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习惯养成比成绩重要(小文档网推荐)
习惯养成比成绩重要
西小王镇小学
王玉洪
我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是主要的,关键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养成了,学习成绩自然就提升了。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你能不能担重任,会不会办事,能力如何,恐怕都跟你的习惯有关。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和兴趣一样,都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阶段是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学习阶段,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学习习惯的培养,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新入学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利于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底色。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一个班级, 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如此,对于人的一生,更是如此。生而为人,每个人都需要踏踏实实地做人,而良好的做人习惯正是帮助我们构建成功人生所必需的。
好习惯是一个人终身的财富。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你有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你有了坏习惯,你一辈子有偿还不了的债务。
管得住自己,你是习惯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是习惯的奴隶,做主人还是做奴隶;全在于自己的选择。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学习习惯
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学习习惯,就是在不间断的学习实践中养成的那种自自然然表现出来的学习上的习性。
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它便会以情不自禁、不期而至的方式持续下来,犹如物理学中的惯性力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因而能提高学习效率”
二、学生必须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1.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
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学生同时面对的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所以学生要学习好,除了我们老师努力提高能力水平,适应学生外,学生更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内、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适应,与老师共同进步。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2.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自己去解决。
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我国的高考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3.专心上课的习惯
教与学应该同步,应该和谐,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
4.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要善于提出问题,要积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积极思考教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得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我们观察事物,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一般要求达到:有根据、有条理、符合逻辑。
5.善于提问的习惯
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6.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象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
7.独立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实践活动,也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做作业的同时也时一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学的作业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书面的,二是看书思考或实践操作的。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有的学生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等”,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简单的是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这些不良习惯严重的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重视做作业,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解题的思路、并且尽量多记忆一些有用的中间结论。
8.仔细审题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詞,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
同时还要培养自己能从作业,考试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的能力。
9.练后反思的习惯
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第一,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第二,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第四,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第五,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10.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复习也就是通过对知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提炼,进行归纳整理,使零碎的知识,分散的记忆得到一个串联,从而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避免前后知识的脱离与割裂。
复习是有规律的,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将要多花几倍的时间,而且效果不好。因此必须有计划的不间断地复习。
每天尽量把当天的东西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总结,一章学完后再总的复习一下。对记忆性知识的复习,每一遍的用时不需多,但是反复的遍数要多,以加深印象。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归纳。
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11.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
12.客观评价的习惯
学生应养成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正确对待考试分数的好习惯。若学生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学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是一种健康心理的体现。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才能评出自信,评出不足,从而达到正视自我,不断反思,追求进步的目的,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同学们,好的学习效果、好的学习成绩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开始,这几乎是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尽快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诺贝尔奖获得者、智利诗人米斯特拉尔说:“许多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待;但是学生不能等,他的骨骼正在形成,血液正在生成,心智正在发育,对学生我们不能说明天——他的名字是今天!”那么,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情做起,在生活和学习中培养自己一个又一个好习惯,让好习惯伴随我们终身,成为我们走向成功、走向辉煌的一个又一个五彩的阶梯!
第二篇:学习习惯的养成比成绩更重要
学习习惯的养成比成绩更重要
亲爱的孩子们:
您们好!
春,乍暖还寒,昨天开始,天又变了一张脸,请大家添衣御寒,千万别感冒了,这个季节匪夷所思,最容易生病的,绝不可以掉以轻心哟。
孩子,周末的时光无论作业做完与否,都要记得和父母多聊聊天哟,首先让自己的心轻松下来,感受和父母在一块聊天的惬意,分享彼此的故事,一块儿干家务,一块儿看电视,一块儿听音乐,一块儿锻炼,尽情享受亲情间的温暖与快乐。
这一周我从家长留言和与部分孩子电话沟通中,发现一个很具普遍的问题——不能将心静下来投入学习,主要表现在上课不能专心听讲,课后作业不能认真完成上。这些现状不仅困扰着您们,同时也困扰着您们的老师和父母,让彼此都很不开心对吧。
孩子,对于学习来说有四个最基本的习惯:一是上课专心听讲;二是独立完成作业,三是课后认真复习;四是课前认真预习。这四个基本习惯您有吗?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快退休的高三老师,她对毕业班的同学说,你们是我带的最后一届学生,我教了那么多学生,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我有学生能考上北大清华。如果谁能考上,我就奖励他1000元钱。这钱可是老师准备从自己的腰包里掏的,结果这一年班里有3位同学考上了北大清华,真是奇迹。老师便用3个信封装了3000元钱递到3个学生手中,执意兑现诺言。学生推辞不下,说要给老师礼物,老师就说,我是要礼物,但不要你们花钱买的礼物,我要你们高中三年的课堂笔记、三年的家庭作业和三年的考试卷子。学生们说这没问题,回家整理好就送给您。
然后老师就开始研究这3个人的作业、笔记和试卷,发现一个共同点:不论是记笔记还是作业、考试,都是有条不紊、脉络清晰,进而发现实际上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学习习惯的好坏。中国科学院有位心理学专家王极盛,他专门研究高考状元,发现高考状元实际上就是学习习惯好的人,所以学习习惯很重要,正如俄罗斯有位著名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对习惯有句非常精辟的描述:“习惯是我们存放在神经系统中的道德资本,你有了好的习惯,一辈子就享受不尽它的利息,你有了坏的习惯,一辈子就偿还不尽它的债务,坏习惯能以它不断增长的利息让你最好的计划破产。”多么深刻的话语啊!
孩子,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当然课后作业就不能认真完成,这样的时间长了,坏的习惯就养成了,当您想改的时候就很难改呀,所以不能静下心来是学习的大敌。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蒙古的部落使者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部落大使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给皇帝: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全国最好的珠宝匠检查那个金色小人,称重量,看做工,所有测量办法的结果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分别插入三个金人的耳朵眼„„ 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孩子,听讲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听讲能力的高低是决定一个人能否聚精会神听讲的重要因素。人的听知觉能力包括分辨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编序能力,正如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
高士其爷爷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小时候上课总能专心听讲,他的学习成绩年年都是班级里最好的,全校老师和同学都夸他是个好学生。有一次上课的时候,高士其坐得端端正正地专心听讲,同桌小林凑到高士其的耳朵边,悄悄地对他说:“我们来玩斗青蛙吧!”高士其正用心听老师讲课,小林的话,他根本没有听见。过了一会儿,小林又轻轻地碰了碰高士其,高士其还是一心一意地在听课,眼睛一直看着老师。小林心里挺不高兴,使劲拉了一下高士其的衣服,这一来,高士其回过头来了。小林指指膝盖上的两只纸折的青蛙。高士其明白了:是叫他一起玩斗青蛙呀。他对小林瞪了一眼,又专心地听老师讲课了。下课了,小林不高兴地对高士其说:“刚才你为什么不理我,我不和你做好朋友了。”高士其说:“下课的时候,咱俩一起玩,是好朋友。可刚才是上课,上课是学习的时间,我要是理你就不能专心听讲了,会影响学习。所以我就不理你。今后上课的时候,我们可都要认真听讲。”听了高士其的话,小林赞同地点了点头。
故事中,高士其的同桌小林几次拿纸青蛙与他玩,他都不予理睬,依然专心听讲,因此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这也为他后来成为著名的科学家,作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孩子,当我们懂得了只有上课专心听讲才能学习好的道理后,就要真正的严格要求自己,上课时不讲小话,不玩手机,不吃东西,不东张西望,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做到耳朵注意听,眼睛注意看,脑筋跟着想,作业时抓紧时间,一心一意,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我们自身的不足。时间长了,好的学习习惯就养成了。祝孩子们健康、快乐、进取!
第三篇: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比成绩更重要
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比成绩更重要
当哪个孩子期末考试后带回一张不甚理想的成绩单,做父母的就会愁眉不展,心里如同存了一块病。有些父母焦虑不变,有些父母反应强烈。学校老师和社会上的通行观念,也有形无形地给做父母的心理上施加这种压力。
事实上,这些做父母的,都或多或少地忽略或者忘记了自己做孩子时的经历,这当中不乏一些事业有成的父母,而在少年时代的他们,也并非门门功课都优秀,有些甚至还不如孩子们现在的学习成绩呢。
那么是否可以说,孩子最初的学习成绩无关紧要呢?完全不是,相反,这是人一生当中非常重要的知识启蒙时期。
许多父母只是基于一种社会压力而不得不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譬如,目前流行的升学过程即是以考试成绩决定孩子的三六九等。每个做家长的都希望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优于他人,从而考上好的小学、好的中学,以至将来考上名牌大学,这也便奠定了孩子一生的“成功”基础。实际上,这里面存在着许多误解。
不能否认,学习成绩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反映了孩子的智力和能力。但是它在另外一个方面却忽视了一个同样重要的因素,即目前的教育制度存在一时难于弥补的某些缺憾,譬如,这种教育制度中的某些统一模式与孩子性格、心理上的不相和谐。它包括课本内容的深与浅,知识量的丰富与单一,孩子理解问题的能力强与弱,还有课堂学习、家庭作业与课外活动、父母对孩子生活与学习上的关照程度等等,这些问题之间存在着很多难以调和的矛盾。因此,许多父母在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同时,却忽视了他们在智力上的开发,造成一些孩子虽然能应付各科考试且时常成绩优艮,然而知识面却异常狭窄、动脑动手能力越来越差的奇怪现象。
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缘于社会方面施加的压力,譬如单纯看重考试成绩。在学校里的具体表现是,老师的升迁也挂在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单上。于是繁重的家庭作业,没完没了的测验,一股脑地压在孩子和家长们的头上,似乎不如此便有误孩子的前途、老师的前途以及国家的命运。
一些做父母的尽管也发现了这一切造成的恶果,却也无可奈何,深知自己没有能力抗拒这种铺天盖地的教育潮流,也只好投身其中,随波逐流。许多孩子因此而体质下降、性格忧郁。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孩子们上了大学以后,尚不知怎样洗衣服、怎样煮饭,甚至与人的交往都有障碍。
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伟大人物幼年时的成长道路。例如爱迪生小时候便不愿拘泥于学校的教学方式,因为常常提出一些令老师莫名其妙的问题,而被学校视为“呆子”驱逐出学校,但是十年后,正是这个孩子成了享誉世界的有近千项发明的大科学家,这主要归功于他的独立思考和善于自己动手的特质,同时还有母亲对他学习上给予的关心,使他能在一种活跃、自由而非死板的气氛中健康成长,邀游于知识的海洋。另一个事例同样能说明这一点。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小学上得极不正规,他对学校功课不感兴趣,但对猎枪和野外生活倒很热哀,经常逃学去打猎或者抱着家里的藏书读个通宵,五年级的时候他退了学,在乡间做刷油漆和洗盘子的杂工,东奔西走。他曾经想继续上学,但读了一年大学,又因为英语不及格,只好退学。后来他在一个小邮局谋到一份差事,却因为把邮件搞得混乱不堪而被迫辞职。与此同时,他的写作才能却逐渐发挥出来,而且一发不可收,成了影响世界的大作家,最后在离开学校三十多年后的1949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类似事例还有很多,像大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少年时期在学业上都表现平平,很不出众,然而他们的创造才能却潜藏在貌似的平凡下面。
这并不是说孩子可以不要学习成绩,甚至可以退学在家,重要的是如何身处目前的教育休制,而不为其伤害。
父母们在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不佳时所流露的表情,给孩子造成相当大的精神压力,同时学校的那种所谓的“学习风气”更把孩子搞得晕头转向。有些脾气暴躁的父母用责骂惩罚的方式对待孩子,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孩子心理上的沉重感。而一些有经验的父母会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探讨成绩不佳的原因,一边分析一边商量如何加以解决,这使孩子感到亲切,无所顾忌地谈他所遇到的问题。父母正是在这当中发现一些问题的症结所在。
另一个给予父母的忠告是:在上学初期,好的学习习惯应当是最重要的,而习惯的培养,父母必须利用好一年级的“黄金时期”。
我们在一份学生调查资料中看到一些孩子颇带成人口气的话语。当被问及“你的学习成绩若不佳,父母会用什么方式对待你?你怎么想?这种方式对你是否有好的效果?”时,下面是他们的回答:
偶尔有一门成绩不好,他们也不会说什么,只是自己心情不好受,父母喜欢我,我当然不能让他们失望。
他们会拉下脸,做出一副阴天下雨的样子。这真令人烦恼,我想要是他们看不见成绩单就好了。好处?没什么好处。
他们会追问不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怎么知道,也许是该我倒霉。还不如打我一顿呢,或者让我变成瞎子、聋子。你说能有什么好效果。
他们根本不知道我的成绩,因为我既不想告诉他们,他们也不想问。我觉得这也不错。
第四篇:责任意识比成绩更重要
责任意识比成绩更重要
责任意识决定着学业的成就,更决定着人生的成败。作为一所初中学校,新开中学把 “播下良好习惯,收获自觉行为”作为信条引领学校发展,把“培养责任意识,成就美好人生”作为教育理念,让每个孩子都活泼自信„„责任意识来自多种方式
走进新开中学,就会发现丘吉尔和歌德的名言“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粘贴在楼内的墙壁上;楼道里贴着师生亲手书写的道德格言;教室里挂有学校制定的学习常规;班会课上,同学们会整齐地朗读《弟子规》„„
学校校长告诉教师,为营造良好的责任教育氛围,学校利用主题班会等多种方式,反复给学生讲道理,让他们明白责任的标准,以及负责任和不负责任的行为会带来的不同后果。这样,让学生的责任意识入耳、入脑、入心。
如今,学生们的责任意识有了可喜的变化:在家里能帮助家长干家务;在学校见了老师会问好;遇到老师拿着东西会立刻上前帮忙;进入教室会轻轻推开门;进办公室会喊“报告”;教室的地面脏了,有人主动的打扫干净„„
责任意识来自好的理念
针对新开中学是一所初中学校,学生的综合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思路,从行为细节入手,把德育工作的重点首先放在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上。
“责任意识比好成绩更重要,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虽然不是德育教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际的。”学校校长和她的教师团队始终认为,“对学生责任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的个体差异在集体氛围中得到纠正,学生个体的进步又能促进整体良好氛围的提升。”
学校校长说:“如今,每到课间操时间,我们学校操场上总会活跃着整齐划一的身影,在口令的提示下,同学们会和着音乐,自觉完成集合、做广播操、踏步回班等一系列活动。”
这样的责任意识,已经成为该校教育中最大的亮点。
第五篇:低年级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更加重要
低年级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更加重要,从女儿上小学的第一天开始,我是这样要求的:
1、每天晚上睡觉前把作业本和书自己收拾好,事先说明如果自己忘带带错,肯定没有人送到学校,自己面对老师的批评
2、铅笔自己刨好(一年级通常要准备多支),刨笔器及时清理
3、书桌上只能有三样东西,台灯,其他两样随便(有时字典,有时笔盒,有时刨笔器,随便女儿自己),超过三样东西就叫乱,书架保持基本整齐,每周末彻 底清理一次
4、写作业时,书本书包不能堆在书桌上,我认为这是在垃圾堆里写作业不允许,周边必须整洁;不允许边吃东西边写作业,吃的东西不允许出现在书桌上;先作业再其他
5、我每天检查作业只看字迹是否工整认真,从不看对错,那是老师的事情~~~~字写得不认真必须擦掉重写
6、老师布置的作业自己记住,不能指望妈妈手机的短信,那是给妈妈看的~~~
7、每天8点30分必须上床睡觉(女儿现在五年级,每天写完作业练完琴,还是8点30分前睡觉)
8、书包必须自己背,妈妈从不帮忙
从一开始就这样要求,自己感觉女儿养成了比较好的学习习惯,几乎没有出现过忘带作业、带错书、记不全老师布置的作业等这些情况,五年来学习上几乎不用操心~~~~~有些时候必须要学习做个懒妈妈,不能包办太多,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我一直认为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