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语文成语熟语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成语熟语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能够辨析成语错用的主要类型。
2、掌握辨析成语的几个主要方法。考点说明
1、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正确使用。
2、能力层级为D级(应用)。复习重点
1、理解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2、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
一、题型设误类型
纵观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
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命题者设题时常常利用我们不理解成语的含义,在设题时望文生义,故意曲解词义。
例
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1997年)
“万人空巷”是指很多人都出来了,挤在一起;此处望文生义,用于在家看电视节目不恰当。
很多的时候,成语字面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火中取栗”(1998年)、“炙手可热”(1999年)、“首当其冲”(1995年)、“指手画脚”(202_年春季)等。
2、张冠李戴,用错对象
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方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方向性”有意弄错。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特定的“方向性”,就会出现毛病。
例
2、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202_年高考北京题)
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这里指旅游的人,用错对象。
高考考过的成语还有:“洗心革面”(202_年)、“车水马龙”(202_年)等。其他类似的还有“穿云裂石”“六马仰秣”是指歌声的;“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是指夫妻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指男女儿童的;“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不同凡响”“别出机杼”是指文艺作品的。“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功高不赏”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
3、混淆情感,褒贬不分。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否则,成语运用就不恰当了。命题者却故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
例
3、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202_年)
“雨后春笋般地、”的意思是“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可见该成语主要用于褒义。而本句讲的是“造假者”非法大量建立“垃圾食品厂”的事情,显然不能用“雨后春笋”来修饰。此处可以考虑改用“源源不断”之类的修饰语。高考考过这样的成语还有:“无所不为”(1995年)、“趋之若鹜”(1997年)、“处心积虑”(1998年)、“殚精竭虑”(1999年)、,“蠢蠢欲动”(202_年春季)等。
此外,应注意如下有贬褒色彩的成语:振振有词、有口皆碑、附庸风雅、亦步亦趋、粉墨登场、彻头彻尾、长篇大论、罄竹难书等。
4、忽视语境,不分范围
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语义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当。成语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的误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而命题者设置干扰项时常常故意忽视语境,不分范围,造成错误判断。例
4、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202_全国卷2)
不足为训的意思是:不值得当做典范或法则。成语意思与语境不符,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望其项背”(1998年)、“有口皆碑”(202_年)。
5、逆情背理,自相矛盾 有一些成语,由于我们没有准确而全面地掌握它的意义,在使用过程当中有些成语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自相矛盾。
例
4、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202_年)
“如数家珍”的释义为“好象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与本句中前文各种老式钟表本身就是老王的“家珍”矛盾,谈不上“如”,因此是错误的。
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莘莘学子”(1997年)、“安步当车”(202_年)。
6、颠倒尊卑,不知谦恭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例
6、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202_年广东卷)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见解。用在这里尊卑颠倒
类似的成语高考考过的还有:谦辞“蓬荜生辉”(202_年)
这点涉及语言得体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尤显重要。常见的谦辞有:狗尾续貂、班门弄斧、姑妄言之、信笔涂鸦、一孔之见、不情之请等。敬辞有:鼎力相助、高抬贵手、卓尔不群、高朋满座、大材小用等。
7、不合语法,搭配不当
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例
7、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202_天津)
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事故的发生率”不能与“每况愈下”搭配,错误的理解成“渐渐下降”之意。
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汗牛充栋”(202_年)等
8、不知本义,不明来源。
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为它用错了。
例
8、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1995年题)
“非非”,佛家用语,指一般人认识所达不到的境界。“想入非非”现比喻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情,含贬义。在此句中,使用的是本义,更有利于表现古埃及人想象力的丰富。类似的成语高考考过的还有:“灯红酒绿”(1992年)、“淋漓尽致”(202_年)、“指手画脚”“不三不四”(202_年春季)、光怪陆离(202_年)等。
另外,诸如此类的两用成语,还有很多,如:“龙飞凤舞”本来形容气势奔放雄壮,也可形容书法气势舒展活泼,也可形容字迹潦草难辨。“左右逢源”本指做学问功夫到家后自然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后用它泛指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碍,有时也用于贬义,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这些词还有“按图索骥” “如虎添翼”“高视阔步”“旁若无人”“指手画脚”“秀色可餐”“粗枝大叶”“不绝如缕”“不见经传”“暗送秋波”等。明了高考成语题的设误类型,考生才能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成语运用的正误,才能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使自己表述的语言增添亮色。可见,要做到正确使用成语,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多归纳,而在高考来临之际,抓住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成语加强训练,多注意近义成语的选用,多注意有历史渊源特殊意义的成语及典故,也就显得更加必要了。成语误用八种
一、望文生义:不懂某一词句的正确意义,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例如:
1、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202_年京皖春季高考试题,“首当其冲”是指最先受到冲击或遭遇灾难,而不是第一位的意思)
2、李伯伯拍着孩子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
3、这点小错误还算不上什么,不足为训,您不要老记在心上,畏首畏尾是干不好工作的。(“不足为训”是指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
4、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202_年北京试题,“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不是文章不需要加标点)
5、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202_年浙江试题,“别无长物”是指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6、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202_年湖北试题,“差强人意”是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7、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危言危行:是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8、某市原副市长许运鸿家教不严,其妻儿收受贿赂80多万元。有人认为,许鸿运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因为他事先不知,所以罪不容诛。(罪不容诛,诛,处死。意谓判处死罪还还抵偿不了罪恶。《孟子o离娄上》说:“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可见,罪不容诛,是“罪不容于诛”的省略。根据语境,由于省略,常被误解为:犯罪,但还够不上被杀。)
9、成都五牛俱乐部的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1998年全国卷,“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这个成语必须用于否定句式,在该句中使用就不恰当了。)
10、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万人空巷”是指“人都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因其中有“人们都从巷子里走出来”的意思,句中却说的是“在家里守着荧屏”,故而词义与句意不合。)
11、这个村建起联防队,加强夜里巡逻,以防不法之徒登堂入室。(这个成语原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达到更高的境界)
此类成语还有:洞若观火、火中取栗、如坐春风、栉风沐雨、屡试不爽、洛阳纸贵
二、重视常见义,忽视不太常用的意义。一般地说,词语的意义有一个基本意义,在这个基本意义上不断的延伸,不断地外扩,形成了词语的多义性。我们往往对成语的意义使用的比较多的那个义项我们比较熟悉,因此在判断时我们可能形成一种定向思维。例如:
1、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200年京皖春季高考试题,“不三不四”这个词有两个意思:①不正派,②不像样子。这里用的就是第二个意思,因此使用是正确的。而我们往往用的较多是第一个意思,因此很容易判断错误。)
2、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訝不已。(左右逢源:有两种意思,一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属褒义;二是比喻处事圆滑,属贬义。现在以贬义用法较常见。此句重在这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的“说”,显然两种意思都不恰当。)
此类词语还有: 灯红酒绿(即可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如虎添翼(既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比喻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绵里藏针(形容柔中有刚;也比喻外表柔和,内心刻毒)、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色非常美丽;也形容景物非常优美)、捉襟见肘(既形容衣服破烂;也形容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如蚁附膻(既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某种恶劣的事物;也比喻依附有钱有势的人)、比翼齐飞(既比喻夫妻恩爱;也比喻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引火烧身(比喻自讨苦吃,自取灭亡;也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争取批评帮助)、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细节上多方挑剔)、眉来眼去(形容以眉眼来传情;也比喻暗中勾结)、明珠暗投(怀才不遇;好人失足参加了坏集团;也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念念有词(旧时迷信的人小声念咒语或说祈祷的话;也指人不停的自言自语)、平地一声雷(比喻名声地位突然升高;也比喻突然发生一件可喜的大事)惨淡经营:原指动笔之前的精心构思(惨淡:苦费心思;经营:筹划、进行。现多形容苦心筹划、营谋某事。苦心孤诣:费尽心思地钻研或经营,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苦:刻苦地用心;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境地)。有时意义偏重在“苦心”上,刻苦的用心,形容独自所费的极大心思。
三、忽视对象的固定性。一些成语的适用对象有时是比较固定的,我们不能张冠李戴。如:
1、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1999年全国高考题,“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2、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1999年全国高考题,“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此处用来形容家电就不恰当了)
3、西部的发展,将为中国其他地区提供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商机。但是,这项事业任重道远。(“任重道远”是指担子很重,路程很长,比喻责任重大,多用于人)
4、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202_年高考题,“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指人的改过自新。用于人而不能用于刊物)5
5、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202_年全国高考题,“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而不能用来形容古人刻苦学习的楷模。)
6、厂长的一席话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的不好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好的意见或作品,谦辞。但对他人发言的评价,不能说是“不好的意见”。)
7、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意兴阑珊。(“意兴阑珊”兴致将尽的意思,主要用于人)
8、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美满幸福。(“相濡以沫”用于夫妻)
9、民一家三代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是举案齐眉。(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敬)
10、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巧夺天工”的意思是“人工的精巧胜过自然”,形容技艺高超,多用于工艺美术作品,句中“苍山如屏,洱海如镜”是天然的杰作,用“巧夺天工”形容显然搞错了对象)
11、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蓬荜生辉”属谦词,只能对己,句中将它用来对他人,不当)
12、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如数家珍”比喻对所列举或叙述的事物十分熟悉,好像数自己家中的珍宝一样。句中老王对自己收藏的“宝贝”的确很熟悉,在这一点上与成语“如数家珍”吻合,问题出在比喻词“如”,既然是比喻,那么所熟悉的对象就必须排除“家珍”,否则就会出现本体和喻体是同一事物这一逻辑错误。)
13、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
14、“国足挂帅”一说的准确性到目前依然无从核实,但人们都相信这决非空穴来风。(“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这里误解为“虚假传闻”)
15、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莘莘”有“众多”意,与定语“一位”矛盾。
“ 青梅竹马”指男女幼年两小无猜;“妙手回春”指医术高明;“悬壶济世”指行医济事;“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的春天的景色的;“折冲樽俎”指在外交谈判上取得胜利;“破镜重圆”指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聚; “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势力庞大,不大听从调动指挥,现在也指组织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粉墨登场”原指演员装扮好了,登场演戏,现多指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 “面目全非”形容改变很大,多指变的不好;“日理万机”指高级领导人工作繁忙;“同 日而语”多用于否定句中;“空穴来风”用于否定句中;“长此以往”多强调将来的情况:“力透纸背” 原指书法遒劲有力,现也用来形容诗文生动,深刻有力;“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抛砖引玉”,是谦辞,谦辞是对自己的言行的一种谦虚的说法;)
四、感情色彩不合语境。我们常常会犯褒词贬用或者贬词褒用的毛病。譬如:
1、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202_年京皖春季高考试题,“蠢蠢欲动”是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分子策划破坏活动,在这里贬词褒用)
2、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202_年广东试题,“弹冠相庆”是指一个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词)
3、谭嗣同愿作为变法牺牲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乎少些刚烈。(“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4、你一旦进入了生活知识的宝库,就会感到又喜又惊,乐不思蜀。(乐不思蜀:指乐而忘返。贬义)
5、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趋之若骛:多比喻追逐不正当的事物,贬义)
6、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处心积虑”多表贬义,此处可用“殚精竭虑”。)
7、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无所不为”与“为所欲为”一样都是贬义词,显然不能用于句中“年轻的科学家”,可将“无所不为”改为“无所畏惧”)
8、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1999年全国高考题,“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这是一个褒义词,我们往往把它和“处心积虑”混淆,因此用在这里是正确的。)
9、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科学工作者正是以这种特有的风格和态度不断地去探索宇宙中无穷无尽的奥秘。(异想天开:形容想法非常奇怪。这个一个中性词,用在这里也是正确的。而我们往往把它作为一个贬义词用)
此外贬义词还有:“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打虎;“冯河”,徒步涉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如丧考妣”:(因为损失一点利益或关系)像失去父母一样伤心和着急;“粉墨登场”:原指演员装扮好了,登场演戏,现多指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连篇累牍”:用过多的篇幅来报道;“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坏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褒义词有:“ 胸无城府”:形容心中没有城府,光明磊落;“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了; “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 律条文。
此外,成语的感情色彩也因其多义而发生变化:当“灯红酒绿”是指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时,应作贬义词;是指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时,应作褒义词。“绵里藏针”的词义是形容柔中有刚时,它是褒义词;是外表柔和,内心刻毒的意思时,它是贬义词。)
五、成语意思与语句意义重复。例如:
1、这所大学里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让内行见笑。词语本身就已含有被动义)
2、你看他双眉紧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难言之隐:难于说出口的藏在内心深处的事情。)
3、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忍俊不禁”就是“笑起来”之意)
六、形似而词义不同。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使用时极易混淆。例如:
1、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而这里是指节目办得好,应当用“有声有色”)
2、这次选举他最有希望,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1997年全国卷,“不负众望”意思是没有辜负众人对他的期望,而句中却把它与读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语“不孚众望”混淆了。“不孚众望”是“不使人信服”的意思,)
3、在地摊上买药要特别小心,鱼龙混杂的东西多得很。(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此处应用“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4、对作文中的错别字,有的同学不以为然,长此以往,就会变成“白字先生”了。(“不以为然”的“然”是“对”、“正确”的意思,此处应改为“不以为意”,是指不在意、不把它放在心上。)
5、他先反复思考,然后执笔成文,又不厌其详地推敲修改。(“不厌其详”是不嫌详细,愈详细愈好的思,应改为“不厌其烦”,突出他非常耐心)
6、在这样大的城市里,我们要想逮住他,真好像海底捞月,但他今天却自投罗网了。(“海底捞月”突出“一场空”,改为“海底捞针”才突出难度大)
7、他文思泉涌,一蹴而就,不到一小时三千字的文章就写完了。(“一蹴而就”,改为“一挥而就”,写文章动“手”不动脚)
另外如: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的意思,也可写作“一文不名”)、一文不值(一分钱也不值,一点价值都没有);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此外意义相近、相关的成语,相互间仍然存在着语义轻重的不同、表达重点的不同、范围大小的不同,要注意区别。譬如:“ 信口开河”和“信口雌黄”,两个成语都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开河”只指随口乱说,语义较轻; “信口雌黄”含有不顾事实,恶意诬陷的意思,语义较重。又如“面面相觑”、“拭目以待”、“刮目相看”、“侧目而视”、“另眼相待”这一组成语,都有“看”义,但各有侧重:“面面相觑”是形容作错了事时或极其惊慌时,有关的人不知如何是好的样子;“拭目以待”是擦亮眼睛来等待,形容期望十分殷切或确信某件事情的出现;“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显著的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侧目而视”,“侧目”: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敬畏的情态;“另眼相待”指用另外的眼光看待,形容对某人某事特别重视。再如 “参差不齐”和“犬牙交错”,都有不齐之义,但“参差不齐”指长短高低大小不齐;“犬牙交错”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牙齿那样不齐,也形容多种因素牵连的复杂情况,或双方力量对比互有短长。“何足挂齿”、“不足挂齿”都有“不值一提”之义,但“何足挂齿”一般用于反诘句,而 “不足挂齿”则不限。“ 一语道破”“一语中的”都有“说话简洁,抓住了本质”的意思,但前者能带宾语,后者不能带宾语。骇人听闻:骇,惊吓。使人听了非常吃惊。耸人听闻:耸,惊动。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鞭长莫及:莫,不。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却不能打到马肚子。后比喻相隔太远,统治或影响的力量达不到。望尘莫及:莫,不能。及,到。原意是望着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心驰神迷:整个心思都奔向那里。形容一心向往。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平心静气:心平气和,态度冷静,不感情用事。固执己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一意孤行: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休戚相关:休,喜悦、吉利。戚,忧愁、悲哀。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一般用于人与人或团体与团体之间。
七、功能混乱 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功能混乱的错误。
如: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202_年北京春季高考卷,“指手画脚”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作形容词性成语,充当了状语。)
八、不合语境 有些成语使用时有着特定的语言环境,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与所在的语境不协调。
例如: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202_年全国卷,“安步当车”意思是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使用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走速度缓慢,二是行走者不慌不忙地步行,表现出的是一种闲适平和的心情。而句中描述的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情况紧急又遇上暴雨如注,该成语与所在的语境很不协调,是不恰当的。)
第二篇:高三语文成语熟语复习教案{讲课用】
高三语文成语熟语复习教案
考纲要求:
高考对成语(熟语)的考查要求是“正确使用成语(熟语)”,即能够正确理解成语(熟语)的含义,并正确运用到语境中去。成语(熟语)检测是高考基础考查的重点之一,每年必考。
复习目标:
1、了解成语(熟语)的特点;
2、辨析成语(熟语)误用的原因;
3,归纳正确使用成语(熟语)的方法。
教学重点:教师重在分析学生判断和使用成语(熟语)的失误原因,并针对其确定正确学习成语(熟语)的方法,进而指导判断和使用成语(熟语)。让学生明确考查的重点一般是常见、常用、常错的成语。
教学难点:成语(熟语)的量非常大,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平时积累不多的学生而言。掌握方法,学会分析是本专题需要突破的难点。因此必须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归纳。难点在于具体语境中成语的理解和应用
考查形式:考试形式为选择题,分值3分。所考成语为常见常用成语(熟语)。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成语体现一个人的学识:
新华社报道: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在面对全台湾义工进行演讲时,称赞义工的善行为“罄竹难书”,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成语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在中央台202_年全国青年歌手比赛中,一位参赛歌手的唱功赢得了广大评委的一致称赞。随后,著名学者余秋雨向她提出了一个成语题:请解释“杯水车薪”的含义?该歌手想了半天,解释如下:“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发的工资,比喻贪婪刻薄、吝啬之极”。于是,该歌手在评委心目中的形象急转直下。最终与决赛失之交臂。
二:成语的特点:
1、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2、成语的来源:
①古代寓言 例、守株待兔
揠苗助长
②历史故事 例、破釜沉舟
乐不思蜀
③诗文语句 例、老骥伏枥
万马齐喑
④口头俗语 例、一言为定
三教九流
3、成语的特点:
①意义的整体性。成语的词义往往超出字面,不能望文生义。
例、水落石出 三头六臂 泥牛入海
②结构的凝固性。一般不能变动词序或更换其中的成分。
例、“千方百计”不能作“百计千方”;“铜墙铁壁”不能作“钢墙铁壁”。③色彩的文言性。保留了文言词和文言语的格式
例、草菅人命(草菅,意动用法);富国强兵(富、强,使动用法)。
④感情的褒贬性。含有褒贬色彩
例、无所不至(贬)无微不至(褒)
⑤结构的丰富性。
例、(1)联合式,披坚执锐 苦尽甘来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承接式,见异思迁 先斩后奏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主谓式,胸有成竹 杞人忧天 叶公好龙 毛遂自荐
(4)动宾式,不见经传 莫名其妙 如数家珍 如丧考妣
(5)动补式,退避三舍 逍遥法外 荒谬绝伦 轻如鸿毛
(6)动宾补式,问道于盲 贻笑大方 拒人千里 入木三分
(7)因果式,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8)连动式,画蛇添足 抱薪救火 亡羊补牢 指桑骂槐
(9)目的式,削足适履 守株待兔 杀一儆百 越俎代庖
(10)兼语式,引狼入室 请君入瓮 令人生畏 化险为夷
(11)偏正式,衣冠禽兽 扶摇直上 孜孜不倦 一丘之貉
三:典例分析成语设错的角度(辨析成语有八点,理解词义是关键)
(1)望文生义:
这幅画虽然构思新奇,但是色调太暗,我的态度是不赞一词。
我本来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薪”不一定能收到“养廉”的效果,因为贪官污吏本来就是欲壑难填,并不是因为收入维持不了生计才搞腐败的。
(2)用错对象:
看好了那件款式新颖的运动服,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
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打扫厕所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
在楼间浓绿的白杨树枝叶间,这金色的阳光,烟云般徐徐游动和沉浮,不绝如缕。(3)褒贬失当 :
向农民打白条,这种现象方兴未艾,对此国务院及时发出通知,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收到预期的效果。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 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4)谦敬错位: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202_年全国卷)
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导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5)重复赘余 ;
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定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一个让人看不懂的店名,能招徕顾客吗?其实,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6)不分轻重;
我班的小明在校刊《萌芽》上发表了一篇散文,这说明他在文学创作上已登堂入室。
他对邻居家有几个孩子,谁几岁了,谁的性格怎样,都能洞若观火。
(7)搭配不当:
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参加座谈会的同志,对中央的方针政策表示坚决拥护,还与调查组的同志畅所欲言,反映了不少问题。
(8)不合逻辑:
最近到沿海地区,虽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
四:解题规律提示
1、成语的使用其实就是成语的各个方面和句子的各个方面是否协调问题。这种协调就是成语的意思、范围、程度、色彩、搭配是否和句子的各个方面协调。
2、成语的考查着重于使用-------“使用”意味着要动态地掌握成语的意思,即必须结合句子的具体语境来考察成语的使用。
3、成语的正确使用有两个前提:
一、准确而全面地掌握成语。
二、准确而全面地分析语境。
4、成语中的语境是经过命题者强化了的语境,是命题者根据所考的成语的一些特殊点设计的,所以要详审语境,注意到其整体性和联系性。要能从句子中找到语境(命题者)的暗示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5、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如美仑美奂、薪尽火传、不孚众望、等量齐观、胼手胝足、遇人不淑、白头如新、高山仰止、头角峥嵘等)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钻,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6、复习要特别留心有几个意义的成语,不要因熟知一种含义而出现另和种含义导致判断失误。以前考过的,后来的高考题仍然可以考,其它省市往年考过的,在第二年的另一个省市的试题中仍可出现,所以高考题中出现的成语或熟语仍是重要积累内容。掌握高考试题错误用法的规律对答题大有帮助。
第三篇:成语熟语复习教案
202_届高三语文成语熟语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了解成语(熟语)的特点;
2、辨析成语(熟语)误用的原因; 3,归纳正确使用成语(熟语)的方法。教学重点:
教师重在分析学生判断和使用成语(熟语)的失误原因,并针对其确定正确学习成语(熟语)的方法,进而指导判断和使用成语(熟语)。让学生明确考查的重点一般是常见、常用、常错的成语。教学难点:
成语(熟语)的量非常大,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平时积累不多的学生而言。掌握方法,学会分析是本专题需要突破的难点。因此必须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归纳。难点在于具体语境中成语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要点
一、解读《考纲》
“正确使用熟语”是从202_年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增加的一项内容。熟语是语言中常用而定型的短语或句子。“短语”指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句子”指谚语和格言。将富有时代气息的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熟语纳入考试范围,体现了高考语文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特点。多年来,高考对熟语的考查仅限于成语,每年都有1题,分值3分,从历年试题来看,它都是以选择题型出现,但从高考统计来看,得分情况并不理想。
二:成语的特点:
1、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2、成语的来源:
①古代寓言 例、守株待兔
揠苗助长
②历史故事 例、破釜沉舟
乐不思蜀
③诗文语句 例、老骥伏枥
万马齐喑
④口头俗语 例、一言为定
三教九流
3、成语的特点:
①意义的整体性。成语的词义往往超出字面,不能望文生义。例、水落石出
三头六臂
泥牛入海
②结构的凝固性。一般不能变动词序或更换其中的成分。
例、“千方百计”不能作“百计千方”;“铜墙铁壁”不能作“钢墙铁壁”。③色彩的文言性。保留了文言词和文言语的格式
例、草菅人命(草菅,意动用法);富国强兵(富、强,使动用法)。④感情的褒贬性。含有褒贬色彩 例、无所不至(贬)无微不至(褒)⑤结构的丰富性。
例、(1)联合式,披坚执锐
苦尽甘来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承接式,见异思迁
先斩后奏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主谓式,胸有成竹
杞人忧天
叶公好龙
毛遂自荐
(4)动宾式,不见经传
莫名其妙
如数家珍
如丧考妣
(5)动补式,退避三舍
逍遥法外
荒谬绝伦
轻如鸿毛
(6)动宾补式,问道于盲
贻笑大方
拒人千里
入木三分
(7)因果式,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8)连动式,画蛇添足
抱薪救火
亡羊补牢
指桑骂槐
(9)目的式,削足适履
守株待兔
杀一儆百
越俎代庖
(10)兼语式,引狼入室
请君入瓮
令人生畏
化险为夷
(11)偏正式,衣冠禽兽
扶摇直上
孜孜不倦
一丘之貉
三、考试方式预测
1、作为选择题中的错别字选项出现。
例: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梦魇 春风和煦 不可或缺 有志者事竞成B、置喙 如日中天 轻歌曼舞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C、忤逆 毛骨耸然 拭目以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什物 荆棘丛生 天随人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应选B项。B项书写全部正确。A项“有志者事竟成”应为“有志者事竟成”;C项“毛骨耸然”应为“毛骨悚然”;D项“天随人愿”应为“天遂人愿”)
2、成语、熟语的互换使用。
例: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俗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格成语
①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人动辄横挑鼻子竖挑眼,当即驳回。(吹毛求疵)
②“豪强”和“官家”,历来一个鼻孔出气,狼狈为奸。(沆瀣一气)
③本人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直言不讳)
④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候。(贪得无厌)
3、作为语言综合运用题出现,写一段话,要求用到某个成语、熟语。
例: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写出两个适用于句中括号的熟语(歇后语、俗语或成语均可),答在序号后面。
刘刚说完了,转过身去喝水。可王杏花偏偏有个()的习惯,就又追问了一句:“这个消息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①打破沙锅问(纹)到底 ②追根究底
4、作为名言名句默写形式出现。(略)
5、最常见的考察方式——选择题。
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02_年浙江卷)
A、“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B、我们的某些规章制度还不很健全,有的“聪明人”便打起了擦边球,以此谋取私利。
C、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一。
D、周末,我和同桌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正确选项B。擦边球:比喻做在规定的界限边缘而不违反规定的事。高山仰止:比喻道德高尚,令人无法企及。屈指可数:形容寥寥无几,与“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矛盾。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解答这道题可以从分析这些成语内部的词或语素开始,还要看在句中的具体语言环境。)
总结:正确运用成语(熟语)首先要在平时苦下功夫,要懂得一些基本知识,以了解成语(熟语)的含义、出处、感情色彩,同时还要注意它在使用中的变通情况。成语(熟语)运用的背后,蕴含的是一个人的语言文化修养,因此,高考中考查成语(熟语)运用的这道题也就不仅仅是一道纯粹的知识性题目。高考正是要通过这一道题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修养, 从92年到05年连续十二年都设置了这道题。
四、成语使用的十大误区
(一)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有一定的典故来历,加之有些成语中某个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和使用上的困难,如果不仔细辨析,不追根溯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曲解成语的错误。
如:①“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202_年浙江卷)
(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仰止,指仰望、向往。成语的意思是指高尚的道德使人仰望。而此题中将“高山仰止”误解为“面对书山,停止不前”,因而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二)断词取义
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凝固性,一经形成,就不轻易改变,如果在使用时,只选取成语中个别词素的意义,而抛开成语其他词素的意义,就会导致成语意义与句子语义相悖的错误。
如:②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首当其冲”的意思是首先受到某种势力的攻击或遭受到某种灾难。而该句在使用的过程中,只择取了成语中“首”的意思,抛开了“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使之与语境中“要解决”之意相悖。)
(三)词意重复
成语一般精练警策,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子中语义的比较对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意义与句子义的重复。
如:③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引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句③中“贻笑大方”是被内行人笑话的意思,已含有“让人”之意,与句中的“让人”重复。句④中“生灵涂炭”的“生灵”是“百姓”之意,与前面的“人民”重复。)
(四)形近混淆
有的成语与其它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使用时极易混淆。如:⑤在这次比赛中,中国队运用灵活的攻换转换战术,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早早奠定了胜局。(202_年北京春招卷)
⑥“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202_年江西卷)
⑦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202_年江西卷)
(“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而句⑤中把它与语素完全相同,但语素位置不同,且语意相反的成语“事半功倍”混淆了。不容置喙:喙,指鸟兽的嘴,借指人的嘴;整个成语是不让人有(插嘴)说话的机会的意思,与成语“不容置疑”(不容许怀疑,形容非常真实可靠)相差一字。句⑥应改为“不容置疑”。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与成语“不以为意”(不必在意,不把有关的事放在心上)相差一字。句⑦应改为“不以为意”。)
(五)褒贬颠倒
成语从感情上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三类,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如:⑧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202_年北京春招卷)
⑨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战,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202_年江苏卷)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选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是贬义词,句⑧误当褒义词用。巧舌如簧:形容假话说得很动听,多用于言论,含贬义,不能用来赞美选手们的辩论技巧,句⑨误当褒义词用。)
(六)对象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成语的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
如:⑩我们不要被眼前这几十吨重的庞然大物所吓倒,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毕其功于一役,就一定能把这部机器装上车。(202_年广东卷)
⑾小李新买的房子装修得十分豪华,钢丝纱窗,大理石地面,漂亮的吊灯,真是琳琅满目。(202_年湖北卷)
⑿他们到底扶持了多少畜牧企业没有人记得清,只记得他们所到之处,大量畜牧企业脱颖而出。(202_年山东卷)
(句⑩中的“毕其功于一役”意思是“经过一场战斗就取得全部的胜利”,对象指“战斗”,而句中用来指“工人装车”,对象不当。句⑾中的“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不能用来形容“钢丝纱窗”、“大理石地面”和“漂亮的吊灯”。句⑿中的“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显示出来,对象指人才,而非“企业”。)
(七)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如: ⒀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202_年广东卷)
⒁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只能对己,句⒀却把它用在“陈教授”身上,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赞,只能对人,句⒁却把它用在“我”身上,犯了敬词谦用的错误。)
(八)功能混乱
每个成语由于自身的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功能混乱。
如: ⒂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地感受美国的生活。(202_年山东卷)
⒃公安干警的包围圈越缩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句⒂中的“走马观花”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作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作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充当“感受”的状语。句⒃中的“瓮中捉鳖”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只作谓语,而在该句中误把它当作名词性成语,充当“成了”的宾语,不妥,应改为名词性成语“瓮中之鳖”。)
(九)特定用法
有些成语只适用于特定的句式,有些成语既有固定的常用义,又有使用较少的本义,使用时,如果不辨明清楚,也容易出错。
如:⒄成都五牛俱乐部的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1998年全国卷)
⒅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202_年北京春招卷)
(句⒄中的“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这个成语必须用于否定句式,在该句中就使用得不恰当。句⒅中的“不三不四”本义是不像样子,后来多比喻行为不正派,在该句中用的是本义,是正确的。)
(十)轻重失度
有些成语词义较轻,有些成语词义较重,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的毛病。
如: ⒆有缺点错误就要及时改正,否则就会养虎遗患,铸成大错。(202_年湖北卷)
⒇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养虎遗患”比喻纵容敌人,给自己留下后患,在句⒆中形容缺点错误,既对象不当,又程度过重。句⒇“日理万机”的意思是一天之中要处理上万件事务,常指君王或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繁多的政务,这个成语词义很重,用在“李老师”身上,就犯了“大词小用”的错误。)
五、解题规律提示
1、成语的使用其实就是成语的各个方面和句子的各个方面是否协调问题。这种协调就是成语的意思、范围、程度、色彩、搭配是否和句子的各个方面协调。
2、成语的考查着重于使用-------“使用”意味着要动态地掌握成语的意思,即必须结合句子的具体语境来考察成语的使用。
3、成语的正确使用有两个前提:
一、准确而全面地掌握成语。
二、准确而全面地分析语境。
4、成语中的语境是经过命题者强化了的语境,是命题者根据所考的成语的一些特殊点设计的,所以要详审语境,注意到其整体性和联系性。要能从句子中找到语境(命题者)的暗示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5、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如美仑美奂、薪尽火传、不孚众望、等量齐观、胼手胝足、遇人不淑、白头如新、高山仰止、头角峥嵘等)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钻,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6、复习要特别留心有几个意义的成语,不要因熟知一种含义而出现另和种含义导致判断失误。以前考过的,后来的高考题仍然可以考,其它省市往年考过的,在第二年的另一个省市的试题中仍可出现,所以高考题中出现的成语或熟语仍是重要积累内容。掌握高考试题错误用法的规律对答题大有帮助。
六、复习对策
1、高度重视积累
2、确实掌握意义
理解通过引申或用本意作比喻产生的整体意义;注意成语中某些字的古意;注意成语的出处。
3、仔细辨析差异
加强近意成语的辨析;注意对似是而非的成语的辨识;注意特殊类型的成语。
4、巧扣语境选用
·附:
(一)最近十年高考出现过的成语和熟语: 202_年
甘之若饴
蠢蠢欲动
沧海桑田
无足轻重
等量齐观
间不容发
凤毛麟角外
富甲一方
恪尽职守
心有余悸
含英咀华
轻车熟路
得心应手
粉墨登场洒
完美无缺
酣畅淋漓
间不容发
妄自菲薄
名噪一时
南辕北辙
耳提面命裁
对号入座
虚怀若谷
不可名状
鱼目混珠
饶有兴味
匪夷所思
未可厚非融
改弦更张
推波助澜
一孔之见
釜底抽薪
休养生息
不堪设想
情不自禁传
无可置疑
刮目相看
等闲视之
猝不及防
慷慨解囊
自相矛盾
僧多粥少工
不言而喻
摩肩接踵
遇人不淑
推波助澜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按下葫芦又起瓢
大人不见小人怪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马尾巴串豆腐 202_年
洛阳纸贵
不容分说
巧立名目
追本溯源
首当其冲
买椟还珠
耳熟能详 忌
喜出望洋洋洒独出心水乳交薪尽火鬼斧神无所顾
无所不至
不堪设想
冰山一角
绘声绘色
捉襟见肘
应接不暇
噤若寒蝉
评头论足
感同身受
苦心经营
珠光宝气
一念之差
乐此不疲
拍手称快
功败垂成不足为训
卓尔不群
彪炳千古
捉襟见肘
潜移默化
刚柔相济
筚路褴缕
不期而遇
卓尔不群
彪炳千古
捉襟见肘
潜移默化
刚柔相济
筚路褴缕
不期而遇
应运而生睹
扑朔迷离
栩栩如生
精妙绝伦
完美无缺
不胜其烦
宛然在目
胼手胝足荐
猝不及防
睚眦必报
投桃报李
敲门砖
众人拾柴火焰高
替古人担忧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202_年
再接再厉
紧锣密鼓
取而代之
琳琅满目
独树一帜
饮鸩止渴
当仁不让止
咄咄逼人
偃旗息鼓
惨淡经营
鲜为人知
脱颖而出
摧枯拉朽
舍我其谁花
琳琅满目
养虎遗患
便宜从事
诚惶诚恐
炯炯有神
谈笑自若
面面相觑礴
忍俊不禁
不容置喙
不以为然
恒河沙数
屡试不爽
巧舌如簧
画地为牢深
高山仰止
屈指可数
摩肩接踵
莘莘学子
抛砖引玉
难以释怀
白头如新绝
百里挑一
精彩纷呈
旁征博引
新颖别致
熟视无毛遂自叹为观走马观气势磅讳莫如坚苦卓
擦边球
毕其功于一役
不分青红皂白
大水冲了龙王庙 202_年:
纸醉金迷
不谋而合豆蔻年华
纷至沓来
九牛一毛
匪夷所思
事倍功半
相濡以沫
差强人意
鳞次栉比
桀骜不驯
耿耿于怀
每况愈下
不可或缺
从长计议
一文不名
文不加点
名噪一时
无出其右
不以为意
世外桃源
不厌其详
火中取栗
海市蜃楼
雪上加霜
马首是瞻
春意阑珊
七手八脚
头角峥嵘
勉为其难
别无长物
慷慨解囊
短小精悍
弹冠相庆
杀回马枪
忍无可忍
相得益彰
顺藤摸瓜
差强人意
在劫难逃
玲珑剔透
稍纵即逝
弄巧成拙
相濡以沫 捕风捉影
欲壑难填
不屑一顾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
墙倒众人推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山不转水转
磨洋工
陈芝麻烂谷子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三下五除二 202_年
捉襟见肘
未雨绸缪
自惭形秽
如数家珍 202_年 光怪陆离
雨后春笋
有口皆碑
偃旗息鼓
202_年 安步当车
颐指气使
车水马龙
蓬荜生辉
202_年 汗牛充栋
淋漓尽致
洗心革面
左右逢源
1999年 殚精竭虑
美伦美奂
炙手可热
一劳永逸
1998年 望其项背
处心积虑
火中取栗
拭目以待
1997年 莘莘学子
不孚众望
趋之若鹜
万人空巷
第四篇:熟语复习教案(高三)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正确使用熟语 教学重点难点: 1.考点分析 2.考题剖析
教学方法:
讲析法、练习法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考点分析
《202_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大纲》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的“表达运用”中指出,要“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d级。
对熟语的考查,实际上主要考查成语。熟语的使用,重点是正确理解熟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熟语。
对成语的考查主要有三种常见题型:一是判断成语使用恰当与否,二是辨析近义成语,三是根据成语在语境中的释义选择相应的成语选项。近几年高考试题几乎是考第一种题型。
二、高考检索
202_全国17套试卷熟语命题情况见下表:
试卷名称 分数 测试内容 试卷名称 分数 测试内容 全国卷ⅰ 3分 一念之差乐此不疲 全国卷ⅱ 3分 不足为训卓尔不群
拍手称快功败垂成 彪炳千古捉襟见肘 辽宁卷 3分 替古人担忧苦心经营 山东卷 3分 潜移默化刚柔相济
敲门砖珠圆玉润
筚路蓝缕不期而遇 安徽卷 3分 洛阳纸贵不容分说 四川卷 3分 应运而生熟视无睹
巧立名目追本溯源
扑朔迷离栩栩如生 北京卷 3分 首当其冲买椟还珠 浙江卷 3分 不胜其烦宛然在目
耳熟能详无所顾忌
胼手胝足人中吕布 马中赤兔 广东卷 3分 无所不至不堪设想 重庆卷 3分 毛遂自荐猝不及防
众人拾柴火焰高冰山
一角
睚眦必报投桃报李 湖北卷 3分 绘声绘色捉襟见肘
应接不暇噤若寒蝉
由上表可以看出,全国有11套试卷考了熟语,其中又以成语为考试重点,江苏卷、天津卷是将词语和熟语放在一题考,只有江西卷、上海卷、湖南卷和福建卷没有考熟语。
三、考题剖析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02_年全国卷ⅰ)
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b.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要想办法把它们喂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
c.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d.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解析]“一念之差”:一个念头的差错引起严重的后果。此词不合语境。“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事而不知疲倦。“拍手称快”:形容正义伸张或公愤消除时高兴满意的样子。显然不合语境。“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原句并没有说成功,只是说刚开始,所以此词也不合语境。答案选b。
第五篇:词语、成语、熟语复习教案
高202_级词语、成语、熟语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理解意义
结合语境
细致区分
一、导入:一次语文课上,老师向同学们解释“惊惶失措”、“不知所云”、“如释重负”、“一如既往”四个成语。恰巧,某学生正在呼呼大睡。教授一拍桌子,该生顿时坐起来,拿起书便看,老师说:“这便是惊惶失措。”接着,老师让他回答问题,他站起来支支吾吾了半天。这时老师说:“这便是不知所云,请坐!”这位同学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坐了下来。老师又说:“这便是如释重负。”等老师走上讲台,那同学又趴下睡觉。老师猛一转身,指着他说:“这便是一如既往。”
成语之最:
最吝啬的人
——
一毛不拔
最便宜的东西
——
一文不值
最孤独的人
——
形单影只
最长的寿命
——
万寿无疆
最遥远的地方
——
天涯海角
最有份量的话
——
一言九鼎
最荒凉的地方
——
不毛之地
最好的箭术
——
一箭双雕
二、明确高考要求:
高考对成语(熟语)的考查要求是“正确使用成语(熟语)”,即能够正确理解词语、成语(熟语)的含义,并正确运用到语境中去。成语(熟语)检测是高考基础考查的重点之一,每年必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02_年)
A.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生物芯片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完整的技术身份促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带动了生物芯片技术的产业化。
B.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C.金沙遗址是成都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破解扑朔迷离的古蜀历史文化之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D.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的凌云山
上,雕凿有一尊高达71米的栩栩如生的弥勒佛像,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答案】B。B项中的“熟视无睹”的意思是经常看到却像不曾看见一样,形容对眼前的事物不关心或漫不经心。这里不是“经常看到”,而是假装没看见,应用“视而不见”。A项中的“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C项中的“扑朔迷离”的意思是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D项中的“栩栩如生”的意思是形容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2_年)
A、近两三年来,某市大型商场所赠营业面积相当于过去十年所赠营业面积的三倍,但前往购物的消费者却寥寥无几,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B、沿着岷江且行且看,既能感受都江堰鬼斧神工、动人心魄的伟大,又能领略沿江两岸鲜为人知的民族文化,体会别样的风土人情。
C、西昌是攀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攀西资源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不言而喻,这里开发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D、10月2日,北京故宫接待量达到11.48万人次,是最大接待量的2.3倍;游人摩肩接踵,难以感受紫禁城的庄严气氛。
答案:A。(僧多粥少:比喻不够分配之意。此处应改为“供大于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02_年)
A.有的父母习惯在饭桌上表扬或批评孩子,一边吃饭,一边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显得不够重视,孩子也没听进去,效果自然会差一些。
B.“迎奥运文明礼仪之光•北京欢迎您”展览,以漫画和歌谣这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载体,展现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市容新貌。
C.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
D.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开先哲时贤的成果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前辈的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前人。
解析:C。A.轻描淡写:原指用浅淡的颜色描画;今多指说话、作文时将某些事情轻轻带过。
B.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C.涣然冰释,涣然:流散的样子,冰释:冰块消融。《老子•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释。”后用“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注意与“焕然一新”的书写区别。D.另起炉灶,比喻重新做或独立另做。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02_年)
A.这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心自主创业,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业。
B.阳春三月的一天早晨,宜宾合江门广场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广场上表演太极拳,引来无数行人侧目
观看。
C.202_年5月9日,我国著名相声演员李文华老人溘然长逝,这让他的老搭档姜昆深感失之交臂,沉侵在极度的悲痛之中。D.林和靖“梅妻鹤子”,隐居杭州孤山,固然很清高,但也要写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绝唱,才能成为名人。解析:D。
A、牛刀小试 :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不符合语境)B、侧目观看 :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褒贬误用)
C、失之交臂:交臂:胳膊碰胳膊,指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不符合语境)
D、固然:<连>(1)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2)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02_年)
A.传统的“严父慈母”在一些三口之家中逐渐演变为“慈父严母”,以前严厉的父亲如今
在这些家庭中扮演着唱红脸的角色。
B.该县有关部门在今后两年内斥资对这位名人的故里进行修复,把它打造成精品,以吸引外地游客。使当地旅游人气更旺。C.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该课题组撰写了专题报告,对我国票据法的特色及其立法决策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
D.他准备出售自己珍藏多年的字画,并把出售所得捐赠给西南干旱地区,但后 来字画不慎遗失使他的计划成了纸上谈兵。【解析】A。唱红脸:戏曲中勾画红色脸谱扮演正面角色,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友善或喜爱的角色。“修复故里”搭配不当,应为“修复故居”。“及其”中的“其”指代不明。“纸上谈兵”应为“一纸空文”。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02_年)
A.我刊以介绍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为主,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炉,欢迎广大读者到各地邮局征订本刊。
B.官府的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刺激着
杜甫的心灵,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C.在岗位技术培训之后,小李成为了生产明星,202_年,他完成的全年工作量超过规定指标的百分之四十,获得了所在企业的嘉奖。
D.九寨海之奇,奇在水,奇在云,奇在雾,奇在乍晴乍雨,波光云影,色彩斑斓,如梦如幻,不由得不让人惊叹太自然的巧夺天工。【解析】首先排除D项,“巧夺天工”的意思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而这里是写九寨海的奇景,属于自然景象,非人工所为。其次排除A项,“征订”指出版、发行机构向单位或个人征求订购或订阅出版物,此处用于读者,明显不妥。最后排除C项,“的”使用不当,加“的”表意不清,费解。B项中的“悲天”,指哀叹时世;悯人指怜惜众人。整个词语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用在句子中正确无误。此题考查词语,涉及面广,既有实词,又有
虚词,还有成语。解题要注意方法的综合性,既要注重词义的静态分析,更要注重词义的动态分析。如“的”判断与使用。正确选项为B。
三、高考规律总结
1、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如美伦美奂、薪尽火传、不孚众望、等量齐观、胼手胝足、遇人不淑、白头如新、高山仰止、头角峥嵘等)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钻,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2、既要理解成语意义,更要注意语境(句子所形成的语言环境和内容)。否则,即使知道成语或熟语的含义,也会判断错误。
3、熟语总的来说,考得极少,而且这些熟语在各省都应是常听说的,一般都知道意义,所以重点仍在成语。
4、以前考过的,后来的高考题仍然可以考,其它省市往年考过的,在第二年的另一个省
市的试题中仍可出现,所以高考题中出现的成语或熟语仍是重要积累内容。
5、成语或熟语试题整体难度较低,容易得分,所以这个考点应从容对待,扎实复习。
6、掌握高考试题错误用法的规律对答题大有帮助。
7、复习要特别留心有几个意义的成语,不要因熟知一种含义而出现另和种含义导致判断失误。
8、实词:(1)实词的考查重点放在同音词、近义词的选择和辨析上,即根据语言环境为句子选择词语,有时也考查对词语意义的正确理解。从202_、202_年命题特点来看,四川将实词与成语合在一起,明年估计会也会出现。(2)命题的选材将更加注重语言材料生活性、时代性。每题的题干,绝大多数直接来自生活.社会的热点或重大事件,新词新语是首选材料。(3)所考词语大多数为常见词语,而且多为课本提及的典型词语。
9、虚词: 实词.虚词混合考查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命题点。对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关联词和介词的辨析,对虚词的考查,实际是
对考生对句意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的考查。
10、要与“字形” 积累相结合。
四、词语的辨析区分
(一)实词:正确使用的前提是正确理解。理解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词语本身的意义,即词义;二是辨析近义词。A、词义
词是语言交际的基础。对词义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解,就不能进行交际、阅读和写作,所以掌握词义很重要。
1、了解词义和字义的关系。词义以语素意义为基础,但不等于字义。在合成词里,字义只是理解词义的基础与线索,有些词是语素义的相加,而有些词则不可照字面意义机械理解,望文生义。
2、了解多义词的不同义项。词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词最初的时候只有一个意思,叫本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词语使用范围的扩大,会派生出一些新意,使词有了多义性。现代汉语里,除了专有名词、科技术语、法律用语外大部分都是多义词,有本义,还有转义,包括引申义、比喻义。
B、辨析方法:
1、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
有些词语看起来意思比较接近,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因此一定要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比较其异同,这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如: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截至(截止)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至”与“止”是应用于不同的语境中的,“截止”是指到一定期限停止,它与“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不符;“截至”是指截止到某个具体时候,与建设尚未最后完工的语境相符。
2、辨析词义的轻重
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的不同。例如“损坏”“毁坏”“破坏”都表示因某一动作行为而造成伤害,但“损坏”的语意要轻,程度要小,而“毁坏”“破坏”则层层升级,程度加重。“他损坏了公物”“他毁坏了公物”“他破坏了公物”在程度上有明显的区别。再如,“他门门功课在班里名列前茅,还发表了几首小诗,可见文学造诣很深”,这句中“造诣”一词使
用不当。
3、辨析词语的适用对象和范围
如“爱戴”用于对上(周总理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爱护”用于对下(老师爱护学生)。又如“边疆”和“边境”,前者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大,而后者指靠近边界的地方,所指范围较小。
4、辨析词语的不同搭配
有些词语在使用时一般有比较固定的搭配,不能混用。如“交换”用于具体的、范围小的事物(交换礼物或意见),“交流”用于抽象的、范围较大的事物(交流思想或经验)。再如“充足”“充分”“充沛”都有“足够”的意思,但一般来讲,“充足”多与自然界或物质方面的比较具体的东西搭配(阳光充足,水源充足),“充分”多与比较抽象的事物搭配(条件充分,理由充分),“充沛”多与表示精神方面的抽象概念搭配(精神充沛,体力充沛)。
5、辨析词语的语法功能
有的词虽属近义词,但词性不同,其语法功能自然不同。例如“突然”和“猛然”都有变化快.出人意料的意思,但前者是形容词,除作
状语外,还可作定语和谓语(突然事变,情况很突然);后者是副词,只能作状语(她猛然转过头来)。
6、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说,词语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在使用时,应辨析其感情色彩。如“爱护”,指爱惜并保护,褒义词;“庇护”指袒护,贬义词;“保护”指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中性词。再如,说某人办事“果断”,是褒奖;用“武断”一词,则含有贬斥、否定或憎恨之意;而“诀断”一词基本上属中性词。
7、辨析词语的语体风格
如: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说明文体与文学作品用语的区别,新闻语体与一般书面用语的区别等。
8、辨析词语的语境义
词语的语境义比较灵活,它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所产生的特定意义或临时意义。它常常要根据上下文的特定接受对象、人物关系、情感氛围等多种因素来考虑,而不能简单看其字面用语。
(1)把握具体的环境气氛。如两个人为一件小事吵了半天,旁边一个人叹息说:“太有意思了,太有意思了。”那么,结合当时的氛围,自然能听出这话中的特定含义,即:太无聊了,太乏味了。
(2)注意特定情景或处境。如:“繁漪(喝一口):苦得很,谁煎的?”(《雷雨》)这儿的“苦”并非仅指“药”苦,而是指“日子过得痛苦,精神痛苦”。如果不了解繁漪在周家的处境,就很难理解到这层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写到那些不争气的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摘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标致”多形容女子相貌、姿态美丽。鲁迅先生是用辛辣笔法讽刺了那伙男不男、女不女的纨绔子弟。
(二)虚词的使用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等。表示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更细致的辅助意义。
1、正确使用介词
(1)要求介宾搭配恰当。介词不单独运用,一般组成介宾短语,大多作状语。注意不要用错介词。
(2)要求介宾短语完整,不要残缺介词。(3)要求语言简洁顺畅,不滥用介词,避免全句无主语。
2、正确使用连词
(1)正确表达词语概念之间、上下句子之间的关系。
(2)抓住关联词语成对成套的特点,不要违背它们的搭配习惯。
(3)注意语序,关联词语的摆放不要错位。
3、正确使用副词
(1)区别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注意不要混用。
(2)区别意义相近的副词和形容词。
(3)注意时态,正确运用表示已然、未然的副词。
4、正确使用助词
(1)正确使用结构助词“的”“所”“似的”。注意它们的固定结构和习惯位置。
(2)正确使用动态助词“着”“了”“过”。
课内练习
1、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现代的人可以用现代字音来读古代的书,这就
了语音变化的真相。②葬礼没了众多与此无关的热闹,老人的身后却多了一份
,老人本来就是寂寞的。③不同的人,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是
不同的。
A.掩盖 清静 截然
B.掩饰 清静 截然 题C.掩饰 清净 迥然
D.掩盖 清净 迥然 D.(①掩盖,只指遮盖;掩饰,还指用手段来粉饰(缺点.错误等)。②清静:环境安静,不嘈杂。清净:没有事物打扰。③截然:像割断一样,形容界限分明的样子。迥然:差得很远的样子)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台湾当局的 下,所罗门群岛等极少数国家致函联大主席,要求将所谓“台湾加
入联合国”问题列入联大议程,联大对此无理要求予以拒绝。
②他不仅是个做生意的好手,还是个出色的厨师,自己
出了一些创新的菜式,使得这家菜馆的生意更加红火。③著名律师朱妙春在谈到自己的创作体会时说,他写书的目的是“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写出来,让律师同仁借鉴,让年轻学生学习,让社会百家。
A.唆使
捉摸
教正
B.支使
琢磨
校正
C.支使
捉摸
校正
D.唆使
琢磨
教正 D.(唆使,指使或挑动别人去做坏事;支使,命令人做事。捉摸,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句);琢磨,雕刻和打磨(玉石等),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思索,考虑。教正,指教改正(把自己的作品送给人看时的客套话);校正,校对订正)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
果谁这样想,谁就会
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②领导干部应当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 ____ 民情。③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______疾病。
A.曲解
体恤
祛除
B.曲解
体察
驱除
C.误解
体察
祛除
D.误解
体恤
驱除 C.(“曲解”多指故意地歪曲地解释,“误解”则指错误地理解;“体察”乃亲身考察,“体恤”为设身处地地给予同情和关怀;“驱除”一般指赶走,“祛除”指除去病患.某种心理状态或邪祟等)
4、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经济政策要按照人的全面发展来调整,要用税收的杠杆增进不同利益团体间的_____。
(2)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_____,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每个人必须不断学习。
(3)针对这个反腐倡廉的报告内容,纪检书记说,鲁迅先生那副著名的对联,请允许我大胆地____一下,叫“舒眉傲对贪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A.和谐
中止
篡改
C.和睦
中止
篡改
B.和睦
终止
窜改
D.和谐
终止
窜改 D.(A和睦——相处融洽友爱,不争吵。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B.终止——结束.停止。中止——做事中途停止。C.窜改——改动。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
5、依次填入下列空格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李思佳同志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以后一直在湖南师范大学
。②大学生们学习紧张,经常发生丢三落四的现象,因而遗失
随处可见。
③咱们认真
一下这件事到底该怎么
办。
A.就教
启示
核计
B.执教
启事
合计
C.就教
启事
合计
D.执教
启示
核计
B(执教:教书;教:;求学。启事:公开声明某事的文字,如“遗失启事”;启示:启发使有所领悟。合计:盘算.商量;核计:核算。)
6、依次填入下列空格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今年一定要利用假期,到国外去
阔别已久的爷爷奶奶。②我再次
:让大家购买这本资料的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的知识。③长期以来,我们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上自己
自己,以为一合资,一实行股份制,国有企业的性质就不姓“公”了。
A.探望
申明
束缚
B.看望
声明
束缚
C.看望
声明 禁锢
D.探望
申明
禁锢
A.(探望:远道看望。声明:公开表态或说
明事实真相;申明:陈述,说明。束缚:受到限制,使停留在狭小的范围之内,主动和被动均可;禁锢:借助强力控制,一般适用于被动承受。)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文字虽然不是语言的_____记录,但它必得拿语言做基础。
②我们处理一个问题,必须把两方面的事实和证据加以详细叙述和比较,才能得到____的结果。③日本《朝日新闻》曾以《森喜朗改善日印关系旨在牵制中国》为题分析说,日本改善与印度的关系的背后蕴藏着日本政府和自民党
中国的意图。
A.真实
完备
遏制
B.真实
完善
遏制
C.如实
完备
牵制
D.如实
完善
牵制
D.“如实”是“按照实际情况”的意思,而“真实”是“不虚假”之意;“完善”侧重于“结果好,令人满意”,“完备”是“应该有的全都有”
之意;“牵制”强调的是战争中的辅助作用,而“遏制”是“制止.控制”的意思,是主导力量。
8、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三峡水利工程修建完工以后,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
很大。②当前,生物资源的 是惊人的,绝灭的速度越来越快。二年来,全世界约有110多种兽类和130多种鸟类从地球上消失了。
③记者为此走访了部分工人,他们都反映曾有过浑身
的感觉。
A.收益
衰败
瘙痒
B.受益
衰败
搔痒
C.收益
衰退
搔痒
D.受益
衰退
瘙痒 D.(收益,名词,生产上或商业上的收入,如增加收益;受益,得到好处,受到利益,如,受益良多。“衰败”和“衰退”都有衰落之意,“衰败”语义重一些。瘙痒,指(皮肤)发痒;搔痒,用指甲挠痒处。)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 的一组是()①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吃鸡肉和鸡蛋被感染禽流感的先例,希望国民保持
,不要紧张。②中新网202_年1月16日电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网站消息,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敏感的海外驻军行动,日本政府警告媒体不要“
”其出兵伊拉克的计划,媒体和政府之间面临新的冷战。
③象征主义经常用_____难解的语言和形象刺激感官,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形成某种“意象”,借以暗示这种虚幻的“另一世界”。
A.镇定 阻碍 晦涩
B.镇静 妨碍 晦涩
C.镇定 妨碍 艰涩
D.镇静 阻碍 艰涩
B(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忙;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此处的语境不属于“遇到紧急情况”。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两者都有“碍”,一是前者程度轻,后者程度重;二是
前者是无意而为,后者是有意而为。“艰涩”侧重指文辞不流畅,难懂;“晦涩”侧重指作品含意隐晦不明,难以把握。)
10、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各级党组织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认真
和识别干部。②供水部门安装水管,煤气公司安装煤气管,环卫系统安装下水道,你刚填平,我又挖开,是否几个部门
一下,那可为国家节约多少劳动力和资金啊!③一连几天,他高烧不退,不清,真把李老师给急坏了。
A.考查
协调
神智
B.考察
协调
神智
C.考察
谐调
神志
D.考查
谐调
神志
C(考察:实地观察调查,有时也指细致深刻的观察;考查:用一定的标准衡量检查。协调:彼此配合适当;谐调:事先商量使事情办妥。神智:精神智慧;神志:知觉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