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北京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分析——王建平[推荐]
编辑:倾听心灵 识别码:24-1022986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05 01:04:2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北京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分析——王建平[推荐]

北京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分析

瀛海二小

王建平

本次教材分析,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课标要求

二、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

三、本册教材的特点

四、立体式整合教材

五、教学评价

六、教学建议

七、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一、课标要求:

(一)、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挥个性,培养创新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地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3.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发挥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 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书写。

7.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二)、阶段目标 识字与写字:

1.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3.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4.学会汉语拼音。5.学习独立识字。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3.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交流。4.诵读儿歌、儿童诗和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5.认识常用的标点符号。

6.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感兴趣的情节。4.能比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述感兴趣的见闻。5.与别人交谈,态度大方,有礼貌。6.有表达的自信心。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

二、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共有8项内容: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练一练、口语交际、选读课文、语文趣味活动材料。

1、“入学教育”

这部分安排了两幅图,一幅是“我上学了”,别一幅是“愉快的生活,美好的理想”,画面上留有“对话框”。力求使“入学教育”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2、“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安排在识字之前,发挥它“帮助识字”的功能,这部分知识分三大部分,分别是 “声母、韵母混合单元”、“声母单元”、“韵母单元”。

这部分共有14课,3个练一练,教材以字母的发音部分和方法为编排依据,分为3个单元。第一单元为声母和韵母的混合单元,学习6个单韵母、6个复韵母和8个声母,并开始练习拼读;第二单元为声母单元,继续学习拼读,并学习整体认读;第三单元为韵母单元,学习复韵母,进一步扩大拼读范围。

3、识字

识字分为“识字

(一)”和“识字

(二)”两个单元,每个单元6课。其中,识字

(一)中的《数星星》和《田野里,丰收忙》属于读韵文识字;《日月水火》和《山石土田人》属于看图识字;《上对下》和《多对少》则属于对子识字。识字

(二)中的《木禾米竹》和《口耳目舌》是看图识字;《关心大自然》、《昨天、今天和明天》是字族识字;《云儿见它让路》、《十个朋友》属于猜谜识字。

4、课文部分

共选编了26篇课文,其中精读的20篇,选读课文6篇。这20 篇精读课文又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属于学校生活的有5篇,第二单元是侧重家庭生活的有5篇,第三单元侧重于自然的有5篇,第四单元侧重于环保与科学的有5篇。“学校生活”:

《我们的学校》、《升国旗》、《我们多快乐》、《小彩笔》、《寻找秋天》

“家”:

《客人到我家》、《共同的家》、《笑声回来了》、《奶奶笑了》、《老山羊当医生》,“爱护动、植物,热爱大自然”:

《鹅》、《问小草,问小花》、《小小的船》、《小老虎的狗妈妈》、《它是谁》

“环保与科学”:

《爷爷和小树》、《遥控星星》、《冬天里的大菜棚》、《能干的保姆》、《脚印》

5、课文单元:这一部分里包括了课例、练一练和口语交际

6、语文趣味活动

这一部分共包括“说词语比赛”、“绕口令”、“编故事”、“说谜语,猜谜语”、“听笑话,讲笑话”。

三、本册教材的特点1、2、3、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开展教学。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形式多变,结构灵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4、5、6、改进了课文内容的编排,促进学生不同方式的学习。改进“练一练”的形式,丰富“练一练”的内容。教材内容、分量安排适度,课后练习少而精。

四、立体式整合教材

我们一至六年级的十二册教材中包含了很多专题。总的来说,含以下专题,分别是:

故事、生活、名人、观察、动物、了解大自然、爱、动脑思考、文化艺术、四季、爱护环境、科技。

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家”就属于这十二个专题中“爱”的专题里面,关爱这一小的专题。除此以外还有,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关爱他,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奉献与关爱,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献出我们的家,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可贵的亲情友情,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人间真情,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父母之爱。

其实,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还是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都是要从我们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们这种爱的情感,对他们进行感恩的教育。

一至六年级总的文体具体来说:记叙文202篇、诗歌83篇、散文58篇、故事50篇、说明文10篇。其中诗歌还包括古代诗歌40篇、现代诗歌43篇;故事还包括童话故事36篇、审议故事10篇、神话故事4篇。

五、教学评价

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班里的所有同学分成十个小组,每 个小组里有组长和副组长。课上每个小组都会有机会参与讨论、交流、或展示汇报。对他们的表现一一进行评价。每天进行总结,每周五进行小结,每周一利用升旗时间对评出的周冠军进行表彰。每个月初会对月冠军进行表彰,同是满足他们一个不用花钱的愿望。

每个学期我们都要对孩子们学习的知识进行质量监测。质量监测点:

1、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会拼读。

2、义3、4、5、6、7、8、学习用铅笔写字

了解字词句的意思,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朗读课文 能用指定词语说一句话 认真听别人讲话,了解基本内容 初步学习观察简单图画、事物的方法 认识常用汉字321个,会写123个。初步体会汉字音、形、通过这些监测点,来检测一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建议

以汉语拼音、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这四个方面为例,谈一谈教学建议:

1、汉语拼音:

把握好教学要求;充分利用插图;在练习中掌握发音和拼读; 寓教于游戏。

2、识字与写字:

语境中识生字;注重教方法,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了解字理、字源,上出有文化底蕴的语文课;鼓励生活中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3、阅读教学

突出词语教学的同时,还是突出低年级的特点:识字和朗读;突出句子教学。

4、口语交际

本册教材中共安排了9次口语交际。这9次口语交际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由易到难。但是单凭这9次口语交际就想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效果还是不是很明显。所以,我们可以进行:一日班长总结、讲故事、演课本剧、每日一练、口述见闻、工作汇报等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七、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班里开设“分享阅读小说吧”。只要一有时间,学生们就会来这里拿书看,这里的书都是由老师和同学从自家带来年。同学之间互相传阅。这样大大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拓展了孩子们的识字量。

著名的教育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我也期待着我能用自己的智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点燃孩子们学习的“火焰”,谢谢各位老师的倾听!

第二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册教材分析

我市小学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共一至四册,供三到六年级的学生使用,一册使用一学年,小学一、二年级就没有信息技术教材,因此大多数学校的一、二年级没有开设这门学科,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也是使用自编教材在上课。我们学校一、二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就是使用自编教材在上课。一年级上期教材共15课,由于学生年龄小,安排单一的内容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设计的内容有计算机的初步认识、有玩纸牌游戏、有画图及对图片的编辑等,重点是训练学生对鼠标的操作和对画图工具的认识,以及对图片的简单处理,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就能很容易达到对鼠标键盘操作,比如鼠标的操作,单击、双击、指向、移动、拖动等就是通过玩纸牌游戏来实现的,画图,是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内容,学生在对鼠标操作的进一步熟悉巩固加深的同时又轻松的学到了画画的基本技能。

第三篇:第一册教材分析1

第 一 册 教 材 分 析

一、全册教材分析

(一)编写特点

1、体现整套教材的编写思路

 题材的多样性与趣味性  内容的基础性与综合性  作业形式的选择性

 思维的发散性与表现的创造性  学习方式的探究性与合作性

2、整套教材的知识体系

 欣赏系列:《卡通明星总动员》《妈妈和孩子》  手工系列:《让大家认识我》《剪剪撕撕贴贴》《五彩路》《让我的飞机上蓝天》《多彩的拉花》《神奇的小厨师》《漂亮的建筑》  设计系列:《花点心》《泥巴真听话》《美丽的天空》《巧用纸餐盘》  绘画系列:《卡谁涂得更好看》《滚动乐园》《谁画的鱼最大》《画汽车》

《大家一起画》

(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根据多元只能理论、灵活运用教学模式

2、紧紧把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3、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4、重视创新思维

5、在体现本学科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跨学科融合

二、阶段目标: 造型,表现: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

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设计,应用:观察身边的用品,初步了解形状与用途的关系。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和制作活动的乐趣。欣赏,评述:观赏自然景物和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感受。4 综合,探究: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或阻造型游戏与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相结合的方 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和展示。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我还没有接触到,所以对他们的了解可以说是零,但从对新一年级学生的美术技能技法的培养方面来说主要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训练: 1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1)学会观察,画画选取的内容统统都来自于生活,所以学会观察非常的重要,课上要学会在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对要画的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做个有心的孩子,随时都可以进行必要的观察和记忆,为创作美术作品做铺垫.(2)大胆创作,在绘画中,画得好或画得不好是因每个孩子的能力不同而决定的,但是,积极创作、大胆想象应该是每个孩子在作业中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手段努力调动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创作的态度,做到多鼓励,多表扬,多发现优点,让孩子们在肯定的话语中大胆创作.(3)积极完成作业,美术作业的完成原则主要是以学校内完成为主,一般一幅画按两节美术课的时间完成,第一节课主要是打铅笔底稿,第二节课勾边、上色,如果绘画的内容比较复杂可以适当的增加课时来完成,作业时要认真,抓紧时间,不拖拉,有问题时及时找老师解决,作业原则上不回家完成.1(4)平时要注意多检查美术用具的使用效果,笔水不足的要补充笔水,无法补水的要及时更换新笔„„

(5)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说话不做小动作,积极动脑思考。

2训练美术技能技法,构图的大小,线条的流畅,造型的能力„„教师要多巡视,多发现,多指导。

四、教学策略:

要想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首先,就是要备好每一节课;其次,在教学中不能急,要强调耐心和细心,不行就一笔一笔的练;另外,要突出能力强同学色优势,采取一帮一的形式,以生帮生;最后,加强评价的优势,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

(一)贯彻主体主导原则

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为创造性而教”为导向设法培养学生“为创造性而学”的意识。

在教学环境的设计上,安排学生在美术教室内按小组坐,营造一种平等融洽、轻松愉快的气氛,满足学生的需要,力求让学生在活动的乐趣中学习知识,增强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体现求异求新原则 创造的本质就是求新,“新”就是“异”。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必须从求异意识开始。美的欣赏和创造都离不开想象,美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培养人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人在大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作为一种能力,它是创造性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创造才能、本质力量的体现。想象力的训练,是有效促进学生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的一种方法。

(三)体现启发探索原则

创造离不开探索,学生探索的主要方式是启发诱导。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创造性思维训练为目的。

如:把音乐和美术相结合的融合式教学,这个内容就是利用音乐和美术同属想象和情感艺术这个共性,使美术这一凝固的音乐—空间艺术与音乐这一流动的画面—时间艺术融为一体。使欣赏者视觉上的美感与听觉上的乐感同步进行,产生人体谐振和情感共鸣,进入一个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立体思维空间。

启发学生把听音乐所获得想象和感受用绘画语言(线条、色彩、构图)表现出来,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两学科互相渗透、互相表现,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有效促进了创新能力的发展。

第四篇: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教材教学分析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教材教学分析

“国标本”在编写“识字与写字”时,采用了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识写分流”、“多认少写”的做法,确定了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定位。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识字与写字的编写体例

本册识字与写字部分的编排采用了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与汉语拼音穿插安排的“认一认”;

第二种是以韵文的形式安排的“词串识字”;

第三种是随课文安排的识字、写字。

要求能识会写的字,安排在田字格里;要求只识不写的字,安排在两条绿线内。教材在每篇课文的后面安排了“字的偏旁部首”、“字的基本笔顺”、“田字格字帖”。这些安排都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方面的最新规定和标准等。

“认一认”的编写体例、意图与教学建议

⑴“认一认”的编写体例与特点

每一个字分三部分呈现:最上面是一幅这个字的实物图画(图像),中间是标示该字读音的音节(声音),下面是与图、音节相对应的汉字(符号)。这样编排的三大优势:

第一、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孩子们揭示了符号(即文字)与对应实物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前期经验”,为学习较为抽象的文字符号铺平了道

路。

第三、将声音、图像、语义、符号巧妙地整合为一体。

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的大脑拥有对韵文、韵语善于记忆的特性。课本将这部分生字依照押韵合辙的格局,编成了四字韵语。而韵语琅琅上口,便于诵读。因此,本枯燥无味的“识字”就会变得简单易行、生动有趣。“认一认”的编写意图

满足低年级儿童识字的心理需求,一年级是孩子成长的起点,初次接触到语文课本,会使他们产生新鲜感,产生热切的学习渴望。大量的观察和调查表明:在儿童的学前生活中,他们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或多或少地认识了一些汉字。因此,孩子们已经有了一些识字的“前期经验”。就学习汉字与学习汉语拼音两者相比而言,他们对学习汉字兴趣更浓。

为儿童以后更好地识字奠定良好的基础。循序渐进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让小学生尽早掌握那些最基本的常用字,无论是对今后的识字、写字,还是理解字义和查字、词典都是不可或缺的铺垫和前提条件。教材采取提前与相对集中的方式让学生识字,正是为了给他们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认一认“的教学策略

充分利用“四言韵语”押韵合辙的特点,通过多次反复而有趣的诵读去整体把握。诵读可以采用击节而诵的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演练中,完成把握整体认读这些韵语。

充分利用教材优势,通过暗示或点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实物图画和音节、文字之间的联系,利用他们已有的认知实物的“前期经验”启发学生自主识字。充分利用课本141页的“生字表(一)”,通过经常对该“生字表“的综合“溜读”、诵读,将前面分散认读的汉字进行整合(每学一课后都可以把已经学过的几课连起来读),复习、强化、巩固学习效果。

“认一认”的基本教学步骤

借助课文的呈现方式或汉语拼音自学生字。

整体诵读课文。

借助图像强化认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整体诵读,巩固识字成果。

“认一认”教学的注意点

一定要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进行教学,不可强行灌输。对生字的识记,只要求从整体上认读,不要进行字形、字义的分析,不要孤立地进行识字教学。更不要布置学生做写字练习。这样做,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保护学生自主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词串识字”编写意图

让小学生通过对韵文或韵语的诵读去识字,是已经被传统蒙学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经验。

将原本孤立的汉字,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使其成为合辙押韵的“韵语”,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让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初步感知每一个字的意思是可以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将文字符号的“能指”意义与其在具体语境中“所指”意义结合起来进行立体地感悟,提高识字的兴趣和效果。

“词串识字”的界定

以准韵文的形式,围绕着一个中心串起来的有内在联系的一组词语,用来表现某个画面、场面、意境等,让儿童能借助韵文的形式和韵文的情境以及“情境图”来识字。

例如《识字5》:

沙滩贝壳脚丫

海风海鸥浪花

珍珠鱼虾海带

港湾渔船晚霞

这一课就是围绕着大海这个中心把词语“串”起来的。经过精心组织,这1

2个词语就产生了内在联系,并形成了一个极为生动的语言环境,读起来就像是一篇小韵文。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识字。

“词串识字”的功能

识字功能:这是设计组织“词串识字”的主要功能,即帮助学生识字。认知功能:由于“词串识字”的设计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还配上了形象、具体的“情境图”,“词串”里的词语与图中的事物一一对应,学生不但可以借助图画识字,而且可以认识事物,提高认知水平。

审美功能:孩子在诵读词串时,脑际出现的或是一个优美的情境,或是一个幽雅的意境,或是一个生动场景等;耳畔就会感受到“词串”的鲜明节奏所带来的音乐美。他们的精神世界会得到一种陶冶和丰富。

铺垫功能:由于词串合辙押韵,琅琅上口,学生读几遍就可以记得,易于形成积累,有利于向阅读过渡。而积累下的大多是有价值、有用的语言材料,这些语言材料在以后的写话、习作时可以调用。再者,每一课的词串实际上建构了一个情境、场景、事件等的框架,日后习作时稍加组织和补充,就可以成为一篇很好的作文。

“词串识字”教学的基本步骤

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

①激趣入境

②借助汉语拼音自学生字

③将词语与事物挂钩

④词串连读,识写结合,描红仿影

第二课时的教学步骤:

①复习巩固生字

②读词成串,边读边想(把每行的词连读成串,边读边想像画面、场景、情景等)

③连串成篇,形成积累(把词串连起来当作一篇韵文来读,熟读成诵)

④识写结合,指导习字

“词串识字”教学的注意点

注意不要孤立识字;在词语与事物挂钩这个教学环节,注意采用卡片对号入座、画连线等方式来辅助教学(有条件的可以用电脑课件);无论是“连词成串”的读,还是“连串成篇”的读,都要注意这是韵文,要读得有韵味。“随课文识字”的编写意图与教学建议

语言学告诉我们:一个字(词)的意思是随着语言环境的确定而最终得到确认的。如果让字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就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识字。建议:

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要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要坚持“寓识于读”、“以识促读”、“识写结合”的原则

要坚持用好每篇课文后面的“写字教材”

写字教学的价值

写字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渠道

写字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

写字教学的实施策略与成功经验

明确学习方式识写结合,描仿入手;顺序是描红→仿影→临摹;描红时强调:一笔描成,笔笔到位。

从抓坐姿入手。强调:练字先练姿;做到:身正肩平臂开足安

正确掌握字的笔顺、笔画、结构要注意避免烦琐分析,低年级起步阶段要抓好基本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

写字教学的基本步骤

读帖将红色田字格中的红字当作字帖来读,注意看清字的形状、特点、在田字格中的大体位置。

看笔顺引导学生看课后的生字笔顺表。与“读帖”一样,也应当引导学生自己去看,逐步做到重点字、难写字的笔顺仔细看。

做坐姿操可以根据自编的“写字歌”,配上音乐,边唱边操练。

学生练写学生当堂练习。教师要注意保持课堂气氛,少大声讲话,多作个别辅导。写字开始时,可以播放舒缓的民族音乐,如《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等比较合适。一般来讲,每节课要给学生7-8分钟的写字时间,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基本上完成写字任务。听

巡辅激励在巡回辅导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表扬、激励学生。有些学生写好了,教师可以用红笔在字上画圈等。

写字歌= C2╱4杨富新 词曲

中速

31| 331|3456 | 5— | 66|

我们学 写字,习惯 很重要。身正

553|5531 | 2— | 31| 331 |

肩 要平,臂 开 两 足 安。莫忘“三 个 一”,3356 | 6 —| i6|553|2232|

看 清再 描仿,笔笔用 心 写,功 到 自 然— ||[

成。

[王爱华]

第五篇:小学英语《新标准》第一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第一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大庆石化一小/于润朴

摘自:《大庆教育网》

一、教材整体结构

(一)教材的总体介绍

《英语》(新标准)是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的中、小学“一条龙”的英语教材。202_年秋以来,根据《课标》要求及各地使用情况,外研社对教材进行了一次系统的修订:在保留了教材原有优势的基础上,降低难度,减小容量,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组合,进一步明确了各个语言项目的教学目标,增强了课堂活动用书的可操作性和教师用书的实用性。

一年级起点教材在小学阶段的整体教学安排是: 第一册—第八册第一轮的语言呈现与教学;

第九册—第十册第一轮的语言复习(尤其针对难点进行复习); 第十一册—第十二册第二轮全面复习(为中学学习做准备)。

总的来看,教材所选用的题材贴近学生的生活,知识水平随着话题的深入呈螺旋式上升。教材涉及词汇、时态较为丰富,语篇完整,生动活泼。可以说,这套教材不单纯是一套语言教材,它在具体内容中体现了对学生英语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语言材料。因此,我们在使用这一教材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应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根本的着眼点,注重开发学生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引导他们形成开放的、合理的跨文化意识,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

(二)教材的配套资源:

除学生用书外,这套教材还包括有教师用书、活动手册、同步练习与评价、学生卡片、教师卡片、录音磁带、多媒体课件、头饰、网络资源等丰富的配套资源,这为我们一线教师的备课提供了丰富的实用的素材,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减轻了老师的压力,同时更有利于教师以灵活多变、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处理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增加教学的信息量。

(三)本册教材的结构与内容

第一册教材共包含10个教学模块和一个复习模块。每个模块有2个Unit(单元)。Unit1:呈现本模块所要学习的语言内容及新语言训练。一般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的要求一般都是:Listen ,point and find。设计的意图就在于让学生注意一些核心的单词和短语,帮助学生找到中心句,也就是每个模块教学的最主要语言结构。活动二则是对本模块的核心句子进行单独的呈现,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活动三则是针对活动二所开展的扩展性练习。Unit2:一般设计为新语言扩展和新语言巩固。其中提供了若干任务型(Task-based)练习,包括一首歌谣或小诗。

由于一年级的英语教学是起始阶段的教学,因此教材注意选取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相对简单和容易理解的话题,注意选取了使用频率较高的语句,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问候及回应;数字1-10;询问和说明颜色、询问姓名、年龄、地点、物品的名称、祝贺生日等.以上共计10个话题中包含有32个核心句子。129单词。5首歌曲,6首歌谣。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材各个模块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课时。一般情况下,五个课时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即每个页码用一个课时完成。第五个课时用于完成活动用书、同步练习、字母教学或进行其他拓展、巩固性的教学。

如果时间较为充裕,学生的基础比较好,我们可以在学生的认读、对话的掌握方面提高要求,或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补充部分内容。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处于学习外语的黄金年龄阶段。他们学习过程中心理压力较少,有相对较多的学习时间。对学习外语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间接兴趣。他们模仿能力强,记忆力好,有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欲望,勇于参与各种适合他们的有趣教学活动,这对学习外语十分有利。但他们的学习的兴趣较脆弱,且容易丧失。受到词汇量与语法知识的限制,容易产生“交际失败”的现象,挫伤其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学习进度较慢。学习的经验不足,需要更多的学习指导。同时他们还有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防止过多的机械操练十分重要。

低年级英语教学活动的组织、操作应注意把握学生的心理因素,创设一个宽松、愉悦、安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尽量注意:

(一)活动的形式和要求应让学生有安全感。如应考虑不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做他们没有把握的活动。

(二)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应使学生有安全感。比如,活动既要贴近学生的经历和生活,以求得到学生的最大参与,又要避免触及学生家庭个人的敏感隐私,如单亲家庭问题、生理缺陷等。

由于家长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在新入学的学生中当中,必然会有一部分有较好的英语基础,对于教学内容有所掌握。但也一定会一部分同学完全没有英语学习基础。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意设计多层次的教学内容,实行多层次的教学,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基础上都有进步。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从学前班、幼儿园到小学是的一种转型,是一个较大的跨度。学习成为孩子生活的主题,这是学校与幼儿教育最大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注意自己行为的规范性。教师也有必要用纪律加以约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有着诸多不适应,但是考虑到未来社会的角色要求、竞争的压力性,这种转变又不可避免。这种转变体现在在英语教学方面,就是要求我们从一开始就要加强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课堂纪律的养成训练,有步骤、有计划的在教学过程中逐一落实。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把握住一个原则:提早开始,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好的学习习惯会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催化剂,会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到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和可塑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我们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为学生做好示范。

英语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需要学习者付出艰辛的努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在确保教学生动有趣的同时,还应注意对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毅力的培养,要把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与一些机械的记忆以及听、说、读、写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既要防止不顾儿童的心理特点,机械地套用成人的英语教学方法,只注重教师的讲解,而不注意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要防止过分强调学生兴趣的培养,不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意志与毅力的锻炼与培养,使英语教学流于形式,从而导致“英语课堂热热闹闹,学生英语水平提高不了”的状况。

三、总体教学目标

对于小学英语课程目标的界定,张连仲教授曾经做过论述,他指出了三点:第一,小学英语教学最主要的是兴趣;第二,小学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第三,在这个基础上,小学英语教学要使学生对语言的一些基本技能、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有所掌握,但要强调语境化。这样的排列排序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同时也告诉我们在英语教学诸多考虑因素中,我们应将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使其树立自信心放在首位。如果学生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什么教学方法都没有用。

《课程标准》中没有特别制定一年级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在一级要求的基础上适当降低。起始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把学生领进英语学习的殿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和习惯。这应该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

具体而言,我们主要从语言知识、语言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考虑,来确定本册教材的总体教学目标:

(一)语言知识目标:

学习26个英语字母;学习129单词。其中86个四会(听,说,读,仿写)单词(模块单词表),34个三会单词(单词表中非黑体单词),9个名字(四会)。另外,在学习某个字母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我们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以该字母为首字母的词汇,但不作为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学习约32个核心句子。

(二)语言技能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语言技能目标: 听、做

1.能根据教师的语言、动作、实物等提示听懂所学内容。2.能听懂课堂指令并作出正确的反应。

3.能根据指令做事情,如:指图片、涂颜色、画图、做动作、做手工等 说、唱

1.能根据录音内容模仿说唱。

2能就所学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打招呼、告别;谈论文具、动物、水果、颜色、及方位;交流个人信息、祝贺生日等。)

3.能说唱教材中的歌曲和歌谣。4.能根据图画说出单词或短句。玩、演

1.能用英语做游戏。2.能表演英文歌曲或歌谣。3.能就所学内容参与角色表演。认、读 1.能看图识词

2.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图画故事。视、听

1.能看懂语言简单的英语动画片或英语教学节目。2.补充必要的视听资料,保证视听时间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

(三)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喜欢上英语课,愿意参加英语活动,有兴趣听英语、说英语、背歌谣、唱歌曲、讲故事、做游戏等;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敢于请教。

(四)学习策略目标: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五)文化意识目标: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语言同时也要学习文化,要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比如说本册书中出现的:有关打招呼的方式、称呼的不同、生日的庆祝方式、询问年龄的问题,对怪物、狐狸、变色龙等动物的态度、数字以及颜色所代表的意义等内容我们都应该注意适当地向学生介绍。

这些文化知识并不是要求我们单独拿出来给学生讲解,而是要结合自己的教学,找好切入点,水到渠成,比较自然地进行介绍。

第一,真实、实用原则。真实、实用原则就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所选取的文化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小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与日常生活交流中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如:英语中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道谢和答谢;英语国家中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的名称;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等等。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实践相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兴趣。

第二,比较、融合原则。比较、融合原则就是通过全面比较异国文化与本族文化,用融合的方式把跨文化教育的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等全部系统地融入外语教学之中,将跨文化能力与运用外语的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不知不觉地接受跨文化教育。

第三,注重引导的原则。小学生的价值观与道德观都处在形成的过程之中,他们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是又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在学习异国文化的过程中,如果不善加引导,他们很容易盲目地接受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很容易忘记甚至疏远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

四、具体语言项目的教学目标和建议

(一)字母教学

字母教学属于教材调整内容。即将第三册的字母教学内容放低要求提前进行。目的是在于真正贯彻“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在学生开始学习英语的初期,培养他们良好的书写意识。在注重交际能力的同时,也注意防止另一种倾向的发生,即学生说得不错,但不认识自己所说的单词或句子,更不会书写单词和句子,这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字母教学的时间安排:大约在两周之后开始教授字母,即第三模块开始。每周教授6个字母,分三课时完成。26个字母用5周时间完成。当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目标能够得到贯彻落实的前提下灵活地安排字母教学的时间和进度。但我们不太赞成在现阶段把字母进行集中教学,因为那样必然会让学生感到压力太大。我想第三册课本把26个字母安排在10个模块中的用意是就让学生循序渐进,逐渐认识和掌握,而不要一起上。

字母教学分为字母读音教学、字母分类教学、字母书写教学和字母表顺序教学。具体要求如下:

1.在读音方面要求学生能准确掌握26个字母的读音。能熟练地用升降调朗读,能够随机朗读英文字母。

准确的字母读音是英语运用能力的组成部分,我们在真实运用英语的时候,可能在很多场合需要准确地读字母。因此,准确的字母读音是字母教学的首要目标。在字母读音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汉语中没有的音(C,J,V,等)。在进行单个字母教学时要注意渗透字母分类的概念,包括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之分,字母大写和小写之分等;要注意突出元音字母的教学,渗透字母分类音的概念。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学完一组字母(一个元音字母和含有该元音字母名称音的辅音字母为一组),就把这些字母涂上相同的颜色,从而加深对字母“音”的印象。

2在书写方面,要求学生知道印刷体和书写体的区别,能正确用手写体写大小写字母。字母书写教学的重点是要教字母的书写形式和良好的书写习惯,这比字母书写的笔顺重要得多。可以考虑把字母的形状和学生身边的食物和自然界中的某些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更牢固地记忆字母的形状。关于笔顺和占格的问题:英文字母的笔划顺序和占格在不同的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可能有所不同,我个人认为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书写习惯的不同。《课程标准》对字母的书写要求是书写正确,所以我们尽量不要用笔划顺序考察学生的字母书写。我们用的是这套教材,我想我们最好还是按照这套教材的示范去做。

3.在顺序方面,要求学生知道单个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按正确的顺序和语调背诵字母表。字母表顺序是英语字母运用中的重要知识基础,在一些重要的国际活动和大量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用英语字母表知识来列顺序。我们不需要让学生准确地说出每个字母在字母表中的排列序号,而是要让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字母表知识来排列顺序。

(二)对话教学

每个模块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以对话或故事的形式来呈现本模块所要学习的语言内容,提供输入。这也是每个模块的教学重点。其编写思路是:在语境中理解意思,然后在后面的活动中重点学习对话或故事中的部分重点项目。在对话和故事的教学上,我们提出如下的要求:

1.学生能准确分角色朗读对话;

2.学生能正确理解对话内容(可以用提问、让学生判断、教师用肢体语言或者翻译的方式帮助并检查学生是否正确理解对话内容);

3.学生能听、说、读、仿写对话中的四会单词并能听、说、认对话中的三会单词

4.是在本模块学习结束时,部分学生能够背诵对话。

关于对话的教学的步骤,一般可采用“热身活动—导入和呈现—对话学习—巩固和训练”的程序进行。这和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任务呈现-任务准备(语言学习)-任务完成”的程序是基本吻合的。具体到每个环节我们还应该注意把握一些原则:

1热身活动。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有利于集中学生精力、减轻教学焦虑,克服学习困难。要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能力为新知识、新技能做必要的准备。要为新知识、新能力、新技能的教学做必要的准备。前后环节衔接要自然,与后面的语言呈现应有一定的联系。当然在这一点上我们也不能太过强求,有联系更好,上下联系不上,但能集中学生精力、减轻教学焦虑也可以。这要比绕很多弯子,生搬硬套地衔接效果好。

2导入和呈现:在这一环节中要让学生认真观察故事的场景,说一说他们的理解。教师通过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的观察和讨论。

无论利用什么呈现方式不要有过多的背景语言,要精于表达,胜于调控,言辞要准确,条理具有启发性。

要强调对语言的整体呈现,反对割裂成支离破碎的部分。整体呈现之后是听说读等各个分项技能的训练,然后再回到整体,综合运用与提高。

3对话学习:要注意给学生充足的独立阅读的时间,以确保吸收。听对话、故事是重要的语言输入的环节,对于培养语感,理解语意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保证输入的时间。因此,在故事学习的第一课时只对故事进行一次整体的呈现是不够的。播放录音,让学生听,模仿。

第一课时应该以理解对话为主,后续的课时将继续对主要的语言现象进行再处理。任何一个新的语言点都不必在第一课时就要求学生完全达到教学要求。学习语言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整个模块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都应注意创造机会,对对话进行复习和再现,比如在每节课前进行听音跟读,学生领读或小组表演等,力争在模块教学结束时达到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

4巩固和训练环节。

要注意以不同的形式适当重复对话或故事。在学生对故事的情景以及内容充分立即的基础上让学生表演。活动形式要丰富,所设计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

5其他注意事项:

以指读方式适度关注对话、故事中的文字,通过指读,把英语的读音与形式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文字认读能力。

要注意培养学生大声朗读的习惯。大声朗读是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虽然有难度,但对学生语言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声朗读可以让学生听到语言,对听力有帮助。同时,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嘴皮子也利落了,对口语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我们可以从单句开始,从一段两段开始让学生朗读,慢慢地学生就能读整篇的故事了。

同时,对孩子的表达也要尽量要求自然,就象平时说中文一样。不能刻意大声嚷嚷,要注意纠正朗读中唱读、拉长声等不良习惯。

鼓励学生背诵对话、故事。要注意给那些能够背诵的同学创造展示的机会,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以此来带动和影响其他同学。

(三)核心句的扩展运用教学

这里所说的核心句子就是指每个模块第二个页码中活动二中出现的句子。对于这部分内容,我们应该达到总的要求是:掌握扎实,运用灵活。实而不死,活而不偏。扩展合理,真实有效。具体而言有如下几点:

1能准确地指认、朗读教师用书中所列的核心句子。2能正确理解核心句子的含义和语用功能。3能在活动、游戏、任务完成中灵活运用核心句;

4每个模块第一单元的活动二,要求学生能够看其中的图片,说出正确的句子。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可以考虑先出示不含有文字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然后在出示文字和录音,进行核对,最后进行听音跟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

1这一部分的教学的目的是:学习和操练对话中出现的重点表达法;其教学重点仍然口头表达;起始阶段的英语学习只要求孩子能听能说。由于孩子年龄较小,在起始阶段时会有一个沉默期,进一步的听和说都需要有一个过程。所以,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要过分急于纠正,不要强迫学生背单词、背句子。对一时开不了口的孩子要从多听录音入手,在听录音的同时鼓励孩子模仿。

2要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情景及语言形式,要从课本走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鼓励真实、自然的表达;准确性与流利性兼顾。

3不拘限于教材,努力体现学科整合,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英语课堂活动充分考虑每个孩子的智力优势,使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参与,不断进步,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学科联系,使学生在唱歌、跳舞、游戏、动手做事请等多种活动中有机会观察、体验、感受并理解语言信息,从而实现智力开发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第三模块学习数字是时和简单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常识结合,学习颜色时通过颜色混合实验和美术学科相结合、还有模仿动物叫声、制作年龄牌等活动都体现了这一点。

(四)歌曲和歌谣教学

本册书中的歌曲、歌谣基本上是各模块的核心句子和词汇地一种练习形式。对于七、八岁地孩子不能深入讲语法或基本上不能讲语法,但是把这种语法或句型编成歌曲,对于孩子来说减轻了学习地难度,容易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把枯燥的语法现象以歌曲的形式进行练习,是本书地一个特点,这符合儿童地生理、心理特点。

歌曲和歌谣的学习还有更主要的三个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二是提高学生发音的准确性;三是通过歌曲、歌谣或小诗介绍一定的西方文化。

关于歌曲和歌谣的教学步骤如下几条供大家参考: 1整体呈现歌谣,播放录音。

2让学生观察插图,说一说歌谣的主要内容。

3让学生动起来,拍手,用脚打拍子,打响指,摇晃身体或双手。

4给歌谣编排一套动作,最好能结合歌谣的意义,或者给某些词汇设定一些动作。5播放录音,让学生做动作。6播放录音让学生哼唱。

此外在歌曲和歌谣的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1对歌谣中的个别词汇不作教学要求。在教学中也不用处理,这不会影响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2总体要求是能够跟随录音说唱和表演。但是这一要求是单元整体目标,不是哪一节课之后学生就能够唱能够说。

3说歌谣时一定要强调节奏感;

4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歌谣中的字母、单词和句型,但这些不是学习重点; 5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己教学实际补充一些课外或自己编写的歌曲和歌谣。根据需要,这些歌谣可以用在课前的热身活动中,可以用在讲课之中,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调控课堂纪律,创设理想的课堂氛围。

6要注意: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跳跳唱唱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在英语教学中为了唱歌而学唱歌,为了表演而学表演。我们已经注意到,我们有的时候过分的强调了跳跳唱唱的作用,把唱歌跳舞当成了主要的英语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学的是英语歌曲,课后的作业也是歌曲。这样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也不符合英语学习的规律。因此,一名好的英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目标出发,而不是千篇一律地照搬照抄,走向某个极端。英语教学应该注意实效,不要过多地搞一些形式化的东西。

五、配套教学资源的使用建议

(一)关于教师用书的使用

《教师用书》是帮助使用该教材的教师理解国家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教材编写的原则,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材结构等的一本教学用书,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部分的教学资源,教学参考材料。怎样有效地利用教学用书,我想首先是认真阅读,对其中的教学设计进行系统认真研读,选择符合自己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己的备课。如果没有更好的想法,尽量按照教师用书上的设计去教学。特别要注意英文部分的活动建议,里面所提到的活动大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合理地选用。

(二)活动手册和同步测试的使用。

由于学生用书容量的限制,很多重要的练习都放在了活动手册中。备课时,将学生用书和活动用书同时打开,注意将学生用书的活动跟活动用书中的练习自然联系起来。活动用书中的活动通常是针对学生用书中引入的语言点进行练习的,因此,如果讲授了学生用书中的内容,就应当到活动用书中去找些练习,对语言点进行补充、操练和扩展。

所以活动手册的使用必须受到重视。

活动手册一般随课堂教学使用。其中的听力和会话活动应该考虑在课堂上使用;对于那些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练习,(Draw and say)可以考虑作为作业完成。另外有些活动还可以选作。对于听力题目,要注意听说结合,交换操练。也就是说,在完成听力题目时,应该给有一个口语反馈的环节,让学生尝试把听到的内容再说一遍。在期末复习阶段,我们还可以把录音材料重新组织,编成新的录音,这样原本已经做完的练习就变成新题了。同步练习与测试中的大部分练习可以留作家庭作业,教师对其要认真批改并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要进行讲解。有些情况下,活动用书的练习可以不按顺序进行,因此可以按照适合自己和学生的顺序进行安排。不过,有些练习是先后自然接续的,这种情况下就应当按照它们出现的次序来进行。同步练习与测试中Assessment可以用来进行阶段性测试。

(三)单词卡的使用

单词卡片是我们最常见、常用的直观教学用具。虽然多媒体教学课件越来越多地在教学中使用,但单词仍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方便、快捷、高效、实用、直观。此外,使用单词卡片的方法可以降低教师翻译和使用第一语言(学生的母语)的需要。除了教材配套的卡片外,有的时候我们需要自制大量的卡片,制作卡片时候我们需注意:

1单词卡片永远都不会太多;制作比你自己以为所需数量更多的卡片。2确定单词卡片够大,从教室的后排也能看清楚。

3如果可能的话,用透明塑料膜或者透明胶把单词卡片蒙住;这样可以防止损坏,以便卡片可以使用更长时间。

4给不同语法功能使用不同颜色的卡片。例如,动词用绿色卡片,而名词用蓝色卡片。

有时通过变换操练形式,还可调节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如可先遮住卡片上单词的前部分或上部分,让学生猜猜是什么;还可进行“快看快说”“快听快指”“藏藏、找找、说说”或“英汉反向说”游戏等(制卡片时,正面写英语,反面写汉语意思,若教师向学生展示的是英语,就让学生说汉语意思,反之,则相反)。再如“说数字/物体”“缺了什么?”等。

六、其他教学建议

(一)关于错误的处理方式。

学生在学习语言的时候,必然要经历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这是非常正常的。错误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老师们往往担心学生的语言错误如果没有及时纠正,可能会影响学生掌握英语,今后会不断地犯相同的错误。其实并不然,按照心理语言学家的研究,人们在学习母语和外语的时候,都会说出一些不正确的句子。经过一定的错误时期,这些语言的错误就可能被改正了。一般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方式进行纠错:

1直接改错,但是要说出正确形式。如学生说:“This a book.”我们可以说,“Yes.This is a book.”这样即将正确地说出来了,也没有伤害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在听到你的回应时,也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2鼓励孩子自己纠错。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信心,并加深学习进程。在学生的答案尚不正确时,一定要说”Almost right ,try again…“或者提醒孩子错在哪里,而不是直接给孩子正确的答案。老师要有耐心,要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3适当纠错的,但是不要过分纠错。如果学生的作业布满了叉号,每个叉号都好像在说“错了!重做!”,是会让孩子们感到消极的。另外,在孩子说英语时,让孩子尽情地流利地表达他的思想,不要随意不断打断他的发言,给予纠错。因为表达思想比语法学习更重要。可以在学生表达后,给予适当暗示,或者纠错。

总之,教学中教师应针对练习活动的不同目的而采取相应的纠错策略,及时纠正控制性错误,用委婉、间接的方式纠正学生的非控制性策略。让课堂上少一些No,更不该有斥责。只要学生敢于发言,无论对错都该表扬和鼓励。这不应该只是一种态度,而且应该是一个标准。

(二)关于母语使用问题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提倡多说英语,因为课堂往往是学生唯一接触英语的地方,而课堂用语也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用英语进行有意义的交流的重要机会,因此为他们创设英语的语言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也不是要求必须全用英语,在一个英语为外语的教学环境里,适当使用汉语进行导入是有必要的。在英语课堂上适当使用一些汉语,有的时候可以使课堂教学流程更加顺畅,节奏更加紧凑。在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把握下面几个原则:

1确保让英语成为课堂交流活动的主要语言。包括师生之间的交流,生生之间的交流。

2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们要习惯于多借助手势、动作、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老师所说的英语。

3可以借助母语来帮助学生的理解,尤其是新的活动刚刚开始学生根本无法理解时。英语课堂用语要尽量简洁、明了,易懂,保证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

4尽量多的用英语重述他们所讲的母语。这里的重述是指教师用正确的方式重说一边孩子想表达而没能正确表达的意思.例如我们出示怪物的图片并用英语提问:“What’s this?”时,如果学生回答:怪物。我们可以不用着急去否定孩子,而是说“Yes ,it’s a monster.Try again ,please!”

5尽量多的用英语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尽量多地用英语讨论他们能看到的东西或正在做的事情。

6始终记住:英语学习,学生听进去的越多,就会学的越多。所以让我们在课堂上尽量多的使用英语。

(三)注意操练活动的有效性。

所有操练活动都是落实教学任务的载体,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老师们在设计活动时,必须明确所设计该活动的目的。我们在设计操练活动时,可能会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太过于机械,比如跟读单词,句子等。二是只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忽视活动的有效性,缺少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支撑,从而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表里不一。第一种现象中:学生是被动的,可能到最后记不住什么。或者只知其音,不解其意。对于这样的活动,我们并不是都要回避、不做。有的时候在形式上我们稍加改变,可能效果就不一样了。比如说在低年级多采用TPR的方法,也就是抓住低年级孩子爱动的特点,在单词或句子的操练过程中就设计一些合适的动作,让他们动起来,帮助他们理解记忆。再如,我们还可以考虑把操练活动和别的活动结合起来。(数数倒数加动作)

第二种情况,只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忽视活动的有效性,这样不但学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只有在活动中亲身经历和体验,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真实和有效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设计的活动只适合一部分水平较高的学生,而大部分学生则成为观众,这会造成以下不良后果: 1.一些学生没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活动实际上成为部分学生的”专利",导致活动乃至教学的效果也只是局部的。

2.没有机会参加活动的学生会对今后的活动失去兴趣,容易成为活动的观众或旁观者。

因此在设计操练活动时我们应该把握一个原则:活动的参与面越广越好,并且让不参与的人有事可做。尤其是涉及到需要个别学生到前面表演或参加活动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其他同学应该做什么。

拿采访、调查这一形式来说,如果一对一的采访,只有两个人参与其余的人只是听,稍微改变下形式,变成答记者问,台上一人,台下所有的学生都可参与,这样参与面就广了。

(四)注意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不仅需要精美的语言和多样的方法,还需要流畅的节奏。同样的内容,有的教学方法让人感到平淡无奇,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的让人感觉在赶进度,思维无法跟上;有的是在重复同样的东西,让人厌倦不已。出现这些问题是由于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课堂的节奏。缺乏经验的教师通常会在某个阶段,扩展太多,影响后面的教学进度,最后只好虎头蛇尾,草草收场。而那些有经验的的教师总是有条不紊,步骤明了,学生很容易就能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课堂教学的安排要与学生注意力变化的规律相符。有研究表明,在一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呈波形变化:上课的最初3—5分钟注意力不稳定,其后的近20分钟内注意力相对最集中,下课前的7—10分钟注意力逐步衰退。针对学生注意力的变化,教师要安排不同的活动,以适应课堂上不同的阶段。一般来说,一堂课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在启动阶段花5分钟左右的时间导入新课,稳定学生的情绪,可以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新内容;后面的15分钟是教学突破阶段,这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可以进行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教学,此时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接着要给出5分钟进行调节,用游戏、说唱和活动等形式消除学习的疲劳;最后的10分钟是反馈阶段,可以用于总结所学内容,检查掌握情况。成功的课堂教学不在于教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教会了学生多少知识。因此,教师要根据检查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争取帮助他们当堂消化新授知识。总的来说,课堂教学的整体节奏要起伏有致,教学内容要收展有度,教师语言要变化有趣,学生思维要张弛有变,教学活动要动静相生,教学容量要疏密相间,教学气氛要浓淡相宜(胡云芳,202_)。

要想在和谐的节奏中完成教学步骤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各个教学步骤之间的衔接和连贯。虽然课堂教学通常都有几个步骤,但各个部分之间必须有一些铺垫和照应,才能让整节课流畅、连贯。初上讲台的教师在授课时缺少衔接和过度,每一次讲授的内容都好像是突然冒出来的,前后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关联,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很容易跟不上教师;有经验的教师却能通过很自然的过渡和引导,让前后两个活动或两类知识之间连贯相通,帮助学生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教学任务。

七、模块教学建议 Module3 教学主题:数字Numbers.语言功能:数数,运用数字进行交际Counting and recognizing.核心句子:How many? How many…? Numbers1-10 教学建议:

1数字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话题。因材在操练过程中,必须注意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保证孩子有参与的热情。例如,我们可以采取报数、调查汇报电话号码、倒数计时、做动作猜数字、摸一摸猜一猜、一边排球(拍手)一边说数字,一边数数一边做动作,数手指小人等操练方式。要注意操练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2注意通过对比的方法将名词复数概念适当的引入,使学生知道名词复数的一般标志:在词尾加S。同时要自然渗透名词复数的读音。

Module4 教学主题:颜色Colours.语言功能:描述物品的颜色Describing colours.核心句子:It’s red.It’s yellow… 教学建议:

1颜色是学生非常感兴趣和熟悉的话题,因此在操练过程中要注意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多说一说身边物品的颜色比如各种颜色的水果、气球、学习用具、衣服等。

2注意通过Rainbow这首歌学习和扩展更多的表示颜色的单词。3注意把颜色名词和模块的数字主题结合起来。

4可以考虑通过让学生亲手做颜色混合实验,来引出新的颜色名词,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Module5 教学主题:课堂指令。Classroom Activities.语言功能:下达和回应指令。Giving and responding in structions.核心句子:Stand up.Sit down.Go back to your seat.Come to the front.教学建议:

1在本模块中出现的一些指令如Stand up!Sit down!等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就加以渗透。教材的指令中没有please这个词,我们可以考虑补充进去。这样会显得更有礼貌些。

2由于这些指令动作性很强,因此操练过程中要考虑多用TPR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动词的意义。

3在训练学生下达指令的同时也要注意训练学生对指令做出回应,包括语言上的回应和动作上的回应。

Module6 教学主题:教室Classroom.语言功能:描述地点Describing Places.核心句子:This is our....This is my…This is a… 教学建议:

1注意this与that的发音及其意义的区别;利用物品不同的摆放位置来帮助学生理解this与that的不同之处;

2在chant教学中渗透语音教学,字母c ,h的发音。3注意物主代词my ,our的意思的呈现。Module7 教学主题:书包Schoolbag.语言功能:询问物品.Asking about objects.核心句子:What’s this? It’s a…It’s my… 教学建议:

1在练习What’s this? It’s a…这个句子的时候,为了达到语用真实的目的,要注意设计有效的游戏和活动,避免“明知故问”。可以考虑运用教师用书中的“摸物品,猜东西”的游戏之外、还可以采用听动物叫声、看物品轮廓、看不完整的图片猜物品、看动作猜物品等活动。

2在操练的时候,要注意把新学习的词汇和前面的颜色、数字、指令等主题联系起来。

3在chant教学中渗透字母p的发音。Module8 教学主题:动物Animals.语言功能:询问物品.Asking about objects.核心句子:Is it a…?Yes ,it is.No ,it isn’t.It’s a black cat.教学建议:

1注意比较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句子结构。注意肯定句和否定句在朗读时语调的不同。注意疑问句否定回答中isn’ t连读的教学。

2chant中出现的句子比较复杂,应该考虑把较长的句子分解教学并辅以有趣、形象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注意渗透元音字母o的发音。

3设计活动时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训练“It’s a+颜色+物品”的举行,可以考虑发给学生一张有底稿的纸,让学生涂上喜欢的颜色,汇报然后进行问答练习。

Module9 教学主题:生日Birthday 语言功能:感谢及应答Thanks and responses 核心句子:How old are you? I’m… Happy birthday!Thank you.You’re welcome!A pen for you.教学建议:

1注意有关英语国家小朋友生日的庆祝方式、生日歌曲、生日礼物、生日蛋糕、生日聚会等相关的文化知识。

2注意渗透在英语中询问年龄的注意事项。

3通过学习歌曲“Happy birthday!”,创设同学过生日的情境,唱生日歌,赠送礼物,在活动中巩固运用、知识。

Module10 教学主题:方位Location 语言功能:询问物品的地点及应答Asking about location 核心句子:Where’s my pen? It’s in/on/under my hat.教学建议:

1围绕寻物这一主题,通过Unit1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如何询问方位,感知方位词的用法.Unit2主要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和运用新语言进行交际;

2并通过动手制作帽子,用自己制作的帽子说唱儿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注意Where’s It’s等教材中出现的缩写词的教学。

关于我们| 大事记 | 项目合作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投稿指南 | 网

站地图 | 资源共享 | English

©202_-202_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70101号 吉ICP备05004090号

北京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分析——王建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