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大全
编辑:紫云轻舞 识别码:24-1097346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9 13:55:5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大全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同时使学生身上孕育的创造力充分释放出来。

1、创设生活情境

美术课程改革中强调将美术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发现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共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美丽的丝巾》时,我特地挑选了好几件教具,有乌镇的蓝印花布、贵州的蜡染服装、在云南大理购得的扎染桌布及自己用宣纸染制的方形手帕,布置在教室黑板上,身上还穿了一套蓝印花布做的衣服,手提蓝印花布做的袋子,这就立刻吸引了学生们注意的目光。有的跑到跟前仔细观看,有的迫不及待地向我询问是哪里买来的。上课时大家都非常认真,很多学生在完成了我布置的任务量之后还继续要求“再染一次”。,同学们的单色染纸、彩色染纸及用染纸制作的团花、帽子、衣服等作品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创设问题情境

古语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设置疑问,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

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的课堂。

如一位老师在教《热带鱼乐园》一课时,提出让学生“考老师”,请学生随意说出一种形状,只要老师添上几笔,就能画出一条神奇的鱼来。学生被这句“考老师”的言语所激励,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都想以自己的绝招来难倒老师。于是学生就纷纷举手说各种形状,但都被老师一一添上了,使这些图形巧妙地变成了“方形的鱼”、“圆形的鱼”、“窄长的鱼”、“三角的鱼”等等。学生感到非常有趣。通过学生和老师的共同活动,加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课堂的教学气氛宽松和谐,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人人投入,并学会了抓住各种鱼类的形象特征来作画的方法。

3、创设故事情境

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走出幼儿期,仍未摆脱稚气,对于故事情境有着极强的向往,因而在课堂中我们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神话传说,童话故事等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如一位教师在教《指印联想》时,就以故事引入:“在一个美丽的地方,有一个指纹王国,那里住着许多指纹小人。这些指纹小人的头呀、手呀、脚呀都是指纹组成的,就连鞋子、裙子、项链、武器等也都是用指纹做成的,当然,指纹王国里的国王、王后、公主、王子、士兵、、国民、厨师也都是指纹啦!小朋友,你能把这个有趣的指纹王国画下来吗?比如:画一个好老好老的指纹国王,画一个漂亮的指纹公主或者帅气的指纹王子、士兵,试一试,一定很有趣!”刚讲完,有很多小朋友就跃跃欲试了。再让小朋友们回忆一下曾在小人书中看到过的国王、王后等人物的形象,然后将指纹与人物形象进行联想,画出生动有趣的“指纹小人”。这个方法还真不错,小朋友们一个个握着笔,歪着头,一幅全神注的模样,静悄悄的描绘着他们的“指纹王国”。

又如《奇特的梦》的教学,设计了小朋友梦见自己得到一双会变的鞋子,穿着这双神奇的鞋子,到处历险的离奇遭遇,听完故事请小朋友续编片段,果然各种各样的创想,随续编的故事一起越来越精彩、离奇。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学生的思维活跃,幻想出许多离奇有创意的场面构想。

4、创设游戏情境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游戏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儿童“玩”,而是在于引发、支持与促进儿童的学习活动。做游戏可以满足他们爱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在美术教学中,把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中,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

如在教《吹泡泡》这一课时,我和学生们一起做游戏“吹泡泡”。学生非常高兴,一遍一遍反复地蘸肥皂皂液,为的是一次比一次吹的大,吹的多。他们努力地扇起泡泡,希望泡泡在空中存在的时间长一些。欣赏着透明的泡泡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等不断变幻的色彩。全班同学在尽情的游戏中,体验到蘸肥皂液、吹、扇等生动的人物动态。感受游戏,画游戏场面,学生从开始游戏到选材、构思、以至无拘无束的完成作业,整个课堂活泼自由,激发了他们表现形象的灵感。培养了学生对美术课的情感,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5、创设竞赛情境

儿童的好奇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根据这一特点。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好胜心,比赛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面向大多数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恰当地开展一些有益的比赛活动,用竞争来激怒学生的绘画兴趣,如:常有的每节课的总结,我将优秀作品挑选出,及时给予表扬,并将其中一部分作品贴于学校的橱窗内,让他们获得成功感。常此这样,学生们绘画积极性提高了,暗地里较上了劲,比比谁画得好,画得好的就可帖于橱窗给全校师生欣赏了,都好呀!良性循环,学生越画越起劲,越来越感兴趣。

6、创设音乐情境

绘画是用笔、线条、色彩、光线在纸上的空间组合,作用于人的眼睛,感染观者的心灵。音乐则是用节奏、旋律、和声、强弱等手段,在乐器或声乐上进行组合,形成时间艺术,作用于人的耳朵,陶冶听者的情操。美术教学将这两门息息相通的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但创设了优良的教学情境,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如在教《我心中的太阳》这一课时,我想到了《种太阳》这首歌。我将这支明朗、欢快、节奏愉悦的歌曲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构思作画,创作出了一幅幅主题突出,构图爆满,色彩鲜明,富有想象力的作品。

第二篇:如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精选)

如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根据不同的内容,创设不同的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是十分重要的。

创设情境的方法有许多,如猜谜、游戏、数学历史背景介绍及合理利用多媒体等。为了让数学课堂更加鲜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通过游戏、制作模型、猜谜、小故事等,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使所学的内容在学生心中埋下趣味的种子,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可多种方式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气氛。然而,在很多老师看来,创设情境这一部分是十分烦琐的,不仅要寻找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事物,还要考虑所设情境的科学性、匹配度,因此更多的老师选择了使用练习或复习巩固来代替创设情境,我们不能一概地否定这种做法,在老师精力有限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在引入课题上是既方便又有一定效果的,但是,这里在提倡课堂趣味性上则有所不足。能否在兼顾教师备课效率和教学趣味性的同时,注意积攒一些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小故事、小游戏,使得需要使用时,不至于盲目搜寻呢?

在讲解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时,老师可以使用动画模型进行动态模拟,达到直观的效果,在课后也可以向学生推荐含有与所授课内容相似的含有数学问题的网址。因为有了该课基础内容的铺垫,学生对于此类数学问题一定有着想尝试的冲动,老师不但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设一些有待进一步探索的“悬念”,也可留给学生部分可以去尝试的资源,可以有效地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积极作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使用电脑的习惯。现在,对于大部分年轻教师,特别是对于经济较好地区的教师,运用电脑和网络的能力已加强,这就使如何将电脑运用、多媒体运用于课堂教学相结合成为关注的焦点。很多老师认为课件的制作繁琐费时,大量运用不切实际。事实上,多媒体资源的利用并非是要做到课课使用,也并非是要贯穿一堂课的始终,而是在某一堂课甚至是某一段内容上,当多媒体运用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具优势时,我们才将它运用进来使课堂更鲜活。放低姿态,与学生站在同一起平线上讨论问题,分享方法。现代学生多崇尚个性,对于教师“强加”的方法、内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而当教师转换角色,与学生并肩站在问题面前,一起去探究打开问题大门的方法之时,学生会更乐于参与讨论、一同思考,老师是会适时给予提醒帮助的朋友,也是考验解题策略的竞争对象,这本身也为课堂平添许多乐趣。但与此同时,如何控制课堂纪律,避免过热的气氛,如何引导学生不断接近本质而非远离讨论本意,都是需要进一步设计完善的。

第三篇:浅谈体育教学如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范文模版)

浅谈体育教学如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摘 要:在体育课中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是奠定学生终身爱好体育的前提,也是学校体育课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体育课是小学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我认为快乐体育强调情感,兴趣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这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趣情境

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做错事的现象是难免的。这时,我们就要运用表扬、批评相结合的方法来教育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扬时,我经常用点头或赞许的目光和喜悦的面部表情来显示,这样学生不会感到面红耳赤,又会觉得自豪、高兴。对学生的错误,我会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根据错误的性质、影响大小给予批评或采用暗示的方法。以我满腔的热情、善意的语言,讲清道理,使学生乐意接受我的教诲,通过动之以情,达到晓之以理。只有真正从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出发,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游戏活动的质量评价;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运用的时机

一是在课的准备部分运用。通过模仿各种劳动、运动、生物活动等,达到身体由相对安静状态向运动状态过渡的目的。小学生活泼好动,极善形象思维,他们见到某种事物,便会情不自禁地浮想联翩,甚至手舞足蹈。教师可抓住这一特点,把思维――动作融为一体,在教师预设的情境中锻炼,以无声模仿操为主,如教师根据季节变化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为线索开展活动。如“找春天”就是在教师语言启发下,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很多奇妙的动作。准备活动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完成的,教师说“春天来了,小树长高了”,学生可做伸展运动,也可做提踵练习;“春天来了,桃花悄悄开了”,学生可做蹲起斜上举动作,也可三、五人拉手成圆形,表示桃花开;“春天来了,青蛙醒了”,学生可边叫边跳。在这样的活动中,使学生的智能和体能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师预设的情境教学中,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基本部分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二是在课的基本部分运用。基本部分的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预设有一定情趣的教学方法。三是在课的结束部分运用。为了使运动中所造成的疲劳能尽快消除,使高度兴奋的精神状态得到适当抑制,使身体由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渐地过渡到相对静止状态,这部分教学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时教师可通过多种方法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运用情境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如在课结束时,常常采用闭目入静放松法,教师就可提示学生想象自己驾驶着一条大船,课中的大运动量练习,是船在大风大浪中航行,而入静放松时,则是船进入了风平浪静的港湾,静静的,没有一丝风,没有一点浪,尤如军港之夜。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一只鹰在万里晴空之中翱翔,从而达到快速放松的目的。增强体育教学的游戏性

好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老师的任务就是保护和发展他们的体育兴趣。而体育游戏作为一种体育活动形式,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生动而活泼,还能锻炼身体,培养学生坚毅品质和团结合作精神,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经常运用竞赛和游戏的方法,适当地编排一些竞赛性游戏去练习,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趣味性,又能创造热烈的体育氛围。如在投掷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比赛射纸飞机,比比谁的飞机飞得高、飞的远,学生都特别感兴趣,很快就进入了投掷训练。通过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练中乐、乐中思,使学生的天性在“玩”中得以体现。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避免了动作练习的枯燥感和单调感,从而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增添了其乐无穷的新鲜感,从而达到累而想练,疲而不厌,爱好体育活动学习的兴趣。在具体指导学生进行锻炼时,我还经常把体育锻炼和游戏娱乐结合起来。比如一边练跳绳,一边教小学生们唱儿歌:再如在教学“前滚翻”时,我由一个滚动练习的游戏开始,首先让学生认识正确动作的重要性,然后进入学习部分,大部分学生一开始就被游戏吸引而注意力集中了,兴趣也就激发了。

在体育课程中我还经常采用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如在教学100米跑时,我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以接力赛跑的形式进行比赛,得第一的小组奖励他们一面竞赛小红旗。这样就把学生就对跑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而且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很多不擅长跑步的学生也都鼓足了劲,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小组争光。这样的锻炼会使孩子感到满身喜悦,可以很快唤起学生热烈、高昂的欢快情绪,产生愉悦心理,使学生在“玩”中掌握知识技能,体验到知识之乐,身心都得到锻炼。专业的引导作用

教师的一般素质是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中最早期的影响,体育教师受专业的熏陶,形成了体育教师特有的专业气质,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如何看待体育课。体育教师健壮的体魄、富于幽默的谈吐、洪亮的口令以及精明的组织才能,对专业的高度热情、良好的运动能力等等,这一切不仅使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形象,而且使学生具体生动地看到了体育锻炼的效果,产生模仿的愿望,从而引发学生努力上好体育课的热情和兴趣。特别是体育教师要有良好的运动能力,教师良好的运动能力是指教师正确、优美、轻松和熟练的示范动作,以及良好的运动成绩。首先以跑步为例,教师即使示范一个简单的“起跑”动作,只要动作协调、流畅,给人以一种美感,学生都会十分羡慕,并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在学习以及练习过程中就会十分认真,且表现出相当的兴趣。教师要很好的运用自身的条件,严格要求自己,加强锻炼,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展示出最佳的精神风貌,对学生起到榜样作用,吸引每一个学生,影响每一个学生。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结合课堂教学的三大环节,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使教学任务在教师预设的教学情境中较好地完成,切实达到了学生在愉快中锻炼、发展的目的,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一节课学生没有全身心的参与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实际上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如何探索有效性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真正的注重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觉得我们在探索有效性教学课堂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在实践中体会到数学的奥秘,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独特体验,并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构建一个生动活泼的生活环境。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教学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给他们创造表现才华,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获取成功的可能,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如:在教学《十几减9》时,我一开始就给学生制造一个悬念:“老师昨晚做了一个梦,你们想知道老师做的是什么梦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想!”这样通过激趣诱思,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紧接着就讲述我的梦,“老师梦见齐天大圣孙悟空对我说,他在蟠桃树上摘了9个仙桃,树上还剩几个仙桃呢?梦里的问题老师怎么也解决不了,你们谁能帮一帮老师?”低年级孩子乐于帮助他人,乐于尝试解决困难,乐于展示自己的才能,一下子全都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全都想帮帮老师。于是,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1个仙桃,那么还剩下2个仙桃,算式是11-9=2(个);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2个仙桃,那么还剩下3个仙桃,算式是12-9=3(个)“同学们真棒!还有没有提出问题?”。知识具体情境性,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优质的情境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二、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华罗庚指出,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从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开始尝试让我们二年级学生写数学日记,希望能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们怀着一个喜悦的心情,主动把在生活中体验到的学习数学那份成功的快乐记录下来这是我的初衷,希望通过写“数学日记”可以给他们一双数学的眼睛,体验数学生活,享受数学思维带来的乐趣。我们班学生在学习《克与千克》后写的数学日记:星期天,我和妈妈一起到超市购物,我挑了一盒牛奶,我问:“妈妈一袋牛奶有多重呢?”妈妈说:“你自己看盒子!”于是我仔仔细细的在盒子上找,看到盒子上面有这样的字:净重500克。我又问妈妈:“什么是净重呢?”妈妈答道:“去掉盒子外的重量。”噢,我知道了原来这500克是不包括盒子的重量。生活中的数学可真多!数学的用处可真大呀!数学文化的诠释在这里得到体现。以此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并给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提高了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空间

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什么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组织进行。内容简单的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较难的先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小组合作。这样,每个人都有思维上的参与,实现人人学数学。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定相应的规则。那么怎样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呢?在课堂学习中,合作小组常常表现出不善于合作的状况。一开始,老师请学生小组合作时观察到以下现象:有的学生托着下巴冷眼旁观,有的学生溜到别的小组,有的东张西望„„所以,教师在平时要采取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1)鼓励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都能积极的相互支持和配合,进行有效的沟通,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清楚的理解对方的想法与观点,积极承担自己扮演的角色。对那些内向的、怕羞、不敢说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和点拨。(2)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倾听,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有困难了。首先,要树立倾听的意识。教师应该告诉孩子们: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你自己就要先尊重别人,而倾听是你尊重他人的一种方式。其次,当众口头称赞那些愿意认真倾听他人的学生,建立起榜样。最后,评一评哪些学生学会了倾听。(3)达成共识。让学生对组内的认知冲突进行有效解决,从而解决问题,理解知识,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彼此信任。

四、重视课堂评价

新课程对教育评价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视,课堂效率的提高与它有密切的正相关。在课堂上我们都会使用评价。从评价主体上看,分为师生、生生;从评价手段上看有口头语言和称赞的目光、亲切的微笑等体态语言。如“你的想法很独特,大家可以来讨论一下。”假如学生提出的问题果真有价值,老师应该马上肯定:“你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很重视。”条件许可的话,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来探讨。有效的评价既能指明优缺点,又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力量。有时,我们会在课堂上听到“好的”、“不错”类似这样的评价。对教师来说简单了,可对于学生而言缺乏针对性,甚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习主动性减弱。为了引导学生评价他人,有些老师会说:“你认为他说的怎样?”我认为学生的自我评价环节在课堂中比较单薄,老师可以让它厚实一些。如“你对自己的发现怎样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从而对自己在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及时发现并做出不断的调整。

综上所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虽然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教师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并且从个人方面体验到有能力来对待他的外部世界。作为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们应相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体验中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多一点自信,多一点快乐。

第五篇: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做了明确要求:数学课堂上,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开展数学教育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促进开发创新能力,有效地调动学习兴趣和思维积极性。作为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创设情境?本文从三个方面做了尝试。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设 情境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中做了明确要求:数学课堂上,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开展数学教育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促进开发创新能力,有效地调动学习兴趣和思维积极性。

新形式的教育,舍弃单纯教师传授的形式,提倡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再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在思维组织和逻辑推理过程中获得新知。因此,情境组织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情境教学,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指向性的现实情境,把基础知识融于情境中,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启迪。合理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优质的情境?

一、质疑情境导入,激发自主探究意识。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是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质疑情境,是教师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常用的一座“桥梁”,把学生思维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问题是知识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学生在上课时,老师的质疑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从质疑角度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知识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验证、总结,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才能灵活地、创造性运用于实际,体现数学的价值。如:《船有触礁的危险吗》,我先在班中提问哪些同学愿意当海军,学生们的思想很快被调动起来。我接着说到:现在选择一名船长,这位船长应该不要象泰坦尼克号的船长一样,要有很强的预见意识,看哪位海员合格?接着进入正题:现在利用所学知识,看在一片有暗礁的海域,是否能让货轮安全度过?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进入了教学环境中,从而感受了三角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表面上看,质疑情境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真正的问题是由学生自己发现并自己解决。这样创设更好地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二、生活情境写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充满数学,可以利用生活实际反馈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如:讲七年级的《有序实数对》时,我拿出来一些火车票和电影票。让学生利用他们的生活经验回答,是否可以随意坐,为什么不可以?随意坐的麻烦有哪些?如何能准确的找到我的座位?有没有可能这个座位上有人?这一连串的问题,调动了学生回答得积极性。让学生在头脑中搜索到了许多和这一节内容有关的生活实际,正是这些亲身生活,给学生们的学习进行了定位,使复杂的位置问题变的简单而且一目了然。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导入课题,探求新知。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认识的同类现象进行分类、总结,拓宽考察范围。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把自己身边的事情,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问题情境设置,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二次函数y=ax2+bx+c》,为了便于引导,我先提到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构思对比,自己组织二次函数的定义,并想想注意事项,继而联系一次函数,设计生活的这类现象,感受它可能有什么样的性质。然后引导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是二次函数什么时候的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再由一元二次方程得求根公式来强化a,b,c的重要性。这样就系住了学生们的思维,引导了开发的方向,便于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的获得。

在教学中如果能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是很乐于接受的,学习起来就轻松、愉快,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现在使用的教科书上的一些习题,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日常生活情境,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很难激起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的意识。教师更应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级性。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