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咏雪教案
《咏雪》教学设计
科 目 语文 设 计 者 赵雪莹 学校 轩辕中学 授课班级 七五 学生人数 60 课 题______《咏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型 新授 授课日期
一、课标描述(摘要)及其解读: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文章讲的是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
二、教材分析: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文章讲的是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世说新语》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本文只有70多字,却鲜明地塑造了谢安、谢朗、谢道韫这三个人物。“咏雪”成为流传千古的一段佳话,由此也有了“柳絮才高、咏雪之才、咏絮才”等典故。本文在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课,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我以为“咏雪”固然体现了亲情,但更重要的是展示了魏晋名士那种洒脱、儒雅的气质和富有情趣的生活情景。所以,我想尽力带着学生去感受古人那种洒脱儒雅、情趣盎然的生活气息。
三、学情分析:
我们之前已经学过《童趣》等三篇文言文,学生积累了一些文言知识,并且熟悉了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步骤,要读懂这个故事没有太大的困难。所以,我主要是引导学生整理归纳文言知识,挖掘其文化内涵,并努力创造氛围,让学生真切感受“咏雪”的情境,鼓励学生去想象。
四、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复习巩固作者及《世说新语》;
2、掌握“俄而、骤、欣然、差可拟、因”等文言词语;
3、情景再现,走近古人讲论文义的情境中。过程与方法:
1、检测掌握的作家作品情况,并补充相关内容;
2、同伴互助,解决疑难词语,并归纳整理;
3、师生共同表演,讲论文义,再现故人读书的情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感受文化故人的情操,感受文化魅力。
五、评价方案设计:
1、针对目标一,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测评;
2、针对目标二,采用书面练习的方式进行测评;
3、针对目标三,采用小组展示的方式进行测评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情境再现,讲论文义。
七、教学流程设计:(一、)布置预习:
1、熟读《咏雪》,了解大意,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2、搜集学过的关于雪的诗句。(二、)导入新课:图片展示“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这是《红楼梦》中写给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判词,“停机德”讲的是乐羊子的妻子为劝丈夫继续求学而剪断织布机上的娟的故事。“咏絮才”讲的是什么呢?今天读完这个故事,我们就知道了。(三、)展示目标:提醒学生注意“互助”、“归纳”、“再现”等词语。【板书本节课的两大环节:讲论文义、再现情境】(四、)温故知新:
1、学生回顾上节课讲的文学常识填空;
2、补充:鲁迅的评价,《世说新语》分的门类,《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五、)讲论文义:【师生共同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步骤并板书】
1、读:字音、断句。【学生齐读完后,强调“似”“差”这两个多音字】
2、译:提出疑难字词,同伴互助解决。
3、词语抢答:用我们常规的抢答方法,检测字词掌握情况,并注意联系学过的知识,如:与“俄而”意思相近的“未几,无何,既而,逾时”等,与“欣然”的“然”用法相同的“莽莽然,黯然”。
4、直译接龙:一人译一个标点的句子。
5、整理归纳:老师引导,学生完成,归纳本课的古今异义词、判断句、人物称呼、成语“柳絮才高”,此时学生就知道“咏絮才”的含义了。
6、拓展阅读:展示材料,老师解释“谢公、谢玄、淮上”,学生还有不明白的再解释,最后学生直译。这则材料讲的也是谢安的故事,“俄而、至、默然、徐”等词语都是学过的,可检测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并且这则材料中谢安得到捷报都不动声色,在《咏雪》中却“大笑”,有助于学生了解这个人物的性情。(六)、再现情境:
1、师生共同确定:时间、地点、天气、事件、人物。重点在人物上,文中有谢安的表情,谢朗和谢道韫只有话语,先让学生从文中发现、想象他们的表情,再推荐同学扮演角色,其他同学扮演“众儿女”,思考:他俩谁说的好?“白雪纷纷何所似”?
2、创造条件,师生表演。重点探讨谢朗和谢道韫谁说的好,各抒己见。再说说“白雪纷纷何所似”,可以用学过的诗句,可以是自己的想象,最好是自己写的七字一句的诗句。
3、看看“诗中雪”,展示几句写雪的诗句。
4、想想:历史中堪称“咏絮才”的,还有谁?【李清照】
5、评评:本节课,我们班的“咏絮才”。
八、作业设计:
A:
1、完成课堂作业;
2、积累词语;
B:读几则《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写读书笔记
九、板书设计: 十.教后反思: 我以为,一堂课就像一篇文章,有铺垫,有悬念,有伏笔,有照应,有过渡,有升华,要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行文严密、首尾呼应、过渡自然,这堂课贯穿始终的是“咏絮才”,由“咏絮才”设疑导入,中间解读、想象、拓展,都是学生才华的展示,最后再照应开头说“咏絮才”,发现我们身边的才子才女。在设计中,我力求一种诗意的表达,力求让学生感到书中那些人的生活情景是活着的,让学生感到文化延续不断的脉络。
第二篇:《咏雪》教案
2012学年第1学期校内公开课《咏雪》
德清县勾里中心学校
朱振宇
导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语《春雪》 生自由读三遍。
请一同学读。读准节奏,停顿。学生齐读一遍。幻:无标点文。个别读。评价 学生齐读。
师问: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时间:寒雪日(寒冷下雪的日子)地点:内(家里)
师:内集是什么意思?
人物:谢太傅,及其儿女(子侄辈)【此处叫学生写】
幻:谢太傅
问:“儿女”?谢安好福气啊,一儿一女。问:不是吗?你从何而知? 师:是子侄辈。
师:不错,你懂得从从语境中中去寻找依据来进行猜测。了不得。师:你已经掌握了学习文言文一把钥匙——猜读法。(板书)
事件的起因:讲论文义(讲解诗文)【此处叫学生写】,俄而(不久)雪骤(紧)【此处叫学生写】
师:学习古诗文讲究炼字,今天我们一起来炼炼这个“骤”。
幻:骤。
问:“骤”的原意有人知道吗?拆测法,来测这个字。(边说边板书“拆测法”)
问:我这个字写错了吗?如果我告诉你这就是我要写的字,你明白该怎么来测这个字的原意了吗?
生:„„ 师:有见地,“骤”的原意“马奔跑”。你的解释跟《说文解字》一样标准,很了不起。
幻:《说文》
幻:后来引申为“疾速”
问:雪下得疾速,虽然翻译得挺正确,放在句子里也挺通顺的,但还是不够雅。不能表现雪特有的状态。
幻:“紧”
师:你说得好,真是善解我意啊。事件的经过:咏雪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咏”吧,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欣然”是什么意思? 生:„„
师:“高兴地”,很好。然后儿女的回答呢? 生:„„
师:哦,兄子胡儿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怎么说? 生:„„
师:哦,兄女
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幻:《世说新语》“言语”
师:看了这个资料,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
师:对,说明我们要好好研究人物的语言。看看大家能研读出什么东西? 师:真正咏雪的是两个子侄辈的语言。下面我们先看“差可拟”和“未若”。幻:“差可拟”“未若” 下面小组研讨一下。(全体学生站起来讨论。)讨论完就坐下。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写出了胡儿一种不肯定有点心虚的特点。师:如果我们来补一下这个空大家会补什么?
可以补:弱弱地、皱着眉头说、摸着脑袋说、抓耳挠腮地说„„
未若:(不如)写出了谢道韫写出了她对胡儿咏雪的评价觉得不太好,表现出她的一种自信和率真的性格。师:她对什么很自信? 生:„„
师:如何才能有这种这种吟咏上“自信”?或者说为什么有这种“自信”。生:„„
师:有很高诗词造诣,才思敏捷,率真。
师:大家从这7个字中看出了一个怎样的谢道韫啊?
板书:一个诗词造诣颇高,才思敏捷,率真自信的才女。幻:人物的特点。
师:老师不得不表扬大家的解读能力,非常有见地。
师:如果空白处要你填补,此处你会填什么? 可以补:自信地、一扬眉、淡淡一笑地、师:大家研讨得很细致,接下来用我们声音来演绎一下,这千年前的关于雪的讨论吧。幻:退去叙述语
小组里先演练一下,然后推荐三位同学,各读一句。最后我们比一比,那个小组读得好。学生评价。最好的一组,再读一遍。师:真情演绎,惟妙惟肖。课堂展示。
师:两个人谁咏雪咏得好?
学生发言。
师:写实,与写意。那是关公战秦琼。师:但就诗而言,写意更优,对吗?
师:谢太傅既然是教他们学习,有没有评判?
事件的结果:公大笑乐
师:作为一个丞相和学识渊博的人“大笑”是否有些大惊小怪?他“大笑”什么?
生:„„
师:细细想想还有其他意思吗? 生:„„
师:好,有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大笑乐”有重复之嫌吗? 生:„„
师:“大笑”是一种表情,表明一种态度,刚才大家都讨论了。“乐”是什么呢? 生:„„
师:心里美滋滋的?心里美什么? 生:„„
师:真好,我不得不又一次佩服我们同学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超强。
师:这“大笑乐”的含义还真的很丰富。我们大家真的读懂《世说新语》 幻:《世说新语》的特点:语言隽永。幻:咏雪诗。
师:大家发现了没有这多像一首残缺的七言绝句啊。你能不上一句吗?首句和最后一句都可以。可以接第三句来写,也可以评价一下两个人的话。都行。
学生思考。
生:„„(纷纷扬扬满天舞、道韫扬眉轻轻吟,一代才女妙才思,讲论文义逢雪骤)师:老师补一句:千古难辨伯仲间。你看如何?谢太傅始终没有民说,是“笑而不答”,但是有人似乎想捅破这层窗户纸。你知道是谁吗? 生:„„
师:对,是作者,是刘义庆吗?不是,作者是谁我们并不清楚。师:作者说了吗?哪句?
生:„„
师:对还是没明说。但是作者告诉我们谢道韫不仅出名门望族(其父官至安西大将军,豫州刺史),还嫁于千古书法大家王羲之。言外之意是? 生:„„
师:一个有才华的奇女子。师:想知道老师的看法吗?
板书:哈哈哈,我也是笑而不答。幻:名士
幻:王戎(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幻:一部名士地(的)书。作业:背诵全文。
板书:
时间:寒雪日(寒冷下雪的日子)地点:内(家里)
人物:谢太傅,及其儿女(子侄辈)【此处叫学生写】
幻:谢太傅
事件的起因:讲论文义(讲解诗文)【此处叫学生写】,俄而(不久)雪骤(紧)事件的经过:咏雪
事件的结果:公大笑乐
第三篇:咏雪教案
《咏雪》教案
[教学内容]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咏雪》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大雪纷纷,谢太傅以此为题要求子侄辈作诗,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给后人留下一段佳话。本文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较浅显,又是围绕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背诵两篇短文。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先由聪明少年导入文本,介绍《世说新语》,诵读《咏雪》品析佳句,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聪颖儿童的故事呢?
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
教师: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我希望同学们多读聪明人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故事本身,因为有自己创见的人才更聪明。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和她比比谁更有才吧!
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多媒体显示:
刘义庆简介 《世说新语》简介 三.正文
今天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品读《咏雪》
1.题目解说:“咏雪”即歌咏白雪,歌咏落雪。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和线索,以“咏雪”为线索,表现了三个人的文学功底和才华,尤其突出表现了谢道韫的才华。2.重点字的读音(放声读书,及时纠正读音)
多媒体显示: 俄而 é 雪骤 zhòu 差可拟chà nǐ 无奕女 yì
(放声读书,及时纠正读音)
3.读准节奏 多媒体显示: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齐读并指导学生明确根据文意来读准节奏)4.重点文言词含义
多媒体显示:
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古泛指子侄辈,今指儿女 俄而:不久,一会儿。欣然:高兴的样子 未若:比不上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5.读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6.重点语句的翻译 多媒体显示:
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请学生回答)
7.梳理内容要点
多媒体显示:
时间:寒雪日 地点:谢太傅家
人物:谢太傅、儿女(胡儿、谢道韫等)事件:咏雪
家庭氛围:融洽欢快轻松
结尾:补充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8.学习心得
学生讨论总结
9.师引导总结主旨
(1)文中“公大笑乐”有如下看法
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笑”前喻,“乐”后喻; 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2)结尾补充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10.主旨
多媒体显示:
这则小故事,通过谢家子弟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学生放声朗读课文,深切品味文章内容)
四.读课文,研讨问题:(四人小组合作)
多媒体显示:
1.讨论、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一用“撒盐空中”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基础。
二用“柳絮因风起”更好:柳絮给人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师做总结)
平时写比喻句时最基本的要做到“形似”然后不断追求“神似”的境界!
2.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师多媒体显示韩愈的《春雪》并点评)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点评:
形似:白雪——飞花
神似:白雪嫌春天的姗姗来迟,故意化作飞花盼春早到 五.拓展延伸:
你能否再举几例古人吟咏白雪时用的比喻的诗句。
多媒体显示: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群《对雪》 六.随堂练习
1.给下列字注音:
骤()奕()2.解释词语:
俄而: 差可拟: 3.翻译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 七.小结
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及刘义庆的文学常识 2.理解并识记文言词语的含义和重点句的翻译 3.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
a.言简意赅。只叙事,未评论,但意图明显。b.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4.情感价值观:
学习古代少年的智慧
创新思维 八.作业
1.在读准节奏,读出韵味的基础上,背诵《咏雪》一 文。2.积累写雪的诗句或写雪的成语。.板书 九
第四篇:咏雪《教案》
咏雪教案
庄浪三中 李彦明
一、教材分析
《咏雪》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篇幅不长,文字不深,但面对刚刚接触文言文的七年级学生。我首先设法引导学生认真弄清文中字词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文章的主旨。然后,努力引导学生自己去解读文本,探究文本。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未若”等。并且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
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意,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3、情感目标: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的学习方法。并积累文言字词。
2、难点:
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2、探讨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本文叙事中包含议论,教师的引导点拨与学生的参与探究相结合。
3、延伸阅读法:巩固积累咏雪名句。
五、教学流程
(一),谜语导入,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猜一个谜语:
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
(雪)
那么你们觉得那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的雪花像什么呢?我们用什么才能恰当的比喻他们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两个少年是如何吟咏雪花的。(播放咏雪相关动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①大家先齐声朗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同学们读得很好,流畅,整齐,咬字清晰,声音洪亮。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读出文章的感情,不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的。
②教师播放咏雪朗诵MP3,调动学生积极性,再请同学们朗诵通读。③通过听刚才同学们的朗读,大家做得很不错。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用五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并试着翻译全文,疏理、翻译课文
熟悉了词语的读音只是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去朗读,要想真正读懂这篇 章,我们就要明确它到底讲了些什么。下面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的书下注释。③ 小组翻译课文
现在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试翻译一下课文,有不会翻译或不懂的地方做标记,我们共同交流。
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又什么不同?)古今异义:古义:指子侄辈年轻的一代
今义:专指子女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俄而:不久,一会。欣然:高兴的样子。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未若:不如。因 :凭借,依靠
④(教师重新疏理)(找学生重新翻译整篇)
(三)品读、分析课文(以学生讨论为主)
1、文章开头一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句话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涵盖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氛围?
融洽、欢快、轻松、温馨
3、“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个更好?(重点)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上扬,甚至飞的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到神似,形似是基础。胡儿将雪比成盐,是就物质的特点而言,他抓住了物体的物象。
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就是意蕴。聪明的道韫将雪比成柳絮,简洁中透着高远的内涵,一语道出雪的意蕴,即抓住了物象,又抓住了意象,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板书)
4、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有力的暗示出作者非常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四)想一想、议一议
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有不同解释,你有何看法?(难点)(学生讨论)
1.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2.“笑”前喻,“乐”后喻 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六、学习总结
课文讲述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谢道韫以“咏絮”之喻出色的表现了自己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才能。
七、积累欣赏
欣赏《采桑子-塞上咏雪花》,并播放相关改编歌曲,欣赏不同雪景美感,学生进一步的积累。
八、课后作业
1、练笔:景物描写,题目自拟。200-300字
2、积累描写雪的诗句、段落。
3、预习《陈太丘与友期》
第五篇:《咏雪》教案
《咏雪》教案
大邑县董场镇学校张婵
教学目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
书理解基本内容。
了解古人生活,学习古人的智慧。
教学重点: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德育目的: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我们今天的业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那你们知道古时候的人们的业余活动有些什么内容吗?”(指名说)
2.师:“书画琴棋,吟诗作对,踏雪寻梅„„古人没有电脑、电视,但他们的生活却同样多姿多彩。今天,我们就和古人一起去赏雪、咏雪吧!”(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生出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世说新语》、谢安、谢道韫的资料,师简短补充。
2.师:范读全文。
生:听读,正音。
3.生:自由读文,粗理大意。
4.生:小组合作,翻译全文。
5.生:汇报成果。
6.师:指名生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和哪些词语需要重点识记、理解。
7.师生合作,齐读全文。
8.师生交流:兄子与兄女的比喻哪个更佳?为什么?公听了“大笑乐”,为什么?
9.师:指名生背诵一些描写雪花的诗歌。
10.师领背全文。
三、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将重点词语抄再积累本上。
四、板书设计:
咏雪
时间:寒雪日
地点:内集
人物:谢太傅、儿女
撒盐空中
事情:讲论文义——咏雪
柳絮因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