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课程目标: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 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 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 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分目标 1.科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及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 作比较,了解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2)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运用感官和适当的工具,搜集、整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认识到使用工 具比感官更重要。
(6)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 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7)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 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2.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小学生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 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 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 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 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教师备课
第二周:空气的性质
(一)空气的性质
(二)第三周:热空气和冷空气
(一)热空气和冷空气
(二)第四周:空气里有什么
(一)空气里有什么
(二)第五周: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单元评价 第六周:机动
第七周:冷热和温度
(一)冷热与温度
(二)第八周:热的传递
加热和冷却
(一)第九周:加热和冷却
(二)吸热和散热
(一)第十周:吸热和散热
(二)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一)第11周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二)单元评价 第12周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
第13周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不同的声音 第14周 :我们吃什么
怎样搭配食物
第15周 :食物的消化
我们的食物安全吗 第16周 :排序
分类
第17周 :考试
(一)考试
(二)第19周第20周第21周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标准
(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来收集证据。
(2)能用文字、图表等方式呈现收集到的证据。
(3)能对证据进行比较、归纳、概括等加工,并作出合理解释。
科学知识的具体内容标准
(1)能用一定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气,知道 氧气对生命的意义。
(3)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等性质,了解人类对空 气这些性质的应用。
(4)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第18周 :讲评
(一)讲评
(二)(5)知道因地球的形状,空气冷热不匀时形成风的主要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标准
(1)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2)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3)愿意合作与交流。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用多种方法认识水、固体和液体之后,继续指导学生用 多种方法认识不可直接感知的空气,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观察、实验、比较、推理、分析等方法探究事物的能力。课题:
1、空气的性质 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
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方法来收集证据。科学知识:
1、能用一定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了解人类对此性质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学习用观察、实验、比较、概括等多种方法认识不易直接感知的空气。2. 能根据压“气垫”的感觉和观察,作出假设,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3.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科学知识
1.用实验并借助想象、联想,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2.继续学习借助其他物体觉察空气的认识方法。科学知识
1.知道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上升的原理。2.知道地球表面空气的冷热不匀是形成自然风风的主要原因。3.了解人类对热空气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体会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能描述冷空气往下沉,热空气往上升;冷热空气对流形成风。
能将风的 形成与冷热空气的对流联系起来。借助其他物体继续认识空气。学习成果评价:
层次1:学生没有将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与热空气上升联系起来,不知道 冷热空气的对流会形成风。
层次2:学生直到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是与热空气上升有关,但不知道 热空气为什么上升;知道冷热空气对流会形成风。
层次3:学生直到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是与热空气上升有关,并知道空气 受热后会膨胀;知道地球表面的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主要原因。探究能力:学习借助其他物体觉察空气的认识方法。层次1:学生不能借助其他物体学习觉察空气认识的方法。层次2:学生能借助其他物体觉察空气,但借助的物体与方法单一。层次3:学生能借助其他物体觉察空气,运用的物体和方法多样。
教学材料:蜡烛、火柴、纸蛇、细木棍、大小相同的小纸袋两个、细线、蚊香、胶泥、水槽。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2、在平常的情况下,空气会向四面八方流动。可是当空气受热或受冷时又会 怎样流动呢?
3、把你们的假设写在课题的后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如果空气是流动的,我们就要研究空气是怎么流动的。
4、学生把自己假设的答案写在书上。
探索和调查 空气的流动(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① 空气也是分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我们先来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②我这里有个会“跳舞”的纸蛇,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 ③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 小组先实验再讨论,记录观察结果
④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有能说明什么呢? ⑤通过这2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2)研究冷空气的流动
①热空气是上升的,你猜想冷空气会是怎样流动的呢? ②生活中,你看到过冷空气的流动吗?打开冰箱冷藏室 ③冷空气是下沉的
(3)研究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①为什么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沉。
②演示纸袋不平衡的实验,学生观察在加热的空气的过程中,塑料袋有什么变 化,手握住袋顶有什么感觉? ③试着解释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学生讨论、自我总结冷热空气的性质。
3、热空气的用途
(1)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人发明了一些可以飞行的物体,你知道有什么吗?
(2)请学生介绍孔明灯和热气球的升空原理 “有谁知道有关孔明灯和热气球和知识吗?”(3)利用光盘介绍有关孔明灯和热气球的知识。
4、冷热空气的对流
(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看 到空气的对流呢?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2)演示P8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3)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4)你能说说冷热空气是怎么对流的?
认识热空气上升,继续学习借助其他物体观察空气的流动。认识冷空气下沉
认识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回顾和解释
1、通过对冷空气和热空气的研究,你有什么样的发现?你能解 释这些现象吗?
2、那么,在一个空间范围内冷热空气流动的情况是怎样呢?通过对实验的回 顾,让学生进一步加深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并对实验和生活中的现象作出合 理的解释。
课题:
3、空气中有什么 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
1、能对证据进行比较、归纳、概括等加工,并做出合理解释。科学知识:
1、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合作与交流。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学习用观察、实验、思考、阅读资料的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2.培养初步的化学实验技能。科学知识
1.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含氧气和二氧化碳。2.知道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 描述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 描述空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能通过实验观察、思考与联想来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学生没有认识到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知道空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层次2:学生知道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知道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 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层次3:学生知道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知道空气支持燃烧实际是 空气中的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联想到氧气和二 氧化碳的用途。
探究能力:运用多种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层次1:只能用单一的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层次2:能用多种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
层次3:能用多种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并联想到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教学材料:三只相同的蜡烛、大小不同的两只玻璃杯、火柴、固定在玻璃上的 蜡烛、去底塑料瓶、水槽、红色水、细铁丝、小苏打、醋、集气瓶、带乳胶管 的橡皮塞、呈梯状的铁条、蜡烛、烧杯、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
导入新课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空气有了一些认识,你知道空气的哪些性质?
2、除了我们通过实验了解到的空气的性质外,你还了解哪些有关空气的知识? 蜡烛熄灭的实验
1、出示书上第九页的实验,请学生预测,哪支蜡烛先熄灭,哪支燃烧的最持 久?并说出自己的依据。
2、师演示实验。“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3、学生根据观察,结合自己的假设进行解释。
4、燃烧是不是用去了杯子里的全部空气呢?
了解学生有关空气知识的认识 初步了解学生对空气组成的认识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话题。探索和调查 蜡烛燃烧的实验
1、学生根据装置思考、回答,蜡烛点燃后,拧上瓶盖,会有什么现象?
2、学生实验、观察记录
3、通过实验的现象,你有什么发现?
4、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5、根据观察的现象和小组的讨论在班级进行解释汇报。火柴熄灭的实验
1、通过刚才的实验,你知道了些什么?此时的瓶中你认为还有空气吗?为什么?
2、师提供实验装置(也可演示实验),讲明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
3、学生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
4、你们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你的依据是什么?
5、阅读有关空气组成的资料。认识二氧化碳
1、演示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2、观察制取的二氧化碳能,“有颜色,有气味吗?”
3、演示书上第12页的两个实验,你看见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4、通过以上两个实验你觉得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认识燃烧只用去了一部分 空气,引导学生发现,瓶内的红色水比水槽内的高,但只高出一点,没有占满瓶 内的空间,从而说明,燃烧只是用去一部分空气。认识瓶内剩下的空气不支持燃 烧,判定空气至少由两种气体组成。结合实验、阅读资料,认识空气的成分。初步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知道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注意先引导学生观察的石灰水是澄清的为后面的实验做好对比)
回顾和解释
1、通过前面的实验,你对空气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依据是什么?
2、对二氧化碳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3、利用二氧化碳的性质,我们可以做哪些事呢?
课题:
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来收集证据。科学知识:
1、知道氧气对于生命的意义。
2、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滥用科技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学习用简易的方法考察当地空气污染的情况。科学知识
1.了解空气污染的含义、原因、危害,及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2.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自己赖以生存的空气环境,并能提出保护空气的建议。2.认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会造成空气污染。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 描述空气对生命的意义。
? 描述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 将人类的生产、生活与空气污染联系起来。? 能用简易的方法调查,了解当地空气污染的情况。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学生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不知道空气污染的含义、原因、危害及 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
层次2:学生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知道空气污染的含义、原因、危害 及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
层次3:学生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知道空气污染的含义、原因、危害及防 止空气污染的方法,并能提出保护空气的建议。探究能力:用简易的方法考察空气污染的情况。层次1:学生不能用简易的方法考察空气污染的情况。层次2:学生能用简易的方法考察空气污染的情况。
层次3:学生能用简易的方法考察空气污染的情况,并能设计实验验证空气 污染的危害。
教学材料: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导入新课
1、谈话:空气对我们来说重不重要? 学生讨论之后回答
2、哪些地方体现出空气对我们很重要呢?
3、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大家用手把鼻子捏起来,把嘴闭上。(持续十几秒中左右。)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刚才有什么样的感受
4、大家有什么感觉啊?
5、这说明什么啊? 从中感受到空气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空气的 关注。探索和调查 了解自然界中的生命和空气的关系
1、大家看看书上第十二页的第一副图,这就是我们刚才所做的那个试验,通 过刚才的试验我们已经得到了一个什么结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空气)讨论回答这个问题
2、第二副图呢?又说明了什么?
3、第三副图是什么人啊?她在地球上吗?她为什么要被设一个氧气瓶呢?
4、同学们说说看,身边还有哪些这样的例子。借助教学光盘补充例子。
5、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6、那我们的空气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如果有一天没有了可以 利用的空气,那我们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了解我们周围的空气状况
1、虽然空气对我们来说是这样的重要,可是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书上第十三页。讨论回答这个问题。
2、看了书上的这副图,你有什么感受?
3、你在身边有没有见到过空气受污染的情况?
4、在以前的生活中你自己有没有做过什么污染空气的事情呢?
5、你在日长生活中有没有使用一些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工具?这些工具能否 改造,使他们不再污染空气呢?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呢?
1、看看书上第十四页的六副图,然后讨论,他们分别为净化空气做了什么 事情?
2、在这方面你可以有哪些地方向她学习的?
3、说说现在人们已经为精华空气做了哪些事情?
4、还有哪些不足,可以继续改进的地方?
5、我们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能为净化空气做哪些事情?
调查了解当地采取了哪些措施防治空气的污染,并向有关部门提出你的建议
1、我们知道身边有不少污染空气的事,可也有不少的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可能有一些地方呢还没有做到位的,我们要从小为家乡出力,所以老师打算提 议组织一个防治空气污染小队,为空气污染的防治工作出一份自己的力。
2、感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就到课代表那去报名
认识空气对生命的意义,引出空气污染的话题。
引导学生总结出:这说明空气不但对我们的生命很重要,而且对动植物的生命 也很重要。认识空气的污染与危害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会造成空气污染。交流调查当地空气污染的情况,了解应该防治空气的污染。回顾和解释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搜集数据发现热水变凉的规律。.会用多种方法证明热的传递方向。
.能够设计实验说明热水在冷水中是怎样“跑的。
.能够通过实际的测量了解沙和水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一样。.能够自己设计实验研究不同颜色的物体的吸热和散热的性能。.能够运用各种手段研究物体受热以后的变化。
.能够通过模拟云、雨、雾、霜的形成实验了解水在日然界中的各种变化。.能够通过讨论总结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知识与技能:
.知道热水温度下降是有一定规律的。
.知道热的传递是有一定规律的,是不可逆的总是从高温处传向低温处。.知道热传递的三种形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能够想像物体的传 热过程。
.知道不同颜色的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会设计实验证明热水在冷水中的流动过程。.会设计实验证明物体的颜色和吸热的关系。
.知道物体受热以后会发生许多变化,有体积的变化。育质地的变化,也有形态的变化等。
.知道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运用。
.能够认识
三、雾、雨、雪、霜、冰等自然界中常见的水的形态。
.会做云、雾、雨、霜形成的模拟实验。
.知道水有三态变化,也知道水在大自然中是怎样循环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数据对结论的重要性。
.愿意欣赏自然界美丽的水体。
.意识到想像需要证据来证明,体会到证据的重要地
.体会到身边的许多现象中蕴含着科学。
.意识到自然界总是不断地变化的。课题:
1、冷热与温度 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4.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能对搜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 表等方式来呈现。
5.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2.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是温度。
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 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 收集数据并描述热水变凉时温度下降的规律。? 描述什么是温度。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知道什么是温度,温度计的作用,不知道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 是有规律的。
层次2:。知道什么是温度,温度计的作用,知道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 是有规律的。
探究能力:测量水温的方法和收集数分析数据的能力。
层次1:不会测量水温的方法,不会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 规律。
层次2:会测量水温的方法,不会收集数据、不能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 降规律。
层次3:会测量水温的方法,会收集数据但不能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 规律。
层次4:会测量水温的方法,会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教学材料:三个杯子、冷、温、热三种温度的水、温度计、三杯不同温度的水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导入新课
1、老师这里有一杯开水,你们看热气腾腾的,很难靠近嘴,可是为什么过了一 会之后就不在冒热气了,而且可以从容的喝了?
激疑,使学生产生思考。探索和调查 试水温
1、学生分组实验。
2、请你说说实验时的感受。
3、你能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解释吗?
4、光凭自己的感觉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吗?
5、要准确测出物体的温度,要借助温度计。测水温
1、如何借助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呢?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
2、布置实验要求。
利用教学光盘,播放前半段,提醒学生听清要求。
3、再次提醒:
A.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表,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在本节课中老师适当 给予提醒。
B.怎样读出温度计的读数? 猜测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
1、那么你们知道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吗?
2、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记下来。实验:
连续测量一杯水的温度,证明热水变凉温度变化规律。
1、我们要想通过实验来知道热水是怎样变凉的,你们认为我们需要用到哪 些材料? “热水、杯子、温度计。”
2、那么我们在实验中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3、布置实验要求。
利用教学光盘,播放前半段,提醒学生听清要求。
4、再次提醒:
A.怎样读出温度计的读数? B.每隔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温度? C.从什么时间开始记录温度? D.把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
5、学生分组实验,并在实验记录上做下记载。
建立温度的概念 形成温度的概念 学会测量水温的技能
探究常温下一杯水的温度变化规律 回顾和解释
1、教师请学生汇报。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2、你的实验结果和你的预测一样吗?
3、提问:请同学们说说看,如果再继续观测下去的话,温度会怎样呢?
4、借助教学光盘结合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的结果和结论。让学生根据记录的 数据,学会分析并进行合理地解释,得出结论。课题:
2、热 的 传 递 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 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4.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能对搜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5.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科学知识:
1、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温度相等时,热传导才停止。
2、了解常用的传热和隔热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2、敢于大胆想像。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能够做固体热传递的实验。2.能够做液体对流的实验。科学知识
1.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2.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
2.体会到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也需要发挥想像力。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 描述固体传递的实验。? 描述液体对流实验。
? 描述热传递和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不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 三种传递方式。
层次2: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不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 种传递方式。
层次3: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 传递方式。
层次4: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不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 种传递方式并能联系联系生活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探究能力:
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层次1: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不能收集证据。
层次2: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不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 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层次3: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层次4:针对问题,通过观察,自主设计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能对收集到的证 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教学材料:温度计、热水、钟表、记录纸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察了热水变凉,很多同学都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几乎每个同学都问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热水的“热”传到哪里去了?你们能 从生活中找到答案吗?
2、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介绍自己周围的一些热传递的现象。
探索和调查 实验一:研究“传导”
1、那么热在金属片中是怎么样传递的呢? 学生猜测。
2、出示图片:
(1)用蜡烛在金属片的一角加热,观察涂在金属片上的蜡烛油的融化过程。(2)在金属片的中央加热,观察蜡烛的融化过程。
3、同学们,你们认为可能发生什么?(分小组讨论)
4、那么让我们一起亲自动手试一试。
5、学生动手实验。
6、利用教学光盘播放铜丝上的火柴掉下来的实验巩固热传递的概念。实验二:研究“对流”
1、现在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实验材料。
请同学们自己来研究一下加热一杯水的过程中,冷水是怎样变热的。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上台领取实验材料。
2、教师在旁指导学生。
学生采用各种各样的实验材料去研究。
3、联系前面所学的冷热空气的对流形成了风,介绍热对流。研究“辐射”
1、学生自己阅读有关辐射的资料。
2、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1)辐射是否依靠其他的物体?(2)热量是怎样行进传递的?(3)我们接受过哪些物体辐射来的热?
3、学生讨论后汇报。
研究固体的热传递方式 探究液体的热传递方式
了解热传递的第三种方式——辐射
回顾和解释
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热的传递方式有哪些吗?
2、看图,分析图中热的传递方式有哪些? 区分三种热传递的方式,了解生 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热传递现象。课题:
3、加热和冷却 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 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4.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能对搜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5.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科学知识:
1、知道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列举常见的热胀 冷缩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会做加热糖的实验,观察糖的形态变化。
2.会做加热铁垫圈的实验,能利用器具观察到铁垫圈的体积变化。3.会做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受热后会改变形状、体积。
2.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基本都具有热胀冷缩性质。3.知道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许多事。4.知道温度表的工作原理,了解温度计的发展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科学变化的丰富多彩。
2.意识到每一项科技发明都是科学家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的结果。意识到科学 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好处。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 描述糖受热冷却后的形态变化。? 描述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的实验。? 描述温度计的发展历史。
? 举例说出人们利用加热和冷却物体所做的事情。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物体受热后会改变形状、体积,不知道固体、液体、气体基本都 是热胀冷缩的性质,人们利用加热、冷却物体做许多事,不知道温度表的工作原 理和温度计发展史。
层次2:知道物体受热后会改变形状、体积,知道固体、液体、气体基本都是 热胀冷缩的性质和温度计发展史,不知道人们利用加热、冷却物体做许多事,不知道温度表的工作原理。层次3:知道物体受热后会改变形状、体积,知道固体、液体、气体基本都是 热胀冷缩的性质,人们利用加热、冷却物体做许多事,知道温度表的工作原理 和温度计发展史。
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 基础。
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层次1:不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 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层次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 为基础。不知道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层次3: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 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教学材料:蜡烛、火柴、铝片、竹夹、烧杯、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茶叶、高锰酸钾、砂糖、蜡烛、火柴、牙签、玻璃、加热容器、铁垫圈、热胀冷缩的 铜球、小钩子、小钉子、水、木板、圆底烧瓶、带孔的胶皮塞、细玻璃管、塑料瓶、气球、水槽、热水(不能是开水)、冷水、红色颜料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导入新课
1、在今天的科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件礼物。
2、出示:第一件礼物----银杏叶蜡画,让学生猜一猜这片叶画是用什么做的。
3、点拨:这是用蜡笔做成的。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出课题 探索和调查 探究蜡笔受热熔化、受冷凝固的现象
1、提问:你们知道这幅蜡画与蜡笔之间有什么奥秘吗?
2、制作蜡画的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小组讨论
第二篇: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运动着的世界
教学目标:
1、能够提出三个以上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运动的问题。
2、能够从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并能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
3、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到一只三角有关物体运动的信息,并且能制成资料卡片。
4、能够感受到自然界中多种运动形式的奇妙。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提出有关运动的问题,学习查阅资料制作卡片。教具准备:反映各种物体在运动的图片和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运动录像
谈话:风在吹、水在流动、人在走路、鱼在游泳,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给学习《运动着的世界》。(板书课题)
2、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物体具有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师:在生活中你们知道哪些物体在运动?他们是怎样运动的?
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师:你们还能举出那些有关物体运动的例子?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
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师:关于物体的运动,你们还想知道什么?把它们记录下来,并且在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上作出标记。学生思考,并且记录自己的问题。
学生汇报,帮助学生意识到关于运动有许多问题,也许我们今天还不能够很好解决,但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大,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许多问题的答案将会被发现。
指导学生学习搜集有关运动资料的方法。
师: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运动的知识吗?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搜集有关运动的资料。你搜集资料吗?你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讨论搜集资料的方法,汇报讨论结果。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收集材料资料,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查阅资料的经验,把自己在报纸上说晚上和网络上查阅资料的经验与同学交流。比如,如何通过标题查阅资料,如何进行快速阅读,教师要特别对学生如何在网上查阅资料、选择信息进行指导,并要提醒学生及时将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
你知道怎样记录搜集来的资料吗?你有什么方法?
教师指导:把自己才查阅到的资料记录下来并制成卡片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请你参阅书中的资料卡片和自己设计一个资料卡片,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看看谁设计的资料卡片最好!
学生讨论并设计资料卡片格式。
请你在下课后收集有关物体运动的资料,并且把它做成资料卡片,看看谁制作的资料卡片最好!谁的资料最完整、最准确!
3、本课小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4、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动物运动会
教学目标:
1、能够从多种途径观察到动物运动的方式。
2、能够通过感官和全身的活动,感知并模仿某种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3、能用图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
4、能够归纳出动物的多种运动方式,并能按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5、认识周围常见的动物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动物的运动方式,认识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具准备:有关动物运动的图片和录相片。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动物运动的录相片,提问:那些动物天上飞?那些动物地上爬?那些动物路上跑?那些动物水中游?
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动物的运动。
2、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观察、模仿动物的运动。
你知道动物怎样运动吗?举例说说。谁能说说书上的动物是怎样运动的?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从哪些途径可以观察到动物的运动?请在本上写出你的做法?
学生记录并且回答。
教师表扬积极发言的同学,给以充分的肯定。
请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模仿他们是怎样运动的。
提示:在模仿时,注意感觉自己身体哪个部位用力大?
学生开始模仿表演,教师适当平价。
分组活动:比一比,谁模仿得更准确。请把每个小组同学的模仿情况记录在书中。评出你们小组的超级模仿秀。
全班交流讨论,统计出全班同学模仿动物的数量,发现动物有多少种不同的运动方式。
汇报活动结果。鼓励学生报名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运动会。
指导学生填写学生运动会报名表。
指导学生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
提示:有的动物擅长2项,不要忘记填写!
提问:在每个项目中那种动物能得冠军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说1说,参加飞行比赛的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他们身体的那一部分比较发达?其他各组动物又如何呢?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指导学生按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你知道可以有哪些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按照运动方式对动物进行分类以外,还能有哪些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并把你的分类标准和结果记录下来。比1比,那该小组的分类方法多?哪个小组分得细?
学生活动:思考分类标准并记录。
汇报结果。
学习动物运动扩展材料:<动物运动之最>
动物的种类很多,已经发现的大约有150多万种。它们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而且运动的速度、距离等也各不相同。
动物学家们通过实地考察并利用摄像机等仪器设备,记录动物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出它们的运动速度。到目前发现:
猎豹的奔跑速度最快,每小时能跑145千里,而一般的赛马每小时只能跑70千米左右;
在会飞的鸟中飞行最高的要数秃鹰,飞行速度可在9,000米以上;
飞行距离最长的是燕鸥,可从南极飞到北极,行程约20,000千米;
游速最快的动物是旗鱼,每小时可游108千米左右。
阅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
3、全课小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课后小记:
生命在于运动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分析发现多种动物运动的目的。
2、能通过比较发现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
3、能利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并对测量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记录。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测量工作。
4、能逐渐养成坚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运动后身体的变化,能利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分析记录结果。
教具准备:跳绳、秒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了解两个名词:心率、呼吸频率。
三、小组活动:测量每位同学的心率和呼吸频率。
注意:分工合作,看哪组做得既快又好。
测量在安静状态下的情况,不要故意做深呼吸等。
及时做好记录。
四、讨论小结。根据同学们测量的结果发现:....
五、全班集体活动,根据老师拍手的节奏原地跳或跑步。两分钟后赶紧测量此时的心跳,并进行记载。自己重复活动,测量运动后呼吸的频率,并进行记载。
评:此环节可学生分组自由进行也可以全班和老师一起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时因老师拍手节奏的变化和气氛的热烈,学生可能会兴趣更浓。
六、小结。
1、讨论: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
自由发言,鼓励积极发表意见看法和提出新问题。
2、引导学生了解坚持体育运动能使身体更强壮,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3、提出个人锻炼计划。
(让学生把自己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受来交流、共享,可以让一个人的经历变成大家的经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课后小记:
小吊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制作小吊车及了解其运作原理来认识人和动物肢体运动的原理,感悟肢体运动结构和运动功能的协调。
2、认识仿生是一门科学技术,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3、尝试仿生创意设计。
【能力目标】
培养动手和合作能力、类比推理和想象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分析资料、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探究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
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在“做科学”中培养科学情感和态度;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制作小吊车,联系其工作原理推想和分析,探知动物肢体运动的原理。
2、初步了解仿生学,尝试设计或制作仿生作品。
教学难点:联系小吊车的工作原理,类比、推想和分析动物骨骼、肌肉、关节与其运动的关系。
教具准备: 教具:投影仪、演示用小吊车模型、课件
学具:小吊车制作材料、彩色方块、白纸(两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激趣导入:教师演示小吊车模型,引起学生制作兴趣,并提出制作任务。
二、学习活动:
1、学生阅读教材,认识小吊车的基本构造,明确小吊车的制作方法。
2、师发放材料和工具
3、组织小组设计制作计划
如何使用材料、具体制作过程如何、怎样分工、如何使用工具、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等等。
4、按设计计划进行制作
5、对完成的作品进行调试和评价
6、小组演示,交流:
牵引绳是如何拉动吊臂运动的?
(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充分自主的展开科学的探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观察方法。学生不仅自主的掌握了观察技能,而且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有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与交流,观察与实践的能力。)
三、归纳小结:
自制的小吊车是怎样工作的?
活动一 收和放
活动目标:
1、能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动物骨骼、肌肉与其运动的关系。
2、能举例说出人体的运动是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3、能利用图或文字的形式将自己的推想表达出来。
4、能描述某种运动方式有利于锻炼人体哪部分的肌肉。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组织交流牵引绳是如何拉动吊臂运动的。
二、学习活动:
1、学生比较生物的骨骼肌肉构造和小吊车的构造有什么相同之处。
2、观察交流:
小吊车的结构、牵引绳的运动方式、引起臂的运动方式
3、将自己的推理结果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三、归纳小结:
举例说明人体的运动是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活动二: 科学在线 有趣的仿生
活动目标:
1、将自己收集的有关仿生的实例与同学交流
2、能联想到现代各种交通工具的运动方式与动物的哪种运动方式相似。
3、能模仿某种生物功能或结构的特点进行设计。
4、能发挥创造力,大胆设计仿生产品。
5、能说出仿生产品是科学技术结合的产品。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二、学习活动
1、学生自主活动
将自己收集的有关仿生的实例与同学交流。
2、教师指导,强调:
(1)根据生活周围事物的缺点,找出具有这方面优点的生物,确定打算模仿的生物。
(2)分析该生物具有的特殊结构和功能。
(3)类比出的产品结构和功能
3、展示会:
组织学生对各自的作品进行评比。
三、归纳小结:
现代各种交通工具的运动方式与动物的哪种运动方式相似。
课后小记
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1、能选择参照物,并能准确地、定性地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前后、左右、远近、东西、南北等)。
2、会使用平面图,能在图上找到自己要去的位置。
3、能根据从甲地去乙地的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路线图,并按图设法找到相应的地点。
4、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清晰地描述自己的位置。
教学重点难点:
能准确地、定性地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能根据从甲地去乙地的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路线图,并按图设法找到相应的地点,教具准备: 各种小物件(尺子、笔、塑料块、小木块、小球、书等等),红色小方块,地形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记忆游戏。
1、每组分发一些小物件(用小塑盒装好)。
在10秒钟内尽可能地记住桌上的物件的位置。
转过身去,由另一同学迅速改变桌上物体原来的位置。
再转回来,说出桌上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
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利用游戏这种学生喜爱的方式直接引出研究主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掀起所要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引发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使课堂一开始就显得轻松而又快乐。)
二、在图上找位置——欢迎你到我家来。每组分发一张唐山市地图,1、请每位同学找到自己学校和自己家的具体位置。(先假定好自己的家,再找)
2、通过观察地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学生会讨论关于方位描述、比例尺、图形符号等方面的问题。
三、分析我校校园的地图。
小组活动:弄清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北校门和南校门的位置,校园内,建筑物和绿化带的分布情况。
第二课时
一、在校园内开展找红色小方块的比赛。
每组分发一张标有红色小方块位置的校园地图,同学们根据地图的指示在规定时间内分散到校园各个角落寻找红色小方块,老师做计时的工作,看哪个组最快最准。
准备工作:
1、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
2、不要打扰其他班上课。
3、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在小方块旁边标明距离。学生根据比例尺进行推算。
二、小结,公布比赛结果,对所有同学予以鼓励。
三、布置课外活动:
1、收集各种地图。
2、给同学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
课后小记:
做 沙 盘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学校中各个建筑物的位置,画出自己学校的平面示意图。
2、能在沙盘上摆出自己学校各种设施的位置。
3、会制定简单的活动计划。
4、根据自己的计划或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小组同学有效的进行分工合作。
2、能与其他小组交流评价各组的活动结果,并分析成败的原因。
3、关心校园环境,愿意设计新校园。
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沙盘的形式展示自己设计的未来新校园的规划图,说出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环境等)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根据学校中各个建筑物的位置,画出自己学校的平面示意图。
2、能在沙盘上摆出自己学校各种设施的位置。
教具准备:泡末塑料板 包装纸盒 饮料瓶 大纸箱 潮湿的沙土 卡通人 玩具树等 尺子 剪刀每组一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二、制作校园沙盘模型
1.小组活动:根据课前画出的平面图,选择材料动手制作校园沙盘模型。注意:分工要合理
2.交流:鼓励学生开展在各组间进行对比,看哪一组做的最形象,最准确。
3.讨论小结:通过制作和分析,你认为学校的布局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三.集体活动:
参加未来校园设计大赛,看哪组的设计方案最有创意。
课后小记
动 与 静
教学目标
知识: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能力: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教学重点难点: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动与静。
教具准备:结合学校条件选择研究所需要的材料,如秋千、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提问:我们坐在行驶的汽车里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忆坐车的体验,说出自己的发现,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二、分析研究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乘车的经验,讨论分析:自己坐在汽车上静止不动,对于自己来说,汽车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汽车对于地面上的房屋或树木来说,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由于站在不同的角度,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判断,得出的答案是不同的。这里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并一定要说明理由,即以什么为参照物来判断,被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关系。
(教师能从学生汇报中顺藤摸瓜、穷追不舍,紧抓学生语言的片面性及时给予反诘,这样的引导不仅有较明确的目的性,而且又具有隐蔽性。它不会让学生感到突然,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师的引导。)
2、小结: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结论:说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一个参照物来说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就是静止的。
三、加深巩固
1、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观察教材23页插图,分析“秋千上的男同学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2、观察教材24页插图,分析“戴帽子同学的运动情况”。
通过以上活动,引导学生用参照物、位置改变等概念去描述不同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
四、课外探讨
“分析电扇工作时各部分的运动情况”,注意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及时与学生交流研究情况
课后小记:
快 与 慢
教学目标:
知识:能从位置、方向和快慢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力:能通过实验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设计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合作探究小车运动情况;愿意把本组让小车跑得快的方法告诉其他组。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描述一个物体运动的快与慢。
教学难点:在比较实验中学习如何控制实验变量。
教具准备:秒表、玩具小车、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动物的运动”单元,初步认识动物运动的快慢。
二、感受快慢
1、把学生带到操场进行分组,每4至6人为一组,在规定的一段距离内,进行
比赛,看谁跑得最快?
2、回到课堂交流、讨论:你们小组谁跑得最快,为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在同等距离下,谁最先到达终点谁跑得最快。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知道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得快与慢的。
三、比较列车的快慢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列车运行时刻表”,明确表中所列的车次、始发地点、到达各站的时间等信息。
2、计算每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最后根据快慢给列车排序。
3、互相交流,说明自己排列的结果及理由。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物体运动的快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快还是慢,关键是看比较的对象。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帮助学生认识“T”字头的列车一般为特快列车,以增强学生外出时的生活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检查学生自带的玩具小车的运动情况。
说明自己的小车是怎样动起来的。
二、研究小车的运动快慢
1、引导学生如何定量地判断小车运动的快慢。(参照教材所给出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2、学生分组活动
按照自己选择的方法,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各种数据。
交流实验结果,分析测量数据,比较哪组的小车运动的最快,并说明理由。(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说明理由,即相同时间内小车经过的距离最长,或在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最短。)
3、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提出假设
实验验证假设
(在进行对比实验时,引导学生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不变,才能准确观测这一条件对小车运动快慢的影响。
根据研究结果,改造自己的小车,让它跑得更快一些。
(探究的材料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材料的层次性还有利于对学生有层次的提出和解决问题,学生在运用直接生活经验时发现探究障碍,感到感性认识的不足,并急于寻找解决的途径,从而变被动的思考为主动的探究,学习热情极大的调动,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收集资料,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并记录在卡片上。可利用教材中第2页的资料卡片进行记录。拓宽学生对物体运动快慢的知识面。
课后小记:
推和拉
教学目标:
1、能预测物体受到推和拉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3、能够按照制作方法说明制作蝙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按照制作方法说明制作纸蝙蝠。
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物体受到推和拉之后发生的变化。
2、能够分析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
其他目标:能够找出生活中存在的推和拉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推和拉”
教具准备:
1、每组一套材料(60克的卡纸1张,彩笔、剪刀等)。
2、沙包或纸团、手球、木块等,粉笔、小铲、木棍、纸盒、记分表等。
教学过程:
一、引言:同学们好!我们今天开第四单元“力与运动”。它是我们这本书的重中之重。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推和拉”,从中感受到力的作用。进一步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首先请大家看图“推和拉”。
师:找一找,图中哪里用到了推或拉?受到推和拉的物体会怎样呢?
生:拉动绳红旗升起来了;拉到线风筝飞上了天空;拉动玩具鸟身上的吊线,鸟会抬爪走路。
生:推开篱笆门;割草机割草;用脚蹬自行车都是在用力推。
(让学生分组讨论后,提问小组代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通过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谁能用概括前面几种事情的一个词的填空()推();()拉()
生:(手)拉(风筝);(手)推(门)
师:你们前面说的手、风筝、脚、车子等都可用一个词来形容,(学生可以发言说一下)然后老师更正为“物体”。同学们你们发现无论推或拉都需要几个物体之间发生?
生:至少两个。
师:说明无论推或拉都是物体对物体施加了力。推和拉都是力,推是物体移开或移动的力,拉是强行将物体拉向自己的力或拖力。同学们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物体对物体施加了力后,物体有变化吗?从不同的位置施加力,物体变动的方向相同吗?
生:力的作用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有大小、方向,必须在两个物体间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老师可以引导,让学生通过发现来根据出上面的物理常识)
二、感受推和拉
师: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推和拉,我们做下面的一个游戏。
活动目标:
1、能与同学合作用身体的运动感受推和拉是两个不同的力。
2、愿意参加推和拉的活动。
3、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4、能举出生活中更多推和拉的例子。
实施过程:
(1)三人一组,两人活动,另一人裁判,交替进行。
(2)活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推手掌双方要站在相距100厘米的位置,手掌放在中间位置;拉手臂双方逆向侧面站好,手掌相握。在准备过程中,不允许用力推或拉对方。
(3)裁判员下达命令后,双方用力推或拉,力争战胜对方。
通过活动,让学生们讨论,并让大家说出自己的感受。
生:两个同学同时推,力气大的一方会将力气小的一方推出界线,要想赢,就要增大脚与地面的摩擦力,发现力有大小。
生:用力推时,必须对正方向,方向偏了,也会输,发现了力有方向。
师:同一规则再做拉手臂游戏。
(同理感受拉的作用效果)让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可给获胜方一个“小奖品”来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师:还可以让学生做掰手腕等游戏。
师:活动结束后,让同学们进行小组交流,引导学生讨论在游戏中手臂有什么感受?要战胜对方应该怎么做?生活中还有哪些推和拉的例子?比一比谁列举的例子多。
生: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推和拉会使物体移动位置或变形,推和拉是一种力,方向不同,大小不同,使物体移动的位置远近也同。
生:打开抽屉需要向外拉;关上抽屉需要向里推;拉开冰箱门;拉灯;拉窗帘;拉落水儿童;马拉车;推手掌;拉手腕;拔河赛;推铅球;引体向上;按图钉;拔钉子等。
评:改变统一按教师的的意愿统一做同一实验的作法,让学生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案进行实验,包括研究材料的选择,研究途径、方法、手段的选择等,使学生的主体探究得以有效的进行,是实实在在的尊重学生,而不是停留在形式上的。
三、通过上面的游戏,我们认识了推和拉,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纸蝙蝠,用推和拉让它飞起来。
活动目标:
1、能照图制作纸蝙蝠。
2、能够让纸蝙蝠动起来,从中体会推和拉的作用。
3、能描述制作纸蝙蝠的重要过程。
实验过程:
1、操作方法
(1)拿出你们的学具,将一张正方形纸形折成一个三角形。
(2)将这个三角形再对折成小三角形。
(3)在有四层纸的一边剪一个三角形的口子。
(4)向前拉动它的两只“耳朵”,并在下面画出“眼睛”。
(5)将每一侧的三角翅膀向下折。
2、大家可以用彩笔把自己的蝙蝠装扮的漂亮一点。制作完后,让学生一只手捏住纸蝙蝠的身体,另一只手推或拉它的翅膀,观察有什么现象,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体会大小和方向不同的力所带来的不同结果,并用图或文字把观察的现象记录下来。
3、组织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纸蝙蝠,并把推或拉观察到的现象与同学交流。
小结:通过这么多的推和拉的实例,你对推和拉有了新的认识了吗?在你以后的生活中用到推和拉时,你是否会更好地利用这两种力来实现你的目标,你能用推和拉制作其它工艺品吗?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作品的笔录收好,下面我给大家一个任务。请同学们课间活动时做一个比赛,题目是“看谁得分多”,在游戏中体会力有大小和方向。老师说一下活动准备。
1、建议课下分组进行,每组4-5人,活动时间20分钟。
2、活动规则:(1)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将轻重、形状相同或相近的物体投进某一个自选的圆圈内,根据圆圈内的分值而得分。
(2)投到圈外不得分。
(3)游戏在规定时间内轮流进行或同时进行。
(4)每组设计制作一份活动记分表。
(包括:姓名、活动得分、1次 2次 3次 4次 5次 总分)
3、活动材料:沙包纸团、手球、木块等;粉笔、小铲、木棍、纸盒、记分表。
4、先用粉笔画一条直线,在离直线2米、3米、4米、5米处,分别画上若干个小圈,根据圈的远近确定由大到小的分值,并写在圈内。活动时可以轮流进行,或有一人为裁判,其他同学同时进行。
5、交流评价,讨论怎样才能把沙包投到理想的们置。比一比谁的分多。鼓励学生在讨论中用到用力大小、方向、沙包所处位置的远近等术语,引导学生体验到物体施加力的大小、方向,物体的运动轨迹和落点会不同。
10、常见的力
教学目标:
1.能够按照制作方法制作重锤。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2.能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科学知识目标:1.能通过重锤说明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其他目标:1.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释重锤原理并尝试制作重锤。
教学重点难点:制作滚轮
教具准备: 铁锁、螺母、橡皮、橡皮泥、砖头、石子、细线等,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线轴、502胶或白乳胶、细木轴、小盘、细线、钩码或小石子、剪刀、锥子、圆规等。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好,通过上节课对常见的力的归纳和学习,研究了使物体下落的力是地球引力,今天我们做一个活动“自制重锤”进一步验证地球引力的科学利用。
活动目标:1.能解释重锤所利用的原理。
2.能用物体和细线制作重锤,并能用自己做的重锤检测周围的物品是否与地面垂直。
3.能体会到科学与生活,技术的密切联系。
实施进程:
1、2—3人一组,活动时间20分钟。
2.活动分三步进行:(1)观察设计,教师出示重锤或工人利用重锤工作的课件,并提问:你知道重锤是干什么用的吗?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师生互动)
师:请同学们分析重锤由几部分组成,重点是观察锤与线是怎么连接的。请大家用自己准备好的东西来做一个重锤。
生:动手做(老师指导)。
师:用自己做的重锤检测教室,校园,家中物品是否与地面垂直,可以用几个重锤检测同一个物品,从而体会重锤的锤线都是与地面垂直的,体会科学与生活,技术的联系。通过这个活动大家会做重锤了吧?它在生活中的用处你能举出更多的实例吗?希望大家以后多留新(盖房子,砌墙,木匠做家具等)下面我们大家拉爱做一个游戏“玩滚轮”。
评:观察比较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具体操作中启发、指导学生创造性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比较,这就是科学课上教师指导作用的具体体现。
活动目标:1.能按说明绘制图样,分解纸件,组装成滚轮。
2.能操作滚轮,使滚轮转起来。
3.能体验到滚轮是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的,重力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
实施进程:1.拿出学具,开始做游戏,时间20分钟。
2.(1)圆板要尽量大一些,一般直径为20厘米——30厘米。
(2)粘木轴时将胶涂在圆心的周围,线轴中心一定要置与圆心处。
(3)小盘线轴的一端应固定在线轴上,可以粘在细轴上或木轴一起插入线轴孔内。
3.使用尖刀要注意安全,使用觉时不要随意涂抹,万一不小心涂在了衣服和皮肤上,要立即用酒精清除。
4.先往小盘里放入少量的钩码让滚轮动起来,在想办法让滚轮装的更快。滚轮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的?
5.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各自制作的滚轮并演示效果。请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滚轮转快的原因。
评价活动:1.活动2结束后,使用教材中的评价表2进行评价。
2.本课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评价。
姓名:_________第_____小组 日期_________
1、我能举出_____种______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我找到了使物体下落的力是_________。
3、我用自己制作的重锤检测了_________。
4、我能用__________方法,使滚轮转的更快。
小结:这节课我的重点是经过自己动手、动脑进一步了解重力、拉力,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了有关力的应用。希望大家以后多留心生活,用眼去观察、发现,科学就在身边,我给大家读一点前人《科学家故事》希望大家爱科学学科学。
课后小记: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并使他们体验到探究后的成功的快乐。
第三篇: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课教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第1课 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立式导热油泵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3.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4.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5.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深圳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第四篇:四年级 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和教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四个单元“溶解”、“声音”、“天气”、“我们的身体”。与原教材相比缩减了一个单元,减少了“磁铁”、“有生命的物体”两个单元,增加了“我们的身体”单元。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具体为: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我们的身体》;物质科学(物体与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质科学(光、热、电、磁)《声音》;地球与空间(地球和天空的变化)《天气》。调整后的新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每个单元都有七个教学内容,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根据教学建议,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应该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学生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本学期,班级学生数基本在40个左右,合理的人数也为科学学习的顺利组织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具体内容见单元目标)教学措施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食盐
1、沙
1、面粉
1、装水烧杯
3、筷子
1、玻棒
1、水槽
1、漏斗
1、滤纸
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教学过程】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
&<60;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4.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
5.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6.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
7.学生实验: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并观察滤纸,汇报观察结果。
8.交流实验结果,整理对溶解的新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提醒学生注意:溶解的溶不是熔也不是融。)
板书设计: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装水烧杯
4、筷子
1、高锰酸钾
1、小药勺、食盐
1、沙
1、面粉1。【教学过程】
一、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
1.引导想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教师讲解: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
3.引导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4.学生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地描述)6.学生汇报: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异同?
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观察记录实验:进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观察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2.小组交流:修正描述和记录。
3.全班讨论交流: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
4.整理记录:学生对溶解特征的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教学目标】
&<60;科学概念: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60;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致、客观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进一步深化溶解的概念。
【教学难点】观察和描述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烧杯
2、酒精
1、食用油
1、醋
1、筷子
1、装水试管
3、试管架1 【教学过程】
&<60;
一、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60;1.教师引入:我们知道有些固体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形成透明、稳定的溶液。那么液体是否也能像食盐和高锰酸钾那样溶解在水中呢?谈谈你们的经验。
2.教师提问:“那么液体之间是怎样溶解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胶水和洗发液在水中的现象。
&<60;3.组织分组实验:取一小勺胶水或洗发液慢慢地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实验前一定要明确观察目的。)
&<60;4.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水中是漂浮的还是下沉的。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轻轻搅拌后有什么现象? 搅拌后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吗?
&<60;5.交流:与食盐和高锰酸钾相比,胶水或洗发液的溶解有什么特点?(注重描述)
&<60;6.整理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记录在笔记本上。
&<60;
二、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 1.组织观察:醋、酒精、食用油三种物质。2.预测:醋、酒精、食用油三种液体在水中会怎么样?
3.组织实验: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15毫升的水,分别往试管中加入1-2毫升醋、酒精和食用油。充分振荡后静置观察。(教师要做好演示实验,观察要做记录。)
4.组织交流:描述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5.组织讨论:醋和酒精的溶解与胶水或洗发液的溶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与醋和酒精的溶解相比,食用油在水中有什么特点?食用油能溶解在水中吗?
&<60;6.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涤剂会怎样?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如果时间充足可在课堂上完成此实验。)
7.整理记录:我们如何来区分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三、拓展: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装30毫升水的烧杯
2、筷子
1、小勺
2、食盐20克、苏打20克、汽水
1、开瓶器
1、注射器1。【教学过程】
&<60;
一、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学生观察:打开桌上的纸包,说说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2.教师提问:给20克的食盐和20克的小苏打同时放在同样多的水中做溶解实验,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3.引导实验设计:怎样进行这个对比实验比较公平?
4.组织学生实验: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5.汇报交流:
2.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
2.教师解释:我们在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知道是些什么气体吗?
3.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4.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5.提问: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6.整理本节课的认识记录到科学笔记本上。(参考P10)
拓展: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板书设计:
&<60;
教学后记:
溶解的快与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 “ 问题 —假设 —验证 — 证实 ” 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筷子
1、玻璃杯
2、热水和冷水、糖块
3、食盐
1、勺子
1、水槽1。【教学过程】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1.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2.提问: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放入同样多的水中(25ml),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3.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指导对比方法)
4.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
5.提出新的条件: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60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6.学生观察实验。(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
7.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
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1.出示方糖: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2.学生猜想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 3.制定实验设计。(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
(1)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2)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教师板书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重点指导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3)请一组演示其中一个对比实验,其余学生观察评议确保每组都能正确操作。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回应假设,总结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5.整理课堂共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6.下面让我们来吃一块方塘,猜猜看,一块方糖在嘴里溶解需要多少时间? 板书设计:
&<60;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设计“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并能根据计划开展研究,学会运用数据作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溶解实验中能用观察到的事实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在制定计划和实验操作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严谨。
【教学难点】经历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的活动过程。【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用:食盐、塑料小勺、筷子、烧杯、水 分组实验材料:食盐1小瓶备用、(亦可每包2克的食盐10包)、筷子
1、盛50ml水的烧杯
1、水槽
1、天平1。【教学过程】
一、引入问题
1.老师桌上有盐、烧杯、水、勺子、筷子,猜猜看,能用这些材料做什么实验?
2.谁愿意和老师合作?(出示一杯清水,请一学生放一平勺盐,教师搅拌)大家看到盐怎么样了?再往杯中放一平勺盐又会怎样?
3.提问:如果不停地往这杯200ml水里放盐,不停地搅拌,盐会不断地溶解吗?(板书课题: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4.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先50ml水来做实验。(在课题一杯后加上50ml)
二、制定一杯水50ml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计划
1.请你推测一下,这杯50ml的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2.学生猜测:2勺、3勺、5勺……
3.组织学生讨论:想知道谁的猜测正确,该怎么做呢?
4.组织学生汇报,完善研究计划。(建议用以下形式表达研究计划)研究计划
一、研究的问题
50ml水能溶解几勺食盐?
二、准备的材料
1、一杯50ml的水。
2、一小袋盐。
3、小塑料勺、筷子、记录纸。
三、研究的方法
1、一勺一勺的加,每放一勺用尺刮一下。
2、等一勺完全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难以溶解为止。
3、记录完全溶解后的勺数。
4、研究结果
我们发现:50毫升的水能溶解 &<60;勺食盐,即&<60;&<60;&<60;克食盐。5.关键性提问:(边交流边完成以上研究计划)
1.一勺盐怎么算?(满满一勺,用尺平刮一下)2.第一勺加进去以后,什么时候加第二勺?加到什么时候不要加了呢?(等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3.要判断是否溶解是在搅拌时观察还是搅拌后等一下再观察呢?
4.一共溶解几勺怎么算?(如果放到第7勺没有溶解算6勺)
5.根据大家讨论,我们制定了这份计划,计划中哪些地方制定得还不够完善,可以提出来修改。
三、分组实验
1.学生根据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提醒做好研究记录)
2.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分析研究结果
1.汇报实验数据。出示一张大表收集学生数据,如下:
&<60;勺数组别&<60;&<60;&<60;6勺 &<60;&<60;&<60;7勺 &<60;&<60;&<60;8勺 &<60;&<60;&<60;9勺 &<60;&<60;&<60;10勺 &<60;&<60;&<60;11勺 &<60;&<60;&<60;12勺 &<60;&<60;&<60;13勺 &<60;&<60;&<60;14勺 &<60;&<60;&<60;14勺以上&<60;&<60;&<60;&<60;&<60;
第一组 &<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
第二组 &<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
第三组 &<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
第四组 &<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
第五组 &<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
第六组 &<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
第七组 &<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第八组 &<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
第九组 &<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
第十组 &<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2.从汇报的数据看,你发现了什么?
3.你们想一想:为什么同样一杯水里溶解的盐有多有少呢?(引导学生反思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导致同样一杯水溶解的盐不一样多。)
4.讨论:我们怎样回答50ml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看大多数组溶解多少食盐?)
5.出示天平,测量1勺大约是()克,接下来换算50ml水大概溶解多少食盐。
6.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摄氏度的环境下50ml能溶解18克的盐。
拓展:下节课老师请你把这杯水中的食盐与水分离出来,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呢?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听听声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过程与方法: 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教学难点】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钉子、实验记录单、收集一些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个单元我们要开始进行声音研究的活动,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
二、探究内容:
(一)倾听周围的声音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要开始研究关于声音的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务必要保持教室内的安静,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研究有效进行。
1、打开教室门,仔细听听,你周围有哪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吗?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
2、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3、小组讨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反馈交流: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当你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经常思考哪些问题呢?
小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逐一的研究这些问题。
(二)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1、介绍音叉:一种发音乐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
2、分组实验1:出示一组(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样的力量敲击音叉,听听他们发出的声音。
比较:这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声音吗?
3、分组实验2:选择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吗?
4、小组交流讨论:刚才听到的这些声音,能进行描述和分类吗(尝试着用高、低、强、弱等词语对声音进行归类)?
5、分组实验3:根据准备的不同材料按课本p26途中所示,进行轻轻击打和重一点击打,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把它描述出来,并记录下表: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
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的研究。
二、使物体发出声音
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
实验器材
&<60;用力按压、、弯曲、拉伸等
&<60;轻轻击打、拨动
&<60;我们小组发现
鼓
钢尺
皮筋
&<60;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
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三、观察发声物体
1、分组实验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
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
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2、分组实验2: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交流反馈:
3、小组交流:
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4、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60;
声音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钺低。
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钢尺、4个同样的被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实验记录纸、1根橡皮筋、3个长短不同的铁钉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60;&<60;&<60;在第一节课中我们曾听到过大小不同的音叉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本节课我们要继续来研究声音的变化。
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使钢尺发出声音:出示钢尺:你能想办法使钢尺发出声音吗?----注意:拨动钢尺时,避免尺子与桌子发声。
2、研究钢尺幅度大小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要求:轻轻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用力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重复3次,并记录下表。
小结:轻轻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大,声音强。声音的强弱变化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钢尺的振动幅度决定的。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三、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出示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你有什么发现吗?(同样大小的杯子,内装不同量的水)
2、如果用同样的力敲击这4个杯子,你预测他们发出的声音会有什么不同?能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吗?记录表2第一栏。
3、分组实验1,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并记录表格
反馈交流:交流本小组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
4、分组实验2: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
1)如何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呢?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的装置。
2)把橡皮筋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比较: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如何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呢?
交流反馈:皮筋松,振动慢,发出的声音低。皮筋紧,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振动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五、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出的声音发生变化吗?
教学后记: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过程与方法: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尺子深处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难点】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把钢尺、一本厚的硬皮书、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钢尺,如何使钢尺发出声音呢?请同学上来试试。
2)如果我们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他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
二、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1、假设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如何来验证这个实验呢?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方案:
1)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
2)实验前先进行预测,根据钢尺伸出桌面的变化,音高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3)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注意区分尺子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和尺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把观察到的现象(音高用高、较高、较低、低表示)及时记录下来。)
2、教师一边讲解实验注意事项,一边演示分组活动:
出示记录表格
3、整理数据:通过表格中的数据,统计好“我们的观察柱状统计图”的表格,根据实验数据,能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合法出声音的音高变化规律吗?还能发现什么?
三、课后延伸
音量的变化物体的振动幅度大小有关,课后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教学后记: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过程与方法: 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难点】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实验
【教学准备】音叉、“土电话”装置、不同的材料(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很多有关声音的内容,那么声音究竟是怎样到达我们的耳朵的呢?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声音会改变吗?今天我们将继续这方面的研究----出示课题。
二、研究声音的传播
1、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中我们已经发现:由于音叉的振动而产生了声音,那么音叉振动时是怎样引起水面波动的呢?
分组实验1: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音叉的振动引起了水的波动。要强调:这次实验与第2课中《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要求不一样,这次的重点是要细致观察水面是如何波动的?并且把它描述出来。
小组交流、反馈:水面一拨一拨地从音叉所在中心慢慢向四周散开去
2、小游戏:平时我们经常接听电话,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也做个接电话的小游戏。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简易小电话。出示实验装置,分别介绍。
分组活动: “土电话”的研究
要求:
1)说话同学要小声说话,以听电话的同学不能直接听到为宜。
2)接听电话的时候,电话线要拉紧,可不能松松垮垮哦。小组交流讨论: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小结: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三、研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1、声音在所有的物体中都可以传播吗?让我们向上节课研究“尺子的音高变化”那样,一起来研究一下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出示材料:相同长的铝箔尺、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如何研究声音在这些材料中的传播呢?
2、能通过以上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声音在这些不同材料中的传播情况的不同吗?----小组讨论交流
3、反馈小结:一同学在物体的一端,握住振动音叉的柄,把音叉的一端缠绕在音叉上,另一个同学把物体的另一端紧靠耳朵,并使物体绷紧。换每一次材料,拿音叉的同学尽量都要用同样的力度敲击音叉,另一端的同学必须仔细听,然后记录在记录表格中。记录前先做好预测。
4、分组活动,并填写好表格
小组交流、反馈:实验结果与你预测结果一致吗?最后发现声音穿过哪种材料时效果最好(声音最大)?
四、拓展延伸
1、出示玻璃钟罩中的小闹钟,小闹钟的声音是如何进入到我们的耳朵中的,能画出简单的传播路线图吗?
2、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思考:声音变化了吗?为什么?
3、假设:当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被抽出后,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有什么变化?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后,声音真得听不到了,能说明什么问题吗?
教学后记: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鼓膜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耳朵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准备】 耳的结构图、1个玻璃杯、气球皮(略大于玻璃杯口)、音叉、细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60;&<60;&<60;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并且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那么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二、认识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1、要知道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必须认识耳朵:出示耳朵的结构图。师介绍耳朵的各部分,请学生推测:外耳、中耳、内耳主要有哪些作用?重点了解鼓膜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中的作用。
2、鼓膜是怎样振动的呢?
三、研究鼓膜的作用
1、观察比较估摸的振动
1)要研究鼓膜的作用,必须有鼓膜,可是我们无法拿真实的鼓膜来研究,我们就来做一个“鼓膜模型”来研究鼓膜的作用吧。出示制作“鼓膜模型”,简单介绍如何制作“鼓膜模型”(强调:尽量将气球皮绷紧),并在“鼓膜模型”上放一点细沙。
2)分组实验:一学生拿着音叉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的变化。
交流反馈:当物体发出声音时,鼓膜会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传到大脑里,大脑经过加工后,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2、研究鼓膜振动与发生物强弱、和它接收声音远近的关系
分组活动:当学生拿着音叉用不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时,仔细观察“鼓膜” 附:板书设计
我们关心天气
探究活动分析: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
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室外)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
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
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可能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
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8.带读提示语。
9.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
&<60;&<60;&<60;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课后反思:
天气日历
探究活动分析:
前一课学生已经认识了在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在天气日历中,学生将用改进后的、比较简单明确的天气符号(有时需要用有相关数据的天气符号卡)来记录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并且他们需要自己制作这样的天气符号卡来完成观察记录任务,所以让学生练习画一画天气符号是很必要的。在降雨量中增加降雨的毫米数的记录,是和后面雨量器的教学相配合。运用小旗被风吹动情况的符号来记录风量,也是和后面“怎样描述风”的教学活动相配合,并使学生的观察和记录更容易一些。
制作天气日历(时间/内容)
1.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两周前的天气是什么样的。除非那一天有特别明显的天气现象发生,否则学生是很难记得清楚的。
2.教师再让学生描述今天的天气,并讨论:我们怎么样才能在两周后仍然记住今天的天气?学生的回答将集中在如何把天气现象记录下来。
3.教师向学生介绍天气日历是跟踪记录天气的好办法,并让学生了解天气日历。告诉学生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如何观察天气,并将观察到的天气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4.讨论今后的天气记录应怎样进行?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方法一,小组轮换,每周指定一个组,每1至2人负责一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并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天气日历上;方法二,每天安排一个同学观察和记录天气,定一份观察记录值日表;方法三,每天安排一个人或一个小组,把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先和全班同学描述,再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教学难点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准备:
1.画有天气符号的图片一张
2.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
3.大的天气日历一张
4.气温柱形图表一张
5.温度计每组一支
6.科学记录本和笔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一些天气符号
1.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
2.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云的种类(次项可以选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象。
3.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并提示学生在今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用自己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在“天气日记”上记录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4.可以小组分工,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重复的。注意提示学生在卡片的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
5.天气日历可以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天气日历,但全班共同完成一个天气日历的记录可能会比较现实。
6.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天气。因为,从这一次开始,学生将持续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天气情况进行判断。此时的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能力还不强,教师应重点对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阴天等方法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并作初步的指导。
7.回到教室后,教师可将“天气日历”贴在黑板上。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云量?各小组举起前面画好的相应的小卡片。
请一名同学把小记录卡粘在“天气日历”今天的日期栏内。
8.依次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降雨量、风向、风级?
9.出示“温度记录表”,指导学生用填充图(描竖条)的方法记录今天的气温。
10.讨论怎样安排每天的记录任务?明确分配任务的方案,确定每天在什么时间来观察天气。
温度和气温
探究活动分析:
1.&<60;温度计的使用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在前两课中,学生实际上已经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2.&<60;每个小组或每个同学都将再次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中。
3.&<60;为了提高学生们测量的准确性,有必要在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进行指导:
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4.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5.对测量的气温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并指导学生把测得的气温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上。
6.利用收集的数据制成“温度填充图”,分析每天选择同一时间测量气温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
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5、&<60;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
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
三、气温的测量
1、&<60;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
2、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60;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4、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
5、教师小结。
课后反思
风向和风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过程与方法:
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教学难点】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你们觉得风是什么?能听到,看到风吗?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述风吗?
二、探究内容:
(一)风向和风向标
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
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你能通过风水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简单练习。
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3、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
(1)出示自制风向标。介绍制作方法(2)小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
(3)问:我们如何将风向结果添加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呢?(4)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
(二)风速和风速等级
1、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么风速也可以测量吗?
2、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我们制作小风旗来测量。
3、分组制作小风旗,研究使用方法
(三)实地观察
1、测量风向和风速
2、记录到天气日历中
降水量的测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过程与方法: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重点】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教学难点】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制作说明书一份,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刻度尺,剪刀,纸带,胶带纸;喷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60;降水也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我们怎么判断雨下得多大呢?
生自由说: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时间长短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雨的等级的。
二、探究内容:
(一)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1、出示自制简易雨量器
生根据制作说明书,尝试制作雨量器
2、&<60;展示自制简易雨量器,讨论:雨量器的口径大小是否对测量有影响?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测量降水也可以吗?
3、&<60;小结
4、&<60;模拟降雨,初步感知怎样收集和测量降水量。
(二)降水量的观察和测量
1、讨论:雨量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如:收集完“降水”,注意不要让雨量器内的“降水”溢出;读数时,要把雨量器平放在桌面上,视线与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平行。
2、指导记录“降水量填充图”
3、指导学生课后开展降水量测量和记录活动。
云的观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过程与方法: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教学重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难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并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直径约30cm的圆片,白纸
【教学过程】
一、描述云
1、&<60;出示“云”字。问:关于云,你能想到什么?用网状图记录学生想法。
二、探究内容:
(一)观察云
1、问: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那么,这些不同的天气状况是怎样来划分的呢?
2、师介绍方法:出示圆片,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3、室外观察,明确任务:(1)观察天空中的云量(2)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3)在观察云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联想
4、反馈
(二)对云进行分类
1、分组活动:根据不同形状的云的照片,尝试给云进行分类
2、生汇报
3、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对云进行分类的方法。
4、再次观测,今天看到的云是哪种类型的云,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过程与方法: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难点】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60;经过进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天气信息,今天,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二、探究内容:
(一)统计天气信息
1、讨论统计方法。
(1)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
(2)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
2、分组统计
发给相应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二)分析天气信息
1、反馈:(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
(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
(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
(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
(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2、问: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吗?
3、单元评价
(1)问:今天天气怎样?
(2)互评这个单元的学习情况
身体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过程与方法:
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二、教学重点:
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观察身体内部器官。
四、教学准备:
空白纸、放大镜、尺子、人体基本结构图等。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动物的本领和它们的身体特点有关。
1、提出问题:人人知道青蛙是捕虫能手,青蛙为什么善于捕虫?老鹰为什么能抓住机灵的老鼠?啄木鸟为什么能吃到树干中的害虫?
2、放映录像带:青蛙的眼睛、后腿、舌头具有善于捕虫的特点,肤色用伪装来保护自己;老鹰有坚硬而带弯钩的喙,以及尖利的爪子,适于捕
捉老鼠;啄木鸟的嘴尖尖的适合啄食隐藏在树干中的虫子,爪子两趾在前两趾在后,适于抓住树干。
3、小结:动物的本领和它们身体的特点有关系。
4、引出课题:人有哪些本领?人为什么这样有本领?今天我们来观察自己的身体。
(二)观察人的身体。
1、观察身体的外形。
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让学生观察到人体可以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几个大的部分外,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把这些大的部分再划分为小的部分。如躯干部还可以可以分成胸部、腹部、肩部、腰部、臀部、背部等)
2、人体是左右对称的。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人体是对称的。这里要求学生具体说出怎样对称。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人体的左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不仅大小、长短、粗细、颜色、形状而且位置都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的)
(2)让学生亲自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
活动:①体验用两只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广; 活动:②让学生体会两只眼睛比用一只眼睛看得准确;
活动:③让学生先用两只手系红领巾,接着用一只手系红领巾,让学生体会两只手比一只手做事方便灵活;
活动:④让学生体会如果两只脚不一样长,弯腰、上台阶、转向都会很不方便,身体也不易保持平衡。
(这些活动生动有趣,又使学生体会到我们身体器官左右对称的优越性。当然从人体外部来看,结构上还有不少特点,但对小学生来说观察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不便观察,所以也就把重点放在身体的左右对称这个特点上。从教学的情况来看,选择这个观察点,不仅符合学生的水平,而且选择的体验活动,方便易行,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很有兴趣,也使课堂气氛很活跃。)
3、观察身体的内部。
(1)教师用解暗箱的游戏引入(突破难点)。
教师准备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有一个塑料瓶,瓶里装半瓶水,另外还有其它的如夹钳、钟表等物品。教师让学生想办法推测里面的物品,并说出自己这样猜测的理由。学生通过用手摸、捏、摇、听等方法最后终于猜出了里面的物品。接着教师出示一幅画,上面画有一个人体外表的轮廓,告诉学生人体好比刚才那个纸袋子,外面由皮肤包裹着,看不见里面,让学生想办法推测内部有什么。
这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想出了许多好办法:
①有的说,用耳朵可以听到心脏的跳动,从而可以知道心脏的位置; ②有的说,手臂曲起,可以摸到鼓起的肌肉;
③有的说,说话时有手摸喉部,可以摸到正在振动的声带;跑步后胸部一起一伏,可以知道那里是肺部;
④有的说,吃饱饭后,胀起来的地方是胃;
⑤有的说,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这里可能是肠子; ⑥有的说,用力往下捏,可以摸到硬的,那是骨头; ……
最后让学生根据大家用看、摸、听等方法所得到的信息,综合想象一下人体的内部是什么模样?
(皮肤下面是什么、肌肉下面是什么、骨胳包着的是什么,血管和神经怎样分布……)4.身体怎样工作:
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在对活动的体验中,利用泡泡图的方式把活动中多个身体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思考:如果按照人体工作的类型划分,我们更深夜静可以怎么看待人体的组成呢?
(三)课的延伸。问题:直立行走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请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具备什么样的结构特点,使其能直立行走?
(四)作业 附板书设计: 观察我们的身体 头 颈 躯干 四肢
课后反思:
骨骼、关节和肌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3、能够将动态的身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察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2、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用观察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每一段学习中对研究议题的想法与思考过程。
四、教学准备:
人体基本结构图、骨骼模型等。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我们的的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能独立运动吗?有哪些组织与骨骼协调工作呢?
(二)观察上肢的运动
1、拿重物:学生体验一侧手臂完成拿起哑铃动作。感受肌肉在运动中的变化和作用;尝试使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来了解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能感受到拿起、放下时都在用力、肌肉变化不同。
观察方法及观察目的
分解观察上肢运动,降低观察难度。
借助对上肢活动的感受,了解骨骼关节与肌肉的关系。
2、记录我们的观察
用图文记录观察所得,强调将学生观察到的事实、体验到的感受,通过图画、文字真实的表现出来。
交流
与相关资料比对(完善自己的认识)
(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记录,学生把自己对于上肢骨骼、关节和肌肉在活动中的关系,直观表现出来。
3、观察与骨骼、关节和肌肉相似的物体
对骨骼、肌肉、关节认识的拓展,利用现代机械上的类似构造,直观地表现三者的功能特点。
&<6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再次明确三者关系,并上升到健康生活的高度。
(三)课的延伸。
参加体育锻炼和我们的骨骼、肌肉、关节的关系。
(四)作业 附板书设计: 骨骼、关节和肌肉 骨骼
关节
肌肉
课后反思:
跳动起来会怎样
(一)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进更多的氧气。
3、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过程与方法:
1、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能够测量单位时间内心跳与呼吸的次数,并进行数据分析。
2、能够结合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作出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
2、能够耐心、细致的完成心跳和呼吸次数的测量活动。
二、教学重点:
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
三、教学难点:
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
四、教学准备:
秒表、听诊器、塑料袋、吸管、肺活量测量仪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当我们跳动的时候,骨骼、关节和肌肉都参与了运动,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身体里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测量心跳和呼吸
(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播放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
(2)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
(3)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后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
2、探究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变化
(1)测试运动前的呼吸次数
①一分钟自己的呼吸为几次?(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②讨论交流掌握测试呼吸次数的方法。③学生测平静时的呼吸次数并做好记录。
④汇报统计发现: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呼吸次数在20-40次左右。
(3)测试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次数
①根据我们上课的这个环境,你能不能设计一个运动量比较大运动项目?
②学生设计并交流室内运动。
③强调运动时注意事项后做运动,测试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的次数并做好记录。
④汇报交流:运动后的呼吸次数。
⑤对比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⑥发现:运动后人体的呼吸次数明显加快了。(板书:运动&<60;呼吸加快)
(三)呼吸为什么加快
1、提出问题: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那么运动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
2、体验活动:反复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
试着解释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猜测。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会采集人体在平静、一定量的运动以及运动后几段时间内的每分钟心跳与呼吸次数的数据。并引出问题“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验证活动:比较三瓶不同的气体。
借助资料,认识到呼吸是气体的交换过程。
3、对运动和呼吸之间的关系做出解释。
通过测量跳动后的心跳与呼吸次数的变化,研究呼吸为什么会加快,将呼吸、心跳与人体活动的关系引入学生的研究视野之内。
知道运动要消耗氧气,而呼吸的功能就是在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气的交换。
(四)课的延伸。
每天坚持跑步锻炼,如果我们的呼吸量增加了,说明我们的身体得到了锻炼。
(五)作业 板书设计:
跳动起来会怎样
呼吸&<60;&<60;心跳
氧气&<60;氮气&<60;二氧化碳 呼吸量
课后反思:
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科学概念:
1、人体需要的氧气又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在排出体外。
2、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血液运输更多的氧气,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
3、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了解到心脏工作强度和工作量。
2、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实验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体呼吸与循环过程中,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过程,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二、教学重点:
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
三、教学难点:
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
四、教学准备:
吸耳球、水槽2个、水、心脏模型
活动设计: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1、激活已有经验&<60;提出探究问题
(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播放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
(2)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回顾: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3)提出问题:心跳为什么会加快?
2、探究运动前后心跳次数的变化
(1)认识心脏和心跳
①(出示心脏模型)了解人的心脏是什么样子的?讲解心脏的位置和大小。
②看书了解心脏不停跳动是在干什么?
③(播放视频)讲解:我们的心跳就是心脏在跳动,也就是心脏在收缩和舒张。(板书:心跳心脏收缩和舒张)心脏收缩和舒张一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跳一次。
④(播放视频)认识心脏在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人体循环的过程。(板书:血液循环)
(2)测试运动前的心跳次数
①心脏跳动可有规律了,你们知道平静时自己每分钟心跳几次?
②交流:你有什么方法能测试自己的心脏一分钟跳动几次。(摸脉搏)
③强调测试时注意事项。
④学生测平静时心跳次数并做好记录。
⑤汇报并统计。发现: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心跳次数在70-90次左右。
(3)测试运动后的心跳次数
①根据我们上课的这个环境,你能不能设计一个运动量比较大运动项目?
②学生设计并交流室内运动。
③强调运动时注意事项后做运动,测试运动后的心跳的次数并做好记录。
④汇报交流:运动后的心跳次数。
⑤对比运动前后心跳次数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⑥发现:运动后人体的心跳次数明显加快了。(板书:运动&<60;心跳加快)
3、认识剧烈运动后心跳加快的原因
(1)提出疑问:剧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会加快,这是为什么?(2)心脏不停跳动使血液循环过程有什么作用?(播放一段视频)
用一个洗耳球和塑料管来体验(模拟)心脏收缩与舒张过程中的用力以及血液运输的形式。
(3)谈话:心跳使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血液向人体各处不断输送氧气和养分,同时又将身体内产生的废气通过肺部排出体外。那么,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发生了什么变化?(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
(二)课外延伸
(1)出示情境:在登上高楼时有的同学会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而有的同学呼吸却没多大的变化?讨论:这种差别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
(2)交流汇报: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会怎样?
&<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②不锻炼或少锻炼的人又会怎样?
(4)解释这种现象差别的主要原因:经常体育锻炼的人心脏跳动比不经常锻炼的人更有力,肺的呼吸本领也强,因此,经常锻炼的人在运动时,心、肺能为人体提供足够的氧气,也就不容易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而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他的心脏不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那么有力,心肺的供氧的本领不强,不能满足从事剧烈运动或繁重工作时人体对氧气的需要,要靠额外加快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来弥补,也就特别容易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
(5)有什么办法能使我们的心脏更有力、更持久的工作?
(6)讨论并交流。
(6)谈话: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我们心肺功能,身体更健康。(板书:增强心肺功能&<60;有利健康)
(6)讨论交流:在日常,我们可以进行哪些体育运动项目锻炼我们的身体?
(三)总结提炼课题,体验收获喜悦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2)提炼课题:运动与健康。(板书)
(3)总结:同学们,身体健康是第一,增强体质靠运动。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让我们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 让我们的心肺功能更强,实现健康工作50年,幸福快乐一辈子。希望你们成为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的新一代接班人。
(四)作业
板书设计:
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心跳次数
血液循环
输送&<60;&<60;&<60;&<60;排出体外
课后反思: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2、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将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知识,对照资料能够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2、能够正确对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三、教学难点:
了解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方式。
四、教学准备
&<60;教师准备:小馒头,听诊器,有关消化过程和消化器官的投影片或自制多媒体课件。
&<60;&<60;&<60;学生准备:小馒头及搜集到的关于良好饮食习惯的谚语。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1、创造情景,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大都比较喜欢出去旅游吧?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旅行,好吗? 我们的旅行既不是去游览壮丽的山河,也不是去探险寻宝,我们将要钠里去呢? 先请我们的导游闪亮登场,(亮出馒头),今天我们将馒头导游到一个时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去。去哪里呢?
2、学生猜测后导出本课研究内容,食物的消化,并且板书课题。
(二)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探究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1、初步感知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
(1)提问,旅游时旅客可以更着导游走,我们增氧才能跟着馒头导游到我们身体里去旅行呀?
(2)学生咀嚼馒头,并且体会馒头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3)学生汇报
2、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经验,处不认识特难题的消化器官。
(1)讲述:当馒头导游进到胃里的时候没,我们看不到也感觉不到了,馒头导游,还会带我们到哪些地方旅游呢? 现在请同学们猜测并绘制一幅旅行图吧/(2)提出要求,绘制的景点名雀,消化器官路线清楚。
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旅行图。
交流、展示绘制的旅行图个不幸同,但是大家都认为自己小组设计的旅行图最准确路线组合理,其实馒头旅行的景点是固定的,履行的路线也是固定的,怎样才可以知道谁画的旅行图是正确的呢。
交流讨论。
(3)我们找来了最精确的旅行图,和标准图比较 找出差异。
(4)各小组学生对照正确的消化器官进行自我修正。各小组在一次绘制旅行图。
(5)各小组进行比较先后画的旅行图,找出先后内两次的差异。
(6)小组交流,比较那个同学绘制的消化器官明确。消化顺序清楚。
学生汇报对消化器官的认识。
老师提问: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 不同的消化器官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汇报。
教师通过计算机可将向学生展示食物在消化器官里的消化过程。
对学生有争议的胰脏何肝脏是否属于消化器官进行分析。
(三)认识消化道的蠕动是推进食物前进的主要方式
1、提问:我们看过人倒立吃东西的表演,逆向过问什么人能倒立着吃东西吗
2、学生猜测,做出假设。
3、知道学生做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运动的实验。
4、提问:消化道是用什么方式使食物前进的?
5、学生回答,老师讲这种方式归纳为蠕动
(四)认识保护消化器官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呢?
1、辨析,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
2、讨论:因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及怎样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3、教师小结。
七、板书设计:&<60;&<60;&<60;&<60;&<60;&<60;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课后反思:
口腔里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2、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3、牙齿有三种,门齿、犬齿和臼齿,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要保护好牙齿,利于身体健康。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合作,完善观察研究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认真细致的观察牙齿的形状特征。
2、愿意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二、教学重点: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三、教学难点:
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四、课前准备: 儿童牙齿模型、馒头、镜子、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那么口腔在消化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它是怎样工作的呢?
1、观察口腔
请学生分别慢慢咀嚼一小块馒头,把他们的感觉说出来,从食物形状和我们的感觉两个方面观察,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馒头会越嚼越甜。在不同的时间内,食物可能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体验牙齿、舌和唾液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协调的工作方式。
&<60;&<60;要特别关注“安全问题”,在不能够保证卫生的情况下,不要操作“入口”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家中完成体验活动,在课堂中进行汇报。
2、观察牙齿
①观察牙齿,讨论牙齿的不同形状,并画牙齿分布排列图,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及标名。
②讨论牙齿的作用。知道牙起着切碎、研磨食物的作用,不同牙齿承担着不同的工作。由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食物由大变小,加快了消化的速度。
③体验三类牙齿在咀嚼活动中的协调工作。
3、讨论对牙齿的保护
①讨论什么是蛀牙(龋病牙)?
②通过课前调查,让学生讨论交流:(1)想一想,自己平时是怎样护牙的?(2)你觉得哪些坏习惯是会影响牙齿生长的? ③.以下是老师预设的问题。
(1)怎样选牙刷和牙膏?
(2)在换牙时期,要多吃些什么,少吃些什么?
(3)你发现班里的小朋友存在哪些坏习惯?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4)如果发现你的同桌有这些坏习惯,你会怎么办?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师生的对话交流,纠正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良习惯。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参与面也比较广。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在真实生动的画面前,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如果不及时改掉这些不良习惯,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而且,学生的交流能力也得到锻炼与提高。)
4、作业
板书设计:
口腔里的变化
牙齿、舌和唾液
切碎、研磨食物
龋病牙
呵护我们的身体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2、能够反复对自己的绘图作出修改、完善,掌握画图的方法。
3、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2、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3、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点
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三、教学难点
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四、课前准备
人体模型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全面回顾前面学生所了解的人体的骨骼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各系统内部不同器官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同时还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跨系统之间的协作关系,较全面的将人体的系统化结构呈现在学生面前。
1、人体的各个感官怎样协同工作
(1)小组讨论或集体研讨“人体的各个器官怎样协同工作”,用图、文呈现。
(2)交流研讨,共享彼此的认识
(3)绘制表示简单关系的画图。
(4)交流研讨,在简单绘图的基础上寻找图与图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关系绘制新图。
(5)修改完善(循环反复)
讨论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每节课中呈现的系统内部的协同工作;二是(如卡通人物所说)联系各个教学活动中涉及的人体活动,找出不同系统间的器官协同工作的情况。最后学生建议制作卡片进行拼摆,利于表达想法也利于他人理解。
2、人体各器官之间的联系
学生将要全面的思考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需要通过讨论来丰富自己的想法,以寻求找到更多更广泛的联系,扩充自己的认识。在画图的过程中,也需要学生对各种联系反复思考,以寻找最适宜的表述方式。
画图的指导
在本课,学生用画图的形式来表现对本单元学习的理解。以前出现的多为较简单,面对比较复杂的关系,画图的难度就比较大了,这时候需要教师的指导。
3、健康生活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健康生活就是我们在了解了自己身体的结构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后,爱护它们,促进他们更协调的工作。”
4、作业
板书设计:
呵护我们的身体
协同工作
互相联系
课后反思:
&<60;
第五篇: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
冷和热
1、冷热与温度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知识与技能:
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情感价值态度观:
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于科学实践。
教学重难点
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于科学实践。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水杯、热水、温度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思考
倒出一杯热水 引出三种预测:
1、先快后慢,最后不再下降了
2、先慢后快
3、均匀下降
强调:要有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哪一种假设是正确的
二、自主学习
研究科学规律时一般要用到图表,教学生学会来图表,再利用图表进行分析、总结。
我们通过这些曲线图的比较可以发现一些问题,这是研究科学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当我们对一个事物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先预想一下它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可能是这样,也可能是那样。这种猜想很重要,以后遇到一些问题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假设,可以多提几种可能,然后怎么办呢?(做实验)
因为一切科学真理都离不开科学实验,所以通过科学数据的整理,作曲线图就能发现实际的规律。
我们虽然每组只做一次实验,但9组同时做,等于做了9次相同的实验,9次的实验结果都一样,可以证明我们发现的规律是比较可靠的。如果只有自己做实验,只做一次还不够,要多做几次相同的实验,必然会发现规律性的东西。
如果这杯是凉水,测出凉水的温度,如果给凉水加热,温度会升高,那么温度升高有什么规律呢? 指名学生上来测量
先做好实验前的预测,以及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开始实验,10分钟,每分钟测量一次,并做好记录。学习怎样来图表,并把自己观测到数据画在图表上。利用画好的图表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三、学生能够如实记录所观察到数据,并能根据数据对自己的预测做出判断。
能够看懂图表,并能够正确地标上数据。能通过图表对自己的预测做出判断。
学生能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于科学实践。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2、热的传递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做固体热传递的实验。
能够做液体热对流实验。
能够设计实验说明热水在冷水中是怎样“跑”的。
知识与技能
认识固体热传导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
认识液体的热对流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
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热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能够预测温度的变化,能初步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能够发挥想像力,大胆猜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探究热现象的意识。
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认识固体热传导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
认识液体的热对流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
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热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能够设计实验说明热水在冷水中是怎样“跑”的。
教学准备
热水、冷水、温度表、计时器、塑料袋、蜡烛、铝片、水槽、冰块、管子、颜料、酒精灯、烧杯、试管、试管夹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热水在冷水中是怎样“跑”的 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一杯水的温度是怎样下降的,那水的温度为什么会下降,热传到哪里去呢? 介绍实验方法,提出疑问:热会往哪里传呢?
用金属片做研究材料,均匀涂上一层蜡烛油,加热后观察现象
加热试管中水的上部分至沸腾,提出思考的问题:试管下部分的温度会是多少
温度居然不高,这是怎么回事呢?
加热一杯冷水,你能利用哪些材料看出冷水是怎样变热的吗? 指导学生实验、观察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学生推测,发言 预测,来出热传递的示意图
分组做实验,注意刚刚加热过的金属片绝对不能触摸 学生预测,用温度表测量或直接用手摸一摸
学生先想好准备怎样看出冷水是怎样变热的,讨论其可行性,准备好实验材料
分组实验
思考各种方法,讨论其可行性,准备实验材料,预测实验结果
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结果 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继续引导学生先猜测,再证明
了解热传导是向各个方向的,判断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引出疑问,为分组实验做基础,同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认为正确的不一定对 实验前要先进行严密地思考,找出实验的最佳方案
三、找出热对流的规律
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3、加热和冷却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完成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能够设计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
有认真、细致、严格操作的工作态度,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教学重难点
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
教学准备
杯子、温度表(两根)、水、沙、记录表、黑白塑料手套、黑白纸杯、不同颜色的气球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新授
水和沙的吸热实验
推广到不同颜色的物体,它们的吸热、散热性能一样吗?
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热会从温度高的地方往温度低的地方传导,那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一样吗? 取出一杯水,一杯沙,在同样的光照下,哪一个升温快些呢? 那你们准备怎样来验证你们的猜测呢?
取出不同颜色的气球、纸杯、手套,你能自己设计一个对比实验,研究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吗?
思考实验的方法,需要的实验材料,分组进行实验 对给出的材料加以利用,进行分组实验 学生能有理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得出实验结论,对原先的猜测进行判断
知道深颜色的物体吸热比较快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4吸热和散热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给糖加热认识到物体会融化和凝固。
能够通过给铁圈加热和冷却认识到固体的热胀冷缩。
能够设计实验证明液体和气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体受热以后会改变形状、体积和其他一些物理性质。
知道有一些物体受热会融化成液体,遇冷会凝固成固体。
知道热胀冷缩现象,即物体一般在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遇冷体积会缩小。
能够设计实验证明物体的热胀冷缩变化。
知道热胀冷缩现象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意识到科学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好处,避免许多危害。
体会科学变化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难点
知道有一些物体受热会融化成液体,遇冷会凝固成固体。知道热胀冷缩现象,即物体一般在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遇冷体积会缩小。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能够设计实验证明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
用雪碧或者可乐的罐子做成的小锅、糖、铝箔、铁圈、木板、铁钉、滴管、饮料瓶、气球皮、易拉罐、吸管、橡皮泥、水槽、毛巾、热水、弯玻璃管、蜡烛或者酒精灯、玉米粒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固体受热变成液体实验(糖)
小知识(二氧化碳气体冷却成固体,变成干冰)固体热胀冷缩实验(铁垫圈)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
物体热胀冷综在生活中的应用 物体受热以后会产生什么变化?(糖、生鸡蛋、玉米粒)
冷和热对物体到底有什么影响呢?我们来看一看糖加热以后会有什么变化? 还有哪些物体在加热和冷却以后会产生与糖相似的变化呢?(松香、巧克力、蜡烛)
你们知道P23图讲的是什么吗?
我们刚才知道了物体受热以后会变成液体或者气体,而冷却以后又会变成固体。物体在受热以后还会有什么变化呢?用铁垫圈让学生猜测 讲解实验方法,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固体在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冷却以后,体积又会缩小。那水和空气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 你有没有办法来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一下呢? 介绍P24小知识 自由发言,举生活中的例子
学生动手实验,对前面的猜测做出判断,玩“糖画” 联系生活中的经验,说出大量实例 由学生向全班介绍
动手实验,思考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先猜一猜,讨论一下
分组选择是用实验证明水或者空气也具有像固体一样热胀冷缩的性质,然后分组进行设计实验
进行分组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学生明白固体在受热以后,体积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会变得大一些
三、学会自己选择研究的课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法、过程,以及所所需物品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云和雾的模拟实验了解云、雾的形成原因。
能够通过雨的模拟实验了解雨的成因。
能够通过蒸发和沸腾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形成。
能够通过亲身感受认识到蒸发会吸收热量。
能够通过实验了解水结冰的条件。
能够通过图示法总结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云、雾、雨、露、霜、雪、冰、雹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知道云、雾的成因。
知道雨、露的成因。
知道水蒸气的成因。
知道水在蒸发和沸腾的时候要吸收大量的热。
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结冰,成为固体。
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体三态会互相转化。
知道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
愿意通过一些实验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体会到自然界神奇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知道云、雾、雨、露、霜、雪、冰、雹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知道云、雾的成因。知道雨、露的成因。知道水蒸气的成因。知道水在蒸发和沸腾的时候要吸收大量的热。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结冰,成为固体。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体三态会互相转化。知道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过程。
教学准备
杯子、冰块、玻璃片、开水、温度表、烧杯、试管、酒精灯、试管夹、易拉罐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 新授
实验设计(云、雾、雨、露、霜的形成)分组进行实验(云、雾、雨、露、霜的形成)
水蒸发实验
水的三态变化 你见过哪些自然现象?(选取云、雾、雨、露、霜、雪、冰)你们知道这些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吗? 这些都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验来制造云、雨、露、霜,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做一做呢?
对学生进行分组,你们现在可以先小组内讨论要怎样来实验,设计一个实验方法、过程,选择所需实验材料,用图示或文字的方法记录下来,再预测一下实验结果
大家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看看还有没有要改进的地方
我们知道了云、雾、雨、露、霜、雪、冰都是大自然中水的不同形态,是由空气中的水形成的,那么空气中的水又是哪儿来的呢?
在黑板上用湿布抹一下,过一会水渍不见了,水到哪里去了? 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蒸发加快呢?
好,就用你们自己想的方法来试一试,看看哪个小组的盘里的水最先蒸发 我们现在来想一下,水在自然界中有哪几种形态呢?它们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小组汇报实验方案,大家提出修改意见 分组再进行修改,领取实验材料 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思考,讨论 引出教学内容
强化实验前一定要有完整可行的实验方案的意识 学生通过实验了解云、雾、雨、露、霜的成因 让学生自己思考出各种方法
让学生对自己的方法进行尝试,通过实验知道怎样可以使蒸发加快 了解蒸发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尝试进行推断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