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编辑:繁花落寂 识别码:24-824110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05 00:54:0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论语《十则》教学案例

一、导言

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到底应该如何教?是不是都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来做,读一读、背一背、理解大意就行了?我个人认为,这得依据所选文言文文本的特点来定,标准里的要求是总体要求,是基本要求,是最低要求,这不应成为语文教师从事单篇文言文文本教学的桎梏。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思考”这面超验的旗帜下借助语言文字进行“聚会”的活动,这思考拒绝以某个在先的目的的名义而结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教学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文言文教学如何让学生进行大量实践呢?最为有效的一条就是把教学的触角伸到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去,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交际场中,进行场复原。这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是一致的。只不过,这种联系,是一种特殊的方式,我把它称之为场复原(回到原始状态)。

场复原,说简单一些,就是把教师与学生的 “思考”通过时光隧道送到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让这种“思考”接近更为原始的状态,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完全融合,进而让教师、学生在这种状态下进行交际,实施教学行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十则》的教学,若能采用这种方式,其教学必将产生特效。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所记多口语,文辞简古。其篇章虽有记事,但却简略;记言虽多,但却只是片言只语,且多为自言自语,有问语又有答语的少之又少。是不是孔门弟子的疏忽呢?在《论语》中将一句话的来龙去脉都记录下来的也有。这说明,他们是有意给后人留下空缺的。这个空缺,就是后人理解《论语》要旨的所在,也是后人思考的所在!我们知道:一个词语,如果离开了句子,就很难确定它的意义;一个句子,倘若离开了段落篇章,往往得不到正确的分析;一篇文章,要是不弄清其写作背景等特定的环境,便谈不上理解了其真正的文义。一句话,如果仅知道其字面意思,不弄清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为什么要这样说,那对这句话的理解也仅仅是走马观花。在对《十则》的教学中,我们如果能用 “场复原”的方法,把教师、学生置身于这句话产生的原生态中,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训练,是不是更有利于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呢?

二、设计思路

文本教学的基本策略是 “个性解读,对话生成”。文言文教学要把握好“度”:太浅,学生学得皮毛;太深,学生无法理解。对《十则》的教学,这个“度”以场复原为标。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穿越时光隧道,完成对原文本的修改或再创造;学生、教师这个复原的“场”中,对言语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实现平等对话。

三、精彩教学片段实录

师:《论语》写作体例为语录体,语录体一般由问语和答语两部分组成。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你能找出既有问语又有答语的一则吗?

生:第十则。

师:是谁问谁答?

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答。

师:请问,子贡问了一个什么方面的问题?他怎么问,孔子如何答呢?(学生思考了一会儿,有学生站了起来。)

生:我认为子贡问的这个问题是关于修身做人的。他这样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师:你能结合问语和答语的意思给大家以解释吗?

生:可以。用现代文翻译这一问一答,子贡问的就是 “有一词可以用来一生践行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宽恕”之心。所以,子贡的问题是关于修身做人的。

师:是呀!你的思考严密,也很正确。谢谢!请坐!

师:同学们,孔子对弟子的教育正是通过他与弟子的问答式对话进行的,《论语》记录了孔子和弟子的言语。课文《十则》中的其余九则仅有答语,没有问语。假若你是孔子,你能回想起当时你给学生提的问题吗?假若你是孔子的学生,你能回想出你当时向老师提的问题吗?

(教师依据全班同学自然分组情况,由第一大组完成第一、三则,由第二大组完成第二、八则,由第三大组完成第四、五、六则,第四大组完成第七、九则的问语设计。先独立思考,再前后四个同学一组讨论修正,形成统一意见。由中心发言人汇总讨论结果,准备发言。)

师:下面,我们来听听大家学习的成果。(第三大组多人举手,我点了一人发言。)

生:第四则,仅有孔子的答语,我们经过讨论认为,答语回答的是学习方法中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这一问题。所以,问语应这样设计,“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师:那你能如同第十则那样,把你加入到问语之前吗?

(生有点不理解。师提示:第十则中是谁提问的?学生答,子贡。师提示,这时是你提问,你应将自己的名字加到问语之前。是不是?生笑了。)

生: XXX问曰:“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齐):同意!

师:下面,请让我们回到春秋时期,我当孔子,你做学生,全班同学担任旁白,我们来进行问答对话。

(学生旁白: XXX问曰。)

生: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学生旁白:子曰。)

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师生逐一完成其余八则的问语添加,学生、师生之间采用古人问答时的语气语调进行问答训练。在对话过程中,师生对第一则,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即认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的是学习方法中温习的快乐,“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的是会学友,后一句则讲人的修养问题。三句话三层意思,层层递进。)

四、教学反思

笔者曾多次执教《十则》 ,先前由于思想未认识到这个层面上来,也就是采用“读一读、背一背、理解大意”的思路,把这节课“忽悠”过去了。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之后,我对我以前的做法进行了反思,认为联系生活不够。如何联系生活呢?笔者结合自己提出的“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进行了再思考。我发现,我过去在处理文本的时候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对《论语》中话语产生的背景缺少关注。二是联系生活的方式不对。如果运用语文交际场的观点,我就应该让学生、教师穿越时光隧道,置身于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在这个特定的场中进行语用交际!如何做呢?选文的第十则刚好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于是,我大胆地实施了我的设想。没想到,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种教学,将传统的逐句析文义、师生的机械分析变为教师与学生的对文本之象的个性解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中完成对《十则》中每则的个性化修改和创造,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达到了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这种设计是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的,从实施的过程来看,教学策略也是完全正确的。这节课结束后,我无比兴奋。一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角色的置换而产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行为的高度自主性,让我体会到了新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所产生的魅力。二是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了富有创意的修改和再创造,这使得学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 “学习的主人”。三是教师与学生组成了“学习共同体”,教师教的成份明显比传统式少多了,教师也轻松了许多。

当然,这种策略并不是适用于对每篇文言文的教学,这又反映出 “场复原”式联系生活法的局限性。可针对《十则》而言,这种方法又是最恰当不过的。但这种教学是不是又超出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了呢?没有超过吧,我想。

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中心发言人发言时,常出现 “我认为”而不是“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要知道,小组讨论的成果应是小组所有成员一起探究的结晶,怎么能让中心发言人一个人独享呢!但对于这一点,只要我们做教师的,在课堂上多多提醒就行了。

编辑短评:

作者对于《 <论语>十则》的教学确实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并能够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还有教学反思。课改需要这样既有理论又能实践、既会教书又会作文的老师。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语文课堂上师生对话要有实效性

案例背景: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效率高低取决于对话过程中的有效程度。而当下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存在的问题令人堪忧。

一、虚假对话

教师有一系列预设问题和预设答案,学生揣摩教师意图,给教师以想要的答案,学生是教师思想和教参答案的代言人。

二、精英对话

在这种对话中主角是少数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学生而多数学生只是看客,课堂中的对话只是几个精英学生在表演着思维的艺术体操,其他学生则冷眼旁观。

综观以上现象,试问:何谓有效对话?如何做到有效对话?以下案例来源于本人执教的《唐雎不辱使命》,在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课堂对话的有效性,从而使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案例描述:《唐雎不辱使命》是九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文言文学习,大多数学生觉得繁琐无味,理不清的字词,释不完的句意。一开始我也想因循掌握字词、疏通文意、品析人物的模式进行教学,然而在讲到唐雎以“布衣之怒”应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慷慨陈词自己将效法专诸、聂政、要离与秦王同归于尽时,一个声音打破了平静的课堂„„

生1:老师,我觉得唐雎不会真的去死,他不过是吓唬吓唬秦王罢了!(一下子全班炸开了锅,很多学生在喊:“随时可能会死”,一生干脆站了起来„„)生2:反对!唐雎说完话后就“挺剑而起”了,表明他已经想要和秦王拼个鱼死网破了。师:唐雎到底只是吓唬秦王还是真的想和秦王同归于尽呢,我们首先看看,他怕死吗?生3:唐雎不怕死,文章第一小节已经说到“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已经不高兴了,此次出使秦国本身就带有一定危险性。生4:唐雎不但不怕死,似乎还有点故意激怒的味道呢,因为他说“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口气很强硬,让秦王“怫然怒”。师:秦王好惹吗 ?他是怎样一个人?生5:骄傲自大,蛮横无礼的一个人。师:那面对秦王,唐雎退缩了吗?生5:没有,而是非常冷静沉着,和秦王正面交锋。师:秦王的反应怎样?生6:秦王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色挠,长跪而谢之”。师:虽然我们无从考证当时的唐雎内心的想法是什么,是吓唬吓唬秦王还是真的想和秦王同归于尽,但从这场智勇斗争中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唐雎?生7:很有胆识!生8:智勇双全!生9:不畏强暴,有勇有谋!案例分析:

(一)有效对话的实现需要教师注意课堂生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变动。”(《给教师的建议》)。在案例中,原本打算在逐段分析内容的同时品析人物性格,但由于一个另类声音 “老师,我觉得唐雎不会真的去死,他不过是吓唬吓唬秦王罢了”打破了按部就班的课堂,引发学生对“挺剑而起”的争论,如此一来不仅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探索热情,在对话中唐雎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逐渐饱满、立体起来,学生对唐雎这个人物的理解也更全面更深刻了。

(二)有效对话的实现需要教师加强问题引导。案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事实上很难下定论这到底是古人的一种外交技巧和智谋还是他誓死捍卫国家的决心,因此我觉得没有必要让学生对问题本身纠结不清,我另辟蹊径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唐雎,到对话结束,问题的答案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感受到唐雎那过人的智慧和胆识。因此,在我们的教学对话中,教师依然不可放弃的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这个重要角色。

华东师大的彭玉华老师说:“在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课堂理念,即课堂动态生成的,充满变化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场所,是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场所。”期盼有效对话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产生活力,显现魅力。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与改革中,以高度的创新精神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和听课与评课,本人认为在教学中要锐意进取、大胆创新,既要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之中,又要谨防流于形式。我初中语文教学创新从以下案例《春》予以肤浅分析,愿与同仁共勉。

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一方面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方法指导下,不断有“疑”,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便是教师设“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因此,在这节课里,我便设置了以下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根据“两名同学介绍的背景,结合这首诗的标题,大家想一想,这散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作者这种对“春的喜爱”’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能不能举例说明?”通过这几个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把握这首诗的思想情感,欣赏了本文美的情感,离突破本文难点又前进了一步。在把握这首诗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继续设疑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这篇文章‘美’的地方还不止这一点,还美在它的语言它的富于音乐性上。请同学们就这两点做简要分析。”这一问题的提出以及学生的回答,更突显出学生对这节课的难点——朱自清的散文风格:节奏整齐、押韵和谐;音节抑扬、结构反复;语言清新、流畅自然;比喻新鲜、准确生动——的掌握更进一步。

教师的设疑犹如溪水中的踏脚石,但想要真正度过溪水,就必须依靠学习者自己的努力。这就是指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的自主探究意味着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学习;也意味着学生逐渐摆脱了对教师、教参的依赖,有自己的观点、看法,变得独立和有所创造,这正是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施的具体表现和创新教育所取得的成效。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案例

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及学习的热情。教师:

1、从网上、报纸上查找有关“阿波罗登月计划”及“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有关资料,制作课件。

2、制作教具:火箭飞船模型。

3、准备两个大小不等的地球仪。

学生:

1、阅读有关书籍,也可上网查找有关月球资料,为更好的理解课文做准备。

2、查找有关“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有关资料。这是一篇纪实报道。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过程。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文章所记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通过拓展迁移,联系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一重大事件,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和爱国的热情。

用大屏幕显示一张航天员在月球上拍摄的地球图片,导入新课。

二、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内容

①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②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③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以上问题可以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

然后由学生各组代表发言,并由其他组的学生补充,发言后教师可以总结评点: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登月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归来。3.实物演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将两个大小不等的地球仪放在讲桌上,大的假设为地球,小的假设为月球,然后选派两名学生上讲台演示登月全过程,演示过程中有不完善之处,其他同学补充。通过演示进一步感知文章内容。

三、研读赏析,激发兴趣

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质疑并共同探究,深入体会。

①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②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对以上问题,小组研讨并在教师指导下达成共识: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76万公里,历时195个小时。宇航员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树立纪念碑,安装摄像机,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月震仪,插上美国国旗,与尼克松总统通话等。3.课件展示,形象直观激发兴趣

课件展示月球及月壤、月岩的图片资料。宇航员登月后采集月壤、月岩,安装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及月震仪图片资料,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4.合作学习: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最后一句话怎样理解 学生齐读讨论后,在教师指导下达成共识,“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人类不会局限于地球,人类的未来是美好的,这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更使人类航天技术的巨大飞跃。

①本节课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方面,设计了如上几个环节:默读、构画、讨论、演示等,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便能把握好课文内容,起到了强化作用,并为后文的研读打下了基础,尤其是实物演示这一环节,调动了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事半功倍,收效很好。②有关月球的图片资料及宇航员登月后所做工作的图片资料,形象直观,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由于教学时间把握不太好,在实物演示这个环节,尽管学生热情很高,却因教学时间有限,只选了两个同学,使一些同学留下了遗憾。

课件展示月球图片,引导学生想象。

1.想像一下,月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2.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3.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4.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教师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和幻想。教师也可以做调整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水,一片荒凉死寂;科学家采集土壤、岩石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宇航员的高空感觉,是失重、头晕、呕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类的一大隐患。

二、教师补充介绍有关知识:《月球探测小史》、《开发月球的三个理由》

1.“„神舟五号‟知多少”知识竞答。①“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过程的动画演示; ②“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过程的图片资料演示。3.探究:我国探月有可能实现吗? ①学生介绍有关资料;

②教师补充介绍:《我国探月工程有望三年实现》、《“嫦娥一号”绕月工程将实现四个科学目标》

4.延伸练习: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象,写一篇短文:《我驾飞船登月》 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这次登月已有三十多年,而我国的航天技术到目前仍无法登上月球。但随着我国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代号为“嫦娥工程”的中国月球探测计划,预计将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愿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也期待着我国的登月计划早日成功。①本节课通过第一个环节,培养了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补充介绍的资料丰富了学生知识,开阔学生的了眼界。

②关于“神舟五号”知识的竞答及课件的演示,不仅直观想象,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同学们爱国之情,对航天英雄的仰慕之情,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有利于学生的心里品质、道德品质的培养,这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③有关我国月球探测计划的资料介绍,进一理步激发了同学们的自豪感,增加了学习的动力。总之,通过上述内容,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了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将课文知识引入现实生活。

①学生们因条件所限,查找的资料不够丰富。

②限于教学时间,有许多同学没有机会展示自己所找到的资料。纵观本节课,教学课件的运用确实为教学增色不少。

第五篇:初中语文案例分析

初中语文备课与案例分析

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今天下午的学习活动安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针对目前语文备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五环节个性参与”阅读教学模式,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芦花荡》的备课为例,与大家一起交流语文备课的过程与方法;二是现场备课及研讨,每位教师在下午学习结束前上交一份阅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的几大环节中,备课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建设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无论教学怎么改革,都不应淡化备课环节。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对于如何备课,实话说相当一部分教师,包括我,平时的备课其实很简单,甚至有些应付,抄旧教案,在网上下载,教案是一种形式,基本与上课脱节。在检查中,也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没做进一步地深入细致的研究。经过暑假的学习、反思,资料的充实,特别是假期中的两次集体备课与试讲,在教研室李主任、隋主任、于老师及其他专家的指导下,我对如何备课有了自己的理解,思路渐渐清晰起来。今天,对备课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备课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希望能对老师们今后的备课有所帮助。

下面分四个部分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撰写教案前的准备。

二、教案的撰写。

三、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处理。

四、教学后的反思。

一、撰写教案前的准备。

撰写教案前应从学课标、备教材、备学情、备教学策略、备教学资源五个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1.学习课程标准,理解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作为教师必须要领会课程标准对教材、教师、学生的要求,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备课与教学。与传统课程环境相比,新课程环境下课堂教学的突出变化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我们对语文学科的课程定位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基础”。“一个目标”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包括哪些?特级教师王崧舟校长概括为五点:一是基础的语文情感,二是基础的语文习惯,三是基础的语文积累,四是基础的语文技能,五是基础的语文知识。钱梦龙先生也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对母语的情感态度,二是语文能力,三是语文知识,四是文学审美趣味和能力,五是文化视野。“两个基础”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关于阅读教学,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全新的理念,认为:“阅读是学生个性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能力是怎么来的?不是教师讲出来的,是学生悟出来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要把阅读的权利下放给学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充分尊重学生的体验也感悟,尽管这种理解和感悟不成熟,相信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知识的积累,对文本的理解会逐渐深入,有更深的理解与体会。当然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有很强的耐心和宽容,也许这样会暂时影响教学成绩,但从学生的发展来看,你是功德无量的,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我们也要反对另一种倾向: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完全放任,即使理解错误也不予纠正,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对于学生回答的明显错误,教师一定要纠正,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获得正确的知识,掌握思考问题的切入点和正确方法。

根据对课程理念的理解,我在《芦花荡》的教学设计中,首先把握小说这种文体的体裁特点,着力从学生的概括能力、故事的复述能力、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进行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自学、合作、探究能力的训练,使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与教师、同学、文本的对话中有新的感悟和思考,形成新的问题,并能合作解决问题,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要让《芦花荡》中的知识、情感完全通过学生的过程体验走近学生,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些设计理念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深入研究教材,创新使用教材

对教材的分析要仔细阅读课本每一单元的阅读指导和每一篇课文的课前导读,生成自己的理解,也可以借助教学参考书和网络,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分析教材主要包括一下几点:(1)本课教学内容在本单元乃至整册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意义,教材的前后联系及其编排意图;(2)把握教材的内容安排,吃透教材的潜在点:第一是要吃透字、词、句、段的特殊含义;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吃透字词句段的特殊含义,有助于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找到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是透过字词句段实现的。第二是要吃透每一篇课文的鲜明特色,包括思想意义和写作技巧;第三是要吃透教材“写的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的三步设问;(3)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其确定的依据以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等。什么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就是知识网上的结和网,即带共性的知识和概括性、理论性强的知识,抓住这些知识就能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什么是教学难点?它是由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及生活经验的不同而决定的。通常来说,那些与生活实际太远的、太抽象的、过程太复杂的教学内容可称之为难点。同样的知识点,在初一是重难点,到初三就成了一般的知识点了,学生理解起来可能容易多了。在听课中,经常看到有的教师从初一到初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一样的,这就是重难点把握不准。

以《芦花荡》为例:《芦花荡》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共六篇文章,都是战争题材的作品,从体裁上看,有新闻、诗歌、小说、散文等,从内容来看,有记叙正义战争的胜利,有谴责非正义战争的残暴等等,学习本单元,就是要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感人的人物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富有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评价,要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芦花荡》是一篇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里的故事,跟其他几篇文章相比,本文情节性更强、人物形象更鲜明,景物描写更形象,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是这篇小说的主要的艺术特色。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穿梭着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老头子,正是因为有了他,敌人对苇塘里部队的封锁不起丝毫作用。作者孙犁用他清新流畅的笔墨勾勒出了主人公自信、自尊、爱憎分明的鲜明性格。老头子是中国抗日军民中极其普通的一位,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自尊和聪明顽强,应引导学生透过老英雄的形象,联想到苇塘里豪迈乐观,不怕困难,不畏艰险,斗志昂扬的抗日队伍,更由此联想到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当时英雄的中国人民浴血抗战,保家卫国的历史画卷。教学这篇课文,分析老英雄的思想性格是重点,首先要把握他的爱与憎,智与勇,其次要把握他的性格的多重性,对他的“过于自信自尊”,要作实事求是的分析。同时根据这篇小说叙事、写景、抒情的特点,探究小说的传奇色彩是怎样造成的,探究景物描写起了什么作用。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对事件的分析,情节的把握来让学生正确理解老头子性格的多重性;通过主要词语、段落的分析、比较来探究景物描写及其作用。叶圣 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使用教材的时候,教师要敢于超越教材,创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把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思路,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整合与取舍,正确使用教学参考书,备课中不照搬教学参考书,不照抄旧教案、网络教案,努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关于“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与大家共同分析一个案例,希望从中给大家一些启发。

案例链接:

教材的‚教‛与‚用‛

选自《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

[教例一]

师:(指名读课文第四节)说说海伦〃凯勒是怎样学习盲文的?

生1:(被指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师:是这一句吗?

生2:‚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师:怎么那么笨,难道找不着吗?

生3:(冒着风险站了起来)‚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

师:回答完了吗?

生:(学习委员站了起来)‚她是这样的如饥似渴,以至小手指都摸出了血。‛

师:终于找出来了。那么,这说明海伦〃凯勒学习怎么样呢?

生:(齐答)刻苦!

师:对!(和教案上相符,于是板书)刻苦。我们一定要学习海伦〃凯勒的刻苦精神。[教例二]

师: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逐字逐句地默读课文的第四节,反复品一品,哪些地方令人感动或者令人为之一震,随手画下来。对此,你一定会心潮澎湃,有自己独到的感慨,不妨写下来,然后交流,好吗?

(学生充满着无限的阅读期待,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潜心会文。五分钟后)

师:让大家分享你的阅读收获吧,请各抒己见。

生A:海伦〃凯勒‚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以至小手指都摸出了血。‛这种刻苦用功的精神令我感动!相比之下,我在学习英语记忆单词的时候,就缺少这种恒心与毅力!

师:结合自身谈体会,很真实。

生B:‚拼命摸‛、‚不停地写‛、‚摸出了血‛,这些字眼儿的背后是一种坚韧,是一种执着。

生C:海伦〃凯勒默读盲文那感人的一幕,使我想起了因患血管瘤而高位截瘫的张海迪,她躺在床上,对着镜子,念外语单词,以至于嘴唇都磨出了血泡。

生D:这也使我想起了被卢伽雷病困在轮椅上三十余年的科学巨匠霍金,想起他艰难地敲击键盘敲出了震古烁今的《时间简史》,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师:你们的谈话使我想起了耳聋后的贝多芬。耳聋,对常人而言是部分世界的死寂,对音乐家而言是整个世界的毁灭!‚整个世界毁灭了‛,而贝多芬依然挺立,他用牙齿衔着指挥棒放在键盘上,用心灵感应每一个音符,捕音为凤,谱曲为凰,向世界,向冥冥中的命运抗争,奏响了他的《英雄交响曲》!其实,像司马迁忍受宫刑写《史记》、梵〃高在精神分裂状况下创作《向日葵》……经历过很大的痛苦,才使他们从平凡走向伟大。诚可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

师:那么,从海伦〃凯勒、张海迪、霍金、贝多芬、司马迁身上你们得到 什么启迪呢?

生1:痛苦是伟大的开始。

生2:一个人战胜敌人一千次还不如战胜自己一次。

生3:身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残。

师:我们应该心存感激,感激无数身残志坚者给了每个肢体健全者更多的直面苦难时的坚守、乐观与勇气![评析]

教例一在我们的课堂中并不少见,教师牵着学生走,把学生引入事先设计好的‚圈套‛,学生的思维必须跟在教师的后面,不能有丝毫的偏离,在这里,学生的任务就在于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内容,完成教材的知识要点,这就是单纯地‚教教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被剥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悟被禁锢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被扼杀了,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强加在了学生头上。学生长久的生活在如此沉闷的课堂,学习兴趣、创新能力都会消之殆尽的。

教例二充满了智慧与灵性,教师让学生自由品味,与文本对话,从文本中的人物联想到与之相类似的古今中外的人物事迹,通过师生对话,思维得以开阔,思想得到启迪。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不仅仅局限于文本,而是由文本走向阅读实践,联想到自身,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了情感熏陶。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是一种教学理念的转变。从宏观的角度讲‚用教材教‛,意味着教学不仅是教书本知识,而且是哺育人精神成长;从微观的角度讲‚用教材教‛,意味着引领学生与教材文本对话,并从中汲取精神营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教例二‛的‚用教材教‛昭示我们:还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时间,就是归还学生阅读主体的权利;还学生阅读对话的空间,就是归还学生独立思考的自由;还学生交流对话的机会,就是归还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天地。

要达到‚用教材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用课程理念来指导自己,进行充分的预设,同时教师要多读书,成为博览群书的‚杂家‛,指导学生多读书,开阔视野,在课堂上自由发挥,任意驰骋。

3.关注学生特点,尊重心理需求

分析学情应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已有的知识基础、学习障碍、学习难点等几个方面去思考。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掌握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现状、智力状况和生活积累,学生已知什么,想知什么,什么是难点,教师要心中有数。二是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普遍认为,初中学生心理特点主要有:感知或观察事物的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和概括性都有所发展和加强,但还缺乏抽象性和概括性,初中生的注意往往和兴趣联系在一起;他们喜欢怀疑、争论、不肯轻信和满足于教师、家长和书本上的意见、结论;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和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把抽象思维能力引向更高的阶段。三是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准学生的兴奋点,让教学更亲切的走近学生。把学生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以学生的需求为目标,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引导学生成功步入“最近发展区”。

《芦花荡》为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七年级的学生对于中国抗日战争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学习这样一篇文章就能结合历史知识,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是一篇小说,故事情节很吸引人,而且富有一定的传奇色彩,学生极为感兴趣,再加上本篇小说的三要素很突出,对于学生掌握小说这种文体很有帮助。所以学生学习这篇小说比较轻松。我们班级的学生经过初中一年半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教师与学生磨合的比较融洽,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小组合作探究有了明确的分工与程序。在教学中从复述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切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个性化阅读,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沉浸、体验、感悟、思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上都获得发展,从而让文章真正成为提高学生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凭借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载体。4.选择有效方法、培养良好习惯

教学策略主要指教法与学法的选择。重点考虑如何科学选用合理先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关注如何指导学生会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文本特点、教师素质、学生学情等,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发挥学生个性,不能盲目套用某一教学方法。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分组教学法、自学指导法、研究性学习法等。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改善学习方式,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依据自己的体验、感受与发现,主动地与文本、作者对话,与同学老师交流,逐步形成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之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教学理念、学习方式,而不能将其理解成教学模式,该用则用,不该用则不用。例如合作学习,不是什么内容都需要合作,有的是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己能解决的就没有必要合作。又如自主学习,是在教师主导的前提下的自主,而并非漫无目的,自由放纵。

5.教学资源的准备包括学生的课前准备、教师教具及课件准备。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