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命题作业:【研习案例】案例分析6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命题作业:写作业:日王日王:小肥肥16888
【研习案例】案例分析
要求:是薪酬,也是心愁,白了HR的少年头。开春三月正是许多公司为即将进入一个新的财政年度精心制定薪酬策略的时候。同行业的薪酬行情如何?整体的薪酬市场又将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考虑到这些问题,对于本公司的薪酬战略又应该如何制定呢?这一些不仅仅是领导者在关注的问题,同样更是站在第一线的HR们需要身体力行的任务。
岁前岁后,总有人才流失,也由新鲜的血液进来,如何把一年年的积累下来的好员工通过薪酬体系留下来,又怎样才能把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大面积的进人也大幅度地走人的神秘的华为集团可以说独有法宝,也正是这些法宝让华为人一直像“狼”一样进攻着市场。华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曾经担任华为集团副总裁、人力资源总监的张建国先生则从一个体系的构建上作出了具体的剖析。
“薪酬”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关心的话题,但是,作为HR来说,制定这样的一个体系首先要着眼于企业的战略发展。张建国认为,薪酬设计关键是要达到两个核心目的:一个是效率,一个是价值。从而通过薪酬设计体系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薪酬设计将不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薪酬问题,它将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全体员工的士气和对公司的归属意识,起着战略性的意义。
“HR要从企业自身的价值导向和战略目标两个层面来考量企业的薪酬架构,并在这个基础上对企业内部各类人员进行价值排序,并衡量各自的价值。”那么,对于今天面临着人心涣散或者过高流失率的企业来说,企业在薪酬设计体系上应该如何着手呢?在南国花园会所里,已经是益华时代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的张建国先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案例:
“就拿我做的一个珠海德案例来说吧,根据了解,这个公司的员工月收入都普遍比较低,但是每每到了年底,就有可能莫名其妙地得到一大笔奖金。从老板的角度来看,他的薪酬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可问题是,有些员工仍旧对薪酬有很大的报怨,甚至有些骨干员工觉得受到不公平待遇,纷纷离开公司,另谋高就。遇到这种情况,老板也很委屈:我没少花钱,怎么就留不住人呢?”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这是因为虽然企业发给员工的薪酬较高,但是员工在工作中感觉不到,年底总收入高,这在很多人眼里只是一个未知数。企业虽然支出的钱不少,但他没有充分发挥员工的自主能动性和满足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意识,在员工的眼里,年底的那份奖金是不可知的,这也就与他的个人能力或者是极小考核方面无法关联,所以,这样的薪酬体系不但找不到好的人才,而且也留不住好的人才。” 除了要让员工感觉到劳有所得外,是否还需要树立一种薪酬的等级制度?对此,张建国谈到了这样的一个情况,在一些企业里边,在员工阶段,企业往往能够将现金收入等量化进他们的工资报表中,但是到了管理层人员,因为这个、那个的原因,许诺了许多,也划拨了许多,但在工资中就是体现不出来,这往往就造成中高层离奇地离开,也就是,你没有提拔他的时候,他作为员工还是兢兢业业地工作,但提拔了却反而逼着他选择了离开。不是这些中高层出了问题,而是企业家、或者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没有随着提拔而改变相应的管理方法。结合在华为、联想、TCL等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十多年的经验,张建国表示,从企业战略来讲,这类型的企业应该有明确的薪酬理念与政策,在这种理念和政策指导下,方可制定出严格的任职资格标准和规范的职位说明书,并在确定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的层面上,对企业内部薪酬的公平性和外部竞争力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一个严密的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系。
1.构建内部公平与外部竞争的薪酬体系 所谓内部薪酬的公平,就是要求自己所得要与公司内部做出相同贡献的人相当。但具体起来又怎么执行:
河南有一户种桃子的农民,在桃子熟了的季节,为了赶在第二天拿到集市上卖掉就找了两个人给他摘桃子,说好一天全摘完给每人二十元钱,这两人答应了。可到了吃中午饭的时候主人发现这两人是摘不完的,于是又找了两人,说好摘完也是二十元的报酬,这两人也答应了。到了下午很晚的时候,这家主人发现这四个人再快也不能摘完,没办法只好又找了两个人,许诺他们每个人摘完后也是每人二十元。天黑了,桃子终于摘完了,主人给下午和中午来的人每人二十元。他们高兴地走了。给早上来的人工钱的时候,他们就有些不高兴了,他们嘟囔道,为什么我们干的活比他们多却给我们一样的工钱呢?
这说明了什么呢?公平是相对的,而不公平是绝对的,而这个不公平又是怎样才可以核算呢?张建国提到,处于这种情况下的企业是有很多的,在内部薪酬公平这个问题上,有的员工在感到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后,可能会采取各种消极抵抗的方式对待工作,甚至最终会离开公司。由于现代企业是一个分工协作的群体,个人对组织的边际贡献很难准确测量,大多数员工总会认为自己贡献得多而收入得少,总会希望取得更多的报酬,因而“自我比较不公”总是存在。企业要关注解决的主要是内部公平,但内部公平的测量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据外部比较。因而在关注内部公平的同时也要关注外部竞争。
而外部的竞争力则主要是通过薪酬的调整与支付来进行分析,具体的评价标准是:第一看是否能有助于实现企业战略,第二看能否帮助提升企业战略,最后看能否促进组织成长。在这个基础上确定了以市场、责任、行为、绩效为一体的四大要素薪酬评价体系后,这种外部竞争力的分析才能够帮助企业来具体解剖其薪酬考核体系是否完善。
体系毕竟是一个比较宽泛的东西,就具体到薪酬的层面上,大约存在哪些不同的划分?对于企业不同员工来说,又应该怎样分配才是合理的呢?
对这个疑问,张建国解释,一般来说,报酬的存在有以下四种不同形式:股金、工资、奖金、福利。具体分配比例为:操作人员基本工资占月总收入90%,奖金占10%,无股金;专业人员为基本工资60%,奖金25%,股金15%;中层经理基本工资为50%,奖金30%,股金20%;高层基本工资为40%,奖金20%,股金40%。通过实践证明,如果合理的运用这种分配形式,效果会是很好的,既保证留住了高层管理人才,又激励了刚进入公司的员工,大大提高了公司的人力资本。
说到底,薪酬的设计就是通过构建智力资本的优势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
2.华为的薪酬体系模型
结合在华为集团多年做人力资源的经验,张建国具体地从华为的薪酬模型来分析这个企业为什么能够抑制具有“狼”的精神的“DNA”所在:这首先就是我们刚才特别强调的华为的战略观念:在薪酬体系构建上的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性的辩证统一;在具体的职位评估上的完善分级,即:第一,明确公司价值导向,第二,确定职位评估原则,第三,确定职位评估方法,第四,评估职位等级。
当然,确定了这些评价体系与标准后,还要有详细的、充分的调查、研究与制度,以保证论证的合理性。
譬如,在1995年的时候,华为已经有500多人,这个时候,当人力资源经理把他们的薪酬数字报给老板的时候,由于人数已经不是创业时候的那几十个人,老板不可能对每一个人的绩效都熟悉,那么,这个时候老板怎么去签字呢?(事实上,一般小型企业几十个人,作为老板来讲,还可能对每一个人了解得很清楚,但对于大企业来讲这是不可能的),于是,任正非就要求我们拿出一个薪酬方案制度来,随后,我们成立了一个薪酬设计小组,三个月开了十几次会,每次都吵架,每次都无所得,随着会议的召开,我们甚至开出个“唯心主义”来,因为我们老是在西丽湖开,所以肯定就会“稀哩糊涂”了,赶紧换个地方,于是到了银湖,两次搞定。其实,说白了就是在这十几次会议和吵架中找出了问题,积累了经验,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做这个事情是非常需要耐心与研究的。当然,一些问题还是没有做明白,最后还得请香港的咨询公司来做。
但这些吵架也得出了一个很好的结论,那就是做薪酬体系框架的时候,一定要把人与职位分开。这其中就需要我们总结出的三要素评估法。即:知识能力(投入)、解决问题(做事)、应负责任(产出)。经过这样的评估后,把计算出的每个职位的分数制成职位系列表,从而得出哪些职位等级是平行的,那些职位是重叠的,在平行职位上的就可以实行薪酬相等制度,在科研公司里就有利于消除官本位思想;有职位重叠的就合并,以便于节约成本,压缩管理层级,这一些将有效地解决企业的内部公平性问题。
张建国认为,一个好的薪酬结构体系将有效地保证企业发展中的动态合理性,并促进企业的竞争力与提升员工的成就感,能否在士气上与员工的归属感上创造价值是一个好的薪酬体系评价标准。而这个体系也能随着企业的增长而成长,因此,联想集团就出现了他的“木屋理论”,而华为集团也形成了“华为人力资源大厦”,这就是:以企业远景战略目标为地基,企业文化价值观为依托(地面),以任职资格(选)、培训开发(育)、绩效考核(用)、报酬认可(留)四大支柱为支撑的选、育、用、留体系;在这个基础上才形成了风吹不散,雨打不进的以业务管理为屋顶,以双向沟通为经纬的人力资源管理大厦。【案例思考】
1.根据案例材料,总结组织薪酬体系设计中的难点和重点是什么? 2.华为薪酬体系设计的特点是什么?对你有何启示?
第二篇: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命题作业:【研习案例】L公司人为本管理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命题作业:写作业:日王日王:小肥肥16888
【研习案例】L公司人为本管理
要求:L公司是一家投资近3亿美元的中外合资企业,坐落于上海浦东高新技术开发区。整个厂区宽敞、漂亮,整片的绿地与现代化的厂房交相辉映,令人感觉不到这是一个年销售收入高达1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
L公司的张总经理是中方选派的。张总经理对自己的企业发展与管理颇有自己的想法:“我们L公司技术设备先进,产品先进。作为一个高科技的企业,作为一个新成立的企业,我们并不担心技术与市场的问题,而担心文化的冲突,担心新员工进入企业后能否迅速整合的问题。中外合资企业中通常拥有不同投资方所在国文化的背景,来自不同国家的员工具有不太一致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这些不一致可能导致一个企业内存在文化的冲突。我以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迅速建立本公司的特定文化。我设想的本公司的企业文化要有一个核心理念,要有一整套将核心理念层层演化于各部门、各员工的具体表述。但是我反对形式化、千篇一律、没有变化。企业文化活动应丰富多彩,应以员工为中心。” 张总经理不久便在公司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开始研究,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建立L公司自己的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经过研究开展了工作——L员工座右铭活动。员工座右铭活动是这样展开的:每个新人公司的员工应自己掏钱买一棵公司指定范围内的树,然后亲手种在公司的地域之内。这棵树上挂上种植人的姓名,并由种植人负责照看,意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员工与公司一起成长。与此同时,每个员工在经过公司的新员工培训后,提出自己的人生座右铭。公司希望每个员工的人生座右铭能够成为他们各自生活、工作的准则。当你的座右铭确定后,也可以修改,公司要组织评选,看一看哪一位员工的座右铭最好、最有意义。
集思广益活动是指全体员工为了把生产、经营、管理等诸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而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员工有建议有设想,就可把这些写出来贴在公司各处安放的集思广益招贴板上,如果其他人对这些意见有不同看法或更进一步的想法,可以把自己的意见贴在旁边,以期讨论。每周五,部门、车间等安排一个小时的时间讨论本周的尤其是本部门内的各项建议,以期取得一致意见,安排具体改进的人员和任务;如果本周无甚建议,则可研究下周的工作安排等事项。
公司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如摄影比赛、体育比赛、书画活动等等,让每个员工都参与活动,充分展示他们各自的才能,同时让每个员工参加这些活动并比赛评奖。例如,摄影比赛可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但评选方法并不是去找几位领导和专家打分决定,而是把选票放在展品旁边,每个人都可以去投一票,选你认为的最佳或最差的作品。
更有意思的是,公司将食堂的桌椅都设计得富有变化,如桌子的形状有三角形、六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椅子的色彩也富有变化。一段时间后,上述这些活动变得难以深入展开了,因为老是这些活动,几次一搞便成了形式化,员工们也开始厌倦。怎么办?是公司的理念未定,还是企业文化本身就很难从变化中建立。张总经理也陷入深思,他希望从更高层次上来看待企业文化问题,但从何处着手呢? 【案例思考】
1.员工座右铭活动的实质是什么? 与以人为本的管理相关吗?
2.集思广益活动是否可能一直进行下去?它与以人为本的管理又有什么关系? 3.企业文化建设如何摆脱形式化,从而真正具有丰富多彩的个性化特点? 4.中外合资企业的文化冲突有哪些解决的思路与方法?
第三篇: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以人为本”的经营战略
许多成功公司的共同点是:建立一套“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激发员工隐藏的能力,使其成为竞争考无法模仿的优势。美国西南航空公司(South West Airlines)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30年来,西南航空最为媒体与企业界人士称颂的是,它从初期仅有3架飞机的地方性小公司,发展至目前美国第五大航空公司的地位,总资产达40亿美元,员工超过29000人,西南航空不仅击败了联合航空与大陆航空等两家短程航空市场中的劲敌,日前还进一步向Delta与USair挑战。更令人称奇的是,在这个竞争激烈,每位竞争对手都对对方的竞争策略、营运成本了如指掌的市场中,西南航空却能将其成本维持在业界最低水准,并创下26年连续获利的纪录!而追求低成本的同时,西南航空也没有降低服务的品质,无论从航班是否准点起降还是从托运行李遗失率和旅客抱怨申诉情况评比结果来看,西南航空的服务品质均居领先地位。
西南航空的竞争优势到底在哪儿呢?成本结构可能是最显而易见的项目。短程飞航服务因为起降次数频繁,在登机门上下旅客的次数与时间较多,营运成本自然要比提供长途飞航服务高。在这种情况下,谁能提供成本最低的短程服务,谁就占有优势。西南航空1994年时,以可载量座位里程为单位计算的成本约为7.1美分,1998年时为23美分;而在同期间,同业的平均成本水淮却较西南航空高出15%-40%,由此可见西南航空在成本方面的优势。
成本优势背后的功臣,则非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下的西南航空飞航团队惊人的生产力与团队精神莫属了。西南航空班机从抵达目的地机场,开放登机门上下旅客,至关上登机门再度准备起飞的作业时间,平均为15分钟,短短15分钟内,要更换全都的机组人员,卸下近百袋的邮件,再装上数量相近的邮件,并为飞机加油4500磅重的油料。—样的作业内容,大陆航空与联合航空平均需要35分钟才能完成。
西南航空的团队精是神特别值得一提的。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换班归航工作,西南航空的飞行机组人员,不论是空服员或飞行员,大家一起协助清理飞机,或是在登机门处协助旅客上下飞机。1998年,西南航空每位员工服务的旅客数超过2500人次,而联合航中与美国航空则与业界平均水准相当,约在低于1000人次的水准。
然而有趣的是,西南航空飞行员每月平均飞行70个小时,年薪10万美元;其他如联合、美国及Delta等航空公司的飞行员每月平均则飞行50个小时,年薪20万美元。平均每人的工作量多,薪水又不比其他同业高的情况下,为什么西南航空仍能维持良好的服务品质,且想进公司服务的人还很多?这必须从西南航空的企业价值中寻找答案。西南航空内部有3项基本的企业价值(或经营哲学);第一,工作应该是愉快的,可以尽情享受;第二,工作是重要的,但可别把它搞砸了;第三,人是很重要的,每个人都应受到尊重,这3项价值观使使西南航空成为“以人为本”的企业。一位曾在EDS公司任职的西南航空主管,当初准备跳槽时,公司开出比他刚进EDS时还要高出两倍半的薪水条件,希望他能留下。不过最后他还是决定投向西南航空。为什么呢?他的答案很简单:因为在西南航空,他觉得工作“很快乐”。基于对个人的尊重,西南航空不曾解雇过员工,对于员工基于好意而无心犯下的过失,也没有采取特别的惩罚措施。凯勒赫曾经表示:“无形资产是竞争对手最难剽窃的东西,因此我最关心的就是员丁的团队精神、企业的文化与价值,因为一旦丧失了这些无形资产,也就断送了可贵的竞争优势而构建并维系西南航空愉快的工作环境、高度的团队精神,又能激励员工在维持服务品质上降低成本,为公司谋取最大利益的幕后舵于,则是西南航空的“人民部”(The People Department)。
西南航空10年前,就将传统所谓的“人力资源部”更名为“人民部”,并网罗具有营销背景的人员担任部门员工。更名主要是为了摆脱老式的人力资源部门给人“治安警察”的印象,而引进有营销经验的人员,则是要摆脱一般人力资源部门人员没有魄力、缺乏决策勇气、暮气沉沉的状况。在主事者大力变革的领导下,西南航空的人民部摇身一变成了“火炬的看守者”,主要任务就是要营造一个符合公司企业价值的工作环境,让员工能够愉快地为公司效力,为顾客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基于这个理念和定位,西南航空的人民部规划出一套符合西南航空强调“以人为本”精神的工作环境与管理规章。例如在招聘人员方面,他们采取同行招聘的方式。飞行员面试飞行员,行李处理人员面试行李处理人员,让公司的员工自己挑选可以愉快合作的工作伙伴。同时,西南航空也非常重视人员的训练。公司员工每年都要参加一次训练课程,除了强调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快、成本更低外,公司也利用此机会增加部门间彼此的了解、当然也会再次宣扬公司的价值文化.并借机收集员工对公司的建议。西南航空的训练课程,主要在于协助员工学会如何让每天的工作做得更好。激励方面,西南航空人民部所设计的薪资与奖金制度并不复杂,但与其他着重个人表现公司不同的是,西南航空偏采取集体奖励的方式,来维护并提升团队精神。西南航空的飞行员与空服员是按航次计薪的,而这也反映出董事长凯勒赫经常提到的理念——飞机停在停机坪,是赚不了钱的。另外,西南航空对于工作一年以上的员上实施分红制度,并要求员工投资1/4的红利所得于公司的股票上。目前90%的员工持有公司的股票,约占西南航空流通在外股数的10%。
西南航空的成功,并不在于它掌握了特殊的关键技术,或是网罗了管理、营销的高手。其实西南航空是—个平凡的公司,它能有今日的卓越表现,完今要归功于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并落实公司的管理规章,营造出可以激发每位员工潜力的工作环境,进而达到公司的经营目标。从诸多类似西南航空的个案研究中,我们会发现:传统上先设定企业最高经营策略,然后设定各部门策略目标,找出执行计划成败的关键因素,并据此设计公司人员的招聘与奖励办法,由管理者监督执行的“公司利益优先”程序,似乎并非成功企业所采取的决策过程;恰恰相反,以“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为基础设定的经营战略与组织体系,才是可持久的成功企业。这类企业决策程序的特色,在于先把一个企业的价值信念找出来,并设计一个能够彰显此价值理念的管理体系,继而构建并培育出企业的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然后再据此设定经营策略,应付瞬息万变的市场状况。管理者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扮演的是公司价值与文化的维护者,而非传统模式中对每位员工进行控管的监督者角色。
由此可见,企业成功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所有人员与各项营运条件都能相互配合。据观察,这些以人为本的成功企业,至少有3项共同特质:第一,公司有非常明确的文化价值;第二,将这个价值落实在公司每天的运作当中,包括组织管理与公司经营策略的拟定等;第三,重领导而非管理。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才决定一切。但在不断寻寻觅觅,以高薪礼聘顶尖好手以维持公司成功地位的同时,您是否曾经想过,维持公司优势的人才可能早已进了公司,只是潜力尚未激发而已。西南航空就是一个成功的例证。或许,对一个眼光长远的企业而言,如何激发员工的隐藏价值并加以利用,可能要比想尽办法高薪挖角来得更为重要。
第四篇:《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归纳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归纳
2007年7月
实例:
天龙航空食品公司的员工考评
罗芸在天龙航空食品公司担任地区经理快一年了。他分管10家供应站,每站有1名主任,负责向一定范围内的客户销售和服务.
天龙公司不仅服务于航空公司,也向成批订购盒装中、西餐的单位提供所需食品。天龙公司雇请所有需要的厨房工作人员,采购全部原料,并按客户要求的规格,烹制订购的食品。供应站主任要负责订计划,编预算,监控分管指定客户的销售服务员等活动。
罗芸上任的头一年,主要是巡视各供应站,了解业务情况,熟悉各站的所有工作人员。通过巡视,他收获不少,也增加了自信。
罗芸手下的10名主任中资历最老的是马伯兰。他只念过一年大专,后来就进了天龙,从厨房代班长干起,三年多前当上了如今这个供应站主任。
近一年的接触,罗芸了解了老马的长处和缺点。老马很善于和他重视的人,包括他的部下和客户们搞好关系。他的客户都是“铁杆”,三年来没一个转向天龙的对手去订货的;他招来的部下,经过他指点培养,有好几位已被提升,当上其他地区的经理了。
不过他的不良饮食习惯给他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身体过胖,心血管病加胆囊结石,使他这一年里请了三个月病假。其实医生早给过他警告,他置若罔闻。再则,他太爱表现自己了,做了一点小事,也要来电话向罗芸表功。他给罗芸打电话的次数,超过另9位主任的电话数总和。罗芸觉得过去共过事的人没有一人是这样的。
由于营业扩展,已盛传要给罗芸添一名副手。老马已公开说过,站主任中他资格最老,他觉得这地区副经理非他莫屑。但罗芸觉得老马若来当他的副手,真叫他受不了,两人管理风格太悬殊了再说,老马的行为准会激怒地区和公司的工作人员。
正好年终考绩要到了。公正地讲,老马这一年的工作,总的来说,是干得挺不错的.天龙的考绩表总体评分是l0分制,10分是最优;7一9分属良,虽然程度有所不同;5—6分合格、中等;3—4分是较差;l一2分最差。罗芸不知道该评老马几分。评高了,他就更认为该提升他;太低了,他准大为光火,会吵着说对他不公平。
老马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跟别的主任比,他是鹤立鸡群.他性格开放豪迈,爱去造访客户,也爱跟手下人打成一片.他最得意的是指导部下某种新操作方法,卷起袖子亲自下厨,示范手艺。跟罗芸谈过几次后,他就知道罗芸讨厌他事无巨细,老打电话表功,有时一天两三次,不过他还是想让他知道自己干的每项成绩。他也知道罗芸对他不听医生劝告,饮食无节制的看法。
他为自己学历不高但成绩斐然而自豪,觉得这副经理就该提他,而这只是他实现更大抱负的过程中的又一台阶而已。考虑再三后,罗芸给老马考绩总分评了个6分。他觉得这是有充足理由的:因为他不注意卫生,病假三个月。他知道这分数远低于老马的期望,但他要用充分说理来坚持自己评的分。然后他开始考虑给老马各考评维度的分项分数,并准备怎样跟老马面谈,向他传达所给的考绩结果。
问题:(1)你认为罗芸给马伯兰等的考绩是用的什么方法?罗芸对老马绩效的考评合理吗?
(2)天龙公司的考绩制度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你建议该公司应做哪些改革?
答案
答案要点:
1.罗芸首先从总体上给老马打6分,然后开始考虑怎么给老马的各项分分数,就是先打总分,然后分项,显然是印象考评法。印象考评法中最容易犯晕轮效应,把自己看重,由某一点扩散到所有方面。
罗芸对老马的考评合适吗?这显然是分数打低了一点。老马不服气也有一定的道理.
2.公司应做以下改进:
①考评是对过去工作反应;
②分项考评;
③量化考评,提拔干部要实行竞争上岗,条件公开。
2007年1月 实例:
一家中小型企业最近拟出了自己的一套薪酬方案,正准备实施。
首先拟订这套薪酬方案的原则是;保障基本生活的同时,充分调动各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个人努力奋斗,强调团结协作,促使公司和所有员工共同进步、发展。
其次方案的依据是:根据公司、部门、个人的考核结果,每月进行一次工资核算。
这套方案的特点;
强调个人努力与团结协作的统一性;工作报酬和工作奖惩的统一性;员工个人命运与公司命运一体化,不强调资历,只看重现实的工作表现;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业绩考核与工资待遇、奖惩相互依存,考核是客观依据,待遇、奖惩是结果。这样将逐步使公司的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避免“人治”、主观臆猜等造成的不良后果。在公司这个大家庭中,对事不对人,使各位员工身感公正。合理、科学,积极进取,促进公司、员工共同进步。
第四,方案制定的方法是:
(1)根据对各工作岗位的职责分析,和每位员工面谈,确定每个人的基本工资额和岗位工资额,(2)根据公司、部门、个人的考核结果,确定公司、部门及个人业绩系数;
(3)按以下方案确定各位员工的工资额,并按此发放。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X公司系数X部门系数X个人绩效系数
问题:这套方案是否合理可行?请你用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理论来分析。
答案
答案要点;
这套方案是比较合理的。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与激励,控制与调整、开发等方面。但就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机构设置,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来看,都不可能建立如此全面、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为了适合目前中小企业的现实特点,降低管理成本,只要抓住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在岗位职责、工作考核、工资分配等方面,充分体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认识人性、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核心和本质,就可以避免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困境,迈上较为规范化的轨道。在这里有两层含义:
(1)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尽快摆脱传统人事管理的思想束缚,在一切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及实施中充分体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本质,即:认识人性,尊重人性,以人为本。
(2)中小企业在实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案时,应主要关注井导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技术——3P模式。即:首先,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进行职务分析,明确所有员工各自的岗位(POST)职责,其次,根据企业的岗位职责,设计人力资源的工作绩效(PERFORMANCE)考核方案和工具;最后,使用绩效考核方案和工具,对企业所有员工进
2006年7月 实例:
1990年10月,飞龙集团只是一个注册资金只有75万元,员工几十人的小企业,而1991 年实现利润400万元,1992年实现利润6000万元,1993年和1994年都超过2亿元。短短几年,飞龙集团可谓飞黄腾达,“牛气”冲天。但自1995年6月飞龙集团突然在报纸上登出一则广告——飞龙集团进入休整,然后便不见踪迹了。这是为什么?1997年6月,消失两年的姜伟突然从地下“钻”出来了。并坦率地承认飞龙的失败是人才管理的失误。
飞龙集团除1992年向社会严格招聘营销人才外,从来没有对人才结构认真地进行过战略性设计。随机招收人员、凭人情招收人员,甚至出现亲情、家庭、联姻等不正常的招收人员的现象,而且持续3年之久。作为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医药保健品前几名的公司,外人或许难以想象,公司竟没有一个完整的人才结构,竟没有一个完整地选择和培养人才的规章。人员素质的偏低,人才结构不合理等。从1993年开始,飞龙集团在无人才结构设计的前提下,盲目地大量招收中医药方向的专业人才,并且安插在企业所有部门和机构,造成企业高层、中层知识结构单一,导致企业人才结构不合理,严重地阻碍了一个大型企业的发展。1993年3月,一位高层领导的失误造成营销中心主任离开公司,营销中心一度陷入混乱。这样一来,实际上造成了无法管理和不管理的状态。
问题:企业应怎样选人、用人?请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理论来分析。
答案
问题:企业应怎样选人、用人?请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理论来分析。
答案要点;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飞龙集团的失误,是在人才招聘、管理方面的失误,最主要的是人才通常不流动和只靠自己培养人才这两个失误。这也是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会碰到的一个“致命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1.没有一个长远的人才战略,2.人才机制没有市场化,3.单一的人才结构,4.人才选拔不畅等。
为了解决这一“致命问题”,我们认为,企业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至少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企业决策集体应真正树立市场化的选人、用人观念,确立正确的人才选拔标准、原则。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只有拥有优秀人才时,才能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具有勃勃生机。为了求得优秀人才,避免“武大郎开店”的不良心态作用,树立一种“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观念是十分必要的。
一般说来,公司从一开始组建就应把选人放在首位,并且提出了简单、明确的选人标准:(1)任人为贤。不能因为认识某位领导就得到好的差事,要做到唯才是用。(2)一专多能。尽
量发挥人的潜能,使一个人能顶几摊事,既避免了部门繁杂、管理重复,又使得真正有才之人尽显其能,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3)严格选拔,加强培训。在选拔人员时,从多角度多侧面选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同时对每一位员工加强职业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4)增强后备,面向未来。对新一代年轻人培养其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使之认识到中药品不仅是治病救人的良剂,而且是养身保健的主体。
2.按照科学的程序选拔人才,把人才选拔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一般来说,人才的选拔主要有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调查研究、工作分析、人员分析等,明确某一用人工作岗位的工作特性,及这一工作岗位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生理、心理品质,确定最佳.2006年1月
一家中小型企业最近拟出了自己的一套薪酬方案,正准备实施。
首先拟订这套薪酬方案的原则是:保障基本生活的同时,充分凋动各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个人努力奋斗,强凋团结协作,促使公司和所有员工共同进步、发展。
其次方案的依据是:根据公司、部门、个人的考核结果,每月进行一次工资核算。这套方案的特点:
强调个人努力与团结协作的统一性;工作报酬和工作奖惩的统一性;员工个人命运与公司命运一体化;不强调资历,只看重现实的工作表现;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业绩考核与工资待遇、奖惩相互依存,考核是客观依据,待遇、奖惩是结果。这样将逐步使公司的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避免“人治”、主观臆猜等造成的不良后果。在公司这个大家庭中,对事不对人,使各位员工身感公正、合理、科学,积极进取,促进公司、员工共同进步。这套方案制定的方法是:
(1)根据对各工作岗位的职责分析,同每位员工面谈,确定每个人的基本工资额和岗位工资额;(2)根据公司、部门、个人的考核结果,确定公司、部门及个人业绩系数;(3)按以下方法确定各位员工的工资额,并按此发放;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X公司系数X部门系数X个人绩效系数
问题:这套方案是否合理可行?请你用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理论来分析。
答案
答案要点:
这套方案是比较合理的。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与激励、控制与调整、开发等方面。但就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机构设置,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来看,都不可能建立如此全面、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为了适合目前中小企业的现实特点,降低管理成本,只要抓住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在岗位职责、工作考核、工资分配等方面,充分体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认识人性、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核心和本质,就可以避免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困境,迈上较为规范化的轨道。在这里有两层含义:
(1)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尽快摆脱传统人事管理的思想束缚,在一切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及实施中充分体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本质,即:认识人性、尊重人性、以人为本。
(2)中小企业在实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案时,应主要关注爿:导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技术——3P模式。即:首先,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进行职务分析,明确所有员工各自的岗位(POST)职责;其次,根据企业的岗位职责,设计人力资源的工作绩效(PERFORMANCE)考核方案和工具;最后,使用绩效考核方案和工具,对企业所有员工进行定期考核,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设计工资(PAYMENT)福利,乃至奖金发放方案和工具。实际上,岗位职责、绩效考核与工资分配三者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它们三者的有机联系,可以充分体现公正、合理、科学、竞争的原则。强调个人努力与团结协作的统一性;工作报酬和工作奖惩的统一性:员工个人命运与公司命运一体化:不强凋资历,只看重现实的工作表现;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业绩考核与工资待遇、奖惩相互依存,考核是客观依据,待遇、奖惩是结果。这样将逐步使公司的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避免“人治”、主观臆猜等造成的不良后果。在公司这个大家庭中,对事不对人,充分凋动各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个人积极进取、努力奋斗.强凋团结协作,促使公司和所有员工共同进步、发展。
2005年7月
实例:工作职责分歧
一个机床操作工把大量的机油洒在他机床周围的地面上。车间主任叫操作工把洒掉的机油清扫干净,操作工拒绝执行,理由是工作说明书里并没有包括清扫的条文。车间主任顾不上去查工作说明书上的原文,就找来一名服务工来做清扫。但服务工同样拒绝,他的理由是工作说明书里也没有包括这一类工作。车间主任威胁说要把他解雇,因为这种服务工是分配到车间来做杂务的临时工。服务工因害怕解雇便勉强同意做清扫,但是干完之后立即向公司投诉。
有关人员看了投拆后,审阅了三类人员的工作说明书:机床操作工、服务工和勤杂工。机床操作工的工作说明书规定:操作工有责任保持机床的清洁,使之处于可操作状态,但并未提及清扫地面。服务工的工作说明书规定:服务工有责任以各种方式协助操作工,如领取原材料和工具,随叫随到,即时服务,但也没有明确写明包括清扫工作。勤杂工的工作说明书中确实包含了各种形式的消扫,但是他的工作时间是从正常工人下班后开始。
问题:(1)对于服务工的投诉,你认为该如何解决?有何建议?(2)如何防止类似意见分歧的重复发生?(3)你认为该公司在骨理上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答案 答案要点:
1.对服务工应该表扬。
对操作工来讲,那么我们要分析他为什么要把大量机油撒在机厂周围,他到底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在案例里面,字面上没有显示出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判断。但无论怎么样,我们都应该批评或教育。
2.对车间主任来讲,我们应该适当的批评。那么怎么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这就说明我们做工作分析时有些事是控制不了的,那该怎么办?应对说明书进行修改。对操作工来讲,应增加这样的条文,就是说,工作时间要保持机床周围的清洁,如果因为工作不慎而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话,应该担负一定的保洁责任。发生事情之后,应及时报上去.对服务工和勤杂工也同样要加一条,要完成车间安排的相关的或紧急性的任务。
3.要根据实际情况,要管理分工、重新定位,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2005年1月
实例:一名退休人员返聘后囚3-死亡补偿的争议
梁某原在深圳市某设计院任高级工程师,1994年?月退休,同年9月由该设计院返聘继 续工作,她的丈夫还是该设计院的副总工程师。当时她同设计院双方约定,梁某如因工致残、死亡,按正式员工的待遇处理。当月梁某因公到广州出差,遇车祸死亡。梁某的母亲当时侨居 美国,她的父亲是香港人(1995年10月去世),梁某的兄弟姐妹也很多(约lo多个);梁某有2 个女儿,次女在梁某死亡时已年满18周岁。经该设计院、设计院主管单位某总公司以及死者 的亲属与交通肇事者交涉,肇事者赔偿梁某亲属10.6万元。该设计院及其主管单位共同对梁 某的死亡待遇作出如下处理:第一,让梁某的长女曹某到市社会保险管理局按退休员工死亡的 保险标准领取抚恤金4338元,丧葬补助费2037元;第二,垫付治丧期间梁某亲属的机票费、治丧费10091.6元;第三,给梁某亲属补助12000元,并扣除已垫付的机票费、治丧费,实付其亲属补助2000元。曹某对此处理不服,1995年11月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出申诉请求:
第一,粱某的死亡应按因工死亡处理,用人单位应补差(现待遇与因工死亡待遇之差);第二,根据深圳市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梁某的直系亲属包括其父母亲(侨居海外)、子女(最小的次女 已满18周岁)。这些人应享受抚养生活补助费。
仲裁结果:1.该设计院补发申诉人的抚恤金、丧葬费差额11000元,差额一年期利息1000 元;2.该设计院主管单位——某总公司负连带责任;3.驳回申诉人抚养梁某父亲、母亲、次女的申诉请求;4.仲裁费490元,申诉人承担190元,被诉人承担300元。
问题:申诉人的申诉和仲裁机构的裁决是否合理?请用劳动保障的有关理论分析。
答案
答案要点:
此案争议的焦点在于:
所用理论恰当,案例分析清楚者,可给15分;评卷者可参考标 1.粱某的死亡是否应按因工死亡的待遇处理 2.梁某的抚养生活补助费应如何认定。
关于焦点一,根据梁某与设计院之间的事先约定,应享受因工死亡待遇。
关于焦点二,设计院提出:第一,梁某的父亲是香港人,母亲侨居美国,次女在梁某死亡时已年满18周岁,不属抚养范围;第二,梁某的兄弟姐妹很多(有10多个),梁某的丈夫在设计院任副总工程师,有固定收入,因此对梁某其直系亲属的抚养责任应予认定。经仲裁委员会调查:梁父于1995年10月去世,曹某提出供养请求时,其法定代理已终止;梁母侨居美国没有直接参与申诉。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果委托人代理诉讼应在其所在国公证机关办理证明,并经我国驻该国领事馆认证后方才有效,即须补办手续才能受理曹某的代理诉讼。梁某的次女已超出国家规定的抚养年龄,不属于抚养范围。
2004年7月
实例:招聘中层管理者的困难
远翔精密机械公司在最近几年招募中层管理职位上不断遇了困难。该公司是制造销售较复杂机器的公司,目前重组成六个半自动制造部门。公司的高层管理相信这些部门的经理有必要了解生产线和生产过程,因为许多管理决策需在此基础上做出。传统上,公司本来一贯是严格地从内部选拔人员。但不久就发现提拔到中层管理职位的基层员工缺乏相应的适应他们新职责的技能。
这样,公司决定改为从外部招募,尤其是招聘那些企业管理专业的好学生。通过一个职业招募机构,公司得到了许多有良好训练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作候选人。他们录用了一些,并先放在基层管理职位上,以便为今后提升为中层管理人员做好准备。不料在两天之内,所有这些人都离开了该公司。
公司只好又回到以前的政策,从内部提拔;但又碰到了过去同样素质欠佳的问题。不久就有几个重要职位的中层管理人员将要退休了,他们的空缺急待称职的后继者。面对这一问题,公司想请咨询专家来出些主意。
问题:(1)这家公司确实存在有提拔和招募问题吗?
(2)如你是咨询专家,你会有哪些建议? 答案
1.这个公司显然存在着选拔和招募方面的问题。在这个案例里面,一开始他们注重内部选拔,但内部选拔觉得适应性比较差,不能适应新的知识的技能,不能满足岗位需要。接着请外界的中介招募机构,招到一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最后还没有到岗位上就走了,所以说确实存在问题。内部找不到满意的,而满意的外部人才又走了,这就是问题的所在。
2.那么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般选拔人的条件比较高,要德才兼备,这往往是一种理想。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往往是看能找不找得到人才。在这里面,内部总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一个可能是员工的素质确实比较低。接着可能是他的要求比较高。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工作分析。首先要分析问题的原因。通过工作分析,确认哪个中层干部需要什么样的资质、能力、技能,给他们作一个分析,这样把他们的标准定实。第二个就是为什么招本专业的学生后又走了呢?那问题是两年周期比较长,而这些人是刚毕业,他们不懂管理,而这里既要懂专业,又要懂管理。所以就直接去招聘又懂专业,又懂管理的人。这样一来就有活干,他来之后,一定得到公司的重视,他的价值得以实现,那么当然他就不会搞砸,这个问题也就不会发生。可能招的也不是很合适,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有一种改进办法,外部招聘这些管理类学生后,对他们说明理由。就是说,不是永远在这里干,如果干了两年后,基本上提拔到管理层的岗位了,让他们看到曙光,看到希望,即使眼前在基层工作,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他们看到将来的发展,可能能忍受,可我们往往有些企业不告诉他,他们可能会走。第四是内部招聘,从素质上来讲,不一定符合岗位的要求,那么我们找一些有潜力的人,进行培训。如此一来,这个问题就能解决。
2004年1月 实例:
一家中小型企业最近拟出了自己的一套薪酬方案,正准备实施。
首先拟订这套薪酬方案的原则是;保障基本生活的同时,充分调动各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个人努力奋斗,强调团结协作,促使公司和所有员工共同进步、发展。
其次方案的依据是:根据公司、部门、个人的考核结果,每月进行一次工资核算。
这套方案的特点:
强调个人努力与团结协作的统一性;工作报酬和工作奖惩的统一性;员工个人命运与公司命运一体化;不强调资历,只看重现实的工作表现;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业绩考核与工资待遇、奖惩相互依存,考核是客观依据,待遇、奖惩是结果。这样将逐步使公司的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避免“人治”、主观臆猜等造成的不良后果。在公司这个大家庭中,对事不对人,使各位员工身感公正、合理、科学,积极进取,促进公司、员工共同进步。
第四,方案制定的方法是:
(1)根据对各工作岗位的职责分析,和每位员工面谈,确定每个人的基本工资额和岗位工资额;
(2)根据公司、部门、个人的考核结果,确定公司、部门及个人业绩系数;
(3)按以下方案确定各位员工的工资额,并按此发放。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X公司系数X部门系数X个人绩效系数
问题:这套方案是否合理可行?请你用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理论来分析。
答案
这套方案是比较合理的。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与激励、控制与调整、开发等方面。但就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机构设置,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来看,都不可能建立如此全面、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为了适合目前中小企业的现实特点,降低管理成本,只要抓住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在岗位职责、工作考核、工资分配等方面,充分体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认识人性、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核心和本质,就可以避免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陷入困境,从而迈上较为规范化的轨道。在这里有两层含义:
(1)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尽快摆脱传统人事管理的思想束缚,在一切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及实施中充分体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本质,即:认识人性、尊重人性、以人为本。
(2)中小企业在实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案时,应主要关注并导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技术——3P模式。即:首先,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进行职务分析,明确所有员工各自的岗位(POST)职责;其次,根据企业的岗位职责,设计人力资源的工作绩效
(PERPORMANCE)考核方案和工具;最后,使用绩效考核方案和工具,对企业所有员工进行定期考核,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设计工资(PAYMENT)福利,乃至奖金发放方案和工具。实际上,岗位职责、绩效考核与工资分配三者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它们三者的有机联系,可以充分体现公正、合理、科学、竞争的原则。强调个人努力与团结协作的统一性;工作报酬和工作奖惩的统一性;员工个人命运与公司命运一体化;不强调资历,只看重现实的工作表现;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业绩考核与工资待遇、奖惩相互依存,考核是客观依据,待遇、奖惩是结果。这样逐步使公司的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避免“人治”、主观臆猜等造成的不良后果。在公司这个大家庭中,对事不对人,充分调动各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个人积极进取、努力奋斗,强调团结协作,促使公司和所有员工共同进步、发展。
第五篇: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中国科技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战略中的作用
——“SAP:少了自负,多了成功”案例分析报告
院系:管理学院 课名:人力资源管理 任课教师:黄攸立
班级:中国科大MBA1003班 学号:SM10204455 姓名:钟立胜
完成日期:2011年4月5日
目录 1.摘要 1.1 案例概述 1.2 存在问题
1.3 初步原因分析和对策
2.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2.1 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2.2 战略制定与战略执行
2.3 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2.3.1 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2.3.2 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
2.3.2.1 突变战略 2.3.2.2 增强企业竞争力 3.结论 4.参考文献 5.致谢
……………………...……………………… ………………...…………………………… ………………...…………………………… ………………...……………………………
………………...……………………………
………………...……………………………
………………...…………………………… ………………...……………………………
………………...……………………………
………………...…………………………… ………………...…………………………… ………………...…………………………… ………………...…………………………… ………………...…………………………… 3 3 4 4 4 5 6 6 6 6 7 7 8 9
1.导论
1.1 案例概述
SAP公司是全球最成功的企业管理软件开发商之一。SAP原来只是一家针对大型主机的软件开发商,20世纪末期,SAP公司在互联网方面远远地落后于其他公司,并且如果不采取行动,公司在向世界上很多大公司提供企业经营管理软件的行业领袖时代就将一去不复返。
SAP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汉索·普莱特纳首先是召开了多次专家头脑风暴会议,制定了一项名为mySAP.com的全新战略,将所有系列软件“触网”,但这一新战略在实施七个月后并未奏效,公司付出了巨额广告费但销售收入却下降了3%。面对不利局面,性格倔强的普莱特纳并未就此罢手,他也深知,他自己及SAP均无法独立解决这个问题。他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强而有力的彻底的革新,对企业的文化及战略进行改革与调整。
在实现灵活性方面SAP公司实施了大的变革举措:它与一家新兴企业——第一商业公司(Commerce Once Inc., CMRC)联合开发基于网络的B2B商务软件。同时改变过去强迫客户购买打包软件包的做法,客户可以在SAP公司的产品与其它公司的软件产品之间进行随意的抽取和挑选。在市场营销方面,普莱特纳更加重视市场营销的作用,他也改变过去只有其本人才有最后发言权的做法,请了曾供职于索尼公司的马丁·霍姆斯来负责这项业务,并且采取了一项令人吃惊的措施,将公司的市场营销重心从德国转移到了曼哈顿。
普莱特纳目前正在坚持做的一件事情是彻底将SAP的工程文化扭转过来,他一直努力推行联盟政策,并倡导建立灵活的独立的分支机构。普莱特纳力图在全公司内全面推行新变革思想并成为SAP公司的变革领导者,推动事情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1.2 存在问题
在过去的若干年中,SAP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普莱特纳在决定企业战略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过于自负并相信SAP自身的力量使普莱特纳在制定企业战略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挫折。两次大的挫折包括:在mySAP.com战略实施七个月之后,客户甚至搞不清楚它们的产品到底是什么,5000万美元的广告攻势也打了水漂。对对公司至关重要的美国地区,SAP在2000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实际下降了3%。不重视市场营销的作用,在与注重形象的艾利森公司进行竞争 3 时损失损重。
1.3 初步原因分析与对策
在经历市场营销的败局以及“触网”战略的失利之后,普莱特纳才认识到自己及SAP均无法独立解决企业经营战略面临的问题。在SAP公司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的过程中,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对企业战略的成败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企业在战略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解决与竞争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说,企业怎样才能通过竞争来实现自己的使命和目标。这一过程所要做出的决策包括:到哪里去进行竞争、如何进行竞争,以及依靠什么去进行竞争。本案例中,普莱特纳在开始制定战略时并不清楚企业依靠什么竞争优势去继续竞争的问题,显然过去的“工程文化”已无法继续带领企业走出困境,取而代之的是重新优化现有的人力资源,如将公司的工程师队伍穿插到销售部门当中,将客户组织成为自己的“开发合作伙伴”,并且进一步弥补SAP在市场营销中的不足,聘用曾供职于索尼公司的马丁·霍姆利斯来负责市场营销工作,普莱特纳本人则退居幕后指挥。利用外部人力资源也是SAP公司新战略的重要内容,重要措施就是推行联盟政策,SAP和第一商业公司结盟共同开发网络商务软件。第一商业公司在网络软件的竞争优势是SAP与之合作的重要原因。
2.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是企业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目的是提升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并提升企业有效性。所谓“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HRM)是指对员工的行为、态度以及绩效会产生影响的各种政策、管理实践以及制度的总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绩效具有重大影响,需要对隐含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企业战略加以认真研究分析。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战略性的,对员工和客户的满意度、创新、生产率以及声誉有重大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加速,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必须制定自己的战略管理规划。战略管理是个过程,是可以帮助企业迎接竞争性挑战的手段。候车战略既可以是一般性的总体竞争战略,也可以是针对某种特定情况所采取的一些具体的调整性措施或行动。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SHRM),可以 4 看成是“为了使组织能够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有计划的人力资源使用模式以及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所需要承担的任务就包括:对员工在运作这些系统的技能进行开发。[2]。如果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战略相比较就会发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将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整合优化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3],并且是我国转型期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
2.2 战略制定与战略执行
战略管理过程的五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使命、目标、内部分析、外部分析以及战略选择[4]。这五个部分与战略制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使命是对组织存在的理由所做的陈述,通常明确界定了组织所服务的客户对象、客户可以得到满足的需要和客户能够获得的价值以及企业所运用的技术。一个组织的目标是指组织希望取得的中长期成就,反映了组织的使命是如何被付诸实施的。
外部分析需要对组织的运营环境进行考察来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各种战略机会及受到的各种战略威胁。战略机会通常包括尚未开发的客户市场,对企业有帮助的技术进步以及潜在的劳动力资源等。战略威胁还包括:潜在的劳动力短缺、新竞争对手、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以及竞争对手的技术创新等。
内部分析须分析组织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它集中考察了组织可能获得的各种资源——财务、资本、技术以及人力资源等的数量与质量。外部分析与内部分析合在一起就构成了SWOT分析。
对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也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参与,因为人力资源是企业最为重要的资产之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战略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包括了组织通过人来达到组织目标的各个方面。创造实施战略的适宜环境, 使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保持动态协调。当人力资源管理在内外两方面与企业战略相适应时, 就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战略中的独特作用,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进而培育和发展动态核心竞争能力, 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绩效的目的。
企业选定企业战略之后,执行战略就成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战略将决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组织战略是否能得以成功的执行,取决于五个重要变量:组织结构、工作任务设计、人员甄选、培训与开发、报酬体系、信息的类型以及 5 信息系统。成功执行战略必须对工作任务进行设计和归类,形成不同的职位;适当的人员配备也很重要,所需人员必须具备与所承担的工作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以及能力;制定绩效管理系统以及报酬系统,引导员工为实现战略规划而努力。与战略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包括:职位分析与职位设计、招募、甄选系统、培训和开发计划、绩效管理系统、报酬系统以及劳资关系管理计划等。
2.3 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经西方企业界的管理实践证明,是企业获得长期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途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为能够实现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管理意义重大。
2.3.1 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企业的绩效通过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来体现,企业的员工队伍是实现企业绩效的重要资源。企业人力资源设计、生产和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创造顾客价值以及组织自身价值。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通过人力资源投规划进行招聘、甄选、培训、激励、解聘等管理活动,改善员工的工作知识和技能,激励、协调员工的工作动机与角色行为,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度与工作绩效,提高企业组织的产出质量与效率。
豪无疑问,企业经营绩效与企业战略关系紧密,而企业战略的制定或调整均又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有紧密关系。组织在制定或调整企业战略时就必须考虑到组织现有的人力资源是否有能力支撑企业的新战略的需要。如果现有人力资源对新战略的支撑作用非常有限,企业高层管理者就得考虑采取有力措施也调整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如市场销售力量不足,就必须从企业外部引进高素质的营销人才,壮大企业的实力。
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重新培训及培养,也是提升企业绩效的有效手段。对工程文化较重而市场营销力量较弱的企业,将工程师放在销售部门进行锻炼有助于强化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加快企业对市场新需求与新动态的了解。
2.3.2 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
企业通过不断创新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活动,获得更为持久的竞争优势。人力资源能够通过突变战略以及强化企业竞争力来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
2.3.2.1 突变战略 企业战略通常预定战略和突变战略两种,区别预定战略与突变战略对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所谓“预定战略”,是指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制定战略规划的时候,通过理性决策过程所得出的一个结果。企业所采取的大多数战略都属于预定战略。预定战略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所关注的新重点,在战略制定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必须确认和提醒高层管理者与人相关的经营管理问题,并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来帮助企业执行战略。
突变战略是一些从组织基层演变发展而来的战略,突变战略可以被看成是“由一通讯员列的决策或行动所形成的模式”[5]。大多数突变战略都是由企业中层次较低的员工首先认识到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促进组织内部的沟通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而使有效的突变战略能够迅速传递到企业高层管理者。
2.3.2.2 增强企业竞争力
“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组织中的员工通过不断地提高个人能力并在组织内部形成知识共享的体系,可以使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为企业提供适应环境变化所需的能力。构建“学习型组织” 要求企业环境监控、情报搜集、决策过程中不断进行学习以适应各种竞争。具有这种学习能力的组织可以获得相应的竞争优势。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不断变迁,人力资源在创造企业竞争优势中所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只有既有较高灵活性和适应性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美日汽车业的竞争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汽车的质量与成本与一线员工的努力关系紧密。人力资源在培育和维系企业竞争优势方面具有越来越突出的重要作用。
3.结论
企业高层管理者在制定战略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是否对新战略的执行能起支撑作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绩效,影响到企业竞争优势实现,也影响到企业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只有具有更高灵活性和适应性的企业在能在动态和不确定性环境中得到更大的发展。
4.参考文献
[1] P.Wright and G.McMaha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for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 of Management 18(1992).Pp.295-320.[2] S Snell and J.Dean,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 Human Capital Perspectiv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5(1992), pp467-504.[3] Wright, P.M., Dunford,B.B., &Snell, S.A., Human Resources and the Resource Based View of the Firm [J].Journal of Management, 27, 2001.[4] 雷蒙德·A·诺伊等,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68,2005年10月第1版.[5]R.Pascale, “Perspectives on Strategy: The Real Story behind Honda’s Succes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6(1984), pp.47-72.8
5.致谢
在这篇课程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过程中,首先我要感谢本科的任科老师黄攸立教授对本文做的精心细致的指导,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感谢中国科大管理学院的所有任课老师和全体同学所给予的鼓励和帮助。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公司同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不厌其烦得回复我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询问,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最后,感谢家人在我撰写报告期间给予我的无私支持和帮助,使我能够安心学业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