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戏剧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戏剧教育如何与幼儿园已有课程对接,这是大家在开展戏剧教育活动时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期“幼儿园戏剧教育研究专辑”进一步探讨开展戏剧教育活动的各种思路及其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并呈现几种戏剧教育活动的形态:既有专门的戏剧主题活动,也有运用戏剧教学策略开展的绘本阅读活动;既有幼儿自发的戏剧性游戏,也有教师在建构区引导幼儿开展的戏剧活动。
十余年来,使“戏剧教育”以普适的状态进入幼儿园课程体系,一直是笔者及笔者所带领的实践研究团队的追求。这既是儿童戏剧天性使然,也是西方以及中国港台地区儿童戏剧教育蓬勃发展使然。然而,我们在幼儿园进行戏剧教育课程的行动研究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一线教师对儿童戏剧教育的迷思和困惑。在此,笔者拟对教师们提出的几个主要问题作出回应。
问题1: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时常会出现自发的角色扮演行为,这种行为以及我们已经在开展的表演游戏、童话剧表演等是不是儿童戏剧活动?戏剧性游戏与角色游戏、表演游戏、戏剧游戏有什么异同?
回应:儿童戏剧教育具有广泛的内涵
笔者自202_年开始对儿童戏剧教育进行探索,当时虽然我国幼教界已有角色游戏、表演游戏、故事表演、童话剧表演(包括木偶戏),但是“戏剧教育”(drama education)这一概念尚无人提及。也就是说,我们其实早已通过角色游戏、表演游戏、故事表演、童话剧表演在进行戏剧教育了,只不过没有使用“戏剧教育”这一概念。从国外来看,起源于美国的“创造性戏剧”、发端于英国的“戏剧教学”(也有人翻译为教育戏剧)和“剧场教育”,都凸显了“戏剧”或“剧场”这一概念。为了与国际学术接轨,笔者在202_年完成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戏剧活动”的概念,在202_年又将其发展为“戏剧教育”。
儿童戏剧教育具有广泛的内容,不仅包括我们熟知的角色游戏、表演游戏、故事表演、童话剧表演,还包括一些我们不太熟悉或不太关注的内容,比如“戏剧游戏”(drama game)和“戏剧性游戏”(dramatic play)。“戏剧游戏”是教师设计和引导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性游戏,旨在鼓励幼儿运用戏剧符号(表情、动作和言语)表达,以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它包括放松游戏、感知游戏、模仿游戏、想象游戏、造型游戏、控制游戏和专注游戏等。“戏剧性游戏”则是幼儿的自发游戏,是基于幼儿已有的角色游戏发展而来的。幼儿常常会在娃娃家、医院和超市等反映现实生活的角色游戏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有性格的、超现实的角色(比如怪兽、仙女等),发展出较为复杂的现实或虚幻的情节,创设更为多样的场景变化,从而使这些游戏具有更为明显的“戏剧性”。但是,由于这些游戏还不是表演给观众看的,仍属于游戏范畴,因此被称为“戏剧性游戏”。其实我们从这两个概念的英文原意也能看明白,戏剧游戏是“game”,是教学性的,戏剧性游戏则是“play”,是自发性的。儿童戏剧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意指支持和鼓励儿童用戏剧符号(表情、动作、声音)表达对自我和周围世界的认识与思考的戏剧艺术教育实践活动,而不论其是属于游戏还是教学活动。
问题2:在幼儿园已有课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设计和实施怎样的戏剧教育活动?怎样将戏剧教育活动与幼儿园已有课程加以对接?
回应:幼儿园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嵌入不同形态的戏剧教育活动
戏剧是一种融合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建筑等多种艺术样式的综合艺术,最容易与其他艺术样式整合。戏剧教育正是因戏剧艺术的包容性而呈现出多种形态的,它既可以作为专门的艺术领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也可以与其他学科领域整合,成为学科领域教学的一种策略。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戏剧教育取向,即“本质论”和“工具论”。
有些幼儿园觉得自己的园本课程已经比较完善了,担心戏剧教育无法融入已有的幼儿园课程。这里要说明的是,戏剧是幼儿的“一百种语言”之一,戏剧教育应该是幼儿园完整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反过来说,没有戏剧教育的幼儿园课程就是不完整的教育。幼儿园可以结合已有的课程,根据现有的师资条件,采用多种思路来设计和实施戏剧教育活动,万不可千篇一律。
思路一:从戏剧游戏切入
如果教师对戏剧教育还不是很了解,没有相关课程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知识储备,不妨从组织简便易行的戏剧游戏开始做起。戏剧游戏的价值是多元的,它有助于幼儿认识与运用自己的身体、认识与表达情绪、进行想象与探索、提高团体合作能力。教师可以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多个过渡环节中运用具有不同特点和作用的戏剧游戏。比如,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或自由游戏结束后,可以开展有助于幼儿情绪由亢奋恢复到平静状态的放松游戏;在开展集体教学活动前,可以让幼儿玩一些专注游戏,让身体感官与情绪状态、语言与思维聚焦于某一专门任务;在一些等待环节,可以让幼儿玩一些趣味性强的造型游戏、控制游戏。
思路二:从角色区的角色游戏出发,开展戏剧性游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促使幼儿园更加关注幼儿的自主游戏。我们可以在角色区的角色游戏的基础上开展戏剧教育活动。教师可以注意观察幼儿在已有娃娃家、医院、超市、餐厅、银行等角色游戏的基础上可能发展出哪些戏剧性游戏。当然,戏剧性游戏不仅发生在角色区里,在其他区域活动、户外自由活动中,孩子们都有可能自发地玩戏剧性游戏,教师应加以接纳,给予支持。
思路三:一学期内在全班开展一个戏剧主题活动
如果幼儿园在实施主题课程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可在一个学期内开展为期一个月左右的戏剧主题活动,一般可安排在第一学期的12月、第二学期的5月,以便将主题活动的成果作为新年或儿童节展演的内容。戏剧主题活动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幼儿和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戏剧表达、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在时间安排上,戏剧表达和戏剧创作应贯穿于一日活动,而戏剧表演则可在半日活动中进行。
思路四:开设戏剧工作坊
戏剧教育活动的开展有赖于教师戏剧教学素养的提高。如果个别教师在戏剧教学方面有浓厚的兴趣和一定的专长,就可以开设小型的戏剧工作坊,邀请8~10名幼儿参与。戏剧工作坊的内容可以来自幼儿园课程中的相关主题,也可以是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或这一阶段遇到的问题。比如,教师发现某个幼儿在玩游戏时总被大家拒绝,原因是他的卫生习惯不好,教师由此设计了“丑丑猫”的戏剧工作坊。孩子们扮演小白猫,在与教师扮演的丑丑猫的互动中,理解、帮助并接纳了丑丑猫。戏剧工作坊是教师作为引导者,带领小组幼儿进行的戏剧创作活动,表演者不需要表演给观众看,没有压力,只要尽情表达与交流、思考与创作。
思路五:在其他学科领域中采用戏剧教学策略
戏剧教育因其具有包容性,最容易和语言、科学、健康、社会、艺术等学科领域整合。目前,戏剧教学策略在语言领域运用最为广泛,尤其是在故事教学和绘本阅读教学中。其实,在其他领域中运用戏剧教学策略也可促发幼儿的体验与探索。比如,在科学活动中,用身体表现沉与浮;在健康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偏食带来的问题;在社会活动中,以戏剧表演的方式探索分享、友爱、互助等亲社会行为;在美术或音乐活动中,将身体的表达与美术、音乐符号整合起来。
总之,戏剧教育进入幼儿园课程可以有不同的思路,这为幼儿园戏剧教育课程的普及提供了可能。
问题3:有人说戏剧教育就是帮助幼儿进行戏剧表演,那么在幼儿园戏剧教育的内容中,戏剧表达、戏剧创作与戏剧表演究竟是什么关系?我们看到有些幼儿园实施的戏剧教育虽然比较封闭,但最终呈现效果比较好;而有些幼儿园不倡导机械排练,也不追求复杂的服饰、逼真的道具等,尽可能做到低成本、原生态,但最后幼儿的表演往往没有好的效果,怎样才能做到既有过程又有结果呢?
回应:戏剧表达、戏剧创作的过程性经验有助于戏剧表演
将儿童戏剧教育等同于“戏剧表演”,是对儿童戏剧教育的误读。在西方学界,对于学前儿童戏剧教育要不要表演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不要戏剧表演,认为六七岁前的孩子还没有观众意识,即常常背对观众“表演”,而且表演及为了表演而进行的排练会带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另一种是要戏剧表演,认为虽然孩子还没有观众意识,但是不追求效果的戏剧表演具有多元的价值:给予孩子们舞台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舞台展示的不同寻常以及观众的鼓励,逐步消除在集体面前展示的紧张感,在表演中学会合作等。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保留了戏剧表演的内容,同时将戏剧表达和戏剧创作依次纳入儿童戏剧教育内容体系中。
我们反对教师一味追求表演结果,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封闭性的排戏上,强调教师要在和幼儿共同“做戏剧”的过程中鼓励幼儿体验与探索,使得每个幼儿都有各自的“位置”,创作出自己的戏剧,实现过程与结果的对话。过程支持了结果,结果也来自过程,正如历经一个月左右的“戏剧主题活动”,幼儿在其中获得的戏剧表达与戏剧创作的经验最终融入到了幼儿的戏剧表演中。由此,戏剧表达、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三者就形成了一种依次促进的循环关系,过程性的戏剧表达和戏剧创作促成了幼儿自己的戏剧表演,尽管这种表演仍然处于“稚拙”的状态。
英国著名戏剧教育学者Gavin Bolton(1998)认为,“当一名孩子进入假想时,他(她)是在透过对话的试验、情节的试验、动作的试验去重塑他(她)所知的世界中所反映的那些规则――并去观察其中的自己”。这里的“试验”正是一种探索,也是一种过程,这个过程会引发意料之外的结果。例如,在小班幼儿阅读《鼠小弟吃苹果》后引发的戏剧主题活动中,教师入戏扮演了鼠小弟,“鼠小弟”因为够不到树上的苹果而发愁,这时家里的电话铃响了,教师设问:谁打来的电话呢?会说些什么呢?孩子们纷纷回答:猴子、长颈鹿、大象等。这不正是一种对话的试验、角色的试验吗?教师事先没有限定戏剧的角色,更没有告诉幼儿角色之间的对话,仅用“打电话”这一戏剧教学策略来支持幼儿的探索:角色来自幼儿已有的阅读经验、生活经验、个人的想象;对话内容来自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个人想象。这里没有教师“教”的过程,只有教师引导下的幼儿探索的过程,最后的情节创作具有幼儿独特的视角。随后,在幼儿分组自选猴子、长颈鹿、大象等角色后,一出帮助小老鼠够苹果的戏上演了:电话里陆续传来不同动物的说话声,只是有的与小老鼠对话更丰富些,有的简单些;从出场的动作、神态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谁是猴子、长颈鹿、大象,它们用各自独特的本领帮助小老鼠够苹果;最后苹果够到了,小老鼠和动物们开心地品尝苹果。
我们以何种眼光看待幼儿的戏剧表演,这一点很关键。幼儿的戏剧表演与成人的、专业的戏剧表演相比,肯定相距甚远,甚至看起来有些混乱。但是,当我们像看待儿童画一样看待幼儿的戏剧表演时,那种“稚拙美”就会显现出来。比如,“稻草人”一步一摇地慢慢走,没有跟上同伴,原因是稻草人好长时间没有走路了;本来不会说话的“雪人”突然说起话来,原因是雪人肚子里有录音机。
问题4:幼儿园的戏剧教育活动具有开放性、自娱性、游戏性,这对教师的指导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怎样提高自己这方面的素质?
回应:幼儿园教师以“双面人”身份逐步提高自己的戏剧教育素养
教师在戏剧教育中具有“双面人”身份,既要以教师身份与幼儿互动,还要入戏扮演各种角色。教师所扮演的不同地位的角色在戏剧活动中可以起到不同的引领作用。
(1)权威角色。权威角色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比如老猫、狐狸、敌军的将军,教师通过对这些角色的扮演可以完全操纵戏剧的发展方向,比如教师扮演的“鼠妈妈”可以决定何时去偷吃食物、何时回家等,尤其可以帮助缺乏相关经验的幼儿。
(2)次要领导人。这一角色有时是相对的,当两个权威角色同时在场时,其中有一个是相对次要的领导人,比如“圣诞老人”比“破坏书的孩子”地位高,将决定是否给他礼物。教师扮演次要领导人,把更重要的角色让给幼儿,一方面鼓励幼儿站在权威角色的角度看待问题,引导幼儿自己决定戏剧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发挥辅助作用,支持幼儿扮演相关角色。
(3)团体中的一员。在戏剧教育中,幼儿经常集体扮演同一角色,比如全班幼儿扮演偷吃的老鼠们、被狐狸抓住的小猪们、士兵们。而当教师扮演“团体中的一员”时,教师的角色地位就大大降低了。教师把重要的和次要的角色都交给幼儿,这是对幼儿的信任与解放,同时可以辅助团体的扮演,积极与其他角色互动,并随时观察表演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出戏予以指导。
(4)无助者。教师扮演无助者,即地位最低的角色,比如害怕过桥的小熊、被老猫抓住的小老鼠、被孩子们扔来扔去的“书”,教师一改以往的权威形象,有助于激发幼儿同情弱者、乐于帮助的情感,并给幼儿戏剧创作以最大的空间。
教师“双面人”身份的转换是戏剧教育中师幼互动的特性所在,也是教师需要应对的最大挑战。做好了这个转换,就意味着教师最本质、最核心的戏剧教育素养的养成。这里对于如何进行“双面人”身份的转换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采用“倒推”的策略考虑身份或角色转换的情形。教师可先思考幼儿在戏剧教育中需要什么地位的角色,然后“倒推”出自己应扮演的角色,比如幼儿经验比较缺乏时就需要扮演地位较低的角色,相应地教师的角色就要处于高或中等的地位,一般是权威角色或次要领导人角色;反之亦然。
其次,设计与运用入戏或出戏的象征符号。教师可以采用声音模仿、服饰或道具装扮、动作模仿、言语告知等不同象征符号,与幼儿建立“契约”,比如,教师捏着鼻子说话,就是大灰狼;戴上帽子就是爸爸,脱下帽子就是教师;偷吃食物就是小老鼠,站起身来就是教师;直接告诉幼儿“变变变,我现在是一只贪吃的小花鸭”“变变变,我又是某某老师了”,等等。
再次,预计并合理应对处于不同角色地位时的突发情况。比如,在一个大班小组进行的戏剧工作坊“盒子里的猫”中,教师扮演了地位较低的“丑丑猫”,一个能力强的女孩子扮演了猫女王,结果猫女王指挥着小猫们玩这玩那,就是不理会“丑丑猫”,教师当时完全没有料到会如此,场面完全失控。这时,教师需要及时调整:出戏、与猫女王继续互动、强调猫女王的职责等。反之,教师扮演地位较高的角色,如扮演老鼠妈妈,当有的小老鼠总是不听老鼠妈妈的建议,发出很大的声音时,老鼠妈妈就可以和其他小老鼠协商,并提出这样的戏剧教学“契约”:发出很大声音的老鼠不能外出偷食物,因为这样会引来大猫。
幼儿园戏剧教育课程在我国幼儿园的普及还有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是,只要我们抱有“保护幼儿的戏剧天性”和“有益于幼儿感性与理性、灵性与人性和谐对话”的信念,相信越来越多的幼儿园会在戏剧教育课程的探索中收获越来越多的惊喜。
第二篇:戏剧单元的教学思考
戏剧单元的教学思考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两个单元的戏剧教学内容,在完成了这些教学内容之后,回过头来思考一下,总是觉得,在教学中缺少了些什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将有关情况作一下反思,以期待将来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
第一,戏剧作品的教学是不是必须要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确为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多好处,多媒体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应用很具体形象的多媒体技术加以展现的呢?我个人认为,过多的媒体使用,如视频、音频、图画,只能削弱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感悟能力,使学生过于以来感官的刺激,而丢失掉语文教学本身对教材文字的钻研与感悟。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应该是适时的、适事的,而不是随便为了让学生感兴趣乱来。只有在对文本深入钻研的基础上穿插多媒体,才能真正发挥其辅助作用。
第二,如何处理戏剧语言和戏剧思想内容的关系。不能有所偏废。教学中多数老师(包括我自己)对古代戏剧的思想内容进行了大肆渲染,力图把课文涉及到的所有思想内容都教给学生,而忘却了语文培养学生语言运用和品味奖赏的要求。比如在教《长亭送别》中,我们就过于注重对两人对爱情的态度的分析,并且展开了较为激烈的课堂讨论,希望使学生拥有健康的爱情观。而忽略了,所有的思想内容都是由文字、语言表现出来的,语文的本身应该是通过语言的品味来加深对文化思想的理解。尤其在《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作品的教学中,更应该将语言文字的赏析作为一个重点,让学生充分地研读课文,达到奇文共赏的目的。
第三,要处理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古代戏剧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戏剧的文字本身不会存在多少问题,因为课文的注释相当详细。所有我们经常会自主学习、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是教学中我们发现,必须加强教师对讨论发言的指导,任何没有教师引导的合作讨论都有可能会将学生引入误区。比如在教授《闺塾》一课时是最容易出现学生对现行教育制度的讨论,这时也最容易出现一些错误的观点,这时教师是否有能力进行指导很关键。这时的课堂不是自由的课堂,也不是独裁的课堂,这时有些可以不用涉及的内容就不应该涉及。
第四,要处理好课文学习和课外拓展的关系,不能无边无际,漫无目的,要紧扣课文。教学中如果是紧扣课文的拓展将对课文的理解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是毫无联系的拓展将会导致学习目标的不得落实。比如在教《窦娥冤》一课中,有教师就在课堂尾声加了一个辩论“当你在受冤枉时是否会忍”。课堂是很热闹,但是这个问题与课文到底有多少关系,与本课的教学目标到底有多少关系,不得而知。学生对窦娥的冤屈,也就是对古代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都没有很好的体会去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不是哗众取宠吗?
钱梦龙在教学经验总结时说:“把求知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求知的过程,为了求知,学生必须运用智力,认真探索,因此,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就相应地发展了智能。” 教师应在教学中扮演“多重角色”,学会充当导演。为了让学生深入领悟戏剧的精髓,教师除了向学生介绍戏剧的相关常识外,还要引导学生了解《茶馆》的创作背景,明确写作意图,思考它的结构特征,指导学生通过台词、舞台提示及潜台词等仔细揣摩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表现,为学生的舞台展示作好准备,学会甘当配角。为学生提供自我体验、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作主角,让他们在登台表演中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兴衰际遇,体察人物的内心世界。老师当学生的观众,作为配角,对学生的表演活动进行评议,引导学生对作品的主题及艺术性的理解。学会乐当总结者。当学生活动完毕后,及时对作品进行总结与归纳,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成功所在,如《茶馆》一文,作者就是运用了高超的创作技巧,通过富有性格化的人物语言描写,很好地展示出不同层次人物的思想性格,从而达到了表现和深化主题的效果。
总之,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易于产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情景,教师就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及时地调整合适的位置。当然,教无定法,但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我们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强钟逊
戏剧单元的教学思考
强钟逊 202_-7-13
第三篇:“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202_-07-29 14:12:00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北京)
由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年龄,他们的数量、他们的生活和教育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社会的影响,我们理应给予积极地关注。
一、“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状况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逐渐成为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机制,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目前的年流动人口已逾1.2亿,且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流动人口大军中,随同父母一起流动且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少年约有300万人数,“留守儿童”则远远超出这个数字。据福建省的一项调查,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中,“留守儿童”的比例已达到在校生的1/3,而且有着扩大化和低龄化的趋势。另有报道,中部地区的一所农村学校有842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为455名,占学生总数的54.5%。可见,在我国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占有不小比例,且在不断增长。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1.监护现状堪忧
目前“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只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对“留守儿童”采用这种监护的方式比较多。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是由于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二是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接受。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远不止一两个“留守小孩”,真是力不从心。以上情况说明祖辈难以承担监护教育之责。二是上代监护,即“留守儿童”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样,上代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的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上代监护还容易出现转托情况,即小孩被父母托付给亲戚后,没多久因亲戚打工等原因外出,就转托给另一个亲戚,几经托付的小孩几乎无所适从。
2.父母“关爱缺失”引起严重的“情感饥饿”
20世纪世界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在她的名作《有吸收力的心理》中指出,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环境就是父母本身。她说:“母亲必须喂养子女,当她出门时不应单独将他们留在家中。儿童需要„营养‟与联结母子间的„爱‟,因为她们可解决儿童适应上的困难。”由于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适应”上的诸多问题。
首先,漫漫留守岁月使一部分“留守儿童”的亲情观念日渐淡薄。一篇“留守儿童”的作文《我不喜欢月亮》,让人感受到一股从字里行间扑面而来的亲情思念。在很多人眼里浪漫而美好的月亮,却成为令他们痛苦的存在之物。作文中写道:“我不喜欢看月亮,因为月亮每个月的十五都会圆,而我的家人却没有团圆。我是那么的希望父母能够和我一起吃团圆饭,一起看月亮。”据此,一些学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子。情感的缺失会使他们在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例如,这些孩子由于“情感饥饿”很容易对父母产生怨恨,成年后会滋生怨恨社会甚至报复社会的不良心态,等等。由于这些影响是潜在的,平时一般不易察觉,不觉中埋下了很多无法预知的“雷区”。
其次,“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普遍的自卑心理,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出现过激行为等。
3.打工父母的一些观念和不良职业活动存在负面影响
尽管“留守儿童”家庭这种亲子之间的交往在时间上的长期间断,但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有些父母在外打工挣了钱,增长了见识,深刻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对子女的要求一般较高,随时关心着子女健康成长和学业成绩,会经常与教师或监护人取得联系。他们的思想和情绪也会引起其“留守孩子”积极要求进步,勤奋学习,这种影响是良性互动的。另一种情况却是,因机遇挣了钱,或者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农村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而一些没有挣得什么钱的打工父母,认为是命运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承担着很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
一些打工父母的不良“职业”对自己的孩子发展的负面影响更大。有一个被称为“假证之乡”的小镇,外出务工者的职业是“做证件生意”,实为造假证件。务工者心里非常清楚这种职业违法,但他们不但没有对孩子作任何矫饰,而是认为这是一条生财的捷径。更有甚者,寒暑假期间,有些父母把孩子接到城市去,利用孩子还未成年,法律不便追究这一特点,要孩子散发做假证传单,教孩子逃避检查和被抓后的方法和技巧,孩子直接成为生意的帮手,做着触犯法律的事情。对于这种害人害己的违法活动,一些父母却是积重难返,执迷不悟。可悲的是,耳濡目染,更加上亲身经历,对于还不谙世事的孩子来说,这将严重影响其今后的人生道路。
4.监督弱化,学校教育独立难支
由于一些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较差,校风不好,加之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留守儿童”到了中学,觉得升学无望而产生厌学情绪。继续学习者只是其中少数。据调查显示,在“留守儿童”中,只有20%考入普通高中,10%的就读职业技术高中和中专,多达70%的孩子则在中考后便走上打工之路。虽然完成了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要求,但由于缺少进一步学习深造,带来的将是不适应社会迅猛发展的要求,影响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
这种现象与学习监督总体弱化有关。一般来说,大部分监护人往往对“留守儿童”要求不严,或缺乏文化知识,无法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监督。父母在家的检查作业、参加家长会等对孩子最基本的学习监督职责都无人担当。处于童年时期的孩子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本来较差,在缺乏必要的鼓励和督导,甚至失去监督后,就没有学习压力和动力,学习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自然难以上进。另外,“留守儿童”虽然在学习条件上有所好转,能获得更多的书籍,更多的学习用品等,但校外的学习时间变少了。由于父母不在家,他们一般要做更多的家务活,如要自己洗衣服,自己做饭,有的还要打柴喂猪等,这不可避免地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影响。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应相互配合,协调一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媒网络的普及,社会教育对人的影响显得更加突出。在农村学校,一些“留守儿童”课余甚至逃学光顾电子游戏室,痴迷电游,看碟片,那些不加限制的媒体如凶杀、淫秽等镜头将会极大地影响青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有的地方大人赌博成风,孩子也跟着学。有些孩子经常赊账购物,无形中养成了乱花钱的毛病。有的甚至小偷小摸,给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学校发现这些孩子犯了错误,经耐心教育效果不佳而需要家长配合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请来的“监护人”,却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交往、性格特点等了解不够,无法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
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策略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流守儿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一方面,外出务工大大增强了农村家庭对子女受教育的支付能力;另一方面,外出务工引起的家庭教育缺位对孩子的生活、教育、心理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随着农村剩余劳力源源不断地涌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下降、违纪频发、中途辍学的现象也日趋严重,它将直接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当引起家长、学校、政府、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一是变“留守儿童”为“随行儿童”。这要求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即随着条件的改善,在经济发达、民工集中的地区,实行民工“市民待遇”,让夫妻双方均有相对稳定工作的民工,享有子女就地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要加快专门学校的建设。在农民工集中地区,鼓励、扶持专门对民工子女进行义务教育的社会办学,适当降低办学条件的“门槛”,并切切实实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倾斜。但从当前来看,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策略主要应从民工输出地即农村入手。
1.家长: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的好差,由老师们去管教。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正确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
尽可能调整好家长外出方式,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父母之间最好留一个在家照顾和监护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保持家庭教育与影响气氛的完整存在。如果夫妻双方都出去打工,首要问题就是选定好监护人。监护人最好是比较有文化、有责任感、能监督和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既不要娇惯孩子,也不要让子女干过多的家务、农活,保证子女充分的学习时间。如是祖辈监护,一定要嘱咐其对孙辈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
家长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一方面,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动态的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上,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璞”,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2.学校:加强管理,倾注关爱
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统一部署管理。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重点是监护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留守儿童”父母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工种、经济收入情况、对子女的希望要求、与子女联系沟通情况等。
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措施,把抓好“留守儿童”的校内外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的目标,有专门的管理计划方案等。如让亲子间保持电话联系,班主任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尽可能地让孩子与父母取得联系,每月定期通电话,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利用“五一”、“十一”、春节等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约父母面谈,这样能使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对于一些留守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在校内外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要及时处理,耐心的进行说服和教育;定期家访,定期举行监护人座谈会,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教训,相互沟通交流,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开展“体谅父母”活动、“交往辅导”活动,将心理咨询室引入农村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等。
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教师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要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要多予指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大班级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
3.地方政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会越来越多,过去那种稳定不变的家庭结构已经打破,经常性缺位的家庭结构开始形成。对于处于儿童时代的孩子,父母短期、长期缺位的家庭生活将会越来越多。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建立并完善农村教育和监护体系,使之成为农村教育保障机制。成立关心“留守儿童”教育指导机构,建立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可由乡镇政府牵头,学校组织,村民委员会、派出所及热心的退休教师等参加。建立对“留守儿童”家庭定期访问制度、与在外务工父母联系制度,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健康、安全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承担起更多的教育、关心和保护责任。湖南省新宁县妇联倡议的要求各级妇女组织、妇女干部担任“代管妈妈”行动就是为“留守儿童”营造亲情、加强管理方面的一个典范。
加强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的力度。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既是一项权利,也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应该严格依法办事,以有效的措施督促民工及其委托的子女监护人从守法的高度,正确处理外出务工致富与教育子女的关系,把“留守儿童”的辍学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子女上学确有困难的,地方政府也可通过适当补贴及其它措施,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县、乡镇政府部门要努力整治好学校周边环境,加强监管直至取消学校周围那些接待未成年人的网巴、游戏厅、录像厅等,加大危害学生安全和学校工作秩序的打击力度。针对“留守儿童”易受到不法分子的攻击伤害的情况,应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给儿童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第四篇:《关于我国大学教育问题的思考》
关于我国大学教育问题的思考
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大学经历了市场化(如取消毕业分配和实行收费制)、国际化(如“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大规模合并)、产业化(如疯狂扩招和建大学城)三大高潮。但它变得像混合了政府和企业功能的奇怪公司:是公共服务,却由家长们高额支出;是产业经营,却背负了2500亿元债务;出售产品,却没有售后服务;是投资,却不保证你的回报。
大学的理念越来越混乱,而其行政管理、评估体系、课程、老师和学生,都出了问题。大学的定位和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从教授到学生的造假舞弊令学术成为笑话。大学的腐败、两性和安全乱象总在社会新闻版出现。中国的大学不再精心培养能独立思考的“人”,而热衷于培养“就业员”。
教育体制改革中的诸多口号中,高等教育产业化是执行得最有力的,这直接就意味着学费连年上涨,扩招年年实行。历数一下近年的大学,从招生、教学、考研、学术、收费、征地、贷款、就业乃至师生关系、校园生活、社会活动,无不是丑闻连连。而大学负上巨债已经不是新闻,燕山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吉林大学等学校都欠下了几亿、十几亿乃至几十亿的债务,曾有媒体报道的数据说,我国高校负债实际的数字可能在4000亿到5000亿元之间。
当大学成为消灭童年、浪费青春、消磨斗志、回报渺茫的人生圈套,知识就无力改变个人命运;当大学成为官场、商场、欢场与名利场,大学的谎言就毁了中国精英的生长土壤。古时,彼此是家庭关系,“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1919年以后,蔡元培要把京师大学堂变成现代大学时,学校自治,学生自由,彼此是朋友关系;1952年以后,中国大学学习斯大林模式,大学其实是高等技术专科学校,都是为社会服务的螺丝钉,彼此是同事关系;1977年,关闭11年的高考闸门再次开启,大学得到了一批最有理想主义的追求者,彼此是恋爱关系;到了202_年,大学招生推动GDP、大学城建立拉动房地产,彼此早就成了交易关系。
当我们与大学失去了亲近如父子、知心如朋友的精神伦理,大学就只剩满足短期需要的供需关系——江苏省10年换了5个高考方案,50万考生的命运也跟随着朝令夕改;《202_年就业蓝皮书》显示,数年前的热门专业转眼便成了“失业热门”,法学、计算机、英语、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等专业是202_年至2D09年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
当大学失去了理想主义和独立精神,也就失去了培养精英的生产力——北京不少于10万大学生患有抑郁症,毕业后又沦为唐家岭的蚁族;《中国青年报》一项上万人参与的调查显示,34%的人后悔读大学,51%的人认为,在大学里没学到有用的东西。
大学要培养的应该是“健全”的精英,他需有自由独立的思想、天马行空的创意、逆流而上的意志、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大学应该是一个社会的良知和思想发动器,大学应该为这个社会培养具有正义、勇气和智慧的学子,在他们走上社会之后能够有能力去逐步改善这个社会中不好的东西,促进社会的发展,并不断致力于人类物质社会的改造,以及科学、艺术文学等精神文明的探索和提升。
商业中逐利的浮躁气息充斥着整个校园,学术与商业的挂钩和教师职称评定的畸形化,使得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老师不重视教学而忙于自己的项目,忙于发表论文。因为有了论文,有了项目,才会有职称和金钱,才会有房子、车子和各种名誉,这样的老师那里有时间去传业授道解惑呢?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已经诞生了很多的企业,华为、联想、等等,人们已经创造积累了很多的物质财富,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优越。而我们却越来越齐心协力地追求金钱,我们创造了很高的GDP,但同时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环境污染,大都市白领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每况日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都市人在物质富足的表象里精神匮乏,借以酒吧、网络游戏、聚餐等打发时间,青少年儿童以及高校大学生自杀比率升高,流行文化越来越庸俗甚至恶俗化„„而这些问题却很实在地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我们这个社会的整体幸福。但这一切,靠钱都不能解决,是要靠文化,靠智慧。
靠文化,靠智慧,人才能够得到幸福,国家才会真正强大。为什么一定要去做教育?答案是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国家的素质,而我们目前的中国缺乏真正的教育,为什么这么说?看看教育和社会的现状以及我们传统文化的断层现象我们就可以明白。我们的小学、中学乃至大学教育都在教学生不断地考试,关注考分,然而,做了那么多的试卷,考了那么多的试,拿了学士、硕士、博士文凭就能解决人生和幸福的问题吗?看一看现在的大学生面貌,有多少人不过是在混一张文凭而已,还自欺欺人地以为:这张文凭会给自己带来一份不错的工作和钱途,可能么?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德国二百年前的教育宣言曾经如此说道: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
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教育是以人为最高的目的,接受教育是人的最高价值的体现。
同时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是怎样做的,宋朝一代大儒张载曾如此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此以后,这句话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共识,而现在,我们的社会中有多少这样的学者?我们的大学里有多少这样的教授和博导? 现在我们的社会很多人都在一味地追求金钱作为人生最高目标,从让我们痛恨的房地产商到现在的医院,从老师到卖奶粉的,很多人都忘了自己本职工作的职业道德,一味地拜金。缺乏文化和责任的富人们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越来越高的交易成本和越来越多的危害。
在这么一个逐利的社会里,究竟还有多少中国人会静下心来学习和传承我们博大精神的传统文化?《老子》、《论语》、《大学》、《金刚经》、《资治通鉴》等等,这些经典的遗产我们继承了么?我们该怎样把这些东西交给我们的下一代,如果不能交给,如果不能完成五千年里中国文化的传承,我们何以有颜面自称为中国人?
曾经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国家破亡而文化存在的民族,一定可以恢复国家(比如
以色列),但一个文化破亡了的民族,无一例外地彻底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比如古巴比伦等。而正是由于这些精髓的传统文化丢失,我们的社会才变得越来越千奇百怪。
学校缺乏真正的教育导致了社会上很多人盲目逐利、精神空虚、各种社会问题曾出不
穷,传统文化精髓遗失,后面两者又反过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如此的恶性循环回把我们带向哪里?我们的后代将会生存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里?
为中华之崛起做教育。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写下《少年中国说》,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而且更加严重。只有从教育上去入手,培养优秀和有良知的公民及社会领袖,我们才有希望去改变我们社会中丑恶的一面,才能传承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子孙后代才会健康、幸福地生存在这块土地上,才能自豪地说:我是一个中国人!
第五篇:关于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
关于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心理学家们分析,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学生父母离异引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不引起社会重视。但如 何有效的去解决这一问题呢?单亲家庭的家长,既要当妈妈,又要当爸爸,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尤其要讲究方式和方法,要将爱和管教适当结合,使孩子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我们认为,单亲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问题:
一、不要无原则地迁就、溺爱孩子
在丧偶或离异之后,为人父母者往往更加怜悯孩子,啥事都依孩子,一切都任由孩子摆布,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其结果常常导致孩子处处以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往往瞧不起含辛如苦养育他们的父母。
二、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有许多单亲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把孩子当作生活中唯一希望,唯恐孩子不安全、出事故。对孩子的生活包办代替,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还采取种种办法来限制孩子的活动,这也不行,那也不准,生怕孩子出问题,孩子事事不能独立,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这样的孩子缺乏独立意
识,一旦离开了家长,便不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了。
三、简单粗暴不可取
与特殊照顾和过度保护相反,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又打又骂,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压抑,形成胆小、孤僻、倔强、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质。因害怕惩罚而回避家长,不愿回家,便到外面寻找“温暖”,容易被坏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家长教育孩子切忌简单粗暴,要注意正确引导。
四、孩子不是唯一的支柱
失去配偶之后,许多家长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往往把自己全部的希望]、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处处出人头地,特别是在学业上。但如果期望值过高,势必导致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
五、让孩子参与社会活动
单亲子女往往需要受到自社会的歧视、偏见,因而在性格上容易变得仙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家长要注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重视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自励,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活动,不要逃避社会,要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六、注意性别角色教育
在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没
有父亲男孩或母亲的女孩,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样。所以,单亲家长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适宜的影响,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与此同时,教师的作用亦是不可忽视的。以“离婚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为课题做过专门研究的北师大儿童心理学研究所在研究中发现,单亲家庭中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在父亲和母亲离异后逐步产生良好适应的重要原因,是学校教师的工作。为此,中小学教师,应积极挑起保护和教育单亲子女的重担。如何妥善有效的完成这一重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以下方案,有的放矢地保护和教育他们,给他们更多的爱,使他们充分体会到学校、班级集体的温暖。
1.建立单亲子女档案。了解和掌握各班单亲子女人数,并熟悉掌握其家庭状况,单亲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
2.采用一帮一结对子。教师及一部分学生与这些学生结成对子,主动找他们谈心,给他们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帮助他们打消其自卑的心理,孤独心理。
3.班主任定期对单亲家庭进行家访,与单亲子女家长会面。和家长们促膝谈心,讲清情理,往往是因为家庭的具体原因忽视了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对子女放任自流,认为有学校教育,家里就可以不管了,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向家长讲清,教师与家长共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成长的密切关系。
4.严格合理,培养其自立精神。首先,让他们清楚知道,克服
自身弱点,是自强、自立的基础,其次,老师对他们的严格要求是对他们最大的爱护,再次逐步培养他们自立精神,使他们能自觉自愿的在老师的严格管理和真挚关怀下成长进步,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教师在新形势下必须肩负起保护、教育单亲孩子的重任,而能否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又在于教师对这些孩子要更有爱心、耐心和诚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才能够帮助并逐步引导他们克服不正常的心态,与其他孩子一样地健康成长。一句话,单亲子女的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唯有不懈的努力,方能取得最后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