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内一科支气管镜清洗消毒规程
编辑:落花成痕 识别码:23-282576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1 23:31:5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内一科支气管镜清洗消毒规程

内一科纤维支气管镜清洗消毒规程

1、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先将纤支镜浸泡在2%戊二醛消毒液中20分钟进行消毒,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镜身和活检道后,方可用以病人诊疗。

2、水洗:⑴ 每次术后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污物,在流动水槽中彻底冲洗活检管道及表面,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光导软管的吸引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3)高压气枪吹干管道的水份及镜身。

3、酶洗:将风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反复冲洗管道,表面用酶洗液擦拭,附件还须在酶洗液中浸泡冲洗5分钟,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

4、清洗: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水枪彻底冲洗管道以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内镜的表面,再用气枪冲干水份。

5、清洗后再放入2%戊二醛消毒液中浸泡20分钟,并将管腔内注入2%戊二醛消毒液,对于结核杆菌、其他分支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浸泡不少于60分钟。

6、经消毒完毕后用气枪向官腔内冲气,以去除消毒液,将其置于流动冲洗槽内,水枪冲洗内外表面及管道,后用气枪吹干,已备下一个病人使用或垂直干燥后放置器械柜中。

7、清洗纱布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法,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8、活检钳、异物钳等附件使用后,先用清水刷洗,然后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20分钟,再清水刷洗、干燥后统一高温消毒或2%戊二醛浸泡10小时,必须一用一消毒。

第二篇:支气管镜清洗与消毒规程

支气管镜清洗与消毒规程

每次镜检结束后立即用湿纱布去外衣污物,并反复送气送水(10秒以上),然后取下支气管镜送清洗毒室消洗与消毒。清洗消毒的步骤:方法及要点:

一、水洗:用槽式流水冲洗、一次性纱布擦洗镜身、操作部;用清洁毛刷消刷各按钮及活动通道与导光软管的吸引管道,用吸引器及全管道灌流器反复抽吸。支气管镜附件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洗后擦干。

二、酶洗:将水洗后且擦干的支气管与附件放入酶洗槽中一人一浸泡(多酶洗液的配置及浸泡时间见说明书),用注射器抽吸100ml酶洗液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吸引酶洗液以酶洗活检与吸引管道。

三、清洗:将酶洗后的支气管镜用水枪或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及镜身外表以去除残留的多酶洗液及污物,然后用500ml注射器冲干各管道水分,以免稀消毒剂。

四、消毒:一般病人用2% 碱式戊醛浸泡10分钟以上(泡前支气管镜要擦干水分、各孔道用注射器注满消毒液、非全浸式支气管镜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加75% 乙醇消毒)即可;结核杆菌等特殊感染病人使用后的支气管镜要浸泡45分钟以上。当日不再使用的支气管镜应延长消毒时间至30分钟。附件的消毒,活检钳等要一用一灭菌(压力蒸汽灭菌或2%戊二醛泡10小时以上):弯盘、敷料缸等用压力蒸汽灭菌;非一次性口圈、注水瓶、连接管可用高水平无腐蚀化学消毒剂消毒,消毒后无菌水冲洗干燥备用,注水瓶用水为无菌水,每天更换,灭菌后的物品按无菌物品储存。

五、冲洗与干燥:支气管镜从消毒槽取出前,清洗消毒人员更换手套,用注射器向各管道注入空气以去除消毒液;然后将支气管镜放于冲洗槽,反复用流水冲洗与抽吸;再用纱布擦干支气管镜外表,抽干各管道水分,取下清洗时用的各种专用管道及按钮,换上诊疗用的各种按钮及附件即可用于下一病人。

六、储存:每日诊疗结束后行终末消毒(2%戊二醛泡30分钟),最后用75%的酒精对支气管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存贮专用洁净柜内(最佳、稳当);镜柜每月消毒一次。

七、其它:吸引瓶及吸引管清洗后,用500ml/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刷洗干净,干燥备用;清洗槽、酶洗槽充分刷洗后,用500ml/L含氯消毒剂擦拭。每日工作前,必须对当日使用的支气管镜再次消毒(2%碱式戊醛浸泡20分钟以上),方可用于病人检查。

第三篇: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清洗消毒规程(化学法)

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清洗消毒规程(化学法)

(一)、测漏器测漏后初清洗

⑴ 在流动清水下彻底冲洗纤支镜,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

⑵ 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

⑶ 安装管道插塞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冲洗活检孔道。

(二)、酶洗

⑴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⑵将初清洗后的纤支镜置于酶洗槽中,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浸泡;

⑶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分钟;

⑷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一条纤支镜后更换。

(三)、次清洗

⑴多酶洗液浸泡后的纤支镜,用水枪彻底冲洗活检孔道,以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纤支镜的外表面;

⑵用气枪向各管道冲气,排出管道中的水分,以免稀释消毒剂;

(四)、浸泡消毒(采用2%的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

将经过次清洗擦干后的纤支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消毒液中20分钟,各附件同时取下浸泡,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

★浸泡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疑为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纤支镜浸泡时间不得少于45分钟。

★碱性戊二醛的浓度应该每天监测,应不低于2%。★整个过程禁止调节目镜。

(五)、末次清洗

⑴纤支镜从消毒槽取出前,清洗消毒人员应当更换手套,取出纤支镜,在流动净化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

⑵用水枪彻底冲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内的碱性戊二醛溶液; ⑶用气枪向各管道冲气,排出管道中的水分。

(六)、酒精灌洗

用75%的酒精灌满纤支镜的各孔道。

(七)、干燥

⑴用气枪向各管道冲气,排出管道中的酒精;

⑵平放于无菌铺巾上自然晾干,并用拭镜纸沾取少量乙醚-无水乙醇(3:7)溶液擦拭镜头;

⑶盖上无菌铺巾备用。(4)标注消毒日期。

第四篇:内镜清洗消毒规范

内镜的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软式内镜的清洗与消毒)

软式内镜使用后应当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秒钟,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盖,置合适的容器中送清洗消毒室。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

一、水洗

1、将内镜放入清洗槽内:

(1)、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低纤维棉絮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3)、安装管道插塞、防水帽和高压水枪,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活检孔道;(4)、用高压水枪冲洗送气送水管道;

(5)、用高压气枪吹干活检孔道及送气送水管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2、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

4、清洗用低纤维棉絮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二、酶洗

1、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2、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100毫升,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3、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分钟。

4、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

三、清洗

1、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高压水枪或者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1分钟。

2、用高压气枪向各管道冲气10秒,排出管道内的水分,同时用清洁干纱布擦镜表面,并清洗刷,清洗时间不少于1分钟。

四、消毒

软式内镜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当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并进行化学监测和生物学监测。

1、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按使用说明操作;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

2、需要灭菌的内镜采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

五、内镜附件的消毒与灭菌方法及要点包括: 目前大部分附件已经做到了一次性使用,对不能一次性使用的内镜附件应注意严格清洗消毒。

1、内镜器械:拆卸所有可拆卸的部分,用纱布及软毛刷在含酶清洗液中彻底清洗,特别注意关节等难清洗部位。消毒流程为:清洗、干燥、消毒流动水清洗、干燥、装塑封袋、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

2、内镜注水瓶:将注水瓶和连接管彻底清洗后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后连接好旋紧备用。

3、台车电缆:每日检查结束后用乙醇纱布擦拭。

4、引流瓶用含氯消毒剂浸泡。

5、清洗槽、酶洗槽、终洗槽刷洗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六、细胞刷、导丝、异物钳等内镜附件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方法是压力蒸汽灭菌。也可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具体操作方法遵照使用说明。灭菌后的附件应当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七、每日诊疗工作结束,用75%的乙醇对消毒后的内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储存于专用洁净柜或镜房内。镜体应悬挂,弯角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储柜内表面或者镜房墙壁内表面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清洁消毒一次。

八、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必须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洗消毒,具体方法及要点包括:

1、吸引瓶、吸引管经清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刷洗干净,干燥备用。

2、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经充分刷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九、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

一、硬式内镜的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

1、清洗:使用后将内芯从镜鞘中抽出立即用流动水彻底清洗,除去血液、粘液等残留物质,并擦干。

2、酶洗:

(1)将擦干后的内镜、镜鞘、内芯、导光束等置于多酶洗液中浸泡5—10分钟,浸泡时注意将官腔内注入酶洗液并拆卸操作部的螺丝等可拆卸的部件。(2)、用软毛刷彻底清洗内镜各部件,如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刷洗时注意避免划伤镜面,并且必须两头见刷头,然后刷洗头上的污物;用清洁低纤维棉絮或海绵球清洗管腔、镜头等外表面。注意清洗低纤维棉絮或海绵球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清洗刷定期消毒。

3、清洗消毒(1)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流动水冲洗内镜的外表面,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管道内腔,以去除残留在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2)将镜鞘、内芯及附件清洗去除多酶洗液。

将清洗干净的内镜及附件用高压气枪吹干、上油保养,待灭菌。

二、硬式内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及要点包括

1、适于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或者内镜部件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注意按内镜说明书要求选择温度和时间;

2、不能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及附件采用过氧化氢;

3、达到消毒要求的硬式内镜,如喉镜、阴道镜等,可;

4、灭菌时,有轴节的器械应当充分打开轴节;

三、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当按照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注意注意按内镜说明书要求选择温度和时间。

2、不能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及附件采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

3、达到消毒要求的硬式内镜,如喉镜、阴道镜等,可采用煮沸消毒20分钟的方法。

4、灭菌时,有轴节的器械应当充分打开轴节。

三、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当按照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硬式内镜的清洗和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一)用后处理:硬式内镜使用后立即用流动水彻底冲洗,除去血液、黏液等污染物;镜子导光束接头内光钎受污后及时清洗或擦干净。处理后的内镜分别放置在专用篮筐或容器中。避免与其它器械混装,防止因碰撞造成镜身内部柱状晶体碎裂,影响成像。内镜运送到清洗消毒的部门时,还应将盛装内镜的篮筐或容器再置于密闭的容器中转运。

(二)回收、核查:器械处理前应检查和评估器械的完好状态,注意观察镜身有无变形,如是受力弯折或摔落造成变形,将影响正常成像;观察钳类张开闭合是否灵活;外套管或电凝器械绝缘体有无表皮破裂;镜子前端物镜是否被电刀、激光、动力等辅助治疗设备损伤等。当面交接查对器械完整性和功能状况。

(三)清洗 1.分类预清洗

(1)硬室内镜的镜体宜采用手工清洗方法,应根据器械厂商建议选择使用机械清洗方法。不能使用超声波清洗的方法,避免造成镜面的损坏。硬式內镜器械可选用器械清洗方法。(2)将能够拆卸的器械分解后清洗并摆放整齐,例如分解穿刺器芯、多功能阀;穿刺器套管等器械附件;分解后的器械应按顺序摆放在台面上,不要堆放,避免清洗损坏,利于器械的组合;密封圈等小的零部件应放在带盖的清洗网盒中,防止丢失。

(3)采用手工清洗方法进行预清洗、冲洗。在流动水下进行器械表面的冲洗、刷洗或软布擦洗硬式內镜的镜身;打开所有的开口,彻底冲洗空腔;使用毛刷刷洗管腔器械,可用压力水枪进行管腔以及表面器械铰链、缝隙处冲洗。2.清洗

(1)机械清洗方法:经过手工预处理后开始常规清洗步骤,采用喷淋清洗器进行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和消毒干燥处理。清洗前,应将硬式內镜装载于专业清洗架上,确保器械表面和管腔内部得到彻底清洗,其它附件应放置于清洗篮筐中清洗。建议清洗硬式內镜的清洗篮筐使用塑料制品,防止不锈钢篮筐损伤內镜和器械表面。

(2)手工清洗方法:预处理之后,如采用手工清洗方法,其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应将镜体、镜鞘、操作钳等配件浸没于酶清洁剂内。酶清洁剂的配置和浸泡时间参照厂家使用说明,一般浸泡时间5—10min.器械应完全浸没在清洗剂中,浸泡内镜镜体的操作以移动或倾斜的方式放入清洗剂中,排除管腔中的空气。第2步:在清洗液中用软毛刷刷洗镜鞘、操作钳的轴节、齿牙处及器械表面,不应使用金属刷;弯曲部以及管腔内,使用管腔清洗刷,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第3步:不能使用刷子和超声波清洗。避免造成镜面损伤或透镜撕裂,密封受损,或图像中出现尘粒或起雾,成像模糊,甚至视野全黑不成像等问题。第4步:清洗导光接头处,应拆开清洗。如果清洗不彻底会引起镜子导光性能差,图像显示偏暗。清洗內镜镜头可使用75﹪乙醇棉签擦拭第5步:器械附件的关节内必须每次清洗干净。可用软毛刷清洗拆分的手柄、、外套管和内芯三部分,外套上有冲洗孔易清洗。残留污迹会影响器械的功能,造成器械张开或闭合偏紧。第6步:用流动水冲洗器械表面,用高压水枪、气枪反复多次交替冲洗内腔,直至内腔清洁;注意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使用相匹配的软毛刷进行彻底刷洗。第7步:消毒:首选清洗消毒器进行湿热消毒。也可采用75%乙醇擦拭消毒,或清洗后即可在清洁的环境条件下干燥处理,操作中防止发生二次污染,包装后及时灭菌处理。

3.干燥:用清洁软布擦干或用气枪吹干光学视管的各个部位;可耐受机械处理的部件采用机械干燥方法;管腔器械烘干处理后,需要再使用气枪进行吹干处理例如穿刺器等。4.检查、保养和包装

(1)目测或借助放大镜检查器械的清洗质量。(2)组装器械时检查部件的完好性。密封件和密封环是否出现磨损或损伤;进行目镜检查,是否存在划痕、凸起、末端头灼伤等问题;检查目镜清晰度,透过镜头观察写有文字且不反光的白纸,开始目镜前端先距纸8—10cm然后由远慢慢移近距纸2—3cm处,图像应清晰、变形度最低,如图像模糊,可用75%乙醇擦拭镜头,再次复检。如果仍然模糊或变形,则不应使用;进行器械绝缘层出现裂缝、裂纹和整体松动的问题,可用手检查绝缘体于金属环结合紧密,如果出现移动应由专业维修人员修理后使用。也可使用电子测试设备进行绝缘性能的检验,检查中出现绝缘体损坏设备自动发出声响;所有器械关节轴、可活动的连接、螺纹、阀门等清洗完毕后必须加入润滑油,部件移动顺畅,不能僵硬;组装尖锐的器械应使用选用适当的防护用具,包括器械保护套,保护袋、器械盒、垫等产品或自制的保护用具。

(四)包装:根据硬式內镜选用特殊的包装材料及包装方法。

(五)灭菌、存储:适于压力蒸汽灭菌的內镜或者內镜部件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注意按內镜说明书要求选择温度和时间;对于可用压力蒸汽灭菌的镜头,应该在134℃的温度下进行灭菌,因为134℃下所需要的灭菌时间比121℃短,对材料的损伤相比要小;环氧乙烷灭菌方法适于各种內镜及附件的灭菌;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方法处理效率较快,与大部分器械兼容,如果不兼容器械会发生外观的变化和退色;不能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內镜及附件且没有低温灭菌设备,可以使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10h灭菌,消毒液进行消毒、灭菌时,有轴节的器械应当充分打开轴节,带管腔的器械腔内应充分注入消毒液;采用其它消毒剂、消毒器械必须符合规定《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并参照《內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方法;灭菌操作时应根据生产厂商的说明将镜头安全放置,避免造成损伤;灭菌后的物品应按照无菌物品进行储存和管理。须消毒的硬式內镜,如喉镜、阴道镜等,可采用煮沸消毒20min的方法。

(六)注意事项:

1.內镜及附件进行浸泡和清洗时,水的温度不要超过40℃.2.刷洗镜面时避免划伤。勿将镜头、照相系统和光缆使用使用超声波清洗。

3.目镜、物镜或光缆玻璃表面的残留污渍可以用生产厂商推荐的清洁剂或操作方法去除。若用以上方法无法去除镜面上的污浊,应将器械送往生产厂商处检测。4.导光束等线圈类的接头部不可水洗,可用蘸清水软布擦拭清洁。

5.含3%H2O2溶液能够帮助分解高频手术器械上的硬结。管腔刷洗时刷头上的污物,即清除后在继续使用,保证清洗效果。

6.清洗后的器械应干燥彻底,不能残留有水分,防止器械锈蚀。

7.清洗、检查和包装等操作中,不要把内镜及器械等交叉或重叠放置,各个器械应单独平稳放置,电缆线应顺势盘绕。

8.应根据生产厂商的建议选择灭菌方法,建议不要随意变换灭菌方法,利于延长降低器械使用寿命。可以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一般在内镜上标注有“Autoclave”.附内镜清洗剂选择标准操作规程

1.应选择液体多酶清洗剂,不宜选择固体多酶清洗剂,液体多酶清洗剂应符合以下几点:(1)应有足够的酶含量,酶含量宜在40%。

(2)至少应含4种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糖酶),这样才能有效分解内镜和附件上所有生物污染物。

(3)不应含有毒添加物如乙二醇等。(4)应透明、易冲洗、无残留。(5)PH值应为中性或弱碱性。

2.机洗和手洗均应选用低泡多酶清洗剂,但机洗宜优先选择内镜清洗机厂家推荐使用的酶清洗剂。

3.诊疗量多的医疗机构宜选择分解速度快、标准浸泡时间短的多酶清洗剂。

4.选用多酶清洗剂前应先了解当地的水质状况,水质较硬的区域宜选择受水质影响较小的酶清洗剂。一般南方水质较软,北方水质较硬。

5.应选择有良好性价比的酶清洗剂,清洗效果和价格相同时,应考虑酶清洗剂分解时间和附加功能、软硬水适应性、水温等。

(1)应根据多酶清洗剂产品说明书选择适宜水温的水配制多酶洗液,温度较低时应注意保持水温,增加酶活性。

(2)应根据内镜的污染程度和多酶清洗剂产品说明书配置合适浓度的多酶洗液。若内镜污染较重,可适当增加酶的浓度或延长浸泡时间。

(3)应根据当地的水质情况配置合适浓度的多酶洗液,水硬度越高,酶浓度亦应也应越高。

第五篇:消化内镜清洗消毒

消化内镜清洗消毒 概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试行)》(2002年7月)的要求,为确保内镜诊治安全有效,对医院内镜检查治疗的消毒方法作如下规定。1.内镜消毒与灭菌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1)必须灭菌的内镜及其附件 腹腔镜等进入人体无菌部位或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的内镜(术中内镜),以及进入破损黏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

(2)必须消毒的内镜及其附件 如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十二指肠镜、子母镜、喉镜等。

(3)内镜消毒与灭菌方法 内镜的消毒与灭菌应首选物理法,对不耐湿热的内镜可选用化学消毒法。

(4)压力蒸汽灭菌 121℃作用20~30min,用于金属直肠镜与直接金属喉镜的灭菌(但灯泡与导线部分的消毒采用化学消毒方法)。

(5)环氧乙烷灭菌 在环氧乙烷灭菌器内消毒6h(于55~60℃,环氧乙烷800mg/L,相对湿度60%~80%)。可用于各种内镜的消毒与灭菌。在空气中放置8h以上方可使用。

(6)2%戊二醛浸泡消毒与灭菌 消毒为10~20min;灭菌需10h。

(7)电解酸性离子水消毒1 050mV以上高氧化还原电位产生的离子水,在pH<2.7时,对细菌、病毒皆有杀灭作用,10min可杀灭芽胞。可用于消化道内镜的消毒。

(8)煮沸消毒 煮沸20min,可用于金属内镜部分的消毒及某些内镜附件的消毒。

(9)其他消毒方法 经卫生部批准的内镜消毒剂和消毒器,具体用法见产品使用说明。

2.内镜室消毒的基本设置

(1)内镜检查应在内镜室中进行,胃镜、肠镜等检查应分室进行。对于检查数量不多的单位可分不同时间段进行检查,但严格禁止在同一清洗槽内进行胃镜与肠镜的清洗与消毒。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应在X线检查室进行,用于作ERCP的十二指肠镜更应严格消毒。

(2)应划分清洁区和检查区,有条件的单位应建立消毒室,检查区内配置内镜消毒专用槽(四槽:清洗槽、洗涤槽、消毒槽、冲洗槽),应使用含酶洁液洗涤。流动水洗涤是内镜消毒的重要措施之一,水洗流量应达到24L/min以上,并保持排水通畅。清洁区作为存放内镜及其附件用。镜房或储存柜内应每周清洁消毒1次。

(3)内镜清洗消毒槽本身也要进行清洗消毒,其方法为:

①清洗/洗涤槽:每日工作结束后用1 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60min;HBsAg阳性患者检查后应用2 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60min,消毒完毕后刷洗干净备用。

②消毒槽:更换消毒液前须彻底洗刷槽内壁,注意槽内橡皮垫、槽底及槽角处残垢的刷洗,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后始可更换新配制的消毒液。

③清洗消毒过程中所用海绵垫也应每日消毒或更换,以防其内隐藏病原微生物。

(4)每日工作结束后,开窗通风并对地面、台面等进行消毒处理,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环境Ⅲ类标准。每周应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扫消毒。内镜室应备有消毒工作记录本。

3.内镜消毒的基本要求

(1)工作人员在操作、消毒内镜时应穿工作衣、戴手套(每例1副),对要求灭菌的内镜操作应按外科要求进行穿戴与消毒。内镜操作过程中应以一手操作操纵旋钮,另一手插入内镜,插入过程中此手已被镜身污染,一般不再接触内镜操纵旋钮,如操纵部已被污染,检查结束后,操纵部也应消毒处理。

内镜检查过程中如要向活检孔道内注水,必须使用消毒注射器,注射器应每日更换,所注入的用水应为无菌水。

(2)床单、枕套应每日更换,如有污染应立即调换。

(3)消毒液应按说明书规定进行活化和稀释,保证有效使用浓度和时间,低于有效浓度和超过使用期限者不得使用。应有消毒液测试记录,记录应保存2年以上。

(4)每日检查前应先将要使用的内镜再放入消毒液中浸泡10~20min,为保证内镜管道的消毒效果,应拔去注水注气按钮,换上专用活塞,以保持连续注气状态;去除活检孔阀门,装上专用阀门,用注射器反复抽吸2~3次,使活检孔道内充满消毒液。洗净镜身及管道内的消毒液后,分别用消毒纱布和75%乙醇纱布擦拭镜身后备用。

(5)内镜清洗消毒方法

①擦净与水洗: 内镜检查结束后用纱布擦去附着的黏液,放入清洗槽内充分清洗。方法为去除活检孔阀门,在流水下清洗镜身并抽吸活检孔道,再用清洁刷刷洗活检孔道2~3次。为保证活检孔道被充分刷洗,洗刷中必须两头见刷头,水洗时间不得少于3min。

②含酶洗涤液刷洗:洗刷程序同清洗槽,槽内含酶洗涤液须每日更换(8ml适酶+1 000ml清水)。使用含酶洗涤液可预防有机物和蛋白质凝固,避免注水注气孔道堵塞和内镜表面发黄、结痂,从而增强内镜消毒效果。

③水洗:用水擦洗镜身和抽吸活检孔道,清除残留的含酶洗涤液。

④浸泡消毒:清洗后将内镜放入消毒槽内,按规定时间将内镜在消毒液中浸泡10min以上(消化道内镜)或20min(支气管镜)。

⑤洁净水洗:去除残留消毒液,洗毕以消毒纱布擦干镜身,再以75%乙醇纱布擦拭后备用。如进行ERCP、内镜下乳头切开(EST)、治疗性内镜手术(息肉摘除、注射硬化剂等),要求用灭菌用水冲洗活检孔道,用量不少于300ml。⑥内镜检查结束后的终末消毒:清洗消毒过程同上,但内镜浸泡时间不短于20min。

(6)内镜附件的清洗消毒

①活检钳:要求一人使用一钳,每日检查结束后集中灭菌处理。方法为清洗后即浸泡于稀释的含酶洗涤液中,用小牙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再将活检钳放入超声振荡器中振荡10min,清洗后挂起晾干或擦干,钳瓣处滴硅油,处理完毕后将活检钳集中浸泡消毒(2%戊二醛10h),以无菌水冲净残留消毒液后放入双层治疗单内备用,鼓励有条件的医院将活检钳清洗后,放入消毒袋内,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消毒,或使用一次性活检钳更安全可靠。

②注射针:采用一次性注射针,用后剪断丢弃。

③其他附件:如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在应用过程中接触破损黏膜的机会大,均应彻底清洗后进行灭菌处理。

④清洗刷:每次使用前必须在流动水中用手指揉搓刷头,以去除黏液等。使用后立即浸泡在消毒液中;全天检查结束后置2%戊二醛液内浸泡消毒10h后取出,悬挂晾干,减少细菌滋生。鼓励按活检钳消毒法,用环氧乙烷灭菌消毒。

⑤牙垫:可使用一次性牙垫;反复使用者在清洗后,可用煮沸法消毒,也可浸泡在1%过氧乙酸溶液中30min后取出,用洁净水反复冲洗后放入消毒桶内备用。

⑥弯盘:可使用一次性弯盘;反复使用者在清洗后,浸泡在2%戊二醛消毒液中30min,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后备用。凡一次性用品均须先消毒,后丢弃。

⑦内镜注水瓶:应每日清洗消毒1次,方法为倒尽瓶内余水,将注水瓶和连接管完全浸泡于2%戊二醛液中30min后取出,用灭菌水反复冲洗后,吹干连接管后旋紧注水瓶盖备用,注水瓶内的灭菌用水应每日更换。

⑧敷料缸:应设三缸,分别装有消毒干纱布、75%乙醇纱布和灭菌水。敷料缸应每日清洗及高压消毒。

⑨吸引瓶:检查结束后及时倾倒吸引瓶内污水,吸引瓶内倒入2 000mg/L或1%过氧乙酸液浸泡消毒30min后刷洗干净。盖上吸引瓶盖备用。吸引管同时浸泡消毒,老化的胶管应及时更换。

⑩凡可高压消毒的附件,应在清洗、干燥后,放入袋中,统一进行高压消毒。

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二十九、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消毒剂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期限。三

十、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灭菌后的内镜应当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菌落数)/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无菌检测合格。

十一、内镜的消毒效果监测采用以下方法:

(一)采样方法:监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毫升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15毫升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及时送检,2小时内检测。

(二)菌落计数:将送检液用旋涡器充分震荡,取0.5 毫升,加入2只直径90毫米无菌平皿,每个平皿分别加入已经熔化的45℃营养琼脂15毫升,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于35℃培养48小时后计数。

结果判断:菌落数/镜=2个平皿菌落数平均值×20。

(三)致病菌检测:将送检液用旋涡器充分震荡,取0.2毫升分别接种90毫米血平皿、中国兰平皿和SS平皿,均匀涂布,35℃培养48小时,观察有无致病菌生长。

第五章 其他

十二、医疗机构设有内镜诊疗中心的,其建筑面积应当与医疗机构的规模和功能相匹配,设立病人候诊室(区)、诊疗室、消毒灭菌室、内镜贮藏室等。

诊疗室内的每个诊疗单位应当包括:诊疗床1张、主机(含显示器)、吸引器、治疗车等。每个诊疗单位的净使用面积不得少于20平方米。手术室应设置内镜手术间、清洗室、器械准备室、消毒灭菌室。

十三、配置有自动清洗消毒机的医疗机构或内镜诊疗中心,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正确操作,在放入自动清洗消毒机消毒前,应行人工彻底清洗。

内一科支气管镜清洗消毒规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