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大树医生
编辑:落霞与孤鹜齐 识别码:24-1024301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06 01:12:34 来源:网络

第一篇:(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大树医生

大树医生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生字6个,复习理解词语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们对大树的关爱。

3、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大树医生拯救大树,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事。

4、了解相关的科学护理树木的方法,懂得保护树木、爱护绿化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读文,读懂山野忠彦像一位真正的医生一样为大树精心诊治的过程,联系课文内容,想象写话。

2、读懂大树医生诊治的过程,进行规范的表达。

3、理解“大树永远需要人们的帮助,而不是伤害”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板书:大树

媒体出示参天大树的图片。

师:你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棵大树呢?

(参天大树、古木参天、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等)

2、课文给我们描写的是一棵怎样的大树呢?自由读课文第三节,交流。

(特别:是活生生的原子弹爆炸的“见证人”。

顽强:树干烧得焦黑,整个大树也渐渐开始枯萎、死亡。在一所小学孩子们的精心护理之下,它竟然顽强地活了下来。)

3、媒体出示句子:

可是这一次,它又受到了强烈台风的摧残,还能活下去吗?

(1)联系上文,在“ ”上填上合适的内容。(2)朗读句子,读出担心的语气。

4、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这棵大树的命运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自学课文。

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1)下面的这些词语你打算用什么方法理解?

罕见 灼热 摧残 医嘱 复苏

(2)自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想一想:用上其中的几个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1)理解词语。

罕见——难得见到;很少见到。

灼热——像火烧着、烫着那样热。灼,火烧;火烫。

医嘱——医生根据病情和治疗的需要对病人在饮食、用药、化验等方面的指示。

复苏——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

摧残——本文指台风使大树受到很大的损害。(2)分节读课文。

(3)说一说课文的内容。

(1984年8月的一个夜晚,一棵巨大的中国古树受到了罕见的台风的摧残,日本的森林管理员山野忠彦和孩子们一起护理、拯救它,使它复苏了。

(4)大树能复苏,都是因为有了森林管理员山野忠彦,他就是人们说的“大树医生”。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三、研读课文,感受感受人们的大树的关爱。

1、默读课文第4—9节,思考:人们为什么称山野忠彦为“大树医生”的?试着从课文中找出理由。

2、交流。(1)爱树

① 媒体出示第五节。

大树医生一赶到,就把双手紧紧压在树干上,通过手掌的触摸,他感到树里的湿气,感觉大树还在呼吸,树根部的结构也还稳固。“树还活着呢!”他向聚在周围焦急等待着的孩子们宣布。

一……就…… 触摸 湿气 呼吸(媒体翻红)

② 师: 你从这段话的哪些词语看出大树医生很爱树,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③媒体出示练习

在下面的“ ”上填上表示心情的词语。

大树医生一赶到,看到古树倒在了地上,从根部往上裂开了4米多长的裂缝,他,当他发现树还能救时,他 地说:“树还活着呢!”

④朗读“树还活着呢!”,齐读第五节。

(2)医术高明。

媒体出示:

联系课文内容,再展开想像,“大树医生”和孩子们会怎么护理这棵大树?请你把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一棵巨大的中国古树倒在了地上,从根部往上裂开了4米多长的裂缝。

终于,有一天,在树干的断裂处,长出了第一颗新芽。

(资料:对于遭受大风危害,折枝、伤害树冠或被风刮倒的树木,要根据受害情况,及时维护。首先要对风倒树及时顺势扶正,培土为馒头形,修去部分和大部分枝条,并立支柱。对裂枝要顶起或吊枝,捆紧基部伤面,或涂激素药膏促其愈合,并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树势的恢复。)

(3)师:终于他们成功了!引读第九节。

古树——,长出了——,焕发出——

(4)朗读。媒体出示:这是大树医生救活的第828棵树。

四、小结复习。

1、师:大树能死而复生,依靠的仅仅是大树医生吗?你从文章哪儿看出来。

2、师小结:正因为有了那么多爱它的人,大树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因为每一个爱树的人都相信:

媒体出示:大树永远需要人们的帮助,而不是伤害。

练习:大树永远需要的不是

,而是。

五、拓展作业。

和伙伴们说一说,遇到下面的情况,该怎么办? 1.校园走廊上的花盆翻倒在地上;

2.校园花坛里的花、草、叶都因干燥而耷拉下来,里面还丢有废纸、塑料袋等杂物。

板书:

33、大树——————医生

摧残

拯救

复苏

第二篇:(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盘古开天地

《盘古开天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2、感受故事的神奇,理解课文是怎样把盘古创造宇宙这个故事写具体的,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1.感受故事的神奇,理解课文是怎样把盘古创造宇宙这个故事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想象盘古身化万物的神奇画面,并能仿说一段话。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收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一位巨人,称为是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盘古)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伸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盘字的笔顺,先写点再写横,一笔一划,把字写工整。(板书)好齐读。

二、整体感知

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课文说了一个什么故事?能不能用书上的话来概括?(最后一句)具体来说都有哪些内容?(开天辟地——顶天立地——身化万物——创造宇宙)(板书)

三、精读品悟神奇,感悟英雄盘古创造宇宙

师: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课文是怎样把这个故事写具体生动的呢?深入学习课文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带着问题来读书,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提示自学

1、课件出示:

探究问题:课文怎样具体写盘古用整个身体创造美丽宇宙的?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用“——”划出盘古行动的句子,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汇报:

师:你找到了那些描写盘古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一)学生抓“十万八千年”谈时间让人感觉长久神奇。

师:在这十万八千年间盘古醒过来吗?从哪看出来的?(生:没有,一直。)指导朗读时间的漫长。

(二)学生抓盘古用斧头开天辟地的神奇谈体会。比较句子,体会哪句话好,为什么(做动作体会)怎样的动作是抡起、猛劈呢?(指名做这两个个动作)什么是抡?(拿起)那为什么不用拿而用抡呢?咱们读读,做做来感受一下。你发现了什么?抡字很用力,我们从一个抡字上就能感受到盘古在开天地的时候怎么样?(很用力)那就带着这份力量请你再来读读这句话。谁来读?一起来读。

①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②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举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劈过去。指导读好第①个句子,把“抡起”、“猛劈”读重音,读出了不起的滋味来,体会盘古拼尽全力,开天辟地的艰难。

师:盘古用斧头一劈,原先混沌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请看(出示课文“轻而清的……变成了地。”齐读。你有什么发现?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汇报反义词,体会这些词语的恰当运用,写出了天与地的不同。轻—重 清—浊 上升—下降 天—地)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辟地的艰难。就用这些反义词就把天地分开的过程写清楚了,再读得时候就要注意体会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女同学来读上半句,男同学来读下半句。

师:天地分开了,盘古又做了一件事情,让我们为这位英雄的行为肃然起敬。请同学们接着往下谈。

(三)学生抓盘古顶天立地的神奇谈体会。(“顶”、“蹬”体会盘古顶天立地的巨人形象。“倒”体会盘古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不知过了多少年”做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理解:“一丈”(学生、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说)

师声情并茂地叙述:第一天,天上升一丈,地下沉一丈,盘古长了两丈。第二天,天又上升一丈,地又下沉一丈,盘古又长了两丈……第三百六十五天,天再次上升一丈,地再次下沉一丈,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据说盘古身体长到九万里长,成了巍峨的巨人。看到这,听到这,学到这,你又有何感受?(生:开天辟地的艰难、为盘古这种伟大的献身精神而自豪。)出示课件,学生观看。

师:是啊,他太累了,太不容易了,这么多年,一直头顶着天,脚蹬着地,他就是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多么了不起啊!谁愿意读?(指导读出开天辟地的艰难。)

师:作者通过具体写盘古动作和天地变化的神奇表现了盘古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创造美丽的宇宙,课文又是怎样通过盘古身化万物具体写出创造美丽宇宙的呢?我们来看第4自然段 盘古顶天立地,知道天地成形才倒了下去,他的创造之路停止了么?他又做了什么呢?默读第四个自然段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

(四)学生抓盘古身化万物的神奇谈体会。

1、请认认真真读第四自然段,一定会发现更精彩、神奇的画面,将你看到的神奇画面画下来。

2、指名一学生读

3、你发现这段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大胆的想象,运用总分、排比、运用了很多修饰词形容词)

现在我将词语前半部分蓝色部分遮住了。请你再读读这段话,感觉怎么样?(平淡无味、单调不够生动形象、没感情)

没了这些词语就不美了,看来这些词语真的挺美的,挺有用的,挺值得我们去积累的。现在请你美美地来读这些词语,边读边想像,当你读得美的时候,就能看到藏在词语后面的一幅画了。

4、这些词很美,其实这段话更美,瞧,它美得就像一首诗,你能像诗人一样读读它吗?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4、让学生进行创作性的编写。

师:同学们,神话神奇,人们的想象力更是神奇。神话中的人物了不起,人们的智慧更了不起。盘古的身体除了发生这些变化,还会有哪些变化呢?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来填一填。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的头发飞上了天空,变成了————;

他的身躯变成了——————————;

他的牙齿、骨骼变成了———————;

他的最后一缕目光变成了——————;

他的——————变成了——————;

(预设:头发---树林;牙齿---宝藏;鼻孔---山洞;手指---五峰山…)

5背诵积累。师:这段文字语言极具特色,总分关系的构段方式、颇具气势的排比句式,以及丰富的词语和想象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不能把她记在脑海中呢?(学生背诵课文,不会背的可以看书读。)

四、总结全课,升华情感

1、过渡:是啊!盘古的一切都化作了万物,这就是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作万物的盘古,面对这样的一位英雄,你还想说些什么?课件出示盘古图

2、总结:是啊,盘古的确伟大,确实了不起。是他,把自己的全身化作了宇宙的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如果没有他,就没有美丽的宇宙,让我们带着对盘古的佩服、感激之情,齐读最后一段。

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3、(如果时间允许)练习复述。如此感人的神话,如果能讲下来多好,自己再读课文,照板书显示的顺序练习复述。

指名复述,学生评选讲故事能手。作业:拓展延伸

《盘古开天地》是一个感人的神话故事,在我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还有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你还知道哪些?课下搜集神话故事交流。(或者提前打印一篇神话故事,时间允许,在课的最后阅读)

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动作

顶天立地 身化万物 总排创造宇宙

第三篇:沪教版语文四年级下拥抱大树教学设计

8拥抱大树

陈继红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虐”的书写,并通过理解词语意义的方法理解“虐待、警醒”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板书的提示,简要复述事件内容。

3、重点研读课文第4、5节,能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特别方案的“特别”之处,懂得“树木是人的朋友,我们应该善待它、爱护它”的含义。

4、能用几句话表达自己读文后的感受。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丹尼尔拥抱大树的真心诚意,并从中感悟到爱护环境从点滴小事做起。

2、懂得“树木是人的朋友,我们应该善待它、爱护它”的道理。教学准备

相关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阅读短文,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读《人与自然》,你读懂了什么?

(人与自然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人类与自然进行了许多年的抗争,然后生存了下来。)(人与自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造成许多环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靠的也只有自己。)

过渡: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拥抱大树》就是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理念(综合练习与课文结合起来,这样的整合即省时间,又相互补长,这是一条不错的建学建议。)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真实的故事。

3、板书:拥抱大树(读题)

4、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丹尼尔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请大家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在它们之前填上一个合适的词语。

2、出示:(奇怪)的场景

(严重)的错误

严厉)的惩罚

(深刻)的教训

(充分利用这个板书,可以请同学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训练概括能力。)过渡:刚才大家回答,是本课课文中出现的四个画面。接着,我们将要来把他们描述得更加具体细致。

 请充满好奇心的同学来读第一、二节  请目睹过这种错误行为的同学来读第三节  请赞同这一惩罚的同学来读第四节  请时常自我反省的同学来读第五节(本次朗读目的性不强,可以删除。)

三、深入学习,细读体验

(一)围绕“虐待”一词,研读第3节 过渡:整件事源于丹尼尔被人投诉虐待大树。

1、看教师范写“虐”,读准字音;

字典上,“虐待”是什么意思?(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课文中,丹尼尔是怎样对待这棵大树的?这是一种虐待吗?为什么?(让学生争议,这种行为是不是虐待,在碰撞中体会绅士的行为的目的。此处是本堂课的亮点。)

2、引读:有人投诉丹尼尔残暴地虐待大树,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样一个随意的举动却被一位爱护树木的绅士看见了,于是就——,而当地政府对这样的行为也非常重视,不久——,上面写着——。丹尼尔大吃一惊,这才醒悟——,他向绿化管理局——。为了——,也给——,绿化管理局提出了一个特别的方案。(板书:特别方案)

(二)围绕“特别方案”的特别之处,研读第4节

1、出示:由于„„拥抱了大树。

(1)试着用上提供的词语来说说这个特别的方案。(出示)免去 拥抱 道歉 浇水(3)再读这个特别的方案。

2、这真是一个特别的方案,它不但给了丹尼尔一个深刻的教训,还给了大家一个警醒。(出示:警醒,运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警醒”——提醒、警戒)

(三)围绕“警醒”一词,研读第五节

1、难怪当记者采访丹尼尔时,丹尼尔说:(出示第五节)

四、放飞情感,升华文本。

1、环境保护是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也反映了一个国家人们的文明素养。世博会的脚步虽然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是我们继续要发扬后世博精神,我们有责任继续参与环保,用上几个词语,写一写的宣传稿。虐待、警醒

免去 拥抱 道歉 浇水 共存

2、交流

3、愿丹尼尔拥抱大树的一幕永远留在我们心中,给我们警醒。(读写结合有坡度,既复习课文内容,又体会了文本的内涵。)

拥抱大树

()的场景

()的教训

(抱

()的惩罚

生存条件

大自然

我们

爱护

和谐相处)的错误

第四篇: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而言,教师应当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断改革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序推进。今天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江南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这些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1、看图

图上画了些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人们在干什么/这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

二、分析课题

三、初读指导

1、范读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四、教学生字词语

1、练习书空第二题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江:三点水,右边是“工”。

南;下面不是羊。

叶;口字旁,右边是十

田鱼西北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二、精读训练

1、第一行:江南可采莲(引导学生理解词句义)

2、第二行:莲叶何田田(理解莲叶的样子)

3、第三至七行: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通过看电视来看鱼儿嬉戏的情景。

指导朗读,读出高兴的语气

三、巩固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小结

五、作业:

记住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结:这种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到的理解相信会比老师灌注给他们的印象要深刻的多。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口耳目

设计说明

古人以图形作为文字使用,这些文字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象形字。象形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易于学生记忆字形,了解字义。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图画情有独钟。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重在以图画构建识字情境,以图画贯穿识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的识字活动中感知字形,感知字义,并产生学习汉字的愿望。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学习卡片。(教师)

2.生字卡片,学习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言: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机器猫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时光机。只要坐上时光机,我们就可以回到过去。今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到古代去看一看。

2.课件出示一个古代人物画像。引言:咦?这个人好像缺少了一些器官。哦,原来它们在老师的桌面上,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把这些器官拼回去好吗?

3.互动活动:师生板前活动,拼贴器官。

设计意图:人们常说:兴趣是的老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喜欢动画人物,用动画片中孩子们熟悉的人物导入新课,是吸引他们认真学习的良方。二、学习生字,掌握音、形、义

1.认识象形字。

(1)课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古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和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这些很像图画的符号,是古时候的一种文字,叫做象形字。

2.图文对照,指导识记目足。

(1)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是什么字?

(2)你是怎样猜出来的?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

(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识字。重点注意:

目:教师出示目的字理演变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与图片进行比较,找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外面的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

足:学生再次观察实物图片足和足的字理演变图,说一说足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

(4)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目和足,并扩词。

(5)教师小结:认真观察图画,找一找图画和生字的联系,我们就能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也能猜出它的读音,还能记住这个生字的字形呢!

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耳手。

(1)课件出示三个字的字理图。小组合作,商议识字方法,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2)汇报交流。预设:

口:①象形字识记。口字长得就像我们的嘴。

②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是横。

③用一用。口--口水、开口、口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看到红烧肉我就流口水。

耳:①比较识记。耳和目长得很像,耳的两个长横都出头,右边的长竖下面出头。

②用一用。耳--耳熟、耳聋、耳朵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很喜欢吃木耳。

手:①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撇,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横,第四笔是弯钩。

②用一用。手--左手、右手、双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有一双能干的手。

4.游戏巩固。

(1)连一连。

将金文、小篆、楷书分成三组,请学生连连说说,看谁说得正确。先在自己的学习卡上连一连,同桌对照,讲讲自己的理由。然后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连。

(2)游戏。

学生有的拿图画,有的拿楷书,有的拿小篆,有的拿金文,自己找到对应的朋友。可让学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这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表达。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环节教学设计,猜字互动点燃了学生识字的热情,小组合作在观察和交流中感知字义,了解字形,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为下一环节奠定基础。三、朗读小文,认识站坐

1.学生观察书中第10页的插图,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他们此时的动作吗?(站坐)

2.教师板书两个生字(站、坐),指生朗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站: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一定的地方。

坐: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

4.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字,并扩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5.讨论:我们在站立和坐下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才是健康文明的呢?

6.出示小短文,自由朗读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标准的站、坐姿势图。请学生对照图画说一说小短文的意思。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中提到,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学习独立识字。在认读剩下的两个字时,教师设计了动作演示和图画观察环节,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并对汉字的演变产生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汉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田字格,引导学生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横折撇弯钩,一边书写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并用手指练习书空。再在本子上练习书写。

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然后在书中描红练写。

4.教师点评,重点注意口上大下小,不要把口写成方块;目和耳要注意中间两横间要留有距离,手注意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是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设计意图:初次书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例字的好习惯。三分写,七分看就是这个意思。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笔画,认识字形结构,为正确书写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五、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生字?

2.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仅能体会这些人体器官的重要作用,产生爱护身体器官的情感,更对五个生字进行了巩固。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小小竹排画中游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三个字。认识2个笔画“、”和3个偏旁“山、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理解词语和句子,让他们体会到祖国的江南是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

教学准备

挂图、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三个字。认识2个笔画“、”和3个偏旁“山、木、”。

二、教学重点: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理解词语和句子。

三、教学难点:让他们体会到祖国的江南是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

四、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示课题

1、一边看图,一边听音乐。

2、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图上的内容谈体会)

3、出示课题,生齐读。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帮助正音。

3、自由读后,开展朗读竞赛。

4、当小老师带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读了诗歌,我们读了课文知道江南很美,谁能说一说?

(1)结合看图,理解“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是江南水乡的交通工具。

(2)看图理解树木密的“密”指一棵挨着一棵,而且树木特别密又特别绿。

(3)指出图中的禾苗。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或句子。

引导学生理解“江南鱼米乡”。课文哪个地方讲到鱼儿?(鱼儿游)哪个地方告诉我们这儿稻米多,稻米香?(禾苗绿油油)

师:江南一带小鱼多,河里有许多鱼虾,那里还种了许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把江南一带叫做“鱼米乡”。因为江南鱼米乡很美,就像一幅画。所以说小小竹排就像在画中游。

(四)、朗读、背诵

1、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美。

2、请学生朗读。先个人读,再小组读,最后全班伴随音乐朗读。

3、看图试着背诵。

六、作业布置:回家画四季。

七、板书设计:草芽

弯弯

荷叶

尖尖

谷穗

圆圆

八、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理解词语和句子。

三、教学难点:,让他们体会到祖国的江南是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课文背给大家听?

(二)、激发想象,丰富情感

1、一边听音乐,一边听老师朗读课文,想象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2、说说你自己查到的资料。

(三)、复习巩固生字词

1、不带拼音的词,学生认读。

2、显示红色的生字,学生记忆生字的字形。

3、出示课后“我会读”的词卡让学生认读,自由读,再同桌互相考一考。

4、做“汉字开花”游戏:一个花瓶上插着一些花,告诉小朋友,每一朵花可以开出一个词语。一小组为单位进行开花竞赛,比一比哪一组开的花多。

(四)、练习用“ABB的什么”说词语,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绿油油的小草

白茫茫的雾

黑糊糊的小屋

亮晶晶的星星

金灿灿的太阳

(五)、指导书写

1、出示“日”,先让学生跟老师书空,认识新的笔画横折钩,再仔细观察,说说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2、“中”先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压线笔,再跟老师一起书空,认识新的笔画“

”。然后学生书写一个。

3、“口”由学生自己观察后书写。

(六)、练习

1、有感情背诵课文。

2、照样子说几个字。

(河)

(清)

()

()

()

()

()

六、作业布置:回家画四季。

七、板书设计:草芽

弯弯

荷叶

尖尖

谷穗

圆圆

八、课后反思: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日月水火

设计说明

象形字的构字方法是描绘物体轮廓,突出物体特征。作为原始的造字方法,象形字对了解和识记现今使用的汉字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教学设计突出以下特点:第一、在趣味故事中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认识象形字;第二、在了解象形字构字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学习兴趣转化为探究动力,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从而发现构字规律,产生识字兴趣。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图片。(教师)

3.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导入:汉字家园新来了8个生字宝宝,不过,它们都藏在画里,认真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们。

设计意图:兴趣是的学习动力,借助富有童趣的语言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图文结合,引导识字

1.学习日字。

(1)课件演示动画(太阳图形演变成甲骨文),引言:这是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个生字宝宝,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吗?如果你叫不出它的名字,也可以用小手画一画它的样子。(日)

(2)教师领读日字。交流:你对日字了解多少呢?

预设:

我知道日指的是太阳,我能给日字组词:日光、日子、日月等。我会写日字的笔顺:。

2.学习月字。

(1)课件演示动画(月亮图形演变成甲骨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遮住了月亮的身子变成了月的两个横。)

(2)交流:你认识这个字宝宝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预设:

我知道月就是天上的月亮。我能用月组词、说句子:月亮--天上的月亮弯弯的,像小船。三月四日--我的生日是三月四日。

3.学习方法小结:刚刚这些字和它们代表的事物的样子很像,它们也是象形字。我们通过看图,观察字的演变,学会了汉字,这些就是学习象形字的主要方法。

设计意图:以日月为例,通过具体生动的动画演示,在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的基础上形成对象形字的整体感知。初步体验学习象形字的方法,为学习其他生字做好铺垫。

三、合作学习,教师点拨

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6张图片,找一找藏在图片里的6个字宝宝。尝试着叫出它们的名字。

2.学生汇报:叫出字宝宝的名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猜出它的名字的?

预设:

(1)我找到了山,山的字形就像几座山峰连在一起。教师相机出示山的字理演示动画。

(2)我找到了水,水的字形就像流动的水纹。教师相机出示水的字理演示动画。

(3)我找到了火,古人根据火燃烧时的形状写成了火。教师相机出示火的字理演示动画,并讲述燧人取火的故事。

(4)我找到了田,人们就是根据田地的形状写成了这个字。教师相机出示田的字理演示动画。

(5)我找到了石,图片上画的石头就是石古时候的样子。教师相机出示石的字理演示动画。

(6)我找到了禾,禾的字形真像一棵小苗。教师相机出示禾的字理演示动画,并点明:植物秋天丰收了,沉甸甸的,所以木字上面有个撇就是禾。

设计意图:承接上一环节日月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借助字理图画自主识字,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6个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

四、融会贯通,反复练习

1.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2.游戏巩固,两名同学一组,一名同学根据字形或其象形特征进行表演,另一名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字。

3.生字运用,在8个生字中选择喜欢的字宝宝,为它组词,再说一句完整的话。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通过反复练读和游戏,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生字反复再现,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强调书写习惯。

2.动画展示日田禾火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3.师生交流:在刚才书空的过程中,哪些笔画不认识?哪些笔画写起来有难度?

4.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相机介绍笔画捺和点,注意日和田的第二笔都是横折钩。并针对难写笔画进行范写。

5.教师完整范写4个生字,一边写一边讲解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7.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设计意图:写字指导必须到位,本环节采用观察、讲解、示范、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反复书空练习,加深学生对汉字笔顺规则的理解,最终写好每一个汉字。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小小的船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见、白、田、电”4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舟、门”。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初步接触多音字

2、看懂图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具准备

幻灯片,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见、白、田、电”4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舟、门”。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初步接触多音字。

二、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

三、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小星星》的歌,学生跟唱。

2、出示晴朗夜空图。

3、谈谈自己看后的感觉。(激起学生对美妙夜空的向往)

4、引入新课,出示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看课文,听录音。(配乐朗诵)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检查生字读音情况。

(1)用彩色笔标出“弯、船、看、闪、蓝”,让学生发现它们音节的异同。

(2)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3)区别“只、坐”的音节,读准“星”字。

(4)游戏—摘星星。(配乐)

把九个生字分别写在九个星星的背面,并粘在描绘夜空的黑板上,让学生上台摘星星,摘到后带全班同学认读生字,再用这个生字组词、说句子或用动作表示。

(三)、读读、想想、说说

1、学习1、2句。

(1)指名学生读,(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评议。

(2)自读,想象画面。

(3)集体读,边读边想“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并理解“两头尖”的意思。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3、4句。

晴朗的夜孔多美呀,月儿弯弯像小船,小船尖尖惹人爱。小记者看着看着,好象自己也来到了月亮上面,这时她会说什么?

(1)学生展开想象自由说。

(2)集体交流,汇报。

(3)小组合作学习第3、4句。

小组为单位朗读、交流。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3、有感情朗读全文,想象一下晴朗夜空的美丽,再说一说。

(四)、布置作业

把这首儿歌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评评你读得好不好。

五、作业布置:背诵古诗。

六、板书设计:静夜思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看懂图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2、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

三、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认读本课生字词。

(二)、指导背诵

1、播放《小小的船》歌曲。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想学会这首歌,必须记住歌词,你们有信心吗?

2、自读课文后,指名学生说一说,填一填。

出示:()月儿()船,()

()尖。

我在()坐,只看见()。

3、指名学生背诵、评议。集体背诵。

4、表演儿歌。

这是一首意境优美的儿歌,你想用什么样的形式再现儿歌的美?可以找自己的伙伴商量商量,待会儿看哪些同学表演的最棒。

(1)找小伙伴商量如何朗读。(可全班参与,也可小组中一个一个接读,或选代表朗读)

(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三)、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讨论,交流“白、田、电”三个字的书写。

2、书空。

3、教师范写,学生临摹写。

4、展示学生的作业。

5、学生自行观察“见”字并临摹写。

(四)、练习

1、我会说。

(1)出示:弯弯的月亮像()。

蓝蓝的天空像()。

闪闪的星星像()。

(2)同桌互说。

(3)指名学生说一说、评议。

2、扩展练习。

(1)教师出示:圆圆的西瓜、碧绿的荷叶、细细的柳枝、孔雀五彩的尾巴,让学生说一说带“像”的句子。

(2)谁能用“()像()”说一句话呢?

3、实践活动。

晴朗的夜空多美呀!请你注意观察,动手把这美妙的夜空画下来。

五、作业布置:把“白、田、电”每个字带拼音写两行。

六、板书设计:白、田、电

七、课后反思:

第五篇:沪教版语文四年级下颐和园教案

16、颐和园

【教学要求】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了解课文中“横槛、神清气爽、琉璃瓦、金碧辉煌、堤岸、画舫、掩映、闪闪发光”等词义,并体会“几乎”的用法。

2、默读课文根据过渡句,了解作者游览路线。

3、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4、感受北京的颐和园景色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收集所感兴趣的祖国名胜景点的照片和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园林美景

1、同学们,首都北京有一座著名的园林“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部,是清朝皇家避暑的行宫,又称夏宫,是我国现在规格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典园林,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游览北京的颐和园。

⑴出示课题: 重点看清“颐”的笔顺(书空左半部分)

⑵齐读课题

2、让我们随着摄像机的镜头去领略一番。

媒体播放视频,感受美景

3、用文中的一句话总结一下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二、整体感知,了解游览路线

1、过渡: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作者在整个游览过程经过了哪些地方呢?请大家轻声朗读课文,把表示地名的词圈出来。(交流)

板书:长廊

万寿山佛香阁

排云阁

昆明湖十七孔桥

2、再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样介绍自己的游览路线的呢?用“”划出有关语句。

⑴学生交流。(媒体出示过渡句)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⑵作者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都用了一句句子连接起来,这些句子写得很有顺序,看了让人一目了然。(媒体出示:在“绕过、走完、登上、下来”等词下加上红点),这些词语用得多准确啊!

⑶引读过渡句。

3、语言训练:谁能看着地图,说说作者的游览路线。

4、小结。作者就是按照一定的游览路线,向我们介绍了他所游览的景点。(板书:按照一定的游览路线)

三、突破重点,掌握游记方法

1、过渡:作者游览了那么多景点,你最喜欢哪一个景点呢?小组学习,说说喜欢的理由。

2、媒体出示小组学习要求:

你们最喜欢哪一个景点,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3、学生交流,媒体随机出示相应小节。

长廊

⑴红漆的柱子,绿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看图理解“700多米”。(700多米相当于70多个教室相连,一眼望不到头)⑵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出示横槛上的画,朗读指导。(有8000多幅,要读出长廊长,彩画多,设计奇的感觉)

⑶小结:作者就是用这些句子写出了了长廊长、颜色美、彩画多、设计奇的特点,同时写出了颐和园的美。

⑷引读课文。

万寿山

⑴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①媒体出示图片,解释琉璃瓦。质疑:为什么要用黄色的琉璃瓦而不用绿的呢?(佛香阁建筑在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阁高40米,有8个面、3层楼、4重屋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

(佛香阁是乾隆皇帝和太后来住的地方,黄色是皇帝用的,黄色表示皇帝的气派,壮美,象征着皇家气派。)

②指导朗读。抓住:耸立、金碧辉煌、闪闪发光、黄色。(要读出气派大的感觉)

⑵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指导朗读。要求掌握好:掩映、黄的、绿的、朱红的这几个词的语速和语调,把绿树与宫殿互相遮掩相互衬托的颜色美、形态美读出来。

⑶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翡翠。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①体会比喻句。(作者把昆明湖比作一面镜子、一块碧玉,写出了昆明湖“静、绿”的特点)

②质疑。“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为什么要用“几乎”?为什么课文写游船,画舫在湖面上前进,用“滑”而不用“划”?

③指导朗读,要求读得舒缓,让人感到昆明湖的静,感到游船画舫行驶很慢。⑷引读课文。

昆明湖

⑴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杨柳。

媒体出示昆明湖两岸的图片以及式样不同的桥的图片。

⑵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媒体出示图片,教师讲解,这座十七孔桥长150米,宽8米,有狮子564只。这么多的狮子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⑶质疑:“„„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为什么要用“也”?

⑷小结:这样的句式作者用了2次,所以用“也”字。

⑸引读课文。

⑹出示练习: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有的;有的;还有的„„真是千姿百态啊!(同桌互说、指名说)

4、小结:课文中不同的景点,作者抓住了每一处景点的特点把具有独特魅力的颐和园展现在我们面前。由此可见设计者们和建造颐和园的劳动人民,充满智慧,真是煞费苦心,的确是一群能工巧匠呀!

5、媒体出示图片,拓展园中其他的景点。

四、总结全文,运用写作方法。

1、今天我们跟随作者步入古典皇家园林——颐和园,恍如置身于画卷之中,有“人在画中游”之感。课文不仅是一幅优美的画卷,也是一篇很好的游记范文。学了课文,我们知道写好游记要注意:按照一定的游览路线,按照不同的方位顺序,抓住景点的特点来写出了颐和园的大和美。

2、写作练习:按方位顺序、抓住景点特点介绍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熟悉的景点。(媒体出示图片)

板书设计:

16颐和园(美、大)

游长廊长、美、奇

览佛香阁高智慧路万寿山

线排云殿壮观结晶 昆明湖 十七孔桥狮子多、姿态不一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大树医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