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都市高2013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成都市高2013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语
文 2016.3.28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1至8页,第Ⅱ卷(表达题)9至10页,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绿林与侠为同源所出,这个“源”就是战国时期以墨家为代表的武士集团。“士”是先秦时期一个极为活跃的社会群体。在春秋以前,知识为贵族垄断,“士”主要指那些从平民中分化出来的以作战为主、以耕田为辅的社会阶层。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学在官府的局面解体,使部分平民有了接受文化知识的可能。于是“士”出现了分化,一部分士人从习武转向习文,如孔子,这就是早期的“儒士”。另一些没有分化出去的武士仍然保持尚武传统和强悍性格,并不断汲取民间文化营养向前发展,这便是“侠士”的萌芽。从此以后,“儒”与“侠”便成为代表两种不同人格内涵的文化模式角逐在历史舞台上。双方都不满于当时社会秩序的混乱,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很不一样。儒家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全力恢复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秩序和礼乐文化;墨家的目标则很模糊,他们提出的“兼爱”和“非攻”实际上只是一个具有乌托邦色彩的理想国,于是他们便以行侠的方式去破坏现存秩序。在先秦时期,墨家与儒家的地位是平分秋色的,人们每以儒墨并称。但这两种学说在秦亡以后便处于截然不同的境地:儒被独尊为正统文化的代表,墨则被排挤而成为民间文化精神的根源。儒家的正统地位决定了它不仅为士人言行的准则,而且它的理论学说本身也被后人完善和补充着;墨家在被取缔后,其理论学说便基本湮灭,主要以精神渗透与积淀的形式对后代的绿林侠客产生观念和行为上的影响。
战国时期的武士有人身的自由权,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阶层。他们以“舍生取义”的态度看待个人生命与重名好义的关系,随时准备为能证明其“义”的一切惊天动地的事业而献身,他们所追求的是存在于现实世界又具有超现实的高尚而纯洁的道德目标。这种精神是包括绿林好汉在内的后代侠士的重要内驱力之一。
秦统一以后,中国成为专制的一统帝国,它已经不允许那种独立于社会之外的社会阶层的存在。所以,从这时开始,侠士便出现了分化:一是投向贵族,一是转向平民。随着分化的深入,侠的贵族化使它日益成为贵族生活方式的点缀,因而日益萎缩;而侠的平民化,特别是它与绿林的合流,使其找到了一种生存的土壤,因而愈加发展起来。
如果说汉唐间武侠贵族化的倾向要稍大于平民化倾向,那么到了宋代,武侠之风在上层社会几乎已经没有市场,而被挤向了民间,挤向了山林。这是因为,以兵变形式夺取最高权力的宋代统治者,鉴于五代十国频繁政变的教训,实行了崇文抑武的政策。再加上北宋中期以后的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使不少人铤而走险,亡命江湖。同时,城市经济的繁荣,造就了日益扩大的市民阶层,为绿林活动创造了社会基础;大量的江河湖泊和山脉森林则为义军和土匪提供了栖身和活动的场所。这些大大小小的林立山寨不仅蔓布四方,构成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网络,而且在各个网络中,绿林好汉的组织形态、各种仪式及绿林的观念意识等,也都将绿林文化推向了巅峰状态,并构成了中国正统文化外围的一个亚文化圈。
宋代以后绿林豪杰仍不乏其人,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李自成。推翻明王朝的事实,已经证明绿林事业的巨大能量。但入清以后,随着社会关系的各种变化,绿林活动又重新被统治者利用,各地设立的镖局和职业刺客的出现说明了这种情况。只是到了清代后期,随着国内各种矛盾的激化和外族的入侵,绿林活动才大有东山再起之势,出现了白莲教、太平军、义和拳等声势浩大的活动。它与镖师、刺客的活动并存或转化,表明了绿林活动在后期的复杂化。(节选自《绿林文化的渊源与演变》,有删改)
1.下列关于绿林文化演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秋时期“士”出现了分化,一部分成为儒士,另一部分则继续保持了尚武传统和强悍性格,成为“侠士”的萌芽。
B.战国时期武士奉行“舍生取义”的人生态度,追求高尚而纯洁的道德目标,这一精神成为后代绿林好汉的重要内驱力。
C.秦统一中国后,侠出现分化,侠的贵族化使其日益衰落,而平民化使其日益发展,这标志着绿林文化的正式形成。
D.清朝镖局与职业刺客的出现意味着绿林活动为统治者利用,它们和白莲教等活动的并存或转化,表明绿林活动复杂化。
2.下列对绿林文化在宋代民间得到发展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朝统治者采用崇文抑武的治国政策,武侠之风在上层社会几乎没有市场,绿林活动被迫纷纷转向民间。
B.不少平民亡命江湖壮大了绿林队伍,城市经济的繁荣扩大了市民阶层,为绿林活动发展创造了社会基础。
C.大量的江河湖泊和山脉森林,有利于义军和土匪的栖身和活动,客观上为绿林活动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
D.绿林活动蔓布四方构成了社会的特殊网络,绿林文化蓬勃发展,构成了中国正统文化外围的亚文化圈。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春秋时期政治秩序和礼乐文化遭到破坏,部分平民有了接受知识的机会,这为“士”的习文与习武的分化创造了条件。
B.儒与侠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地位有所不同,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人格内涵的文化模式,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秦朝的灭亡使儒墨两种学说的地位从大致相当走向截然不同,墨家理论基本湮灭,只能以精神渗透和积淀形式来发挥影响力。D.虽然历朝历代绿林活动的发展情况各有不同,但绿林活动一直对社会有一定影响,绿林事业有时甚至可能使江山改朝换代。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沈希仪,字唐佐,贵县人。嗣世职为奉议卫指挥使。正德十二年,调征永安。以数百人捣陈村寨,马陷淖中,腾而上,连馘三酋,破其余众。嘉靖五年,总督姚镆将讨田州岑猛。用希仪计,间猛妇翁归顺土酋岑璋,使图猛,而分兵五哨进。希仪将中哨当工尧工尧贼要地聚众守之希仪夜遣军三百人缘山上绕出其背。比明合战,则所遣军已立帜山巅,贼大败溃。猛走归顺,为璋所执,田州平。希仪功最,镆抑之,止受赉。改右江柳庆参将,驻柳州。柳在万山中,城外五里即贼巢,军民至无地可田,而官军素罢不任战。又贼耳目遍官府,闺闼动静无不知。希仪谓欲大破贼,非狼兵不可,请于制府。调那地狼兵二千来,戍兵稍振。乃求得与瑶通贩易者数十人,持其罪而厚抚之,使诇贼。贼动静,希仪亦无不知。及驻军设伏,贼必至,遇伏辄奔。官军击之,无不如志。已,贼寇他所,官军又先至。远村僻聚,贼度官军所不逮者,往寇之,官军又未尝不在,贼惊以为神。希仪每于风雨晦冥夜,侦贼所止宿,分遣人赍铳潜伏舍旁。中夜铳举,贼大骇曰:“老沈来矣!”咸挈妻子匍匐上山。儿啼女号,或寒冻触厓石死,争怨悔作贼非计。希仪镇柳、庆久,渠魁宿猾捕诛殆尽。先后捣巢,斩馘积五千余级,未尝悉奏功,故多不叙。十九年,复谢病,柳人祀之山云祠。希仪镇柳、庆,每战必先登,身数被创,阴雨辄痛剧,故数谢病。二十六年,琼州五指山熟黎素畏法,供徭赋,知州邵浚虐取之。其酋那燕遂结崖州、感恩、昌化诸黎为乱。希仪乃偕参将武鸾、俞大猷等直入五指山下,斩那燕及其党五千四百有奇。后倭寇海上,命督川、广兵赴剿。无功,为周如斗劾罢。
赞曰:呜呼,明至中叶,曷尝无边材哉!如沈希仪之徒,出奇制胜,得士卒死力,虽古名将何以加焉?然功高赏薄,起蹶靡常。此无异故,其抗怀奋激,无以结欢在朝柄政重人,宜其粗龉不相入也!(选自《明史•卷二百十一•列传第九十九》,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希仪将中哨/当工尧/工尧/贼要地/聚众守之/希仪夜遣军三百人/缘山上绕/出其背
B.希仪将中哨/当工尧/工尧贼/要地聚众/守之/希仪夜遣军/三百人缘山上/绕出其背
C.希仪将中哨/当工尧/工尧/贼要地/聚众守之/希仪夜遣军三百/人缘山上/绕出其背
D.希仪将中哨当工尧/工尧贼/要地聚众/守之/希仪夜遣军/三百人缘山/上绕出其背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本义是生儿育女。古时,男子二十岁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结发及笄时取字。
B.州,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单位。州与中国古代行政区划路、府、省、道等,区域大小大致相同。
C.闺,旧时特指女子居住的内室。闼,建筑物内的小门。文中的“闺闼”指女眷所居内室的门户。
D.徭,指古代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赋,田赋。“轻徭薄赋”指“减轻徭役,降低赋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沈希仪颇有勇力。陈村寨一战,希仪的战马陷在泥淖之中,他腾跃而起,连杀几个头领。
B.沈希仪智谋过人。姚镆征讨岑猛,用希仪离间计,夜出奇兵,最终大败岑猛,平定田州。
C.沈希仪战功显赫。在镇守柳庆二州期间,捣毁贼巢,先后斩杀不法之徒,就达到五千多。
D.沈希仪深得人心。希仪平定柳州厚抚有罪士卒,离开时,有柳人在山云洞为他设祀纪念。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远村僻聚,贼度官军所不逮者,往寇之,官军又未尝不在,贼惊以为神。(5分)
译文:_____________(2)此无异故,其抗怀奋激,无以结欢在朝柄政重人,宜其龃龉不相入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8?9题。木兰花 晏殊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①歌韵响琤琮,入破②舞腰红乱旋。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注]①重头:一首词上下阕节拍完全相同者称作“重头”。②入破:乐曲中的繁声。8.“重头歌韵响琤琮,入破舞腰红乱旋”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 9.“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请联系全词简要分析。(5分)答: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1)杜甫在《登高》中感慨漂泊离乡、年老多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统治者若不汲取教训,必将重蹈覆辙的告诫。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奉劝刘禅处理朝政须统一赏罚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请从下面第三(11题)、第四(12题)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花瓷细腰鼓 杨轻抒
眉间坊是一条街。为什么叫坊不叫街,好像没人说得清楚。街不宽,也不长,四月的风卷着落花从东头过来,百米之后就消失在了西头的车流里。街还不直,微有弧线——之前电视台曾经做过城市航拍,其中就有眉间坊的镜头,看到的人说,咱这眉间坊从空中看就像人字的那一撇。
鲁老师一个人住在眉间坊一座三间平房围成的小四合院里。地是红砖铺的,年岁久了,一地青红,青红的小院里堆积着春日的阳光,几朵槐花在阳光里飞扬。围墙是灰砖砌的,高过人头,爬满七里香。
院门半掩,街坊四邻常看见鲁老师在院子里写写字、喝个茶什么的。有时候鲁老师也念些旧文,只是鲁老师念旧文的时候要打节奏,打节奏用的是一个瓷的细腰鼓,两头蒙皮,是什么皮大家不知道,但那瓷鼓晶莹而深透,秋水一般。鲁老师腰悬瓷鼓,左击右拍,嘴里念:“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孝加于百姓,刑于四海„„” 鼓声穿云裂石,鲁老师满面沧桑。
街上的人偶尔也来串串门,送点时下的青瓜小葱什么的,但都不进去,就站在门口。站在院门口能看到鲁老师客厅里挂着的字,字是: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关于鲁老师,一直就有很多的猜测。
有人说鲁老师书香门第,早年是留过洋的,会几国外语;也有人说鲁老师祖上是有名的富商,传下宝贝无数;当然,也有人说,鲁老师就一个离群索居的退休老头,儿孙都在国外,多年不曾回来过。
不管怎么着,大家都知道鲁老师是个文化人,很敬重。
常进鲁老师院里的是老宋。老宋是厂里的水暖工,也懂点电,所以谁家管道破了,电不通了,都请老宋去看看。老宋经常到鲁老师家去,因为鲁老师那房子也老了,经常有个下水道堵了,灯泡坏了之类的事情。开始时,鲁老师家有事,悄悄喊声老宋,老宋就去了;后来老宋也不让鲁老师喊了,差不多了就去鲁老师家检查检查。有事处理个事,没事就坐在院里看鲁老师打腰鼓念旧词儿。人总是要老的,鲁老师眼看着就一年一年老了。老了的鲁老师也写写字,也打打鼓,但是看见过的人都说,鲁老师写字手已经开始发抖了,打鼓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节奏感了。大家就想,要是鲁老师哪天忽然走了,谁来给他送终啊? 这个问题渐渐成了眉间坊所有人的心结。
当然,想归想,却没有人说破,只是大家走过鲁老师家门前的时候,会忍不住停一下脚步,或者不自觉地回头望上一眼鲁老师那青灰的院门,看见墙上的七里香花瓣又掉了不少,对联上的字又淡了一些„„
那一天终究还是来了。听见老宋的叫声,大家都跑过去。鲁老师半躺在院子里的一把藤椅上,脸色青灰,冲大家笑了笑,笑得很艰难。大家说快把鲁老师送医院吧,鲁老师摇头,意思是不必了。鲁老师看看桌上那只腰鼓,又慢慢抬眼看着老宋。
那腰鼓黑地、乳蓝白斑,漂亮得不染一丝烟火气——大家第一次这么近地看到那只鼓,也第一次发现鲁老师家里空空荡荡让人心酸。老宋为难地看看鲁老师。
鲁老师叹了口气,显得特别失望。大家说老宋你什么意思?你真要鲁老师放不下?老宋说哪敢让鲁老师放不下?跟鲁老师这么些年,这腰鼓我不是不会打,我是怕我念得不好,不像鲁老师那样。大家说你念得不好我们帮你念,你打鼓可以吧?
听到这话,鲁老师眼里忽然闪过一丝绚丽的光彩。
老宋深吸了一口气,拿起腰鼓,开始拍打,那声音清越而悠远,仿佛带着几千年辽远的气息。大家一起念:“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
没有人问大家是啥时候学会那些旧词的,所有人都觉得那腰鼓的声音清丽而深重,像暗夜里的昙花开放,像七里香的香气四处飘荡,整个城市,不,整个天地之间,都浸透了青花瓷的声音„„
后来,不知过了多少时日,有操着外地口音的人来眉间坊打听鲁老师的那花瓷细腰鼓,说那可不是一般的东西,是香山段店窑烧制的,是唐钧瓷的鼻祖“黑唐钧”,是皇宫的贡品,连皇帝都用过,是祖上传下来的宝贝呢!眉间坊的人说,就你懂?你懂为啥不明白“地之性,惟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也是祖上传下来的?
那人赧然,掩面而去。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者以“眉间坊”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小说开头部分又特别交代航拍镜头下“人字的那一撇”,暗示了与“做人”相关的小说主题。B.小说中描写了鲁老师居住的“小四合院”,青红的小院、飞扬的槐花相交织,渲染出神秘阴森的氛围,烘托出鲁老师离群索居的特点。C.作者描写鲁老师击鼓时“鼓声穿云裂石”“满面沧桑”这一场景,意在表现鲁老师技艺的高超,以及众人对鲁老师文化人身份的敬畏。D.“听到这话,鲁老师眼里忽然闪过一丝绚丽的光彩”,是因为鲁老师觉得老宋得到自己的真传,可以和自己一样打鼓念旧词而感到欣慰。
E.鲁老师离开人世时众人一起念旧词的细节,渲染出一种诗意的氛围,表明了鲁老师对眉间坊人的深厚影响,也彰显出传统文化的魅力。(2)小说中“七里香”三次出现各有作用,请分别加以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分析“眉间坊人”这一人物群像在作品中的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说以“花瓷细腰鼓”为题,有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主题思想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两个方面,结合全文,加以探析。⑶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木心:我是绍兴希腊人 李宗陶
木心,那个戴礼帽、执洋伞、坐在大雪初霁纽约中央公园长椅上的目光炯炯的男子,2006年9月回到故乡,鬓发已白,面容消瘦,不断小声地说着俏皮话:“有人看了照片讲,恨不得把那顶帽子摘下来.我说我帽子都不能戴的啊?在西方,冬天叫人家光头啊?”口语的木心是家常的,吴侬软语略带阴性的,有一股骨子里透出来的好玩。那江南口音和老派的英文发音一样,没有改。我的祖先在绍兴,精神传统在古希腊
上世纪30年代,浙江桐乡乌镇东栅财神湾。孙家雕梁画栋的老宅,紧挨着孔家花园清末的举人穿过两进厅堂,穿过佣人们的宿舍,面对私塾里一班小孩子。主人家的小少爷大名唤作孙璞,乡邻有叫他牧心的。少年时读到《诗经》,孙璞惊艳,继而欢喜,“这就是我要的文体。”家人替他选定了志业,要么做法官,要么做医生。他却喜欢收来各种彩色纸头,一看半天;他还喜欢逃学、看戏,看终场时值台男子潇洒地甩出条木牌,“明日请早”。那双眼睛挑来拣去,只为色彩只为美,着迷。他的阅读穿梭于东方和西方,古代和现代。“十四五岁就知道瓦格纳跟尼采的那场争论。”
美国一些读者说,木心的作品里仿佛总有一个深蓝的背景,非常神秘,让他们想到达芬奇。木心在乌镇的客栈里说:“人有两套传统,一套精神,一套肉体。我的祖先在绍兴,我能讲一口绍兴话。我的精神传统在古希腊,在意大利,在达芬奇。所以我说我是绍兴希腊人。” 我以不死殉道
20岁刚出头,他参与学生运动,还曾是领导者,结果被当时的上海市长吴国桢亲自下令开除学籍,又被国民党通缉,于是走避台湾。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回到大陆。
他是上海工艺美术制品厂的设计师,喜欢画画,热衷写作。从14岁起创作的100多个短篇和8个中篇集成厚厚20本,直到1970年被抄没。因言论获罪,他被关进废弃的、漏雨积水的防空洞。半年后转移到监牢时,关他的人想,该是爬着出来了吧。可他坐着。他从写交待材料的纸里克扣下66张白纸,正反两面写满密密麻麻的字,写散文,还作曲,藏在棉袄夹层里。墨水快要用光了掺点水进去,“不慎”打翻。看守凶巴巴又装一满瓶来:“老老实实写,不深刻休想过关!”
平反那天,他还在扫地倒垃圾,食堂师傅冲他嚷:“哎,叫你装纱窗装纱窗到现在还不来装!”他问:“个么,到底要装几扇?”“十扇!明天来装!”“噢,十扇。”这时有人告知大师傅:“明天人家就要到设计院做总设计师了呢!”第二天,他坐飞机去人民大会堂,负责修缮工作,因为他曾经参与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的室内设计。这种戏剧人生,他讲起来笑嘻嘻的。
“我不喜欢哭哭啼啼,小女儿一样,要么就天地之间放声大哭,要么就闷声不响。而且聪明的读者能够读懂,我如此克制悲伤,我有多悲伤。历史在向前进,个人的悲喜祸福都化掉了,我对自己有一个约束:从前有信仰的人最后以死殉道,我以‘不死’殉道。‘文革’期间,多少人自杀,一死了之,这是容易的,而活下去苦啊,我选难的。可以向死的机会很多,我都挺过来了,监狱里面,饭吃不下,硬塞也要活下去。小时候,家里几代传下来的,是一种精致的生活,后来那么苦,可是你看曹雪芹笔下的史湘云,后来要饭了,贾宝玉,敲更了。真正的贵族是不怕苦不怕累的,一个意大利作家写过,贵族到没落的时候愈发显得贵。”
“您是悲现主义者吗?”
“其实悲观主义是看透了,但保持清醒、勇往向前。释迦牟尼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可是他的大雄宝殿题了四个字——‘勇猛精进’。悲观主义止步,继而起舞,这就是悲剧精神。”
从前有文人雅士的传统,后来都没有了
上世纪80年代末,木心在纽约华人圈子里开了4年的世界文学史课,课后在中央公园散步谈笑,一位学生说,“先生一路看过去,能不能即兴写俳句?” 话音才落,有位女子走来——“她围着黎明的围巾,牵了条黑夜的狗。”
一辆旅游大巴开过,车身上涂料是红色与银色,好像救火车——“这个旅游团多仁慈,一边旅游一边救火。”
“什么时候发现自己能捕捉生活中约这种瞬间?” “长期的训练,像中国武功。我喜欢那个传说中用筷子夹苍蝇的高手。”“从前有文人雅士的传统,后来都没有了,从前家里有人写错别字,那是奇耻大辱,现在马路上一走,三步一错,五步一错。从前社交客气而润滑,现在不讲客气了。有人请我吃饭,从开头讲自己,到最后第二句还在讲自己,把客人扔在一边,末了想起来,啊,今天见到你很高兴。我跟介绍的朋友讲,哎,你这个朋友怎么只管谈自己,我连发言余地都没有?朋友说,现在要找不谈自己的人是没有的。呵呵,倒是我错了。” “讲话不好玩了,俏皮话也听不来了。这些,使人感到寂寞。”人类已经忘记“灵魂”这个词——木心叹。相关链接
①被幽囚在积水的地窖中,他就着一盏灯,不停作曲,“即使狱卒发现了,至多没收乐谱,不至于请个交响乐队来试奏,以定罪孳深重的程度吧。”在那场浩劫中,他的整整20本心血之作被毁,但他并未动摇:他说,文学是他的信仰,是这信仰使他渡过劫难。(《木心:文学信仰使我渡过劫难》)
②在历经社会与个人的变迁、磨难和颠沛之后,木心仍保持着高贵和自由的品格,他以文学和美学为背景的绘画艺术,以及散布在各种文学作品和访谈中的画论,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他不为任何浮云流霞所动,孜孜不移地坚守着独立和纯粹的绘画精神。(《木心绘画里的精神世界》)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那江南口音和老派的英文发音一样,没有改”表明木心为了保有对故乡的牵挂,有意保留着江南口音。
B.木心的祖先在绍兴,而他自认为他是“绍兴希腊人”,是因为他认为他个人的精神传统在古希腊。
C.木心将到设计院做总设计师,食堂师傅要他装纱窗,他未加反对,表现出他的平和善良和淡然豁达。
D.现在很多人忘记了“灵魂”,争名逐利,浮躁浅薄,不讲文化,不懂礼仪,这让木心倍感寂寞与心痛。
E.本文撷取了木心人生经历中的几个片断,将木心的话语穿插其中,展现了他令人钦佩的学养和人品。
(2)根据材料,简要概括木心这一人物的主要特点。(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用木心的话语作为3个小标题,请简要说明这些小标题的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木心“以不死殉道”,而屈原“以死殉道”。请以木心与屈原为例,对《盂子》“舍生取义”这一观点进行探析。(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西南首条江底下穿隧道的修建工程艰难异常,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中段的观音湖路段修建尤为关键,一旦渗水,则____________。
②成功的第一步,无疑是要先拥有强烈的愿望,如果缺乏强烈的成功欲望,到最后关头,常常会出现___________的现象。
③高三复习至此,大学已经在望,我们要善始善终,尽心尽力,这时如果无法不遗余力坚持到底,就可能___________。A.功败垂成 功亏一篑
前功尽弃 B.功亏一篑
前功尽弃
功败垂成 C.前功尽弃 功败垂成 功亏一篑 D.功败垂成 前功尽弃 功亏一篑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了帮助大学生创作落地,组委会开展了“创意无界大讲堂”,邀请与本届大赛相关的业界精英对参赛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辅导。
B.地暖是采用地板辐射采暖,具有节省空间、供暖均匀、低碳环保等优点,日本、韩国等高纬度国家的采暖方式大都以地板辐射采暖为主。
C.当许多国家都在复兴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时,我们如果不考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际情况,民族文化的复兴就不可能真正成功。
D.美国名校在招生时,最喜欢的是除了学习成绩过硬以外,还在文、体等方面拥有天赋特长,最好还具有领导力和爱心的“精英苗子”。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执行主任大卫•瑞兹宣布,科学家们寻找引力波的努力终于收获成果,印证了爱因斯坦的预言。物理学上,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波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力波探测能够检验广义相对论,还将推动引力量子化的研究,最终把引力融入其它三种基本相互作用,完成爱因斯坦的伟大梦想。
①宇宙中大质量天体的加速、碰撞和合并等事件才可以形成强大的引力波 ②引力波被视为宇宙中的“时空涟漪” ③如同石头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一样
④发出的引力波功率还不如家用电饭煲功率大 ⑤地球围绕太阳以每秒30千米的速度前进 ⑥通常引力波的产生非常困难
A.②③①⑤④⑥ B.⑤④⑥①②③ C.③②⑥⑤④① D.①⑥⑤④③②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①,所以古代劳动人民从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累积了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关系的丰富经验。为了记忆方便,②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由于综合了气象学以及农作物生长特点等多方面知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年中的自然力特征,所以在普遍使用公元纪年的现代社会,③。
答:①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17.下面是警示人们不要滥砍滥伐的两幅漫画,你更喜欢哪一幅?请简要说明该幅漫画的内容以及你喜欢它的理由。(6分)
六、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2015年5月1曰,《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正式实施。自此,视力残障者可携带导盲犬进站乘车。大部分人对导盲犬乘车表示理解,但也有人表示担忧,比如车厢内有小孩,见狗就哭怎么办?车厢环境密闭,导致过敏人群感染怎么办?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判断。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成都市高2013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9分)1.(3分)C(“标志着绿林文化的正式形成”在文中无依据)2.(3分)D(是绿林发展的结果而非原因)3.(3分)C(儒墨两种学说地位的变化并不是秦王朝的灭亡导致的)
二、(36分)(一)(19分)4.(3分)A 5.(3分)B(“它们的区域大小大致相同”,错误)6.(3分)D(“希仪善抚有罪士卒”错,与柳人设祀亦无因果关系)7.(10分)(1)(5分)边远偏僻的村落,敌贼估计是官军不能到达的地方,前往劫掠(侵犯),官军又未尝不在,敌贼惊恐,认为他是神人。(大意正确3分,落实“逮”“寇”各1分)(2)(5分)这没有别的原因,他们心怀激烈,为人奋激,无法交好朝中执掌权力的重臣,与这些人意见不合而不能相互融洽,那是应该的啊!(大意正确3分,落实“柄”“龃龉”,各1分)(二)(11分)8.(6分)从听觉和视觉两个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形象。(2分)“响琤琮”从听觉的角度,写出歌喉的清脆动听;“红乱旋”从视觉的角度,写出舞姿的袅娜迷离。(4分)(答出听觉和视觉两个不同角度,2分;结合诗句合理阐释,4分。语意相近即可)9.(5分)表达了怀旧伤今、人生无常的思想感情。(2分)上片怀旧,回忆初见面时“玉真”留下的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下片伤今,表现自己酒醉黄昏的落寞,感叹故人凋零。始欢终哀,前后对比,表达出人生无常的慨叹。(3分)(准确指出思想情感内涵,2分;指出对比并恰当说明具体的对比内容3分。语意相)(三)(6分)10.(6分)(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陆罚减否,不宜异同(每空1分;凡有错字、漏字、别字,该空不 得分)
三、(25分)11.(1)(5分)选A给3分,选E给2分,选D给1分;选B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B.“神秘阴森”不恰当;C.更多表现鲁老师的伤痛和感慨;D.原
因分析不全面,应该是老宋和众人领受到传统文化而使鲁老师感到欣慰)(2)(6分)①第一处:描写鲁老师家的四合院“爬满七里香”,表现鲁老师小院的生活环境。②第二处:以“七里香花瓣”的掉落渲染冷清的氛围,暗示鲁老师年老的孤独、生命的衰颓。③第三处:以“七里香的香气”四处飘荡,形象地表现了鲁老师所坚守的传统文化对眉间坊人的深远熏染。(每点2分,共6分。意思相近即可)(3)(6分)①“眉间坊人”这一群体作为观察者,见证了鲁老师后半生的沧桑人生。②作为群像,体现了社会中人性的美好与善良:“眉间坊人”敬重、关心鲁老师,不打搅他的生活,并最终为他送终。③推动情节发展,最终揭示主题:“眉间坊人”集体念旧词把情节推向高潮,谴责鲁老师后人,交代故事结局,揭示出坚守传统孝道的主题。(每点2分,共6分。意思相近即可)(4)(8分)①情节安排上,“花瓷细腰鼓”是小说的线索。(2分)鲁老师的生活,眉间坊人所受到的感染和熏陶,鲁老师后人的出现,所有的情节都与之有关,“花瓷细腰鼓”串联各相关情节,使得情节紧凑聚焦。(2分)②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花瓷细腰鼓”暗示鲁老师身世不凡;击鼓念经的场景,暗示出他儿孙不孝和人生沧桑。(2分)老宋击鼓众人念词,表现鲁老师对眉间坊人的影响,从侧面烘托了鲁老师的形象。(2分)③有利于表现主题。围绕“花瓷细腰鼓”,老宋关心鲁老师而学会击鼓,众人在熏染中学会念经,凸显了人性的美好和对传统道德的敬慕。(2分)鲁老师后人打听“花瓷细腰鼓”又惭愧离去,前后对比,引发了对孝道的拷问。(2分)(选择两个方面,每个方面4分,共8分。意思相近即可)
四、(25分)12.(1)(5分)选E给3分,选B给2分,选C给1分;选AD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A.“有意保留江南口音”错;C.“善良”一词,过分;D.“争名逐利,浮躁浅薄”无中生有)(2)(6分)①中西兼修,富有才华;②坚守信仰,坚韧高贵;③尊重文化,文雅有礼。(每点2分,共6分。意思相近即可)(3)(6分)①精要提示了各部分的核心内容,分别概括了传主的经历或形象的一个侧面。(2分)②领起局部内容,使文章结构清晰,脉络分明。(2分)③引用木心的话语作为标题组织相关内容,使得语言与行为相互印证,形式新颖,构思巧妙。(2分)(意思相近即可)(4)(8分)答案要点:①要对“舍生取义”的原义做出解释并说明它和“以死殉道”“以不死殉道”的联系:“以死殉道”是“舍生取义”,“以不死殉道”是“取义”而不“舍生”。(2分)②要对木心和屈原的“以不死殉道”和“以死殉道”做出合理阐释:A.木心以豁达坚韧的态度面对困境,在艰困中保持高贵的精神,用“生”来捍卫“义”,展现出信仰支撑生命的力量。B.屈原用牺牲来捍卫“义”,不惜以死明志,展现了捍卫人格和理想的不妥协的决心。(4分)③要在分析两个例子的基础上提出对“舍生取义”的理解:二者都表现了不向命运屈服的意志,都表现了对“义”的坚守,都是高贵的。“取义”是目的,“舍生”与否在于个人的判断和抉择。(2分)(阐释合理、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五、(20分)13.(3分)C(功败垂成: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功亏一篑:堆九初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前功尽弃:以前的成绩全部废弃,指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14.(3分)D(A.成分残缺,在“大讲堂”后加“活动”;B.句式杂揉,删掉“大都”或改为“大都是地板辐射采暖”;C.语序不当,将“如果”调到“我们”之前)15.(3分)C 幻灯片12 16.(5分)①农业和气象之间关系密切②人们把二十四节气编成了歌诀③它仍能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17.(6分)【示例1】我更喜欢图1。图1的主体部分是一大片滥砍滥伐后的树墩,一只小鸟恳求砍伐者将其带走。漫画以小鸟的哀求让人深思:滥砍滥伐不仅会毁掉森林,也会毁掉生命的家园。它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直接诉诸人的情感,更具感染力。图2则太冷峻。
【示例2】我更喜欢图2。图2的主体部分是一棵手掌形的树,“手指”被砍去了三根,只剩下两个指头,构成表示胜利的“V”形。标题与画面形成强烈反差,意思是滥砍滥伐并不是胜利,而是生命的残缺。它标题与画面主体反差强烈,更具讽刺性,更震撼,让人深思,图1则太简单。(说明图1或图2的内容和寓意各2分,观点及理由2分)
六、(60分)按2015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链接:作文评讲课件见曾良策老师《“任务驱动型作文”第三讲:“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思路拓展——以2016届成都“二诊”作文为例》
第二篇:成都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成都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信札/包扎哺育/追捕挫折/厝火积薪
B.会计/市侩奶酪/旱涝惬意/锲而不舍
C.嗜好/谥号氛围/分量噱头/空穴来风
D.庇护/奴婢伶俜/娉婷嗔怒/瞠目而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歉收形号焕然一新世外桃源
B.通牒砂糖事必恭亲谈笑风生
C.诀窍坐标各行其是甘之如饴
D.和蔼砝码水泄不通独书己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年前,成都市民在九眼桥拍摄白鹭时,发现还有海鸥在此停留,看来,成都真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鸟儿也恋上了它。
②林丰正在致辞中说道:“非常感谢各位专家的有关闽南文化研究的书籍,希望能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闽南文化的丰厚底蕴。”
③在整个世界文学的范畴中,中国的文学,其美学境界和“文以载道”的理念是整个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一笔难以估价的精神财富。
A.居然敬赠标新立异B.果然惠赠独树一帜
C.果然敬赠标新立异D.居然惠赠独树一帜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21世纪的今天,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载体,逐渐面临边缘化的境遇:一方面是追求诗歌精神的静谧深远。,或许到了该为诗歌说点什么的时候了。既然如此,那么就让我们在这个喧嚣时代的生活中去发现诗意,复活诗歌曾经的荣光吧!
①另一方面则是远离人间四月的引吭高歌
②另一方面则是直面世俗诱惑的喧哗浅短
③两难的境地使诗歌面临进退维谷的状态
④诗歌就在这两难的境地中进退维谷
⑤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之上。“
⑥我国现代诗人何其芳说:“诗饱含丰富的思想和感情。”
A.①③⑤B.②③⑥C.②④⑤D.①④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读书,我们会注意作者,但读地图,我们不问作者。我们认为作者是一个无偏无私公正中性的无名好人,我们只面对同样是无偏无私公正中性的好图。其实,每张地图都呈现了作者的权力、意志、成见、偏私、好奇心、焦点、注意力、学识等等。地图在编绘时,编者之间要反复争论,最后画上去的可能是主编一人的见解,而读者却视地图为毫无疑义的公众真理。伍德称这是“人文内容的自然化”。在我们满怀信心地追求图面注记与真实世界一对一的准确关系时,莫门尼亚提醒我们警惕地图中的“白色谎言”,并提醒我们在地图中寻找“被压抑的经验”与“意识形态性扭曲”。
中国古代地图种类多样,各有侧重,求准确的方面也各自不同。一般来说,大抵有形势图与实用图两大类。《周官》中“天下之图”、“土地之图”就已经大致区分了这两大类地图,它们的用处有别。“天下之图”属于形势图,即所谓“九州之图”、“天下大图”之类。“形势图”只要表现大势,求势而不拘细节,在意识形态上,其主旨是宣扬“声教所及”、“舟车所至”、“普天之下”、“大一统”、“华夷之限”等王朝观念。南宋黄裳曾作《地理图》进献宋宁宗,目的就是使宋宁宗技图则思祖宗境土半陷于异域而未归。形势图的法统立场,常常不承认“蛮夷”一时占据“中国”的实际性,对它们视而不见,在图上不予表现。故南宋《地理图》不画女真“贼区”的建制,在金人占据并更名为南京的开封仍标“东京开封府”。这种保持正统的传统做法,被俞樾修《上海县志》时所沿用,故县志附图对于“西夷”占据的“洋场”视而不见。“土地之图”一类刘趋于实用,绘时主要追求实际地上事项的准确,范围具体,《尚书》所记“洛邑图”、荆轲所献《督亢图》、萧何在秦宫所收图等均属此类,用途是“地讼争以图正之”,“具知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
地图编制是地理学的组成部分,由地图而地理,我们同样联想到中国古代地理学的政教本质与思想内涵。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主流是围绕治国平天下的使命发展的,可称其为“王朝地理学”。为安排好庞大帝国的空间秩序,古人既树立了王朝社会地理的理想主义观念,也解决了王朝社会地理的实际问题。观念包括“九州”、“五服”、“山河两戒”等一系列思想原则,这是古人所理解与追求的“普天之下”。实际问题则包括州郡县体系的创立和道路关隘运河的建设,这是对“莫非王土”的实践治理。在古代地理学思想中多“地理”与“地里”为不同的二者。观念与问题构成“地理”,而“地里”仅指道里远近。若以为古人只晓得道里远近,只记录各类地面事物的“四至八到”,而没有思想观念层面的建树,则是无视古代思想家、政治家的深刻作为。关于地图,朝廷向来重视,所谓内府“版图”、朝廷“大簿”等,都是王朝管理不可或缺的官方文件,对于地图的编制、呈送都有严格要求,而皇帝本人将地图悬于左右、日夜观查的例子也不乏记载。侯仁之先生早已指出,古代的许多地理“志书”都有行政管理意义。中央朝廷的主管官员常常亲自插手地理之术多或收集图籍(汉朝萧何),或编纂地理志书(唐朝丞相李吉甫),目的都是欲以“纽”天下的纲纪,“制”世上的群生。
迄今大多数中国地图史研究,多注重绘图技术的发展、提高,注意研究比例尺使用问题、投影问题、所绘河流走向、海岸线走向的准确性问题等,对地图的文化思想背景则相对注意得很少。因而,地图史多被认为属于科学技术史的一部分,而不是文化思想史的一部分。
(节选自《地图中的权力、意志与秩序》)
5.下面对“地图”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地图体现出了作者的好恶、学识、个性、权力、意志等,也可以表现思想家和政治家的深刻作为。
B.地图因为侧重不同而分类不同,中国古代地图从用途分有“天下之图”和“土地之图”两类。
C.地图可以用来宣扬意识形态,可以用于解决实际事务,所以地图历来都是王朝管理不可或缺的文件。
D.地图的编制、呈送、使用等,往往能体现出中国古代地理学“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使命。
6.下面的内容不能体现中国地理学的“政教本质”的一项是
A。古人借助“九州”、“五服”、“山河两戒”等思想原则,树立了“普天之下”的理想主义观念。
B.创立州郡县的体系,建设道路关隘运河,这些做法是古人以实际行动来实践“莫非王土"这一思想。
C.古人用“地里”一词来指道里远近,只记录各类地面事物的“四至八到”。
D.朝廷的主管官员通过收集图籍、编纂地理志书等方式,来达到统领天下纲纪、管理全体百姓的目的。
7.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有学者认为地图中有“白色谎言”,是因为有些地图不拘细节只求形势,影响了地图内容的准确性。
B.南宋黄裳作《地理图》进献宋宁宗,俞樾修《上海县志》时不表现“洋场”多都是借地图体现王朝观念。
C.形势图在表现内容时一般不关注实际事项和追求具体细节,实用图在绘制时的追求则与之相反。
D.作者认为地图承载着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时代的文化思想背景,因而地图史应该作为文化思想史的一部分。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9题。
景公疥遂痁①,期而不瘳。诸侯之宾问疾者多在。梁丘据、裔款言于公曰:“吾事鬼神,丰于先君有加矣。今君疾病,为诸侯忧,是祝史②之罪也。诸侯不知,其谓我不敬,君盍诛于祝固、史嚚以辞宾?”
公说,告晏子。晏子对曰:“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赵武曰:„夫子家事治,言于晋国,竭情无私,其祝史祭祀,陈言不愧;其家事无猜,其祝史不祈。‟建以语康王,康王曰:„神人无怨,宜夫子之光辅五君,以为诸侯主也。”
公曰:“据与款谓寡人能事鬼神,故欲诛于祝史,子称是语何故?”
对曰:“若有德之君,外内不废,上下无怨,动无违事,其祝史荐信,无愧心矣。是以鬼神用飨,国受其福,祝史与焉。其所以蕃祉老寿者,为信君使也,其言忠信于鬼神。其适遇淫君,外内颇邪,上下怨疾,动作辟违,从欲厌私,高台深池,撞钟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暴虐淫纵,肆行非度,无所还忌,不思谤讟③,不惮鬼神,神怒民痛,无悛于心。其祝史荐信,是言罪也;其盖失数美,是矫诬也;进退无辞,则虚以成媚,是以鬼神不飨,其国以祸,祝史与焉。所以夭昏孤疾者,为暴君使也,其言僭嫚于鬼神。”
公曰:“然则若之何?”
对曰:“不可为也。山林之木,衡鹿④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候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县鄙之人,入从其政;逼尔之关,暴征其私;承嗣大夫,强易其贿;布常无艺,征敛无度;宫室日更,淫乐不违;内宠之妾肆夺于市,外宠之臣僭令于鄙;私欲养求,不给则应。民人苦病,夫妇皆诅。祝有益也,诅亦有损。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人也多矣!虽其善祝,岂能胜亿兆人之诅!君若欲诛于祝史,修德而后可。”
公说,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公疾愈。
(《晏子春秋·景公有疾梁丘据裔款请诛祝史·晏子谏第七》)
【注释】①疥,疥疮。痁(shān),疟疾的一种。②祝史,祝官和史官。古代祭祀活动中掌祝祷记事的人。后文“(祝)固”、“(史)嚚(yín)”指祝官,史官的名字。③谤讟(dú):诽谤,怨言。④衡鹿:与下文的“舟鲛”、“虞侯”、“祈望”都是官职名。
8.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动作辟违,从欲厌私厌:满足
B.神怒民痛,无悛于心悛:悔改
C.县鄙之人,人从其政;鄙:浅陋
D.承嗣大夫,强易其贿贿:财物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丰于先君有加矣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私欲养求,不给则应如有地动,尊则振龙
C.输掠其聚,以成其违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D.岂能胜亿兆人之诅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所以蕃祉老寿者,为信君使也,其言忠信于鬼神。(5分)
(2)公说,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公疾愈。(5分)
11.结合文意,谈谈晏子认为鬼神没有保佑景公的原因。(4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3分)
张延隽之为晋州行台左丞,匡维主将,镇抚疆场,储积器用,爱活黎民,隐若敌国矣。群 小不得 行 志同 力 迁 之 既 代 之 后 公 私 扰 乱 周 师 一 举 此 镇 先平齐 亡之迹,启于是矣。(《颜氏家训·慕贤》)
1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草
杨基
嫩碧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
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
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
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1)从诗歌体裁来看,此诗是。(1分)
(2)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3分)
(3)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题,6分)
(1)子曰:“见贤思齐焉。”(孔子《论语》)
(2)策扶老以流憩。(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仰观宇宙之大。(王羲之《兰亭集序》)
(4),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6)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
(8),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5-18题。
神奇的自来水
秦德龙
天立医院的医生为我做了检查。检查的结果,令人吃惊:我得了自来水依赖症。我怎么会得这种怪病呢?
我对医生说了实情。几年前,我到一个边远山区挂职锻炼,吃住都在老乡家。说实在的,山里很穷,很落后,老乡有了病,也只是喝碗白开水,顶多熬点稀粥喝。这里的人,靠天吃饭,吃水要到山里去挑,山里有山泉。当然,山里吃的喝的都是绿色环保食品,绝对不会有任何污染。
山区是没有自来水的。可我怎么会得上自来水依赖症呢?
“问题就出在这里。几年来,你一直喝的是山泉吧?”
“那当然,我一直喝的是山里的水,吃的是山里的饭和菜。我一天都没离开过山区!” “你还没听懂我的意思。我是说,正因为你没离开过山区,一直用山里的水烧饭,你才会得上这种怪病。”
我愕然了。
医生吩咐护士给我挂瓶子输液。“输液吧,输几天水,你就好了。”
护士很快就给我挂上了吊针瓶子。然后,拍拍我的手背,让血管鼓起来,一针攮了进去。扎上吊针后,护士又调了调流速,让药液缓慢有序地滴入我的身体。
我忍不住问护士:“请问,您给我输的是什么药?”
护士爽快地答道:“自来水。”
我大吃一惊“自来水?怎么不给我打药呢?”
护士笑道:“这就是药啊,你得的是自来水依赖症啊。你体内缺少自来水,所以,才给你输自来水!”
真是气死我了。我输自来水干什么?我到医院干什么来了?我就是来打针吃药的呀!我拔掉针头,找到了医生。
医生望着我,笑道:“你几年没喝自来水了,也没吃自来水煮的饭了,当然要给你输自来水了。为什么不叫你端杯子喝呢?那样治病,看起来快,实际上慢。自来水,必须进入你的血管,才能全面吸收。你明白吗?”
我目瞪口呆。暗暗承认医生说得有道理。可我似乎还是不明白,自来水真的能治病吗? 医生让护士重新为我扎上了针。既来之,则安之吧。我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打完针,我决定去查查自来水的功能,也许能得出结论。
化验室主任接待了我。她耐心地为我讲解了自来水的构成,还写出了分子式让我看。她特别强调自来水里都放有漂白粉,而漂白粉的成分就是药物。她还说,城里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了,漂白粉的指标需要不断地修改,否则的话,就遏制不住日益严重的水污染。
原来,几年前,我已经喝惯了城里的水,吃惯了城里的粮食和蔬菜。我的身体,早就对城里的自来水产生依赖了。到山区挂职后,不吃城里的自来水了,改变了饮食结构,我的身体反倒不适应了。所以,医生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给我的身体补充城里的自来水。
山区的老乡很挂念我,房东老弟特意进城来看望我了。他提来了一个很大的篮子,用毛巾盖着。我猜想,里面都是我爱吃的东西,小米啊、红薯啊、山果啊。可我没想到,篮子里只有一瓦罐泉水。
房东老弟指着山泉说:“这是让你润嗓子的。多喝点泉水,好得快。泉水甘甜,没有任何污染!”
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据“实”相告:“放这儿吧。今天,我输了很多水,肚子已经饱了。”
房东老弟走了,留下了那罐子泉水。
我提上瓦罐,将里面的泉水倒掉了。不这么做,我的身体怎能复原呢?我不需要再喝山里的泉水了。每天,我都要到医院排队输水,输自来水。过了些日子,身体状况明显好转了。看来,自来水真是神奇。病好后,我没有再到山区去,却经常盯着空空的瓦罐发呆。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我”得了自来水依赖症,看似荒诞实则真实,完全符合现实生活情理。
B.“我”将房东老弟送来的那罐子泉水倒掉,表明我采纳了医生的治疗建议。
C.结尾“我”“经常盯着空空的瓦罐发呆”这一细节描写虽然简略,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
D.小说围绕“我”得自来水依赖症这一事件,按看病、治疗、病愈的情节推进。
E.以“神奇的自来水”为标题,“神奇”一词褒词贬用,讽刺了自来水的效果。
16.请概括小说中“我”心理的主要变化。(4分)
17.小说叙述了“我”生病前在边远山区的生活,从全文看,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6分)
18.本文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任选两个方面进行探究。(8分)
六、(10分)
19.下面是苏雪林对沈从文作品的评价,请用一句话来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40个字)(5分)
他的作品却不是毫无理想的。不过他这理想好像还没有成为系统,又没有明目张胆替自己鼓吹,所以有许多读者不大觉得,我现在不妨冒昧地替他拈了出来。这理想是什么?我看就是想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入到老态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兴奋起来,年青起来,好在廿世纪舞台上与别个民族争生存权利。
20.下面是某同学参加高校自主招生面试时的自我陈述,其中有5处表述不妥,请写出句子序号并修改。(5分)
尊敬的某大学自主招生领导:
您好!
①我叫张晓涵,今年18岁;现就读于XX中学的毕业生。②很感谢您能给我这个机会,聆听我的陈述。
③选择贵校是因为贵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氛围,并且社团活动很有特色。④我活泼开朗,阳光率直,喜欢在严酷的各种各样的挑战中不断超越自己。⑤比如,在校期间,我先后创办了“戏剧社”和“志愿者社”,并参与策划了“模拟联合国”等大型活动。⑥因此,希望贵校能慧眼识珠,我定将倍加珍惜,谢谢!
七、作文(60分)
21.(60分)
在使用电脑时,人们常常会清空回收站。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需要“清空”呢?请以“清空”为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三篇:成都市2014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答案
成都市2011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C(A.箴言zhēn;B.模棱两可léng;D.胚胎pēi)
2.B(A.与日俱增;C.婆娑;D.出洋相)
3.C(A.“进而”重在表示递进关系,应改为“从而”,连接上文的方法和下文的目的。B.“面市”指(产品)开始供应市场,改为“面世”,“面世”指作品、产品与世问世。C.“具体而微”指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D.“鱼目混珠”指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句中应改为“鱼龙混杂”)
4.D(A.不合逻辑,“因而”强加因果。B.“活动”与“体验文人雅趣”不能搭配。C.“卫冕”与“桂冠”重复)
二、(9分,每小题3分)
5.D(有相应的客观证据,比如地球和月球的组成成分,还有地球磁场的变化等)
6.B(A.“月球和地球的同位素元素完全相同”表述绝对;C.“月球这么大的一块固体物质”错,不是将地球一整块物质抛射到太空,而是先让它们蒸发;D.“传统地球内部构造理论已被推翻”文中无依据)
7.B(19世纪的“裂变理论”不是核爆炸学说)
三、(6分,每小题3分)
8.D(适:适合,适宜)
9.C(A.介词,“和”/动词,“给予”;B.连词,表转折关系,“却”/连词,表承
接关系,“就”;C.均为连词,表转折关系,“却”;D.指示代词,译为“那”/人称代
词,译为“自己”)
第II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8分)
(1)(4分)下棋本是小技艺,然而违背正道来讨好别人,我感到羞耻;况且叶公是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他怎么会因为这而怪罪一个小孩子呢?(译出大意2分,落实“枉”
“罪”各1分)
(2)(4分)(他)担任公卿的门客将近四十年,却不曾(因私事)有所请求,像百龄这样的人,难道仅仅称他为下棋的人吗?(译出大意2分,落实“干”“若”各1分)
11.(5分)正直坦荡;稳重谦让;为人仗义;率性而为;淡泊名利。(一点1分)
12.(4分)所谓士者/虽不能尽道术/必有率也/虽不能遍美善/必有处也/是故知不务多/务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务审其所谓。(答对两处给1分)
参考译文:所谓士人,即使不能彻底掌握治国的原则和方法,但必定有所遵循;即使不能尽善尽美,但必定有所操守。因此他了解知识不求多,而务求审慎地对待自己的知识;说话不求多,而务求审慎地对待自己所说的话。
13.(8分)
(1)(4分)描绘了一幅春天烟雨迷蒙中(1分),草木生机勃勃(1分),渔翁醉眠桥
畔(1分)的闲适自得(1分)的图画。
(2)(4分)下闺抒情含蓄委婉。一方面借用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典故,表明自己对自
然、田园的渴慕之情((2分);另一方面借问答收束全词,通过“君行到自知”含蓄地表
达田园风光美好,向往归隐之意,意味无穷(2分)。
14.(6分)
(1)其叶沃若(2)谨库序之教(3)为变微之声(4)或植杖而耘籽(5)到乡翻似烂柯人(8)宠辱偕忘(9)渺沧海之一粟(8)干戈寥落四周星
每小题1分,有错字、别字、漏字、添字等,该小题不得分。
五、(22分)
15.(4分)A C(A项“小学时就已立志终身从事词学研究”与原文不符合;C项以偏概全,夏承熹教授讲授词选,还意在表现其心忧天下的情怀)
16.(6分)①以诗传为文之要,教导学生关注自然万物,发现灵感;②以诗明人生境界,教导学生淡泊名利而有定力;③以诗表个人操守,引导学生正
直做人,忧国忧民。(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17.(8分)
(1)(4分)①仁爱温和。如对学生模仿自己付之一笑,赐书嘱我等。②淡泊随性。
如自号“瞿禅”,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禅理;写诗、衣着均洒脱不羁等。(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2)(4分)①交代自己师从夏先生的缘由,同时承上启下;②通过细节生动地表现夏承熹先生学问深厚、亲切随和的特点。(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18.(4分)
示例1:古今成大学问者,不仅要有杰出的才华,还必须为人正直,品格端方。夏先生正直而忧国忧民,终成一代词学大家;汪精卫才华卓著,但丧失民族气节而为国人嘲讽。没有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不能坚守自己的品格,即使学问再大,也不能引领风骚,成一代翘楚。
示例2:刻苦自励,方可成就大业。夏承点先生以“笨”字自我勉励,翻遍图书馆全部藏书,打下历史文化的深厚基拙。陈寅格先生熟读古今书籍而成诵,钱钟书一生爱书不释卷。他们对学问的执着和刻苦精神令人敬仰,更成就了他们璀璨耀眼的学术人生。
观点明确,1分;能结合文章及个人积累合理阐述,3分。如从淡泊名利、豁达宽容、为人谦逊等角度阐述,言之成理均可。
六、(10分)
19.(4分)答案示例:
启动“汉语盘点”,寻找字词
征集流行字词,描绘国人语言生态
能概括新闻内容,2分;符合对联形式且表达得当,2分。
20.(6分)
(1)(3分)大部分人用群发短信的方式来表达祝福(1分),大部分人对群发拜年短信显示出较大的宽容(1分),但并不重视短信内容(1分)。
(2)(3分)答案示例:①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重视礼尚往来,过年时要彼
此传达祝福。②信息时代的浮躁表现。当今时代人们应酬增多,没有足够时间精心表达祝福。③传达情感和问候方便、快捷。(如答出其他内容,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答出一点原因且言之成理,1分,共3分。
七、(60分)
21.作文(60分)
评分标准参考高考评分要求。
附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
重点;基础等级中的内容项判为四等的作文,表达项、发展等级可在三等及其以下酌情给分。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下列“特征”4项16个评分点,选择其中的突出
点,按等级给分,甚至满分。发展等级分以“有文采”“有创意”为重点。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3)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如确认为“套作”,可适当扣分。
(4)缺标题扣2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满5分为止。
(5)标点符号酌情扣分,一逗到底扣2分,扣满2分为止。
(6)文章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
第四篇:四川省成都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试题(word版)语文
成都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语 文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信札/包扎 哺育/追捕 挫折/厝火积薪 B.会计/市侩 奶酪/旱涝 惬意/锲而不舍 C.嗜好/谥号 氛围/分量 噱头/空穴来风 D.庇护/奴婢 伶俜/娉婷 嗔怒/瞠目而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歉收 形号 焕然一新 世外桃源 B.通牒 砂糖 事必恭亲 谈笑风生 C.诀窍 坐标 各行其是 甘之如饴 D.和蔼 砝码 水泄不通 独书己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年前,成都市民在九眼桥拍摄白鹭时,发现 还有海鸥在此停留,看来,成都真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鸟儿也恋上了它。
②林丰正在致辞中说道:“非常感谢各位专家 的有关闽南文化研究的书籍,希望能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闽南文化的丰厚底蕴。”
③在整个世界文学的范畴中,中国的文学,其美学境界和“文以载道”的理念是整个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一笔难以估价的精神财富。
A.居然 敬赠 标新立异 B.果然 惠赠 独树一帜 C.果然 敬赠 标新立异 D.居然 惠赠 独树一帜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21世纪的今天,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载体,逐渐面临边缘化的境遇:一方面是追求诗歌精神的静谧深远。„,或许到了该为诗歌说点什么的时候了。既然如此,那么就让我们在这个喧嚣时代的生活中去发现诗意,复活诗歌曾经的荣光吧!
①另一方面则是远离人间四月的引吭高歌
②另一方面则是直面世俗诱惑的喧哗浅短
③两难的境地使诗歌面临进退维谷的状态
④诗歌就在这两难的境地中进退维谷
⑤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之上。“ ⑥我国现代诗人何其芳说:“诗饱含丰富的思想和感情。”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读书,我们会注意作者,但读地图,我们不问作者。我们认为作者是一个无偏无私公正中性的无名好人,我们只面对同样是无偏无私公正中性的好图。其实,每张地图都呈现了作者的权力、意志、成见、偏私、好奇心、焦点、注意力、学识等等。地图在编绘时,编者之间要反复争论,最后画上去的可能是主编一人的见解,而读者却视地图为毫无疑义的公众真理。伍德称这是“人文内容的自然化”。在我们满怀信心地追求图面注记与真实世界一对一的准确关系时,莫门尼亚提醒我们警惕地图中的“白色谎言”,并提醒我们在地图中寻找“被压抑的经验”与“意识形态性扭曲”。
中国古代地图种类多样,各有侧重,求准确的方面也各自不同。一般来说,大抵有形势图与实用图两大类。《周官》中“天下之图”、“土地之图”就已经大致区分了这两大类地图,它们的用处有别。“天下之图”属于形势图,即所谓“九州之图”、“天下大图”之类。“形势图”只要表现大势,求势而不拘细节,在意识形态上,其主旨是宣扬“声教所及”、“舟车所至”、“普天之下”、“大一统”、“华夷之限”等王朝观念。南宋黄裳曾作《地理图》进献宋宁宗,目的就是使宋宁宗技图则思祖宗境土半陷于异域而未归。形势图的法统立场,常常不承认“蛮夷”一时占据“中国”的实际性,对它们视而不见,在图上不予表现。故南宋《地理
图》不画女真“贼区”的建制,在金人占据并更名为南京的开封仍标“东京开封府”。这种保持正统的传统做法,被俞樾修《上海县志》时所沿用,故县志附图对于“西夷”占据的“洋场”视而不见。“土地之图”一类刘趋于实用,绘时主要追求实际地上事项的准确,范围具体,《尚书》所记“洛邑图”、荆轲所献《督亢图》、萧何在秦宫所收图等均属此类,用途是“地讼争以图正之”,“具知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
地图编制是地理学的组成部分,由地图而地理,我们同样联想到中国古代地理学的政教本质与思想内涵。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主流是围绕治国平天下的使命发展的,可称其为“王朝地理学”。为安排好庞大帝国的空间秩序,古人既树立了王朝社会地理的理想主义观念,也解决了王朝社会地理的实际问题。观念包括“九州”、“五服”、“山河两戒”等一系列思想原则,这是古人所理解与追求的“普天之下”。实际问题则包括州郡县体系的创立和道路关隘运河的建设,这是对“莫非王土”的实践治理。在古代地理学思想中多“地理”与“地里”为不同的二者。观念与问题构成“地理”,而“地里”仅指道里远近。若以为古人只晓得道里远近,只记录各类地面事物的“四至八到”,而没有思想观念层面的建树,则是无视古代思想家、政治家的深刻作为。关于地图,朝廷向来重视,所谓内府“版图”、朝廷“大簿”等,都是王朝管理不可或缺的官方文件,对于地图的编制、呈送都有严格要求,而皇帝本人将地图悬于左右、日夜观查的例子也不乏记载。侯仁之先生早已指出,古代的许多地理“志书”都有行政管理意义。中央朝廷的主管官员常常亲自插手地理之术多或收集图籍(汉朝萧何),或编纂地理志书(唐朝丞相李吉甫),目的都是欲以“纽”天下的纲纪,“制”世上的群生。
迄今大多数中国地图史研究,多注重绘图技术的发展、提高,注意研究比例尺使用问题、投影问题、所绘河流走向、海岸线走向的准确性问题等,对地图的文化思想背景则相对注意得很少。因而,地图史多被认为属于科学技术史的一部分,而不是文化思想史的一部分。
(节选自《地图中的权力、意志与秩序》)5.下面对“地图”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地图体现出了作者的好恶、学识、个性、权力、意志等,也可以表现思想家和政治家的深刻作为。
B.地图因为侧重不同而分类不同,中国古代地图从用途分有“天下之图”和“土地之图”两类。
C.地图可以用来宣扬意识形态,可以用于解决实际事务,所以地图历来都是王朝管理不可或缺的文件。
D.地图的编制、呈送、使用等,往往能体现出中国古代地理学“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使命。
6.下面的内容不能体现中国地理学的“政教本质”的一项是 A。古人借助“九州”、“五服”、“山河两戒”等思想原则,树立了“普天之下”的理想主义观念。
B.创立州郡县的体系,建设道路关隘运河,这些做法是古人以实际行动来实践“莫非王土"这一思想。
C.古人用“地里”一词来指道里远近,只记录各类地面事物的“四至八到”。
D.朝廷的主管官员通过收集图籍、编纂地理志书等方式,来达到统领天下纲纪、管理全体百姓的目的。
7.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有学者认为地图中有“白色谎言”,是因为有些地图不拘细节只求形势,影响了地图内容的准确性。
B.南宋黄裳作《地理图》进献宋宁宗,俞樾修《上海县志》时不表现“洋场”多都是借地图体现王朝观念。
C.形势图在表现内容时一般不关注实际事项和追求具体细节,实用图在绘制时的追求则与之相反。
D.作者认为地图承载着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时代的文化思想背景,因而地图史应该作为文化思想史的一部分。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9题。
景公疥遂痁①,期而不瘳。诸侯之宾问疾者多在。梁丘据、裔款言于公曰:“吾事鬼神,丰于先君有加矣。今君疾病,为诸侯忧,是祝史②之罪也。诸侯不知,其谓我不敬,君盍诛于祝固、史嚚以辞宾?”
公说,告晏子。晏子对曰:“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赵武曰:‘夫子家事治,言于晋国,竭情无私,其祝史祭祀,陈言不愧;其家事无猜,其祝史不祈。’建以语康王,康王曰:‘神人无怨,宜夫子之光辅五君,以为诸侯主也。”
公曰:“据与款谓寡人能事鬼神,故欲诛于祝史,子称是语何故?”
对曰:“若有德之君,外内不废,上下无怨,动无违事,其祝史荐信,无愧心矣。是以鬼神用飨,国受其福,祝史与焉。其所以蕃祉老寿者,为信君使也,其言忠信于鬼神。其适遇淫君,外内颇邪,上下怨疾,动作辟违,从欲厌私,高台深池,撞钟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暴虐淫纵,肆行非度,无所还忌,不思谤讟③,不惮鬼神,神怒民痛,无悛于心。其祝史荐信,是言罪也;其盖失数美,是矫诬也;进退无辞,则虚以成媚,是以鬼神不飨,其国以祸,祝史与焉。所以夭昏孤疾者,为暴君使也,其言僭嫚于鬼神。”
公曰:“然则若之何?”
对曰:“不可为也。山林之木,衡鹿④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候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县鄙之人,入从其政;逼尔之关,暴征其私;承嗣大夫,强易其贿;布常无艺,征敛无度;宫室日更,淫乐不违;内宠之妾肆夺于市,外宠之臣僭令于鄙;私欲养求,不给则应。民人苦病,夫妇皆诅。祝有益也,诅亦有损。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人也多矣!虽其善祝,岂能胜亿兆人之诅!君若欲诛于祝史,修德而后可。”
公说,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公疾愈。
(《晏子春秋·景公有疾梁丘据裔款请诛祝史·晏子谏第七》)
【注释】①疥,疥疮。痁(shān),疟疾的一种。②祝史,祝官和史官。古代祭祀活动中掌祝祷记事的人。后文“(祝)固”、“(史)嚚(yín)”指祝官,史官的名字。③谤讟(dú):诽谤,怨言。④衡鹿:与下文的“舟鲛”、“虞侯”、“祈望”都是官职名。8.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动作辟违,从欲厌私 厌:满足 B.神怒民痛,无悛于心 悛:悔改 C.县鄙之人,人从其政; 鄙:浅陋 D.承嗣大夫,强易其贿 贿:财物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丰于先君有加矣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私欲养求,不给则应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 ..C.输掠其聚,以成其违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D.岂能胜亿兆人之诅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所以蕃祉老寿者,为信君使也,其言忠信于鬼神。(5分)
(2)公说,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公疾愈。(5分)
11.结合文意,谈谈晏子认为鬼神没有保佑景公的原因。(4分)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3分)
张延隽之为晋州行台左丞,匡维主将,镇抚疆场,储积器用,爱活黎民,隐若敌国矣。群 小 不 得 行 志 同 力 迁 之 既 代 之 后 公 私 扰 乱 周 师 一 举 此 镇 先平齐 亡 之 迹,启于是矣。(《颜氏家训·慕贤》)1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草 杨基
嫩碧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
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1)从诗歌体裁来看,此诗是。(1分)
(2)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3分)
(3)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题,6分)
(1)子曰:“见贤思齐焉。”(孔子《论语》)
(2)策扶老以流憩。(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仰观宇宙之大。(王羲之《兰亭集序》)
(4),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6)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8),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5-18题。
神奇的自来水
秦德龙
天立医院的医生为我做了检查。检查的结果,令人吃惊:我得了自来水依赖症。我怎么会得这种怪病呢?
我对医生说了实情。几年前,我到一个边远山区挂职锻炼,吃住都在老乡家。说实在的,山里很穷,很落后,老乡有了病,也只是喝碗白开水,顶多熬点稀粥喝。这里的人,靠天吃饭,吃水要到山里去挑,山里有山泉。当然,山里吃的喝的都是绿色环保食品,绝对不会有任何污染。
山区是没有自来水的。可我怎么会得上自来水依赖症呢?
“问题就出在这里。几年来,你一直喝的是山泉吧?”
“那当然,我一直喝的是山里的水,吃的是山里的饭和菜。我一天都没离开过山区!”
“你还没听懂我的意思。我是说,正因为你没离开过山区,一直用山里的水烧饭,你才会得上这种怪病。”
我愕然了。
医生吩咐护士给我挂瓶子输液。“输液吧,输几天水,你就好了。”
护士很快就给我挂上了吊针瓶子。然后,拍拍我的手背,让血管鼓起来,一针攮了进去。扎上吊针后,护士又调了调流速,让药液缓慢有序地滴入我的身体。
我忍不住问护士:“请问,您给我输的是什么药?”
护士爽快地答道:“自来水。”
我大吃一惊“自来水?怎么不给我打药呢?”
护士笑道:“这就是药啊,你得的是自来水依赖症啊。你体内缺少自来水,所以,才给你输自来水!”
真是气死我了。我输自来水干什么?我到医院干什么来了?我就是来打针吃药的呀!我拔掉针头,找到了医生。
医生望着我,笑道:“你几年没喝自来水了,也没吃自来水煮的饭了,当然要给你输自来水了。为什么不叫你端杯子喝呢?那样治病,看起来快,实际上慢。自来水,必须进入你的血管,才能全面吸收。你明白吗?”
我目瞪口呆。暗暗承认医生说得有道理。可我似乎还是不明白,自来水真的能治病吗?
医生让护士重新为我扎上了针。既来之,则安之吧。我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打完针,我决定去查查自来水的功能,也许能得出结论。
化验室主任接待了我。她耐心地为我讲解了自来水的构成,还写出了分子式让我看。她特别强调自来水里都放有漂白粉,而漂白粉的成分就是药物。她还说,城里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了,漂白粉的指标需要不断地修改,否则的话,就遏制不住日益严重的水污染。
原来,几年前,我已经喝惯了城里的水,吃惯了城里的粮食和蔬菜。我的身体,早就对
城里的自来水产生依赖了。到山区挂职后,不吃城里的自来水了,改变了饮食结构,我的身体反倒不适应了。所以,医生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给我的身体补充城里的自来水。
山区的老乡很挂念我,房东老弟特意进城来看望我了。他提来了一个很大的篮子,用毛巾盖着。我猜想,里面都是我爱吃的东西,小米啊、红薯啊、山果啊。可我没想到,篮子里只有一瓦罐泉水。
房东老弟指着山泉说:“这是让你润嗓子的。多喝点泉水,好得快。泉水甘甜,没有任何污染!”
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据“实”相告:“放这儿吧。今天,我输了很多水,肚子已经饱了。”
房东老弟走了,留下了那罐子泉水。
我提上瓦罐,将里面的泉水倒掉了。不这么做,我的身体怎能复原呢?我不需要再喝山里的泉水了。
每天,我都要到医院排队输水,输自来水。过了些日子,身体状况明显好转了。看来,自来水真是神奇。
病好后,我没有再到山区去,却经常盯着空空的瓦罐发呆。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我”得了自来水依赖症,看似荒诞实则真实,完全符合现实生活情理。B.“我”将房东老弟送来的那罐子泉水倒掉,表明我采纳了医生的治疗建议。
C.结尾“我”“经常盯着空空的瓦罐发呆”这一细节描写虽然简略,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
D.小说围绕“我”得自来水依赖症这一事件,按看病、治疗、病愈的情节推进。E.以“神奇的自来水”为标题,“神奇”一词褒词贬用,讽刺了自来水的效果。16.请概括小说中“我”心理的主要变化。(4分)
17.小说叙述了“我”生病前在边远山区的生活,从全文看,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6分)
18.本文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任选两个方面进行探究。(8分)
六、(10分)
19.下面是苏雪林对沈从文作品的评价,请用一句话来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40个字)(5分)
他的作品却不是毫无理想的。不过他这理想好像还没有成为系统,又没有明目张胆替自己鼓吹,所以有许多读者不大觉得,我现在不妨冒昧地替他拈了出来。这理想是什么?我看就是想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入到老态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兴奋起来,年青起来,好在廿世纪舞台上与别个民族争生存权利。
20.下面是某同学参加高校自主招生面试时的自我陈述,其中有5处表述不妥,请写 出句子序号并修改。(5分)
尊敬的某大学自主招生领导:
您好!
①我叫张晓涵,今年18岁;现就读于XX中学的毕业生。②很感谢您能给我这个机会,聆听我的陈述。
③选择贵校是因为贵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氛围,并且社团活动很有特色。④我活泼开朗,阳光率直,喜欢在严酷的各种各样的挑战中不断超越自己。⑤比如,在校期间,我先后创办了“戏剧社”和“志愿者社”,并参与策划了“模拟联合国”等大型活动。⑥因此,希望贵校能慧眼识珠,我定将倍加珍惜,谢谢!
七、作文(60分)21.(60分)
在使用电脑时,人们常常会清空回收站。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需要“清空”呢?请以“清空”为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五篇:成都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政治试题答案
成都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
文科综合政治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I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1.A2.B3.C4.C5.D6.C7.B8.A9.C10.B11.B12.A
Ⅱ卷共2题,共52分。
13.(1)①重新划分和整合政府管理铁路的职能,可以增强政府调控的有效性,促进铁路行业健康发展。(3分)②推进政企分开,有利于加快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促进铁路资源优化配置。(2分)③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利于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落实企业自主经营权,增强企业活力。(2分)
(2)①政府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打造便民利民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分)②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人民的监督。(2分)③公民要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2分)④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切实履行义务,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推动政府转变职能、依法行政,促进科学民主决策。(2分)
(3)①树立辩证否定观和创新意识。向地方放权,体现了中央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2分)②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政府机构运作的整体性,注重政府机构内部的有序性和优化趋向。(3分)③运用矛盾分析法。抓住重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划分职责,将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责明确化。(3分)
14.(1)现状:近年来,随着收入的提高和消费支支出的增加,我国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比重偏低,且城乡、地区差距大,发展不平衡。(3分)
措施: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3分)②收入差距是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应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提高我国居民的总体文化消费水平。(2分)③生产决定消费。要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3分)④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行为。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注重协调消费,增加对文化产品的消费。(2分)
(2)赞成第一种观点:①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坚持“拿来主义”,能够学习和吸收国外综艺节目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电视节目创新。(3分)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坚持“拿来主义”,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有利于中外电视行业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我们对自身的认同和对别人的理解。(3分)③只要在引进国外版权时,坚持科学分析的态度,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就不仅不会丧失我们自身的特色,而且能促进中国电视原创节目的发展。(2分)
赞成第二种观点: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盲目跟风引进国外节目,可能会忽略对我国自身电视节目优点的继承和发扬,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3分)②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电视节目的创新必须要立足我国的国情,引进的国外节目可能不符合我国观众的审美情趣。(3分)③盲目跟风引进国外节目,有民族虚无主义的倾向,会导致中国电视原创节目缺乏,不利于我国电视行业的长远发展。(2分)
(3)①通过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为社会和群众服务,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3分)②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3分)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2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