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法通论》习题及答案
《教育法通论》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绘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下列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中,在我国没有出现过的是(C)A.校长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集体负责制
D.党委负责制 B.行政诉讼 D.劳动调解 C.教授委员会制
A.民事诉讼
2、下列哪种权利救济方式不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D)C.教育行政复议
式作出,并送达
3、按照202_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决定应当以书面的方(D)
B.所在学院 D.受处分学生本人
(C)
B.实行产教结合的原则 D.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原则 B.终身不可以申请 D.1年以后可以申请
D.202_年 D.公共性 A.校长会议
C.该学生的监护人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职业教育实施原则的是 A.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
C.与其他教育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A.3年以后可以申请
C.5 年以后可以申请
A.202_年
A.强制性 分的情形?
5、按照我国教师法的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人,可以再次申请数师资格的期限是(C)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的时间是(A)
B.202_年 B.义务性
C.1996年 C.全面性
7、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特征?(B)
8、按照202_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属于可以对学生给予开除学籍处(A)
A.与多个学生谈恋爱,经过批评教育仍然没有收敛,影响恶劣 B.多次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处分,经教育不改的 C.找人代替自己参加学位英语考试
D.考试作弊被监考老师当场发现后,将监考老师殴打导致重伤
9、下列哪一个程序形式不属于行政复议程序?(B)A.受理
校应当(C)
A.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侵权行为(P222)
B.颁发毕业证书 D.颁发结业证书 B.裁判
C.决定
D.审理
10、某高校一名大学生大
一、大二两年成绩优秀,大学三年级时因病退学,对于该学生,学
是指行政主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一般规定,直接或间接剥夺其他主体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使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
2、事后救济原则(P225)
事后救济原则是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教育权法律救济行为均发生于教育实体法所赋予的权利遭到侵害之后。只有侵害教育权益的不法行为发生之后,受害的当事人才能寻求相应的教育权法律救济,一般不存在事前救济或事中救济。
3、依法治教原则(P21)
依法治教原则是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现代法治原则在教育法律制度领域的具体贯彻和运用,它要求教育法律成为社会教育关系的基本调整体系,实现教育法对社会教育关系的全面控制和调整,确立教育法在教育领域的至上权威,使教育法律规范成为规制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
4、产教结合原则(P149)
产教结合原则是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之一,其含义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相适应,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与经济部门、产业界、用人单位等建立紧密的联系与协作。
5、行政复议(P234)
所谓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其制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P99)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承担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任务。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又一个重要任务。
2、简述我国高等教育法渊源的特点。(P27)
教育规范性文件是有权制定教育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授权机关制定和发布的,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教育规范性文件中规定社会主体的教育性的权利和义务,规定社会主体在教育方面的普遍行为规则或行为模式。
教育规范性文件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等教育法的适用和执行主体进行个别性教育法律调整的法律规范依据,是个别教育调整行为及其结果的法律效力的来源和根据。
3、简述我国教育法与政策的关系。(P36-37)
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我国教育法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对教育法具有指导作用。
教育法是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具体的教育政策应当符合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的要求。
4、简述教师权利与义务的特点。(P72)
首先,教师的权利,往往也就是另一方的义务,反之亦然。其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相对性特征。
再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转换性特征,教师行驶权利过度,可能会带来相应的义务。最后,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是同时发生的,教师在取得权利的同时,也就应承担相应的义务。
5、简述法律救济及其基本特征。(P223)
法律救济的基本含义:一是指为权利受到损害的受害者提供法律上的补偿,使受害者的权利得到恢复和补救;二是指通过救济受害者,使被扭曲、破坏了的社会关系得以矫正和恢复,从而使个别的法律主体仍然可以在恢复正常的法律关系中正当地享受权利。
基本特征:法律救济具有事后性、权利性、恢复性与弥补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试述行政诉讼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P242-243)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
基本原则:
一般诉讼共同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诉讼活动进行监督的原则。
行政诉讼法的特殊原则:
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所谓合法性审查是指人们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只能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起诉不停止执行的原则。指具体行政行为不因当事人起诉而停止执行。该原则存在例外情况。被告负责举证责任原则。在行政诉讼中法律特别规定举证责任由被告承担,被告应当证明其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不适用调解原则。该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以调解作为审理和结案的方式。
五、案例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某高校本科生A在大学一年级时就因多次旷课而受到警告处分,后又多次违反学校有关宿舍管理规定,受到记过处分。202_年6月15日,A在参加期末考试期间,被当场发现作弊行为。该高校为了严肃校纪校风,稳定校园教育教学秩序,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决定给予A留校察看的处分。6月16日,该校通过A所在学院将学校的处分意见口头通知了A本人。A觉得很突然,表示不服该处分决定,想要通过法律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按照我国现行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体制主要由哪些制度构成?
(P227)
由以下各项制度构成:教师申诉制度、学生申诉制度、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
2.按照202_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该高校在给予A留校察看处分的过程中有什么不合法的地方?(P123)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56条规定:“学校在对学生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者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案例中未涉及。
58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处分,应当出具处分决定书,送交本人。”案例中处分意见是口头通知学生本人的。
3.如果A某不服学校的处分决定,他应当在几天内向该校学生申诉委员会提出申诉?该委员会应当由哪些人组成?(P124)5个工作日内。
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
《教育法通论》习题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下列哪一个程序形式属于行政复议程序的一种?(A)A.受理 B.裁判 C.备案 D.复核
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所有的课程,其他课程都合格,但是毕业前出国工作,在规定期限内无法回学校参加答辩。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D)
A.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颁发毕业证书 C.颁发肆业证书 D.颁发结业证书
3.根据义务教育法,下列表述中哪一种准确地定位了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B)A.国家教育 B.国民教育 C.普惠教育 D.免费教育
4.按照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A)A.学徒培训 B.下岗培训 C.普法培训 D.待岗培训 5.按照我国教育申诉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我国教育申诉的管辖形式的是(C)A.选择管辖 B.隶属管辖 C.级别管辖 D.移送管辖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我国的民办教育事业与公办教育事业的关系是(C)
A.民办教育事业优先于公办教育事业 B.公办教育事业优先于民办教育事业
C.公办教育事业与民办教育事业平等 D.缺乏相关的规定 7.下列管辖方式中,属于我国教育行政诉讼管辖形式的是(A)
A.地域管辖 B.上级管辖 C.本级管辖 D.特殊管辖
8.按照202_ 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属于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处分种类?(D)
A.开除学籍 B.记过 C.留校察看 D.禁止答辩 9.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C)
A.校长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集体负责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D.党委负责制
10.下列哪种权利救济方式不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A)A.集体上访 B.行政诉讼 C.教师和学生申诉 D.教育行政复议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20分。1.法律责任(P57)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是以违法行为为前提,要求行为人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是国家依据法律标准对违法行为人进行的否定性评价。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违宪法律责任。
2.行政复议(P234)
所谓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其制度。
3.教育法(P18)
教育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拥有教育立法权的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之内,依据教育立法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法律关系,规范社会主体的教育行为,规定社会主体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学位(P102)
学位是衡量高等教育各层次专门人才的学术水平的等级称号。学位制度的实践有利于促进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促进专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我国的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
5.学生申诉制度(P233)
学生申诉制度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决定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重新作出处理的制度。具有法定性、专门性和非诉讼性的特点。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6 分,共30分。
1.简述教育法律体系的概念与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基本构成。(P31、32)
教育法律体系是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指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系统。
基本构成:教育根本法、教育基本法、教育主体法、学前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育教学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法、教育行政法。
2.简述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P225)基本原则:
事后救济原则 只有侵害教育权益的不法行为发生之后,受害的当事人才能寻求相应的教育权法律救济,一般不存在事前救济或事中救济。
救济主体法定的原则 受害人的权利救济请求也只能向法定的国家机关提起,即只有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才有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权力,才能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
正当程序原则 指法定的国家机关在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
3.简述我国高等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P106)
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设立章程;拥有相应数量的合格的教师;拥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教学设施、设备等条件;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4.简述我国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P235)
合法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准确性原则、便民性原则
5.简述法律救济的基本含义。(P223)
法律救济的基本含义:一是指为权利受到损害的受害者提供法律上的补偿,使受害者的权利得到恢复和补救;二是指通过救济受害者,使被扭曲、破坏了的社会关系得以矫正和恢复,从而使个别的法律主体仍然可以在恢复正常的法律关系中正当地享受权利。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15分。试述教育法治化的基本要求。(P12)
教育法治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
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教育的法治化就是将国家对教育的管理与治理建立在民主、理性的法律规则之上,教育领域的任何主体的任何活动都要严格依法进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和阻碍;同时法律保障公民、组织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
1、主体合法。凡是参与教育领域活动的国家机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其主体资格要有法律的明确授予。
2、内容合法。教育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的内容,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或其他活动内容,都应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
3、程序合法。教育法制化不仅要求各个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活动内容合法,同时还要求这些活动应遵循法定的程序要求。尤其是教育行政管理机关和各级各类学校,更应该按照法定的程序从事相应的教育管理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做到程序公开、程序透明、程序自治,不能随意简化程序,随意组合程序或放弃程序。
4、救济有道。党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遭到不法侵害时,国家要能为受害主体提供相应的权利救济渠道,以惩罚不法者的教育侵权行为,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保障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因教育法制化要求有完整的教育权法律救济体制。
教育法治化必然要求进行教育法制建设。教育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发至建设和依法治国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教的必由之路。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立法、教育行政执法、教育司法、教育法制监督等方面。
教育立法。依法治教的前提是在教育领域有法可依。教育行政执法。在教育领域要求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教育司法。其主要活动是惩治不法的教育侵权行为,为受害者提供法律救济的渠道,维护和保障各种教育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
教育法制监督。是教育法治化中期保障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加强教育法制监督,才能保证依法治教有效进行。
五、案例题:本大题共3小 题,每小题5 分,共15分。
某校研究生论文答辩前夕,学校接到举报,揭发某学院研究生A某读研期间发表的三篇学术论文均存在严重的抄袭情况。学校接到举报以后,立即组织专家组对A某的三篇论文进行审查,发现举报情况属实。经校研究生院与A某所在学院领导及A某的指导老师共同商量,决定对A某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惩戒,给予A某留校察看的处分,并取消A某当年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的资格。2 天以后,学校在学校公告栏中张贴了对A 某留校察看和取消当年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的处分决定,其上盖有学校研究生院的公章。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如果A 某对该处分决定不服,想要提出申诉,高校应当成立何种机构,该机构应当由哪些人组成?(P124)
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该机构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
2.高校相关机构在接到学生申诉之日起多少天内必须作出结论并告知申诉人?(P124)15个工作日内
3.如果A某在申诉后,仍然不服学校相关机构的决定,按照我国教育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他还有哪几种权利救济方式可以选择?
行政复议 所谓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其制度。
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
《教育法通论》习题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按照202_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是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处分种类?(A)
A.扣缴毕业证书 B.记过 C.留校察看 D.开除学籍
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所有的课程,其他课程都合格,只有毕业论文答辩不合格。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采取哪种做法?(B)
A.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颁发结业证书
C.颁发辩业证书 D.颁发毕业证书
D.集体上访 3.下列哪种权利救济方式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A)A.教师和学生申诉 B.权利诉讼 C.司法调解 A.选择管辖 4.下列_______不是我国教育行政诉讼管辖形式的一种。(A)
B.级别管辖 C.移送管辖 D.指定管辖
D.待岗培训 5.按照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D)A学徒培训 B.转岗培训 C.适岗培训
6.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是(B)A.与公办教育相比、属于从属地位 B.与公办教育具有平等法律地位 C.公办教育属于行政部门、民办教育属于企业单位 D.目前还不能确定 7.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从_________年开始的。(C)A.1961 B.1976 C.1989 A.选择管辖
D.1995 8.按照我国教育教育申述制度的规定,下列____不是我国教育申述的管辖形式。(B)
B.级别管辖 C.隶属管辖 D.移送管辖
B.强制基础教育
C.强制国民教育
D.强制免费教育 9.根据义务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最恰当的表述是一种(C)A.强制国家教育
10.下列哪一个程序属于行政复议程序的一种?(D)A.复核 B.裁判 C.备案
D.受理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法律责任(P57)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是以违法行为为前提,要求行为人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是国家依据法律标准对违法行为人进行的否定性评价。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违宪法律责任。
2.教师申诉制度(P230)
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政府有关部门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3.教育法治化(P11)
教育法治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教育的法治化就是将国家对教育的管理与治理建立在民主、理性的法律规则之上,教育领域的任何主体的任何活动都要严格依法进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和阻碍;同时法律保障公民、组织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
4.教育法律救济(P223)
所谓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即是指当学校、公民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受到行政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能正当享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
5.学业证书(P46)
学业证书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对在该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正式注册并完成了相关学业的受教育者颁发的,证明其完成学业情况的凭证。它是用人单位衡量持有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依据。分为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权利。(P115-116)
高等学校教师享有教育法和教师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外,还享有:享有必须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权利。参加培训,提高业务素质的权利。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权利。接受公正考核的权利。
2.简述我国教育申诉制度及其基本特点。(P228、228-229)
所谓教育申诉制度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政府有关部门作出的影响其利益的处理决定不服,或者在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依法行使申诉权,向法定的国家机关申明不服、申诉理由、请求复查或重新处理的一项法律制度。
基本特点:教育申诉制度由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两部分组成。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正式的法律救济制度。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性的申诉制度。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非诉讼意义
上的行政申诉制度。
3.简述我国行政复议的管辖及其方式。(P238、238-239)
行政复议的管辖是确定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权限和分工的制度。分为上级管辖、本级管辖、特殊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
4.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基本原则。(P207-209)
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原则、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应主体平等原则、鼓励保护原则、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原则。
5.简述建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P142-143)
实施有计划、有重点的教育分流的原则;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原则;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互相沟通、协调发展的原则(依据开放性原则,相互沟通,具备兼容性;教学内容、方法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建立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和相互选拔、相互吸纳人才的有效机制,为毕业生提供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沟通还体现在教育整体结构的调整方面。)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试述行政诉讼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P242、243)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
基本原则:
一般诉讼共同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诉讼活动进行监督的原则。
行政诉讼法的特殊原则:
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所谓合法性审查是指人们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只能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起诉不停止执行的原则。指具体行政行为不因当事人起诉而停止执行。该原则存在例外情况。被告负责举证责任原则。在行政诉讼中法律特别规定举证责任由被告承担,被告应当证明其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不适用调解原则。该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以调解作为审理和结案的方式。
五、案例题:本大题共1题,共15分。
202_年上半年,某高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期间,省教育厅领导带领相关人员检查巡视该高校四级英语考试监考工作。在巡查时发现,某班级考场内学生A某的座位上坐着的考生并不是A本人,于是检查团人员告知监考老师,责成监考老师收缴其试卷,当场在试卷上注明“作弊”字样。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将试卷与作弊情况一起密封上交教务处,同时通知学生A某所在院系相关负责人。经过学院调查证实,该代考考生系学生A某通过网络请来的其他高校的学生B某。教育厅领导
对此事非常重视,批评了该学校相关领导,责成他们严肃考试纪律,狠抓考试风气,对该事件要严肃处理。该校教务处会同学工处和学院部分领导随即研究决定开除A某学籍,以儆效尤。2天以后,学校在各院系醒目处以及学生活动场所、食堂和学校公告栏中张贴了对A某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并由学院通知A某7日内离开学校,其上盖有学校教务处和学工处的公章。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按照202_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A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可以开除学籍的理由?学校对学生做出开除学籍处分,需要哪个机构讨论决定?(P123)
构成。需要校长会议讨论决定。
2.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该学生如果不服,在决定送达其本人之日起多少天内可以提出申诉?
5个工作日内
3.如果学生要提出申诉,高校应当成立何种机构,该机构应当由哪些人组成?(P124)
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该机构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
4.高校相关机构在接到学生申诉之日起多少天内必须作出结论并告知申诉人? 15个工作日内
5.如果该学生不服,按照我国教育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他有哪几种权利救济方式可以选择? 行政复议 所谓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其制度。
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
《教育法通论》习题4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案格内。否则不能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按照202_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是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处分种类?(C)
A.留校察看 B.记过 C.取消考试成绩 D.开除学籍
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一年级上学期突患精神疾病,其家人为其申请并办理了退学手续。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采取哪种做法?(A)
A.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颁发结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D.颁发毕业证书
3、下列哪种权利救济方式不属于我国教育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C)。A.教师和学生申诉 B.行政复议 C.司法调解 D.行政诉讼
4、下列(D)不是我国教育行政复议管辖制度的一种。
A.本级管辖 B.特殊管辖 C.移送管辖 D.选择管辖
5、按照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A)。A.健美训练功 B.转岗培训班.C.学徒培训班 D.高级电工学习班
6、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民办教育就是私人办学 B.民办学校属于民办非企业法人 C.民办教育就是收费教育 D.民办教育就是企业办学
7、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A)。
A.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B.党委领导下的校长会议负责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领导集体决策制 D.校长负责制
8、按照我国教育行政复议的程序规定,下列(B)不是我国教育行政复议程序的环节。
A.申请 B.反馈 C审理 D.决定
9、根据义务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最恰当的表述是一种(D)。A.强制国家教育 B.强制基础教育 C.强制免费教育 D.强制国民教育
10、教师不服高等学校对其作出的处分,按照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教育权救济途径?(C)
A.到北京上访 B.写举报信匿名举报 C.向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提起申诉 D.直接找组织部门控告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产教结合原则(P149)
产教结合原则是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之一,其含义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相适应,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与经济部门、产业界、用人单位等建立紧密的联系与协作。
2、指定管辖(P239、245)
行政复议中的指定管辖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因复议管辖发生争议,争议双方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它们的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制定管辖。
诉讼管辖中的指定管辖是指如果因为特殊原因,有管辖权的法院不能行使管辖权;或对管辖权发生争议时,可由上级法院指定某一法院管辖。
3、行政诉讼第三人(P245)
行政诉讼第三人是指同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而申请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到诉讼中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第三人是独立的诉讼主体,与诉讼的原告和被告之间不存在连带关系,有权提出与本案有关的独立的诉讼请求,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依法提起上诉。
4、教育侵权行为(P222)
教育侵权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一般规定,直接或间接剥夺其他主体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使其合法权益收到侵害而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
5、审判监督程序(P247)
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再审的程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高等学校设立的条件。(P105-106)
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设立章程;拥有相应数量的合格的教师;拥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教学设施、设备等条件;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2、简述我国教育申诉制度的基本特点。(P228-229)
所谓教育申诉制度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政府有关部门作出的影响其利益的处理决定不服,或者再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依法行使申诉权,向法定的国家机关申明不服、申诉理由、请求复查或重新处理的一项法律制度。
基本特点:教育申诉制度由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两部分组成。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正式的法律救济制度。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性的申诉制度。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
3、简述教育法律救济的特征。(P223)
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即是指当学校、公民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收到行政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正当享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
特征:
权利受到伤害教育法律救济存在的前提,如果权利未受到损害,就无所谓救济。教育法律救济具有弥补性,它是对受损害的权利的弥补。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合法权益并保证法定的义务履行。(事后性、权利性:当事人所享有的第二权利、恢复性与弥补性)
4、简述教师权利与义务的特点。(P72)
首先,教师的权利,往往也就是另一方的义务,反之亦然。其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相对性特征。
再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转换性特征,教师行驶权利过度,可能会带来相应的义务。最后,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是同时发生的,教师在取得权利的同时,也就应承担相应的义务。
5、简述我国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P148-149)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实行产教结合的原则、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原则、重视农业、科技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
四、论述题(共1题、共15分)
1.试述行政复议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P234、235)
所谓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其制度。
基本原则:
合法性原则。复议机关在履行行政复议职责时,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查,并在法定期限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及时性原则。复议机关在行政复议活动中,应当快速、高效、公正地解决执法争议,防止相互推诿。
准确性原则。复议机关在审理复议案件时,应当准确查明行政争议产生的真相和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被侵犯的实际情况,准确地对案情定性,并准确地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便民性原则。复议机关字啊行政复议活动中,应当力求做到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尽量节省人力、财力和时间的情况下,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充分行使复议申请权。
五、案例题(共1题,共15分)
202_年某高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期间,省教育厅领导带领相关人员检查巡视该高校考试工作。在巡查时发现大三某班级考场内,学生A某正在偷看纸条,于是检查团人员告知监考老师,责成监考老师收缴其纸条,并收取了试卷,当场在试卷上注明“作弊”字样。在此过程中,该学生多次试图辩解,但是被监考老师制止。事后该学生也曾试图向其所在院系有关老师进行辩解,也均被拒绝。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将试卷随纸条一起密封上交教务处,同时通知学生A某所在院系相关老师。教育厅领导也批评了该学校相关领导,责成他们严肃考试纪律,狠抓考试风气。
该学校的学生管理守则中规定:学生作弊两次以上或者组织学生作弊一次以上,学校可以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该学生虽然属于第一次被抓住作弊,但是,鉴于该学生在教育厅领导检查巡视期间公然作弊,情节严重,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学校决定对其严肃处理,以做效尤。2天以后,学校橱窗中就张贴了学校教务处和校教学委员会联合作出的对该学生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并随后由院系副书记当面通知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该通知并被张贴在学校各院系醒目处以及学生活动场所的醒目处,其上盖有学校教务处的公章。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按照202_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校对学生做出开出学籍处分,需要哪个机构讨论决定?
需要校长会议讨论决定。
2、高校对学生做出处分决定,应当成立何种机构,该机构应当由哪些人组成?
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该机构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
3、如果该学生不服,按照我国教育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他有哪几种权利救济方式可以选择? 行政复议 所谓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其制度。
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
《教育法通论》习题5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案格内,否则不能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按照202_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是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处分种类?(C)
A.留校察看 B.记过 C.取消考试成绩 D.开除学籍
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一年级上学期突患精神疾病,其家人为其申请并办理了退学手续。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采取哪种做法?(A)
A.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颁发结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D.颁发毕业证书
3、下列哪种教师资格不是我国教师法中规定的合法教师资格?(D)。A.幼儿园教师资格 B.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C.职业中学教师资格 D.外籍教师资格
4、下列(D)不是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体制中的制度的一种。
A.学生申诉制度 B.行政复议制度 C.行政诉讼制度 D.司法调解制度
5、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开始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是(A)。A.6周岁或者7周岁 B.7周岁以下 C.6周岁或者8周岁 D.6周岁以上
6、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民办教育就是私人办学 B.民办学校属于民办非企业法人 C.民办教育就是收费教育 D.民办教育就是企业办学
7、按照我国相关教育法律的规定,教师资格丧失后,(D)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A.3年以内 B.终身 C.1年以后 D.5年以内
8、按照我国教育行政复议的程序规定,下列(B)不是我国教育行政复议程序的环节。A.申请 B.反馈 C.审理 D.决定
9、根据义务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最恰当的表述是一种(D)。A.强制国家教育 B.强制基础教育 C.强制免费教育 D.强制国民教育
10、教师不服高等学校对其作出的处分,按照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教育权救济途径?(C)
A.到北京上访 B.写举报信匿名举报 C.向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提起申诉 D.直接找组织部门控告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教育法治化(P11)
教育法治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教育的法治化就是将国家对教育的管理与治理建立在民主、理性的法律规则之上,教育领域的任何主体的任何活动都要严格依法进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和阻碍;同时法律保障公民、组织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
2、法律责任(P57)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是以违法行为为前提,要求行为人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是国家依据法律标准对违法行为人进行的否定性评价。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违宪法律责任。
3、教育法律体系(P31)
教育法律体系是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指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系统。
4、教育申诉制度(P228)
所谓教育申诉制度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政府有关部门作出的影响其利益的处理决定不服,或者再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依法行使申诉权,向法定的国家机关申明不服、申诉理由、请求复查或重新处理的一项法律制度。
5、审判监督程序(P247)
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再审的程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简述法律责任及其构成。(P57、57-58)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是以违法行为为前提,要求行为人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是国家依据法律标准对违法行为人进行的否定性评价。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违宪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责任主体。是指因违反法律、违约或者法律规定的事由而承担法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违法行为。是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指行为人所为的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损害结果。指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和伤害。
因果关系。指违反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主观过错。指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时的主管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类。
2、简述我国民办教育法的基本原则。(P207-209)
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原则、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应主体平等原则、鼓励保护原则、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原则。
3、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的教育基本原则。(P40)
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原则、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则、教育以言语言文字为基本教学语言文字的原则。
4、简述我国教育法与政策的关系。(P36)
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我国教育法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对教育法具有指导作用。教育法是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具体的教育政策应当符合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的要求。
5、简述我国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P148-149)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实行产教结合的原则、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原则、重视农业、科技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
四、论述题(共15分,请任选其中一道作答,多选不加分)
1、试述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及其含义。(P225-226、223)
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即是指当学校、公民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收到行政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正当享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
基本原则:
事后救济原则 只有侵害教育权益的不法行为发生之后,受害的当事人才能寻求相应的教育权法律救济,一般不存在事前救济或事中救济。
救济主体法定的原则 受害人的权利救济请求也只能向法定的国家机关提起,即只有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才有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权力,才能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
正当程序原则 指法定的国家机关在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
2、试述我国教育法与社会主义道德之间的关系。(P35-36)
教育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拥有教育立法权的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之内,依据教育立法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法律关系,规范社会主体的教育行为,规定社会主体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道德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并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评价主体的思想和行为善恶的原则、标准和规范。
道德与法律一样都是属于社会调整体系的范畴,它们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社会主义道德与教育法具有密切的关系:
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规定的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教育法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将社会主义道德作为我国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贯彻于教育立法之中,是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社会道德观念、原则和规范在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立法者的道德观念对立法目的的确定、法律价值取向的选择以及法律才规范的设计等方面都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社会主义道德,尤其是社会主义的教育道德,对我国教育法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构成了社会主义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得以实现的伦理道德基础。教育法实施的基本途径还是社会主体自觉遵守教育法,这就要进行广泛的社会主义道德,特别是教育伦理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以推动我国教育法的高效实现。
教育法的顺利运行和高效实现,对于社会主义道德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案例题(共1题,共15分)
202_年某高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期间,省教育厅领导带领相关人员检查巡视该高校考试工作。在巡查时发现大三某班级考场内,学生A某正在偷看纸条,于是检查团人员告知监考老师,责成监考老师收缴其纸条,并收取了试卷,当场在试卷上注明“作弊”字样。在此过程中,该学生多次试图辩解,但是被监考老师制止。事后该学生也曾试图向其所在院系有关老师进行辩解,也均被拒绝。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将试卷随纸条一起密封上交教务处,同时通知学生A某所在院系相关老师。教育厅领导也批评了该学校相关领导,责成他们严肃考试纪律,狠抓考试风气。
该学校的学生管理守则中规定:学生作弊两次以上或者组织学生作弊一次以上,学校可以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该学生虽然属于第一次被抓住作弊,但是,鉴于该学生在教育厅领导检查巡视期间公然作弊,情节严重,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学校决定对其严肃处理,以做效尤。2天以后,学校橱窗中就张贴了学校教务处和校教学委员会联合作出的对该学生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并随后由院系副书记当面通知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该通知并被张贴在学校各院系的醒目处以及学生活动场所的醒目处,其上盖有学校教务处的公章。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该高等学校在对该学生作出开除学籍规定的过程中有哪些违反了202_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行为?(P123)
第56条规定:“学校在对学生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者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
案例中该生的辩解被制止。
第57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应当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案例中由学校教务处和校教学委员会联合作出决定。
第58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处分,应当出具处分决定书,送交本人。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书报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案例中由院系副书记当面通知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属口头通知,且未涉及到备案问题。
第59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的处分书应当包括处分和处分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学生可以提出申诉及申诉的期限。”案例中未涉及到此部分。且案例中通知并被张贴在醒目处,侵犯了学生的权益。
《教育法通论》习题6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答案请填在下面的答案格内,否则不能得分。)
1、按照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高等学校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应当由该高等学校的(A)作出。
A.校长会议 B.教学委员会会同校长会议 C.教务处会同教学委员会 D.分管校长
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一年级上学期突患精神疾病,其家人为其申请并办理了退学手续。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采取哪种做法?(D)
A.颁发毕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B.颁发结业证书 D.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3、下列哪种要素不是我国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资格要素?(B)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B.相应的学位证书 C.相应的教学能力 D.相应的道德品德
4、按照我国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列哪种行为可以使得教师丧失教师资格?(C)A.因为分房矛盾,谩骂校领导 C.与同事发生纠纷,将同事打成重伤 B.与自己的学生结婚,影响较坏 D.屡次上访,对学校造成极坏的影响
5、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其含义是(D)。A.党委和校长共同决策、共同负责 C.集体领导、个人负责 B.党委决策重大事务、校长决定行政事务 D.集体决策、个人负责
6、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是(B)。
A.与公办教育相比、属于从属地位 B.与公办教育具有平等法律地位 C.公办教育属于行政部门、民办教育属于企业单位 D.目前还不能确定
7、下列哪一个原则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的教育基本原则?(B)A.依法治教原则 B.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原则 C.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 D.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则
8、教师不服高等学校对其作出的处分,按照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教育权救济途径?(C)
A.上访 B.匿名举报 C.申诉 D.直接找司法部门控告
9、下列哪一个原则属于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C)A.终身教育原则 C.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原则 B.教学与实习相结合原则 D.主要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原则
10、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性质是(B)A.普及教育法 B.强制教育法 C.教育基本法 D.教育根本法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职业教育
答: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主要是对公民实施的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预备教育。(3分)
2、教育法律体系
答:教育法律体系是指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指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3分)
3、学业证书
答:学业证书是指经过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在该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正是注册并完成了规定学业的受教育者颁发的、表明其受教育程度及达到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凭证。(3分)
4、行政复议
答: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其制度。(3分)
5、行政诉讼的级别管辖
答:级别管辖是指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和审判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与分工。(3分)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简述法律责任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答: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法定义务或者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的时候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2分)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1)责任主体(1分);(2)违法行为(1分);(3)损害结果(1分);(4)因果关系(1分);(5)主观过错(1分)。
2、简述教师资格撤销的情形及其后果。
答:教师资格撤销的情形主要包括:(1)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2分)(2)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2分)
教师资格被撤销后,自被撤销之日起S年之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3分)
3、简述高等学校教师的权利。
答:(1)享有必须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权利(1分);(2)参加培训,提高业务素质的权利(2分);(3)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权利(2分);(4)接受公正考核的权利(2分)。
4、简述法律体系的概念与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基本构成。
答:教育法律体系是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我国现行教育法律规则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2分)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包括教育根本法、(1分)教育基本法、(1分)教育主体法、(1分)教育活动法(1分)以及教育程序法(1分)。
5、简述我国民办教育法的基本原则。答:(1)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原则;(1分)
(2)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应主体平等原则;(2分)(3)鼓励保护民办教育事业的原则:(2分)(4)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的原则。(2分)
四、论述题(共15分,请任选其中一道作答,多选不加分)
1、试述我国党和国家的政策与教育法的关系。
答:(1)党和国家的政策是我国教育法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对教育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4分,适当扩展论述另加1分)
(2)教育法是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4分,适当扩展论述另加1分)(3)具体的教育政策应当符合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的要求。(4分,适当扩展论述另加1分)
2、试述我国高等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答:(1)高等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1分)(2)鼓励采取多种形式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原则;(2分)(3)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2分)(4)对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实行帮扶的原则;(2分)(5)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的原则;(2分)
(6)依法保障高等学校中的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的原则;(2分)(7)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的原则(2分)
(8)鼓励高等学校与社会、高等学校之间在国内外的协作交流和合作活动的原则。(2分)
五、案例题(共1题、15分)
为了强化对在校学生的管理力度,A高校颁布了新的学生管理规定,其中规定学生在校园内不得谈恋爱,违者给与处分。并规定如果在校园内公然谈恋爱并有接吻等亲密行为,屡教不改的,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王XX是该校大三学生,与同班学生秦XX谈恋爱,并在课堂上被任课老师发现有接吻行为,班主任和院系领导分别找到王XX和秦XX谈话,但是王XX和秦XX均态度强硬,拒不改正,并扬言愿意接受任何处分。学校认为王XX与秦XX在课堂上公然接吻,情节非常恶劣。虽然属于初次违反学校校规,但是其不思悔改,态度嚣张,不予惩罚不足以教育其他学生,不足以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经过校教育督导委员会和分管教学校长联合商议,决定对其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处分决定作出以后,学校立即通知了两名学生的家长将两名学生领回家,处分决定随后送交两名学生本人并在学校公开场合张贴。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依据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并结合该校在处理王XX和秦XX接吻事件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校作出的处分决定是否符合该校的学生管理规定?为什么?(5分)
2、该校在作出处分决定的过程中违反了哪些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4分)
3、王XX和秦XX如果认为该处分决定不当,有哪些途径可以救济自己的权利?(6分)答:
1、该校作出的处分决定不符合该校的学生管理规定。(2分)因为该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规定“如果在校园内公然谈恋爱并有接吻等亲密行为,屡教不改的,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而本案中两名学生属于初次违反规定的行为,并没有屡教不改。(3分)
2、按照202_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应当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本案中两名学生的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是由校教育督导委员会和分管教学校长联合商议作出的,显然不符合程序的规定。(2分)
在本案中学校作出处分决定之前,也没有听取两位学生的陈述和申辩,这同样违反了202_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所规定的程序。(2分)
3、两名学生可以采取的权利救济途径主要有:提起申诉、(2分)提起行政复议(2分)和提起行政诉讼。(2分)
《教育法通论》习题7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答案请填在下面的答案格内,否则不能得分。)
1、按照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高等学校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应当由该高等学校的(A)作出。
A.校长会议 B.教学委员会会同校长会议 C.教务处会同教学委员会 D.分管校长
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一年级上学期突患精神疾病,其家人为其申请并办理了退学
手续。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采取哪种做法?(D)
A.颁发毕业证书 B.颁发结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D.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3、下列哪种要素不是我国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资格要素?(B)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B.相应的学位证书 C.相应的教学能力 D.相应的道德品德
4、按照我国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列哪种行为可以使得教师丧失教师资格?(C)A.因为分房矛盾,谩骂校领导 B.与自己的学生结婚,影响较坏 C.与同事发生纠纷,将同事打成重伤 D.屡次上访,对学校造成极坏的影响
5、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其含义是(D)。A.党委和校长共同决策、共同负责 B.党委决策重大事务、校长决定行政事务 C.集体领导、个人负责 D.集体决策、个人负责
6、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是(B)。
A.与公办教育相比、属于从属地位 B.与公办教育具有平等法律地位 C.公办教育属于行政部门、民办教育属于企业单位 D.目前还不能确定
7、下列哪一个原则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的教育基本原则?(B)A.依法治教原则 B.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原则 C.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 D.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则
8、教师不服高等学校对其作出的处分,按照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教育权救济途径?(C)
A.上访 B.匿名举报 C.申诉 D.直接找司法部门控告
9、下列哪一个原则属于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C)A.终身教育原则 B.教学与实习相结合原则 C.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原则 D.主要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原则
10、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性质是(B)A.普及教育法 C.教育基本法 B.强制教育法 D.教育根本法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义务教育
答: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其作为一种公共服务,是一种政府行为。(3分)
2、教育法律体系
答:教育法律体系是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我国现行教育法律规则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3分)
3、学位证书
答:学位证书是指国家赋予其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对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一定的学位,并向其颁发相应的一种证明文件。(3分)
4、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
答: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是指宗教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教育领域的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得在学校这一非宗教活动场所宣传宗教思想,发展宗教教徒。(3分)
5、行政诉讼的移送管辖
答:移送管辖是指法院在受理行政案件以后,发现已经受理的行政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付,应当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法院的管辖方式。(3分)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简述高等学校成立的基本条件。
答:(1)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设立章程;(1分)(2)拥有相应数量的合格的教师;(2分)
(3)拥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以及教学设施、设备等条件;(2分)(4)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2分)
2、简述教师聘任制度的概念及聘任形式。
答:教师聘任制度是指遵循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学校和教师之间,就任职期限、任职条件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达成协议,依据该协议而形成特殊的任职服务关系的制度。(4分)
教师的聘任形式包括:招聘、续聘,解聘和辞聘四种主要形式。(3分)
3、简述高等教育法的立法宗旨。
答:我国高等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分)为了依法治教、规范高等教育活动;(2分)为了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2分)
4、简述建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答:建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有:
(1)实施有计划、有重点的教育分流的原则;(2分)(2)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原则;(2分)
(3)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互相沟通、协调发展的原则。(3分)
5、简述我国行政复议的管辖及其方式。
答:我国行政复议的管辖是指确定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权限和分工的制度(2分)。管辖方式主要包括:(1)上级管辖(1分);(2)本级管辖(1分);(3)特殊管辖(1分);(4)移送管辖(1分);(5)指定管辖(1分)。
四、论述题(共15分,请任选其中一道作答,多选不加分)
1、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本质?
答:首先,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密不可分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的;(3分,适当扩展论述加1分)
其次,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始终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成长和发展的,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3分,适当扩展论述加1分)
再次,我国的高等教育的一切活动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分,适当扩展论述加1分)最后,高等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必然要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3分,适当扩展论述加1分)
2、试述教育法与社会主义道德之间的关系。
答:强调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活动的基础,培养社会主义的道德也是我国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人的培养包括知识培养和道德建构两个方面,教育活动在当代中国虽然主要仍然是知识教育,但是,道德的教育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话题。(3分)
这个问题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认识:
(1)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规定的我国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2分,适当扩展论述加1分)(2)社会主义道德的准则和规范贯彻在教育立法中,是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2分,适当扩展论述加1分)(3)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得以实现的伦理道德基础;(2分,适当扩展论述加1分)(4)教育法顺利运行和高效实现,对于社会主义道德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分,适当扩展论述加1分)
五、案例题(共1题,15分)
为了强化对在校学生的管理力度,A高校颁布了新的学生管理规定,其中规定学生在校园内不得谈恋爱,违者给与处分。并规定如果在校园内公然谈恋爱并有接吻等亲密行为,屡教不改的,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王XX是该校大三学生,与同班学生秦XX谈恋爱,并在课堂上被任课老师发现有接吻行为,班主任和院系领导分别找到王XX和秦XX谈话,但是王XX和秦XX均态度强硬,拒不改正,并扬言愿意接受任何处分。学校认为王XX与秦XX在课堂上公然接吻,情节非常恶劣。虽然属于初次违反学校校规,但是其不思悔改,态度嚣张,不予惩罚不足以教育其他学生,不足以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经过校教育督导委员会和分管教学校长联合商议,决定对其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处分决定作出以后,学校立即通知了两名学生的家长将两名学生领回家,处分决定随后送交两名学生本人并在学校公开场合张贴。
《教育法通论》习题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答案请填在下面的答案格内,否则不能得分。)
1、下列(B)不是我国学位学科门类。
A.哲学 B.地学 C.法学 D.工学
2、高等学校对于修满一年,中请退学的学生应当(C)。A.颁发毕业证书(注明退学)B.颁发结业证书(注明退学)C.颁发肄业证书 D.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3、我国教育法中规定的教师资格不包括(B)。A.幼儿园教师资格 B.兼职教师资格 C.职业中学教师资格 D.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4、我国相关高等教育法律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开除学生学籍应当由(C)决定。A.校学术委员会 B.校专门受理学生申诉的委员会 C.校校长会议 D.上级教育行政管理机关
5、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A)。
A.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B.党委领导下的校长会议负责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领导集体决策制 D.校长负责制
6、根据义务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最恰当的表述是一种(D)。
A.强制国家教育 B.强制基础教育 C.强制免费教育 D.强制国民教育
7、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我国的民办教育事业属于(B)。A.企业公益事业 B.社会公益事业 C.收费教育事业 D.高等教育事业
8、下列(D)不是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体制中的制度的一种。
A.学生申诉制度 B.行政复议制度 C.行政诉讼制度 D.司法调解制度
9、按照我国相关教育法律的规定,教师资格被撤销后,(D)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A.3 B.4 C.8 D.5
10、按照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A)。A.瑜伽健身班 B.转岗培训班 C.学徒培训班 D.高级电工学习班
二、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职业教育(P138)
职业教育是相对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而言的,指国家为实现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通过开办或允许开办各级各类的职业教育学校和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渠道,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型、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活动。
2、教育法治化(P11)
教育法治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教育的法治化就是将国家对教育的管理与治理建立在民主、理性的法律规则之上,教育领域的任何主体的任何活动都要严格依法进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和阻碍;同时法律保障公民、组织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
3、教育法律体系(P31)
教育法律体系是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指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系统。
4、教师(P63)
教师是指履行教育教学责任,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专业人员。
5、教育行政复议制度(P236)
在我国教育领域内,各级各类学校及其教师和学生如果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都可以向该行政主体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起行政复议,此即教育行政复议制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7分,共35分)
1、简述我国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P243)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
基本原则:
一般诉讼共同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诉讼活动进行监督的原则。
行政诉讼法的特殊原则:
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所谓合法性审查是指人们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只能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起诉不停止执行的原则。指具体行政行为不因当事人起诉而停止执行。该原则存在例外情况。被告负责举证责任原则。在行政诉讼中法律特别规定举证责任由被告承担,被告应当证明其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不适用调解原则。该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以调解作为审理和结案的方式。
2、简述我国民办教育法的立法宗旨。(P203-204)
推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民办教育作为新事物在产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因此制定民办教育对于推动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意义十分重大。
实现民办教育的规范有序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以法律的形式确认民办教育法律关系中相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并明确规定相关主体在违反法律义务是所要承担的相应的刑事、行政、民事责任,尤其突出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权利保护,使我国的民办教育沿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积极推动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民办教育的出现不仅弥补了公办教育力量的不足,更是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式,民办教育法的及时跟进,必将为民办教育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积极推动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
3、简述高等学校设立的条件。(P106)
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设立章程;拥有相应数量的合格的教师;拥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教学设施、设备等条件;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4、我国教师权利和义务的特点。(P72)
首先,教师的权利,往往也就是另一方的义务,反之亦然。其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相对性特征。
再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转换性特征,教师行驶权利过度,可能会带来相应的义务。最后,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是同时发生的,教师在取得权利的同时,也就应承担相应的义务。
5、简述法律责任及其构成。(P57)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是以违法行为为前提,要求行为人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是国家依据法律标准对违法行为人进行的否定性评价。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违宪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责任主体。是指因违反法律、违约或者法律规定的事由而承担法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违法行为。是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指行为人所为的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损害结果。指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和伤害。
因果关系。指违反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主观过错。指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时的主管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15分。请任选一题作答,多选不加分。)
1、试述我国教育法与社会主义道德之间的关系。(P35)
教育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拥有教育立法权的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之内,依据教育立法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法律关系,规范社会主体的教育行为,规定社会主体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道德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并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评价主体的思想和行为善恶的原则、标准和规范。
道德与法律一样都是属于社会调整体系的范畴,它们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社会主义道德与教育法具有密切的关系:
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规定的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教育法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将社会主义道德作为我国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贯彻于教育立法之中,是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社会道德观念、原则和规范在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立法者的道德观念对立法目的的确定、法律价值取向的选择以及法律才规范的设计等方面都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社会主义道德,尤其是社会
主义的教育道德,对我国教育法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构成了社会主义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得以实现的伦理道德基础。教育法实施的基本途径还是社会主体自觉遵守教育法,这就要进行广泛的社会主义道德,特别是教育伦理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以推动我国教育法的高效实现。
教育法的顺利运行和高效实现,对于社会主义道德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试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确立的我国教育法的基本原则。(P40)
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原则、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则、教育以言语言文字为基本教学语言文字的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题,15分)
202_年6月,某高校进入期末考试阶段,省教育厅领导带领相关人员检查巡视该高校考试工作。在巡查时发现大三某班级专业课闭卷考试的考场内,学生人某正在偷看纸条,于是检查团人员告知监考老师,责成监考老师收缴其作弊的纸条,并收取了试卷,当场在试卷上注明“作弊”字样。在此过程中,该学生试图辩解,但是被监考老师制止。事后该学生曾试图向其所在院系和教务处进行辩解,均被拒绝.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将试卷随纸条一起密封上交教务处,同时通知学生人某所在院系相关老师。教育厅领导也批评了该学校相关领导,责成他们严肃考试纪律,狠抓考试风气。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依据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并结合该校在处理王XX和秦XX接吻事件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校作出的处分决定是否符合该校的学生管理规定?为什么?(5分)
2、该校在作出处分决定的过程中违反了哪些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4分)
3、王XX和秦XX如果认为该处分决定不当,有哪些途径可以救济自己的权利?(6分)答:
1、该校作出的处分决定不符合该校的学生管理规定。(2分)因为该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规定“如果在校园内公然谈恋爱并有接吻等亲密行为,屡教不改的,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而本案中两名学生属于初次违反规定的行为,并没有屡教不改。(3分)
2、按照202_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应当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本案中两名学生的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是由校教育督导委员会和分管教学校长联合商议作出的,显然不符合程序的规定。(2分)
在本案中学校作出处分决定之前,也没有听取两位学生的陈述和申辩,这同样违反了202_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所规定的程序。(2分)
3、两名学生可以采取的权利救济途径主要有:提起申诉、(2分)提起行政复议(2分)和提起行政诉讼。(2分)
《教育法通论》习题9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78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 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__依法给予行政处分__。”(P266)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我国高等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包括:第一,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第二,为了依法治教,规范高等教育活动,第三,为了加快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P92)
3、教育法治化的要求主要有 主体合法、__内容合法_、程序合法_和 救济有道。(P12)
二、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依法治教原则(P21)
依法治教原则是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现代法治原则在教育法律制度领域的具体贯彻和运用,它要求教育法律成为社会教育关系的基本调整体系,实现教育法对社会教育关系的全面控制和调整,确立教育法在教育领域的至上权威,使教育法律规范成为规制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
2、教育侵权行为(P222)
是指行政主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一般规定,直接或间接剥夺其他主体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使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
3、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P42)
所谓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是指公民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平等,任何权利主体不会因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而在受教育方面受到不平等的对待,反对任何形式的教育歧视。
4、学生申诉制度(P233)
学生申诉制度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决定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重新作出处理的制度。具有法定性、专门性和非诉讼性的特点。
5、教育权法律救济中的“事后救济”原则(P225)
事后救济原则是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教育权法律救济行为均发生于教育实体法所赋予的权利遭到侵害之后。只有侵害教育权益的不法行为发生之后,受害的当事人才能寻求相应的教育权法律救济,一般不存在事前救济或事中救济。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我国教育法的渊源。(P27)
我国教育法的渊源是指教育法的形式渊源,即教育法律法规的效力来源。我国教育法的渊源主要是由国家机关制定并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教育性的规范性文件。
我国教育法的渊源:宪法关于教育的法律规范;有关教育的法律;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教育的行政法规和军事法规;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行政规章;地方性教育法规;地方性教育规章和教育规范性文件;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教育法的司法解释,我国政府加入的及其与外国政府缔结的有关教育的国际公约。
2、简述我国教育法的基本原则(P40-41)
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原则、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则、教育以言语言文字为基本教学语言文字的原则。
3、简述教育法律救济的特征。(P223)
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即是指当学校、公民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收到行政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正当享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
特征:
权利受到伤害教育法律救济存在的前提,如果权利未受到损害,就无所谓救济。教育法律救济具有弥补性,它是对受损害的权利的弥补。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合法权益并保证法定的义务履行。
(事后性、权利性:当事人所享有的第二权利、恢复性与弥补性)
4、简述教师权利与义务的特点。(P72)
首先,教师的权利,往往也就是另一方的义务,反之亦然。其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相对性特征。
再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转换性特征,教师行驶权利过度,可能会带来相应的义务。最后,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是同时发生的,教师在取得权利的同时,也就应承担相应的义务。
5、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P98)
我国高等教育的方针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在高等教育事业中的直接体现。“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方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阶段高等教育的总体方向,它是由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其次,高等教育必须与声场劳动相结合,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
最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这些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20分)
试述教育权法律救济的意义以及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P224、223、225)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即是指当学校、公民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收到行政主体、公民、法人或其
他组织不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正当享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
意义:
保障各级各类学校及其师生的合法权益。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及其师生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法人和公民,享有法律赋予自己的多项权利。尤其是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又赋予了他们一些独特的与其身份相联系的权利,这些权利都需要得到保障。如果没有法律救济,那么当这些权利受到侵害时,没有途径使其得到恢复和补救,因而实际上权利无法实现,毫无意义。因此需要提供救济途径并使法律救济的意识深入人心,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学校及师生能够寻求恰当的法律救济手段,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或补救,真正地享有教育权和受教育权。
监督政府依法治教。法律救济制度尤其是其中的行政救济制度,其着眼点就在于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利和规范、监督行政主体依法行政。通过行政救济,各级各类学校及其师生可以将行政机关违法、滥用职权的行为诉诸上级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由它们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或合理性进行审查,进而撤销其违法或不正当的行政行为,甚至责令行政机关赔偿损失,从而达到事后监督的目的。这对于督促行政机关依法治教是很有意义的。
基本原则:
事后救济原则 只有侵害教育权益的不法行为发生之后,受害的当事人才能寻求相应的教育权法律救济,一般不存在事前救济或事中救济。
救济主体法定的原则 受害人的权利救济请求也只能向法定的国家机关提起,即只有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才有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权力,才能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
正当程序原则 指法定的国家机关在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题,15分)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其中以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和高等学校收费问题备受关注。今年江苏省某高校对一名曾经在考试中作弊的学生在其毕业后取消了他的毕业证书,就曾经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同时,今年教育部的新的学生管理政策中取消了对高等学校学生在校外租房的限制,使得这一问题再一次引起了社会和高等学校的关注。围绕高等学校学生在校期间能否在校外租房、能否结婚、能否生育,高等学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处理方式以及高等学校学生在校内遭到人身伤害等问题,社会各界都存在一些分歧的意见和争论。
请从我国高等教育法中对高等学校以及高等学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出发,谈谈您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该学校的学生管理规定中规定:学生作弊两次以上或者组织学生作弊一次以上,学校可以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该学生虽然属于第一次被抓住作弊,但是,鉴于该学生在教育厅领导检查巡视期间公然作弊,情节严重,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学校决定对其严肃处理,以做效尤。2天以后,学校橱窗中就张贴了学校教务处和校教学委员会联合作出的对该学生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并随后由院系副书记当面通知该学生本人.该通知并被张贴在学校各院系醒目处以及学生活动场所的醒目处,其上盖有学校教务处的印章。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根据202_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学生的纪律处分有哪几种?(P123)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
(2)该高等学校在对该学生作出开除学籍规定的过程中有哪些违反202_年教育部《普通高
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行为?(P123)
第60条规定:“学校在对学生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者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案例中该生的辩解被制止。
第61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应当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案例中由学校教务处和校教学委员会联合作出决定。
第62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处分,应当出具处分决定书,送交本人。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书报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案例中由院系副书记当面通知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属口头通知,且未涉及到备案问题。
第63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的处分书应当包括处分和处分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学生可以提出申诉及申诉的期限。”案例中未涉及到此部分。
且案例中通知并被张贴在醒目处,侵犯了学生的权益。
《教育法通论》习题10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1、教育法治化的主要内容有教育立法_教育行政执法___、_教育司法__和 教育法制监督_等方面。(P12-13)
2、《教育法》第1条规定:“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_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__,根据宪法,制定本法。”(P257)
3、根据我国的学位制度,学士学位由 _____ 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授予。(P102)
4、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体制主要由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制度、行政复议、学生申诉制度和__教师申诉制度_构成。(P227)
二、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学制(P44)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是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的制度。
2、产教结合原则(P149)
产教结合原则是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之一,其含义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相适应,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与经济部门、产业界、用人单位等建立紧密的联系与协作。
3、简述我国《教师法》的立法宗旨(P64)
我国《教师法》的立法宗旨: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养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制定本法。具体包括:维护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使教师行业成为社会上受人尊重的职业,是制定教师法的主要目的。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优化和提高。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4、教师申诉制度(P230)
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政府有关部门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5、教育权法律救济中的“救济主体法定”原则(P225)
受害人的权利救济请求也只能向法定的国家机关提起,即只有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才有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权力,才能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P32-33)
教育法律体系是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我国现行教育法律规则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2分)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包括教育根本法、(1分)教育基本法、(1分)教育主体法、(1分)教育活动法(1分)以及教育程序法(1分)。
2、简述高等学校设立的条件。(P105-106)
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设立章程;拥有相应数量的合格的教师;拥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教学设施、设备等条件;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3、简述《教师法》中确立的教师资格要素。(P73)
国籍要素、思想品德素养要素、业务要素、学历要素
4、简述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P42)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是指宗教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教育领域的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得在学校这一非宗教活动场所宣传宗教思想,发展宗教教徒。
5、简述我国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P148-149)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实行产教结合的原则、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原则、重视农业、科技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20分)
试论依法治国与依法治教的辨证关系。(P10-11)依法治国,以法治取代人治,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步入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所谓依法治国,就是要将国家的治理建立在民主、理性的法律规则之上;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活动都要依法进行,不受任何人的意志的干预和阻碍;法律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权利,并得到全面发展。
依法治教原则是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现代法治原则在教育法律制度领域的具体贯彻和运用,它要求教育法律成为社会教育关系的基本调整体系,实现教育法对社会教育关系的全面控制和调整,确立教育法在教育领域的至上权威,使教育法律规范成为规制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法制建设,即要依法治教,而依法治教与依法治国同样是不可分开的。
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治教。依法治国寓含依法治教于其中。教育事业在国家各项事业中占
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要有效地治理国家必然需要有效地治理教育。
依法治教对于促进依法治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具有强烈地关联性与反作用。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秩序与环境,需要通过加强法制昌明政治、发展经济从而为教育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精神与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教育自身的发展若步入法治化轨道,真正走上依法治教的道路,会通过自身发展而有效地推进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因此,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是依法孩子过的最深切的体现。
五、案例题(本大题共1题,15分)
某省属高校(A大学)教师刘某(已经获得硕士学位)202_年进入该学校的时候,与学校人事部门签订了一份用人协议,协议中规定王某在该高校工作必须满8年后方可以调离该高校,期间不得考博士,若擅自考博士,视同违约,应承担违约金10万元,并给予处分。刘某在工作三年后,觉得需尽快提高自己的学位层次,同时提升自己科学研究的水平,应当考博士。考虑到学校的规定,所以偷偷地报名参加了考试,而且被所报考的学校(B大学)录取。学校了解到这一情况以后,根据协议给予刘某停职检查、工资降级和罚款10万元的处分。刘某不服,想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但是不知道如何写教师申诉书。
请以刘某的名义撰写一份申诉书.(A大学的相关信息、刘某本人的相关信息请自拟)
《教育法通论》习题11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1、《教育法》第67条规定:“国家鼓励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 独立自主、平等互利、_相互尊重_的原则,不得违反中国法律,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2、《教育法》第78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 教育行政部门__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1条明确规定:“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 _良好思想品德修养_和 业务素质 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制定本法。”
4、我国《高等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第二,为了依法治教,规范高等教育活动 ;第三,为了加快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
二、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P42)
所谓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是指公民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平等,任何权利主体不会因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而在受教育方面受到不平等的对待,反对任何形式的教育歧视。
2、职业教育(P138)
职业教育是相对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而言的,指国家为实现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通过开办或允许开办各级各类的职业教育学校和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渠道,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型、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活动。
3、教育侵权行为(P222)
教育侵权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一般规定,直接或间接剥夺其他主体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使其合法权益收到侵害而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
4、学生申诉制度(P223)
学生申诉制度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决定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重新作出处理的制度。具有法定性、专门性和非诉讼性的特点。
5、依法治教原则(P21)
依法治教原则是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现代法治原则在教育法律制度领域的具体贯彻和运用,它要求教育法律成为社会教育关系的基本调整体系,实现教育法对社会教育关系的全面控制和调整,确立教育法在教育领域的至上权威,使教育法律规范成为规制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我国教育法渊源的概念和特点。(P27)
我国教育法的渊源是指教育法的形式渊源,即教育法律法规的效力来源。我国教育法的渊源主要是由国家机关制定并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教育性的规范性文件。
特点:
教育规范性文件是有权制定教育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授权机关制定和发布的,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教育规范性文件中规定社会主体的教育性的权利和义务,规定社会主体在教育方面的普遍行为规则或行为模式。
教育规范性文件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等教育法的适用和执行主体进行个别性教育法律调整的法律规范依据,是个别教育调整行为及其结果的法律效力的来源和根据。
2、简述教师权利与义务的特点。(P72)
首先,教师的权利,往往也就是另一方的义务,反之亦然。其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相对性特征。
再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转换性特征,教师行驶权利过度,可能会带来相应的义务。最后,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是同时发生的,教师在取得权利的同时,也就应承担相应的义务。
3、简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程序。(P75)
申请者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有关部门依法受理审核;颁发证书。
4、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P98)
我国高等教育的方针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在高等教育事业中的直接体现。“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方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阶段高等教育的总体方向,它是由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其次,高等教育必须与声场劳动相结合,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最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这些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四、论述题(本大题为1小题,20分)
1、试述教育权法律救济的意义以及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P224、223、225)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即是指当学校、公民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收到行政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正当享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
意义:
保障各级各类学校及其师生的合法权益。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及其师生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法人和公民,享有法律赋予自己的多项权利。尤其是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又赋予了他们一些独特的与其身份相联系的权利,这些权利都需要得到保障。如果没有法律救济,那么当这些权利受到侵害时,没有途径使其得到恢复和补救,因而实际上权利无法实现,毫无意义。因此需要提供救济途径并使法律救济的意识深入人心,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学校及师生能够寻求恰当的法律救济手段,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或补救,真正地享有教育权和受教育权。
监督政府依法治教。法律救济制度尤其是其中的行政救济制度,其着眼点就在于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利和规范、监督行政主体依法行政。通过行政救济,各级各类学校及其师生可以将行政机关违法、滥用职权的行为诉诸上级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由它们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或合理性进行审查,进而撤销其违法或不正当的行政行为,甚至责令行政机关赔偿损失,从而达到事后监督的目的。这对于督促行政机关依法治教是很有意义的。
基本原则:
事后救济原则 只有侵害教育权益的不法行为发生之后,受害的当事人才能寻求相应的教育权法律救济,一般不存在事前救济或事中救济。
救济主体法定的原则 受害人的权利救济请求也只能向法定的国家机关提起,即只有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才有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权力,才能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
正当程序原则 指法定的国家机关在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
五、案例题(本大题为1小题,15分)
最近,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许多值得思考的现象,如新婚姻法颁布以后,有些省、市已经允
许大学生结婚;许多高校为了加强学生的自律意识,与学生签订了“自律协议”,在社会上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等等。对这些现象,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就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法律理念谈谈自己的观点。
《教育法通论》习题1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教育法》第54条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_国民经济的发展___和_ 财政收入的 增长逐步提高。”
2、《教育法》的55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 财政经常性收入 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 费用逐步增长,保证 教师工资 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3、教师资格由 国籍要素、思想品德素养要素、业务要素 和 学历要素 四个要素构成。
4、《高等教育法》第4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解释题(每题4分,共16分)
1、我国教育法的渊源(P27)
我国教育法的渊源是指教育法的形式渊源,即教育法律法规的效力来源。我国教育法的渊源主要是由国家机关制定并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教育性的规范性文件。
2、教育法律体系(P31)
教育法律体系是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
3、学校教育制度(P44)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是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的制度。
4、产教结合原则(P149)
产教结合原则是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之一,其含义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相适应,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与经济部门、产业界、用人单位等建立紧密的联系与协作。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概念和基本原则。(P223、225-226)
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即是指当学校、公民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收到行政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正当享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
基本原则:
事后救济原则 只有侵害教育权益的不法行为发生之后,受害的当事人才能寻求相应的教育
权法律救济,一般不存在事前救济或事中救济。
救济主体法定的原则 受害人的权利救济请求也只能向法定的国家机关提起,即只有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才有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权力,才能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
正当程序原则 指法定的国家机关在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
2、简述立法宗旨的内涵和我国《教师法》的立法宗旨。(P64)立法宗旨是立法的基本要求,每部法律都有其特定的立法目的。
我国《教师法》的立法宗旨: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养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制定本法。具体包括:维护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使教师行业成为社会上受人尊重的职业,是制定教师法的主要目的。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优化和提高。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3、简述我国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概念和基本原则。(P55、56-57)
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间开展的有关教育方面的交流活动和相互协作活动。
基本原则: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不得违反中国法律的原则;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公共利益的原则。
4、简述我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权利。(P68-69)
高等学校教师享有教育法和教师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外,还享有:享有必须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权利。参加培训,提高业务素质的权利。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权利。接受公正考核的权利。
四、论述题(两题任选一题,共20分)
1、试述教育法与社会主义道德之间的关系。(P35-36)
教育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拥有教育立法权的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之内,依据教育立法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法律关系,规范社会主体的教育行为,规定社会主体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道德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并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评价主体的思想和行为善恶的原则、标准和规范。
道德与法律一样都是属于社会调整体系的范畴,它们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社会主义道德与教育法具有密切的关系:
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规定的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教育法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将社会主义道德作为我国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贯彻于教育立法之中,是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社会道德观念、原则和规范在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立法者的道德观念对立法目的的确定、法律价值取向的选择以及法律才规范的设计等方面都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社会主义道德,尤其是社会主义的教育道德,对我国教育法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构成了社会主义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得以实现的伦理道德基础。教育法实施的基本途径还是社会主体自觉遵守教育法,这就要进行广泛的社会主义道德,特别是教育伦理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以推动我国教育法的高效实现。
教育法的顺利运行和高效实现,对于社会主义道德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试述依法治教与我国人的现代化之间的关系。(P21-22)
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法制建设,即要依法治教。依法治教,即全部的教育活动都应当符合教育法律的有关规定,所有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从事各类教育活动时都应当遵守或不违背教育法律的规定和精神。依法治教原则是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现代法治原则在教育法律制度领域的具体贯彻和运用,它要求教育法律成为社会教育关系的基本调整体系,实现教育法对社会教育关系的全面控制和调整,确立教育法在教育领域的至上权威,使教育法律规范成为规制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
教育的根本价值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推进人的现代化。现代教育制度的存在、运行和发展都是围绕着人的现代化来进行和开展的,教育现代化的实质就是人的现代化。所谓人的现代化在当代中国就是社会主义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全面发展的人格结构和知识智能结构,就是形成社会主义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依法治教的前提是有相关的教育法律,我国教育法确立了我国教育法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人的现代化的原则。因此,教育法就是通过一系列法律手段和机制的运用,确保人的现代化目标和教育法所确立的国家教育方针的实现,以塑造中国人的现代知识智能结构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奠定人的现代化的基础。
五、案例题(14分)
202_年山东省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比北京市和上海市的高考录取分数线高出100多分,山东省青岛市有三名考生考分在450分左右。根据山东省的高考分数线,这三名考生只能录取电大等专科学校;而这三人如果在北京或上海则能够录取相当不错的本科学校。为此,这三名考生以教育部确定的以省划分全国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做法违反了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受教育权平等等原则,侵害了其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保障其平等的受教育权。最高人民法院在回复中,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以这三名考生应当向教育部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而不应当直接向最高法院起诉为由,驳回了该三人的起诉。请运用教育平等权的理论,论述这三位考生主张自己的受教育平等权是否具有法律和法理依据。
第二篇:《现代汉语通论》课后习题答案参考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词汇概述(P116)练习题
一、请运用“同形替代法”来鉴测哪些是语素,哪些不是语素。语素:研、究、沙龙、汪、洋、仿佛、荒唐、荒、原、精、密、玻璃
二、请区别下列语素属于哪一种: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成词语素:的士、琵琶、啊、过、走、最、清、从 不成词语素:微、阿、者、们、晰、言 定位语素:啊(语气词)、过(助词)、阿、者、们、最、从(介词)、晰 不定位语素:啊(叹词)、的士、琵琶、微、过(动词)、走、清、言
三、现在一种女式厚底鞋,有不同的名称:“高底鞋”、“松糕鞋”、“长高鞋”、“增高鞋”,请从文化的角度对这些名称加以解说。
“高底鞋”不叫“厚底鞋”的原因与“长高鞋”、“增高鞋”的名称来由一样,都体现了中国女性极力追求高挑的审美心理。“松糕鞋”的名称融入了鞋的喻体,该喻体新颖独特,反映了当代社会求新求异的文化心理趋向。
四、判断下面这些词出现在什么历史时期,表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
“文明戏”是20世纪初指具有西方现代意识的戏剧(还有文明结婚、文明棍)。“武工队”是指抗日战争时的敌后武装工作队,“支前”是指解放战争时期老百姓支援前线的行为,“保家卫国”是抗美援朝时期出现的词,这后三个词语都表现了当时大敌当前,人民积极备战的时代风貌。“卫星田”指在浮夸风指导下的虚假的高产田好比放了卫星上天、“大跃进”则是1958年是的一种不顾客观实际冒进左倾的群众运动,这两个词都是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的词语,反映了当时的一种极左思潮。“工宣队”、“关牛棚”、“插队落户”、“文攻武斗”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词语,表现了十年**期间颠倒黑白、一派混乱的时代特征。“国格”、“小康社会”、“经济特区”、“外向型经济”、“三陪小姐”、“追车族”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词,有些体现了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的时代特征,还有些则反映了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
五、同样是“狗”,中国人常常说: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狐朋狗友,而欧美人则对狗情有独钟,请从文化心理上加以分析。
狗一直以来主管看家,跟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从文化心理的角度看,中国人侧重于狗的卑下的一面,而欧美人侧重于狗的忠实的一面。因此,“狗”在汉语中往往构成贬义词,而在欧美诸语言中多构成褒义词。这是民族文化心理在构词上的反映。
思考题
一、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你认为还有哪一些?
教材里只说了词汇在结构上的特点,还可以从词汇的语义以及文化底蕴方面去寻找它的特点。
二、为什么说现代汉语词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它们的具体范围指什么? 现代汉语本身就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作为现代汉语里的一个子系统,现代汉语词汇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现代汉语词汇包括现代汉民族各方言所有的词语,狭义只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中的词语。
三、词汇除了系统性、历史性、多源性,在你看来,还有哪些重要属性?举例说明。开放性、民族性、模糊性等。(举例略)第二节构词法(P122-123)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词的构词方式: 单纯词:连绵词:叠韵:烂漫 非双声叠韵:芙蓉 音译词:色拉、沙龙
派生词:钳子、旗手、耐性
复合词:联合式:轻松、诗篇、文字、学问
偏正式:名词性的:对虾、儒家、烧饼 谓词性的:波动、飞快、笔谈、火化 述宾式:起草、结晶
述补式:改良、刷新
主谓式:政变、胆怯
量补式:花束
二、比较下面一对对词语,指出哪些是单纯词,哪些是合成词。
扑克(单纯词)——攻克(合成词)加仑(单纯词)——加法(合成词)粗布(合成词)——卢布(单纯词)到达(合成词)——哈达(单纯词)阿门(单纯词)——窍门(合成词)隔壁(合成词)——戈壁(单纯词)仓皇(单纯词)——仓库(合成词)马达(单纯词)——马匹(合成词)
三、比较下面一对对词语,指出各自的类型。
助手(派生词)——机械手(复合词)磁性(派生词)——雄性(复合词)坐化(复合词)——丑化(派生词)
馒头(派生词)——笔头(复合词)碟子(派生词)——鱼子(复合词)
团员(派生词)——复员(复合词)面儿(派生词)——宠儿(复合词)
老鸨(派生词)——老汉(复合词)
四、请指出下面“雪”字家族的构词方式。
雪崩:主谓式复合词 雪耻:述宾式复合词 雪白:偏正式复合词 雪鸡:偏正式复合词 雪花:偏正式复合词 雪茄:音译式单纯词 雪片:量补式复合词 雪冤:述宾式复合词 雪原:偏正式复合词
五、分析下面词语的层次和构词关系。脑 溢 血 霉 干 菜 可 靠 性 主 谓 偏 正 词根 后缀
述 宾 联 合 前 缀
自 动 化 幼 儿 园 托
儿 所
词根 后缀 偏 正 偏 正 主 谓 偏 正 述 宾
六、指出下面哪些是离合词,为什么?
离合词有:结婚、洗澡、游泳、理发、打工、打架。这些词可以在中间插入别的成分变成短语,如“结过几次婚”,“洗了一个澡”,“游了一次泳”,“理了一回发”,“打了几年工”,“打过几次架”,其他的不可以这样扩展,如“?结了一次束”,“?洗了一个礼”,“?游了一回览”,“?理了三年财”,所以不是离合词。
七、下面一些词的构词方式比较难解,请仔细斟酌分析。“睡觉”,是联合式复合词。这个词来自古汉语,本是偏义复词,现在“觉”的醒觉义在整个词义中不起作用。
“冬至”表面上看是“冬天到了”,是主谓式,实际上“至”用的是古汉语词义,是“极至”的意思,所以这个词是偏正式复合词。
“白兰地”是外来音译词,是单纯词。
“存款”双解:如是名词,为偏正式复合词;如是动词,为述宾式复合词。
“理解”为主谓式。
“锋利”为偏正式(象刀锋一样锐利)。“月亮”为主谓式。
“蠕动”的“蠕”本来是“象蚯蚓那样动”的意思,归入偏正式。“巴不得”来自满语,是单纯词。
“望洋”是指抬头向远处眺望的样子,为连绵词,单纯词。
“阿Q”是“前缀+词根”式的派生词(Q这个词根比较特别,借指Quei)。
八、分析下列成语的构造。
过河拆桥:连动关系的非联合式 生龙活虎:偏正关系的联合式 梁上君子:偏正关系的非联合式 令人生畏:兼语关系的非联合式 风度翩翩:主谓关系的非联合式 为非作歹:述宾关系的联合式 侃侃而谈:偏正关系的非联合式 身败名裂:主谓关系的联合式 饱经风霜:述宾关系的非联合式 突飞猛进:偏正关系的联合式
九、分析下列的外来词的构成方式。
全部音译:雷达、可可、伊妹儿、蒙太奇、冬不拉、海洛因、拷贝、伏特加、巴士 部分音译部分意译:香槟酒、鸦片烟、酒吧、可兰经、道林纸、北爱尔兰 音译兼意译:乌托邦、引得、浪漫
十、分析下列多音节词的结构。
皮 鞋 油 白 皮 书 粮 油 站 更 衣 室
驱 逐 舰
偏 正 偏 正 偏 正 偏 正 偏 正
偏 正 偏 正 联 合 述 宾 联 合 人 行 道 烘 干 机 不 冻 港
偏 正 偏 正 偏 正
主 谓 述 补 偏 正
十一、指出下列短语简缩成词的方法。
立体交叉桥→立交桥(分段简缩)离职休养→离休(分段简缩)展览销售→展销(分段简缩)
家庭电器→家电(分段简缩)外资港资台资(企业)→三资(企业)(标数概括)
高级工程师→高工(分段简缩)微型计算机→微机(分段简缩)
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分段简缩)个体经营户→个体户(综合简缩)
普及法律→普法(分段简缩)彩色照片扩印→彩扩(分段简缩)
空中小姐→空姐(分段简缩)空气调节器→空调(分段简缩)
博士生导师→博导(分段简缩)扶助贫困户→扶贫(分段简缩)
家庭教学→家教(分段简缩)
扫除黄色淫秽物品行为→扫黄(分段简缩)特别便宜的价格→特价(分段简缩)法律文盲→法盲(分段简缩)
十二、请运用“扩展鉴测法”区别下列语言单位,哪些是单词,哪些是短语。单词:铅笔、好看、相好、登陆 短语:旧笔(旧的笔)、快看(快看看)、很好(好得很)、登山(登了山)
思考题
一、复合词的构词方式,除了上述基本的五种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式?请指出下面复合词的构词方式。第1组可看成连动式:[先]贩[后]卖、[先]报[后]考、[先]割[后]让; 第2组可看成兼语式:[甲]逼[乙使乙]供、[甲]召[乙使乙]集、[甲]诱[乙使乙]降; 第3组可看成正偏式:干[的]饼、松[的]肉、圆[的]银。
二、如何区别重叠构词和词的重叠,请比较并分析下面各类重叠的特点。第1组“绿油油”等是A+BB式重叠,有的AB可成词如“油腻”;第2组“碰碰车”等是AA+B式重叠,AB不成词;第3组“羞羞答答”等是AA+BB式重叠,有的AB可成词如“冷清”,有的有A+BB重叠式如“羞答答”“病歪歪”“紧巴巴”;第4组“大大方方”等是AABB式重叠,AB可成词;第5组“了解了解”等是AB+AB式重叠,AB都成词,有的还有AABB重叠式如“漂漂亮亮”“大大方方”;第6组“通红通红”等是AB+AB式重叠,AB都成词;第7组“糊里糊涂”等是“A+里+AB”式重叠,AB都成词。
三、“上海第五钢铁厂” 是怎样简缩为“上钢五厂”的?研究带序数的全称的简缩方式。全称先简缩为“上钢厂”,再把“第五钢铁厂”简缩为“五厂”。带序数的全称的简缩方式有时采取交叉式。
四、词与短语的区别有没有两难的情况?请举例说明。
离合词像词又不像词,成语是短语,但作用和意义又像词,这些都是词和短语的两难 情况。
第三节词汇的本体系统练习题
一、下列有双关词的地方,哪些是利用同音词的联系,哪些是利用一词多义的联系。1.“清”、“江”、“遥”、“横”利用了同音词的联系,暗指“四人帮”;“清”、“混”利用了一词多义的联系,一方面指水的纯净与浑浊,一方面指政局的清明和混浊。2.利用了同音词的联系,“晴”指“情”,“丝”指“思”。3.4.5.也是利用“一条心”、“倾倒”、“深浅”的一词多义的联系。
二、改正下列句子中因音同而误的别字
1.须—→需;2.须—→需;3.需—→须;4.应—→映;5.身—→生;常—→长。
三、给下列各词找到适当的上位词、下位词和四个类义词。
1.农民:上位词:劳动者,下位词:贫农、中农,类义词:工人、医生、教师、商人 2.金属:上位词:物质,下位词:金、银、铜、铁、锡,类义词:盐、酸、碱、塑料 3.阅读:上位词:学习,下位词:泛度、精读,类义词:鉴赏、分析、书写、评价
四、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1.“侵占”有占领义,“侵犯”有冒犯义,语义重心不同。“毛病”口语词,“缺点”书面语。“海涵”是书面语词,“原谅”是一般口语词。“谨慎”语义重,书面语词,“小心”语义轻,口语词。2.“布匹”集合名词,“布”个体名词。“鼓动”是中性词,“煽动”是贬义词。“局面”范围大,“场面”范围小。“轻视”语义轻,“鄙视”语义重。3.“保护”是褒义词,“庇护”是贬义词。“灾难”范围大,“灾荒”范围小。“饭桶”是口语词,“废物”是书面语词。“飘泊”是书面语词,“流浪”是口语词。4.“光临”是书面语词,“来到”是口语词。“挂彩”带比喻义,“负伤”不带比喻义。“担任”语义轻,“担负”语义重。“腐败”语义重,“腐化”语义轻。
五、“干净”和“清洁”在什么意义上是同义词,在什么意义上不是同义词? “干净”和“清洁”在没有尘土、油垢等的意义上是同义词;“干净”还可以指说话、做事等不拖泥带水、比喻一点儿不剩等意义,而“清洁”则不具备这些意义。
六、请按照“困难”不同的义项分别与其他词构成反义词。
困难(事情复杂)——容易、简单 困难(穷困)——宽裕、富裕
七、指出下列成语中的同义词和反义词。
同义词:家/户、喻/晓、追/赶、飞/舞、冲/撞、博/通、摇/摆。
反义词:上/下、死/活、去/来、弃/投、暗/明、长/短、无/有、独/偶、此/彼、起/伏、横/直、古/今、东/西、苦/甘、尽/来、新/陈。
思考题
一、同音词和多义词的区别跟意义有密切的关系,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比较好?
各意义之间关系明显、密切的是多义词,各意义之间关系隐晦、疏远的是同音词。这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古代语义有联系,而现在则看不出了的,该如何处理?例如:刻(刻字/时刻),建议以现时标准为主,可看作同音词;第二是如果两个词的语义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明显有区别,这又该怎么办?例如:锁(动词/名词),建议根据语义明显有关的原则,可看作多义词。
二、如何看待异读词的审音问题?审音标准应该以什么为主?
异读词的存在,不利于普通话的推广和现代汉语语音的规范化,不利于语言的健康发展,所以异读词的审音整理,对于规范现代汉语的语音,方便群众学习普通话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异读词审音主要依据以下原则:一是符合普通话语音发展规律;二是有利于广大群众学习普通话;三是约定俗成,承认现实。
三、类义词在中文信息处理中有什么作用?
便于对同类意义作多项选择处理,例如“水果”下面有许多类义词:苹果、橘子、西瓜、葡萄、釉子、甘蔗、香蕉等。
四、有人认为“树木”跟“树”不属于同义词,你觉得怎么样?说说你的理由。“树”是通称,“树木”是总称,所以不宜看作同义词,因为同义词应该是处于同一个层面上的词。第四节词汇的来源系统参考答案 练习题
一、请举出五个来源于古代,而现在我们还在某些场合使用的传承词。菩萨、金龟婿、宫殿、华诞、吊唁
二、请举出五个来源于古代,现在在特殊情况下也使用的古语词。陛下、太子、公主、太监、凌迟
三、请举出五个来源于方言,而且已经进入普通话的词语。打的、炒鱿鱼、垃圾、忽悠、买单
四、请举出五个来源于其他社区,而且已经进入普通话的词语。做秀、白马王子、草根阶层、发烧友、师奶杀手
五、请举出五个来源于不同行业的词语。休克、牛市、行情、套牢、突击
六、请举出若干个外来词,音译、半音译半意译、音义兼译和借形四种各三个。音译:巴士、曲奇、好莱坞
半音译半意译:迷你裙、华尔街、呼啦圈 音义兼译:可口可乐、乌托邦、家乐福 借形:B超、WTO、UFO
七、请举出近三十年来十个新造词语。手机、液晶、博士后、入关、共建、家教、外企、炒股、热岛、超女
八、请举出五个已经或正在退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词语。拿摩温、密斯脱、洋火、臭老
九、洋烟
九、请鉴别下列词语,指出他们各自不同的来源。
社稷(古语词)暂停(行业)迷你型(外来)人才引进(新造)太空水(新造)创收(新造)寒舍(古语词)杀手(社区)香波(外来)泡沫经济(新造)大款(方言)金丝鸟(社区)空嫂(新造)传销(新造)招商引资(新造)抵押贷款(新造)智能卡(新造)信用卡(新造)房市(新造)试婚(新造)比基尼(外来)班师(古语词)网虫(新造)戈壁(外来语)瓦斯(外来语)师傅(传承词)千年虫(新造)灶披间(方言)信息高速公路(新造)
十、请以“啤酒”和“咖啡”为例说明外来词中“啤”和“咖”已经汉语语素化了。“啤”可以组成“干啤”、“冰啤”、“黑啤”、“黄啤”、“扎啤”等合成词,并作为一个词素代表“啤酒”之义。“咖”也可以组成“清咖”、“奶咖”。
思考题
一、现代汉语词汇的来源,除了教材中所说的,你认为还有哪些比较重要的?请举例说明。
现代汉语词汇的来源,除了上述六种,还有其他的情况,例如已经被淘汰的词语,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复活。如:“经纪人”、“下海”。另外还有根据修辞需要的临时性组合,如根据“空姐”,可以造出“军嫂”、“商嫂”、“空哥”、“空嫂”。有了“语感”,可以造出“球感”、“菜感”、“水感”、“木感”、“场感”。
二、如何判断一个古语词、方言词、社区词或行业词已经进入了普通话的词汇系统?
当这些词语在全社会而不是在某个地域、某个社区、某种行业、某些人群中流通时,可以说它们已经进入了普通话词汇系统。当然要确定这一点,除了定性研究之外,还必须依赖于数据统计的定量研究,也就是说,要看它出现的频率。
三、以自己的方言为例,谈谈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相互影响的关系。方言词汇跟普通话词汇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方言词汇逐渐吸收普通话的词语,包括引入原先在方言中没有的新造词以及替代原先在方言中已经有的旧词;二是普通话也可以从方言中吸收若干有特色的词语来充实自己。
四、为什么说现代汉语词汇系统是一个动态的集合体?
这里可以有三层含义:第一,因为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旧词不断地在被淘汰,而新词又不断地产生出来,这种新陈代谢的趋势一天也没有间断过。第二,词义也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或者合并,或者分化,或者消失,或者新增。第三,因为人们的干预,主要是规范化,使得词汇得以更加健康地发展,这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进程。第六节 词义系统(P152-153)练习题
一、运用词义概括性的有关知识,试比较下面的释义哪一种更具有概括性。“刺”的第一种释义中“尖的东西”外延包括第三种释义中“针或尖锐的东西”,内涵包含第二种释义中“用有尖的东西”,所以概括性更强。
“泛滥”的第二种释义指出了词的原义和引申义,概括性更强。
二、请以“黎明”“傍晚”为例,说说你对词义模糊性的理解。你还能够再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来吗? 词义的模糊性是指词的意义界限不清楚,这主要是由词义内涵的不确定性造成的。例如“黎明”是指“天快要亮或刚刚亮的时候”,这个词义内涵没有对时间段作精确的界定。“傍晚”也是如此,它是指“临近晚上的时候”,也具有模糊性。类似的例子还有“青年”、“老年”、“胖”、“瘦”等。
三、分析下列词的色彩义。
当道(贬义)家父(雅色彩义)大兵(俗色彩义、贬义)
拙作(雅色彩义、自谦义)犬子(雅色彩义、古语义、自谦义)
四、比较下面词语的释义,说明概念义发生了何种变化。
(1)不仅指出了“侧室”的引申义,而且指出了它的本义,这样,不仅使词义的概括更为全面,而且有助于引申义的理解。
(2)词义所指范围扩大,不仅仅局限于资本主义国家。(3)随着新的社会现象的出现,“吃大户”词义发生了引申,产生了新的义项。
4)现在人们对“礼教”的理解更加客观,政治、阶级意识不象以前那样强化,因而原有词义中涉及到阶级等的内容消失了。
五、按引申关系整理下列词的义项,然后标明序号。身:①人、动物的躯体。→②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③生命。
→④自己;本身。⑥亲自、亲身。→⑤人的品格和修养。
人事:①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②事理人情。→③人的意识的对象。
④人力能做到的事。→⑤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过:①在空间移动位置。→②经历;度过(某段时间或节假日)。→③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④使经过(某种处理)。→⑤用于动作的次数。→⑥超出(某种界限)。→⑦超过某种限度的。→⑧过失;错误。
思考题
一、如何理解词义的概括性和具体性?词义的模糊性和明确性?
词义既是概括的,又是具体的;既是模糊的,又是明确的。这是由词义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词义反映的是事物或现象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所以这种词义应该是概括的。例如“人”这个词,它的本义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这个意义概括了所有人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是概括义。但词义也有具体的一面,因为所谓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都是从具体的东西中抽象归纳出来的;另外词一旦进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概括义就要转化为具体义。词义的模糊性,是指词义反映的事物边界不明。词义虽是对于事物的概括反映,但往往只是大体精确地反映了事物。因为有很多事物相互间的界限本来就不清楚,而人的认识也有模糊性的一面。例如“青年”、“老年”、“中年”的界限就难以截然划定。词义的精确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中心和典型是比较清楚的。例如我们不会怀疑20岁属于青年,80岁属于老年。
二、区分固定修辞义和临时语境义有时候会有一定的困难,你有什么比较好的办法吗? 可以尝试使用数据库统计的办法,根据出现的频率来确定。
三、建立“同族词”,比如“美”字族,有“美德、美观、美好、美丽、美满、美妙„„” 和“健美、精美、审美、优美、赞美„„”,在词义理解上有什么好处?
根据相同语素,可以找到这些词意义之间的共性,根据不同语素,可以找到这些词意义之间的差异,这样,就可以建立起语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有助于系统理解,整体、宏观的把握词义。第七节词义的分析与描写参考答案
第七节 词义的分析与描写(P160-161)练习题
一、按照“语义场”理论,寻找“味觉”或“体育”同一语义场的词语。味觉:触觉、听觉、视觉、嗅觉、第六感觉 体育:德育、美育、智育
二、分析下列词的释义,指出它们运用了何种释义方式。宏观:描写释义法 宏旨:互训释义法 宏论:互训释义法 宏赡:描写释义法 洪水:定义释义法 洪峰:定义释义法 洪钟:互训释义法 洪大:互训释义法 洪荒:描写释义法
三、比较下面的释义,作出评价。
1.A比B好。两种释义都提到梯的属类,是一种用具或设备,但在梯的具体功能上,A比B概括性强,“登高”的限制把梯的功能窄化了,因为“梯”不仅仅用来登高。A还列举了梯最常见的形式,这一点上比B详细。
2.踢:A比B好。“踢”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较猛烈的动作,力量大速度快;“触”则轻而慢,所以“撞击”比“触击”更恰当。
3.肌肉: A比B具体详实。A除了和B一样解释了肌肉的类属、构成和特性“收缩性”外,还介绍了肌肉的基本功能“引起器官运动”,这是有关肌肉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B的释义也不错,因为它比较简明。
4.猴:如果是小词典的释义,B比A好,B说的是猴这种动物的最基本、最典型的特征。如果是大词典释义,A比B好,A还介绍了猴的外形、生活习性和食物,而这是介绍动物时一般应具有的内容。5.礼教:A比B多了“有利于反动统治阶级”,这是一种阶级眼光和偏见,因为在封建社会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礼教在某种意义上对社会的稳定和人的行为规范上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A的释义没能客观地把握词义。
6.朝野:B比A准确。因为朝野不仅仅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才有的现象。
四、用描写释义法解释下面词语。低沉:情绪不好,心情低落、沉重。
归降:交战或斗争的两方中,一方成员正式归入另一方并为其服务。纵情:最大限度的释放感情。走向:(岩层、矿层、山脉等)延伸的方向。悬腕:手腕不挨着桌子写毛笔字。推选:口头提名选举出一定人选。
选举: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选出代表或负责人。
五、用同义词相释法解释下面词语。诬蔑:诬陷。吞没:淹没。徒然:白白地。透露:泄露。
六、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面词语。
1.使人或事物有一定的位置 嵌入到其他人或事物中间 使安定 有条理地处理 安排
+
-安顿 + 安放 +2. 出生之日 用于死去的、受尊敬的人 用于老人 诞辰
+
+
± 寿辰 ++ 拿 + ± ±+ 秉 + +-提 +-
七、用构词析义法分析下面词语。1.“生”实际上有三个:动词:(1)生育(胎生、优生);(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起死回生、贪生怕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余生、丧生);(6)生平(一生、今生);(7)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生病、生效);(9)使„„燃烧(生火、生炉子)。形容词:(1)没成熟(生柿子、生梨);(2)没煮熟(夹生、生吃);(3)没加工(生铁、生石膏);(4)不熟悉(生人、生字);(5)勉强(生拉硬扯、生搬硬套)。名词:(1)学习的人(学生、研究生);(2)戏曲里扮演的男人(小生、武生);(3)某些人(医生)2.“宽”:(1)横的距离大;范围广(宽带、宽银幕);(2)宽度(宽窄);(3)放宽;使松缓(宽限、宽心);(4)宽大;不严厉;不苛求(宽容、宽待);(5)宽裕(宽绰)3.“款”:(1)钱款(现款、汇款);(2)书画上的姓名(落款、上款);(3)法令等的条目(条款);(4)式样(款式、新款)。4.“快”:(1)速度高(快餐、快车);(2)快慢的程度(快慢、多快);(3)将要(快要);(4)锋利(快刀斩乱麻);(5)爽快(快事、快嘴);(6)愉快(快感、快活)。5.“焦”:(1)受热失去水分(烧焦、舌敝唇焦);(2)焦碳(煤焦、炼焦);(3)着急(焦急、心焦)。6.“红”:(1)像鲜血一样的颜色(红色、血红);(2)成功(开门红、走红);(3)象征喜庆的红布(挂红、披红戴绿);(4)象征革命(红军、红专);(5)利润(红利、分红)。7.“导”:(1)引导(导游、倡导);(2)传导(导热、导电);(3)开导(教导、指导);(4)导演(导戏、编导)。8.“搭”:(1)支、架(搭桥、搭棚);(2)参与、合作(搭档、搭伴);(4)连在一起(搭界、搭腔)(5)乘坐(搭车、搭船)。
八、就词典释义中使用的六种标示方法,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各找2个例词。(1)对词语不同来源(时代、地域、外语、社区等)的说明。亲炙:〈书〉直接受到教诲或传授。罗汉豆:〈方〉蚕豆。
(2)对词义色彩(书面语、贬义、诙谐、讽刺、惋惜、敬谦等)的说明。
丘八:旧时称兵(“丘”字加“八”字成为“兵”字,含贬义)。
拙见:谦辞,称自己的见解。
(3)对词义关系(比喻、形容等)的说明。
缘木求鱼: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扭转乾坤:改变自然的面貌或已成的局面。形容人的本领极大。(4)对语法属性(词性与充当句子成分功能)的说明。刺啦:象声词,形容撕裂声、迅速划支声等。
将:又;且(叠用):~信~疑。
(5)对应用场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及文体等)的说明。
布景:国画用语,指按照画幅大小安排画中景物。
动问:客套话,请问。(6)对使用频率的说明。
选编:选编的集子(多用做书名)。
新欢:指新的相好(多指男子的,含贬义)。
九、归纳下面一组复合词中“厚”的意义。
(1)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大(跟“薄”相对):薄厚、肥厚、厚度、厚重、厚颜(2)优待,推崇,重视:得天独厚、厚此薄彼、厚古薄今(3)厚道,老实:憨厚、敦厚、宽厚、忠厚(4)(利润)大,(价值)大:丰厚、厚礼、厚葬、厚遇、优厚(5)(感情)深:厚谊、深厚(6)大,过分:厚望、无可厚非
思考题
一、请找两本词典,按照相同的词条,找出不同的解释,并且比较它们的优劣之处。可从词义所指对象外延的宽窄、解释的客观性、词义特征的取舍得当与否等方面进行比较。例如“工头”:(1)工人的领班(《四角号码新词典》旧版)(2)(~儿)资本家雇佣来监督工人劳动的人。(《现代汉语词典》)(3)(~儿)资本家雇佣来监督工人劳动的人。也泛指指挥、带领工人劳动的人。(《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第1种解释和第2种解释都不太准确,只有第3种解释才比较全面。
二、《现代汉语词典》是一部优秀的词典,但是在释义上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你能够找出这样几个词条吗?
厚古薄今:指在学术研究上,重视古代,轻视现代。(《现代汉语词典》P528)厚今薄古:指在学术研究上,重视现代,轻视古代。(《现代汉语词典》P528)
两个释义都范围太窄,因为厚今薄古或厚古薄今的现象在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方面也往往存在,只不过更多地表现在学术研究上,所以释义可改为: 厚古薄今:重视古代,轻视现代。多表现在学术研究上。厚今薄古:重视现代,轻视古代。多表现在学术研究上。第八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规范化(P165)练习题
一、请指出下列新词的特点。(1)“超编”、“创汇”、“三通”分别是“超出编制”、“创收外汇”、“通航、通邮、通商”的简缩语。(2)由于各行业的交往和接触比以往增多,不少本属行业专用的语汇也进入全民用语中,并且义域也相应地有所扩大,如“短平快”本是排球比赛中的一种快攻打法,后来也用来比喻企业、工程等投资少,历时短,收效快。类似的还有“时间差”。(3)由于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很多外来词出现在汉语里,如“艾滋病、汉堡包、麦当劳”,有的外来词中的音节渐渐固定为构词语素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能产性,如“的士”里的“的”又构成“面的”、“摩的”、“的哥”、“的姐”等新词,“巴士”中的“巴”又可构成“大巴”、“中巴”、“小巴”等词。(4)“笑星”、“突破性”、“程序化”、“自学热”是通过“词根+类词缀”的造词法产生的新词。近二十年来,一些语素由于其构词能力很强且在新词中位置和意义都比较固定,类似词缀,我们称为类词缀。“星”、“性”、“化”、“热”等就是一些类词缀。
(5)新词中还有些是用仿词造词法造成的新词,如“超生”是仿“超员”、“超龄”、“超期”等构成的,“男士”是仿“女士”,“国手”仿“国脚”,“大龄”仿“适龄”。“老外”则是用词缀“老”加词根造成的词,“老”字使得这个称呼带上了一些戏谑的意味。
二、根据“酒吧”和“互联网”,派生出许多新词来,例如:水吧、吧女,网虫、网友,你还能够再举一些例来吧? 陶吧、书吧、网吧、茶吧 网页、网民、网址、网龄
三、请指出下面例句中的生造词。
1.缠萦 2.游坛 3.淌流 4.稚幼、绞震 5.无层、远思
思考题
一、既然词汇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那么还要不要提倡规范化?如何处理词汇发展与词 汇规范化的关系?
正因为词汇不断变动,新造词、生造词不断产生,才更应提倡规范化。在处理词汇发展与规范化的关系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冷处理方式,即静观考察。新词如果广受欢迎,表义明确,在指称新事物上有一定的难以替代性,可以考虑吸收进入普通话系统;如果表义晦涩,使用范围很小,也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则可以用规范的方式实行取缔。
二、假如仿照“女蓝、女足、女排”的格式,在文章中把“女子跳水、女子手球”简缩为“女跳、女手”,是否可以理解、接受? “女跳”、“女手”容易误解为“女子跳高”、“女人的手”等,从而造成交际上的困难,一般人也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不宜压缩为双音节的词语。
三、在外来词借用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发生几种形式并存的情况,比如:因特儿(音译)、internet(直接借用)、互联网(意译),镭射(音译)、激光(意译),你认为哪种办 法比较好?
一般地说,意译比较好,因为汉语中不少词常可以望文生义,音译改成意译对中国人来说更为清楚、明了。但是有的如果意义比较复杂或者不希望太直露的,也是可以采用音译的。例如:比基尼(三点式游泳衣),也有的世界上已经通用的名称,也可音译,例如:奥林匹克。
四、“家私”、“饮茶”、“光碟”、“手提电脑”,这些词都是从香港方言中引进的,但是,普通话里本来就有“家具”、“喝茶”、“光盘”、“笔记本电脑”,你认为还有没有必要从粤方言里再引进?为什么?
八十年代以来,由于粤港经济发展比较快,随着经济的影响扩大,粤方言词语渗透到普通话里来,也是一种客观事实。这也符合一部分人的追求时髦的心态,但是这些词语所代表的意义,在普通话里本来就有相对应的词语“家具”、“喝茶”、“光盘”、“笔记本电脑”,所以实际上并不需要从粤方言中引进这些词语。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语法概述(P172)练习题
一、汉语语法的总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汉语语法四个主要特点。
汉语的特点是在跟印欧语的比较中表现出来的。它的总特点是: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主要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这一总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例如: 电影导演(偏正关系)——导演电影(述宾关系)一本杂志(偏正关系)——杂志一本(主谓关系)2.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汉语里的虚词十分丰富,作用也特别重要。例如:某些句法结构有没有虚词,结构关系和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大学生”是名词,是个指称;而“对大学生”则是介词结构,引进某种动作的对象。3.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汉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比如动词除了主要做谓语,还可以做主语和宾语。例如: 他们俩夫妻吵架了。(作谓语)吵架不是件好事。(作主语)老王就喜欢吵架。(作宾语)
4.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例如: 结构类型 短语
词 句子
联合 哥哥弟弟 兄弟 团结,团结,再团结。
偏正 牛皮箱子 皮箱 伟大的人民!
述宾 管理家务 管家 欢迎新同学。
述补 说得明白 说明 高兴得跳起来。
主谓 年纪轻 年轻 我们上课。
二、请以“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为例,说明汉语语法语序变化的特点。
语序是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一个主要的表达手段,同样的词排列顺序不同,句法结构关系也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例如:“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三个句子,不、怕、辣,排列的语序不同,其结构关系分别是:述(偏正)宾结构、主谓结构、述宾(偏正)结构。从语义上看,其语义程度越来越深,这和否定词“不”的语义指向有很大关系,“不怕辣”有被动承受的意味,“辣不怕”有主动承受的意味,因为这里的话题是明白的,而“怕不辣”则更加是主动的挑战,意思是越辣越好。
三、汉语的量词使用有什么特点?
量词最突出的语法特点有两个:一是汉语的量词一般跟数词结合使用,如一句/三根/五次,“句”、“根”、“次”都是量词。二是单音节量词大都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每”或强调“多”。如:句句是实/根根直立/次次落空。
四、汉语常常使用重叠手段,请举出几种实例。
名词重叠 AA式
人 ——人人 处——处处 时——时时 AABB式 上下——上上下下 山水——山山水水
动词重叠: AA式 看——看看
玩——玩玩
ABAB式
研究——研究研究
学习——学习学习
形容词重叠:AABB式
漂亮——漂漂亮亮 认真——认认真真 ABB式 绿——绿油油 红——红彤彤
A里AB 糊涂——糊里糊涂 古怪——古里古怪 量词重叠: 个——个个
条——条条 本——本本
五、简述汉语语法学史的历史分期。
(一)汉语语法学的草创时期(1989年—1936年):以《马氏文通》问世为汉语语法学建立的标志。
(二)汉语语法学的探索时期(1936年—1949年):以王力《中国文法学初探》为划界标志,内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文法革新讨论阶段,着重于语法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探索;二是著书立说阶段,着重于汉语语法规律的探索,有《中国现代语法》、《中国文法要略》和《汉语语法论》三部传统语法著作相继问世。
(三)汉语语法学的发展时期(1949年—1978年):以赵元任《国语入门》的发表为标志。
(四)汉语语法学的创新时期(1978年—):以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和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出版为划界标志。
思考题
一、有人说,汉语没有语法只有修辞,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这种说法不正确。任何一种自然语言都有其自身的语法构造,没有语法的语言是不存在的。汉语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语言,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如果没有语法,我们无法想象汉族人民是如何来进行交际的。当然它的语法构造比之印欧语来讲,显得比较隐蔽,就像一条地下河,比较难于发现和把握。任何一种语言在运用过程中又是不可能没有修辞的,所以有丰富的修辞也是我们汉语成熟的一个标志。
二、有人认为:汉语语法是一种“意合语法”,谈谈你的看法。意义决定形式,所以,世界上任何语言在那都是意义和形式的统一体。印欧语有明显的以形统意的特点,看到了形态变化,就可以说明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但是绝对不能因为汉语少用形态,就断言汉语是“意合语法”,好像汉语没有也不需要语法形式似的,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因为形态不等于形式,汉语存在大量的显性语法形式和隐形语法形式。印欧语大多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如有表示数、格、时、体、态、性等的形态,而汉语的语法虽然不依赖于形态,但是,语序、虚词、重叠、轻重音等也是形式标志,可以有效的变现各种语法意义。比如“历史地理”有歧义,理解为偏正结构时,重音在“历史”上,如果理解为联合结构,则没有重音。再比如“我没有看第一本”、“第一本我没有看”、“我第一本没有看”,这三句话表面上好像差不多,有人就认为汉语没有什么语法制约的,可以任意组合,其实不然,因为,每句话的话题是明显不同的,词序的每一个变化都会在语义和语用上产生差异。所以,说汉语是意合语法是不对的,对认识汉语语法特点是个误导。
三、关于汉语语法总特点的流行说法是:“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这种说法显然是站在印欧语的立场上,什么叫“缺乏”?是应该有而没有。如果从印欧语来看汉语,就必然得出“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这么一个结论,而实际上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法表现形式,特点也是跟其他语言相比较得出的,所以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如果站在汉语的立场上也可说印欧语缺乏语序、虚词、重叠等的说法。这种表达显然是不合适的。例如汉语有特殊的助词系统,如体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的、吗、啊)都是英语没有的。汉语较少形态变化,所以往往靠语序和虚词等来表现语法意义。比如在短语里,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名词中心语在后。“树叶绿”是主谓结构,“绿树叶”是偏正结构,意思不同。一些虚词表示偏正关系,如“的、地”;一些虚词表示并列关系,如“和、同、也”。
四、关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语法学理论,你有什么看法? 目前的汉语语法学理论无论是形式语法、功能语法还是认知语法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我们的语法研究理论应该充分考虑到汉语语法的特点,应该在汉语语言事实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有汉语特色的理论与方法来。
相对印欧语来讲,汉语语法的形式比较隐蔽,而且形式并不具备普遍性,往往适应某些语法现象,却解释不了另外一些语法现象;形式往往不带有强制性,它不具备印欧语语法那样的“刚性”;相同的形式常常表示不同的意义,因此,形式很难作为一种衡量的标准。根据汉语的特点和客观规律,汉语语法研究可以语义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重点,并且致力于寻找对应的形式标记。中国的汉语语法研究有注重语义的传统,这一研究取向特别重视语义对句法的决定性作用,是以语义分析作为其标志的,并且进一步进行认知的解释。这种“语义语法”理论,继承了吕叔湘、朱德熙等为代表的中国语法研究的优秀传统,遵循从意义到形式的研究思路,因此,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语法研究和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说说你的体会。
语法研究和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揭示语义的决定性、句法的强制性、语用的选择性以及认知的解释性。1.揭示语义的决定性,就是找出词语组合的语义条件。因为词与词的组合不是随意的,双方的语义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
① 很有思想
很有水平
很有激情
②*很有房子 *很有桌子 *很有衣服
这两组语例,都属“很+有+N”结构,①成立而②不成立,这主要是因为“很”作为程度副词,它要求与之搭配的成分也都具有程度义。在上面语例中,“思想”等为抽象名词,具有程度强弱的可能性,“有思想”、“有水平”、“有激情”等都属主观评价,表示抽象属性,这都是有程度义的;而“房子”等具体名词,不可能有程度的属性,“有房子”、“有桌子”、“有衣服”都属客观陈述,表示具体存在,这都是没有程度义的。因而前者能与“很”组合,后者不能与“很”组合。
2.语义对句法起决定作用,但是,一旦句法结构形成,也会对语义起反制约作用。不妨以副词“才”为例:
③八点钟才起床(时间晚)——起床才八点钟(时间早)④六十分才录取(分数高)——录取才六十分(分数低)⑤三十岁才结婚(年龄大)——结婚才三十岁(年龄小)
可以看出,不管原来的时间、分数、年龄是多少,只要进入“X+才+Y”中X的位置,就必然表现出数量“大、高、早…”的倾向,只要进入“X+才+Y”中Y的位置,就必然表现出数量“小、低、晚…”的倾向,这充分表现了句法结构对语义的强制性。
3.除了从语义、句法方面对一个语法现象进行描写外,我们还要探讨语用的选择性和认知的解释性。语用的选择性,体现了具体语境中人们对语言对象的选择。例如,“一条鱼”和“一尾鱼”,虽然结构相同,指称对象也相同,但人们在什么时候用“条”,什么时候用“尾”,这是随语境而变化的。强调整体性,就用“条”;突出活动性,就用“尾”。词类和功能分析法(P179-180)练习题
一、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并指出属于什么词类,以及什么小类。1.我的(一)个战友来了。(数词)
2.他去过三(次)上海。(量词,动量词)
3.我不(管)这种事。(动词)
4.青年们要到(山上)去。(名词)
5.桌子(上)有什么?(方位词)
6.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三个(熟人)。(名词)
7.他刚刚走(进)山。(趋向动词)
8.他会干这种事(吗)?(语气词)
9.你给我的书我看完了,(这)是我近年来最喜欢的一本书。(指示代词)
10.这个人非常(出色)。(形容词)
二、标明下列各组词的词性。
坚决——决心(形容词——名词/动词)
可爱——热爱(形容词——动词)荣誉——光荣(名词——形容词)
企图——意图(动词/名词——名词)答案——答应(名词——动词)气愤——气魄(动词——名词)
批语——批示(名词——名词/动词)残杀——残忍(动词——形容词)诱饵——诱惑(名词——动词/名词)兴奋——兴趣(形容词——名词)安心——担心(动词/形容词——动词)道歉——抱歉(动词——形容词)
安慰——欣慰(动词/形容词——形容词)感激——激动(动词——动词/形容词)愉快——高兴(形容词——动词/形容词)
三、注明下列句中带黑线词的词性。
1.我们马上开始这项工作。(动词)
2.你说应该朝什么方面考虑?(能愿动词,疑问代词)
3.对这个学生的经历,老师们都很了解。(动词)
4.三十岁以上的教师都可以享受休假。(方位名词,能愿动词)
5.新老同学开始都需要出操。(名词,动词)
四、鉴别下列带黑线的词,哪些是形容词,哪些是副词。
1、这里风景的确不错(副词)——这里风景确实不错(形容词)(应为副词)
2、长久没有好处(形容词)——永远没有好处(副词)
思考题
一、划分词类时形态标准和功能标准有什么区别?
形态标准,就是根据词的形态——词法范围内表示“性、数、格、时、体、态”等语法
意义的语法形式来划分词类。在一些形态丰富的语言里,一个词属于什么词类,往往由词法上的形式来表示,它包括: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汉语的形态标志比较少,而且往往只有少数一部分词带有某种形态标志;汉语的形态变化很少,比如名词可以后加“们”表示不定量的复数,但不是所有的名词都能加,只有指人的名词可以加,而且即使不加仍然可以表示复数;动词加“了、着、过”等表示时态,但也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带时态助词。这些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虽然对汉语词类的划分有一些帮助,但是由于缺乏普遍性,也没有强制性,所以只能够作为参考标准。
功能标准,所谓语法功能是指词的组合能力,即能够跟哪些词组合,不能跟哪些词组合,组合以后发生什么样的结构关系。按照此标准进行划分,可以把所有的语言的词进行分类。而且事实上形态标准也是功能标准的一个标志。所以从根本上讲,即使运用形态标准,也是功能标准在起作用。这就好比一个在校学生,戴上校徽(形态标志)时识别比较容易,但是即使不戴,只要他的学籍登记注册(功能标准)了,他也是这个学校的学生。
二、你认为词类首先划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有没有价值?有人主张可以先分为“封闭”和“开放”两类,或者“自由”和“黏着”两类,你觉得如何?
汉语的词类,一般语法书都首先划分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这样的区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它不仅揭示了词
内部两个主要类别的区别,而且对理解两类词语的特点以及词语的运用都有帮助。
有人主张可以先分为“封闭”和“开放”两类。凡是开放类的词称为实词,凡是封闭类的词称为虚词。开放类就是难以穷尽列举其全部成员的类,封闭类就是可以列举其成员、在一个时期内不会增加新成员的类。也有人认为实词一般是自由的,虚词一般是黏着的。我们认为考察实词和虚词主要应该从其功能标准来看,也即充当句子成份角度来讲,能够充当句子成份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子成份的是虚词。除此之外还有其它方面的差别可供参考:
1.能否成句或单独回答问题。绝大部分实词都能单独成句,而虚词则一般不能。
2.在句法结构里是否定位。除了副词,绝大多数实词在跟其它词组合时所处的位置是不确定的,可以在前,也可以在后。但是虚词跟其它词组合时的位置是确定的,有的只能在前,有的只能在后。
3.词与词能否相互组合。实词之间可以相互组合,但是虚词只能跟实词组合,不能跟其它虚词组合。4.类别是否开放,或者说是可数还是不可数。实词是开放类,虚词是封闭类。5.使用频率高低。虚词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实词的使用频率比较低。
“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这一标准是最主要的,其余为参考。这些分类可以说明一些实词和虚词相互对立的特点,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来把握词的特点。
三、你怎么理解虚词的意义?虚词的意义与它们的语法功能是什么关系?
虚词的词汇意义实际上也就是它的语法意义,两者合而为一。虚词总是附着在实词或词组上边,表示一定的语法作用,例如虚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份;虚词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比较固定,虚词也不能和其它的虚词组合。因此虚词的语法意义跟语法功能是一致的。
四、有人把“副词”归入虚词,也有人归为“半实半虚词”,请你做一评论。
关于“副词”的归类,有的划归实词,有的划归虚词,有的认为它是“半实半虚”。划归为虚词主要是从意义上来看,副词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只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划归为实词是因为它可以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的结合两个标准来考察,所以归入“半实半虚”。我们认为词类主要还是应该从功能上来进行归类,所以划入实词。
五、传统上,总是把“拟声词”和“叹词”归为虚词,本书则归为实词,你认为哪种比较合理?
把“拟声词”和“叹词”归入虚词,主要的理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意义比较空虚,这是传统语法的处理方法。我们认为还是归入实词比较合适,因为“拟声词” 可以充当定语、状语、补语,甚至于谓语等句子成分;“叹词”虽然不能在句子中单独充当结构成分,即通常不跟其它词发生结构关系,但是却能够独立成句,独立成句也是句法功能的一个表现,所以我们把他们归入实词。
现代汉语通论第四章语法练习172页第四章第一节练习题
一、汉语语法的总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汉语语法的四个主要特点。
语言中用来表示语法关系、表现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有多种多样,重要的有:形态变化、词序变化、虚词运用等等。有的语言偏重于形态变化,例如法语、俄语;有的语言偏重于词序变化和虚词运用,例如汉语。汉语的特点是在跟印欧语的比较中表现出来的。它的总特点是: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主要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的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这一总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主谓结构”,词序一变化,“动词+名词”就构成了“述宾结构”,“形容词+名词”就构成了偏正结构。例如:我们同意(主谓关系)--同意我们(述宾关系)衣服干净(主谓关系)--干净衣服(偏正关系)2.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汉语里的虚词十分丰富,作用也特别的重要。例如:某些句法结构有没有虚词,结构关系和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爸爸妈妈”和“爸爸的妈妈”意思不同。3.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印欧语里,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但是在汉语里,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复杂,除了副词只能做状语,属于一对一之外,其余的都是一对多,即一种词类可以做多种句法成分。例如:名词主要做主语宾语,但有时也可以做定语、谓语等。4.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例如: 结构类型 短语 词 句子
联合 哥哥弟弟 兄弟 团结,团结,在团结。偏正 牛皮箱子 皮箱 伟大的人民!述宾 管理家务 管家 欢迎新同学。述补 说得明白 说明 高兴得跳起来。主谓 年纪轻 年轻 我们上课。
二、请以“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为例,说明汉语语法语序变化的特点。
语序是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一个主要的表达手段,同样的词排列顺序不同,句法结构关系也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例如:“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三个词:不、怕、辣,排列的语序不同,其结构关系分别是:述宾结构、主谓结构、述宾结构。其语义程度越来越深,其中和否定词“不”的语义指向有很大关系。“不怕辣”就有被动的承受,“辣不怕”有勇气主动来承受“辣”,因为这里的话题是明白的。“怕不辣”是“怕”的结果。
三、汉语的量词使用有什么特点?
量词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与数词一起构成数量短语,如“一个”“两次”“三天”,或者与代词构成指量短语或疑量短语,如“这个”“那次”“哪天”。数量短语、指量短语和疑量短语统称量词短语。量词短语可以出现在名词前或动词后,如“一个人”“走两次”“等三天”,也可以与形容词组合,如“一丈长”“两尺宽”。
四、汉语常常使用重叠手段,请举出几种实例。
(一)ABAB式:
研究研究、考虑考虑、学习学习、讨论讨论
(二)AABB式: 1.AB与AB交叉叠加
恭恭敬敬、认认真真、马马虎虎、大大方方、老老实实、干干净净 2.AA+BB,前后两部分可以分开使用
花花绿绿、家家户户、空空荡荡、慢慢悠悠 3.AA+BB,但前后两部分不能分开用 跌跌撞撞、(三)ABB式
1.AB+B。AB是一个词,这个词的后一个音节重叠。哎呀呀、干巴巴、亮堂堂、年轻轻、平坦坦、滑溜溜
2.A+B+B
白亮亮、恶狠狠、光秃秃、泪汪汪、乱糟糟、直挺挺
3.A+BB
颤巍巍、笑嘻嘻、假惺惺、灰溜溜、美滋滋、硬邦邦
五、简述汉语语法学史的历史分期。
(一)汉语语法体系草创期(1898~1928)
马建中《马氏文通》是第一本以文言文为研究对象的语法学著作。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是第一本完整的以白话文为研究对象的。
(二)革新期(1929~1949)海派:方光焘、陈望道
京派: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高名凯《汉语语法论》
(三)语法知识普及期(1949~1969)
(四)空白期(1969~1979)
(五)繁荣期(1979~现在)179页第四章第二节练习题
一、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词,并指出属于什么词类,以及什么小类。1.我的(一)个战友来了。
(数词)
2.他去过三(次)上海。
(量词,动量词)3.我不(管)这种事。
(动词)4.青年们要到(北京)去。
(名词)5.桌子(上)有什么?
(方位词)6.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三个(人)。(名词)7.他刚刚走(到)顶楼。
(趋向动词)8.他会干这种事(吗)?
(语气词)9.你给我的书看完了,(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一本书。(指示代词)10.这个人非常(出色)。
(形容词)
二、标明下列各组词的词性。
坚决(形)-决心(名/动)
可爱(形)-热爱(动)荣誉(名)-光荣(形)
企图(动/名)-意图(名)答案(名)-答应(动)
气愤(动?/形)-气魄(名)批语(名)-批示(名/动)
残杀(动)-残忍(形)诱饵(名)-诱惑(动/名)
兴奋(形)-兴趣(名)安心(动/形)-担心(动)
道歉(动)-抱歉(形)安慰(动/形)-欣慰(形)
感激(动)-感动(动/形)愉快(形)-高兴(动/形)
三、注明下列句中带黑线词的词性 1.我们马上开始这项工作。
句中“开始”作谓语中心词,带宾语,所以是动词。2.你说应该朝什么方向考虑? “应该”只作能愿动词,“什么”是疑问代词。3.对这个学生的经历,老师们都很了解。“了解”是心理动词,这也是应该记住的。(可以“很了解他”)4.三十岁以上的教师都可以享受休假。“以上”按本教材的分类属于方位词;“可以”一般都作能愿动词处理。5.新老同学开始都需要出操。
“出操”《现代汉语词典》上的注音为chǖ//cāo,这表明是个离合词,离合词一般都是动词。“开始”的问题比较大,需要认真考虑。本句的结构分析应为:
新 老 同学 开 始 都 需要 出操。
│
主│ │谓
│ └────┘ └─────────┘
│主││谓
│
└─┘└──────┘
“开始”是个小主语,但在这个位置的时候前面不能加数量词组,反而可以构成“一开始”“在开始的时候”,所以断定为动词作主语更好一些。
四、鉴别下列带黑线的词,哪些是形容词,哪些是副词。1.这里风景的确不错——这里风景确实不错
“确实”可以作定语:你得给我个确实的保证。可以作谓语:消息确实。所以“确实”应该是形容词。
“的确”只能作状语不能作其他成分,所以是副词。2.长久没有好处——永远没有好处
“长久没有好处”是否通顺,暂且存疑。但“长久”可以作定语,如“长久的打算”。“长久”也可以作谓语,可以作宾语,如:“这种局面不会维持长久的”,还可以作谓语,如:“国运长久”,所以“长久”不可能是副词,它应该是形容词。
“永远”是不能作谓语中心词的,一般认为是副词,不过“永远”一词的使用目前是有变化的,如:“希望我们的友谊一直到永远”,又如:“这么说那我就永远没有机会了吗?” 187页第四章第三节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词的词性。
软件(名词)
多媒体(名词)
开心(形容词)
未来(名词)架次(量词)
酷(形容词)
以前(名词)
平淡(形容词)俺(代词)
再三(副词)
既然(连词)
股票(名词)明晃晃(形容词)等于(动词)
愿意(动词)
网络(名词)丢(动词)
蜡黄(形容词)
风趣(形容词)
已(副词)想法(名词)
至于(介词)
慢性(区别词)
谁(代词)这么(代词)
袖珍(区别词)
偷偷(副词)
二、区别下面带黑线的同形词,指出它们各自的词性。
1.弟弟比他小三岁——你比不上他
(介词——动词)2.你让妹妹一点儿——他让老师批评了一下
(动词——介词)3.这孩子好聪明——这是个好孩子
(副词——形容词)4.墙壁挺白的——他白来了一趟
(形容词——副词)5.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趋向动词/介词?—动词)
三、区别下列句子中的“没有”(动词/副词)、“是”(动词/副词)、“的”(助词/语气词)、“了”(助词/语气词)、“一样”(形容词/助词)的词性。1.你美国去过没有?
(副词)2.一下雪,这里就没有烧的。(动词)
3.他没有工作。
(动词/副词)4.这辆车是他的。
(动词/副词)5.他是个当老师的。
(动词/副词)6.这本书是他借来的。
(动词/副词)7.他买了书就回家了。
(语气词)8.妹妹已经是大学生了。
(语气词)9.开饭了,吃了再走吧。
(语气词)(助词)10.脸色跟纸一样。
(助词)11.这支笔跟那支笔一样。
(形容词)12.他跟孩子一样。
(助词)
四、指出下列句中有下画线的词的词性。1.这位明星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动词)2.他在部队的时候很遵守纪律。
(动词)3.你将来想做什么?
(名词)4.在中国家庭中,彩色电视机拥有率很高。(区别词)5.慢慢说,别着急。
(形容词/副词?)6.工作干不完,他是不会休息的。(语气词)
7.啊,澳门,你经历了几百年与母亲隔绝的痛苦岁月!(叹词)8.你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了吗?
(语气词)9.他把书给丢了。
(助词)10.身体比过去瘦了,但学问比过去多了。(介词)
11.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正在以百倍的热情建设自己的国家。(形容词/名词?)12.我们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动词)
13.我跟领导反映过你和他的意见。(介词,连词)
五、给下列句子中的de注上汉字,并指出这些汉字代表的词所起的语法作用。学 de 好 de 是 应 该 帮 助 学 de 差 de尽快赶上来de。
得
的 得的 的(补语标志)(“的”字结构)
(补语标志)(“的”字结构)(语气词)
六、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但有例外,请举出名词受副词修饰的例子。光小孩妇女就有十几人/今天已经星期三/非常春天/这个人很流氓
七、举例说明下列词的语法功能,指出它们的特殊性是什么,并谈谈对它们词性的看法。
高速 临时 共同 非法 主要 基本 永久 自动
高速:不能受“很”修饰,不能做谓语,所以不是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如“高速公路”,应该是区别词。
临时:不能受“很”修饰,不能做谓语,所以不是形容词。可以“临时政府”,但也可以“临时决定”“临时停车”,所以应该是区别词兼副词。共同(共同纲领/共同开发)、非法(非法收入/非法移民)、主要(主要人员/主要攻击)、基本(基本任务/基本同意)、永久(永久居民/永久推出)、自动(自动开关/自动回应)都与“临时”相同。
八、下列词是否兼类词,如果是,指出兼属什么词类。
铁 左 忙 打 犁 在 清楚 热情 动作 建筑 丰富 铁(名词/形容词)
左(名词/形容词)
忙(形容词/动词)
打(动词/介词)
犁(名词/动词)
在(动词/介词/副词)清楚(形容词/动词)热情(形容词/动词)动作(名词/动词)
建筑(名词/动词)丰富(形容词/动词)
九、举例说明“高、远、重、宽、长、厚”这些词的语法功能,并谈谈你对这些词类归属的看法。
这些词都可以受否定副词“不”和程度副词“很”的修饰,都可以做谓语、定语,都不能带宾语,并且都可以重叠,显然符合形容词的特点,所以应该归入形容词。但是,这些词还可以表示高度、远近、重量、宽度、长度和厚度,例如“三尺高”,这是名词。因此这些词是形容词和名词的兼类词。
十、“高明”是形容词,但在“另请高明”中是指“高明的人”的意思,能不能据此说“高明”是形容词兼名词?
“手”作为“手脚”的“手”是名词,但在“人手一册”中,《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是“拿着”的意思,这样一来,能否说“手”是名词兼动词?谈谈你的看法。
兼类词是指某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特点。如果只是在某种特殊场合下临时具备某类词的特点,这就属于词的活用而不是兼类。“手”是名词,但在“人手一册”中是名词临时活用为动词,不是兼类词。
十一、下列各句中“去”的词性是否相同,为什么。1.你去吧。
(动词)动词作谓语 2.别让他去了。(动词)作兼语词组中的第二个动词 3.他不同意去。(动词)作“同意”的宾语 4.去是对的。(动词)动词作主语
5.不去也好。(动词)动词性偏正短语作主语 6.去不去都行。(动词)动词性联合短语作主语
以上的“去”的词性是相同的,只是动词的功能可以多样,在句子中主要可以充当谓语,述语,还可以充当宾语、主语等其它成分,只是作用相当于名词,即动词的名词化。
十二、指出以下每组中的两个虚词在用法上的区别。
马上——眼看
从——自从
向——朝
哪怕——不管 或者--还是
只有--除非
极--极为
分外--格外 马上--眼看
“马上”是副词,可以用于书面语,也可以用于口语。“眼看”可以是副词,也可以是动词(动词:他眼看着火熄灭了才离开)。作为副词的时候,和“马上”的不同主要用于口语。两者都可以做状语。如:戏马上就要开演了/暴风雨眼看就要来临了。从--自从
“从”可以做介词(介词:他从学校回来了)也可以做副词(副词:他从不在学校住);“自从”则只能做介词。例如:自从水库开工,他就不在家住了。向--朝
“向”和“朝”都可以做介词。能用“朝”的都可以换用“向”。如“朝前看——向前看”。但是能用“向”的却不一定能换用“朝”。如“向人民负责”。这在“向”的后面跟的是抽象动词时尤为如此。“向”构成的介词结构能跟在动词后,“朝”构成的介词结构则不能。哪怕--不管 都是连词,“哪怕”表示假设兼让步,后面多用“也、都、还”呼应(哪怕他不答应也要去)。“不管”表示无条件,后面必须带有疑问代词或并列短语(不管他说什么,我们都不怕/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都是好猫)。或者--还是
“或者”作为副词,表示或许、也许(快走,或者还赶得上末班车)。作为连词,主要表示选择关系(我打算明天或者后天动身)。另外还表示各有选择,相当于“有的”;还表示无需选择,等等。“还是”作为副词,是指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继续保持不变(今天还是在下雨),还表示经过比较和考虑,有所选择(还是看电影好);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出乎意外等。作为连词,可以连接可供选择的若干事项,用于疑问句(你到底去还是不去),或者无条件句(不管去还是不去,你都得出钱)。只有--除非
意义基本相同,但有差异。“只有”从正面提出某一个唯一的条件;“除非”从反面强调不能缺少某一个唯一的条件,语气更重,例如:“只有你去,我才会去”“除非你去,我才会去。”;“除非”可以用在“是……”前;“只有”不能。例如:“除非是你才这么干”,不能说成“只有是你才这么干”;“除非……才……”也可以说“除非……,不……”;“只有……,才……”不能说成“只有……,不……”。
极--极为 “极”,作为副词,表示最高的程度,口语常用做动词形容词的补语(好极了)。“极为”是书面语,语气庄重(这件事的影响极为深远)。分外--格外
表示程度超过一般。“分外”后面不能用否定式,后面不用否定式,也不修饰消极性词语。比如可以说“分外高兴”,不能说“分外不高兴”;可以说“分外明亮”,不能说“分外黑暗”。“格外”不受这种限制。“分外”不能修饰一般动词,“格外”可以。比如可以说“你亲自来我们格外欢迎”,不能说“你亲自来我们分外欢迎。”
十三、根据下面四个例句,比较副词“千万”和“万万”在意义和用法上有什么区别。1.你千万不可粗心大意!2.你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3.你千万要小心!/*你万万要小心!4.他万万想不到。/*他千万想不到。
“千万”和“万万”都有“务必、一定”的意思,否定式都成立,只是“万万”语气比“千万”重;“千万”还可以用于肯定句(千万要小心),但不能换用“万万”。“千万”和“万万”都可以用于祈使句。“万万”还可以用于陈述句,而“千万”则不可以。196页第四章第四节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短语的类型
1.住了一年(述补)
2.予以严厉批评(述宾)3.洗刷干净(述补/主谓?)
4.知道底细(述宾)5.阳光灿烂(主谓)
6.进来歇一下(连谓)7.文化教育(偏正/联合)
8.分析研究(联合)9.坚强无比(述补/主谓?)
10.他中等身材(主谓)11.凯歌阵阵(主谓)
12.他去比较合适(主谓)13.态度和蔼(主谓)
14.富裕起来(述补)15.硕果累累(主谓)
16.热爱家乡(述宾)17.十分壮丽(偏正)
18.喜欢清静(述宾)19.走了一个(述宾)
20.通知你所认识的(述宾)21.坚持下去(述补)
22.读了三遍(述补)23.吃得很饱(述补)
24.病虫害防治(偏正)25.我们大家(同位)
26.有人找你(兼语)27.你们几位(同位)
28.互相支援(偏正)29.船长老李(同位)
30.活跃学术气氛(述宾)31.独立思考(偏正)
32.禁止大声喧哗(述宾)33.体育运动(偏正)
34.春秋两季(同位)35.研究水平(偏正)
36.高兴得很(述补)37.“山”这个字(同位)
38.进京告状(连谓)39.写文章做演说(联合)
40.无比坚强(偏正)41.伟大事业(偏正)
42.鼓励他学好功课(兼语/双宾?)43.国庆节那天(同位)
44.战斗英雄黄继光(同位)45.叫河水让路(兼语)
46.迅速发展(偏正)47.痛快极了(述补)
48.非常谦虚(偏正)49.摔跤这种运动(同位)
50.称他为师姐(兼语)51.史密斯先生(同位)
52.打电话报警(连谓)53.请他做东(兼语)
54.有决心搞好工作(连谓)55.出去闲逛(连谓)
56.使人聪明(兼语)
二、请指出哪些是主谓词组。
1.今年虎年
2.今年实现
3.今天星期天
4.中国的首都北京 5.明年春节
6.明天春节
7.民歌四首
8.中国民歌演唱会 9.关心不够
10.关心得不够
三、指出下列哪些是述宾词组。
1.繁荣市场
2.繁荣景象
3.举手表决
4.给予处分
5.奖励先进 6 奖励基金
7.加强领导
8.正确领导
9.看了四本
10.看了高兴
四、指出下列哪些是定心词组,哪些是状心词组。
1.严肃态度(定心)
2.严肃纪律(述宾)
3.纪律教育(定心)4.教育市民(述宾)
5.市民情绪(定心)
6.情绪激动(主谓)7.激动高呼(状心)
8.高呼口号(述宾)
9.口号内容(定心)10.内容激烈(主谓)
11.激烈论辩(状心)
12.论辩口才(定心)13.口才一流(主谓)
14.一流水平(定心)
15.水平一般(主谓)16.联合阵线(定心)
五、指出下列哪些是述补词组。
1.考虑清楚(述补)
2.喜欢清静(述宾)3.朗读重要(主谓)
4.画得生动(述补)5.觉得难受(述宾)
6.泡得舒服(述补)7.泡着舒服(状心)
8.住了三人(述宾)9.住了三年(述补)
10.住了心烦(连谓/主谓?)
六、指出下列哪些是联合词组。
1.北京上海(联合)
2.首都北京(同位)
3.北京郊区(偏正)
4.描写解释(联合)
5.分析仔细(述补/主谓?)
6.分析对象(偏正)
7.积极热情(联合)
8.积极参加(偏正)
9.积极得很(述补)
10.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联合)
七、指出下列哪些是同位词组
1.明天清明(主谓)
2.清明那天(同位)
3.首都北京(同位)
4.山城重庆(同位)
5.深圳特区(同位/偏正)
6.首都地区(偏正)
7.“汉”字(同位)
8.方块汉字(偏正)
9.刘胡兰烈士(同位)
10.刘胡兰精神(偏正)
八、指出下列哪些是连谓词组。
1.来借书聊天(连谓)
2.坐下来谈生意(连谓)
3.坐汽车上山(连谓)
4.死而无憾(联合)
5.一卷起铺盖就回家(紧缩)
6.坐着汽车上山(偏正)
7.分解提取(联合)
8.有亲戚在国外(兼语)
9.有权利享受到(连谓)
10.调到司令部当作战参谋(连谓)
九、指出下列哪些是兼语词组 禁止闲人进入 开了门跑出去
嫌弃这个单位奖金不多 禁止嬉笑打闹 评出模范作榜样 要求全军上下步调一致 希望明天会更好 有个亲戚在国外
组织全市高校义务劳动 是上级领导机关的果断决策
十、指出下列量词结构的小类 1.几十遍(数量)
2.这册书(指量)3.开三枪(数量)
4.三棵树(数量)5.哪些人(疑量)
6.每五人(数量)7.八百块钱(数量)8.多少两(疑量)
十一、指出下列方位结构表示的语法意义。
1.三十上下(表示范围义)
2.五十左右(表示范围义)3.座位左右(表示处所义)
4.会场内外(表示处所义)5.三点左右(表示时间义)
6.同学中间(表示范围义)7.手术中(表示过程义)
8.书本上(表示范围义)
十二、指出下列哪些是介词结构
1.以民族英雄自居
2.在家里读书 3.被坏人袭击
4.朝东走去
5.自北京到上海
6.将会场内外封锁 7.走向自由民主
8.这样做是为了友谊
十三、把下列句子中的“的”字结构用“
”标示出来。1.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2.边防检查站的马上会派有关人员去监察的。3.先进的要帮助落后的。
4.这种稻草做成的工艺品是这些农民亲手扎的。5.这样做谁也不会觉得过分的。6.我们都是水性的。7.屋里静悄悄的。
8.这班车下来的旅客要过渭河的,就不得不在车站旅馆住宿了。
十四、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
1. 希望 参加 去 欧洲 的 旅行团
述 宾
述 宾
偏 正
述 宾
2. 派 人 通知 老李 来 开会
述 宾
主 谓
述 宾
主 谓
连 谓
3. 高兴得 小王 跳了 起来
述 补
主 谓
述
补
4.弟弟的 自行车 撞了 一下
主
谓
偏
正
述
补
5.她 能 不 能 马上 报到 还 是 一个 问题
主
谓
主
谓
偏
正
偏
正
述
宾
偏
正
偏
正
偏
正
偏
正
6.从 海 上 吹 来 湿润而 新鲜的 风
偏
正
介
宾
述
宾
方
位
述
补
偏
正
联
合 205页第四章第五节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动词性谓语句的基本句型,并且用中心词分析法进行句子分析。1.春天 来了,花儿 开了。(动词谓语句)
====--
====--2.我们 学 英语。(述宾谓语句)
====--~~ 3.弟弟 送 我 两盒茶叶。[述宾谓语句(双宾语谓语句)]
====--~ ~~~~ 4.同学们 都 表示 同意。(述宾谓语句)
====== []----~~
5.我 不 知道 他已经回来了。(述宾谓语句)
== []----~~~~~ 6.马儿 跑得 飞快。(述补谓语句)
====--
〈
〉 7.他 找了 你 三次。(述补谓语句)
==--
~〈
〉
8.飞机 在空中 来回 盘旋。(状中谓语句)
==== [
] [ ]----9.我们
进
城
看
电影
去。(连谓谓语句)
====--~
--~~〈
〉 10.他
这
才
吃
饱了
肚子。(述宾谓语句)==----------------------
[] []--〈
〉
~~ 11.我们
选
他
当
班长。(兼语谓语句?)====--~
==--~~ 12.这把
刀
我切肉。(主谓谓语句)
()==------
二、根据下列句型要求,造出相应的句子。1.形补谓语句
这件衣服漂亮极了。2.名词性非主谓句 票!
3.兼语谓语句
老师让张民去北京。4.主谓谓语句 自行车他修好了。5.名词性谓语句
今天国庆节。
三、用名词性谓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1.明天星期几? 明天星期一。2.你哪儿人? 我北京人。
3.今天天气怎么样? 今天晴天。
4.你朋友长得怎么样?
我朋友大眼睛。
四、指出下列非主谓句的类型,并说明他们的用途。1.“汽车!快上。”
名词性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 2.简直太棒了!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3.请勿折叠!动词性非主谓句
4.唉!这不能怪我呀。特殊非主谓句(叹词)5.“老张!你等等我啊!” 名词性非主谓句
6.1998年夏天,波涛汹涌的长江岸边。
名词性非主谓句
五、指出下面句子中的特殊成分,并指出属于哪一类特殊成分。1.桌子上放着两本杂志:《萌芽》、《家庭》。提示成分。总分式提示成分。
2.据说这个山洞里住过一个神仙。独立成分。表示消息的来源。
3.他的字,说老实话,实在太潦草了。独立成分。
4.黄河,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提示成分。称代式提示成分。
5.墙上的两幅画,一幅是国画,另一幅是油画。提示成分。总分式提示成分。
6.我看,今天的劳动,你就不必去了。独立成分。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7.啊!好厉害呀!
独立成分。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
8.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美,巧。
总分式提示成分。
六、指出下面哪几句有特殊成分: 1.你看,他们打架了吗?(你看)2.你看他们打架了吗? 3.小张,干得仔细点!(小张)4.小张干得仔细点。
212页第四章第六节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主谓谓语句的小类型
1、我们家乡经济很繁荣。
→我们家乡的经济很繁荣。(领属性)
2、这种矿石,开采的地方离我们老家不远。
→开采这种矿石的地方离我们老家不远。(受事性)
→关于这种矿石,开采的地方离我们老家不远。(关涉性)
3、热爱科学的中学生我们是非常感兴趣的。
→对热爱科学的中学生,我们是非常感兴趣的。(关涉性)
4、这种小说我认为不太健康。
→我认为这种小说不太健康。(受事性)
5、在这里,我们谁都不认识。
→在这里,谁我们都不认识。(周遍性)
6、针灸技术我们医院已经提供了一整套资料。
→我们医院已经提供了一整套针灸技术的资料。(受事性)
→对于针灸技术,我们医院已经提供了一整套资料。(关涉性)
7、这部电影艺术水平不高。
→这部电影的艺术水平不高。(领属性)
8、那次胜利我们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了。
→我们已经记不清那次胜利是第几次了。(受事性)
二、根据已学过的句式,判断下列句子分别属于什么句式。
1.发给他一件大衣。(双宾语句)2.拍了他一下。(动态存在句)(述补句)
3.叫黄蜂蜇了一下。(被动句、被字句)
4.将革命进行到底。(把字句)
5.西瓜一人一个。(主谓谓语句)
6.海上刮起了大风。(动态存在句)?(非位移隐现句)
7.问你一个问题。(双宾语句)
8.我心里不太痛快。(主谓谓语句)
9.把房间给整理一下。(把字句)
10.告诉我天安门广场怎么走。(双宾语句)
三、判断下列存现句的类型,并说说各句在结构上的特点。1、山下一片好风光。(静态存在句)2、大街上跑着一辆新车。(动态存在句)3、门外是一条小河。(静态存在句)4、村里死了一条狗。(非位移隐现句)5、小树长出了嫩芽。(位移隐现句)219页第四章第七节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陈述句所带的语气词的作用。1.别担心,问题不会太大的。(“的”表示确实如此)2.一年到头,不知为他操多少心呢。(“呢”带有夸张的意味把事情往大处说。)3.你看,老师来了。(“了”表示情况有了变化。)4.我不想去嘛。(“嘛”申明说话人的态度,强调事情显而易见。)5.不是大病,头疼脑热罢了。(“罢了”表示不过如此,把事情往小处说。)
二、在基本句义不变的前提下,把下列陈述句的肯定形式改为否定形式,否定形式改为肯定形式,并且说说语气上的区别。
1.听了企业发展的规划,大家都欢欣鼓舞。
-→听了企业发展的规划,大家无不欢欣鼓舞。2.作为教师,我们要关心每一个孩子。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不关心每一个孩子。3.有些钱不能不花,但也得省着点。
-→有些钱必须花,但也得省着点。4.这件事,他不会不知道。
-→这件事,他一定知道。
三、指出下列疑问句的结构类型: 1.那本书你买了没有?(正反问)2.明天会下雨吧?(是非问)
3.你的衣服呢?(特指问的简略格式)4.你到底去不去?(正反问)5.你到底打算怎么办?(特指问)
6.我们是看电影,看话剧,还是看球赛?(选择问)7.你们那儿还有谁要去吗?(特指问)8.你是说谁都可以去吗?(是非问)
四、请鉴别下列形容词(假设为A),看看它们进入三个不同句法框架的情况。
形容词:客气、公平、热心、自满、努力、谦虚、急躁、胆小、小气、难过、争气。框架:(1)A一点儿!
(2)别不A!
(3)别A!
客气一点儿!
别客气!
——
公平一点儿!
别不公平!
——
热心一点儿!
别不热心!
别热心!
————
————
别自满!
努力一点儿!
别不努力!
别努力!
谦虚一点儿!
别不谦虚!
别谦虚!————
————
别急躁!
————
————
别胆小!
————
————
别小气!
————
————
别难过!
争气一点儿!
别不争气!
——
五、下列疑问句有什么特殊的作用?
1.妈妈已经回来了,是吗?(附加问/反问句)2.我劝你别胡思乱想了,好不好?(附加问)3.为什么呢?就图多看几眼。(设问句)4.你是在说他为什么不去吗?(回声问)225页第四章第八节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语句中加“·”的名词性成分所担任的语义角色。1.售票处围满了人,大家都在挤火车票。人——施事
售票处——处所(地点)大家——施事 火车票——目的
2.昨天我买了一部词典。昨天——时间
一部词典——受事(结果)3.我家去年盖了一幢小楼。一幢小楼——结果
4.李老师退休时赠给学校图书馆一批书。学校图书馆——与事(对象)5.他是跳舞明星,他会跳探戈。他——系事 探戈——方式
6.这个小店方便了周围的群众。周围的群众——致使
7.食堂我吃不惯,我还是在家里吃。食堂、家里——处所
8.陈朗用红木打了一套家具。红木——材料 一套家具——结果
9.这件事他有他的想法。这件事——对象
10.他对我说了许多大道理。我——对象
许多大道理——受事(同源)
二、分析下列语句中加“·”的词语的语义指向。1.有一天,他在饭店里喝醉了酒。(他)2.你干得太快了。(你)
3.老师傅手把手教会了两个徒弟。(两个徒弟)4.他在院子里深深地挖了一个坑,栽了一棵树。(坑)5.他把各种书籍杂乱无章地放在书架上。(各种书籍)6.妈妈给儿子找了一件干净的内衣。(内衣)7.我走了一大段冤枉路。(走)8.我们忽然发现了老虎。(发现)9.这篇论文可把我写苦了。(我)
10.孙梅一听到这个消息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
三、同样一个动词“考”,可以说:考大学、考研究生、考数学、考笔试、考五分,请分析它们的语义关系。
考大学——目的
考研究生——1、目的;2、对象
考数学——方式(内容)考五分——结果
四、“老张有辆新车很得意”、“老张有条小狗很聪明”没有歧义,而“老张有个女儿很骄傲”则有歧义,请运用语义指向以及语义特征分析法作出解释。
老张[+人],新车[-人],得意[+人],得意只能有一个指向,所以本句没有歧义。
老张[+动物],小狗[+动物],聪明[+动物],但在老张的聪明与是否有小狗并无因果关系,所以聪明只有一个指向,本句没有歧义。
老张[+人],女儿[+人],骄傲[+人],骄傲可以有两个指向,所以本句有歧义。老张因女儿而感到骄傲。老张的女儿很骄傲。
老张因女儿而感到骄傲,老张的女儿也很骄傲。
五、我们可以说:“谦虚点儿”“老实点儿”“灵活点儿”,但是,不能说:“健康点儿”“伟大点儿”“高尚点儿”。为什么?试运用语义特征分析法做出解释。
“谦虚点儿”等可以说,因为这几个形容词都有[+自主]的语义特征,而“伟大点儿”等不能说,是因为“伟大点儿”等形容词不具备[+自主]的语义特征。
六、请举例说明带“得”的述补谓语句,补语的语义指向分别指向谓语、主语和宾语的情况。这个办法好得很。(补语指向谓语“好”)他长得很高。
(补语指向主语“他”)他写字写得好。(补语指向宾语“字”)
七、请运用语义指向的分析法分化下列歧义结构。1.他不吃面条
他不吃面条,其他人吃面条。(“不”指向“他”)他不吃面条,吃别的。(“不”指向“面条”)2.国王的脾气你也知道的。
国王的脾气我知道,你也知道。(“也”指向“你”)
国王的其他方面你知道,脾气你也知道。(“也”指向“脾气”)
别人的脾气你知道,国王的脾气你也知道(“也”指向“国王”)232页第四章第九节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语句产生歧义的原因。1. 学生 家长 ━━ ━━
A
偏 正(定中)B 联 合 结构关系不同。2. 保留 意见 ━━ ━━
A 偏 正(定中)B 述 宾 结构关系不同。
3. 研究 老舍的文章 ━━ ━━━━━ 研究老舍的 文章 ━━━━━ ━━ 结构层次不同
4. 部分 被侵占的国家
━━ ━━━━━━ 部分被侵占的 国家 ━━━━━━ ━━ 结构层次不同
5.厂里有三辆汽车 “有”表示拥有,这时候“厂里”是机构。
“有”表示存在,这时候“厂里”是处所。
词的多义性造成歧义。6.陈玲是前年生的孩子 “陈玲”是施事; “陈玲”是受事; 语义关系不同。
7. 我准备了 一年的粮食 ━━━━ ━━━━━ 我准备了一年的 粮食 ━━━━━━━ ━━ 结构层次不同
8. 他们 就 订了五份杂志。
↑ ┃┃
↑
多┗━┛┗━━━┛少 语义指向不同。9. 我们 小组讨论 ━━ ━━━━ 我们小组 讨论 ━━━━ ━━ 结构层次不同
10. 钱华到这里工作才一个月,好多人还不认识。
“钱华”施事——认识别人。“我”受事——被别人认识。语义关系不同。
11.追得我满头大汗。“我”施事——追别人。“我”受事——被别人追。(关键不在“谁满头大汗”)语义关系不同。
12.他让老婆狠骂了一顿。
“让”表示“被动”;
“让”表示“使动”。词的多义性造成歧义。
二、“在+名1+的+名2”,也是一个歧义格式,请分析产生歧义的原因和条件,并举两个有歧义的例子,两个没有歧义的例子。
1.有歧义的结构:
名词1一般是表示方位或处所的,名词2一般是表示事物的。例如: 在外边的座位(在房子外边的座位/靠外边的座位)在附近的山坡(某物或人在附近的山坡/山坡在这附近)
在周围的商店(某物或人在周围的商店/商店在这周围)
2.有歧义的结构:
名词1一般是表示事物的,名词2一般是表示方位或处所的。例如:
在桌子的上面
在电灯的旁边
三、下列语句有的有歧义,有的没有歧义。有歧义的,请利用变换手法改变语句的形式来分化歧义。1.通知学生的条子。
没有歧义
2.击溃了敌人的主力部队 结构层次不同。击溃了/敌人的主力部队 击溃了敌人的/主力部队(停顿的不同)
把敌人的主力部队击溃了(添加、移位)敌人的主力部队击溃了(移位)(变换的方法)
3.他借了我十块钱。
“借”的多义性。他借给了我十块钱。他向我借了十块钱。(变换)4.他哪儿都不去。
没有歧义。
5.做这种工作,老陈要考虑考虑。
“老陈”可能是施事也可能是受事。做这种工作,老陈要考虑考虑如何去。做这种工作,老陈要考虑考虑能否胜任。6.喜欢的是他的妹妹。
“他的妹妹”可能是施事,也可能是受事。
这种东西,喜欢的是他的妹妹。小王喜欢的是他的妹妹。7.他说那个没用。
结构层次不同。他说/那个没用。他说那个/没用。
8.中东石油价格上涨了。
结构层次不同。
中东/石油价格上涨了。(中东地区石油价格上涨了)中东石油/价格上涨了。(中东产的石油价格上涨了)9.小张不要了。
施受关系不同。不要小张了。(“小张”受事)小张不要这些东西了。(“小张”施事)10.我买了一本关于航海的书
没有歧义。
四、“不要打电话”可能有四种意思,分别由结构层次、结构关系的不同和词义的不同所引起,请予以分化。
一种有语义指向引起的歧义。
要听电话,不要打电话
要打电报,不要打电话
一种是“打”和“电话”的多义引起的歧义。
不要击打电话机
不要通话
五、下面的歧义是因为语义关系不同而引起的,请予以分化。1.相信的是傻瓜。
傻瓜才相信你。(“傻瓜”施事)
我只相信傻瓜。(“傻瓜”受事)2.扮演的是一名演员。
“演员”施事:
某某的扮演者是一名演员。
“演员”受事:
某某在剧中扮演的是一名演员。237页第四章第十节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移位句的移位类型,并将其还原为正常语序的句子。1.我鞠了个躬,给她。
——我给她鞠了个躬。(状语后置)2.下个月再试验一次,我提议。
——我提议下个月再试验一次。(宾语前置)3.你好好找一找,回到家。
——你回到家好好找一找。(状语后置)4.时间过得真快,十一点了,都。
——时间过得真快,都十一点了。(状语后置)5.都回去吧,你让他们。
——你让他们都回去吧。(兼语短语的谓语部分前置)6.我们昨天参观了大桥工地,跟着王老师。
——我们昨天跟着王老师参观了大桥工地。(状语后置)7.吃过了吗,你?
——你吃过了吗?(主语后置)8.转来转去,他急得。
——他急得转来转去。(补语前置)
二、下列句子中省略了哪些词语?这些词语属于什么句法成分? 1.看看人家那样辛苦地劳动,老通宝觉得身上更加热了。
(蒙后省略主语“老通宝”)2.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
(承前省略主语“老栓”)
3.他还说我表扬不得,一表扬,就翘尾巴,净给我吃辣的。
(第二句省略了主语“他”和宾语“我”,第三句省略了主语“我”,第四句省略了主语“他”)4.他看球比我打球的时候多。
(“他看球”蒙后省略了“的时候”)5.“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刘华。”
(答句应该是“(这篇文章是)刘华(写的)。”)
三、下列句子,有的有插入语,有的没有插入语。有插入语的,请找出来,并说明它们的作用。1.这一车货,少说也有五吨。(“少说”表示估测)2. 这件事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无)3.这些书总共八十本,你来验收一下吧。(无)4.树上的小鸟,你听叫得多好听。(“你听”表示提醒对方)5.说老实话,这次旅游我还真不想去。(“说老实话”表示自己的意见)6.据报道,大会开幕式将于明天下午3时举行。(“据报道”表示消息的来源)7.参加会议的人不是很多,大概也就三百人吧。(无)
四、请在文学作品中找出“插说”五种类型各两个句例,并指出它们跟“插入语”的区别。1说明型:他——瑞丰——没想到冠先生这么有眼光,有思想!
小崔也知道自己得罪了两个——冠先生和大赤包——照顾主儿。2补充型:东口是张家口,西口是归绥,现在叫呼和浩特。
你够那罪,比方说强奸杀人罪,再怎么检讨,也不行,非杀。
3逻辑型:他的思想——假若他有思想——趣味,生活习惯与本领,完全属于前 朝。
她可是得——无论爸爸是怎样的不要强——顾着两个弟弟。4评述型:他还说——这孩子!要娶四凤。
日本人没开枪,咱们的学生没扔炸弹——阿弥陀佛!——得啦,这总算买金的遇见了卖金的!5修正型:一年多以后,队伍被日本人打垮了——事实上是赶散了,轰得没地方猫,没地方躲。
追求其次,他希望,不!他主张我和油田的一个什么人对换工作,那个人的丈夫在北京。241页第四章第十一节练习题
一、男甲约会女乙,在中山公园左侧门见面,两个人都去了,乙却怎么也找不到甲;后来乙约会甲,搭乘地铁,在中山公园前一站见面,结果,两人还是没有相聚。这到底为什么?试从认知上进行解释。他们在原型范畴上没有取得一致,即如何为“左”,如何为“右”没有确定好。北方人通常用“东西南北”表示,这就不会出现这一类的错误。
二、他差一点摔倒了(没摔倒)
他差一点没摔倒(没摔倒)他差一点买着了(没买着)
他差一点没买着(买着了)他差一点结婚了(没结婚)
他差一点没结婚(歧义)
(杯子)差一点打破了(没打破)(杯子)差一点没打破(没打破)
(记录)差一点打破了(没打破)(记录)差一点没打破(打破了)请从认知上说明为什么“差一点没VP”格式会产生歧义。在“差一点没VP”中,“差一点”是表示量度的副词,其语义是表示距离某一情况VP尚有少许差距,但已经非常接近VP,也就是“接近VP可是没有VP”的意思,因此这个词的语义功能是有两面性的,一方面是说还没有VP,即非VP;另一方面是说很接近VP,与VP相差无几。由此,“差一点没”的意思也就同样有了两个,一个是没接近VP;一个是没非VP。“没接近VP”是否定性的;“没非VP”,双重否定,就变成肯定性的。所以“差一点没VP”会产生歧义。
正因为“差一点没”的意思有了两个(一个是没接近VP;一个是没非VP),人们在认知时可以接近或提取前一个,也可以接近或提取后一个,所以“差一点没VP”格式会产生歧义。另外,也可以从组合的层次方面考虑。“差一点没VP”的组合层次可以是“(差一点+没)+VP”,也可以是“差一点+(没+VP)”。“(差一点+没)+VP”所表达的语义是“接近VP可是没有VP”,也就是“离‘没有’差一点”。例如“差一点没死喽”是“接近死可是没有死”的意思,因为有“没”的存在,所以“差一点”主要突显“接近VP”的意思,其否定义主要由“没”承担,也就造成了整体句义是表示否定的。同理,“差一点没买着”如果是“差一点没+买着”,那就是没买着的意思。“差一点+(没+VP)”所表达的语义是“离‘没有VP’差一点”,那就是“VP了”。“差一点没死”如果是“差一点+没死”,那就是死了的意思。“差一点没买着”如果是“差一点+没买着”,那就是买着了的意思。
三、量词“根”和“条”都可以跟某些名词组合,例如“绳子”、“棍子”,但是有的却不行。粤语的“条”甚至于可以跟“村庄”组合,为什么?说说这两个量词在认知上有何不同。
作为量词,“根”和“条”都可以用于细长的东西。“根”是基于植物的根须而形成的量词,一般用于相对更细小的东西。“条”是基于植物的枝条而形成的,相对表达的就粗一些,所以“条”还可以用于以固定数量合成的某些长条形的东西。村庄是由若干房屋组合而成的,根据原型范畴,可以把村庄看成放大的条状的东西,所以可以用“条”作为量词。
四、有关战争的许多词语现在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例如梯队、战线、火力侦察、攻克堡垒、后勤、空降、主攻、制高点、游击战等。请从认知的角度说明它们是如何运用隐喻或转喻的。
认知上有象似性原则。该原则说的是:两个事物之间,具有外形、属性、特点等的相似点时,人们就会利用凸现的一方去认识隐蔽的一方,利用已知的事物去认识未知的事物。如果仅仅是利用具体、生动、常用、熟悉的概念来映射比较抽象、陌生、难以理解的概念,这就是“隐喻”。把有关军事的术语转述到一般的工作或日常生活,这是一种隐喻。
第三篇:《义务教育法》习题及答案
《义务教育法》习题1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2.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3.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及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4.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 均衡 发展。
5.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6.学校应当建立、健全 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7.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 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8.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 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9.国家鼓励教科书 循环使用。
10.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 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11.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项资金,扶持 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 实施义务教育。
1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的审计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
13.学校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 ;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1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查人员参与 教科书编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职责权限责令限期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15.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人民政府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 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二、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15分)1.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 义务教育制度。(A)A.九年 B.十年 C.十一年 D.十二年 2.实施义务教育,不收。(C)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3.义务教育实行 领导,统筹规划实施,为主管理的体制。(A)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4.凡年满 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 周岁。(C)A.
七、八 B.七、九 C.六、七 D.六、八 5.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 批准。(C)A.学校 B.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县级人民政府 C.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
6.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A)
A.人民政府 B.学校 C.监护人 D.基层性群众组织
7.学校 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B)A.可以 B.不得 C.特殊情况可以 D.经批准可以 8.校长由 依法聘任。(B)A.县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
D.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9.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 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B)A.相当于 B.不低于 C.略高于 D.略低于
10.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城市学校教师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从事义务教育工作。(D)
A.鼓励 B.支持 C.协调 D.鼓励和支持
11.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A)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 D.交流和学习12.县级以上 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B)A.教育行政部门 B.地方人民政府
C.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公安部门
13.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 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C)A.相当于 B.等于 C.高于 D.低于
14.学校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所收费用。(A)
A.责令退还 B.双倍退还 C.没收 D.追缴
1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 公办学校的性质。(C)A.变更 B.调整 C.改变或者变相改变 D.改变
三、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20分)
1.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ABCD)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
2.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 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ACD)A.执行法律法规情况 B.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C.教育教学质量 D.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
3.和 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CD)
A.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B.县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乡镇人民政府 4.协助政府做好工作,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AD)A.居民委员会 B.社会团体 C.街道办事处 D.村民委员会
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 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ACD)
A.视力残疾 B.肢体残疾 C.听力语言残疾 D.智力残疾 6.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ABC)A.初级职务 B.中级职务 C.高级职务 D.特级职务
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 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BCD)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8.县级人民政府编制预算,除向 和 倾斜外,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AC)A.农村地区学校 B.特殊教育学校 C.薄弱学校 D.民办学校 9.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或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和 根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BCD)
A.教育行政部门 B.财政部门 C.价格行政部门 D.审计机关 10.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 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ABCD)A.教职工编制标准 B.工资标准C.学校建设标准 D.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四、简答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义务教育基本内涵?
答:第一、义务教育是公益性事业;第二、义务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第三、义务教育是由国家统一实施并且予以保障。
2.《义务教育法》关于教师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权的规定? 答:《义务教育法》第29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3.促进义务教育法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第二,保障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第三,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4.《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七条对学校四种违法行为的规定? 答:
(一)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
(二)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三)违反本规定开除学生的;
(四)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5.《义务教育法》关于学校德育的规定和要求?
答:第一,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第二,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第三,把德育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活动当中;第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第五,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
五、论述题(15分)
结合实际,谈谈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对推动中小学依法治校的重要意义。
贯彻实施新《义务教育法》,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感悟法律条文背后的基本的价值取向是什么。也就是要学习好《义务教育法》释义。其二是按照法律要求,依法办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折不扣地执行法律。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制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第三要不断发展法律条文的内涵。针对学校现在面临的一些热点问题和瓶颈问题,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方法执行法律条文,根据各地方的不同情况来处理各种不同问题。如师生的多元化评价问题、素质教育与考试成绩的关系问题、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特长培养问题等。
贯彻实施新《义务教育法》,对学校来说应该把造就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放在首位,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也是当前学校建设的重要任务。学校应该敏锐的把握发展方向,重新理清办学思路和职责,在学法的基础上用好法,在增强依法办学意识的同时学会用法来保护学校的权益,促进学校的发展。
《义务教育法》习题2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6、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C),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 D.交流和互访
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D),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8、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C)津贴。
A.特殊岗位补助 B.生活补助 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D.特殊奉献补助
9、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D)予以保障。A.国家 B.社会 C.学校 D.人民政府
10、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a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A),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1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1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1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B)。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1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B)。A、三年 B、三至五年C、二年D、四年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B)之日起开始实施。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1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B)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
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18、国家实行(A)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19、(A)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20、(A)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2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C)特征。A、优益性 B、单方性 C、强制性 D、执行性
2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B)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2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D)
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2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A)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2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这一解释属于(A)A、目的解释 B、文法解释 C、历史解释
26.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D)来处罚。A、学校B、教育主管部门C、家长D、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2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C)
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2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B)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2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B)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3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B)承担责任。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3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A)。A、202_.9.1 B、202_.1.1 C、202_.9.1
32、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B)的建设。A、城市学校 B、薄弱学校 C、农村学校
33、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B)。
A、收学费,不收杂费B、不收学费、杂费C、不收书本费、杂费
34、义务教育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当经(C)批准。A、地市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36、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C)。A、开除 B、批评教育 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37、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C),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A、年龄差异 B、性格差异 C、个体差异
38、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C)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A、体罚 B、体罚、变相体罚 C、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39、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B)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 动。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A、兴趣小组 B、课外活动 C、自习
40、发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A)。A、引咎辞职 B、受到党纪处罚 C、追究行政责任
41、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C)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A、填鸭式 B、题海式 C、启发式
42、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A),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A、寄宿制学校 B、全日制学校 C、小学初中一贯制学校
43、(B)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A、初中 B、普通学校 C、小学
44、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A、可以 B、不得 C、应当
4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C)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A、违纪 B、违法 C、严重不良行为
46、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C)予以保障。A、家庭 B、学校 C、人民政府
47、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B)。
A、制度保障 B、安全保障 C、经费保障
48、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C)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A、低于 B、不低于 C、高于
49、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C)的平均工资水平。A、工人 B、医生 C、公务员
50、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C)财政经常性 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A、低于 B、不低于 C、高于
6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是(A)A、1986年B、1987年C、1988年D、1989年
62、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行助学金制度的 具体办法,由(A)级人民政府规定。A、省B、国家C、县D、市
64、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A、《学校理条例》 B、《教师法》 C、《教育法》 D、《劳动法》
66、中学、小学校园周围(A)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A、200米B、300米C、400米D、100米。
67、一名13岁的小学生未经父母同意,将一只价值500元的手表送给同学做生日礼物,其家长可以要求受赠的学生返还手表吗?(A)A、可以B、不可以。
68、金某(15周岁)在课间因小事与同学沈某发生争执,金某一拳击中沈某头部,致使沈某倒地,送医院不治死亡,问金某应当负刑事责任吗?(A)A、应负刑事责任B、不应负刑事责任。
69、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A)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A、初级B、一级C、二级D、讲师
70、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共有(A)章六十三条。
A、八B、七C、六D、九
二、多选题
1、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A、教育方针 B、政策 C、法律法规 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
2、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BCD)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A、“八荣八耻”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3、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BCD)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A、共产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社会主义
4、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ABC)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
A、身份证 B、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 D、教材教法合格证
5、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ACD)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A、宪法 B、教育法 C、劳动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6、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AB),制定本法,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CD)来保障”。A、靠教师 B、靠社会 C、靠法制 D、靠制度
10、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BC)放在突出地位。A、学历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信息技术教育
11、法律责任的类型有(ABCD)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责任
12、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ABCD)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13、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AD)
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教师申诉
14、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ABC)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罢免校长
1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BCD)
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ABCD)
A、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 B、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18、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AB)
A、法定监护 B、指定监护 C、委托监护 D、代理监护
19、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ABCD)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20、学校对高中生可以进行以下何种处分?(ABD)
A、警告 B、记过 C、送劳动教养 D、开除学籍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为保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ABCD)A、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 B、提供必需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
C、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D、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2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履行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和(ABCD)义务。
A、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B、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C、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D、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3、监护人的职责是(ABC)
A、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B、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的民事活动,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人发生争执时,代理其进行诉讼;C、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对被监护人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D、不管不问。
24、学生应该履行的义务有(ABCD)
A、遵守法律法规;B、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C、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D、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2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有(ABCD)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有合格的教师; C、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D、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26、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和(ABCD)权利。A、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B、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C、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D、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27、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在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办理程序上的规定是(ABC)A、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
B、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学、缓学的,应当附具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C、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学申请。D、应当得到省一级教育部门的许可。
28、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的要求是(ABCD)
A、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 规划,合理布局。B、小学的设置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寄宿制小学设置可适当集中。
C、普通初级中学和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设置,应当根据人口分布状况和地理条件相对集中。
D、盲童学校(班)的设置,由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聋哑学校(班)和弱智儿童辅读学校(班)的设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
29、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对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节应(ABC)
A、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B、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 C、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D、教育教育就行。3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CD)来保障”。A、靠教育教师 B、靠社会 C、靠法制 D、靠制度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学校应把智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2、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3、义务教育法规定禁止任何用人单位和社会组织招收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未成法
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5、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6、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执行。(√)
7、学校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
8、教科书审查人员,可以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不得参与
9、现有一名13周岁的男孩,为中国籍新加坡人,他不享有义务教育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享有
10、如果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学校可以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1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2、《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 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
1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 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14.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v)
15、《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 8 小时,小学不超过 6 小时。(√)
16、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17、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8、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9、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20、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21、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22、《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23、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24、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5、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在征得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对不听话的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
26、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义务教育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罚款等强制措施,督促其履行责任。(╳)批评教育,限期改正
28、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必须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具体
30、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批准。(╳)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
32、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可以不进行义务教育。(╳)
3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公办学校性质。(╳)
34、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35、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
36、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
37、国家不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鼓励
38、未经审定的教科书,可以出版、选用。(╳)
39、义务教育经费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用于义务教育;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不得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v)
40、对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收杂费的实施步骤,由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规定。(╳)
4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教育行政部门
44、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承担,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
45、义务教育法于1998年9月重新修订。(╳)202_.6.2修订9 9.1执行
46、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v)
47、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 业务、心理素质。(√)
48、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49、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公正。(√)
49、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精神、准确。(√)50、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品质。(√)
51、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5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53、《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54、《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v
55、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59、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60、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情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61、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62、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63、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64、发生违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65、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67、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68、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69、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70、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应当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
7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是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7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年限是九年制义务教育。(√)73、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74、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学制是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75、义务教育法规定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76、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少年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承担“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77、国务院基础教育改革合发展决定讲教育工作中的“两基”的含义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79、202_年起,对农村义务教育段家庭贫困的学生实施的“两免一补”的内容是免收杂费、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80、我国现行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五部宪法,1982年颁布的。(╳)81、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权是生命健康权。(v)8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83、我国监护人的设立有法定监护、委托监护和指定监护三种方式。(√)8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年满18 岁 可以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85、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0岁以上
86、初二学生陈某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陈某在刑罚执行期间还可以继续接受义务教育。(√)87、初中学生李某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限徒刑1年缓刑3年,李某可以回校继续读书。(√)88、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由国家教委制定的,于1993年 3月14日实施的。(╳)89、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90、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学费。(╳)91、202_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92、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93、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94、学校的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制定、调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应当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
95、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96、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97、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 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98、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99、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杂费。(√)
四、简答题
1、《义务教育法》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的要求是什么? 答:《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四条: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义务教育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如何对待学生? 答:《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3、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在义务教育教育教学中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办法,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4、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基本责任是什么? 答: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
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德育在义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是什么? 答:《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6、对义务教育的教科书有何要求?
答:教科书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编写,内容力求精简,精选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经济实用,保证质量。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查人员,不得参与或者变相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未经审定的教科书,不得出版、选用。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五、案例分析
1、小学生武某上课时,起立回答问题,后排的同学陈某用脚将武某的椅子移开,结果武某重重地坐到了地上。武某当时身体没有任何异样,老师也只批评了陈某几句,就继续上课。可是三天后,武某感到腿脚发麻,后来发展为没办法正常坐着上课。父母将她送往医院诊断,经检查为尾椎受挫伤,导致下半身麻痹,需要长期治疗。对这起事故,谁应该担负责任?
学生陈某负主要责任,由其监护人负责赔偿。学校负有管理失职责任,负次要责任,应进行相应赔偿。
2、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3名十四至十六周岁少年抢劫一案前,将开庭时间、地点、被告人姓名等进行公告并允许公民旁听。这种做法符合法律规定吗?
不符合。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3、小学生张某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任课老师罚站一节课,老师这样做可以吗?
不可以,学校教职员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儿童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
4、两名中学生星期天在居民区空地上踢足球,在争球时,不慎将球踢到邻居阳台上,不仅造 成阳台玻璃破碎,而且使阳台一名儿童被玻璃划伤。问:邻居财产损失及人身被伤害的民事责任应由谁承担?
由两名学生的家长(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通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有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5、某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这样报道:“今天上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入室盗窃案,2名犯罪嫌疑人是我市南山中学初三年级学生李××、赵××并将2人接受警察讯问的正面图像一同播放。电视新闻这样报道可以吗?
不可以。根据《预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罪犯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姓名、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6、某中学高一年级2名学生因盗窃一辆摩托车而被刑事拘留,学校因此立即作出取消这2名学生学籍的处分决定,学校的处分决定正确吗?
不正确,对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
7、小明(13岁)在父母离婚后,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其父对小明仍有教育义务吗?为什么? 有,父母不得因离异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
8、初二学生郭某偷了同学的饭菜票被发现,在以后的学校、班级活动中,郭某虽有心参加,都被班主任拒之门外,郭某数学成绩是班级最好的,省是数学竞赛,郭某报名参加,且取得全校选拔赛第一名,但学校以郭某有过偷窃的不良行为,不让郭某代表学校参加竞赛。请问学校的做法合法吗?为什么?
不合法。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不得歧视。
9、小芳的家住在农村,在村里的小学上五年级。一天,爸爸突然对她说:”明天你不要去上学了,到小卖部给你妈帮忙吧,你妈一个人忙不过来。“小芳听了后,伤心地哭了。她想念书,她舍不得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但是,她又不能不听爸爸的话,只好不去学校读书了。老师了解到小芳的情况后,找到了小芳的爸爸,劝他让小芳继续上学。小芳爸爸说:”女孩子比不得男孩子,读书多了也没什么用,还不如让她在家里干点活呢。再说了小芳是我的女儿,让不让她上学得由我说了算。“请问:小芳爸爸的说法对吗?小芳的爸爸都违反了哪些规定?
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9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5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让孩子上学接受教育是法律规定的父母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且法律规定,女孩和男孩享有平等的权利,不能歧视女孩。小芳的爸爸让小芳中途辍学的行为是违法的。听了老师的话应当让小芳赶快回到学校继续读书。如果不改正的话,当地政府应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他送小芳返回学校上学。另外,为保护儿童受教育权利,国家还禁止工厂、商店、个体户等雇用不满16周岁的儿童。
10、王力是一个15 岁的初中生,她总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就想到一家餐馆去打工赚钱,可是,她又听别人说,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是不允许被雇用的。请问,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为什么?
后一观点是正确的。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3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所以,王力还暂时不能去打工。如果她还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那么她就应该继续她的学校生活;如果她已经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并且不想继续升学,那么,她可以参加一些国 家和社会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年满16周岁以后的就业做准备。
11、涛涛爱淘气,经常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有时还不完成作业。一天,他又在课上说话、做鬼脸,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了。老师非常生气,对涛涛说:”你的课不要上了,回家把家长找来,什么时候你爸爸来了,你再来上课。“涛涛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面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了原因后,把涛涛送回教室。事后,校长把涛涛的班主任老师找去,提出了批评。请回答:你认为校长批评的对吗?班主任和涛涛同学应该怎样做呢?
对。学校是少年儿童受教育的地方,为了保护中小学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法律还专门规定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随便开除学生。教育和帮助有缺点的学生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学校、老师应当对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改正错误、健康成长。
这位班主任应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经过的教育,涛涛也应当认识到自己仅违反了学校纪律,而且在课堂上随便说话,也影响了别的同学听,实际上侵犯了其他同学受教育的权利。
12、波波很贪玩,经常不完成作业。一天,波波又没做作业,班主任张老师很生气,放学后把他单独留在教室里补作业。这时,张老师突然想起家里有事要办。看见波波还没有补完作业,张老师说:”补完作业才能回家,我一会儿回来检查“。为防止波波自己偷偷跑了,临走时张老师把教室的门上了锁。由于家里的事很多,后来张老师就把波波的事忘了。天越来越晚,波波一个人在教室里越来越害怕。他想出去,但是门被锁上了,窗户上有铁栏杆。他拼命地大喊,但学校里的人都走了,没人听得见。波波急得大哭了起来,天很晚了,波波的爸爸才找到学校,当他和张老师一起打开教室门的时候,波波的嗓子已经哭哑了,请问张老师的做法对吗?
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少年儿童的人身自由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其他任何组织、个人都没有权利剥夺、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张老师的行为实际上已经构成了非法拘禁,只是因为情节比较轻微,也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可以通过道歉的方式弥补,否则的话,非法拘禁他人要负刑事责任的。
13、王洋是某中学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成绩一直不好。在数学课上他不认真听讲,所以老师经常在课堂上用教鞭抽打他。因此,王洋一想到数学课,就感到害怕。请问: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位数学老师?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由此可见,教师也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如果因为学习成绩不好,上课不认真听讲而体罚王洋,无疑会对他的身心健康构成很大的伤害,影响他健全人格的形成,因而也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对于老师违法行为,王洋可以通过他的监护人或者学校领导,要求教师纠正其体罚学生的错误做法。如果老师坚持不改的话,也可以要求对其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学生自己的合法权益。
14、强强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因智力发育得较晚,尽管学习很努力,但成绩却总是很差。一次考试,他又考了全班的最后一名。班主任教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强强说:”你怎么那么笨,多简单的题呀还答不对,你是不是长了猪脑子啊!“同学们哄堂大笑。下课了。好几个同学围着强强叫”猪脑子“。强强羞愧极了,回家大哭了一场,说什么也不愿意再上学了。强强的父母问明原因,找到学校。校长在弄清楚情况后,严肃地批评了强强的班主任,要求他在班上给强强道歉,并教育全班同学要互相尊重,不能取笑强强。请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侵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荣誉。
未成年人的心理发育还不健全,因此,要更加尊重他们的人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在这件事中,强强班主任的行为已经对强强的人格构成了侵害,是一种违法行为。因为情节比较轻微,可以用赔礼道歉的方式弥补。如果情节恶劣,严重侮辱强强人格,还要负刑事责任或者民事责任
15、小学三年级有个小姑娘叫扬扬。两年前扬扬的爸爸妈妈离了婚,扬扬与妈妈生活在一起,两年来扬扬的爸爸从不来看望扬扬,也不给扬扬抚养费。前不久,扬扬的妈妈下岗了,一个月只有300元生活费,家里生活很困难,扬扬的妈妈想让扬扬辍学,你认为扬扬该怎么办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6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11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按照这些法律规定,尽管扬扬的爸爸妈妈已经离婚了,但扬扬和她爸爸之间的父女关系是改变不了的,扬扬的爸爸仍然有抚养扬扬的义务,必须负担扬扬义务教育的费用,并把扬扬抚养成人。扬扬的爸爸如果不给抚养费,扬扬可以请妈妈代她去法院告爸爸,法律会帮助扬扬的。
16、李某有一女李霞14岁, 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下来赚钱。遂于202_年暑假,将李霞送到邻镇一个体户处打工。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不说明其去向,有时还恶语相报:”孩子读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狗咬耗子-多管闲事。“请问:该案例中是否有违法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违法主体是谁?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参考答案:(1)有违法行为。(2)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第三款规定”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对义务教育分别家庭和社会方面做了法律保障。《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规定: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3)李某及个体户。(4)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执照。
17、“春蕾计划”是哪年开始实施的?其主要目的是什以?
为维护女童的受教育权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1994年,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积金会联合发起并组织实施的。它意在救助贫困地区失、辍学女童重返校园完成学业。
《义务教育法》习题3及后附答案
一、填空题
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7、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9、《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12、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3、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4、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5、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16.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7.《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8.《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
(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9.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
(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20.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
()的标志。
21.《刑法》是规范有关
和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2.《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
小时,小学不超过
小时。23.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
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24.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25.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
检查一次。26.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 权利和义务27.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
28.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不得随意开除学生。29.《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
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0.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
执行。31.《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
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32.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的原则。
3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
****年**月**日正式施行。34.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
35.权利是以
并加以保障的人们所应当或可以享有的一种利益。
二、单选题
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A、三年 B、三至五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 _起开始施行.()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之日起开始实施。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8、国家实行()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9、()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10、()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1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什么特征?()
A、优益性
B、强制性
C、单方性
D、执行性
1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1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
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1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1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这一解释属于()
A、目的解释
B、文法解释
C、历史解释
16.“学校应当于每年的教师节组织教师宣誓活动。”这是()的规定。A、《教育法》
B、《山东省实施〈教师法〉办法》
C、《教师法》
D、《青岛市实施〈教师法〉若干规定》
1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
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1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1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2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单选题答案
1、B
2、A
3、A
4、B
5、B
6、B
7、B
8、A
9、A 10 A 11.B 12.B13.D14.A15.A16.D17.C18.B19.B20.B
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周岁的公民。A.16周岁 B.18周岁 C.20周岁
2、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的权利。
A.初级教育 B.基础教育 C.义务教育
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10周岁 B.16周岁 C.12周岁
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法律手段 B.强制手段 C.自力救济手段
5、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监护人()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A.可以 B.不得 C.不应
6、营业性歌舞厅、酒吧、网吧等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B.小学生禁止进入 C.衣冠不整者禁止进入
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A.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B.不承担责任 C.视情况而定
8、某班主任经常开拆学生的信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有不良行为,及掌握学生思想现状,班主任的做法()。
A.合理 B.合法 C.不合法
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引导、教唆、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或卖淫的,应依法()。
A.处罚 B.从重处罚 C.加重处罚
1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A.发育、成长 B.安全、健康 C.生活、教育
1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应该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A.父母 B.家庭 C.监护人
1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不得对未成年人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A.个人志愿 B.人格尊严 C.人身自由
13、小明(15岁)的父母离婚时,法院判决其随母生活,其父以法院判决为由,对其不管不问。其父的这种行为违反()。A.未成年人保护法 B.婚姻法 C.教育法
14、某初级中学为追求升学率,将年级成绩最差的三名学生除名,该中学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
A.人格尊严 B.隐私权 C.受教育权
15、小张(15岁)的父亲经常在家吸烟,小张也常模仿吸几口,父亲未加制止,小张的父亲做法是否合法?()A.不违法 B.违法 C.家庭内部问题,法律不予过问
16、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A.自由、尊严 B.人身、财产 C.成长、健康
17、如果发生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控告。
A.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B.国家机关 C.任何组织或个人
18、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A.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 B.简陋的 C.临时修建的
1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幼儿园应当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在()、品德等方面和谐发展。
A.智力、纪律 B.体质、美育 C.体质、智力
2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未成年人。
A.学习成绩差的 B.有残疾的 C.生活能力差的
21、某小学组织学生到公园春游,公园()按成年人标准对学生收取门票。A.可以 B.不可以 C.根据公园制定的规则
2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A.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 B.中央国家机关 C.地方各级国家机关
23、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
A.职业教育 B.青春期教育 C.特长教育
2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A.监护职责和扶养义务 B.监护职责和照管职责 C.抚养义务和培养义务
25、对离家出走且无法查明其父母或监护人的未成年人由()机构收容教育。A.居委会 B.工读学校 C.儿童福利机构
26、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应当照顾未成年人的(),并可以根据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A.年龄因素 B.智力因素 C.身心特点
27、离婚双方因抚养未成年子女发生争执,达不成协议时,应当根据()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判决。
A.保障子女权益 B.有利于女方 C.尊重未成年子女的意愿
28、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开拆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开拆。A.其班主任老师代 B.其父母或者其监护人 C.未成年人自己
29、中学生王某偶然得知同学李某有尿床之疾,便在同学中广而告之,王某的做法侵犯了李某的()。
A.隐私权 B.人格尊严 C.人身安全
30、工读学校的教职员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送入工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应当()。
A.比一般学生更为严格管教、约束其行为 B.关心、爱护、尊重、不得歧视、厌弃 C.不必管教、约束,任其发展
1-5.BCBAB 6-10.AACBB 11-15.BBACB 16-20.BCACB 21-25.AABAC 26-30.CABAB
三、双选题
1、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A.学费 B.杂费 C.书费 D.住宿费
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____ __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__ ____,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A、耐心 B、个性 C、平等 D、个体差异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来保障“。()A、靠教师 B、靠社会 C、靠法制 D、靠制度
5、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放在突出地位。()A、学历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信息技术教育
6、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A、教育方针 B、政策 C、法律法规 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7、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A、”八荣八耻“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8、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A、共产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社会主义
9、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A、身份证 B、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 D、教材教法合格证
10、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A、宪法 B、教育法 C、劳动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11.法律责任的类型有()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责任 12.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13.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
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教师申诉
14.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罢免校长
1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6.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1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
A、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
B、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18.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A、法定监护
B、指定监护
C、委托监护
D、代理监护
19.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20.学校对高中生可以进行以下何种处分?()
A、警告
B、记过
C、送劳动教养
D、开除学
21、把未成年人培养成为“四有”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其中“四有”的具体内容是()。有理想 B.有文化 C.有纪律 D.有道德
22、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提倡“五爱”公德,“五爱”的具体内容是()。(1)爱祖国(2)爱中国共产党(3)爱人民(4)爱劳动(5)爱科学(6)爱社会主义 A.(1)(2)B.(3)(4)C.(6)(1)D.(5)(4)
23、对出版专门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等出版物,国家给予扶持。A.图书 B.报刊 C.电影 D.音像制品
24、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人们可以做的是()。
A.聊天 B.吸烟 C.停留 D.酗酒
25、人民法院免除刑事处罚或者宣告缓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养或者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不受歧视。
A.考试 B.复学 C.升学 D.就业
26、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 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A.集会 B.文化娱乐 C.社会实践 D.游行
27、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送工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工读学校应当对其进行()。A.思想教育 B.文化教育 C.劳动技术教育 D.职业教育
28、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A.完善 B.建立 C.改善 D.促进
29、任何组织和个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不得安排其从事()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A.过重 B.有毒 C.有害 D. 过多
30、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也不公开审理。A.一律 B.一般 C.通常 D.应该
3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A)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的设置规划的;(B)学校建设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的;
(C)未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并及时维修、改造的;(D)未依照本法规定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
3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A)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B)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性质的。(C)不必要收费的(D)私自增加教师工资的
33.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C)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D)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3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价格行政部门和审计机关根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B)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C)根据教育法规收费的.(D)组织教师会餐收费的.35.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BCD(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C)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D)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3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ABC(A)胁迫或者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的;(B)非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
(C)出版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的。(D)推荐学生买课外辅导书的.37.对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收杂费的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38.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执行;未作规定的,适用义务教育法。多选题答案
1.AB2.AB3.CD4.CD5.BC6.ABCD7.BCD8.BCD9.ABC10.ACD11.ABCD12.ABCD13.AD 14.ABC 15.BCD 16.BC 17.ABCD 18.AB 19.ABCD 20.ABD 21.ABCD 22.BCD 23.ABD 24.AC 25.BCD 26.ABC 27.ABCD 28.BC 29.ABC 30.AB 31.ABCD 32.AB 33.ABCD 34.AB
三、判断
41、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42、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承担责任。()
43、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
44、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45、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6、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发明创造和荣誉权不受侵犯。()
4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为主、教育为辅的原则。()
48、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少年犯管教所,应当尊重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49、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其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或者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50、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四、问答题(本题10分)
51、你知道哪些场所应向中小学生优惠开放?请说出至少五种场所。(5分)答.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体育场、公园、科技馆、动物园、影剧院
52、国家鼓励哪些单位和作家、科学家、艺术家及其他公民,创作或者提供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作品。请说出至少四个单位。(5分)答 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文艺 本卷答案
41-45.√×√√√ 46-50.××√√×
一、简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1986年7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是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九年制义务教育。)
4、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由哪级政府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6、义务教育法在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是如何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7、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上是如何规定的?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8、义务教育法在语言文字方面对学校是如何规定的?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9、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共几个阶段?都是什么?(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10、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学制是由谁确定?(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1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有哪些情形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处理?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2、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
13、义务教育法规定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审订教科书的根据? 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14、义务教育法规定由哪一级政府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5、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6、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社会力量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采取什么政策?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下,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举办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各类学校。)
17、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城市和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对义务教育是怎么保护的? 城市和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必须包括相应的义务教育设施。
18、义务教育法对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的收费是怎么规定的?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
19、义务教育法规定,谁承担“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
适龄少年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20、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谁申请?由谁批准?
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21义务教育法对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是如何规定的?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
22、义务教育法对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是如何规定的? 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
23、义务教育法对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24、义务教育法对经济困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有何特殊规定? 国家对经济困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予以补助。
25、义务教育法对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
26、义务教育法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有何特殊规定? 国家在师资、财政等方面,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27、义务教育法对从事义务教育的教师有何要求?
(1)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加速培养、培训师资,有计划地实现小学教师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以上水平,初级中等学校的教师具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以上水平。(2)国家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发资格证书。师范院校毕业生必须按照规定从事教育工作。
(3)国家鼓励教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教师应当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爱护学生,忠于职责。
28、义务教育法对教师的权利是如何保护的?
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国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给予奖励。
29、义务教育法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责任是如何要求的?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创造条件,使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30、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采用什么处罚措施? 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
31、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采用什么处罚措施? 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32、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经费财产是如何保护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经费。对违反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3、义务教育法对保障义务教育教学秩序是如何规定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对违反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4、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的财产是如何保护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
35、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在宗教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活动。
36、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由谁制定的?什么时间实施的? 原国家教委制定的,于1992年3月14日实施的。
37、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以及因缓学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延长的在校年龄,由哪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由省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38、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是如何确定?
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可适当放宽。
39、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是如何具体确定的?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实施义务教育的工作。4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承担实施义务教育任务的机构有那些? 地方人民政府设置或者批准设置的全日制小学,全日制普通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种形式的简易小学或者教学点(班或者组),盲童学校,聋哑学校,弱智儿童辅读学校(班),工读学校等。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等单位,应当保证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上述单位自行实施义务教育教学工作,需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41、根据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实施义务教育,应当具备那些基本条件?(1)与适龄儿童、少年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及其他基本教学设施;
(2)具有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和符合义务教育法规定要求的师资来源;
(3)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能够按照规定标准逐步配置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其他办学单位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改善实施义务教育的条件。
42、根据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直接实施初等义务教育有困难、需要分两步实施的,应如何办理?
直接实施初等义务教育有困难、需要分两步实施的,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提出报告,报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或者依照地方性法规规定办理。
43、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哪个部门最迟在新学年开始前十五天,将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入学通知发给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由当地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
44、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谁必须按照通知要求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45、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在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办理程序上是如何规定的?(1)、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
(2)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学、缓学的,应当附具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3)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学申请。
46、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送其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的,以及其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辍学的如何处理?
在城市由市或者市辖区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在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使其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
47、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如何到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 经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按照居住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申请借读。借读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以其户籍所在地的规定为准。
48、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的对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标志是什么?
对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由学校发给完成义务教育的证书。受完当地规定年限义务教育获得的毕业证书或者结业证书,可视为完成义务教育的证书。
49、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学业成绩优异而提前达到与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相应的初等教育或者初级中等教育毕业程度的,可否视为完成义务教育? 可以视为完成义务教育。
50、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什么费用?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杂费。
51、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费用标准和具体办法,谁提出方案?谁批准?其他单位是否有权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准和向学生乱收费用?
收取杂费的标准和具体办法,由省级教育、物价、财政部门提出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他行政机关和学校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准;不得向学生乱收费用。
52、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不应当酌情减免杂费? 应当酌情减免杂费。
53、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享受助学金的贫困学生是指那些学生?
初级中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困难地区、边远地区的小学及其他寄宿小学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54、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行助学金制度的具体办法,由哪级人民政府规定? 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55、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对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是什么?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必须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56、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57、试分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答:《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开除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不能因为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同非义务教育有所不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可给予其开除学籍的处分。17.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58.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
59.学校的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制定、调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应当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
60.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61.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义务教育捐赠,鼓励按照国家有关基金会管理的规定设立义务教育基金。
57.简述“两个务必”的具体内容。
58.简述我国教育基本制度
59.教师聘任制度的内涵是什么?
60.简述《预防未成人防罪法》的立法目的。
61.《临泽县教育局二00四年工作要点》中“十大重点”工作是什么?
62.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应遵循什么原则? 1.法的要素有哪些答1)法律规则;(2)法律原则;(3)法律概念.2.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所保护的知识产权有哪几种答: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3.什么是行政复议答: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利益,按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机关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依法定程序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复议决定的行动.4.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哪些法律关系答:⑴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⑵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⑶保护和被保护的关系;⑷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5.简要回答学校的法定义务答1)遵守法律,法规.(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情况提供便利.(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监督.6.简要回答教师的法定权利.答:⑴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⑵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⑶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⑷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⑸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⑹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30
第四篇:现代汉语通论课后答案
第二节
词类和功能分析法(P179—180)
练习题
一、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并指出属于什么词类,以及什么小类。
1.我的(一)个战友来了。(数词)
2.他去过三(次)上海。(量词,动量词)
3.我不(管)这种事。(动词)
4.青年们要到(山上)去。(名词)
5.桌子(上)有什么?(方位词)
6.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三个(熟人)。(名词)
7.他刚刚走(进)山。(趋向动词)
8.他会干这种事(吗)?(语气词)
9.你给我的书我看完了,(这)是我近年来最喜欢的一本书。(指示代词)
10.这个人非常(出色)。(形容词)
二、标明下列各组词的词性。
坚决——决心(形容词——名词/动词)
可爱——热爱(形容词——动词)
荣誉——光荣(名词——形容词)
企图——意图(动词/名词——名词)
答案——答应(名词——动词)
气愤——气魄(动词——名词)
批语——批示(名词——名词/动词)
残杀——残忍(动词——形容词)
诱饵——诱惑(名词——动词/名词)
兴奋——兴趣(形容词——名词)
安心——担心(动词/形容词——动词):
道歉一抱歉(动词——形容词)
安慰——欣慰(动词/形容词——形容词)
感激——激动(动词——动词/形容词)
愉快——高兴(形容词——动词/形容词)
三、注明下列句中带黑线词的词性。
1.我们马上开始这项工作。(动词)
2.你说应该朝什么方面考虑?(能愿动词,疑问代词)
3.对这个学生的经历,老师们都很了解。(动词)
4.三十岁以上的教师都可以享受休假。(方位名词,能愿动词)
5.新老同学开始都需要出操。(名词,动词)
四、鉴别下列带黑线的词,哪些是形容词,哪些是副词。
1.这里风景的确不错(副词)——这里风景确实不错(形容词)
2.长久没有好处(形容词)——永远没有好处(副词)
思考题
一、划分词类时形态标准和功能标准有什么区别?
形态标准,就是根据词的形态——词法范围内表示“性、数、格、时、体、态”等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来划分词类。在一些形态丰富的语言里,一个词属于什么词类,往往由词法上的形式来表示,它包括: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汉语的形态标志比较少,而且往往只有少数一部分词带有某种形态标志;汉语的形态变化很少,比如名词可以后加“们”表示不定量的复数,但不是所有的名词都能加,只有指人的名词可以加,而且即使不加仍然可以表示复数;动词加“了、着、过”等表示时态,但也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带时态助词。这些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虽然对汉语词类的划分有一些帮助,但是由于缺乏普遍性,也没有强制性,所以只能够作为参考标准。
功能标准,所谓语法功能是指词的组合能力,即能够跟哪些词组合,不能跟哪些词组合,组合以后发生什么样的结构关系。按照此标准进行划分,可以把所有的语言的词进行分类。而且事实上形态标准也是功能标准的一个标志。所以从根本上讲,即使运用形态标准,也是功能标准在起作用。这就好比一个在校学生,戴上校徽(形态标志)时识别比较容易,但是即使不戴,只要他的学籍登记注册(功能标准)了,他也是这个学校的学生。
二、你认为词类首先划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有没有价值?有人主张可以先分为“封闭”和“开放”两类,或者“自由”和“黏着”两类,你觉得如何? 汉语的词类,一般语法书都首先划分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这样的区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它不仅揭示了词内部两个主要类别的区别,而且对理解两类词语的特点以及词语的运用都有帮助。
有人主张可以先分为“封闭”和“开放”两类。凡是开放类的词称为实词,凡是封闭类的词称为虚词。开放类就是难以穷尽列举其全部成员的类,封闭类就是可以列举其成员、在一个时期内不会增加新成员的类。也有人认为实词一般是自由的,虚词一般是黏着的。我们认为考察实词和虚词主要应该从其功能来看,也即充当句子成分角度来讲,能够充当句子成分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的是虚词。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差别可供参考:
1.能否成句或单独回答问题。绝大部分实词都能单独成句,而虚词则一般不能。2.在句法结构里是否定位。除了副词,绝大多数实词在跟其他词组合时所处的位置是不确定的,可以在前,也可以在后。但是虚词跟其他词组合时的位置是确定的,有的只能在前,有的只能在后。
3.词与词能否相互组合。实词之间可以相互组合,但是虚词只能跟实词组合,不能跟其他虚词组合。
4.类别是否开放,或者说是可数还是不可数。实词是开放类,虚词是封闭类。
5.使用频率高低。虚词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实词的使用频率比较低。
“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这一标准是最主要的,其余为参考。这些分类可以说明一些实词和虚词相互对立的特点,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来把握词的特点。
三、你怎么理解虚词的意义?虚词的意义与它们的语法功能是什么关系? 虚词的词汇意义实际上也就是它的语法意义,两者合而为一。虚词总是附着在实词或词组上边,表示一定的语法作用,例如虚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虚词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比较固定,虚词也不能和其他的虚词组合。因此虚词的语法意义跟语法功能是一致的。
四、有人把“副词”归人虚词,也有人归为“半实半虚词”,请你做一评论。关于“副词”的归类,有的划归实词,有的划归虚词,有的认为它是“牛实半虚”。划归为虚词主要是从意义上来看,副词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只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划归为实词是因为它可以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的结合两个标准来考察,所以归人“半实半虚”。我们认为词类主要还是应该从功能上来进行归类,所以划入实词。
五、传统上,总是把“拟声词”和“叹词”归为虚词,本书则归为实词,你认为哪种比较合理? 把“拟声词”和“叹词”归人虚词,主要的理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意义比较空虚,这是传统语法的处理方法。我们认为还是归入实词比较合适,因为“拟声词”可以充当定语、状语、补语,甚至于谓语等句子成分;“叹词”虽然不能在句子中单独充当结构成分,即通常不跟其他词发生结构关系,但是却能够独立成句,独立成句也是句法功能的一个表现,所以我们把它们归人实词。
第五篇:202_法学通论试卷A及答案
江西财经大学
202_-202_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试卷代码:37012A授课课时:32课时考试用时:110分钟
课程名称:法学通论适用对象:本科挂牌班
试卷命题人试卷审核人
6.丙可否行使对别墅的承租使用权?理由是什么?
7.丙应如何向戊主张自己的权利?理由是什么?
参考答案:
1.为不定期租赁。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当事人未采取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乙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应当在合理期限前通知承租人。
2.(1)甲有权要求乙在合理期限内维修。乙未履行维修义务,甲可以自行维修,维修费用由乙负担。
(2)甲的维修属于无因管理人的行为,由乙承担其支出的必要费用。瓦片质量问题不影响乙对该项义务的承担。
(3)因维修影响了甲的使用,应当相应减少租金或延长租期。但装修期间不在延长租期的范围。
3.(1)甲丁之间属于无名合同,应适用《合同法》总则的相关规定,并可参照《合同法》分则或其他法律最相类似的规定,例如,费用承担问题适用赠与合同的规则,完成工作问题适用承揽合同规则。
(2)应由丁承担。因为丁为雇主,应对雇员在从事雇用活动中遭受的人身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4.乙可以要求甲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理由是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对租赁物进行改装或增设他物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
5.无权。造成第二次漏水是甲自身的原因,乙无过错,因此损失应由甲自行承担。
6.丙有权对乙主张自己基于原租赁合同对该别墅的承租使用权。因为承租人在房屋租赁期间死亡的,与其生前共同居住的人可以按照原租赁合同租赁该房屋。
7.丙有权请求戊返还原物。因为丙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是合法占有人,有权请求侵占人返还原物。
【主要参考法律规定】《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第一百三十二条、第一百三十五条,《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二百一十五条、第二百二十一条、第二百二十三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物权法》第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四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请针对上述问题,制作一份案例分析报告(指出案例争议焦点及其法律适用,并从案例所涉及的法学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
案例二(20分)
案情:
某市A房地产公司(下称A公司)与B建筑公司(下称B公司)达成一项书面协议,由B公司为A公司在某地承建一栋商品房。合同约定,标的总额6000万元,8个月交工,任何一方违约,按合同总标的额20%支付违约金。合同签订后,为筹集工程建设资金,A公司用其建设用地使用权作抵押向甲银行贷款3000万元,乙公司为此笔贷款承担保证责任,但对保证方式未作约定。B公司未经A公司同意,将部分施工任务交给丙建筑公司施工,该公司由张、李、王三人合伙出资组成。施工中,工人刘某不慎掉落手中的砖头,将路过工地的行人陈某砸成重伤,花去医药费5000元。A公司在施工开始后即进行商品房预售。丁某购买了1号楼101号房屋,预交了5万元房款,约定该笔款项作为定金。但不久,A公司又与汪某签订了一份合同,将上述房屋卖给了汪某,并在房屋竣工后将该房的产权证办理给了汪某。汪某不知该房已经卖给丁某的事实。汪某入住后,全家人出现皮肤瘙痒、流泪、头晕目眩等不适。经检测,发现室内甲醛等化学指标严重超标。但购房合同中未对化学指标作明确约定。同时,因A公司不能偿还甲银行贷款,甲银行欲对A公司开发的商品房行使抵押权。
问题:
1.若B公司延期交付工程半个月,A公司以此提起仲裁,要求支付合同总标的额20%即1200万元违约金,你作为B公司的律师,拟提出何种请求以维护B公司的利益?依据是什么?
2.对于陈某的损失,应由谁承担责任?如何承担责任?为什么?
3.对于陈某的赔偿,应当适用何种归责原则?依据是什么?
4.对于乙公司的保证责任,其性质应如何认定?理由是什么?
5.若甲银行行使抵押权,其权利标的是什么?甲银行如何实现自己的抵押权?
6.丁某在得知房屋卖给汪某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A公司履行合同交付房屋,其主张应否得到支持?为什么?
7.汪某现欲退还房屋,要回房款。你作为汪某的代理人,拟提出何种请求维护汪某的利益?依据是什么?
8.如果A公司不能向B公司支付工程款,B公司可对A公司提出什么请求?
参考答案:
1.请求仲裁机构减少违约金。合同法规定,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2.应当由丙建筑公司承担责任。因刘某系丙公司的雇员,其在执行雇主指令(或执行工作任务)中致人损害由雇主承担责任。由于丙公司系合伙企业,故由张、李、王实际承
担连带赔偿责任。
3.应当适用过错推定原则。民法通则规定地面施工致人损害适用过错推定。
4.乙公司的保证责任性质属于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法规定对保证责任性质约定不明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保证。
5.甲银行的抵押权标的为土地使用权,不包括商品房。物权法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后,该土地上新增的建筑物不属于抵押财产。甲银行实现抵押权时可以将商品房一并处分,但不能就商品房所得价款优先受偿。
6.不能得到支持,因为汪某已经取得商品房的所有权,不动产以登记作为物权变动的依据。
7.请求解除合同,因为A公司构成严重违约,房屋无法居住,不能实行合同目的。
8.B公司可向A公司主张违约责任或者对建设工程主张优先权。
请针对上述案例,制作一份案例分析报告(指出案例争议焦点及其法律适用,并从案例所涉及的法学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
案例三(20分)
案情:
江东市黄石区A小区居民李某因手头拮据,其母常年卧病在床,某日深夜潜入其工作单位的财务室,意图盗窃保险柜中的财物。李用尽了各种方法,也未能将保险柜打开,感到十分沮丧。正要离开时,恰逢保安员巡逻至此。保安员发现财务室的门虚掩,即进去查看,与李某撞个正着。李某用撬棍将保安员打昏后逃走。回到家中后,李某恐保安员醒来以后认出自己,就拿了一把匕首,欲将保安员杀死灭口。刚刚返回单位大门,即被接到报案赶来的公安人员抓获。
问题 :
1.李某的盗窃未遂属于犯罪未遂中的哪种类型?
2.李某盗窃未遂后将保安员打昏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为什么?
3.李某返回作案现场(本单位)欲将保安员杀死灭口的行为属于犯罪的哪种形态?
4.对李某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答案:
(1)李某的盗窃未遂属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能犯未遂。刑法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于犯罪未遂作了不同的分类。以犯罪实行行为是否终了为标准,可将犯罪未遂分为实行终了的未遂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以犯罪人实施犯罪能否构成犯罪既遂为标准,可将犯罪未遂分为能犯的未遂与不能犯的未遂。所谓能犯的未遂,是指犯罪行为有实际可能达到既遂,但由于行
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达到既遂的情况;所谓不能犯的未遂,是指因犯罪人对有关犯罪事实认识错误而使犯罪行为不可能达到既遂的情况。根据上述理论,李某盗窃保险柜中的财物而不能将保险柜打开的行为未实行终了,即未能将保险柜打开,故而是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李某不能将保险柜打开,是由于其本人能力有限,而非是由于李某对犯罪事实认识的错误,因而是能犯未遂。
(2)李某盗窃未遂后将保安员打昏的行为性质是抢劫犯罪。本题中,李某实施盗窃后,与保安员迎面相撞即将其打昏,属于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情节严重的行为,可以按照抢劫罪论处。
(3)李某返回作案现场(本单位)欲将保安员杀死灭口的行为属犯罪预备。所谓犯罪预备是指,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本题中,李某为杀人灭口,持刀前往作案现场的行为并未着手实行杀人行为,只是为犯罪准备条件,故而是犯罪预备。
(4)对李某应当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预备)数罪并罚。因为李某的杀人预备行为是在抢劫行为完成之后,出于杀人灭口的目的而实施的又一个独立犯罪行为,符合一个新的犯罪构成,又构成了故意杀人罪,因而应定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按数罪并罚原则处理。
请针对上述案例,制作一份案例分析报告(指出案例争议焦点及其法律适用,并从案例所涉及的法学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
第二部分课程小论文
甲系某大学三年级女生。202_年5月5日,甲到国际知名连锁店乙超市购物,付款结账后取回自带的手袋,正要走出超市大门时,被超市保安阻拦。二保安怀疑甲携带了未结账的商品,欲将甲带到超市值班经理办公室处理。甲予以否认,争执过程中引来众多顾客围观。后在经理办公室,甲应值班经理要求出示了所买商品及结账单据。值班经理将甲自带的手袋打开检查,并叫来女工作人员对甲进行了全身搜查,均未查出未结账的商品,遂将甲放走。事后,甲在超市被搜身的消息在本校乃至其他高校传开,甲成了倍受关注的“新闻人物”,对甲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出现了失眠、头晕等症状,无法继续学业,医生建议其做心理治疗。甲认为乙超市侵害了自己的人格权,遂提起诉讼,请求判决乙超市赔偿精神损害10万元。本案双方的主要事实争议是:乙超市在对甲进行全身搜查时,是否强令甲脱去了内衣。对此,双方均未提出充分的证据。双方的主要法律争议是:超市在每年失窃数额巨大的情况下,是否有权对顾客进行搜查。乙超市认为自己在超市内己张贴告示,保留对顾客进行搜查的权利。一审法院认为乙超市不能提出没有强令甲脱去内衣进行搜查的证据,故对脱衣搜查的事实予
以认定;认为乙超市的搜查行为侵犯了甲的人格权,且侵权情节恶劣,后果较为严重,同时
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判决被告赔偿精神损害11万元。乙超市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除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乙超市强令甲脱内衣进行搜查的事实证据不足外,对一审认定的其它事实予以维持,酌情改判乙超市赔偿甲精神损害1万元。甲对二审判决不服,以赔偿太少为由,申请再审,请求将赔偿数额改为11万元。本案发生后社会反响颇大,引发了不少议论,主要涉及精神损害赔偿、法官自由裁量、人格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企业安保措施等诸多法律问题,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简要论述。
请依据上述材料,从法学的角度写一篇课程小论文(要求:
1、拟就适当的论文标题,要求紧扣材料,但可以从不同视角选题;
2、运用掌握的法学知识阐释你的观点和理由;
3、说理充分,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4、字数不少于1500字。(40分)
参考例文之一[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
本案一审判决被告赔偿甲精神损害11万元,二审又改判被告赔偿甲精神损害1万元。同一事实下,两次判决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偏差,是由于法官自由裁量权问题引发的法治现象。
法官在个案中进行自由裁量是法律适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审判制度的改革,如何对待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特别是在民商事和经济审判中法官如何行使自由裁量权的问题,是一个不容回避且富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大法治问题。
所谓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指法官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的过程中,对个案作出裁判的权力。在诉讼中,裁判的具体结果往往不是,也不可能是法律对该案件的唯一选择。法官的自由裁量不仅体现在认定案件事实上,也大量体现在适用法律问题上。
稳定性、滞后性、不周延性既是法律的特点,法律不明确和法律漏洞的存在在所难免。大量立法历史也表明,立法机关不可能预见法官所可能遇见的问题。尽管法律条文越来越多,可是其与不断发展的社会关系之间的矛盾随着时间推移也愈来愈突出,而审判机关的性质决定了法官不能拒绝审判。可见,正是成文法的局限性导致了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基础。自由裁量是法官的职责,法官不但要大胆行使,也要谨慎行使。
在法治社会中,任何公权力机构都应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来行使公共权力,这是法治的基本要求。法官自由裁量权也不例外,法官自由裁量不仅要在合法的范围之内作出,还要受到合理性原则的约束,在合法行为与非法行为之间不存在自由裁量的问题。
从11万到1万,两次判决的差距虽然巨大,但是我们依然应当尊重法官合法的自由裁量权。法的适用过程,就是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过程。没有自由裁量,法就无法适用。自由裁量是法制通向法治的唯一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