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作文教学理念
美国写作教学理念
为自己写作
即表达学生自己所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包括日记、书信、感想文和“生活文”等。这类文章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基础,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以培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思考。这类写作十分强调写作的价值,注重强调写作对于学生自己的作用,把写作作为改进自己生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美国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作为一种记忆、交流、组织和发展自己思想和信息的工具,写作还是一种享受。学生应学习独立地就自己感兴趣的和一些重要题目进行写作。”
为生存而写作
公民的最起码素质在于正确认识自己与认识社会,有能力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体现在写作要求上,就是如美国基础教育委员会的专家所说的“把普通民众的写作水平提高到可以胜任一项工作的程度”。基于这种认识,发达国家目前比较一致的做法是,关注时代精神,注重写作教学与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相结合,注重写作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写作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引导学生在调查和研讨的基础上,就自我成长问题、家庭问题、经济问题、消费者问题、环境保护问题、战争问题等写出调查报告、论文或讲演稿等。立足时代,适应现实需要,培养学生面向现时和未来的工作生活中用得上的写作能力,提高公民的写作素质,美国的一位教育家就说过,能读会写的全体选民,不仅是社会的福利,而且对于它的生存,都是绝对不可能分离的。90年代中期,美国的一个州所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认为:“能读能写,在这个意义上,当然远远不是把印刷的字母翻译成口头语词的能力,它指观察能力的扩大;它指聪慧理解的基础,以及成为各种制度精髓的集体思想和判断的基础。这些需要,对于有效的民主制度是非常根本的。”切合社会需要,养成学生全面适应的能力。几乎所有国家在他们的母语教学大纲中都规定了“写作”的培养任务。仍以美国为例,美国有“有效写作”的传统。从他们的大考命题中,突出的有“媒介科技”一项。使用电脑、制作和发行媒介产品被明确写在成绩标准之中。这些社会化甚至职业化的能力被列为基本素质,作为写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反映了美国的写作命题的现代性特点。
通过作文命题,引导学生尝试适应社会的需求,这里包括生活、学习、工作、交往多方面。1999年英国中学生英语等级考试笔试试卷中的写作试题具有代表性。
例一:一个本地公司赞助了你的学校一笔钱以资助教育参观。选择一个你们的班级想去的地方。给你的校长写一封信,劝说他同意支付一些钱用于你们的该次参观。
例二:生活中有比学校和作业更重要的东西吗?给教育大臣(政府负责教育的部长)写一封信,争取年轻人校外生活质量的提高。
例三:作为庆祝新千年活动的一部分,一个时代密封匣将被埋藏在你当地的战争纪念碑下。给未来的目击者写一封信,谈谈你对于战争的个人思考和感受。这封信将放入匣中。(London Examinations;GCSE;Paper Reference;Edexcel Foundation,1998)三封信分别写给校长、教育大臣、未来的目击者,均为生活实用。
在中国,考试作文题和日常教学作文题,都考虑与社会实用项目贴近,甚至同类,体现了作文命题的社会适应性。
下列作文题都是从我国日常写作教学中选取的,从中可见一斑: 为《中学生台历》设计样张 写一篇人物自我介绍 写一篇情况反映(或活动汇报)“同窗纪念章”图案说明(组织毕业班学生设计“同窗纪念章”图案并写出文字说明)将文学作品中的一段环境描写化成一组蒙太奇镜头(运用远景、近景、特写、空镜头等电影、电视手法)写出下列对联的下联:
室雅何须大
春山春水春意浓。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进校如进山,欲上最高层遨游,须得登峰造极。
自我鉴定
一张(或一套)引人入胜的邮票 欢迎报考我们的学校
向学校提一条建议
如此等等,这些作文题,大都能在社会实用中找到对应的项目,它们反映了中国作文命题趋向实用性的特征。
对实用性作文题,过去有一种偏见,认为实用文似乎无“文(文采)”可言,有的只是简单的格式问题。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科学。实用文从立意到运思,到语言表达,同样有意境高下、运思巧拙、语言美丑的区别。而且写作这类实用文体,更要求思维清晰,逻辑性强,语言也要求更为洗练,容不得拖泥带水、冗言赘句,显现它的精干和灵巧。
文学写作和实用写作是两个互有关联而又各自独立的写作方向。中学生练习写作的目的,主要是掌握实用写作的能力。文学写作作为个人爱好,尽可以各显其长,但是,就中学作文教学整体而言,实用交际写作,包括深入学习所需要的写作能力,面向全体学生,这个方向不能改变。近几年,中国有些媒体提倡所谓“新概念”作文,实际是倡导文学写作,例如,将苹果咬去一口,让学生以此作为话题写作,充分想像,任意发挥,各取所需,思维空间不受限制,自然出现了一些好作品(其实,任何一次作文比赛都可能出现一些好作品)。针对束缚,针对应试,针对墨守成规,针对人云亦云,“开放”一下,“随意”一下,未尝不可。但是,不能以此为中学生写作的方向。把中学生作文引向文学创作,偏离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必须引以为戒。作文的唯美倾向,文学化倾向,在中学作文教育史上有过争议,有过教训,跨学科的写作活动
美国写作教学目标希望通过写作活动加深对其他学科概念的认识,拓宽文化方面知识面,将写作过程、写作策略和学习技能运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的培养是目前国外写作教学的重要趋势。欧美等国在这一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头脑风暴和自由式写作
“头脑风暴”主要是刺激和引导学生探索写作内容及其多种可能性,通常的做法是,在开始写作时先用尽可能多的词语记下所能想到的东西,哪怕是这些想法一闪而过又出现另一种想法,然后根据所列出的写作内容要点进行分类、选择、组织。
“自由式写作”则把写作当作是一种自我发现的手段,而不仅仅局限于交流目的,鼓励学生把想到的内容全部写下,不用考虑文法问题,要求不停地写上十多分钟,如果想不出要写的话就重复写上“我想不起什么”,直到头脑中想起什么,再把它写下来。自由式写作让学生从写作顾虑中解放出来,自由写出想法,然后再把它提炼成要写的内容。
这两种训练方式的共同特点是给学生写作以充分的自由,教师不提出诸如题材、体裁、篇幅、语法、主题等具体性写作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内容和主题都不是固定的,有时它提供的是一种思路,有时则仅仅是个人思考问题的一个角度,有时甚至是一些事件的罗列。这些训练可以促进学生发现个人经验中有用的细节,促进想像能力、洞察能力等的发展,养成良好的写作思维习惯,为以后完整而规范的创造性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美国改革作文教学旨在消除写作过程的神秘化,使学生不再感到恐惧。允许儿童自然地发展他们自己的语言,不强加人为的评分标准,不武断地限制题材,鼓励他们扩大自己的语言范围,激励他们的语言兴趣。措施是:①鼓励早期写作。②作文题目不受拘束,允许儿童自由选择,写作的东西必须是学生真正相信和关心的。③加强伙伴之间的反馈,这有助于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同伴的建议比教师指导似乎更能被接受。
研究性论文写作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高中阶段的写作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学生掌握研究性论文的写作。研究性论文写作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起自身创新思维的培养、个性的张扬和潜能的开发。作为一种基本的学术训练,研究性论文写作还是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一种重要准备。研究性论文写作具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和规范,学生构建一篇作文时,往往不是简单地介绍一下有关知识、程序和原理,而需要查阅、搜寻许多相关资料,综合诸学科知识。对于这些格式和规范,教师必须在写作训练中让学生尽早地熟悉并掌握,此外教师还负有一项职责,即鼓励并监督学生积极参与,发现问题,分析矛盾,抓住问题的关键,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最后完成论文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教师所提供的是往往一个比较宽泛而又是学生所普遍关心的论题,如《美国新的精神状态》、《如何改进种族关系》、《论性别歧视》、《都市中的安全》、《医疗危机》、《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安乐死》、《心脏如何工作》等。这些论题都是宽泛的话题,科技含量、文化含量较高。在教师提供论题以后,学生需要确立具体的论文题目,需要运用所掌握的资料进行比较、推断及综合分析,需要独立地得出结论。当然,研究性论文的写作并非都是完整的篇章训练,有时也可结合阅读教学和课文内容,进行一些局部性的单项学术训练。通过研究性论文的写作活动,提高了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现代科技与文化素养,培养了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和科学探究意识,强化了新型的公民意识。
将写作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对于作文的评价,美英日等国的看法是比较一致,即尽量少作定性评价,而把作文评价看作是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终使学生掌握写作技能的过程。有学者认为,如果把反馈和评价当作最后的结果来对待,教师就容易轻率地放弃了一个使学生对其习作进行修改和提高的机会,并且会剥夺学生形成自己独立标准的权利,造成学生依赖教师的恶果。为此教育专家提倡,作为一个特殊的读者,教师主要职责不是对学生习作过多的评头论足,而是要根据学生作文的实际和需要做出明确的反馈,刺激学生对文章提出修改策略。为了提高反馈和评价的有效性,通常的做法是建立若干写作反馈小组,让班上同学分担起教师的作文反馈任务。当写作者向同学朗读自己的文章时,他其实获得了一批最真实的读者,会很注意对方的反应;而来自同学的最真实反馈,将是促使写作者修改文章的最好指导。而反馈评价者在听别人文章,就文章内容、结构等问题说出真实感受时,也会逐渐懂得一篇好文章应该要有的标准。这样,教师就不必事必躬亲,他可以集中时间和精力去研究那些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做出更加完善的反馈、评价和示 范,并对各个小组给予指导和控制,向他们提出问题、解决争论、进行个别交谈,在学生最终完稿前自由地介入。这种评价方式不是把学生的作文作为结果评价的对象,而是当作提高写作能力的认知对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评价不是对学习结果的最终鉴定,而是对学习过程的不断监控、对学习兴趣的不断激发。这样的评价方式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以及自我意识和合作意识的提高,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重视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的整合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美国的学者将之为“写作包围着你的时代”。他们认为,“在这个文字密集的社会里,我们比以前更需要具备基本的读写技能”,“新的经济要求掌握符号形象抽象的技巧,要求合乎逻辑地说明问题和表达的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自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着手进行“计算机和写作”的专门研究,并体现在相关的课程教学大纲中。英国语文课程大纲中要求第一阶段(1-2年级)的学生就要运用电脑写作,“给学生提供机会谋划并修改自己的文章,在纸上或屏幕上组织和发展自己的思想。”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中,要求五年级学生“使用电子媒体及其组织特点(如口令、进入和下拉式菜单、词语搜索、同义词典、拼写检查)来创建简单的文件”,要求八年级学生“通过使用计算机网络与调制解调器来计划与执行多步学习搜索”。德国语文课程标准中,电脑写作是作为写作的一种目标和任务而提出,而非电脑的操作或文字处理。如德国在十年级写作教学中,提出了学生使用计算机,以完成较高难度的学习任务,此外还有每周1~2课时辅助电脑写作课和不计时数的课外电脑写作任务。可以说,西方在不放弃要求学生纸笔写作方式的同时,重视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的整合,倡导学生运用电脑和互联网写作,以便较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写作能力的写作教学趋势,正适应了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要求。
教师下水
关于教师实践对学生写作的影响,格雷夫斯有深刻的论述。首先是因为教师只有自己和孩子一样,也经常在课堂上写点文章,才能懂得写作中的实际问题,才能给孩子以精神上的鼓舞。其次是因为教师的写作实践可以给孩子树立写作的榜样。格雷夫斯打了一个很生动的比方说:“当你去上陶器课的时候,你决不会想到一个陶器课教师会把陶土往你手上一塞,说一声‘开始吧!’相反,你会预料这个教师一定是懂手艺的,一定会用示范的方法教给你怎样做陶器。”第三是教师只有通过写作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了,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只有人有了进步,产品才会改变。这就是为什么 让教师写文章有如此之重要。”
美国大诗人罗伯特·福罗斯特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指出:如果能让儿童以为自己的老师是一个作家,将会促使他努力学习写作。福特基金会近年来的研究说明,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亲自动笔是很重要的。在学校里,“不但学生要有时间写作,教师也要有时间写作。”
美国学者克莱默认为,促使儿童书面语言充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语言的创作,即创设一种情境,使儿童感到自己是真正的创作者。他认为如能达到下述六点要求,书面语言的教学就能产生最大的效果。(1)运用学生的经验。(2)激励儿童写符合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东西。(3)通过阅读典范的文艺作品,发展儿童对优美词语的语感.教会他们从构思、语言和风格方面将自己的作文同典范的作品进行对照分析。(4)教师必须亲自指导儿童的作文过程。(5)教师应该同儿童一起写作文。(6)应该使儿童的作文具有实用的目的。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斯迪芬·德·克拉森教授(Stephen D Krasken),对作文 教学提出了如下观点:
1.增加作文训练的次数只对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有益,但对发展高年级学生的作文熟练程度帮助不大;
2.学生自发的课外兴趣阅读有助于作文能力的发展,增加课外阅读比增加经常性写作训练对帮助发展学生作文能力更有效;
3.在高中阶段,让学生多作一些说理性的、评价性的、鉴赏性的写作训练,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迅速提高与发展;
4.学生作文技能中的表达方式和结构方式等因素是可以并且能够教会的,但其他因素教不会;
5.作文教师评改学生的作文草稿,即在学生作文的过程中给予及时反馈,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确有效果,但教师在家里或办公室批改作文后再发给学生,则对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没有什么作用;
6.语法教学指导对于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毫无帮助;
7.学生中优秀写作者作文时大多花较多时间构思、复读和修改;
8.学生作文总是“受题目的束缚”,很少花时间考虑自己文章的读者,应像专业作家一样,花较多时间考虑所写东西对读者的影响,即怎样把自己观点传送给读者,读者需要怎样的背景知识才能读懂,什么东西能引起读者兴趣等问题。
美国学生写作的生活材料很丰富,作文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可以到图书馆查资料或调查访问,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准备的余地。中国作文取材要求要来源于生活,其真实性使得中国学生作文取材范围更多的来自于学生生活的家庭、学校、可能接触到的社会。
美国的作文重叙事,中国的作文重情感。美国作文往往是在搜集整理,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形成学生自己的观点,如《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这些个话题是没有定论的,目的主要是鼓励学生谈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写法上没有规定,关键是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
美国的作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想像力的培养,如《当你乘坐的轮船沉了,漂流到一个荒岛上,你将怎样生活?》、《评论想像中的一场音乐会》等,因为大家都没有经历过,所以可以充分发挥想像,海阔天空,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作文兴趣。(中国作文就不一样,如《我了解的XX人》、《我的故乡》等,则更多地要求学生将自己所经历的人或事如实地记录下来,要求主次分明,条理清楚而且要尊重事实,而缺乏丰富多彩的想像。)
自第二次世界打颤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基础教育走了很长一段弯路。50年代国家为了培养大批的科学人才,在语文教学中废止了传统的语法课、文学课、作文课。导致语文教学质量严重下降;60年代有人认为写作能力可以由口头教学来完成,因而从根本上否定了写作教学,出现了一股“弃笔风”,形成美国语文教学史上著名的“写作危机”,荒废了美国几代人的学业,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为了改变现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1976年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即在中小学阶段,只要让孩子们在写然,就会被训练得像那些有成就的作家一样去写作。根据这一理论,美国教育界提出了“作文指导五要素法。”
一是让学生描写、解释、和判断。要求学生必须八同一作文写多次,在多次的实践中学会运用语言的艺术,在实践中学会写作。
二是让学生多写、多改。认为写作是一种“自我放纵”,不要受什么条条框框的限制,看到什么就如实地写什么,熟练地掌握写作技巧就不是什么难事。
三是让学生早点接触优秀作品。通过阅读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积累有用的的词汇,开阔视野。
四是学生感觉老师就是作家。如果让儿童以为自己的老师是一个作家,将促使努力学习写作。在作文教学这,老师亲自动笔是很重要的。“不但学生要有时间写作,教师也要有时间写作。”教师写得好才能指导学生写得好。
五是教师应看重学生作品的价值。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秀作文,让学生体会到写作文是一件愉快而有意义的事情,通过正面鼓励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型性。
四、“格雷夫斯写作教学法”
唐纳德•格雷夫斯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教授,著名教育家,专门从事中小学写作教学。他的写作教学思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写作先于阅读。他从儿童心理特点出发,把文章比做密码,写文章的编密码,而阅读是破译密码。他认为“文章是一种有魔力的密码,他们很想学会这种密码”。“在孩子看来,编密码要比破译密码容易。而且,如果你知道怎样编造,那么你也知道怎样拆开。显然,写作是能够促进阅读的。”他通过大量调查证明了,写作是人类一种表达思想的活动,并非从认识字后才开始。
第二,儿童的早期写作需要借助于嘴和手的活动。为了深入了解儿童写作的过程和特点,格雷夫斯用了数年时间进行了实际观察和实验。大量材料证明,孩子们写作时,通常是把话说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才在纸上拼写出来。如果没有小声的自言自语,其拼写的错误率会高出平时许多倍。
第三,从自我中心到自我批评。这是儿童学习写作过程中的一个共同规律,他们在学习写作的最初阶段,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完全以自我为中心。随着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逐渐对自己过去的文章感到不满意了。格雷夫斯认为“这是孩子写作能力发展的关键性阶段”“教师和学生之间正常的个别磋商——谈话——才是真正的写作教学,的基础。”从这时开始,他需要指导。需要帮助和修改。
格氏对教师的要求有三:一要善于等待。善于等待。格雷夫斯认为,现在中小学写作教学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教师为了应付社会的压力,往往否认孩子有按照自己的发展方式独立地发展自己写作能力的权力,结果,孩子们很快就失去了兴趣。他特别不赞成我们通常所采用的限时交卷的命题作文。“我们必须让他们支配他们的时间,我们如果催促他们,他们就会厌烦,就会对写作感到紧张不安了。”所以,格雷夫斯十分强调要等待。他说:“你不能催促孩子的学习过程。孩子只有在自己的脑子里把一件事情摆得整整齐齐,有条有理,他才能懂得它的意思。因此,你要等待„„要等待„„”为了证明充裕的时间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他和他的同事们还拜访了五十位专业作家。五十位作家毫无例外地都说,他们的写作并不是真的在学校里学会的。为什么呢?因为学校的老师没有给他们时间让他们理解所要写的东西。我们万万不能催着孩子们去急急忙忙地跑过这个学习写作的复杂过程。因此教师要等待,等待学生发现自己作文的毛病,然后耐心施教。二是个别谈话。每次谈话一般只须三五分钟,帮助他们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以便别人能读懂自己的文章。三是亲身实践。教师应该经常写文章,这样才能了解写作中的问题。他认为:“一个劲儿地把写作也是一种手艺,是需要练习的。写作就是写作的实践,孩子们是通过学习榜样和亲身实践来学习写作的。”他的写作教学法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种通过活动、兴趣和榜样而自然地进行学习的方法。这种方法比那种通过乏味、讨厌的练习而进行的所谓的直接技能教学要强得多。
第二篇:美国家庭教育理念
美国家庭教育理念
在美国,大多数孩子从呱呱坠地之日起,就被大人当作一个独立的人看待。美国的父母从不勉强孩子去做某事,而是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去做应该能做的事情。如不满一周岁的孩子,当他们能自己捧奶瓶喝奶时,父母就鼓励他们自己捧着奶瓶喝。喝完了,父母还向孩子道谢并加以赞许。
在美国,一般来说,孩子完成了高中学业,不管他们是进大学深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就是他们离开家庭去独立生活的时候了。因此,绝大多数美国青年在很小的时候(至少在别的国家的大人看来还小)就离开家而走上了自我奋斗的道路。他们之所以这样年轻就走上了独立这条路,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他们很小的时候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有关,与他们的家长的家教观念有关。美国人的独立性是从小就培养出来的,美国家长绝大部分都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情,尤其鼓励他们去独立完成。正因为如此,美国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同样,他们也很早就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家长轻易不说“不”
美国7岁的女孩洁西卡驾机身亡的悲惨事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争议。但洁西卡的母亲在无比的悲伤之余仍然说:孩子想飞就让她飞吧!我对洁西卡的要求从不轻易说'不'。”这是对自己教育理念的坚持,从这句话看来我们的这位伤心的母亲尽管对女儿的死很难过,但她仍然对女儿的这种独立行为很赞赏。事实上,西方的教育精神就是这样。他们注重鼓励、支持,陪伴孩子度过漫长的学习、训练过程,而不太看重最终的结果。西方人一般不会在孩子想干什么时说“不”。比如孩子想拆一件玩具甚至于电视机,父母也不会发怒。因为这完全可以买一些旧货来满足孩子的要求。甚至当孩子看见人家开汽车,自己也想试试时,父母明明不赞成,也会请专业的赛车手来教。他们为的是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懂得开车不仅是开得快,而且还要有体能、耐力的艰苦训练。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愿望又让孩子在实践当中明白了哪些该做、可做或相反。他们知道,简单地说“不”,只能破坏亲情关系,压抑孩子的能动性,迫使他们转入“地下活动”——到那时就悔之已晚。
由此可见,家长首先要尊重和鼓励孩子的愿望,然后才考虑怎样去尊重和鼓励。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最应该注意的是了解孩子的真正能力。因为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程度不同,有时孩子只是一种兴趣,其实就其能力来讲还达不到,这时为人父母的就更应该注意自己的帮助行为,保持他们的兴趣,允许他们去尝试和犯错误。但对于洁西卡那样可能以生命为代价的情况,就不能完全让他们决定了。
第三篇:美国实用主义及商人理念
美国实用主义及商人理念.txt“我羡慕内些老人 羡慕他们手牵手一直走到最后。━交话费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话那么值钱。美国实用主义及商人理念
一提到实用主义,就是现打现卖,实际上很大程度上不是。这是一种哲学理念,这个理念拯救了西方整整一代人,拯救了西方的文明。实用主义是对美国社会发展和一般思想文化的理论概括,也是美国精神的一种理论总结。大家知道美国六十年代垮掉的一代吗?实实在在有点像我们现在这一代年轻人。虽然我们没有披头散发,没有穿那样的牛仔裤,但是思想很相似。战后第一代人,没有经过奋斗也没有创业精神,生活条件好了,就找不到北了。开始吸毒、酗酒、闲逛、反社会,没有信仰,对传统的道德、理念极度的怀疑、反感,整个一代人陷入危险的境地。
像我那一代人从上学的那天起,就很累但也很充实。印象很深刻的,小学时有一次下课了,我一个人留在教室里学习,一帮男生在外面闹,我没办法就背着书包回家了。结果劈头盖脸地挨了我妈一顿骂,这是我妈唯一地一次骂我,然后我又背着书包回去了,又跑到树林里看书。后来上中学的时候,我们的物理不叫物理,化学不叫化学,叫“工农业基础知识”,根本不知道牛顿定律。真正的学习是在大学里,晚上从图书馆里带出书来到路灯下面看到晚上一两点以后,宿舍里不给开门,去跟管理员吵架,把门打破了钻进去。回去以后怕影响别人,拿手电筒在被窝里如饥似渴地看,夏天连个风扇也用不上。毕了业以后,还是天天跟学校一样,办公室就是我们的家,就是我们的书房,不回家是正常的,甚至结了婚,都改不掉这个习惯。我们那一代比你们差远了,我女儿小雪的那些教科书我是孜孜不倦、乐此不疲地看啊,你们真好啊!我们当时哪有这样丰富、科学的教科书啊?这两代人差距就这么大吗?代沟就这么深吗?我们都是人啊,人的最根本的、跟动物最大的区别,不就是有求知欲、有思维、有积极性、有探索精神吗?有改造自己、有充实自己有追求命运的欲望吗?这种欲望正是人类最基本的本质,即便到了暮年的时候,这种求知欲、想改造自己的愿望也不能改变。可是我们现在这一代年轻人,已经和我们那一代相差很远了。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炼,物质条件上很幸福,但精神和信仰也很贫乏了。那怎么办?
人类能够从人猿成长到现在的高智能生物,就是我们的祖先一代一代地不断改造自己的结果。那么我们怎么能把我们最基本的人性丢了呢?好,我来重复一下这个实用主义。没有信仰,没有价值,怎么办?未来是什么?人的未来最终是死亡。那么好,既然人们的生活最根本的是一个黑暗的结果,那我们就要珍惜现在,珍惜现在的每一天,包括享受每一天。举嬉皮士的一个例子,过去的大学里根本不学习,最后荒废了,那么怎么办呢?新一代人有了压力,明白我现在学习是为了高工资。现在如果荒废、玩乐,毕了业以后找不着工作,别人都看不起我不尊重我。那好,现在就要努力学习,读完书后就工作,成为专家,成为社会上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再主动一点我在这个部门里、在社会上、在这个行业里我做“老大”,或者是这个领域数一数二的专家。获得很大的尊重,有稳定的收入,稳定的未来,会得到汽车洋房,有有薪假期,有和家人团聚的周末。这就构成了美国八十年代以后在实用主义指导下的中产阶级一代人,他们被哲学理论救了,被杜威倡导的实用哲学救了。对于传统的哲学,实用主义更加表现出注重实际、崇尚行动和鼓励开拓的特点,那么这就形成了个人与社会、团体、公司和国家共同的一个积极环境。
皇明的理念,追求和谐的完美、物以稀为贵、求名求利求发展、崇尚自然等等,都是跟实用主义有关的。也是符合主流的,我们并没有多么空洞的口号只要大家奉献,但我们可以高入云端,为了子孙的蓝天白云。低,可以脚踏实地,求名求利求发展。我们说最美是商人,最真是商人,现在的商人理念其实就是实用主义,商人讲究价值最大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各种关系的平衡这就是实用主义,务实讲究时效,同时又不限于现在。如果光考虑眼前快乐,只顾眼前不顾未来,到将来我们拼命地挣钱也不够用了,很不合算。所以要平衡地计算未来,把大局小局进行最优化。珍惜现在就是关注未来,珍惜不远的将来就要更加关爱眼前。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公司也是这样。
从新教伦理到实用主义,从“五月花号”走下来的美国商人。清教徒深信勤俭致富乃上帝嘉许的美德。他们限制一切纵欲、享乐甚至消费行为,将金钱全部用在生产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上。因此,在美国初期,不是聚敛和贪婪积累了财富,而是克制和禁欲增长了社会财富。英国著名的清教徒布道家约翰·卫斯理精辟地概括了清教徒的生活态度:“拼命地挣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 不能理解宗教,就不能真正理解人类文明。对于欧美文明而言,尤其如此。宗教改革是与文艺复兴相辅相成的一种思想运动,新教伦理直接影响了一个新大陆。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纪念五月花号清教徒的演说上说:“三百年前到达此地的五月花清教徒,改变了这一块土地的命运,也因而改变了这一个世界的命运。" 旧教认为,人是有罪的,需要到教会来向上帝忏悔,并且需要在教会的帮助下赎罪,以便得到上帝的宽恕。教会是获得救赎的关键一环。新教则认为,上帝并不想救助所有信徒,而是有选择地拯救一部分人,这部分人便是上帝的选民,其他人则只能成为上帝的弃民。任何个人生命的意义,任何个人是否受到了上帝的恩宠而成为上帝的选民,都隐于一种冥冥之中,任何人都不可能洞悉这其中的秘密。这样一来,教士和教会就都被抛开了。人们一下子被抛向了茫然的荒野,没有人帮助他,上帝也不听他的呼喊,他只能孤独地面对上帝预选的命运。这种既得罪教廷也不讨好信徒的新教教义当然四处碰壁,但是迎合了新兴商人的需要。新兴商人在旧的教会秩序中本来就没有什么地位,他们本来就是靠自己的力量在寻求和奋斗,教会赋予他们的只有束缚和压力。现在束缚和压力解除了,每个人都平等地以自己的修为去面对上帝的选择,大家都浪迹人间,都是孤独的漫游者的形象。对世人而言,每个人在所扮演的角色中恪尽职守,并获得最大成功,就是为上帝增加荣耀。财富不再是救赎的妨碍,相反,财富被看成是上帝的恩宠。财富的不断增加,便意味着上帝荣耀的不断增加。新教因此成了商人哲学的最好概括和总结。为了财富甘冒风险的商业冒险行为受到推崇,欧洲教徒一改温驯的绵羊性格,涌现出阿伯拉尔、达伽马、麦哲伦、哥伦布等一批著名的冒险家,他们绕过非洲的最南端,开拓了到达东方的新通道,他们发现了从不为欧洲人所知的美洲大陆,开启了一片新的世界。信奉新教的清教徒认为“人人皆祭司,人人有召唤",每个个体都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反对神职人员的专横、腐败和繁文缛节、形式主义。他们主张对照圣经,察验内省,清心爱主,过简单、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结果备遭迫害,无处安生。1620年,一批清教徒乘着“五月花号"船驶向美洲,前往新大陆寻找宗教生活的自由。这群不是基于一种派别,而是基于一种共同的态度、共同价值观聚集在一起的清教徒抵达美国后签署了美国赖以立国的第一文本——《五月花号公约》,以“公平之法”奠定了美国宪政的基石。他们为了神之荣耀而立约,决心以推广信仰为名,用更美善之秩序,筹建公民政体。什么是美善的政体呢?自英王查理二世手中得到宾夕法尼亚州的土地权的清教徒维廉·宾爵士认为:“引入最佳保护基督徒和公民自由的律法,以防止所有放纵的和不公义的作为,使得神有神的权利,政府有政府的权利,人民有人民的权利。” 1776年,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把这样的人民的权利和政府的权利的关系看成是“不言而喻的真理”: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授予的。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新政府所依据的原则和组织其权利的方式,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有可能使他们获得安全和幸福。1787年,以商人和律师为主体的制宪会议把“主权在民”的原则和“三权分立”的原则确定为立国的根本。“主权在民”和“三权分立”的思想源于英国的洛克,成于法国的卢梭和孟德斯鸠,但是真正落实到宪法并率先得到遵行的是在美国。正是因为政府的恶得到了最有效的遏制,公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得到了最充分的保障,美国梦才真正具有不可抵挡的无穷魅力。美国强盛之根基实在于此。除了权力制衡,美国新秩序的建立与维系,还直接得益于清教徒的信仰情操。韦伯名着《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充分阐述了清教徒严谨而高尚的情操是如何转化并体现为一个国家立国的传统和遗产的。美国早期领袖的人格特质,都能见证清教徒新移民专诚、感恩、严格律己、敬天爱人。美国的政坛人物较少感染腐败,这除了严格的法律与新闻自由的监督外,也是源于先贤的传统。清教徒工作伦理观是以孜孜不倦的热忱和信仰,用荣耀神的态度来完成每一件差事。“职业(Vocation)”这一概念,即发端于清教徒精神,Vocation含有宗教意义“召唤、神召”。在清教徒看来,职业亦天职,是上帝安排的任务,这也是职业一词的最初定义,因此每个人要努力尽个人的本分。在经商营利活动中,清教徒认为人是上帝财富的托管人,人有义务使财富增值。他们要求取之有道,聚集财富一定要符合公义原则,要在商业中诚实守信、珍视信誉,担当社会责任、扶持社会公正。他们以奉献精神向社区回馈,创办了哈佛等长春藤名校,以及无数私立学校、医院、养老院、救济院。今天的美国基金会林立,到处可以招募到义工、志工,这些都是以此种奉献精神为基础的。清教徒深信勤俭致富乃上帝嘉许的美德。他们限制一切纵欲、享乐甚至消费行为,将金钱全部用在生产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上。因此,在美国初期,不是聚敛和贪婪积累了财富,而是克制和禁欲增长了社会财富。清教徒充满热忱,具有排除万难争取成功的非凡勇气和信心,他们敢于创造和创新,不断地开拓和征服。英国著名的清教徒布道家约翰·卫斯理精辟地概括了清教徒的生活态度:“拼命地挣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 清教徒原本是个绰号,1567年首次出现,用以形容“过分谨慎、无可指摘、不作任何妥协的人”。但是来到美洲新大陆之后,清教徒为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开始懂得把原则和变通相结合,塑造了勇敢、机智、有正义感、有幽默感、既坚持原则、又圆通务实的美国人形象。今天的美国人不重思辩而重常识、重经验、重实际。在美国的政治竞选中,争论的大都是非常具体的问题,极少抽象的意识形态之辩。美国人反权威、反传统。他们既不承认思想的绝对权威,也不拜倒在领袖的权威之下。民众对领袖有自由评判的权利,就是华盛顿、杰弗逊、林肯、罗斯福等享有崇高威望的总统也不例外。美国人注重实干,不尚空谈。早年的拓荒精神一直延续下来,生活就是求生存求发展,适应和改造环境,使之更适合人类生活。美国的司法遵循习惯法的判例法原则,重在先例。美国法学思想的代表霍姆斯说过:“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经验。”这一点与英国同,与法国异。美国人习惯于合法改革而不喜欢暴力革命。除了在奴隶制问题上妥协失败外,在美国几百年的历史中,每当社会发生问题、出现分歧时,总会掀起改革之风,公众广泛参与讨论,协商解决的办法,上下合作,合法地改变社会。政权在不同的党派间移交时,也都能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各自尊重选举结果而不必动用军队,诉诸武力。也许正因为美国存在着和平改革的可能性,所以避免了不必要的社会动荡和暴力流血。美国工会也不同于法国工会,走的是改良主义的道路。他们追求的是现时现地的福利目标,遵循的是实用主义的改善路线。梭罗和杜威是美国思想的代言人。
第四篇:美国的教育理念
一、美国的教育理念:
1、教育是以一种信仰。美国人认为,一个人不管处于什么境地,有两件事是必要做的,并伴随一生,一是接受教育,一是新宗教。
2、教育是国家和社会的支柱。美国的教育体系完备,制度健全,各州各具特色。
3、教育是社会自由的保证。杰斐逊曾反复说过,一个国家的民主、自由只有教育才能得到永久保证。
4、追求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平等。
5、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合格的公民。
6、十分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7、独立思考,质疑一切。
二、美国的教育特点——教育的主要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探究为主的方法
2、探究式学习的基础:自主阅读、交流讨论、实践调查
三、美国的教育目标:
让学生为变化的社会和文化做好准备。学校课程所反映的是学校所存在其中的社会。学校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为将来参加到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经济的活动中去而做好准备,让他们自己去判定、辨别、解决变化着的社会中的冲突。要实现这个任务学生要研究社会,而研究作为一种活动,要求自由的思考。
四、美国的文盲率:14%
五、美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名人:
1、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
2、迈克尔•福克斯(Michael J.Fox)他成立的迈克尔·福克斯基金会是全球最大的帕金森症治疗研究私人基金会。
3.史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4.罗恩•霍华德(Ron Howard)5.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
6.穆罕默德•奥兹博士(Dr.Mehmet Oz)他的影响力大多来自于成功的You系列图书。7.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8.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
9.波诺(Bono)现在他以政治活动而闻名于世
10.比尔•科斯比(Bill Cosby)他的应用程序能让用户成为他的Twitter 粉丝、寻找他下次表演的地点、下载他的电子书等等。
第五篇:美国一流大学的理念
美国一流大学的理念
北大改革,争论得沸沸扬扬。但遗憾的是,焦点都集中在谁该拿饭碗的利益之争上,很少涉及“大学的精神”这样实质性的问题。其实,中国大学的精神,乃至中国文化的精神,都应借此有一番改造。但这番改造,首先必须要学习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理念。
一位西方教育家讲过,大学的本质,在于把一群优异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让他们的创造力互相激励,产生使他们终身受益的智慧。所以,教授是哪里的博士,出了多少专著,还在次要。重要的是,大学的教学,怎么为年轻人创造一种更有成效的互相激发智慧和创造力的环境。
这一基本精神,和中国大学的精神就很不一致。中国大学是传播知识,我说你听,好好记笔记、好好考试。本科4年大课一上到底。很少有讨论班,很少写期末论文。知识不少,但创造力贫乏,出来常常适应不了社会。一些本科毕业的优异学生,到了美国的名校,常常无从适应。特别是文科学生,表现令人失望。
美国的一流大学,本科高年级都要上讨论班。研究生的课基本都是讨论班。笔者在耶鲁大学读了这么多年,竟一次大课没有上过,上的全是讨论班。这种讨论班,五六个或十几个学生与教授围坐在一起,就自己的阅读各抒己见,教授只是起引导协调的作用。这就是所谓年轻人智慧的互相激励。本科生的大课,其实也离不开讨论班。因为虽然每周坐在阶梯教室听课,但听完还要参加由研究生助教主持的讨论班。可以说,讨论班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
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受教育者都成了教育者,每个学生不仅有学的义务,更有为课堂讨论作贡献的压力。所以,当毕业后突然被要求为社会贡献他们的智慧、而不是仅仅学习时,他们不感到突然。他们已经在讨论班上习惯了。而且,他们有和教授“过招”的机会,教授的权威也就相对化。
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中,学生来源的多元化,而不是以考分单一划线,变得特别重要。因为不同背景的学生可以把自己在不同阶层、种族、文化中的经验带进课堂。社会各个集团的思想在这里交锋、整合。大学实际上也是社会的黏固剂。
这样的大学精神,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的精神。美国的孩子从小就受之熏染。我女儿从1岁就上当地的幼儿园,现在快到4岁,幼儿园却不教认字。而国内比她小的孩子就已经很有“学问”了。认字不说,什么“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呀,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呀。可女儿全无这些压力,每天几个同龄孩子坐在一起,边玩边谈话。一日,一个大一岁的孩子突然问:“我们是怎么来的?谁造了我们?”另一个孩子回答:“上帝造了我们。”女儿马上问:“谁造了上帝?”讨论没有结果,似乎也没有什么知识的积累。但这种讨论,要一直跟着她进大学。
回想这样的讨论班,在我们上北大时,只有晚上图书馆占不到地方,几个好友决定在宿舍“放纵”一下时才有。而且这么聊一晚上,事后常常有负罪感,觉得误了功课。直到毕业多年后,才意识到那几个晚上的聊天是在北大最有价值的经历。如今许多知青出身没有上过大学的学者能比一些享受了优越得多的教育的后生有创造力,除了个人因素外,和他们干完农活后地头的这类“讨论班”大概也不无关系。
《论语》和《理想国》,两者都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但其风格却似乎预定了中西文明的传统。《论语》是年纪越大越读得有滋味,对孔子的敬意越多。不过有一点,读《论语》你总要面对一个大权威。《论语》中,常常一方是圣人的训话,一方是受训者小心问老师应该如何如何。孔子比别人高的地方在于他知道的最多。
《理想国》中的苏格拉底则全然不同。他有名的话是:“我一无所知,惟一比你们知道得多的是我知道我不知道。”他用他的问题,把那些自以为知道的人逼入绝境,面对自己无知的真实面目。
如果说中西大学真有什么不同的理念的话,那中国大学的理念是孔子式的,西方大学的理念是苏格拉底式的。在这种不同理念的背景下,北大改革的切入点就很好解读。所谓“一流的学生,二流的老师”之说,是否符合实际先且不论,却生动反映了我们中国大学的理念:老师一定要比学生高出许多。北大的改革计划,其实就是一个创造现代孔夫子的运动。什么名校博士呀,什么国际论文呀,一定要把最大的权威请来,往几百人的课堂上一站,镇得学生连大气也不敢喘。
事实上,就算美国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也并非没有问题。耶鲁一位出身人文学院的博士对耶鲁的本科教育就批评说:“你想想看,耶鲁教授的名气,大得如同神灵一般。一个高中刚毕业的学生见了他们,话也不敢说。等到了四年级慢慢醒过来、有点信心和教授交流时,也到了毕业的时间。与其如此,还不如到人文学院这样的小地方,和教授与同学一起像家庭一样地过几年,学到的东西反而多。”
其实,哈佛、耶鲁这些名校,对这方面的问题也很有意识,所以严格限制课堂里的上课人数。平均课堂人数一多,排名就下降。道理也在这里。
如果能够学习人家这样的理念,北大完全可以以更小的阵痛进行更有实质的改革。比如,老师人数过多,正好是为增加小型讨论班提供了机会,教学质量也会提高。国家给北大十几亿,北大用来做什么呢?请百万元教授吗?其实,在美国,衡量一个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准,是给学生奖学金的数量。普林斯顿这方面最富,甚至取消了学生贷款,全部代之以奖学金,在大学排名中频频领先,给哈佛、耶鲁巨大的压力。
事情明摆着,在大学里教书的,不仅是教授,还有学生本身。给得起钱,才请得起那些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付不起学费的学生来上学(同时教学)。富家子弟才能了解社会底层是怎么回事。在一个社会产生分化、各阶层日益隔膜的时期,奖学金可以把社会底层的优异子弟的智慧和经验带进大学。这是名牌教授所无法提供的财富。
我1979年进北大时,“文革”刚结束,一批比我们这些刚毕业的高中生大10岁左右的知青和我们同班。这些人在农村呆了10年,社会经验丰富,实际上成为我们在北大最好的老师。现在的北大学生成分就单纯多了。从这个角度说,北大是学生“师资”的水平下降了。
周其仁所谓的“北大对不起学生”,并不在于他讲的用“二流老师”教“一流学生”,而在于北大还没有把社会各阶层的一流学生聚集在一起。更没有为这些学生互相激发彼此的聪明才智提供机会。(好范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