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氯气的性质》教学案例
编辑:空山新雨 识别码:24-1147385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21 13:25:40 来源:网络

第一篇:《氯气的性质》教学案例

《氯气的性质》教学案例

平乡县第一中学 尉磊

一、学习任务分析

人教版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此专题以提取海水中储量丰富的化学物质为载体,探究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揭示氧化还原反应和溶液中离子反应的本质。“氯气的性质”是第一课时中的内容,是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学习典型的非金属单质—氯气的性质,为学习其他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主要是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应用的学习。教材通过“活动探究”形式介绍了氯气的主要性质,如氯气与水的反应;再结合课标中对该部分内容的要求,学生在本堂课中除了要学习氯气的相关性质,还要掌握几个典型实验的装置、现象和原理等内容。

二、学习者分析

在前一段时间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并学习了实验方案的设计,因此具有一定的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设计一些简单实验方案,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

通过前期分析发现,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动手欲望强,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浓厚,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要突出系列化学实验,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描述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②知道氯气是一种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③列举氯气的主要化学性质及新制氯水的成分,初步掌握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

①知道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与一般方法,知道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 化学物质的重要途径。

②初步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和参与课堂讨论等途径发现并提出问 题。

③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④学会从多媒体材料和文本材料中筛选信息并进行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树立关心生活,关心社会的态度,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②体会实验中的相互合作,学会与他人的合作学习。

③关注氯气泄漏事件,能够对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氯水成分的分析 教学难点:氯水成分的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操作

五、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的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顺序的确定和教学活动的安排、中心问题的选择和设计、教师系列提问的预设。

1.教学方法的选择

新课程倡导将知识放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教学,即“知识情景化”—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因此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通过问题讨论、实验演示、学生实验等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学习、自主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

2.教学顺序的确定

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改变过去的一贯顺序:结构—性质—用途—制法的教学模式,立足于新教材编排,将教材核心内容进行整合。要求学生从媒体资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通过问题讨论、实验探究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设计。

3.教学活动的安排

教学中围绕中心问题,以教师的系列提问为辅助,设置以实验探究为核心的活动:在活动中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使学生形成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从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出发寻找学生知识的生长点,改变原来只关注事实性知识的教学,转变成以问题为课堂核心的教学,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并将习得的知识运用到问题解决中去。

4.中心问题的选择和教师系列提问的预设

“氯气的性质”这部分内容知识点较多,但主线不是很明确。鉴于教材用较大的篇幅介绍了氯水的成分以及相关原理在工业上的应用,又联系到202_年曾发生几起较大的氯气泄露事故,而氯气泄露的处理方法牵涉到氯气的运输、在工业上的应用、氯气与水和碱的反应等等,能够与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很紧密地结合,因此以氯气泄露事故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防范措施等为基础,加上真实的问题情境,设计中心问题。

以思维能力结构理论为基础,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层: 氯气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要求达到辨别能力水平;氯气与水的反应的相关内容要求达到运用能力水平;氯气的化学性质相关实验的设计要求达到创造能力水平;对氯气泄露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做出合理的判断要求达到评价能力水平;建模能力水平的思维能力在本节课尚无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目的的提问。

六、教学用品

受教学条件和氯气的性质限制,本节课的实验以学生设计,教师演示以及多媒体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为主。

七、教学过程设计

1.呈现中心问题

【用PPT展示问题及其情境】 【导入】

1915年4月22日下午5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军对峙的比利时伊珀尔战场,趁着顺风,德军一声令下开启了大约6000只预先埋伏点压缩氯气钢瓶。霎时间,在长约60公里的战线上,黄绿色的云团飘向法军阵地。毫无准备的英法士兵猝不及防,眼看着黄绿色的气体涌来,先是咳嗽继而喘息,有的拼命挣扎,有的口吐黄液慢慢倒下。这就是战争史上第一次化学战,从此化学战作为最邪恶的战争被写入人类战争的史册。

【幻灯片展示】

202_年3月29日晚6时许,京沪高速淮安段,一辆由山东开往上海方向的槽罐车与一辆迎面驶来的解放牌大货车相撞后翻倒在地,槽罐车上满载的约32吨液态氯气快速泄漏。与事故发生地相距300米的地方,是一个村庄,住有l万名村民。中毒死亡28人,送医院治疗285人。

事故发生地的东北侧是一片麦田。这个季节的小麦,本应是翠绿的,但是这片麦田呈现出的却是金黄色!村民告诉记者,一夜之前麦田还是绿色的,但是经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研究过几个小时的氯气“浸泡”,绿色的小麦己变成可以收割时的颜色,金黄一片。油菜已被氯气熏得枯黄。

类似的氯气泄露事故还有很多„„

【要求学生仔细倾听,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提问】

(1)为什么原本翠绿的小麦会变成金黄色?(2)如果你是参与事故抢救的其中一员,你会采取怎样的措施?(3)这样的事故如果发生在你的身边,你会怎样自救?(4)为什么氯气泄露事故频频发生?(5)怎样从源头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 【教师讲述】

围绕这些问题,我们来进行今天的学习,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或者找到解决问题的原理。

【板书】

二、氯气的性质

1.氯气的物理性质 【教师提问】

资料中能得到氯气的哪些信息?工业上的储存方式? 【学生思考并回答】

氯气呈黄绿色、有毒、可液化、密度大于空气、工业上储存于钢瓶中等等。【教师请学生总结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板书】 1.物理性质

①黄绿色气体②有刺激性气味③有毒④密度比空气大⑤能溶于水⑥易液化

3.氯气的化学性质(1)与水的反应 【教师讲述】

回顾中心问题:氯气泄露事件的处理方法。【学生思考】 【PPT展示】

氯气泄露事故救援的相关图片:消防员在对氯气泄漏现场不断喷出水幕,以稀释空气中氯气浓度,防止氯气扩散

【教师提问】

①消防员采用了什么措施? ②为什么可以用水进行处理和稀释泄漏空气中的氯气? ③处理中,氯气是溶于水还是与水发生了反应,或者两者都存在? ④请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探究活动】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设计。①氯气是否溶于水? 实验设计:向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注入约1/5水,然后迅速塞紧橡皮塞,充分振荡,观察氯水为浅黄绿色。

实验结论:氯气溶于水。

提出新问题:氯气溶于水,它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 5 多媒体动画演示:在20ml的针桶里先吸取10ml氯气然后再吸取3ml的水,经过一段时间后,还剩余4ml的氯气。

结论:常温下1体积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②氯气溶于水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学生猜测:不反应;发生反应。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从元素的守恒的角度去分析,去推测。

推测结果:氯水中可能含有的分子有:水分子、氯分子等;可能含有的离子有:H+、Cl_等。

深入提问:如何检验可能含有的Cl_和H+呢?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实验方案:a.检验Cl_的实验设计方案:向氯水中加入AgN03溶液和稀硝酸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b.检验H+的实验设计:用紫色石蕊试液;PH试纸等。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提问:将加石蕊溶液的试管振荡,又出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振荡试管,观察现象。

学生思考:红色变浅,并且逐渐消失,溶液中有使颜色褪色的物质。教师提问:a.这种能使有色物质褪色的物质是什么? b.水和干燥的氯气有漂白作用吗? c.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吗?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盐酸,是不是盐酸使氯水具有漂白作用?为什么? e.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

学生实验:a.把干燥的红纸条(或红布条)放入盛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

现象:红纸条(或红布条)未褪色。结论:说明氯气没有漂白性。

b.将湿润的红纸条(或红布条)放入盛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现象:红纸条(或红布条)褪色。

结论:具有漂白作用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另一物质——次氯 6 酸(HClO)。

教师讲解: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Cl2与水反应的生成物HC10。次氯酸(HCIO)能使染料等有机色素褪色,可用于漂白。氯气与水的反应,反应的产物是次氯酸和盐酸,且该反应具有可逆性。次氯酸见光分解。

[板书](1)与水的反应

氯气溶于水并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Cl2+H2O=HCl+HClO 新制氯水的成分:分子:C12、HClO、H2O

离子:H+、Cl-、ClO-OH-

5.中心问题的解决 [教师提问](1)为什么原本翠绿的小麦会变成金黄色?(2)如果你是参与事故抢救的其中一员,你会采取怎样的措施?(3)这样的事故如果发生在你的身边,你会怎样自救?(4)为什么氯气泄露事故频频发生?(5)怎样从源头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

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教师以及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6、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小结。

7、课后思考

用自来水养鱼要经过什么样的处理?为什么要晒一段时间?

8、板书设计

二、氯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①黄绿色气体 ②有刺激性气味 ③有毒 ④密度比空气大水 ⑥易液化

⑤能溶于7

2.化学性质

(1)与水的反应:氯气溶于水并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新制氯水的成分:分子:C12 HclO H2O

离子:H

八、课后反思

+

Cl

ClO OH

--这节课从上课初始直到下课,学生都是比较配合的。我想,首先是这个中心问题学生比较感兴趣,而且课堂中安排了比较多的实验,而且是让学生自己参与设计的,所以课堂的气氛比较高涨。幸好我施教的这个班级的学生虽然平时比较活,但课堂上还是能够听老师指挥的,所以教学任务完成得还算比较顺利。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第二篇:《氯气的性质》教学案例分析

《氯气的性质》教学案例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的开放式化学教学

摘 要:开放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为核心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让开放式教学方式走进化学课堂,整合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本文论述了如何组织开放式化学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并且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全面阐述。

关键词:新课程 开放化学教学 氯气性质

实施中的课程改革,让我们在机遇与挑战中和全新的理念同步成长。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开放式教学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教学,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思维、启迪智慧、培养悟性、培育创新精神上下功夫,使课堂充满生趣,充满孜孜不倦的探索。开放式教学的目标应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化学教学,在获取化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学习获取化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化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化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一、开放教学环境,创设民主氛围,促使师生关系朋友化

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气息,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活动机会。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必须给学生提供最多的活动机会,让他们亲口去说,亲眼去看,亲手去做;让他们感知,体验,顿悟;让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其次,教师要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在不干扰、破坏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教师要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允许学生发表与老师意见不同的看法,允许学生发表与教科书内容不同的看法,允许学生产生怀疑,允许学生自由组合讨论问题,允许学生自由发言等等。最后就是教师要给学生最真诚的关心。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对学生疼爱、抚慰,不因学生的无序而训斥,不因学生的误答而羞辱,不因学生的过激而讥讽。只有教师赏识学生,激励学生,体贴学生,开放性教学才能进行。

二、开放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导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所谓“开放”,包括化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化学活动和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开放。教学的 “开放”是在教师预先设计和课堂精心安排下实现的。教师要有开放性教学的意识。也就是说,教师 “敢开放”。“敢开放”就是教师相信学生,还学生学习主人身份,敢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敢开放”就是 “有胆识,敢设想”。

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将教学内容全面开放,包括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开放教学目标,可以优化教学导向,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开放教学内容,激趣导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就是自主、探究、合作。因此化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化学思维活动。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主动观察、分析讨论、实验探究,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从生活入手,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氯和氯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教学案例】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

202_年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载有35吨液氯的山东槽罐车与另一辆山东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造成公路旁3个乡镇村民重大伤亡、大约1.5万头(只)畜禽死亡。

202_年1月30日,宁波巨化化学有限公司液氯存储车间一液氯储罐发生泄漏事故,消防队员进行紧急处理。画面上消防队员向液氯罐喷洒泡沫、液体等。

学生对氯气的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解读,或看,或思,或议。教师可接着追问:如果你在氯气事故现场,你会采取哪些逃生措施哪?

【案例评析】 在这段案例中,以真实的故事为背景,几张图片立即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引起强烈的探究欲,教师的追问又恰到好处,思维火花一触即发。氯气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它具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能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如此大的损失?学生或思考或交流,积极自主投入到氯气的学习中。

化学与人类的活动密切联系。如果课堂内容与生活相联系,那么学生的活动过程就会显得更加有意义,他们投入的程度也就会更加强烈。由氯气的泄露事故等真实事件创设情境,引发问题思考,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问题的真实活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教学案例】 氯气和水的反应探究

[提出问题]自来水厂可以用氯气来消毒水,氯气能溶解于水吗?能与水发生反应吗?

[观察演示实验]向一支充满氯气的大试管中加入2~3 mL水后,迅速塞紧塞子,充分振荡,将上述试管和另一支充满氯气的大试管以及另外一支装有4~5 mL蒸馏水的试管放在一起,观察试管中氯水的颜色。

[实验试剂]镁条、NaHCO3(aq)、AgNO3(aq)、HNO3(aq)、红纸、pH试纸、蓝色石蕊试纸、氯水。通过实验验证你们自己的推测。

[设计验证实验]学生四人一组相互合作设计实验推测成分,并自己通过实验来验证。然后将实验过程记录在《学生实验报告》上,填写内容包括:实验内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和解释三部分。最后由学生发言,得出结论----氯气与水有反应,并且产生了Cl和H,有个别组的学生提出氯水还可能有漂白性,因为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教师补充]教师将红纸打湿一小部分后放入氯气中,证明了氯气是与水发生了反应,并且氯水具有漂白性,再结合前面的结论,总结出氯水还具有酸性。

[实验结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

Cl2+H2O===HCl+HClO 【案例评析】

-+本案例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出发,用实验、联想、对比的方式组织学生活动,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和互相补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面问题的解决,不仅使得同学们在合作中学到了一些化学知识和方法,还使得他们在探讨中学到了一些生活常识。

重视发挥实验的作用,强化实验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法指导。注意引导学生以实验验证性质,并采用对比、联想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概括、推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总之,当前教学实践逐步证明了开放式化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开放性教学是一种 “教师点拨启迪,学生自我发展”的教学,是让学生做掌握知识的主人,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教师要营造宽松的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开放式教学方式走进化学课堂,整合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第三篇: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氯气的化学性质

【教材内容分析】

氯是比较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及氯的化合物在日常生产和工业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对氯气性质,用法,制备的研究不仅是下一节进一步学习、研究卤素性质相似性及其变化规律的需要,也是以后学习和研究同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的需要。【教学重点】 氯气的结构及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与金属、氢气的反应)。

【教学目标概览】 一.知识和技能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氯气与金属、氢气反应的化学性质;

2、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与金属、氢气等的反应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

二、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多以 实验为主,采用多媒体演示,采用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启发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实验探索——研讨总结——练习提高

【教师讲述】,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氯气的物理性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氯气的化学性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决定了元素的结构,元素的结构又决定了元素的性质。请大家回忆一下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提问】

1、根据氯的原子结构,推断氯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它具有强还原性还是强氧化性?为什么?

2,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氯气与钠的反应方程式,并指出哪个是氧化剂,哪个是还原剂?

【观看演示视频、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评点】

【提问】既然老师说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强氧化性,能与活泼金属反应,那氯气可不可以和不活泼的金属,例如铜,发生反应呢? 【多媒体演示实验】氯气与铜的反应(请同学们自己仔细观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 【多媒体展示练习】

1、在一定条件下,氯气可跟多种金属直接化合。

2、请同学们写出氯气与下列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与铝反应 2.与镁反应 【教师点评】 【提问】氯气可以与金属发生反应,那可否与非金属发生反应呢? 【多媒体展示】氯气与氢气的反应 【教师点评】

【讨论】燃烧是否一定有氧气参加?比较铁在氧气中的反应和铁在氯气中的反应的现象,找出共同特点,并由此推论什么叫燃烧? 【总结】 【作业】

下列物质既能由两种单质化合而生成,又能由单质与酸反应而生成的是:()

A、FeCl2 B、CuCl2 C、AlCl3 D、FeCl3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它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B.任何发热发光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叫做燃烧 C.氯气在氢气中燃料生成盐酸

第四篇: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氯气的性质是本专题第一单元中的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学习典型的非金属单质—氯气的性质,为学习其他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奠定了基础。高一的学生处于个性张扬,但缺少理性的时期,缺乏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弱,但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勇于发言这些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好化学课,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加强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并内化为自己终生受用的方法。本节内容演示实验、探究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了求知欲,体会到化学的奇妙变化,爱上这门科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验观察是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

2.过程和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物质性质的探究的一般方法——实验探究法;在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海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培养学生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联系生活体会氯气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氯气化学性质与氯水成分的分析 难点:氯水成分的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操作

四、教法学法:

在课堂中通过问题讨论、实验演示、学生实验等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学习、自主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短片):“京沪公路淮安段重大液氯泄露事故”的新闻报导并展示相关图片。

【提出问题】(1)如果你当时在现场,你会釆取什么方法安全逃生?

(2)抢险人员用什么方法控制氯气的污染?

(3)如果当时氯气的浓度较大,你如何克服那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并保证在跑到高处前不中毒?

【教师讲述】围绕这些问题,我们来进行今天的学习,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或者找到解决问题的原理。

【板书】氯气的性质

【教师】展示收集的一瓶氯气,学生观察后闻气味,说说氯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设问】氯气是否溶于水呢?

【演示实验】:往一瓶氯气中加入适量水,盖上玻璃片,振荡。(观察):所得溶液的颜色为黄绿色。打开瓶盖,请学生小心地闻气味。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教师请学生总结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板书】1.物理性质

①黄绿色气体②有刺激性气味③有毒④密度比空气大⑤能溶于水⑥易液化

【提问】由上面的实验说明新制的氯水中含有什么成份?氯气跟水有没有发生反应呢?

【探究活动】氯气溶于水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从元素的守恒的角度去分析,去推测。推测结果:氯水中可能含有的分子有:水分子、氯分子等;可能含有的离子有:H+、Cl-等。

深入提问:如何检验可能含有的Cl-和H+呢?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实验方案:1.检验Cl-的实验设计方案:向氯水中加入AgN03溶液和稀硝酸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2.检验H+的实验设计:用紫色石蕊试液;用PH试纸等。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提问:将加石蕊溶液的试管振荡,又出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振荡试管,观察现象。学生思考:红色变浅,并且逐渐消失,溶液中有使颜色褪色的物质。

教师提问:1.这种能使有色物质褪色的物质是什么? 2.水和干燥的氯气有漂白作用吗? 3.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吗? 4.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盐酸,是不是盐酸使氯水具有漂白作用?为什么? 5.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

学生实验:a.往滴加盐酸的试管中滴加品红试液。现象:不褪色。

结论:说明盐酸没有漂白性。

6.向干燥氯气集气瓶中放入一半湿润一半干燥的红纸条。现象:结果湿润的一半褪色,干燥的一半不腿色。结论:具有漂白性的物质不是C12本身。

【教师讲解】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Cl2与H2O反应的生成物HC1O。次氯酸(HClO)能使染料等有机色素褪色,可用于漂白。氯气与水的反应,反应的产物是次氯酸和盐酸,且该反应具有可逆性。次氯酸见光分解。

【板书】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Cl2+H2O  HCl+HClO

新制氯水的成分:分子:H2O、HClO、Cl离子:H+、Cl-、ClO-次氯酸的性质:弱酸性、漂白性、不稳定性(HClO

光照 HCl+O2↑)

【用PPT展示问题及其情境】202_年6月,重庆某纸厂在其周围厂区存放的7个大约200公斤的废弃氯气罐,·由于氯气罐体放置年限过长,罐体大部分严重腐蚀,发生氯气泄露事故。事故发生时,周围空气中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钢瓶附近的低洼处可见到明显的黄绿色气体残留。事故造成3人死亡。

【设问】工业上将氯气加压液化后,储存于钢瓶中进行运输和使用,但时间比较长的话,钢瓶会被氯气腐蚀,怎样解释? 【学生思考并回答】 【实验探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氯气与铁、铜反应的实验。教师应强调实验安全和注意点。

学生进行实验时,教师应参与其中,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中的现象。

研究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描述实验现象并解释实验现象,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在常温下,干燥的氯气不与铁发生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氯气能与铁等大多数金属发生化学反应。

【板书】(2)与金属单质反应 2Fe + 3Cl2

点燃

2FeCl3

CuCl2

Cu+Cl

2点燃【教师讲解】氯气也能够和非金属发生反应。【多媒体展示】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的实验视频。【教师讲解】实验现象: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苍白色火焰;生成白雾。

重新定义燃烧,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板书】(3)与非金属反应

H2+Cl2

点燃 2HCl 【过渡】我们有时打开自来水龙头时,发现刚出来的自来水像牛奶一样白白的,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实际上就是在自来水里加入了漂白粉,那么工业上是如何制取漂白粉的呢?

【板书】(4)与碱溶液反应

漂白粉的制取原理 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教师讲解】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为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教师提问】①漂白粉放在敞开的容器中,是否会变质?②若会变质,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生思考、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教师讲解】在工业生产中和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尾气,因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氯化钠和水,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板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l2+2NaOH=NaClO+NaCl+H2O 【教师讲解】性质决定用途,我们学习了氯气的性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何用途?通过本节课学习现在你能回答课前老师给你们提出的问题了吗? 【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1.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自来水的消毒、农药的生产、药物的合成等都需要用到氯气。

2.在氯气现场逃生的方法有:用湿毛巾或沾有肥皂水、弱碱液的毛巾捂住鼻子,往逆风往高处跑。

3.抢险人员对氯气泄漏现场不断喷出水幕,以稀释空气中氯气浓度,防止氯气扩散,并用碱溶液可以很好地吸收氯气,将其转化为无毒的物质,控制污染。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小结。【板书设计】 氯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①黄绿色气体

②有刺激性气味

③有毒

④密度比空气大

⑤能溶于水

⑥易液化

2.化学性质

(1)与水的反应:氯气溶于水并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Cl2+H2O HCl+HClO 新制氯水的成分:分子:C12、HClO、H2O 离子:H+、Cl-、ClO-(2)与金属的反应2Fe + 3ClCu+Cl2(3)与非金属反应H2+Cl2

点燃

2FeCl3

点燃 CuCl2

点燃 2HCl(4)与碱的反应

漂白粉的制取原理 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l2+2NaOH=NaClO+NaCl+H2O

六、教学反思

一节好课,就是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并且要明确学习目标,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教与学的统一,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本节课不仅顺利地完成了知识目标,而且通过创设情景、实验探究、总结反思,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第五篇:氯气的性质教案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1.氯气的性质

武威十八中 王勇刚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首先以理论推测的方法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以启发质疑,引起学生好奇、惊疑,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然后是实验探究,以准确的视频演示实验现象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从而归纳出氯气的性质。

一、教材分析

本小节先用图片展示让学生对学习氯气产生兴趣,紧接着让学生依据已有知识分析推测,然后才来研究氯气的性质,这种编排思路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这之前学生只学过氧气、氢气等不多的几种具体的气体单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清楚研究一种单质应从哪方面下手更不清楚用什么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氯气性质的同时,知道人们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实验探究法,体会了物质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特点。为以后学习其它物质提供了方法。而且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对中学化学教学提出的要求是:要用化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溶合教材注意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本节内容演示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了求知欲,体会到化学的奇妙变化,爱上这门科学!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的学生处于个性张扬,但缺少理性的时期,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上缺乏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弱,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这个有利因素,鼓励学生勇于发言,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好化学,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加强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并内化为自己终生受用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① 认识氯气的分子结构,推测其性质; ② 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③ 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④ 了解氯气在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2.过程和方法:

① 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分析推测氯气的基本性质,初步建立从结构学习性质的化学研究观点;

② 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了解物质性质的探究的一般方法——实验探究法;

③ 在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海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培养学生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通过氯气毒性的探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好化学的使命感;联系生活体会氯气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重难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探究

五、教法学法:

采取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分层教学、建构学生自己的知识网络。通过归纳总结、比较联系是学生参与教学,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创设情景,分析现象,解决问题。

六、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中国海监船在钓鱼岛巡逻的图片)在过去的一年,我国和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产生了很多对立和分歧。作为一个中国的年青一代,当你在喊着“钓鱼岛是中国的”的口号时,你是否想过我们为什么要一再强调对钓鱼岛的神圣主权呢? [学生]钓鱼岛周围海域丰富的海洋资源。

[教师]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70.8%,其中含有很多宝贵的物质。盐类含量3%,其中主要是NaCl、MgCl2,是一个氯元素的巨大宝库。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氯元素的性质。[展示学习目标] [板书]氯气的性质

[展示]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后的场景。

[教师]你能否总结图片中的信息,分析氯气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呢?

[板书]

一、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有毒,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加压、降温后可转变为液氯或固体。

二、化学性质

[展示]分析氯原子结构:氯原子易得电子,氯气具有氧化性,可以与还原性物质发生反应。已知金属是一类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的物质。[板书]1.与金属反应

Cu在Cl2中燃烧(实验视频)Cu + Cl2 = CuCl棕黄色烟

(讨论:钠和铁是否在氯气中燃烧,各生成什么?)

氯气可与大多数金属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直接化合,而且生成高价态金属氯化物。[设疑]氯气很容易与还原性物质发生反应,它是否可以与还原性的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呢?如氢气?

[板书]2.与H2的反应——(学生参看课本,教师讲述)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现象:安静的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瓶口有白雾产生。H2+Cl2==2HCl 以上实验都表明实验表明:氯气在反应中易得电子,表现了很强的氧化性。

[设疑]以上实验都是氯气与单质之间的反应,氯气性质活泼,是否可以与化合物发生反应呢?生活中最常见的化合物是水,氯气是否会与水反应呢? [板书]3.与水的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1.将一试管氯气倒扣在水槽中,轻轻震荡,观察氯气颜色变化、试管内水面的变化。实验2.将氯水加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石蕊颜色的变化,震荡,片刻后继续观察石蕊颜色的变化。

实验3.将干燥的红色布条、湿润的红色布条分别放入两个集气瓶中。在集气瓶中通入氯气,观察布条颜色的变化。

实验4.向氯水中先加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HNO3观察现象。(分组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实验现象]

实验1.液面上升,氯气颜色变浅——氯气溶解或与水反应。实验2.石蕊试液先变红,后颜色变浅——氯水有酸性(有H+),有漂白性。

实验3.干燥布条不退色,湿润布条褪色——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新物质,该物质有漂白性。

实验4.加入AgN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HNO3沉淀不溶解——沉淀为AgCl,氯水中有Cl-。

[实验结论]Cl2 + H2O = HCl + HClO

次氯酸

次氯酸(HClO)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2HClO == 2HCl + O2↑

[设疑]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两种酸,那么如果溶液中再加碱,是否能够继续反应呢? 4.与碱的反应——NaOH、Ca(OH)2

氯气与NaOH反应: Cl2 + H2O = HCl + HClO HCl + NaOH = NaCl + H2O HClO + NaOH = NaClO + H2O 总反应

Cl2 + 2NaOH =NaCl + NaClO + H2O 氯气与Ca(OH)2反应:

2Cl2 + 2Ca(OH)2 =CaCl2+ Ca(ClO)2 + 2H2O 漂白粉成分:CaCl2 + Ca(ClO)2 [成果总结]

1、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有毒,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加压、降温后可转变为液氯或固体。

2、化学性质:

①与金属反应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②与H2反应

③与水反应——氯气没有漂白性,HClO具有漂白性、弱酸性、不稳定、强氧化性

④与碱反应——制备漂白粉、漂白液 [学以致用]练习

一、假如发生氯气泄露,判断下列处理方法是否合理:

1、迅速拨打119通知有关单位;

2、顺风向或向地势低洼处转移;

3、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4、可适当服用一些还原性药物(维生素C);

5、尽快靠近泄漏源,将泄漏源搬走;

6、洒水或喷洒碱液;

7、向身边的人宣传氯气的性质,减少伤害。

二、家用自来水用来浇花或养鱼时,为什么要再要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才能用?

1、通常自来水是用氯气消毒的,水中有少量Cl2及HClO;

2、Cl2 和HClO都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不利于动植物生长;

3、Cl2挥发,HClO易分解。

[作业]

1、结合氯气的性质,请你与家人朋友交流你的体会和收获;

2、在作业本上总结本节课所学所有化学反应,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找出氧化剂、还原剂;

3、课本P87,习题1、3

《氯气的性质》教学案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