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汽车维修质量与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改革(范文大全)
编辑:浅语风铃 识别码:24-1136498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12 19:41: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汽车维修质量与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改革

汽车维修质量与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改革

汽车维修质量与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改革

摘要:影响汽车维修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是修理工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这两方面的因素与汽修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才能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就当今中职教学现状提出几点改革意见和要求。

关键词:维修质量,专业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质量。汽车维修业是伴随我国汽车工业和道路运输业发展起来的服务行业,是维持或恢复车辆完好技术状况的保障,也是道路运输业正常运行的条件。随着现代汽车制造技术和道路运输业的发展以及汽车快速进入家庭,我国汽车维修业与社会生产、人民群众生活的密切度与日俱增,汽车维修服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汽车维修业提供了新的需求和发展机遇。同时,随着汽车技术不断向高端、精密的方向发展,对汽车维修行业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保证汽车维修质量能够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准,国家相关部门以及汽车行业制定了许多标准和制度。建立了“预防为主、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汽车维修制度,实行企业自律和行业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质量控制方式,并且开发、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汽保设备、工具。然而,要保证汽车的维修质量,最重要的依然是人的因素,汽车修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是保证汽车维修质量的最重要的软件。近年来,随着汽车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汽车职业教育中的中等职业学校担负着为汽车维修业输送一线修理工和技术人员的任务。越来越多的中职毕业生投身到这一行业,如何将中职学生培养成具备相当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合格的毕业生,是当前中职学校教育和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汽车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

1、要有扎实的汽车构造知识

汽车构造是从事汽车维修的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构造知识缺乏,就无法进行汽车故障诊断,维修时就会具有极大的盲目性,造成维修失误,导致维修质量下降。

2、要有汽车新结构、新技术的知识

汽车技术在不断进步与发展,汽车的新结构、新技术应用日益广泛。近年来,燃油电子喷射系统、自动变速器、ABS制动系统、以及各种液压、电子调节控制系统等,已普遍装配国产汽车,这就对汽车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维修人员如果对这些系统的结构、类型、性能、控制原理、各部件在汽车上的安装位置及相互关系不清楚,又缺乏相应的电子电路检测知识,就会无从着手,盲目操作易使这些系统元器件损坏,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要有规范使用设备和工具的能力

只有正确规范的使用各种检测维修设备、工具,才能减轻劳动强度,缩短维修工时,提高维修质量。修理工如果缺乏设备和计量器具的使用知识,就不能对使用的设备和器具及时进行调整与检修,使诊断失准、检测失真,造成误工、返工,使维修成本上升,甚至由于不规范的使用而导致设备和工具的损坏。对于新型汽车维修设备,更需要有熟练的操作使用技能和调整维修及结构知识,否则,就不能发挥先进设备的优越性及其最大潜在能力。维修工必须要有熟练运用设备和仪器的能力,养成规范使用设备和工具的习惯,才能提高维修效率,保证维修质量。

4、要有较强的清洁意识

清洁意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干净、清新、整洁的概括,它对生产有很大的能动指导作用。现代维修企业已经提出了5S的管理理念,意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个方面。汽车是一种复杂精密的机器,它的许多零部件总成对工作环境和工作介质有很高的清洁度要求。如果清洁度不够,还会使检测和维修失误,造成维修质量差,维修成本增加。汽车维修作业中的清洁意识,是指要认识到场地清洁、工具清洁、机件清洁、着装清洁与使用设备、量具、仪表检测汽车故障、各种参数、间隙配合是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5、要有创新能力

汽车维修是一项体力劳动与智力劳动相结合的工作,如何解脱体力型工作使之转化为智力型工作,要求维修人员必须有一定的创新能力。面对繁重而复杂的维修项目,要善于动脑筋,禁止采取粗暴操作行为和不规范的作业方式来维修,要有逻辑思维、推理判断能力。在判断汽车故障时,要根据故障现象系统地进行逻辑思维,推理分析,禁止盲目拆检。要能根据所积累的经验,设计、制作简单实用的维修工具,帮助解决和克服在维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能合理安排维修作业程序,提出维修方案,改进修理技术,并能将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技术知识,逐步条理化、理论化,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富于创造性的劳动是一个优秀维修工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6、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要求质量监控与技术人员既要有广搏的知识,又要有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否则质量与技术指导便是一句空话。现场质量监控与技术人员要对维修工所遇到的意外故障或较难解决的技术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决策,迅速将问题在现场解决。质量监控与技术人员还要根据生产现场多变的情况研究分析工序,清除不利因素,编制合理的工艺规程,提供最佳的维修工艺,帮助维修工提高维修技巧,完善维修过程,提高维修质量。针对以上这些专业素质要求,中职学校怎样才能培养出具备或者具备这些素质潜力的人才呢?

1、更新专业教材,优化教学结构,更新实习教学设备,使之符合现代汽车技术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中职学校中,除少数学校外,仍有许多学校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教材落后,实习设备陈旧等情况,有的甚至不具备完整的教学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很难说能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唯有以主流的汽车技术为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设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确立培养目标,听取有关意见和建议,把握企业需求及其变化,才能跟上汽车技术的发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2、根据学生的实际素质水平,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在中职学校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文化素质教差,厌学等现象。在教学中采用实物教学、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如果没有实物,或者不方便采用实物,可以在多媒体教学中采用零件、总成的各种图片,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对具体的东西接受能力较强,过多的理论和讲述则效果较差。

3、对于不同素质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而不是一刀切。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在一个班里基本可以将学生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优秀、好学的学生,他们文化素质不错,对本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其次是较差的学生,他们文化素质较差,但对本专业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只是因为底子较差而导致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最后是所谓的差学生,文化素质差,对本专业兴趣不高,成天混日子。作为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一刀切采用一个教学目标,势必会导致另外两部分人教学效果较差。在教学中应该针对这三种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和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使不同的学生得以不同的提高。比如,较差的学生一般都喜欢拆装,他们对于过多的理论教学都比较茫然,那么通过实物教学和恰当的多媒体教学,或者在实习中给予理论讲解,则效果较好。对于混日子的学生,则需要严加管理,在其能力的基础上,让他们完成适当的操作科目,通过反复动手操作,使其在操作中掌握相应的技术知识。对于优秀的学生则要重点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加大校内实训力度,进行校企合作。

中职的学生普遍对动手拆装有着浓厚的兴趣。针对这个特点,教学中要大力采用实训教学、实践与理论一体化教学等教学方式。通过在校内实习,巩固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对于较差的学生则是通过动手来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实习中,要严格要求按照操作规范、技术规范来进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扎实的基本功,实习绝不仅仅是拆拆装装,只有融入技术规范的要求,给学生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才能达到教学的事半功倍。近两年的全国汽车维修技能大赛,为操作规范、注重细节的维修习惯给各学校树立了典范。学校教育中,许多学校忽视了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一些看似简单的基本功,教师认为学生肯定会而没有教,学生认为很简单也没有认真琢磨、学习,往往到了企业以后却是用得最多的。然而掌握了基本功再学什么新技术都会得心应手、举一反三,这些基本功恰恰是培养一名合格维修人员的基本要素,而实训教学则是培养基本功的最佳方式。

好的实训教学不仅可以带动理论教学、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而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融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为一体的学习,要求学生手脑并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学生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因此,实训教学也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促进其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复合型的应用技术人才,校企合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运行模式。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职学校汽车专业要想能跟得上汽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求,校企合作是一条很有效的途径。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实践教育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校企合作还是一种能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有益机制,既促进了学校教学的发展,又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校企合作通过学校与企业间的交流,在生产实践中帮助学生把学到的书本知识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实现“订单式”培养,增强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学生在企业参加实习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学习到最新的汽修专业技术,了解到企业的文化理念,同时也提供了学生和社会人员、企业人员、客户等的交流机会,增强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是学生在学校很难做到的。

5、加强中职学校专业技术教师的培养是现阶段必须快速解决的重要问题。

师资队伍水平不高是中职学校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教师需要“补课”,需要参加实训。专业教师需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掌握新技能,半路改行的教师更是需要学习汽车专业的专业知识,锻炼自己的实践水平。现在国家正在制定相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标准和实行培训计划,以期将我国的职业师资力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以满足各行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除此之外,各学校还需要“请进来”,与当地维修业相互交流,把行业专家请进来为教师讲课,与专业教师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聘请维修企业人员加入教师队伍,增强教师专业实操能力。还必须要“送出去”,把每一位专业教师送到汽车维修企业,学习企业的先进管理制度;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水平;了解现在企业需要哪方面的工作人员及熟悉各岗位的工作流程,将其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坚持完善“请进来,送出去”,培养出学校需要的“台上会讲、台下能干”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将“双师型”的要求落到实处,而不是有那一张技能卡片就可以了。

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教师之间轮岗互动也是一件较好的方式。在一些成功办学的学校,不同专业教师所带的课程互相交叉,避免了一个教师总是代一门课,教师的全面授课,意味着教师对本专业全部课程的精通。教师的能力也就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二、汽车维修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一个企业选用人才时最看重的一个方面,勤奋、敬业、忠诚、自信、合作和学习,这是许多企业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到,这几条里面,绝大多数涉及到了道德因素。笔者所认识的一个某品牌4S店的老总,宁可每年从职业学校选择没有维修经验的中职毕业生,也不愿去社会上招聘那些“经验丰富”的修理工,因为,学生相对而言,没有沾染那些修理行业里的不良习惯,他的职业道德品质相对而言也处于一个较好的状态。在选择学生时,他首先考虑道德品质,其次才是学习成绩,当然,每次当录用到品学兼优的学生时,他会非常高兴。但是,道德品质差的学生,即使学习成绩再好,企业也不会要。

汽车维修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有其特殊性,要求从业人员细致且极具责任心。一方面,维修涉及人员和车辆的安全问题,修得不好、修得马虎就可能会出事故。现代汽车制造越来越精密,技术越来越先进,在维护修理时任何一个细小的方面没有注意到,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现代企业信誉就是生命,维修人员不能因为车主不懂就糊弄他,简单的毛病说成是大毛病,用劣质产品冒充正规产品。现代汽车生产厂家对车辆的维护维修的要求已经达到了“呵护”的地步,要求旗下的各销售、维修企业实行一整套严格完善的管理、服务制度,最终目的是要让客户的车辆在自己这里得到细致的爱护。保证客户能够得到一流的服务,车辆得到一流的维护。这就要求汽车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保证相应的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毒品”。企业是把“德”看做第一位的,企业选择人才都把“德”作为第一要素,但我们的教育当中却偏偏忽视了它。如何让学生满足企业的要求,如何让学生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良好的道德规范,从而在就业后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摆在所有职业学校面前的一个课题。

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应注意以下两点:

1、职业学校必须改变以往只培训知识技能忽视道德修养培养的情况,不但要开设“职业道德”的课程,而且必须在全部的教学环节中,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训练。道德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领域,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道德的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点滴培养出来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2、加强教师道德素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言传身教,循循善诱,从点滴小事做起,以自己的行为为榜样,从而才能影响学生,引导他们具备优秀的品质。这就要求我们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加强师德建设,教师的道德水准决定了学生的道德水平,教师的言行影响学生日后的言行。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制度建设,最大限度的避免由于教师个人的因素影响学生的品德修养。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维修企业已经很少从社会公开招聘从业人员,转而将招聘注意力转到职业学校方面。随着大量职业学校学生进入维修企业,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已经逐渐的对企业维修质量有了影响。因此,改革目前不良的职业教育环节和问题,不但是学校的生存问题也是事关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汽车中等职业学校只有从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两方面着手改进教学体系、实训环节、加强教师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出企业欢迎,社会需要的优良技能型人才,维修企业的维修质量才能得以健康向上的发展,汽车中等职业学校也才能真正的得以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汽车维修行业人力资源需求及对职业教育要求的研究报告》

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汽车运用与维修学科委员会

202_-7 [2]《汽车维修业职业培训的现状及改革初探》

甘肃省运管局运输管理处

202_-6 [3] 赵新 《汽车行业人才教育与培训的现状分析》 202_-12 [4] 齐连生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202_-8

[5]《GBT 21338-202_ 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从业资格条件》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2_-10-1 [6]《JTT 698-202_ 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技术要求》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2_-3

第二篇: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摘 要:中职汽修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中职教育,要提高汽修专业的教学效果,深化汽修专业的影响力,就必须对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文章就中职汽修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教材体系建设、硬件设施建设、技能大赛等进行了改革探索。

关键词:汽修专业;教学改革;技能大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2_)15-022-01

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是职业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汽车数量不断增长,汽车维修技术也需不断提高。社会对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也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中职学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是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为了满足培养维修人才的需要,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必须对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

一、提高教师素质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发展必须要具备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汽修专业的教学内容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客观上决定了本专业的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但是目前本校的教师大多从普通师范院校直接毕业的,或者从其它普通中学直接调来的,教师基本上很少直接参与维修实践活动、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实际动手能力很差。因此,必须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来促进汽修专业的发展。

首先,学校鼓励一些有培养前途的教师去高校进修培训或下汽车修理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或参加国培,来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其次,学校积极引进有企业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师或工程师来讲一些与汽车修理关系密切的内容,让学生熟练掌握现代汽车维修技术。再次,学校鼓励教师多进行科研活动。从事一线教学的专业教师写出高水平的论文,学校对教师进行科研奖励,这样科研与教学互相促进,有效地提高了本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教材体系的改革

汽修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与汽车产业的发展相符合,要重点开发技术型课程。汽车的发展水平决定课程内容的设置,学校以当前最具流行的车型为典型,更新教材,加强对校本教材的编写,课程设置也及时进行调整。汽修专业通用教材内容看似完整全面,但是理论太深奥,可操作性不强,学生基础差,学不懂,也不愿意去钻研。因此,这套教材并不能满足培养技术工人的目标要求。学校指导教师在分析研究市场和学生基本水平的基础上,把教材内容精简和修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材编写图文并茂、一目了然,由浅入深、简单明了,提高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模块化教学设计,既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又适当降低了理论教学的难度,提高了教学效率。以理论为指导,训练实际操作技能,学生能学懂、有收获。让学生掌握了最基本、最常用的知识技能,并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去解决修理问题。

三、提高硬件设施建设

在汽修专业的教学中,不仅要有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还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设施。学校在汽修专业中,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及精力,学校配有汽修教学信息化所要具备的各种设施,充分发挥出新科技、新技术在汽修教学中的作用,教师也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学校从自实际出发,以优秀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的修理人才。理论知识与汽修实际操作相结合,学校教育出了真正具备实力的汽修人才,小班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校资金以及设备的使用率。另外学校还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加大挖掘社会上的可用资源。学校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尤其是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有效地利用了企业的设备资源。

四、以技能大赛推动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

技能大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大赛点亮了学生的人生,成就了学生的未来。中等职业学校中有许多学生是在中考不理想的情况下才选择在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学习习惯差,学习没有积极性,在他们看不到自己前途情况下,往往厌学情绪会更加严重。让学生通过参加技能大赛来崭露头角,只要在省级或国家级大赛中拿到奖项的同学,就有机会免试上大学,结果和从普通高中考入大学的途径是一样的。这样他们会认识到只要努力在职业高中同样可以获得成功。因此,技能大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备赛的过程,就是努力学习的过程,在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合作帮助下,很多学生都希望有机会参加技能大赛,来巩固学生的知识技能,学生们通过技能大赛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和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整个校园中形成每位同学都努力学习技术的良好氛围。这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氛围支持,学生学习热情高,就能学好。

每年一度的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不仅让学生真实的模拟企业实际操作,还吸引了大批企业的深度参,为学校与企业之间搭建了一座展示与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向企业和社会展示了学校的办学实力,让学生有展示技能的机会,让企业更加了解学生,让更多的学生愿意到本校来学习。中职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也从大赛设备的购置进行深化和拓展。如我校和知名4S店联合开发研制教学设备,就教材开发、精品课程录制、技能鉴定等方面进行合作。“实习基地模式是实践教学模式中重要的一种模式。”【1】双方共同建立汽车运用技术实训基地,使企业成为学校顶岗实习的基地,学校也成为公司的招聘基地。因此,技能大赛提升了学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有力的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结束语

总之,实践教学的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教学改革不是孤立进行的,因此,学校和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把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特点相结合,对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地进行优化改革,努力创造符合中职汽修专业自身发展需要的实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沈广山.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价值工程》.202_年20期.[2] 高银桥.浅谈高职汽修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与选择.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_年第9卷第4期.

第三篇: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目标

汽修专业教学目标

本专业培养从事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检修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汽车生产技术管理及汽车营销与售后服务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让更多的学生在学校接受先进、规范的汽车维修与检测职业教育全套课程。培养优秀的汽车技师类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第四篇:中职学校汽修专业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的探索

摘要:本文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最主要的一些专业课程,从传统教学方法、实验存在的一些弊病出发,对“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改革,“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进行了一些探索,为其他专业开展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模块式一体化 双师型 教学方法改革

一、前言

“汽车构造”、“汽车修理”和“汽车维护与故障排除”是技校汽车修理专业最主要的专业课程,在多年的教学安排中,通常采用将三门课程独立设置,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开进行的传统教法,近年来,我校对汽车维修专业也不断地进行了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探索改革,经过教学上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发现了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就此,我想谈一谈自己对“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方面的一些想法体会。

二、传统教法的弊端及原因分析

1、传统教法的存在问题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面积的扩招,从质量上来看,学生文化成绩相对较低,理论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缺乏空间想象力,普遍感到困难。尽管加强了直观教学,但对汽车零件的空间形体、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装配关系及传动关系、工作原理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学“修理工艺”时,死记硬背、似懂非懂。学“排故”时,缺乏思路、摸不着头脑、枯

燥乏味。学生普遍感到“专业技术理论”难学易忘,厌学心理普遍,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进入修理技能形成的实习教学阶段,虽较感兴趣,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遗忘甚多,往往限于模仿性的操作训练,而无法触类旁通,形成系统技能。

由于理论和实习教学的各个阶段认识方法单调,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学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能力难以得到很好培养。

2、专业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安排时间跨度大。

同一个汽车部件总成(如传动系中的主减速器总成)的“构造”、“修理工艺”、“故障排除”教学时间为两个学期,学生对某一部件成结构的认识是断续、分散的。整体认识不清楚、理解不透彻,学习难以深入。而且,人为地将教学分为理论与实习两部分。教学上自成体系,互不干涉,各有一套人马。专业技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段实施,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各负其责,造成了相互脱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各自为阵”和“相互推诿”的现象,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不到协调,教学内容不能合理统筹。

3、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容易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利于造就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习的复合型专业教师队伍。

三、“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思路的探索

针对以上问题,我在“模块式一体化”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具体做

法是:

1、建设实训基地

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技能高手,学校就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这两个基地都是实现“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重要的物质条件。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我校拥有使用面积为1500多平方米的汽车实训中心,包括汽车检测中心、发动机实训室、底盘实训室、汽车电器和新技术实训室、整车拆装与修理实训室和多媒体专业教室。另外,我们还开发了十多个校外实习基地,给“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2、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推行“一体化”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我们采用“送出去,引进来”的方法,“一方面将教师定期送到相关的企业进行专门的培训, 不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不断地从生产第一线引进高水平的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职或兼职教师”,以充分保证“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挑选有较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教学模块主持人,将理论指导与技能训练的教学任务融为一体。

3、准备教材

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 组织一大批有丰富经验的教师, 将汽车维修人员必备能力按其能力形成的先后为基准进行归纳和整理, 并参阅交通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有关汽车维修人员能力标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编写了“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用教材, 并开发了“汽车构造”等一系列多媒体课件, 为开展“一体化”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保证教学改革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我们开展了广泛的社会调查, 进行了严格的专题讨论,成立了“专业改革和建设指导委员会”, 建立了广泛的社会参与体系。这些工作都为开展“一体化”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4、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

首先,参阅交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有关汽车维修人员能力标准, 本着独立性、系统性、完整性的原则进行项目开发, 开发出一系列独立的教学与训练模块。

其次,按知识模块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 完成该模块的学习后进行轮换。每个模块的训练步骤包括:

1)明确学习和训练目的与要求;

2)掌握进行该模块实际操作的一些工具和量具的使用方法;

3)在整车上找到该模块(系统)所包括的零部件,了解系统的组成;

4)配合多媒体课件和理论指导,拆装各零部件, 学习其结构;

5)配合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台的演示,学习系统工作原理;

6)由教师设置不同的故障,学习对该系统进行故障诊断的方法;

7)根据故障现象,拆下相关零部件,进行修理作业(排除故障),掌握修理工艺;

8)完成训练日志,开展专题讨论,进行总结;

9)进行考核(改变车型,由教师设置故障,学生独立分析,查找资料,完成故障诊断与修理的全部操作)。

学生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后,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操作,检验学习效果,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

四、“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启示

两年多的“模块式一体化”教学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认为:

1、“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法可使技能操作训练与专业理论相对应,紧密衔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理性与感性的同步认识;使学生有较多机会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反复对照、理解;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反复交叉,内容不断更新,学生有新鲜感,理论指导下的技能训练,能使学生感觉学到了实在的本领,自信心增强,技能形成进程加快。

2、“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增加了师生的直接接触,教师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程度,有利于切合实际地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加以指导,因材施教。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专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取长补短,使自身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都得到提高,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

3、要进一步推行“模块式一体化”教学,需抓紧以下三个方面工作:“双师型”教师目前紧缺,所以必须加强现有专业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现有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从“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出发,对现行的教学计划、大纲、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修改;目前缺乏与“模

块式一体化”教学相配套的教材,必须尽快组织编写出适合“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教材。

参考文献:

[1 ]《职业教育课程》,徐国庆,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_

[2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 ]《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改革,推动职高教育健康发展》,李志宏,中国高教研究,202_

[4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_

[5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刘兰明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_

第五篇: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

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名称: 汽车运用与维修

二、入学资格:

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

三、学习年限: 3年

四、培养目标:

面向汽车维修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了解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状况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员。

五、职业领域 :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汽车维修企业从事汽车发动机维修、底盘维修、汽车电气维修和汽车外形整修等各类汽车维修工作;也可以从事汽车零配件管理、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汽车及配件销售等工作。

六、专业培养规格

1、基本素质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服务意识,诚实守信,有良好平衡心,在工作中善于思索,勇于创新。

(2)掌握人际交往与沟通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沟通及协作能力;(3)树立环保、节能、安全等意识,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4)具有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适应职业变化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5)具有较坚实的本专业知识基础。

(6)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

(7)具有适应岗位需要的体能。(8)具有计算机控制及操作能力。

2、专业技能与知识

本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以下专业知识和技能。(1)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材料、电工和电子、液压技术等基本知识;

(3)具有读图和制图基本知识,能够识读一般装配图、绘制简单零件图和进行零件测量;

(4)具有汽车构造、使用性能、检测、维护、修理和汽车驾驶的知识和技能;

(5)掌握汽车维修企业1~2个工作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基本技能,并具有初步经验,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本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以下从业技能

(1)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过程,具有初步的企业生产经验;(2)能够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技术问题(如诊断、检测等),具有初步的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估能力;(3)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的专业外文技术资料;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5)具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以及汽车维修等法规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3、职业资格证书

(1)通过劳动部门汽车维修工技能考核,取得相应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2)通过车管部门汽车驾驶技能考核,取得相应的驾驶资格证书。(3)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维修电工/中级

(4)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电工作业操作与维修上岗证。

七、课程及教学计划安排

(一)公共基础课程

德育课、文化课、体育课和其他课程

(二)公共专业课程

汽车机械制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控系统实训、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

汽车维修质量与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改革(范文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