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小学劳动技术课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编辑:静默星光 识别码:24-1019965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02 18:55:1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小学劳动技术课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小学劳动技术课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云南省易门县六街镇柏树小学

秀美仙

内容摘要:小学劳动技术课是 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激发兴趣,感知任务;自主探究,分析任务;合作交流,解决任务;展示评价,反馈任务;巩固深化,实践拓展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劳动技术课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劳动技术 课堂 教学模式 探讨

小学劳动技术课是小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它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在德、智、体等诸方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_年6月,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把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国家指定性的学习领域划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且为劳动与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与目标,规定了新的课程内容与实施要求,加强了课程的评价与管理。课程改革要求劳动与技术教育能使学生获得积极体验;动手与动脑紧密结合促进技术素养的形成,增加技术含量;拓展劳动与技术学习经历,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但是,现在劳动技术教育思想观念被同化。目前相当一部分的家长对孩子最关心的只有两样:一是身体,二是智能,并且对孩子智能的关心又胜过对孩子身体的关心。他们对孩子劳技能力的培养根本不放心上,对学校上不上劳动与技术课,搞不搞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更是抱无所谓态度。有些学校领导和教师由于对正确的教育观认识不足,迎合、附和了社会和家长这样心理愿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随社会的主流,而被同化。现行劳动与技术教育被人为地排斥,劳动与技术课的开设完全流于形式。一部分学校虽将劳动与技术列入课程,但没有按教学要求去全面落实,不仅教学实践环节普遍薄弱,而且教学过程的随意性极强。为此,我在劳动课技术课教学中,从增强学生自主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培养创造能力及学生个性等几方面,积极进行小学劳动技术课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经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切合我校实际的适应各项劳动技术课教学的模式:

一、激发兴趣,感知任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的浓厚兴趣,尤为重要。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是克服困难的内部动力,教师创设情境从而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地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变“叫我学”为“我要学”,使其积极主动地自觉参与到获取知识的探索过程。在劳动技术课教学中,我们常常采用激情谈话、范作展示、音乐引趣、质疑设问等形式引入课题,有时甚至是几种方法综合使用,借与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四年级《做动物小书签》这一课时,一开课,我出示各种各样色彩鲜艳的小动物书签,有小白兔、有小猪、有小蝴蝶、有小乌龟等动物书签,并把它们挂在黑板上。学生马上赞叹不已,对这些漂亮的小东西喜欢至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都跃跃欲试。这样,学生初步感知了学习任务,从欣赏中迸发出学习的欲望,还担心学生不爱学习吗?

二、自主探究,分析任务

自主,就是学生能够自由选择活动方式,自己安排,亲身体验,从中获取经验。德国福尔克曼教授曾指出:“在学习中,流汗的不该是教师,应该是学生。教学中不以教师的语言行为为主导,而是靠材料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自行获取知识,提倡上‘无言课’。”小学劳动技术课教学的目的,并非在于教学生记住点什么知识,而是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行获得知识的能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能力。而现在有的教师在劳动技术课教学中,常是用“请你找我这样做”来要求学生,把学生的“人脑”当成“电脑”,从而忽视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求知欲开展活动,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研究的动机。例如:在执教三年级上册第十课《做纸板玩具》时,先让学生明白这是在本册书中学习了“图案剪纸”“彩色拉花”“纸做大红花”等几项小制作之后,掌握了一定制作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大胆发现和创新的一课,然后,让学生自主分析探究制作纸板玩具的方法、步骤,最后,启发学生自由想象动手制作。由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节课40分钟,学生就制作从了许多形状各异的作品来。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的个性特 长得到很好的展示。

三、合作交流,解决任务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集体中进行的,师生间的、学生间的团结合作,是完成教学内容的必需条件。由于小学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内容涉及面广,许多内容单靠一个人是完不成的,即使能完成,也是不完整不全面的。因此,我在劳动技术课教学中为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活动前,先由老师提出要求,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思路,围绕主题进行合作活动。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蛋壳花艺术》一课,在学生自主分析任务后,教师示范操作过程,总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基础上,把一件色、形兼美的蛋壳花艺术品展示在大家面前,并提示:把材料中的颜料进行搭配,可以制作出意想不到的蛋壳花艺术作品来。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调色、涂色、绘画等方面进行分工,进行群体协作操作练习。使学生在紧张的、热烈而又有序的过程中,不但学到了制作蛋壳花艺术品的知识和技能,还亲自感受到合作的意义和乐趣。

交流是学生学习中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最佳方式,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学习者自身的交流、形式与教师间的交流、小组内的交流、小组间和班级间的交流等。通过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和作用,有效地丰富和扩大学生的学习方法、思路,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果。在劳动技术教学中,当学生明确劳动任务后,分小组对劳动过程进行分析,或是观察成品、或是写出制作过程,经小组讨论后,再在班级中进行交流,认为可行,就动手试做,若不可行,进行改进,再动手试做。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制作小风筝》一课,先提出观察讨论的要求:桌在上的风筝由几部分组成?哪几部分是关键?制作中注意什么?让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后,再进一步试做。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展示评价,反馈任务

展示和评价学生劳动成果是对学生所学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检查,是学生对自 我劳动技能的完善,有利于激发学生明确取得成绩的原因,可成为学生前进 的动力,增强学生成就感和自豪感。学生在展示和互评作品(劳动成果)中,有利于学生对劳动的认识,感受劳动之美,激励学生参与实践,逐步养成动手习惯。例如:在《纸杯娃娃》一课时,学生已经制作出许多作品时,师:我们一起细细 欣赏自己的作品吧,这些美丽的纸杯娃娃有什么你特别欣赏的地方,生:做工精致,外观漂亮,样子可爱,有新意„„ 师:你是如何利用材料本身的特点来制作的,生1:我用纸杯上的花的图案来美化、吸引小孩。生2:我拿来的杯子是可口可乐杯,我利用纸杯上的文字来做的。生3:我觉得他的娃娃很特别!用袜子做娃娃的裙子,而且挺有个性,我喜欢!”„„点评在一种欣赏、肯定的气氛中进行,教师也及时肯定学生的劳动,不光是对劳动的成果,更是对学生劳动过程中的积极态度,特别是对作品中的创新设计的点评,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劳动的愉悦。此环节是教师通过让学生展示汇报制作创意及作品的特点(自我欣赏)、同学评价、提出修改意见(互相学习)和教师小结(点拨提高)等三个过程,让学生从作品的功能、创新、安全、美观等方面进行作品质量检验,评价任务分析和操作技能达到的水平,在互相交流、互相观摩中共同提高。

五、巩固深化,实践拓展,实践是小学生劳动技术课的重要特性。实践是否落实到位,这是课堂教学的成败之举,也是进一步发挥学生主题性作用的重要环节。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掌握,就要靠实践来检验和反馈。在劳动技术课教学中,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或让学生进行独立操作、或让学生进行群体性合作操作、或让学生回到家里进行实际训练等。教师则作必要的检查、点拨,这样能很好地体现出劳动技术课的实践性。

由于小学生劳动技术课是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在小学劳动技术课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对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拓展迁移,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

首先,在劳动技术科教学中,对劳动对象和劳动材料作恰当的拓展迁移,方法灵活变化,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劳动积极性性和技能。例如:在上《炒鸡蛋》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有展示的机会,老师上课时出示几个鸡蛋,老师启发学生:“炒鸡蛋营养丰富,许多人都爱吃,相信有的学生以经会炒鸡蛋了,谁来说一说炒鸡蛋的一般方法?”话音刚落,就有好多学生举手发言。出乎我的预料,有的同学说:“除加油外,可加葱花,炒成葱花蛋”;有的同学说:“加点辣椒、花椒,可炒成麻辣鸡蛋”;有的同学说:“如果有香椿,可炒成香椿鸡蛋”„„老师接着问:“你是怎样学会的?”学生回答得可多了:“跟妈妈学的 ﹗”“到餐馆学的﹗”“到亲戚家吃饭时学的﹗”„„经常进行的这样拓展性训练,可以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还有许多内容可以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例如:制作动物标本、识别玉米人工授粉等可以结合科学课进行;晒被子、洗鞋、洗衣服等可以结合健康课教学;编织、十字绣、制作灯笼、制作蛋壳花等可以结合科技课教学。另外,可根据本校或本班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少先队活动增加一些劳动课内容。如:载花、修剪花草、插秧、采茶、修理桌椅、修桥补路„„有了这样一些实用性很强的劳动课内容为补充,可以弥补劳动技术课教学中的不足,更重要的是为当地培养实用性人才奠定基础。

总之,我探索的这一模式,追求的目标是为学生创设宽松愉快的气氛,使全体学生进入自主、积极的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这一模式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技能是在亲身和直接实践中获取的。

作者:秀美仙,女,汉族,1968年3月出生,44岁,本科,小学高级教师,云南省易门县人,通讯地址:云南省易门县六街镇柏树小学 电话:*** 邮编:651107 参考文献:

1、《小学劳动技术课课程标准》 2、3—6年级小学劳动技术课教科书及参考资料

第二篇:劳动技术课教学反思

劳动技术课教学反思

作品展示是对学生辛苦创作的一种肯定。学生都想把自己认真设计,精心制作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希望得到赞扬、鼓励和帮助。学生常常因为想要展示自己的作品而延长下课时间,所以可以看出作品展示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激发学生创作热情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下一次创作的重要铺垫。

1、展示作品要“广”。大家都想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那么教师就应该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不要因为种种原因扼杀了学生创作的热情。这里可以采取小组展示每个学生制作的作品,大组展示每个小组的作品,学校可以展示每个班级的作品,层层展示,让学生人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2、展示形式要“广”。我常用的方法就是先安排小组交流,人人都参与展示,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没有展示作品机会的弊端。之后在小组展示交流的基础上推选出精品进行集体展示。设计制作比较好的学生就得到了大家的表扬,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最后还可以利用学校的大型活动,优秀作品在全校展出,触动、萌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再一次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3、展示的范围要“广”。除了在班级中展示外,还可以利用学校的长廊,科技作品展览室进行作品陈列,还可以推广到全区的作品展上进行展示。这样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创作欲望,创作的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家也教学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培养他们的劳动能力。

第三篇:劳动技术课教学反思

农村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模式初探

滨州经济开发区树人学校

王元水

农村中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如何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和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问题,是劳动技术教育的方向问题。笔者从事劳动技术课教学之后,一直把这些做为劳技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并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探索规律

一、转变观念,强化科技意识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把读书作为升学谋职的阶梯,部分学生轻视劳动。一些学习不好的学生,感到升学无望,破罐破摔。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带领学生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用劳技课讲到的知识帮助农户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学农基地、有关村社和学生家里开展科技示范试验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看到了劳技课学到的知识有用处,付出的劳动创造了价值,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热爱科技的思想情感逐步建立起来。

二、拓宽教学渠道,培养学生能力

农村劳技课教学,要想跟上时代步伐,必须把它放在广阔实践的基础之上,以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这个实践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扩大到课外、家庭与社会,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劳技教育网络。实行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建立以校田为基地,以家庭为补充,用教学带试验,以试验促教学的多方位、多渠道的运行机制。

三、组建课外活动小组,开辟家庭实验基地

为了扩大示范试验面,推广普及科研新成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组建了“课外活动小组”。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在自家庭院搞微型蔬菜新、奇、特、优品种试验。这样,就把学校的试验基地延伸到学生家中,促进了全校学生科技活动的积极性。

四、根据当地情况,编写乡土教材

教材是教学活动之本,没有教材,教学活动就难以实施,而教学内容的选择,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农村中学的劳技课,一定要针对本乡本上的现实情况去选材,否则,就会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因而,无论讲什么内容,都要着眼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以适应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在教学内容的选编和处理上,我经历了按需取材,初编课本,依据大纲合理调整,遵“纲”扣“本”,统筹规划三个阶段。

五、坚持“三实”原则,培养实用人才

在具体实施劳技课教学过程中,遵循劳技课的教学规律,从劳技课的特点出发,坚持“实用、实践、实效”的教学原则。1.坚持“实用”原则。在劳动技术课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传授对象,教学环境等,都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从而减少教学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教学的可行性和有轨性。(1)针对学生知识水平、心理特征,安排内容。劳动技术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既是独立的学科,又与其它学科相辅相成。根据这个特点,应按照学生不同年段的现有知识水平,在考虑与其它学科知识相互照应的前提下,有序地排列知识内容,对学生分别进行不同内容的知识传授和训练。如一年级讲五大粮豆作物;二年级讲经济作物;三年级讲禽畜饲养。这样依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教学规律安排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学起来也易于接受。

(2)针对学校物力状况、自然条件,建立基地。劳动技术课的基地建设,应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物力和自然条件,量“力”而行,开展教学活动,并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教学活动的完成。可引导学生在自家责任田进行广泛的实践活动,同时我校先后在学农基地建立了粮食作物实验田,在校园开辟了蔬菜园和百花园等劳动基地。

2.注重“实践”原则,强调学以致用。“实践”是上好劳动技术课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只有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学生才能把学到的知以应用于实践中去。无论备课、上课、考核都应注重实践。(1)备课。对劳技课大纲中提出的教学要求、教学目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尤其是实践操作程序,都深入研究,认真备课,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落实。(2)上课。打破常规授课,按农时季节讲授。根据劳技课实践性强的特点,对课堂教学进行大胆改革,打破常规授课法,把每年要讲的内容重新归类,适应农时季节的需要进行传授。这样,学生的实践机会就大大加强了。如每年秋季刚入学,讲农作物的秋季田间管理、常规作物的田间选种、适时收割等内容。春季讲水稻旱育苗、播种,地下害虫防治、化肥施用等内容。这样,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即“从随时随地的工作中,求得了系统的知能”。同时上课加大实践比例,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做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机会亲自动手,实际操作。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统筹安排,调配理论与实践的比例。(3)考核,侧重考核实践能力。劳动技术课的成绩考核,我校制定了劳技课的综合考核办法:理论知识考核,占学生劳技成绩的30%;学习态度考核占30%;实践能力考核占40%。

3.提倡“实效”原则,追求实际效果。从事任何一项工作的目的在于追求它的实际效果。

(1)讲究课堂传授效果。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讲究课堂传授效果,这是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的重要环节。劳技课教学效果的提高,要看教师采取什么传授方法。坚持不就理论讲理论,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实际,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和技能。(2)要求技能程度切实可行。不论组织什么活动,都要把握它的“度”,“度”适宜,学生才能够较容易地独立操作和独立完成。“度”就是量与质的标准,量适中,质才高。在安排活动时,要注意学生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年龄不同,活动的内容和次数也不同;层次不同,活动规模和范围也不同,因而,学生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和不同的活动量中,学到了不同的知识,掌握了不同的技能。

(3)追求社会经济效益。劳技课教学不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和技能,应该把它延伸到社会中去,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以求得社会各界群众的地支持,促进我们的劳技课教学的深入发展。[1]、通过教学,把新信息、新技术讲给学生,再由学生递给农民,迅速应用到生产中去。[2]、在学农基地上,引用最新的科研成果,采用最先进的栽培管理措施,通过示范试验,咨询服务,使之推广到社会。[3]、大搞社会调查,揭示生产中的问题。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了把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搞清楚,我们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将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归类总结,然后在课堂讲解,指出问题存在的原因,科学解决的方法。因为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产实际问题,所以学生听得认真、记得扎实。课后通过宣传,起到问接指导生产的作用。这样的劳技课教学,社会满意,家长欢迎,经济效益也大幅度增加。

第四篇:八年级劳动技术课教学总结

八年级劳动技术课教学总结

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特就这学期的学校劳动技术课总结如下:

一、思想工作方面

在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形势下,本人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形势。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着眼于人才素质的提高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由此可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切教育活动必须着眼于民族素质的提高。“劳技”是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的素质结 构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初中劳动课教材,既注意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更着眼于人才素质的提高。

三、坚持以实践为主,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也让学生粗知一点。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实 践性很强的课,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就充分注意到这一点,教材涉及的每一项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都要利于实践,利于动手操作。比如芽接,教材先介绍怎样开砧,怎样削芽,再介绍怎样接芽,怎样捆扎。这一来,学生不 但懂得芽接的程序,还学习了芽接的具体操作和工具使用。有些技术操作我们还配上插图,以加强教材的直观 性。同时,我还根据实际,在 每章(节)后面设计一些实践题目,让学生课后或回家动手试验。在突出教材的实践性和动手能力的同时,有 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也注意让学生粗知一点。比如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生物的遗传变异,等等。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劳动技术,发展智力,也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四、注意教材的横向联系,充分发挥劳动技术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德、智、体、美、劳技诸因素是相互联系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基于素质结构各因素之间是互相联系的这一特点,在编写教材 时,注意了五个方面的联系,一是注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寓思想教育于劳动技术课教学与劳动实践中; 二是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以利于学生把所学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劳动实践中去,实现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 合”;三是注意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联系,通过绿化、美化校园,进一步激励学生立志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 明天;四是注意与勤工俭学的联系,让学生在植树种花、喂猪养鱼等勤工俭学活动中学习劳动技术 ;五是注意与实施“燎原计划”的联系,让学生带着先进的生产技术去服务,在服务中进一步学习社会主义建 设所需要的本领。这五个方面的联系有一个共同点,即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在一学期里安排2—4次 社会调查,不仅使学生把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五、把初中劳动技术课教材与专门职业培训教材区分开。

专业培训是培训专业技术人才,教材应注重专业化 ;而初中劳动技术课的素质教育,只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生活自理 能力和从事简单生产的能力”是“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打下初步的基础”。初中学生很难事 先确定毕业后的职业,过早专业化没有什么好处,还是具备“多功能”好;再说知识、技术是可以迁移的,在 学校打下较好的劳动技术基础,毕业后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是可以很快适应的。因此,初中劳动技术课教材 的知识面应宽一些,涉及的劳动技术应基础一些。

第五篇:六年级劳动技术课教学总结

六年级劳动技术课教学总结

碧云小学 蔡翠荣

本学期,我担任小学六年级劳技课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劳技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本学期劳技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我能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依法执教。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尊重学生,认真与学生交流实践操作经验。在工作中,能做到谦虚谨慎,尊重同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严格遵守所到学校的作息时间,树立良好的劳动技术教育中心教师形象。坚持高尚情操,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发扬奉献精神。

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业务上,本人从不以自己老教师自居。本人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钻研教材教法,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我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提高课堂的效率。课余,我经常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从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的效率,我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劳动技术课是向学生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课程和途径,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创新能力,能使学生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去进行劳动创造。根据这个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发展特点,所以本学期我所设计的课程样品内容丰富多样。在课上,我不仅讲授一些劳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让学生进行对作品的想象发挥创造,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悟性,创造出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劳技作品。学生的作品精巧别致,设计想象丰富,大胆创新,适合现代儿童新潮流。尤其是评价与交流上学生积极、向上的步态充分体现了21世纪新学生、新风貌。

劳技教学,老师只是一位引导者,而真正的设计师是学生,学生可以在自己选择的主题下,自由发挥,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学生在劳动技术课中不仅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更重要是通过劳动受到美的熏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让学生感受到了劳动价值美和创造之美,培养提高了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孩子们的眼光是发展的,动手能力是创新的,想象是大胆的,劳技课为孩子们精彩的劳动技能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愿每个孩子都能在这个舞台上留下最美好的瞬间。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二是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三是关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尽量使每一位学生进步;四是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查找不足,研讨改进方法,使课堂教学进一步完善。五是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促进劳动技术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小学劳动技术课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