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合教学实例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学科作业
结合英语教学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外国语学院 英语系
105班 21号 宣澍
结合英语教学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摘要:在当今学生学习压力如此大的背景下,许多学生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和“为了谁”而学习,开始忘记自己的学习动机,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诱发学习动机.同时,创设精彩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也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学习动机 引导 教学情境
有一句名言曾说过:成功是99%的努力+1%的天分,这里的1%可以看成是一个人先天的智力因素,而剩余的99%则可以看做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成功之道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除此之外,动机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也就可以说,学习动机对一个人的学习,甚至是他将来的成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众所周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当今全球化大时代的背景下,英语学生必须掌握的语言工具。接下来的段落中,我将结合英语教学中的案例分析如何刺激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正确引导 诱发学习动机
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和关心是义不容辞的,同样这对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起着重要作用。上好每节课前都需要备课,我认为备课备的并不是课堂上要讲授的知识,作为一名老师专业知识过硬应该是前提。备课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了解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了解每一个学生学习习惯、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品质,了解他们在学习英语上的困难,了解他们在生活和情感上有哪些困扰,课上做了解他们的老师课下做他们知心的朋友,让他们对老师产生兴趣从而对英语这门课产生兴趣。同时教学情景的设置要适应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是教学过程称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l0059名青少年学生的调查,我国各类学校中各年级男女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四种类型:(1)学习动机不太明确的占15%,(2)学习只是为了履行社会义务的占18%,(3)学习为了个人前途的占23%,(4)学习为了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占44%。
我们常常能听到有些学生说:“我学习纯粹是为了我父母的脸面。”这种学习动机的产生绝对不是自发的,而是家长或老师不正确的灌输造成的。家长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应该给予正确引导,不应该为了一时的利益毁了孩子学习的兴趣。知识就是力量”,有了知识,才能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身为一名学生,必须明确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应该懂得自己的义务、责任,促使自己对缺乏兴趣的学习任务,也要能努力去完成。同时,要把当前的学习与未来理想、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以激发自己的求知欲。作学习是终身的而不是一时的。
二、创设精彩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
长期以来,为应付应试教育课堂教学多死板、沉闷。使每一学科都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具有主动性和实用性有的学科可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单调无味的,而有的学科则是具有内在吸引力的。如果教师没有计划性的动机策略,就可能使有趣的学科也变得死气沉沉。那么怎样才能创设精彩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呢?我认为任务型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创设精彩教学情景的模板。
在课程开始之前的导课部分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安排好奖惩规则和措施,先将全班分成若干组。然后教师给出本节课要同学分完成的任务。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用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例如,在讲解英语国家文化时,可以将新旧知识进行连接,老师问:“Last time we have learned the culture of UK, have anyone still remember the two parties of England?......This time we’ll have a lesson about American culture”.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这节课的任务(主要知识点)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完成最好的小组得到最多的奖励最差一组也同样得到奖励,只是较完成最好的那组奖励少。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奖励和惩罚对于学生动机的激发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而言,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有许多研究表明,如果滥用外部奖励,不仅不能促进学习,而且可能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有时,在竞争情境中,某些学生似乎永远得不到表扬,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另外,表扬是否具有内在价值,即是否为学生所期望、所看重,这都影响着表扬的效用。因此,如何适时地、恰当地给予表扬应引起高度重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把奖励看成某种隐含着成功的信息,其本身并无价值,只是用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对信息任务本身产生兴趣。同时,对于那些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个体而言,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与鼓励,设置情境使其有成功的体验,以免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在学生们讨论和阐述后,教师对各组进行评价,对表现最好的一组进行肯定,对表现不好的一组进行鼓励并相信他们下次能表现的更好。接下来的时间教师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发挥要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使抽象的知识可视化、具体化,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及发展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在课堂教学情境设置中我们可以放一段关于美国文化的小电影,一段小动画,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也增强学生学习注意力,积极愉快的心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从而更好的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
除此之外,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让学生当“小老师”,提高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自编习题,主动探索学习规律开展适当竞赛,让学生参与评价,在自我评价中增强学习动机,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好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学习效率的必经之路,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
第二篇:结合实例谈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有求知欲,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长久,爱动、精力不够集中 ;缺乏积极主动性,学习比较被动。要让学生乐于学习,学得愉快,教师就必须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主动性。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是这样做的:
一、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恰当进行奖惩。
通过反馈一方面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而根据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会对进一步的学习产生激励作用,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对学生提供反馈要清晰、具体,还要及时、经常。对于学习有进步的学生,我通常采用减少一次作业量,检测成绩加5分等方法进行奖励,对退步的学生,采用加写一篇日记或背诵一篇优秀诗词的方法以示惩罚。
二、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提供的学习材料、条件、实践与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人为的“不协调”从而把学生引入一种产生疑问、探究问题答案的有关情境的过程。在教学中,我经常设置一些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由此产生的矛盾、疑惑、惊讶等最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
三、指导学生找出失败的原因,增强对成功的期望。
指导学生找出失败的原因,尽可能地把失败归调整到不努力等不稳定因素上,从而使学生相信改变是可能的,对成功的期望也就会增强,并通过一些活动设计(包括学习、检测等)让学生有所进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感和自我效能感,使学生树立这样一种信念:只要努力才有可能成功,不努力注定失败。
四、增强学生成功的自信心。
通过一些活动的策划来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信心,进而影响学习成绩。尤其是那些学业不良的学生,由于对学习能力持怀疑态度,学习中容易放弃尝试和应有的努力,学习成绩也就难以提高。因此我在教学中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改变和提高他们的自我感觉和认识,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1.选择难易适中的任务,让学生不断的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一些有专长和潜能的学生,我为他们创设一些对于他们来说比较容易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的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信心。
2.让他们观察那些能力与自己差不多的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行为,通过获得替代性经验和强化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确信自己也有能力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由此产生积极学习的动机。
3.引导学生坦然面对失败,从失败中找出可以改进的因素,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技能,增强获得成功的自信。
第三篇:结合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求知需要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有了知识,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作为一名学生,必须明确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意义。我们应该使学生明白,学习能使自己获得最基本知识和技能。我们还应该使学生明白,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要有一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从而把学习当成自身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
2、强化学习动机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注意教学的反馈,给予及时、正确的评价,使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外国学者罗西和亨里的实验证明了反馈的重要作用。他们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3组,每组给予不同的反馈。对第1组,学习后每天告诉其学习结果;对第2组,每周告诉学习结果:对第3组,则不告诉学习结果。如此进行8周后,改换条件。除第2组仍旧告诉其学习结果外,第1组与第3组的条件对换,即第1组不告诉他们学习结果,对第3组则每天学习和测验后就告诉其成绩。这样又继续了8周。
实验结果表明:在第八周后,除第2组显示出稳步的前进以外,第1组与第3组情况则变化很大,即第1组成绩逐步下降,而第3组成绩则迅速上升。由此可见,反馈在学习上的效果是很显著的,尤其是每天的及时反馈,较之每周反馈更佳。如果没有反馈,不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则缺乏学习的激励,很少进步。反馈的方式,可以直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由学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进行。
3、培养独立进取的个性
学习动机与独立进取的个性是密不可分的,个性是独立进取还是被动退缩与动机水平关系密切。上进心强、抱负水平高,将持续地推动学习活动高效率地进行,而良好的学习效果又给学习动机带来自我强化的作用,反之,缺乏上进心且抱负水平低,只能使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甚至恶性循环。调查发现有45%的学生“如果别人不督促我,我极少主动地学习”,所以教师要注意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强化学生意志品质,使学生养成良好自觉的学习习惯。
4、设定中等难度的学习目标
在平常的学习中我们发现“我给自己定下的学习目标,多数因做不到而不得不放弃”的学生占了63%,“我几乎毫不费功力就能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的学生占0.54%,这说明不少的学生设定的学习目标难度过高,从而不易实现,结果不得不放弃。
中等难度的学习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过易的目标不能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不足以激发动机;难以实现的目标,也容易使自己畏难、气馁。而中等难度的学习目标,经过努力可以实现,使自己从中体验到成功感,从而导致学习兴趣的产生,激发学习动机。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他认为“最近发展区”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即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独立地完成任务,不需教师的帮助即可达到的水平)与学生的第二个发展水平(即在现有发展水平之上,学生不能自行完成任务,须经过教师的启发帮助才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学生心理发展的第二个水平上,也就是说,教师应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课题和内容,它的水平应稍高于学生的原有水平,以激发学生内部矛盾的发展,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的水平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这样不断发展,推动学生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目标或要求,要使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
5、注意调整学习动机的水平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有区别的,两者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同样的学习动机可以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不同的学习动机可以取得相同的学习效果。同时,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又是紧密联系、互为因果的,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学习动机制约着学习效果。一般来说,学习动机正确、强烈,指向学习活动本身,则学习效果好,成绩佳。但并不是动机越强效果越佳。研究表明,若任务难度适中,则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易导致最佳的学习效率。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也不是绝对的,也有动机强烈但短期内学习效果差,或学习动机不强却学习成绩好的情况。如我们在调查中就发现有70.3%的学生“迫切希望自己在短时间内就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但59.5%学生“常为短时间成绩没能提高而烦恼不已”。这是因为动机对效果的影响要通过学生的技能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中介的作用。但另一方面,这些技能、习惯的改善,同样离不开良好的学习动机的支持。所以,学习动机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对学习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
6、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丰富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的新颖和丰富,使学生学有所得;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可引起学生的新鲜和好奇,两者都可以使学生获得精神的满足而产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最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大力提倡“以技能培训为主”,即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突出技能训练。具体做法是:教师在开学初,根据教材内容制订技能训练计划,根据计划不定期检查学生掌握技能的情况;在学校原有各种设备的基础上,加大投入,新增了25台电脑和一大批实验器材,基本上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的需要。由于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得到了很好的结合,学生动手的机会多,所以,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其次,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
7、培养良好的集体氛围
良好的集体氛围对其在成员的学习动机、个性有重要的影响。个人的行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集体的要求和期望,个人的学习动机由于想得到所在集体的重视而受到激发,学习效率也可以由此而提高。所以,努力形成一个相互竞争又相互理解和支持的集体氛围,对培养和激发良好的学习动机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四篇:谈书法教学中的学生学习动机激发
谈书法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激发
浙江省海宁市青少年宫 葛曙明
[内容提要]:书法是校外教育的一个重要艺术门类,开展少儿书法艺术教学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校外教学活动中,书法教学看似十分热门,但学生学习动机各异,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分析、激发不够,因而导致学生学习书法浅尝则止,难以长期坚持,教学效果不佳。本文将就书法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作用以及如何利用、激发其学习动机,促进书法教学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关 键 词]:少儿、书法、学习动机、激发
书法艺术是我国灿烂文化艺术的一颗明珠,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几乎贯穿了我国文明史。自古以来,书法艺术教学,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不论从中小学教学大纲作为写字基本功的角度出发,还是从艺术美育的角度出发,书法教学都被放在一个较高的位置,社会对于当代少儿写字能力的担忧,家长对孩子艺术素质培养的需求,从各个方面推动了少儿书法教学的发展,书法类的课外学习班一时间遍地开花。但这种学习热潮之下,书法教学的各方面不足也逐步显现出来,对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就是其中一个问题。大多数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把握不够,分析不深、引导不足,导致书法教学事倍功半,学生学习进步慢。作为校外教育机构,还因此导致吸引力不强,生源不稳定等情况,进一步致使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对开展教学活动带来更多难题。因此,研究学生学习书法的动机,激发利用其学习动机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生书法学习动机的形成
所谓学习动机就是指推动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因,又称内驱力。而产生动机的基础是需要。① 首先书法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是认知度较高的一门艺术,在人们心中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几乎每个人都会有把书法学好的愿望。其次,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汉字书写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仅仅是两个方面,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书法学习动机的形成可分为对书法艺术的认知动机、对书法技能自我提高动机和附属动机三方面。
1、对书法艺术的认知动机。“所谓认知动机,是以求知作为目标的,以了解、解决知识为目的的求知欲望”。② 少年儿童总是对他们所不曾涉足的领域感兴趣,书法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块招牌、一幅广告、一个包装盒、乃至一张书签、一个商标都可能包含着书法的元素、蕴藏着书法的表现形式,这大大地激发了少儿的好奇心,他们就是在这样的书法环境中慢慢感知书法的。在这个过程中,成人的引导必不可少,师长的作用是逐步将少儿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什么是书法”?这个问题在学生脑海中朦胧产生时,也是学生为追求这个问题答案而开始关注书法的时候。有了这种关注,学生才有学习书法的欲望。再者,只有学生自身具备这一认知内驱,才有可能促使学生去学好书法,因为书法学习从根本上讲,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积极构建认知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老师只是外部辅导者,学生才是主体,所以,在书法学习中,真正学好还得靠学生自己。书法认知动机的作用是最深远的,也是最先促动其学习行为的心理动因。
2、书法学习的自我提高动机。学生在书法学习过程中,会因为期望自己能力和成就获得相应的肯定或地位,而产生书法学习动力,这是自我提高动机。书法学习与其他艺术学习一样,能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和收获,从而获得自尊的满足。而自尊是自我提高动机的基础,苏霍姆斯基认为:“自尊心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是向上的源泉,它是高尚的品质。”古今中外,因自尊需要而发奋图强的例子屡见不鲜。传说王献之曾向其母亲展示一个“太”字以求评价,母亲说:只有一点可以达到其父水平。而这一点,恰正是王羲之所书。王献之自尊心受到刺激,继而更加发奋练习,终成大家。这种自尊所带来的动机,始终伴随着王献之。史载他曾一再要谢安评论其书与父亲孰好孰坏,欲与父亲一比高低。实际上这是他对学习成就和书法地位的一种期许。当今少年儿童也一样,只不过他们获得的可能是班级或学校中的影响和地位,在特定的群体中获得自尊满足。
3、附属动机。大量的少儿是在家长的要求下学习书法的,他们对书法艺术没有明确的认知需求,也没有通过书法学习获得自尊满足的需要,但他们从家长、老师的赞誉声中,不断地获得动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驱,这种内驱纯粹是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认可,而与书法本身无关,这就是附属动机。例如,一个小孩 在练字,有一位长者说:“嗯,写得真好!年纪这么小,不容易。”这个小孩就会更积极、更努力地去写。而且,如果这种赞美来自一个相对陌生或者相对权威的人,所产生的动力会更大。由于书法比较抽象,学习过程相对乏味,附属动机在少儿书法教学中作用明显,甚至在特定年龄段起主要推动作用。
除上述三种因素外,源自对书法艺术美的感受也是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原因之一。人们在对书法的审美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摹仿的冲动,激起学习的兴趣,这是对美的感应和需求,如得到一本好帖,常常会立刻动手临习;再如中小学生看到教师的板书非常优美,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去摹仿而获得审美的进一步满足。
二、学习动机对书法学习的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习动机强而明确,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果。而良好的学习效果也能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在书法教学中,动机在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书法、引导学生有针对地选择方法,维持调控学生学习书法热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动机使学生获得了强大的动力,积极推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书法学习是侧重技能的学习过程,如果离开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特点,没有其自身内在动力,其后果不堪设想。动机明确,激发了学生更强的求知欲望。其对书法知识的探究直接推动其认知行为,其对技能掌握的欲望,直接推动其大量的练习,从练习中不断领悟。有了高涨的热情、有了巨大的精神动力、有了主观上的认知需求,就可以驱动学生采取一切最有利的手段和方法去学习,对知识技能进行积极建构。
2、学习动机明确,就有了明确的指向。就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书法学习,引导学生将其自身的学习行为直接指向书法学习目标,可以让学生不受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摒除无用信息,选择最有助于达到书法学习目标的方法。如,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有明确的对书法艺术的认知动机,有练好书法,把字写得正确、整齐、美观这样一个目标和内在需要,就能引导其直接指向练习行为,他甚至会在老师没有布置作业的情况下,自主练习。
3、学习动机不会在开始学习书法后立即消失,它始终伴随着学习过程。不断地刺激学生的求知欲,维持学生学习动力。同时,促使他们严格自律,积极调控学习行为,去克服种种困难,度过必然出现的烦燥期。随着学习的深入,相关书法教学更多的知识点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更难的技能技法挑战学生的自尊心,动 机不断地被激起、强化,从而使学生能较长期地维持书法学习,提高书法学习的有效性。
4、良好的学习效果,必然使学生获得多形式的心理满足。对少年儿童来说,因为学习获得家长的肯定、认同,会在短期内获得很大的满足,产生极大的动力,或者学生因书法学习而获得荣誉,也会感到十分自豪、体验到成功。因此,良好的教学效果会使学生学习书法动机强度增强,进一步推动书法教学,形成动机的波浪式推进作用。
三、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动机
增强学习动机的手段是多样的。1163年,阿特金森提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成就动机模式。所谓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学生学习中,成就动机是最重要的学习动机之一。③ 参考阿特金森的理论,结合我们工作实践,我认为培养、激发、增强学生书法学习动机可采用这样一些手段。
1、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合理化。由于书法学科建设尚不完善,所以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力求正确选择上课教材、合理解读教材内容,教学进度循序渐进、层层推进,不宜跳跃过大。例如,在笔法、结构未讲解的基础上,没有必要去涉及章法和墨法。又如,在字帖选择上,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不硬性统一,可提供颜、柳、欧、魏碑等各种类型的字帖供自由选择,然后分成几个组学习;对于程度较高的班级,甚至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或采取个别辅导。这样做表面上会感到乱,实则不然,因为书法学习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其个人所好直接影响学习效果,选择与其个性相符的法帖更有利于学习提高,再比如,硬笔字和毛笔字的学习,二者往往分离。笔者认为,毛笔、硬笔教学可以相互结合。不少成功硬笔书法家的风格均脱胎于毛笔书法,没有对传统毛笔法帖的研习,是很难达到较高的书法境界的。单练硬笔字,难以理解书法艺术真谛,而单纯练习毛笔字,则既不方便、也不实用。再如,加大书法课的文化内涵,以故事等活泼形式讲一些书史理论、奇闻轶事等。这块内容可以使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激起好奇心。尤其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更应注重熏陶,使其对书法学习的欲望增强,从而达到动机的激发。也有利于学生感受书法的广博,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稳定其追求书法学习成就的心理倾向。
2、探索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动机。动机的成功激发,离不开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生在对某一学习内容感兴趣时,常常思维敏捷、清晰,注意力集中,记忆力超强,大大有助于效率提高。所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乐之者,即乐于学习充满兴趣的人。而夸美纽斯说:“教育不仅不应该使学生厌恶学习,而应使学生被一种不可抵挡的吸引力诱着学习。”这正是兴趣的激发。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德罗夫斯基则干脆把兴趣爱好看成是动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通过兴趣能唤起学习的积极性。书法由于其学科本身原因,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乏味,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变换教学形式,避免单调重复。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刺激大脑皮层兴奋,化单一为多样,变枯燥为活泼,激发动机,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先说课堂教学,笔者简略介绍一些做法。
⑴、多媒体演示法: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则可将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书法自身特点,十分适宜直观演示,如:历代名作的欣赏。
⑵、游戏法:活泼的游戏,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比如,一个字五个笔划,由五个学生来共同完成,甚至可以十个人,分两个组比赛等。
⑶、竞赛法:学生好胜心是其学习动力源之一,比赛可激起好胜心,推动书法学习,如摹仿比赛,老师写一个大字在黑板上,各组在约定时间内,选派若干人先后上来摹仿、修改,最后看哪个组摹仿得分最高(这种比赛可以大幅提高全体学生观察力)。
⑷、换位法:由学生来做老师、讲解字的写法。可以提高学生读帖分析能力,又可以使课堂充满乐趣。
⑸、示范法: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利用多媒体示范。上课形式多样,在此不一一列举。书法学习动机的成功激发不仅仅取决于课堂教学和练习的精心设计,还深受整个书法学习氛围的影响。在课外活动中,可以做许多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文章,如,书法环境的布置,教室中布置格言、古诗作品或历代名作展示;到了冬天,可以在教室门口贴春联或组织学生送春联活动;可以组织大规模的书法展览或参加书法比赛;可以建立书法博客、网上展厅;可以编印书法刊物,建立书法社团等等,教学形式不一而足。一系列的活动,可建立一个全面的书法学习网络,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感到书法艺术无处不在。
3、从有利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建立人性化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学生学习书 法,不论受到批评和表扬,只要评价方式、标准合理而富于人性化,那么一定会起到推动作用,因为他受到了关注。作为教师家长,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学生的自尊心,一定要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自豪感。前面谈到少年儿童的学习动机主要是附属动机,而附属动机的产生就必须让他们得到长者的赞许认可,让他们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我认为对学生书法学习的评价既要务实、要合理恰当,又要务虚、突出人性化,多给予鼓励。我的体会有如下几点,第一,要改变成功观。要视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及原有水平来确立成功标准,标准过高,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期望值下降,不利于动机的形成和增强,要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方式,让其看到希望,不断体验到成功、获得成就感。第二,评价要有具体内容,不能简地说“好”、“不好”、或者打个分。要恰如其分地指出不足,总体肯定、局部指正,这有利于保护学生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其接受点评、改正错误。第三,是评价方式要多样,附合年龄特点。如教师批改评价、学生集体评价、展示张贴评价等。亦可建议家长将孩子的作品在家中悬挂,或赠送亲友,或鼓励小孩帮助他人写字等。年龄小的可发个小苹果、五角星,作为评价奖励,可对进入青春期的少年就不适合这种评价方式了。倒是可以在肯定前提下布置一个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如临长卷、写创作,投稿发表、参加比赛等,获得这样一个作业任务,反而让学生十分自豪。对学生表扬、鼓励不宜吝啬,因为对学生来说,鼓励表扬是学习的诱因,获得一次小小满足,对激发其学习动机大有帮助。第四,评价要有导向性,要善于将成功归因到可控因素上。评价中及时推出榜样,正面引导,刺激其他人的自尊,使其产生自我提高动机,为赢得同样的地位、获得同样的成绩而付出努力。如,评选小小书法家等。
激发学生书法学习的动机手段是多样的,具体的办法更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去发现、体会和总结。把握住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以积极的态度去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将对提高书法学习效率、推动书法教学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参考文献
①、《现代学校心理辅导》
吴增强主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1998年5月 第一版
②、《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培养》
赵福庆。见《山东教育科研》1995年 ③、《国外有关成就动机理论的研究》
李
艳。《心理学探新》1987(3)
第五篇:结合案例分析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学科作业 结合案例分析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很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学生的自身发展以及教师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具体的案例我们可以总结提炼出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激发、学习动机、具体案例、方式
一、激发学习动机具体案例(1)案例一
魔兽世界游戏,想必很多人都玩过,也知道魔兽世界有很多团队副本。某高中某班,全班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都玩,而班主任老师也是一个铁杆魔兽游戏迷。为了鼓励学生学习,班主任自己建立了一个公会,让班级中玩魔兽的同学都加自己的公会,每周有三天时间带领学生打副本。高中比较苦,打副本的时间也不多,而魔兽世界的好装备都是副本掉落的,所以好装备有限。那时公会的团长可以分配装备,所以班主任定了一个规矩,每次考试成绩好的同学可以优先分到装备。开始的时候,家长们还担心这是“老师带着同学们玩物丧志”,结果,同学们为了获得好装备,平时都拼命学习,班级里的学生成绩在全校遥遥领先。最后,大家都“学业、游戏双丰收”,即考上了好大学,又有一身极品装备,该教师也被评上了高级教师。(2)案例二 在教授十年级学生历史时,卡尔·刘易斯装扮成乔治·华盛顿的摸样,他头戴假发,手拿木槌,他庄重地坐下,敲了一下木槌,然后说,“现在,我开始主持立宪会议。”
2、3名学生组成一组,各组分别代表原来的13个州。每个小组尽可能多地了解自己所代表的州、殖民地时代、美国独立战争和联邦条例下的美国等有关内容,然后进行讨论。
在讨论中,刘易斯先生对每个小组所阐述的历史的准确性、所代表的州的实际利益的洽当性以及内容的组织和表述等方面进行评分,每节课结束后,他将会用这些分数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讨论在继续,北加利福尼亚州的代表认为,他们有权向西扩张;而新泽西州则认为西海岸应该成为一个新的州。周末,刘易斯组织同学们对10个重要的问题进行了表决。结束后,学生们涌出教室,但他们还在继续争论着税收、代表权、行政部门的权利等问题。
另一个社会学教师瑞克·英格拉姆问刘易斯先生:“你仅在宪法问题上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怎么能够教完整个美国历史呢?”卡尔笑了:“为了教这个单元,我占用了其他单元的不少时间,但是,你看孩子们的兴趣多高啊!他们体会到历史是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他们一生都将记住这个月所学习的内容。”
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
(1)教学技巧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如美国历史教师刘易斯,在教授枯燥无味的历史时,利用情景 模拟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其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教育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提出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感到不能单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决,这时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学生的求知欲来源于认知过程发生的认知冲突,也来源于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知识魅力和愉快的情绪体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逐渐地将学生的这一种求知欲发挥到最高点。
(2)设置具体目标及到达方法
成功感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影响学业成绩所持有的有效或无效的主观体验。成功感的强弱,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紧密相联。学习优秀的学生取得了理想的学习成绩,有助于形成较强的成功感,较强的成功感又激励学生继续努力,进一步证实和加强最初的自我成功感;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上屡遭挫折,无法达到学习的预期结果,容易使他们觉得自己能力有限,即使努力学习也难以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因此便有可能形成较弱的成功感。教师应教学生学会如何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并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目标提出具体的建议。
(3)适当组织竞赛,激发外在动机
适当而又组织得良好的竞赛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中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众所周知,争强好胜、不甘落后是少年时期共同的心理特征。而竞赛正是利用了青少年的这一心理特征而成功激发学 生外在动机形成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好的竞赛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外在动机,而且能够作为一种鼓励进取、反对落后的诱因去调动学生尚不成型的各种学习动机,并使其活跃起来、强烈起来,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自我求成”的需要、积极向上的需要发展得更为强烈,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敢于拼搏、不甘落后和成功感等健康的思想品质。
(4)设置榜样
以学校里或社会上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克服种种困难尽心学习的模范人物和身边同学的优秀分子为榜样,使学生掌握成就动机高的学生的想法、谈话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特点。我们常用的表扬某某同学、评选出来的学习标兵等等,都可算是在给学生设置榜样。
(5)进行必要的归因训练
归因是学生对他人或自己的学习行为的原因作出解释或推测的过程。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和方法不当,不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消极的影响。而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的学生往往认为他们没有成功的能力,也不去追求成功,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会产生学习的失落感。学习的失落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面对这种学生我们就必须纠正他们错误的归因倾向,我们可给学生做这样一个实验,首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然后与他们商量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其次制定出具体的行动以帮助他们达到目标,使他们成为自己控制自己,而不是受别人控制的人。成功之后与他们进行细致的谈心,让他们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而 不是缺乏能力,使他们明白,只要付出努力便会成功的道理。
三、总结
学习动机作为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力,它既是一种教育目标,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大量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活动,决定学习方向,增强学习的努力程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我们一定要采用适当有效地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