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小班化论坛
编辑:紫陌红尘 识别码:24-979769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4-29 01:31:4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小班化论坛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在教学中我也是努力这样做的。我也曾多次给学生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意思,我告诉学生:你有很多的“鱼”可不如掌握“捕鱼的方法(渔)”。学生们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决心去学习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掌握了学习方法就得用,在课堂上我总是鼓励学生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我告诉学生,你们是学习的主人,我只是个帮忙的,现在我班学生的“主人”意识已经很强了。

在教学中我发现多数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但也有个别学生“懒”,总是在那里“等”。对于这样的同学,我觉的最好的方法是抓住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看到自身的价值。只要我们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为核心,就能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我们都知道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能使学生多思维,多实践,多表达,在“小班化”教学中我们也用到小组合作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知。

小组合作时我们要选择好恰当的时机,什么时候交流好呢?我觉得以下这几种情况下合作比较好:

1、不能独立解决或完成时,开展合作交流

2、在教学重难点处,组织合作交流

3、问题解决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时,组织合作交流

4、可能出现多种想法时,组织合作交流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我发现有时合作学习的效率不高,我觉得要引导学生这样做:

1、勇于交流。由于不少学生存在着害怕出错的心理,在合作交流时往往只是个别同学唱主角,有些学生只是凑热闹,教师应尽量鼓励学生勇于交流,积极参与,乐于合作。

2、乐于倾听。合作交流中应培养学生互相尊重,乐于倾听,有序地参与合作交流,避免出现你争我抢的失控场面。

3、敢于质疑。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不注意正确的方法,就会出现人云亦云,少数人参与,多数人旁观的现象。因此,要不断地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品质,在交流中敢于提出不同的问题,提高交流质量。

4、善于发现。发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促进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过程中,要努力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小组同学的可取意见,独到的见解。教师应深入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以寻求问题的答案。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我们在教学中的不懈追求。

第二篇:小班化教学教育论坛课堂有效性

小班化教学论坛

论坛主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主持人 :刘洪珍

时间:202_年6月22日 第七节课 地点:401会议室

参加人员:课题组全部成员 特邀人员: 陆金寿副校长(活动过程实录)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在风和日丽的今天,我们在这里《小班化教学试验研究》关于有小课堂的论坛活动。对课题的参与与研究,对推动我校的教学改革,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将会使我校的教学质量不断得以提高。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要讲究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一项更高的要求,积极寻求有效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针对我校实际我们从去年起,开展了课堂有效性的探究,现场的老师既是新课程的实践者,也是课堂有效性的积极探索者,下面大家畅所欲谈。

以下是教师发言(素材); 1.滕文明

我认为一个有效的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要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数学学科来说,要在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算能力。还要培养他们面对困难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意志,关注他们未来的发展。

在课堂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培养团队意识;通过设立梯度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得到发展;加强数学同实际生活的联系,设置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教师通过备教材,备学生,有的放矢地走进课堂,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减少不必要的板书,提高时间的利用率。2.张勇

我认为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最终的实现是让学生完成老师设定的三维目标,而让学生完成的关键就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主动的参与进来。针对数学课堂,我采取的方法是结合实际生活和采取问题串以及变式教学,既让学生觉得有兴趣,学的东西实际生活用的到,又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到不同题型的训练。例如讲概率的时候可以联系到彩票的中奖率,讲等比数列求和的时候可以联系到银行的贷款问题,讲向量的加法时可以联系物理的力的合成及实际生活中位移等问题,进行学科渗透,让学生把这些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要想增加课堂的气氛,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口答,板演等形式,尽量让学生多说,让他们动起来,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3.张和梅

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我认为,所谓有效性课堂教学,其实质是对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圆满完成。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如何改革,最终都有落实在课堂的教学效果上。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我认为最关键的是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4.朱继侠

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教学有效性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二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三是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5.王瑞

因为有效课堂最终实现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创造”,因此,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培养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一个老师的教学方式及魅力总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我认为,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位杂家,要能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博古通今,横贯中西。只有自己占有了充分的资料,才能备好课,在课堂上游刃有余,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有兴趣听,有兴趣参与,并学有所用,学以致用。6.史冬平

我认为政治课的有效性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处理满堂灌和满堂问的关系。教师满堂灌不好,于是,有的老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满堂问。课堂上离不开教师提问,但教师的提问不能简单化、庸俗化,不能追求“应声如雷”、“举手如林”这样一种虚假的活跃。教师的提问关键在于思考性,并对全班学生具有吸引力。提问不等于启发教育,讲解不等于没有启发。不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提问是不能达到启发学生、调动思维积极性目的的。思维的活跃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开动脑筋,积极去思考问题、钻研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不是追求表面上、形式上的活跃。强调学生的参与是正确的,但要区别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参与还是形式参与,是全员全程参与,还是部分短暂的参与。7.梁龙云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数学,应该说绝大多数学生不喜欢数学,甚至讨厌数学.因此数学教学要是不考虑学生的这些情绪,我们就陷入对牛弹琴的尴尬境地.因此我们就要千方百计的激活他们,通过数学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必要性.通过有效的问题设置和教师的有效引导,使学生愿意学习,主动学习,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由此产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8.陈燕

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应着力于以下几点: 首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程标准中渗透着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真正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点。课堂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其次,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旁观者,被动接受者,他们的智慧得到启迪,能力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就英语来说,英语教学中,说,读,写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完成。上次去侯集中学集体备课的时候,周练的测试卷有一份就是交给学生自己出。

再次,教师应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虽然不控制学生讨论的结果,但积极参与引导、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练习过程(英语教学中体现最明显,教师只是制定好学习的过程和步骤);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通过示范(边讲边说以及演示)、中介(帮助学生把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和指导(给学生提供线索和反馈),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英语语言点的讲解);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要把自己当做学习者,与学生一道共同完成学习任务。9.朱继侠: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了解学生。新课程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要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教师就必须不断地优化组织学生学习的形式,使之最大程度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要做到:

1、必须充分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包括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课堂纪律、参与习惯、知识储备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才能把握学生学习倾向,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使他们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

2、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了解程度、就物理学科的教学而言,我们必须了解学生物理知识的基础。只有这样,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才能准确定位,才能使我们设计的学习方案最大程度的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3、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期望值、如果期望值过高,往往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失望的情绪,而期望值过低,则会使学生对学习缺乏内动力。所以,我们老师的责任就在于了解学生的期望值,注重对学生潜在智力水平的开发,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作为老师,我们只有经常不断地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教学特点、讲授方法、理论水平、工作态度、人格品质等方面的真实的评价,才能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弥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完美自己的品德修养,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进而使自己的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10.褚衍洲

从三维教学目标来看,课堂教学目标应该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来设计。我认为英语课堂的知识目标达成主要是通过情境教学法来实现,通过图片、录像、实物等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课堂,进入知识地学习;能力目标在于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合作学习、任务型教学法等途径,让学生从语言输入自然过度到语言输出,做到会听、会说、会读、会写;情感态度价值观主要通过课堂上和学生的情感交流来实现,加上老师期待的目光、亲切的微笑、鼓励及肯定的话语和老师流畅的英语口语与学生进行精神上的沟通,我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1.郑长伟

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我认为,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倡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更多的去关注每一个学生。而教师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大班教学中,学生进行活动,教师无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实行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我们采取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我们可以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精力也能够顾及到每一个学生,教师也容易注意到每个学生是否在用心听讲。当每班学生人数减少以后,学生上课时注意力更加集中,在小组活动中,每个学生也有更多的机会积极参与。

2.我的几个具体做法:

新课的教学可以采取问题导学的方式。教师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导学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自学,然后分小组汇报自学成果。这样做,哪些内容是学生容易掌握的,哪些问题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就很容易暴露出来。教师只需精讲难点。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又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复习课、练习课中,学生做完了一份练习,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对答案,分析题目,可总是有些学生不能集中精力在听,或者集中精力的时间不够长。我想了一个办法,练习做完后,不是由我来讲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讲,每人一题,不仅要说出自己的答案,而且要说出自己的依据。全班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一张小纸片上,放在前面讲台上,抽签决定谁来回答。这样,每个人都随时会被抽到,自然每一题都会认真听。又因为要说出依据,所以做题时就会格外用心。对于不该错而出错的学生,可以罚他给同学们唱一首歌。学生们感觉紧张又刺激,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12.陈洁

课堂有效性是什么?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进步或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不能割裂。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13.孙咏梅

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最重要的是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提高(根本的支撑);第一是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二要有勇于实践探索(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与反思)。没有时间的理论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没有理论的实践会是盲目的。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面向全体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不要简单地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问题,而是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资源,教学中要充分地合理地艺术地利用这一资源,使学生之间发生实质性的互动,这是实现教学增值,也是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保证

14.张丽丽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也就是说,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拓宽和深化,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善于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设桥梁,让学生跳一跳可摘到果子。这就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倡导的“最近发展区”思想。高一必修模块中大多数只是形成一般的概念,了解基本的研究方法,如果就将知识点“一步到位”,这也脱离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结果肯定不是有效性。这就是化学新课程倡导的,高一让所有的学生学化学,高二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 15.王铁汉

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两千多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从自己丰富的教学实际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赫尔巴特学派甚至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他们都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可见,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发生的运行机制,是有识之士的共识。16.王兴秋

创设自由开放、充满活跃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设自由开放、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尽可能的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担当“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胜利者”,体会学习的乐趣。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保持愉快而兴奋的心境,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从而激发学习积极主动性。

[主持人]针对什么是有效课堂,大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讨论暂告一段落。

[主持人]各位老师,课堂是学校中师生最主要的活动空间,更是当代学校教育生活的核心载体。课堂——这个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过的独特的生活空间——在期望与倾心中促进它、完善它。如何达到有效的课堂,方法不一而足,不同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应采取统一的方法。主持人:让我们用掌声请陆校长对我们的论坛进行点评。主持人:[结束语]:

总结大家的发言我觉得可以用以下几句话概括。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发现; 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究;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 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展示; 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小班化教学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教学论坛到此结束

,请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本着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科研的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化,使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是有效的。

第三篇:小班化

“让每一个学生绽放个性光彩”

——小班化教育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的世纪。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在今天只有赢得了‘个性和个性发展’,才能赢得社会发展的未来”。“要把个性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发展和完善,这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标准》中也反复强调学生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明确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科学理念。因此,张扬学生个性,已成为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之一。

在传统的教学中,封闭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压抑了学生个性,而大容量班级又使得学生的个性的发展雪上加霜。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贯彻实施和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小班教学成为一种趋势。在新课程深入发展的情况下,小班教学下的个性化教学更能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张扬学生个性,放飞学生潜能。小班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平台,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学习主动性增强,在和谐的班级生活中,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以张扬,实现每个人的和谐发展。

小班化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小学教育的教育教学基本模式。农村小学已出现“小班”,但并不等于就是“小班化教育”。就我们的调查来看,农村小学的“小班”教育还是沿袭着过去“大班”的教育教学模式,“小班”的优势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和体现,“小班”学生的素质并没有优于“大班”。因此,进行“小班化教育”的实验研究,引进,推广先进地区的“小班化教育”研究成果,立足农村小学的实际,构建适应农村小学实际的“小班化教育”教育教学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考虑,结合我校实际,我们拟定进行“小班化教育”课题研究,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学校特点的小班化教育之路。

二、课题的界定:

关于小班化,教育界现在为止也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从教学组织的形式看,是指一个教学班学生数量的较少。

较少到底指多少呢?在教育实践中,有人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视野关注的覆盖范围一般有多大?的研究表明:一般不超过25名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超过25人,教师就会顾此失彼,超过越多,顾不到的学生也越多。

从小班化教学的内涵看,其最本质的特征是教学面向各向异同的学生个体,而不是面向整齐划一的全班整体;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

查阅国内外资料,小班化教学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育”,美国、日本、英国等十多个经济发达国家都已广泛实施,80年代,美国的部分州开展了缩小班级规模的实验。目前美国中学的平均班级规模是25个学生。目前德国班级规模与美国相似,全国平均为25个学生。英国20到25人,加拿大25到30人,法国小学为23人,瑞士小学为19人。关于小班的教育效果,据美国学者对过去50年间发表的论述学生成绩与班级规模关系的近300篇论文表明:班级规模下降至30名以下,学业成绩普遍上升,学生能力普遍增强。

就目前国内小班化教育实施的情况来看,上海,北京,广州等沿海发达地区城市都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这些尝试也为未来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了实验基础。96年,上海率先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97年,北京等学校相继开展此项研究工作。1996年,上海市率先开展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10所小学在起始年级中进行首轮小班化教学试点,此举被称为“教学领域的一场革命”杭州市从1998年开始实施小班化教学。南京202_年秋季正式开始进行小班化教学实验。202_年,小班化教育追求进入国家、各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大量的研究表明;小班化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个性发展等起到明显的效果。对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资源等有革命性的突破。小班化教育成为了教育的一场新革命。

四、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

1、构建小班化教学有效的教学活动方式。

2、探索小班教育资源、环境配置,使之更具育人功能

3、构建小班化教学评价系统。

4、在提高小班学生认知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和谐发展和个性独特发展。

五、课题的理论基础

1、心理学理论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越受老师关注的条件下越容易取得成功(皮格马利翁效应)。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学生数的减少,使得教师比较容易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个性。

2、教育学理论基础。“新基础教育”(叶澜教授)认为: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小班化教学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索成为可能,也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充分。

3、我国的教育方针。我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学说,明确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教育方针,这对小班化教学起着明确的指导作用。我国现阶段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样也对小班化教学起到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1、确定个性班级特色。

班级特色的确定应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并尊重学生的兴趣倾向,慎重确定本班的特色。班级个性的确定建议从体育、艺术、科学三方面着手。

2、开展个性化活动。

课题目标的实现最主要依赖于一次次的活动。活动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技能性实践活动,另一种是综合性实践活动。围绕本班个性发展的目标,开展个性活动。课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所以在活动设计和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成为活动真正的主人,使他们的能力得以锻炼,个性得以张扬。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逐渐成为有思想,有创见,尊重真理,充满活力、充满自信的人。

3、布置个性化的环境。

首先校园整体环境的布置应该体现对个性的尊重。在学校的走廊、草坪、宣传窗、墙面„„可以逐渐留下师生个性创造的痕迹。其次,班级教室的布置能充分展现本班的个性。黑板报、墙面、书柜„„都将成为展现班级和学生个性的舞台。最后,个性班专用教室的硬件建设和适当的布置将为班级个性文化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4、挖掘班级个性文化的内涵

班级特色的确立都必然有其可供挖掘的人文内涵,而真正对学生的心灵成长有其教育意义的并不是技能本身,而是这技能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这是教育者应该担负起的责任。这种品质的形成对学生一生的影响都将是巨大的。

课题实施老师要充分挖掘本班特色项目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在特色活动的开展中,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不断进行渗透,逐渐形成班级学生的共识,形成班级的个性。

研究思路:

1、使小班化教育实验成为更新全体教师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打造一支师风正、业务精、口碑好,适应小班化教育和高素质、有个性的教师队伍,培养和涌现一批有较强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

2、建立民主平等、师生互动、主体参与、协同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开放式教育模式,构建适应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管理体系。

3、初步构建科学性强、便于操作、适应小班化教育特点的教学评估体系。

4、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小班化教育真正成为让每一个学生描绘自我发展轨迹,张扬个性,呈现特长,充满活力的大舞台。

5、通过实施“小班化教育”实验,争取在教育管理、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等方面总结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具体操作方法与经验,通过现场会、观摩活动等方式,为下一步在更大范围内实施“小班化”教育提供借鉴。

七、课题的研究方法:

根据实验学校及教师的实际需要,把该实验的有关经验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践相结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同教师一起研究教育教学现象和教育教学问题,深化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采用如下方法进行综合运用:

1、文献研究法:利用图书馆、互连网检索收集相关资料,整理、分析并归纳用于研究。

2、实验研究法:在实验校开展小班化教育实验。

3、调查访谈法:通过对参与推进小班化教育行动的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调查访谈获取客观详实的资料。

4、建立课题科研档案,运用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分析实验班教学质量的提高幅度。

八、课题的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2_年3月——202_年4月

1、成立课题实验领导小组,组建课题组,落实研究成员。

2、做好教师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

3、拟定活动计划,成立课题组,完成课题论证,制定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202_年5月——202_年4月

加强课题研究的规范管理,做好阶段性总结,对操作效果进行评价,找出问题症结,调整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实验研究。

1、开展与课题有关的研究内容的教研活动

2、开展小班化教学交流活动。

3、学校小班化教育课题实验教师培训

4、“小班化”课堂教学现场会

(三)总结阶段:202_年5月——202_年6月

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情况,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形成各种研究成果,接受领导或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鉴定。

1、搜集实验阶段的有关材料、推广应用方案

2、课题成果展示与汇报

3、总结课题实验成果

九、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我校十分重视科研情况,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同时对科研工作给予很大的支持与帮助,提供很多便利条件。学校里有浓厚的研究氛围,教师自觉地向研究型教师靠近

本课题主持人所主持的县级课题《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在202_年12月顺利结题,同时参加了学校其它几个课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和发展实践。课题组其他同志,大多组织、参加过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对此课题都具有浓厚的研究兴趣,每个人都是志愿兵。课题组成员能够科学地处理完成本职工作与进行本课题研究的关系,在乐于研究的前提下,有足够的时间保证课题的完成。

本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多年从事一线工作和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较高的科研理论基础。

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做到目标明确,分工细致、管理规范。

2、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先导。“小班化教育”重在教育过程层面上更充分地体现出教育公平精神,使每一位学生提高受教育的充分程度。

3、课题组建立研讨例会制度,每月举行一次会议,学习最新教育动态,交流研究进展情况,布置阶段性工作,进行研究的理论指导、实践指导。

4、加强“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管理,学校领导要经常深入第一线随堂听课,参与评课,并定期向全校教师推出小班化教育交往教学研究课,推动全校的教学改革。

5、以科学的专题研究为手段。选择专题进行攻关,从而有力推动小班化教育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化。

第四篇:关于小班化

关于小班化教学及管理的感受

202_年我校因学生数量锐减而开始实行小班化,对于小班化,通过学习及实践,我有几点感受。

一、小班化在学校方面,是一种理念的彻底更新。实行小班化教学及管理,是学校每一个老师都应有的理念,具体由学校制定实行办法,班主任及课任老师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中落实学校的小班化理念,并形成许多步调一致的做法。如班级采用分组形式,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这样,在学校形成一种小班化管理的氛围。

二、分组方式。小班化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分组合作式学习。班级学生五至七人一组,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原则,每组尽量按学习成绩,能力等方面均衡分组,以形成势均力敌的竞争条件,分好组后,明确组内成员的职务,拟好组名及小组的口号。之后小组就在学习、卫生、遵守校规校纪等方面进行评比并定期表奖。

三、课堂学习方式。小班化的课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采用组内合作学习,加分制的方法,变传统的被动式学习为主动探究知识。

四、精心布置课前预习,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否则,很难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上课时可以让学生展示预习情况,自学成果。

五、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利用班级的墙营造班级的文化氛围。如名言板、班级论坛、作文展台、书法作品以及其他方面的才艺展示,如摄影、绘画、剪纸等,让学生尽可能的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信心。

实行小班化特色教学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关于教育观念的改变。

一、目前大多数学校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学生在校期间缺少自主学习的空间,放学后又要完成大量的作业,尤其到了初三,我们便会感受到因课排得过满而带给学生的烦躁不安,甚至有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细想一下学生生活,怎一个“苦”字了得。老师们也常常抱怨,某某学生学习不用心,讲过多少遍的知识也不会,甚至刚讲完的题考他都不会。学生说累,老师更因为学生的不用心而感到身心疲惫。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于学习没有兴趣。学生对于学习失去兴趣的因素有很多,但繁重的课业负担也是扼杀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失去学习兴趣,将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如果总是被别人安排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就没有了自己的学习计划,永远成为了学习的仆人,即使考上了高中,已习惯了耳提面命式学习的学生也便难以适应高中老师放手式的学习生活,有的学生便开始不适应,迷茫,成绩下滑,有的学生甚至一蹶不振,曾经的好学生销声匿迹了。出现这种情况,难道不是教育的罪过吗?

我认为初中阶段应该是学生大量地汲取知识的时期,每天被课本知识困住的学生,其他方面的知识信息基本中断,每天“唯有教科书”,此种情况导致的后果十分严重,学生因长期不充电,易产生对课本知识厌倦的情绪,没有了源头活水,也便没有了思想,没有了创造力,在语文学科上的表现是阅读理解能力差,畏惧写作,在无奈的情况下

写出的作文也往往千人一面,缺乏立意和语言上的创新,学生的作文中,能看到的好文章凤毛麟角。学生思想浅薄,不热爱读书,即使有时间的时候,也没有了读书习惯,书被束之高阁,可以肯定的是,一个没有读书习惯的人,他的发展肯定是极其有限的。这难道不是一件悲哀的事吗?

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任凭老师家长如何苦口婆心,学生依然无动于衷,缺点依旧,不思进取。在我们抱怨的同时,大家有没有想过教育好一个学生,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一个人的成长除了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影响外,还离不开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的能力主要来源于阅读,读书是一种思考和认知的过程,学生不断用知识去丰盈、充沛自己的内心,最后,认知到了骄傲自满的缺陷,于是学会了自谦低调;认知到了道德伦理的尺度,于是学会了原则礼法;认知到了自由的局限,于是学会了对自由的把握;认知到了苦难挫折的必然,于是学会了坚韧坦然地面对;认知到了仁义礼智信,于是学会了诚实敬重。读书,会提高认知能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提高自我平衡能力,提高是非辨别能力。而一个不经常读书的学生,思想深度有限,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老师与家长的教育,自然与他的思想难以接轨,学生也便难以教化了。试问,学生离得开阅读吗?

仅靠老师的勤奋,在学生身上的教育效果的体现是事倍功半的,可见,要想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我们学校目前的情况来开,学生的能力很一般,大众化的学生

多,如果靠以前那种题海战术恐怕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以我们班的情况为例,32个学生,学习习惯好的屈指可数,有的学生家长都觉得难管,尽管家长也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却管不了,他本来就有厌学情绪,如果我们还用一种枯燥的方法教他们,老师付出了很多,却难以看到我们所期望的的效果。还有的学生在期末复习阶段我问他晚上学习到几点,他说家长向来不让他超过十点睡觉;还有,我听班级的一个家长说,他们当初选择我们学校的时候,遭到周围人的反对,有人说“上那个学校干什么,十中现在也不如以前了,我们家孩子上六中,我们可不去十中。”等过了一阵子,再互相交流一下新学校,平时,我们作业写到九点,他家孩子写到十点,期末我们写到十点,他们写到十一二点,从此,再也没有听到那个人反对的声音。通过这些,我想,现在家长和学生欢迎的是,能快乐轻松的学习的学校。有的人可能会想,既快乐又轻松,谁不想啊,可那只是美好的理想罢了,在现在的考试制度下,成为现实太遥远。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是有人做到了。

202_年,我们那一届老师去过凤城六中和大连七十一中,通过参观,听课,感觉凤城六中十分注重校园文化氛围,如走廊一条条耐人寻味的励志警句,校训,尤其凤城六中的男生女生校训,各个班级的文化墙,教室内的文化建设,以及课堂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课堂上所体现出的青春的活力和求知的快乐,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一个老师上的一节课《春望》,课前有学生的自学展示,在预习时,要求把这首诗写成一篇短文,上课时展示的同学写得非常好,有对景物的描写,有对作者苍老的形象的描写,并且突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课堂也十分生动活泼,教学内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堂课的课堂效率是很高的,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我首先想到的是:

1、学生在学习本课前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有为小组争得荣誉的积极性,课堂上能动起来,真正的实现小组讨论,如果没有充分的预习,课堂教学的很多环节都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这也让我联想到我们的学生,碰上作业多,时间紧的情况,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连文章都不能读一遍,别说对文章的理解了,就连查字典认识生字,学生茫然的来学习这一课,只等老师领着分析,让他讨论,发表意见,他连课文都不熟,所以也说不出什么,为完成教学任务,做过尝试的老师只能又回到从前的方法上来,老师只能是领着分析课文,记下重点。由此,我想到,不能给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就谈不上小班化课堂的合作探究式学习。

2、老师从布置预习到课堂教学,都体现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对教学模式的熟练应用。这实际上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布置预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是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效率服务的。

凤城六中班额很大,每班有五六十人。

去大连七十一中的学习也让我有很深刻的感受,即使学习时间只有一天。我总的感受是:学生在学校能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学生是幸福的。

每班三十几人,校园的每个角落都透露出人文的气息。进了教学

楼,在三楼的平台上,有几十盆盆栽,看了让人赏心悦目,使得教学楼内的环境十分优美,班级的走廊墙上,有每个学生的分担区编号,教室、走廊十分干净、整洁,能够看出学校在学生劳动方面的重视,这不禁使我联想到了我们班,有时候学习任务紧,就忽略了对学生值日生工作的强调,要求也不够严格,细想,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工作责任心是十分重要的。再说这个学校,每个班级各有千秋,从墙上就能看出来,学校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正真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大连七十一中,也曾经历风雨飘摇的时期,从校长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这个学校曾濒临消亡,他们有生源学校,但是由于学校名气不大,小学生到了初中,就转到比七十一中更好的中学,学苗质量下降,再靠以前的办法,无论怎样也拼不过生源好学校,这样下去,尽管老师们都很努力,也看不到希望,也没有什么信心,毕竟,做老师的都知道,尖子生是需要一定的潜质的,眼下手中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资质很平庸的学生,所以,他们不得不改革,那就是实行小班化特色教学,全校老师齐心协力,在实行了几年小班化教学之后,教学成绩由大连市西岗区倒数变为第一名,我们去学习的那个时候,七十一中已经成了大连市家长和学生梦寐以求的学校,因为,这个学校的学生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是有活力的,是乐学的,是勇往直前的。

第五篇:小班化

说实话,从寒假开始备课准备进行“小班化”教学到现在,我没有很清晰的“小班化”教学的思路,只是最近的紧急“训练”,突击听课,特别是教研员马老师来之后,我才开始很认真的思考“小班化”教学,似乎对“小班化”教学有了点滴的模糊的想法,不过困惑多于理解,今天写这个材料更多的是希望得到帮助。

因为是刚接触到“小班化”改革,我想一开始失败(教学成绩和区均相差较大),应该是正常的。不管老师或者是学生,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从行动上,都没有充分的准备,尤其是面对没有经验的老师。因为我觉得我现在就是一位新教师。我知道“小班化”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提问要分层,作业要分层。可是知道理论没用,实践是关键。习惯了一堂问,习惯了集体答,这需要一个改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应该是需要很多时间,需要同组老师的合作才能有成效。我们现在缺少研究的过程,其实很多东西都“浮”在表面上。一个人的能力和想法都是有限的,希望能有合作开发的机会,还有愿意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行。

还有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改革,我个人认为坚持+方法才行。我的教学现在缺少方向,只是在表面的模仿。不过这两次的听课让我学会一点点课堂的教学方式。我在尝试中,希望有效。

面对现在的学生,我也愿意改革,我也希望自己教学轻松,孩子学习轻松,事实上“拦路虎”还不少。还有一些影响我们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因素存在。

首先我不赞成现在的座位,因为方便了学生报答案,对我们的听写和上课做反馈练习有反作用。其实在原来的座位上分组讨论也是成立的,我在南京听课就发现人家老师上课不分组也方便的。

其次我认为抓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很重要,课堂上学的再好,课后的复习巩固也不可缺。不过经常有学生不做作业,都是第二天补作业,而且是抄袭完成,应付任务。背诵任务也不愿意配合,行为懒惰。

再次,如果有可能的话,班级的人数再减少一些,这样有利于课后的辅导。基于我们的成绩现在是比较落后的,关键是尾巴太大,如果能分流一些,单独辅导的时间相对某个学生会变长,还有上课提问的几率更大,我想会更好些。

以上是我的不成熟想法,不做交流用,也因为本人理论水平有限,只能用大白话完成写作,敬请谅解。谢谢

小班化论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