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EDA教学改革思考(推荐阅读)
编辑:红叶飘零 识别码:24-867734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10 18:51:46 来源:网络

第一篇:EDA教学改革思考

EDA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引入EDA技术是EDA课程改革的方向。本文对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进行了介绍,说明了其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以及将其纳入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同时,介绍了本校EDA教学的尝试,提出了教学以及课程内容设置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EDA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教学内容

EDA英文全称为“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意即“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缩写。它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综合了电路、数据库、图形学、计算数学等众多学科理论而形成的技术。利用它可以完成集成电路的设计、布线等工作。也可以通过原理图输入、逻辑综合、布局布线、模拟仿真、逻辑映射、程序下载,将一个集成电路浓缩到一块小小的FPGA/CPLD芯片上。EDA教学的重要性

EDA是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以EDA软件工具为开发平台,以硬件描述语言HDL为设计语言,以大规模可编程器件FPGA/CPLD为载体,以ASIC/SOC芯片为目标器件,以电子系统设计为应用方向的电子产品自动化设计新技术。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传统的电路设计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电路设计的要求。而EDA技术在面对当今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缩短、集成度高、需要及时融入新技术表现出了很好的适应性。因此,EDA技术已经成为当今电子设计的新手段,代表了电子设计的新潮流。据了解,在很多西方国家,EDA技术已经融入教学并且占有重要地位。不管从科技发展还是从培养人才的角度,还是为了我国电子行业能与国际上形成更有力的竞争,我们都应该引进和学习新的EDA技术,培养更多这方面专业素质的人才适应竞争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在高校开设EDA课程,而且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狠下一番功夫,深入电子类专业课程体系,做出一番深入的探索。本校EDA教学的实施

从202_年开始,我校在电子类两个专业开设了《EDA技术》这门专业课,开始了EDA教学尝试。由于我们是职业院校,给学生定下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看懂或组建EDA电子系统的初步能力;具有利用EDA及其VHDL语言设计电子系统的初步能力。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将其划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我们讲述EDA技术基本概况、CPLD/FPGA的结构及原理;第二单元介绍EDA的设计工具软件Quartus II以及原理图设计方法;第三单元讲述VHDL语言以及简单逻辑电路的设计;第四单元讲述组合逻辑电路系统设计;第五单元讲述时序逻辑电路系统设计;第六单元为有限状态机设计。在整个课程过程中,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如何去设计一个逻辑电路,怎样去设计,以及如何将设计好的电路通过CPLD/FPGA器件来实现”上,希望通过学生了解一种器件,掌握一门语言,熟悉一种设计工具。

本课程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实践环节的顺利实施。在学校及分院领导的重视下,我们配置了EDA实训室。该实训室共50台学生机以及1台教师机,并配备投影仪及实物展台。同时我们将课程开设在实训室,通过教师一边讲解,学生一边练习的理实一体的授课模式,让学生增强动手能力。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培养了一些不错的EDA人才。与此同时,考虑到EDA课程的重要性,我们将其开设到微电子专业,同时将编程语言更改为更接近于高级设计语言的Verilog HDL,并将实验设备主要器件从早期的CPLD更新为FPGA,满足EDA技术发展的需求。EDA教学改革

EDA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教学在高校中已经存在了好多年。在所有的电子类专业中,我们都需要开设数字电子技术这门专业基础课,它的理论性以及工程实践性很强。在职业院校里,它的任务是为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通常会安排若干个实验项目,有时会利用仿真软件multisim做模拟,有时会直接利用实验箱。在利用实验箱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存在接触点不稳定、损耗大、实验功能单一等等诸多的缺点。而且由于元器件不断重复使用,加上连线的可靠性变差,容易产生接触不良等诸多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将EDA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融合而成一门专业课,在讲授数字电路的同时,通过EDA技术,让学生掌握设计以及实现的方法。将EDA引入数字电路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通过计算机辅助软件来进行数字系统设计和模拟仿真,这种实现方法易于修改、易于实现并且安全,同时排除了学生对设备安全的担忧。利用EDA工具,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创造力,做不同的尝试,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结束语

EDA教学在高校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围绕EDA教学的改革始终争论着,我们只有遵循教学规律,不断改革创新,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高玉宝.《DSP技术及应用》基于FPGA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信息,202_(18).[2]潘松,王芳,张筱云.EDA技术及其应用(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2_.[3]黄明文,刘玉荣,刘汉华.EDA教学应以数字电路为基础[J].202_(1).作者简介:王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嵌入式、IP通信、电子技术。

第二篇: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如何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教育学界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语文学科属于基础性学科,其教学成效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水平,也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但是由于应试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很多教师都是采取机械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因此,改革语文教学势在必行。

一、现阶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教学模式传统,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社会、家长评价一个学校、教师是否优秀的主要因素就是学生的成绩,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很多语文教师也将主要的精力放置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上,教学模式也多使用传统的机械式、填鸭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教的累,学生却昏昏欲睡,这种教学模式必然是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久而久之,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教学资源单一。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资源均比较匮乏,虽然网络教育资源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很多学生却未掌握这些资源的应用方法,而教师在课堂中也仅仅依靠教学参考书来开展教学活动。这就对学生的阅读面产生了较大的制约,这样学生的语文水平也是难以得到提升的。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1.处理好几个关系。首先,教师应该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现代社会需求的是综合性的人才,显然,传统的填鸭式、机械式教学模式是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就要正确的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让语文课堂真正的活跃起来。

其次,教师应该处理好课堂内外的关系。

语文学科与其他的学科有着较大的不同,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师不仅需要重视课内教学,更要注重课外教学,考虑到这一因素,教师就必须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的自由空间,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正确的处理好课堂内外的关系。

最后,教师应该处理好短期效应与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

为了提升学生分数而开展的突击教学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益处并不大,一个学生的综合语文水平是应该从听、说、读、写几个方面进行分衡量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正确的处理好短期效应与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着重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2.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要想有效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教师不仅需要组织好课堂教学,还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则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规划与组织下开展自主学习工作,在指导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护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自主”进行有机的结合。

3.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要想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就需要在课堂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中,探究性学习主要应用在阅读和教学中,但是,语文学科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不同,其探究性学习也是要注重科学性与规律性的,若教师放任学生去探究而不进行指导,那么往往是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的。考虑到这一因素,在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优化与整合,把握好相关的学习原则,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4.开展适度的评价。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还需要予以学生适当的评价,将评价中的诊断功能、调节功能以及激励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在开展教学评价工作时,教师应该遵循“多鼓励”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同时,在开展评价工作时,也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认知特点,保证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均衡的发展。为此,教师就需要主动的深入学生群体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与学生成为朋友,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优点与缺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去挖掘学生的优点,多讲一些鼓励与赞扬的话,对于学生的不足,使用善意、委婉的语言指出,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与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将微博、微信、QQ等沟通工具利用起来,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这样即可有效的优化评价效果。

付春根,教师,现居江西樟树。

第三篇: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

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

目前我系处于专业单

一、学生人数尚少的一种状态。如何改变这一状态,我觉得应该适应市场需求,开发特色专业,壮大招生人数,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做好专业建设前期的调研工作。

现在国家把现有的本科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性本科,一类是技能性本科。其中技能型本科就对我们高职院校形成了一定的压力。所以我们要迎头赶上,敢于创新。既然技能型人才跟市场息息相关,那么我们就应该更深入地和企业、公司等用人单位进行深度合作,开发具有企业特色的专业课程,把企业的培训工作延伸到我们的课堂上来,还可以聘请公司、企业的负责人来我们系部担任管理岗位的工作,指导专业方向,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同样,我们的老师也要走出去,到外面合作的公司企业去负责一些独立的项目,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市场所需的人才岗位,回来以后才能更加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另外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我们可以通过专业方面的兴趣班去启发引导学生的自身潜能,让他们自觉自发地去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探索研究。

第四篇: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思考(本站推荐)

《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思考》

记者余慧娟

《人民教育》202_.1

今天,我们再次审视“素质教育”,当我们再次思考“创造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就必须把目光从唱歌、跳舞转到课程教学改革上来,从理念和学术讨论转到改革的实然状态上来。我们只能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课堂状态而不是公开课所代表的“个别状态”出发,来做实践判断,来讨论改革的方向,如此,素质教育才可能成为学校教育的内质构成。

课堂文化决定了什么

美国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形容的:“大多数的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教师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学生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面对父母的盛怒。”

“害怕”的结果,是教师不敢放开,只顾自己讲,甚至不敢提问,即使提问了也只叫几个最好的学生回答,唯恐差学生回答借了,自己没法收场;学生不敢回答问题,更别说提出问题了,因为错了老师会不高兴,同学会笑话„„

在课堂这种特殊场景下,人的心理安全感却一直处于被忽视状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问题。

课堂文化决定了教学的成败,一个害怕出错的封闭课堂是绝不会成功的。所以,宽容,是课堂生活的起点。

因为宽容,学生才敢于道出困惑,才敢于质疑,才敢于创造;因为宽容,教师才能知道学生的困惑,才能听到质疑的声音,才能判断教学的下一个方向在哪里。师生真正的思维对话与碰撞才得以展开。

人不应当无端地为他人的过错承担责任,也不应当因为智力发展上的暂时落后而受到歧视。

教学纪律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是知识魅力主导下的“知识秩序”,而不是靠威严建立起来的“形式秩序”。

教学民主的核心是思维民主,是师生间的平等对话、理性辩论,是对真理怀有共同的敬畏之心。

课堂文化----教师一举手、一投足间诞生的“气场”,与教学比起来,好象很外围,微不足道,却决定着整个课堂的教学品质,中国课堂要有所突破,必须从课堂文化的变革始。

因为课堂文化,参与着孩子全部的精神生活,而不只是智力活动。

终身兴趣的培养与教学的“审美化改造”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因为,我们的精英所在的学校,潜藏着一种巨大的危机----被学习,被作业,被优秀,被生活。

我们的学科精英不是为兴趣来读书的,是为着其它的目的而来的,一旦目的达到了,早把什么语文、数学扔到九霄云外,所以我们的人才走不远。

教育也具有引导社会价值取向的强大功能。而将这一功能发挥出来,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教育内部发展、扩大并满足人对教育本质需求。

人为什么要受教育?除了社会等外部需要,还因为人在精神世界里就有探究求知世界的强烈兴趣,有着强大的好奇心、想象力,有着创造的冲动,有着智力生长和人际交往的渴求„„这些需求源于天性,而与其他无关。

怎么能从教育尤其是课堂教学层面去培育并发展这种来自天性的需求?一条蹊径,就是教学的审美化改造。

在当下浮躁与功利之见的包围之中,唯有美才能唤起人发自内心的热爱,唯有美才能唤起人长久的热爱。

美的课堂,不在于教学方式如何,而在于学科素养,在于教师气质,更在于教学视野。一个对“知识点”、“考点”过度关注的教师,其教学视野必定严重窄化,从而不自觉地受制于工具理性对人(教师)的真实情感(尤其是审美性)与激情的消解。

教学的审美化改造一个先决条件----你被学科融化,你就是它,它就是你,而绝对与考点无关。

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具有思维历险之美;与人交流,则是一种交换思想、激发困惑的反思活动,具有智力成长之美。

怀有因大美而诞生的兴趣的种子,我们的人才才可以走得更远。

我们的能力黑洞

我们的能力黑洞----复杂情境中的判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严重缺失。

学生的能力,需要在复杂情境中得到发展,并在复杂情境中得到评估。

问题之一----大量的机械训练仍普遍存在,日益侵蚀着人的创造性。

问题之二----不关心知识的来龙去脉与相互联系,这使我们丧失了复杂情境下思维灵活性的基础。

问题之三----不珍惜新知识带来的新情境,这使我们一次又一次丢失了独立思考和探究新问题的绝好机会。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首先在目标上回到人本身,回到作为“完整的人”的需求上来,回到人的核心素质上来。因为,人的课堂生活质量,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度。

第五篇:关于田径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田径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在教学领域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学形式――网络教学,其逐渐渗透到体育各项目的教学中,它的出现尤其对传统的田径教学组织形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通过阐述田径教学的现状与网络教学的特点,提出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对高校体育传统田径教学模式的思考。

关键词:田径网络教学改革

1田径教学的现状

1.1目前我国田径教学的现状在高校田径教学改革中,有的高校选择了以快乐思想为依据的选项教学;有的进行一年的普修,然后第二年进入选项教学阶段。对6所高校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的高校的田径选修班从未开过,原因是无人选修这个项目,学生都认为田径运动量太大、太枯噪。从而导致目前田径教学大不如以前,可以说已经下降到最低点,如此下去田径教学将进入倒退阶段,也将导致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的下降。

1.2传统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

1.2.1教材的选择不尽合理传统的田径教学,是以教师的教为主,而学生的学为辅,换句话说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跟着练习,这样就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示范能力,否则很难把示范动作做的规范,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一个示范动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每个田径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总是把自己喜欢的、善长的内容安排多一些。这样时间一长,势必影响学生全面有效的掌握田径技术。这种现象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较为普遍。

人们常说:“体育不养老”,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完成动作能力一定会下降的,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时,就会回避那些难以示范,技术性强的动作,最终的后果也是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男女教师的区别也影响了选择的不同,有的教师偏重投掷类的项目,而有的教师却偏重于跑跳类的项目。这样造成项目教法选择上的单一化、简单化。以上现象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是无法克服的。

1.2.2动作技术难示范影响教学进程大家都知道,在田径教材中有很多腾空、高速、翻转的技术动作。学生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也就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教师放慢速度又影响动作的完整性及效果。这时教师只能通过反复示范,重复讲解,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但最终的结果是影响了教学进程,而且,过多的讲解和示范还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认识。这也是传统田径教学模式中的一个弊端。

1.2.3学生方面的问题田径教学中学生是独特的个体,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如同战场上的士兵,在大局上要服从长官的调遣,但在作战中也要发挥单兵作战的灵活性。目前绝大多数同学仍未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也缺乏自觉锻炼的意识,而去选择一些比较容易过关的项目,导致自己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越来越不想锻炼,这也是田径教学的一个弊端。

2田径教育如何引入网络教学

2.1网络教学的概念所谓网络教学,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以互联网为教学传输系统,不受固定时间、地点授课的限制,为学习者进行教学内容传播,利用网络的特征和资源创造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以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的学习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首先在局域网(校园网)与教师、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若教学资源不能满足要求,则可进入Internet网,以寻求更多的资源或信息。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存在很大的差异,网络教学理念预示着它强大的生命力。

2.1.1网络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

2.1.2网络教学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

2.1.3网络教学把媒体从原来作为教师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

2.1.4网络教学真正落实了因人施教的教学原则。

2-2网络教学的特点及优势

2.2.1灵活的教学时间与多重的教学层次

2.2.2教学资源丰富。网络最大的特点是资源极其丰富学生可以从中摄取大量的学习信息,使自学的视野不再局限于课本。

2.2.3交流形式多样、便捷

2.2.4交流范围扩大

2.3网络教学与田径教学的切入点首先,在学习环境上,从传统的教室转到电脑网络教室,使学生人手一台利用宽带上网的电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观念开始发生了变化。其次,在学习方式上,在脱离教材的前提下,以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启发和带动学生进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生作为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主体,在一定的任务下,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所提供的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3网络技术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

3.1多样教学手段与丰富的教学资源传统的田径教学中主要以语言授课、动作示范、幻灯、录像为教学手段,而在网上,网络把它们都结合一起,学习者接受的是多媒体教学,大量的文字、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图片和视频、flash动画以及音响可以综合起来运用到教学当中。

3.2知识更新与教学反馈及时如在田径教学中,发展学生柔韧性时,一般采用静力牵伸和摆动牵伸两种方法。可效果并不好,容易产生延迟性肌肉酸痛和韧带拉伤。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方法是PNF法(本体感受感受神经肌肉促进法),这种方法可以防止肌肉酸痛,保持肌肉弹性和爆发力,防止肌肉通行性变性,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却可以很容易地从网上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掌握这种方法。田径教学内容的更新方便且及时,有利于新知识的快速普及和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这就改变了传统的同时、同地、同课堂、同进度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学习计划,完全不再受时间、地点、个人能力等条件的限制,平等地接受优秀教师的指导,有效的利用资源,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

3.3教学的互动性与学习的协作性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一大特点是一种注重双向交流的交互式教学方法。在多媒体网络教学方式下,一方面学习者能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主动向教师请求调整自己的学习安排以适应教学要求,另一方面教师也能通过网络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解,根据实际学习情况调整学生的教学安排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及时交流,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这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也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具有较强的协作性,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学生不仅仅与教师发生交流,而且与其他学生发生交流。学生通过网络与教师直接对话,从而获得对田径技能学习的帮助,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学生就相同技术动作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获得启发。在多媒体网络田径教学中这种交流是经常性的,也是必要的,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有利的。

4小结

4.1网络与田径学科相结合,建构适合学生的田径基础知识网络教学机制,协助提高学生探究性,自主性学习能力。网络教学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具有覆盖面广,全方位为学习者提供教育服务的优势,对人力资源开发将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网络教学将成为现代田径教育的最新手段。

4.2运用网络教学,能同时调动身体多种器官参与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强化了形象思维,促进了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转化,使田径教学变得更加和谐,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4.3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使之与传统田径教学相互糅合,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EDA教学改革思考(推荐阅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