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贵州省省情
编辑:风华正茂 识别码:24-696610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16 04:02:04 来源:网络

第一篇:贵州省省情

贵州省情作业

一、填空题:

1、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3、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4、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5、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千米。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

6、贵州的史前文化是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

7、为了扭转“大跃进”造成的被动局面,从1961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8、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2003年12月31日共设了(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和(87)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

二、单项选择题

1、从面上看,全省最高处是(A)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黎平

2、贵州从面上看,全省最低处是:(B)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黎平

3、贵州从点上看,全省最低处是:(D)A、赫章韭菜坪

B、玉屏

C、威宁

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4、贵州最大的河流是:(B)

A、綦江

B、乌江

C、南盘江

D、清水江

5、贵州省内危害最大的灾害性气候是(A)

A、干旱

B、秋风

C、凌冻

D、冰雹

6、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D)

A赫章

B 玉屏

C 威宁

D 铜仁

7、(B)是贵州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

A、自然生态比较脆弱

B、喀斯特地貌发育

C、高原山地

D、盆地

8、贵州水资源丰富,居全国第(D)位

A、7

B、8

C、9

D、6

9、在贵州省总面积中耕地面积占(C)。

A、43、55%

B、9.38%

C、26.68%

D、3.6%

10、贵州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在:(C)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1、(C)文化能证明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A、北京周口店

B、山西西侯度

C、贵州黔西观音洞

D、旧石器文化

12、“一五”计划时期,贵州的建设主要以(D)为重点。A、工业

B、商业

C、服务业

D、农业

三、多项选择题

1、认识贵州省情的目的意义是(ABC)

A、是实行科学决策的需要

B、是培养各级干部和教育各簇人民的需要 C、是实行对内对外开放的需要 D、是行政区划的需要

2、贵州除了(ACD)以外,均为石灰岩等酸质岩石发育的喀斯特地貌。A、赤水

B、黄平

C、雷山

D、榕江

3、贵州省主要的气候灾害有(ABCD)

A、干旱

B、秋风

C、凌冻

D、冰雹

4、贵州流域面积10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ABD)A、赤水河

B、綦江

C、珠江

D、乌江

5、贵州自然的有利条件是:(ABC)

A、多种土地资源与多种气候资源相结合,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衍生长

B、受地形影响,沟壑纵横,河流较多,河床较陡,天然落差较大,水能资源比较丰富

C、在地质历史上,经历了活跃的地质构造运动,成矿条件优越 D、千资百态的岩溶奇观,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资源

6、贵州自然条件的不利因素是:(ABCD)A、自然生态比较脆弱

B、可耕地资源数量少,质量不高,水土资源不配套

C、灾害性气候较多,对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威胁较大

D、层峦叠嶂,河谷深切,极不利于交通运输和通信事业的发展

7、贵州是中国(BC)三大产区之一

A、重晶石

B、铝土矿

C、磷矿

D、黄金

8、贵州水资源有以下特点(ABCD)

A、资源丰富

B、时空上分布不均匀

C、岩溶水分布广、水量丰富

D、贵州地表天然水质良好

9、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种文化类型是:(ABD)

A、北京周口店

B、山西西候度

C、盘县的大洞遗址

D、贵州黔西观音洞

10、贵州土司制度的主要特征是:(BCD)

A、流官

B、世官

C、世土

D、土民 11、19世纪中叶,贵州人民掀起了一系列的“反洋教”斗争,主要有:(BCD)A、安庆教案

B、青岩教案

C、遵义教案

D、开州教案

12、邓小平视察中国南方时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BCD)A、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B、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C、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3、20世纪90年代,贵州开始制定和实施“三大战略”,具体是指:(ABD)A、科教兴黔战略

B、开放带动战略

C、计划生育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问答题

1、贵州省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0-17页)

一、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山区自然条件

二、多民族团结合作的社会环境

三、发展潜力巨大的社会经济

2、简述贵州地貌的地域差异。(19-20页)

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和形态组合的总称。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贵州地势可分为三级阶梯: 西部大方、织金、普安等地以西,是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东部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是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中间广大地区为第二级阶梯。

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黎平水河口出省处,海拔148米。

地貌区域差异:

1、东部山地丘陵区。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以东,地势东高西低。沟岩发育、水网密集,地表分割破碎,山地和丘陵地貌显著。适宜发展农业,但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2、北部中山峡谷区。包括大娄山以北,地势南高北低。以中山峡谷地貌为主,丘陵、盆地、岩溶洼地有零星分布。适宜发展林业,但河水和地下水较难利用。

3、中部山原丘陵盆地区。包括黔西、织金以东,黄平以西,绥阳以南,镇宁、惠水以北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又从中部向南、北倾斜。以山原丘陵洼地和山原丘陵盆地为主。是贵州粮食和经济作物主产区。

4、南部山地河谷区。包括苗岭中段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地貌以中、低山河谷为主。适宜发展亚热带作物和林木。

5、西南部山原丘陵地区。包括普安以南,望漠以西,南盘江以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貌以丘陵盆地和峰丛横谷为主,有部分中低山河谷和峰丛山地,岩溶湖分布较多。适宜农、林、牧业发展,南部河谷区适宜发展亚热带作物和经济作物。

6、西北部山原山地区。包括盘县、晴隆以北,黔西、织金以西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是全省最高地,大部分地区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是典型的山原山地地貌。这里林牧业发展潜力较大,但水土流失严重。

3、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47-51页)

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一是在贵州建立了行省,使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二是在贵州大规模推行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发,使贵州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一、行省的建立明代朱元璋统一中国后,加强了中央集权,设承宣布政使司掌管地方行政,都指挥司掌管军事,提刑按察司掌管刑法。为了加强对西南的统治和巩固边防,1382年朝廷在贵州设都指挥司,这是贵州第一次建立的省一级军事机构。1413年设贵州布政使司统辖8府4州,贵州正式成为全国的一个行省。1417年设提刑按察司,至此贵州“三司”具备,实行“军政分管、土流并治”。

二、大兴屯田,推动贵州经济发展明代在“移民就宽乡”原则下实行屯田制,使人口从稠密地区向地广人稀地区流动。屯田分为军屯(给卫所官兵发屯地、种子、耕牛、农具等“且耕且战”,以足军粮);民屯(是政府将稠密地区人口和罪徒大规模移向贵州组织开垦荒地);商屯(是商人招募流民在缺粮卫所附近屯种)。明代的屯田,推动了贵州的开发。大批移民进入贵州,开垦了大量土地,也带来

第二篇:贵州省省情

第一章 贵州基本省情

第一节 贵州概况

贵州简称“黔”或“贵”,辖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共有88个县(市、区、特区),国土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其中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总面积的55.5%,2012年末常住人口3484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6.1%,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人民勤劳、少数民族聚集、发展潜力很大的省份。

一、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

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活动,有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黔西观音洞文化”,晚期直立人的“桐梓人”,早期智人的“水城人”和盘县“大洞人”,晚期智人的“兴义人”、普定“穿洞人”、桐梓“马鞍山人”、“白岩脚洞人”和安龙“观音洞人”。春秋以前贵州大部分地区属于“荆楚”的黔中地区,秦朝曾在夜郎地区设郡县、置官吏,公元前28年—前25年郡县制在今贵州地区最后确立,宋朝开宝年间“贵州”开始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贵州布政使司建立,使贵州成为当时全国13个行省之一。清朝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四川统属遵义府改隶贵州,毕节以北的永宁(今叙永)划归四川,广西永丰州(后改为贞丰)、荔波,湖广平溪(今玉屏)、天柱划归贵州,大体形成了今天贵州的地域范围。

贵州文化灿烂,早在夜郎、秦汉时期,有舍人著《尔雅注》三卷,尹珍开“南域之学”传播中原文化。明初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开设“龙场九驿”,稳定西南政局。明正德三年(1508年),王守仁谪居龙场(今贵州修文县城),成就“心即理”和“知行合一”学说。戊戌维新运动中,贵州96名应试举人参加了“公车上书”,占全部上书人数的六分之一。“五四”运动爆发后,涌现出了邓恩铭、王若飞、周逸群等早期共产主义战士。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抗日战争时期,贵州是大后方、西南大通道,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1949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贵阳。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境内有乌蒙山、大娄山、苗岭山、武陵山四大山脉,山地和丘陵占全省面积的92.5%,喀斯特(出露)面积为10.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是喀斯特地学的天然百科全书。贵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温和湿润,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贵州四季分明、春暖风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全省

日照时数在1200小时—1600小时,年均气温在14℃—18℃,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在1100毫米—1300毫米之间,气候十分舒适宜人。

贵州资源丰富,全省能源资源以水能和煤炭为主,具有“水火互济”的优势,长于10公里或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984条,煤炭保有储量500多亿吨,是“西电东送”的重点省份。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全省已发现矿产(含亚矿种)128种,其中76种探明了资源储量,与能源的配位组合良好,具有十分优越的开发条件。全省有野生植物3800多种,野生动物1000多种,是全国重要的动植物种源地和中药材四大产区之一。境内自然风光优美、民族文化灿烂,奇山秀水、瀑布峡谷、溶洞石林等构成了迷人的“天然公园”,有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彝族、土家族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被世界旅游组织原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先生称赞为“文化之州、生态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

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情况

2012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拼搏,迎难而上,按照“稳中求进、提速转型”的总基调,着力保增长、调结构、增活力、惠民生、促和谐,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持续向好的态势,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全省生产总值6802亿元,增长13.6%;财政总收入1644亿元,增长23.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14亿元,增长31.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753亿元,比上年增加50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809亿元,增长5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9个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比2009年翻一番以上。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630公里,60个县实现高速公路连接,与周边省份的高速公路通道基本贯通,县县通高速公路项目全部开工,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070公里,在建铁路1485公里。全省有贵阳干线机场和安顺、荔波、兴义、黎平、铜仁、遵义六个支线机场。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0.64亩。

三是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0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53元。投入18亿元启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对10.13万人进行搬迁。全省共有农村低保对象513.77万人,平均保障标准提高到每年1635元,共有城市低保对象53.05万人,平均保障标准提高到每月311元。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对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户实行粮食救助。

三、“十二五”发展思路及展望

2012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国发2号文件。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坚持科学发

展、奋力后发赶超,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贵州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党的十八大后,我们及时召开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按照党的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全面小康“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决定在全省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把以县为单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400元(约合5000美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约合3000美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00元(约合1000美元)以上作为三项核心指标,坚持实实在在、群众认可,不以省的全面小康代替县县建成全面小康,不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不简单以指标数值代替老百姓直观感受,努力建成一个不含水分的、群众得实惠的、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2017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4%左右;工业经济比重提高到44%、城镇化率提高到46%、民营经济比重提高到55%、县域经济比重提高到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4%和16%。

我们将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国发2号文件精神,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部署,继续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坚持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坚持走追赶型、调整型、跨越式、可持续发展路子,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进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同步提高,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与全国同步实现。我们将着力构建“六大体系”:一是构建符合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的特色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工业、做特做优农业、做新做实现代服务业。二是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形成连通内外覆盖城乡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大中小微相结合的现代水利工程网络、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和覆盖城乡的能源基础设施网络。三是构建具有山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体系。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县城支撑能力、小城镇融合“四化”能力、农村综合发展能力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四是构建面向基层面向民生的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办人民更满意的教育、实现更充分稳定的就业、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更快增长、扶持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创造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满足人民更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更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五是构建助推科学发展的动力支撑体系。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形成体制机制新优势;全方位扩大开放,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坚持科技引领,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六是构建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体系。推进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融合、与制度建设融合、与社会管理融合、与文化建设融合。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国发2号文件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我们将认真落实以县为单位同步小康创建活动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提速转型”总基调、总目标,紧紧围绕“好中求快、快中保好,能快则快、又好又快”的总要求,进一步解放

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确保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是着力加大投资力度。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强化投资抓手、搞好投资要素保障。二是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扶持一批中小企业、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三是着力打造重点发展平台。重点打造100个产业园区、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城市综合体和100个旅游景区。四是着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突破交通瓶颈、加快破解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快完善电力信息服务网络。五是着力抓好改革开放重点工作。继续把今年作为“改革开放年”,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六是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抓好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环境综合治理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七是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注重关爱弱势群体、注重公共安全管理。八是着力办好民生实事。抓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教育“9+3”计划等“十件民生实事”。

第二节 省会贵阳

贵阳市是贵州省的省会,位于贵州省中部,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以及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被誉为“高原明珠”,也因贵阳森林覆盖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最高和夏季气温不高,又得名“林城”和“避暑之都”。

一、名字由来

贵阳因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延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也称“金筑”, 别名“林城”、“筑城”,素有“避暑之都”之美称。古称: 倮(战国中晚期至西汉成帝汉平年间(前28年))、晋乐县(东晋313年)、矩州(唐)、贵州(宋)、贵州行省(明)、贵阳府(隆庆三年(1569年))、黑羊箐、金筑司等,后因贵阳处于贵山之南(今关刀岩),古代山南为阳,故赐名贵阳。

二、地理位置

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上,属全国东部向西部高原过渡地带。贵阳市地处东经106° 07′ ~ 107°17 ′,北纬26°11′~ 27°22′之间。地形、地貌走势大致呈东西向延展,地势起伏较大,南北高,中部低。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大量分布,既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又有盆地和河谷、台地,海拔最高为1762米,最低506米,市区中心海拔1071米。东、南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瓮安、龙里、惠水、长顺4县接壤,西靠安顺地区的平坝县和毕节市的织金县,北邻毕节市的黔西、金沙两县和遵义市的遵义县。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三、行政区划

贵阳市辖六区一市三县,(云岩区、南明区、观山湖区、白云区、乌当区、花溪区)、一市(清镇市)、三县(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全市土地总面积8034平方千米,占贵州省土地总面积的4.56%。

四、人口与民族

2011年,贵阳市常住人口达439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2.65%,是贵州省第一大城市。在过去的10年中,贵阳市人口增加了606112人,各区县市的人口密度云岩区最高,达到了每平方公里10233人。贵阳市是多民族杂居的城市,汉族人口占大多数,布依族次之,苗族人口居贵阳第三位,除此之外,还有回族、侗族、彝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但人数均较少,多为解放后从外省迁入。

五、气候特点

贵阳是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地区,地处东经106°07′~ 107°17′,北纬26°11′~ 27°22′之间,海拔最高为1762米,最低506米,市区中心海拔1071米。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兼有高原性和季风性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5.3℃,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年极端最低温度为-7.3℃,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129.5毫米。尤其在夏季,贵阳夏季平均温度为23.2℃, 最高温度高于30℃的日数少,紫外线强度较弱,即使出30℃的温度,早晚也很凉爽,是“天然大空调”。从2006年开始,每年的“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的评选中都摘得桂冠。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气不干燥,四季无风沙,宜人的气候是贵阳的骄傲,博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之美誉。

2012年,贵阳市森林覆盖率43.2%,贵阳市周围有绿色生态屏障及植被完整的环城林带,素有“林城”之称,环城林带更提供了富足的负氧离子,在景区空气的负氧离子含量高,平均每立方厘米达2700个以上,超过正常值的几倍,居全国各著名景区的前列,可谓“天然氧吧”;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5%以上。

六、交通设施

贵阳有距市中心12千米、车程约15分钟的龙洞堡机场。航线辐射北京、上海、台北、广州、海口、成都、昆明、西安、南京、杭州、天津、郑州、南昌、深圳、武汉、铜仁、温州、福州、兰州、兴义、南宁、厦门、重庆、济南、合肥、大连、荔波、泸州、三亚、北海、太原、宁波、青岛、桂林、长沙等全国大中城市,以及台湾,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国内比较繁忙的机场之一。目前,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扩建正在进行中。

贵阳是中国西南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川黔、贵昆、湘黔、黔桂4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贵州省打造的4小时经济圈,由贵阳到全省8个地州市均会有快速铁路相连。

贵阳市域内现已形成以两条国道(上海到昆明

321、广州到成都210)线,六条高等级公路(贵阳——黄果树、贵阳——遵义、贵阳——毕节、贵阳——新寨、贵阳——玉屏、东北绕城环线)及五条省道(贵开、贵修、花磊、占织、久铜)为骨架的市域公路交通网络。拥有国家高速公路网中三条高速公路(G60沪昆高速、G75兰海高速、G80厦蓉高速)

过境。环城高速公路将乌当、花溪、南明、小河、金阳、高新区、白云区通过环线贯通,实现各区之间快捷通行,使得贵阳城区面积扩大了8倍。而且正在建设中的轻轨,将进一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压力,服务贵阳人民、改善市民生活质量,以及促进贵阳旅游业更大发展。

七、旅游资源

贵阳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作为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地区,贵阳拥有以“山奇、水秀、石美、洞异”为特点的喀斯特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既有红枫湖、开阳峡谷生态公园等以山、水、林、洞为特色的高原自然风光,又有如阳明洞、青岩古镇和息烽集中营旧址等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还有古朴浓郁、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以及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作为贵州省唯一的旅游集散服务中心,贵阳四周分布着省内的1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两个历史文化名城。这些风景名胜区距贵阳空间距离大多在200千米范围内,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海内外游客从贵阳出发游览这些景区将越来越方便。全市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4A级旅游区6个,国家3A级旅游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5个。此外,还有一大批市、县级风景名胜区和奇异神秘的民俗风情。

贵阳的著名景点有黔灵山、弘福寺、南郊公园、花溪公园、河滨公园、红枫湖景区、百花湖景区、青岩古镇、甲秀楼、阳明祠、修文阳明洞、龙里大草原、情人谷、香纸沟、鱼洞峡、仙人洞、东山塔、天河潭景区、南江大峡谷景区、贵阳野生动物园、保利国际温泉、息烽温泉、息烽集中营旧址等。

八、经济发展

贵阳是西部内陆开放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的居住条件、便利的招商政策,使贵阳的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引进企业质量越来越好。

贵阳是国务院确定的“黔中产业带”、“南贵昆经济带”和“泛珠三角经济区”内的重要中心城市,是一座以资源开发见长的综合型工业城市。贵阳在优化产业布局中,着力打造磷化工基地、铝工业基地、西部药业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西部信息化产业基地、西部装备制造业基地,并由此形成经济板块。

九、其他人文情况

贵阳市的市花为兰花,贵阳市的市树为樟树、竹子。与广州市、宁波市、福州市、南昌市、湛江市、长春市结为友好城市。

地标建筑如:甲秀楼、贵阳大剧院、国际会展中心、201大厦、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亨特城市广场、凯宾斯基酒店、贵航喜来登酒店、世纪金源饭店。

特色小吃如:丝娃娃、但家香酥鸭、肠旺面、燃面、叉烧圆子粉、牛肉粉、雷家豆腐圆子, 恋爱豆腐果、春卷、洋芋粑、烤小豆腐,各色烧烤,各色火锅等。

第三篇:2017年贵州省事业单位考试省情

1、考过的原题

(1)(黔东南州)的重晶石储量居全省第一,具有“中国重晶石之乡”的美称。(2014年雷山县事业单位考填空题:重晶石的储量居全省第一。)(2)(乌江)是贵州第一大河。(2014天柱考过)(链接知识点: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2、贵阳知识点

(1)贵阳市的市树为樟树和(竹子)(2)贵阳市被称为(森林之城),区域内森林覆盖率超过34%,有长70千米的环城林带,林木苍翠,成为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

3、黔东南知识点(1)贵州森林资源丰富,分布最多的地区是(黔东南)

4、黔南知识点

(1)(息烽集中营)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江西上饶集中营同为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四大集中营。(2)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有亚洲最大的(磷矿肥)基地。

5、遵义知识点

(1)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北依(大娄山),南临(乌江),古为梁州之城,是由黔入川的咽喉,黔北重镇。(2)遵义市素有(黔北粮仓)之称,粮食产量大致占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

6、六盘水知识点

(1)六盘水市,即取(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特区字头而得名。(2)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因其境内煤矿资源丰富,素有(西南煤海)之称。(3)气象学家对六盘水市夏季气候特点进行科学分析,认为六盘水夏季“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具有唯一性,可称(凉都)。

7、安顺知识点

(1)安顺蜡染被誉为(东方第一染);安顺地戏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2)安顺地处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

8、毕节知识点

2(1)毕节地区是(乌江)、(赤水)、(北盘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9、山

9、山脉知识点

(1)(娄山关)在遵义、桐梓两县的交界处,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为黔北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

10、省情综合知识点

11、(1)贵州省现有的四个地级市分别是(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安顺市)。(2)(咸宁草海)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3)(欠发达、欠开发)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5)贵州的史前文化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6)清朝时期,官府和地主阶级互相勾结,对人民敲骨吸髓,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在贵州先后爆发了(“乾(7)辛亥革命爆发以后,1911年自治学社组织领导在贵阳发动了武装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贵州的统治,成立了(“大汉贵州军政府”),成为继湖南、陕西、江西、云南独立以后宣告独立的省份。(8)1964-1978年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近百亿元建成了(航天)、(航空)和(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9)贵州目前已建立的自治州是(黔东南)、(黔西南)、(黔南)。(10)2005年9月8日,(贵州大学)正式被列入“211工程”学校行列,结束了贵州无国家重点大学的历史。(11)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化”现象。

1.从点上看,贵州最高点是:(A)

A、赫章韭菜坪B、铜仁梵净山C、威宁草海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2、从点上看,贵州最低点是(D)

A、赫章韭菜坪B、铜仁梵净山C、威宁草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3、从面上看,贵州最高的地区是(D A、赫章B、玉屏C、威宁D、黎平

4、从面上看,贵州最低的地区是(B)A、赫章B、玉屏C、威宁D、黎平

5、贵州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A)A、大方、织金、普安一线B、威宁、赫章、纳雍一线 C、沿河、思南、锦屏一线D、荔波、平塘、罗甸一线

6、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D)A、红水河B、乌江C、北盘江D、赤水河

7、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A)A、黄壤B、石灰土C、紫色土D、水稻土

8、春秋时期兴起的夜郎国,其范围主要在(D)。A、广西B、云南C、四川D、贵州

9、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D)。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10、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贵州电力工业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主要以(b)为主。

A、黔电送湘B、黔电送粤C、黔电送桂D、黔电送沪 11、2007年贵州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是(A)。A、荔波B、镇宁C、遵义D、赤水

12、贵阳市的行政级别为(B)

A、县级市B、地级市C、自治市D、自治州

13、贵州最大的河流是(B)(考过)A、綦江B、乌江C、北盘江D、清水江

14、具有高原人造湖之最美誉的湖是(D)A、天河潭B、南江峡谷C、花溪D、红枫湖

15、贵州四大古镇位于贵阳市境内的是(A)

A、青岩古镇B、镇远古镇C、丙安古镇D、隆里古镇

16、遵义市已探明储量居全省第一的矿产是(C)A、黄金B、煤C、锰D、镍

17、遵义是我国著名的转折之城,获得该称号是因为下列哪个历史事件(A)A、遵义会议B、四渡赤水C、第四次反围剿D、红军长征

18、下列唯一一个由国务院以行政区名称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C)A、娄山关B、遵义会址C、赤水风景名胜区D、乌江景区

19、毛泽东策马经过娄山关后,写出的著名诗词是(A)

A忆秦娥.娄山关B《沁园春.雪》C《清平乐.六盘山》D《采桑子.重阳》 20、大鲵(娃娃鱼)属国家(B)保护动物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21、六盘水已探明矿产资源中居全省首位的是(C)A、锰B、锡C、煤D、铅

24、贵州省已探明矿产资源中铝土矿储量居全国(C)。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

23、素有“中国金州”之称的是(C)

A、黔东南州B、黔南州C、黔西南州D、毕节地区

24、下列矿产中,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的是(C)(2014年雷山考过填空题)A、磷矿B、铝土矿C、重晶石D、锰矿

25、六盘水境内以“林海”为主的著名景区是(B)A、麒麟洞公园B、玉舍国家森林公园

C、北盘江峡谷D、盘县大洞竹海风景名胜区

26、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的是(B)A、滴水滩瀑布B、黄果树瀑布C、银链坠潭瀑布D、陡坡塘瀑布

27、被称为是全世界天然辐射剂量率最低的地方的是(A)A、龙宫B、镇宁夜郎洞C、九龙山森林公园D、安顺屯堡

28、被人类学家称为“明代生活的活化石”的风景区是(D)A、龙宫B、镇宁夜郎洞C、九龙山森林公园D、安顺屯堡 29、1987年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的是(A)A、梵净山B、赤水竹海C、习水原始林D、花溪公园 30、贵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D)个。A、15个B、16个C、17个D、18个

31、贵州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在(C)。(与第9题区分)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32、(A)不仅是贵州历史上的第一次教案,也是全国“反洋教”斗争的先声。A、青岩教案B、遵义教案C、开州教案D、安庆教案

33、抗战时期贵州作为大后方,一些沿海地区的机关、学校、商号、企业纷纷迁入,使贵州的社会经济出现了短暂繁荣。学校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浙江大学,其旧址在(A)。

A、湄潭文庙B、阳明书院C、甲秀楼D、天台山

34、贵阳市人民政府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成立的时间分别是(B)。A、1949年的11月15日和11月22日 B、1949年的11月23日和12月26日 C、1949年的11月15日和12月26日 D、1949年的11月23日和12月16日

35、近年贵州工业中利税总额居全省第一位的是(B)A、酿酒工业B、烟草工业C、软饮料工业D、特色食品工业

36、贵州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教育先驱是(D)。A、舍人B、盛览C、严修D、尹珍

37、南宋绍兴年间,贵州出现的第一所书院是:(B)A、阳明书院B、沿河鸾塘书院C、贵阳师范学院D、经世学堂

38、清朝光绪年间向朝廷上奏《请推广学校析》,建议开设算学、外语、天文、地理、格致(理、化)、制造、农、工商、矿业、时事外交等方面的课程,推行新教育的先驱者是(A)。

A、李端棻B、严修C、王阳明D、尹珍 39、1907年周素园创办的贵州第一张日报是(D)

A、《新黔日报》B、《西南日报》C、《筑报》D、《黔报》 40、贵阳市解放的时间是(C)。

A、1949年9月30日B、1949年10月1日 C、1949年11月15日D、1950年1月1日

三、多项选择题

1.贵州省主要的气候灾害有(ABCD)A、干旱B、秋风C、凌冻D、冰雹

2.贵州土壤的耕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ABCD)(2014天柱考过)A、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B、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

C、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D、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3.贵州自然的有利条件是:(ABCD)

A、多种土地资源与多种气候资源相结合,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衍生长

B、受地形影响,沟壑纵横,河流较多,河床较陡,天然落差大,水能资源较 丰富

C、在地质历史上,经历了活跃的地质构造运动,成矿条件优越 D、千资百态的岩溶奇观,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资源 4.下列属于我国五大佛教名山的是(AC)A、梵净山B、黄山C、五台山D、华山

5.下列矿产中,贵州储量排全国前三名的有(ABC)。A、重晶石B、铝土矿C、磷矿D、黄金

6、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全省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AC)

A、六盘水B、安顺C、毕节地区D、铜仁地区

7.下列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历史纪念胜地的是(AB)。

A、黎平会议会址B、遵义会议会址C、息烽集中营旧址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8.贵州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87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BCD)A、大熊猫B、黔金丝猴C、黑颈鹤D、华南虎 9.下列民族中属于贵州世居民族的有(BCD)A、黎族B、瑶族C、土族D、满族 10.下列哪些是贵州的特色食品(AC)

A、老干妈辣椒B、康师傅方便面C、牛头牌牛肉干D、大白兔奶糖

11、下列为贵阳市别称的是(AB)A、林城B、筑城C、贵城D、阳城

12、贵阳市居住人口人数排前三位的民族分别是(ACD)A、汉族B、回族C、布依族D、苗族

13、贵阳市的市花为(AC)A、兰花B、玫瑰C、紫薇D、牡丹

14、世界三大蒸馏名酒是(ABC)

A、茅台酒B、苏格兰威士忌C、法国科涅克白兰地D、法国波尔多红酒

15、在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的酒和茶分别是(BD)。A、董酒B、茅台酒C、都匀毛尖D、湄潭绿茶

16、遵义市内河流均属长江流域,以大娄山脉为分水岭,把全市河流分为(ABC)三大水系。

A、乌江B、赤水河C、綦江D、长江

17、清代在黔北崛起了“独领中国西南文化之风骚”的(B),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道德、文化艺术遗产。

A、清明文化B、沙滩文化C、黔北文化D、西南文化

18、六盘水煤炭预测储量569亿吨,且具有(ABCD)的特点。

A、品种全B、质量好C、易开采D、埋藏浅

19、六盘水地面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为(AC)

A、乌蒙山脉的韭菜坪B、大娄山脉C、毛口乡北盘江河谷D、苗岭 20、下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的是(AC)A、水杉B、秃松C、伞花木D、香果树

21.清代贵州夺魁天下的状元有下列(AC)A、赵以炯B、赵以奎C、夏同龢D、孙应鳌

22.抗日战争期间,敌占区的部分学校迁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当时迁入贵州的学校有(ABCD)

A、私立大夏大学B、私立湘雅医学院C、国立浙江大学D、国立交通大学分校 23.贵州基础教育中的“两基”指的是:(AB)。

A、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B、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C、基本达到高中毕业水平D、基本小学文化程度

24.下列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是:(ABCD)。

A、镇远青龙洞B、赫章可乐遗址C、安顺文庙D、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 25.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有:(ABC)。A、侗族大歌B、苗族蜡染C、茅台酒制作技艺D、彝文习俗。

26.贵州地质结构复杂,形成了种类繁多、组合多样、地方特色鲜明的丰富自然 资源,尤以(ABCD)资源得天独厚、最具特色。A、生物B、能源C、矿产D、旅游

27.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珍稀名贵药用植物主要有(ABD)。A、珠子参B、三尖杉C、何首乌D、冬虫夏草

28.20世纪90年代,贵州开始制定和实施“三大战略”,具体是指(ABD)。A、科教兴黔战略B、开放带动战略C、计划生育战略D、可持续发展战略

29.本世纪中叶,贵州人民掀起了一系列的“反洋教”斗争,主要有(ABC)。A、青岩教案B、遵义教案C、开州教案D、安庆教案

30.近年贵州种植业的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增长高于粮食作物,(BD)成为大 宗产品。

A、茶叶B、油菜籽C、花生D、烤烟

3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解决好的“三农”问题是指(ACD)。(考过)A、农村B、农田C、农业D、农民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贵州的气候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

答:贵州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条件。

从气温来看,贵州属于亚热带范围,年平均气温在15ºC左右,不冷不热,十分宜人。从降水来看,贵州年降水量在850-1600毫米之间,属于湿润地区。贵州雨季每年4月到5月上旬,自东向西到来,6-7月雨量最大,这时正是高温季节,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再从日照来看,贵州具有阴雨多、日照少的独特天气。年日照时数在1050~1800小时之间。

2、贵州土壤的耕作条件具有什么特点?

答: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其次是石灰土,最少的是水稻土。贵州土壤的耕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①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②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

③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④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

3、简述贵州的能源优势。

答:煤水结合、水火电互济,优势突出的能源资源。

在水能资源方面: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 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居全国第六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排名全国第3位。贵州水能资源的特点是:分布均、造价低、发力高、区位优。

在煤炭资源方面: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素以“江南煤海”著称。贵州除煤炭、水能资源外,还有生物能、天然气(主要是煤成气和气田成气)、铀矿等。煤成气是一种煤源潜力巨大的能源,贵州煤成气包括聚煤气和煤层气两部分,总储量居全国前列。重点分布在六盘水、织纳、遵义三个煤田。

4、简述贵州自然风光资源的特点。

答:第一、瀑布与峡谷景观多而壮丽。全省有瀑布和峡谷景观1000多处。第二、洞穴类型多、数量大、洞景美。全省长度大于2000米的洞河有1000多条,旱洞数量更多。

第三、河湖、泉水景观多,水质良好,景色美。贵州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十分丰富,形成了许多景色优美的河流、湖泊、岩溶泉和温泉等,具有良好的旅游和疗养价值。

第四、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贵州既有高大雄伟、森林苍翠的梵净山、雷公山 等,又有磅礴低吟、恬静祥和的万峰林等山景,还有各具特色的石林景观数十处。第五、森林美景多。贵州山多林茂,森林景观多而秀丽。

5、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明代是贵州历史上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答:(1)行政省的建立。朱元璋统一中国以后,为了保持局势的稳定,仍然用元代 的行省制度,但是削弱的地方的权力,集权于中央。(2)开发进程加快。大兴屯田,移民实边,寓兵于农,注重发展交通。明代在原有 的基础上,对出省驿道干线加以拓宽和改造,增加驿站,是驿道有了较大的发展。此 外,在手工业和矿业方面,开设了很多局所。在城镇建设和文化方面也有了较大的发展。(3)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原有的生产关系被打破。地主经济飞速发展。(4)大规模的进行改土设流贵州原先是土司统治区。从永乐十一年起,便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改土设流。后来又不断的扩大流官的统治区域。

6、贵州具有悠久的开发历史,为什么在全国长期处于落后地位?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导致贵州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主要原因有:

一、交通,贵州位于云贵高原上,多山和喀斯特地形,“地无三里平”的山区条件对发展交通通讯十分不利,阻碍了商品流通和信息交滚;

二、特定的社会环境,清雍正年间,地方土著首领对其(今贵州地区)领地上的土民统治非常歼,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严重地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地理位置,贵州位于大西南,是经济开放的最后一个层次;

四,贵州的文化教育水平在全国较低,直接影响到贵州经济的开发和发展。(就交通、历史、地理位置、教育文化四方面可展开,任答两点即可得分。)

7、简述贵州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答:基础教育:(1)“两基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2)“义教工程”“危改工程”助推了贵州“两基”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3)“两基”迎国检工作全面扎实推进

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目标(2)高等教育而已结构发生深刻变化(3)高校我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稳步提高(4)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能力明显增强(5)高校老师队伍整体水平明显提高(6)东西部对口支援工作取得裨性进展(7)打造“花溪高校聚集区”,进一步拓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结构职业教育:(1)建成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2)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进一步增强(3)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加强,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持续得到改善(4)全面推动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和免费政策的落实,有效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5)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论述题:

学习贵州省情课程后,请根据贵州省工农业、社会现状、旅游资源、矿产资源、民族风俗等方面的内容,结合自己家乡的实际情况写一篇相关文章,字数在500字左右。(写作要求:

1、讲明自己家乡的情况,位置、名称等;

2、突出某一方面的内容加以论述;

3、提出对家乡发展和建设的合理建议。)

第四篇:大学贵州省情论文:论贵州省总体发展

论贵州省总体发展

解放四十年来,我省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贫富差距很大。与相对发达的黔中、黔北地区相比,边远落后的民族地区则处在另一极点上。这些地区多少年来十分艰难、痛苦地挣扎在贫困的深渊之中而不能自拔,具体原因究竟何在呢?

(一)、工农业生产、交通等客观

条件十分落后,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

农业基础薄弱

耕地质量低劣,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差不多占现有旱作耕地的一半。在稻田面积中,中低产农田就占了70%。没有灌溉设施的“望天田”仍占相当大的数量(约55%),水利有效灌溉面积不足耕田总量的三分之一。近几年来,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和片面抓粮食生产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农民赶山吃饭,毁林毁草开荒,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加之地貌类型复杂,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天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山多陡峭,流径量大,土地涵养水源能力差,因此水土流失严重。每年水土流失面积多达1,000多平方公里,差不多占总面积的半数。根据有关部门对南、北盘江浸蚀模数的计算,每年通过大小溪沟、河流外泄泥沙约140万吨,计有5千多亩耕地的表土被冲刷流失。再加上山区农民耕作技术落后,基本上是粗放经营,施肥少、产前产后服务差,缺乏科学管理,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地方的农民习惯于刀耕火种,不用肥料,不精耕细作,使得土地肥力逐年递减。由于土地的贫瘠,基本上是广种薄收。

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干旱、伏旱、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如1986年下半年至1987年初的干旱持续半年之久,水稻栽种面积大幅度减少,只及前一年的58%;紧接着又暴雨成灾,秧苗长势正旺的4,800多亩稻田被洪水淹没,其中1,700多亩被彻底毁坏,造成粮食减产2,700多吨。耕地质量差,自然灾害多,农民依附着瘦薄的土地,坐山吃山,抵御灾害的能力低,办法少,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不高。而且还由于管理技术落后、操作水平低、保养差、油料缺乏等因素,十分有限的农业机械设备多数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有农活几乎全靠手工操作,生产农业生产方面这些不利的客观因素造成的结果是:虽然人均拥有的耕地面积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整个农业生产尚在“自给”但不能“自足”的窘况中为解决温饱而奋斗。

(二)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缓慢

自解放三十多年来,该县农业生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历史上形成的自然半自然经济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由于自然条件及政策等诸主面的限制,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十分缓慢。1升到73% 市场不健全、集市贸易不发达,也是制约该县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经济由于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半自然经济状况,加之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对于由各种生产要素专业市场组成的适宜商品经济发展的开放性市场的要求望尘莫及。同时,农贸市场也非常残缺,全县区(镇)乡共有集市20个,平均8千农村人口才有一个集市,而且这些集市规模小,只限于少量农副产品的交易。大多数集市与集市之间距离远,交通十分不便。因此整个流通领域没有真正搞活,大桩农产品产销很难直接见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

总起来说,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只是占了十分有限而有利利的自然条件的一点便宜。其他方面发展商品生产的后劲仍然很不足。

(三)工业生产十分落后

工业产值极低,地下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为开发矿产资源,一哄而起办了很多锑厂,至1987年10月先后建起了县锑选厂、华侨锑深加工厂、民族锑冶厂、联合锑厂等。但由于设备简陋,缺乏电力,原料又是由私人个体开采经营,地质勘探工作无法得到深入,找矿缺乏科学依据,生产率很低。因此原料时多时少时无,不能保证计划供应。再加上技术、管理水平差,工厂常常处于半瘫痪状态。目前,这些盲目投资、争相上马的企业正在滑向破产的边缘。为开办这些企业共向银行贷款686万元,其中517万元现已无力偿还。酒厂本应是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厂,所生产的“灵芝酒”被评为1985—1986年全省优秀产品三等奖,深受消费者喜好。在连年亏损、不景气的情况下,1986年略显生机,产量达2,000砘。但由于设备、技术、原料、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产量仍十分有限,经济效益很低。

(四)地处偏僻,交通闭塞

发展交通运输是摆脱贫困的必要条件,由于地处偏僻,交通十分落后。汽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但境内公路量少,现有公路13条,总长仅376公路,通车里程才310公里,还有13个乡不通公路。以面积计算,每百平方公路才有公路1.4公里,大大低于全省(15.8公里/百平方公里)和全国(9.2公里/百平方公里)的水平。全县公路没有一条柏油路,坡陡弯急,路面狭窄,危险路面多,桥涵多,基本属于四级和等外级公路。晴通雨阻的路段常年有100公里左右,占通车里程的三分之一。总起来说,该县公路数量少,质量差,技术标准低,通过能力弱,且分布不均。公路运输在工农业生产中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许多地方几十年来运输全靠人挑马驮,效率很低,严重影响了生产的发展。

(五)生产力落后,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少、边、穷地区多是一个封闭体,是一个未开化的地带,地上地下都有极丰富的自然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地区确是“富饶的贫困”。若有什么优势的话,那就是自然的资源优势占主要地位。到目前为此,已发现的地下资源有金、锑、硫磺、雄黄、珠砂、铅、火硝、大理石、冰川石、无烟煤、铜、铁、锡等宝贵的矿产资源,还可能蕴藏有石油资源。据地质部门测定]金矿还是个富矿,很有开采价值。

若是各方面条件具备,可根据市场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开采加工,单凭发展原料工业和初加工工业,就能使国民经济得到翻身。但因该县人力、财力、技术、经营管理水平等条件“先天”不足,在丰富的自然资源面前显得无能无力。的地上资源主要是林木。林地面积有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7%,高于全省(14.5%)和全国(12%)的水平;人均占有林地面积4亩多,也高出全省和全国的水平。据1985年清查森林的统计,全县成用木的活立木蓄积量高达519万立方米。由于多年来有关林木管理和开采的政策措施不得力,加之林区交通不便,多少年来一直是死采树,采死树、采树死。一没采伐计划,二无林产品加工业,三是交通不便,因此森林经常遭到乱砍滥伐,每年腐烂在深山沟里的有用木材不计其数。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和解决长途运输问题;可是要全面解决这两大难题却又是该县本身现有的人、财、物力所无法办

第五篇:省情

华夏文明的摇篮

教学目标:

1、了解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炎黄二帝、女娲的传说。

2、利用课本的插图,初步意识到河南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我们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河南历史文化的强烈兴趣,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河南的美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学准备;挂图、课件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河南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河南的古文化:裴李岗文化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由于最早在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村发掘并认定而得名。该文化的分布范围,以新郑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别山,北至太行山。重要遗址还包括临汝中山寨遗址、长葛石固遗址等。综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放射性实验室对

裴李岗遗址出土的木炭标本测定的年代结果,裴李岗文化开始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5300年前后,结束于前4600年前后。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它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它的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今天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陕西省为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的名称来源于其第一个发掘地—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仰韶村

二、龙的传人和女娲传说

1、讲故事:龙的传说

2、炎帝和黄帝:

全世界的华人都是炎黄子孙,炎帝和黄帝被尊称为“华夏人文始祖”。位于新郑市北关的轩辕故里,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诞生地,被誉为“民族圣地”。

3、讲故事:女娲传说

上古的时候,盘古从混沌中开辟了天地,临死化身,又创造了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草木虫鱼,但就是忘了造人。慈善的女娲神取了一些黄土,掺些清水,和了一堆泥巴,然后用水照着自己的形象捏了一个小人,往地下一放,嘿,这小东西竟然活了,蹬蹬腿,伸伸腰,围着女娲又唱又跳。女娲对她的创造品很满意,又继续用手揉和掺了

水的黄泥,造了许多男男女女。女娲想用这些精灵般的小生物去充实大地,但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很久很久,已经相当疲倦了。最后她拿起一根绳子,伸到泥浆里去,然后用力一挥,泥点溅落的地方,立即出现了一个个欢喜跳跃的小人。这些小人成群地走向平原、谷地、山林,从此以后,地球上才有了人类。

大地上既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似乎可以停止了。但伟大的女娲神却在想:假如这些小人都死了该怎么办呢?总不能死一批,再造一批吧。于是她把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让他们生儿育女,自己去创造后代,把人类的种子一代一代延续下去。女娲因为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男人和女人成双成对,做了人类最早的媒人,所以后世的人将女娲神奉为媒神,即婚姻之神。

这个古老的神话,说明了一个事实:根在河南。我们拥有同一个祖先,我们是龙的传人。

三、唱歌曲《龙的传人》

1、你听过《龙的传人》这首歌吗?想一想,它表达了什么意思?

2、看歌词,唱歌曲《龙的传人》

四、小结: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河南是一个寻根朝敬的圣地。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河南的古代都城

教学目标:

识记洛阳、开封、安阳的城市历史及其各自的特点,了解他们的文化传统和其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2、理解城市识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和文明的象征,在社会生活中用着巨大的作用和重要的职能。教学重点:

介绍古城的历史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教学准备:

挂图、河南地图、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出示挂图)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牡丹、石窟、甲骨文、龙厅。

这些分别是哪个城市所特有的呢?中国的七大古都中有三个在河南

二、古都洛阳

古城洛阳是旅游胜地,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公元495年)。它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洛阳的文

物古迹遍城乡。

洛阳牡丹甲天下,每年一次的牡丹盛会盛况空前。

三、古都开封

开封位于今河南省中部偏东,黄河南岸。开封以张择端的一幅世界上最长的卷轴画《清明上河图》,向我们展示了北宋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繁华的城市。在当时世界上很有影响。开封简称汴,古称“汴州”、“东京”、“大梁”。是中国多个重要王朝首都。先后有魏、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7个朝代在此建都,所以开封向有“七朝都会”之称。

开封的市花是菊花,开封的古大街——宋都御街和龙亭都是开封的特有建筑。

四、殷都安阳

安阳位于河南省北部,地级市。安阳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安阳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有被史学界称为“小南海文化”的二万五千年前的原始人洞穴,有后冈的仰韶、龙山、小屯三层文化的地层叠压,有四千多年前的古帝颛顼、帝喾纪念陵,这里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发现之地,有全国第一个甲骨文档案库、青铜器之冠“司母戊鼎”、第一个女将军妇好墓、第一座国家监狱羑里城,著名中国历史考古学家郭沫若写诗赞誉“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殷墟,是中国古老文字的发源地。

五、小结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们为之自豪,为之奋发。

河南的历史名人(上)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河南的历史文化名人,列举一二,并能讲述他们的主要事迹和成就。

2、认识到家乡河南自古人才辈出,从古至今一直都有优秀的河南人为华夏文明做出来卓越的贡献,培养学生身为河南人的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了解这些文人在历史上的影响。教学准备;挂图、课件

教学方法:

读图讲述法、课堂讨论法。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历史名人:老子和庄子

让我们来认识两位古人,他们在古时候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介绍老子:

老子李耳(约前571~前471),字伯阳,又称老聃(dān)。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庄子原名庄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二、商鞅及变法

1、介绍商鞅:

商鞅,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姬姓,卫氏,全名为卫鞅。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

2,商鞅变法小故事:

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尺高的木头,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金。”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金,以表明他说到做到。接着商鞅下令变法,新法很快在全国推行。

三、辅佐秦王统一中国的李斯 介绍李斯:

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后为秦朝丞相,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与赵高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为赵高所忌,腰斩于市。

四、古代著名的科学家张衡和医圣张仲景 1介绍张衡:

张衡是东汉时候杰出的科学家。他从小就爱想问题,对周围的事物,总要寻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张衡经过努力钻研,发明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能预报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个地动仪也是钢铸造的,形状像个酒坛子,四周铸着八条龙,每条龙口里含着一个小铜球。只要哪一条龙口中的铜球吐了出来,就预示着那个方向发生地震了。测试非常灵验,没有一次不准。

2介绍张仲景:

张仲景,字仲景,河南南阳人,东汉著名医学家,被尊称为“医圣”。因曾出任长沙太守,又被称为“张长沙”。他做长沙太守时,逢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便停止公务,而设案于大堂之上给老百姓治病,称为坐堂医生。清代乾隆年间长沙营盘街曾建张仲景祠(简称张公祠)以示纪念,可惜后来被毁。今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其原址所在地。

五、总结

这些历史文化名人都是河南人,这说明了自古至今一直都有河南人为华夏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们的学习精神吧!

六、课后延伸:

想一想,你所在的地区还有哪些历史名人?与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他们的纪念地吧。

贵州省省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