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林蛙蛙卵蝌蚪幼蛙的运输方法
编辑:空山幽谷 识别码:23-1089070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2 19:34:11 来源:网络

第一篇:林蛙蛙卵蝌蚪幼蛙的运输方法

林蛙蛙卵、蝌蚪、幼蛙的运输

陈 夷

蛙卵运输 1.要选择卵期。

进入快速发育期的卵团需氧量较大、对震动敏感、对温度要求较高,因此不宜进行密封运输。卵团运输要选择在尾芽期之前阶段进行。这是因为这个时期之前卵团需氧量微小,同时这个阶段的气温一般都还非常低,可以基本不含水(仅基本依靠自身含水量)进行运输,即在短途情况下基本采取纯卵团包装运输而不会发生意外。长途运输可略含不超过1/3体积的水。

所谓“尾芽期”就是卵核进入了拉长变形(在该期之前的卵核是呈圆形的)发育阶段。在卵核拉长之前,蛙卵还处于胚胎发育阶段。一旦拉长则就进入了形体发展阶段,进入这个阶段后卵团对氧气的需求量就大幅上升了,尤其在长途运输中容易发生缺氧死亡或由于缺氧影响后来的发育。2.运输蛙卵前的包装

可直接散放于泡沫箱中进行。每箱装填量原则上不超过该箱2/3,然后将箱盖盖上并用胶带密封捆扎。

为防止运输途中泡沫箱碎裂,可先将蛙卵装于塑料袋中,然后再放置于泡沫箱内上口扎紧。如使用多个塑料袋则不得重叠挤压放置(尤其在长时间存放运输状态下)。3.运输时间

允许运输的时间和温度有密切关系,温度越高,卵粒发育越快,需氧量越大。一般而言气温在5~10‘C时,包装好的卵运输时间不宜超过100小时;10~20C时不宜超过60~80小时;已经进入尾芽期的蛙卵运输时间不宜超过60小时并不得装填满塑料袋,至少留有1/3的空间并注水(可参考蝌蚪运输)。要注意的是交通工具内的温度,其中汽车温度较高,震动较大,这尤其对于已经进入尾芽期发育的蛙卵运输不利。4.运输工具

尽可能采用飞机,运载时间短,温度低,震动小,安全可靠。5。注意事项及蛙卵开箱后的问题处理

装箱时间过长,卵团相互粘连严重。如果不进行及时处理就会影响胚胎发育,降低孵化率。

对于卵团发生粘连,可自制一只铁丝环(用16或18号铁丝较佳),从卵团间的粘连部套入,然后提拉粘连的卵团,可顺利分离开。

运输距离越远、存放时间越长,则盛装卵的工具要大一些、预留的空间要大些并加水装运蛙卵。如果加水运输,加水量应当是卵团体积的1/3。在运输途中,1 既要考虑保持适宜水温,使蛙卵不致热死,又要考虑水的溶氧量,使蛙卵不致憋死。加水运送能减少卵团粘连;保持卵团完整,有利于卵的发育。

蝌蚪的运输

与蛙卵一样,蝌蚪运输要注意时期。笔者推荐在蝌蚪全长25--30毫米时候进行。这个时期不仅蝌蚪已经具有一定的体质适应能力较强、尚幼小需氧量相对小,还因为这个时期是全人工养殖的分池计数期,对各方面管理比较有利。另外笔者不推荐将全长小于15毫米的蝌蚪进行长途运输,同时已经开始长后腿的蝌蚪也不宜进行长途运输。

进行运输前,蝌蚪必须停喂一天,使其排尽粪便避免迅速污染运输水体导致水体缺氧。

装运密度因季节、运输时问长短、蝌蚪大小而不同。当气温比较低且距离较近、运输时间较短时,运输的密度可大些,反之则应降低密度。充氧运输。装填密度不能贪高,密度过大会导致蝌蚪因缺氧而死亡。一般每升水装载3~5厘米长的蝌蚪40~60尾;6~8厘米的25~30尾;8厘米以上的15~20尾。短途运输蝌蚪每升水可装300~500只蝌蚪。

蝌蚪不宜长距离运输,以当天运到为宜。时间稍长运输时,严格1/3的非装填空间留有溶氧空气,并在水体内按说明加入增养剂和每公斤蝌蚪体重5万单位的青霉素。

长时间、温度较高情况下的公路运输应带氧气袋进行必要的补充氧气,最好在运输途中每天换次水。1.短途肩挑

挑运工具简单,各地有所不同.其中多为鱼篓和水桶。每人挑两桶(篓),挑运者在挑运过程中经常换肩,并随着走步而有节奏地颤动,使桶中的水也随之有节奏地起伏波动,借以增加水中溶氧量。挑运蝌蚪的密度,每担可装蝌蚪800~l 200尾。体长3~5厘米的可装1 200尾,6~8厘米的可装l 000尾,8厘米以上的可装800尾左右。阴雨天或气温太高时不宜挑运。远距离不宜挑运。2.汽车运输

少量装运可以使用泡沫箱进行。但因较沉,运输途中容易发生泡沫箱碎裂,因此内部必须衬装塑料袋。目前长距离运输蝌蚪效果最佳的方法是尼龙袋充氧、降温运输。尼龙袋的规格一般为长90厘米、宽50厘米。装运时先盛水1/3,然后装进蝌蚪,并立即充入氧气,至袋全部胀起为止,然后扎紧袋口,并检查扎口处或其他地方有无漏水或漏气现象。要绝对保证运输过程中不能漏气或漏水。尼龙袋宜装进纸箱或木箱,以免受损破裂。本法同样适用于火车运输。3.飞机运输

空运的特点是速度快,装运密度大,运输时间较其他运输方法大大缩短。但 必须装箱,手续比较严。不论用什么方法运输蝌蚪,都要注意控制温度。如在高温气候下运输要注意降温(水温不能达到30度)。注意换水时水的温差不要超过2 C,新换的水最好是水质好的池水,不能使用污染严重的水和刚放出的自来水。

幼蛙的运输

笔者反对将刚登陆的幼蛙进行长途运输,也不赞成将体重低于1.5克的幼蛙进行运输。原因是这些蛙体质非常稚嫩,抗逆能力很差。不当的运输会造成严重应激反应而在接收场地内爆发大量的死亡。

笔者推荐长途运输的幼蛙规格为2.5克以上(不包括短途的场地转运)。幼蛙运输正值盛夏,尤其是在南方。这是需要非常关注的技术难点。装运方法:

将黄粉虫盘内放入潮湿的稻草(或草茎),再放入幼蛙,数量为500只/盒。虫盘规格为600*400*60毫米。上部用纱网封闭防逃。

当然,也可以用木箱,蛙密度参照上面数据进行。但装填厚度不大于180毫米。

装车时注意交叉堆放,并保持通风。注意防止太阳直射暴晒。

该方法经南方高温季1000公里运输,全部幼蛙安然无恙到达,一周内无异常死亡。

笔者诚恳欢迎业内同仁对文章观点一起商榷共同探讨。博客网址 http://blog.sina.com.cn/u/2965379050 注请在浏览器中直接粘贴网址访问通过搜索引擎难以找到。 撰写日期202_-09-15 10:56:00

第二篇:蛙读后感 文档

《蛙》的读书心得

以前对莫言知之甚少,乘着诺贝尔文学奖的热潮才对他有所了解。莫言自八十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莫言的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他的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曾认为,莫言是中国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人选。202_年,法国图书沙龙,莫言、李锐和余华三位作家获得“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202_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202_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

网上有人这样评价他:“莫言可能是当下中国文坛最博大、勤奋的作家。博大源自其尝试的写法多而宽,充满试验性的创新精神,其笔法汪洋恣肆、气势蓬勃、自由率性。勤奋源自其写作的数量和质量之积,也源自其不懈的开拓精神,就中国当下而言,无人能出其右。”

作为文学院的学生,我不得不拜读一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长篇小说《蛙》。当我读《红高粱家族》、《蛙》、《食草家族》、《十三步》等作品的时候,我为其充满速度的叙述、斑斓的意味、锋利的究诘和卓越的语言才华而兴奋不已。

小说的名字叫《蛙》,如果没有看过书,光看这个题目,想必是怎么也不会和妇产科医生联系到一块儿去的。听说莫言取这么个貌似

奇怪的题目显然有着深刻的寓意,这在作品中也作了充分的阐释:首先,蛙和“娃”读音相同,而主人公“姑姑”从一个受人敬重、人见人爱的“送子娘娘”到计划生育实施后,被无数人唾骂和诅咒的“杀人魔头”,说到底,她的一生都在和娃娃打交道,她的爱恨情仇,都和孩子有关;其次,青蛙和叫声和孩子的哭声狠相似,都是“哇哇”的声音,这让后期的“姑姑”一听到蛙声,想起那些还未出生就被自己扼杀在子宫里孩子,立刻变得毛骨悚然,神神叨叨,备受煎熬。就像“姑姑”独白说的那样:我的双手,一半是芳香,一半是腥臭。

这是部直面中国近几十年来有关计划生育政策的小说。说起计划生育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我们不得不感慨一下。

以前有个澳大利亚网友,他说,每10个加他的好友,就有4个中国人。我说,大概你特别受中国人欢迎吧。他说,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大概是因为中国人太多了。当时,我几乎忘了中国人几十年来为计划生育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

动物归根结底是为了自己的种族和后代而生存。繁殖是动物的本能,也是身为高级动物的人类的本能。当人类的动物属性与社会属性发生矛盾,我们该做怎样的选择?中国政府选择了计划生育,于是,几亿成型的和没成型的胎儿成了牺牲品,又有多少孕产妇由于当时落后的医疗条件丧生。当我们为今天计划生育所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的同时,可曾想到过他们?

读罢该书,犹如在中国人的心灵长廊进行了一番巡礼,禁不住重新探寻一下人类的孕育到出生的生命旅程。正如书中所说,历史是

只看结果而忽略手段的,就像人们只看到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许多伟大建筑,而看不到这些建筑下面的累累白骨。

小说中一个最典型的人物。这个人是全书的主人公——姑姑,名字叫做万心。万心卫校毕业,一辈子跟妇女打交道。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她是接生员,无论多么困难的分娩,只要经她接手,就会转危为安,就连母牛难产,大家都请万心出马,那时候,她是四里八村妇女的大救星,活菩萨。到了八十年代,她一下子由天使变成了魔鬼。张拳的老婆因她溺死水中,她侄子万足的老婆王仁美被她大义灭亲引产失败大出血死了,袖珍美人王胆在被她追赶的途中所幸生下女孩陈眉,但王胆的命也没保住„„当时人口膨胀得厉害,国家不实行计划生育,可能带来灭顶之灾,万心就是计生工作的推土机,开到哪儿都压死一片,虽然讲法不容情,但我还是极端地厌恶这个时期的万心,以至于厌恶到要放弃读下去的地步。万心那种惨绝人寰的围追堵截实在是太血腥了,有谁愿意欣赏这样一个灭绝师太赶尽杀绝的表演呢?妇女工作本是最神圣的,可是,万心却被时代扭曲成了一个杀人恶魔,后来她途经芦苇地,被无数的蛙围攻,撕碎衣服,咬破耳朵,喷射黏液甚至是精液,再后来,她夜夜失眠,猫头鹰的叫声被她幻化成蛙的惨叫,她觉得这是那些无辜的生灵来讨债了。“蛙”,就是“娃”啊,万心的这双手,接生了上万个娃,又残害了多少个娃啊!如果她不仅仅是一个妇女工作者,如果她能在当嫁的年纪嫁掉,在该生的年纪生产,她的心就不会这么硬,这么冷。可惜,她年轻的时候与那个英俊的飞行员擦肩而过,后来在她徐娘半老的年纪里,戏剧性地嫁给了郝

大手,一辈子接生了上万个孩子,却没有一个属于她,这也许就是对她作恶的报应吧?万心,愿你来生做一个完整的女人。

小说中一段纠结的感情。这段情不是秦河对万心的忠诚,不是陈鼻对王胆的呵护,不是万足对王仁美的愧疚,而是王肝对小狮子的单恋。十二年的时间,王肝给小狮子写了五百多封情书,可以想象,王肝是怎么把一颗惴惴不安的心装进信封,等待小狮子的回信,可是,没有,直到小狮子嫁给万足,也没有给王肝回过只言片语,因为王肝的信小狮子一封也没看到,信全被万心扣下了。没有回信,王肝依然痴痴地写下去,从第一封到第五百多封,这是怎样的痴情啊!令人费解的是,头发蓬松,塌鼻方口,满脸粉刺的小狮子,在王肝的眼里竟然是“小狮子真美啊!”就是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灰姑娘,让王肝远远地看见就激动地眼含泪花浑身颤抖,让王肝情愿跪在地上亲吻小狮子留下的脚印,当他得知小狮子嫁给万足之后,他没有痛不欲生,反倒很冷静地说:“爱情就是生一场重病,现在病好了!”看来,爱情是不拘于形式的,比如婚姻。

小说中一场无法忘却的过往。这部作品是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高密东北乡写起的,农村的落后贫穷,虽然我生在90年代,没有亲身经历那时艰辛的种种,但从长辈的口中我也了解很多。比如吃,爷爷奶奶说他们那时候几乎顿顿吃煎饼,能抹点猪油或者卷点红糖白糖,就算是十分奢侈了,至于钙奶饼干,那更是不可多得的人间美味了。如果能捡到飞机上投下来的压缩饼干,真是好运气了,更多的时候,见到的是印刷十分精美的传单,飞行员降落伞,还有在手腕上画手表,每家每户发布票。还有那个时代村里的一个接生婆,会安胎,会接生,会打针,还会算卦,巫婆一样神乎其神。

第三篇:蛙 读后感

心灵氧吧

心灵深处的善良

——《蛙》读后感

一语 王培玲

真好,今年得奖奖了两本书,分别是莫言的《蛙》和《生死疲劳》。寒假期间,便迫不及待地把《蛙》看完了。

想来这本书,我最喜欢的便是整部小说的结构,这部小说中间穿插了四封长信,最后又有九幕话剧组成。细细品味,用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这四封长信分别代表了四个时代,原来这每一封信都是一个时代的隔离与开始。更有趣的是原来我总是百思不得其解,整部小说都是讲计划生育的,为什么要用“蛙”为书名呢,似乎与文章没有多大的联系啊,可是读到后半部分,我渐渐明白了题目的意思深远,并且极有寓意。“蛙”可同“娃”和“娲”,“娲”是古之神女,化万物者,由此看来书名是整部小说的主旨和浓缩。由此,我对莫言深深地佩服,大作家就是大作家。

可对于书中的故事情节,心中有诸多说不出的堵塞。有时,觉得我没有完完全全看清许多东西,所以我也读的不是很懂。为了找到可以交谈的人,我上网搜了一下大家对《蛙》的评论与感想,同时也帮我来释怀。当看到大家各抒己见时,我也渐渐明白,并且从书中悟到了许多,看到了许多,听到了作者的心声,体会到了作者的心思。比如在小说中,我看到王仁美和王胆的死时,心里有诸多说不出的难受,当时也留下了眼泪。可是现在来看,才发现王仁美和王胆是“计划生育”政策盲目执行下的牺牲品,但也是“传宗接代”传统思想的牺牲品。作者在小说中详细描写了王仁美和王胆的死,让读者感到残酷与痛心,同时也体现了“青年姑姑”的果断麻利、铁面无私,就这样,我们也发现人性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被扭曲的一面,并且有些东西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也必须去承担这个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老年姑姑”与“青年姑姑”却又不一样了,事隔多年,姑姑的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变化与对比中向我们展现了人性生命的坚韧、坚强与脆弱,而这坚强与脆弱也会因环境而变,因此人性的诸多因素也并非一成不变。

我带着一种淡淡的悲伤将这个故事情节波折的小说读完,心情也随着书中的人物变化而不断变化,虽然小说为虚构,可我似乎看到的是许多真实的情景,许多真实的生活,许多我从外界听来的真实的事情。这部小说,就犹如我们的生活:有向往,有期待,有梦想,有幽默,有无知,还有愚昧,同时更有善良的味道。

我们也许会同姑姑一样,在普通的城市和乡村中爱过,恨过,“残忍”过,我们这一路走来,有平凡、有感动、有泪花,也许还会有着性格的种种变化,可唯一不变的就是我们人性的那份善良!

第四篇:《蛙》读后感

读《蛙》有感

很长时间没有认真读过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一来是科技在发展,在这个喧闹的、讲求时效的物欲社会里,花费大片时间阅读仿佛是件收藏在博物馆里的古文物,显得久远而又不合潮流;二来,似乎年龄越大,有了工作的压力,很难静下心来去认真看一部小说,甚至是一篇稍微长一点的散文都无心品味了。

对于莫言这类作者,我更是无太大兴趣,也未曾看过他的作品,唯一一部被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在很小很小的时候有看过,但是对于故事的情节并没深刻印象,也并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这位如今风靡全球的大作家莫言。莫言,是大家,尽管有人说,他的获奖与中国国际地位有关,也有人说他运气好等等这些来自各界的舆论,我不否认。但我也想说,他能走到这个位置,必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必定有他的特色。

带着十分的好奇,外加十二分的钦佩,我用了两天的时间拜读了先生的代表作《蛙》。这部作品,先生用了十年之久,三易其稿,是以写信的口吻诉说了先生所在的乡村,为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全文以姑姑为核心人物,她是一个为产妇接生新儿的妇产科医生,又是计划生育的领军人物。这无疑是两个矛盾的角色。在计划生育和人权斗争中,孰轻孰重?姑姑是一个女人,是一个被男人抛弃以致孤独到很久的女人,她一辈子接生了千万个新生婴儿,全村上上下下都是她的孩子,但同时也有千千万万孩子“毁”在她手里。王仁美的死,是在姑姑预料之外的,当姑姑为她输600CC血时,我想她是多么希望王仁美能活下去,那是他侄儿的女人,肚子里怀着她老外家的种子,但是在国家政策面前,她六亲不认。王胆的死,这都是何等的残忍。姑姑晚年,在她的老伴的支持下,做了无数个泥人,她说这都是她“毁”了的孩子,现在都有了别的去处,给孩子们安顿了好的去处,这是姑姑一辈子留下的忏悔,也许没有人同情她,但是真的,她心里的无奈恐怕也只有看到过这些泥人的人才会懂。作者朴实的语言,将姑姑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及她的心里表达的如此真实。

小说中核心人物的取名也是别具匠心的,陈鼻,陈耳,陈眉,王肝,王胆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对“人权”的看重。陈鼻,为了生儿子,不惜牺牲自己的老婆,没想到最后还是只有两个千金,因此自甘堕落,沦为乞丐。这是多么淋漓尽致的讽刺。讽刺了国民思想的愚昧,重男轻女的恶果。所以,与其说国家政策与人权相违背,倒不如说国家教育水平低,国民素质低。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沉在水底下的东西吧,人们看不到,却不停的抱怨水面上的杂草浮萍。国家颁布政策,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国家的富强。然而到了地方,却成了土豪劣绅,不顾一切杀害一个又一个生命。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小说的题目《蛙》,孩子的哭声“哇”,女娲造人“娲”,孩子也叫“娃”,多么巧妙的命名,当作者听到无数蛙声,当姑姑听到无数蛙声的时候,那不正是那些死去的孩子和母亲的控诉吗,那不就是国民对国家政策的不满吗?

诺贝尔文学奖对《蛙》的评语是“现实与魔幻相结合”,我想这是形容先生作品最好的句子了,语言朴素,浓重的乡土气息,却带着几分神秘的色彩。

第五篇:蛙 读后感

<<蛙>>读后感

说起来有点儿惭愧,这星期读完的莫言的《蛙》,才是我今年完整看完的第二部书籍。就是这样一本不算厚的书本,却也整整看了2个星期有余。

作为一本“新世纪和谐文学”的代表作,莫言花了大半笔墨描写了一个高密县东北乡的普通妇产科女医生——我的姑姑的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而记叙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又能微言大义,通过“姑姑”内心的挣扎,反映时代的变革堕落,人内心的矛盾变化,无疑在选题上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书本的题目叫《蛙》,如果没有看过书,光看这个题目,想必是怎么也不会和妇产科医生联系到一块儿去的。但莫言取这么个貌似奇怪的题目显然有着深刻的寓意,这在作品中也作了充分的阐释:首先,蛙和“娃”读音相同,而主人公“姑姑”从一个受人敬重、人见人爱的“送子娘娘”到计划生育实施后,被无数人唾骂和诅咒的“杀人魔头”,说到底,她的一生都在和娃娃打交道,她的爱恨情仇,都和孩子有关;其次,青蛙和叫声和孩子的哭声狠相似,都是“哇哇”的声音,这让后期的“姑姑”一听到蛙声,想起那些还未出生就被自己扼杀在子宫里孩子,立刻变得毛骨悚然,神神叨叨,备受煎熬。就像“姑姑”独白说的那样:我的双手,一半是芳香,一半是腥臭。

作品中,“姑姑”性格非常鲜明,一个敢作敢当,雷厉风行的女子。她是一名光荣的党员,她果敢地执行着国家政策,忠实于

党的方针战略,甚至为了这一点,牺牲了自己的声誉,甘心被他人唾骂。“姑姑”强行让张拳的老婆、让蝌蚪的妻子王仁美,让陈鼻的妻子王胆强行去做人流的一幕幕,至今时刻在我的脑海浮现,但“姑姑”显然不是一个泯灭人性的人,她爱孩子,喜欢自己的事业,事实上,她做这项残酷的工作,受到的折磨肯定要比寻常人去做多得多。从迎接新生命到扼杀新生命,“姑姑”内心

实有不忍,但坚决执行“计划生育”的信念却从来都没有动摇过。所以,我也时常陷入沉思,“姑姑”到底有没有错,她在晚年时的内疚、失眠,罪魁祸首到底是谁。是那些思想愚昧,重男轻女的农村人,是“计划生育”方针的制定者,还是执着的、不讲情面的姑姑本身?还是三者都有一定的成分掺杂其中。而可怜的“姑姑”,却显然是错生了一个时代,成了那个时代国家政策和家族利益冲突对立的代罪羊和牺牲品。没错,她的选择是“反政策”的,但谁又能说政策本身不是呢,谁又能说明知这个政策还怀着侥幸心理偷生的男人女人不是呢?

林蛙蛙卵蝌蚪幼蛙的运输方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