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02_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本站推荐]
编辑:柔情似水 识别码:24-866529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09 19:22:25 来源:网络

第一篇:02_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本站推荐]

02: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近年来,语文知识教育在强调知识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情感教育也越来越引起有识之士的重视。所谓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对自己与周围世界所结成的关系的反映和评价。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注重情感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即语文课内教学和语文课外引导两方面。”

语文课内情感教学要抓住5个环节:1)善于对教学内容作情感处理,充分展示情感因素。2)激发学生内在情感使其产生共鸣,领悟作者的心理体验。3)整体理解,领会课文内在思想,把握其寓含的深意。4)咬文嚼字,推敲关键词句;挖掘蕴涵词句中的情感因素。5)理性总结,引导学生情感反馈,形成创造美的能力。

按照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课内教学须同课外学习活动兼顾。因为课外的语文教学活动是课内的延伸。因此,语文课外的情感教育须包括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社会生活的审美两个方面。

下面本人就从上述的几个环节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善于对教学内容作情感处理,充分展示情感因素。

所谓以情施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技能、传播思想、观点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从而突出展示情知交融所产生的教学魅力。就教学内容而言,以情施教的一个主要方面,便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富有情感地讲解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作情感处理,充分展示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教师的责任是把教学中那些内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而展示出来,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影响,以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也要分析内容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便正确把握其中的情感因素。通过体验,教师首先要被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所打动感染;在教学中,教师再用这种感情去打动感染学生。正如托尔斯泰说过:“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也为这感情所感染,也体会到这些感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性、智能性方面的内容,也要备情感性、体验性的内容。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也是自己受教育、受感染的过程。我们从接触教材开始,就要使自己的思想和教材中的思想意境融合在一起,为教材中体现的爱而爱,恨而恨,忧而忧。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著名的优秀通讯。作者选取了“松骨峰战斗”、“马玉祥舍身救朝鲜儿童”、“战地谈话”三个典型事例,以饱满的激情讴歌了志愿军战士伟大而崇高的情怀,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今天仍然是一篇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其中“松骨峰战斗”描写的是激烈的战斗场面,感人至深,表现了志愿军战士英勇杀敌、奋不顾身的革命的英雄主义气概,每次备课读到这里时,我眼前边似乎浮现出一幕幕战士们同敌人进行殊死搏斗的惊心动魄的壮丽场面,对英雄的崇敬和热爱之情便油然而升。战士们崇高美丽的思想感情,英勇无畏的壮举,强烈地感染着自己,觉得自己有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把这种深刻的感受告诉学生。正因为自己在备课时,把情感性、体验性的内容备到深处,在教学中就能深深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理解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实践表明,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得越透彻,感受越深,对学生启发引导也就越富有情感性,对学生的感染和教育也就越深。二.激发学生内在感情,使其产生共鸣,领悟作者的心理体验。

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把握课文内在的情感线索。《驿路犁花》是一篇机构精巧、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情感丰富的上乘之作。它所写的小茅屋的故事,时间上跨越了十多年,文章并没有平铺直叙起来历,而是裁取了“投宿”的一晚一景,以“我们”的所见所闻为主线,逐步展开故事情节。文章有顺叙,有倒叙,层层设疑,悬念层叠,跌宕起伏,情景交融,已经优美动人。

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循着作者的思路,去寻找小茅屋的主人,那末随着情节的展开,在对关键词句的体会中,学生的内心激情就会不断高涨,从而产生共鸣(“所谓共鸣,就是欣赏者在对欣赏对象的具体感受的基础上,进而深深地被欣赏对象所感动、所吸引,从而在欣赏主体与欣赏对象之间,从感情、意志到思想达到契合一致。)领悟作者的心理体验,真正受到主人公们美好心灵的感染,产生向他们学习的愿望并付诸行动。

三.整体理解,领会课文内在思想,把握其寓含的深意

叶胜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无师自通的能力。为此,学一篇课文首先应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琢磨,推敲,整体理解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即把握写作的思路,品味文中蕴涵的情感,进而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中所寓含的思想高度、深度、广度,抓住思想精华。例如教学《最后一课》,应首先引导学生理清小弗朗士在上最后一课时感情变化的过程,启发学生深思: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指导学生归纳出他的心里活动的流程:吃惊→诧异→万分难过→懊悔→舍不得→忘了先生的惩罚→明白→挺难受→全都懂→挺容易→永远忘不了。明确韩麦尔先生满怀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对敌人的仇恨,上了最后一课,使小弗朗士觉醒了,懂事了→爱祖国,爱人民,恨侵略者,进而理解作者的意图,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前6小节的内容:小弗朗士上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想了什么?做了什么?这些与“最后一课”是否有关?明确这些内容是为了他的思想转变作铺垫,前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最后一课教育深,影响大。

四.咬文嚼字,推敲关键词句,把握蕴涵词句中的情感因素

咬文嚼字是阅读理解的硬功夫。所谓咬文嚼字就是对那些言简意明的关键词句作细细的品味,悟出其蕴涵的深意。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一般都会抓关键词句来分析,但只有把词句的分析与贯穿全文中的心理体验、深刻的寓意结合起来,挖掘蕴涵词句中的情感因素,才能更好领悟课文的要旨。例如《藤野先生》一文中第31节有这样几句话:“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教学中应抓住“特别听得刺耳”,要学生细细地“嚼”:“刺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刺耳”?又为什么“特别听得刺耳”?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怎样的情感?经过思索,联系上下文,联系中心,深入推敲,学生懂了:“刺耳”是声音杂乱,听着不舒服。“特别听得刺耳”是特别听了不舒服、难受。同胞因愚昧被杀,因愚昧而做“看客”,祖国因落后造污蔑,日本“爱国青年”妄自尊大,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挫伤,“刺耳”实指刺心,心灵痛苦,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抓住刺耳“咬文嚼字,蕴涵其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闪出的耀眼火花,将使学生受到感染,引起共鸣。又如王愿坚的《七根火柴》,描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悲壮的赞歌。教学时,抓住蕴含深情的细节和关键词句,反复朗读,推敲,特别是无名战士嘱咐卢进勇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更能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如21自然段“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自己的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支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这是一个极其悲壮的场面。推敲“模糊”与“清晰”,让学生体会到两词的同时运用,收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既表现了卢进勇失去战友的无限悲痛,又给无名战士高擎的手再加上一个特写镜头,两者交织在一起,突出了无名战士离开人世的最后动作。他对党的无限忠诚,对革命事业坚定不移的信念,对战友的无限深情,给了卢进勇以无穷的力量,激发卢进勇带着战友的嘱托飞快赶路,把火种送到部队。

五.理性总结,引导学生感情反馈,形成创造美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不仅是期望他们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感受文章之美,而且还要培养他们有意识地将范文之美融于自己的写作之中,这就需要对构成文章之美的因素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总结,总结出从内容到形式的美的规律,并通过反复地写作训练,引导学生感情反馈,形成创造美的能力,写出美的文章来。进一步理性总结很重要,不是干巴巴地总结课文写作特点,而是进一步地领悟作者的心理体现,使学生在情感认识的基础上,摆脱其识别的直接性,进行深层的理性分析,知其所想、所喜、所哀、所乐的成因背景,使其识别、升华到一个难以磨灭的思维层次上。这是将审美能力转化为创造美的能力的重要中介。没有这个中介,这个能力的转化就只能在无意识中进行,其转化的速度要慢得多,程度要浅得多。所以,这是帮助学生克服作文选材,立意一般化的有效措施。

教学鲁迅的《藤野先生》,我设计了五个逐步深入的思考题,要求学生抓住蕴涵情意的词句,联系全文进行自读、思考、讨论,进行理性总结,从而理解课文。这五个思考题是这样的:1.作者为什么说:“在我所认为我的老师中,他是最给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2.既然藤野先生这么好,“我”为什么要离开他,离开仙台?直接原因是什么?3.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是否是一时冲动?有没有思想基础?4.作者要离开仙台,离开藤野先生了,文章是如何来表现深厚的师生情谊的?5.文章选取的材料既表现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又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思想,我们思考一下,这两方面有什么内在联系?结尾又如何把两方面统一在一起?这样组织教学,破除了循着自然段逐一分析,面面俱到的常规,一开始就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同时又始终抓住了情感教学,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抓住关键词句推敲,领悟作者的内心体验;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是因为他对“我”的希望和教诲是为了中国,而藤野先生的精神又激励“我”为中国的新生而斗争。作者对良师的崇敬和怀念总是与炙热的爱国主义激情交融在一起的。

以上本人从课内的情感教育的五个环节谈了具体的做法,但课内教学须同课外学习活动兼顾。因为课外的语文教学活动师课内的延伸。因此,语文课外的情感教育须包括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社会生活的审美两方面。一. 对自然之美的感受

自然美,就是现实生活中自然物的美。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等的美,都属于自然美。谢朓从层台累榭自然风光,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说的是由于被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连酒都不想喝了,足见自然美有着何等巨大的感染力。长期以来,我们虽然强调了引导观察大自然,却相对地忽视了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一讲到描写景物,就是描摹对象的形、声、色、态,似乎只要把这些东西复制下来,就必定会是好文章。其实远远不是这么回事。能形象具体地描绘对象的形、声、色、态固然很重要,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作家描写自然景物并不是纯客观的临摹,而总是包含着作家独特的感受。朱自清写《春》,说春天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个“红”字就很富于主观感受的色彩。春天来了,太阳就变得红起来了吗?冬天的太阳就不红了吗?因此,这个“红”不是单单写颜色,它还包含着作家在明媚的春光之中那种温暖热烈的感受。有没有独特而富有新意的感觉,正是衡量一篇文章有没有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

为了加深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受,我认为不仅要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感受来把握对象的审美特征,而且要引导他们在观察感受的同时,尽可能地去体验由此而引起的审美感情。例如观察秋天的田野,要引导学生去领略丰收田野的美,并且要激发他们认识劳动的伟大,产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产生愿为振兴家乡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激情。为了使他们的审美情感更丰富,更深刻,我们语文教师还应该根据对象的审美特征,适当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由杨柳的不择环境随处能茁壮成长联想到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的品质,顽强的生命力;由松柏的常青可以联想到永恒无私的友谊;由滔滔的云海可以联想到人的宽广博大的胸襟……适当的联想和想象之所以必要,是因为通过它可以加深情体验,扩大体验范围,而情感的体验之所以必要,又是因为通过它,可以使学生更牢靠更深入地把握对象的审美特征,从而表情达意时将更加流畅。

二. 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掌握

我们往往强调学生观察社会生活要抓客观事物的特征,但是却忽视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能够准确、客观地说明一个对象的特征,可以是一篇成功的说明文,但是绝不会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或小说。我们大部分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习作时,常会感叹,作文内容和题目,谋篇布局也不错,但是却没有较高的思想境界,没有动人的情感和生动活泼的语言。为什么?因为学生在写这类作文时,仅仅是纯客观地,依样画葫芦似地把看见的人和事写下来。他们心目中并没有情感的波涛,没有美的感情。所以,我们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生活,不仅仅是静观默察,抓特征,而且还要引导学生从情感上去把握社会。必须强调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掌握,因为这是作文最根本的源泉。从情感上去把握社会生活,首先要求掌握社会生活现象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从日常的平凡事物中开掘深刻的情感丰富的主题,使立意富有时代气息,又有思想深度。当前就要引导学生把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与社会主旋律——改革开放联系起来,增强社会责任感,表达爱他人,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真挚感情。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才有可能写出文质兼美的佳作。例如:有位学生在与奶奶共同生活中,总感到奶奶太小气了,很不满。一次学校号召学生捐款支援山区希望小学,她硬着头皮去向奶奶要钱,奶奶竟大方地给了她三十元。这位学生很激动,充分挖掘了这件小事蕴涵的意义,当夜写了一篇习作《我终于理解了奶奶了“小气”》写得情意真切,且有较高的境界。其次,还要具有鲜明的、渗透着社会主义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的情感态度。以上谈了语文课外如何引导学生从情感上直接去把握社会生活。如果我们把视野拓宽一些,还可以从间接角度引导学生去把握社会生活。诸如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和影视评论,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情感。

以上所说的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是就记叙类课文说的,议论性和说明性的课文的教学中如何认识和搞好情感教育尚需不断从实践上和理论上努力探索。同时学生的审美情感的形式是一个审美经验长期沉积和过程。无数次对文章之美,自然之美和社会生活的审美掌握的结果,才会形成一定的审美情感,并不断向高一层次发展——发展潜能、发展个性、提高素质。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笔者愿为此作矢志不渝的努力。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从事语文教学十余载,我深深感受到语文教学始终在高耗低效的峡谷中徘徊,往往是教师精疲力竭,学生焦头乱额。经常会听到学生说:“语文课真乏味。”“我一点也不喜欢上语文课。”„„面对种种的责难,我陷入了深深困惑之中,在苦苦反思和求索中,我终于惊喜的发现了指路的明灯――情感教学。

心理学家卢家楣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份,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因此情感教育是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学生生理和认识特征,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情感。只有激起并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这让我想到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于赤壁之战后兵败华容道,狼狈不堪。遇关羽重兵而有全军覆没之虞,最后关羽迫于昔日的知遇之恩而义释之。纵然英勇盖世的关云长也不能不为情所动,可见情感的力量是多么伟大!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他们正值青春年华,对未来充满憧憬,对社会充满热情,既可能因为朋友的误解而伤心,也可能为了一句鼓励的话语而欣喜。所以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抓住这一情感要素,激活学生的情感细胞,引导学生游历知识的乐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美化情怀,完善人格。

在这里,我想就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对情感教育的探索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见解。首先,情感教育架起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

中学语文教材大都文质兼美,形神俱佳,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许多选文闪烁着道德、情操、人伦的光辉,但许多的学生读之却索然无味。尽管教师不断提示“这是名家名篇”,但他们看不到文章中栩栩如生的人物,看不到如诗如画的北国风光,不懂明月的柔情,不识春风的温馨,仍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语文学习。其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未能充分感受到文本中的情感,自然也就领略不到文章之美。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因素,让那些富含情感的美文去感染、激荡学生,让学生内心极易被点燃的感情与之共鸣。如在教学《观潮》一文时,考虑到许多学生没有见过大海,难以想象潮起潮落的壮观与柔美。我便先通过多媒体投放海浪的温柔静美和汹涌澎湃,让学生们心中那抽象的海浪形象化,然后要求学生在潮起潮落的音乐声中,根据旁注的提示来感情朗读。随着朗读的进行,学生们在大海那时而喃喃细语,时而汹涌澎湃的咆哮声中领略出大海那深沉而丰富的内涵„„他们沉浸在大海柔情脉脉的静美中,陶醉在大海雄奇奔放的壮美里,一往情深。这样教学任务也就很自然地迎刃而解了。

其次,情感教育为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注入了源头活水。

以人为本,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新课改的明确要求。而情感教育恰恰是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人文思想的最佳教育渠道。记得上学期,我班有一名令老师头疼的后进生,他上课搞小动作,课间疯打闹,课后不完成作业,还经常和老师唱对角戏。我“胡萝卜加大棒”软硬兼施但收效甚微。后来我走访了他的家庭,了解到他母亲早亡,父亲外出打工,他一直随奶奶艰难度日,缺少母爱也许就是他自暴自弃的根本原因。于是我经常找他谈话,谈社会、谈人生和理想,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他更多的关心与照顾,并让他与年龄相仿且同样喜欢篮球的用心

爱心

专心

弟弟交为朋友。在多次的交往中我们拉近了心灵的距离,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以前我总觉得老师和同学都看不起我,我很自卑,但现在语文老师的关心和鼓励让我感觉我也是一个与同学平等的人。以后我一定要好好表现。”果然,他在课堂上的表现有了很大改观,回答问题开始活跃,对其他老师的态度,也不再敌对和冷漠。许多班级活动他都变得积极主动起来,学习成绩(特别是语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样看来,学生的心灵并不是封闭的坚冰,他们需要的并不是我们的高谈阔论,而是真情的关注与真心的交换。只要我们真正地走进他们的生活,对他们给予平等的理解、容忍、接纳和关怀,必然会激发他们朴素的人文思想的萌芽,从而变得自尊、自重、自立、自强。

寓情感教育于语文教学中,其作用是毋容置疑的,也是不可忽视的。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怎样将这份情感寓于教学中呢?

第一,开展大阅读活动,让学生储蓄情感。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不但蕴涵各种语文教材中,也蕴涵在所有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师只有真正站在大语文、大阅读的高度上才能有效弥补学生在长期应试教育中流失的丰富情感。开展广泛的大阅读活动,让学生不仅广泛阅读课内外各种书籍,也阅读生活、阅读实践。在大阅读过程中,教师除了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意见之外尽量不要给他们提出苛刻的要求,让他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无形之中积蓄他们丰富的情感。老师可以推荐和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阅读一些课外名著或《辽宁青年》、《读者》等杂志,并辟出专门的时间为他们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如通过阅读《济南的冬天》、《苏州园林》等使学生领略祖国的风光文化美,储蓄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通过《父爱如山》、《母爱如潮》等美文来让学生领悟人世间的亲情可贵,从而储蓄学生的人文情操;通过课外读物《培根随笔》、《名人传》等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与挫折,从而储蓄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与勇气。教师还要注重引导他们重视加强实践生活的情感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缺少的往往不是生动精辟的讲解,他们更需要的是真正的走进生活,去感受那寒风的凛冽、沼泽的泥泞和花开的喜悦,没有这种感受,他们的情感就无从获得,便无法领悟文章内在的情感之美,从根本上斩断了他们对文章作品的情感再现和再造的途径。

第二,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情感在本质上就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想象再现和再造生活,真切体验文章美质。其方法有多种:

(一)用情感朗读激发学生情感。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除要求学生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读,读出文句中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如在教学《春》一文时,我先引领学生听录音,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想象春天的美丽景色,然后跟着录音齐读。同学们读着读着,读出了春天的色彩,读出了春天的气息,读出了春天的声音,也读出了春天万物欣欣向荣的欢乐气氛。他们仿佛身临其境,产生了愉悦的情感,越读越有劲。在此基础上很自然地达到了教学要求,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用艺术激发学生情感。语言和艺术是同源的,将艺术中那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拿过来,以用于教学,是完全可能的。例如,用图画再现课文内容;用音乐渲染与课文相似的氛围,帮助学生想像课文描写的画面;用戏剧的形式让学生担当角色、扮演角色,利用角色的新奇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理解课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语

用心

爱心

专心 2

言和行为。总而言之,把艺术引进课堂,就是把课文描写的形象让学生仿佛能看到、听到、触摸到,使他们的感受更真切,也更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

(三)用体态语言显示学生情感。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是心灵之镜。师生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心理交流的重要“外显点”。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提供的情感线索,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运用自己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直观、形象、真切地进行情感体验,产生共鸣。

此外,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入录像、幻灯、电脑软件等电教手段,可以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讲述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课堂充满生机。

第三,抓住契机,营造氛围,诱导学生表达情感。课下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谈笑风生,甚至不乏机智幽默之语,可是当课堂上要求他们对某人某事表达自己的情感或看法时,他们却是抓耳挠腮,最终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往往词不达意。面对这一教学实际,我建议各位同仁,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某些契机,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记得一次晚学前的语文课上,窗外风声雨声混为一团,风雨中默默静立着落汤鸡似的家长们,他们中有头发花白的老人,有一脸疲惫的中年男子,还有抱着孩子的家庭主妇,虽然各自相貌差别很大,但是他们站在这里,根本目的是一致的:等待孩子的下课。面对此情此景,我停止了讲课,让学生们欣赏起这窗外的“壮丽景观”,这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景观,不带任何矫情与修饰。许多学生眼圈红了;有个别学生轻声笑了,但马上就被其他同学怒视的目光逼得低下了头。面对这种情景,我当即把本来的阅读课改为写作课,让他们描述这“雨中的一幕”。结果学生笔下的文章让我感到吃惊的好,就连以前愁于写作的学生,今天也在斟酌词句,想用自己的拙笔来表达对父母的无限感激。当然这样的契机不是常见的,但老师要善于经常性的营造这样的环境和氛围来鼓励和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使他们不再羞于表达,害怕表达,真正使表达情感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

21世纪的中学生,他们想看到的已不是死搬教材的“演说家”,而是善解人意、智慧博学的“辅导员”。所以作为一名当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洞察学生的心理,而且要尊重其主体性和创造性,用我们无尽的爱和丰厚的情感去影响并感化他们。

总之,无论是从语文教学的出发点,还是从语文教学的受到者与主导者来看,语文教学始终离不开一个“情”字,作为语文教师,应认真体会“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句话的含义,真正做到寓情于学。让真情化作雨露,在无声中去滋润学生的心田!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三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摘要: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情感是人对客观现象的心理反映,人的情感特别是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要让学生领会教材中的情感,就必须要让他们学会欣赏教材,学生带着情感欣赏课文,产生与作者共鸣的体验,新课标中的教学目标(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要求,通过语文教学中的作品欣赏、情境体验、故事联想、思维拓展等教学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教学目标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象的心理反映,具体表现为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它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而复杂的体验活动,情感教育则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人的情感特别是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如苏联心理学家鲁克所说;“高水平的情感不是遗传下来的,而是对每个儿童加以培养的结果。如果轻视这个方面的教育,就会使整个一代全部生活中的相应的情感、道德回到原始状态中去。”⑴ 列宁说:“没有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⑵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⑶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也就是消极的情感对人的行为动机产生消极的作用,积极的情感对人的行为动机产生积极的作用。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⑷初中阶段是一个学生世界观的养成阶段,因此,此时的语文教学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拓展学生的精神空间。结合个人语文教学实际,笔者以为语文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情感教育。

一、利用优秀的教材文本,来陶冶学生情操。

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人人都有情感,情感要转弱为强、转薄为厚,就有待于陶冶”。⑸教材,特别是好的教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认知信息,还从方方面面反映了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隐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这些情感我们可以把它细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为审美的情感,包括愉快、悲哀、热情、憎恨、喜悦、神往等情感。如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所编选的当代作家刘绍棠的《蒲柳人家》,通过几户普通农家的故事,表现了京东运河边农民的独特风貌,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

趣,字里行间,我们不仅可以听到运河边那淙淙的流水声,呼吸到瓜棚豆地的泥土气息,而且可以饱览河两岸恬美秀丽的自然风光,更可以体察到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的质朴农民的欢乐和忧伤。而同样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来自《诗经》中的《蒹葭》一诗,仅选取一个特定的场景:在深秋的清晨,一位恋者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河畔,徘徊往复,魂不守神地寻求他(她)思念的恋人,学者陶涛把它归纳为四美——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音乐美,⑹因此,可以想象它带给人的美感可以说非常丰富的。

第二类可以称为道德的情感,包含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正义感、责任感、同情感等。其中爱国主义更是著名诗人艾青作品中的一个永远唱不尽的主题,选入九年级下册的诗歌《我爱这土地》尤为突出。在诗中,诗人呼喊道:“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这里诗人所表达出来的就是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然后,作者笔锋一转,“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一种悲愤痛苦的情感久久的萦绕在“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此时,其情之切怎能不引起我们中学生的强烈共鸣呢?

第三类叫做理智情感,它包括求知欲、好奇感、兴趣感等。我们以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几篇课文为例,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用四个图形来引发议论,层层推理,引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创新性思维,得出“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创造性的人”的结论;著名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在《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文中,也认为应该让学生多实践,多动手,从而培养一种创新的精神。这样的文章,在我们初中的语文教材中可以说是举不胜举。

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乐、共伤悲,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

要让学生领会教材中的情感,就必须要让他们学会欣赏教材。文学大师朱自清说:“欣赏是情感的操练,可以增加情感的高度、深度”。⑺通过对优秀教材文本的欣赏,可以让学生在冷静的比较中发现自我,重塑自我。当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对于初中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患意识,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爱国热情,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无不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让他们的情感得到陶冶。

面对教材和学生,教师的任务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⑻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在生动具体的形象感召中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养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同时,利用好优秀的教材文本,更能够解决困扰在学生心中的情感纠葛,特别是初中生正处在情窦初开的阶段,十三、四岁的他们,对异性充满好奇,对爱情充满向往,有的学生开始萌发爱的冲动,去渴望和尝试爱的滋味。在这个时候,绝大多数的学校、老师和家长都采取堵、禁止接触的方法,但效果往往欠佳。因此,面对“早恋”问题,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完全有责任去引导和教育学生,让他们“感悟爱的美好,明白爱的责任,呵护爱的高尚,珍藏爱的幸福,给爱涂上最美的底色。”⑼于是,我们可以组织、引导学生去阅读、品味教材内外的描写爱情的经典作品。如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课文---来自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课外名著中的罗米欧与朱丽叶、刘兰芝与焦仲卿、林黛玉与贾宝玉等。通过这些作品和人物形象,明白“爱情,它高于上帝,这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人们世代交替,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堆黄土,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细节。”⑽这样,学生们就会对爱情产生热爱、尊重和敬畏之情,从而接受美的熏陶,丰富自己的情感,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二、凭借教师自身的情感,去引领学生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具有极大的感染性,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⑾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对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情感的这一特点,为教学开辟一条“以情育情”的通道,用教师的自身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成语“爱屋及乌”便生动而典型地概括了这一独特的情感现象。我们相信,教师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我们:“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但情感的布施从来就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更为注重的是方法和分寸”。⑿由此可见,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全身心的培养自己对学生的情感基础,使情感成为教和学的联系纽带,在生活和学习中入手,培养情感。

第一,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要以爱子之心去爱生,以教子之诚去育人,在生活中关爱学生,给学生以无形的温暖,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⒀教师的爱就像滴滴雨露,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实践证明,教师越是对学生理解、尊重、信任,他就能通过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就能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实际上就是心理学讲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老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学习热情。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转校来的学生,他因为在原来的学校经常与语文老师发生矛盾,导致语文成绩一落千丈,一上语文课,他就会感觉头疼,不想进教室。来到我班后,我仔细地找他了解情况,分析到他与原来的语文老师发生冲突的原因竟是该老师看不惯他走路的姿势,于是处处为难他,而这个学生也不愿服输,结果造成裂缝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我给他讲

解了作为一名中学生应有的礼仪行为,最后,这名学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上课不喊头疼了,也爱听讲、爱提问了。

第二,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生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⒁新课标也强调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⒂如在组织学习七年级上册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去研究:作者把艰难的历程分成一小步一小步是什么意思?面对艰难险阻,“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这有什么好处?“走了这一步,在走下一步”,又意味着什么?这样,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获得了思想启迪,享受了审美乐趣。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引导,多鼓励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特别是讨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出现障碍而中断和错误时,要多引导启发,尽量让其完成,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从而认识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第三,教师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健康的心理情绪去影响和调动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反映,如果教师的情感投入太少,不能打动学生的心,就很难引起他们思想上的共鸣。曾有这样一位老师,由于对教师收入低微的不满,时常上课就牢骚满腹,怨声不断,动不动就谈他的金钱观,导致学生、家长意见很大,其后果可想而知。

由此看出,做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是,教师的情感投入也讲究一个适度和方法,有的教师精力非常充沛,对学生也是爱之有加,可长期一味的给学生翻来覆去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什么“只有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才能有好的成绩”、“只有读书才有一个好的生活”等等,有时候起的作用会恰好相反,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希望越高,失望越大”。如贵州的一位王老师,在202_年第12 期的《班主任之友》杂志上谈到他班上一位原本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杨红,由于班上学习竞争激烈,学习成绩有所下降。为了不让杨红过早地失败,王老师经常找他谈话,帮他找原因、鼓勇气,激励他努力学习。可杨红同学却背上一种无形的精神压力,思想负担过重,最终在九年级上半期,就选择了辍学,只身外出打工去了。由此,王老师领悟道:“为师者务求在教育过程中,既要努力作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又不至于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既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向学生播洒真挚的爱,又不至于给学生带来繁重的思想负担;既要不忘随时给学生一份鼓励,又要掌握好分寸,不至于因鼓励失时、失量、失度,反而给学生造成伤害”。⒃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来呼唤学生情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⒄初中语文教学面对的是已有一定情感体念的十三、四岁学生,在具体

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充分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来实施情感教学,应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与氛围来调动学生的激情。心理学认为:情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情境,作者描绘情境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增强艺术效果。而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正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有助于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有助于学生形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例如,有教师在教《生命的意义》一课时,先介绍俄国思想家、哲学家别尔嘉耶夫的一段话:“只有死亡的事实才能深刻地提出生命的意义问题。这个世界上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只是因为有死亡。假如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此时,学生沉寂。接着,教师讲诉了一段故事:1999年10月3日,本该愉快的假日里,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在高高的缆车放飞他们的欢笑,欣赏着被枫叶染红的峡谷美景。就在这时,缆车忽然间离开了缆绳,急速地坠落。十几条鲜活的生命一瞬间就要消失了。就在缆车坠地的那一瞬间,父母用双手奋力托起了年仅2岁的孩子。父母双双遇难了,而他们却用双手托起了孩子的重生。这个孩子叫潘子浩。此时,多媒体播放韩红的歌曲《天亮了》,屏幕显示歌词和FIASH动画。听歌曲时,许多学生都在啜泣。然后,在音乐声中,教师开始提问:“这是个近乎残酷的换位体验,假如你是潘子浩,在父母为你托起了这第二次生命后,你对生命是否有更深刻的理解?请你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开头,说说人生目标与生活方式。”这位教师充分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图文并茂,声情并举,充分展示文字艺术的魅力的同时,无形之中也在情感上创造一种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其中,从而揭示情景中的寓意。

因此,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在教学的一开始就牢牢吸引住学生,这就需要运用导入艺术来抓学生的心,使他们的思维随着老师的情感入境,激发起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老师满怀激情的导语很容易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兴奋点。桂林市清风实验学校的熊冬梅老师在教《乡愁》这一课时,曾这样设计导入语:(同时播放《江河水》音乐)同学们,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在《九章、哀野》中写到“狐死必首丘”,也就是说狐狸死时必将头朝向出生的山丘。兽尚且如此,人又怎能不承受思乡之愁?多少海外赤子抱着叶落归根的情感回到祖国回到家乡!是啊,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元论你走得多远,但总犹如风筝一样,有一根用眷眷爱心织成的线紧紧地握在母亲手中。你的根是在故园的井土之中。故园暂不能还,便滋生了那宝马香车也载不动的乡愁!乡愁啊乡愁,你是什么模样?为什么千百年来的人们想起你总是心惊魄动,总是泪水涟涟?今天,我们来学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让我们走进那如烟似雾的乡愁世界。这样学生带着被激起的情绪和兴趣走进课文。

同时,学者曾祥芹在《阅读学新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在阅读的过程中,与其说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进入了读者的头脑,倒不如说是读者的思想感情进入了作者的在作品;与其说是作品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倒不如说是读物激活了读者的思想感情。”⒅因此,在教学中,广大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情趣,实现学生的阅读情感与作品的充分融合,让学生走进作品,与人物一起体验人生的悲欢离合,而这离不开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想象与联想是情感的伴侣,只有插上想象和联想的翅膀,才能达到腾飞的境界,推动情感发展。在情感陶冶过程中,学生作为有意识的人,愿意在老师的引导下,在积极主动地随客体制约的同时,并

突破这些制约,并根据自身的信息储备,对作品中的空白处,通过联系和想象,进行填补和接连,充分地领悟和理解作品的丰富内容,深刻地体验其内在情感。例如我们在讲述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在反复引导学生阅读,弄清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和家庭情况后,可以启发学生联想:朱自清先生对父亲的印象和我们对父亲的印象有无相似之处,区别在哪?这样,通过联想、比较,就可以增强学生对父辈的敬爱和尊重之情。进而我们还可以启发学生再联想到现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这种联想将唤起学生特定的情感,产生一种特定的感受。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需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始终处在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从积极的情感出发,抓住作品中蕴藏的丰富内涵,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调动情感,深入学习。

当然,感受到的东西并不等于全部理解。在学生内心情感日趋加剧之际,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表达情意的途径和时机,让学生的情感得以进一步深化。表演、游戏、模仿等正是引导学生对生活、对情感的体验,充实“自我”的绝好时机。如在上完《我的叔叔于勒》后,可让写小剧本:假如菲利普一家人旅游回来后,在家门口发现一个貌似于勒的人,此时,又会发生什么?通过这种让学生自写自导自演,能够让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那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该课的情感目标就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得以实现,内心的爱憎情感表达也就油然而生了。

情感的表达,不但可以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现出来,更可以用写作的方法倾诉在作文中。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开启学生情感的喷发点,极力吸引学生去体会心灵的自由、思想的快乐和创造的渴望。如山东的张新村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美的瞬间》时,先让学生欣赏一首优美的乐曲,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来鼓励学生自由描绘春之景,抒发春之情。在张老师的启发下,一篇篇充满情趣、感悟美好的文章跃然纸上。如写受伤但仍坚强的麻雀的:“它不断地扑腾着翅膀,努力向上跳着,一次又一次,一次次跳起又一次次落下----几次过后,早已是面容憔悴,可那双黑亮的小眼珠,却又不时放射出束束令人振奋的光芒,那分明是一种希望,一种渴望生存的希望,一种不屈不挠的意志。”⒆你看,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在这里都得到了最好的表达。

总之,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每一个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学习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大星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世界。他们无比信任地把这颗大星星交给我们—--做教师的人。要是我们做教师的人,在心里面像儿童对待我们一样,把无限的信任同样给予他们就好了!那将是一种富有人情的相互尊重的美妙与和谐。”⒇在社会各界呼唤创新人才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有必要强调“情感”因素。只有充分重视培养健康完善的情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切实地把它落实于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陶冶情操,愉悦性情,滋润心灵,健全人格。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高素质的一代人才,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走向进步。

参考文献:

⑴ 张宏玉.教情感育与认知教育的统一.教书育人(普教版),202_,(16)⑵ 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 ⑶ 吴建民.白居易的诗歌理论系统.通化师院学报,202_.25.(9)⑷.⑻.⒂ 秦训刚,晏济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_.5 ⑸ 伊春.对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再探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2_.31.(2)

⑹ 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2_,12 ⑺ 陆山华.中学语文教学美育初探.语文学刊,202_,(3)⑼ 文博.给爱涂上最美的底色.班主任之友,202_,10 ⑽ 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2_,12 ⑾ 梁启超.敬业与乐业.语文九年级上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2_.6 ⑿.⒁.⒇ 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⒀ 别林斯基著,辛末艾译.别林斯基选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2_,12 ⒃ 王德富.鼓励过度也是错.班主任之友,202_,12 ⒄ 第斯多惠著,袁一安译.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人

第四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多注重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的渗透。这样的教学,既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情感的丰富、能力的发展等。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把课堂设计成充满磁性的‚情感场‛,让每位学生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心境,养成高尚的情操。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主动营造一种学习氛围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父爱的录像带。或放一曲《父亲》歌曲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从课文的写作背景及对‚父亲‛的几次背影描写中不难营造一种‚凄楚感伤‛的气氛,并使这种气氛弥漫到整个课堂之中,深入到心灵之中,让教师与学生、作者与‚父亲‛的情感‚熔‛于一体,产生共鸣,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以背影开篇,一下子就点明全文的感情基调。车站相别的场景两次写到背影,淋漓尽致地抒写了父子间的深情、催人泪下的离愁别绪。文章结尾处,作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思念之情洋溢其间,并与开头相呼应,真正做到以情开篇, 以情收束。学生的情感也自然而然进入课文情境之中,心灵受到震动,理解了‚天下父母心‛的深刻含义。

二、设臵悬念提高口语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芦花荡》、《社戏》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师生的感情。

三、寻找问题吸引学生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过零丁洋》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文中的‘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说零丁’一语双关如何理解?通过问题来了解作者在此时此刻的思想感情。从而来更加深刻的了解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四、通过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五、一切景语皆情语

语文教学可通过‚入画——入情——入理‛这样的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入画,即以画导入,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入情,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如教学《雪》就可采用这种方法。作者鲁迅在自己创作本文时不仅是在写景而在写景中蕴含着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真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古尔曼也说:‚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由此可见,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注意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让学生在情的感召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轻松起来,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教学目的。

第五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论文

真情;这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无论是课上的知识情感交流,还是课下的思想交流,教师都必须对学生充满一腔真情。情真才能感人,情真才能动人,任何虚情假意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只有情真,才会赢得学生的信赖。一句贴心话,一个会意的眼神,一句真诚地赞美,一个安抚的动作,都可以是教师表达真情的方式。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不能仅仅停留于生活物质方面,而应该是精神的、心理的,这样学生才会感到教师的心是诚的,情是真的,交流才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对所有学生都应一视同仁,让每个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热情;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一个人只有对工作充满了热情,才能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个教师也只有对教育工作充满了热情,才能把教学工作做好。而教师对工作、对生活的热情,势必会感染学生,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激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对生活对工作充满激情,时时刻刻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心态。他能够挖掘出蕴藏在每篇课文中情感,并引导大家去体会。这种激情不是形式上的,而是内在的充满张力的,即应保持含蓄的有节制的奔放,决不能滥用,更不能夸张,张狂或嚣张。它应该象中国的太极拳一样,刚柔并济,阴阳协调,既能收的拢,又能放得开。教师应该是一副热心肠,一片冷静心。他的热心肠会感染学生,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进而师生交流达到默契和谐;他的冷静心会让他理智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他都会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确保上课时充满激情,以求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具备了真情、热情和激情,才可以保证教学工作是从学生出发,为学生着想的,才可以在教学中适时、适当的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导引学生向往健康向上的情感

人之初,性本善。先天的东西,如果后天不加以培养,也会慢慢泯灭。情感也是如此。培养健康的情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贯穿一个人的生死全过程。青年阶段,人的心理生理未完全成熟,人生观正在形成,社会风气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因此,这个时期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社会等场所,凭借教材、报刊、文学、影视、新闻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教师可利用描写祖国优美山川和叙述祖国悠久文明的文字,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带领学生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可利用文学中描写亲情和友情的文字,引导学生体会、感悟并珍惜亲情和友情。可利用影片,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培养他们或喜或悲,或爱或憎的情感。利用“名人”的经历,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勇于探索,勤奋学习,超越自我等积极向上的情感。凡一切有情有感之文、之事都可为我所用。

2.煽情让学生产生向上的欲望

所谓“煽情”是指教师采用种种手段调动学生的情绪。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时,他会根据主观需要采取不同的态度。肯定态度时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否定时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煽动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情绪低落时,要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情感,产生学习的热情;情绪过于高涨时,要适当压制,不要使之嚣张。

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点燃学生学习的欲望,学习的热情。其次才是利用教材中的有情有感之文,去煽动学生向往那些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一切情感情操,摒弃那些消极颓废、消磨意志的思想观念。教师还可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节日、时事、身边要事煽动学生处于休眠期的情感,或强化某种情感。“九一八”“一二九”借助回忆历史,煽起爱国之情;利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煽起学生投身生活,勇于竞争的豪情,利用身边的先进人物的实际,煽起学生勤奋上进的热情。

3.帮助学生调节好情感

人的情感随时都会变化,而不同的情绪情感会对学习、工作产生不同的影响。积极的、良好的情绪情感有利于积极性的发挥,与利于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消极地、不良的情绪情感会使人消沉、萎靡不振。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让学生保持一份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情感,从而更好的学习。在学生对学习厌倦时,要引导他们“要想收获就必须付出”;当学生遇到挫折时,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现实,重新塑造自我;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要教育学生学会宽容;当学生满足于目前成绩时,要告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当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要教育他们要持之以恒,要坚忍不拔。

当然,学生健康的、持久的情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不可急于求成,一定要耐心、细心的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但学生处在一个平和的心态,拥有健康向上的情感,对生活充满信心,不怨天尤人,懂得进取之时,那他离成功就不远了。

02_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本站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