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大全]
编辑:玄霄绝艳 识别码:24-964304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4-17 08:25:57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大全]

沙河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202_学年度)

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课堂教学有模式,但不能唯模式,更不可模式化。课堂教学的模式应随着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发展而发展,尤其是应依据教育对象的变化而不断注入新的内涵、新的精神。

为了响应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推进教学改革,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沙河乡中心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讨论制定了我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结合为指导,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导向,大力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二、实施背景

1、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_-202_ 年)》中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要老师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是时代赋予的工作任务和职责。

2、学校发展的现实要求。要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教师发展的内在要求。改革是教师自身求得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是新时代全体教师的共同心愿。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娴熟的课堂驾驭技巧以及灵活的课堂应急本领都是一个教师教学“内功”的具体体现。学习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能把师生从“苦教苦学”中解救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改原则

1、要无限地相信学生。相信每个学生“向善”的本性,相信学生有发展自己的愿望,相信学生能够自立,能够自治,相信学生能够学会,相信学生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

2、要敢于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思想,否定自己的经验,否定自己的秘诀。教师要改变原有的备课、讲课、复习、提问、批改作业、课后辅导、课堂用语、授课方式等习惯,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3、要与“讲”彻底决裂。把课堂还给学生,用讨论代替讲述,用互动改变被动,用争论取代提问,让学生在自主中快乐学习。

四、改革目标

1、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让教师更新观念,不仅注重知识结论,更要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让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学生人生的引路者。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质和学习习惯,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探索以“切合自身实际、适应学生特点、提高课堂效率”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优化学习知识的过程,保证课堂教学轻负高效,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通过课堂质态的改善,改变师生的生存状态;通过课堂效率的提高,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发展。

五、教学模式

(一)初中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篇

① “136”教学模式的确立

一个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三个原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教学相长” 六个环节:学案引领自主先学; 组内交流合作探究; 组间展示能力提升; 课堂小结形成网络; 当堂检测查漏补缺; 评价反馈形成激励;

②“136”教学模式的特征——以学定教

学:让学生学习前,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使之心中有数,方向明确,激发学生追求目标;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学,并通过学案完成; 学生积极动脑,挖掘潜能,学生查找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教:教师察言观色,了解学情,收集学生自学后暴露的疑难问题,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反之教师指导、点拨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误原因及更正道理,指导学生归纳,然后运用,巩固所学知识和收获,通过训练,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或强化所学知识

③“136”教学模式体现的核心思想

学生自己能看懂的书,就不需要老师再多讲了。

学生自己明白的事,就不需要老师再反复罗嗦了。

学生自己能想出的答案,就不需要老师再提示了。

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就不需要再让老师帮助了。

不论学生怎样依靠老师,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立性。

教学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 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④“136”教学模式特色——“学案导学” 以学案为载体

以导学为方法

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2、“136”课堂教学模式六环节 第一环节学案引领自主学习

【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操作】 ①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生阅读或教师讲解等形式使每个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方法、时间和自主学习后的要求。

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意义】学生不再等待教师的灌输,不再记忆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而是通过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长期训练能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升,这远比知识本身重要得多。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了第一次学情调查,清晰地了解到哪些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已经会了、哪些问题学生需要相互讨论才能解决。然后,教师在自己的导学案上进行二次备课,对原先的教学预设进行相应地补充、调整,真正实现以学定教。

第二环节组内交流合作探究 【操作】

①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各组分析问题情境,讨论交流,解决探究问题。

②激活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调动每一个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意义】在这一教学环节,每个学生都有了发言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成为了学习主人,“面向全体学生”不再只是一句口号。同时,教师完成了第二次学情调查,根据各小组讨论的情况收集问题,教师将问题进行分类处理。第一类是交叉问题,即各小组存在的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可通过交叉分配让各个小组进行全班大展示。第二类是共性问题,即几乎所有小组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对此,教师可以立即调整教学方案,通过铺垫、启发、提醒,使问题呈现一定的梯度,让学生循序渐进。这里又一次体现了以学定教的原则。

第三环节组间展示能力提升

【目的】展示交流探究成果,巩固深化学习目标,共享学习成果。【操作】

①各小组开始进行展示,分组进行板演、讲解。展示课上生生互动、组组互动、师生互动,展示的主体是学生、展示的舞台是学生的。

②展示中教师予以引导、点拨发现问题完善拓展、激励拔高。③师生共同对展示内容进行质疑、评价。非展示学生要认真倾听,在倾听的基础上进行纠错、质疑、补充,要学会欣赏、赞赏别人。【意义】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只要有一个学生会的,教师不讲,而是让每个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动手、感悟,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个上台展示的学生都会得到一定的分数,而基础越弱的学生得到的分数越高。为了使小组得分最大化,大展示前,几乎所有的小组都在做同一件事情——拼命地辅导本组成绩最差的学生,直到把他教会,才放心地目送他上台展示。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自信从容地走上讲台,他们在突破中也发现了自己的价值。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形成网络

【操作】通过自学、课堂交流,学生将自己的收获进行小结,并构建出知识框架。教师让之前得分最少的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意义】这里的小结是由学生来完成的,每个学生通过几分钟的思考后将自己的收获写在导学案上,这既是对本次学习的回顾和梳理,又是学情最真实的反映。

第五环节:当堂检测查漏补缺

【目的】检测学生本节课三维学习目标达成度。培养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使知识系统化,能力升华。

【操作】

①在学案中精选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和一定综合度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进行训练。及时发现错误和学生不良的答题习惯,并予以反馈纠正。

②用多种形式检测题目达标情况。如小组内检查、小组间互相批阅、教师收取部分学生的答卷批阅等。

③设计的题目在紧扣双基目标的基础上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社会实际,能够让学生通过解答这些题目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成长的幸福。

【意义】学以致用,趁热打铁是巩固所学知识最好的方法之一。让学生及时地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对其巩固所学、加深理解、提升能力、查漏补缺无疑是十分有效的。同时,教师完成了第三次学情调查,并根据学生练习的正确率高低及错误集中点进行课后反思,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设置补充训练,再对导学案进行修改、完善,以便下次使用。

第六环节评价反馈形成激励

【操作】依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对每个小组的各项得分进行汇总,并在下课前对优胜的小组及个人进行表扬。课后,课代表再将分数记录在“评价表”中。

【意义】传统的学业评价形式相当单一,基本都以终结性的考试评价为唯一的标准,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而现在这种过程性的评价是伴随着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它对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进行肯定,鼓励其坚持不懈,对其每点不足也能进行及时的校正和帮助,让其步入正轨。其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3、“136”教学模式改革的三个保障(1)导学案(2)小组合作(3)过程评价

(二)小学教学模式

1、“1.333”主体教学模式

六、具体措施

我乡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加强学习和研究,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效益。

1、抓组织,进一步强化对课改工作的领导,各科成立中心教研组。

组 长:廖大斌 副组长:王德成杨文华

成 员:魏才春梅邦华聂有春刘礼学史成友 小学语文组组长:路仕明 小学数学组组长:梅亚男 中学以各教研组为主开展活动。

2、抓学习,进一步提高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

(1)从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等角度认真学习,深刻认识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引领,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水平,推动我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有重点有选择的深入学习外地的成功经验。请房县实验中学和实验小学来讲示范课,借鉴其成功经验,各科在校内讲公开示范课,让相应学科教师学习,再由相应学科教师上公开示范课,逐步学习,逐步推广,最终在全乡推广。

3、抓研训,逐步掌握各教学模式操作技术。

(1)认真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学习课程改革的精神,充分发挥实验教师的引领作用,坚持大胆实践,不断创新。

(2)坚持“自修+反思”式培训模式,着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通过各模式教学过程,改变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抓实校本教研,务实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围绕“五看”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一看”思想观念的转变 ——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二看”教学模式的突破;“三看”手段方法的运用——教学相长、快乐课堂;“四看”教学效益的提高——做到“堂清日结”;“五看”面向全体——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各学校要以“五看”为标准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4)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实现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资源的现代化。

4、抓制度,加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管理。

重新构建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校本管理制度、校本研训制度,积极探索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健康发展。

六、活动安排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制定《沙河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成立课改工作领导小组。

2、组织教师外出借鉴学习。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制度完善推进课改。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作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对课改工作的制度要求。制定《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考核方案》。

2、领导带头引领课改。按照《沙河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带头引领课改。领导班子要统一思想。校长会议和行政办公会将课改的落实推进作为会议的重点内容,所有学校行政人员落实责任,蹲点班级,率先垂范,为教师做出示范。

3、借助活动深化课改。积极组织教师到课改名校听课学习活动,可以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可以召开各种会议如现场会、推进会、课改故事会、汇成果汇报会等来总结课堂教学改革的阶段成果,可以设计各种开课活动来将教师的视线引向课堂。

(三)第三阶段:总结交流推广阶段

1、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乡全体教师将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通过集体备课、小组研讨、总结成果、经验交流等形式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再实践、再研究,不断巩固深化所取得的成果。

2、召开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会,全面总结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分享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引导广大教师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

第二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青云初中自研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探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先进教育观念的逐步提出,人们对传统的东西更加投以审视的目光,企图摆脱传统的羁绊,而有所创新,有所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积极贯彻新课改理念,切实有效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因此,为继续优化提升我校“三步走”思路(向管理要质量,向课堂要质量,向科研要质量),落实“202_课堂改革深化年”,青云初中在原有的“30+15”课堂模式基础上继续尝试了新的改革,并首先在初一年级进行了试点,以期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自我学习,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习效率,从而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俗话说博彩才能众长,为能有效开展改革,学校在正式推行课堂教学模式改

革之前进行了多方的学习调研,例如先后两次安排各科教师尤其是初一年级的任课老师教师前往安吉昆铜中学进行听课学习,积极吸取经验,之后又组织教师到天目外国语学校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和学习他人课堂模式改革的特色,并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为本校的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深知,任何模式均不可生搬硬套,因此青云初中在不断学习别人的过程

中也认真研究了本校学生的特点,从而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三查二评一中心”的四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此模式的三查即“组内查、组间查、教师查”,二评指“学生评,教师评”,一中心则是以小组为中心。整个教学的基本流程分四个阶段,主要是制定导学案——课堂交流——布置作业——课堂评价。其中导学案的制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大量的参考教材和考纲,做到能够把一些经典的、重点的、有引导性的题目编到学案中,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其中课堂交流的环节则重点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相互协作精神,学生可以通过交流合作较好地带动小组内各个层次的学生共同学习,尤其有利于发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为能更有力度地推行此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青云初中也从多方面入手实行

了前期的铺垫工作。首先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分别对学生以及教师进行课堂模式改革的专项培训,明确课堂模式改革的目的和基本操作方案,让全体初一师生均有了较明晰的前进方向。此外,在课堂模式改革的实行过程中,陈华峰校长还身先士卒,为大家开设了一堂示范展示课,不断鼓励大家积极实践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并号召大家在改革过程中勇于思考,勇于探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堂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教育的改革都不可能超越时代的需要,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往往与教育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研究息息相关。今天,青云初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从一定意义上说,还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普遍性、全员参与的普遍性、理念与实践的深刻性等方面,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全体教师下大力气不懈地努力和奋斗。但相信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夯实每个基础,学校一定会在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道路上越走越稳,从而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目标。

第三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树立科学的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学习两个积极性,打破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富有活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目的在于鼓励

第四篇:丰都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丰都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行动计划方案

丰都县教育委员会

一、目的宗旨

以“三个面向”、“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以“建构主义”、“多元智能”、“学习金字塔”为理论支撑,以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基本途径,以促进老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为根本目的,抢抓高中课改机遇,全面更新教育观念,重新构建课堂结构,彻底转变教学模式,把简单追求“教学成绩最大化”切实转向科学追求“教学效益最优化”的轨道上来,快速提升我县教育质量和水平,强力打造区域课程改革特色。

二、目标任务

一年起好步,三年有特色,五年成体系

(一)模式构建

1、把我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经验成果,与市内外中小学课堂模式改革的典型范例进行比较、归纳,初步提出“丰都县中小学发展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框架。各乡镇和中小学可以直接参加或借鉴或独创符合本地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验。

2、对全县中小学校长、主任及部分骨干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模式”通识培训,了解和把握市县内外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成功经验及模式的架构和流程等。

3、各中小学根据高中、初中、小学《课程标准》的阶段要求,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科特点,选择和形成高中(初中、小学)××学科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架构。

4、及时了解并定期分类开展模式培训、交流、指导,使全县高中、初 中、小学都来积极熟悉、广泛应用、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力争乡镇内学校无空白,学校内年级无空白,班级内学科无空白,为区域课改打好基础。

(二)团队打造

1、按自愿和遴选方式确定县级至少2个镇、3所高中(一年级)、5所初中(一、二年级)、10所小学(四、五、六年级)作为县级第一批重点团队培养、指导。乡镇级至少确定1所中学、1所小学作为乡镇(街道)第一批重点团队培养指导。校级(中学、中心校、完小)至少确定1个年级作为学校第一批重点团队培养指导。要加强校长干部团队、学科老师(含班主任)团队、学生(含小组长)团队的模式操作的准备工作培训,实施过程的教学监控和指导,确保模式改革工作起好步和有实效,不断优化,取得积极成果,为区域课改提供样本。

2、以改造和优化模式为重点,加强学校、教师、学生在模式实践应用中保障评价考核、集体备课及导学案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等情况的反馈和问题研究,定期督查、巡回指导模式实施。

3、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召开和参加现场会、研讨会等形式,重点解决模式推进中的管理保障、教师集体备课和导学案质量、学生学习小组建设与教学质量效益等问题,尽快突破疑惑期、高原期的瓶颈制约,打造整体推进的样板学校或示范学校(高中1所,初中2所,小学3所),积极推广成功经验,尽快形成区域优势。

(三)管理推进

1、鼓励支持并及时推广学校自主重新建立和完善的、有利于推进新课堂教学模式广泛深持久开展的管理体制机制和考评实施办法。

2、实行中小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分级、分校、分科管理督导制度,县级团队由教委组织人员管理、督促、指导,乡镇(街道)级团队由教管中心组织人员实施管理、督促、指导,校级团队由学校组织实施管理、督促、指导,并逐级落实分校分科管理督导负责人员。

3、及时研究并尽快出台《丰都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保障与管理考评办法》,为模式改革提供人、财、物强力保障。

4、改进和调整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育管理、办学水平等方面的考评办法,为区域课改营造很好环境。

三、保障措施

1、严格实行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一票否决”政策,把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纳入教管中心、学校校长及班子考核之中,并实行“一票否决”,即:凡有空白的乡镇(街道)对教管中心主任及其有关人员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凡有空白年级的对学校校长及其班子工作“一票否决”,凡有空白学科的乡镇、学校、对教科所及教研员工作”一票否决“。

2、切实保障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经费投入。各中小学及有关单位必须加大课堂教学模式经费投入,切实保障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及资料、学案编制和使用工作的实际需要。

3、优先配臵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资源,采取调剂、充实等办法按标准和需要优先为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中小学配臵师资、设备等。

4、尽快制定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方案,以提高教师学生教学效率和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为着力点,重新配套建立完善中小学教学管理、中小学质量考核等办法,大力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积极实施和不断深化。

五、组织机构

为加强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领导统筹、组织管理和督查指导,县教委设立全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督查组、指导组。乡镇和学校建立相应机构,落实人员,履行职责。

全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领导小组 组 长:李志坚

副组长:冉飞龙、毛淑碧、蔡永孝、任思福、易国权、许晓峰、冯茁 新、田光清、夏绍荣

成 员:教委各科室、教科所、进修校有关负责人。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政策保障、经费支撑、人员调配及其他重大事项的领导和统筹。

(一)工作组:任思福、蔡永孝、许华、夏德权、李永田、彭茜、张永刚、王洲、向明权、张小华、谢盛勇,负责组织管理和研究制定工作计划、行动方案及其他具体工作。

(二)督查组

中学:任思福、夏德权、李永田、许华、李国益、李永清、江昌松、孙华智、向明权、王洲、蒋新,负责督促检查中学工作落实情况及情况反馈通报。

小学:蔡永孝、李清明、彭茜、张永刚、谢盛勇、张小华、刘云恒、曾俊涛、杨世鸿、刘金海、周雄兵,负责督促检查小学工作落实情况及情况反馈通报。

(三)指导组:

中小学语文:王洲、张小华、杨政、隆海英,县教育学会学科专委会正副理事长及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每期至少三次重点对县级团队进行指导,每期至少一次对乡镇县团队和学校级团队进行指导。

中小学数学:夏德权、秦国云、谢盛勇、冉兵,县教育学会学科专委会正副理事长及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每期至少三次重点对县级团队进行指导,每期至少一次对乡镇县团队和学校级团队进行指导。

中小学英语:余天宇、董建萍,县教育学会学科专委会正副理事长及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每期至少三次重点对县级团队进行指导,每至少一次对乡镇县团队和学校级团队进行指导。

中小学理科(中学理化生、小学科学):李永田、周根廷、潘仕斌、冉兵,县教育学会学科专委会正副理事长及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每期至少三 次重点对县级团队进行指导,每期至少一次对乡镇县团队和学校级团队进行指导。

中小学文科(中学政历地、小学品社):向明权、孙健、唐旨平、杨政,县教育学会学科专委会正副理事长及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每期至少三次重点对县级团队进行指导,每期至少一次对乡镇县团队和学校级团队进行指导。

中小学音体美:陈世勇、李一兵、曾剑秋,县教育学会学科专委会正副理事长及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每期至少三次重点对县级团队进行指导,每期至少一次对乡镇县团队和学校级团队进行指导。

中小学实践活动:彭红政、蒋西川,县教育学会学科专委会正副理事长及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每期至少三次重点对县级团队进行指导,每期至少一次对乡镇县团队和学校级团队进行指导。

附件一:202_-202_学中小学模式改革行事安排 附件二:中小学高效课堂典型模式资料附件一:

202_-202_学中小学模式改革行事安排

(一)九、十月(培训、启动)

1、组织召开报告会、学习考察活动,对学校校长、主任、及部分骨干教师(含教研员)的通识培训。

2、中小学采取参与、摸仿、独创等方式,各自尽快形成高中、初中、小学各阶段、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框架,并申报参加第一批教学模式实施的学校名单。

3、各有关学校重新组织和构建各年级、各学科备课组,形成基本符合模式要求的集体备课、学案或导学案的运行机制。

4、各班级各学科建组学生学习小组,组织对学生学习小组组长、成员的培训,基本形成学习小组运行机制。

6、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督导小组开展巡回督查。指导工作,了解、督查、指导各有关学校、班级、学科模式的初步运用及情况。

(二)十一、十二月(督查、指导)

1、检查指导、了解掌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推进情况。

2、小结反思模式实施情况,不断改进和优化模式环节细节。

3、组织召开高中、初中、小学现场会,学科竞赛活动,积极推动和促进学校、学科深化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4、组织重点学校、骨干人员、县教科所教研员学习考察市县内外典型经验,进一步优化模式。

5、组织部分教管中心主任、校长、主任乡镇(街道)教研员带头上新模式示范课。

(三)一月(反思、小结)

1、检查指导、了解掌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推进情况。

2、小结反思模式实施情况,不断改进和优化模式环节细节。

3、各校各科反思模式实施一期工作,总结得失,提出来期工作打算和安排。书面报告县教委教育科、教科所。

4、召开模式期末反思总结会,总结全县工作,安排部署后续及来期工作。

5、建立“丰都县中小学高效课堂行动联盟”附件二:

山东省昌乐二中“271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一、271模式简介

1、时间的划分。“2”是20%的时间属于教师,即一节课45分钟,老师的“讲”不超过10分钟。即便是在准许的时间内“讲”时,教师也不一定是连起来讲,而是该讲时则讲,需要讲时才讲;“7”是自主学习(自学、讨论、展示)占70%的时间约30分钟;“1”是10%的时间即约5分钟组织“过关”。

2、学生组成的划分。在任何一间教室里,大概学生的组成是20%的“优秀”学生,70%的中档学生,只有10%左右的学生属于后进生。3、271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既要充分“利用”好10名优秀学生资源,又要给优秀学生提供“自助餐”,保证他们学得更好,这是第一层目标。第二,要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促进中间70%部分的学生“向上分化”,把其中的20%转化成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比重。第三个目标是把原本10%的后进生向着70%的群体推进。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模式,从理论上消灭了“差生”,充分体现了教育对每个学生的尊重。

4、学习内容的划分。20%是不用讲学生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经过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学会的。“2”就是自己学会的,“7”是讨论巩固学会的,“1”是同学帮助、老师点拨学会的。

5、学生课下自习方式的划分。20%的时间完成学案和训练案中规定的“作业”,70%的时间用作下节课的“预习”,10%的时间进行预习“自查”。

6、生活学习方式的划分。20%的时间是体育锻炼,70%的时间是阅读、实践和社团活动,10%的时间用于处理个人日常事务。二、八环节学习法简介 计划导航

走进昌乐二中的教室,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每个学生的课桌上都有一个计划本——成长日记,这是专门用来制订日计划用的。从进昌乐二中校门的那一刻起,学生就人手一本,统一配备,在计划本的扉页上,学生 8 确定自己三年为之奋斗的理想大学,在总目标确立前,班主任老师先介绍某些大学的情况,唤起学生心中的激情与向往。

每日早操后,学生一入教室坐定,先拿出5分钟的时间制订“日计划”。初一的孩子虽然只有13岁,但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制订计划的习惯。凡是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都作了非常详细的安排,复习或是预习,阅读或是做题。学生不但要制订计划,还要学会按照计划学习,只要是制订了,就一定要完成。完成一项计划,就在计划本上用对号标出。

学生在每日计划的基础上,要制订每周的计划和学期计划。在制订计划导航过程中,班主任是具体指导者,要帮助和督促学生们,力求制订的计划具有持久性——要求学生必须坚持下去,直到形成习惯;具有有效性——计划的内容必须有利于学生知识和素质水平的提高;具有可操作性——计划忌大忌空,要切实可行,适合学生个性。班主任要不断对学生计划制订及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课前预习

昌乐二中规定,学习新课之前,学生要专门拿出时间充分预习,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带着老师布臵的任务去预习。

学生在预习中只找出问题还不够,还要养成探究领悟的习惯。预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大胆动手解决,可以通过自我研究、查阅资料、同学讨论等种种方式来解除困惑。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形成了学习的良性循环,使学习变得主动,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专心上课

可以说,课堂是学习的主要阵地,所以,在如何上课上,八环节学习法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阐述。上课的准备要从课间休息时就开始,从心理上调节好自己的状态,做到精神饱满。

课堂上要以听为主,以思为主,但为了“一听就会、一放就忘,一做就错”的问题,必须记好课堂笔记作为辅助。

充分利用老师留下的3~5分钟时间,做好小结并把课堂疑点记在“备忘录”上。学案导读

昌乐二中还成功地运用“学案导读式”教学模式。

教师在吃透大纲(新课标)、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前提下,研究学生的思维训练方法,研究学习内容的本身特点,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出由易到难不同的问题和训练题目,精心设计出预习学案。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预习,找出难点和疑点。通过做预习学案,进一步巩固知识。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学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明确学生的难点、重点和易混点,然后通过恰当点拨、师生互动、学生讨论等方式答疑。在学生掌握了知识点,学会了解题方法、技巧和规律之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规范训练

作业是思考的锻炼,所以,二中要求学生要在作业过程中养成多问几个“为什么”、多考虑几种新的解题方法,并将其独立运用到作业中去的习惯。

如果在自习的时候走进教室,你会发现很多高中生都在一笔一画认真地练字。这是因为,二中对作业书写要求及其严格:字要一笔一画地写,不准用涂改液,不准乱涂乱画,有错误用尺子画两条直线划去。

规定时间,限时训练。作业按时完成后,及时上交。通过强化时间观念,让学生养成更科学的思维步骤、思维方法,从而锻炼学生迅速、规范的思维能力。

二中学生人手一本“错题及典型习题档案本”,作业发现错误,都要记入错题档案,立即改正,并认真反思总结。

满分答卷

这个环节是针对考试的,因为在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考试可以说是家常便饭,既然考试这么多,占用了很多的学习时间,如何对待考试便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满分答卷便是昌乐二中对这个问题交出的答卷。这又是他们的一大创举。

每次发下考试试卷后,根据老师安排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先研究失分及原因,找出实得分、应得分和不该失的分。根据上面分析,对于主要失分的原因,学生要制订相应的改正措施。

接下来便是认真听老师讲评。之后,再与其他同学积极交流,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秀解法和思路,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此基础上,接下来就要完成满分答卷了——认真规范地在满分答卷上按要求进行纠错,每个错题都要注明错因并认真体会,对于和自己做法不同的优秀解法,也要认真整理并写到满分答卷上,最后写出后记。完成满分答卷后,要把本次考试后的感悟总结出来,并加以体会和反思,写出简单后记,供以后学习参考。

通过这样一次考试,不但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更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这段学习的疏漏之处,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学习才可能有的放矢。

课外阅读

为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学校拿出专门时间开设阅读课。学习档案

走进昌乐二中的很多教室,你都会发现一张表格,上面有全班学生的名字和他们的学习目标,教师还要求学生在班里找出学习榜样,在表格里写上:某某同学是我的学习目标。这是他们的学习档案的一个部分。

学习档案不但是学生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有力工具,而且,学生完成学习档案后,班主任要及时收起来,进行评阅,所以,学习档案还是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及生活状况,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的渠道。

赵丰平说:“科学的方法是成功的先导,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谁就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捷足先登。”所以,他从1992年开始就发明了这套八环节学习

法并在之后不断地完善它。赵丰平要给学生一把打开成功大门的“金钥匙”。

昌乐二中的实践证明,八环节学习法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上课会听,自习会学,由不会学习变得善于学习,由不愿学习变得乐此 不疲。有的学生说:“在二中不学习都不可能,在二中想不学习、不进步都不可能。”学生答题规范的提高尤为突出,202_年春天高三市统考,昌乐二中抽考的英语试卷因答题规范、书写认真,被各县市区作为样板试卷进行复印参照学习。

这样规范化的学习活动使学校涌现了一大批尖子生,许多学生由“喜马拉雅”变成了“珠穆朗玛。”山东省理科状元张涛涛曾深情地说:“母校让我养成了积累典型习题的习惯,使我走向了更强,使我走向了人生的另一种境界。

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

【指导思想】

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课堂模式】

“三三六”或“10+35”模式。“三三六”教学模式是根据课堂特点、模块划分和课堂展示环节来确定的一种教学模式。“10+35”教学模式是根据课堂时间教师讲授和学生活动时间比例来确定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实二者有时候交互式用。【三三六模式】

1、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2、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 “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3、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

展现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

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10+35模式】

10:教师讲解≤10(分钟);35:学生自主≥35(分钟)。

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

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立人学校一直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取经借鉴山东杜郎口和河北围场天卉中学,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具有自主特色的“整体教学系统”,被同行们赞誉为“辽沈大地上的杜郎口”。

●不一样的“整体教学”

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从“知识导图”导学出发,大胆打破原有教材结构,进行重组,坚持学生的“学”为根本,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着手,构建特色育人模式。

几十年从事教学工作的李志信董事长这样介绍:“通过科学的手段对现有教材重新整合,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知识体系;然后经过学习过程的加工,让学生能够在课后通过知识导图与课前的导学案相互认证,真正实行了大循环教学。而且整体教学系统的构建,进一步明确了教师教学的责权利,更便于学校建立一切以教学为中心的管理体系。” 具体地说,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可以概括为“一、二、四”。“一”是根据整合教材后的知识体系明确定位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二”是用自学课和验收课两种课型完成教学任务;“四”是在教学中按照“目标明确、指导自学、合作探究、训练验收”四大教学环节操作,完成学习目标,实现课堂高效。

学校校长李洪江向我们介绍,“自学课”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自学”,即自主合作探究,要求学生带着导学案中的自学提纲(分为学习目标、自学问题和学习方法),进行有序的独学、对学、组学;通过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反馈测评、小结达标等操作过程,使学生对知识初步感知、认识、记忆与理解,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升自学能力。“验收课”则是学生巩固提升所学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以导学案为依托,以学生展示为主要形式,在教师的点拨、引领下,进行双基、拓展训练,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学生自主练习、小组合作探究、展示汇报、达标测评、训练验收,达成学习目标。老师们在设计训练题时,还充分体现出基础性、层次性和拓展性,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们在不同的收获中都能获得提高。

●先改教材

立人学校刚开始实施整体教学时,大部分教师都感到很困惑,无从下手。

“课改往深了做就得敢于给教材动刀子!”李董事长说,“谈改色变”视教材为禁区不利于推进课改,怎么办?成立教材整合教研组!

他们将各年级组的教研组长组织起来,在现用教材的基础上,吸纳各地不同版本教材的优点,进行优化组合,打乱教材的排列顺序,进行科学的增减、重组和融合,形成学科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进而绘出学科知识导学图、学期知识导学图、单元知识导学图和每节课的知识导学图。按照两年半的教学时间,制定出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进度,构建起整体的教学系统。

采访中,记者看到了学生们正在使用的物理《信息的传递》一章的知识导图。在“信息的传递”大章节下,清晰地标注出需要11课时完成,具体分为“电话”、“电磁波”、“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和“信息之路”四个小 章节;“电话”小章节下又分为“工作原理”、“电话交换机的作用”,“电磁波”章节下分为“产生”、“传播”、“波长”、“频率”、“波速”,“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章节下分“无线电广播工作过程”、“电视的工作过程”、“移动电话工作过程”,“信息之路”章节下分“为什么需要中继站”、“为什么要用卫星通信”、“光纤为什么能传递大量信息”、“什么是网络通信”。条目不多,看起来也极其简单,需要掌握的内容一目了然。在随堂听完的“广播电视移动通信”课中,同学们很快都掌握了需要了解的知识点。

●知识导图与学习导图相互印证

立人学校“整体教学系统”的最典型体现则是知识导图,它包括每个单元形成的知识导图、节课知识导图等,立人课改的特色就是用这样的“导图”组织教学并给课堂做小结测评。

学校督导室副主任于淼老师向我们介绍:“根据单元知识的导学图,可以很容易引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链,织成知识网。”

这还仅是立人学校的单元知识导图,学校还有学科知识导学图、学期知识导学图,甚至每节课都有知识导图。立人注重知识导图的编制要求,这就客观地促使教师既能把握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有力地转变了“教”的方式,转变了教师的课堂观念。

另一方面,从对“学”的要求出发,立人学校还大胆地尝试让学生使用习得的知识自己编制学习导图。学生们通过自学课和验收课完成学习后,利用自主练习、小组合作探究、展示汇报、达标验收、达成学习目标等流程,要求他们重新梳理知识点,形成自己的课节知识导图,然后与教师的知识导图相印证,以检验到底学得如何。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把每节课形成的知识导图纳入单元知识体系中,也要求学生编制出单元知识学图。

前来学校参观学习的老师们纷纷表示,整合教材后形成的“知识导图”与“知识学图”实用、效果好。

●整体教学的五个突破

李志信董事长自豪地向记者介绍,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实现了五个方面的突破:

首先是在备课环节上有了突破,学校把教师备课变成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的合作过程,教师形成导学案,学生编制预习的“导学图”,导学案和 导学图相互印证,导学案体现出来的是教师的课堂“愿望”,而导学图则是学生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的直接呈现,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从“导”到“学”的飞跃。

第二,特别注重知识本身的“整体性”、知识规律的“连续性”和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整体教学强调知识点的“源头”在哪,并努力让学生通过新知识和旧知识的“勾连挂接”,促使新旧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发酵”,以生成全新的知识体系和知识能力。

第三,注重对“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考察,要求学生在“经历”和“经验”中对学习成果进行加工,以小组为单位形成“知识树”。学生自己编制知识导图的过程即是形成“知识树”的过程,每节课、每一个单元都要有知识树,学生人人都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

第四,进一步明晰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责权利”。通过教师对同类教学内容的“包干”制度,从知识导图出发,他们实现了知识的上挂下联,相互联结,相互衔接,突破了传统的年级教学界限,让教师跨年级实现“贯通”教学。

立人学校的教师们充满感慨地说: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是从教材出发,对教材实行第二次加工,加强了教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最终又回归到教材本身,使教师对教材掌握于胸,课堂教学驾轻就熟,提高了教师的备课能力,提升了教学效果。

其实,立人学校运用“整体教学系统”探索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依然是育人。董事长李志信深有体会:“我们的教育要为孩子的终身发展负责。我们的课改,关注了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可以说高分高能集于孩子一身。”

河北围场天卉中学“大单元教学模式”

14名教师,336名学生,这就是胡志民最初创办河北围场天卉中学时的全部基底。而六年后的今天,“天卉”却“奇香扑鼻”,因“改”成名,一跃成为承德市乃至河北省的“课改名校”。

天卉是整个河北省学习杜郎口的典型,因而有河北杜郎口的美称。其影响力虽然尚不及“课改老师”杜郎口,但在每个周,前来参观学习的也 不下数百人,尤其是临近的内蒙古、辽宁等省,“去天卉学课改”甚至已成他们的共识。

“天卉”成为围场教育的一大景观,同时也成为当地百姓送子求学的首选学校。

在民办教育生存相对艰难的今天,“天卉”是靠什么为自己杀出一条“生路”的?民办教育的前途在哪里?其之于民办教育发展的启发性和借鉴意义到底多大?

当很多学校面对“课改”而踌躇止步时,为什么天卉却敢于知难而上?天卉到底是怎样抓住了课改的“牛鼻子”,进而“临帖”杜郎口,然后“破帖”生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的?相比杜郎口模式,天卉是照本宣科还是“继承发展”?

凡是到过天卉的人都这样评价,天卉的“大单元教学模式”是支撑其“化蛹成蝶”的关键。那么让我们来解读一下“大单元教学模式”。

“大单元教学模式”,首先是立足于“破”,其大胆向着传统课堂教学宣战,敢于质疑和挑战传统教学中的“教材编排”、“课时安排”、“学期计划”、“学年任务”等,把学科知识按照自己的规划重新整合、综合设计、有序实施,从而把“三年”贯通起来,当成一首完整的曲子来谱、来弹,以此架构出天卉的“大单元模式”。

大单元模式具有三大特色:大整合、大迁移、大贯通。

大整合,又分为按照学科内容进行“单元”归类;打破学科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限制,把相关联知识上挂下联,“左顾右盼”,以“大学科”予以围拢归整。

大迁移,即跨越学科、学期、学年的界限,实现迁移、对接,形成知识链条的完整性,形成从点到面的迁移。其颠覆了传统知识教学中的片段性、片面性,实现知识教学的有序性、整体性、完整性。

大贯通,即“弹钢琴”,把三年的教学计划和规划当成一首完整的曲子来弹奏。在教学流程上,要求教师先“消化”知识,然后再重新编程,把“营养”反刍给学生,再经过学生“自主消化”,转化成能力和成果。

大单元教学模式体现出高效、减负的特点,较为巧妙地处理好了“主体与主导”的辩证关系,既充分发挥了教师无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又突出 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较好地规避了“任由学生自主”而导致的课堂无序、效益不好控制等现象。

相比杜郎口模式,天卉模式的“变革性”更大。其从“课堂出发”,所涉及到的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新课程”改革。其之于当前全国如火如荼的新课改意义和启发性更加巨大。

天卉中学的胡志民校长以《三角形》单元教学为例,介绍他们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天卉要求教师首先不受教材的影响,敢于摒弃就三角形教三角形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是将三角形和多边形有机地串联起来,让学生在学习完三角形之后,即开始学习多边形,增强学生的抽象性、逻辑性和易受性。在教授三角形时,他们又将线和角分开,以三边、高线、中线、角平分线贯穿起来描绘“线”,以内角、外角、锐角、钝角、直角串起“角”,增强学生的系统性、宏观性和知识的统一性。

大单元教学给天卉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胡志民校长概括了“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十大功效”:

1、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生命状态;

2、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状态;

3、去掉了作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减负;

4、真正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

5、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6、找到了教育的“支点”——“尊重学生”;

7、实现了课堂的“软着陆”——“快乐、高效”学习;

8、改变了老师的“研究态”实现了老师成长的“自主式提升”;

9、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使学校发展走上了“文化管理”的最佳途径;

10、实现了教育本质“向人”的回归。

天卉中学教师叶建军说:“当了十多年的教师,只感觉苦,感觉累,从没感觉到当老师有什么幸福,教改一年来,我才知道什么是好老师,什么是教育,我从内心感受到了从教的快乐,也找到了一个教师的幸福和尊严。”

那么“神奇”的大单元模式在课堂教学上是如何操作的吗?有没有环节的规定?

胡校长对记者介绍,大单元模式课堂教学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三型、六步、一论坛”。

“三型”,即以高效课堂的三种课型开始,“预习展示课,提升展示课、巩固展示课”; “六步”,第一是明确目标,第二是自主学习,第三是小组 讨论,第四是展示拓展,第五是穿插巩固,第六是当堂测验;“一论坛”即以论坛形式,在“三课”结束之后,打破教材顺序,打破课时束缚,以单元为总教学目标,采取滚动循环的手段,由教师“精讲点拨”,对本单元授课环节中挖掘不到的问题,提升不到的层次,进行有效的“二次作业”,以便于学生整合知识,生成能力。

在“大单元教学” 模式中,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大单元的核心是“展示教育”。在其三个课型中,“展示”一直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展示”成为高效课堂的灵魂,也成为大单元模式的支撑。

“预习展示课”是大单元教学的起点和学习的开始。在这个环节中,导学案是教与学的抓手,起到学习的“导引”作用。大单元教学模式在“自主”学习上,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利用独学、对学、群学等方式,先期让学生达到掌握70­­—80%的目标,并在小组内部由组长带领,要求每个成员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预习展示课”中展示的内容要少而精,要对“提升展示课”有指导和铺垫意义。

“提升展示课”则是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展示,通过教师的追问、质疑,来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拓展联系更多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达到“提升”的目的。在此环节中,他们还对展示过程提出“聚焦”要求,即教师应尽量避免站在聚焦处,要关照学生按要求“运动”自己,要站在便于指导点拨学生的位臵上。而要求学生在“聚焦”时要避免“平行站位”,所处位臵要有层次,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站在最佳位臵,不影响听课。

提升展示要让孩子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不但展现“合作”学习的成果,要在于显现个人的风采,让孩子获得“成就感”。展示时要求学生声音洪亮,尽量“脱稿”或“半脱稿”。

“巩固展示课”则是追求知识的“再生成”,教师要善于利用某些奇思妙想,让有“创见”的学生展示自己的独到思维见解,通过学生“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的过程达到对知识的再认识和巩固的“目的”。此课型的“展示”,在于发现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表现,常见的形式则是“一题多解”、“多解一题”,从而在智慧的对撞之中,开启思维,生成能力。记者在天卉中学,巧遇了星期天来校的学生王明泉,他告诉记者:“这种新的课堂,让我感觉学习不是一个苦差事了,原来学习也很有乐趣,也能找到快乐。过去我怕上课,现在我从盼着上课,在这种课堂里,我不但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我的胆识和表达能力,现在放假只要一天,我就立刻想回学校。”

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

(一)教育理念

“三个解放”即“解放学生,解放老师,解放学校”的学校内涵发展观;“培养与自身、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的教育理念;“把教学相长拓展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的高校课堂理念。

(二)“三步六段”教学法 【三步】即课前、课中、课后

【六段】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汇总、精讲点拨、课堂检测、小结作业

【课前】

1、教师工作:在集体备课基础上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导学案》;设计出课堂教学的互动方案。

2、学生工作:通过预习解决A、B两级问题,对C级、D级问题形成初步困惑,以便带入课堂。A、识记级内容B理解级内容C、应用级内容D、拓展级内容

【课中】按六段教学模式实施“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让每个人都成为交流者。

【课后】

1、教师工作:备好课后课,设计出学生“未清”问题的解决方案。

2、学生工作:完成作业,并向学习委员反馈“未清”问题,未清问题列入下节教学内容。

【基本原则】:预为先导、学为主体、全员参与、师生互动、易讲难引、少讲多练、展示为主、当堂消化、减少作业、前后衔接

【强制规范】:教师精讲时间不得超过十分钟,凡是学生能讲的教师不代替。

(三)“35+10课堂模式” 1、35+10的解释:

35+10是将课堂时间45分钟分为两段:前段35分钟,后段10分钟。前35分钟解决在此之前学生已预习的《导学案》,按“六段”式处理,完成本课教学全部内容,包括小结作业。处理完,进入后10分钟,发下一课的《导学案》并让学生预习,确保预习效果和前后衔接。2、35+10教学模式的特点:

其突出特点:按课堂时间来说,是将下一课教学内容的预习任务放在了本课堂的最后;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来说,是将学生学习的重心前移。其目的:一是能强制学生预习,规范学生预习,从而达到课前预习效果和要求;二是课后的一些课余时间可对于预习所发现的问题再思考。对课堂内容来说,老模式是先以老师为主(讲授),后以学生为主(作业),本模式是先以学生为主(预习),后由老师参与(点拨)。

3、实现35+10教学模式的意义:

本模式给学生规定了预习时间,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能够真正集中精力去思考、去探究,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有备而学,有方向、有目的、有兴趣、有成就感,完全参与其中。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具体化,可操作性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

(四)高效课堂循环教学模式流程:

准备工作:各教研组每周安排半天的时间集体备课,根据本学期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准备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和集体备课记录单。

各科任课教师,要在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基础上,与班主任、班干部一起将全班学生均衡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6—8人为宜),每组定出一名组长,组长可定期轮换。

一课三步 【课前】

1、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的

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导学案要根据学科特点来设臵,格式必须统一。要按照“三步六段”的要求来编写,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基础知识、典型例题、课堂检测、作业设臵等相应内容要考虑A、B、C、D四个层次,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作业要设臵选做题。

2、集体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集体备课能使备课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老师们通过集体备

课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深入研究,制定最佳教学方案。集体备课能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1)集体备课的安排

【时间】:每教研组每星期安排半天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参加人员】:教研组全体任课教师

【组织】:参加人员要按规定时间到备课室参加集体备课,带好参考资料,主备老师(上次集体备课定好的)带好已准备的导学案初稿,复印给老师,人手一份。集体备课由组长负责主持,并填写集体备课记录单,参加人员要在记录单上签到。集体备课结束后,组长将记录单交学案室,备查,存档。

(2)集体备课的内容:

【研讨内容】:研讨下一周(备课日的第二天至下一备课日)的教学内容,按上次备课时的计划分工,由主备人对自己所负责的教学内容、选编的导学案初稿做中心发言,要指出本部分内容的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讲出导学案设计、题目选编的意图,要提出突破难点的方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法和“六段”的实施办法。由其他老师做补充,提出修改意见,形成导学案定稿,交油印室印刷。

【制定计划】:制定再下一教学周的计划,根据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课时数,将任务分配到老师。领到任务的老师在下一教学周里根据领到的课题编写导学案,为下次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作准备。

【确定示范课】:商定下一教学周一节示范课的课型、执教人、时间、地点、内容。

(3)备课纪律:

严格遵守时间。上班后20分钟内到备课室开始备课,下班前20分钟内备课结束。到备课室后要在备课纪录上签到;集体备课有组长负责组织调控;级部负责检查监督,结果记入绩效考核。

3、个人备课(1)备内容:

结合教材把已印制好的导学案再通备一遍,备内容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备一题多法、一法多题、归纳知识、总结规律。

(2)备学生: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预测课堂将会出现的问题,设计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内互助、组组竞争的调控方案。

(3)备标准

按照“三步六段”教学法课堂评价标准准备。

4、学生预习

预习是实现“两个前臵”(学习前臵,问题前臵)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预习能基本掌握基础知识,处理大部分内容,能发现问题,增强课堂学习的针对性。

(1)预习资料

预习要有两种材料,一是课本;二是导学案。(2)预习形式

预习要先独立,后合作。独立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预习效果。

(3)预习方法

预习要先全面,后侧重。学生先独立阅读一遍课本,然后根据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结合课本解决A级内容,B、C级内容尽量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形成问题,这些问题以及D级内容带入学习小组,利用合作学习时间,按照老师的分工有侧重地进行研讨学习。

【课中】 一堂两段

“三步六段”教学法是将课堂45分钟分为35分钟和10分钟两段,前35分钟按“六段式”教学,后10分钟指导学生预习下一课。

1、前段(1)重申目标:

上课时,老师重申学习目标,学生对已预习过的导学案作简略快速的浏览。

(2)学情调查:

【调查学生】老师对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调查,用提问、竞答、查看、问卷等形式进行。

A级问题提问检查,要求学生独立回答。

B级内容可先让学生独立回答,解决不了的本学习小组共同商量、探讨,争取解决。

C级内容可采取查看、竞答等方式了解学生解决情况。

【学生质疑】让学生把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产生的疑惑提出来。(3)问题汇总

老师根据调查的情况将问题归纳汇总,快速设计出解决方案。(4)精讲点拨

A、老师根据问题汇总的情况给各学习小组分工,让各组展示(到黑板上板演或用实物投影)。展示过程中组内学生要相互帮助、相互补充,表现出团队精神,各组之间即要相互竞争又要相互鼓励。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讲人”,这个主讲人一般是由学力较弱的同学担任,一旦出现错误,甚或表述不够严密,就会被别的小组揪住“尾巴”,而本组成员可以站出来帮助自己的“主讲人”加以纠正和补充。

B、老师要当好导演,善于启发和引导,对主讲的、补充的、质疑的、听讲的等各方面的学生全面关注和调控,讲解不到位的要补充,偏离主题的要点拨,要调动、激励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人人都体验、个个有收获。要及时对个人、小组给予评价,营造和谐的氛围,创造竞争的环境。也就是说,作为教师,课上要做的最重要的两点就是“点”和“控”,教师开口不多,但一定要点拨到位。(5)当堂检测

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一般六分钟左右,组内学生之间相互评出成绩,老师可对各组成绩汇总进行比较,给出评价。

(6)小结作业

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强调重点、归纳归律、总结方法。

学生根据上述学习活动,结合自己预习的情况,把导学案落实、完成好(D级问题可选作),下课时老师将导学案收齐、批改。

2、后段

课堂的后10分钟时预习下一课内容的阶段,老师把下一课的导学案发下去,提出学习

目标,简述主要内容,让学生对下一课的任务有初步了解,然后指示预习方法。要求学生全面预习,独立地、尽量多地解决问题。

【课后】

1、教师

(1)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回顾,写出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对学生、学习小组在

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分析评价,加深对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的了解,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学习小组制定出帮教、督学、调整等措施。

(2)教师对收上来的导学案进行批改,重点看学生落实的情况,对答题的书写、格式、步骤、严密、全面等方面严格要求,不合格的要面批。问题较多的题目再通过习题课解决。

(3)形成导学案的第三次生成。

2、学生

(1)学生对课堂学习活动进行回顾:在课堂上参与多少,展示怎样,提出几个问题,主动解决多少问题,为本学习小组的成功作了多少努力。

(2)对本课的内容理解不透彻的、掌握不牢固的、甚至还没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同学帮助、小组合作、请教老师等渠道解决好。

(3)做好总结、积累、纠错工作。纠错本是学生的“知识囊包”,是期末、高三的复习资料,学生要将重要的知识点、易错点,特别是通过同 学的帮助、老师的点拨才理解的东西,重要的解题方法、规律性的东西,自己的体会、感悟等都要记录在纠错本上,将自己做错的题目更正在纠错本上,并提醒自己不要重复犯错。

(五)课堂模式的灵魂:

一个转变,两个前臵,三种方法,四个形态。

【一个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从一个传统的“讲者”变为“教者”,从一个“教者”变为“学者”即做和学生一起上学的人。

【两个前臵】问题前臵和学习前臵;学习是目的、问题是手段,这是课堂循环的关键

【三种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四个形态】一是展示交流(驱动师生的内驱力);二是纠错并落实(学生的考试就是

要求精确再现)三是通过点拨实现提升;四是通过开放实现拓展,老师要有开放的心态,不害怕犯错误。

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

新知是中国名校共同体组建之后的第一所“实验校”。

校长徐翔认为,仅仅像杜郎口不行。他又发明了“新理论”,他说新知的学习不光要临帖,还要“入帖”直至“破帖”。

所谓“破帖”,当然是破茧成蝶的生成。

于是,“特色自主学习模式”在新知诞生了。在这套模式里,自主是核心,而托起自主的是学生的自学和交流。然而随着“特色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主体”被唤醒了的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极大的能动作用,这也无形中将教师臵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有个别教师的步子总比学生慢半拍,有意无意地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甚至失去了自己的角色,他们渐渐成为“边缘人”。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个别教师渐渐跟不上学生学习的节奏,他们的知识半径笼罩不了学生的求知范围。怎么办?徐翔说,那就干脆一改到底,再“偏激”一次,完全把学习的权利和课堂时空还给学生——不准教师进课堂。

徐翔说,不管是什么教育,只要开始尝试着去遵循本质和规律,那就一定会在路上“遭遇”杜郎口的。

“自学〃交流”学习模式

从提前一天将“学案”发放给学生,新知学校即开始了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把原属于学生的思维权利通过“自学”还给学生,通过“交流”表达自我的权利。

新知对学生的自学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完成学案上老师预设的问题,了解学习文本需要掌握的知识、考查的技能等;二是要对学案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对未涉及到的问题要进行补充,丰富完善;三是敢于否定书本中既成的事实和结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结论。

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

班额过大如何实施课改?河南郑州第102中学找到一种东西取代黑板。这种东西就叫交互式电子白板。

他们巧借地处省会、硬件条件好的优势,把杜郎口模式的“预习展示、调节达标、教学探索”通过电子白板技术呈现出来,从而生成了郑州市第102中学具有自主特色的“交互白板环境下的高效课堂”。

这种交互式电子白板,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投影、音响、实物展台和校园网络等多媒体设备的功能,推进了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模式,师生的交互合作成为一种常态和现实。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远程互动成为现实。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模式由“预习、展示、调节、达标”四个环节组成。

学生们把预习好的导学案及课堂展示的内容课前上传,板书、展示、表演、提升,上课时不用忙着记笔记和在黑板上临时书写,挤出的大量时间可以用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借助白板的快捷、方便,展示过程可以十分紧凑、高效,而且交互式电子白板还有储存、记忆功能,自由调用,学生巩固和反馈也变得十分方便快捷。

每个班级的电子白板还依托网络充分联通,“班班通”,每一节课后,包括老师的课件,学生的解答过程、修改过程,教师的讲解圈注等都可以储存下来,自动上传至校园网络,供全体师生调阅、反馈、总结、互动。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主要依托交互式电子白板,推进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模式,使师生的交互合作成为一种常态和现实,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远程互动成为现实。

安徽铜都双语学校五环大课堂

坐落在古青铜之都,长江之滨的安徽铜都双语学校,近几年来把经营高效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新增长点,坚持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和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在反思中致力于五环高效课堂标准化体系的建构,成为铜陵市乃至安徽省民办教育的领跑者之一。

因为与农村经济改革的“鼻祖”小岗村同属于安徽省,学校又被人们誉为“教学改革的小岗村”。

●五环课程

铜都双语学校改革初期,有专家曾温婉而不乏尖锐地提问:你们是寄宿制学校,如何才能消除学生与社会的隔阂,如何做好素质教育呢?面对疑问,铜都双语学校选择了从课堂入手。

学校董事长盛国友说,铜都双语学校的改革依据人的能力结构,从人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和需要出发,完善和创设课程类型,设立了教材学习课、校本研习课、个性展示课、行为养成课、社会实践课等“五环课程”。

学校汪兴益校长向记者介绍,“五环课程”由五类课堂模式来实施落实。一是以学科教学为主的教材学习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二是以校本研习为主的研训课堂,着力从民主自治型班级管理、民主自主课堂管理两方面强化规则及程序的培训与落实,完成从高效课堂到高效学习的提升;三是以个性发展为主的特色课堂,开设各类个性选修课,重在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四是以学生心理,人格养成为主的行为养成课堂,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建立完美的人格品质;五是以实践活动为主的社会实践课堂,学校在校外建立实践基地,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实现从校园课堂向社会课堂的延伸。

●五环大课堂

“经营课堂是校长的第一要务,教师的第一要务,学生的第一要务。”盛国友董事长说,从课堂出发,“打倒传统课堂——构建有效课堂——经营高效课堂”,这是铜都双语学校经历的三段推进式课变之旅,现在,学校从“五环课程”出发,已成功构建起较完善的“五环大课堂”体系。

汪兴益告诉记者,学校将预习、上课、训练、培辅、反思等常规项目整合成工厂流水线式的学科导学流程,命名为自研课、展示课、训练课、培辅课、反思课等,并进入日常化、生活化、制度化、精细化管理之中,让师生的教与学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的放矢。

学校的自研课型类别有晨读课、阅读课、预习课、自练课、活动课等,每类别均明确时段安排、达标要求、导学方式、检测手段。展示课型按“三模五环六度”的课堂运行机制进行操作,充分体现自主、导学、互助、展示等课堂元素,操作时要求能落实“三主”,即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倡导“三自”,即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鼓励“三动”,即动脑、动手、动口;实现“三会”,即学会、会学、会用;发展“三维”,即认知、情感、技能。

他们的训练课型按照目标性、启发性、分层性原则,精心设计训练题,以“做题——反馈——评析——拓展”为导学流程,使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培辅课是教师主导作用发挥最为突出的课型。教师要及时搜集整理学生学习信息,及时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或遗漏进行更正或补缺。搜集信息,对学生学习中认识有偏差或错误之处进行整理归类。汪校长说,学校教师们特别注意区别个性化和倾向性的问题,个别问题个别辅导,倾向性的问题,集中解决,辅导及解决途径一定是先兵帮兵,后教师帮扶,这样才能起到好的学习效果。

学校的反思课型是对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超越,它以日、周、月为时间段,让学生对学习态度、知识达标、能力形成等情况进行反思小结。

●三模五环六度模式近年来,学校围绕着“结构”和“方法”两大原点自主构建起“三模五环六度”高效课堂模式,既保证课堂导学的紧张有序,又彰显出开放性课堂的生动活泼。

“三模”是指“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三大导学模块;“五环”是指导学流程中要经历“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质疑评价——总结归纳”五大环节;“六度”是要求教师导学设计及课堂操作过程中要重视学习目标的准确度、自学指导的明晰度、合作学习的有效度、展示提升的精彩度、拓展延伸的合适度、当堂反馈的有效度。

那么该课堂模式实施的有效载体是什么?答案是师生共用的导学稿。铜都双语学校的导学稿,是展示课型的主要联结点,学校要求教师高度关注展示课型的“三模五环六度”,着眼于“自学指导”、“互动策略”、“展示方案”的精心设计,日导学稿同时也是五种课型当日实施的纸质载体。

导学稿的形成过程体现教师对教材的透析,对学情的把握,对五种课型的认知,对导学行动的设计,对高效训练的预设,对日培辅与反思的关注。汪校长说,导学稿的全面实施,实现了“三个合一”,一是改革了备课模式,实现了以导学稿为载体的备研合一,二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以导学稿为蓝图的优化课堂的导学合一,三是改革课后培辅模式,实现以导学稿为依据的查漏补缺的教辅合一。

采访中,一位年轻教师告诉记者,这一模式让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很快领会到高效课堂的要旨,并能很快地从技术层面掌握课堂操作要领,而且这种共享式课堂能让师生共同成长。同学们也纷纷表示,日导学稿让大家知道每堂课、每天要学习什么,怎样学,它是学习真正的老师。“导学稿的使用,培养了同学们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锻炼了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环”校本管理体系

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学校也建立起了一套五环节、重标准的校本管理体系,多方面保证了改革的顺利推行。铜都双语学校监评室王思民督学介绍说,学校的“五环”校本管理体系具体包括:落实三定备课制度,夯实高效课堂的基础;建立课堂监评系统,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构建培优帮困机制,实现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完善反馈检效策略,加强管理的目 标性和针对性;明晰绩效考核评定方式和途径,彰显优劳优酬的激励功能。

王思民说,铜都双语“五环”校本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和一流的执行力,使广大教师找到了实现幸福与职业发展的途径,从而进入专业成长的快车道。教育专家评价,“五环”管理体系将教育教学过程管理(预估和监测)推至可操作的程序化状态,其核心关键词“标准”、“执行力”值得基础教育界思考并关注。

“五环”校本管理体系同样得到了教师们的认同,学校优秀学科长光敏老师说:“在管理体系标准的指引下,当我们的付出收到成效时,我们会有情真意切的感动,也有挂在眉梢会心的微笑。”记者了解到,基于“五环”校本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实施,铜都双语学校“经营课堂”短短几年便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学校连续六年中考毕业率、合格率100%,省市级示范高中达线比率、人均总分、单科各项成绩指标均居全市前列。

铜都双语学校的“五环大课堂”是一套体系,是一种探索,是将教育理念“落地”的措施。盛国友董事长说,当然这套体系还只是一次启程,必将随着教育理论的探求和教学实践的深化而实现嬗变。

派尼学校的“读写序列化” “专题知识工程”

在武术之乡河北省沧州市,派尼学校最初是以英语特色教学成名的。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学校董事长张润军说,谁说小城市就不能拥有优质的教育?心高气傲的他,决定走高端化办学的路子。他给派尼定位在“不但要起点高、眼界高、质量高,还要处处走在别人的前面”。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发展人,成就人,幸福人。”张润军说,真正好的教育必须能让学生实现“快乐学习、幸福成长”。因而他提出,派尼应该成为学生们的“家园”。

张润军提出要课改,他还在管理上重拳出击,对那些凡对课改持消极态度的人,无论专业水平多高,一概毫不含糊地予以辞退。凡此一年,派尼学校将课堂打造得有模有样。他还特意邀请杜郎口的老师来“验收”自己的学校,渐渐地派尼也因“改”而名。

●快乐家园工程

张润军说,把学校建成“孩子快乐成长的家园”,要求所有教职工都要

树立学生即“我”的孩子的观念,这个孩子不是“人家的”也不是“大家的”,在“我”负责期间就是“我”的。这就是派尼人的学生观。

派尼学校的老师们有一个共识,孩子的常态应该是快乐的,而快乐的常态建立在自我提升、感受成功的基础上。故此,学校要让每一名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要做到用孩子们的一个个成功,砌筑起孩子的成长;孩子们享受了在学校的成功与快乐,学校才能给孩子以家的温馨和留恋。

“孩子快乐成长的家园”,既是给每一名学生创设的美好愿景,更是派尼办学的方向和目标。

围绕着“高效学习”,他们从“临帖”杜郎口高效课堂模式出发,创设出“读写序列化”、“专题知识工程”、9个1工程等一系列的高效(教学)学习模式;围绕着自主管理,他们要求孩子每学期读一本名人传记或名著或其他美文,每学期读一本英语课外读物,每学期学会一首英文歌曲,每学期坚持做一件有益于班集体或小组的事,每学期改掉一个坏毛病,每月写一篇自己满意的习字,每人坚持一种自己喜爱的运动;围绕着“健康成长”、“快乐发展”,他们创建出了以“快乐学习”、“绿色家园”、“艺术家园”为核心的“快乐家园工程”,从构建学生“多元智能俱乐部”出发,让学生在寻找知识中拥有广泛的知识来源,学会学习、学会观察,读知识、读环境、读社会、读文化。

快乐家园工程,快乐的不仅有学生,还有老师。

张润军说,老师也是孩子。学校本身就是教师的家,教师是“家”的成员,教师是学校的合作者。这十年,学校一直坚持在岗培训。“学校有责任有义务促进每一个教师的健康成长,正如家长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一样,校长也要关心教师的职业锻造。”

●“读写序列化”

派尼学校的“读写序列化”,将培养读和写的能力作为教育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并将这种培养方式做成了一个整体的序列,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分别有不同的训练要求、培养重点,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身心成长的特点,循序渐进,不断由低到高。

派尼学校校长李富春告诉记者,创设“读写序列化”的灵感来自于多年的一线教学。从教授作文课开始,老师们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适应作

文教学的特点不一样,新课标对不同年级也做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他们将作文按不同年级分层,还做出了各年级不同的写作重点和规定要求。

学校常务副校长吴学东向记者介绍,学校有针对性地做出一二年级重点“写话”训练、三年级开始命题作文训练的教学思路。学校教学副校长张亚芹进一步介绍,学校还重点让孩子们读精品文章,通过阅读、分析、感悟,一边感悟写作方法和技巧,一边获得知识,获得陶冶。

李富春校长介绍,派尼学校的老师们还创编出有针对性的一整套序列化训练教材,规定了作文训练的“分步习作”型的训练体系,培养“观察——思维——表达”的能力。教材还明确了各个步骤:第一步,说话训练,先训练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然后说几句连贯的话,中高年级不断提高要求;第二步,写话训练,借助现成材料写话,自己搜集材料写话;第三步,片段训练,针对环境、场面、细节、对话、心理、外貌等方面专项训练;第四步,书面作文训练,放胆练笔,启蒙开篇,分项训练,系统提高,综合训练,全面达标。

针对不同年级,教材也有不同侧重点。一年级,一句话训练,先短句,后长句;二年级,一段话训练;三年级,片段训练,分项进行;四年级,篇章训练,写放胆文(放开胆量大胆写文章);五年级,篇章达标训练;六年级,完善综合训练。

记者随机走进了幼儿班的课堂,看到孩子们都在津津有味乐滋滋地看着彩图,一会儿又热烈地议论开来。任课教师向记者介绍,幼儿班的孩子,既没有学习拼音做基础,又没有识字做基础,就引导他们从观察实物、图片开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采用贴图游戏,让孩子们把贴图过程写下来,这样就锻炼了孩子们观察、思考和动手的能力。

吴学东副校长说,学校根据孩子年龄小的特点,先让他们游戏,再让他们说,再让他们写。“我能做,我能说”、“我会做,我会说”,激发了孩子的表达兴趣、表达欲望,再由兴趣入手,进行系统的训练。

●专题知识工程

派尼学校的专题知识工程,就是通过让教师们、学生们自己搜集专题知识,无论是专业内或是专业外,以丰富知识储备,提高教学水平。

李富春告诉记者,很多教师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知识面过于狭窄,极大

地束缚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这也是学校开展专题知识工程的初衷。通过这一工程的实施,使每位教师、每个学生都在动手中起步。每位教师、每名学生都选择了自己关注的专题,自由搜集,自己整理,多多益善。

一段时间后,教师、学生整理的材料不断充实起来,既有来自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学修辞格简表”,又有“诗句”、“名句赏析”;既有“中国古今著名诗人”,又有“五千年文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甚至有“新交通法规知识”、“高速公路网规划”、“世界八大奇迹”……

学校更看重老师和同学们搜集这些知识的过程,因为那是教师获得体验、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学生们不断获得学习兴趣、充实知识的过程。为此学校还举行了以各种知识为专题的知识竞赛活动,引导、鼓励老师和同学们不断积极寻找专题知识。

高效课堂学习模式,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每节课都要备学科知识(系统知识,包括学科外延和边缘知识等);备学生,要增加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对方法的归纳、对规律的总结等。这些专题知识和搜集知识的能力对他们十分有必要。

第五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洮南市安定镇中学202_-3

洮南市安定镇学校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一、指导思想:

以洮南市教育局《高效课改方案》为指导,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实施优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学习并实施昌乐二中小组“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程运作,实现高效教学,并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创建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模式。

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探索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

4、构建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让学生在和谐进取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

5、逐步巩固、完善、提升、创新发展课改成果,打造特色学校、品牌学校。

三、内容及安排:

1、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入手,实行分组教学。课堂结构为:导学、自学、对学、组学、展示、验收六个环节,彻底改变传统授课模式,真正转变教师教为学生学。

2、实行集体备课,以学科为单位,依据导学案、学案进行共案教学,实现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式手段运用的双优,提高整体教学效率。

3、进行学科教材整合方面的探索,提高文本示范教学效率,突破纲本限制,挖掘教学素材,拓宽教学视野。

4、建立并完善与课改相适应、符合我校实际的新的质量测查标准和教师、学生评价机制。

四、工作保障: 课改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对学校的管理体制、制度建设、组织机构等诸方面实行全方位改革,才能保证学校课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果。

(一)组织保障。

1、学校课改领导小组 组

长:毕国锋

副组长:李艳敏

陈国江

刘宏宇 组

员:赵守义

黄国明

吴爱东

吴艳玲

2、课改科研领导小组 组

长:李艳敏

员:赵守义

黄国明

吴爱东

吴艳玲

3、课改学科备课组长 语

文:李秀丽 数

学:张冬梅 英

语:吴艳玲 理

化:曲道志 政

史:杜庆玲 地

生:黄金平

(二)深入学习,转变观念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学校领导班子是课改的领导者,决定学校的课改方向,统一班子成员的思想是搞好课改工作的关键,只有班子成员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才能引领广大教师更新观念。

2、加强培训,层层推动。对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使其率先更新观念,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为其他教师做出榜样,发挥引领作用。教师人人写课改论文,在论坛会上人人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以案论理、以案说法,理论联系实际,论述转变观念的重要性、实施课改的必要性、提高素质的紧迫性,谈高效课堂的教学感悟,从而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之中。

(三)建章立制,探索实践。通过实践新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推动课改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展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评比和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快速适应学校新课改,达到标准课要求;开展“展示课、研讨课”活动,让教师在相互听课、评课过程中,切磋教学方法,共享成果,取长补短。通过“展示课”研讨,查找课堂存在问题的原因,制定改进方案,提高课堂效果。改进导学案设计不科学的地方,提高导学案的质量,提高备课能力。

(四)搞好课堂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班风、学风和组风。课堂文化是教学文化的核心,是班级学风的具体体现,小组建设是营造良好学风的关键。首先搞好课堂环境文化,变一面黑板为三面黑板,学生分组围坐,班级布设大量寓意深刻的激励性标语,体现班名、班训、组名、组训内涵。其次创建课堂的学习文化(课堂的隐性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师生共创理想的课堂。学生在自学课上,依据教师设计的自学提纲,自主探究、凝神静思、忘我投入,学生围绕教师下发的训练验收学案,创新思维、完成训练、展示交流、汇报成果、智慧碰撞、互相启迪,或讲、或问、或答、或质疑、或纠错、或补充、或点评,你争、我辩,跃跃欲试,神采飞扬。教师适时点拨、及时追问、启发、引领、引导生成。

小组文化是课堂文化的重要方面,小组的学风和小组长的作用,是小组文化的具体体现。学习小组将班级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组6—8人,小组成员的组合按照A、B、C、D四个层次,男女生合理比例优化组合,座位的排列利于同质对学、异质帮教。组长的选定,通过组员集体推选产生,组长必须具备责任心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另一方面搞好小组文化建设,经集体讨论制定组名、组规、组训,集思广益,达成共识,使之成为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奋斗目标。小组长履行工作职责,认真组织组内成员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掌握本组同学学习情况,帮助较差的同学提高成绩,引领组内同学进行自学、对学和组学,激励组内同学积极参与汇报展示,记录评价结果,及时向教师反馈小组的学习情况,以良好的组风和学风争得“优秀小组”荣誉,为创建优秀班级贡献力量。

(五)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保障课改有效运行。

由科研领导小组和督导评价领导小组,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教师的业务、课堂的师生活动、课堂效果等方面,每天进行即时检查、即时评价、即时指导、即时量化公示、即时点评、即时纠错、即时改进,并将师生个体评价成绩与教研组挂钩,纳入整体达标体系之中,从而激发师生的集体荣誉感,形成团队合力,确保我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工作能够扎实并有效地运行。

安定镇中学 202_年3月1日

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