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离散数学的教学体会与探讨
编辑:清风徐来 识别码:24-1047052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23 19:24:02 来源:网络

第一篇:离散数学的教学体会与探讨

离散数学的教学体会与探讨

摘要:本文针对离散数学定义、定理繁多,理论性强,在计算机专业中有广泛应用等特点,通过知识点归纳总结、选择典型例题、引入实际应用案例和板书与多媒体结合等方法探讨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引入相关实验使学生把高度抽象理论与编程相结合。实践证明,最终能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目标。

关键词:离散数学;教学质量;实验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是许多计算机专业课的必备基础,而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该课程特点是概念多、理论性强、高度抽象,导致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往往感觉不到离散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具体应用,学习兴趣不高。

一、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根据本课程特点,在授课时要前后呼应,使学生形成一种离而不散的知识结构。例如:讲授代数结构时候,在集合、关系、函数等概念的基础上,研究更为复杂的对象――代数结构。在授课时要讲透重点和难点,应该注重知识点的归纳与总结,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这不但是了解知识体系的手段,也是促使学生养成深入钻研的习惯和培养开拓创新能力的必要步骤。

二、选择典型例题

离散数学中有些抽象的概念、结论和证明,学生反映较慢。如何选取适合学生的典型例题很关键,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如下:例题选择应该适合教学,即简单清晰有启发性,并且密切结合定义和定理应用,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背景,尽量与计算机专业课内容相关。

三、知识背景

对离散数学中某些理论的提出来源、解决的实际问题和最新发展方向进行适当介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对相关理论有感性认识。如:数理逻辑内容应用到形式语义学和人工智能。讲集合的时候跟学生介绍康托尔,讲关系的时候介绍笛卡尔。集合论中的二元关系是研究关系数据库的一种重要方法,在研究实体集中的域和域之间的可能关系、关系操作、关系分解的无损连接性分析、连接依赖等问题都用到其中的理论。

四、教学方法

虽然计算机网教平台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教学空间,但根据离散数学自身的特点(理论性强,逻辑性强),如果把公式推导及定理证明过程也以幻灯片的形式显示出来,教师只是看着屏幕讲,学生就只是在看证明,而不会追踪教师的思维过程,这种教学虽然方便了教师授课,但是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所以离散数学的教学,笔者建议应以板书讲解为主、课件演示为辅。

五、引入实验

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绝大多数院校只重视理论教学,很少开设或根本不开设上机实验课,导致学生不知道学这门课的原因和目的。根据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安排,一般要求学生掌握离散数学中的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结构和图论四大部分,针对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实验。如,第一部分引入真值表的求解方法及其在解决命题逻辑中的应用方面的实验。第二部分引入理解集合的运算规则、关系、函数性质的判定和等价关系构造等方面实验。第三部分引入代数系统在纠错码方面的应用。第四部分熟悉图在计算机上的表示和运算方法,且能够解决图论实际应用问题方面的实验。

六、结束语

总之,要把“离散数学”这门课教好,因素很多,但作者认为最主要的有以下两点:①教师要有较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这样讲课时才能融会贯通,才能引入相关实际案例,才能使学生明确相关知识在后续课中的应用,才能使离散数学理论与计算机科学发展方向相辅相成,紧密结合。②引入相关实验,使学生把抽象理论与程序设计联系起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应用。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追踪新科技的能力,以适应计算机科学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耿素云,屈婉玲.离散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_.[2]左孝凌,李为,刘永才.离散数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3]李盘林,李丽双等.离散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_.[4](美)Kenneth H Rosen.Discrete Mathematics and itsapp lications[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_.[5]吕国英,梁吉业.“离散数学”教学模式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出版社,202_.[6]陈友文,蒋桂莲.离散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软件导刊,202_.

第二篇:高中教学的体会与反思

我觉得目前提高学生口头表达交流能力的主要障碍有:

第一、学生不说。课堂提问,多以独词句回答;平日讨论,学生多以沉默参与。无论你如何启发,诱导,他总不开口。即使开口,说的话也不会超过三句,每句也不会超过十个字。学生的这种表现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说自信心不足,怕说不好丢丑,不敢说;说缺少参与意识,不愿意说;个性内向,不喜欢说,等等。学生不说你就没办法帮他提高。

第二、有些老师不重视。有的语文老师认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自开口说话就说汉语,还用练口头表达?所以在平日教学中几乎不进行表达训练。其实口头表达只是思维的一种外部呈现,我们进行表达能力训练,其本质是进行思维训练。动嘴其实是动脑。学生表达能力强了,就不会再畏惧阅读和写作了。

第三、学校不开专门的口头表达课。一般人觉得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应该在语文课上完成,不需要再另外开设口语课,所以都不开设类似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语文课堂的容量已经加大,再拿出课上时间让学生练表达不太现实。

我在平日的练习中是这样做的:

首先,在课堂提问时力求设置切入点小的问题。

不问“怎么样”,多问“是什么”“为什么”。先点名提问,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学生回答时,多肯定,多鼓励。等到学生对回答问题习以为常之后,就可以让他们自由回答问题了。开始时对勇于回答问题的同学要大力表扬,树立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其次,就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开口说话的兴趣和热情。

比如在班里开展小型的辩论会、演讲比赛,阅读课结束时组织一个总结体会交流会,让学生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收获,允许学生提前准备说话提纲,但不许念说话稿。渐渐地,学生就愿意并且急于开口说话了。也可以在课外组织和口头表达训练有关的社团。如辩论社团,演讲社团等。这就要借助学校的力量了。

当然学生的回答会出现好多问题,比如词不达意了,不会用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了,表达不得体了等等。这时候就可以进行思维训练了。

表达能力差首先是思维出了问题。思路清晰才能表达流畅。脑子里建立起逻辑思维框架才能思路清晰。所以应该先帮学生建立逻辑框架。

先让学生学会用关联词语。

首先课堂上我经常让学生用“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仅…而且…”、“如果…就…”、“与其…不如…”、“或者…或者…”、“无论…都…”、“尽管…还是…”等关联词语造句。或者进行关联词语替换练习。具体操作是这样的,拿出一句话来把各对关联词语分别填进去,体会它们语意的区别。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把“因为他学习成绩优秀,所以被评为三好学生。”这个句子展示给学生,让他们随意替换其中的关联词语因为所以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练习效果也非常好。让学生选关联词语填空。给学生一些关联词语,一些留有空白的句子,让其做填空练习。学生也比较喜欢这种练习。关联词语运用熟练了,思路就会清晰一些,表达就会条理一些。

再让学生了解一些逻辑常识。

比如三段论、假言推理、因果推理等等。可以用集中授课的方式讲给学生这些逻辑知识。这样在表述一个问题时才清楚才有逻辑力量有说服力。

只有通过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了,各方面的素养都提高了,才有说服力,才会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也只有在别人看到成效后我们的做法才可能获得认可和支持。这时,另外的两个障碍就有望扫除了。

第三篇:化工原理教学体会与思考

《化工原理》教学体会与思考

睢宁县中等专业学校艺术1部 徐大鹏

摘 要:在化工原理的教学中,注重研究内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各教学手段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和知识片断形成知识链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学生理论学习的效果。关键词:化工原理 理论教学 体会思考

化工原理是化工类专业的主干课之一,是一门以典型的单元操作为主要内容,以传递过程和研究方法论为主线的工程技术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掌握化工生产过程中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基本设备形式及其操作、设计的基本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打下牢固的工程技术和工程方法基础。该课程除理论教学外,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也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并重,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对学生而言,化工原理内容抽象,概念众多,公式繁杂,学起来难度较大,怎样让学生理解、掌握该课程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在化工原理课程中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的尝试,这里仅介绍教改过程中理论教学的体会与思考。

一、注重把握单元操作的内在联系

化工原理以“三传”为主线,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流体输送、传热、吸收、精馏、干燥等。在讲授化工原理时,我启发学生,单元操作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共有的操作,不同工艺过程中的同一单元操作,具有共同的基本原理和通用的典型设备。但是,不同工艺过程又各有特点。例如酒精的提纯与石油工业中烃类的分离,都是通过精馏这一单元操作实现的,它们遵循同样的传质原理,并都采用精馏塔,然而所用精馏塔及操作条件有很大不同。这样有利于学生建立起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

化工原理虽然不是将某个化工生产过程作为整体来研究,但它绝不是大量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和很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能量衡算、物料衡算、过程速率等概念贯穿于课程始终。如在流体流动单元操作中,通过对某一体系的能量衡算导出描述流体流动规律的柏努利方程。传热、蒸发及干燥等单元操作中,通过热量衡算计算冷热流体流量、热空气消耗量等。而流体流动中的连续性方程、吸收的操作线方程及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操作线方程均由物料衡算导出。在吸收、精馏和干燥等单元操作中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相平衡是描述过程的基本方法。过滤、传热、吸收等单元操作均涉及过程速率的概念,即过程速率等于推动力除以阻力。这样,过程强化即提高过程速率,不外乎从提高过程推动力和减小过程阻力两个方面来考虑。掌握有利于对知识点和知识片断的融合,形成知识链条。在教学中把各单元间内在的联系弄清,对相似的公式比较、讨论,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习题课是理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化工原理课程与化工生产实际联系紧密,如何将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各种工业过程,是该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理论教学中习题课显得尤为重要,上好习题课,既是对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检验,也是对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水平的考验,同时也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途径。我认为,习题课应达到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提高的目的。所以,首先从选题上应注重题目的思想性和真实性。我们上习题课或让学生做习题,如果选择的题目只单纯地考虑帮助学生掌握某个公式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必然会使学生拿到题目就机械地套公式,只要答案对了就算完成任务,毫无乐趣和成就感,且容易造成互相抄袭的现象,起不到促进对基本概念、重要观点的理解和吸收的作用。一次好的习题课,选题是关键。实践证明选题应该本着有近及远、由浅入深、因材施教的原则。其次,习题课也需注重授课方式,习题课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且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解疑。经过不断的尝试,我认为课前给出题目是较好的做法。这样学生和老师会一样精心地准备习题课,在课前试做过程中学生可以复习相关的公式和知识点,且可留给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充分的时间,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最后重要的一环是总结,恰当的总结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总结不能是习题课内容的机械复述,应是引导学生对习题课内容进行整理归纳,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使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更为清晰的过程。

三、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乃智力之母。兴趣是形成好奇心的基础,是一切创新动力的重要源泉,化工原理作为化工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初学者具有很大难度。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首要任务,而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在化工原理教学中,适当的将授课内容与实际相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简单管路、分支管路及汇合管路时,为了说明管路阻力对流体在管内流动的影响,可以引入城市供水的具体问题,提问学生如果你的邻居一用水就使得你的用水量受到较大的影响,这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对上课的内容也产生了兴趣。又如在讲翅片式换热器联想到暖气片,并提及室内供暖暖气片的设计问题;讲蒸馏原理联想到实验室中无水酒精的提取,学习蒸发原理联想到粗食盐的提纯实验等,这些直观实例,都能大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四、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

充分、恰当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利用化工过程单元操作录像片、动画库、化工原理多媒体教学软件、课程设计软件等媒体资源。把过去很难描述的设备结构、图解过程等利用动画和录像的形式清晰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图文声并茂,教学过程直观明了,引人入胜,使教学内容实感性增强,留给学生以深刻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大量信息通过视觉系统传授给学生,在精简授课学时的同时提高了教学效果。黑板和展台的辅助使用增加了教师的形体语言,方便了师生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课件、课程设计软件、习题课课件等软件充分体现了人机交互和网络交互,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也为欲深入学习该课程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同时,良好交互作用的教学软件和网络的使用,使教师从原来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并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在化工原理的教学中,注重研究内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各教学手段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和知识片断形成知识链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学生理论学习的效果。参考文献:

[1]姚玉英,等.化工原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2]王娟、钟秦、杜炳华.化工原理习题课教学方法的讨论.化工高等教育,202_.3 [3]孙炜、唐正娇、陈中.化工原理教学点滴.职业教育研究,202_.7 ·

第四篇:历史教学体会与心得

历史教学体会与心得

众所周知,历史学科在初中教学中是一门副科,因为和升学不挂钩,所以学生不重视。怎样在学生不重视的前提下顺利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学有所获并顺利地完成学业考试,是每个历史老师所要面对的并不轻松的问题。同时,教学创新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创新教学思路不断被开发。我结合自身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历史教学活动,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

大家都知道上副科往往面临课堂纪律的问题,但如果老师只单纯一味地强调学生要认真听而自己本身课堂内容又没有吸引他们的地方,他们会对这个学科更排斥反感,非但不听还会影响课堂纪律,所谓恶性循环。怎样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老师应该多花时间。使他们喜欢上历史课,有了兴趣才去学,这样课堂纪律问题也不会成为很大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我结合历史课的特点:整理相关的教学内容贴近社会热点,学生的生活。有选择的加以引用引导一些热点话题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也会起到提高学生兴趣的作用。

二、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

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不断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递者,历史教学也不再是过去那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简单相加,它开始向师生互教互学、共同发展的新型格局迈进。只有形成这种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消除畏惧、释放个性、发展潜能,同时营造出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以此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使整堂课的教学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学中,应非常注重激励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定势,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一般人对某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创新;反之,兴趣越大,问题越多,创新能力就越能发挥出来。因而,历史教学能否得到学生的认可,归结到最后还是在于一个“兴趣”问题。

三、联想式教学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 1

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这种以老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

四、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国家教学机构提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历史课程的最高目标。然而说教式、教条式、僵化的历史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导致历史教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历史素材,让学生在感知丰富、具体的史实过程中,其人文的思想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

五、尊重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的保障。

现代的初中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心理上更注重别人对他们的感受。当他们感受到你的尊重时,他们也能自觉自愿地接受你的教育和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即使在学生回答错误时,也是平心静气地指导他们重新认识和更正错误。这样,从上第一节历史课起,就要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合作关系和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建立起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我在今后课堂教学中还将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学习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促进他们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尤其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以上是我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在我的教学中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我愿意和所有的小学科的老师一样,为学校教学尽自己应尽的职责。

第五篇:教学大比武的体会与收获

常规中找点子 比武中磨本领

——教学比武的体会和收获

讲课是充分展示教师综合素养的舞台,同时也是磨炼教师的阵地,只有在不断磨炼与改进中才能迅速成长。因而教师必须在说课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认真备课,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

自“课内比教学”活动开展以来,聆听了不同年龄段老师、不同风格的课,收获良多,体会深刻:

二、学习经验,锤炼自己

听课和赛课,对于所有教师来说是个很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自己设计教学方案、进行课前准备、实施课堂教学和教师评议的活动,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然后找出改进的办法,并依照办法改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通过听课,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技巧,从中获得新的启发,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在比武赛场上,赛课教师风格各异,各有千秋。年纪大的经验丰富,上课游刃有余,水到渠成。中年老师方法独到,各有所长,让我们听课的老师情绪高涨,惊喜连连。年轻的老师敢于创新、大胆实践,使课堂朝气蓬勃。每位老师为这次的活动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在课堂上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赛出了水平,赛出了能力。

二、训练能力,展示自己

这次比武有领导、有教研组成员听课、更有同事观摩,一个教师知识是否丰富,教学能力是否全面,直接关系着你在领导和同行心目中的形象。教学比武的擂台实际上也是我们教师展示个人风采的舞台。我非常珍惜这一次的比武机会,也想尽心尽力地去做好它。

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从别的老师身上找到了很多闪光点,同时在自己亲历的讲课中,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如在教学设计上要更具匠心,教学语言有待进一步规范,板书还要多加练习等等。

三、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看到别的老师教学中的优点,自己就感到有压力,看到 别的老师身上的不足,就会与自己比较,寻找是否也有同样的问题,教学比武也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有的老师在教具的准备上下足了功夫,一上场就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给我们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课后,老师们互相讨论自己上课后的经验、收获和不足,能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或建议,争取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我今后的再次比武指明了方向。

总之,在这次活动中,我最大的领悟就是以后上课要多给学生说的空间、说的机会,多问学生“为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做?你为什么这样写?你的想法是什么?你还有什么想法吗?原来这次“比较学”活动不同于以往的“作秀”而是要寻出那些“平常中的优秀,优秀中的平常”。它就是要返璞归真,就是探讨在平时的常规课中如何渗透新的教学理念„„

离散数学的教学体会与探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