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基训与拉丁舞恰恰组合(★)
编辑:柔情似水 识别码:24-1098511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10 13:32:2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基训与拉丁舞恰恰组合

基训与拉丁舞恰恰组合

郭玉库

教学对象:中级班学员;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目的:

1、针对本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取启发式、趣味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舞蹈的兴趣;

2、通过拉丁舞基本功训练,使学员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初步达到“挺胸、抬头、收腹”的身体素质要求,从而加强学员身体各部位的柔软性、协调性;

3、通过分组比赛活动来培养学员的意志力、想象力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基本站姿训练;恰恰基本功训练;恰恰舞组合训练。

教学重点:

1、在基本功训练中,要求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动作力求到位;

2、在舞蹈组合的学习中,加强对节奏的清晰处理。

教学难点:

1、强调脚尖要小八字外开,膝盖要伸直和脚尖要绷直;

2、注重整个手臂运动线路的准确性,做手背运动时不要用肩膀带动。

教具准备:CD机和CD音乐片。教学过程:

一、带领学生进行整队,师生问候,开始上课。

二、通过听音乐对学生进行基本站姿训练,先示范动作,再进行动作纠正。

三、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1、提问式。让学生回答上节课所学内容(半重心移动,活动腰部);

2、采用举手形式,挑选同学来复习;

3、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4、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动作完成的程度进行讲评和纠正。

三、恰恰基本功训练:

1、时间步,两手要打平。

2、左右基本步(十字步):注意走步时脚尖经过脚边,打手势。

3、三连恰,同步打手势。

4、狼的追步。

5、纽约步和手对手。

6、点转:右脚出步时要做延迟走步。

四、拉丁恰恰舞组合训练

1、新课导入:启发式的提问,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上学期我们伦巴舞进行了双人舞练习,本学期我们学习恰恰舞双人组合动作。

2、新课教授:准确地示范动作,让学生模仿,反复练习新教动作,最后把整个组合串连起来,并合着音乐表演,提高学生的表演欲望。重点要求动作的方位和动作的准确性。

3、新课内容:基本步,扇形步,曲棍步,阿里曼娜,手对手,三个恰恰恰,纽约步,后退锁步加追步,定点转,肩对肩,时间步,臂下左转。

4、表演:在练习时,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培养学生的综合表现力。

5、课堂小结:表扬和鼓励大部分学生的课堂表现,特别是进步快的学生,再指出一些不足之处。

6、布置作业:

1、复习恰恰基本功和双人舞组合;

2、重点练习较难完成的动作。(本文作者系青少年活动中心艺教部拉丁舞指导教师)

第二篇:舞蹈基训

地面训练

一、上肢训练:

1.头部:前、后、左、右倾头、头颈的转动。2.肩部:压肩、环动、松肩、含胸、展胸、仰胸。3.腰部:弯腰、疗腰、涮腰。

二、下肢训练:

1.脚踝部、勾脚、绷、拒脚、向内旋、向外族 2.腿膝部:吸伸、环动、踢、搬、控腿 3.腿部:横叉、竖叉、压叉

三、训练要求:

主要解决柔韧性、软开度及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解放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为把科和中间的训练做好最重要的准备。扶把训练:(一年)

一、蹲:

1.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带半脚尖、压脚跟 2.踏步蹲与胸腰及前旁、压腰、组合 3.小涮腰、横拧组合

4.各民族舞姿组合:大掖步、卧点、扑步 5.丰富节奏。加强节奏变化

二、擦地:

1.一、五位、前旁后擦地 2.带勾、绷脚、及与半蹲组合 3.前后摆动并环动 4.与争位、转头、压脚组合 5.与五位并立转组合 6.丰富、加强节奏变化

三、小踢腿: l.

一、五位前、旁、后、小踢25度 2.带点地小踢腿 3.前后摆动、单腿变身 4.节奏处理、加强准度

四、单腿蹲:

1.前、旁、后、带勾脚 2.单腿带端掖腿

3.带迈移、前旁后、摆动加半蹲 4.与单腿变身组合

五、腰:

1.前后胸腰、前后、大腰 2.疗腰、大技步、卧点 3.双跪后腰、单腿后腰 4.大涮腰探海辗转 5.风火轮

六、控制

1.前、旁、后吸伸腿、半、全环动 2.立身射燕、大射燕、探海 3.搬前、旁、后腿

七、大踢腿: 1.前穷、后大踢腿 2.前腿接后腿、后腿接前腿 3.旁腿接拔腿 4.踢腿接摆腿、接探海 5.旁腿接立身射燕 6.踢紫金冠 7.片蹁、盖腿 中间训练

一、腰:

1.单跪下腰、单腿后腰 2.慢、快涮腰 3.卧云 4.风火轮

二、大踢腿:

1.原地、踢前、旁、尼腿、进行式 2.紫金冠

3.中速行踢前、旁腿 4.强调身法连接流畅

三、控制:

1.前旁后,吸伸抬、半环动 2.大射燕、探海

3.加强流畅感及身韵的连接 四、五跳:

1.一位、二位、变位跳、五位换脚跳 2.小射燕跳

3.变身跳250度腿探海跳

五、中跳: 1.一、二、五位跳 2.变位跳、交叉跳

六、大跳:

1.错步级跳、错步射燕 2.错步级跳、错步射燕 3.错步撩跃、错步凌空 4.变身跳 技术技巧:

一、转、1.平转2-3个 2.斜线平转:8个

二、翻身类:

1.踏步翻身、正反、上步翻身 又点翻身3-5个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要求: 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

一、树立中国舞严谨、规范教学作风

二、外部动作与内在意识谐调统一,注重身、腰、首、腿、步伐手、眼、身法的巧妙配合。

三、准确地动作示范,清晰规范的语言表达。

四、因材施教、集体授课与个另辅导相结合。

五、制定教学计划,并根据教学对象及时进行调整

1,重点在老师要会技巧,言传身教和经验积累。

2,技巧的基础是练好倒立,而且开技巧前的起范儿很重要。

比如手是扩指手型,手的方向(打侧手翻指尖对旁,前桥指尖向前),在走技巧的过程中,每个技巧的发力点是哪里,身体的哪个部位发力,肌肉一定要收紧。可以让孩子们多做些腹背肌的练习……

3,教前桥,首先要解决倒立,下腰的基础问题。

先让学生练倒立,要求又轻又稳,崩腿崩脚尖,落到把杆上没有声音。倒立熟练之后在进行前桥的练习。手落地手直,脚落地脚直,注意协调的圆;放轻松。关键在腰和肩,手要具备基本的支撑能力,在操作的时候头看前面,别看地面,让孩子准备做倒立,老师在旁边,当孩子做动作的时候老师用手顶一下孩子的腰,让他知道什么地方用劲。

技巧主要是通过力度、幅度、速度来体现。我们要把情感与气韵融在一起,让动作的力度、幅度、速度都随感而变,顺情而化。加强力度,空中腿一定要180度 然后在脚准备掂地时拉肩 单脚掂地时要挑腰左脚最好是在腰起来后在放下!(这做单一的练习)熟练之后可串起来!

老师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练习舞蹈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教的多了,有了一定的经验就好了。

4,教侧翻时脚打直,注意最开始出去的是往你手的方向落地,空中整个身体要保持直立,臀部要收,低头。双手也要成一条直线。

不是往外甩开的,手脚要在一条线上;也就是脚要往内收,就是手的方向。

注意学生腿弯是因为心虚,或者习惯性弯腿等原因。先让孩子把侧手翻玩好。等手翻玩的直了顺了就能带上力量了,直接就告诉他们----蹬腿,摆腿,提腰,展手。5,教古典舞中点翻身时 头保持一个点不动,侧腰和后腰要挑住。

这个不能放松。其实点翻就是从左边侧腰画个圈在回到左边侧腰的一个动作。只要你找到了腰的感觉。就会感觉很顺。如果越翻上身下的就越低,以致于感觉主力腿的压力重,转的很难受,找不到别人转的很顺的感觉是因为右边的侧腰和后胸腰没有用力。6,教压腿时三种正确姿势

(1).正压腿

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比如高台、桌椅,双腿并拢站立,抬起左腿将脚跟放在肋木上,脚尖勾起,踝关节屈紧,两手扶在左腿膝盖上。两腿伸直,挺腰,同时一定要收髋,这是许多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上体前屈,向前向下做振压腿的动作,逐渐加大力量,然后换腿做。根据柔韧性程度,可依次用肘部、前额甚至下颌去接触脚尖。

(2).侧压腿

身体侧对肋木等支撑物,右腿支撑,脚尖稍向外撇,左腿举起,脚跟放在肋木上,脚尖勾起,踝关节屈紧,右臂上举,左掌放在右胸前。两腿伸直,立腰,开髋,上体向左侧振压。髋部和腰部在这个练习中将得到锻炼。

做这个动作易出现两腿不直、身体向前弯曲。所以在练习中应注意,支撑腿的脚尖外展,被压腿尽量向身体正前顶髋,左臂向里掖肩,右臂向上举,向头后伸展。同时,将腿向肩后方振压。幅度逐渐加大,直到脚尖能接触到后脑勺。

(3).后压腿 背对肋木,并腿站立,两手叉腰或扶一定高度的物体。右腿支撑,左腿提起,脚背搁在肋木上,脚面绷直。上体后屈,并做振压动作。左右腿交替进行。髋部、腰部和颈部可以得到练习。

该动作要求双腿直膝,支撑脚要全脚着地,脚趾抓地,挺胸,展髋,腰后展。做这个练习时两腿容易弯曲,因此可请同伴帮忙顶起自己被压腿的膝盖,用一只手下压腰、髋,帮助把腰挺直。

7,压腿的五大注意事项

压腿时为了避免拉伤或者跌倒,一定要注意以下5要:

(1).要稳------单腿站立时必须站稳,最好能有个扶手,避免摇晃失重跌倒;(2).要轻------压腿用力不能过猛,以免对腰腿肌肉骨骼造成损伤;(3).要缓------压腿的动作宜缓慢;(4).要短------每次3~5分钟即可;

(5).要松-----压腿之后不要马上就结束锻炼,还要做一些踢腿练习来放松调整。8,舞蹈基训中有数学——没有音乐伴奏时,我们就用数数字来代替节奏;表明各种舞姿中抬腿的高度,我们运用了45°,90°等等数学用语……。

舞蹈基训中有物理——旋转时,势能转变为动能;跳跃时,人体在尽力克服地心吸力;抬腿时,身体各部分要保持平衡……。数学和物理都有定律,因而舞蹈基训也应有定律,现试举几例,不知可否成立。

△单腿舞姿,当主力腿向下运动时(或从半脚尖成全脚,或从直腿变半蹲),动力腿应往相反方向用力上抬,以保持舞姿的完整性。同理,单腿落地的中跳或大跳,当着地腿有韧性地下蹲时,做舞姿的腿应渐

渐向上,保持动作的延续性和轻快感。

△旋转动作,立劲是基础,转劲是动力。练习旋转,先要打好基础——立得住、立得直、立得稳,这样才能转得好、转得多、转得漂亮。

△旋转和跳跃,都要找身体——主要臀部以上的上身——向上的感觉,做到臀部上收,腰背上立,头部上钻。一个人大部分重量在上身,这一部分上去了,整个人就容易上去了。△小跳靠脚背,小跳练脚背。小跳小巧玲珑,快速多变,主要靠双脚或单脚推地绷脚的力量来跳.速度愈快愈如此。通过小跳的练习,则可培养出离地即绷脚、绷脚落地的好习惯。△跳的练习,则可培养出离地即绷脚、绷脚落地的好习惯。

△中跳和大跳,要高中求远。有了高度,才能在空中形成舞姿,才能在空中完成动作的变化,才能给观众留下飞翔感。因此在中跳和大跳中,应首先想办法尽可能长时间地摆脱地球的吸力,至于远度,由于惯性的作用,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达到。在体育的田径运动中,跳远运动纪录是跳高纪录的三倍,就是最好的证 明。

舞蹈基训和一切事物一样,有一定的规律,如果我们把那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都找出来,并应用于实践中,那末它对于我们的教学工作,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篇:古典舞基训

第一章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概要

一、中国古典舞训练的总要求:

任何一种艺术门类都有其独具的风格、特性,而这种所谓风格特性,也就是中国古典舞这门艺术的神韵特征之所在。中国古典舞训练的总要求就是要围绕着形、神、劲、律进行的整体而系统的训练。它是中国古典舞的神韵特征的突出表现。

形——指的是外形。它是中国古典舞训练的外部形态特征。除人体共性的舞蹈所需要的直立形态外,中国古典舞的外形特点是在拧、倾、圆、曲基础上的各种舞姿造型和相应的技术技巧,以及动势过程的展现。

神——民族的神韵、神态和气质。这是古典舞的内涵。

劲——劲头儿,中国古典舞的用力方法和节奏特点,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慢和快、松和紧、开与合等等对比的方法,也称做反衬法,中国古典舞所要求的劲头儿,就是我们常常讲的“寸劲儿”,它是中国古典舞特有的用力方法。

律——韵律及运动规律,平圆、立圆、8字圆是构成中国古典舞动势的精髓。留下身、走上身,或者留上身、走下身是中国古典舞的动势规律。欲左先右、欲上先下、闪展腾挪是中国古典舞从外形到内在的审美要求。

由此决定了形、神、劲、律是中国古典舞训练的四大要素,离开了它们就没有了真正的古典舞精髓,也就失去了中国古典舞自身民族的风格特性及神韵特征,从而其训练的价值及意义也必将荡然无存。

二、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的任务及特点

根据中国古典舞舞种的特性需要,以中国古典舞审美意识为基点,在明确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属性的原则下,确定训练的目的和手段,培养既有中国古典舞的神韵又有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具有全面能力的演员,是我们的训练特点和最终任务,为此我们应当认识和了解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并能够在不断的实践中取得新鲜的认识和发展。

(一)中国古典舞训练上的特点

1、外形的特点

(1)除直立外,拧、倾、圆、曲的外形特点是区别于其他训练的外部特征。

(2)以躯干为核心的重要特征,是完成中国古典舞舞姿以及古典舞技术技巧的重要环节。

(3)各类舞姿在规格、要求上的特殊性构成的中国古典舞鲜明的风格性。

2、素质能力需要的特点

由于外形特点以及技术技巧的需要中国古典舞需要大幅度的软开能力(柔韧性)和全面的素质能力,它对头、颈、肩、胸、腰、髋、上肢、下肢各个部位的回旋幅度要求很大,同时所需要的不仅是软开度而且还要求具备力量,因此刚柔并济是中国古典舞素质能力需要的特点和训练上追求的目标。

3、中国古典舞的用力方法和运动意识的特点

以腰为轴,以胯为本,以脚为根是中国古典舞的发力方法和运动意识,缺少或根本没有这种用力方法和运动意识就不会达到中国古典舞的审美要求。

4、中国古典舞的连接特点

平圆、立圆、8字圆是中国古典舞所有连接特点,而8字圆又是各种转换连接中的必然过程,是转换的衔接点,在运用过程中有时是局部的,在审美上它是一个弧线,离开了弧线也就没有了圆,没有圆就没有了动势,而缺少了动势的动作变化就是相加的,是生硬的,就会不顺、不圆、不流畅自如。

5、中国古典舞的节奏特点

平铺直叙不是中国古典舞所要的节奏,也达不到古典舞的审美要求,而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则是古典舞所要的节奏特征的总的概括,无论从外部形态的要求标准,到内在意识的发掘阐释,都是对中国古典舞风格特性的恰当比喻。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底蕴,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审美特征,如:中国的书法、绘画、雕塑、壁画,体现出静中有动的神韵和节奏,而舞蹈就是活动起来的书法和雕塑,流动中的画圈,因此中国古典舞的运动节奏是中国古典舞基本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这种节奏特征的训练就会缺少中国古典舞的神韵要求。

(二)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风格、规格及动势特点

1、转的技法动势与身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翻身技巧的民族性是体现在上身在倾斜状态上的技术技巧,它的闪光点在于它的节奏上的闪展和灵巧。

3、跳类技巧的形成和发力方法有着古典舞自己的特点。

第二章、舞蹈教学常用术语

一、常用舞蹈术语

[八个方位——1—8点] 是用以规范舞蹈者面向、走向的专业术语。即:场地正前为第一分位——“1点”;右前、右旁、右后为第二、三、四方位——“2、3、4点”;正后为第五方位——“5点”;左后、左旁、左前为第六、七、八方位—— “6、7、8点” [扶把训练] 即学员手扶把杆做舞蹈练习。分“单手扶把”和“双手扶把”(见图)。

[中间训练] 即站在训练场地中间做练习。是相对“扶把训练”(因把杆多设在场地四周)而言。

[对称动作] 指左、右相对的同一动作。如“右按手”的对称动作即“左按手”;“左转身”的对称动作即“右转身”。

[动作的左与右] 单一舞蹈动作一般都分左、右两面,通常是以动作腿(或动作臂)来区分。如左腿向前踢腿“左前踢腿”;右手做“盘手”即称“左盘手”。舞蹈训练中常称“左虚步”、“右端腿”、“左托“右摇臂”等,即表示用左或右肢做该动作。

[动作的单与双] 有些动作以单臂(或腿)做动作时多称左或右(见上条);以双臂(或双腿)做时即标以“双”字.如“双山膀”、“双摇臂”、“双起双落”等。

[面向、视向] 身体正面所朝的方向称面向;“眼看几点(即视向)”时,一般也包括脸的朝向,如“眼看8点”,即脸和视线均朝8点。[亮相] 源于中国古典舞蹈中独具特色的一种技法:即在某舞蹈段落最后,以一个加强节奏感的动作塑造该舞姿“造型”。通过这个舞姿动作顿挫到位,或甩头、凝视等使表达的神情更明朗、强烈,此种造型即亮相。[平圆、立圆]

与地面平行的圆圈运动路线(通称“划圆”)即“平圆”;与地面垂直的圆圈运动路线即“立圆”:

[划弧]

指在“划圆”轨道上的某一段路线,如手臂划“上弧线”,即手臂做立圆的上半圆,如右后腿划“右半弧”至前,即右腿做平圆的右半圆。

[留头、甩头] 身体开始转动而头仍留向原方位不动,称“留头”:头从一方位迅速转向只一方位称“甩头”。例如“转圈”、“翻身”动作,开始转体时“留头”,当身体转动约180度时,再迅速甩头360度,以控制旋转方向、增强动力。甩头也是亮相时的常用动作。[涮头]

以颈为轴.头在肩上方做平圆动作。

[环动]

多指腿部以髋关节为轴的划圆动作。有时也泛指其他关节为轴的划圆运动。

[控制]

此处专指舞蹈训练课目的一种。即使舞姿静止在一个动作上,训练肢体的控制 力量和能力。

[双起双落]、[双起单落] 跳跃动作的术语。即双脚同时跳起再同时落下,称“双起双落”;如双脚跳起,单脚落下着地,称”双起单落”:以此类推还有“单起双落”、“单起单落”(落下时不换脚)等。[起法儿]

正式动作以前,从力量或动作上做准备,称“起法儿”:一般在正式动作前的半拍时间,做起法儿动作。

第三章 把上训练部分

初学者先从双手扶把做起,逐渐过渡到单手扶把。扶把方法:站一位双手轻轻搭在把杆上,手指根部接触把杆,屈肘于身旁,双手距离与肩宽。(单手扶把同双)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不要抓把杆,并及时纠正。为了后面的教程在这里介绍一下主力腿和动力腿:

主力腿:指动作过程中,或者形成姿态时,支撑身体重心的一条腿,称主力腿。

动力腿:指与主力腿相对而言,非重心支撑的一腿为动力腿,可做各种屈伸,摆动等动作。

(一)、压腿 双手按被压腿膝部,上身尽力向前俯压(或双手掰住脚掌,试着以腹部贴大腿、以胸部贴膝盖,以下腭碰脚尖,量力而为,不能一蹴而就),支撑腿和被压腿始终保持绷直状态,腿后韧带、肌腱和肌肉有明显的拉伸感。动作要求:

1、压腿时两条腿都要伸直,收胯。

2、压和起都要保持后背直立。

3、起上身时,必须每次回到准确位,包括手。易犯毛病:

1、压腿时动力腿容易弯曲。

2、上身容易扣胸、弓背。

(二)、擦地(一位,五位,正反面)

要求掌握细节上的规格,犹如一滴水经过地面,脚背要绷到头,并且有延伸的感觉。加主力腿蹲或半脚尖的,动力腿每次擦出要灵活自如。动作要求:

1、身体直立,正对前。直膝、收腹、提胯、立后背

2、往旁脚尖领,擦回一、五位时脚跟领。

3、身体重心放在主力腿上,动力腿往前、旁、后擦地时,整条腿外开、绷脚,直膝。

4、五位擦回,两条腿都要外开、直膝,两脚贴紧着地。易犯毛病:

与动作要求相反。

(三)、蹲(一位,二位,五位)

从髋关节,到大胯小胯要求开,下蹲时尾椎垂直点是双脚后跟的中心,再到地面。下蹲时要绵长,像是水中的皮球,要有韧性,不能蹲死了,因为蹲是跳的准备。动作要求:

1、身体保持直立,半蹲时膝盖对脚尖、开胯,臀部对脚跟

2、重心放在两脚上,五指着地。

3、全蹲必须经过半蹲过程。起时先落脚跟,经半蹲再伸直

4、半蹲的过程中要连贯柔韧性,往下半蹲时腿、腹部肌肉要有一种对抗力,起时强调腹部、腿和臀部肌肉收紧。易犯毛病:

1、半蹲容易抬脚跟,半蹲时扣胯、扣膝、撅臀

2、倒脚、膝盖往前跪

3、节奏不均匀,半蹲和起容易快。

(四)小踢腿(一位、五位)

这个练习的主要目的是瞬间的爆发力,为以后的跳做起始的准备。主力腿要求稳定,动力腿不但要灵活而且要有爆发力和速度,击打的时候力量集中到小腿脚背上,不能散。高年级时会在半脚尖上做,更加要求主力腿的稳定与动力腿灵活的配合。动作要求:

1、小踢腿擦出和擦回路线要准确,收回时必须经过点地过程。

2、强调用力点在脚背,空中保持25度,收回时脚位准确。

3、其他要求同擦地。易犯毛病:

1、旁小踢腿胯部容易动。

2、小踢腿高度不准确,容易超过25度以上。

(五)、单腿蹲

主力腿的蹲,要求同上,动力腿与主力腿的配合最为关键,两条腿同时的弯曲和绷直。用芭蕾的意义解释更加准确,在法语中单腿蹲的的名字是风丢(译音本人太久没有写忘记了)意思是融化。双腿之间要做到拉、撑的感觉。动作要求:

1、主力腿与动力腿同时弯曲和伸直要协调配合,始终贯穿柔韧性。

2、动力腿放的位置要准确。

3、主力腿半蹲承担身体重心支撑,要收腹、提胯、立后背,动力腿伸出绷脚直膝,整条腿外开。易犯毛病:

1、单腿蹲容易扣胯。

2、往前伸出时胯不正,容易歪。

3、往旁伸出膝盖容易主动带,重心偏后。

4、往后伸出时,脚主动带,收回时膝盖主动带,易扣膝撅臀。

(六)、控制

(前、旁、后)主力腿要求稳定,动力腿要求开、绷、直。再这样的基础上提高腿的高度。动作要求:

1、主力腿直膝、提胯、收腹、立后背。

2、抬起和落下都有控制性。

3、在规定节奏中抬起和落下。易犯毛病:

两条腿都容易弯膝,重心在主力腿脚后跟上,上身往后倒。

(七)、大踢腿

(前、旁、后)以小踢腿为基础的大踢腿,少不了动力腿的爆发力,加上腿的开、绷、直。最早的古典舞是要求勾脚,用脚尖踢眉心。动作要求:

1、强调脚背发力踢起,控制、轻落、必经过点地擦回。

2、主力腿直膝、提胯、收腹、立后背,重心放在脚掌上,动力腿直膝绷脚。

3、在强调往远踢腿的同时,要收胯,整条腿外开方向准确。易犯毛病:

1、擦、踢和擦回的过程不清楚,路线短。

2、主力腿容易弯膝,坐胯弓背。

第四章

把下训练部分

把下练习(也叫“脱把练习”或“地面训练”)难度较大,动作分为手位与脚位的训练,如

手臂波浪形的舞动、脚做划圆等动作,还有步伐和足尖的训练。其中,步伐训练包括轻柔步训练、跳跃步训练、碎步训练等等。

(一)、舞姿练习

1、扑步

扑步是在弓箭步深蹲的基础上,加上躯干的配合,形成一个幅度更大的深蹲。动作要求: ①在弓箭步深蹲的基础上骨盆大幅度前倾,与地面贴近,呈平行状,上身要拧身横移腆胸,同时,要提胯并稍有点踏腰。

②弓的腿膝盖要打开,对着脚尖,绷直的腿要绷直踩实,脚尖基本上对前,胯根要松弛,使幅度更大,压得很低,重心主要移在弓的腿上。

③要有神态,眼睛向斜前方看出。易犯毛病:

①重心在两条腿中间,扑步姿势短。②弓背,撅臀。

2、探海

探海是在后腿基本舞姿上,主力腿继续往上抬,骨盆相应的向前倾而形成的舞姿。动作要求:

①动力腿在170°以上,骨盆前倾,腆胸,抬头,头与动力腿脚尖两头翘,构成头顶与脚尖往正上方延伸,形成“圈”起来的圆的意识,上身要探出,头顶与动力腿的脚尖连起来,构成了一个圆的下弧线。

②主力腿的脚要踩实,重心在脚掌上,大腿根要挺拔。

③形成探海时,动力腿主动,上身被动,起来时上身主动,动力腿被动,才能“掐腰”。

易犯毛病:与动作要求相反

(二)、跳

1、小跳(一位,二位,五位)

以半蹲为基础,起跳的过程,双膝伸直,腰要直立,头顶天花板,力量不能过大,只依靠蹲的韧性和脚背推地的力量,只要离开地面就可以,绝对不能过高。动作要求:

①始终保持身体直立,两腿外开。

②强调脚背用力推地,空中绷脚背,保持外开。③落地先脚掌后脚跟着地控制的蹲。易犯毛病:

①容易颈部僵,上身和肩部用力,脚背松。②起跳时扣胯撅臀,上身前俯。

2、中跳(一位,二位,五位)上身要求同上。

这个半蹲要比小跳的深些。起跳要运用膝关节的韧性与大腿小腿的肌肉能力,奋力向上,绷脚,比小跳高度增高。动作要求:

跳得高更加强调落地蹲的过程和腿部肌肉控制。易犯毛病:

只想跳高,身体前俯,扣胯撅臀。(3)、技巧

1、平转:

要求双脚以八字外开的状态,顺时和逆时两个方向行走,每次是半个圆,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圆。要求双脚的力度相同,运行的的范围不能少于或多余半个圆(大约)古典舞是认为腰是人体的中枢,所以腰的稳定性和直立性很重要,千万不能出现塌腰的情况,塌腰是导致平转歪斜的重要原因之一旋转时要甩头。在身体能够平衡运行的基础上提高速度。

2、踏步翻身:

要求低头,翻转时双手走立圆,速度要快,要有质感。翻转时,以手起分带动腰,过程中腰有往天花板上顶的瞬间。

3、点步翻身:

不但双手走立圆,主要还有双脚与身体连贯性的配合,翻转的速度要快,但每个翻身的连接速度要一样,要甩头。

第五章 基本舞步及身韵八大基本动律元素

(一)、基本舞步

1、碎步(又名花邦步)

做法:正步或小八字步立半脚尖,双手叉腰或顺风旗准备。向旁走动时,膝盖放松略弯,一脚向旁迈半步另一脚立即跟上靠拢,此动作反复进行,向前时,一脚向前半步,脚心窝对齐另一脚的脚尖,然后另一脚向前半步。反复进行。向后时与向前的做法相同,但改为撤步。手的配合,可固定在一个舞姿上不动,也可随着碎步做不同的动作,上步的脚不能拖地,要微抬起再落下,小腿要放松,灵活,移动时要连贯,轻巧,平稳,上身不能抖动。

2、圆场

上步脚用脚跟在另一脚的脚尖前。规律是前脚脚跟,后脚脚掌,当前脚由脚跟压到脚掌时,后脚向前上。这样连续上步移动,可慢做,也可快做。动作时双腿上腿夹后背控制,上身决不允许前后摆动,上下颠伏。动作既不能僵硬,也不能松懈。跑动前要深吸气,然后尽量拼住气,渐渐呼出。训练步骤:

(1)由慢而快,熟练后可快慢交替练习。一般以中速为宜。慢的一拍一步,快的一拍两步或不受节拍限制,但必须吻合音乐。(2)行走路线可多种变化,可先从大圆圈练起,每次变换路线和方向,头,手的方向和态,都要恰当配合,不能和跑的动律不顺。

3、摇步(是中国古典舞具有女性独特风格的一种步法)

做法:踏步准备,双手叉腰。以右踏步为例。动作时,右脚勾脚面用脚跟上在左脚尖前,然后重心移至右脚,由脚跟,脚心,到脚掌,在重心移至脚心时,左脚再往前上一步,上步时脚尖略向外撇,这样连续进行。腿由后向前上步时膝盖经过微微的弯曲,脚跟落地后膝盖是直的。上左脚右肩略微向前,上右脚左肩略向前,上身要求松弛自然,手的摆动要注意和脚步,上身的协调一致。

训练步骤:这个动作节奏不宜太快,以中速每拍一步为宜,先训练步法与身体的感觉,然后再加上肢,身头的综合练习。

4、云步(又名双脚辗步)

做法:小八字步准备。动作时一脚用后跟,一脚用脚掌,同时向旁(同一方向)辗动,保持在正反八字步上进行(或双脚并拢,左右脚跟同时用脚掌向旁辗动,然后脚掌落地,再用脚跟辗动。)移动时双腿力量要均衡,正八字步时两腿内侧靠拢,反八字步时两脚脚尖向里耗的,膝盖不能僵硬,上身正直,保持平稳。手的配合最基本的是双手叉腰,在掌握了基本脚的步法后,根据需要可灵活加入手的其它动作练习如双背手,双晃手等。正步辗动时臀部和胯不要左右摆动。

(二)身韵的基本动律元素

1、包括了“提、沉、冲、靠、含、腆、移、拧、倾、仰”等10种。

2、横拧是髋关节固定在一个水平面上,以腰部为中心,向左或右作水平横向转动的动作元素。

3、穿手亦称“穿掌”,穿手的形象含义是包含了钻和穿这两层意思,一般地讲,“钻”是指它的运动路线是和“含”的元素结合在一起,“穿”是指它的运动感觉是有向外放送的形象。它的动作特点偏向于干脆,利落的。

4、“云肩转腰”是武术上的叫法,实质上,它是综合了“提沉、冲靠、含、腆、移”的七种基本动律元素,并将其串起来,使腰部作横向水平转圆的一种运动形式,他是中国古典舞的一切平圆动作的基础,也是古典舞风格性,韵味性集中体现的动作之一。分析题

5、穿手是一个系列动作,它包含了单臂穿手、双臂交叉穿手、平穿手、反平穿手、斜上穿接背手穿、横拧反平穿、反平穿接背手下穿等形态。它的动作特性,包括“穿”与“钻”,动作用力特点偏向于干脆、利落。

6、云手的教学要求:

(1)云手整个过程要连绵不断,保持圆弧线的运动轨迹。(2)在起始后,一直要有揉球的形态和运动路线。(3)身法,眼要协调地与之相随。

7、燕子穿林 动作要点:(1)前一动律是后一动律的铺垫和对比,如冲、靠、含均是“穿”—仰的铺垫,仰、旁提恰是后一动律蹲,横拧的准备。

(2)整个燕子穿林动作的完成要连绵不断,行云流水,一气呵成。(3)大开大合,高低起落是它的特点,所以,就要求有一个良好的重心支撑,要求要掌握它的动势特点。

8、圆场有快,慢之分,对于初学者,一般以慢圆场“开法儿”,无论是慢,快圆场都要求在行进过程中,膝关节以下的松弛和裸关节的放松。归纳起来膝关节的微弯是走好圆场保持平稳的关键,勾,压脚掌是形成圆场中国风格的外形所在,腿部(膝关节以下),裸关节的放松是圆场灵活,具有行云流水般舒畅的重点。

9、古典舞身韵训练的方法和步骤是:以腰的动律元素为基础,云肩转腰为重点。“三园”路线为运动路线为运动轨迹,以传统典型动作为依据,组合为归宿的由浅入深,层层发展的方法。按照以上的方法和原则,身韵训练要遵循从元素,动律训练过渡到完整的动作训练,再由动作训练发展到单句,复句型的小组合训练到,最后发展成为具有较强艺术表现力和性格型的组合训练。

10、形神劲律的有机融合和完整体现是身韵的典范,所谓“形”是指外部动作,凡是动作舞姿等一切可视的包括动作之间的点线连接,都是“形”的范畴。“神”是指人内在的气质,舞蹈的韵律,它是古典舞“形”的生命力之所在。“劲”是指内在的动作节奏处理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动作幅度处理。律身韵”从字面上来解释,可以说是“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它们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其审美的精髓。换句话说,“身韵”即“形神兼备内外统一,身心并用”的同义语,通过“身韵”的训练达到“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正是它的目的。它实际上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所在。虽然把训练“身法”与陶治“神韵”的方法统称为“身韵”,但进一步去剖析,便可了解它包涵着“形、劲、律”这四个不同而又不可分割的方面。

一、形:一切外在的、直观的体态、动作;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姿态与姿态之间的过渡、路线;凡是一切看得见的形态与过程都可称之为“形”。“形”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形”作为艺术表现和传达的媒介。任何艺术的审美性都是不能存在的。作为中国古典舞而言,它在解决“形”的训练上要注意以下3点要领:1、舞蹈者在静止的体态(或姿态)情况下所必须具备的自我审美意识与气质。比如:“挺拔而含蓄”、“刚劲而柔韧”这种矛盾而统一的审美意识。

2、掌握姿态与姿态、动作与动作的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与轨迹。正如书法艺术上的笔法一样,“横、竖、点、撇”是有极其严格的规范而又有充分的发展余地的,“没有规矩,不成圆”,人体运动艺术也是具有其自身严谨的规范和规律的。3、“由动到静”或“由静到动”这瞬间变化的运动法则。“由动到静”在戏曲艺术中称之为“亮相”,“亮相”是戏曲艺术的精华之一;舞蹈虽不于戏曲,但舞者在千变万化的运动之后,将一切美凝于富有回味的如雕塑般的一个造型上,这种对于美凝聚于富有回味的如雕塑般的一个造型上,这种对于审美的要求是绝不亚于戏曲的。“由静到动”对于舞者来说必须具备某种“预动”,俗称为“起法儿”;而“起法儿”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它是进入艺术情况前心理给予身体的发动力。我们必须寻找形成千变万化中最核心的、本质性的形态特征,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一”的“一”。从所周知,通过传统艺术审美特征和各种典型舞姿的剖析,得出了在“形”上必须首先解决体态上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美。中国舞在人体形态上强调“拧、倾、圆、曲”决不是什么人杜撰出来的审美标准,从出土的墓俑和敦煌壁画中不难看出这一点是自古至今一脉相承而不断发展演变的。如秦汉舞俑的“塌腰蹶臀”,唐代的“三道弯”,戏曲舞蹈中的“子午相”、“阴阳面”、“三块瓦”、“拧麻花”,中国民间舞中的“辗拧、转、韧”,中国武术中的“龙形”、“八卦”,无一不贯穿着人体的“拧、倾、圆、曲”之美。而掌握体态及造型的曲线美还需具有相应的素质能力,因而它也是一种技法,人体的“拧、倾、圆、曲”是整体形象。从局部来看“头、颈、胸、腰、胯”,“肩、肘、腕、臂、掌”“膝、踝、脚、步”都有其特定的要求而进行训练的必要。舞蹈真正的生命力在于运动的过程。人们对古典舞常用“行云流水”、“龙飞凤舞”、“曲折婉转”、“闪转腾挪”等加以赞誉,这一切形象化的描述,实际上离不开运动中“圆”和“游”这两个特征。古曲舞确实太注重“圆”的空间美和“游”的流动美了!这也许和中国人崇尚龙的图腾和把宇宙看成是“阴阳”和“八卦”这咱心理分不开的。但不论有多少千变万化的“圆”,其根本规律是离不开“平圆、立圆、8字圆”这三种最基本、最典型的运动路线和轨迹的。因此这正是我们通过认识而必须紧紧抓住的训练环节和特点。从技法和方法上来分析,不难发现形成人体“三圆”运动的根本关键在于腰部的运用。有人说“身法即腰法”,从腰部的运动中,又提炼出了以腰部运动为核心的“提、沉、冲、靠、含、腆、移”这七个最基本的动律元素,这些动律元素不但可以为多种千变万化的“圆”作做准备,而且可以由些派生出更丰富、更典型的以“圆”和“游”为特征的舞蹈动作。中国戏曲舞蹈和武术原有一套典型动作,如“云手、五花、大刀花、风火轮、乌龙盘打、燕子穿林、青龙探爪”等等,它们那丰富的身法性、鲜明的风格性是极富表现力的。但是如果它们只是一个个凝固不变的动作,它们又是缺乏生命力的。我们用“提炼元素”、“强化元素”、“发展元素”这种方法来分析它们,便可使它们“一生二、二生三”、“扬其神、变其形”,从而获得新的表现力和生命力。综上所述,“身韵”在“形”的训练中,是以“拧、倾、圆、曲”的体态美为重点、以腰部的动律元素为基础、以“平圆、立圆、8字圆”的运动路线为主体、以传统中优秀的典型的动作为依据,以由浅入深并层层发展的教材为方法来培养真正懂得并掌握中国古典舞形态美的演员。

二、神:古人说是一种“无迹可求,透彻玲珑,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境中之缘,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言下之意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还有人说“神韵真如神龙,令人首不见尾,或者首皆不能见”,难道神韵真是如此之重要而又无法弄明白吗?我们认为至少在古曲舞中人体的运动方面,神韵是可以认识的,是可以感觉的。而且只有把所握住了“神”,“形”才有了生命力。著名京剧教育家钱宝琛先生有一句精辟的概括,他说:“开三,劲六,心意八,无形者十”。在他看来,舞蹈动作中,“形”只占三分,“劲”只占三分,“劲”占六分,“心意”(即“神”)却占八分。我们理解这并不是说“形”不重要,而是说“形”是可以通过模仿去做,而“劲”和“心意”是必须通过潜心揣摩才能掌握的。正因为有了动作的“劲”和“心意”,从而给予了“形”以生命力。当形、劲、心意融汇贯通于一体之后,从而进入到一个更深的艺术境界,即“无形者”,那即是真正的的“形神统一”、“无迹可寻”了。这正是舞蹈训练和艺术表现的真正目的所在。“心意”或“神”正是舞蹈者心态和内涵的表达。它的真实涵义应该是指通过自觉的意识、意念、感觉来支配舞蹈动作,而不是盲目地、纯功能地去完成动作。自觉的意识同时也包括丰富的艺术想象力。马不波《论盖叫天》一文中说到,盖叫天之所以与众不同,是他在舞蹈时往往把动作想象成“变化的云彩、飞翔的老鹰、风吹的柳条、冉冉的青烟……”,多么形象的动态啊!在上一段“形”中谈到的“动律元素”和“平圆、立圆、8字圆”运动,事实上无一不是和主观的意念紧密相连的,即便是一个简单的“提沉”,也是一次由意念支配的艺术呼吸过程。上文还提到舞蹈开展前的“心理预动”,它正是循着这样的规律而运动的,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所谓“心、意、气”正是“神韵”的具体。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传神的工具”,而眼神的“聚、放、凝、收、合”并不是指眼球自身的运动,恰恰是受着内涵的支配和心理的节奏所表达的结果,这正是说明神韵是支配一切的。“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这一口诀形象地、准确地解释了形和神的联系及关系。因此,在《身韵》的训练中,每一最细微的过程、最简单的动作都应是陶治神韵的过程。因而我们说人体动作中的神韵并不是虚玄抽象而不可知的,恰恰是起着主导支配作用的艺术灵魂。

三、劲:“劲头”即赋于外部动作的仙在节奏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比如运动时“线中的点”(即 “动中之静”)或“点中之线”(即“静中之动”),都是靠劲头运用得当才得以表现的。中国古典舞的运行节奏往往和有规则2/

4、3/

4、4/4式的音乐节奏不大相同,它更多的情况是在舒而不缓、紧而不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自由而又有规律的“弹性”节奏中进行的。“身韵”要培养舞者在动作过程中力度的运用不是平均,而是有着轻重、强弱、缓急、长短、顿挫、附点、切分、延伸等等的对比和区别。这些节奏的符号是用人体动作表达出来的,这就是真正掌握并懂得了运用“劲”。“劲”不仅贯穿于动作的过程之中,在结束动作时的“劲”更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如下几种典型的亮相劲头:“寸劲”——体态、角度、方位均已准备好,运用一寸之间的劲头来“画龙点睛”。“反衬劲”——给予即将结束的体态造型以一个强度很大的反作用力,从而强化和烘托最后的造型。“神劲”——一切均已完成,而用眼神及肢体作延伸之感,使之“形已止而神不止”。除此之外,还有“刚中有柔”、“韧中有脆”、“急中有缓”等等“劲”的区别。这一切都是通过《身韵》教材加以训练才能达到的。

四、律:“律”这个字包含动作中自身的律动性和它依循的规律这两层意义。一般说动作接动作必须要“顺”,这“顺”劲正是律中之“正律”;动作通顺则能一气呵成,有如行云流水。但古典舞往往又十分重视“不顺则顺”的“反律”,以产生奇峰叠起,出其不意的效果,一个动作和动势的走向分明是往左,突然急转直下地往右,或者正向前时突变向后等等均是。这种“反律”是古典舞特有的,可以产生人体动作千变万化、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动感。从每一具体动作来看,古典舞还有“一切从反面做起之说”,即“逢冲必靠、欲左先右、逢开必合、欲前先后”的运动规律,正是这些特殊的规律产生了古典舞的特殊审美性。无论是一气呵成、顺水推舟的顺势,还是相反相成的逆向动势,或是“从反面做起”,都是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圆、游、变、幻之美,这正是中国“舞律”之精奥之处。从人体的运动整体分析出“形、神、劲、律”各自的特点,然后又产后并达到“形、神、劲、律”的统一,这正是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身韵“形、神、劲、律”的特点

任何一种训练都是从属于某种舞蹈形式的需要的,任何一种舞蹈形式也必须有它自己的训练体系。身韵便是古典舞的训练体系。身韵为古典舞提供了最核心、最本质的“元素”,它将训练身法和陶冶神韵结合,把“形、神、劲、律”作为古典舞动作元素,并将它们结为一体。身韵具有自身的系统性和训练要求,它要求舞者“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有着很高有艺术欣赏价值。所以说,身韵成为整个中国古典舞训练、表演等诸环节的精髓和有机组成部分。

身韵包含着的“形、神、劲、律”是四个不同而又不可分割的方面,所谓“形”,包括直观的动态,动作之间的连接和姿态之间的路线。身韵的“形”,要求首先解决体态上“拧、倾、圆、曲”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美。其次要把握“平圆、立圆、8字圆”的三圆运动轨迹,尤其要注意以腰部运动为核心的“提、沉、冲、靠、含、仰、移”的动律原则。所谓“神”,即钱宝森先生所说“形

三、劲

六、意

八、无形者十”,所谓“无形者十”意为舞蹈摆脱了机械的规格、僵化的程式而达到“无形之形”才是十全十美的。所谓“劲”,使指赋予外部动作以内在节奏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所谓“律”,包含动作中自身的律动。做到这四者的完美结合是中国古典舞身韵的最高要求。身韵动作元素包括“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这些元素概括了“身韵”的动作规则,它对舞者上肢的表现力作了深层地开挖。“身韵”中的动作轨迹多以圆形为主,这与本民族几千年来的宇宙观和审美观分不开。道家的太极图、生命的轮迥观,古典建筑的圆曲结构方式,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对圆形审美的追求。这一审美趋向在“身韵”中的体现便是平圆、立圆、8字圆。抓住这种运动规则,在此基础上加大或缩小原有律动的轨迹,便可打破原有的动力走势,赋予动作不同力度不同节奏的处理,改变原有的凝固化的动作性格。

二、古典舞身韵中的艺术呼吸

身韵从动作元素入手,从呼吸中找本源,它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用气吸来带动的,这种对呼吸循环机能的调控会对动作形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呼吸作为惟一直接受人支配的内力,是人体动作变幻的主要动力来源。而“提、沉、冲、靠、含、腆、移”等元素本身便与呼吸密不可分。从表面看来呼吸属于胸腔运动而能形成四肢的外部动作,但是通过对肌肉呼吸感的培养,能训练手臂的延伸感,腿部曲伸的内在感。在任何一个舞蹈动作当中,呼吸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与舞姿是相融在一起的。因此,在身韵训练中,“呼吸”是至关重要贯串始终的。例如,在最初的“提沉”训练中,就应开始结合呼吸训练。提沉所带动的身体中段和头部的上下运动是呼吸与外部动作相配合的第一步,再配合以不同的节奏及身体方位不同变化。可以逐渐体验和认识呼吸与身体的关系,并使呼吸与外部形态相结合,赋予动作以生命力,形成古典舞所特有的神韵。“提沉”的训练是将呼吸带进动作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当学生坐在地面做深呼吸时,就是走向舞蹈“呼吸”的开始。因为这种夸大的深呼吸导致了身体和头部的上、下运动,这种运动由于是在“气”的带动下进行的,所以它便是“气”与“身”结合的第一步。音乐的功能在于它给人联想,当“提沉”与音乐相伴随的时候,音乐的功能就会强烈刺激着受训练者的内心世界,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而不是具体的,是根据音乐的意境、自身呼吸的大小、节奏来安排。由此便形成了最初的“气”、“形”和“情”相结合的第二步。“提沉”训练最后所要达到的目标应是“提”不止,“沉”不完的贯通阶段。实质上这便是“意识”的培养,是形、神、劲、律最初的统一体。也是迈向内、外力相结合的第三步。经过“提沉”对呼吸有意识的训练,可以体验和认识“气”与身体的关系,并且开始有意识地用“意”来控制呼吸对身体运动所产生的作用。而在做冲靠、旁提、平圆、8字圆等动作时,将气运于体内,贯通四肢,带动身体及腰部的各种运动,从而形成了具有传统审美韵律感和神韵。“身韵”不是终结,而是一个具有衍展性的生长源点。它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并以其丰富多变的舞姿、浓郁的民族风格及强有力的表现能力成为中国古典舞的核心和主要标志。它是中国古典舞艺术灵魂的所在!身韵的主要艺术特征,是对形体动作的要求以神似为主,从而突破了戏曲舞蹈的动作程式化模式。将身法与韵律相结合,其结合点集中在“变其形而扬其神”上,从而突破了戏曲舞蹈的“做、打”程式化动作模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以神韵带动形体的艺术特征。在更高的文化层次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宏扬的神形兼备的审美特征。根据舞蹈自身的特性,提炼出了元素化动作,在新的基础上,达到了形与神的独特结合。身韵元素化动作中以“拧、倾、圆、曲”突出人体的曲线美,以及表演者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美。身韵要求表演者的动作必须遵循“三圆”运作轨迹和“动、静”,“点、线”互含的审美原则,这一点集中体现了古典舞民族性的“形”“神”统一的艺术特征。

二、身韵之“形、神、劲、律”任何一种训练都是从属于某舞蹈形式的需要的,任何一种舞蹈形式也必须有它自己的训练体系。身韵便是古典舞的训练体系。身韵为古典舞提供了最核心、最本质的“元素”,它将训练身法和陶冶神韵相结合,把“形、神、劲、律”作为古典舞动作元素,并将它们结为一体。身韵具有自身的系统性和训练要求,它要求舞者“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有着很高有艺术欣赏价值。所以说,身韵成为整个中国古典舞训练、表演等诸环节的精髓和有机组成部分。身韵包含着的“形、神、劲、律”是四个不同而又不可分割的方面,所谓“形”,包括直观的动态,动作之间的连接和姿态之间的路线。身韵的“形”,要求首先解决体态上“拧、倾、圆、曲”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美。其次要把握“平圆、立圆、8字圆”的三圆运动轨迹,尤其要注意以腰部运动为核心的“提、沉、冲、靠、含、仰、移”的动律原则。所谓“神”,即钱宝森先生所说“形

三、劲六、八、无形者十”,所谓“无形者十”意为舞蹈摆脱了机械的规格、僵化的程式而达到“无形之形” 才是十全十美的。所谓“劲”,使指赋予外部动作以内在节奏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所谓“律”,包含动作中自身的律动和依循的规律。做到这四者的完美结合是中国古典舞身韵的最高要求。身韵中动作元素包括“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这些元素概括了“身韵”的动作规则,它对舞者上肢的表现力作了深层地开挖。“身韵”中的动作轨迹多以圆形为主,这与本民族几千年来的宇宙观和审美观分不开。道家的太极图、生命的轮迥观,古典建筑的圆曲结构方式,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对圆形审美的追求。这一审美趋向在“身韵”中的体现便是平圆、立圆、8字圆。抓住这种运动规则,在此基础上 加大或缩小原有律动的轨迹,便可打破原有的动力走势,赋予动作不同力度不同节奏的处理,改变原有的凝固化的动作性格。

三、身韵中的艺术呼吸

身韵从动作元素入手,从呼吸中找本源,它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用气吸来带动的,这种对呼吸循环机能的调控会对动作形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呼吸作为惟一直接受人支配的内力,是人体动作变幻的主要动力来源。而“提、沉、冲、靠、含、腆、移”等元素本身便与呼吸密不可分。从表面看来呼吸属于胸腔运动而能形成四肢的外部动作,但是通过对肌肉呼吸感的培养,能训练手臂的延伸感,腿部曲伸的内在感。在任何一个舞蹈动作当中,呼吸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与舞姿是相融在一起的。因此,在身韵训练中,“呼吸”是至关重要贯串始终的。例如,在最初的“提沉”训练中,就应开始结合呼吸训练。提沉所带动的身体中段和头部的上下运动是呼吸与外部动作相配合的第一步,再配合以不同的节奏及身体方位不同变化。可以逐渐体验和认识呼吸与身体的关系,并掌握呼吸与外部形态相结合的方法,赋予动作以生命力,形成古典舞所特有的神韵。“提沉”的训练是将呼吸带进动作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当学生随着音乐坐在地面做深呼吸时,就是走向艺术化“呼吸”的开始。因为这种夸大的深呼吸导致了身体和头部的上、下运动,这种运动由于是在“气”的带动下进行的,所以它便是“气”与“身”结合的第一步。音乐的功能在于它给人联想,当“提沉”与音乐相伴随的时候,音乐的功能就会强烈刺激着受训练者的内心世界,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而不是具体的,是根据音乐的意境、自身呼吸的大小、节奏来安排。由此便形成了最初的“气”、“形”和“情”相结合的第二步。“提沉”训练最后所要达到的目标应是“提”不止,“沉”不完的贯通阶段。实质上这便是“意识”的培养,是形、神、劲、律最初的统一体。也是迈向内、外力相结合的第三步。经过“提沉”对呼吸有意识的训练,可以体验和认识“气”与身体的关系,并且开始有意识地用“意”来控制呼吸对身体运动所产生的作用。而在做冲靠、旁提、平圆、8字圆等动作时,将气运于体内,贯通四肢,带动身体及腰部的各种运动,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审美特性的韵律感和神韵。

第四篇:芭蕾基训课.

芭蕾基训课

芭蕾舞最早起源于意大利,是从15世纪的贵族宫延演出演变来的。芭蕾舞是一种无氧运动,以芭蕾舞的基本动作作为训练内容,开、蹦、直、立是芭蕾的四大要素,具有收缩肌肉纤维的功能,使身体各部位发展均衡,姿态优美挺拔,同时在悠扬的音乐伴奏下,让美丽得到直观又含蓄的展现。

我们学习的芭蕾课主要包括地面素质训练(压腿、踢腿、下腰等等)、把上练习(把杆练习)、把下练习(也叫“脱把训练”或“地面练习”)等等。

地面素质训练地面素质训练包括坐在地上做勾脚背、盘脚压胯、仰卧吸腿、侧卧旁吸腿、俯卧后吸腿、腰部训练、仰卧前大踢腿等动作。这些动作可以打开肩部和胯部关节韧带,加强腰的柔韧性,增强腿部和后背肌群的弹性和力量(解析:压腿、踢腿、下腰主要是“开软度”的项目,是学员软度练习的必要手段。而“开软度”,就是趁学员韧带和腰部在发育前的柔软期把韧带和腰部的关节的发育走向按照艺术要求发展,从而达到舞者的要求。这就是为什么学习芭蕾舞要“从娃娃抓起”的道理。由于儿童自我约束能力比再小一点儿的孩子强,再加上生理条件处在青春期之前,因此,此阶段学习芭蕾舞〈其实包括京剧、杂技、体操等等,各项肢体艺术的学习年龄由行业特点和学员自身条件而定〉比较适宜。压腿,就是把两个腿敞开,渐渐到达最大的幅度。软度开得最好的演员两个腿敞开时能基本呈“一”字型;踢腿,相信大家比较熟悉。它是两腿灵活自如的关键要素之一。踢腿的标准是瞬间高度越高越好,而学员的“控腿”〈就是把腿抬到额前时定住不放下,时间越长越好〉也是为踢腿的“本领”打下坚实基础。

把上练习(也叫“扶把训练”或“把杆练习”)是指训练的时候扶着固定的物体进行的训练。包括擦地练习、蹲步练习及压腿练习等等。把上练习是塑造姿态美的主要手段,对发展下肢及躯干的力量、柔韧、灵巧、协调,增强对身体重心的控制、提高平衡能力都非常有效,同时使起到身体的姿态规范化的作用。包括基本手位和基本站位及半蹲、全蹲(比如“双手扶把蹲”、“单手扶把蹲”)及擦地(比如“双手扶把擦地”、“单手扶把擦地)”及小踢腿(比如“双手扶把小踢腿”、“单手扶把小踢腿”)和划圈等动作。单腿蹲和小弹腿、压前腿、压旁腿、压后腿也是相当重要的训练动作。这些训练动作可以使脊柱、臀、脚踝、臂充满活力,从而培养优雅和高贵的气质。

把下练习(也叫“脱把练习”或“地面训练”)难度较大,动作分为手位与脚位的训练,如手臂波浪形的舞动、脚做划圆等动作,还有步伐和足尖的训练。其中,步伐训练包括轻柔步训练、跳跃步训练、碎步训练等等。与前面的训练相比,增加的练习有跳跃练习。小跳还可以分为一位小跳、二位小跳、五位小跳。中跳是随后的训练,主要以原地跳为主,分为一位中跳、二位中跳、单起双落方法和双起单落方法。最后就是大跳了。以上训练,是将臂、腿、弹跳等舞姿造型组成的小组合,既

能训练身体的基本能力,也调整了身体的基本姿态,并使其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到芭蕾舞之中。

第五篇:芭蕾基训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芭蕾基训》

二、课程性质:专业技能课

三、本课与相关课程的关系:芭蕾基训是一门基本能力训练课程,是各种各类舞蹈训练的基础。

四、设置目的:芭蕾基训是各类舞蹈训练的基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训练学生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改变学生原有的自然体态,解放肢体、获得必要的技术、技能和规范的动作形态。

五、教学内容:

这一学期主要训练学生对芭蕾基训的规范性和对开.绷.直.立的意识。

教学目标:

第一学期分四个单元

(1)掌握双手扶把的基本体态,正确的舞台方位,头肩的方向;(2)掌握手位、脚位、手形的准确位置;

(3)将站姿,手位,脚位,编成双手扶把的组合,做到身体直立、手脚协调配合;

(4)在双手扶把的基础上第四个单元进行单手扶把训练,解决中间站立的体态。

重点:体态、正确的手位、脚位

难点:掌握身体的直立,手位中两臂的延伸

第一周 1.站姿:可以在把杆和中间练习。

2.方向:舞台的8个点.enface(正面).epaulement(头和肩的位置).en dehors.en dedans(向外和向里).croise和efface(交叉和敞开)

3.脚位:先学习一.二位脚,在学三.五位脚,最后学习四位脚。

4.手位:先学习一.二.三.七位手,在学四.五.六位手。

5.扶把:扶把的手行和姿态。

6.将站姿,手位,脚位编组合训练。

7.tendu(擦地):先学一位向旁的,在学前.后的。先学双手扶把的在学单手扶把的,用4/4;2/4的音乐进行分解练习。

8.plie(蹲):先学demi plie(半蹲)再学grand plie(深蹲)。先学一.二.五位的再学四位的,先学双手的再学单手的。用2/4.3/4.4/4的音乐进行分解练习。

9.tendu(五位):和一位tendu训练方法相同。用2/4.3/4.4/4的音乐进行分解练习。

10.allonge(延伸):在把下训练手位时加上。

第二周 1.jete(小踢腿):先练前.后的再练向旁的。用4/4的音乐进行分解练习。

2.plie: 继续学习,开始grand plie的训练,并将demi plie和grand plie编成一个组合。

3.a tere(划圈):先学习demi a tere(半圈),先练习前.旁.后的再练习后.旁.前的。用3/4.的音乐进行分解练习。

4.port de bras(手和腰的组合):在中间进行。用2/4.3/4.4/4的音乐进行分解练习。练习可以和手位、脚位综合起来练习,用2/4.3/4.4/4的音乐进行练习。

5.fondu(单腿蹲):先学向旁的再学前.后的。用2/4.3/4的音乐进行分解练习。

6.a tere:开始学习grand a tere(整圈),并和demi a tere 汇编成一个组合。

7.frappe(小弹腿):先学勾脚的。先练习向旁的再练习向前.后的,用2/4的音乐进行分解练习。

8.tendu(中间):和把上一样。

9五位tendu(中间):和把上一样。

第三周1.adagio(控制):先学向旁的再学向前.后的腿的高度90度,用2/4.3/4.4/4的音乐进行分解练习。

2.grand jete(大踢腿):先学向旁.后的再学向前的,可以直接单手扶把训练。用2/4.3/4.4/4的音乐进行分解练习。

3.saute(小跳):先学一.二位的,用2/4的音乐进行分解练习。

4.tendu.五位tendu.jete.fendu.frappe,加快练习速度。

第四周1.tendu: 从新编排组合,使tendu更加流畅。但要简单。一般以前旁.后旁或旁前.旁后为益。

2.plie: 可以单手扶把开始练习,加上手位。

3.五位tendu: 可以单手扶把进行练习,还采用原组合或新编排简单组合,加手位。

4.把下的手位组合换因组合,可以和脚位组合allonge组合汇编。

第五周1.atere: 可以进行单手扶把训练。组合不便或新编简单组合,加上手位。

2.jete: 可以进行单手扶把训练,组合要求简单.加上手位。

3.fondu:可以进行单手扶把训练,组合要求家但,加上手位。

4.assmble(单起双落):练习单一的assmble腿交换进行。先分解的进行练习。音乐

用4/4或2/4的,直接在地面进行练习。也可以先在把上练习。

第六周1.frappe: 单手扶把训练。组合要求简单,加上手位。

2.adagio: 单手扶把进行训练,组合要简单,加上手位。

3.grand

jete: 单手扶把进行训练,组合要简单,加上手位。

4.arabesque(阿拉贝斯):先练习单一的arahesage舞姿,再编排成组合,直接在把下进行训练。(注:arahesage是成舞姿)

第七周把下

1.saute: 学习四位和五位saute。然后和一.二位saute汇编成组合。

2.adagio: 在地面上进行训练,组合要简单,加上手位。

3.五位tendu: 加上手位,提高组合的难度。

4.assmble::连贯起来进行训练。

5.changement(五位换脚跳):进行慢速单一的练习。

6.ecappe(二.五位换脚跳):进行慢速单一的练习,要加上手位。

第八周1.tendu: 在原来组合的基础上加上头的方向。

2.plie: 在原来组合的基础上加上头的方向。

3.五位tendu: 在原来组合的基础上加上头的方向。

4.(把下)port de bras: 在原来组合的基础上加上头的方向。

5.atere: 加上头的方向。

6.jete: 加上头的方向。

7.frappe: 加上头的方向。

8.adagio: 加上头的方向。

9.grand jete: 加上头的方向。

10.(把下)saute: 将一位.二位.四位.五位汇编在一起加快速度。

第九周1.(把下)assrnble: 学习向前和向后的assrnble。

2.(把下)jete: 学习单一的jete,分解练习。

3.changemen: 连贯起来进行练习.4.echappe: 连贯起来进行练习,并加上方向(单一的二.八点方向)

5.passe(吸腿):在把上进行单一的passe训练只学 向前和向后的passe训练。

6.tendu: 重新推组合,加上勾.绷脚。

7.plie: 重新推组合,在组合中加上portde bras.8.五位tendu: 重新推组合,在组合中加上sourenu(五位并立)。

9.a tere: 重新推组合,组合中加上portde bras。

第十周1.jete: 重新推组合,组合加快速度。并加上balale(摇摆)。

2.fondu: 重新推组合,组合速度加快。

3.frappe: 重新推组合,组合速度加快,脚换成包脚的cou de pied(摇摆)。

4.adagio: 重新推组合,组合加上passe。

5.saute: 在组合中加上chanuernent。

6.(把下)jete: 连贯起来加快速度。

7.sissonne ferme(双起单落分腿跳):直接在地面进行练习,只练习向前的ferme,音乐用3/4拍的。

第十一周

1.petit

batlemente(钟摆):在把杆上进行单一的训练,音乐用2/4或4/4的。

2.grand jete: 重新推组合,速度可以适当加快,可以在组合中加入plie。

3.assmble: 和左.右的assmble 汇成一起来训练,前后的可以加手位,速度稍快.4.(把下)jete: 加快速度进行训练。

5.sissonne ferm: 学习向旁的和向后的,分解练习。

第十二周

1.echappe: 加快速度,重推组合,加上头和手位。

2.assmble: 加快速度,将前.旁.后汇编在一起来训练。

3.chasse(趋步):在把下进行单一的训练。先练习向前的,在练习向旁和向后的,分解练习(音乐用4/4或2/4的)。

4.(把下)jete: 可以在组合中加上temps lie(连接动作)。

5.sissonne fendu: 可以在组合中加入ferme进行训练。

6.chasse:速度加快,编排组合可以加入assmble和coupe(切割)共同练习。

第十三周巩固与复习

第二学期

这个学期主要训练学生对开.绷.直.立的规范性与协调性,以及对跳.转的最初接触,进入芭蕾技术技巧的一页。

教学目的:

第二学期分三个单元

(1)

解决把上练习的开、绷、直;

(2)中间部分的稳定性、协调性

(3)熟练掌握跳的基本要领

重点:中间部分跳的练习、难点:在跳的过程中膝盖的灵活运用

第一周1.tendo: 可以适当加快速度,或空拍出脚,也可以加入plie进行训练。

2.plie: 手位可以变化,可以加入releve(立半脚尖).adagio.port de bras。

3.五位tendo: 可加快速度,或空拍出脚以及demi plie。

4.satue: 可以加入方向性以及bouaae(插秧步)。

5.efface: 可以加入前.后的方向。

第二周1.a tere: 可以使用五位脚,可以加入demi plie.grand jete 腿)和attitude(鹤立式舞姿)。

2.fondu: 可以加入releve.pikue(戳刺)以及adagio

3.adagio: 组合可加入plie.passe.releve.bourre以及方向。

4.(把下)jete: 可带方向。

第三周1.assmble: 可加入entrechas.2.jete:可加入poinet(脚尖点地),速度可加快。

3.frappe:可加入passe.releve.换成绷脚的cou de pied.4.(把下)jete;可加入emboite(单起单落换脚跳)

entournant(空中画圈的大踢

第四周1.grand jete:可换方向或加入duble(双的)和单手的8点方向的后grande jete.2.sissonne fendu: 可加快速度,加入ferme.ouvert.pirouette(转).和soubreaut(五位移位跳)。

3.en l 'air : 女生可以加入 fouetle(挥鞭转)男生可以加入a la seconde(旁腿转)。

4.dereloppe(吸抬腿):可以加入releve tembe(倒步)。

plie.grand jete entournant(空中画圈的大踢腿)和attitude(鹤立式舞姿)。

2.fondu: 可以加入releve.pikue(戳刺)以及adagio

3.adagio: 组合可加入plie.passe.releve.bourre以及方向。

4.(把下)jete: 可带方向。

第五周1.piruette(转):进行把下单一训练,音乐用3/4的。

2.pas de chat(曲腿大跳):进行把下单一的训练。音乐3/4的。

3.grand jete(大跳):进行把下单一的训练,音乐4/4.2/4的。

第六周1.toua chaine(平转):进行把下单一训练,每四拍转半圈,音乐2/4.4/4.6/8

2.grande fouette(变身跳):进行把下单一训练,音乐4/4.2/4

七—八周复习与巩固。

第九周1.tendu: 推新组合,可以加入adagio.rotation(关开大腿).plie

2.plie: 推新组合,可以加入developpe.adagio.entolonung

3.五位tendu: 推新组合,可以加入全脚的tendu.double.tendu.balace.(摇摆)

4.jete: 推新组合,速度加快,可加入banlce

.passe.releve.第十周1.a tere: 推新组合,可以加入plie,adagio.grand jtet.en l ' air.2.foude: 推新组合,可以加入passe.battu(打击)

3.frappe:推新组合,可以加入battu.五位转。

4.adagio:推新组合,可以加入pique.attitude.pirouette.十一周1.en l 'air: 推新组合,强调练习en l 'air的准确和连贯。

2.grand jete: 推新组合,可以加入double jete.及developpe.3.adagio(把下): 推新组合,可以加入tour(原地转)

十二周1.tendu(把下):推新组合,可以加入带方向的tendu和pirouette.2.fondu(把下):推新组合,可加长releve的时间长度。

3.grand jete(把下): 推新组合,可以加入developpe.assmble ,chasse,pirouette.十三周1.saute: 推新组合,可以加快速度.手位和方向。

2.echappe: 推新组合,可以加快速度以及battu(打击),entrechat(五位空中击腿跳)。

3.assmble: 推新组合,可以加入battu assmble.chasse.tombe.entrechat.4.sissoone ferme: 单一训练,可加入entrechat ,assmble.十四周1.sissonne ouvert: 推新组合,可以加入grande jete ,assmble ,sissoone fondu ,temps lie(连接动作)

2.grand jete(把下):可以提高难度,做左右交替的。

3.glissade

pas de chat: 可以提高难度,做一个glissade三个pas de chat.4.tour chaine:提高难度,两圈一停

5.entrlace:提高难度,用舞姿接entrlace.十五—十八周复习与巩固。

第三学期

这一学期主要训练腿部的灵活和对跳、转的表现力以及对芭蕾的深度了解。

教学目的:

第三学期分三个单元

(1)加强把杆上腿部能力的训练;

(2)熟练掌握中间部分的稳定性后,增加难度;

(3)基本掌握中间转的单一练习。

重点:把杆上腿部的柔韧性,中间控制的稳定性

难点: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要注意上身的直立和手臂的放松。

第一周1.tendu: 推新组合,可正反面连着做,可以加入大量的plie.rereve.以及adagio.2.plie: 推新组合,可以加入更多的rereve以及adagio.3.五位tendu: 推新组合,可以加入balance.adagio以及对方向性的变化,提高速度,可以正.反面连着做。

4.jete: 推新组合,可以加入带方向性的pointe和releve.提高jete的速度以及灵活性.第二周1.a tere: 推新组合,可加入attitude.gland jete en l "ail和releve.2.fondu: 推新组合,提高relrve的站立时间。

3.frappe:推新组合,提高frappe的速度,可加入battu.pointe和releve。

4.adagio: 推新组合,提高releve及adagio的时间可以在adagio上做舞姿的变换。

第三周1.en l 'air: 推新组合,提高en l 'air的速度,可加入fouette和en dedons转。

2.gland jete : 推新组合,可以上套课的程度推组合。

3.(把下)fondu: 推新组合,速度放慢提高relrve的时间,可加入bourre.4.(把下)adagio: 推新组合,提高adagio的时间,以及在releve的舞姿时间。

第四周

1.(把下)gland jete: 推新组合,可加入 releve.ecarte(旁腿倾身舞姿)和方向性。

2.pirouette: 同上套组合不变。

3.soute: 推新组合,可以在soute上加上方向coupe(切入)和assmble.4.echeppe: 可照上套组合难度推。

第五周1.assmble: 推新组合,加快assmble的速度。可加入glissade.echeppe.hallonne(小弹腿跳).battu assmble.raval(五位换脚击腿跳),pas de chat.2.(把下)jete: 推新组合,可加入ballonne(摇摆).ferme.assmble.3.(把下)gland jete(斜线大跳):编排成组合可以加入balance(舞步).sissonne.soubresaut(五位移位跳).assmble.coulu(跑步)以及glissade pas-de chat.4.enterlact(剪式变身跳):编排成组合可echappe.entlechhat.tombe.chasse.assmble.soubles-

out.bourre.pirouette.六——八周 复习.纠正.巩固和练习跳转技巧。

第九周1.tendu: 推新组合,可加入releve.port de bras.bourre.2.plie: 推新组合,可加入port de bras.adagl.a tere.passe.3.五位tendu: 推新组合,可加入releve.pionet.boutrre.passe.demi plie.4.(把下)adagio: 推新组合,可加入grand plie.pirouette.passe.attitude.puel(主力腿的原地转)

第十周1.satue: 推新组合,可加入chancement(五位换脚跳)。速度一拍一次。

2.assmble: 推新组合,可加入移动的 assmble速度一拍一次。

3.jete: 推新组合,速度加快一拍一次,可加入battu jete.balonnce.pointe.4.fondu: 推新组合,提高releve的时间,可加入en l 'air.a la seconde(旁腿转)。

第十一周1.a tere: 推新组合,可加入adajio.attitude.grnd jete.2.(把下)tendu: 推新组合,可以变换不同的方向做不同的tendu.可以加入bourre.ecarte.速度加快一拍一次。

3.(把下)jete: 推新组合,可加入 temps lie.emboite(单起单落换脚跳).assmble.第十二周1.frappe: 推新组合,训练勾脚的cou de pied以及 battu和releve及压脚跟的协调性。速度一拍一次。

2.adagio: 推新组合,提高releve上的 adagio以及舞姿的时间长度。

3.en l 'air: 推新组合,提高releve上的时间,en l 'air全部在一拍内做双圈。

4.(把下)fondu: 推新组合,组合要简单,提高releve的时间长度。

第十三周1.saute: 推新组合,可加入空转,assmble.2.grand jete: 推新组合,可加入releve.passe.3.echappe: 推新组合,可加入battu.entrechat以及各方向的echappe的变换。

十四至十八周 巩固训练。

基训与拉丁舞恰恰组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