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卖木雕》教案
编辑:烟雨迷离 识别码:24-795729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14 00:55:0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卖木雕》教案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执教人:胡琴

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卖木雕的少年》。作者去非洲南部赞比亚旅游之前,她的朋友告诉她,一定要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并且要买一两件木雕工艺品,不然就虚有此行。那里的大瀑布和木雕工艺品真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和几幅画,让大家欣赏一下。教学过程:

一·研读课文1——4自然段,感受大瀑布的壮观和木雕的精美。

出示大瀑布视频和木雕工艺品

师提问:欣赏完图片,同学们,如果让你向你的朋友介绍大瀑布和木雕工艺品,你会用哪些四字词语呢?)

学生预设:名不虚传 大气磅礴 气势恢宏

汹涌澎湃

奔流不息

那看看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来描写的,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

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当作者看到这么精美的木雕工艺品时,她喜欢吗?轻声读课文5——9自然段,找出体现作者喜欢木雕的相关句子。

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这句话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

“捧”字好在哪里?能不能换成拿,提,端?为什么?)生:“捧”,更加体现出作者对象墩的喜爱。

我请个同学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爱不释手是什么意思? 学生:喜爱得舍不得放下。

你们在平时生活中出现过“爱不释手”的情况吗?你能用这个词语造个句子吗? 妹妹拿到芭比娃娃,爱不释手。

元旦,爸爸给我买了一本课外书,我爱不释手。姐姐的钢笔真是太漂亮了,我都有些爱不释手。

谁能读出“我”对木雕的喜爱之情?(指名2生读,学生齐读)

师:作者这么喜欢这件木雕,那她买了吗?(学生:没有)你怎么知道的呢?(生:通过作者和少年的谈话)那么这是一位怎样的少年呢? 老师告诉你们,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就要从他的一言一行来了解,请大家用波浪线画出5——9自然段中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好,找到了吗?看大家找的是不是跟我一样的: 出示句子: “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买一个吧.”

“夫人,您买一个吧。” 这两句话让你听出了什么?(学生预设:少年很想卖木雕

少年的态度非常地诚恳)

谁能把少年的诚恳读出来?(指名2生读 学生齐读)面对精美的木雕,态度诚恳的少年,作者怎么说的呢?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语无伦次是什么意思呢?(学生预设:说话没有次序)作者为什么会说话语无伦次呢?因为她内心非常(矛盾

遗憾)谁能读出作者语无伦次的态度? 面对作者的拒绝,少年没有再推销,而是问道:“您是中国人吧?” 猜测的语气应该怎么读,谁能带给大家听(指名2生读)

老师有个疑问:来赞比亚旅游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单单猜测我是中国人呢?(学生预设:说明他们以前就很了解中国人,对中国人非常地熟悉)

面对“我”的拒绝,少年和我一样有什么样的反应?(遗憾)他为什么遗憾呢? 学生大多数都说:作为小摊主,生意没成交,感到遗憾。师点拨:仅仅是这些吗?还有吗?同学们看看少年是在什么情况下流露出遗憾的神情的?为什么知道我是中国人之后流露出这样的神情呢?在课前,我让同学们搜集有关中非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的资料,大家有印象吗?看看老师找的是不是和你们一样的: 看完这些资料,你们就会明白。出使中国援建非洲的一些资料:

同学们,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也许少年的妈妈生病了,就是中国的医疗队治愈的;也许有了这条坦赞铁路,少年才能够乘坐火车出门拜师学艺,雕刻出这么多栩栩如生的工艺品;也许。。。(指名2生 想象表达)正因为我们中国人的无私援助感动着每一位非洲人,所以少年才会把中国人当成自己的朋友,朋友的遗憾也就是少年的遗憾.想朋友之所想,难怪在知道“我”是中国人后,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遗憾的神情。过渡:作者最后是带着遗憾离开非洲的吗?(不是)读中悟

自由读课文10-15自然段,回答问题:作者最终是带着什么心情离开非洲的?(学生预设:激动

兴奋 惊喜 感动)请你用直线画出令你感动的词语或句子,并说说你的体会。出示句子: ① 他听到谈话声,来到我们面前,原来是白天卖木雕的那个少年。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体会:“专门”是什么意思? 学生预设:“特意”

少年为了找到我,可能找了很多家宾馆,可能走了好远的路,可能等了好久,想到这这些,我很感动。)谁能把你的感动读出来吗?指名1生读 ②“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这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体会:从白天到晚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少年为了雕一个一模一样只有拳头大小的小象墩,他可能雕了一个又一个,可能不小心把手指也划破了,可能连晚饭也顾不上吃,生意也顾不上做,想到这些,我很感动)指名1生读 ② 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体会:少年全家的生活开支可能就靠卖木雕维持,可是他从知道我是中国人之后却转卖为送了不收“我”的钱,这到底是为什么呢?)③ 学生预设: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中国人曾帮助过非洲人民,为了表达他对中国人的感激之情。

师点拨:读到这里,同学们,你现在觉得这“沉甸甸”的还仅仅是小象墩吗? 学生预设:少年的感恩

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

总结:是的,这沉甸甸里有少年浓浓的情谊,这沉甸甸里有我深深的感动,这沉甸甸里有中非人民之间伟大的友情,而这一切都化成沉甸甸的两个字————朋友。复沓读:

当非洲人民遭受苦难的时候,中国人民热情地伸出了双手,因为——我们和非洲人民是朋友;

在作者需要帮助的时候,少年热情地伸出了双手,因为——我们是朋友;

愿我们能够永远珍惜彼此关爱的点点滴滴,因为-——我们和非洲人民永远是朋友。

课后小练笔:我要写几句话夸夸这位少年?

板书设计:

沉甸甸

“我”

木雕

少年

情谊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设计中,我课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阅读,如中非友好往来,中国援助非洲等相关历史资料,在上课时向大家介绍了中国援助非洲修建坦赞铁路的资料等,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我在教学时努力体现了以下教学理念,重视阅读,读中培养学生语感。在学习送木雕部分,以读代讲,读后谈体会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非洲少年的情感,同时创造性地进行拓展思维的表达训练,如:从“专门”一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最后安排一个师生复沓读,升华课文的主旨,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少年对中国人民的那份情谊。

不足之处就是在课堂上没有留出时间让同学们交流“小练笔”的内容,再者就是第十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是为了衬托人物的心灵美,这一点没有在讲课时提及,是个疏忽。

第二篇:卖木雕的少年(整理教案)

卖木雕的少年

教材分析:

《卖木雕的少年》是三年级下册的课文,课文叙述了“我”到非洲旅行时,看到了各式各样精美的木雕,爱不释手,但由于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带回国的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买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课文既有对木雕少年美好心灵的赞美,又通过卖木雕少年的行为从反映了中国人民对非洲的无私援助是多么深入人心,暗示了中非人民的纯真友谊。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1-9自然段,能正确书写“构、驮”等生字。学会读“驮着、犹豫、掏钱”等词语,重点读好“宾馆、诚恳、莫西奥图尼亚”这三个词。

2、欣赏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感受它的壮观,积累“名不虚传、游人如织” 4字词语。

3、抓住重点词语“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等词语来认识非洲木雕,感知非洲精美的木雕。

4、从“爱不释手”切入,重点理解“构思新奇”,体会作者对这件“象墩”木雕作品的喜爱,更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带不回这件作品时的遗憾。

教学准备:词卡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孩子们,知道非洲吗?说起非洲你会想到什么呢?非洲,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遥远而又神秘的地方。

2、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非洲去看看。瞧,那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非洲黑人,他们的皮肤黝黑发亮,男女老少都爱穿花衣服,个个能歌善舞。在美丽的非洲大草原上,健步如飞的非洲豹,威猛高大的狮子,悠然散步的象群,黑白相间的斑马,美丽温顺的梅花鹿,这里散发着非洲的原始魅力。在刚刚的短片欣赏中,我相信同学们对非洲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二、木雕引入 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词

1、知道木雕吗?在非洲,木雕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品,很多木雕的造型神秘怪异。到过非洲的人都会买一两件木雕带回家。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学习“卖”)

2、课文就在112页,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112页,我们认真的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为了做到正确,我给你们提两个建议。首先,看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实在有困难,可以举手示意请老师帮忙。第二点建议,遇到难读的句子比如打疙瘩的地方,你不要急着读下去,停下来,把那句话重复地多读几遍,读到完全通顺为止。这样,咱们就能做到正确了,读课文自己读,不要听别人读。

3、你看,这是课文中的词语,他们离开了课文,你还认识吗?

(1)掏钱 遗憾 标准 犹豫 宾馆 诚恳 驮着

(2)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爱不释手 语无伦次(3)莫西奥图尼亚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第一组词:重点正音“宾”“诚恳”,识记“驮”。第二组词:读词积累。

第三组词:指导读好外国地名。

三、走进瀑布 积累词语

1、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这是非洲有名的一条大瀑布,你能读正确这个句子吗? 出示:

在去非洲南部之前,一位朋友告诉我,一定要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还要买一两件木雕工艺品。

2、你看,这是我们中国。大瀑布就在非洲的南部,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出示图片)

3、你感觉怎么样呢?(雄伟、壮观„„)是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出示词卡,一起读一读。(贴词卡),如此壮观的瀑布吸引了无数的人来游览,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出示词卡 “游人如织”,分小组读。

4、我们好好地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四、认识木雕 欣赏非洲木雕

1、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景色十分壮观,名不虚传,游人如织,难怪我的朋友告诉我一定要游览这条大瀑布。朋友还告诉我,一定要买一两件木雕工艺品。这又是为什么呢?咱们就去看看非洲的木雕吧!

2、先自由地读读这段话(课件出示句子:在大瀑布的不远处,有不少出售木雕工艺品的摊点。木雕,是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想到朋友的叮嘱,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地挑选。),把句子读正确了。

3、读了这一段,关于非洲木雕,你了解了什么呢?(1)木雕,是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2)木雕 “琳琅满目” A、出示词卡,读一读

B,琳琅满目你理解吗?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3)木雕“各式各样“ A、出示词卡,读一读。

B、摊点里有各式各样的木雕,那我们来想象一下,都会有哪些式样呢?

4、你们想看看非洲木雕吗?(播放图片)你看,摊点里满眼看到的都是木雕,真是“琳琅满目”这些木雕,有的是表情生动的人物造型,有的是造型独特的动物雕像,还有许多怪异的面具,真是“各式各样”。

5、指名再读好这个句子,齐读。

6、接着引读——忽然,我们目光停留在几个坐凳上。生接读——“买一个吧”少年———读完第六段。

五、从“爱不释手“切入,感受象墩的精美

1、读到这儿,我们知道在这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木雕中,有一个木雕最让我爱不释手,(出示词卡:爱不释手)读一读词卡。

2、我们再来读读带有爱不释手的句子。出示句子: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2、爱不释手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呢?

爱不释手的释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1、解释,说明。

2、放开,放下。

3、把服刑的人释放。你认为这个词语中,哪种解释最恰当呢?

所以说,爱不释手的意思就是。

3、让我爱不释手的是什么呢?象墩为什么让我爱不释手?默读这段话,从句子中找出原因,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

出示句子: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4、重点研读:这个木雕构思新奇,大象雕的栩栩如生。(1)栩栩如生你怎么理解?读词卡。(2)那构思新奇又是什么意思呢?

(3)这象墩为什么说构思新奇呢?(新奇在哪儿?)

(4)如果这只是一个木雕大象,你觉得如何?那如果这只是一个凳子呢?现在咱们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做成一个工艺品,你又觉得如何呢?

5、(出示图片,配乐欣赏)同学们,在非洲,大象是人们的好朋友,它能帮助人们运送货物,游客在游览时,坐在象背上,欣赏非洲的美景,多么悠闲、多么惬意。在这个木雕中已经融入了那份独特的非洲风情。把这个象墩带回家,就等于是把非洲那古老而又浓郁的文化气息带回了家。

6、构思新奇的象墩真是艺术的精品啊,难怪我的目光会停留在象墩上,难怪我对这个象墩爱不释手呀。让我们有感情地再读读这段话。(指名读——齐读)

六、“遗憾”结课

1、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非洲的木雕,摊点里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黑人少年卖的象墩更让我(爱不释手),这象墩(构思新奇、栩栩如生),而我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感到遗憾,我真的带着遗憾回国了吗?是谁帮助我弥补了这个遗憾,这是个怎么样的少年呢,下节课,我们就要重点来研究这位少年了。

2、接下来的时间,我们抄一抄黑板上的四字词语,让我们把这些好词语积累下来。抄好的同学可以选择词语来说说话。

第三篇: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卖木雕的少年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积累成语。

3、揣摩课文的叙述顺序。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检查预习情况:

(一)检查读书,分段朗读课文。注意难句的指导。

(二)检查生字:

1、读生字,注意“琳”的读音。

2、生字组词,同学补充。相机指导课文中词的理解。

3、指导难字:

(1)难字:“恳”的上面最后一比是捺,“豫”和“撼”不要丢笔画。

(2)形近字:州()宾()构()

洲()浜()沟()

五、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3、全班交流。

理清课文的顺序: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是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7课《卖木雕的少年》。

二、整体感知课文: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什么内容叙述的?(买卖木雕)

回忆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的顺序,谁能说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三、细读课文,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自由读课文,卖木雕的少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善良 质朴 对中国人民很友好)

2、默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

默读要求卖木雕的少年表现

体会感受

神态

动作

语言

3、交流学习成果。

(1)从哪看出卖木雕的少年很善良 质朴 对中国人民很友好?

出示: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为什么少年要遗憾呢?

分角色朗读5-9自然段。体会少年的善良和对中国人民的友好。

(2)我雕了个小的,可以带上飞机。

(多么的善解人意,多么的善良)读出来

(3)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如果把这句话换成:“少年摆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要钱。’”你还有刚才的感受了吗?(引导学生体会“连连,两个不及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这些词句的含义)。

分角色朗读10-14自然段。

4、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学生可能 问少年为什么那么熟悉中国人,为什么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穿插中国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援助建设了坦赞铁路,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给非洲人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5、朗读全文,再次体会少年的质朴善良。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拓展练习:

1、运用词语。教师可以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词语,例如: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

2、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地方是否可以用其他词语来替换,调动学生运用平时的积累。

六、板书设计

27、卖木雕的少年

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 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放弃木雕

赠送木雕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尼、驮等11个生字,会写卖、售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教学准备:

1.请学生搜集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2.教师准备一段介绍非洲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及课文配乐录音。

3.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资料共享。

1.老师请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找到了吗?谁来给大家进行展示或介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

2.老师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请大家一同观赏。看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生观看录像后自由表达。

4.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学习。

a.小组长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带领小组成员认读生字,并想办法快速记住字形。

b.认读生词卡片,讨论词语意思。

c.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d.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4.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感悟。

1.自主阅读思考:

想想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

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反复读读,结合上下文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2.同桌交流,谈谈自己的探究结果,相互启发,一起再来深入探究。

3.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引导学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机指导朗读。

4.说说卖木雕的少年是怎样一个人。

第二课时

一、品读入情。

1.激情导入:同学们已被卖木雕的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那动人的情景。(播放配乐朗诵的课文录音)

2.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请大家畅谈自己的感受。

3.把你们深切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去吧!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全文也行,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读也行,与别人分角色读也可以。

4.朗读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二、学习发现。

1.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新发现。

4.每位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下面请大家大胆公布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启发学生从文章的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探究、发现。如课文里有许多四个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三、总结收获。

1.想一想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2.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四、读读写写。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快速认读。

2.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美观。

3.教师范写个别生字,如掏、辨、齿等。

4.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互评。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3

第一课时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能读通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第1-4自然段,体会瀑布的美和木雕的精致,并能感情朗读。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首先教师谈话导入:小朋友,你曾经到过什么地方旅游?引出到非洲南部游览一番。然后观看瀑布的图片,并交流看后的感想。借机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发生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那里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读题,提问。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课文,接着教师检查学生的读书的情况,读生字表、词语词语手册,然后让学生分自然段读一读课文,读完后留时间让学生评价。

三、熟读课文,了解大意

我以“非洲南部的什么景物吸引了众多游客去观光游览呢?”这一问题让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经过交流得出是瀑布和木雕吸引了游客。然后通过“瀑布、木雕又是怎么样的?”请小朋友用()标出来,并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四、精读描写瀑布、木雕的句子

①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品读这句话,理解“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感情朗读这句话。

然后是指名说木雕是怎样的,边出示:

②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品读这句话,理解“构思新奇”、“栩栩如生”,再出示投影图片,让学生观看。最后感情朗读这句话。

③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想到朋友的叮嘱,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地挑选。

让学生自己读读这句话,再理解“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并进行想象说话,然后进行感情朗读。

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欣赏了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美景和精美的木雕,卖木雕的少年和我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目标:

1、学习5-15自然段,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回顾导入

昨天我们以学习了《卖木雕的少年》这篇课文,不知道大家对课文的词语掌握的怎么样(出示词语),陈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

1、读读词语

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十分壮观 清晰可辨(大瀑布)

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木 雕)

仔细观赏 爱不释手 五官端正 语无伦次(人 物)

2、运用词语

请你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夸一夸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或那里的木雕。

(将文中词语内化成自己的语言练习表达,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训练组织语言的能力,让学生积累好的语言,促其语言的内化。)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4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情况,把朗读的句子读通顺。

3、朗读提示:

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3、全班交流:

理清课文的顺序: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四、学习生字

重点指导:

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驮字右边不要写成犬;构端辨堆模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辫推摸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各种形式朗读词语。

2、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

二、个性阅读,突出重点

1、学生分小组学习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⑴ 有感情地朗读。

⑵ 说说从哪里可看出少年的可爱?

2、全班交流。

3、想象:

找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想当时他是怎样想的?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把人物的对话语气读好。

四、夸夸那个黑人少年

五、学生积累运用四字词语

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并运用。

六、板书设计

卖木雕的少年

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 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放弃木雕

赠送木雕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5

新课改给比较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思维活跃了,口语交际能力、综合性学习能力都比过去增强了。语文教学重视朗读,重视理解、感悟。语文课堂出现了一派可喜的现象,但可喜的背后似乎又缺失了点什么。

有人说小学语文课是感性的,强调书声琅琅,情意浓浓。这不错,但不能以此忽视甚至排斥理性,排斥冷静思考。教学如歌,教学过程有时高亢激越有时低吟慢咏,是有节奏有起伏的。这次有幸聆听了十三节优质课,感受颇深。十三节优质课似乎让我找到了那点缺失的东西,让我感受到课堂上老师不仅仅只停留在朗读、理解和感悟上,不仅仅只沉浸于情感的激动之中,还让学生“跳出”课文来看课文,推敲词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领悟句式,理作者的思路等等,求得理性的规律性的认识。

如王和丹老师上的《卖木雕的少年》一课,王老师寻找思维情感的三个语言附着点“遗憾、沉甸甸、隆起”,始终抓住语言训练点,深入推敲,理解词语背后的深刻意思。如在教学“沉甸甸”时,老师问:沉甸甸就是──学生回答就是很沉,老师接着说,那该怎么读呢?

请学生读词,并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在朗读的基础上老师追问:拳头那么大的东西怎么就沉甸甸呢?学生一时不明白,老师不急,留有足够时间让学生思考,并鼓励:不要紧,这个问题有点难,我们再去读读课文……然后引导孩子从木雕小象墩的来之不易体会“沉甸甸”;从“暮色中专门等候”体会“沉甸甸”;从“不用钱”体会“沉甸甸”,在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点拨下,学生明白这沉甸甸的是中非两国人民的友谊。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6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在“我”的带领下,走进了神秘的非洲大地,还认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课文里藏着许多四字词语。(指名读:瞧,他读得多有节奏!)仔细看,这些词语中藏着许多秘密呢。(一组是描写商品,一组是描写人)

二、课文探究

1、快速浏览课文,找找课文中哪一段写了“我”和少年间的遗憾。(第9段:指名读,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齐读,让我们回到文字中,感受下少年的遗憾。

2、读着读着,我们除了感到遗憾,还有什么问题要问?

(1)生:“我”为什么遗憾?

齐读回答:“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遗憾。

(2)生:少年为什么遗憾?(板书:一丝遗憾)

带着这个问题,读第5——9段。

3、指名回答,生:我不能买。

早上我们了解到非洲人生活十分艰苦,这个小小的少年是靠卖木雕养家糊口。少年是多么希望我能买下这个木雕,他也能赚点钱。快速读这几段话,哪些句子能看出少年十分渴望“我”买,划一划。

4、交流:

(1)买一个吧!

你感受到了少年的心情!(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对着这位夫人说出我们的心情。(齐读)

(2)那少年走到——————诚恳地————:“夫人,您买一个吧!”

指名多人读:你想怎样读?你为什么要这样读?(突出“诚恳”“您”)

少年当时的心情怎样,从哪可以看出?(诚恳,您,夫人)

5、夫人不能买下木雕,少年的脸上有一丝遗憾。仅仅是因为这样吗?少年还会想到什么?

生:少年还会想到友谊。

少年已经看到“我”是中国人,从哪可以看出?

交流:“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到。

女生来猜测一下。(女生齐读)

当他猜到“我”是中国人时,他显得那样?(礼貌,尊敬,激动……)(提示:您)

多人读:激动地来读一读,礼貌地来读一读。

6、他为这个友爱的中国人不能带走这个木雕而感到?(一丝遗憾)

我也为这个不能带走这个精美的工艺品感到遗憾。

(出示“精美的工艺品”描写的句子:说是坐凳,……)(第4段)

指名读。这个坐登哪里吸引你?

我们看不到,却能想象出它雕得?(栩栩如生)

7、为此,我感到遗憾。少年在遗憾,我也在遗憾。让我们回到这里,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可是最后,我们不再遗憾了。(板:不再遗憾)这是为什么呢?

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的10——15段,找找原因。

(1)交流:我拿到了这个木雕,为此我们不再遗憾了。这个卖木雕的少年已经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请大家再回到课文10—15段中,用笔划出,少年哪里打动了你?

生:专门在这里等候。

我们才见过一次面,他却专门在这里等我,为的是什么?(友情)少年心中已经把中国人当作朋友了!

(2)生:“不,不要钱!……”(指名读)

少年不要钱,难道他不需要钱吗?(生:他需要,很需要!他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所以他不要钱。)是啊,在少年的心里,生齐: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三、课外延伸

1、木雕已经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拳头这么小。

试想下,“我”离开少年后,少年在做什么?

(生:坐在那里专心地雕刻;打听我住的地方;收起摊子,回去雕刻。)

当少年看着这个中国人不能买下这个木雕的时候,他做了什么?就是你们刚刚说的,拿起老师发给你们的纸,把它写下来。

出示:呀!这位中国夫人不能买下象墩。看着她渐渐地远去,非洲少年……

展示交流‘

2、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少年,他有一颗怎样的心?(多人说。板:美好心灵)

3、虽然非洲与我们中国远隔几千里,却有着深厚的友情。(图片)

周总理访问非洲;中国派出医疗队;坦赞铁路(数据)

看着这一组鲜红的数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友情是可以跨越国界的……)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友情的种子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音乐:友谊天长地久)

此时此刻,如果要立块碑,纪念非洲和中国的友情,你想在上面写些什么?(友谊万岁!友谊没有国界!友谊没有终点!)

我们为送出这份珍贵的友谊而不再遗憾!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7

本节课,教学目标合理,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参与广泛、积极,有较好的达成度。

一、感悟积累,综合训练

学习语言是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也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本质区别。本课其实就是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不是别人讲给我们的,不是从电视中的图像声音中获得的,而是以一个个的文字、词语、句子描述的,少年的美好品质是蕴涵在丰富的语言文字中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语言,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中,我重点抓了“栩栩如生”、“琳琅满目”、“爱不释手”等词语,学生能够了解词语本身的意思,但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又是什么意思呢?我让学生通过抓“遗憾”,结合上下文、前后词语,反复朗读感受,并通过多媒体出示木雕图片,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加以运用,真正地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乃至在全篇中的作用。学生感悟了语言,更重要的是还逐步体会到如何正确的运用语言。这样做,不仅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本文语言朴实但蕴含深意。因此我注意引导学生对相同的语言文字进行反复揣摩、咀嚼,在比较中领悟其中丰富的内涵,感受到故事发生时的情景,体会少年的美好心灵。如:在引导学生感受“我”和“少年”的遗憾心情,两个人物都感到“遗憾”,但这绝不仅仅是相同的心情。透过这一对相同的词语,能感受到两个人物不同的心理,“我”的放弃木雕的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少年”的不能卖掉木雕、不能让“我”这个中国朋友如愿以偿的惋惜与失望。相同的词语,学生通过比较,深入人物去体会,嚼出了不同的滋味儿。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巨大表现力和生命力,还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情感熏陶。

二、重视朗读,培养语感

培养语感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本文的人物语言描写很多,这些语言不仅丰富,更重要是在这些语言描写中蕴含了少年的美好品质。因此在教学中,每个教学过程都体现了“以读促问,以问导读,以读导悟,以悟促读”的教学策略。在读的训练中,我不仅充分让学生朗读,还让学生转换角色去读,切身体会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读出语感,也是我在这节课上所要追求的。在学完送木雕部分,配乐、分角色朗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中感受到了非洲少年的朴实、善良,感受到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三、补充资料,深刻理解

课文讲的是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旨在让学生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关爱教育的极好教材,但由于文中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涉及的文字材料较多,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困难。在本课设计中,课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阅读,如中非友好往来、中国援助非洲等相关历史资料,以此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使资料与课文相呼应,相补充,相促进,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思想感情奠定基础。

四、渗透写法,掌握技能

在现在学生的习作中经常会出现“重点不突出,条理不清”等不足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学生缺少作文表达的技巧。小学生写的作文,一般是记事写人、写景状物等,写这类文章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写这类文章的方法。

《卖木雕的少年》是一篇典型的写人的文章,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到了卖木雕少年的品质,这样,学生潜移默化地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获取了写作的知识与技能。最后,我对写作方法进行了整理与归纳,便于学生记忆。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8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2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四字词语。

3、通过人物的言行感受卖木雕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4、能够用几句话夸夸黑人少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1、你们知道非洲吗?说说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2、了解大瀑布

图片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并读好这个词语。

3、展示非洲的木雕工艺品

非洲的木雕工艺品非常有名。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有关非洲木雕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懂的词语做出记号。小组同学互相解决。

2、认字,读词语。

三、重点书写:售、掏、辨、卖。

四、学生质疑,根据学生问题解决部分词语的意思,同时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名不虚传、清晰可辨、游人如织、出售、掏钱

二、精读课文

1、抓重点词句,体会“我”对木雕象墩的喜爱。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那里景色(壮观),游人(如织)。那里的木雕工艺品(琳琅满目),(各式各样)。那些象墩(构思新奇),大象雕的(栩栩如生)。

2、请快速默读全文,用横线画出我喜爱木雕象墩的句子,并讲讲理由。

3、交流:

“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我的喜爱,并进行品读。

(“捧”字上的发挥。象墩很重,课文里说沉甸甸的,我很喜爱它,就进距离观赏它,像捧着宝贝一样小心呵护着它。“仔细”我是那么认真的看着,我在观察我的心爱的事物才会这么仔细的。我仔细观赏的观赏也可以看出来的。观赏是观看又欣赏。对于艺术品才会用观赏一词。在我的眼里,这个木雕象墩已经不再是普通的工艺品,它是我仔细挑选后目光定格的焦点,是我最喜爱的东西。爱不释手,看图是什么意思?释做什么解释呢?)

(2)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这时候会想些什么呢?想象说话。

“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从太好了,高兴,喊,就要这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我喜爱。

3、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我遗憾的是什么呢?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黑人少年的美好心灵

木雕象墩的确使人爱不释手,使“我”心动。但是黑人少年的言行更让人感动。

自由读课文的第5到15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交流:

预案A

少年摆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1)这里的“我们”意思一样吗?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中国和非洲有过怎样的深厚友谊呢?提供背景资料。

○“暮色中,我忽然发现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

黑人少年坐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心想:为了(),我一定要在这里等到那位中国游客。

预案B

“暮色中,我忽然发现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

黑人少年坐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心想:为了(),我一定要在这里等到那位中国游客。带着这个问题读上下文,解决问题。

○联系上文,学习“遗憾句子。”

○联系下文,学习最后几句。

少年摆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1)这里的“我们”意思一样吗?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中国和非洲有过怎样的深厚友谊呢?提供背景资料。

4、小结。

黑人少年哪里是在卖木雕,分明是把木雕送给了这位中国游客。而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是来实践自己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实践“我们是朋友”的诺言。

5、让我们带着崇敬之情再来读读课文吧。师生分角色朗读10到15段。

创境写话。

我手里捧着拳头大小的木雕小象墩,同行的伙伴都向黑人少年投去了赞赏的目光。为首的我们的带队领导林武同志。他兴奋的说:“()。”接着林武同志的发言,我不无感慨地说:“()。”一行人中有一个和黑人少年一般大小的男孩,他从队伍后面挤上来说:“()。”我们的谈话被树林边出售凉茶的本地居民——一个同样黝黑皮肤的中年男士听到了。他也凑上来说:“()。”

教学反思:

在特级教师的评比中,正好选中的就是这篇课文,而且我们都可以享受一场“特级”盛宴,“准特级”们都上了这一课,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我校的晓蓉老师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吴老师的课堂轻松的氛围,吴老师很亲切,但同样很亲切的人很多,但吴老师的功力让我想起了维果茨基所描述的一位老教师,从他的嘴里说出的一句简单的:孩子们好!都具有无穷的魔力。吴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整体、个体的调控也很到位,对孩子在课堂上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能够及时地进行反馈,这就是我们所进行的关注差异、符合差异的教学啊。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卖木雕的少年,卖木雕的少年-教案,卖木雕的少年 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9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并正确运用四字词语。

3、情感目标: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课前准备:搜集非洲有代表性的图片(植物,动物,人种等),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以及非洲的木雕图片,并制作成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张老师带大家一起走入神秘的非洲。首先让我们来欣赏几组图片,用心地感受一下非洲这个地方。(课件播放非洲的猴面包树,大象,舞蹈图片)。

二、揭示课题

1、师:刚才看了这么多的图片,相信同学们对非洲在感官上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吴晴一起走进非洲,去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出示课题)

2、齐读课题,“卖”的反义词是:买,区分“卖”和“买”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的质疑都很有针对性,课文中就有很多有关少年的信息。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找有关描写少年的语句。

2、指名交流,(少年的外貌,语言,行为等)师引导:他是哪里人(非洲)能说具体一点吗(非洲南部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边)指导读好瀑布的名字。

四、感受瀑布和木雕之美

1、师:想去欣赏一下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吗?(播放瀑布图片)

2、师:此时,你的脑子里蹦出了哪些词语(壮观,雄伟等)课文是怎样来描绘它的呢?指名说,(出示第2段)指导朗读,读好四字词语,指名读,齐读。

3、师: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四字词语,张老师把它们都找出来了。

出示: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爱不释手(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4、师:从这些出示的词语中可以看出“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是写——瀑布的,而这些词语都是写——木雕的。课文哪几段具体介绍了非洲的木雕(第3,4段)

咱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非洲的木雕吧!(课件播放木雕的图片)你用哪些美好的词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木雕(精美,栩栩如生等)

5、(出示第3,4段)师:这么精美的木雕,我们一起再去回味一下。(齐读)这么栩栩如生的象墩,难怪我拿在手里——爱不释手。

6、师:刚才我们学了那么多的四字词语,我们不但要记住,而且要会正确运用。

出示:

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那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其中象墩(构思新颖),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爱不释手)。

指名说——齐说。

过渡:精美的木雕激发了“我”强大的购买欲望,但是“我”为什么又放弃了呢?

五、研读感悟少年的形象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5—9自然段。

(1)看看“我”为什么最终放弃买木雕。“我”的情绪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

(2)刚才是对“我”的描写,那课文中又是怎么描写这个卖木雕的少年的呢?他都说了些什么?面对我的遗憾他又会想些什么呢?找出来读一读。

2、指名交流,随机出示指导朗读。

通过“我”与少年的一席对话,你觉得这个卖木雕的少年是个怎样的人呢?

3、是啊,为什么少年会如此地尊重中国人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中国人曾经帮助过非洲,非洲人民深深地记在心里,就连十五,六岁的少年也知道中国人是他们的朋友。那面对这么精致的木雕,我最终买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认读词语,简要回顾课文内容。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因为种种原因我和这个卖木雕的少年都有了些许遗憾,那最后“我”会是带着遗憾回国的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深入学习,揣摩人物内心

1、朗读第十至十五自然段,体会发生了什么微妙的变化。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象墩?你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师:只有拳头大小的象墩拿在手里却是——沉甸甸。这一词已经是第二次出现了,还在哪里出现过,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自从少年白天和我见过面之后,他可能在干什么(找木雕,做木雕)所以这个象墩代表的是少年的心意,少年的情谊,怪不得我拿在手里是沉甸甸的。

3、少年的这些举动,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内心世界?

(展现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的情谊,从而也看出了他的淳朴与善良。)

三、总结全文,情感延伸

1、师:我回国后,肯定会把这个非洲少年介绍给朋友认识,你会怎么介绍?可以介绍他的外貌,他的木雕,他送木雕给我这件事。(指名交流)

板书: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2、师总结:我们都有共同一个家,那就是地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世界——充满爱,希望世界——和平。

四、指导书写。

板书: 27 卖木雕的少年

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

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

国际友谊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10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书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积累四字词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由读感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11课《卖木雕的少年》,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1、昨天布置大家预习课文,现在找同学来接读一下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订正读书情况 交流: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2、老师还想考考你,看谁预习课文动脑了:去非洲之前,朋友叮嘱我什么?

(一是去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二是买一两件木雕)

3、朋友为什么这样叮嘱作者?浏览第2---4自然段,用线划出描写瀑布和木雕的四字词

4、谁先来交流一下写瀑布的四字词(交流板书:名不虚传、游人如织)谁能说说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

老师这里有几个数字你来听听: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高120余米,宽1800米,“莫西奥图尼亚”意思是“雷霆翻滚的云雾”,它是非洲的一大景观。

5、谁再来交流一下描写木雕的四字词有哪些?(交流板书:琳琅满目、栩栩如生。说词义)

木雕有什么样的?看图来说说,(有大象木雕、有黑人木雕)还可能有什么样的?

木雕形式多样,是非洲的一大艺术品

6、假如你的面前有这么多栩栩如生的木雕,你会想些什么?(真美呀!我真想多买几个)

7、用喜欢的语气齐读第四段

三、1、作者看中了这个栩栩如生的象墩子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爱不释手)读读这句话,看看“爱不释手”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义),你什么时候能“爱不释手”?

2、卖木雕的少年见来了客人,他是怎样招呼客人的?朗读5---9段,画出卖木雕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交流一:“买一个吧”少年说这句话时,心里会想什么?说明什么?(热情、很会做买卖)板书:热情 假如你是卖木雕的少年,你怎样热情地招呼自己的客人?抽读

交流二:“夫人,您买一个吧!”少年是在什么情况下这样说的?(少年看到“我”犹豫了)“我”为什么犹豫了?(因为行李超重了,不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在这种情况下,少年诚恳地对作者说:“夫人,您买一个吧。”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说明什么?(诚恳)面对少年的真诚,我是如何表现的?(语无伦次)解释词义

分角色读读这两句话

交流三:“您是中国人吧?”少年为什么这么说?(根据语言,服饰来猜的),他猜对了吗?从哪看出来的?(我点了点头),说明什么?(板书:聪明)怎样读出猜测的语气?

4、我放弃了买木雕,让我和少年都感到什么?(遗憾)我遗憾什么?少年遗憾什么?

四、过渡语:作者真的带着遗憾离开非洲了吗?从哪看出来?

1、交流:“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来干什么了?(送木雕)什么时候?(晚饭后)你猜想一下从白天到傍晚这段时间,少年可能去干了什么事情?(去准备小象墩—来宾馆找我—送象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10段。从“专门”一词可以看出什么?我和少年是偶然相遇的吗?这说明了什么?(善良,不想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

2、当我看到这个一模一样的小象墩时,心情怎样?怎样把这句话读出来?

3、少年是怎么说的?齐读他为什么不要钱?(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支援非洲国家,修建了坦赞铁路,当时中国为非洲提供无息贷款,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派技术人员近5万人次,其中有64人为修建铁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自此,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的援助使中非人民友谊长存。)

4、听了少年的话,我---------感动极了,也不由得说出了--------------读(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这里的两个“我们”是指谁?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少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友好)

下面我们分角色来朗读10到15自然段,要注意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男同学扮演少年,女同学来扮演作者,解说部分老师来读

五、是啊,课文读到这里,我也被这位热情、诚恳、聪明、善良、友好的非洲少年所深深地感动了。此时,你想对少年说什么?(谢谢 中非人民友谊地久天长)

六、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读读黑板上的词语,来个小测验,怎么样?

1、齐读四字词

2、填空

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

这些词语希望同学们能学有所用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相关文章:

1.《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2.精选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3.卖木雕的少年教学教案

4.《卖木雕的少年》教案精选

5.《卖木雕的少年》教学教案设计

6.《卖木雕的少年》原文

7.《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

8.《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及反思

9.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

第四篇:卖木雕的少年 教案

《卖木雕的少年》的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所带出的词语或其它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4、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积累一些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地运用。难点: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教学过程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去过哪里呢?

2、今天,老师就作为你们的导游,带你们去欣赏异国风光,你愿意吗?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

3、欣赏完了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4、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走进非洲的一位少年,我们一起来学习《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并指导学生“卖”字的书写,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从课文的题目中,我们知道课文讲的是谁?(少年)这位少年是做什么的?(卖木雕的)

2、同学们,课文中有一个字的意思和“卖”的意思是相同的,快点找一找,看谁找的又快又准。生找出“售”字,师强调写法:右边是4横,而且长短不一致。

4、同学们,课文中还有好多词语,你们都会读吗?有没有信心来挑战一下。

(1)出示词语: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十分壮观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呢?(大瀑布)课文中提到一个瀑布,它的名字非常难度,你能把它读正确吗?师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找两位学生读。现在让我们来欣赏这美丽壮观的瀑布吧!欣赏图片,同时,师引导: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我们不由得想起李白的一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呀!(学生填空)出示第二自然段,你试着读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吧!(齐读)

(2)出示词语: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琳琅满目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的(木雕)的。欣赏图片。这么栩栩如生的木雕,如果放到你的手中,你舍得放下吗?这种喜欢的不能放下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就是“爱不释手”,出示词语。你能用它来说一个句子吗?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1)现在请同学们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课文围绕木雕写了哪些事?用简洁的话来概括。(2)谁起来说一说课文围绕木雕写了哪些事?谁还能用更简单的文字来概括一下?(介绍木雕,师出示)

(3)课文在第几自然段体现了介绍木雕这一部分?把这两个字写在第一段的开头吧。

(4)谁还能像这位同学一样用简洁的几个字来说一说课文还讲了哪些事?它们分别在在哪里体现出来了?

挑选 放弃 赠送 生回答,师板书。(5)我们刚才用的这种方法就是用“小标题”(板书)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做可以让我们对课文的内容一目了然。

2、既然我选择了放弃买木雕,为什么这位黑人少年还要送我木雕呢?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个问题轻声读课文5—15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少年言行和神情的句子,出示要求,并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3、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次对话。出示片段

(1)同学们注意了没有,屏幕上有个词语特别标记了,它是(诚恳)。那么“诚恳”是什么意思呢?(真诚)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语音语调,读出语气。(2)分角色朗读对话,注意语音语调。

(3)想一想,当我放弃买木雕时少年的心情是怎样?我的心情又是怎样?

4、对啊!少年在遗憾,而“我”也在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正当这时,我在暮色中发现一位少年正坐在隆起的岩石上,好像在等我,那他在等我做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聚焦第二次对话。出示片段。

(1)从读中我们知道了这个黑人少年送给我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木雕?(引出11段)

(2)出示句子:

a 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B 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自由的读这两句话,体会一下沉甸甸的含义,它们的含义一样吗?

第一个沉甸甸指的是:重量确实重;第二个沉甸甸指的是:少年的情意重。

5、你知道为什么这位少年这么喜欢中国人吗?来看屏幕,拓展阅读:中国援建坦赞铁路。学生自由读。

就是因为中国人曾帮非洲人民修铁路,所以少年为了表示感激做了一个小木雕送给中国人。正是在这样沉甸甸的情谊中,所以才有了课文中这样的一幕幕:

因为我们是朋友,所以-----------(出示课件)因为我们是朋友,所以-----------(出示课件)因为我们是朋友,所以-----------(出示课件)因为我们是朋友,所以-----------(出示课件)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出示课件)这位少年特意送给我一个小象墩,也证明了----非洲人民是我们的朋友!(出示课件)。对啊,这份国际友情是多么得难能可贵啊!

5、此时此刻,你肯定有许多话想对少年说,让我们用文字来表达对少年的心声吧。

(1)学生自由写(2)展示并点评 好了,同学们,你们对你们的导游满意吗? 最后,老师留给你们1个作业:做本课练习册。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板书设计 27卖木雕的少年 售 小标题 介绍 挑选 放弃 赠送

第五篇: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27、卖木雕的少年

禾埠小学郭雪琴

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反复明读课文,再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解决。难点:抓住对人物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突破方法:通过读课文,抓住文中对卖木雕的少年的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他对中国人民的感情。教法与学法

教法:导析、探究法。

学法:自主、合作、交流法。教学准备

生词卡片,自制课件。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地图,了解中国、亚洲、非洲。

2.导语:在美丽的非洲,不仅风光迷人,而且物产丰富。非洲人民勤劳、善良、智慧、卓越,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非洲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发生在非洲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美丽动人的故事。(板书:卖木雕的少年)3.学生读题,围绕课题质疑。教学意图

通过对课题质疑,培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清扫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指导书写。

“辨”中间部分为“リ”,左中右结构;“齿”的上面是“止”,上下结构;“售”字的右上部有四横,不要写成三横。2.出示词语卡片。

游览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观赏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五官端正栩栩如生流露 3.交流对词语的理解。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在交流中自学生字、生词。

三、初步感知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明读课文,标好自然段。

2.在刚才的读书中,文中的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印象?(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悟回答,可以是道理,也可以是好词佳句)3.小组竞读。

(可以部分读,也可以分自然段读,也可以全文读)4.教师评价朗读情况。5.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评价读得怎么样。

讨论:从朋友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朋友介绍的非洲木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6.师小结。后来,“我”与木雕、与卖木雕的少年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吧!教学意图

训练学生的初步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在感中悟,让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断提高。

四、课堂小结

学生对自己在这节课中的收获进行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图,让学生领悟瀑布的美。在这美丽的大瀑布旁,发生了一件多么感人的事啊!教学意图

用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感悟少年的“遗憾”

1.学生自由读第2~9自然段,勾西出文中描写少年言行的语句,体会少年的内心活动。(1)学生边自学课文,边做笔记。(2)学生参与小组讨论、交流。(3)全班汇报、补充。课件出示: ① 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②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③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④ 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师生共同探究:那少年为什么“遗憾”?(着重引导体会“我”对木雕的喜爱,而又不能 买的心情)少年这时可能会怎样想?(这个中国朋友这样喜欢“我们”的木雕,而又不能带回去,“我”一定要想办法,不让她带着遗憾离开)2.多么善解人意的少年啊!让我们再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吧!教学意图

抓住少年的语言、行动,角色互换,由表及里地感受少年的内心活动,加深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进一步促进了文本语言的内化。

三、感受少年的真诚

1.学生感情朗读第10~15自然段。

2.思考:少年为什么要专门送“我”木雕?课件出示: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我国同非洲人民友好交往的有关资料。(2)学生齐读少年的话。(3)师小结。

多么善良的非洲少年啊!他因为“我”是中国人,因为“我”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木雕而特意跑来送“我”木雕小象墩。他送给“我”的仅仅是一个小木雕吗?不是的,是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真挚的心啊!教学意图

引导学生融进课文,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产生震撼心灵的阅读感受。

四、拓展延伸

1.课外,把这个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2.用自己的话来夸夸这个非洲少年吧!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把你的收获小结一下。

《卖木雕》教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