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关于丹竹村祭奠礼仪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编辑:风月无边 识别码:23-1088599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2 13:25:1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丹竹村祭奠礼仪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关于丹竹村祭奠礼仪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班别:财管112 学号2011111140 姓名:冯莉林 一个人从咽气到入土,意味着他告别人世,进入另一个世界。对他的祭奠,也便从此开始,并绵延很长时间。这种祭奠,既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文化。民间祭奠礼仪的原始与鲜活,便在这样的仪式里得以部分地保存和流传。

孝歌

丹竹村沿袭着一种古老的葬礼仪式——唱孝歌。灵柩安葬前,丧家请民间艺人,以唱孝歌的形式悼念亡故亲人,借以寄托哀思。

唱孝歌大致分为三个程序,即开丧场、唱孝歌,收丧场。开丧场是丧葬祭礼的开端,孝歌的开头歌。黄昏时分,孝男孝女守候灵前,歌、乐师自门外敲锣打鼓进来,即兴编词,见啥唱啥,多从盘古开天辟地唱到大禹治水,再转到亡人身上;也可谈古论今,歌颂历史伟人名士,赞颂一段亡者患病期间儿女们的精心护理,床前行孝事迹。对那些逆子或媳妇,不免唱上一些责备、训斥之词。

唱至正题,像一本戏进入高潮,常常一人主歌,别人插不上口。内容多为《二十四孝》、《木莲救母》、《王祥卧冰》。唱累了,“交歌”转入另一歌师。交歌、接歌以韵白或独唱进行,各自恭谦一番。唱到午夜,暂停休息用饭。此时,孝男孝女围着灵柩痛哭,松弛一下紧张的情绪。哭毕,像歌师、乐师敬酒递茶,以示谢忱。

孝歌如戏如诉,情思绵绵,甚是悲情动人,孝男孝女自唱父母的养育之恩,前来吊祭的亲戚朋友也可即兴参唱。

送神时,歌师执“引魂幡”在前,其他乐师持锣鼓随后,边唱边抛撒纸钱,一直送到村外十字路口。

出殡

起馆前,孝子要将祭奠时烧纸用的瓦罐摔碎在棺木上。起馆后,即将死者生前所用的有些衣服、铺草烧掉。

寻找“龙脉之穴”、是出殡前一件大事、靠的是分水先生。选择“分水宝地”主要看坟墓的环境,一般要求避水南北走向。俗话说:“天下馆,三尺三。”葬地选定后请人先打金井(穴坑),长九尺左右,宽三尺三寸。出殡前夜,还有一场“闹丧”活动,经过数天来的吊奠应酬、人情往来,孝家不免疲劳不堪。为调节一下情绪,遣发一些悲痛气氛,便请一些玩友或票友来家坐唱,举行一次晚会,有些地方以“唱孝歌”代替。人们把安葬老人称“喜丧”,就是这个原因。唱的内容自然与孝家有关,如《二十四孝》中的一些人和事,兴致很浓,往往闹腾到天明。送灵时,这些玩友所组织的锣鼓乐器队,也参加到送葬行列中。

有名望的大户人家,对出殡特别重视,仪式特别隆重。送葬队伍浩浩荡荡,一路上鼓乐喧天。前边抬的是死者的“冥旌”,接着是彩旗、仪仗队、挽联、孝幛、各种纸扎,还有请戏班演员化妆成戏剧人物扶柩举哀。寿木上盖着白绸扎成的丧罩(称“灵柩罩”)。抬棺达二十四人之多。孝子在灵柩前匍匐拉纤,拄着哭丧棒,缓缓而行。另有两人,一人打灯笼,一人提一筐香蜡纸钱沿路抛撒,是为亡人交付“买路钱”。凡途中经过的桥梁、庙宇,都要点蜡烧香,由礼宾先生行礼拜灵。平日往来的亲友,如遇灵柩路过门前,也在路边设香案进行路祭。

灵柩抬到坟地,僧道拿出罗盘,测准方向,做一些“法事”后,先把柏树叶和一些纸钱扔进“金井”燃烧,再用雄黄酒喷洒井内,一切就绪,孝子跪地等候下圹。待棺材落井拨正方位,孝子各捧土亲自掩埋,接着大家蜂拥而上,眨眼堆成坟山,立碑告终。

从这时起,所有家眷子女把拖在身后的孝布收拢盘于头上。孝子可以理发,要在头的背面左侧留核桃大小的一撮发,称“孝毛根”。根据古礼,孝子守服期间不能剃头。三年不剃,已不现实,留“孝毛根”以作变通。这是过去的做法,现在村人已不再遵守古礼。

烧七

安葬后第三天,孝家和女婿、外甥要去坟茔“扶山”,又叫“复山”。按照“计心桩”所定的坟墓走向,把墓堆再培土整理一下。自葬日起,孝家连续三夜到坟头煨火,为死者“暖房、作伴”。

从死者去世之日起,每七天举行一次焚香烧纸祭祀,谓之“烧七”。不是每个七都要赴坟祭祀,头七、五

七、尽七(最后一个七),是免不了的。除了烧七,还要为死者“过百日”。

相比之下,过周年的礼俗比烧

七、烧百日要隆重得多。头周年、二周年和烧

七、烧百日区别不大。三周年另当别论,是丧葬三年后对死者的回顾,“白事”从此结束,民间特别重视,其规模并不亚于安葬。门上贴红色对联,常见的有:“人子思亲非一日,先王制礼只三年”;“慎终须尽三年礼,追远常怀一片心”。一般人家只念一天佛经,也有提前一月举办三周年祭祀活动,请僧道诵经三日的。虽为缅怀死者,喜庆气氛较浓。凡殷实之户,常请丝弦自乐班来家助兴,欢娱上门嘉宾。

三周年之后,对死者来说,就不再享受什么特殊祭祀。与其他祖先一样,只在逢年过节时受到子孙们祭拜。

这就是丹竹村一直以来沿袭的乡村祭奠礼仪。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乡村礼仪却越来越不受重视了,人们贪求的只是方便。祭奠礼仪是我们的传统非物质礼仪文化,祭奠礼仪的保护与发展这个问题迫在眉睫!

身为丹竹村的一员,更加有义务去保护我们的专属礼仪文化,大力宣传我们的乡村礼仪文化,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能感受到我们的礼仪的精髓,文化的辉煌吧!

第二篇:发展与保护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进入二十世纪,人类进入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如大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也造成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可以说人类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保护环境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这二者能否兼顾? 可以说,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至少在短期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对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分配资源的问题作出取舍: 在其中任何一方面增加资源的投入,在短期必然会减少另一方面资源的投入。对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这一矛盾尤其尖锐。

但是从长期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一定是矛盾的。环境的改善可能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从客观上来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彼此依托,互相推动的。一 方面 21 世纪所提倡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环境作为经济成本的一个部分,因而环境保护成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持续生产能力,因而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了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我们今天所说的环境保护,不只是单单的保护,或者是消极的防治,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对环境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要求人类以文明倒退来保存自然的原始是荒谬可笑的。今天的环保不但不能要求经济停滞不前。还恰恰需要经济持续的力量为环保提供物质上,技术上的条件。

由此看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唇齿相依,是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的。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发展经济的本质要求。发展经济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我国发展经济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我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经济基础薄弱,工业 化程度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普遍存在。保护环境,包括保护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

老实说,在城市存在发展经济尤其是发展工业对居民生活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在农村更是存在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发展过程中因破坏环境影响人民生活,则违背了发展经济的本意。

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要在这里生活,我们发展经济破坏了环境,有些破坏是无法弥补的,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

现在世界各国都已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大力发展绿色工业,无公害产业。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明的大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更应该重视环境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生活空间。

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自然规律的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损害,那么我们将受到自然的严厉惩罚。重大的洪涝灾害都是破坏环境造成的必然结果。在抗洪救灾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恐怕已超过了牺牲环境的经济发展成果。自然规律是无情的,谁侵犯了它谁将受到它的报复。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发展经济过程中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为经济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对于自然资源、生存环境的需求。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即发展与持续性,发展是前提,是基础,持续性是关键,没有发展,也就没有必要去讨论是否可持续了;没有可持续性,发展就行将终止。发展应理解为两方面:首先,它至少应含有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其次,发展作为一个国家或区域内部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必经过程,它以所有人的利益增进为标准,以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为最终目标。

持续性也有两方面意思:首先,自然资源的存量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这种物质上的稀缺性和在经济上的稀缺性相结合,共同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条件。其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代人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且应该重视后代的人的利益,既要兼顾各代人的利益,还要为后代发展留有余地。

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与可持续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放弃发展,则无可持续可言,只顾发展而不考虑可持续,长远发展将丧失根基。

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的是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最佳兼顾,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变革,包括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领域在内的整体变革。发展的内涵主要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其主要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

首先可持续发展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其次,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再次,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中国已经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国策来实行,只有在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同时,与保护环境联系起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保证中国的不断崛起与不断强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不仅是环境经济学的中心课题,而且也是人类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经济发展对环境变化起主导作用,但并不否定环境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对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要进行具体的分析。经济的发展只有与环境的发展保持协调,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正确处理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就能使两者协调发展。为此,中国要正确制定和实施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发展战略。

从经济发展方针策略来看,我们不仅要在环境保护中实行对外开放,也要在对外开放中实行环境保护,因为,只有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才会为外资的流入创造条件,有了资金就会促进经济的更进一步发展。这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惟一正确选择。自然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之本,如果破坏了这一基础,人类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都要受到严重的制约。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量少,为发展所提供的空间有限,因此,只有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才能使有限的自然资源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且能够保证子孙后代的永续利用。

中国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方法如下。

第一,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从扩大再生产方式来看,应由处延型扩大再生产向内涵型扩大再生产转变;从速度和效益来看,应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从投入产出来看,应实现“低投入、低产出一高投入、高产出一低投入、高产出”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在实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二,经济发展目标应由单一目标型向综合目标型转变。传统的发展战略,是以追求国民总产值的增长为其目标的。单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忽视环境保护,加剧生态条件恶化与环境质量下降,其结果只能是使环境遭到破坏,经济发展也难以为继。

因此,经济发展目标应该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即经济发展既要有经济目标,又要有环境目标、生活质量目标等综合目标。只有把环境质量纳入经济发展目标,才能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同步发展。

第三,从对自然资源的单纯消耗向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相统一的资源发展战略转变。中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榨取性利用和浪费性使用的基础上的。这种只讲利用,不讲保护,忽视其增殖的盲目开发利用,必然导致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和浪费,使人与资源的矛盾日趋尖锐化。

因此,中国的资源发展战略,应是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各种自然资源的最优利用和有效保护。应在保护中合理利用,在合理利用中更新增殖,保护开发利用与更新增殖相平衡,实现生态经济平衡,使自然资源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都能顺利地进行,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自然资源的稳定持续供给能力的基础上,协调好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协调好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为此,要改革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树立环境资源有价值的观念,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第四,增加一定比例的环保投资,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一国环保投资占同期GNP的比例问题,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环境欠账严重,如果不及时提高环保投资的比例,不仅旧账难清,新账又欠,而且势必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为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适当增加并保持一定比例的环保投资。除提高环保投资水平外,还要进一步提高环保投资效益,使投资资金更好地发挥效用。

总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之间既存在矛盾,又可以协调。经济发展带来了环境问题,却又增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环境问题的解决,又增强了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两者协调的目标是既能发展经济,又能使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

一、经济增长方式不仅要兼顾产业升级、社会和谐发展,还要兼顾环境保护

经济增长方式,要涉及诸如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经济效益、质量的提高和优化,经济体制、制度的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优化,摆脱贫困、公平分配及增加社会福利等。还要正确理解“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生态之间的相互协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分配与社会和谐发展。转变镇江的经济发展方式,由经济发展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单纯追求增长速度型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二、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在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是生态环境的基础和动力,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条件和保障,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辩证统一关系。推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发展,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完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完善政府绩效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对政府部门失职的惩处机制。在发展理念上,在做法上,要努力构筑以绿色理念为方向、以高新技术为引领、以集群发展为特征、以现代服务业、绿色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为支柱的健康产业发展结构。工厂生产工艺要采用绿色的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同时减少对传统高耗能产业投资,加强节能、低碳、环保技术的攻关和突破,分期分批逐步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严格限制工业园区扩张,在重点建设现有的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力争不再开设新的工业园区。

栗昊

202_年2月7日 合理开采矿产资源,控制开采规模,要让矿产资源永继利用。

第三篇: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研究

摘要对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进行了探讨,提出树立正确的林业发展观、推进林业生态建设、通过经济手段建立生态建设动态机制、加强宏观调控等内容,以期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生态保护;林业发展;生态建设;经济手段;宏观调控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关系到全球生态的状况,也关系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要加快林业的发展,推进生态建设。202_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林业工作,努力使我国林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林业建设要“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由此进一步明确林业发展思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加快生态建设,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树立正确的林业发展观

1.1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发展林业要立足于增加资源、改善生态,满足全社会人们在物质、文化、社会等方面全面发展对林业的需要[1-2]。同时,在林业发展中要解决生产经营者的投入与收入问题,保护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要解决广大林业干部职工收入偏低的问题,改善生产生活的条件,特别要解决自主经营的林场、自然保护区内贫困职工脱贫以及生产、生活的设施建设问题。要让林业建设的主要力量也步入小康社会建设的行列。

1.2树立维护后代人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

当代人不能为了自己的发展,过度使用资源、破坏环境、造成资源枯竭,使后代人失去生存发展的基础。当代人在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既要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又要不断培育新的森林资源,为后代人留下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

1.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要改变人类主宰世界、征服世界的观念。纵观人类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原始和谐进入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征服自然,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索取,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如果任其扩大和加剧,将必然导致文明本身的衰落甚至人类自身的毁灭。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抛弃人与自然的冲突模式而走向融合,努力去探寻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林业发展上,无论是造林、培育和采伐,都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力,提高生产力。适地适树恢复森林植被,是充分利用自然力、尊重自然规律的具体体现,也是节约人力物力、求真务实的具体体现,应当作为林业建设最起码的评价指标来实施。应当用新的生态文明发展观指导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状况,实现山川秀美,推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人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都与林业发展相适应,达到生态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协调,在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2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3-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建设要承担改善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责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加大对林业科技的研究和成果推广力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让生产经营者便利快捷地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各项有用的技术指导,新技术开发研究能够引领林业发展的技术潮流;形成适应新时期林业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要加大人工林培育,实现由以采伐天然

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的战略目标。采取强制性措施保护天然林资源,停止天然林的商品采伐,在加快生态建设的同时,重视商品林基地的建设。保护好我国的天然林资源,就必须对我国森林利用结构和发展模式进行重大调整,加大人工林培育,逐步实现由采伐利用人工林替代采伐利用天然林,解决木材供需平衡矛盾,切实保护好天然林。只要通过政府政策导向,结合市场选择,实施分类经营,鼓励私人部门的投入、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及其他速产丰产林,使林产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3通过经济手段建立生态建设动态机制

据专家核算,森林提供的生态效益比其物质产品效益要大得多,森林的生态效益大于其自身经济价值的10倍以上,生态建设如果完全依靠政府投入,一是资金有限,二是投资效益往往不如私人投资效益高。必须采取经济手段,推动生态效益市场化、货币化。实践证明,造林和管护与人们的经济利益追求不一致,消极的保护和被动的建设,往往是低效益甚至是负效益的。4加强宏观调控

生态建设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出发点,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等各种手段综合治理,建立各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生态的改善事关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由于生态建设不仅是社会公益性基础工程,具有投入高、规模大、周期长等特点,投资难以得到补偿,投资者一般不愿长期投入。因此,国家应当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生态建设的客观要求,坚持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建立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市场运作的机制,调动全体公民和全社会共同参与。政府在生态建设中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使全社会投入到建设生态、美化环境这一宏大工程中来。结语

在现代林业发展中,应通过利益诱导,实现保护和发展资源的目的。使森林的培育获取较高的利润,保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解决经营林业的激励机制,要规范市场行为,为林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正、公平、公开和诚信的市场环境。主要是建立健全林地、林木流转和评估制度,按照有利于林业为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要求,把生态建设放到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位置,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让全体国民都能享受到优美的自然生态,让子孙后代都能在和谐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

6参考文献

[1] 楼国华.推进林业创新创业努力建设生态文明[J].绿色中国:A版,202_(3):75-77.[2] 邵权熙.浅论创新与我国林业创新体系[J].中国林业,202_(11):33.[3] 柴文秀,张守贞.台子乡林业发展的方向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_(13):333.[4] 陈亚立,陈小良,陈有根.浅谈新形势下林业科技工作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J].江西农业学报,202_,20(3):112-113,122.等方面构建生态文明新的社会形式。

第四篇: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

论文题目: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戏曲的简要介绍和北桥街道地方特色的锡剧的发展史和艺术特点的具体介绍,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戏曲文化,了解北桥街道“戏曲之乡”的特色戏曲文化,并对当今中国戏曲的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借以对北桥街道“戏曲之乡”的特色文化在保护、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遇到和将要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解决方案。提出了保护、传承和发展北桥街道“戏曲之乡”特色文化的意见和建议。第1章中国戏曲的简介及锡剧的具体介绍 1.1 中国戏曲的简介

中国戏曲,在中华民族文艺艺术史及世界艺术宝库里,占有独特的地位。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戏曲的曲调,主要取材于民间音乐,像民歌、词曲歌体、诸宫调等音乐成分,均被广泛吸收。宫调音律不拘一格,民间词曲、新兴的村坊小调,只要相互协调,便可联缀起来。演出时,各行角色都可以唱,其演唱形式亦丰富多样,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念白既有韵文式的朗诵,也有口语化的散白,它与歌唱相互搭配,彼此穿插,形成唱念结合的音乐架构。

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锡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1.2 锡剧的具体介绍 1.1.1 锡剧的简述

锡剧,俗称”无锡滩簧”,(据文学记载: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间(1736-1820),无锡、江阴、武进等地城乡已盛行滩簧。)在苏南地区极为流行。解放后,从原有的太湖地区逐渐流传至长江三角洲。

五、六十年代,是锡剧“黄金时代”,上海的嘉定、金山、青浦、奉贤等县及浙江的嘉兴、安徽的郎溪等地,有锡剧团四十余个。跃为华东三大剧种之一,列为江苏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目前,江苏省内有锡剧团十多个。锡剧在民国时期称“新戏”,抗战时期称“文戏”,建国前后称“常锡剧”,至1954年“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后,始统称“锡剧”。

1.1.2锡剧的发展演变

锡剧是在太平天国前后由无锡滩簧和常州滩簧合并发展而成的。在滩簧阶段,一般以它经历的三个重大演变过程来划分的。清乾隆以后,吴语滩簧已盛行。在常、锡一带乡村传唱的男女叙事对唱山歌,逐步与道情、唱春、宣卷相融合而形成的滩簧调,系吴语滩簧的一支,后来又吸收苏南一带“采茶灯“中的舞蹈,逐渐发展成为滩簧小戏,先有小旦、小丑,后又有小生,并从坐唱变为在田头广场作简单动作表演的走唱,化妆极为简单,男角色身穿长衫或短衫,头戴瓜皮小帽或毡帽,手拿折扇(短衫者不拿);女角色身穿短袄、长裙,脸上略施脂粉,头戴假发髻,插绢花,手持方帕,都以“小生、小丑”、“小生、小旦”、“小旦、小丑”为主的“对子戏”,也叫“三小戏”。演出剧目,以反映农村日常生活中的故事为主,反抗封建婚姻和旧礼教的居多,也有一部分是对地主阶级进行嘲讽的,表现朴实、真挚,生活气息浓厚,语言生动风趣,女角色均由男子扮演。声腔仅有[簧调],一把二胡伴奏(有时是扮演者自拉自唱)。此时既无班社,也无班主和职业艺人,纯属农民及乡镇小手工业者自演自娱活动。艺人们称这时期为“对子戏”阶段。道光年间,开始出现了半职业或职业滩簧艺人,也开始出现女职业艺人。少数艺人进入常州、无锡等城内演出,由于演出繁忙,需增添人手,艺人们开始收徒传艺,组织班社,至光绪年间,逐步形成常帮、锡帮、江阴帮和宜兴帮。“对子戏”阶段持续了近百年,流传越广,一些农村知识分子也加入滩簧队伍,加以班社间的竞争,首先使剧目内容丰富,情节复杂起来,出现了除三小外又有老生、老旦、滑稽等三至五个角色的剧目--《借黄糠》、《陆雅臣卖妻》、《珠花记》等。在原单一的[簧调]的基础上,派生出了[长三调]、[行路调]等曲调。在吸收民间小调上又增加了[紫竹调]、[春调]等。由于“对子戏”剧目的发展,曲调的丰富,加上内容的增多,故事情节的复杂,也就突破了原有的形式,使剧种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同场戏阶段中的“小同场”。同场戏可分为“小同场”和“大同场”两个阶段,“小同场”是在农村演出时的产物,而“大同场”则是进入城市以后的产物,这是锡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小同场”大约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二十余年间。辛亥革命后的国民政府有关当局,视滩簧“伤风败俗”、“俚俗淫秽”,也多次下令取缔。滩簧艺人被迫走街串巷或向外地流动,大多数艺人流落在乡土僻壤,送艺卖唱,养家糊口。由于沪宁铁路通车,这为滩簧进入大城市创造了条件。—大同场1914年滩簧艺人袁仁义、孙玉彩、李庭秀、过昭容、周甫艺、王嘉大等先后进入大上海,初期只是走街串巷或进茶馆、酒楼演唱。1916年,袁仁义、李庭秀、邢长发等组班称“无锡滩簧”在年底进入“天外天”游艺场演出,之后又转入“大世界”三楼,另有孙玉彩、王嘉大、周甫艺等组班称“常州滩簧”,于1919年进入小世界(劝业场)等地演出,1921年常州班改为“常州文戏”,无锡班改为“无锡文戏”。同年,常帮艺人周甫艺和锡帮艺人过昭容合议,两帮合作于先施公司游乐场同台演出。从此两帮合流,统一改称为“常锡文戏”。锡剧进入上海和苏、锡、常等大城市后。一方面有了较稳定的演出场所,先后出现了一批较稳定的长年不散的“四季班”,活动于沪宁一线的班社,著名的有:袁(仁义)家班、孙(玉彩)家班、周(甫艺)家班、李(庭秀)家班、刘(荣炳)家班等。另一方面也得以与兄弟剧种接触、交流和竞争,首先在剧目上获得显著发展。先后从“宣卷”和“弹词”引进了《珍珠塔》、《玉蜻蜓》、《双珠凤》、《孟丽君》等;从徽班中吸收了《琵琶记》、《蔡金莲》等;由京剧移植了《贩马记》、《樊梨花》等。在十里洋场商业文化的影响下,为竞尚新奇,招徕观众,从30年代中期开始演出了一大批机关布景、灯光彩台的连台本戏和公案戏:《狸猫换太子》、《封神榜》、《彭公案》。同时也上演取材于现实题材的《山东马永贞》、《杨乃武与小白菜》等一批时装、清装戏。由此,常锡文戏已进入了大同场戏时期。新生期抗战爆发后,江南沦陷,大部分班社撤离上海和沪宁铁路沿线城市转向农村,有的被逼解散。一批演员枉遭毒打、关押和迫害。解放后,锡剧终于走上了健康兴旺的道路。1950年,苏南行政公署举办民间艺人讲习班,同时将流落各地的“常锡文戏”统一改称“常锡剧”,并成立了苏南文联、常州、无锡三个实验常锡剧团,挖掘整理传统戏《宝莲灯》、《翠娘盗令》,移植改编了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赤叶河》、《白毛女》、《翻身姐妹》等十个剧目。1953年4月由苏南文联实验常锡剧团和苏南文工团部分人员组建成江苏省锡剧团。此后,常锡剧便简称为“锡剧”。

以后,各剧团废除幕表制,建立剧本制,强化导演制,并在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进行了艺术革新,先后参加了1954年9月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和1957年4月举行的江苏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走上新路》、《水泼大红袍》、《江阴血战记》、《白马告状》等获一、二等奖和剧本奖、演出奖;多名演员如姚澄、王兰英、沈佩华、王彬彬、梅兰珍等获一、二等奖。这些剧目和演员各具特色,艺术风格各异,为剧种赢得了荣誉。除整理改编剧目和戏曲音乐创新外还不断编演现代戏,如《红色种子》、《白丹山》、《红花曲》等。其中《双推磨》、《庵堂认母》、《孟丽君》、《农家宝》、《姑嫂比武》、《三亲家》等被拍摄成电影、电视,这更扩大了锡剧在全国的传播和影响。1.1.3 锡剧的艺术特点

锡剧音乐富有江南水乡民间音乐的特色,柔和抒情,清快悦耳,唱腔曲调基本上是上下句的板式变化体结构,这种板腔体式,可在上下句之间插入一段或长或短“清板”(近似朗诵),并有男、女分腔的显著特点。(1)曲调种类

剧的主要曲调为〔簧调〕,后又创造了一些新腔,增加了板式变化,尤其是(大陆调)从单一曲调成为变化丰富的腔类。此外,锡剧还吸收了江南的大量民间音乐,改编了(南方调)、(陈调)、(新金陵塔调)、(柴调)等。

簧调是江南山歌融合苏州弹词曲调发展而成的,旋律优美流畅,长于抒情。有老簧调、簧调慢板、老旦反弓调等十多种板式。

大陆调是锡剧第二主要唱腔,源于武林班的“大锣板”(也称”大陆板”),开始仅上下两句,后仿簧调曲式结构,创造了“清板”。

南方调原为“南方歌剧”的主要唱腔。30年代至40年代,上海一度出现多种类型的“南方歌剧”,主要在游乐场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音乐工作者与演员密切合作,对锡剧音乐风格进行统一加工,并分清主次,先后改编和创作了多种板式唱腔,如“簧调”腔类新创了新簧调、芥菜花调、簧调流水板、反宫簧调等;“大陆调”新创了紧拉慢唱、大陆流水板、二八板、垛板、慢三眼板、新大陆调、弦上调(大陆反宫调)等板式,使它从单一的曲调发展为仅次于“簧调”的另一腔类;“玲玲调”除新创男腔外,也发展了流水板、自由板等板式。此外又吸收江南的民间音乐,改编了(南方调)、(陈调)、(新金陵塔调)、(柴调)、(洪发调)、(乱鸡啼)等曲调。(2)伴奏乐器

伴奏乐器以正、副二胡为主,琵琶、三弦、扬琴为辅,箫、笛等管乐器也开始伴奏唱腔。第2章特色文化乡镇“戏曲之乡”的创建形成 2.1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

北桥街道位于苏州相城区西北部,地处苏、锡、虞交界处,是长江三角洲和上海经济圈腹地,东与相城区渭塘镇、常熟市辛庄镇交界,南与相城区黄埭镇为邻,西与无锡市甘露镇、荡口镇相接,北与常熟市杨园镇毗邻,面积43.84平方公里,辖11个村(社区),常住人口3.87万人。北桥土肥水秀、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人才辈出,尤其是戏曲历史底蕴厚深,代代相传,是誉满苏、锡、虞地区的“戏曲之乡”。

北桥街道地理位置独特,环境宜人,充满了文化气息。北桥人民自古受着戏曲文化的熏陶,能够演唱锡剧、沪剧、越剧、京剧、黄梅戏等不同种类的戏曲。北桥人民特别喜欢锡剧,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录音机开始普及,几乎每家每户的录音机里都播放着充满地方特色的锡剧唱段。在北桥,有不少爱好戏曲的家庭,平日里,他们经常自行组织家庭式的小型的戏曲活动,几个戏曲爱好者聚集在某人家中,摆出二胡、扬琴、笛子等乐器,他们吹拉弹唱好不热闹,常常吸引众多的村民朋友来观赏,成为北桥乡间一道亮丽和谐的风景。邻近北桥的一些乡镇也有不少戏曲爱好者,如斜塘、阳澄湖、太平、渭塘、后桥、荡口、甘露、安镇、杨园等。这些戏曲爱好者经常来到北桥聚会,探讨和交流戏曲文化(以锡剧为主),还不忘即兴来段表演。北桥有些戏曲爱好者甚至和无锡锡剧团、苏州锡剧团、江苏省戏锡剧团等专业剧团保持着联系,小王彬彬、袁梦娅、周东亮等锡剧名家都曾来北桥观光和演出。2.2 深厚的戏曲文化底蕴

北桥风土清润,自古人戏荟萃,为形成“戏曲之乡”打下了基础。唐广明元年建觉林寺,其旁陈武烈帝庙内置有戏台。宋绍圣元年,兵部尚书尤辉,退隐归乡后,出资修新觉林寺和戏台。宋绍兴二年,兵部郎官尤著,告老回乡后请戏班子到家唱戏。清康熙年代,戏曲家尤侗,著《艺文》五卷,所作戏曲有《钧天乐》,杂剧《读离骚》等。蓄有家班戏女,歌童,女乐十多人,并亲自教习排练。清初,南桥城隍庙内建一只古戏台,两旁有看戏厢楼,每年立夏、中秋节等搞庙会,南北桥两只戏台,戏班竞相演出,观众挤满厢楼和”四合院”。清末民初,阙家桥阙阿水避难谋生到上海,带领子女从唱小热昏、表演独脚戏开始,后组成旧上海第一个滑稽剧团。笑嘻嘻、笑奇奇、筱声咪名震大上海。从北桥走出去的还有像郭彬卿、茅雨庵、俞筱云这样的评弹名家。解放后,在北桥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上,一代戏曲新人以自己的特殊爱好,凭一颗火热的心,用浓郁乡韵演唱新人新事新风尚。1951年业余剧团马维克、冯仁德等排演大型锡剧《刘胡兰》。1955年丰伯荣、冯壮妹演出锡剧《双推磨》,获黄埭区会演一等奖。1958年建立北桥公社文工团,排演大型锡剧《珍珠塔》等。六十年代濮小妹、王杏珍参加苏州地区文艺会演均获优秀演员奖。“文革”期间有17个大队排演样板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和《海港》等,涌现了一大批唱锡、沪,京剧的业余演员。1976年建立北桥乡文艺宣传队,后称为锡剧队,坚持30多年自编自演锡剧,送戏下乡搞宣传,上山进城唱大戏。锡剧队登报广播拍电视,上省晋京传国外。队员侯玉珍、张红英、沈才元、尤元琦等为演唱戏曲奉献几十年,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的业余典范。

北桥文艺宣传队几乎每年编排新的锡剧小戏,被邻近乡镇喻为“戏剧之乡”。正是有了这样的戏曲历史和文化底蕴以及一帮执着的业余演员和戏迷朋友,当然,还有一帮在兢兢业业的文化工作者。北桥于1999年12月被苏州市文化局授予苏州市特色文化乡镇“戏曲之乡”称号。

第3章戏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3.1 北桥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 3.1.1加强戏曲文化阵地建设

北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戏曲文化发展列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扶持全街道各村、社区建立起了文化阵地,每个村(社区)都为当地的戏曲爱好者吹拉弹唱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戏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灵峰村社区服务中心、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庄基村新社区服务中心的相继落成,更是为街道戏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阵地基础和设施保障,三个服务中心内文化设施比较完善,并都设有书场,书场环境古朴典雅又不失现代风格,是北桥广大评弹爱好者休闲娱乐的极佳场所。为了弘扬街道戏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街道政府专门筹备经费修复南桥城隍庙古戏台。古戏台座南朝北,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两边有东西看楼六间,是一座高台楼阁式建筑。穿过戏楼,为中心大院,院内青砖铺地,地面宽广,可容千人观看。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内,戏曲陈列室正在建设中,陈列室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北桥的戏曲历史、戏曲文化、戏曲名人等展示给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这种方式将北桥的戏曲文化代代相传。目前,古戏台第一期修复工程已经完成,一座古朴典雅的高台楼阁展现在我们面前。戏曲陈列室也已动工,将于今年年底完成。在街道领导的重视下,戏曲文化阵地建设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为北桥街道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3.1.2 加强戏曲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戏曲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北桥街道保护、传承和发展地方戏曲文化的关键之一。202_年11月,街道文体中心与中心小学密切沟通,并达成一致,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少儿戏曲培训班,精心挑选出24名有潜质的小朋友,请专业戏曲老师指导,做到戏曲人才的培养从娃娃抓起,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目前戏曲班的小朋友已经能够表演多个少儿戏曲节目,如《双推磨》、《媳妇大娘》、《灯赋》、《军民鱼水情》等,并多次参加市、区及乡镇级的演出,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202_年12月,北桥街道在原有文艺宣传队的基础上注册成立了街道荷缘戏曲文化社。荷缘戏曲文化社以振兴地方传统文化,弘扬民间优秀艺术为宗旨,通过开展戏曲表演学习、戏曲周边文化了解、演出、戏曲知识讲座和戏曲欣赏等多种与戏曲相关的活动,为街道广大戏曲爱好者搭建一个戏曲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戏曲之乡”的优势,为北桥和谐社会建设做贡献。目前,戏曲社拥有戏曲表演骨干20名、少儿戏曲演员24名、乐器演奏人员10多名以及舞蹈演员20名,会员总数达200多名。街道文体中心定期组织戏曲文艺骨干参加培训活动,邀请戏曲专家莅临指导,也时常组织到上海、昆山、无锡等地进行交流,不断充实他们的戏曲理论知识,提高表演水平和演唱水平。3.1.3 戏曲活动的大力开展

街道各类戏曲活动主要围绕荷缘戏曲文化社开展,戏曲社主要演员经常参加街道组织举办的各项文艺演出,也经常代表街道参加市、区级的文艺演出,同时还经常自行策划组织举办街道范围的大型的戏曲表演活动。近年来,荷韵戏曲表演队积极编排了锡剧小戏《金乡邻》、《拾彩票》及戏曲联唱等节目;新荷少儿戏曲表演队的小朋友们认真学习了不少新的戏曲唱段,排练了《新双推磨》、《媳妇大娘》、《灯赋》、《军民渔水情》等戏曲节目;荷风民乐队的队员们练习了民乐合奏《江南丝竹》、《旱天雷》等曲子;荷影舞蹈队策划编排了新型舞蹈《海派秧歌》、《忆江南》,歌舞《中华大家园》、《相城我的家》。街道文体中心每年邀请专业剧团导演指导编导锡剧小戏,《乔迁之情》、《楝树花开》、《金乡邻》、《丹桂飘香》、《拾彩票》等贴近群众生活的锡剧小戏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在荷缘戏曲社的影响下,在文体中心的号召和带领下,街道11个村(社区)已有8个村(社区)经常举办戏曲活动,戏曲爱好者们自拉自弹自唱,形成了良好的戏曲文化氛围。改革开放以来,北桥街道经常组织举办戏曲大赛,让广大群众能在自己的家门口过足“戏曲瘾”,群众们自唱自演,给社区增添了激情和快乐。202_年的“海达杯”戏曲歌曲大奖赛就是北桥丰富群众文化的一个系列活动,吸引了街道里许多戏曲爱好者参赛,年龄最大的参赛者超过了70岁。从9月19日开始,在三场初赛、一场决赛中,62名参赛选手为社区居民送上了一道又一道“文化大餐”。今年9月下旬,北桥街道又隆重举办了“利德杯”歌曲戏曲大奖赛。9月23、24日两天进行了预选赛,26日晚进行了决赛,27日晚举行颁奖仪式。戏曲活动的大规模举办,进一步深化了北桥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了地方戏曲魅力,打造“戏曲之乡”品牌,挖掘优秀艺术人才。3.3广泛宣传“戏曲之乡”美誉 在街道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北桥街道文体中心积极广泛多方面的向社会广大群众展示街道的戏曲文化的风采,在新文体中心建立了戏曲陈列室,图文并茂展现北桥戏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同时,滑稽大师笑嘻嘻、筱声咪的徒弟王汝刚带领上海人民滑稽剧团10多名主要演员为北桥的群众献上了精彩纷呈的大型文艺演出,同来演出的还有著名表演艺术家“老娘舅”李九松。不仅完成了师傅笑嘻嘻先生的遗愿,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北桥新落成的社区服务中心,欣然题词“荷缘戏曲”,鼓励北桥街道源远流长的戏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文艺生活蓬勃发展。

北桥街道戏曲文化的发展研究

4.1 戏曲文化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4.1.1 中国戏曲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

贯看整个中国戏曲的发展如今呈现出衰落的景象。有人认为戏曲衰落的原因有两点:

1、外来文化的冲击;

2、没有现代感的好剧本。但我认为这两点都不是主要的原因,全世界的后发达国家都受到发达国家的外来文化冲击。但是,也有很多国家能保持自己本土艺术的生存与发展,我觉得戏曲衰落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应该从外在的方面找原因,我认为戏曲衰落应该从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对传统没有足够的尊重这个方面来寻找答案。所以,戏曲衰落也不是没有现代感的好剧本,而是因为没有很好的继承传统的好剧本,现在的作家现代感太多,传统味道太少了,所以戏不好看,所以戏曲才衰落。

不过,传统的老戏,本性上的确不大适合现在一般的年轻人。欣赏这类老戏需要有充裕的时间,能完全静下来,即有闲情逸趣,这一点年轻人不容易做到。传统戏常常在视听“表层”上不那么华丽,却更富于内在涵蕴,其艺术形式也常需细细品味,而且要有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领略其中的微妙之处。这些对于年轻人欣赏戏曲来说都是障碍。至于新编戏年轻人也不喜欢,就需要找更多原因了。一个根本问题是,现在的新戏创作总体跟不上时代,与时代脱节厉害。当今时代的文艺领域也是“八仙过海”、多种多样的东西激烈竞争,在这样的环境中,作为传统艺术的戏曲不少方面已明显感觉陈旧,档次上也常常相形见绌。传统的唱腔和表演招式等也自有魅力,也总有一些人喜欢,但毕竟程式化的东西变化有限,又不断重复、陈陈相因,感觉上离当今时代太远,常显得隔膜。一味喜欢传统形式的人虽然也总有,但毕竟不多,而且越来越少。像晚会里的戏曲节目那样加一些伴舞,场面搞得很大,视觉上很华丽,但都是外部包装,不解决戏曲本身的问题。所以戏曲要想赢得更广大的观众,尤其青年观众,艺术形式上一味吃祖宗饭、不大幅度发展创新是不行的。还有表演质量的提高,也是突出问题。现在的年轻演员普遍艺术火候不足,尽管他们有年轻、扮相好、嗓音好、服饰装扮好、武功好等等优势,但在内在的气质上、做派上,在塑造性格、体现特定人物的“精气神”上,却常常不如前代艺人。更重要的是,前代的一流艺人都很有创造性,即便同样的戏,在唱念做打上也各有各的特殊处理,各有各的绝招,不像现在的年轻演员一般都是照着老师教的演。所以同样的戏、同样的腔,演来就缺乏“看头”,经不起“品味”。因此戏曲要赢得更多观众,还必须强调艺术质量,否则就意思不大了,很难吸引观众。表演质量低的戏,老年人、中年人也不会喜欢,更何况青年人。

我觉得,一些青年人不太喜欢看戏曲,一方面是一些传统剧目离现实很远,加之一些年青人对历史了解比较少,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戏曲艺术专业性太强,一些剧种的唱腔不看字目听不懂。再就是戏曲的演出和播出节奏太慢。有的在表演技巧上不能花样出新,给青年人的印象是戏曲表演都是一个模式。

年轻人里面也有不少非常喜欢戏曲的,但是从总的情况看,年轻人喜欢戏曲的比例,远远比不上中老年人。要说原因,我想无非是两个方面,第一,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的问题。不同的时代人们对不同文化艺术形式的评价会出现一些差异,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强势地位越来越为世界所认识,因此20世纪初在中国曾经出现过的文化自卑现象再一次出现,随着西方艺术大规模引进,整个社会出现了文化价值观的倾斜,自觉不自觉地以为西方的艺术是比中国的艺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艺术,欣赏西方古典艺术是比欣赏中国古典艺术更有面子的事情,这对年轻人的影响是很大的;第二,是戏曲自身的传播手段的问题,相对于流行音乐和影视这些很快就学会了如何利用现代传播媒介扩大自身影响的艺术形式而言,戏曲显然落后了,还远远没有真正学会如何在这样一个现代传媒的影响越来越大的文化环境里与其它艺术样式竞争。在这个方面,当代中国多数戏曲剧团甚至远远比不上20世纪30-40年代的上海的戏曲剧场的经理人。从整体上看,戏曲界在运用现代传媒方面太落后的。还有一点我认为我们不能忽视。那就是在年轻人眼里,戏曲远离他们的生活。北桥街道以锡剧为主的戏曲文化的发展也存在上述问题。4.1.2 北桥街道戏曲文化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街道虽然有较多的戏曲爱好者,但是其中不少只是喜欢听、喜欢看,并不能自己演唱,更不用说登台表演。街道荷缘戏曲文化社的戏曲骨干中,技艺突出、水平较好,经常能够登台亮相的也仅占少数。街道文体中心虽然定期请专业剧团的老师来指导,但毕竟不是长远之计,不仅费用较高,指导时间更是有限。我们必需自己想办法将街道戏曲骨干及戏曲演员的整体水平进行提升。

其次,无论是街道的戏曲文艺骨干还是广大戏迷朋友,年龄均偏高,青年朋友极少有对戏曲感兴趣的,可能是时代不同了,如今电视、电脑、娱乐节目多了,青年人也不会想到来听一句哼半天的戏曲,更不用说去唱了。即使有一部分学习戏曲相关专业的年轻人也流失在外,不能为我街道所用。我们北桥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开设了少儿戏曲班,做到了戏曲人才培养从娃娃抓起。但是,青黄不接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小朋友们年纪太小,等他们能够逐渐长大成为独当一面的戏曲人才要经过漫长的实践和磨练,况且随着学习任务不断加重,其中可能有不少会放弃对戏曲的学习。据调查,北桥街道每100名戏曲爱好者中,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占7.5%;年龄在31—45岁的占12%;年龄在46—65岁的占35.5%;65岁以上的占45%。事实证明,北桥街道只有19.5%的青年人对戏曲感兴趣,80.5%的戏曲爱好者都是中老年人。由此可见,培养年轻人对戏曲的兴趣爱好是保护、传承和发展戏曲文化的关键之一。4.2 对北桥街道戏曲特色文化发展的思考 4.2.1 政府要继续发挥主导作用

地方戏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是世纪性的工程,没有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正确领导,后果是不可想象的。政府机构的责任在于宏观调控社会各界的有生力量,调拨相应经费,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和管理体制,监控整个保护过程,使保护工作由局部、零散、自发、随意的工作状态步入全面、规范、有序的正常化轨道。具体地说,政府职能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建立专门的戏曲工作领导小组;

(2)建立健全戏曲文化传承人物个体档案,进行跟踪式保护;(3)引进和培养年轻的戏曲人才;

(4)以国家政策为依据,通过调拨专项经费和引导教育,支持街道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4.2.2 戏曲文化社骨干的传帮带作用

街道荷缘戏曲社中几名水平较高的戏曲老将是街道戏曲文化发展中瑰丽的宝藏,他们拥有数十年的演唱功底和表演经验,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关系的街道整个戏曲文化事业的发展前景。在古代,将军经常会对旗下的士兵进行操练,通过将军的点拨和勤加练习,士兵的战斗力能迅速得到提高。同样,我们戏曲社的老将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有些演唱功底稍差、表演技巧相对落后的戏曲社成员通过他们的点拨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戏曲社的成员本身就是来自街道各个村、社区,他们的水平提高了也能较好的指导村、社区的戏曲爱好者和戏迷朋友,通过这种形式,以点带面,街道戏曲队伍的整体水平将逐步提升。还有,我们必需找好本街道一批年轻的戏曲爱好者,重点培养,也可以引进一些戏曲人才。4.2.3 创建北桥人民自己的节日

“四城”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开展,漕湖产业园的开发已经略有成效。我认为,这为我们北桥街道戏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北桥街道是可以利用”戏曲之乡”美誉这一优势,建立一个属于北桥人民自己的节日了,可命名为”北桥戏曲文化节”或者”北桥戏曲交流日”等等。每年的几月几日,北桥街道隆重举办大型的戏曲交流演出活动,地点可以设在漕湖附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添加一些音响设备,并由专员管理,这样,平日里戏曲爱好者也能在自行组织到漕湖观光的同时,亮一亮嗓子。这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体现了街道政府对民生的关注。相信通过努力,我们不难想象出每到这个节日邻近乡镇、周边城市、甚至全国各地的戏迷朋友都蜂拥而至,聚集到北桥庆祝戏曲节日、参加戏曲活动、交流戏曲文化这一繁荣和谐的景象。就如每到的八月十五中秋节人们都会想到要吃月饼一样,我们要努力把戏曲文化节日变成一个传统节日,变成一种生活习惯来传承下去,更好地打响”戏曲之乡”文化品牌。这样不仅能使我街道的戏曲文化事业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时也能带动旅游观光、酒店、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我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第5章总结

随着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的启动,各级政府对北桥街道”戏曲之乡”的建设发展十分重视,北桥街道”戏曲之乡”的发展要适应时代要求和变化了的观众审美需要,继承和发扬剧种的传统艺术特色,对现有不足问题要

深入探索,在实践中不断予以解决。唯有如此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北桥戏曲特色文化这朵“带泥土的古莲花”才不会凋谢,才能绽放出夺目的光彩。相信随着时代的前进步伐,北桥戏曲将在考验中赢得新的转机和无限生机,大放光彩。参考文献

[1] 荣学润.北桥镇志.苏州大学出版社.202_.5 [2] 徐坤.尤侗研究(传播学研究丛书).上海文化出版社,202_.05 [3] 钱芳.戏曲之乡举行戏曲大奖赛.新华网江苏频道,202_.09.30 [4] 桑晓东.苏州北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落成,笑星前来捧场.人民网苏南频道苏州,202_.5.14

第五篇:农村发展与农村财产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农村发展与农村财产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政法学院09级法学一班张艳艳200940320138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的“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相关政策对农村的关注与支持,使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很大进步。但与此同时,“三农”问题也成为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尤其是在农村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对农村发展与农村经济的进步产生巨大作用。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方面对农村财产权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行保护,以解决农村发展进程中产生的诸多法律问题。

关键字农村发展财产权保障机制

我国农村法律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积淀,是融合法律制度、经济、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综合问题,农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环境,其法制状况与社会矛盾状况应该引起社会更广泛的关注,农村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和农村的发展问题。随着经济发展的推进,我国在农村发展与农村财产权保护等方面也出现了很多法律问题。

一、农村发展进程中产生的法律问题

现阶段农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在变化之中也产生了很多问题。现阶段,很多农村主要收入来源于外出务工,“老人村”、“妇女村”、“儿童村”等很多新名词的出现,都说明了农村发展进程中的严重问题。农村老人养老问题,孩子的教育问题等诸多问题都成为了发展农村经济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农村的老人养老问题

在农村,由于青壮年劳动力都忙于外出务工或本地其他形式的生产经营,农村老人基本上承担了种地、带小孩及家务劳动。对身体不太健康的老人来说,由于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与子女共同生活,他们首先选择的还是老年夫妻相互扶助,其次才是依靠分居儿子儿媳的赡养,外嫁女儿和亲戚则构成老年保障的第三个层次。只有孤寡老人才可享受到邻里或社区养老院的养老帮助以及政府的救助。它也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养老模式的一种沿袭。

随着现代社会人口流动越来越快,大量农村的年轻人进城打工。迫于岗位的竞争压力,忙于工作和事业,使他们无暇顾及父母;同时,一些青年夫妇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子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这对老年父母的心理健康和实际的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解决养老问题,重点在于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让社会来共同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但是,我国农村开展社会养老保险已有10多年,到目前为止,在部分地区已经为农村老年人口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受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逐

步完善。

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仍然有缺乏“社会性”,养老基金管理不规

范,投资渠道单一,缺乏适当的保值增值措施、养老基金管理不规范,投资渠

道单一,缺乏适当的保值增值措施,法律制度不健全等缺陷。不仅如此,目前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从成年型转向老年型,而且将向高度老年型发展,广大

农村尤其如此。而且,随着农村耕地面积的减少,加之农村青壮劳力大批外出

务工,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趋于弱化,在农村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显

得尤为迫切[1]。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支持力度,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

度,建立起农民、集体和政府共同投入、风险共担的机制。从政府的角度来讲,财政补贴政策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施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应选择“个

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支持”的三方共同缴费的农村保障模式。

2.突出重点,在首先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础上逐步做到全面覆盖。实施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工业剩余反哺农业高级阶段的主要措施,而且优先在农业

雇佣劳动者中建立,然后才扩展到全体农民。

3.提高养老基金运作效率,实现保值增值。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

运作可采用投资运作与行政管理相分离的模式,由政府管辖的农村养老保险经

办机构负责基金的行政管理,保证政策的执行力度;由商业投资机构进行投资

运作,通过市场化运作使基金获得有效的保值增值。

4.尽快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法律地位。现行制度的不稳定性带来

制度风险的增大会影响到农民购买养老保险的信心。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一直是依靠各级政府的政策、文件进行引导,强调农民自愿原则,政

策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因此,应尽快在民政部、农业部原有法规的基础上制定

出针对各省具体情况的省级法规,从法律上明确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性质、对

象和标准;规范参保者的权利、义务和管理者的职责。

(二)、农村的教育问题

农村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现阶段摆在我们面前的教育问题。

农村凸显,教育的落后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农村的经济发展主要

靠劳动力向外输出,留在农村的多数是老人和小孩,孩子的教育得不到充分的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严重。

1.教育问题的表现

(1).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

育人,享受的却是比城市教师低得多的待遇。教师的工资、医疗、保险、养老、住房、人身安全等缺乏法律、制度保障,经常有乱可扣教师工资的现象出现。

如此待遇使相当一部分教师负担不起日不断上涨的物价,于是无心于教学而忙

于搞其他赚钱的职业。教师减员严重,补充困难,而且教师分布不合理。

(2).教育教学设施落后。很多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

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

(3).资源分配不公平。农村的教育资源很少,一般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

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

教育的需要。

2.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农村教育问题

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落到实处。迅

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乡村小学、中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问题,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

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放宽私人投资办学,来补充政府投资教育的不足,建立一个机制对农村教育投资监督。

再次,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学校,增加学校的决策权,并向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对农村教师问题要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

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给予

辞退,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住房等问题要

根据实际给予改善。

最后,加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当地政府应该把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

务来抓,在分配资源时着重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为农村教育提供土地资源和

其它的设备.。

二、农村财产权保护中的法律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社会发展在整个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农村经济能否发展,农村社会能否稳定,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农村财产权保护中最主要的是要保护农村的土地问题。

(一)、农村土地承包时的法律问题

1.农村的土地属于村民小组所有,《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就是村民小组发包。但农村现有的土地承包合同许多

都是以村民委员会的名义发包,调整土地也是以村民委员会的名义调整。

2.有的村民承包土地却不签承包合同,有的村民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因村

里没有土地,却无地承包。

3.村、组管理混乱,村、组干部滥用权力造成土地承包纠纷。表现为:不

经民主议定程序,随便发包土地,甚至以明显较低价款发包,一旦出现土地收

益提高的情况,容易引发群体性矛盾和纠纷。发包时,土地所有权界限不明发

包,造成纠纷。不签承包合同,指到哪一块地,就种哪一块地,口头约定承包,或不执行延长30年土地承包的政策,缩短承包期限。

4..有的家庭人口增加,需要增加承包地,但村里无机动地可承包。有的家

庭人口减少,又不主动退出承包地。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该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本法实

施前未留机动地的,本法实施后不得再留机动地。”随着人们对土地的重视,在承包期内,自愿交回土地的很少,开垦增加土地的空间也不大,以前没有预

留机动地的地方,将没有土地承包给新增人口。一方面是增人不增地,另一方

面是减人不减地,会造成新的不平均,会成为新的不稳定因素。[2]

(二)解决农村承包的法律对策

1.从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入手。我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立法并不

完善,建议对《农村土地承包法》作出修改或就有关条款作出司法解释。如《农

村土地承包法》中应增加发包方承担行政责任的内容,以确保在发包方违法或

违约导致承包方的合法权益被侵害而无法得到救济时应受到行政处罚,加大政

府对发包方的监督力度,制约发包方权力过大、滥用权力。修改《农村土地承

包法》中有关集体经济组织预留机动地的问题,允许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预留一定的机动地,当然,对这些机动地的承包也要有一定的程序,如民主议定等制度。

2.搞好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爱护、珍惜土地的意识。增强广大农

村村、组干部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保证在土地承包过程中依法办事避免滥

用权力的现象发生。

(三)、农村土地流转引发的法律问题

1、土地流转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政策的调整,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劳动力的转

移,特别是国家关于扶持粮食生产、减免农业税等政策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

农民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纷纷季节性返乡耕种土

地,农村土地的供需矛盾开始突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速度较前明显

加快。

近年来,有专家分析,土地流转呈现如下 :流转速度加快,渐具规模;

流转类型多样,比例不均;流转行为欠规范,缺少管理;流转行为严重不规范,,表现为自行流转多,、报批准、报备案的少、申请变更登记的根本没有;口头协

议多,书面协议少;约定不明的多,约定明确的少;书面协议内容不规范的多,规范的少等。镇、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缺乏严格规范的管理.。部分

耕地被非农业化,有少量的非法流转行为存在。许多地区有极少部分耕地被转

为非农用途,主要用于煤矿、非煤矿山、住房、小城镇项目建设等。这些建设

用地只有大多数履行了批准手续。

由于土地流转而引发的法律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纠纷数量大,递增趋势明显。

2、当事人之间矛盾激烈,易引发其他纠纷流转纠纷,,流转当事

人之间基于流转合同的履行或解除而产生的关于承包经营权的归属或相关费

用等方面的纠纷,属于合同类纠纷。此类纠纷由于涉及农民“命根子”利益,一

旦形成纠纷,当事人之间对立情绪大,互不相让。

3、纠纷调处难度大,难以从根

本上化解矛盾。很多纠纷当事人摆出不争到土地誓不罢休的架势。纠纷隐患大,基层干部忧虑重,对策少。

2、预防和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的对策思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能否有效地预防和处理

好流转纠纷,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社会的稳

定。因此有必要从立法、行政、村民自治以及司法各个层面,思考应对策略。

首先,完善我国相关法制

1、建议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尽快制定《土地承包法实施细则》,对《土

地承包法》中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面的规定进行细化,特别是增加对违

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定的行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方面的具体内容。建议农业部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进行必要的增补和修正,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费用的计算标准和方法以及违反法律、法规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2、建议国务院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仲裁办法》,对农村土

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的设立、仲裁的范围、仲裁的程序、仲裁的原则及其他仲

裁事项作出明确的规定。该办法所设定的仲裁程序应简便、快捷于诉讼程序,既便于当事人解决纠纷,也减轻法院受理案件的压力。

3、建议省人大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在充分调查本地区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及纠纷状况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地方性

法规。

其次,利用行政手段加强土地流转的管理

1、依法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县级人民政府对尚未发证的农户,应尽快进行调查核实,并填写证书向农户发放。

2、有关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管理,规范土地承包行为,对承包中发生的各种纠纷及时协调解决。

3、加强对流转行为的管理。在对流转行为的管理中,县、镇人民政府应各司其职。县人民政府对变更、撤销、更换、补发承包经营权证书的申请,应依法及时审查办理。

4、大力宣传法律。县司法行政部门和各镇、村应充分发挥法制宣传的作用,不能流于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土地流转及流转纠纷处理方面的法律和法规规定,尽可能做到家喻户晓。

最后,要让农民参与自治对策。流转纠纷大多发生在同一村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之间,因此应当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通过村民自治规范管理好流转行为,以减少流转纠纷的发生。并尽可能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减轻农民解决矛盾的成本负担。村民委员会要在提高村干部自身法律素质和加强法制宣传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流转台帐,完善流转批准和备案手续。

农村发展与农村财产权保护,在我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国情里十分重要的。因此,经济建设与法律保护要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农村的繁荣,增进农民的幸福感。

[1]卢代富:《中国农村法制论坛》,群众出版社,202_年版,31页

[2]佟丽华,王世洁:《农村权益保护》,兵器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28-29页

关于丹竹村祭奠礼仪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