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传承民间文化 绽放剪纸风采
编辑:心如止水 识别码:24-964297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4-17 08:22:47 来源:网络

第一篇:传承民间文化 绽放剪纸风采

传承民间文化 绽放剪纸风采

———浅谈当下农村小学选修课程剪纸教学模式的突变

台州 天台平桥小学 孙尚君 【内容提要】

小学乡土剪纸教学是我校利用选修课,结合地域特点的剪纸传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校本课程,我校作为省级艺术学校,创建剪纸特色学校的深化全面提升艺术教育阶段,也是实践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来开发剪纸校本课程。在总结剪纸选修课校本课程开发,我们发现剪纸教学中存在许多困惑,比如怎样才能让更多的同学喜欢剪纸?让古老的民间艺术使小学生也喜欢。如何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怎样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如何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剪纸校本课程的开发后续研究应该怎样?课堂中剪纸教学的活动,营造一种创作的氛围,让学生在艺术的浓厚的气氛中感染剪纸艺术,感受民间艺术的璀璨夺目;变书本内容为乡土内容,形成地方课程开发;变松散为整体,形成知识的系统性;变兼职为专职,形成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变传统教学模式为新型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呈现剪纸民间文化的“活动”;作业方式上创新,提高孩子剪纸兴趣;剪纸与综合材料相结合;剪纸在广告创意上的运用

四、变课堂为“工厂”,在艺术殿堂里享受创造的喜悦;多媒体创设情境教学,激发“乐”“愿”情感;创设剪纸创作室、“工厂”,在这大舞台上让学生尽情的玩;在学校组织民间剪纸制作大赛中激活学生的创造。

【关键词】 选修课程 民间剪纸 教学形式 探究 现象

学校选修科目设置很多,有纸工、十字绣、舞蹈、书法、健美操等,纸工里面又分为剪纸、撕纸、折纸、刻纸,本篇论文重点来谈剪纸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创新性教学的尝试。选修课程下剪纸剪纸教学要在领导重视下树立品牌的意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更强调学生个性的多样化,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让学生在主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来找到教学的突破,形成特色教育。乡土民间美术剪纸教学活动形成特色,教师要把剪纸课堂上的有趣,使乡里巴人的民间美术变得有意思,有创新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小学艺术教育中如何有效的开展剪纸教学,实践出真知,我们以行动研究的方式来探寻小学剪纸教学的有效途径,我们对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与探索。

一、变书本内容为乡土内容,形成地方课程开发

剪纸教学每个地方都在搞,但地方文化、风土人情却不同,引领学生了解剪纸艺术语言,了解民族艺术的寓意的基础上,怎样利用。乡土资源剪纸内容的开发,天台山风光、天台童谣和天台古民居老街农舍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说熟悉的很,天台山传统文化资源十分广博,这些自然风光和名人及民间故事是我们研究剪纸艺术的好题材,运用剪纸的形式来挖掘天台山的美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的教育和对民间剪纸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例如:人物类型剪纸:天台济公、国清寺和尚等;风景石梁飞瀑、寒山湖、赤城栖霞等;建筑街头老街等,自剪纸成为美术课程的一部分后,其教学的方法基本是延用着这些做法。如何紧密结合新课程理念,让传统的剪纸艺术在现代小学课堂中更科学的得以传播。

二、变松散为整体,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剪纸是一门熟能生巧的技艺,需要孩子花时间去反复练习,如果采取枯燥无味的练习方式,孩子们很快便会对剪纸失去兴趣。以前都是在美术课上一个学期只有一两节剪纸活动课,但选修课却是一个星期一节,而且可以从一年级延续下去,从简单到难,系统的全面的掌握剪纸的方法,知道剪纸艺术门类的多样性及剪纸在生活中的实用性、装饰性。变松散为整体,形成知识的系统性这些同学从低段开始学习剪纸,从简单向难,从临摹到创作慢慢的学会运用剪纸的方法。美术书上比较松散一个学期只有几节剪纸活动课,收获甚微。乡土文化剪纸内容的开拓

(一)每个年级段按学生自愿报名组班

一至六年级开设了撕纸班、折纸班、剪纸班、刻纸班等。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每个星期三下午第三节课是学校的选修课活动。知道剪纸的历史知道撕纸课、折纸课、剪纸课、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对撕纸课、折纸课、剪纸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建设剪纸娱乐基地

了解剪纸撕纸课、折纸课、剪纸课基本的折法、剪法、掌握初步的技法 ;会制作一些简单的图案,会欣赏剪纸美术作品,会设计和制作简单撕纸、折纸、剪纸的作品。成立剪纸校本课程开发与兴趣特长展示相融合,剪纸内容选择上做到从简到繁,由易到难。

(三)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根据实践采取了赏、剪、创、评、拓的教学流程 观察是学生感知客观世界,获取表象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进入鉴赏阶段的桥梁。鉴赏,往往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使学生剪纸的基础,学生画出自己要剪的事物后才能进行剪纸创作。是衡量学生审美能力的显性依据之一,此环节应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评价,要多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的审美理解得到外显,以便教师把握时机更好的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主要是强调剪纸与生活,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组织开展更深入的探究活动。

三、变兼职为专职,形成教师专业化发展

剪纸教学,让学生感觉到是一种自觉的行动,成为常态课堂下的一种方式。坚持一年一年的实践积累。全体教师的观念得到了转变,统一了对学校特色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丰富了对其内涵的理解,加深掌握了组织实施的方式方法,形成了一支保障特色建设的可靠队伍,教师的综合实力提高,拓展艺术的空间。

(一)以赛促进教师水平提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提高剪纸教学水平,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上能够得心应手的发挥。

(二)以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课题组上示范课、观摩课来提高教学实效性。戴婕妤上的对称法《剪花瓶》引领学生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掌握瓶子对称特点的折剪方法,能较顺利地剪出造型美观、大小适合的瓶子,并能用画或剪贴的方法进行装饰美化。通过自主观察和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平桥镇前山小王桂珍教学目标:了解皮影的造型及表演特点。学习皮影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及实践能力。.提高对民族传统艺术的兴趣,发挥其艺术兴趣,发挥其艺术魅力,弘扬中国的皮影艺术。教学目标了解皮影的造型及表演特点。简单的学习皮影的制作方法。提高对民族传统艺术的兴趣,初步发挥其艺术的魅力,弘扬中国的皮影艺术。《十二生肖》教学。教师:同学们,生活中你们在那里看见过十二生肖的剪纸作品?(哦,看来大家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我们走进这祖先留下来的十二个可爱的有趣的生肖。)姥姥的家的剪纸情景再现设计(营造吉祥喜庆的氛围,感受民间剪纸的文化)在简陋的农家小院古民居为背景(场景)布置,灯光亮起,窗格上姥姥的身影出现。画面中姥姥正在剪窗花教师:“外婆家灯亮了,多温馨啊!”姥姥在干什么呀?(剪窗花)嘴里哼着小曲“剪花花啰,剪花花啰,剪花啰喂,快剪花花啰!”外婆总是喜欢在耐心细致的带着美好的愿望一刀一刀的剪一点一点得刻,1、她希望人们都“和和美美,平平安安!”教师贴出,看她剪的“福”字挂件,教师挂出;

2、鞋垫、扇子、画框上的剪纸花纹。

3、姥姥的家窗格上贴窗花 她剪了十二个生肖谁想上台来贴窗花呀?(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三)以各种学习促进剪纸文化的了解

选用特制的彩色宣纸,质地要求平整、柔软、色纯、不反光、质感强、纤维细腻。普通大红纸易退色、质脆、表面粗糙,不适合做艺术剪纸,但用于窗花,既鲜艳又经济。毛边纸系竹子纤维机器制作,比宣纸粗糙,价位较低,适合于普通艺术剪纸。染色剪纸、套色剪纸、衬色剪纸等,请绍兴文理学院李放老师来讲座。通过多渠道学习提升教师专业水准。

四、变传统教学模式为新型的教学模式

一般传统的剪纸方法:传统的剪纸教学比较注重教师的教,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以临摹示范的注入式为主要手段,以剪像为评价标准,学生学习被动,创新思维得不到有效地开发培养。打破班级的概念,是学生自己报名,自己从那么多选修科目中选择剪纸来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就不同了,而且许多学生在这个方面具有专长,有美术的天赋。创新教法,寓教于乐。小学生好奇心强,玩性大,有意注意的时间又很短暂,沉闷不变的课堂只会令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如遇比较平淡的教学内容时,就要在教学的形式上求变,从实际出发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保持对学习的兴趣,不感到苦,真正由“苦学”变为“乐学”。让“乡里巴人”剪纸文化变为阳春白雪,让学生在教师新型的嫁接过的剪纸教学中享受、喜爱剪纸活动。为此,新课改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一)课堂上呈现剪纸民间文化的“活动”

在民间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民间剪纸的造型形式来表现事物,光靠网上搜些图片让学生看一些图片与教师泛泛而谈一通就想要学生对民间艺术感兴趣是很难的。需要老师自己先喜欢民间艺术,钻研民间文化。民间文化活动在课堂上呈现的方式很好,例如:上剪龙、剪画狮、剪画鱼、剪花灯等这些民间内容的课。可以在课堂上呈现民间活动,加深学生对民间美术活动与民间美术图腾的学习。例如:《龙的传人》这一课我在台州市美术课堂教学中获得一等奖。我设计制作了一个易拉罐做的龙,让学生配乐舞龙活动,构建一个民间文化学习的气场,在讲造型的时候请学生摆几个造型,例如:首尾呼应,围成一个圆圈,空中舞出波浪形,数学8字形等。听着喜庆的锣鼓民间音乐整个教室顿时欢快起来,唉这不是一只鲜活的龙吗!剪纸课不仅是剪,更重要的是感受民间龙的文化。学生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要求学生应该把这种体验赶紧用彩色的纸下来,再讲用剪纸月牙纹、锯齿纹纹样来装饰。这样不同造型的“龙”就出现了。让古老的文化在课堂上激情的演绎,享受艺术活动的,只有在互动的学习中感受民间艺术的美好。

(二)作业方式上创新,提高孩子剪纸兴趣。

剪纸的形式干上进一步创新,运用与立体的盒子、包装箱子上、手提电脑外装饰、服装上、,茶叶罐外包装设计。把剪完成的作业进行二度创作、应用,当成一个有趣的作业形式。虽然只是形式稍微加以改变,但却是一种现代的观念渗透到学生的脑子里。

传统的在剪纸教学方法来约束孩子,因为这样做不仅不会激发孩子的兴趣,相反会使孩子感到压抑、厌倦或畏俱。所以,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有趣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剪纸兴趣。让孩子高高兴兴地投入剪纸学习活动,从而达到促进孩子接受素质教育。四年级下册《落日》一课在表现景物,让学生运用黑色或深蓝色剪出一个赤城山、塔的外形外轮廓线,贴在一张白色的纸头合适的位置上,再用色彩渐变法从亮黄色过度到红色、橙色、紫色、蓝紫色等。一张落日的画就出现了,剪纸与绘画的结合相当好。

(三)剪纸与综合材料相结合

每年“六一”节学生进行现场剪纸表演,这些都受到家长的赞赏,在我校剪纸活动课的推动下,许多家长帮助孩子买剪纸工具和材料,支持孩子在双休日参加剪纸活动。《山妞模特梦》把课堂上剪的拉花、团花、吉祥动物装饰美化自己的服装。与各中材料相结合绽放出美丽的学校文化,舞台布置运用剪纸的方式展出表演的空间大了,不但是剪一个花花草草,更多的形式。《亭子》天台美术教研会,尝试剪纸与泥塑等综合材料相结合的探索,在制作亭子的时候用剪纸来做房顶,柱子、台阶、底座用泥塑来做,培养学生创意。

(四)剪纸在广告创意上的运用

运用剪纸、折纸法和绘画,加入广告语来推销产品,例如《茶叶包装盒》的设计,用剪纸来装饰图案。配上广告语。让学生在有趣的真实的情境中认识美术的使用性与艺术性。等方法多样化,让剪纸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

方法还有很多,只有不断的尝试才能传承民间文化绽放剪纸风采。

五、变课堂为“工厂”,在艺术殿堂里享受创造的喜悦

在教师的启迪下学生喜欢自由自在的创造变课堂为“工厂”,在艺术殿堂里享受创造的喜悦,在艺术王国里玩的不亦乐乎。

(一)使学生爱到“工厂”来“上班”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剪纸作品配上幽雅动听的音乐,鲜艳夺目的色彩,美丽斑斓的剪纸作品,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多媒体的使用便可以提供这种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教学信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选修课学生喜欢来“上班”而不是跳槽到其他组别去活动。总之,这一切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例如:教学《十二生肖》讲剪纸造型时在实物投影上手影表演:老师做个手影,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动物,单手表演兔子、双手表演狗。“为什么老师一个影子你却能知道?我们可以看出外轮廓很像,剪纸生肖动物的要领要抓住外形特征,要夸张,大的更加大,长的更加长。”板演:动物外轮廓学生一下子就会了,而且具有趣味性,我在教学时候运用手影戏法,来简化学生对剪纸的认识繁杂变为简单化、趣味化可以形象、还可以给人想象的空间。

(二)创设剪纸创作室、“工厂”,在这大舞台上让学生尽情的玩

教室如同“工厂”,办公室就是剪纸创作室,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这个大舞台上尽情的玩。剪纸作品在舞台布置上运用,在美术办公室、教室环境布置:主题:“迎新春,展风采”202_迎新春文艺汇演中背景的布置运用剪纸的手法来布置,喜庆的气氛。工作室布置:其实就是我们临时组织活动的办公室,因地制宜在狭小的空间里,桌子上摆放着各种材料,剪刀、红色宣纸、书籍、泡沫板(粘贴剪纸作品用)作品可以说是琳琅满目有虎年的虎吉祥图案、拉花、字:“春”“福”“寿”等,地上桌子上全都是红色,走进办公室如同吕胜中的创作室。让人感觉非常喜庆,一般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这是我们研究小组努力创造的结果。演出效果很好,剧照在宣传窗展出。

通过全校师生的参与剪纸、演出、宣传窗展示,给舞台的布置带来了生机勃勃,充满了艺术氛围。在这样的艺术创造“工厂”不想创作都难。

可以策划一个展览,或文化剪纸长廊,构建一个立体的剪纸艺术星空。让我们的学生在这里展示他们的心灵手巧的一面。丰富学生的折纸剪纸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更好的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环境中运用美术知识,增进学生对美术的喜爱,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创作和动手能力的活动中。利用学生们喜爱的动物剪纸艺术,配合谜语美化教室,丰富学生的知识。在老师的组织、引导和帮助下,学生集体讨论、策划,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布置教室的系列活动。在活动中领会集体活动由策划到操作的全过程及其乐趣,体验艺术活动中集体合作的作用。

(三)、在学校组织民间剪纸制作大赛激活学生的创造

学生集中在学校食堂一楼进行全校的剪纸比赛。学生所带的工具和材料可以说是异彩纷呈,明显可以感觉到现代社会对艺术教育的投入,家长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进步。学生比赛的投入与享受,在短短的两个小时里学生锲而不舍的折纸、剪贴,不停的思考。在他们的小小脑袋里已经装埋下了许多艺术的种子,我为学生的干劲而感到骄傲,有这样优秀的学生而感到幸福感油然而生。学生不管是低年级学生还比较幼稚,但是他们剪出来的色彩、线条、内容的张力,让我感觉艺术感很强。高段开始写实手法的出现,造型、线条、色彩的合理搭配,已经掌握了剪纸的艺术语言,会运用这种剪纸特有的味道来进行很好的创作了。

总之,小学民间美术剪纸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特征鲜明但长久以来,它总是被美术教师所忽视,甚至有些认识上的偏颇,对美术教育的整体性和思想性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其实只要在传统的基础上稍微变一下就会有新鲜感,学生喜欢,教师愿意教。小学阶段民间美术剪纸教学形式探究采用了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因地制宜地展示实物、民间剪纸文化活动在课堂上呈现、灵活多样地进行室外活动、形式多样地实施剪纸作业等多种教学形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加强小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只有在创新的教学中才能突破美术教育,才能形成学校的品牌,成为教育界的一种现象被人认同。【参考文献】

1、胡知凡《艺术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2_年5月版

2、《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202_年12月版

3、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202_年2月版

4、吕胜中《中国民间剪纸》(下卷)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

第二篇:绽放青春风采

“让青春在青海物产绽放”比赛演讲稿

——绽放青春风采

青海物产现代物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李忠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们:

大家好,我叫李忠锦,来自现代物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招商管理部,很高兴能参加这次集团公司组织的青年演讲比赛活动,让我有机会站在这里,展示自我,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我,鼓励我,谢谢大家!

今天我要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绽放 青春风采》.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种永恒的姿态:它成熟、睿智,永不轻浮;它热情、奔放,永不衰老;它执著、坚韧,永不言弃。它深藏于你我每个人的心中,如生命之泉,日夜奔流。这些都对!但是,我更认为他是一种信念、一份责任、一段奋进。

自1995年青海物产改制后,物产人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而今天,也有一群热血满志的青年,告别学校和亲人,抱着为祖国争光、为企业争利、为当地人民造福的崇高理想,让大家相聚在青海物产,他们正用勤劳和智慧的双手抚育着青海物产,用信念和责任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青春画卷。

我们把青春融入青海物产,洒下一片情。把信念刻在“青海物产”,用汗水浇注青海物产的永恒。

青春有重若泰山的责任,令我们成熟稳重,在狂风暴雨里不动如山,在行军道路上勇往直前。

信念是精神的航标。人们常说意识决定行为,因此,坚定的信念,负责的态度,会使我们更好的完成工作。

在在青海物产家美家居的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先进员工,他们勤于学习,勇于钻研。用自己的行动真实而生动地诠释着“诚信履行职责,激情干事业”的深刻内涵。

有了信念,便有了责任,责任是信念的基础,是信念的支撑,责任使我们用青春的汗水浇灌信念,让我们用青春的热血推动奋进,在人生的道路上写下自己最华丽的篇章!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物产人用默默的工作告诉我们,青春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都能发挥最大的潜能,做出最大的贡献,这才是时代最闪耀的青春之歌,这才是最靓丽的青春画卷。

青春是财富,信念是原动力,责任是利剑,奋进坚定的脚步,让我们在这如画的物产练武场中,用我们手中的利剑舞动最华美的乐章,用我们的热血铸就物产新时代的辉煌,从新的历史起点启程,扬起理想的风帆,向着青海物产辉煌前进。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第三篇:传承剪纸文化

传承剪纸文化 创建剪纸特色校园

——韩城镇中门庄小学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校“办出各自特色”的要求。学校特色,主要表现为特色项目建设,而学校特色项目的常态化和精细化建设又是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建设的有力保证。下面就结合我校以校本综合实践活动—剪纸为切入点,谈一谈我校“传承民族文化 创建剪纸特色校园”的思路和具体的做法:

一、特色项目创建目标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恰恰为师生搭建了创造和动手操作的平台。因此,我校剪纸特色的目标是:让剪纸文化时时充满校园,让校园处处洋溢剪纸的文化气息;通过剪纸让学生了解剪纸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掌握剪纸的技能技法,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落实我校“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办学理念。

二、创建依据

1、《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中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容”。

2、学校办学理念:传承民族文化 培育时代新人

此理念包含了两个基本内涵——培养有民族情怀和时代素养的人。“民族情怀”指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民族情感,树立民族精神,使学生具有民族魂、中华情,成为根植于民族土壤的“有根的一代” ;“时代素养”指培养现代文明素质和科学素养,使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与时俱进的时代新人。在学校的发展上,我们的定位是创建“ 一所以传承民族文化为特色、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校”,我们的办学目标或形象定位是:建有民族文化的校园,塑有思想的教师,育有特长的学生,办有特色的学校。

3、良好的社会氛围。我校坐落在中门庄村,其村是户户有巧手,年年家家有贴窗花的习俗,有着良好的群众剪纸文化基础。

以剪纸为载体,以剪纸为突破口,为我校办学理念的实施和创建特色校园找准了很好的切入点。

三、创建思路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恰恰为师生搭建了创造和动手操作的平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

因此,我校确定的基本创建思路是——让剪纸文化时时充满校园,让校园处处洋溢剪纸的文化气息,活动实施过程包括:基础挖掘,高雅追求,制度保障,活动实施。

四、创建活动的原则

着眼全员性——校园文化建设暨校本课程《剪纸伴我成长》的开发、实施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

追求高品味——拉近剪纸民间文化艺术与校园的距离,培植校园师生艺术修养。

坚持传承性——搭建剪纸艺术作品的鉴赏、创作、展示平台,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和剪纸一般技法。

五、创建特色校园的实施

1、创建基础

(1)剪纸民间文化底蕴

“镂金做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剪纸艺术源于南北朝,盛于清朝中期,苍茫几千年承传延续至今;大量的剪纸作品剪出农家妇女的生活情趣和心中理想,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恢弘气度和深邃底蕴。我校坐落在中门庄村,其村是户户有巧手,年年家家有贴窗花的习俗,有着良好的群众剪纸文化基础。

(2)校园剪纸活动基础

回顾校园剪纸活动风雨春秋七八载,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彩之韵”剪纸小组的系列剪纸作品《十二生肖》、《鱼中娇子》、《雄鸡争侨》、《奥运福娃》等每年都获区、市艺术节一等奖;通过多年发展学校实现了剪纸活动的全员化参与,基本达到“人人都了解一些剪纸文化;人人都能剪出剪纸作品;初步形成学校亮点”的目标。

(3)广泛的社会认知度

几年来,我校在扎实抓好校园普及的同时,更是注重品牌的打造。近两年先后参加了:唐山市首届剪纸艺术大展、唐山市百龙闹春剪纸展、唐山市民俗馆剪纸展、蔚县中国第二届剪纸艺术展等活动。我们的师生作品得到了原唐山市常委、宣传部长郭彦宏,唐山市人大副主任莫连营等领导认可和称赞。并有三十多幅作品被唐山博物馆永久收藏。

唐山市非物质文化剪纸传人---艾俊波现为我校剪纸校外辅导员。通过交流、介绍“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主任,著名的剪纸艺术家、评论家,剪纸界理论和实践的权威张树贤先生”了解到我校的情况,今年10月欣然为我校题写了“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时代新人”办学理念。

2、制度保障

(1)制定实施《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成立校本综合实践剪纸教师辅导团队

3、创建特色校园实施策略:五个结合

剪纸与校本课程相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建特色)

剪纸与综合实践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促发展)

剪纸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德育教育平台育新人)

剪纸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课题实验研究助提升)剪纸与社会推介相结合(社会活动推介增见识)

◆校本课程开发建特色

1、课程开发:走访当地的居民,了解当地民俗,访问剪纸老艺人,上网 查阅资料,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编制了我校校本课程《剪纸伴我成长》

2、课程内容:

a、剪纸历史文化

b、剪纸的基本工具介绍

c、剪纸的基本符号

d、剪纸的种类和技法

e、剪纸名家及作品介绍与欣赏

3、课程落实:

a、纳入教学计划,每周按课时安排授课。

b、分年级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责任教师按学期完成教学任务。

c、师生完成规定的剪纸作品数量

d、利用每年6月、12月份的艺术节展示师生作品,评出优胜小组和优秀作品。

e、学校把校本课程的落实情况纳入教师考核。◆综合实践活动促发展

1、活动开发:在校本课程《剪纸伴我成长》的基础上,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剪纸,并编制了《剪纸伴我成长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活动主旨是以校本课程为载体,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媒介,把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促进学校特色的深入持续发展。

2、《剪纸伴我成长-----综合实践活动记录》内容包含: A序《校长寄语》 B我们的活动主题

C我们的计划 D我们的实践活动

E我们的活动成果 F我们的活动评价

H剪纸知识小链接 G师生优秀作品展

3、措施保障:

A纳入教学计划,按课时安排授课

B开展各种培训、讲座提高全体教师业务素质 C开展“1+1”活动。组成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指导教师团队。

D形成学--仿--创的推进策略。

E成立“彩之韵”剪纸小组,促进提高。

F学期末各年级推荐最佳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进行表彰。

G搭建平台参加各种活动。◆德育教育平台育新人

1、开展主题剪纸(名人系列主题剪纸、英雄烈士系列剪纸)。主要做法就是教师在学生资料的搜集、交流过程中适时引导、归纳、总结、教育。以剪纸为主线,渗透德育教育内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2、与活动相结合。如窗花展:每年新年前,各年级为了增加节日的喜庆,都会用窗花装扮自己的教室。今年结合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我们提出了“让每一位学生享受阳光”活动,要求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无论窗花剪的好与坏、美与丑,给每一位学生展示的机会,把他的窗花贴在窗上,让他享受“爱的阳光”。

3、每年新年师生都为紧邻我校的敬老院贴上亲手剪制的窗花,为老人们送去温暖、送去欢乐,送去幸福,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课题实验研究助提升

1、搭建学习的平台:

a、参加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远程培训。b、组织教师参加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论坛。

c、与综合实践专家郭元祥、沈旎、书林保持密切学习交流联系。

d、派教师参加全国综合实践论坛与会交流学习。

2、做为“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先进试验单位”,我校主动参加了“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验项目组”的十一五课题实验研究,子课题《构建以剪纸为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现已结题。十二五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现正在研究实施。

◆社会活动推介增见识

“酒香也怕巷子深”,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既是推介自己,扩大自己知名度的有力手段;也是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的有效途径。两年来我校师生先后参加了“唐山市首届剪纸艺术展”“河北蔚县第二届中国剪纸艺术节”“唐山市剪纸协会ˋ百龙闹春ˊ剪纸展”,唐山民俗馆剪纸展。

我校是“校安工程”项目校,今年9月工程刚刚完工,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布置还需要不断完善,我们将紧紧围绕我校的办学理念,用精美的剪纸文化装点布置自己的校园,让剪纸文化时时充满校园,让校园处处洋溢剪纸文化气息,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风格和校园文化特色,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促进了学校个性化发展。以剪益德,以剪增智,以剪育美,以剪兴校,剪纸教育将成为我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支点”和“亮点”。

202_年3月

第四篇:传承剪纸艺术

传承剪纸艺术,弘扬民族文化

——社会调研实践报告

(哈尔滨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生物科学

202_级行知实验班)

当上课时的朗朗书声逐渐模糊成火车行进的当当声,我已结束了我一上学期的学习生活,走在啦回家的路上。一路上我一直在想,回家应该做点什么有意义的假期实践,然而手机上的一张图片给了我灵感,那是一张剪纸的图画,因而,我决定选剪纸为调研主题,进行一次调研实践活动。调研地点选择在我的家乡龙江县,当地有一位残疾人创办了一家名为“玉玺”的剪纸学校,可以通过采访的方式,获得关于剪纸的最佳资料。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我国的民间剪纸手工艺术有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我国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公元前6世纪),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纸艺术的出现的。但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战国时期就有用皮革镂花,(湖北江凌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银箔镂空刻花(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化之一),都与剪纸同出一辙,他们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在1967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暮群中,发现的两张团花剪纸,他们采用的麻料纸,都是折叠型祭祀剪纸,他们的发现为我国的剪纸形成提供了实物佐证。

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剪纸,顾名思义就是用剪刀把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抑或新婚喜庆,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窗纸或明亮的玻璃窗上、墙上、门上、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

剪纸的内容很多,寓意很广。祥和的图案企望吉祥避邪;娃娃、葫芦、莲花等图案象征多子,中国农民认为多子便会多福;家禽家畜和瓜果鱼虫等因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剪纸表现的重要内容。作为民间艺术的剪纸,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陕西窗花风格粗朴豪放;河北和山西剪纸秀美艳丽;宜兴剪纸华丽工整;南通剪纸秀丽玲珑。剪纸虽然制作简便,造型单纯,由于其能够充分反映百姓的生活内涵,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是中国农村众多民间美术形式的浓缩与夸张。从对剪纸的了解中,可以便捷地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其它方面。

剪纸的基本材料是平面纸张,基本单元是线条和块面,基本语言符号是装饰化的点、线、面,加上由于受到材料的限制,剪纸不善于表现多层次复杂的画面内容和光影效果及物象的体积、深度和起伏,因此只有扬长避短,在构图上采用平视构图,民间剪纸用展开式的思维方式,极度的随心所欲。在创作者的剪刀下,剪纸成了没有体积、没有空间、不讲透视、不顾比例,凭着经验和灵性任意取舍的自然挥洒,大胆的创造。为表现自己的想法,创作者可以打破自然的客观法则和空间的限制,把不同时空和不同空间的物体放在同一个平面上。这种借助静态的平面化能表现三维、四维甚至多维的空间,并通过动态的思维,连续的描绘自己心中的世界。民间剪纸就是利用纸的局限大做文章,在局限里自由驰骋,变不可能为可能,把三维世界简化成二维空间。无限远的空间,无限复杂的形体都被放置在一个平面上,扁平的轮廓成了剪纸的造型基础。因此,民间剪纸的独特表现力就是在彻底的二维空间观念基础上实现的。剪纸创造者发挥了其至真至纯的艺术天性,打破客观世界的束缚,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表现其心中的艺术客体。

题材内容的局限,把若干形象创造性的组织起来,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衬托的作用。这种平面化取物的表现手法,增强了剪纸的主观性、时空性、立体性、全面性,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追求造型的完整。求全的心理是所有这些的根本,在民间剪纸中,被剪的物体前景、后景在一个平面上出现,物象之间互不遮挡,互不重叠,既看到眼前的物象,又能完整地看到后面的物象,从而呈现出较强的装饰风格。出于质朴的求全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定式,创作者更是打破实现的障碍,运用表里统一的手法,全面地表现物象。对于剪纸而言,现实的物象背面、顶面、底面或内部虽然是看不见的,但是它是存在内心感悟的,看不见的是合理的,但不剪出来却是不合理的。

另外,民间剪纸的构架和表现不是某一固定视点静态视觉形象的模拟或再现,而是把感性和理性充分综合的动态辩证。中国民间美术在透视上不追求纵深感,而有着“看得多、看得全”的审美辨识。民间剪纸同样体现出这种审美观念,在二维的空间内体现事物的全貌。

民间剪纸的构图形式完全摒弃了“焦点”透视的绘画概念,不但打破了时间、空间、比例关系的限制,而且彻底离开了自然景物的特定位置,用形象的主次、对称、均衡的形式法则统一画面。同时,民间剪纸也具有一种散点式的构图方法,即把不同素材各自独立,互不交叉,甚至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透视点,而作者又能把这些不同素材合理的安排在同一个平面中。这在现实中这是不合理的,但在剪纸中也自然的合理起来。

民间剪纸不受自然物象固有形的束缚,不以外表的模拟为满足,把所有的物象在平面上表现。同时为追求造型的完整性、全面性,又把不同空间、时间中的不同景物进行描绘,充分体现了创造者的绝妙匠心以及求全的审美愿望。

造型手段

剪纸民间剪纸来源于生活,剪纸的创作者把他们对生活、对自然的认识、感悟以剪纸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是他们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因此,这种艺术表达重在表现神似,而不是表现形似。同时,受剪纸工艺的限制不宜采取完全写实的手法,只能采用突出表现对象轮廓特征的手法,运用变形、夸张,以突出表现对象的特征。因此夸张和变形成为剪纸中最常用的表达语言之一。夸张变形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无论是仰韶文化的彩陶纹饰,殷商青铜器的图形纹样,还是秦汉的石刻艺术,都是以艺术夸张之美来显示其永恒的艺术魅力。剪纸作为原始艺术的直接承载体,在夸张变形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民间剪纸的表现内容多来源于现实生活,并且大多反映劳动人民身边的生活、事物,但它并非只是对其作品所要表现的物象进行简单、直观的模拟,而是超越现实客观表现,通过夸张和变形改变对象的性质、形式等来改变自然原形的惯常标准。

民间剪纸的创造者把剪纸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远古图腾的崇拜,是民间剪纸表达的主要内容。而表现这些充满民俗、信仰、哲学的主题,只能从主观出发去想象,这就使剪纸的形象随心所欲,而描绘内心物象离不开夸张的艺术语言。

民间剪纸造型的夸张,是对繁杂内容条理化,规范化的过程,不是对自然客观的描摹。因此,剪纸中的形象比原型更突出,更引人注目。这是由大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生存环境所决定的,源于充实丰富的人生生活。同时,对生活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删繁就简的处理,也是民间剪纸造型的基础。剔除非本质的东西,突出有特征,有性格的部分,化复杂为单纯进行艺术再创造即是民间剪纸的夸张。夸张是在省略的基础上强调对象的特征,对物象最特殊的部分作扩大、缩小、伸长、加粗、变形等的处理,使形象更具特征性和艺术魅力。在很多民间剪纸作品中,人物的面部造型几乎只能看到眼睛,因为在人们的观念中,眼睛最能传神,所以创造者对人的眼睛进行了夸张的处理。

民间剪纸的夸张,在为体现物象特征的同时,也要求达到装饰美的目的,并在装饰美的效果中表现出创作者对生活的理想、愿望等精神追求。为了使所需突出的部分更明确、更集中、更引人注目,往往在物象上添加一些纹饰,以达到完美的装饰性目的。求美的意愿也成为夸张的内容之一。表现人物时,把人物的衣服上缀满花朵;描绘动物时,把动物身上的毛皮夸张成漩涡状,或在其身上直接添加图案,这使原本普通的形象变得通透,体现出很强的装饰性。锯齿形和月牙形是民间剪纸常用的装饰纹样。

民间剪纸的创作过程,是通过夸张的手法经过现实生活的“真”,向艺术的“美”演化、深化的过程,是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心理和对美的追求、体现的过程。处于长期对生活的观察和领悟,再经过长期的实践,创作者深谙剪纸的规律,把平衡、参差、疏密以及不规则的线条自由组合,构成美妙的动律和节奏,增添了情趣,丰富了形象的感染力。

工具说明

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顾名思义,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把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和剪刀剪相比,刀剪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

剪纸刻法

1.阳刻

以线为主,把造型的线留住,其他部分剪去,并且线线相连,还要把形留住,开以外的剪去,称为正形。

2.阴刻

以块为主,把图形的线剪去,线线相断,并且把形剪空,称为负形。

3.阴阳刻 阳刻与阴刻的结合。

玉玺剪纸学校的创始人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剪纸的小方法,小故事,和小窍门,身为残疾人的他,身残志坚,凭自身手艺,不但为自己生活提供了保障,也为发扬剪纸艺术,提供了重大榜样作用。

经过了此次调研活动,我对于剪纸这项中国传统艺术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对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在对王玉玺校长采访,在他讲述自身故事的同时,在体会那种民族文化带给他的无限乐趣的同时,他自身的坚强品质更让我感到敬佩。

让我们携手为像剪纸艺术这样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做贡献。

第五篇:传承剪纸艺术

传承剪纸艺术 展示老年风采

吴凤鸣

剪纸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艺术。繁昌老年大学剪纸课是应众多爱好剪纸的学员要求,于202_年开班。第一堂课有近百人参加。但由于剪纸具有一定的难度,又须视力好,从模仿剪纸到独立创作,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能坚持下来的学员,只有十几名。近几年,由于学校重视,开展形式多样的剪纸活动,使一批又一批的爱好者,加人进来。现在,繁昌老年大学剪纸班红红火火,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

一、领导重视扩空间,教学得益增兴趣。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关心剪纸班的教学工作,为剪纸班选配了优秀的剪纸老师来授课。由于老师教学有方,先易后难,循循善诱,步步深入,学员肯学肯钻,每次课堂剪出的作品当堂贴出,相互点评,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以老带新。老师要求学员对每幅作品都一丝不苟,追求完美,课堂学习气氛十分活跃,学员进步很快。

学校领导还经常深入剪纸班,询问有什么困难,语重心长地和大家谈心,使学员们树立了剪好纸的信心和决心。学员们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但大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学习,白天忙家务、上课、带孙子,晚上戴上老花眼镜,挑灯夜战。有的学员相机、铅笔、画纸随身带,看到别处的墙上、门上有自己喜爱的剪纸图案,都及时把它拍下或临摹,以便创作参考。经过刻苦钻研,坚持不懈地努力,许多学员都能娴熟地掌握粗细线条的结合、阴阳剪法的交替运用,刚柔兼备,朴实优美。她们剪出的人物、动物栩栩如生,画面生动活泼,主题突出,充满情趣。大家还学会了装裱技术。把一幅创作、剪制、装裱好的细腻、精美的作品,参加展览或馈赠亲朋好友,得到一片赞誉声。学员不仅获得了知识,找到了乐趣,同时也增强了成就感,自豪感。

二、作品展示有平台,加强学习增动力

为增加学员作品展示平台,学校多次举办市、县级书画、摄影、剪纸作品展览,每年的校报、校刊也增加版面刊登大家的作品。虽有压力,但赶时间,搞创作,既紧张又辛苦,也是无形的动力,在一定的时间内,创作出切合主题的作品。剪出自己得意之作参展,也就乐在其中了。学员们还经常参与社会、社区的各项庆祝宣传活动。如:迎“奥运” “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渡江战役胜利60周年”、“庆祝建国60周年”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00周年”、、迎“亚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喜迎“十八大”等活动;还参加了县委宣传部文明办举办的文明创建、学雷锋等重大活动。大家根据不同的内容,创作出大批的剪纸作品参展。平时学校还安排我们剪纸班学员走出课堂,进社区、访企业、到敬老院等开展二、三课堂活动。我们将剪好的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送到居民、老人手中,以示我们对他们的关爱。为反哺社会,营造和谐氛围,起到了密切党(干)群关系的作用。拓展了活动空间,增强了学习动力。

三、新闻报道的宣传,社会的赞誉,剪纸花开更鲜艳 由于我们的共同努力,剪纸班的教学成果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紧扣时代脉搏的活动,如:迎“奥运”、迎“亚运”、“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建国《6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喜迎党的十八大等剪纸活动,省、市、县的电视台记者们专程前来采访,活动的内容、场景、作品在北京、安徽、芜湖、繁昌等电视台新闻联播时间播出,剪纸活动照片在《中国老年报》、《中国人事报》、《安徽日报》、《江淮晨报》、《芜湖日报》、《大江晚报》等各类报刊上刊登,丰富的剪纸内容在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网易网、凤凰网等10多家网站转载。学员们闻讯后,个个欢欣鼓舞、喜不胜收。还有我们创作的 “牛年春来早”、“ 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作品,在芜湖市手工创意大赛中,分别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为繁昌老年大学增添了光彩。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有力地宣传了老年教育的成功,有力地宣传了教、学、乐、为的成果。也给我们全班学员增添了无穷力量和信心。八年来的勤奋努力所取得的成绩,让我们深深感到,剪纸是我们老年人陶冶情操,手脑并用、愉悦身心健康、丰富晚年生活的一门学科,我们喜爱她,是她丰富了校园、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美化了家庭环境;加深了亲朋好友间的友谊。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不断进取,发挥余热,为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传承我国传统的剪纸艺术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繁昌老年大学剪纸班班长)

传承民间文化 绽放剪纸风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