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扎染课程培训
编辑:落霞与孤鹜齐 识别码:24-1135486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11 20:18:22 来源:网络

第一篇:扎染课程培训

扎染课程培训

4月17日,庄河教育局艺术指导闫齐影、进修学校美术教研员携全市初中美术教师一行来到庄河12中学进行扎染课程的相关培训,下面就扎染的相关培训内容做一下阐述和汇报。

一:什么是扎染?

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其加工过程是将织物折叠捆扎,或缝绞包绑,然后浸入色浆进行染色,染色是用板蓝根及其它天然植物,故对人体皮肤无任何伤害。扎染中各种捆扎技法的使用与多种染色技术结合,染成的图案纹样多变,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在织物上运用扎结成绺(或缝纫)浸染技艺印染成花纹的工艺。通常也指印染成的印染工艺品。

二:扎染的历史概述。

扎染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国古老的织染手工工艺之一。据古籍记载,这种古老的工艺大概始于公元前二世纪的汉代,发源地据说是在中原,随着人口的流动,扎染技艺向全国各地传播。现存最早的扎染制品,是出于新疆地区。据记载,早在东晋,扎结防染的绞缬绸已经有大批生产。当时绞缬产品,有较简单的小簇花样,如蝴蝶、腊梅、海棠等;也有整幅图案花样,如白色小圆点的“鱼子缬”,圆点稍大的“玛瑙缬”,紫地白花斑酷似梅花鹿的“鹿胎缬”等。唐代扎染发展到鼎盛时期,贵族穿绞缬的服饰成为时尚。北宋时期因扎染制作复杂,耗费大量人工,朝廷曾一度明令禁止,从而导致扎染工艺衰落。到了元代,扎染工艺在中原渐次衰微,但在西南一隅却有广泛的流传。这自然有它的政治环境因素:西南远处边陲,中原战乱兵燹一时未能波及,为西南的生产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更重要的是,西南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发展平衡,为手工工艺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因此,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手工业在这两三百年中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仍保留这一古老的技艺。除中国外,印度、日本、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也有扎染手工艺。20世纪70年代,扎染成为流行的手工艺,广泛应用于服装、领带、壁挂等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三:扎染分类:

1:云南扎染: 云南苍山洱海中的大理扎染,采用民间图案,通过对传统的扎染工艺进一步渲染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艺术化、抽象化和实用化融为一体的工艺品。其工艺由手工针缝扎,用植物

染料反复染制而成,产品不仅色彩鲜艳、永不褪色,而且对皮肤有消炎保健作用,克服了现代化学染料有害人体健康的副作用。传统染料以板蓝根、蓝靛为主,与化学染料相比,其色泽自然,褪变较慢,不伤布料,经久耐用,穿着比较舒适,不会对人体皮肤产生不良刺激。据说,像板蓝根一类的染料同时还带有一定的消炎清凉作用,对人的健康有益。在回归自然、提倡保健的今天,扎染布被广泛用来制作衣裤、被子、枕巾、桌布等与人体肌肤相亲的用品,格外得到人们的青睐。扎染布是白族特有的工艺产品,在大理城乡随处可见它的踪影。扎染不仅代表着一种传统,而且已成为一种时尚。扎染如此受欢迎,是由于它特有的有别于其它染织物的个性。它朴素自然,蓝地上的白花清清雅雅,毫不张扬,符合人的情致,贴近人的生活,充满人性色彩,是人民勤劳、质朴、纯洁、诚实、善良和乐观、开朗、热情好客等美好品格和情趣化合成的。扎染在人们心目中已成为特殊的文化象征和民族传统艺术的标徽。

大理白族扎染是白族人民的传统民间工艺产品,集文化、艺术为一体,其花形图案以规则的几何纹样组成,布局严谨饱满,多取材于动、植物形象和历代王宫贵族的服饰图案,充满生活气息。其扎染分为扎花和浸染两个环节。扎花是以缝为主、缝扎结合的手工扎花方法,具有表现范围广泛、刻画细腻、变幻无穷的特点:浸染采用手工反复浸染工艺,形成以花形为中心,变幻玄妙的多层次晕纹,凝重素雅,古朴雅致。大理白族扎染以纯棉布、丝绵绸、麻纱、金丝绒、灯芯绒等为面料,目前除保留传统的土靛染蓝底白花品种外,又开发出彩色扎染的新品种。产品有匹色布、桌巾、门帘、服装、民族包、帽子、手巾、围巾、枕巾、床单等上百个品种。

我们再从现在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扎染工艺的现况看,似乎可以追溯到历史上这里扎染生产的概貌。周城是大理最大的白族聚居自然村,现有人口万人左右,自古以来各项农副业都较发达。现在,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从事手工织布和扎染工艺的妇女,“家家有染缸,户户出扎染”就是这里生产扎染的写照。大理周城被誉为“扎染之乡”是当之无愧的。如此普及的情况,当然不是一时能够形成的,它必然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全国各地某一手工艺形成全民产业的历史状况看,在各种条件都具备的前提下,这个过程至少也要千年以上。

回归自然的美,更好地表现物像,增添艺术魅力。2:四川扎染

四川的扎染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不断的发展,形成鲜明地特色,历史上称为蜀缬。这与蜀地发达的丝织生产技术、丰富的染料植物和所处的南方交通要道的地理位置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四川省出产的扎染,缝扎彩色扎染突破了传统单色扎染色调的局限,强调多色的配合和色彩的统一。利用扎缝时宽、窄、松、紧、疏、密的差异,造成染色的深浅不一,形成不同纹样的艺术效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白族地区,一种称为“反朴法仿扎染”的工艺制品正应运而生。反朴法仿扎染是在古代扎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像扎染而非扎染,像泼画而非泼画,图案花纹兼有扎染与泼画之风格的新工艺。其特点是在扎染工艺上省去了扎

结这一工序,图案花纹色晕层次更为丰富,呈现出错杂融浑、斑斓厚重的色彩效果。彩色扎染和反朴法仿扎染具有同曲异工之妙,能产生朦胧流动的风格和技法也十分普遍,图案灵活多样,其中游鱼、莲花和藕、鸟、蝴蝶甚或狮子等,是极为常见的题材。人们用这些扎有吉祥动物纹样的面料,制作床罩、窗帘、门帘、桌布、包袱皮、衣服等,尤其是童装,运用扎染工艺更为普遍,且喜表现盛开的鲜花以及狮子等威猛动物形象,表达了父母期盼孩子健康美丽,体魄雄健的美好愿望。扎染用的布料过去完全采用自家手工织的较粗的白棉土布,现在土布已经很少,主要用机织的生白布、包装布等布料,吸水性强,质地柔软。而扎染所使用的染料也是全天然的。红色染料大多是由藏红花提炼的,黄色染料则是用矿物质雄黄或栀子花叶子制成,而蓝色染料主要来自山上生长的板蓝根、大青叶、艾蒿等天然植物叶子的蓝靛溶液。

在浸染过程中,由于花纹的边界受到浸染溶液的浸润,图案产生自然晕纹,青里带翠,凝重素雅,薄如烟雾,轻若蝉翅,似梦似幻,若隐若现,韵味别致,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拙趣。

四川的扎染艺术,主要盛行于自贡、荣县等地区。自贡扎染艺术是在荣县民间扎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荣县古城荣州,农业、纺织业均十分发达。自贡、荣县扎染艺术在当地民间称为“捏娥娥花”,又称扎花,主要流行的纹样即“蛾蛾花”因当地把蝴蝶称为“蛾蛾”,所以“蛾蛾花”就是蝴蝶纹样。

同样,四川的藏族地区,其扎染艺术在风格上与西藏和云南、甘肃藏区甚至蒙族地区的扎染艺术相似,反映出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与交流状态。

3:湖南扎染

湖南的染色艺术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湖南扎染艺术主要保留在湘西这片恬静悠闲的地方。除了凤凰古城高高的吊脚楼诗词第一道靓丽的风景外,隐藏在大山中幽静、绮丽的木屋村落,更具有淳朴的气息。湘西秀美的扎染艺术就出自着迷人的古城村落中。其扎染艺术历史悠久,其扎染印花布纯美典雅,原始古朴。是湘西民族民间工艺品中的精品。

湘西扎染印花布制作工艺程序复杂,要先将各种图案投影在木板上并雕刻成模板,而后将布料置于两块模板间,再将特制的染沐灌入夹好的花模空白处,这叫凸染。手染是把花模板压在平展的布面上,然后用特制的染沐刷浸,稍干后揭开模板即可。扎染图案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制成壁挂、屏风、被面、桌罩、衣物等,成品独具特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民族韵味。如今,湘西扎染仍为人们所赞美。技艺也千百年以来代代相传,在纺染手段、绞扎手法 与染色艺术上,由单纯到复杂,由单色染到多色复染,技艺一代更比一代强。近年以来,由于广大设计人员和美术爱好者的努力,使得扎染工艺由于设备简便,操作方法易学,纹饰变化自由,晕色变幻莫测,尤其是经过绞扎染色而自然形成的纹理变化和斑斓的晕色效果更是魅力独具,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当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扎染现在已经是美化生活、点缀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其艺术价值也倍受国内外消费者和时装界的追求和青睐。

4: 西藏扎染

西藏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分布与西藏高原上的人们自古兼顾农耕与游牧逐渐形成兼有两种经济生产方式和特点的地域文化。其扎染艺术主要以毛毡和斜纹织物为材料,十字花型图案是其典型的扎染纹样,其风格古朴、淳厚。制作方法是将织物的顶留花纹处捏起,使周围大致形成四条皱纹并折叠,再将其四条折纹处染色。因毛毡和斜纹织物厚,可以染制清晰、明确的十字花型形成雪域高原独具特色的扎染艺术风格。

在山西省灵石县资寿寺三大士殿的罗汉像座物上,绘有毛织类扎染物,其明确的十字花型图案,完全是藏式扎染艺术风格,表明了西藏扎染艺术的辐射范围及影响力。也说明了早在明代以前,十字花型毛毡,毛织物扎染技艺已经相当成熟。

5:新疆扎染

以上各地区的扎染艺术都是“织后扎染”。即是在织好的白色或浅色纺织面料上,进行扎结染色,新疆扎染艺术不同于其他地区,属于“织前扎染”。它是采用古老的扎经染色工艺,现在经纱上进行扎结,染色,再经纬织造,色彩斑斓。它是我国新疆维吾尔族最具特色的丝织品。其最大特点是染经织物,即经丝采用扎染工艺染成彩色之后再织,因此色彩丰富,由浅到深有朦胧的的晕色效果。为了充分体现这种扎染色彩的变化,织造时大多采用经面缎纹和经面斜纹,使纹样与色彩自然融为一体,含蓄而富于变化。它是新疆地区传统的丝织品,需经过抽、拼、捻、扎、染、接、经、光、捶等四十余道工序才能完成,极富民族特色和风情。这种技艺在世界的许多地区已经沿用了几个世纪,直到现在,他还广泛流传于印度、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广大地域。

6:其他地区的扎染艺术

我国除了以上各地区的扎染艺术外,在江苏的南通、贵州等地、也制作使用者风格独特的扎染艺术品。江苏南通是根据大量史料的日本保存、发展的我国唐代绞缬工艺,挖掘、复原了唐代精湛的绞缬技艺。

7:现代扎染与数码艺术

“现代扎染是针对传统扎染、蜡染和蓝印花布这三种传统染色工艺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即在各种纺织面料和成衣上运用现代防染科学技术和各种特殊工艺手法,创造出区别于传统“三染”、工业印染审美特征的具有现代审美意义的平面、立体或单色和多色交融新图形的可产业化的艺术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独特的工艺文化,与传统扎染一样,现代扎染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还在本质上体现出自身反映不同文化背景、传达不同时代气息的特征,具有“笔墨当随时代变化”(石涛语)的开放性特点。那么,在信息化、数字化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数码思维”和“数码行为”成为我们正常“生活方式”的今天,数字化处理技术产生的数码艺术也必然能为现代扎染艺术借鉴,并成为当代设计师创造现代扎染新图形的重要工具和主要设计语言。

数码艺术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产物下的一种新兴艺术门类,反映着强烈的现代文化气息。拉萨尔—新航艺术学院视觉系主任古纳南说:“数码艺术指的是那些运用电脑科技各方面的新发展,尤其是资讯、传播、图像、生物科学等研究成果,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和过程”(这种艺术创作的形式与以往的模式有所改变。它打破了以往单纯设计师创作的模式和思维,能够把电脑科技以及相关的新信息、新技术进行集合,实现了将电脑强大的存储功能、编辑功能和设计师的创意能力组合起来,进行“人机互动”设计的超强功能的整合,进而使设计师最大化地对各种事物、各个学科体系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裂变,产生出陌生惊奇、独具一格、令人难忘和充满未来感的全新视觉形象。

以市场为导向,在相应的载体上创造出新的视觉图案,形成独具创意、适销对路和具有艺术附加值的纺织服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是现代扎染进行产业化艺术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从图案设计的本质来看,图案设计是一种从美学角度对物质的造型、结构、色彩、肌理及装饰纹样所进行的营构或方案设计,有着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特殊属性,在具有装饰性的同时还具有从属性,必须以一定的材料经过一定的工艺加工手段来完成。因此,扎染艺术突破传统、经典工艺和材料的限制,借鉴数码艺术进行现代扎染图案设计,可谓“与时俱进”。它既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又有着很强的应用实践性。

四:扎染的应用:

1:嫁妆:

黄河孕育了古老的中原扎染,北宋年间扎染作坊(当地称为染坊)以遍布市林,民间统称中州扎染。民间所用布料,多用白棉布,只有官府豪门才用丝绸。中州扎染图案丰富,工艺精美,花样独特,写意花草几何图案有象形的贝壳纹以及色深浅不

一、互相渗透、求其综合效果的散化类。在扎染制品中,具有朦胧流动的美感,传递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浪漫意识,体现了中原扎染工艺的精湛技法。扎染品多用于民间姑娘的嫁妆,姑娘出嫁时,多把这些扎染的布料做成衣、裙、被、褥摆在箱柜,橱的上面,由娘嫁人抬着送往婆家,叫作“摆箱”姑娘们用这种方法,一来表现娘家富有,自己心灵手巧;二来寄托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希望。

2: 服饰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服饰时装化的步步升温,使得扎染艺术倍受国内外消费者和时装界的追求和青睐,扎染的图案也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起码有数百种之多,而且各种尺寸大小都有,衍生出扎染包、扎染帽、扎染衣裙等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在现代生活中扎染作为一种高档的工艺形式,被时装工艺广泛的采用,经过设计人员的巧妙构思,采用质地飘柔的天然真丝面料、配色和纹样进行服装创作,使人们感到舒展、流畅,具有独到的民族特色。

扎染普遍应用在丝巾上面。丝巾是现代妇女的一种装饰品,起到美化生活、点缀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台布则是家居装饰的一个品种,丝巾、台布种类繁多,尺寸不一,其色彩艳丽,古朴。新颖,深受国内外友人的欢迎和喜爱。扎染服饰可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全棉汗衫,连衣裙,半裙,上装,裤子,袜子等。花形有自然花纹与定位花形,穿上此装,具有回归自然的感觉。扎染可用在真丝、全棉、化纤、皮革、麻、毛等面料上。件与长度不限,匹料生产不开剪,不破损,使客户任意使用裁剪。

3:其他

现代染料品种丰富,扎染工艺有了多种选择。活性染料可低温操作。分散染料渗透力好,直接染料效果自然。目前扎染已不再限于服饰的运用,有其更广泛的用途,将其用于室内装饰如:壁挂,窗帘,门窗,台布,沙发罩,床罩,枕套等。近年来扎染艺术又被影楼用于婚纱衬景,效果古朴典雅,别具一格。扎染壁挂是扎染产品中提炼出的最高的一种工艺,它溶合了设计师与扎染之间的伟大创造,将所有的技巧与精华表现出来,产生现代艺术——染缬壁挂。在广大民间,扎染门帘、被面等是日常生活必需品,不仅起到空间分隔,御寒保温等作用,更以其淳朴、素雅的艺术个性,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美的感受与美的滋润。折射出朴质民众热爱生活、创造生活、享受生活的情操。

五:扎染工艺流程与制作

(一):扎染的工具与材料:染织物、针和线、染料、染锅、加热炉、搅拌棍、水捅、胶手套、剪刀等。

扎染前期的处理

1、退浆:目的是除支浆料,可用碱液、氧化剂或淀粉酶等药剂加水沸煮布料退浆。用量:药剂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

2、精炼:目的是除去纤维上的天然杂质及残留浆料,右用烧碱加水沸煮。用量:烧碱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

3、漂白:用于除去色素及残留杂质,常用次氯酸钠或氧化氢加水沸煮。用量:漂白剂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另外,丝绸的染前处理是用皂液加碳酸钠加水煮精炼。

4、熨平待用:用电熨斗将漂洗过的布熨平以备描绘图案及捆扎用。扎结的技法

(1)捆扎法:捆扎法是将织物按照预先的设想,或揪起一点,或顺成长条,或做各种折叠处理后,用棉线或麻绳捆扎。

(2)、折叠扎法:是扎染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法,对折后的织物捆扎染色后成为对称的单独图案纹样;一反一正多次折叠后可制成二方连续图案纹样。

(3)、平针缝绞法:平针缝绞法可形成线状纹样,可组成条纹,与可制作花形、叶形。用大针穿线,沿设计好的图案在织物上均匀平缝后拉紧。这是一种方便自由的方法,可充分表现设计者的创作意图。

(4)、卷针缝绞法:利用针与布的卷缝可得到斜线的点状纹样

(5)、打结扎法:打结扎法是将织物作对角、折叠、不同方式折曲后自身打结抽紧,产生阻断染液渗入的作用。打结的方式有:四角打结,斜打结,任意部位打结等。

6)、夹扎法:夹扎法是利用圆形、三角形、六边形木板或竹片、竹夹、竹棍将折叠后的织物夹住,然后用绳捆紧形成防染,夹板之间的织物产生硬直的“冰纹”效果,与折叠扎法相比,黑白效果更分明,且有丰富的色晕。

(7)、折线夹扎法:用屏风折折叠织物,用条状木板斜夹捆扎木板两头,可做成连续图案。

(8)、综合扎法:将捆扎,打结扎,缝绞及夹板等多种技巧综合应用,不同的组合可得到丰富多彩的效果。

扎染的程序

设计图案==上稿-==浸湿==扎花==浸染==-漂洗==整检等七个环节 浸染的方法

1:煮染法的介绍

将扎好的织物放入染锅内沸煮达到高温染色的效果。最常用的是直接染料与酸性染料。直接染料易溶于水,适染棉、麻、人造丝、绢类。酸性染料色彩鲜艳,易于拼色,最适染动物纤维。

2:蒸染法介绍

将扎好的织物先浸泡于染液中染色,然后放入锅内蒸一定时间固色,常用的有缩聚染料。缩聚染料是一种新型的暂深性染料,既可染棉、麻等纤维织物,又可染羊毛、蚕丝等动物纤维。

扎染制作流程图示:

在活动的培训现场,扎染老师做了相关的讲解及示范,与会的领导、老师都受益匪浅,纷纷准备将这一民间艺术通过美术课堂发扬光大。相信,扎染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也必将在庄河地区开出美丽的花朵!

庄河进修学校 范华

202_年5月

扎染作品及活动现场欣赏:

第二篇:扎染(模版)

《扎染》说课稿

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班级:09服z 学号:09222121 姓名:王雅慧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扎染艺术设计课程》第一章的内容《单色扎染创作练习》。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传统的、富有个性的创意工艺品。扎染工艺以其质朴清新、独特的色韵、变幻莫测的神秘感,以及不可完全复制的特点吸引着现代人,古老的扎染工艺重新焕发出永恒的青春。《扎染》共分为5章12节课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学习最基础的单色扎染。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由于学生对扎染了解不多,而劳动技能必须经过亲手实践才能获得直接体验,同时考虑扎染图案的变化首先取决于折叠方法的多样化和扎染完美结合,二者只有完美结合才能达到作品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所以把单色扎染制作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为突出重点,把时间留给学生,我将教师准备的范例一一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操作训练时将连续的操作过程分解成几个关键的技术点,利用制作的课件进行示范,让学生在模仿中寻找变化。通过欣赏,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创新,使学生掌握扎染的折叠方法和捆绑过程。

难点:由于学生是初次扎染操作,心中没数,常常会出现在绑扎棉布时线绳不够紧的情况,从而导致作品图案不能充分表现。因此我以“线绳扎法”作为本课难点。

为了突破难点,教师示范时应特别强调捆绑至什么程度为宜,并要求每位学生绑完每一结都要检查。同时操作过程中加强巡视,做到预防检查工作。

二、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而且乐于动手、动脑、敢于尝试,这就决定了扎染课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重在技能掌握。课中涉及的历史渊源只做简单介绍。

三、目标分析

新课标要求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且使他们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为此,结合本节教材和学生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了解扎染在我国的悠久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2.知识目标:熟悉扎染的过程,掌握单色扎染技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合作能力。

四、教学策略分析

(一)设计理念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劳技课是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提高技术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广阔天地,也是学生体验创造乐趣,锻炼实践能力,追逐快乐童年的美好乐园。在劳技教育中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可以给孩子们开辟一个新的学习天地。

(二)教法选择

劳技课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它既有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1.情境引导法

首先,利用课件导入,让学生直观了解扎染含义及起源(源于少数民族地区)。

然后,在出示板书时利用扎染技法制作的扎染字样及单色扎染字样把学生带入扎染氛围中。

2.演示教学

首先,直观欣赏其他班学生作品,消除学生畏难心理,树立自信心,让学生明白别人能做到的我一定能行。

然后,让学生实际尝试扎染制作。要在短时间内掌握规范操作的全部技能,有效的途径是结合课件教师进行示范操作。在教师操作时不断启发创新思维,让他们在制作时有的放矢,由心中无数逐渐向胸有成竹过渡。

3.分析

劳技课不仅让学生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还要通过探究分析,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创造的源泉和灵感来自实践,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对于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设计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三)学法选择

1.探究式学习

在教学中我只点到为止,没有一一列举如何操作,给学生一个充分的思考空间,尽力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力求根据初三学生的年龄特点启发引导他们发散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避免因过于强调知识的统一性和结论的一致性而禁锢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完成任务的情况下,采用变通、变换、重组等迁移方法进行创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由于是首次制作,同时扎染作品又具有变幻莫测的特点,学生可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尝试、探究,当制作效果显现时可总结尝试经验和

心得。

2.合作式学习

合作精神的培养是劳技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在操作中相互协作配合、相互检查、纠错,以快带慢,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激趣导入

本节课采用情境创设法导入,首先用两幅充满浓郁特色的少数民族扎染课件导出题目“扎染——单色扎染”,让学生感受扎染的魅力。

(二)先知后行

1.基础知识

(1)作品展示:使学生了解扎染原来是一种可以把一块普通棉布变成富有变化的、绚丽多彩的布的技术。

(2)教具展示:通过欣赏让学生明白扎染布的多种用途,它可在许多场合点缀我们的生活。同时提供一个二次创作的启发,为学生由陌生逐渐萌发创作思考提供参考空间。

2.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本节课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操作练习,以掌握扎染过程。我将整个操作过程分成折叠——捆绑——煮染——漂洗——剪开——晾干几个操作程序,用图例(板书)和课件加以强化。对于折叠和捆绑较难的操作环节,则利用示范——模仿法进行教学,让学生逐步掌握操作技能。在组织形式上把全班分成五个小组,操作时每小组围坐,组内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纠错,能力强的学生帮助能力弱的学生,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加强巡视,及时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

3.板书设计

通过直观的板书形式让学生从一开始就了解扎染程序及效果,并为二次创作埋下伏笔。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围绕扎染。为改变以往板书是教师的专利的情况,为体现学生主体性,我在设计板书时给学生留有一片空间,两大块板书整体分成教师和学生两部分。

(三)评价总结

学习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本节课对学生采用多元评价的方法,在内容上既注重学生的操作结果评价,更注重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验的获得、良好态度和创造性思维显现。在评价主体上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组内评价相结合。评价时用发展眼光看问题,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

(四)拓展迁移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不仅要关注怎么做,关键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迁移,举一反三。因此,完成以上学习任务后,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再学习套色扎染和缝扎等相关知识并展示作品,激发学生更大的创作欲望。

第三篇:小学生扎染课程教案(共)

一、教育目标

【常识与技能】了解手艺扎染的意义和艺术特色,把握手艺扎染的进程。

【进程与办法】经过演示解说与学生实习相结合,进一步体会手艺扎染的办法,增强学生的着手与创造才能。

【感爱情绪与价值观】经过学习手艺扎染,进一步了解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培育学生对民间传统技术的酷爱。

二、教育重难点

【教育要点】

把握手艺扎染的扎法和染色技法。

【教育难点】

在体会扎、染根本技法的一同,运用所学办法独立创造一幅著作。

三、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棉布、线、染料、剪刀、手套等

四、教育进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

展现老师身上佩带的一件具有民族特色的饰品,引导同学们调查,测验找出这一饰品。把围巾展现给咱们看,调查并提出疑问,同学们考虑老师身上的围巾和同学们常常戴的围巾有啥不同之处?同学答复老师总结:你们都了解这种印花技艺吗?想不想学呢? 引出课题:让咱们感触一下民间的技术-手艺扎染 活动二:新课教学

(一)直观感知

扎染著作在哪些地方能够寻觅到呢?下面咱们一同来观看一段视频(课件展现)观看文明大百科-白族扎染视频,经过观看视频发现了啥?啥是扎染艺术? 学生答复老师总结:PPT展现扎染:“扎染”是湘西具有特色的纺织染色艺术,早在东晋南北朝时咱们就把“扎染技术”运用到衣裙服装上,距今已有202_年的前史了,手艺扎染发展到今日已形成了共同的文明。是一种陈旧的民间艺术,古时被称为绞染,主要以线、绳的捆与绑来起仿染效果。在咱们现代的生活中也存在很多扎染艺术,下面咱们一同来感触下。

(二)具体剖析

老师手中预备了一些制造好的扎染著作,稍后分发到每个小组手里,同学们能够翻开手中制造好的扎染小制品,仔细调查让猜一猜哪些是用针缝制的,哪些是捆起来的?评论是先扎在染还是先染后扎?学生答复老师总结:咱们刚刚经过剖析手中的小扎染关于他的制造有了一些见地,那么是不是这么制造出来的呢,下面同学们就跟从老师一同来完成一个小扎染吧。

(三)演示解说

制造之前咱们先来认识一下制造扎染的东西。分为根本东西(各种类型的针、顶针、小剪刀、镊子、夹子、电炉或煤气炉、搪瓷盆或不锈钢盆、电熨斗)和必备材料(白棉布或丝绸各种材质的线和绳、直接染料或酸性染料、食盐等)材料预备好,咱们就能够着手制造了。扎染进程:描写图稿——扎结——染色——水洗——拆线——后处理。

活动三:稳固进步 老师布置任务,以自个喜爱的花图画着手制造扎染。学生着手制造,老师巡视教导。制造完毕后进行小组著作展评,把你们小组的扎染著作挂到前边咱们咱们一同来欣赏,找出你们喜爱的著作,也能够说出发现的疑问。老师对于单个著作进行点评,制造了很漂亮的小扎染,能够看出咱们对传统技术的酷爱。

活动四:小结工作

能运用不同的办法制造扎染著作吗,课下能够查阅一下材料下节课与同学一同共享。

五、板书设计

第四篇:扎染讲座稿

幼儿园民间扎染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梅花山庄幼儿园

背景:扎染作品展

幻灯片:呈现讲座中的作品图片、设计图稿等 机位:一个机位,主要拍摄中景、特写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它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也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

一、扎染作品的艺术特色

在扎染过程中,各种捆扎技法的使用与多种染色技术结合,都会使染成的图案纹样多变,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

1.扎染作品色彩或清新朴雅、或绚丽变化,给人以深刻的审美感受。

扎染艺术是我国民间一种特有的印染方法,既可以是单色调的印染,也可以是多色调的套染;色彩富于变化,各有韵味,给人们带来强烈的审美感受。2.扎染作品图案丰富、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不可复制性,能引发创作欲望。

在扎染活动中,由于任意的折叠、捆扎或有序的绞颉组合,均能制作出美丽独特的图案造型,因此只要稍动脑筋,位置、手法等稍加改变,出现的图案都会有所变化,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很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

3.扎染制作工艺多样开放,多利用生活中的简单材料,便于操作。

扎染材料均来源于生活,取材方便,丰富多样。不同的材料,会有不同的扎法;相同的材料,也可以有不同的扎法,因此能激发出创作者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感受创作的快乐。

二、幼儿园民间扎染教学课堂的内涵——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扎染活动能让幼儿在扎染的世界里尽情遨游,与扎染艺术充分对话,不仅能让幼儿了解中国的扎染,感受扎染艺术的魅力,还能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给孩子丰富的审美感受。

扎染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图案新颖独特、色彩绚丽变化,无论单色染还是套色染,均能给幼儿带来强烈的审美感受。2.让孩子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在扎染活动中,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创作,无论怎样捆扎都能出现奇妙的效果,因此能帮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进一步探索与创造的兴趣。3.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提高。

扎染活动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幼儿在扎染过程中,反复的进行折叠、捆扎、搓揉、夹、拆等动作,有助于提高小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4.培养有毅力、坚持完成任务的良好品质。

扎的过程是比较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过程,幼儿要有所思考与设计,要能把想象付诸于操作上„„需要较多的专注与投入,有利于培养耐心、坚持、勇于克服困难等良好品质。

三、幼儿园民间扎染教学内容的选择

(扎染方法丰富多样)扎花,原名扎疙瘩,即在布料选好后,按花纹图案要求,在布料上分别使用撮皱、折叠、翻卷、挤揪等方法,使之成为一定形状,然后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缝合或缠扎,将其扎紧缝严,让布料变成一串串“疙瘩”。扎花是以缝为主、缝扎结合的方法,具有表现范围广泛、刻画细腻、变幻无穷的特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操作经验,我们选择了一些适宜的材料和方法,如包扎法、捆扎法、夹扎法等,便于幼儿操作,获得成功。1.包扎法

包扎法,就是引导幼儿在布料的不同位置包裹一些珠子、纽扣、雪花片等小玩具,用皮筋、线绳等捆扎起来的方法,一般形成会圆形的图案。

在包扎法教学活动中,我们先引导幼儿自由探索,随意包裹,感受出现的花纹以及惊喜和成功的快乐;让幼儿在操作中,发现使用的“珠子”大小不同,出现的花纹大小不同,感受“珠子”本身的凹凸在扎染作品中出现的纹理效果。再引导幼儿探索捆扎位置变化所产生的不同花纹,如太阳形,丰富幼儿的扎染经验,为进一步的探索、学习奠定基础。2.捆扎法

捆扎法,是用线绳、皮筋等在布料的不同部位进行不同方式的捆扎。捆扎方法的不同,出现的花纹也不同,有圆形、直线、斜线或弧形等,容易激发幼儿的探索和创造欲望。3.夹扎法

夹扎法,是运用各种夹板夹住布料进行扎染的方法。染色后一般会形成线性的花纹。

在幼儿的操作中,我们会引导幼儿发现布料折叠的层数越多、越厚,夹得会越紧,染色后的花纹效果会越清晰。同时,在多次操作中,也会引导幼儿感受不同的折叠方法、或夹板的位置不同,都会出现的不同花纹,感受图案变化的乐趣。4.打结扎法

打结扎法,就是运用布料自身,在不同的位置,如四角、中间等进行自打结,一般会形成较宽的花纹。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是布料在染色、浸泡后,会由于膨胀而造成难以拆解的现象,因此我们会建议幼儿局部使用这种方法。5.任意褶皱法

任意褶皱法,就是将布料任意搓揉后再进行捆扎的方法,出现的花纹也是比较随意的,无规律性的。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扎染后的作品一般都会出人意料,让幼儿感受到扎染活动神奇的魅力。

四、幼儿园民间扎染教学活动的设计

扎染活动需要一定的流程,一般需要三个步骤:染前处理——退去织物上常带有浆料、天然杂质等,使染色更加均匀;捆扎染色——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扎染,一般染色时间越长颜色越鲜艳牢固;染后处理——冲洗、拆解、晾晒、熨平。根据扎染活动的特征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扎染教学活动,增强了活动的有效性。1. 目标制定的适宜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核心和灵魂,它直接涉及幼儿的活动过程,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定向作用。在扎染教学中,活动目标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不适宜在目标中含有过多的关键经验。一般根据幼儿的经验基础指向一种扎染技能,这样更易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发挥创造性。2. 内容选择的层次性

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幼儿的认知经验和能力选择相应的内容,有利于有益经验的积累,提升情感体验。在扎染教学中,我们会从比较简单的包扎法入手,再过渡到其他方法的运用。并先让幼儿自由扎,通过自主探索感知花纹出现的位置和原理,初步了解材料、方法和花纹的对应关系。感受花纹出现的惊喜和成功的快乐。再提供多种材料,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组合扎;最后,引导幼儿先设计再扎,事前对自己的扎染图案及出现的位置进行绘图、设计,再选择相应的材料和方法进行扎染。3. 实施方法的多样性

扎染的方法、材料多样,内容丰富,因此教学实施的过程也是多样的,一般要遵循审美性、创造性、活动性、愉悦性及个性化的原则。如,可以通过扎染实物和作品的欣赏,让幼儿获得美的感受,提高审美能力、表现能力的方法;可以通过讨论、对话或教师的直观演示,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思考,获得新的经验和方法;还可以通过自身的探究和操作中,提高扎染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性。

4. 活动评价的有效性

作品欣赏和活动评价是扎染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提升幼儿经验,还能帮助幼儿体验成功,获得自信。评价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在幼儿欣赏自己作品的同时,针对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有目的地展开讨论,提高幼儿扎染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可以围绕幼儿的活动状况进行交流,分享好的、成功的经验,获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使幼儿的潜力在对话、碰撞中得到新生和成长。

五、幼儿民间扎染教学活动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选择布料时,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和经济状况进行选择。低档的可以是白色人棉布,高档的有白色丝绸,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对操作时间的要求,一般使用手帕进行扎染。

2.在染料配置方面,一般选择常见的红、黄、蓝、绿等色。最早人们使用的是植物染料——板蓝根,但是颜色比较单一;而衣物染料就比较鲜艳。成人制作时一般边染边加热,幼儿扎染时要考虑安全因素,一般提前加热再染。

3.在辅助材料收集方面。一般我们会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可替代的材料,将带来的各种材料分类摆放在扎染区域中进行尝试与取舍。

一般辅助材料分为:

 扎的材料——皮筋、绳子、扎带、细铅丝、夹子、针、线等,但各有利弊:皮筋取材方便、有弹性、易捆扎,但拉扯易断、包大点的珠子时皮筋绕不过来而使得捆扎不紧、用皮筋捆扎布的中间一段比较困难;棉线捆扎布的中间比较方便,但要边拉边绕才能捆紧;封口带适于扎比较厚的部分,非常省时省力,但是在染后拆开时比较困难,夹子要在最后使用„„

 夹的材料——要选择长的、比较平整,有韧性,能夹得紧的材料,可用短板、小棒、竹筷等替代。 包裹的材料——可选择生活、游戏中各种形状的小玩具、珠子等。有凹凸感的物品更能使作品上的花纹产生不一样的纹理效果。

幼儿扎染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创新性地开展生动、有趣的扎染活动,就能让更多的孩子接触和喜爱我们中国的美丽的民间扎染艺术。

第五篇:《扎染》教案

《扎染》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了解扎染图案的特点和掌握一般的扎染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扎染图案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 制作一件图案新颖,美观的扎染图案工艺品。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课题

1、(教师身穿扎染图案的衣裙步入教室),今天教师的打扮美不美?(学生回答:美)

2、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些美丽的图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

3、教师讲解:扎染是一种古老的纺织染色工艺,主要盛行于我们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如云南、贵州等地。它是用线、绳对织物进行紧固结系、捆挷、缝扎,然后放进染液中进行煮染,由于扎结的外力作用,使得织物染色不匀拆除扎线洗去浮色后,织物上即可显现奇特的彩色花纹。其作品色彩朴实,自然大方,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4、板书课题:扎染图案。

二、新授扎染的方法和步骤

1、捆扎:将白布从中间提起,然后把下方四周的布握拢,再用绳子打活结。

2、染色:将捆扎好的白布放进彩色水中浸染,注意要浸透。

3、展开:将浸透的布拧干,松开捆扎的绳子,展现布上的纹样。

4、学生欣赏范作1、2、3,并说出这些扎染图案是采用什么捆扎方法制作出来的(学生回答)小结:

1、将白布交替正、反折叠,然后用线绳分段扎紧可得到条形边疆花纹,如图1

2、将白布对白、再对折,以折点为顶点,在其下部用线绳绕绑缚,染色后可得到放射状方形或菱形花纹如图2

3、把白布的四角分四次折叠成折扇样再扎,染色后产生扇形般的放射图案如图3。

三、学生作业

扎染课程培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