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古蔺石屏乡彝族火把节Word 文档
编辑:平静如水 识别码:23-903333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08 13:21:3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古蔺石屏乡彝族火把节Word 文档

古蔺县石屏乡202_年彝族火把节

活动方案

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经过***讨论后决定,在今年彝族火把节期间举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 活动名称

“古蔺县石屏乡202_年首届彝族火把节”

二、活动性质:民间自发性组织

三、活动主题

“点燃七月激情火把,打造民族旅游文化,推动石屏经济发展。”

四、活动目的

以欢庆火把节为载体,高举团结、进步、和谐的旗帜,增进民族感情,增强民族凝聚力,展示石屏民族风情。

五、活动时间

202_年7月1日—7月2日。

六、活动地点 石屏乡汽车站

七、活动流程

1、节庆开幕式(1)致欢迎辞。(2)祭火

2、民族文艺演出

3、篝火狂欢晚会

4、彝族传统选美比赛

5、民族体育竞赛

八、活动具体安排

(一)开幕式

1、乡委书记致开幕词

2、祭火由三桂陈应华主持。

(二)民族文艺展演 1、7月1日下午6时—8时,在石屏汽车站举行民族文艺展演。以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以广场实景民俗歌舞互动的方式,集中展现文化魅力,集中表达主题意境,从而掀开202_年古蔺石屏乡彝族火把节的序幕。)文艺节目待编排。

3、文艺节目支持人:

节目用汉语和彝语主持。汉语主持邀请石屏小学 陶玲老师 彝语主持邀请石屏民族中学 沙马你呷老师 主持。窜词撰写: 邀请 沙马你呷、陶玲撰写。

(三)篝火晚会

1、点火仪式

1(1)县级领导宣布“古蔺县石屏乡202_年度彝族火把节点火仪式现在开始”。

(2)由参加点火仪式的若干名县级领导点燃两丛大火把。

(3)两名身着民族服装的姑娘引领一名手持火把的县级领导,从大火把上取得火种后护送到放置小火把的位置,点燃小火把,顷刻间,所有火把燃烧起来,呈现出“千簇万家吉祥火”的壮丽画面。

(4)部分演员围着火把跳火神舞

2、篝火狂欢晚会 以热烈狂欢、释放激情为目标,开展“格莎啰”火把狂欢夜即大型篝火晚会。在石屏汽车站引领嘉宾和游客与石屏广大各族人民一道,以篝火达体舞、打火把巡游石屏街的方式进行狂欢活动。狂欢活动基本结束时,燃放高空焰火,五彩的焰火与狂欢的人群交相辉映,以盛大的场面、狂欢的场景、热烈的气氛,把火把节活动推向高潮。

(四)彝族传统选美 1.活动要求:

以展示民族风情魅力、培养健康审美观念为目标,将保留原有的传统表现方式,努力办成既保持传统选美的风格,又推陈出新的选美活动。以石屏乡为单位组队参加,全乡每个片区要各选符合条件的3女青年参赛。2.选手参赛要求:

(1)品德优良、身体健康、形象端庄、气质典雅、才华出众、服饰华丽、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各族青年女子。

(2)年龄16—25周岁,1.60米以上。(3)每位选手自带彝族服装。

(4)报名时间5月4日——6月23日

3.负责选美活动宣传动员、报名的工作人员:陈英 4.选手培训:

各参赛选手务必于202_年6月11日之前在石屏民族中学沙马老师处培训。必须服从安排和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

5.奖项设置:设置冠军和季军两个奖项。冠军1名,季军3名。冠军奖现金1000元。季军奖500元。6比赛时间:

202_年7月2日上午9时 6.比赛地点:石屏汽车站

(五)民族体育竞赛(7月2日上午10点,在石屏汽车站举行民族体育竞赛)

1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推动全乡体育运动水平提高,激发全乡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热情。体育竞赛内容:抛绣球、押加、摔跤。奖项设置:抛绣球、押加、摔跤各有两个奖项,第一名和第二名。第一名奖现金300元,第二名奖现金200元。

以村为单位,组织6支队参加竞技。民族体育裁判员:李洪武 刁思友

九、舞台设计

邀请 沙马你呷 霍斐

十、火把设计、制作

1、火把布置点为石屏汽车站舞台置1把大型火把,在围成的12个圆形中各 置一把小火把,共13把火把;

2、大火把扎成高5米,直径2.5米;小火把用铁锅放置,锅高1.8米,直径2.5米;

3、火把要在6月20日以前制作展示;

4、火把采用苦篙或者木材制作; 责 任 人:陈升强

主要职责:负责协调木材砍伐、确定火把制作人员、严把安全质量关,做好火把氛围营造及展示期间的安全防范工作.(十一)经费预算

1、文艺演员伙食费1万元。(1)民族体育奖金1800元。(2)彝族传统选美奖金3500元。

(3)舞台搭建、舞美设计、氛围营造等费用1.5万元;(4)音响搬运、出租费5000元。

2、火把制作费:2200元。

(1)手持火把制作、火种贮存器、取火专用道具、取火运输费等202_元。(2)大型火把制作:200元。

3、演员化妆和表演服:2500元。

4、经费预算总计:4万元整。

十二、组织领导

(一)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陈英 副 组 长:陈叶

成 员:徐双 陈建强

罗建洪 余志强

余 强 胡灵芝

刘 均 刘树祥

负责各项活动的组织协调;各工作组负责火把节活动的具体筹备和开展。

(二)综合协调组

工作任务:负责制定活动总体方案,安排具体日程工作、审核各工作小组开展各项工作的进度与质量;不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汇总进展情况,研究、总协调、解决存在的有关问题;及时向县级分管领导、联系乡县级领导、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情况,请示工作;沟通工作进展情况,指导具体工作;邀请县相关领导及演出嘉宾,审查确定并上报彝族文化展演节目、负责演出节目的编排、审查;制定活动节目单;配齐所需的民族服装;文艺表演现场及火把晚会的组织;负责安排男、女主持人各1人。

责任领导:陈向珪 责 任 人:胡思亮

成员:马建华 金明华 岳 林 马静 祝京京

(三)接待工作组 工作任务:负责做好接待方案彬彬有礼地做好县内县外来宾的现场接待服务工作,对邀请的县外领导嘉宾周全考虑,妥善安排。负责组织礼仪4人,作好礼仪人员的培训、管理及调度工作;负责在签到期间引领邀请参会的嘉宾、领导进 3 入休息区,为嘉宾、领导作好服务工作;负责活动期间引领嘉宾、领导进入座区,引领领导到讲话台。

责任领导:张菊纷 责 任 人:李海星

成员:罗方勇 陈应华 张铭 陈敬 李每吉

(四)后勤保障组

负责制定后勤保障工作方案,妥善安排参加活动来宾生活;负责舞台背景的设计、制作、布置等工作;负责活动现场嘉宾、领导及代表、观众桌椅的摆放工作;负责购、写请柬,邀请和通知人员及组彝、苗等少数民族代表;负责活动所需火把的制作工作,沙石搬运堆放以及柴火堆放;负责活动车辆调配;负责鲜花、饮用水、小礼品的购置、摆放;负责工作证、通行证、邀请函、沿途指示牌等制作;负责活动会场音响安装调试、话筒等准备工作;制定雨天预案,并准备一次性雨衣;负责购买活动所需的有关物品等工作;负责下午5:30分坝坝宴相关后勤保障工作。

责任领导:刘巧巧

责 任 人:李洪武 罗正华 陈永 罗勇 陈滇 李成钢

(五)应急组 工作任务:负责做好安全预案并协调办理焰火燃放相关审批手续并组织燃放烟花;组织应急分队和辖区民警指挥节日当天临时停车场设置并做好道路畅通保障工作;负责大型篝火晚会消防安全;负责开幕式及彝族文化展演现场秩序维护;做好民俗广场和绿化树木草坪的隔离保护工作;负责处置现场的临时安全事件;指导安排沿途路标指示牌的摆放。

责任领导:王兴梅

责 任 人:陈洪建 陈建洪 金呐满 洪志强

相关要求:各工作组要按照各自分工,认真研究分析,制定执行方案,强化责任,细化措施,把各项工作按规定的时间节点落到实处,确保火把节井然有序,取得圆满成功。

十三、其它方面安排

(一)筹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次活动的整体策划、协调安排、经费筹集等;

(二)民族歌舞、服饰展演由于领导小组统一联系后上会确定,提前排出节目单。

(三)整个活动的所有经费由争取县民宗局、乡政府、古蔺少数民族促进会、奢王府酒业等共同解决。

(四)活动现场气氛营造,背景制作,标语与商业化运作。7月1日前完成舞台的布置,7月1日前完成安装好展架及背景喷绘,完成会场布置。

(五)争取乡派出所和县消防队支持,在活动现场设置消防车1辆,保障消防安全。

(六)在篝火晚会现场,即兴表演及参与嘉宾群众亲身参与互动等工作,另行安排。

十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本次活动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各工作组要按照职责要求,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制定完善相关具体活动方案,优质高效地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

(二)抓好宣传报道。宣传报道要以电视、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为主要宣传阵地,整合宣传资源,创新宣传方式,展开全方位的宣传活动。要及时开辟专栏,把“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石屏”主题与欢度火把节,彰显彝文化巧妙结合起来,营造全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确保活动安全。要按照“提早谋划、精心组织、统筹兼顾、分工明确、加强配合”的原则,做好食品安全、医疗救护、安全保卫等工作,确保节日期间参会嘉宾、领导及市民的饮食、生命、财物安全,为本次节庆活动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第二篇:彝族火把节

彝族是个崇火的民族,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火把节期间,最热闹的地方要算斗牛场了。斗牛不仅是一种文娱活动,也是选择良种牛的好方式,对农业、畜牧业生产很有积极意义。

歌声是彝族人民表达情感,自我教育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形式。对于彝族人民来说,民歌在记录历史,交流情感,传授文化。彝家男女自幼听大人唱曲,耳闻目睹,心领神会,万事万物经口即成诗句,是憎是爱,出声直露情怀。无论湖中、山林、田地间,随时皆可唱曲对歌,男女歌声互答,其情融融乐乐,非见高下,不肯停声。

彝族烟盒舞包括正弦和杂弦两部分,形成了山区和坝区两种风格和多种流派,舞蹈套路多达220套,目前仅搜集整理117套,其中正弦62套,杂弦55套。其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等,舞者手持旧时盛火草烟的圆形木制烟盒,在四弦的伴奏下,弹击盒底击节作舞,节奏明快,气氛热烈。

正弦为“母弦”,杂弦为“子弦”,按惯例,必须先跳正弦,然后才能跳杂弦。正弦又叫“三步弦”、“簸箕弦”,这类舞蹈只有乐器伴奏,不唱。参加人数不限,最少二人,最多可达十几人。每套的命名均根据动作而来。如“三步弦”就由登步、过堂步、蹲步剪子口这三种动作组合而得名。正弦中有“三步弦”、“二步半”、“一步半”、“歪歪弦”、“斗蹄壳”等十多套合。“歪歪弦”中有双脚交叉,左歪右歪的动作。“斗蹄壳”(即斗脚舞)是模拟动作斗蹄的动作,跳时参加者须成双数,两排对舞。

杂弦大多数是载歌载舞的,内容丰富,套数很多,已搜集到的就有八十多套。其中又分为自娱性和表演性的两种形式。

1、自娱性的杂弦是群众性的舞蹈,参加人数不限,围圈而舞。每套以晃跳步、盖掖步等基本动作为基础,加上表现一定内容的动作--或模拟劳动,或根据唱词而变化--组合起来。其中表现劳动生活的有:“踩谷种”、“踩茨菇”、“戽小细鱼”等。表现爱情生活的有 “大理弦”、“大红丝线水红青”、“三妹子”等。另一类是根据图形的变化,如三、四、六人的对穿花,或根据唱词而命名的“赶瘦马”、“上通海,下曲江”、“大翻身”、“六穿花”、“跪哟”等都属此类。

2、表演性的杂弦又叫“新杂弦”,多由两人表演,一般在自娱性的杂弦跳完后才表演。每套都有简单的情节。开始先跳“三步弦”,然后根据情节表演。其中有许多优美的舞姿和造型,调度复杂,甚至有不少高雅度的技巧如下板腰、叠罗汉。其中表现劳动生活的有“哑巴砍柴”、“哑巴拿鱼”;模拟动物的有“鹭鸶拿鱼”、“猴子搬包谷”、“鸽子学飞”;显示技巧的有“滚松得”、“苍蝇搓脚”;“仙人搭桥”,也有少数现传统故事的如“三打白骨精”等。

烟盒舞的图形变化也很有特色,除一般的圈舞外,有丰富多彩的穿花图形变化和组合。有6人穿花、4人穿花、3人穿花、2人穿花等,舞蹈和图形变化配合巧妙和谐。成为烟盒舞风格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烟盒舞节奏鲜明、灵活多变,在清脆的烟盒声伴奏下,全身富于弹性的起伏,手臂凤凰点头似的舞动,小腿灵活而富有韧性。特点突出,风格浓郁。

烟盒舞与彝族生活有密切的关系。舞蹈中的“斗蹄壳”,明显地摹仿动物斗蹄子而来;“踩谷种”、“踩茨菇”等,则为反映农耕的舞蹈;“正弦 ”是由挑秧走路和上山下山的动作变化而来。据说,开始跳时没有烟盒,只徒手跳或拍掌。后来,当人们吸烟时,发觉手指弹烟盒,能发出“呱、呱”之声,既可统一舞蹈节奏,又能增添舞蹈的热烈气氛。于是弹起烟盒起舞一直流传至今。

石屏彝族烟盒舞个性鲜明,技巧多样,著名的技巧动作有“仙人搭桥”、“蚂蚁搬家”、“倒挂金钩”等。这种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既可健身又可怡情,动作流畅潇洒,极富艺术感染力,深受群众喜爱,传播范围遍及城乡,现已发展成为集歌、舞、乐、竞技于一体的综合性舞蹈艺术。

石屏彝族烟盒舞又称“跳弦”、“垄偬”等,是云南彝族支系尼苏泼的一种群众性民间舞蹈。流传于滇南个旧、石屏、建水、蒙自、开远、通海、元江等地的彝族聚居区,元明时期趋于成熟,清代和民国时期达到鼎盛。舞蹈时,因每人两手各拿一个竹或木棉蝗烟盒弹跳起舞而得名。彝族亦称烟盒舞为“跳弦”、“跳乐”、“跳三步弦”等。彝族人民极为喜爱烟盒舞,不论小孩和老人都爱跳。人们说:“听见四弦响,脚杆就发痒。”

第三篇: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

作者:思念淡然若水

摘要:“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华夏民族璀璨的文化正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它仿佛一个巨大的花园囊括和包容着五十六朵五彩缤纷、色彩各异的花朵。而彝族这个古老的民族便是其中的一枝,它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在悠悠的历史文化长河之中不断前进、不断发展、不断创造着自己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

关键词:火把节 起源 山歌会 斗牛

彝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地皇时代,约公元前2570年—公元前2550年,彝族族源以土著说和羌氐说为主,其中土著说观点的论据较为充足即西南土著说和云南土著说的观点较容易被接纳。目前,彝族同胞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地区,彝族人口共计700多万,其中云南、四川地区相对较多,而贵州、广西则相对较少。不同地区的彝族各具特色、各有特点,但是他们也具有一些相同的风俗习惯和语言特点,如火把节就是每一个地区的彝家儿女都普遍重视的彝家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彝族火把节,时间大多在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一般都举行一至三天即从六月二十四日开始到六月二十六日结束。虽然同为彝族的后裔、同为一个传统的节日—火把节,但是各个地区活动的内容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呢他们都少不了要在节日的夜晚点燃用松木扎制而成的火把,这些火把有的会插在村里,有的会插在稻田(庄稼地)周围,有的则是被少年孩童们举着穿梭在户与户之间、穿梭在村与村之间、穿梭在寨与寨之间,不停地嬉戏、玩耍,当然最隆重的地方是村寨里长辈事先准备好了的干柴堆旁,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人们便把那些干柴堆点燃,着着节日的盛装围在火堆四周尽情地歌、尽情地舞、尽情地唱,直至深夜甚至到天亮。在凉山彝族火把节那天所有在外的人都必须得赶回家吃团圆饭,饭前杀鸡祭祖,饭后举行点火把仪式。由一家之主点燃用干木苦蒿杆扎制而成的火把,从屋里的上方照亮每一个角落,口中念道烧掉一切不吉之灾、全家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词语,然后经过牛圈、羊圈,最后加入到村寨的火把节,据说这能来消除灾害,也有的说可驱灾去邪。(1)

(一)火把节的由来

关于火把节的由来据考证在汉文献中已有记载,可谓是历史悠久、长久不衰。当然彝族民间关于火把节的起源也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版本在流传。其中有一种版本是这样说的:在很久很久以前,彝乡人民迎来了金秋的收获季节,眼看就要丰上了,可是天王恩泽古兹不愿让彝族人民过上好日子,派十大力来到彝山,把所有的庄稼都踏坏了。彝族人民满腔怒火却又无足手措,这时从人群中走来一个名叫包聪的小伙子,要跟十大力斗个高低。包聪与十大力士艰难地搏斗了三天三夜,最终赢得了胜利。十大力灰溜溜地低下头,变成了一丛丛的秃山。于是天王恼羞成怒,就撒下了一把灰粉,霎时间变成了不计其数的害虫,像一片片的乌云遮住了天空、遮住了太阳,纷纷落到彝乡危害庄稼,眼看一年的辛苦就要落空了,彝族人民每人举起一把火,把所有的害虫一烧而光,夺得了大丰收。从此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这一天,就成了彝族人民点火把除恶灭害,盛庆丰收的传统节日。

在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大小凉山又广泛流传着另外一种关于火把节起源的传说: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六个太阳和七个月亮,白天有烈日的暴晒,晚上有强光照耀,土地荒芜,妖魔横行,世间万物面临着灭顶之灾。就在这个时刻,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射死了灼热的五个太阳和六个月亮,驯服了剩下的最后一个太阳和最后一个月亮,治服了肆虐的洪水,消灭了残害人间的各种妖魔。从此,天下风和日丽,水草丰茂,彝族人民开始过着安居乐业,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但是,统治天地万物的天神恩体古孜看到人间如此繁荣富足,心怀不满,于是年年派他的儿子大力神斯热阿比率天兵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天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好端端的人间又被天神恶魔搅得民不聊生,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后来支格阿龙的故乡出了个彝族英雄叫黑体拉巴,他力大无穷,智慧超人,英勇无畏,跨上骏马能日行千里,迈开脚步可飞崖走壁。他经常为各个部落排忧解难,除暴安良,深受民众的爱戴。一天,黑体拉巴上山打猎,站在高高的山颠上,陶醉在美不胜收的景色之中,他禁不住引吭高歌,抒发对大自然的爱,对美发生活的渴求。高亢的歌喉引来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扬婉转的歌声。他们隔着高山河流对唱情歌直到天黑。从此,他们相亲相爱,山盟海誓。早就对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热阿比听说了两人的恋情,心里交织着愤恨和嫉妒,总想找机会置黑体拉巴于死地。没过多久,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热阿比便下凡挑战,想与黑体拉巴摔跤决斗。结果在摔跤决斗中,被彝族民间英 2

雄黑体拉巴摔死,天神为此大怒,便放出铺天盖地的天虫(蝗虫)到人间毁灭成熟的庄稼。聪明的妮璋阿芝翻山越岭,找到了天边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毕摩(祭司),毕摩翻看了天书,告诉妮璋阿芝:消灭蝗虫,要用火把。妮璋阿芝和黑体拉巴带领民众上山扎蒿杆火把,扎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烧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终于烧死了所有的天虫,保住了庄稼。看到这情景,可恶的体古孜暴跳如雷。使用法力将劳累过度的黑体拉巴变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看着这一切,伤心欲绝,痛不欲生,在大毕摩的祈祷声中舍身化作满山遍野美丽的索玛花盛开在黑体拉巴变成的那座高山上。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

彝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一天,便用传统的方式极大燧石点燃圣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风调雨顺、未来丰收,同时也纪念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们载歌载舞、普天同庆抗灾的伟大胜利,歌唱和颂扬阿提拉巴的英勇和尼璋阿芝的聪明贤惠。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彝家儿女一年一度的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在节日期间,有的地方要杀猪、宰牛和宰羊来祭奠神灵,一般是同姓氏族同杀一头牛、一头猪或一只羊,当然有的地方也会一个村子同杀一头牛;有的地方则是每户彝民各自抱一只鸡到田里去祭“田公地母”来代替杀牛、杀猪和宰羊。

(二)山歌会

彝族火把节除了耍火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娱乐活动。如各村寨举行唱山歌、对山歌比赛(也称山歌会),还有诸如跳舞、斗牛、斗鸡、摔跤、拔河等项目。山歌会可以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较量,双方一唱一和,你来我往,直至一方找不到唱为止,所以山歌会进行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短则一天一夜,长则三天三夜也未必能结束。贵州西部地区也是彝族儿女的发祥地之一,哪里的彝族对歌的第一个程序叫“谷直侯曲谷”,相当于开幕,给天地诸神献歌献酒,如《献酒阿献酒》:“天王在北吗?请接收献酒,向天父献酒。地母在南吗?请接受献酒,向地母献酒、、、、、、真诚献上酒,情人共把盏,有富贵气派,办事都吉祥。”开幕结束以后又是“谷邳赖曲谷”,清根叙“曲谷”的起源,“叙谱始于天上,由恒阿德兴起、、、、、、把爱根建立,把情根建立,男女情人居一处,有位置可寻,有秩序可依、、、、、、”接下来便是向对方提出对歌要求“争伴啊争伴,鹤同鹃争伴、、、、、、另去寻情妹,得别人情妹,别人的情妹,怎及他情妹!”然后 3

就是寻找对歌伴侣“后来有一天,寻啊寻阿妹、、、、、、你是我阿妹,我是你阿哥。咱来建感情,咱来树恩爱。”(2)于是就这样找到了对歌的伴侣,开始了真正的较量,一般较量才开始时人们都是唱一些祖祖辈辈口传心授流传下来的歌曲,但是唱到后来便都是临场发挥了,颇有到什么山上唱什么得味道,所以山歌大赛、山歌会很是考验人们的记忆力和临场应变的能力。山歌大赛既有老年人、中年人,也有青年人,老年人、中年人只是为了纯粹的娱乐而娱乐,而青年男女除了为了娱乐外,更重要的是双方可以借此来寻找自己心爱的、理想的伴侣,过去小伙儿如果想要找到一个理想的伴侣,那么就必须得能说会道、能骑善射。因为在过去这可是彝家女孩择偶的一个重要标准,可以说能说会唱、能骑善射是彝家小伙儿们的一个重要招牌。而彝家的女孩儿们如果也想要嫁一个理想的伴侣,除了能说会唱外还必须得有一手扎实的针线活儿,一手漂亮的刺绣功夫。谁的刺绣多,谁的刺绣漂亮,在这个时候或在其它节日期间便一览无遗了,因为姑娘们的衣服、鞋子都是自己亲手制作的结果,上面凝聚着她们勤劳的汗水。姑娘们在一天之内会换上很多套衣服和鞋子,以便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手艺和勤劳,让更多的彝族小伙子们发现自己。此外,姑娘们在出嫁之前就必须得先刺绣好诸如门帘、窗帘、床单、枕帕等之类的装饰物品,等定了婚以后,女孩子们还得为未来的丈夫和婆家的每一个人缝制刺绣一套衣服,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和表达出她的勤劳、贤惠、善良以及孝顺等等优良的品质,才能更容易地和婆家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才不至于被婆家的人虐待与嘲讽。

(三)斗牛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彝族火把节的另一个重要文化娱乐活动--斗牛。

其实说到斗牛并非只是单纯的斗牛,一般在正式的斗牛活动开始之前,还会举行斗鸡,斗羊,斗猪等活动,但这些并不是重头戏,它们只是为接下来进行的斗牛活动渲染,烘托一下气氛罢了。斗牛前,各村寨要选出代表参加,并将经过挑选的膘肥体壮的牛签到会场,群众身着节日盛装前来观看。在比赛开始的时候,一般由村里较有声望和威严的长者宣布,然后锣鼓喧天,长号齐鸣,鞭炮齐响,全场欢呼不断。与此同时,民间自编自导的歌舞便上场了,等歌舞一表演结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斗鸡,斗羊,斗猪等之类的活动,当这些“小项目”接近尾声时,经过挑选出来的参赛者的主人便将它们一一牵上场。不过有的地方并不事先安排 4

好,所以到这一天,村里的斗牛爱好者们便牵出自家的耕牛接二连三地来到斗牛场,当他们汇聚到现场后便开始为自家耕牛挑选“挑战对象”,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为自家耕牛找到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但是当他们成为被挑战的对象而双方耕牛的实力悬殊较大时,他们一般也不会选择拒绝或放弃,而是任耕牛们在场上追逐玩耍一方后实力弱的一方被实力强的一方赶下场为止,人们说这样不仅可以娱乐村民,更重要的是能为自家耕牛来年上场表演积累下宝贵的经验。这时输了的一方便会去寻找一个和打败自己耕牛实力相当的另一头耕牛。就这样,斗牛掀起的高潮一浪高过一浪,越是接近尾声,越是精彩纷程。最终赢了的一方便会得到几尺红布扎成的火红花朵,耕牛在主人的牵引下,在斗牛场招摇一番,逗留一段时间后便扬长而去了。

据说牛除了娱乐外,也还有另外一层更深刻的意义,即彝家姑娘择偶的又一个良机。我想这和一直以来彝家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所以彝家的父母和女孩儿们都特别重视斗牛这一个传统节日,女孩儿们在在父母和长辈们的陪同和带领下积极地融入和参与到斗牛活动之中,细心地观察,精心地挑选,耐心地询问,以便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和女婿。

彝族火把节除了上述提到的几个娱乐活动外,也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娱乐活动,在此由于篇幅和我个人能力的有限也就不再做一一列举和陈述,希望广大的彝族文化爱好者和我们广大的彝族同胞们能够谅解,同时也希望广大的彝族文化爱好者和广大的彝族同胞们能够一起继承和弘扬我们同样博大精深的彝族文明,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我们彝族文明,了解我们彝家的儿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新型民族关系,相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引导下,彝族人民的生活会变得愈加的美好。

“又是一个把你双眼点燃的七月,又是一个把你心灵点燃的七月,骑上你的骏马穿上美丽的衣裳,小伙姑娘一起走进爱的火把节、、、、、、跳起你的舞蹈奏起古老的音乐,彝家和你一起走进爱的火把节、、、、、、”(3)和着曲子,跟着节拍,让我们手牵着手、心连着心,在跳动的火光旁,舞动彝家火热的心,舞动彝家古老而又美丽的传说,领略彝家的火把节,品味“东方情人节”,体验彝家似火般的热情和温暖。参考文献: 5

(1)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丛书彝族P58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_年7月第一版普忠良杨庆文等著

(2)贵州西部彝族礼俗研究P34贵州民族出版社202_年7月第一版李兴秀编著

(3)歌曲七月火把节

第四篇: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

彝族的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要算“火把节”。这是彝族的传统佳节,不论是聚居区还是杂居区,也不论是云、贵、川三省还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所有彝民都欢度这个节日。由于分布地区广,不仅火把节的欢庆仪式及娱乐内容有所不同,就连具体日期也不一致。大、小凉山一带,火把节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而贵州多在六月初六。云南彝区,在火把节的当天夜晚,一吃完饭,每户人家门前都竖起一个火把,且以村寨为单位在广场上集体扎一个大火炬,桶般粗细,高高竖立。各家的火把放在大火炬周围。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火炬,且歌且舞,饮酒、赛马,并用松脂撤火把为戏。凉山地区,每逢火把节,大都以村寨为单位,举行集会。人们手持火把绕住宅和田间游巡,并插松明火把于田埂之上。游巡之后,人们又聚在一起,围着熊熊燃烧的髯火,弹月琴、吹口弦,开怀痛饮,纵情歌唱或围圈起舞,以此庆祝丰收。活动常常是通宵达旦。

关于火把节的来历,有种种说法。一说唐代六诏之一的造贴诏王被蒙舍诏王皮罗阁所害,他的夫人闻讯后,立即率兵赶去,但待她赶到时,诏王已被烧死在松明楼里了。于是,她命令士兵燃起松枝火把,为死去的诏王领路招魂回家。事情发生在六月二十四日,后来,彝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个悲壮的历史事件,就定这天为火把节,相沿成习至今。还有一种说法:古时候,天上、地下分别有两个著名的大力士。天上的大力士名叫“斯热阿比”,地下的大力士名叫“阿提拉八”。天上的大力士非常傲慢,瞧不起地下的大力上。一天,他专程下凡来找地下大力士“阿提拉八”,向他挑衅,说是要比赛摔跤,想毁掉“阿提拉八”的声誉。“阿提拉八”看透了“斯热阿比”的用意,决心应战。几经较量,挑衅者屡遭失败。于是,回到天宫,罗列“罪名”去禀告天神,说人间百姓如何触犯天规、蔑视天神。天神轻信了他的诬告,就派遣许许多多的害虫,铺天盖地地飞向人间去糟踏庄稼、危害人民。事件发生在六月二十四日。这天,阿提拉八洞察情况,立即号召并领导百姓,燃起松明火把,奋力驱赶害虫。经过全体人民的努力,终于战胜了来自天宫的害虫,保护了地上的庄稼,并获得了罕见的丰收。为了纪念地下大力士阿提拉八领导人民取得的这次重大胜利,彝族人民就定这天为火把节。

关于火把节的来历,路南一带彝族传说,古时有个魔玉残酷迫害百姓,群众忍无可忍,便群起而攻之。但魔王堡垒久攻不克,于是改为用羊群火攻,就是在每只羊的双角和后腿绑上火把,驱羊进攻,结果获胜,人们为了纪念这次斗争胜利,乃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耍火把相庆,由此形成了火把节。

关于彝族的火把节,还有一个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六个太阳和七个月亮,白天有烈日的暴晒,晚上有强光照耀,土地荒凉,妖魔横行,世间万物面临着灭顶之灾。就在这个时刻,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射死了灼热的五个太阳和六个月亮,驯服了剩下的最后一个太阳和最后一个月亮,治服了肆虐的洪水,消灭了残害人间的各种妖魔。从此,天下风和日丽,水草丰茂,彝族人民开始过着安居乐业,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但是,统治天地万物的天神恩体古孜看到人间如此繁荣富足,心怀不满,于是年年派他的儿子大力神斯热阿比率天兵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天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好端真个人间又被天神恶魔搅得民不聊生,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后来支格阿龙的故乡出了个彝族英雄叫黑体拉巴,他孔武有力,聪明超人,英勇无畏,跨上骏马能日行千里,迈开脚步可飞崖走壁。他经常为各个部落排忧解难,除暴安良,深受民众的爱戴。一天,黑体拉巴上山打猎,站在高高的山颠上,沉醉在美不胜收的景色之中,他禁不住引吭高歌,抒发对大自然的爱,对美发生活的渴求。高亢的歌喉引来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扬婉转的歌声。他们隔着高山河流对唱情歌直到进夜。从此,他们相亲相爱,山盟海誓。早就对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热阿比听说了两人的恋情,心里交织着愤恨和嫉妒,总想找机会置黑体拉巴于死地。没过多久,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热阿比便下凡挑战,想与黑体拉巴摔跤决斗。结果在摔跤决斗中,被彝族民间英雄黑体拉巴摔死,天神为此大怒,便放出展天盖地的天虫(蝗虫)到人间毁灭成熟的庄稼。

聪明的妮璋阿芝翻山越岭,找到了天边的一位德高看重的大毕摩(祭司),毕摩翻看了天书,告诉妮璋阿芝:消灭蝗虫,要用火把。妮璋阿芝和黑体拉巴带领民众上山扎蒿杆火把,扎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烧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终于烧死了所有的天虫,保住了庄稼。

看到这情景,可恶的体古孜暴跳如雷。使用法力将劳累过度的黑体拉巴变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看着这一切,伤心欲尽,痛不欲生,在大毕摩的祈祷声中舍身化作满山遍野美丽的索玛花盛开在黑体拉巴变成的那座高山上。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

在一次火把节之前的采访上,一个42岁的彝族人潘木乃像孩子般陶醉其中。“每家每户都要喝杆杆酒,穷的村杀两三只鸡,富的村杀头牛。”他说,“最开心的还是跳达体舞,看赛马和摔跤,多有味道的哟!”

火把的亮度可不比烟花差多少,可以将整个地方照亮的如同白昼。这就是火把节的特色,几千甚至几万人在一起点燃火把这才是壮观的一幕。

早在火把节的第一天,彝族村寨里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竖立若干火把,准备活动使用。同时在村寨附近选择一块开阔地,在地中央竖立一根长10~20米的青松,青松顶端横放一根挂满红色纸花的木棒,缘青松四周用易燃柴草堆砌成一个类似于宝塔形大火炬,作为活动场所。第一天是祭火,家家户户举着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并且杀牛宰羊。

第二天是传火,这一天男男女女聚集在一起选择配偶,展示才艺。所以有人称为“中国第二个七夕节”。

最后一天是彝族传统火把节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彝语称之为“都沙”,意为“送火神”。在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火把节这一延续千年的传统,在一年一度的火把狂欢、彝族选美、摔跤、“朵洛荷”等彝族特色活动中,在现代社会的不断撞击下得以传承。

傍晚,节日活动的主持人率领锣鼓队敲锣打鼓,寨中各家闻听锣鼓声即出门点燃火把,男女老少举着火把向活动场所汇集。人们到齐之后,主持人一声号令,大家举火把向宝塔形火炬奔去,将其点燃。一时火光冲天,欢声四起,大家各举小火把围着大火炬,跳起“丰收舞”,唱起丰收歌,载歌载舞,热情奔放。

在狂欢夜观赏了盛大焰火晚会的美国游客詹姆斯?艾普说:“这些灿烂的烟火是我出生以来看过的最美的!”为了过中国的火把节,他和朋友专程从家乡远道而来。

“农村里不管是老人小娃,庆祝火把节的兴致还是不变,到了过节,四面八方的人都必须回来。”潘木乃说。

去年,凉山彝族火把节成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一古老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火把节的传统有慢慢被年轻人淡忘的危险。”凉山州彝学会会长巴莫尔哈认为,将它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彝族人民及其后代、地方领导都是个教育,也可以让外界来关注和保护它。

火把节是中国彝族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举行。传统火把节里,彝族人民点燃火把,绕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巡游,以消灾避难,祈求幸福。

第五篇:彝族的火把节

彝族的火把节

我喜欢傣族的泼水节,我还喜欢汉族的春节,但我更喜欢彝族的火把节。

这个日子的起因源于:很久很久以前,天神子劳阿普在云河边游玩,忽然听到民间有丝竹歌舞之声。人间生活的美好幸福令他十分恼怒,于是便差一名天将到人间,要把大地烧成火海。这位天将变做一个老人到了人间,遇到一个背着大男孩、牵着小男孩的纳西男人。他不解地询问,才知道大男孩是别家的孤儿,小男孩才是这个男人的孩子。于是深受感动,心起怜意,不忍将大地毁灭。他就叫人们家家准备火把,到六月二十五日一齐点燃。这天,子劳阿普到云河边查看,果然见满山遍野都是火光,以为大地真的被烧毁了,方才罢休。纳西人因此躲过了一劫,免受焚族之灾。从此,就有了每年农历6月25日至6月27日纳西族传统的节日——火把节。

火把节有三天,跟我们过春节一样热闹。其中第一天就是为过火把节做准备。为了更快更好的点燃木头,所以纳西族人要把木头捆起来。他们捆木头很讲究,必须用铁丝、布以及一些彩色的手绢把木头捆起来,为火把节增加一丝生机。准备好了火把,还要在这天杀猪宰羊,为火把节准备一些好吃的。吃的准备齐全后,还要穿上新衣服,使火把节显示出万象更新。第二天白天,人们都会到街坊邻居家问候,互相观赏对方的火把,互相访亲问友,祝贺节日,到熟人的家里吃为火把节准备的饭菜,吃到了平时吃不到的美食。晚上,家家户户都高举着点燃了的火把,涌向农田中,照亮庄稼,盼望新的一年能五谷丰登。

最热闹的就数最后一天了。家家户户都把房前屋后的火把放在个自己家门口,堆成以摞,再把那些火把点燃,成了火团,有的有两三米那么高,有的有两三层楼那么高,如果从高处往下看,家家户户的门前,广场上,巷子里,火团连起来就像一条闪光的腰带。所有的纳西族人,都围着火把,牵着手,在悠扬的笛声下,人们跳起了火把节的舞蹈,形成了纳西族最美的风景线。跳完舞蹈后,人们开始表演节目。节目没有舞台,不分场地,就在人群中表演了起来。你看,你看,一个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一个接一个地越过齐腰搞的火团,赢得了众人的喝彩;姑娘们身着靓丽的衣服,跳起了“阿哩哩”;杂技演员拿着火把,开始在天空中旋转。整个纳西族都沉浸在热闹中……人们在这优美的舞蹈中,结束了快乐的火把节。

我爱汉族的春节,但我更爱我们彝族的火把节。

古蔺石屏乡彝族火把节Word 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