仅仅几十公里,就有如此转变对比,这景象大概只有壮阔的新疆才能有了。

阿克苏街景

阿克苏市是一个县级市,是阿克苏地区的行政中心。市内绿化很好,街道宽阔整洁,看上去比乌鲁木齐感觉好。刚入城的位置在北大街,向南行两个路口就到了市中心,各种品牌店铺林立,各民族行人熙熙攘攘,很是热闹。路边有刷卡的自助公共自行车服务,倒是新奇,毕竟这是南疆的一个小城;这种服务乌鲁木齐是没有的,我曾在东南地区的城市见过。红绿灯设置很人性化,每个灯变灯10秒前都会有数字显示,这又比乌鲁木齐好了。所以进城第一感受便是,这里的生活舒适度绝对要比乌鲁木齐好不少。

自助公共自行车服务站

午饭在朋友推荐的一家民族特色餐厅。弓形内顶、木制圆顶包间门、竹制太师椅和屏风、青铜色吊灯、西式餐具、墙上的整张牛皮标本、红色砖墙和昏黄的灯光,这些元素使维吾尔民族特色与中式、西式风格巧妙结合,营造了一种独特雅致的风格。餐厅汉族顾客不少。我们点了些素菜、面食、烤肉之类,菜品精致、口味不错。此行的第一任务是为患精神病的村民亚森协调解决大病救助公费医疗的事。

亚森是我们村村民,我们走访时了解到五年前他赴外地拾棉花过程中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原因不明),被鉴定为二级精神残疾。这几年多次住院,每次钱供应不上的时候就出院,一直没有康复。原本小康的家庭也因此返贫。这次一同来的两位村民便是亚森的哥哥和妹妹。

他们之前了解相关政策后向我们提出,能否帮助协调将亚森的治疗纳入大病救助公费医疗。我们随后向县民政局反映了亚森•克热木的情况,民政局表示符合大病救助的条件,并及时办理了县里的手续。县财政局也根据规定纳入县财政公费医疗范围。但这些都还需地区部门审批。

我们进城第一站便是地区民政局。局长的汉语说得非常地道,音色音调都很像他这个级别(正县级在地区算高级别了)的汉族干部,甚至长相也有些像汉族人。他以前在乌什当过县长,所以对县里情况很了解。在他的协调下很快办理好了相关手续,还将民政局主管、亚森所住的地区康宁医院党委书记叫来一起协商亚森的治疗。等待办手续的过程中,这位昔日的县长操着他那略带甘肃口音的汉语,向我们讲起了两年前他刚到民政局上任,面对单位人心不齐、作风不好的状况,如何采用严格会议纪律、倡导集体广播操、开展定期集体劳动等办法,扭转局面,摘掉连续几年年终评比不称职单位的帽子的事。离开民政局前,局长为亚森的哥哥送上了1000元临时民政救济金。随后我们随着康宁医院书记到医院看望亚森。这次他已住院6个月,花费9600元,最近因为欠缴住院费,多次被催促出院。医院在市西北郊,和地区敬老院在一个大院子里。门是锁起来的,院子里有穿着病号服的病人在玩耍嬉戏。通过平时关着的门,我们到达了亚森所在的重病区,亚森看起来气色不错,可以认出村支书了,还与大家高兴的攀谈。病区里病人不少,护士介绍这里住的都是比较严重、需要长期住院的。

接着去财政局办理手续。因为之前的协调,财政局办理了加急审批,正常需要一个多月的手续当天就办好了;再把手续交到康宁医院,这件事就办好了。亚森的哥哥定是很高兴感动的,不过当时我没有看出他的情绪变化。之后了解到,他向村支书说,希望中午拿出200元出来,请我们一起吃饭。村支书对他说:今天这个饭不能吃,你现在减轻了负担,最紧要的是赶紧勤劳致富,把家庭经济情况扭转过来,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再吃你的饭。

我们准备为他购买50只鸡苗,并将他纳入工作组成员每人一个的结对帮扶行列,将来有扶贫项目也会优先考虑。亚森被纳入助残项目,将得到4000元补助。亚森的事上午全办完了,午饭后我们去了地区人民医院院长办公室。

我们刚到村里时发现村支书艾合麦提患有胆结石,已经比较严重。于是及时联系了地区医院,并将他送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一开始艾书记不想去,觉得我们刚来,马上又春耕,他走不开;大家多次晓以情理劝说,他才愿意。地区医院得知这些情况,给予了多方照料,手术很成功,恢复得也很好。他很快便返回村里张罗春耕的事了。

为了表达感谢,我们以工作组名义向医院院长、艾合麦提以个人名义向医院普外科制作了锦旗,这次是专程来送锦旗的。这是一种很普遍的做法,但是很受院方重视。因为提前预约,他们知道我们的来意,办公室里早有医院的宣传人员以摄像机和照相机等候。

送完锦旗后和院长、院党委书记闲聊。院长姓宋,五十多岁,本地长大,聊天时喜欢和我们的维吾尔族同事讲维语,而同事则用汉语——就这样汉族人讲维语、维族人讲汉语的聊了一会。党委书记是维吾尔族——党政两个一把手分属汉族和少数民族在新疆是很常见的搭配——,长得很可爱,汉语发音不是很准,但还是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了文化大革命期间他父亲曾在我们村劳动改造的故事:“当时嘛不知是反左派嘛反右派,搞不清楚,我爸爸嘛是教师,就被下放到农村了嘛。”不坐多久就出来了。医院院子不小,有几个地方在施工。书记告诉我医生职工共有202_余人。我们随后去一家安保用品店,为村里的民兵购置了盾牌、头盔等物品。

返回时刚好傍晚。车子疾驰在灰黄的原野,远处夕阳斜照在托什干河上,满眼辉映,不一会又进入光影迷离的林间。我们快速地前进,逆光却一直散布在前方的树干间,仿佛一种眷恋,又仿佛一种指引,伴着我们回到那个遥远的村庄。

第四篇:从程序员到项目经理一

从程序员到项目经理

202_-9-28 11:59:26作者:sina

要走向管理层,英语一定要学好。沟通很重要,要做好管理者,先学会做人。多跟下属沟通,多为下属着想,而不要去巴解讨好上司。体谅下属,把项目计划做的尽量合理,不要让下属加班,给下属发展和晋升的空间,这样才能是下属有干劲,才能把项目做好,你才有更高的升迁机会。只有把自己知道的不断的让你得力下属知道,只有提拔起一些得力的下属来,你才有时间和精力去向上爬,不然你抱着不放,就没有升迁的机会。管理不是喝酒抽烟那么简单,那只是过去的那种不思上进,耽误自己前程。

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做PM不是混,是要把项目做好,这跟做人是一个道理,这也就是为什么

做管理要先学会做人的道理。

pm的整个工作重点是什么?如果做为一个PM,技术不高怎么对付组里的牛人。

1.从程序员到PM,是一条脱变的路,事实上程序员走的路最终不应该是项目经理。首先有一点需要明白的就是,一定规模的项目中,项目经理不需要太懂技术,他可以是一知半解。项目经理的任务不是在技术方面,技术相关的应该交给SA去做。项目经理更多地是做管理,沟通等工作,你如果可以的话到书店查看一下关于项目管理的书籍,你就会明白。当然对于小项目来说,有可能是PM,SA是同一个人,而这样的项目经理更多只是SA加上一些管理工作。要做项目经理,你就首先告诉自己不再去碰技术细节了。程序员并不是一个培养项目经理的好环境。所以没有什么从Coder到什么developer再到SA然后是PM的路,这是一条比较悲哀的路。在大公司,SA下一个目标不是PM,而consultant,然后是senior consultant,PM走的是另一条路,所需要的技能不是技术,技术给PM带来的能力提升是很少的。在项目中你最后能分清楚PM与SA的关系及各自在项目中的分工与用途。

2.其实我蛮同意 gzlucky(Lucky)的看法的,确实是我们公司不少项经理就是不很能跟得上现在的一些技术,因为很多人都快年近四十,儿子都上高中了,要他们再学新技术真的难度比较大,他们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天天找手下的程序员,布置这个任务,询问那个任务做的怎么样了。不过我的头倒是和我一样编程,他手下写代码的就我一个人,他自己也会ASP和JSP,但是可能对.NET不熟,就由我来主负责了。我觉得项目经理还是像他这样的好,自己也能懂不少技术,可以服人。但是我的头儿好像在沟通这一块不是非常出色,当然也有可能是俺太内向,不太与他沟通,所以他也只是在交待任务后就不再多询问,而不像别的项目经理天天追程序员后头问。我想问问各位,你们看哪种项目经理才是比较好的,像我的头儿这样的,还是像某些喜欢追程序员后面问进展的。

3.(作者是两黄星)原来在一个小公司做过半年的DM,一年的PM,后来为了让自己的技术更扎实一些,离开了原来公司,现在在大公司做程序员,开始后悔了,在大公司里很难接触管理方面的东西,也很难晋升,个人认为在小公司做DM,PM,有经验后直接找大公司的PM,这样也是一条路。

或者考PMP之类的证书,然后直接找管理的工作。

希望过来人能给予更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也现在想往管理层发展。

技术很硬了再去做PM,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就犯了这个错,边搞好技术(为了生计)边学管理知识(为了将来),慢慢向管理发展,不能等。有句话说的好,机会是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的。利用业余时间多学些管理方面的东西,所谓人的差异在业余时间。

第五篇:新疆下基层日记(八):青年职业意向调查

新疆下基层日记

(八):青年职业意向调查

关键字 >> 新疆新疆下基层日记南疆抽样调查职业培训意向团员大会医疗卫生边疆战略基层治理

【本文作者Danight是一名工作不久的文科研究生,在北京上完学去往新疆,202_年刚到南疆农村工作。3月初与朋友echo谈及昆明暴恐案和新疆问题,颇受触动,于是借着在南疆阿克苏锻炼一年的机会,通过自媒体让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南疆农村风貌。文章发布在他的微信公众号“下乡笔记”上。观察者网连载系列文章,以飨读者。本文图片亦来自微信公众号“下乡笔记”。】

【笔记归来】村里的夏天味道

【作者5月7日按:笔记归来啦!几天之间夏天突然就来了,中午已经有炙烤的感觉了呢,不过村里还是好很多,没有那么多柏油马路和高楼大厦转发热量,躲进房子里就很凉快。笔记不在的这几天,许多朋友留言交流关心,主页君大都及时回复,个别未能回复的请见谅!(公众账号的消息48小时内未回复就只能等您下次再发来时再回了(⊙o⊙)„)

留言回复和观察者网的评论中有朋友提到,笔记显得不够深入。的确有这样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时间不久语言不通,了解的还不够;另一方面,囿于个人工作,能即时在公众平台上谈论的尺度还是有限的。同时,笔记定位于所见所闻所感,主页君只是在南疆上千个村中的一个,并不能也未曾想代表全部情况。主页君只是如实记录自己所经历的,并最大限度尽自己所能进行一些讨论。】

202_年5月6日

我从阿克苏机场出来时,确切感到了一股热流扑面而来。回来的路上,空气里充斥着炙热,车窗的自然风也不能缓解,不得不开空调。回到村里已八点多,太阳还斜挂在半空。

一周未见,村委会院子里变化似乎不小,一周前还是春天的,现在已变成夏天了。不少年轻人在排球场、篮球场上打球,几个村民在院子里说着什么。而最让院子显得拥挤的,是茂密的树叶。

从四月初到现在,从我看到第一颗绿芽冒出到一片肥润的叶子长成,只经过了一个多月时间。杏花开是两三周前的事,如今已结成了豆大的青杏,摘下一颗这种我老家称为“毛杏”的幼果,随便擦擦就直接嚼起来,一股酸涩伴随着清甜——我已经好多年没有尝过这种滋味了。小核桃也长出来了,细长的果把上挂着一个毛茸的小绿果;梨子与核桃有些像,不过把更长,果是光滑的,没有茸毛。

小核桃

小梨子

姑娘们的衣裳换新而轻便了。大多依然是长衣长裙,但也有个别爱美的,穿上了时髦的夏装,比如来我们办公室复印的这个女孩,白色短上衣、丝袜加齐膝红碎花短裙,尽显青春靓丽。春忙已去,夏收未至,人们乐得享受这消闲。有了更多时间打理家务,傍晚就到村委会来,打球或者闲聊,晚上值班时来的民兵也多了起来(以前只有当日值班的民兵来),在门口的床上打牌。入户时看到已经分家的几个兄弟聚在其中一家聊天议事,妇女们也串门到一起坐在院子里做女红,小孩子围着奶奶嬉闹玩乐。

前几天我利用调休的时间悄悄回了趟北京,这是毕业来疆工作以来第二次回去,上次是在两年半以前的那个寒假。几日之内由南疆农村至京城,又快快返回,仿佛穿越。然而在这“穿越”之中,“新疆”却未有一时远离。4月30日乌鲁木齐火车站爆炸案发生时,我正在清华大学学生餐厅与本科同学聊南疆村里的生活;此后的几天里,这又成为一个必谈话题,提起者无不感到愤慨。事件本身令人发指,而且在那样的档口,的确太嚣张了!坚决支持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坚决反对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然而更关注的是,再次这样的事件,给新疆、给维吾尔人带来了什么?正如11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联名信中所言,暴恐分子剥夺了他人的生命又赔上自己的,他们使整个新疆地区、整个维吾尔民族都受到裹挟和连累。在生活的细节中、在舆论的漩涡中,无处不体现着这一点。首都机场的安检员看到我的登机牌时,我明显察觉到他神情的变化;在专门的通道,另一位安检员向同事暗示对我加强安检(显然她想尽力消减这种行为的刻意性)。对此若说不受一点刺激定是不诚实的,然而作为一名新疆实际的工作者,我从操作层给予理解。这样的情况要改变,只能靠新疆本身。

一方面,我试图从宏观层面加深对所谓“新疆问题”的理解认识,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另一方面,也是更为可操作和实际的,这一年我们在村里,能做些什么?五一五四期间,工作组和村“两委”一起组织了排球比赛、青年舞会等好几场活动,我很遗憾未能参加,但通过同事描述和图片视频知道氛围很好,大家自唱自跳,很高兴、很热闹。村民们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前几天发生的事,但显然这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兴致。这再次提醒我们,普通的维吾尔族老百姓与那些搞暴力恐怖活动的人是截然区分的;但不可否认,如果任由宗教保守思想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必会更有市场,极端分子也会增多,整体上是非常不利的。开展这些文体活动,倡导在红白喜事、生产生活中恢复和强化民族传统,营造一种宏观氛围,挤压宗教极端思想的市场;将大量精力投注在解决村民实际问题和提高收入上,毕竟绝大部分人关心的是自己的日子过得怎么样。正如习总书记在新疆视察讲话中提出的,“让群众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相信日子过得气儿顺、有劲头、有希望,谁也不愿去做亡命徒。

夏天是一个燥热的季节,也是一个万物疯长的季节。好像一种比赛一样,中间总有一段时间是激烈而飞快的。两个月了,从末冬到初夏,当闻到夏天的味道时,在村里的另一个阶段就要开始了。

团员青年们(5)202_年4月23日

我隔段时间会去观察者网看大家对笔记的评论,有不少很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其中一条印象深刻,应该也是一位下乡干部,在喀什。评论中写到,当地老百姓跟他讲,每天在地里干活,休息时间还要参加拔河、打球等问题活动,真是“纳恰尔”(维语“不好”的意思)。

工作中我常会想起这个说法,尤其是这次团员活动。实际登记的人数有近200,而来参加会议的只有60个,动员效果并不乐观。那么,能不能说那些没有来的人就是不支持我们和村团支部的工作呢?实际上,根据后来的了解和实际推测,并不能如此一概而论。

一方面,农民本是散漫的,没有太强的组织性,这是由农业生产方式决定的,且哪儿的农民都一样。对像会议、文体活动这些需要较强组织纪律和集体观念的活动,他们本就不适应,这也是为什么原本十二点的会,到一点才开始。另一方面,即使这些年轻的农民,由于脱离学校教育,逐渐融入农村生活,他们对于集体活动意识和价值认知都不像我们习以为常,可能当地里、家里还有活儿要干的时候,他们很可能就不来参加活动了。所以,我认为虽然许多人没有来开会,但大部分并不是因为不够支持或重视,而是在他们看来,这样的活动价值不大。也就是说,他们无所谓支持或不支持,他们只是对此没有概念。

所以,这样的集体活动,应该尽可能合理安排活动时间,不影响农民作业;同时加大宣传动员,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营造更大的影响力。在内容上也有许多创新空间,比如我们这次没有举行传统的球类和拔河比赛,而新开展了跳大绳、双人三足等,这都是他们没有玩过的,这次很受欢迎,以后肯定愿意来了。越来越多人参与,就是所谓的先进文化引领,用文体活动挤压极端宗教生存空间(因为极端宗教思想外在上的一种表现可以概括为,反对集体的欢乐行为),不断争取和谐宗教氛围。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假如搞5次文体活动,每次有100人来参加,其中有80人每次都来,那么这些活动的影响力是有限的;因为这每次都来的80人,他们基本可以说没有什么问题。还听过一个说法,农村参与集体活动的主力是386199部队,指妇女、儿童、老人。虽然我们组织的是青年人活动,其他活动也有很多中青年参加,但这个叫法和前面假设说明一个问题,本质上,能够动员来参加活动的,是那些即使不动员他们也不会走上反方向的人。而那些有别的思想的,可能从来都不曾进入我们的视线。就好比美国选举公开演讲一样,能到现场听的,大都是支持演讲者的人;那些不支持的,压根都不会去,就算去可能也是示威的。可见,文体活动可以营造氛围,但在团结人方面,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

而团员大会中最活跃、气氛最好的环节提供了另一种启示。

职业培训意向调查时,每个人都认真地填写表格,没领到表的会主动索要;有的妇女填完后,还索要一张空表,为丈夫填写一张(表是实名制的)。这个消息传到未来参加大会的人那里,或许会有人为没来而感到后悔吧。对于切身相关的事,他们的关注度很高。生活方向更清晰,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多赚一点钱,生活在任何时候都会是第一位的。这些切实影响他们生活的事才能真正意义将民心聚拢起来。所以,用文体活动营造氛围的同时,从现实角度解决就业等实际问题,才可在实际意义上团结更多人,且这种团结可以更加稳固。

(系列完)

勒乌金村青年职业技能培训意向分析 202_年5月12日

团员大会时我们发放填写了《村青年职业技能培训意向摸底表》,共收回有效表62份,其中男45份,女17份。全村团员登记人数为190人,男146人,女44人。团员登记年龄段为14岁至28岁,在校学生未统计在内,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年龄16岁以上。对于学习一门技艺,这个年龄段是比较合适的。我想将登记的团员青年作为母本,以填写摸底调查表的青年作为样本,对村青年职业培训意向进行分析。抽样调查的总抽样率和男女青年抽样率分别为32.6%、30.8%、38.6%,这在统计学上来说算比较高了;所以相信这样的分析有较高的置信度。

调查表为实名制多项选择。基本信息栏除姓名外有文化程度、性别、特长、身份证号和是否结婚。职业技能培训倾向共设置了11项,分别为:家电维修、烹饪、农机维修、裁缝、机动车维修、林果业管理、驾驶、护理、建筑工、电焊工和畜牧养殖。

姓名、婚姻情况和身份证号这些个性化因素是为以后开展工作方便备查用,未做分析。这是调查实名制的一个重要作用。特长栏大部分填“农民”,个别有填球类运动等,与主题关系不大,未做统计。

实际上统计分析的因素有性别、学历两项。学历方面,所有样本除1名女孩未填写外,其余全部为初中学历。这与日常了解的情况是相符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年轻人至少达到初中学历;初中以上或者考上大学,高中毕业辍学的基本都外出寻求发展机会了,不在农村生活。由此可以推断,将来绝大部分本地农民的学历为初中毕业。

按照性别分析如下。

勒乌金村男青年职业培训意向分布图

男青年职业技能培训意向分布如封面图所示。由图可见,最受男青年欢迎的职业培训项目是驾驶,意向率(指选择本项人数与填表男青年人数比率)达77.8%。我们走访了解的情况是,许多男青年的确想学驾驶,然后或自己买车跑黑出租或为别人打工。但是目前学车很难,只有地区有驾校和考点,要想学只能跑到110公里以外的阿克苏市;有时候考试早当天来不及,只能提前一天住在市里,增加不少开支。所以入户走访时许多村民提出我们能否帮忙协调在乡里或县里办驾校设考点,方便学车;但这件事并不容易,目前还没有列入计划。

排名第二的是畜牧业养殖,意向率为68.9%。畜牧业养殖得到这么多青睐倒是意料之外的,可能大家已经普遍看到了养殖的效益。目前村里大都是零散育肥,一家十几只羊的情况比较多,养殖大户不过四五十只,大规模的较少;而且养殖大都凭经验,按照科学方法养殖的更少。但是前面调研知道,规模养殖的困难在资金投入而不在技术,且畜牧养殖的技术在规模化的情况下才能派上用场。在一个自治区财政资助50万的项目意向中,我们申请了规模化养殖;将发动积极性较高的村民,成立合作社尝试规模化养羊。

排名第三的是机动车维修,意向率为35.6%;这方面目前了解不多。林果业管理排第四,意向率为24.4%。林果业管理实际上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全村核桃种植达3200亩,通过春耕动员会了解到,这的确是一个技术活。技术要点掌握或不掌握,对产量影响很大,当然对农民收入影响也很大。

后面几个比较接近,建筑工17.8%,农机维修和护理均为15.6%。实际上,建筑工和电焊工对于农民来说,是实用且提高收入较快的工作。目前这边干建筑的大多是四川人,村里砌围墙、盖家用房全是汉族人干,本地人只干些小工(打下手);而一个大工(技术含量最高的建筑工)日薪最高可达四五百。男性护理在内地也好像还不是很普及,但意向率不低,倒是有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图中最后三项“自主创业”、“家禽养殖”、“蔬菜种植”都不在原表中,为填表者自己写的。“家禽养殖”和“蔬菜种植”大概可归为“畜牧养殖”和“林果业管理”类,只不过更细化。目前了解,“自主创业”大概有几类个体:开铁匠铺、贩卖蔬菜、在巴扎上倒卖牲畜、跑黑出租或做服装贸易(赶巴扎卖衣服)。从事这些的几个人都很能干,家庭经济条件也较好,尤其是做服装贸易的,绝对可算上村里的“大户人家”了。

勒乌金村女青年职业培训意向分布图

女青年就业意向分布如上图所示。

由图可见,最受女青年欢迎的职业培训项目是裁缝,意向率为76.5%。裁缝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我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时,我老家甘肃东部的村镇还很流行自己带布到裁缝店里做衣服,进入新世纪就很少了,人们选择了实惠又方便的各种加工好的衣服。而在这里裁缝的职业似乎还很有活力,人们以布匹互赠礼物,再去裁缝那里将这礼物变成一件合身的衣裳。李娟笔下的阿勒泰小镇里也有这样的故事。裁缝,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多么恰当的职业呵。

排名第二的是烹饪,意向率为47.1%。嗯,女人做饭也很恰当,只是目前全疆各地大小清真餐馆很多,但主厨似乎都是男人,女人大多担任服务员。林果业管理和畜牧业养殖分别得到29.4%、17.6%,列第三和第五。这两类大都是家庭经营,需要夫妻合作。护理排名第四。县里的确有专门的培训项目,我们的一位村医就是经过两年这种培训(后续笔记会述及)而到乡卫生院担任护士的。相对于维修、建筑等意向率为零的男性化很强的职业,驾驶也得到了一定关注;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女性思想解放程度吧。

这次调研可算作“访民情”,而这样的分析只是以此作为剖析社会的一个维度。开展实际的培训才能“惠民生”,进而“聚民心”。前段时间我们单位的工作队协调了一个赴乌鲁木齐进行电工、烹饪等技能培训的项目,但由于多种原因尚未成行。

一件小事 202_年5月14日

早饭时接到紧急通知,各工作组组长一小时后到工作队开会。我们单位4个工作组住在同一个乡的四个村,组长们经常要去队长所在的9村开会。

我是工作组“司机”之一,今天由我开皮卡车送组长开会。为了不耽误工作,我将组长送到就返回了,会后他搭别组的顺车回来。

两村之间有十几公里,除一段较好的县级公路外,大部分是损坏较严重的村道。回来的路上车开的很慢,离开9村不远的一个路口,看到一名妇女招手。犹豫了一刹那,我停车了。

摇下窗户听到她用维语口音的汉语说,“乌什县嘛?” 我赶紧摆手,“不是不是。” “6大队嘛!”

我明白她的意思是把她捎到大路口,那是6村的村口,在那里她可以搭公交车去县城。这里每个村都有一个音译的汉语名称,但长且难记;为了方便,平时都以序号称。比如我们村叫勒乌金村,也是4村。大队已经是多年前的称呼了,但这里的人们还是习惯将某村称为某大队,将村民小组称为小队。

我还没作出反应,她就开始拉后座车门;一下子没拉开,我打开副驾驶车门,让她上车。其实我心里挺打鼓的。单独开车行路本就违反了我们关于“出行不得少于3人同行”的规定,不过在行驶的车里毕竟没有太大隐患。现在我又擅自停车,还搭载了一个陌生人。

后来我回忆停车时的心态。如果在内地很可能不会停,但是在这里,一方面出于一种好奇,更多的是一种面对信任的不忍辜负。车走的慢,她看到了我是汉族人,应该也猜到我不是本地人,但还是大大咧咧热情地伸手拦车——那一刻她对我一定是抱着信任的,她相信我会停车,相信我有这种善意。而我又怎能以恶意揣测,去辜负这种信任呢?

虽然如此,她上车的过程我还是一直紧盯着,怕突然有什么举动。车子开动后,我主动闲聊起来。“你嘛乌什县嘛?” “我嘛,巴扎„„”

我感到奇怪,县城的巴扎在星期天,今天星期三,应该是乡里的巴扎呀。她接着说了句维语,我猜大概是问我去哪或者我的身份,于是索性都说了。

“我嘛,4大队去,工作组的。”村里呆的久了,与村民说话时自然就照他们的语调了,而且会像维语一样将宾语前置。“噢噢,工作组嘛知道。我嘛,8大队。”维语里“工作组”也是“工作组”,涉及到党政专用词的几乎都一样,比如“书记”、“组长”、“大队长”等。所以“工作组”这样抽象的汉语她也能听懂。

“你们也有工作组吧?” “有,有~”

本来还想问她们村的工作组是哪个单位的,但是通过刚才对话我判断这位大姐的汉语水平虽然应该比我的维语水平好一些,但绝对好不到可以讨论这个问题的份儿上。而且她也未必清楚,于是只好放弃了。

还是找个家庭话题吧。

“砍起巴郎八?”(“你家有几个孩子?”)“巴郎子(孩子)嘛两个有。”

“砍起亚希?”(你今年几岁?)其实我是想问孩子几岁,但一时没想到怎么说,只好说了这句会的。

她先说了句维语,然后伸出指头,大概是换算了一下,说: “三十二。”

“你嘛,三十二岁。巴郎子嘛,几岁?”

“大的嘛,own拜希。”(这个音实在没有汉字可以标注,倒是与这个英语单词发音几乎一样。)这次我听懂了,十五岁,就是说她十七岁就生孩子了。

“小的嘛,own西給。”嗯,十二岁。

我想问她孩子是男孩女孩,但不知道维语里男女怎么说。只好说汉语,她也没听懂,然后我又换种说话,在多个来回语言和语气的纠结后,她猜到了我的意思。但是说的维语我依旧不懂啊,于是她告诉了我孩子的名字。

“大得嘛,库尔班江。”噢,男孩。“小的嘛,阿斯古丽。”噢,女孩。

接着她说,“我们嘛,两个;汉族人嘛,一个。”这是说上计划生育政策了,实际上少数民族农村户口可以生三个。

我“噢噢”表示认可。她接着问,“你嘛,几个有?” 我赶紧摇头:“羊缸子(老婆)没有„„” “噢„„”

“巴郎子,上学吗?”我趁机把话题转回去。

她可能没明白,于是我指着乌什县的方向说,“乌什县中学吗?” “啊,那边嘛,7大队3小队;我嘛,8大队1小队。”

看来她以为我在问这是哪儿了,我继续问:“巴郎子,国庆中学嘛?”国庆中学是县里三所中学中比较大的一个,附近村里大部分学生都在这里上中学。

“库尔班江嘛,国庆中学。”

我本来想继续问问阿斯古丽在哪上学,但鉴于前一个说的这么困难,还是算了。这个年纪应该是在村小学。我还想问她丈夫在做什么,但维语不会说,汉语说了半天也没相互理解,只好放弃。

路上遇到我们单位其他两个工作组来开会的车,停下来打了招呼。“他们嘛,9大队,开会。”我跟她说。“噢~9大队嘛,呜呜,我们嘛,没有。”

她便说便打着汽车跑的手势。我明白了,这是说9村经常有汽车来往,她们村很少。说话间到了6村村口,向右拐是去县城,左拐回我们村,也是去乡里的方向。我再次问她,“乌什县嘛乡里巴扎?”同时打着左右方向的手势。她打了个向左的手势,“巴扎嘛。”

原来就是去乡里巴扎,这样的话我可以把她带到我们村口;我左拐后她也明白了,于是没下车继续走。

“巴扎嘛,阿斯古丽的衣服、裤子,哈马斯(全部)嘛。”原来是要给女儿置办衣服去。我问她,“依斯明厄孜尼曼?”(“你叫什么名字?”)“吐尔逊古丽。

我们嘛,阿斯古丽,吐尔逊古丽,帕提古丽„„”

她一口气说了好多“古丽”,意思是说,她们的名字大都是某某古丽。

这段路不长,一会就到了。快到的时候,她提醒我在路口停车。路口有几个人在等车。县城有发乡里的班车,每个村口都有一个站点。

当她下车并用汉语跟我说“谢谢”的时候,我突然对这场愉快地交流有点不舍,于是便想为她拍张照。

“电话嘛?”

看我拿出手机,她以为我要她的电话号码,囧„„

“拍照嘛。”我做出拍照的手势,她明白了,于是扶着车门让我拍了两张。

互道再见后就分别了。回去的路上,我回想起这件小事,不禁为一开始的戒备感到好笑,同时内心滋生了一种隐隐的愉悦和自豪。

访村医务室 202_年4月26日

为了全面了解掌握村里的情况,为今后一年和三年工作提供一些基础支撑,我们在入户走访的同时,开展了面上的调研。调研借鉴项目管理的思路,按照内容和对象交错对应开展,以单独谈话和小范围集体座谈的方式进行。我分工的内容是社会事业方面,调研对象为村小学、村医务室和大学生村官。

村医务室共有两名村医,我去的那个下午只有一位在,另一位家里有事先回去了。在村官艾克拜尔的帮助翻译下,我与这位只会几句汉语的中年村医佐热古丽聊了近一个小时,后面又找机会与另一名年轻村医古丽加马力聊了一会,她的汉语要好一些。

村医务室是乡卫生院在村里的派驻点,人员、业务都由乡卫生院管理。医务室坐落于村委会大院里,在我们住的这排平房的西头角上,进门是一个十平米左右的门诊室,左右各有一个差不多大小的套间,分别是治疗室和药房。药房里都是一些常见药,药物由乡卫生院供应;治疗室没什么仪器,最先进的要属一个氧气罐了。

两位村医都是护士专业出身,不是正式编制的医生,而是公益性岗位(一种政府雇用的由人事部门管理的公共服务性岗位,缴纳社会保险),月薪800元(公益性岗位的工资由区县定,据我所知,乌鲁木齐有的区县已经超过202_元/月,南疆的还是较低的),无其他收入。

佐热古丽是本村人,1997年喀什卫校护士班毕业,在乡卫生院工作了1年后,分配到本村卫生室担任村医,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干了16年。古丽加马力是邻村的,202_年初中毕业,202_年1月经过选拔,在乡卫生院参加县里举办的为期一年半的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培训,202_年7月考核合格开始在乡卫生院担任护士,今年1月调至村卫生室担任村医。她们每周一至周五10:00到19:00上班,赶上防疫、卫生宣传的时候周末也要来。

各项规章制度

村里看病开药使用统一的医疗系统,系统联网时每天可平均接待病人30至40人次,联不上时则无法治疗(大部分时候都可以联上),平均每周接待病人150至200人次。

常规防疫每年都要进行,主要有肺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麻风病、脑膜炎、甲肝、乙肝、麻腮风等。村民在医务室治疗的大都是感冒咳嗽等常见病。村里的卫生隐患主要是村民不讲卫生和不按时打疫苗。

计划生育避孕宣传,据了解发放避孕药主要是村妇委的工作 村里共有1398人参加合作医疗(根据村警务室提供的资料,全村共1470人,照此计算,参保率为95.1%),每人每年缴纳70元。县合作医疗办为参保者每人发放一张合作医疗卡,卡上充有300元,一年内有效,可用于门诊治疗。住院治疗费用另外按照比例报销,乡卫生院报销比例为85%,县医院为70%,地区的情况被访者不清楚。

门诊的补助是有配额的,每个医务室必须将一年的门诊治疗费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也就是说村民卡里有300元,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即使需要的情况下用掉这笔钱。今年村医务室补助配额为71896.2元,按每人每次30元算,平均可以有2397人次看病,也就是说一人平均可以免费看1.7次门诊。

墙上的宣传画

为了有效控制门诊费,乡卫生院采取每月配额的方式,如今年1至3月我村医务室免费门诊配额为6000元/月,4月为3840元,这个数字会根据不同季节发病率不同而进行调整。医务人员要将门诊费用严格控制在这个数字上,过多或过少都会受到处罚。这是她们工作中最头疼的事情,她们只能在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情之间将门诊费搭配数额,寻找平衡。

实际上关于合作医疗的这些内容,应该从另一方面佐证一下;但限于工作,目前还没有时间和机会做这件事,这里只能呈现单方面的情况,后面有机会再补上。

佐热古丽希望从三方面改善村里的医疗状况。一是扩建村医务室,配置更好的硬件。目前看病的人多,地方太小,冬天输液的人没有地方去。她甚至已经准备好了一张预算单,详细列出了所需的各种设施和费用,共有30多项,需29000余元。她说这是准备递交给乡卫生院的,正好我们来了也给我们一份,希望可以协助解决。二是增加村民合作医疗门诊补助,目前的补助太少,不能保障村民正常看病,她们也很难协调。三是提高村医的待遇。

新疆下基层日记(一):从清华到南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